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文化交流定义

跨文化交流定义

时间:2023-05-30 09:0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文化交流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跨文化交流定义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能力;商务日语教育;知识;技能;态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61-03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跨文化交流能力”,世界上很多学者Ham.mer(1989)、Byram(1997)、Bennett&Allen(1999)等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最受跨文化学者们欢迎的定义是:“建立在个人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进行有效和恰当沟通的能力”。《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年)中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为:学生应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合理诠释文化差异;能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中、日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知识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不断积累对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的知识,并且对此进行分析,理解文化间的异同。交流与文化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交流方式主要从文化知识中习得。只有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理解不同文化中价值观的不同,习惯的不同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第二、牢记语境对交流所产生的影响。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从跨文化沟通角度,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对语境有着很高的依赖性,即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高语境文化交流中,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出现在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语言中,绝大部分信息出现在说话人的语境背景之后,或内化于个人内心当中。因此与日本人交流时,需要从对方上下文、语气、表情、当时环境等因素中识别和把握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明白其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三、提高日语语言和非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按照日语的发音、文法等规则使用日语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根据不同的场面、对象或状况采取适当的语言来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中,65%~70%以上的信息量是需要非语言交流方式传达。非语言交流方式因文化不同而不同,所以如果欠缺该方面的知识,就会引起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技能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首先、培养与人树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建立与异文化人们良好的关系,并维持该关系良好持续的发展。其次、培养平等交流的能力。当与对方意见不同时,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但对对方表示尊重,并且支持对方陈述自己的意见。再次、对比观察自他文化的异同。并且在对比观察后,再次重新审视自身文化,进行交流。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态度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第一、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并且以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异文化。只有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才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第二、拥有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和异文化意识。为了进行顺利的跨文化交流,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异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即为“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因此我们应当跨越以自身文化为中心,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型的培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目前的商务日语教学中,仍然较为注重商务日语知识和商务礼仪的传授,而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关注还稍显滞后。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影视资料主要是以使用母语交流的人们为对象,将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来,体现出真实的特色。因为影视资料具有趣味性、语言和场景的真实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上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素材。因为影视资料往往是图与文一起显示,达到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立体性,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往往比教材或单纯的音频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资料还能让学生感受最真实的语言氛围,体验最地道的语言表达,并且掌握一些句型的表达,能够提高日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同时,影视资料中还会出现一些非语言的行为动作,即包含了日本的文化、风俗、日本人的行为习惯等。在利用影视资料时,可以在影视资料赏析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设某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赏影视资料。在赏析后,可以进行合理的评估。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人物;写出最喜欢的经典台词等。

(二)采用案例分析法。可以收集身边的事例或者新闻、报纸、杂志上登载的现实中发生的异文化冲击的事例,并对此进行介绍。通过对事例的介绍,让学生对事例中出现人物的文化背景的特征、产生误解或文化摩擦的原因进行讨论、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跨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而且通过讨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自他文化的理解。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在培养学生实际交流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场面、内容、状况选择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能力。

(三)采取PBL教学法。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构建主义为核心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中,由教师提出任务,把商务活动的一部分搬入教室,赋予人物角色,在教室中进行模拟学习。在商务日语课堂上,可以将中日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冲突作为问题由学生来谈论,并且得出结论。

(四)采取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很多种形式。在初级日语书中,经常是以“文型导入一使用所学文型进行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以“巩固文型练习”为目的的角色扮演。在已有的商务日语教材中,也是按照“场景提示一表达练习一相同场面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角色扮演,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均为已经学习过的表达方式,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文型及表达方式。

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即“就某特定情境,学生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并通过目的语将情境中具体发生的情况演绎出来”。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与单纯性的角色扮演有明显的区别。其特点是:特定情境的创设包含了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任务先行,使学生明确了在本交际活动中所要达成的目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没有事前学习相关的表达方式,所以学生必须要考虑如何发话,采取何种行为。即角色分配、情节讨论、表演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表演、观察、分析、评价、讨论、反思,培养思辨力和多文化视角。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工作,英语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播最基本英语知识,不仅是按照教材来教学,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好所学的语言的一个语言环境,提高对语言的认识,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对英语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改推行,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了解,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1、高中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就需要人们在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拥有交流的能力,而交流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交流,就出现了跨文化交流这一概念。

1.1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英语的教课书当中,有大量的文章是用来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工作当中,能够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达到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的目的。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对原本汉语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一个巩固,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之后,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1.2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语言技能

所有的文化传播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和发展变革等相关知识,也算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礼仪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有所裨益。

1.3能够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自然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交流的工作。在传统的额教学模式下,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对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怎样的去“说”就不会了。如果交流的双方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在交流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出现比如说不能够准确理解堆放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这就会必然导致双方的交际工作无法成功。在除了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好这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的内涵,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之下,交流工作才能良好有效地进行。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

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曾经对跨文化交际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是一种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交流双方超出了彼此的文化背景,所进行的无阻碍的交流。

2.1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交流的限制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就会不同,例如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互相夹菜,显示主人的好客,而且客人会习惯早到,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对于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一定不能太早到,要自爱约定的时间点到达主人家拜访,就算遭到了,也要在门口等到时间到才按门铃进去。在吃饭的时候,西方人喜欢自己吃自己的,不喜欢事物互相的换来换去,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所以,就一个吃饭和拜访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不要说一些其他的方面了。如果在进行中西交流的时候,不能够对这样的而一些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注意的话,就会使得双方的交流变得极不愉快了。

2.2 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确的一个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对跨文化只是进行学习时,需要用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于自身国家的文化要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不能看不起或者嘲笑他国的风俗文化。礼貌和友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对自身代表的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做到一个友好交往,而且学生在提高自我意识的时候,也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

高中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工作,出了自身的学习之外,和老师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高中英语老师因为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一门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工作上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这就造成有些老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之后,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水平还是最基本的层面。这样老师的水平都不达标,还能给学生多大的影响力呢?所以,老师应该先丰富起自身的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冀盈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教育探索[J] .2011(09):(11)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跨文化交际

前言

网络掀开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网络交际是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汇聚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又由于交流语言、交流手段、交流语境的差异性,为了方便交流,一些新的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由此产生。本文将主要从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中的跨文化特征,以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网络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网络语言,所谓全新的语言媒介日渐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照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说, 属于一种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不仅包括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专业语言(毛力群,2002);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信息符号,本文主要关注后者。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除研究文化、交际的定义、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外,还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会准则、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等;其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的适应能力和技能。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和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付林林,2008)。

二、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

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相互结合来表达意义方面,其中有的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有的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冲击。

(一)方言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语中涉及到的方言的数量不计其数,由于网络交流的广泛性,某些方言如闽南话、四川话等由于发音有趣新奇而受到万千网友的追捧,进入网络语言系统。

具体来说,语音和词汇方面,由于某些方言中“h”与“f”,“n”与“l”等的发音混淆不清,因此词汇“否定”变为“吼定”,“南京”变为“蓝京”。港台等地的方言有合音和反切现象,合音指的是两个音节词汇由于快读而拼合成一个音节,而这个音节代表原来的两个音节的意义者,如“知道”合音为“造”;反切指的是当声母为zh、ch、sh、r、z、c、s,韵母为i的音节,在与零声母字组词快速连读时,就会出现合为一字的现象,如“丑”反切成“吃藕”,这其中也蕴含委婉意义。语法方面,粤方言中有一种倒置的语法结构影响着语言的标准结构,如“宾语+谓语”(饭吃好了),“副词+宾语”“别说话先”。

方言特点与普通话的结合使得网络语言更加丰富有趣,也促进了各方言使用者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外语特征

网络语言中的外语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英语的应用,但日语、法语、泰语中的日常用语在网络语言中也拥有一席之地,如对日语“我回来啦”(ただいま)的音译为“他大姨妈”。

语音方面,汉语中把英语独有的语音吸收进来,如汉语中没有“th”,故而把/?/吸收进来(康忠德,2011)。词汇方面,主要有首字母缩略。如:GF指女朋友。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是进行时的改用,构成“×ing”表达形式,表示 “×”进行中, “×”的词性主要涉及形容词和动词。如:“不开心ing”表示正处于不开心的情绪当中。

网络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都和英语相结合,可能会导致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影响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平等和平衡发展(李婷,2006)。

(三) 综合特征

所谓综合特征指的是对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处理或在交流中几者共存的现象。

将汉语普通话、英语、方言等多类语音混合使用以及相互代用的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数字谐音代替外语:比如88(byebye);谐音与常态组合:I服了U(我服了你);方言与外语组合:What are you 弄啥嘞?

网络语言中很多交流的语言都是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的双重处理体,如“你真是史努比的弟弟”是对“你真是stupid” 的再次处理。

此外,表情符号几乎通用于所有语言使用者,包括标点组成的表情如“^_^”表示“微笑”,聊天软件里系统的表情如 “”表示“好的”。

由于这些跨文化特征的出现,网民更加自由地投入网络交流中,交流时使用的汉语句子中经常夹杂着方言和其他外国语言,这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与热情。但这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双重处理,无论英语使用者还是汉语使用者,若没有对跨文化特征的了解,就会阻碍跨文化交流。

三、成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语言变异的原因大致为内因和外因,前者是语言本身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因为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的产生与变异必然受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影响(曾利娟,2007)。

四、结语

汉语普通话、方言、外语和符号并用的跨文化网络词汇的出现预告一个新时代的语言变革(李进喜,2008)。在应用跨文化语言时,使用者要充分了解其反映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促进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降低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可能性,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的平等。

参考文献:

[1]付林林.(2008).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汉文综合版,28(4),104-105.

[2]康忠德.(2011).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

第4篇

随着现代社会以及网络的发展,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跨文化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在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应试教育以及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下,学生往往不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往往被固化的语法思维所束缚,缺乏跨文化意识与视角,因此不能准确的理解在各种语境下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并以此陷入误区,造成对外交流中的不便与尴尬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课堂上缺乏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无关系。大多数老师仅仅负责传授语言,但是对于所教授的内容并无扩展,将所用语料简单视做单词与语法的载体,而非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随着文化导入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广大教师也逐渐认识到,通过导入适当的中外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技能以及输入输出能力。

一、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所保持的特定意识。也就是一个或者群体在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群体相相交往时的意识。通俗来讲,跨文化意识就是指人的文化解码能力。这种意识包括了对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了解与运用。并且使人们能够在在不同的情境和场合中进行有效和得体的沟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跨文化意识是在一定文化知识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并且能够进一步帮助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对外交流实践。

(二)文化差异的形成

文化一词,拥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以及外延。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可以大致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前者并不会直接影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之间的交谈,而后者则会直接影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的交谈。由于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以及心理因素势必使人们的文化背景产生各种差异。这使得跨文化意识在涉外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注意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单纯以自己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表达,那么这种语言交际势必导致失败。因为在这种语言形式下,所表达的内容依然是本族的而非目标语言的。于是在交流中,学生就必须拥有广阔的双向文化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意识。对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样重要,任何一方文化的缺失都会导致学生输入或者输出能力的降低。

(三)英语课堂上跨文化意识的缺失

由于考试压力,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有功利性的目的,目标也往往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学生往往很难对英语提起兴趣。而教师也往往因此放弃了对于英语课文的深度挖掘,对于课程的讲授往往停留在简单地词汇讲解与语法分析。对于隐藏在课文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往往选择了无视的态度。在加上国内往往缺乏英语练习的自然环境,使得学生往往偏语法而轻语用,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更偏向于知识而不是文化的学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一些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极差,虽然学习了多年英语,但是一开口就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甚至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能得体或者恰当的进行表达,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跨文化意识缺失对涉外交流的影响

正如某些专家指出的,在涉外交流中,外籍人士往往可以原谅第二语言使用者所犯的语法错误,但是对于文化错误却很难谅解,语用错误有时往往被视作不得体,恶意粗鲁的,有时甚至会被视作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因此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跨文化意识需要注意到东西方所存在的一些文化差异。词汇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方对于一些共有词汇的不同文化引申。比如,对于猫头鹰,中国人称其为夜猫子,视作是不吉利的象征,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经常把山羊视为智慧的象征,因为山羊的胡子使它外型上具有“长者的,有经验的”视觉特征。而山羊在西方则常和巫术、恐惧以及恶魔联想在一起。甚至于中华的图腾――龙,在西方也经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用语中,中国人喜欢见面询问对方吃了没有,闲谈中喜欢问对方的婚姻状况和家庭,这些在西方人眼中都视作隐私问题,会尽量避免提及。西方人常常会以天气作为寒暄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种问题相对而言比较“保险,不那么私人化。

二、通过课堂中的文化导入培养跨文化意识

结合以上叙述,在课堂中培养文化意识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呢?笔者认为,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以自然的形式将文化与课文相结合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可以采用融合法,把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背景,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介绍,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也可采用注解法,利用特定的相关知识将对应的课文内容进行解释。还可以采用实践法,让学生改编课文中的对话,亲身感受课文中一些有意义的文化细节与表达法,提高其跨文化意识与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到西方文化生活,从而加强跨文化意识。总之,法无定法,这些方法可以单一或者综合使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需要去量化的占用多少课时,它更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下,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而参与国际跨文化传播不仅要求参与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能力之外,更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现实背景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恢复和走上正轨,大学英语教学也经历着发展和变革,先后走过了“规范与发展、调整与改革以及提高与深化的阶段”。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学生基数庞大、水平不一,多年的应试教育遗留影响等因素,教学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如熊敦礼等对大学生的口语能力的相关调查就显示,非英语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弱,还无法达到大纲的要求;户进菊等在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的英语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综合语言能力不高。虽说很多同学也通过了四级考试,但与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听力上很多同学听不懂大意,更谈不上掌握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并不满意;即使是听说读写等几项技能中稍强的阅读能力,也只是基本能掌握中心大意和主要事实,对细节的领悟能力和上下文的判断推理能力还很欠缺;翻译上,出现理解和表达的偏差、语言的不得体等问题;写作上也同样存在语言使用的适切性、语篇语义表达以及汉式英语等问题。②

总体说来,大学英语教学还偏重于强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操练,缺乏对学生进行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忽视文化及跨文化教学,注重西方文化引入而疏于对母语文化的教学,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等,导致学生似乎掌握了语言,能用却用不好,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有障碍,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

1、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要素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③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和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萨默瓦的话来说,“文化和传播协同工作——两者不可分离。事实上,要判别哪个是声音、哪个是回音往往是困难的。”④而文化和传播又离不开语言,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传播使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发展绵延,并使文化的交流、扩散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文化为传播提供了语境,即语言传播的环境,它既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又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人们的习得过程中也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总而言之,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习得语言和文化,传播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和传播。文化、语言和传播之间的关系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以语言和非语言为途径、以文化为环境的信息传递过程。它依赖于语言和文化,又同时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习得和交流。”⑤

因此,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跨文化传播中是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架起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桥梁,那么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2、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跨文化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的说明已清楚阐释了大学英语教学对内在跨文化要求。英语语言本身必然承载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英语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不可能、也一定不能剥离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而且应该是跨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跨文化传播的需要。⑥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如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走出困境,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基于对跨文化传播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核及其关系的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多方面入手,以适应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要求。

1、文化教学不可或缺

跨文化的传播离开了文化是无法有效进行的。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英语语言教学自然不能忽视文化教学,从教学理念上就应有跨文化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西方文化也要有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和输出。应将文化教学贯穿在语言教学中,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帮助和促进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通过英语学习理解英语文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形成文化的双向学习和传播。同时,注意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使两种语言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两种文化的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互动性原则,包括教与学的互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和文化间的互动。语言是鲜活的,语言教学也不能仅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和操练,在教学中应采取交互的方式,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多样的练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改善教学效果。此外,课下的英语交流实践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建立语言实践平台、开展短期中外互访交流等。真实的对外交流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练习和体验机会,让他们在使用中学习、体验并发现问题,促进有效学习,学到活的语言,体味真的文化,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母语的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语法等的语言符号系统上差别较大,而且,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克服文化冲撞带来的紧张、挫败感、退缩等心理障碍,避免文化成见和民族中心主义,建立开放、包容、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应用掌握的语言、文化、交流知识,理解和灵活处理交流中的问题,并根据交流环境的变化和交流的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3、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以保证跨文化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本身也应有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教学的平衡,发挥两种文化学习的互促作用,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同时,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和提高的角度,也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创造和提供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和培训机会。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主要形式,我们通过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了解世界,也要用英语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审视和思考教学改革和发展,培养既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陈红、蔡朝辉、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进与变革》[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润清、戴曼纯 编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③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④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 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⑤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重要意义 有效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域c地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己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但是具备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不意味着你能够与外国友人良好沟通,你还必须要学习异域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象征,在高校教育中,英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具备英语交流能力,而是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1高校英语教育现状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我国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提高自己发展空间的一种必备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培养学生跨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仍有待提高,老师虽然具备较高的英语素质和教学水平,但是仍然无法突破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的禁锢,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将英语教学重点放在单词、词组、句式、语法等基础理论知识上,忽略了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导致学生虽然具备较深的英语知识底蕴,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但却不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较差,甚至在交流时出现一些语法错误,更别说与外国友人进行深入交流。

2跨文化交际概述

不同地域之间的人进行交流,其中存在的,不只是语言的不同,还有文化的隔阂,跨文化交际便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语言相通的人往往有着相通的生活方式,因为在长期沟通的过程中文化逐渐融合,而对于不同语言的人来说,其文化背景必然不同。就以汉语和英语来说,就代表着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实两个语言人群的饮食、服装、言谈举止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英语知识,还要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以便和英语母语者进行深入交流。

3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

3.1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内容本来就不仅仅局限于单词、语法、句式的学习,英语背后所代表的西方文化才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其实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生也是在学习西方文化,因为英语的句式表达、情感表达等都与汉语不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功底,单纯学习单词和词组已经不具备吸引力,反而会令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形下,在教学内容中渗入西方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英语时,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饮食、服装、节日、艺术等学习内容,可丰富英语学习的内涵,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3.2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掌握一门语言只是交流的基础,并不意味着你掌握了英语单词、语法、句式等就能够与外国友人沟通,中国“哑巴式”英语教学现状的形成,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视度不足有关。在高校教育中,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提高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改变中国式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西方的语言表达手法,以免在用英语交流时出现语法错误,造成交流障碍。此外,了解西方文化,是尊重英语的语言秩序和文化背景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获得对方的认可,至少不会因为违反西方文化规则而令对方产生敌意。

3.3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素质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指标,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本身不过是一个骨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方是血肉,学生应该借助英语的学习去了解西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而不是一味地学习英语的理论知识,这样是无意义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交流知识,熟知英语交流的形式,并且了解西方文化知识,能够深入地与他人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素质,让学生与交流者处于一个相互理解的状态,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

4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4.1贴切教材,增加跨文化知识内容

英语的学习,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材的编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实在教材中,都是以西方文化知识为依托进行英语学习的,只是通常老师忽略了这一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理论知识,将一些单词、词组、句式等从课文中摘出来,进行独立阐述,只有在进行课文翻译时,才涉及到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西方文化知识,从文化差异中掌握西方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

在英语教材中,西方节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万圣节前夜“Halloween”有着最为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到西方节日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这一节日,让学生对这一代表性的西方节日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去了解一个自己觉得最有趣的西方节日,了解节日背后所代表的民族文化,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2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进行跨文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老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进行跨文化教学。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西方文化,学习其语言和文化知识。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异域文化氛围,同时提升自己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

学习是一个模仿的过程,高校英语老师虽然具备专业的英语水平及教学素质,但是在英语交流上其语调和情绪的把握始终不如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利用多媒体,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纪录片或者是影视剧,比如说《Ffiends)),这部影视剧以其最贴近生活的拍摄手法和最地道的语言表达手法,成为高校学生学习英语必看的一部影视作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制作水平较高的电影,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如说《Brave Heart》、《The Silence ofthe Lambs》、《Forrest Gump》等,通过老师的补充介绍,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中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交流方式,提高文化素养。

4.3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提升学生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困难之处,在于没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环境,学生处于单一的汉语言环境中,因此,在课堂上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常采用场景模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增加自己对于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应用的熟练度,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高校为了保证英语教学质量,通常会在每个班级里分派数个外国留学生,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生来建立跨文化交流模型,这样既能让学生增强英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例如,在英语口语课时,由老师制定一个交流主题――western impression,让学生阐述自己对于交流者的国家的印象,再由对方阐述自己的真实经历,交流内容可包括“Transport”、“Food”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4.4拓展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接触西方文化

英Z教学课时毕竟有限,如果单靠课堂上老师传授的西方文化知识,是不足以支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去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多与外国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语言模式。在课外学习中,阅读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西方文化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给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双语读本或者是纯粹的英语读本,让学生尝试着独立阅读,开拓自己的眼界。

书籍是各国文化知识的结晶,其中囊括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书籍阅读,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在阅读时,了解西方文化,并不一定要局限于《Notre Dame de Paris》、《Count of Monte Cristo》这种较为晦涩难懂的名著,可以找一些语言相对简单涉及到西方文化知识的读本,比如说对美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Mrs.Beeton's Book ofHousehold Management》这本极为著名的英国美食书籍,了解英国饮食文化。

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能力;评价;PISA;经合组织

S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文化的人合作,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年轻一代需具备新的能力。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全球化能力”这一概念能很好地解答了以上问题。2016年5月14日,经合组织向七国教育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的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化能力”评估[1]。经合组织计划将该评估纳入2018年PISA测评,评估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一、全球化能力的定义

全球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目标,可被分解为一些独立的、可测的学习目标[2]。经合组织将全球化能力的宏观范畴解析为“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成分”。经合组织指出,全球化能力是指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分析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能够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判断和想法的能力;是能够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有效的方式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开放”表示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他人看法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以及与他人接触的意愿;“适宜”指人们因当前情境下的交流是按照所期待的文化规范进行而感到的满足;“有效”意味着人们在交流中能够达成他们的部分目标。

按照此定义,全球化能力有着多重维度,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有效、相互尊重关系所需的三个维度:知识和理解力、技能、态度。因此,全球化能力所指代的内容既包含多种认知因素,又包含多种非认知因素。

二、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维度

全球化能力的习得是一个终身的过程[3]。对于15岁学生,PISA建议从以下维度对其全球化能力进行评估(见图1)。

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和理解力,指个体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理解能力,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个维度是技能,代表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应具备的复杂的、组织良好的思维或行为能力,包括能够分析并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核对、评价信息与价值;能够与他人进行适当有效的沟通;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信念及感觉,并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能够调整自身思维、感觉或行为,以适应新要求和新环境。

第三个维度是态度,指个体在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包括对其他文化和国家的开放态度、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态度、全球化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

态度基于价值观而形成。价值可定义为个体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持有的总体信念。价值观超越具体的行为和语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在全球化能力框架中,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文化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差异、相关信息,也是他们做出明智判断的重要参考之一。

三、认知项目测试内容和方式

2018年PISA测评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学生运用知识理解、认识关系和观点,以及批判地思考特定目标或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该量表将主要建立在全球化能力的认知项目上,包括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三方面评估内容。知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构成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4]。经合组织提倡用新建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这三个成分,测试时间为1个小时,平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

(一)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意味着学生要熟悉一些跨越国界的重要问题(如气候变化、移民、贫困等),以及能够理解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趋势、体系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化知识领域,尽管学生能接触适量的信息,但若仅仅被动地汲取这些信息而不理解其深层意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容易对其产生误解。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无法仅靠事实性知识获得,还要通过发现不同信息的意义及它们间的联系而习得。较强的理解能力表现为灵活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组织知识的能力。这种学习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方式。

(二)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

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可定义为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相关文化的知识和理解,包括关于自身文化、其他文化,以及各文化间异同的知识。作为理解他人的视角之一,跨文化理解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特性和共性,以及在跨文化语境下理解不同观点间的关联方式[5]。理解其他价值观,可以深化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它们。[6]

(三)分析和批判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运用有逻辑的、系统的和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本每个要素的意义的能力,以及审查这些要素间的联系和差异的能力。

经合组织将在2018年PISA认知评估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相关跨文化问题,评估学生运用知识、选择观点、分析和评价技能的能力。该评估内容包括各种需要不同种类知识和思维过程的任务。评估框架最终将会按照内容领域(如身份、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情境(如校园关系等),以及需要的主要认知过程(如分析和批判思维)将任务进行分类。典型的评估单元会将一些案例作为题干,包括主要测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理解能力的多项选择题,还包括让学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知识或经验做出回答的开放性问题。

一些研究案例在际化课堂中经常被用于教学。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逻辑地、系统地进行思考[7]。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学会处理现实问题。此外,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能够激发学生与每个案例相关的多种观点。案例研究分析也给学生提供了在评价争论中整合一般知识、技能与具体学科知识、技能的机会。[8]

通过分析学生案例研究的书面作答情况,可以获得学生对全球化、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分析技能的发展程度。案例研究应优先选择15岁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题干材料,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测试项目。例如,一名14岁的秘鲁土著学生用古老的方言唱著名的歌曲,进而成为网络名人,而这种古老的方言在秘鲁一直遭受社会歧视。研究者可据此设计开放性问答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位少年积极保护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动机,而相关多项选择题可以测试学生能否理解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作用,以及主流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间的竞争。

四、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全球化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全球化能力。因此,在教师培训中,我国应增加有关全球问题、跨文化的内容,帮助教师跟进国际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在职进修、出国培训等形式,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让教师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在沟通与相互交流中丰富、发展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

(二)加深学生的全球问题意识和对全球问题的理解

全球问题主要涉及国际制度、主要历史事件和趋势,以及与全球主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如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健康(例如流行病)、人口增长、移民、空气污染、国际冲突、贫困、人口老龄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辩论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全球问题, 逐渐认同人类的普遍价值。

(三)补充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此,学校可以加强外语教学,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加强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联系,邀请社会文化团体到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演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如跨国交流访学。

(四)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技术提供跨文化交流案例,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逐步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性,进而学会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学会参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让其更深入地体会不同文化,学习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OECD.OECD Proposes New Approach to Assess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ce[EB/OL].http:///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2016-05-04.

[2][3]Deardorff D. K. Some Thoughts on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EB/OL]. https://illinois.edu/blog/view/915/113048,2014-05-15.

[4]Bok D.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5][7]Doscher S.P. The Development of Rubrics to Measu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 and Global Perspective: a Validity Study[D]. Florida: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2.

第8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的差异巨大。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冲突和碰撞的现象,冲突与碰撞是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但针对商务性活动的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实际过程中会使双方产生误解与矛盾,导致交易失败。为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使跨国的商务活动能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者们认为“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Johnson 对跨文化能力定义是: “国际商业中的跨文化能力乃是个人有效地使用一套知识、技能和个人属性,以便在国内或国外成功地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们一起工作。”美国语言学家Rogers提出了交际的三大原则: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感受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了解世界。这三大原则指明了跨国商务交流中的交际能力实质,由此观点可知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其中包括: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熟悉商务规则;交流中得体语言的正确选择;对于非语言行为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处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快获取信息和策略等能力。总体来说,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够熟练得体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还能克服本族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商业活动达成理解和妥协,实现双方的共赢互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商业价值观、经营方式与消费心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更好的解决在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文化障碍,同时对于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企业来说,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品与服务,更取决于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为了使商务活动中的交易与磋商在不断交流中向己方有力的方向进行。参与人员的掌握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这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对于文化认知不足,将文化内容等同于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除了包括本土的传统习俗、行为习惯等,还包括民族的价值取向等。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中,往往把前者当作重点,忽视了后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2.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内容教学与其他英语学专业混淆。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文化内容教学的时候沿用以往的教学系统,忽视了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英语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大同小异。在这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重视商务文化的传输,注意文化内容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其能更好适应未来的涉外商务工作。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发挥高校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方式上,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跨文化意识,针对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这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

2.运用多种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将语言知识与商务实践紧密结合,同时重视中西方文化在各种方面的明显差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置上,不仅笼统地了解各国文化,还要学习不同的商务文化、行业的职业文化等等,建立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内容网络,使跨文化、商务和交际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针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的商务活动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相对简单的演练,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出和纠正。

3.学校应建立相对完整全面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主要围绕着三方面来进行,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学校应建立相对完整的国际商务交际相关的课程体系,比如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等等课程。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日渐旺盛与国际商务活动的复杂性给跨文化交H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进行文化背景、商务规则的学习与技能的提升,同时,为改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学校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不断改善,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涉外商务活动提供专业性强、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第9篇

【关键词】国际传播 跨文化 媒介帝国主义 全球化

国际传播是什么?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那么,“国际传播”就应当是跨国界、跨民族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它包括的形式极其广泛,由于在本文中我们探讨的重点是大众传播领域,不妨暂且将国际传播的概念界定为“由大众传媒支持、具有全球化视点、供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共享的信息的流动。”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前后,信息社会的曙光已经普照寰宇,麦克卢汉所描绘的“地球村”已初具雏形。今天,世界上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顷刻之间便会传遍整个“村落”。现在,我们恐怕再难以找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传播逐渐发展为传播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理论与观点获得了广泛认可。以文化的视角研究国际传播,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传播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其他学科的学术汲养。因此,本文将试从文化的角度着眼,探讨国际传播中的跨文化、媒介帝国主义和全球化等现象。

一、国际传播的跨文化语境

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作为文化的传播》里,将传播的路径抽象为两类——“传播的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传播的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引喻,被认为是出于控制的目的而在地域范围内拓展信息的一种模式,这是传统传播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而凯瑞更为认同的传播路径是后者,他将“传播的仪式观”定义为“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提出传播实质上是一种通过符号来使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是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

从本质上讲,国际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的交流是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及组织、国家等社会群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而这一切又会影响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的接受程度,所以,在国际传播中,如果缺乏对传播对象文化背景的了解,用己方的价值尺度去评判他方的行为,常常会引发歧义、曲解,甚至造成冲突。

文化差异制约着文化交流的有效进行。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克服文化差异的过程。国际传播中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主要有三个:一是传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这会影响到对新闻事件的取舍和报道中的态度;二是传播过程中会因为语言、文化习惯不同,带来表现方式和风格的不同,从而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三是受者接收心理的差异,也会带来主观评价的多义性。

要建立一套适合全球的话语体系是十分困难的。任何国际传播都承担着弘扬本民族文化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双重责任,同时还要克服传播的消极因素。目前,国际传媒通常采取两种态势:一方面,加速本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以其突出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实行本土化的传播版图扩张策略,不但内容本土化,合作伙伴也实行本土化,针对不同地区的受众特点,提供不同形态、不同面孔、不同包装的内容产品,以符合接收者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心理。即以文化的融合来适应跨文化传播的原则要求,力求在全球化语境下报道世界。

事实上,任何从事跨国界传播的全球性媒体,都不可能真正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文化,成为“无国籍”的“世界公民”。任何媒体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独立生存,而且传受双方均处于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使得在许多情况下,对国际事务的评价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沟通与理解将会长期并存。

二、单向度的媒介帝国主义

加拿大经济史家、传播学家英尼斯于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偏向论”和“帝国模式论”。在其著作《传播的偏向》和《帝国与传播》中,他没有给“帝国”下定义,而是将概念建立在传播媒介的性质偏向上,对历史模式做出了有深度的解释。这把解释的钥匙就是他的“偏向论”——媒介、传播、时间、空间、政治组织和宗教组织都有各自的偏向。主导媒介的时间偏向表现在它对文化和制度产生的影响上。倚重时间媒介的文明固守传统,强调连续性,突出社会的黏合力,紧守神圣的信仰和道德传统。相反,所谓空间偏向的文明是:强调地域扩张,强调中心对边缘的控制,世俗制度发达,宗教体制薄弱,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区生活逐渐瓦解,甚至衰亡,个人主义盛行。

国与国之间不能不交往,然而这种交往并不总是平等的关系。以美国学者伊曼努尔华勒斯坦为代表的“依赖/全球系统论”(Dependency/World System Theory)认为,在全球系统中,所有国家通过交往而相互依存、联系,经济一体化将各种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经济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平等。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自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一些不平等的新闻交流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头上,并对发展中国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依赖。

然而,相互依存的全球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国际网络。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导致了国际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因此,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动实际上便是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1971年,美国学者嘎尔滕提出的“中心-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概念认为,在“中心-边缘”结构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国际传播领域的帝国主义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传播、文化五个方面。其中,传播作为当今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交流过程中不平等的权力话语关系。在信息时代,传播科技的跨越时空特性使得中心国家能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科技成果,通过全球性通讯社来操控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传播,从而达到新的殖民主义。最明显而直接的形式便是大量向边缘国家倾销传媒产品,形成了以单项流通为特色的媒介帝国主义。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於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著中心地位。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关於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方能在国际新闻中聊备一格。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现在的“中心-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则被划为边缘国家(Chang,1998)。

三、重构文明的全球化走向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

处于全球化时代,媒体将为人类呈现一个无比透明的地球,不同地域的距离将被极大地拉近,人们朝夕相处,不分彼此,合而不同,欣赏和关心着对方的文化和现状。这时,媒体将很难分清对内、对外,而是要具备人类共通的价值取向。

实际上,自全球化理论出笼之日起,西方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质疑。赫兹和汤普森认为,现代社会充其量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某些鼓吹新自由主义的政府巧妙地利用技术进步,在制造贸易和资本流通全球化假象的同时,事实上拉大了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为自身积蓄着统治世界的力量。《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夫尖锐地指出,全球化是人们在兴致勃勃地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全球化便利时,面对斑斓世界所产生的错觉,其实它是政治家宣传的结果,全球化进程将永远局限在民族国家范围之内。

全球化不是单极化、西方化、同质化,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有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上,全球化都是一个理想而又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全球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磨灭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差异,更不能消解各个国家的主权。

全球化与多元化既是对立的两极,也是相反相成的同步历史进程。只有超越二元对立的僵化思想,寻找两极之间的平衡,才能创造一种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和各种民族文化的全新的全球文化,而不是武断地以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作为全球文化的中心或主导。

其实,广义的全球化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的进程。全球化是人类文明重构的过程,各民族必然要重新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审视、判断、筛选和定向。由隔膜走向交往,由自给自足走向世界市场,由相争、相搏走向多元一体,在各种矛盾对立中走向和谐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全人类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坚持实事求是改进国际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

[2]金初高.当代世界传播研究.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9.

[3]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86-405.

第10篇

【关键词】异化翻译 文化传播 关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25-02

一、引言

在如今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包括外国文学作品在内的大量外国语言文字材料引入国内,通过各领域翻译工作者的努力,国内民众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人们希望了解外国文化的这种需要也在不断上升。这便要求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将外国的语言、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展现给国内读者。从翻译策略上来讲,异化翻译策略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异化翻译的涵义及其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一)异化翻译的涵义

谈到异化翻译,便不得不提到归化翻译。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两者主要是在语言和文化的层面划分的。归化翻译是指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而异化翻译则是指在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上倾向于源语的翻译策略。

(二)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的内容表现出来的活动,以沟通两种语言文化。使一种语言的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翻译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使命,翻译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文化传播。可以说,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两种主要策略。

另一方面,异化翻译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这是由异化翻译的特点决定的。异化翻译强调保留源语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文化意象和语言表现形式,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及再现原文的异域性。韦努蒂把异化翻译定义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因此,异化翻译避免了归化翻译造成的源语文化的缺损,将译语蕴涵的外国文化尽可能完整地展现给了国内读者,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三、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异化翻译的理论依据是语言的开放性与渗透力,因为语言文化不是封闭的,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吸纳、包容能力。因此,异化翻译可以将大量的源语表现形式引入本族语之中,充实和丰富本族语的表现形式,在本国文化中注入异域文化,使本国民众和译语读者感受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并且增进文化间的了解、缓和文化冲突。

(一)异化翻译能够极大地丰富本族语的语言

异化翻译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处理原文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因素时,必然会将一些不同于母语的新的表现形式引进到本族语之中。而这些新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原民族的文化内涵,一旦被社会接受,就会使这些本民族原本不存在的新兴语言进入到本族语之中,丰富本族语的语言和增强其生命力。

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外来语在本族语之中都很难找到与之对等或文化意义匹配的表达,尤其是英语习语。译者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这时,采用异化翻译就可以尽量保留源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例如,早年“honeymoon”一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林纾将这个合成词的两部分分别按字面意义译出(honey“蜜”,moon“月”)构成“蜜月”一词,指“新婚后的一月”。如今,该词已从最初的洋味十足变得人人皆知,完全融入本族语体系之中。

(二)异化翻译有助于拓宽读者文化视野

翻译负有文化交流的使命,即尽可能把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介绍给译语读者。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译文要“保留原文的丰姿”。而且,越来越多读者希望通过译文欣赏外国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了解中外之间的异同。因此,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在翻译时,应着力于全面、完整地向译语读者介绍源语作品的全部文化意蕴。异化翻译更强调保留源语作品的语言表现风格和文化蕴涵,并且使译文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异域特征,因此能在文化交流和拓宽读者文化视野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实,中国文化本来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五四之后,中国文化始终善于甚至急于接受异质事物”。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谚语、习语通过异化翻译进入汉语,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例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对于英语谚语翻译,“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套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包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套译英语谚语”。因此,像那些在汉语之中根本没有对等或者类似表达的英语谚语,异化翻译能够把原文所承载的有关异域历史背景、民族传统、社会习俗等文化信息如实地传达给译语读者,从而有助于通过丰富读者的阅读经验,拓宽其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三)异化翻译有助于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

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各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地球村”、“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熟悉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便架起一座桥梁、搭起一个平台,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能让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直接接触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树立文化差异意识,通过了解进而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变对策,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

例如在英语和汉语一些谚语中,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同一个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指代意义也完全不同。如英语谚语“as timid as rabbit”,按归化译法可以译为“胆小如鼠”,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文化上的减损;而采用异化翻译将其直译为“胆小如兔”,就能够使中国读者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可以将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和汉语中的形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间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文化传播是翻译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而异化翻译是源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翻译,异化翻译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异质,从而有助于丰富本族语的语言和文化体系,使译语读者了解更多的源语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并有助于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异化翻译必将涉猎更多的领域,为文化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J].中国翻译,2000,(2)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因此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已经出现了软件和硬件逐渐背离和分化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整个世界的范围中,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技术方法等内容也在全面趋同,但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软件影响因素,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并且很多国家或者地区,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逐渐开始重视在文化内容中体现自身的不同。因此本文在国际商务文化领域的角度进行深刻的研究,以期能够利用现阶段已有的文化领域研究成果,对于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内容进行简单的研究,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文化冲突的内涵

在国际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文化商务交流和沟通中所造成的误解,也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文化企业在建设和整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同时很多国际商务企业对于子公司的管理也会面对着不同文化情况所产生的困难。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石油公司中的管理人员,在与日本的石油公司负责人进行谈判的过程中,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日本企业的负责人给西方企业的负责人赠送了一盒贵重的茶叶,但是西方的负责人就由于西方国家不能够受贿的强制条件,宛然拒绝了。但是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日本企业的负责人又送给西方负责人一台小型冰箱,西方的负责人再一次拒绝了。到了第三次,日本负责任人直接送给西方负责人一个著名的古董。经过对两个国家文化的了解才明白,日本人在谈判的时候本来就有送礼的传统,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建立起两个国家或者是两个企业的友好关系。而西方的负责人一再拒绝就是想直接进入谈判的正题,不想出现受贿的情况,但是日本负责人却以为是礼物不贵重导致的这种情况。由此可见,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差异对于两个国家中的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文化研究的层次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中的员工突然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由于对于最新的社会交流方式并不适应,或者是并不认同,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抗拒的情绪,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会对自己国家文化的归属感产生比较强烈的渴求,以及一系列不安以及焦虑的情绪,甚至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文化休克的情况。而企业中的员工如果想要战胜文化变革过程中心理上的恐惧感,首先就需要深入的了解到其他国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想要深入的了解到其中文化差异的内涵,还需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感受,看待自身的文化,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自身文化出现的劣势,但是在这期间还需要保证自身文化的底线,这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层次[3]。

二、国际商务中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在国际商务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中,企业想要进行跨国方式的经营,不仅仅是其中扩张的一种非常有利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同时也是经营活动中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以及对产品发展理念最终使业务开展,这就是企业需要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中交通运输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也呈现出不可阻挡放的发展趋势,生活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群,在政治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情况中也逐渐在了解的程度和认同的程度上逐渐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与此同时,每个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相互依偎的,并没有一个经济主体能够独立的生存下来[3]。世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信息和成果共享的一个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的产业链,给各个国家的人们提供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因为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来了严重的文化冲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企业的业务也需要不断的扩张,因此跨国公司的已经呈现出势不可挡的经营方式,这一点情况也明显的看出跨国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二)信息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产生变化

在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前提下,人们逐渐改变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方式,并且这一方式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改变,因此国际商务的发展情况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谈判和会晤工作中,网络交涉和其中产品的研发都是其中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在这其中还需要考虑到国与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例如:美国的一个软件公司,在产品或者电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还需要韩国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解决,并且通过使用数字加密的系统把详细的解决方案发给美国。在这种网络交涉的情况下,对方无法观察到相互之间的动作和表情,因此也不能判断给予的解决方式是否符合对方的文化诉求。例如:日本品牌的方便面为了能够在美国推广,进而提出了杯子形面,这就是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也能够良好的拉近双方的距离,表现出对其他国家的尊重,这一点也表示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文化差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商务企业在进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文化引导方式,由于企业的子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发展,因此还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美国公司想要在日本国家发展子公司,还需要关注到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日本的工作人员习惯每天吃三餐,而美国人喜欢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但是美国子公司的领导不能够强迫子公司人员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这也是跨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跨文化领导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领导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话题,并且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存在着领导的作用,但是社会上对于领导却没有普遍的认可,因此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对于领导也有着不同的定义。因此在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还需要具备一些相关的特点,临到的活动还受到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领导的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目的。同时企业中的领导的作用在于通过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而实现自身的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

四、跨文化管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主要应用策略

由于各国文化之间还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并且在这些差异中也体现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性和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因此对于跨文化管理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现代国际商务发展过程中,跨文化管理也给赋予了最新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还需要在企业的不同文化氛围中展现出来,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良好交流。企业只有实现跨文化的管理,才能够约束不同文化背景员工的工作情况,使所有员工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向心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认识和尊重文化的差异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并且是不能够被消除的,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客服狭隘的思想情况,承认文化差异存在的情况,并且尊重现有的文化形式,良好的树立企业中跨文化管理的重要理念,但是跨文化并不是为了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念,还需要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找到能够使文化相互融合的解决方式。同时还需要国际商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发掘不同文化之中的可取之处,并且思考这些跨文化交流最终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在企业中认识和尊重文化中的差异。

(二)国际化员工的文化适应能力

跨国文化中的管理,主要就是针对企业中员工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接受人员也是企业中的员工,并且企业中对于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员工。企业中跨文化管理最终的目标就是使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种最新的文化发展方向,这一点也适用于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并且这种文化发展方式也能够被所有的员工接受,同时也成为员工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所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就是对员工的思维方式进行良好的整合,但是在企业中如果没有日常的交流和沟通,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就不会消除。所以在企业中想要实施跨文化管理还需要兼顾对人员的管理和跨文化的交流,这样才能够保证最新的文化发展的更加长久。

(三)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差异整合

在现代西方的企业中,跨文化管理的模式一般呈现出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直接把总公司的文化灌输给子公司,国外子公司只能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总公司给予的文化。第二种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总公司的文化,同时也保留着本土的文化,使两种文化能够共同生存。第三种就是把总公司的文化和国外的子公司文化进行融合,并且在总公司文化和子公司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罪行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管理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并且还带有总公司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以上内容中第二种管理模式的相互融合。

(四)国际化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分析

不同类型的国家文化企业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进行分析,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母国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的时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想要解决这种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可能性凌驾,主要指的就是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还需要凌驾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上,最终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因此组织的决策还有行为都受到文化的支配。第二种的可能性就是折中,折中方式指的就是不同文化之间采取的妥协和退让的方式,优异的忽略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第三种可能性就是融合,所谓的融合指的就是不同文化之间承认和重视彼此之间的查体,并且在互相尊重、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全新的组织文化。

五、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我国还处于一个比较重要并且非常特殊的发展阶段,很多领域中的企业和文化都需要进行最新的整合,因此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环境下,其中出现的冲击,依然值得我国在发展的情况下好好的利用起来。但是在这其中跨文化管理工作也是最新时期企业中所需要面对的强大挑战,这也是我国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内容。在这其中,还能够把文化上的差异当成是一种优势,最终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下加以利用,合理的规划跨文化管理的最新模式,并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达到文化的融合,以便于产生一种最新的文化形式,这也是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箫,肖芬,胡文涛.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构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1:29-34.

第1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习者获得使用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当今世界中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的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跨语言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求学习者在自然语境中能运用第二语言正确表达思想,与英语母语者沟通有无,同时还要求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生活中灵活运用。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语言、文化与交际都有不同的定义。语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化则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文化本身就包括文字和语言等要素。而交际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指多人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的情感、信息的沟通过程。

从这些定义可知,语言、文化与交际三者实际上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份,是语言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则制约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的功能就是为了进行交际,而交际的内容又与文化息息相关。

一般意义上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与它的不同在于交际的对象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例如中国的学习者与外籍教师,外资公司上班的中国与外籍员工之间的交际,都属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类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Martin与Nakayama提出了一种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心智活动特征和情境特征四个要素。

知识因素是指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所在文化了解的程度。一般来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越多,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越强。对于英语而言,知识因素主要指主流的英语国家,如美国、英国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词汇等信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例如从价值观上来看,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崇尚中庸之道,讲究伦理道德,重视家庭关系;而主流英语国家正好相反,他们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提倡自由和个性,做事往往注重实效。意识到这一点,学习者会更容易地理解为什么欧美的年轻人更加独立,上大学时通常自己打工赚钱,大学以后四处游走,不再和父母一同居住的原因。

情感因素指交际者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态度:接近或疏远。其表现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产生的焦虑。对跨文化交际焦虑程度高的人倾向于避免与来自于外来文化的人交际,而焦虑程度低的更容易接受目的与语言文化。

心智活动因素是知识和情感因素的体现。在言语表达时,学习者不仅需要能产出流利的言语,同时这些言语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用功能。一个不了解英语的人不会知道英语中基本的交际方式:问候、邀请、日常用语等。最简单的例子是中国人打招呼的“你吃饭了吗?”换成英文后外国人会误会你要请他吃饭。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学习者因此要留意英语文化中肢体、时间、颜色等辅语言。

情境特征是指发生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境。环境对交际的影响很大,例如,美国青年喜欢组织派,通常的场景是大家在一个气氛轻松的空间里手持饮料,互相交谈,但是如果让中国学习者直接组织或者参加排队,可能会感觉不适,他们更习惯于吃饭、KTV或者参与户外活动。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在课堂中将文化与语言相结合,把两种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一过程要由教师来主导。优秀的教师能帮助学习者了解到本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激发学习兴趣,降低情感焦虑,使学习者更亲近目的语文化,从而更好的掌握语言。具体来看,在课堂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以下几种方式:

开展专题的文化讲座。除了完成课本学习,教师应该挑选一些相关的主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定期的文化讲座,以演讲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英语国家的政府机构、教育和政治体制的差异等等。讲座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只由教师主导,也可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文化点,查资料后进行课堂展示,最后由教师补充和总结。文化讲座能及时扫除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盲点。

授课时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化要点。现在的教学手段不再是传统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教师有更多的选择。例如讲述关于二战的课文时,教师对数据干枯的描述不如清晰地展示几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音频。从多种感官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开展与文化相关的讨论,例如如何看待美国的家庭关系。学习者之间的相互讨论不仅会激发思考,加深学习者对主题的了解,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建立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但是教师要注意在讨论前要提前布置话题,在讨论时要尽量保证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同时注意控制好讨论的方向。

每一个学期,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两到三次的文化欣赏。文化欣赏也能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欣赏影片,如果课本内容是面对挫折的文章,教师就可以选择以励志为主题的电影,类似的活动还有学习英语歌曲,或者欣赏英语诗歌,又或者进行多媒体的音像展示。文化欣赏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在欣赏前教师要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在欣赏后还可以组织学生作文、讨论或者角色扮演。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鉴或者创新一些其他的方式来培养跨文化意识。例如让学生模拟场景进行交际,完成图文并茂的作业,采访外教,或者在网上与外国人交流后进行观点总结等等。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时间,项目的可行性和学生的积极程度来安排。

培养跨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导入文化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层进原则、适度原则、主流原则和系统原则。教师必须将文化教学贯穿整个英语课堂,将讲述的内容与学习者水平,目的语国家的流行度等相结合,才能逐渐在学习者头脑中完整地呈现出一个英语文化知识体系。

四、小结

跨语言交际能力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跨语言交际能力的学习者无疑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作为语言的学习者,只有努力使自己具备了跨语言交际的能力,才能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合理、得体、正确地与外国人沟通和交通。而作为教师,则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把文化融入语言教学,树立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使他们成为具备跨语言交际能力的合格的外语使用者。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