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模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模板早拆技术;建筑施工;应用研究
模板早拆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新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模板技术,其成本低、周转快,比较先进,并且具有用料和性能方面的优势,很大程度提高了整体工程质量,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模板早拆技术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正在普遍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当前,该技术已经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升级,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其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对我国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进行优化。
1.模板早拆技术概述
相关规范中对建筑工程拆模工作具有明确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大于2m,拆模强度应该是混凝土强度的一半;超过2m,不超过8m时,拆模强度应该为混凝土强度的75%。当拆模强度超过8m时,拆模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相同。模板早拆技术应用原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将长跨承重转变为短跨承重。其次,不要将模板体系和支柱进行同时拆除。技术人员要先拆除模板体系,然后再拆除支柱,以解决混凝土支撑问题。并将支柱距离控制在2m以内。支点的增多使楼板只能够借助短跨进行受力。当长跨受力向短跨受力转换的时候,也会对砼的内力进行削减,进而使拆模过程中的强度降低。施工人员要注重将其养护时间保持在28d。拆模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将底板留下,当楼盖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能够对施工荷载进行承担,再拆除支柱。进而对上楼层和下楼层进行施工,确保模板支撑上、下对齐,并通过支柱对施工荷载进行传递。因而,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进行提前拆除,并确定拆模强度与实际工程要求相符合,进而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2.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为模板早拆技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模板早拆技术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单层面积达标。其次,应用平面流水施工方式以最大程度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益。
2.1分施工流水段
施工流水段包括水平方向流水段和垂直方向流水段两种。水平方向流水段主要被应用到同一楼层中。垂直方向流水段要在水平方向流水段施工完成后进行,进而缩短建筑工程施工时间和混凝土龄期,以确保整体工程强度,并降低支柱使用数量。
2.2早拆模板设计
设计人员要对早拆模板和与之匹配的支撑体系进行设计,并绘制模板和支撑整体图。首先,设计人员要明确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和支柱的相关应用要求,进而对早拆模板进行确定,并对其进行灵活布置,最大程度地提升后拆模板的宽度灵活性和经济性。其次,对模板、楞和支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在实际布置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避免简支梁搁置,优先应用连续梁的支承方式。合理的两端悬臂梁比简支梁更具优势,其能够在均布荷载作用下,降低挠度和弯矩。
2.3确定拆模时间
在早拆模施工过程中,将临时支撑楼板的支柱间距作为楼板的结构跨度,并对拆模时间进行具体规定。当板结构跨度达到2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对模板进行拆除。
2.4计算后拆支柱配置层数
在上层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模板和支柱自重上的荷载都会经过模板支柱传递到该层楼板上。该层楼板混凝土强度并不能够与具体的工程要求相匹配。其所需要承担的荷载也超出了龄期设计荷载。因此,需要借助下方的支柱对荷载进行传递,使荷载传递到下一层楼板上。如果下一层楼板要求承受的荷载也超出龄期设计荷载,其仍然需要进行再次传递。通过该种方式,上层新增加的荷载,要借助后拆支柱,并结合被支柱连接楼板的刚度大小对各层楼板进行分配,直到该层楼板荷载与龄期设计荷载或者原设计荷载相匹配。某层楼板的龄期荷载值是指该层楼板原设计荷载值与考虑该层楼板施工龄期因素的混凝土度增长百分率的乘积。如果其下方某一层的后拆支柱被拆除,其被拆除的支柱会将自身原有的承载力传递给上方各层楼板,并结合刚度要素对其进行分配,进而对施工过程中各层楼板的荷载进行明确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将其与各层楼板的龄期设计荷载进行对比,如果某层楼板实际承担的荷载超出龄期设计荷载,施工人员要对后拆支柱层数进行增加。同时,增加楼板混凝土的浇筑循环周期。
2.5计算支柱承载力
施工人员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对支柱承载力进行计算,也可以对拆支柱过程中的荷载进行检查和分析,看其是否超过相应承载力。如果超出,要对整体系统的支柱布置情况进行改变。
2.6施工
施工人员按照正确的工艺标准和操作流程对垂直支柱进行支撑,然后在其上方对楞进行安装,进而对模板进行铺设。在垂直支柱支撑过程中,要应用系杆按照楞的方向对其稳定。施工人员也要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和工艺标准进行拆模施工。先对垂直支柱进行松动,在安全措施背景下,对支承楞和模板进行拆除。如果施工人员应用的是普通支模方式,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想对模板进行提前拆除,进行支柱施工,就需要逐排进行相关工艺操作。施工人员要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对支柱进行架设。确保一边拆除模板,一边架设支柱。同时,为了整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严禁将模板全部拆除后再架支柱。施工人员要按照正确的施工标准和流程对早拆模板工作进行执行,并对早拆模板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认识。对准上层和下层支柱位置,避免位移;避免将上层支柱放置在下层两支柱之间;应用早拆模板后架支柱施工,设计人员要对其承载能力进行验算,避免外部因素的制约,使跨度达到或者超出龄期设计荷载,并出现变形。安装后加支柱过程中,要对方向和位置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对上层板的变形进行强力顶回。
3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模板早拆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模板早拆技术,具有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工程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要对模板早拆技术进行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并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对其相关施工要点进行掌握,从而最大程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作者:鲁军战 单位: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良杰.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及新型水平模板支撑系统应用[J].施工技术,2014(5):24-28.
[2]杨培成.体育馆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8):171-172.
[3]马晶晶.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22):182+178.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模板即壳子板,是根据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设计标准,制作成几何尺寸、规定位置的模型板。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模板是面广、量大的施工工具,在工程质量、施工费用、占用时间等所占比例较重。在通常情况下,模板费用占30%左右的混凝土结构费用,模板用工占45%左右的混凝土结构用工。所以,建筑施工模板技术的发展,需减少支拆模板用工量、增加周转模板的使用次数,以降低结构工程费用、提高工程质量。本文结合模板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对近年来我国模板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1、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应用发展
1.1模板工程的要求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对于施工模板提出了四个基本的要求:其一,需确保混凝土构件、结构各部分准确位置和尺寸。主要包括平面标高、位置、截面尺寸及形状满足设计图纸的标准;其二,具有足够刚度、稳定性和强度。模板能承受新浇筑的混凝土侧压力、质量及施工所产生的载荷。可以说,模板工程能在正常使用、施工时间内承受各种载荷。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以下极限状态:整个构件、结构失去部分平衡;由于材料强度不足,结构连接、构件遭破损。或由于塑性变形过多,不能继续承受载荷;结构向机动体系转变,构件、结构失去稳定性;其三,构造需简单且方便灵活装拆。满足钢筋安装、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技术要求。装拆灵活、简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进度;其四,模板需严密接缝。若接缝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可靠的方法进行及时处理,如薄铁片、塑料布、钉油毡等,以确保不发生漏浆。
1.2我国建筑施工模板体系
我国模板体系主要有三大体系:永久式、工具式和组合式。在70年代初期,实现以钢代木,逐渐脱离了定型木模板和散拆散支模板。至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向现浇筑混凝土结构转变,这种结构造抗震、整体、防火等性能较好,从而促进了我国模板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逐渐研发出永久式、工具式、组合式三大体系。
1.3现浇模板选择早拆技术
现浇楼板在施工过程中,承重模板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了模板的投入量和工程的花费。常规的支模法,高层、多层建筑的施工,周转需设置3-4层段的模板和支撑,一次的投入量较大。而选择早拆技术,对跨度小于2m的水平结构,拆模的强度可减少20%,达到50%的设计强度即可拆模。所以,只需适当支设模板,增加支撑点,将跨度较大的楼盖转变为跨度小于2m的楼盖,降低其拆模强度至50%,致使模板早拆、支柱后拆。从而加快模板的周转,减少1/3--1/2的模板配置。模板早拆技术主要取决于早拆柱头,如今的早拆柱头主要有螺旋式、支承锁板式、组装式、斜面自锁式等。
1.4以竹代木、代钢的模板面板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竹材资源,产地面积大约占1/4的世界竹林面积,选用竹材作为面板原料,制成竹胶合板,即可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也可降低吸水率、膨胀率和收缩率。竹胶合板拥有周转次数多、价格低廉、可截可锯、表面光滑平整、施工性能较好等特点。因此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迅速普及。
1.5高耸、高层等建筑等采用爬升模板
爬升模板是以竖向结构作为支承点,通过爬升设备进行自下而上的爬升。因此,爬升模板主要是用于竖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模板技术。它结合了滑动模板和大模板的技术特点,其优点如下:其一,大模板的高度与整层建筑平行,作业节奏和顺序同大模板施工较为接近,可确保混凝土构件、结构的质量和尺寸;其二,逐层配置模板,进行一次性组装,自下而上的竖向施工,直至混凝土结构全部完成,再行拆模,不需要频繁的每层模板支拆;其三,提升模板通常借助自身设备,吊运不需要借助其他吊装设备。
2、选择模板体系的依据
2.1工程结构的特点
选择模板首先应考虑结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不仅要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又要节省施工花费,还要考虑施工的速度。因此,应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和结构体系,合理、科学的进行模板体系选择。
2.2建筑施工企业的现有机械状况
选择模板体系,通常会受到机械设备状况的制约,模板的尺寸、装拆、重量、类型和起重机有着直接联系。不同模板,必须选择与之相配的机械设备。
2.3组织管理
选择模板体系是高层建筑施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是否合理,对工程施工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需重视组织管理。对于工程期限较紧的工程,选择的模板系统必须满足进度要求。
2.4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地区状况
选择模板方案在很大程度与地区状况有关,某些地区有专门的模板设计部门、模板生产厂家、租赁单位,促使模板设计、生产趋向社会化和专门化。同时,选择模板方案也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并且需尽可能发挥企业优势。
3、高层建筑模板
3.1组合式钢模板体系
组合式模板的构造较为简单,且方便装拆。在拆模后,表面也较为平整,促进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生产。这种模板体系的通用性较强,可适用于各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些施工单位在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零件丢失、模板损坏率较高。因此,需建立有效、可靠的奖惩制度,强化模板管理。
3.2大模板体系
这种体系的整体性较好,刚度较强,混凝土成型的质量较高。其缺点是耗钢量较多,自重大,每平方米可达110kg。根据实测结果显示,500O高层标准层面积的剪力墙体系,通过起重机的钢模吊运,导致装拆的工作量较大,且堆场面积大、一次投资较大、通用性较差。
3.3滑膜体系
这种体系机械化程度程度较高,施工较为文明,能节约用工,确保工程质量。滑膜技术的缺点是制作支撑杆浪费钢材,每平方米可达5kg。支撑杆很容易出现失稳弯曲,严重时会发生建筑物扭转、倾斜、混凝土拉裂。
3.4爬摸体系
爬摸主要是以竖向结构作为支承点,利用爬升设备进行自下而上的爬升。通过固定一物,可产生交替爬升和相对运动,完成模板的下降、爬升、校正、就位等工序。爬升模板结合了滑升模板和大模板的原理,成为现代现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新型模板技术。
4、结语
模板技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推广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板体系。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摘要:从分析建筑施工模拟实训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入手,讨论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几个要求。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教学改革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5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1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
1.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是学生于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1.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改革
2.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情况,教研室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3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认真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对于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安排要引起重视,做好安排确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获得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为后面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Abstract: Higher comprehensive template technique,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template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template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emplat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formwor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的基本特征
1、模板工程的要求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对于施工模板提出了四个基本的要求:其一,需确保混凝土构件、结构各部分准确位置和尺寸。主要包括平面标高、位置、截面尺寸及形状满足设计图纸的标准;其二,具有足够刚度、稳定性和强度。模板能承受新浇筑的混凝土侧压力、质量及施工所产生的载荷。可以说,模板工程能在正常使用、施工时间内承受各种载荷。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以下极限状态:整个构件、结构失去部分平衡;由于材料强度不足,结构连接、构件遭破损。或由于塑性变形过多,不能继续承受载荷;结构向机动体系转变,构件、结构失去稳定性;其三,构造需简单且方便灵活装拆。满足钢筋安装、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技术要求。构造受力明确,适宜集中制造,以提高模板的制造工厂化、机械化,使原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装拆灵活、简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进度;其四,模板需严密接缝。若接缝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可靠的方法进行及时处理,如薄铁片、塑料布、钉油毡等,以确保不发生漏浆。
2、我国建筑施工模板体系
我国模板体系主要有三大体系:永久式、工具式和组合式。在70 年代初期,实现以钢代木,逐渐脱离了和定型木模板和散拆散支模板。至80 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向现浇筑混凝土结构转变,这种结构造价较低、抗震、整体、防火等性能较好,从而促进了我国模板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逐渐研发出永久式、工具式、组合式三大体系。
二、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模式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以及缩短施工进度,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须满足四点技术要求:其一是模板施工中必须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他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也就是说模板的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其二是模板必须具备一定强度和稳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模板所承受的压力处于极限状态之下。其三模板的构造尽可能简单,便于装拆,并符合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要求;其四是模板的连接处必须紧密,在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如果出现接缝不严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接缝处不出现漏浆等现象。
2、模板配置技术
模板的配置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对于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配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楼梯等,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洋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制定模板。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置。
3、模板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对于垫层模板而言,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模板对准,并且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基础梁模板而言,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 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在柱模板施工中,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模板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模板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对墙体模板而言,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模板外留50mm 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模板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模板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 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度中间为拱形,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5‰~ 3‰范围之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建筑模板工程施工,需要从准备工作、安装及成品保护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要落实加强安全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各道工序严格把关, 认真实施相关管理与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艺. 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 2011,(12) .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的基本特征
1、模板工程的要求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对于施工模板提出了四个基本的要求:其一,需确保混凝土构件、结构各部分准确位置和尺寸。主要包括平面标高、位置、截面尺寸及形状满足设计图纸的标准;其二,具有足够刚度、稳定性和强度。其三,构造需简单且方便灵活装拆。满足钢筋安装、绑扎,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技术要求。构造受力明确,适宜集中制造,以提高模板的制造工厂化、机械化,使原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装拆灵活、简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进度;其四,模板需严密接缝。若接缝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可靠的方法进行及时处理,如薄铁片、塑料布、钉油毡等,以确保不发生漏浆。
2、我国建筑施工模板体系
我国模板体系主要有三大体系:永久式、工具式和组合式。在70 年代初期,实现以钢代木,逐渐脱离了和定型木模板和散拆散支模板。至80 年代,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结构由砖混结构向现浇筑混凝土结构转变,这种结构造价较低、抗震、整体、防火等性能较好,从而促进了我国模板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逐渐研发出永久式、工具式、组合式三大体系。
3、现浇模板选择早拆技术
现浇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承重模板,如何加快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了模板的投入量和工程的花费。常规的支模法,高层、多层建筑的施工,周转需设置3~4 层段的模板和支撑,投入一次的量较大。而选择早拆技术,对跨度小于2m的水平结构,拆模的强度可减少20%,达到50%的设计强度即可拆模。所以,只需适当支设模板,增加支撑点,将跨度较大的楼盖转变为跨度小于2m 的楼盖,降低其拆模强度至50%,致使模板早拆、支柱后拆。从而加快模板的周转,减少1/3~1/2 的模板配置。模板早拆技术主要取决于早拆柱头,如今的早拆柱头主要有螺旋式、支承锁板式、组装式、斜面自锁式等构造型早拆柱头。
4、以竹代木、代钢的模板面板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竹材资源,产地面积大约占1/4 的世界竹林面积,选用竹材作为面板原料,制成竹胶合板,即可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也可降低吸水率、膨胀率和收缩率。竹胶合板拥有周转次数多、价格低廉、可截可锯、表面光滑平整、施工性能较好等特点。
5、高耸、高层等建筑等采用爬升模板
爬升模板是以竖向结构作为支承点,通过爬升设备进行自下而上的爬升。因此,爬升模板主要是用于竖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模板技术。它结合了滑动模板和大模板的技术有点,其优点如下:其一,大模板的高度与整层建筑平行,作业节奏和顺序同大模板施工较为接近,可确保混凝土构件、结构的质量和尺寸;其二,逐层配置模板,进行一次性组装,自下而上的竖向施工,直至混凝土结构全部完成,再行拆模,不需要频繁的每层模板支拆;其三,提升模板通常借助自身设备,吊运不需要借助其他吊装设备。
二、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模式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以及缩短施工进度,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须满足四点技术要求:其一是模板施工中必须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他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也就是说模板的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其二是模板必须具备一定强度和稳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模板所承受的压力处于极限状态之下。其三模板的构造尽可能简单,便于装拆,并符合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要求;其四是模板的连接处必须紧密,在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如果出现接缝不严密,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接缝处不出现漏浆等现象。
2、模板配置技术
模板的配置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对于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其模板配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对于模板、横档及楞木的断面以及它们之间的间距、支撑系统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而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比如楼梯等,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洋的方法。所谓放大样,指的是根据结构图纸,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然后制定模板。然而对于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放大样方法显得十分繁琐,而且需要的场地比较大,有的甚至很难直观画出,这种情况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置。
3、模板施工技术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对于垫层模板而言,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模板对准,并且在校正模板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
对于基础梁模板而言,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 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在柱模板施工中,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模板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模板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对墙体模板而言,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模板外留50mm 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模板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模板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 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度中间为拱形,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5‰~ 3‰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李艺. 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学之友, 2011,(12) .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方法总结
1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特点
(1)从主体结构的施工角度上来看,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多层建筑施工技术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两者在施工方法的选择上存在很多类似之处,整体来看,高层建筑施工具备独特性的特点,随着建筑高度及体积的不断加大,施工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模块,进行高空作业安全性及质量性的控制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实现材料应用环节、设备准备环节、人员垂直运输环节、施工环节等的协调,实现高空安全保护方案的应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避免出现高空物体坠落状况。为了提升高层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进行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控制是必要的,实现基础埋置深度的控制,满足高层施工工作的规范要求。地基处理问题是影响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的关键问题,为了提升工程效益,需要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实现工程造价、工程工期等的控制,进行各类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2)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量比较大,其施工规模大,存在一系列的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种类比较多,施工方案的选择性比较大,对于施工安全质量及技术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模块,有些单位往往进行边施工、边准备、边设计施工模式的开展,这种施工模式存在一定的施工优势,但是整体来看,这种模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环节、组织环节、管理环节等的工作要求。为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必须遵循精心施工的原则,有效应对高层建筑体积大、面积广、层数多的特点,进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开展,实现施工质量的整体增强。在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周期比较长,经常出现高温施工、严寒天气施工等状况。相比于多层建筑的施工周期特点,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周期比较长,通过对装饰施工周期及建筑结构模块的优化,实现整体施工工期的缩短。在高层建筑工资中,其内部包括一系列的施工工序,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性环节,为了实现工程效益的增强,必须进行模板体系的合理性原则,进行建筑主体结构工期的缩短,实现工程整体成本的降低。
2发展现状
(1)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高层建筑趋势是当下城市建设的主流,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升,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着更加的挑战。实践证明,如果仅仅使用传统放坡式施工方法,必然难以满足现阶段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为了增强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性及安全性,进行深基础土体支护系统的构建是必要的,确保其整体安全性、经济实用性,实现其内部施工结构模块的协调。在高层房屋建设模块中,钢板桩、钢筋板桩、钻孔灌注桩等是常见的建筑支护结构。为了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环境的分析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因地制宜施工原则的应用。受到施工工程地质状况、基坑状况、建筑物结构形式、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标准具备明显差异性的特点。在支护结构的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状况展开施工方案的选择,进行经济合理性原则的应用,实现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各种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得到应用,预应力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具备良好的工程效益。相比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模式,预应力技术的混凝土横截面更小,具备更轻的质量,对于工程结构的抗裂度及刚度的要求比较高,整体来看,其整体工程效益较高。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预应力技术不断得到普及,通过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满足了我国高层建筑多元化的施工要求,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粘结性预应力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及应用。(3)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模块,钢筋连接技术扮演着重要的工程地位。随着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于各类变形钢筋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这导致钢筋接头不断增多的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筋连接技术体系日益健全,这有利促进了带肋钢筋套挤压链接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具备良好的接头性能,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实现整体施工质量的增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层房屋建筑体系日益健全,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的高层建设施工技术系统尚不成熟,在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系列的施工技术问题,相比于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依旧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及强化,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实际施工工作的要求,必须要进行高层房屋建筑新型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实现施工技术整体管理水平的增强。
3施工技术优化方法
(1)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发展要求,进行新型施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应用是必要的,这需要引起相关机构及人员的重视,进行国外先进建筑施工经验的汲取,确保高层建筑先进性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高层建筑的工程实践以具体的技术理论为指导,为了解决实际工作需要,必须进行国外高层建筑成功应用案例的分析,进行国内外先进建筑施工技术理论的研究,健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在实际施工模块中,进行新型施工技术的完善及推广,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满足现代化高层建设的施工要求。(2)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实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入性分析、研究、推广,必须进行专业型人才队伍体系的构建,进行建筑施工行业专业型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在施工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进行技术管理的强化,确保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的增强。在建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工程的健康可持续运作,必须进行建筑行业综合型人才继续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各类先进性的高层施工技术的普及。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进行新技术可行性及实际价值的分析,实现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的健全,确保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日益健全,现代化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了社会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对现代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效益。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体系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计算分析功能及模拟再现功能的有效结合,在这种技术应用背景下,施工技术者可以进行先进性计算机手段的应用,满足高层建筑各个施工程序模拟测试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模块计算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新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可行性、应用方法等的分析,增强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水平。
4结束语
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环境勘查、施工技术、人员应用、材料配置、机械使用等环节的协调,有利于满足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工作要求,实现高层建筑整体施工安全性及稳定性的提升,实现其整体施工质量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赵贵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2).
[2]蒋铭凯,张振飞,王继红,等.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建材,2016(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施工特征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高层建筑施工问题,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对于大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1],为了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这里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要点进行相关分析,在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希望对于快速健康发展高层建筑施工有所帮助。
1 高层建筑施工特征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模型正在从原来的单一结构形式到复杂结构形式进行相关的转变。而安全化、智能化和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在转变过程中也较为明显。对于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层建筑施工来说,其主要具有区别于普通施工形式的显著特征如下[2]:第一,技术含量较高。要求存在一定密闭性和抗风性,这样对于安全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第二,地基强度要求很大。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地基负荷量很大,需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进行地基承受力的设计和计算。这里对于地基设计来说,,尽管有多种形式的地基,但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是应该尽可能在大气层能够影响的深度以下;二是应该在设计地基时和建筑设计有关方面相互吻合。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建筑物越高,对于地基的影响则肯定的越来越大,为了解决施工中结构抗浮等问题,所以高层建筑的地基在面积大要求下还应该尽可能越深。第三,高层建筑性能好且施工工期短。作为混合型结构的高层建筑来说,功能较为复杂,这样就说明高层建筑具有性能好且施工工期短的特点。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一般约占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造价的25%,但劳动量却占到35%,工期占到50%~60%,对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特定的建筑要求,如圆形柱,曲面阳台,弧形墙等构件,应用了定型钢模板,局部加工定做了玻璃钢模板,塑料模壳等,电梯井道内应用了组合式铰接筒模,对于大跨度或预应力结构,还采用了早拆体系技术,以减少模板的投入量。清水混凝土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转换层的厚板、深梁,采用组合钢管柱、型钢桁架梁、格构柱,分层卸荷、逐层传递等措施,解决了以上的几个难题。目前3m以上的厚板结构转换层,6m高的深梁,都不再采用分层浇筑,都能实现一次浇筑成型:100m以上的临空面、数十米的悬挑结构,也都能不用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
2.2 基础工程
桩基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到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荷载特征、施工条件与环境、检测条件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可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区较广泛应用的有灌注桩和预制桩两大类型,其中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比较直观,但劳动强度大,生产工人工作环境艰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岩石基础的天然地基,为了保证地下室箱形基础的抗漂浮,尚需要在岩层中设置预应力锚杆。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其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场、人防设施等是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而侨城花园却巧妙地在高层住宅群的中心位置,单独设置单建式地下室,顶部的屋顶花园,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3 深基坑支护
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和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护壁桩,内支撑,土钉墙,预应力锚杆,应运而生。源层搅拌桩,止水摊幕,劈裂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止水措施得到长足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场地狭小、周边地下环境复杂时,还应用了地下连续墙和逆作法施工。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文件。当“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定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还规定: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2.4 钢筋的机械连接和焊接技术
钢筋连接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由于电渣压力焊对大直径钢筋或进口钢材,可焊性不太理想,合格率不易保证达到100%,而气压焊除工艺复杂外,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口向较大现已逐步被淘汰。上世纪90年代机械连接技术得到飞快发展,先后出现了锥螺纹接头,冷挤压接头,直螺纹接头。随着国家行业标准的出台,机械连接技术日趋成熟,目前钢筋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闪光对焊。竖向钢筋小于 20的采用电渣压力焊,大于 20的通常采用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2.5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以其固有的特点,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延性,以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工程中,都是有针对性的在需要发挥型钢混凝土承载力大、延性好、刚度大的特点的部位采用,如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层等,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在跨度较大的框架结构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根据受力要求,在一般剪力墙和筒体中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3 结语
当前,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工程,我们应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重点注意以下几项工作:(1)了解并准确把握高层建筑施工的特征和现状;(2)重点科学分析高层建筑施工中相关的技术要点。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快速有效健康的实施,必须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仅仅探索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这样才能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承重支模架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程序
建设工程事故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施工安全成为项目业主和总承包商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坍塌造成的群体伤亡事故比较严重,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通过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施工模式,处理高度超过8m,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以及集中线荷载超过20kN/m的工程项目,模板坍塌事故依然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影响的恶劣。按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
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中的一些条文,对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
1 编制依据应明确
①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②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③《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④《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⑤《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⑦《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J10905-2006;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软件不能作为方案的编制依据。但是必须把相关的编制软件介绍清楚。
笔者认为高大支模架作为重大危险源之一,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无论是项目部还是集团公司都应该高度重视项目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是高大支模架的编制人员,该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公司相关各部门的审核、总工程师的审定、以及监理公司的审批、专家的论证,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批备案通过后进行实施。这个审批程序一定要严格执行。
2 工程概况应简洁
施工中涉及到的项目参与单位,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以及勘察等单位,在编写施工方案时要明确各单位的全称,对工程项目的地址、建筑面积、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以及结构形式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高大支模架所在轴线部位进行重点介绍,标注有无后浇带情况,详细描述所在部位楼板厚度和跨度,以及各梁的截面尺寸等。
3 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
通过制定详实可靠的施工计划,进而确保工程项目正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以及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计划、劳动力的计划等。通过利用横道图或网络图对施工进度进行描述,并且附加一些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进而对施工进度情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其中,所需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等是材料计划中所包含的信息;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等是机械设备计划中的内容。
4 施工工艺技术
选材与基本设计参数,规格尺寸、接头、步距,剪刀撑撑设置,搭设的参数采用表格的形式方式。例如扣件的最大扭矩值45-60kN·M;钢管的壁厚选择情况;立杆间距一般情况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截面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当有高差时必须保证高差部位的扫地杆有三倍的搭接长度;高支架立杆间距严格方案且不大于900mm;支模架的步距,除了满足设计要求外,不能大于1.8m,底层步局适当放宽要求,保证人员的行走和检查的方便。
为有效控制侧向的冲击力对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影响,必须剪刀撑。据规范,支模架高度超过4m的必须设置剪刀撑。实践表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支模架中加设剪刀撑,承载力的极限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将竖向剪刀撑布置在支模架的四周,纵横向的剪刀撑每间隔四排立杆进行连续设置。如果满堂进行布置最好。在支模架四周和中间,在水平方向每间隔四排立杆,在竖直方向每间隔2步都要设置一道水平的剪刀撑;并且要求剪刀撑的长度要大于6m,在宽度方面也要大于4跨,45°~60°之间控制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当夹角为45°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控制在7根以内;当夹角为60°时,剪刀撑横跨立杆的数量不应超过5根;利用搭接的方式对接长的剪刀撑斜杆进行处理,通过3个旋转扣件进行等距离固定,并且搭接长度控制在1m左右;在与剪刀撑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者立杆上,通过利用旋转扣件对剪刀撑进行固定,保持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的距离控制在150mm;对水平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固定剪刀撑斜杆的框格在数量方面应超过总框格数的1/3。
5 搭设前后的相关工作
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之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首先对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交底过程中,确保交底内容与施工项目的方案保持一致性,并且技术交底的内容通过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且要存档,在交底文件上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要签字确认。
为了安全对于设置好的支模架在使用之前进行验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以及负责项目安全、项目质量的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等验收搭设完成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并且必须经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支模架进行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后续的施工才能进行。
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组织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施工技术措施:明确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确保拆除时尽量满足一些相应的要求或条件。
监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撑模板的监测工具进行确定;对监测项目进行明确;对监测点进行确定等。
6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应急领导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以及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最近医院详实的地址和相应的路线,并附加相关的位置图片以及联系电话。
另外,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处理各种事故的应急措施或方案等。
7 计算书及其附件
高大支模架的楼层平面布置图(阴影突出),立杆、水平杆的平面布置图,以及剪刀撑和监测点的位置,附墙拉结点的位置;模架支撑系统的平面图、水平剪刀撑的具置,以及连墙件的节点大样图等等。
应结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和执行支模架的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严格管理,进而遏制发生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由于个人的能力、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同行提出批评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254号.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的通知.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
[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就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来看,大多数建筑都需要高大截面柱支撑,而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结构更加复杂,则更需要高大截面柱的支撑。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是我国最新引进的技术,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支撑技术。本文以我国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处超高层建筑施工区域为例,对超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一、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都正在面临巨大的发展,因此,对于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也越来越快,而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农村也在近几年逐渐开始建设。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的建筑就不能只要求数量,同时,还需要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不断崛起,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建设高层建筑,二是把眼光放到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上。超高层建筑不但需要优质的施工材料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同时还需要有高超的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够真正的保障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而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缩短建筑建设工程的施工时间,提高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并提高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建筑施工技术,运用在超高层建筑中,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节省企业成本,在运用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施工测量应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一段就是施工的测量工作。一般超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都比较复杂,而超高层建筑的楼层又多,会给施工测量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在进行平面测量时,应该在不同的建筑区域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同时,还要加强控制,尽量减少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目前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直观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为平面测量控制和高程测量控制两种方法。
1、平面测量控制
平面测量控制即把施工图纸中的所有定位角以及定位点数据全部水平移动到施工区域之中,使施工设计图纸上的坐标数据与施工区域的坐标数据相一致,然后再从建筑的外观、体型、结构等等多方面入手,对坐标以及定位角与定位点进行相应的检验,若检验无误后便可以将此作为定位以及测量的依据。而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在平面测量控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偏差问题,是平面测量时没有找对节点所导致的。因此,在进行测量之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详细地检验和校对,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2、高程测量控制
高程测量控制指的是利用建设单位为建筑施工工程所提供的高程测量点为主要的施工测量以及控制误差的依据,利用高程测量点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测量,测量结束之后收集数据,并用建筑施工的平面图纸进行检验,观察建筑施工区域的测量结果是否会出现误差。一般在进行测量时,首先把高程测量点引导到对应区域内,并在施工现场的不同位置设立2~3个水准基点,以便进行测量控制时方便使用、相互校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提高测量的工效。利用高程测量方法时应注意,只以一个水准点为高程起算点,而若果施工面积较大,应酌情增加水准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观测精度。另外,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使用的设备仪器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测量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也应符合规定。
(二)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的建设是施工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而在进行模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分类,还要选择不同的模板方案。所以,在进行模板工程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择施工模板的方案。而一般超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散装模板方案和大模板组合方案共同使用的方法,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与普通模板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能够轻易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而普通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难于控制;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可提高建筑建设至后外观混凝图的视觉效果,而普通模板则不能;利用散装模板方案和大模板组合方案共同使用使用的方法还可以为建筑提供一个良好的隔温隔热设施,使建筑在竣工之后不至于受热或受潮引起质量问题。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最重要特点为,可以最大程度低提升建筑混凝土的结构严密性,更加提高建筑整体性,提高建筑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为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处建筑施工项目,这栋建筑的基本资料如下:在此区域内需要建设一个高度在126.8米、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建筑。整栋建筑为24层,包含一层地下室。此工程的特点如下:此工程的特点为高,因为建筑的高度达到了126.8米,高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好安全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设立坚固的脚手架,并在施工区域搭设防护棚,并在建筑的临边洞口进行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还要配备塔吊以及提升机等设备,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工程经济指标如下:本工程所需时间为4个月;结构形式为框筒结构满堂基础形式;含钢量为132(kg/m2);含砼量0.60(m3/m2);结构合同造价13732(万元);主体单方造价1238(元/m2);折算值1260(元/m2)。由于以上描述,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保障建筑施工的技术含量,并对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工程进行有效地监管。
此建筑工程的平面布置以及管理如下:先对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进行平面布置并管理,由于工程的工期较短,时间有限,在进行施工时,能够用到的平面空间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尽最大可能利用施工现场的场地,避免临时建设的资金投入。而施工平面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相应的调整。现场平面的布置要与施工的计划以及内容相协调,实现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导洞准备、机械设备的准备、技术的准备、材料的准备以及其他各种准备工作,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再开始进行施工。在使用的过程中最需要用到的应为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利用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高大模板的支腿部分以及支腿与内外脚手架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支腿以及脚手架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无支腿钢木散装大模板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之中。而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研发新型技术,再利用新型技术不断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水平,施工中的材料、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都要进行严格地管理,不断地提高我国建筑设施的质量,从而带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仇铭华.我国建筑铝模板产业的崛起对绿色施工的推动作用[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第8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2(1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ort failure case of fastener-style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templat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support failure of scaffolding template from the material, construction measures, on-sit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to avoid similar accidents.
关键词:支撑失效;材料;方法;措施
Key words: support failure;materials;method;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84-01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建筑越来越多,随之用于支撑结构的支撑体系脚手架也越来越大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中最常用的模板支撑体系之一,国家出台了专门的安全技术规程,但在实际施工作业中的由于作业条件、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施工质量低于规范要求的情况越来越多,极易发生支撑失效导致安全事故。本人通过对一些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失效事故原因分析的总结并结合一些现场实践经验和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有关要求的理解,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失效进行了原因分析。
1钢管质量不达标
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倒塌、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利森水泥厂一处工地支撑架倒塌,两起事故调查后发现,钢管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直径48毫米的钢管壁厚小于3毫米。在国家规范里,要求我们采用的都是国家标准的?J48×3.5钢管,材料为Q235级钢,钢管壁厚允许偏差为0.5mm,也就是最薄必须保证3mm。可是实际的周转材料使用过程中,能够租赁到的钢管厚度达标的不多,大部分都在2.5~3.0mm这个范围内。以壁厚3.0mm的?J48和Q235级钢的钢管为例,它的立杆稳定性经验算只有3.5mm壁厚?J48和Q235级钢的钢管86%,抗弯强度只有3.5mm壁厚?J48 Q235级钢的钢管的88%。也就是说采用3.0mm厚的?J48和Q235级钢的钢管后,脚手架的稳定性能就会比符合规范要求的脚手架大幅下降,这样就会给脚手架支撑失效埋下隐患。因此,由于租赁市场的材料难以保证,施工单位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由自己采购合格的钢管使用,材料进入现场使用前应通过严格的检验,钢管壁厚及抗拉强度指标能满足规范要求。
2扣件抗滑承载力不足
2009年6月发生的青海大剧院模板支撑失效导致坍塌事故、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倒塌等多起事故,经事故调查发现,扣件质量远低于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要求,扣件必须采用锻铸铁制造,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必须过试验,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方可使用。租赁市场上的扣件,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扣件采用的灰口铸铁制造,这种扣件工程上已经严禁使用。因此在扣件进场时要严格检查,将重量不符合要求的、有陈旧裂纹的、断口呈暗灰色的进行退场,防止误用不合格的产品。规范要求,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规范对扣件的破坏荷载作出了明确要求。实际施工经验表明,扣件采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的情况下,扣件能够保证设计要求抗滑承载力。当小于40N・m时,扣件抗滑承载力将低于设计值,而大于65N・m时,扣件接近破坏的边缘,将可能发生破坏。由于现场工人使用的螺栓紧固工具不能准确的控制力矩,导致现场扣件扭力矩符合要求的数量很少。有关调查表明:工地上扣件扭力矩平均不到25N・m,达到40N・m的不足10%。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项目部应加强对扣件进场的检验,严把材料合格关,杜绝劣质产品进场。针对现场作业工人加大教育力度,现场管理人员加大对扣件紧固的检查,确保扣件紧固的施工质量。
3施工措施不到位
3.1 混凝土浇筑方向不正确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事故屡屡发生为我们敲响警钟。随着大梁厚板的大量出现,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就成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不能忽略的因素。一般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是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而对于大跨结构这样的施工存在着致命的危险,混凝土浇筑时,一旦浇筑高度较高会引起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体系局部支撑内力增大导致局部受力超限导致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失效。因此,对于大跨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项目部必须作为重点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安全。浇筑原则保证支撑均匀受力,应尽量采用中间向两边浇筑或两侧向中间浇筑,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严禁将厚度超过300mm的混凝土板一次浇筑到位。
3.2 脚手架立杆底部地基处理不到位现场施工作业时,大量存在现场模板支架立柱支撑安装在回填土上的情况。回填土按照要求应进行分层夯实,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而实际施工中,一些项目工程,为了省事回填土直接采用机械倾倒回填,打夯碾压只在最后一层进行。一旦增加荷载和地基进水必然导致支撑的下沉失效。
3.3 模板上施工荷载未控制模板支撑设计中,应考虑了施工使用的材料、机具、人员数量等的施工荷载,但施工实际中,超载现象比比皆是。混凝土浇筑后,大型模板及架管集中堆放现象,使集中荷载过大,导致支撑失效。
4工程管理不到位
4.1 作业人员教育不足作业人员教育不足,质量安全意识不到位。很多架子工未交底就作业,完全按照经验进行作业。工作过程中,工人扣件安装,钢管的安装不符合要求。这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对于进场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现场技术检查,避免工人误操作。
4.2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未根据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严格计算,完全套用别的工程上的模板设计方案,造成方案的荷载取值偏差,造成构件的抗弯强度和刚度验算不准确。现场管理人员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敷衍了事,未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严格的验收。现场浇筑混凝土过程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架体的随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处理不及时,以上问题均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也是反映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5结语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失效的原因很多,无论是技术原因、材料原因还是管理原因,都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重视起来,确保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的安全有效,为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宪云,李建,钟勇.脚手架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劳动保护,2006,(9).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顶;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建筑业为了保障行业进行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的将施工技术和材料进行革新,以减少施工中的财政支出,目前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使用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市场中流通性广、方便操作并且价格低廉,虽然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建筑施工作业,但在建筑的后续使用中,混凝土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质量上的下降,并且在建筑进行一定年限的使用后,会因为长时间的重量负荷,导致建筑出现裂缝,从而降低建筑的使用寿命,影响居民居住的安全性,因为这些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大,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针对不同部位钢筋混凝土施工特点进行相关工艺的探究。
1 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 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建筑施工进行之初,需要对整体环境考察了解,并且在考察过程中还需要施工团队使用相关技术对屋顶整体的框架设计进行数据测量,最终使用得出的数据是制定模板的标准,根据模型在灌注钢筋混凝土,浇灌后凝结一段时间再将施工中使用的模型人工拆卸下来,最后对整理完毕的混凝土实施进一步的保养工作。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易损性,普遍是出现在混凝土裂缝方面,出现这方面问题的原因,其一是在因为在施工设计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其二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气温的不定性等等,混凝土因为是一种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的材料,如果材料内外温度不一致,很非常容易裂缝的问题。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的易变性
在建筑屋顶的施工过程只能,使用最多的就是钢筋混凝土,因为混凝土在浇灌之后成型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异变,这种材料上的异变会对屋顶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减小混凝土的承重能,加大屋顶的破损率,所以在要在混凝土浇灌前期模板的设计高度重视,缩小钢筋混凝土的发生的异变效果。
1.4 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在屋顶的施工过程中一定会与空气进行接触,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混凝碳化的形成,混凝土如果碳化就会产生收缩效果,这种收缩效果也是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只是混凝土的外部表层产生碳化那么也会对混凝土内部造成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混凝土对内部钢筋的保护作用,因为以上问题存在,所以在屋顶混凝土铺设时要加强施工的防护措施,避免混凝土碳化对内部钢筋的破坏,保证屋顶质量的完整性。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模板工程在支模之前应由专人设计配板,并划出配板放样图,模板就位应严格按照配模图对其进行安装,将支撑、模板落到实处,注意不能出现“虚”脚,设置专人负责安装及拆除。墙、柱脚位置模板应该加设垫木、导模,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凝土漏浆的问题,如果梁板跨度在4m以上,应该按照跨度的1~3‰对底模进行起拱,墙、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措施。模板就位时,绑扎好的钢筋这时很容易会损伤模板面,需要由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将模板扶住,轻轻的就位,避免给模板受到损伤,在靠近模板处进行钢管点焊施工时,应该用铁皮进行隔离,以避免焊火将模板面烧坏,在模板安装之前,一个按图将各种电管、水管就位,以避免安装完成以后二次开洞的出现。
2.2 钢筋工程应该将梁底部钢筋接头设置在支座位置上,同时应该将上部钢筋接头设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同时同一断面中钢筋接头的总该数量不能在总根数的50%以上,接头位置应该错开45d(d是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该在煤层楼板面位置设置,注意接头位置应该错开50d,在支座处设置板底筋接头,选择跨中1/3处设置负钢筋接头,其他短钢筋应该严格按照设计长度进行制作,不设置接头。通常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不用留施工缝,将施工插筋增设在断面处,这样可以使施工缝的抗剪能力得到增加。
2.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配合比试验对最佳配合比进行确定,应对各种砂石及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保证原材料质量,建立有效的混凝土防水体系,保证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将振捣工作做好,避免出现振捣不实等相关质量问题,进而κ┕そ度造成影响。水工建筑物应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这方面水泥基渗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比较好,可以分成内审混凝土防水剂和表面处理用防水材料两种,这两种材料分别在混凝土本体自防水及表面防水中适用,当前这种材料已经在水工混凝土建筑。
2.4 正确处理施工缝,加强对混凝土淋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小于7昼夜,有外加剂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则不小于14昼夜。屋面混凝土板捣浇前,应检查模板的稳定性、平整度、缝隙及尺寸,使模板淋水湿透,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防止混凝土漏浆和模板变形。对用来运输捣制工具的井字架出入口位置加设施工平台和设置铁马凳。教育施工人员不要踩踏钢筋。科学合理计划工期,以7-10天完成一层主体结构为宜,配备足够施工模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及时制作混凝土试件,与屋面混凝土同时养护,待试件试压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责任感,对关键部位实施专人监督。重视基础工程施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执行,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在管线集中敷设交叉处,设置上下层钢筋网片,保证管线之问有40毫米以上,防止管线过多造成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力降低,而出现裂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使用,可以说钢筋混凝土布满了建筑的整体,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而屋顶的施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使用钢筋混凝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且根据钢筋混凝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上的补救,因为只有材料方面使用的适合的工艺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建筑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模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90-01
1 模板结构的施工现状
1.1 模板结构的施工材料
在对钢管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质检工作严格控制,确保建筑材料的实际刚度以及一整套质量能够达标。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用的建筑钢管的厚度应控制在4.0mm,但是一些建材生产商家为了使钢管的厚度缩小,在进行加工时,就选取相对较为廉价的建筑材料,使得钢管的实际抗腐蚀性能较差,对这种建筑材料的使用,直接对模板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1.2 模板结构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专业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施工人员甚至看不懂施工设计图纸,缺少实际操作经验,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接工作不到位,在具体施工中常常存在操作失误的现象。在模板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的正常流程进行施工操作,使得施工模板支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对施工间距测量的工作一定要严格要求,保证建筑模板整体的稳定性,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一般还存在施工建筑材料摆放不规整的现象,对施工材料的实际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1.3 模板结构的研究
现阶段,一些施工单位对建筑模板支架的搭设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建筑模板支架经常发生垮塌现象,同时造成建筑楼板出现开裂问题,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时,运用的建筑模板不够先进,一些技术人员对建筑模板的研究不够,使得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筑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施工科研技术工作,进一步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建筑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
2 采用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2.1 具有增加建筑工程强度的优势
采用混凝土结构有利于增加建筑物的强度,而且效果显而易见。这与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息息相关,特别是胶凝、水泥的强度效果尤其突出,从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深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材料特点对承建对象的支撑柱、承重墙施工意义重大。
2.2 提升建筑工程防水效果的优势
采用混凝土结构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对增加建筑工程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帮助。众所周知,良好的防渗效果是防腐、防锈、延长寿命和保证建筑使用性能的关键。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紧密性和稳定性,采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得到质的飞越。
2.3 操作简单,缩短工期的优势
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浇筑方式和步骤来进行,并将整个操作流程与施工进度融合在一起,有利于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3.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中隐藏着许多技术难题和安全隐患。只有不断发现与攻克施工阶段的薄弱环节,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有效性。
3.1 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混凝土温度越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越大,因此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处理非常有必要。常见的降温方法有:预埋水管冷却法,即通过水管排入冷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办法,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其次,适当减少水泥用量不但能够优化施工强度,还有利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释放热量。目前,国内已研究出专门改善混凝土温度的水泥,比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等,它们都属于地热水泥,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此外,混凝土浇筑技术也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外部温度越对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越不利,且容易对混凝土的性能、应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开正午、气温最高的时段。特别是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用强制降温的措施。
3.2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正确的浇筑技术有利于发挥混凝土真正的效能。反之则会制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浇筑应有序、有层次的开展,采用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和反复推移的浇筑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得饱满,有利于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第二,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时,在进行水平分层浇筑时,每层的厚度都要均匀、合理,不宜太厚,也不能太薄,要具有科学性。此外,要把握好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两者不宜间隔太长时间,若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底层混凝土已完成初凝,将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统一性,对后期维护与保养造成一定困难。
3.3 振捣方式
混凝土的质量取决到振捣的质量,通常把混凝土振捣分成三道工序,分别为:(1)混凝土坡角;(2)混凝土坡中间;(3)混凝土的坡顶。振捣的位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充分振捣、合理配合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特性,并且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要控制好振捣棒搅拌的时间和插入的深度,有利于振捣充分。通常振捣棒插入的纵深不得少于50mm,要保持匀速搅拌,搅拌的间距保持在400mm左右,振捣棒插入速度要快,拔出须缓速。最后,待混凝土振捣充分后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然后再添加一些碎石约5~25mm左右,用木抹在混凝土凝结前搓平,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搓平次数不得少于两次。
3.4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路程的需求,从而采取合理的拌合材料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而言,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过长而产生了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因此若出现了分层和离析的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使用。合理安排运输的路径和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就能送到施工现场,并进行现场的浇筑。
3.5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强度是高层建筑评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项指标,而且国家及高层建筑行业也对混凝土强度做了明确的规范,高层建筑专门对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提出了三点建议,分别是:(1)混凝土施工技术前期,z测混凝土的质量性能,因为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不同,所以各项材料均要按照配合比设计,不能出现材料过度的问题,保障混凝土的优质性;(2)施工企业主动监督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监管各项技术的操作方式,避免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施工人员还要记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细节部分,并且保存记录的工程资料;(3)优化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环境,规避环境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干扰,尽量不在高温、冰冻天气内安排混凝土施工,以免破坏混凝土的性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在现阶段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在进一步提升当中,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在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美感。建筑结构类型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其中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设计相对较为广泛,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施工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同时应对建筑施工的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使得建筑施工进度得到有效增强,同时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及广军.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方法探索[J].房地产导刊,2013,(19):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