时间:2023-05-30 09:0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屈原写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由于社会和个人的因素,诗人的思想情感大多是丰富、复杂甚至矛盾的,不能以悲或喜简单地加以概括、划分,但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其思想内容多写悲愁,抒写悲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旋律。上自屈原的《离骚》开启先河,下承杜甫发扬广大,延至李清照一脉相续,言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质,是中国诗人永远的情结,言愁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篇,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而我们中国诗人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忧国忧民,反映在诗歌中,抒写悲愁是历史传统和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鉴赏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学会剪理诗歌的千愁万绪, 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古典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领略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结合有关诗人诗作加以探究:
第一,家国之愁。人生天地间,无不有家国之爱、故乡之思。当国家罹难,诗人无不书写浓浓的家国之愁。这种忧国忧民之愁根据不同的背景和际遇,又可分解为家国之恨、战乱之忧、黍离之悲、故乡之思。屈原的《离骚》,为中国古典诗歌奠定了悲愁的基调。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种深怨幽愁,是国仇家恨,源于屈原的大爱。从屈原开始,这种大爱与大愁并生的情感濡染了一代代中国的诗人骚客,并逐步形成传统,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诗圣”杜甫更是以其善感的心灵触摸时代,以深广的襟怀体恤苍生,用如椽的巨笔描述国难。在《对雪》一诗中诗人写道“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时刻关注着“安史之乱”的战况, 诗人的悲悯情怀与日月齐光,昭示后人。心忧天下,是我们的民族魂。
在抒写家国之愁的诗歌中,还包括思乡诗和怀古咏史诗,游子思乡的原因除了国难和战乱外,还有羁旅异地、客居他乡、仕途失意、贬谪流离、科举落第等多种原因,抒发的情感都是羁旅之愁、故乡之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在诗人屡试不第后客居建德江时所写,那种落魄失意和思乡之情充塞江天。怀古咏史诗抒写的是盛衰之悲,其目的是借古讽今,以前朝的国运衰微警醒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其实质忧虑的仍是国家的盛衰安危。特别是中晚唐诗歌和两宋词中,这类诗歌居多,如杜牧的《泊秦淮》、刘禹锡的《石头城》、王安石的《金陵怀古》等。
第二,离别之愁。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诗人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许浑的《谢亭送别》一诗,诗人用“红叶青山”反衬对朋友的留恋之情,用“满天风雨”的凄凉之景来表达萧瑟孤寂、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还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等,都异曲同工,堪称送别诗的典范。
第三,相思之愁。讴歌爱情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在古典诗歌中爱情诗是最能拨动心弦的华章,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爱情诗按照相思双方的关系可以细分为闺中怀人、游子思妇和悼亡怀旧三类。闺怨诗多写女子闺中思念丈夫,丈夫出征或出游或经商,如王昌龄的《闺怨》诗。而柳永的《蝶恋花》一词抒写的是游子思妇,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用夸张手法诉说了相思愁深。爱情诗中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当属悼亡诗,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字字血泪、句句真情,读来令人“惟有泪千行”。
第四,失意之愁。中国诗人大都怀有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们年轻时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李白的“济苍生,安社稷”,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这些诗人理想的集中体现。但由于生不逢时,朝廷昏聩,政治腐朽,社会黑暗,他们有的屡遭贬谪、仕途坎坷,有的受人排挤、有志难伸,有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有的知音难觅、怀才不遇,有的品格高洁、不与尘俗为伍。当他们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破灭,难免会有落寞失意之愁,甚至消极避世、迷茫沉沦。这种情感态度的产生也是合乎情理的、值得同情的,我们应该深入体味、准确把握。
中国古典诗歌抒写悲愁有些单写一种愁,但大多诗词抒写多种愁思,并且多种愁思往往是彼此联系、富于变化的。李清照的《武陵春》就抒写了由悲转喜、由喜转悲、悲喜交集的感情变化。词的上阕由伤春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国破家亡,丧夫失爱,流落江南,孤苦伶仃,触发了更多更深的悲愁,人事皆休,欲语泪先流,悲至绝望。接下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两句,情感转好,心有些喜。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悲从心来,愁生千钧重,难以驱遣。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抒情婉曲幽深,布局错落有致,复杂矛盾的情怀展露无遗。大凡经历战乱、忧国忧民、个人又遭遇不幸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常常悲愁千结,像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
试问闲愁都几许,鉴赏古代诗人的作品,需要我们字字推敲,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心灵,倾听诗人的心声,领略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毛诗序》。
[2]司马迁 著《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是在礼崩乐坏、社会政治大动荡的战国后期登上政治舞台的,在善与恶,美与丑,忠诚与背叛,投降与反投降的斗争过程中,以其道德勇气和价值承担,为中国知识分子优秀传统的形成和精神谱系的确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彰显出了某些重要的现代知识分子固有的精神性特征。在人文精神逐渐衰落,知识分子愈来愈被有机化而丧失了批判的锋芒,知识不再被视为探索真理的武器而是买卖的资本,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救”与“救世”成为普遍关注焦点的社会转型时期,在“专家越来越多而知识分子却历史性地消失了”(福柯语)的时代,作为政治斗士和人民诗人的屈原身上所拥有的知识分子精神性特征却被异样显著地凸现出来,其知识分子品格对于当下知识分子的人格重建与走出精神困境也不无启示意义。这或许正是屈原能够超越时空,引发当代人强烈情感共鸣的原因所在。
屈原无疑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位政治悲剧人物,遭遇“势”对“道”的挤压和排斥几乎是屈原式以道自重的传统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性困境与悲剧性宿命。
“众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离骚》),朋党小人以扬才露已、傲视君王的名义,迫使屈原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而流亡,把一个既是国家和君王的忠臣,又是代表着社会良心的真正知识分子打入了另册,显然这是作为个体生命的知识分子所不能承受之重。随着势对道的挤压,道的尊严与价值的失落,无道的楚国也敲响了自己亡国的丧钟。屈原的痛苦和精神困境源于他无力以道抗势,无法以一己之力量挽狂澜于既倒,独自去守护道的独立地位和精神价值。屈原的绝望源于势高于道,特别是势以裸的暴力对道的贬抑和否定。虽然如此,屈原仍然以个体的力量抗衡着如磐的黑暗,为道的庄严性而与势相抗颉,乃至于最后以死来反抗绝望。
知识分子永远是批判性的,超越时代的思想意识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人格,使作为生命个体的屈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处于孤独的困境。屈原的知识分子品格还表现在德性与知性的统一德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艺术就是反抗”,马尔库塞赋予了艺术和审美一种政治性的革命和造反功能,他以为艺术是用“被压迫者的语言”去“抗议和拒绝现实社会”,因而,革命与抗拒才是艺术的本质,艺术最终是以一个虚幻的世界来疏离和超越现实,使反抗主体获得了再生。屈原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和不可调和的抗争性,更集中更准确地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在屈原后期的诗歌创作中,他以艺术的形式(政治抒情诗)来控诉现实政治的黑暗,批判楚王的无道和昏庸,抒发心中的愤懑和理想,既有对高远理想境界的热烈追寻,又有对丑恶现实的深刻悲哀。《离骚》正是这样一部抒愤之作。
屈原自沉汨罗江无疑正是这种崇高体验激励的结果。屈原是希望以死明志,以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绝望。亦即是说死亡本身是他自由意志的抉择。“随波逐流的圣人之道,既非他所能效法,渔父那野云闲鹤式的隐式哲学,亦不足以消除他心中的积怨,他需要的只是将精神与肉体一齐放置到邪恶的熔炉中冶炼,以痛苦的代价去获得生存的意义。这只能是以身殉道的超越。”生命的毁灭本来是人类最本质和固有的焦虑和恐惧,规避和延迟死亡是一切动物更是人的本能,屈原却视死如归,不仅是坦然地迎对死亡,更准确地说是勇敢地拥抱死亡。
他的自沉不单成就了诗人的性格,更为死亡本身铸入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鲜明的人格特征,使死亡产生了沉郁悲壮的崇高力量,昭示出了他以死明志、用生命的毁灭来见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彻底背叛和决裂的坚定决心。屈原为理想而生,为反抗绝望而死,以死亡实现了生命意义的升华,提升了人的主体精神,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抗争,将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矗立在几千年来人们的心中,把知识分子反抗无道社会的激情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觉醒意识使他定格成中国古代社会最为崇高、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
关键词:杜甫;屈赋;艺术手法;浪漫主义;意象;情思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1-0009-06
Abstract: QU Yuan is the learning example of DU Fu in his creation of poetry. DU Fu’s poem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QU Fu,especially in artistic technique. This paper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DU Fu’s poems which is relevant to QU Fu by means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 Fu has literary pursuit of critic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many direct applications of QU Fu in his creation. And he is also influenced by QU Yuan’s pers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mentality. DU Fu’s creationis influenced by the technique of metaphorin QU Yuan’s poems, such as “Li Sao” to express his rich feelings.QU Yuan compa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nd uses flowers and birds in nature to express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choice of the image, DU Fu learns from Qu Fu, but he expands the symbol of images to all natural things.Some of DU Fu’s romantic poem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QU Fu’s romanticism. Through fantasy and the god world, QU Fu’s romanticism depicts magnificent strange pictures, and such romanticism is also expressed by hot and insistent pursuit of ideals and beliefs.Similarly, DU Fu’s poems also construct the virtual world by fancy imagination, but the images are affected by real person and full of optimistic and romantic affection.Some of DU Fu’s poems inherit the theme of sorrowful autumn in QU Fu, with the images of dead wood, autumn rains, and autumn wind.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poem written by DU Fu both exceed that written by QU Yuan. DU Fu’s poems not only enrich and develop this theme but also expand the expression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it.
Key words: DU Fu; QU Fu; artistic technique; romanticism; image; emotion
历史上,杜甫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卒时卒地、家世籍贯、李杜交游、重要行踪、李杜优劣、诗史说、杜诗风格集大成说等方面,成果为数众多,在此不一一例举。近些年,关于杜甫的研究成果颇丰,一些文章就杜甫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谈到杜甫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大都从文化精神和政治思想方面来考察。人们用文化学的方法探讨屈原和杜甫身上独特的人文精神、文化心态,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较少关注杜甫在艺术手法上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继承与发展,本篇文章就该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 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创作追求
作为一位集大成的诗人,杜甫诗歌受到前代许多优秀诗人的影响。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1]宋人认为杜甫为诗歌集大成者,无一字无来处。以《杜诗镜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笺注杜诗渊源的共有21家或者文体,涉及到的文体或作家有《诗经》《离骚》、司马迁、柏梁体、汉魏乐府等等。由此可见,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颇善向古人学习,并在前人的基A上有所扬弃,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的那样:“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别裁伪体”,重在创造;“转益多师”,强调继承;即有所扬弃,博采众长,在继承和借鉴的同时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诸多的众家之长中,杜甫深受屈原的影响,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做后尘。”屈赋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学习的榜样。
屈原及其作品对其后中国的文学创作有极为深远重要的影响。鲁迅高度评价“其影响于后世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2],可以称得上是“逸响伟词,卓绝一世”,其文学成就哺育了各时代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屈原无论从艺术手法和人格精神上都对杜甫产生了很大影响。
杜甫在不少诗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仰慕与学习。如《上水遣怀》:“中间屈贾辈,馋毁竟自取。”《赠郑十八贲》:“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地隅》:“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壮游》:“气屈贾垒,目短曹刘墙。”《送覃二判官》:“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戏为六绝句》其三:“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陈拾遗故宅》:“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除此之外,杜诗还有不少直接从屈赋里点化的句子,可明显看出其中的学习和借鉴。《醉歌行》里的“众宾皆醉我独醒”清晰可见 《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影子;《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里“诸生颇尽新知乐”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极为相似;《忆昔二首》中“远行不劳吉日出”点化自屈原《离骚》中“历吉日乎吾将行”一句;杜诗“江中风浪雨冥冥” “冥冥甲子雨”“无边落木萧萧下”皆酷似屈原《山鬼》里“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两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浩歌弥激烈”《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中“呜呼生别离”有《少司命》中“临风恍兮浩歌”“悲莫悲兮生别离”二句的痕迹;更有《佳人》中“零落依草木”与《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这样意境相同的悲秋名句;《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里“秋风袅袅吹江汉”、 《江上》“高风下木叶”等句与《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颇为神似。不难看出,无论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欣赏与追求,还是对屈赋大量的点化及运用,这都可以看做是杜甫对屈赋的欣赏与学习。
二、 一脉相承的浪漫主义手法
继《诗经》开创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之后,屈原又开创了与其并肩而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这一传统哺育了其后从者甚众的浪漫主义作家。屈原生活在江汉川泽山林之饶的中国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物产使生活在此地的人们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自由和发展个性。楚地气候温润潮湿,森林茂密,河湖星罗棋布,地貌奥曲多变,这些自然条件极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浪漫情思[3]。再加之楚人信鬼神,重祀,巫风盛行,对未知神灵世界的追求和信奉更容易激发想象。特殊的自然生活环境,与诗人本身良好的文学素养及个性因素合力,共同塑造了屈赋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特征。屈赋的浪漫主义,一方面在于他的创作中通过幻想和神灵世界描绘出瑰丽奇异的画面:如《离骚》中诗人幻想自己神游天地之间,《九歌》中塑造出许多丰富生动的神话人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不向现实妥协,感情热烈奔放,敢于执着追求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其在《离骚》中表现出的那种敢为追寻理想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执着。杜甫那些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作显然是受到了屈赋浪漫主义的影响。一方面,杜诗中一些非现实的仙境及神话人物的塑造与描写是深受屈赋影响的。杜甫的《陂行》一诗可见非常明显的痕迹。对比一下屈原的《远游》和杜甫的《陂行》不难看出这一点。
祝融戒而还衡兮,腾遣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远游》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枝翠叶光有无。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陂行》
鸾鸟与骊龙,宓妃与湘妃等,杜甫利用大胆奇特的幻想,在现实的写实之外,赋予了陂阔大奇特之美。杜甫在《陂行》中刻画营造了一个同屈赋中极为相似的神异世界,可见其受到了屈原此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杜甫诗中,类似描写神仙世界的其他诗作也不在少数。《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写到:“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又写:“鲛人献微绡,曾祝沉豪牛。”全诗除篇首寥寥数语外,其内容都是描绘神异幻境,这其中的神灵鬼怪大部分源于楚辞。再看虞舜与羲和二神(《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冯夷(《玉台观二首》),苍梧帝子(《过南岳入洞庭湖》),山鬼与湘娥(《祠南夕望》)等许多杜诗中的神话人物,皆是屈赋中创造和描绘过的神话形象。
杜甫除了在神异幻境的创作上高度学习屈原之外,在诗歌创作上大胆不羁的想象更是与屈赋一脉相承。屈原被误解和放逐,深有举世皆浊和不被理解的痛苦,诗人通过想象,在幻想的空间中神游八方,借此排解胸中苦闷,寻求安慰。《离骚》《远游》等作品中皆充满诗人想象构造出的虚幻世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杜诗虽不如屈赋那样有大量且丰富生动的神话世界和神仙形象,但其通过奇特想象来构造虚幻世界,塑造形象的匠心是相同的。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一开始写的是当诗人登上大雁塔,立于塔顶俯视长安城,这是对诗人身处现实世界的真实描写。接下来通过“回首叫虞舜”便将现实与想象出的时空连接起来,这与《离骚》中屈原于九天俯瞰楚国、重华陈词中的场景何其相似。杜诗:“途穷乃叫阍。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与《离骚》中“吾令帝阍开关兮”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人在不同时空同游于虚幻的神仙世界。杜甫诗中“昆仑”与“瑶池” 、“羲和”与“少昊”皆是幻想中的神仙,而非尘世俗人,诗人将脱离凡尘的幻境和神仙形象融进诗歌进行创作,使全诗充满奇异绚丽的浪漫主义光彩。杜甫在其诗《桃竹杖引赠章留后》中用了晋时张华的神话传说,还通过诸如“水仙”和“江妃”等一些神话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来表达个人理想,展现诗人欲“乘涛鼓ぐ椎鄢恰闭庋浪漫大胆的想象。在以现实主义著称的杜诗作里,正是这些为数不多洋溢着诗人幻想非现实主义大胆奇特的创作,让我们接近和了解他沉郁顿挫诗风外的另一种风格,这些诗歌创作神奇而又独具光彩。
杜甫创作上浪漫主义的另一面则是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乐观开朗和浪漫情思。诗人在《百忧集行》中曾回忆年少时:“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这首诗将诗人青年时的活泼敏捷跃然于眼前,闪现一种乐观青春的积极浪漫色彩。在其诗作《饮中八仙歌》中着力描写了8位名士浪漫生活的典型场景。用饱蘸热情和赞赏的笔墨来着力刻画8位名士,体现了杜甫对这种放达乐观、洒脱不羁浪漫精神的追随与赞赏:
知章骑马似乘船,……汝阳三斗始朝天,……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8人社会地位不同,既有王公宰相也有白衣青衫。杜甫采用漫画素描的手法来写其醉态,8人各具千秋,自有特色。酒中八仙的醉态与醉趣,传神地展现出了他们嗜酒如命的表象后是放浪不羁的性格。这正是盛唐时代特有的放达乐观、高扬理想精神风貌,是一种与盛唐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积极浪漫主义。这种以放达乐观精神为底座,表达手法酣畅淋漓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在杜甫诗歌创作中难得一见。诗人饱含热情、笔墨传神地刻画并讴歌这些人物正是源于内心对他们的赞赏与追求。虽然此类作品和人物刻画在杜诗中并不多见,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三、 比兴手法的继承与拓展
屈原发展了《诗经》里广泛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其创作写景于物、托物以讽,使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得到扩大,其比兴手法运用的更槌墒炖狭罚从比兴的广度上一个接一个,从深度上更注重事物的内在联系,更具深刻内涵,从而更有象征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谈到:“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4]《离骚》首次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男女喻君臣,香草美人这两大传统[5],这种方法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
屈原首以男女喻君臣关系,其后诸代学者不绝如缕。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在他的诗歌中亦继承了这种表达。《牵牛织女》中本写男女感情,诗后却笔锋一转,用“明明君臣契”点出君臣主题,这显见是来自屈原的以男女喻君臣。《寄韩谏议注》中写到“美人娟娟隔秋水”再次突破男女喻君臣的模式,扩展至喻朋友之谊,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模式,拓宽了诗歌象征的广度。
屈赋中善于用自然界的动物花鸟表达美丑好恶,以自然之物表现情感,寄托喜怒好恶。在他笔下“芙蓉”“幽兰”“秋菊”“杜衡”皆为香花美草,喻美好洁净有气节;“鸩”“鸡”“鸠”“鹜”等皆为恶禽臭物,低俗惹人生厌。杜甫在其诗歌创作中也善用这种象征手法,《杜诗详注》序中仇兆鳌评杜甫的诗歌创作:“比物托类,尤非泛然……如杜鹃之怜南内,萤火之刺中宫……动皆切于忠孝大义。”[6]杜甫《园官送菜》并序中直言此诗因“伤小人妒害君子”而作。诗写“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用蔬菜伤蕙来喻小人伤害贤良,继而怒斥:“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要特别指出的是杜甫在意象的选择上并不完全与屈原一致。屈原多喜用“芙蓉”“幽兰”“杜衡” “茅” “鸠”“鹜”等花鸟意象。杜甫选用意向的范围则远比屈原广,在他的诗中自然万物都可拿来做象征的意象,用于表达思想感情。
杜甫早年志存高远,诗中也多喜咏雄鹰和骏马这些壮伟的动物。《凤凰台》《朱凤行》中大量使用马、燕、鹰等动物意象来抒怀,此时其所作的咏物诗大都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到了后期,其诗作则多咏平凡之物,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别开生面。作于成都的《江头五咏》表面上写物,实际上5首诗都是借物起兴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无奈。最后一首《花鸭》更是全诗用比,含意深广,诗人以花鸭无泥、缓行、颜色黑白分明来写自己高洁、从容、是非分明,整首诗从表面上看是写花鸭,实则写诗人自己,全诗用比,讽刺颇深,为其代表性的托物之作。
杜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寓意深广,极为丰富。《古柏行》中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既是对孔明庙前高大沧桑古柏的描写,也是他渴望君明臣贤,君臣际会炙热感情的表露;《除草》一诗中借除草喻除奸;《鸡》中以鸡喻人无德无信;《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中,又用雄鹰高飞来表达自己才能和志向难以施展的愤懑。杜诗中随处可见大量而丰富的比兴手法,这是对屈赋比兴手法的学习和借鉴,不同的是杜诗中比兴使用的范围更广、寓意也更为深刻。
四、 悲秋传统的开创与发展
悲秋是中国文学创作上的一个传统,这一传统的源头可追溯到屈原。屈原在《湘夫人》中写到:“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一开头就用不多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南方深秋水边图景,为整首诗歌定下了感伤的情感基调;整首诗歌虽未有直言悲秋之句,但深含悲秋之意,这首诗开启了后世悲秋文学主题。《悲回风》中又写道:“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是对深秋万物凋敝,秋风清冷,草木随风凋零的的悲叹,由凋敝的自然景物引发内心情感之苦闷。通过秋天萧瑟景象的营造来传达凄凉的感情。一如潘啸龙所评“正如琵琶在秋风中的幽幽独奏”[7]。毋庸置疑,屈原的创作中有着明显的悲秋意识。
自屈原后,悲秋主题便渗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血液之中,咏者众多。特别是在文人们失意的时候,秋景便与心情境遇自然结合在一起,自有一番寂冷、郁结与落寞。杜诗多沉郁顿挫,自然少不了慷慨悲凉的悲秋主题。杜诗中频现枯木、秋雨、秋风等意象,悲秋主题的诗歌创作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屈原。这是因为杜甫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却仕途失意、遭遇坎坷、生活困窘、漂泊不定。他的一生饱经风霜,漂泊孤苦之感时时萦绕于心头,因而,诗人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比顺境之人更加敏感。秋天萧瑟悲凉的景色特别容易引发诗人那些情思与神伤,更容易引发羁旅之愁和落寞之苦。所以,杜甫中晚期此类诗作较为多见。这其中,有些如《悲秋》《伤秋》等可见诗人直言悲秋,也有些如《登高》《秋兴八首》等虽未直言,却在诗中可见浓厚的悲秋情感。
《登高》被杨伦称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8]。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期,诗首联两句一连用了风急、天高、猿鸣、渚清、沙白、鸟飞实写诗人眼前之景,通过这6个特有的场景来描绘典型的江边秋景;接下来“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点睛之笔,将读者和诗人一起带入了深秋图景,诗人仰望风中飘落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由此秋景生出万般情思;紧接着在此基础之上点明“悲秋”,面对这样肃杀悲凉的景象,诗人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羁留他乡、生活漂泊贫困,难免心中涌起无限悲凉;诗的后两句是对诗人现实困境的描写,整首诗以秋景写人生境遇,萧索中弥漫着浓厚的寒意和悲伤情感情。
《秋兴八首》和《登高》感情基调基本相近,也是诗人晚期创作。这组律诗是杜甫公元766年秋在夔州所作的,因诗以秋发兴,故曰:“秋兴。”自公元759年弃官客秦州至今,杜甫已辗转漂泊7个年头,这7年不仅国运未转,世人自己也落魄江湖,更遇秋气萧飒,触景生情难免引起诗人万般感伤,孤舟、病躯、漂泊、艰难困苦此时都涌上心头,人生诸般不得意都化作愁思倾诉与笔墨间。8首中的第一首在首联即开门见山,用“玉露枫树林”“气萧森”来构建场景,以秋景起兴,引悲秋之苦,发悲秋之叹;接下来的颔联用“江间”“塞上”来分指巫峡与京城周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简明地说明作者身处遥远的巫峡,但心中挂念着京城。手法采用由近及远的排比类推,诗歌显得气势雄壮。用“兼天”f在下的“波浪”,用“接地”说在上的“风云”,两句相反相成,凸显出秋季的阴暗萧瑟,也传达出诗人此时低沉的心境。接下来“丛菊两开他日泪”可知诗人飘零夔州已有两年,遇此开放,难免勾起回忆,泪如泉涌。最后,“孤舟一系故园心”深情地表达出诗人虽然漂泊在外,历经磨难,但思归之心未改。全诗通过对秋天特有景物的描写营造悲苦萧森的氛围,引发诗人的情感,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诗人浓厚的思念与悲伤。
《秋雨叹》一诗刻画出一幅秋雨连绵,草木枯死,萧条败落的图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决明承受着风刀霜剑的摧残,这正是诗人动荡漂泊,饱经风霜的真实生活境遇。孤立无援、被风刀霜剑苦苦相逼的决明俨然成了诗人的写照,诗人写对凄风苦雨中决明的忧虑,实则是此秋雨秋风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生活困境的哀叹。
杜甫晚年的一些诗作,诸如《暮归》《宿府》《客亭》《九日》《客夜》等诗歌中悲秋情感表现的更为频繁和深沉。如《暮归》一诗从题目看不写“悲秋”而写“暮归”,但诗的一开始即用“霜黄碧梧” “乌啼”“白鹤栖”等意向勾勒出深秋寂静清冷的场景。继而联想到到自己客居他乡、思乡难归。诗人此时已57岁,生活依旧漂泊无定,艰难困苦,人生的艰辛和不如意都在都因这秋景更显悲凉,让人陷入凄凉无助的情感当中。杜甫是唐代经历苦难最多的诗人之一,政治上的不得意,生活上的困苦漂泊,都或浓或淡地通过他的诗歌反映出来,这些诗作透出一种失意和悲凉,诗人多是通过悲秋这一主题表达出来这种感情。毋庸置疑,杜甫诗歌中悲秋主题借鉴和继承了屈原的创作,但杜甫通过其诗歌创作充实并发展了这一主题,使之走得更远。
五、 结语
屈原、杜甫是中国文学的两座高峰,各自对其身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杜甫无论从人格还是艺术创作上都是极其仰慕屈原的,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努力向屈原学习和借鉴的影子。仇兆鳌在注杜诗时多次援引楚辞,也可见二者联系紧密。杜甫的这种继承和创新首先表现为对以屈赋为代表的楚辞进行直接运用或点化上。杜甫还多次在其诗作中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杜甫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多有向屈原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不仅在神仙幻境的虚构上与屈原相似,他诗歌里那些奇特的想象明显可以看到屈赋影响的痕迹。杜甫诗歌对屈赋的比兴手法多有学习借鉴,不同之处在于杜甫将比兴手法更进一步发展,范围拓展更广,寓意更深。杜甫诗歌中悲秋主题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屈原的创作,但杜甫使这一主题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C]//董洁,阮元.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0:6649.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册.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与启示[J].杜甫研究学刊,2002(3):23-26.
[4]王逸.楚辞章句[O].成都存古书局,木刻本.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8.
[7]陈绪万,尚永亮.诗骚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 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鲁迅.鲁迅全集第9册: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启示[J].杜甫研究学刊,2002(3):23-26.
[4]王逸.楚辞章句.第一卷[O].成都:四川成都存古书局木刻本.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杜甫,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M].北京:中华书局,1978.
[7]管亚平.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35-37.
2017端午节升旗仪式主持稿【1】
唐:敬爱的老师,
白: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早上好!
唐:我是主持人唐
白:我是主持人白
唐:今天的升旗仪式由我们一(5)班主持
白:我们的班级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我们的班级口号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唐:担任本次升旗仪式的升旗手是高粲然,她踏实勤奋,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护旗手是丁东婷史泽宇。他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心中有集体的好学生。
白:我宣布:街小学端午时节粽飘香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全体立正。
白: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出旗!
唐: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少先队员敬礼!(升旗手护旗手升旗至完毕)礼毕!
白:第三项:唱国歌。指挥:闫梓祎
唐:第四项:宣誓!请同学们挺胸、抬头、举起右手 忠于祖国(全校生:为祖国服务!)
白;宣誓毕!请同学们放下右手。
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白:端午节就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
唐:白洛菲,你知道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呢?
白:当然,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也知道,那咱们进行一场知识竞赛怎么样?
唐:行啊
白:听题,抢答
第一题,端午节是阴历的几月初几?张轩嘉答阴历五月除五
第二题:端午节还有什么其他的名字?杜浩宸答:午日节、重(chng)五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第二题:端午节有了多久的历史了?王一伊答两千三百多年
第三题:端午节我们有吃什么的习俗?有什么传说?
李沛泽答: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第四题:端午节我们会佩戴什么?安家乐答挂菖蒲,艾草、挂香囊、挂五彩绳
第五题:端午节我们有什么竞技活动?刘心悦答赛龙舟。
唐: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既然知识竞答分不出高低,咱们再来比一比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朗诵吧,
白:谢谢同学们,激烈的比赛结束了,下面有请一五班吴秉泽的妈妈给大家颁奖。
吴妈上台,讲端午寄语。你们都是非常棒的,每人一个小粽子,作为奖品。我们过端午,纪念屈原,就是要牢记中华民族的根,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发扬传统文化,谢谢大家。
唐:请上周值周长宣读上周值周总结。
白:请各班有序带回!(主持人退场)
2017端午节升旗仪式主持稿【2】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我是三一班的王思哲
(女)我是三一班的张妍
(合)很荣幸能够主持这次升旗仪式
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女: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男:同学们,我们刚才念的这首诗写的就是端午节
女: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文秀写的《端午》
男:这个星期四是农历五月初五
女:我们又将迎来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男: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端午,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合:话端午 敬先人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男)第一项:请升旗手上台,介绍升旗手事迹。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男)请邓老师为升旗手佩戴绶带。
女:第二项:出旗,全体立正
(男)下面将要走过主席台的这支护旗队伍是我们三一中队的同学们,这是一个和谐竞争,乐善好思的集体,同学之间互相比赛,又互相关怀,每位同学都积极踊跃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贡献一份力量。
(男)面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 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使是在两千两百八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千古的清香。屈原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伟人之一,但我怀疑他是否愿意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许多人一说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离骚》、他的《九章》、他的《天问》,然后才会感叹他是个爱国而又不得志的诗人。其实屈原不是诗人,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力图使国家政治修明,繁荣强盛,人们过着“大同”生活的爱国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挤,最后得到的确实流放在外的结局。我想那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笔,写下自己那无声的哭诉,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却不能在为官上有所作为,而在文字寻找寄托,而现在的我们只记住了他的文笔,却忽略了他的爱国情操,对他而言,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这是俞伯牙的绝唱,失去钟子期这个知音,他选择了绝弦。屈原在从政路上,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但他从没有选择绝弦。我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佛家所说的“轮回”,我多么想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大夫的脚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他的高洁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时代,他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他没有必要抱着怀王这个刚愎自用的“空木头”,他大可选择到他国寻找其他圣明的国君,但他没有,“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方能与世推移”这是贾谊与司马迁对他的劝说,但他仍固执地选择了留下来。我想那是他对楚国最真挚的爱,他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从来没有后悔,在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是笑着的,因为即使是死,他也要选择在自己的国度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独的。为了心目中那个美好的楚国,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也不离开楚国,去苟且偷生,因为他对这个国家爱得热切,爱得深沉。相比他的敢爱敢做,我觉得自己却是一个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独立不羁,却又跳不出现实当中的框框条条,我患得患失,自因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却发现自己早已“当局者迷”。我常常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我太多幼稚无知的想法?面对现实,我无从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屈原,他是一个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独具匠心经营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尽管别人不理解,但他始终坚持着,他漠视孤独,漠视自己,或许他曾扬天大笑:别人笑我太痴狂,我看别人看不穿。
我常常会想起屈原的《悲回风》,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静静地抚摩着那古老的文字,心里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或许它不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但却是他最悲伤的作品。那是屈原在心里最灰暗的时候写的,每一句都是心里血泪的哭诉,纯然是一丝悲哀,一片绝望。“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路已走到尽头,他选择了在同样的五月五,跟随伍子胥的脚步,纵身跳进滚滚汨罗江。那溅起的雪白而有冰冷的水花,溅满了楚国大地,也溅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也一直溅满到我的心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会绵亘不绝地传下去。因为这样一个爱国之人,我们不敢忘,我们也不能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我伟大的祖国----中国,我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我热爱祖国的唐诗宋词,好比如爱国诗人陆游在临死前写下了《示儿》这首爱国诗文。我国的诗人有很多,屈原、李白、杜牧、李商隐……他们写的诗,可谓人人皆知啊!
我国不仅有朗朗上口的唐诗,还有意义深长的宋词。辛弃疾、李清照、柳永……。尤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中以问天、问月来探索人生哲理,抒发他想要的超凡脱俗,却依然热爱人生的矛盾心情。
词人、诗人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而沈括、詹天佑……又都是有作为的科学家。
我们的祖国有着广阔的大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干劲端庄的方块字教我端正做人;一个个令我深受感动的神话故事;一部部扣人心弦的历史名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我们,熏陶着我们,让我们了解祖先的辉煌事迹。我们的祖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壮丽的山河:波涛汹涌的长江黄河;高大挺拔的珠穆朗玛峰;天下第一美的桂林山水……,我们一直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
当原子弹发射成功,当神州5号载人飞船往返太空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当青藏铁路犹如一条巨龙给西藏人民带去富足和安康的时候,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在你心中,祖国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用我们优异的成绩回抱伟大的祖国母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异彩纷呈。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如清明、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古诗文中多有记载和描写,由此使得这些节日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腊八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煮食腊八粥的习俗。对此,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诗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小诗写出了隆冬腊月之中透露出的春意,也描述了人们互赠腊八粥的热闹场景,读后顿觉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新时期,继承发扬蕴含在诸多节日之中的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对于培育国人高尚的道德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乃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生在黄岩,长在黄岩,见得最多的果树是橘树,吃得最多的水果是蜜橘,并和所有黄岩人一样,对橘树和橘子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而且以家乡的蜜橘驰名中外而感到无比骄傲。
黄岩蜜橘成熟在初冬季节。这时候橘果由青转黄。成熟了的橘果有一层金灿灿的表皮,颜色美,气味香;橘皮的里面是白色的,它不像表皮那么光滑,倒像牛、羊的“百片胃”。剥开橘皮,有鱼网似的橘络网着橘瓣。每个橘果大约有十瓣梳形的橘瓣,分别由一层极薄的橘膜包着。橘瓤俗称“橘米”,因为它的形状大小像米。晶莹饱满的橘米呈金黄色,里面全是美味可口的橘汁。那大小如绿豆的核就稀疏地嵌在橘米的中间。
所谓“黄岩蜜橘”,是黄岩出产的所有橘子的总称,不是说黄岩只有一种橘子叫“蜜橘”,其实,黄岩蜜橘的品种是很多的。有声誉很好的“本地早”,顾名思义,大约就是黄岩本地的早熟品种,而“汕头蜜橘”则该是从广东汕头地仄引进来的品种了。有甜酸适口的广橘,有香气浓郁的乳橘,有色彩漂亮的朱红橘,有个子肥大的柑橘,还有香甜无核的无核橘等等。
这些不同的品种,吃起来各具特色,各有佳味。据老橘农说,澄江两岸的水土十分适宜柑橘生长,所以早时黄岩的橘园只集中在澄江两岸。解放后,为了发展柑橘而不影响粮食生产,勤劳智慧的黄岩人民把澄江两岸优良的柑橘品种,成功地种遍了黄岩全境。现在地处山区的头陀、宁溪,靠近海边的三甲、金清等地也都种上橘树了。黄岩的橘子含糖量比较高,国内外人都喜欢吃。每年除有大量鲜果出口之外,加工制成的橘子露、橘子罐头也畅销国外,深受国外顾客的欢迎。用它换回许多外汇,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它那香气浓郁的橘皮、网罩似的橘络和珍珠玉屑般的橘核都是很好的药材。尤其是橘络,据说要卖二十多元一斤,十分珍贵。橘子的全身都是宝啊!
我爱橘子,先前只爱它的果实美味香甜和它的果树终年常青。现在,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更爱它“独立难迁”的性格。爸爸在我幼小的时候常指着橘子给我讲故事。他说:淮河以南本是橘子的故乡,橘子生长在这里,年年长出又香又甜的果子,让人们吃了可以得“福”。如果硬要它离开故土,把它迁种到淮河北岸去,它就不高兴,结出来的果实也变成苦涩得不可人口的“积”了。爸爸每讲完这个故事,就摇晃着头吟起“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苏世独立”的诗句,并告诫我说,做人也要有橘子这样坚贞不移的品格才好啊!小时候的我,哪里能够听懂这些诗句,明白这些道理呢?今天,看过《屈原》这部电影后,我才知道爸爸早时念的原来就是屈原写的《橘颂》,这使我进一步认识了橘子的高贵品质,更爱橘子了。
简评
本文层次清晰,语言流畅,饱含感情的叙述使这篇说明文显得与众不同。
作者由单个橘子的介绍开始落笔,的结构、种类、种植范围、销售情况、依次介绍了黄岩蜜橘药用价值等内容,作者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说橘皮的里面“像牛、羊的“百叶胃”,将橘核比成“珍珠玉屑”文章结尾处与《橘硕》相联系,这样的联想也是自然而流畅的。
宋玉,约生活在公元前298年—前222年左右,又名子渊,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其艺术成就极高,与同时期杰出楚辞作家屈原齐名,被后世并称为“屈宋”。尽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但关于宋玉的文献记载极少,无论是生卒年月,还是仕途履历,都莫衷一是。关于宋玉较早的史料记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虽不过寥寥数语,但因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因此这段简略的记述,也成为后人评价宋玉的主要依据。
西汉韩婴所著《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宋玉因其友而见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乃让其友;而西汉经学家刘向在其编撰的《新序》一书中,也认为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东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习凿齿在其所撰写的人物志《襄阳耆旧记》中记载宋玉“始事屈原,原旣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景差惧其胜己,言之於王,王以为小臣”。虽然宋玉的生平已不可以考,但从上面为数不多的记述中,仍然可以看出宋玉出身低微,虽然儒雅风流,长于词赋、通晓音律,却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充其量只能说是楚襄王身边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文学侍臣。而在楚考烈王继位后,宋玉更是遭到冷遇,被免除了一切职务,被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之田,从此终生落魄,生活得异常艰辛,甚至无衣裘以御冬兮。
数年后,秦兵灭楚,宋玉也在兵荒马乱中悄无声息地死去。虽然生前潦倒,死后寂寞,但宋玉却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成就,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宋玉留下的作品约有16篇,分别是《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在宋玉之前,屈原以情入诗,使楚辞形成一种固定的文学形式,而宋玉在此基础上,创出一种韵散结合,属于文而不同于诗的赋体文学,并开大赋之先河,打破了楚辞与诗经原有的形式。
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学批评著述《文心雕龙》中,将宋玉与屈原相提并论,认为“屈宋逸步,莫之能追”;“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赋体文学的发展,在汉代时达到顶峰,竞相模仿者无数,如汉代汉赋的代表人物司马相如,在其《子虚赋》、《上林赋》等散体赋中,其结构、内容、表现手法上,皆有不同程度借鉴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如都采取上、下两篇,首、中、尾三段式的结构,而《美人赋》则模拟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主客问答体式。著名楚辞学者吴广平先生认为,汉代所有的辞赋作家,似无一人从整体上超过宋玉;也无一人,像宋玉那样对后世产生那么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宋玉在赋体文学上的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而到了唐宋,唐诗宋词中大量出现宋玉作品中的典故,如《登徒子好色赋》中东家之女,李白的诗中便曾出现“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高唐》赋中的朝云暮雨也时有出现,如“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来如不如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只恐使君前世是襄王”“,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等等诗句。而宋玉这个名字也频频被诗人们提起“,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唐宋时咏宋玉的诗作,甚至已经超过了屈原,宋玉的文学影响力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
二、托物讽谏的文学思想
明代开始,朱熹视宋玉为礼法之罪人,认为宋赋为屠儿之礼佛,倡家之读礼,对宋玉的人格持否定态度。而近代郭沫若在写《屈原》时,也将宋玉定位为没有骨气的文人,认为他只是想官更高、禄更厚而已。事实上,宋玉所处的时代,楚国已经衰败不堪、岌岌可危,一直挣扎在存亡的边缘,宋玉尽管只是个出身低微的文学侍从,出于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如屈原般对楚王直谏,却通过自己的作品劝百讽一、托物讽谏。如在《钓赋》中,宋玉用钓鱼这一极其平常的活动,形象地向楚襄王说明,历代昔尧、舜、汤、禹这样的明君,皆是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方能以四海为池,万民为鱼,使得天下归心,而夏桀、商纣这样昏庸残暴、不懂为君之道的暴君,只能使竿折轮绝,饵坠钩决,波涌鱼失。宋玉借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委婉地向楚襄王阐述了深邃的治国之道,即“:王若建尧、舜之洪竿,摅禹、汤之修纶,投之于渎,视之于海,漫漫群生,孰非吾有?”宋玉精通音乐,其所著的《笛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描写音乐的咏物赋。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郑声作为俗乐的代表受到许多国家统治者的喜爱,但这与儒家所提倡的雅乐背道而驰,孔子就曾说过恶郑声之乱雅乐,认为这种以满足声色享受为目的郑声有涉于。宋玉在《笛赋》中认为“夫奇曲雅乐,所以禁也”;而正是北里这样的靡靡之音,最终导致了殷商的覆灭,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君主若要为世保兮,绝郑之遗,要远离这样的腐朽的音乐文化,方能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为国家招揽贤士。在《高唐赋》中,宋玉在向楚襄王讲述楚王与巫山女神梦中相会的故事时,劝谏君王,若要见到神女,除了必先斋戒,差时择日,更要“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奉劝君主以天下人为念,为国家的祸福而忧虑,多任用人才,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可以说“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这十二个字,是宋玉兴国方略的具体体现。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劝谏使君王警醒,以达到政治清明,长治久安的目的。
《九辩》是宋玉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宋玉已经到了“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的地步,但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食不偷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宁可永远贫穷也要保持情操,决不为饱食和暖衣而做有失道义的事。虽然失职见疏、穷困潦倒,国家依然在他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被贬多年,远离朝堂,使他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对国家的担心远远多于自己的关心。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他担心小人高升,而君主正远离有贤能的人,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小人以私害国,担心国家会因此崩溃,卒廱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天地似乎都已经被浮云遮住,导致下界昏暗无光。在乱世中,他只希望能够等到君主的醒悟,想亲自去见君主、游说君主,却无法可想、无路可去。愿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只能将愿望寄托在流星上,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儵忽而难当,只能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希望依靠着皇天的厚德,保佑楚王永远安然无恙。除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之外,《九辩》的艺术性也极高,在其开篇,宋玉便接连用了十多个排句,形象地描绘了远行凄怆的情绪和萧瑟落寞的秋景,通过感叹秋风、秋叶、秋雨、秋月等景色,在秋燕、秋蝉、秋雁等动物身上赋予了人的感情,将感情与自然巧妙地融合,表达了宋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首创了悲秋的文学主题。之后千百年,悲秋这一主题在文人学士的笔下不断地被重复。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水上运动,中国各地的龙舟竞渡,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前后举办。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是中国人历来最为重视、庆祝活动最为出彩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并称“三大传统节日”;或者,将元宵节包含在内,并称“四大传统节日”。
一、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庆祝项目,又称龙舟赛。受限于不同地域的局限性的传承,关于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至今仍众说纷纭。
关于龙舟竞渡较早的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1],“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怀沙》等几十篇脍炙人口的诗词,闻一多先生赞誉其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2]由于楚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屈原的救国抱负得不到施展,以致于楚国都城终被秦军所破。屈原闻讯,感到已无力拯救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殉难。相传,屈原投江后,湖南当地的百姓悲痛万分,马上出动了大批渔船从各个方向驶入汨罗江设法营救。但是,一直寻遍汨罗江、洞庭湖,都未能寻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为了使屈原的尸体不受到鱼虾的侵蚀,又向江中投放了粽子一类的食物。由此,逐渐演化为角黍投江、龙舟竞渡的端午习俗。这也是当今关于龙舟竞渡起源最广为百姓接受的一种说法。
此外,还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源于《荆楚岁时记》记载[1],龙舟赛却与越王勾践有关,“《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他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3]中论述为,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端午节),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还在急鼓声中,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闻一多先生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的说法,是学术界关于龙舟竞渡渊源较权威的解释。笔者也更为认可闻一多先生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推论,龙舟竞渡应是源于古吴越人进行的龙图腾祭奠活动。竞渡用的是龙舟,将整个舟船刻成龙形的目的,同吴越人文身一样,大概也是避蛟龙所害。只不过屈原在端午节这一日投江,后人在战国时期之后又逐渐将龙舟赛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研读屈原的伟大作品之一,即根据楚国流传已久的民间祭神乐歌加工改写的民歌——《九歌》。在其《湘君》篇中[4]就对划龙舟有了直接的描写,“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郭沫若先生将其译为:”你们踌躇不肯走,等待谁呵,在那河的中流?打扮得多么美好呵,快来赶我这香木的龙舟。湘水呵,沅水呵,不要起风波! 江里的流水呵,也要心平气和! 你们等待着先生,没有来么? 吹着排箫,在想哪一个?驾着龙舟我们往北飞,在洞庭湖中我们好打来回。”可见,龙舟远早于战国之前就出现且存在了;早在屈原之前,已有龙舟竞渡之俗。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久远,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最古老的端午节,在屈原之前的龙舟竞渡,这才是端午节的真正由来。
二、龙舟赛的形式
龙舟赛是极其壮观和富有刺激性的竞技活动。自古至今有很多诗篇描写了龙舟竞渡扣人心弦的竞赛场面。
唐代诗人张建封(735—800)在著名的《竞渡歌》中写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挂彩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同时代诗人刘禹锡(772—842)所写《竞渡曲》一诗则记述的是湖南沅江的龙舟赛场面,“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时至今日,龙舟赛的形式各具地域性特色,龙舟竞渡仍震撼人心。参赛的龙舟船头要有一人擂鼓助阵;舟尾有一人掌舵,作为指挥撑大桨。具体龙舟上的划桨人数根据不同龙舟的大小和长短来确定。在接收到下达的竞渡令后,龙舟竞发,奋力争先,鼓声雷动。在三峡秭归——屈原的故里,龙舟竞渡的形式尤其抢眼。龙舟赛要配以一整套楚地民歌和陕江号子的唱腔和曲调,即起鼓、挑桡、游江、招魂、竞渡、回舟等[5]。桡工和岸上的观看龙舟赛的百姓一起和调,响彻云霄的龙船调为本就壮观的龙舟竞渡更添了高亢的竞技氛围。
关键词:文学 音乐 关系 影响
中国的音乐文学指的是与音乐有关的文学作品,与普通文学作品不同的是,音乐文学特别突出对作品音乐性的体现。普通的作品不是以音乐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的,但是在音乐文学作品当中,很好地体现出音乐的发展面貌。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当时的音乐形态与音乐风格。音乐与文学能够相互相容、相互促进。在中国,音乐文学史是作为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型学科来探讨和研究的。中国的古代音乐文学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学的主体,我们应当对我国的古代音乐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促进我国音乐文学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音乐文学作品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音乐文学的专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所有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当中,大部分都把音乐与文学结合在了一起。诗经中的《风》记录的是当时地方的民歌;诗经中的《雅》描写的是当时的宫廷乐辞;诗经中的《颂》主要描写当时庙堂祭祀时的乐曲。所以有人评价《诗经》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经》是由我国古代著名儒家思想家孔子著成的,孔子也是一个极具音乐天赋的人,孔子会弹奏很多种乐器,也会经常歌唱。《论语》中就描写了孔子“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除了这个时间,其他的时间段孔子是经常歌唱的。孔子也有很强的音乐鉴赏能力,他在齐国听过《韶》乐后,竟然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非常注重音乐的押韵,他不但能够欣赏歌曲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作曲家。所以我们在称赞孔子是文学家的同时,他也是个很好的音乐家。孔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编纂《诗经》,最终把一部完美的音乐文学作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诗经》在我国古代是作为音乐文学教材出现的,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把音乐与文学结合提来,提倡音乐文学教育的人。在孔子的思想当中认为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能够促进文学的普及。这个思想对我国后世的音乐文学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诗经》也经常被人们以歌唱的方式传颂。
在《诗经》之后,《楚辞》是战国时期的一部音乐文学作品,《楚辞》主要以当时我国南方的歌曲作为创作灵感,《楚辞》的创作者屈原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当时的楚国也以歌曲闻名,《楚辞》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楚国的歌曲,虽然屈原在原有的歌曲之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元素,但是《楚辞》与音乐之间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屈原的另一部文学作品《离骚》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楚辞》中诗歌有很多都会采用歌曲的形式,也会提到很多例如鼓、瑟、钟、埙、笙、竽等乐器。所以有人说《楚辞》就是一部音乐文学史诗,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使得它很好地在楚国传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当时楚国的音乐特色,《楚辞》对楚地的民歌进行了吸收,并且把北方的文学形式融入其中。很多学者认为,《楚辞》具有独特的风格,通过对《楚辞》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当时楚国的音乐、歌曲、舞蹈进行了解。《诗经》与《楚辞》都给后世的音乐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汉朝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
汉朝是我国音乐文学快速发展的时期,汉朝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学形式是汉赋以及汉乐府。汉赋是由诗歌发展而来,注重文采和音韵的音乐文学作品形式。汉赋吸收了《楚辞》的音乐文学特色,并且在《楚辞》的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当时的汉赋不仅仅是在民间被人传唱,在宫廷之中也举行过大型的唱诵辞赋的比赛,当时的统治者也非常推崇汉赋这种文学形式。在汉代时期,全国流行唱赋的风气,汉赋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汉赋主要表现了当时的歌舞技术以及音乐的演奏技巧。很好地表现出当时人们的歌唱、舞蹈以及乐曲演奏时的场面。
汉乐府是汉朝时期的主要的音乐文学形式,汉乐府是当时主管音乐的国家机关,乐府的职能就是采集和改编各种形式的歌曲歌谣,以及为诗歌编乐曲等。汉代乐府诗的改编多为民谣,汉代的乐府诗歌主要用于祭祀、朝会和军旅之需。汉代的乐府对汉代的音乐文学普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让民间的音乐走入了宫廷,让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能够更加广泛的传播。
从乐府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音乐类型,乐府诗打破了《诗经》中固有的以四言为主的模式,乐府诗是我国音乐文学的里程碑,也为后来唐宋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唐朝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
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的许多诗歌与音乐也是紧密结合。在王建所著的《凉州词》中就描写了“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体现出当时社会中音乐的盛行。唐朝时期音乐的盛行,对唐朝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唐代唱诗的风气盛行,诗歌成为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歌曲与诗歌的结合,更加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唐诗受到汉代以及西晋时期民间歌谣五绝和七绝的影响。在唐代的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乐府的情韵以及民歌的清新。唐代的诗歌大多都是五言或者七言,诗歌讲究韵律,这也极大地体现出了诗歌的音乐性。特别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在当时是妇孺皆知,他们诗歌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就是歌唱。他们的许多诗歌都被改编成为了歌曲,并且在他们的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了音乐的元素,例如李白所著的《清平三调》、杜甫所著的《赠花卿》和《水调歌头》以及白居易所著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被大家广为传颂。唐代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受到音乐的影响,唐代的文人往往都喜爱以琴会友、举酒把歌,在他们的诗歌作品当中很多都有音乐的印记。正是唐代的音乐风靡,才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文学作品。在唐代的中期,诗歌讲究平仄押韵与辞藻的华丽,白居易与元稹等人吸取了汉代乐府诗手法,把诗歌描写的重点放在写实上,这也就是当时的新乐府运动。新乐府为我国音乐文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文学创作途径。
四、宋朝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
宋代时期也是我国音乐文学作品快速发展的时期,宋代的词被后世广为流传,很多词被改编成为音乐,词中的语句字数参差不齐,但是依然讲究平仄的押韵。其实词这种文学形式在唐代已经产生,但是在宋代推广发展开来。宋代的词吸取了唐代诗歌的精华,很多的词都与音乐紧密结合,可以说宋代的词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在宋词当中氛围“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两种风格在音乐的表达方面也有不同之处,能够表达出人们不同的情绪。宋朝人们喜爱作词,喜爱歌舞。宋朝的统治者也非常推崇歌舞这种娱乐活动,宋朝的词为当时的音乐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经过加工和制作,词转变为歌曲的形式被人们广为传颂,统治者对于音乐文学的推崇,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当时的音乐文学创作。整个国家也涌现出很多例如苏轼、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晏殊等优秀的词人。宋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是依附于音乐的,宋词刚开始流行的时候,都是配有曲调的。宋代的词能够反映出人们的内心情感,抒发人们内心的情志,是一个很好的情绪表达的方式。通过对当时情况的分析,很多歌曲都是先有乐后有词,宋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也有效地推进了宋词的传播。在宋词的创作过程当中也有很多是描写歌曲、舞蹈元素的,在宋词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戏曲、歌曲、舞蹈等娱乐形式,以及能够表现出当时人们唱歌、舞蹈时那种热情的场面。宋代的词对当时的歌曲、舞蹈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元朝时期的音乐文学作品
元朝是我国戏曲文学的繁荣时期,元朝的戏曲是当时一个重要的音乐文学形式,由于南北方艺术形式的不断融合,元曲吸收了南北方的不同的文学创作风格。元曲包含了散曲与杂剧,这也是元曲的重要表现形式。散曲主要是以清唱为主,歌曲内容主要是以叙事、写景和抒情为主。散曲也氛围叶儿与套数两种形式,叶儿是一个曲子用一个曲调来演唱,例如马致远所著的《天净沙秋思》,散曲直接体现出了元代时期的民族融合。
元代另一种主要的音乐文学形式就是元杂剧,元杂剧中包含着大量的音乐和舞蹈的元素,这也为我国后来戏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元代的杂剧是当时一项重要的文艺娱乐形式,把文学作品与舞台的表演结合起来,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听到歌曲而且能够看到人物的舞台表演,使音乐文学的表现更为生动。元代的杂剧在我国的音乐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元代的杂剧有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至今,例如《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等。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由于明清时期战火与水患的原因,元杂剧流传至今的不多,但是不可否然元代杂剧在我国音乐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学能够体现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不论是诗、词、戏曲都能很好地与音乐相结合,通过对这些音乐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音乐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泓.音乐审美与文学审美之间的关系研究[J].作家,2008(20).
[2]赵洋洋.谈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J].作家,2011(14).
[3]孙孝良.浅谈音乐与文学之比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4).
[4]王洪军.中国古代音乐史:你应是怎样的一门学问――对学科性质兼及构建视野问题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我国文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它所反映的乡国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对于乡土的眷恋,对于国家的执著深情。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土、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之悲伤。征夫行役,思念故土,自此之后,此主题就在诗文中不断出现,并且衍化而为游子思乡,迁客怀土。此故土情怀到唐代作者那里,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山水漫游,或是贬谪迁徙,对于故园的思念,常常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慰藉,是心灵寄托之所在,不过写的更加动人。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是在胜迹中引起对于故乡的怀念,是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江水一样迷茫。对于故乡的思念往往带着一点伤感,带着对以往岁月的留恋与回忆。王绩见乡人问家园情形,对于家园的惦念几乎是无处不在:“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决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在京思故国见乡人遂以为问》)王维则问的及其简洁而情思无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他关心的是那记忆着一段少年往事的一树梅花,故乡意味着那值得怀念的青春岁月。与乡土情怀相关联的,是对于国家的爱恋。家国之思,常常难以分割。屈原忠而见疑、忠而见弃的悲愤之情,被后代文人引以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他那虽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引入我国的文学传统中,被反复咏叹。路游的那些至老不忘报国的诗,曾经激励过无数的爱国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之二》)甚至在临终前,还系念国事。岳飞的《满江红》则几乎成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乡国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和赞颂。我国的山水诗文特别发达,与乡国情怀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2、中国古代文学的亲情主题
我国文学对爱情的描写,可以分为民间作品和文人作品。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的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除了大胆的描写之外,表现爱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坚贞执着。《上邪》、《孔雀东南飞》等都表现出不受压抑的人性的本然状态。文人描写爱情之作,一方面是含蓄,不像民歌那样直白;一方面也深化了,使其更丰富、更曲折、也更多样。大多数的作品里带着理想的色彩,带着浪漫的情调,把人间的美好爱情,更加幻化,加进诗情,加进动人的情节和美丽的词采,或者加进悲剧色彩,理性的评说,使爱情主题变得更为丰富而复杂。我国古代文学中爱情婚姻主题的经典莫过于《红楼梦》。这部小说把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把他们的感情纠葛放在一个大家族、一个社会的衰败过程中来展开。如花的年华,初开的情窦,繁华的生活,理想的爱情追求,欢乐与哀愁,都弥漫于其中的悲凉之雾中,无可挽回的走向悲剧的结局。把爱情婚姻主题写的如此深刻复杂,可谓空前。与爱情主题并存的,是友情主题。在我国古代文学里,表现友情的作品数量极大,行旅怀思、赠答送别等。古人说的“诗可以群”,也多是指以诗表达友情而言的。那些对友情真诚执著,把朋友的命运视同一己而为之废寝忘食、忧思牵挂的故事,更传为千古佳话。向秀《思旧赋》借麦秀黍离之悲,写对于挚友生死相隔的刻骨铭心的思念,见旧居而追思往昔宴游,由笛声而忆故友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时的情境。一种生死与共、难以为怀的深情,感动着千古读者。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是为人所熟知的事例。读杜甫怀念李白的诗,你会体会到友谊在一个人心中占据到何等重要的地位。他的梦李白诗,写梦境中两人相见的情境:分明实有,又疑其实有;分明已见其憔悴容颜,又疑其何以能到此。没有刻骨铭心的牵念,绝写不出如此动人的梦境。
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生感悟
我国的文化传统里,有着天人一体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到文学中,就出现了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大量的对于历史、对于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当个性得到张扬的时代,这种表现就更为突出。魏晋战乱造成的人命危浅,促成人生感悟诗文的大量涌现。陆机把对人生的感悟上升到哲理的思索:“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经终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叹逝赋》)作为个体的生命最终是要逝去的,但作为“人”却是永生的。个体虽逝去,而人世永存。犹如川河与水的关系。水流不断,今日之水,已非昨日之水;而川河却依旧。草木春华而秋露,历万代而常然。后来的《春江花月夜》也是这种感喟,不过词采写的更为美丽。
除以上外,我国文学还有更多的内容,如对于苦难百姓的同情,对于人生不幸的反映,对于现实黑暗的抨击,对于公正的呼喊等。但是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表现了一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既是对于生命的张扬,也是对于群体的认同和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