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化经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西方研究跨国经营学者的理论,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基本轨迹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样三个过程。河南省作为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企业国际化还处在初始阶段,商品进出口仍是当前企业对外经营的主要方式。
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一)出口贸易
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与过去相比,发展十分迅速。2005年,河南省进出口完成7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出口51.01亿美元,增长22.1%,进口26.35亿美元,增长8.1%。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9.31和9.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和30.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从数字上看,河南省出口形式较好,但与其它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河南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位次靠后,且仍在下降。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2000年为0.6584%,2003年为0.6559%,2005年更是降到0.5439。而同期河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和位次分别是2000年位次第四,比重5.74%,2003年位次第五,比重6.01%,2005年比重5.778。(《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3、2005计算得出)。另外,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一地经济与世界相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0.9%以上,2005年河南省则仅为3.97%,可见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差距很大。
(二)劳务输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对外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还很薄弱,且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太低,与河南省的总人口占全国第一的位次不可同比。
(三)对外直接投资
据商务部统计,到2005年初,我国累计建立非金融类境外企业8300多家,其中70%经营正常,一半企业盈利,如果算上其他各类投资企业,总数已达到3万多家。到2005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约439.2亿美元。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6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的境外企业数量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3%(以上数字选自《2003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河南省自1984-2005年共建对外投资企业275家,其中已有106家被撤销或停止。在继续营业的企业当中,有80%是从事对外贸易。2005年前6个月,新设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家,其中,新设企业中境外企业7家,境外机构4家,加工贸易企业5家(《2005年1-6月全省国外经济合作分析》河南省工商联,商业信息网),而河南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5862万美元(商务部网站)。
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在全国总数中所占比重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历史遗留的基数小、底子薄等客观因素外,还应当从主观上认真分析。
(一)忽视外贸作用
我国许多省市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都十分强调企业投资扩展生产能力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忽视外贸出口拉动作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认识上存在偏见。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中第一项属于民族文化范畴,政府在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多年来忽视外贸的作用,使得外贸在拉动河南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大。
(二)对外贸易专业信息闭塞
在省内查找相关河南省对外贸易、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投资方面的信息资料时,感到十分困难。本课题组为了统计数据,不得不将从各种渠道多个年份的统计信息累加到一起。在河南省最权威的《河南省统计年鉴》上,竟然没有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栏目设置。在分析河南省外贸进出口产品结构时,找遍河南省各厅局、网站均无相关数字。因此不得不采用《河南省统计年鉴》上的2003年的数字。
(三)企业主体积极性不高
中国贸促会与加拿大亚太基金会调查报告显示,23%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一年内有加强对外投资打算,40%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二到五年内将有对外投资行为(中新网《未来中国大陆企业对外投资将持续上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在河南省却没有显示出与全国和全球一样的增长势头。其中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如2005年上半年,河南省仅新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家,总投资额3087万美元,而全国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约35亿美元,河南省只相当于全国的0.88%。在1994-2005年,河南省累计设立对外投资企业275家,且其中还有106家被撤销或停业。(《河南省工商联》网站,《河南省商务厅》网站等资料汇总)。这些企业之所以没有积极性,还是因为没有盈利,原因是对外经营业务不熟悉,人才缺乏等。
促进河南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制订河南省对外经营发展规划。河南省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作好全球化这篇文章。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8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1983—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年均仅为42亿美元,1994年猛增到386亿美元,1996年达到510亿美元,2002年更达到6207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05年为69.2亿,同比增长25.8%。而河南省2005年直接对外投资仅为0.58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网站)。为此,河南省要切合实际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制订河南省对外经营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使河南省迅速搭上全球化列车,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去。
2.制订鼓励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措施。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河南省经济正在步步融入世界经济。即使不主动出击,也在被动中向前。这是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现实。而在我国沿海省份,则积极主动的多。如利用农产品贸易中“蓝箱”、“绿箱”政策,扶持、鼓励农产品出口(如山东);利用对外劳务输出的开放 政策,大力鼓励公、私企业和个人跨出国门(如浙江);利用港、澳毗邻,建立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协作基地(如广东)……河南省应该借鉴其先进经验。
3.引进、培训专业人员,建立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需要的人员素质较高,仅凭企业培养、引进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政府出面组织专家,开展大规模引进与培训。河南省一定要制定具体的人才引进、培训措施,搭建人才引进、培养立交桥,发挥各级政府、企业和高校积极性,把这一工作做深、做细、做好。
(二)企业方面
1.树立国际化经营战略思想,建立国际化经营模式。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和增长机遇。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基础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产品出口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一般企业均由此起步,开始走向世界市场,不可跨越这个阶段。因此,河南省企业应大力开展产品出口贸易。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产品销出去。
2.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队伍。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面对的市场环境与国内截然不同,企业要大力引进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造就一支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
3.夯实企业生产、质量、品牌基础。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要将产品销往国外,面对的消费者是成熟,理性的。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有较大自由的选择空间,对商品的挑剔远非国内消费者可比。因此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在国内市场上就得是赢家。无论是产品设计、生产、质量、服务还是品牌、包装等,都应该是有吸引力的。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方面工作一定要做扎实。使企业的每一项基础工作都扎扎实实,经得起市场考验,才有实力往国外市场上去参与竞争。
4.创建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比的是企业优势。企业优势可以是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低廉的价格)等,也可以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建立起来的企业竞争优势,如产品设计,加工技术,商标与品牌等。无论是哪种优势,企业都需要做许多工作。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增长,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受到国内同行业竞争和国际上同样是有比较优势国家企业的竞争,如我国的纺织品比较优势正在受到国内企业竟相压价和拉美、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正在衰减。而更多的将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创建竞争优势。如我国的海尔将冰箱销往美国、欧洲,与国际知名品牌争市场。
总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胜败在于企业优势,企业要认真理清思路,创建经得起竞争考验的优势地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如何从一国走向世界,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前者已广为流行,后者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渐进论
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
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市场的扩大都是遵循“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策略,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2.跳跃论
从上可以看出渐进论已经相当成熟和深人人心,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国际化经营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跳跃的,因此单一的渐进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在渐进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温州的打火机与眼镜产业,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企业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基本上跨过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等环节,而一开始就进入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或直接进入全球市场;在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了纯国内经营阶段,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再进入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等环节。
二、国际化经营两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理论依据不同
1.渐进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入都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因此,现实中,一些规模较大工厂的制造过程都享有适度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Linder)于1961年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后发优势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于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按照这一理论,后起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因而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起国家既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又大大减少了因对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制约。基于该理论,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一点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过程可以是跳跃式的。
(2)差别产品理论
差别产品是指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存在不同质的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性能、商标、牌号、款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差别产品适应了当前消费结构的要求,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基于该理论,企业可以集中生产要素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纯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二)经营环境不同
渐进式发展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进入80年代后,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跳跃式发展模式是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加大本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跳跃式经营可以缩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周期,使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先发制胜,抢占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跨国经营,因此,跳跃式发展模式自然成为有条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2.信息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得以通畅快速的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世界,而且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动成本,增强了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进入90年代后,信息网络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使得国际经贸的各个环节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3.国际物流信息化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条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贸易离不开国际物流业,国际物流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为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三)产业不同
1.需求偏好相似产业
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如制鞋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虽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对其尺码大小、款式、功能等有不同要求,但国内外需求偏好总体上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其国际化经营往往倾向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以温州制鞋产业为例,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二阶段(1950-1987年),鞋类完全是供应国内市场,在第三阶段(1988-1998年)开始出口,具体地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如当时已有6年纯国内经营经历的东艺鞋业缘于偶然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走出国门,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比利时。第四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开始自营出口,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33家主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中,鞋类企业有7家,出口额达5635万美元,占上述33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3.60%,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积极出口阶段,一些企业已在海外设立销售部门,但还没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截止到2001年,全市鞋类生产总值达296亿元,其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占2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4.62亿美元,产业出口率为12.89%。
2.需求偏好差异产业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存在差异的产业,如,非天主教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大量出口人造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而在这些国家国内,这些商品的市场却很小。我国消费者习惯用一次性打火机(塑料外壳且价格低廉),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初始阶段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经过国际竞争后又反过来强化国内市场,2001年产值达30亿元,70%-8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占金属打火机国际市场份额的70%,只有20%-3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阳镜和金属镜框的需求还很小,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温州眼镜产业也是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产品很受欧美国家客商的欢迎。因此,国内外需求偏好存在差异的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即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中间(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
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对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等认知程度不足,将国际化经营看成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而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的认知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对经营方式的选择相对也就有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
采取跳跃式经营企业模式的,往往对国际化经营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在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后,先以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借助于外部营销力量(如贸易公司等),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在间接出口阶段“干中学”,待时机成熟后就过渡到直接出口及以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
(五)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
国际化经营意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国外市场机会和信息的关心了解程度,没有国际化经营意识的企业不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市场信息,也不会主动建立和发展国外关系;另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出口业务、跨国经营活动的投资和努力程度,从总体来说,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成功程度,取决于企业在该市场的资源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采取渐进式经营模式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相对较弱,如温州制鞋产业和服装产业,由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选择上以国内经营为主,待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后,再向外拓展市场,他们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有国际化经营意识。
采取跳跃式经营模式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据考察,打火机和眼镜产业在初始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出口意识,从企业业主到管理人员,都具有这种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第一家参加国内大型交易会的生产企业就是一家打火机企业,并产生一种“领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参加,由此该产业的出口意识得到整体提高,两大产业的厂商在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六)经营效果不同
企业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的经营效果主要体现为“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但也容易招致一些进口国的贸易限制。
1.正面效果:快速占据国际市场
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快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以价格便宜(是日本和韩国的1/10左右)、差别产品等优势,很快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2001年温州眼镜产业总产值超过45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占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而言,温州鞋类和服装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微不足道了。
2.负面效果: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以快速占领国际市场取胜,但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如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的限制,以温州为例,现有典型案例恰恰都集中在打火机和眼镜产业。例如打火机产业在发展初期的1994年因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而受到美国CR法案的限制,2002年欧盟基本上“克隆”了美国CR法案,也对温州打火机实施相应的限制。温州眼镜产业也遭遇类似情况,2001年底被土耳其政府列为反倾销调查对象,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与应诉,现已尘埃落定,最终以土耳其政府对温州眼镜实施相应措施而告终。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优势;劣势;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化经营理论和实践迅猛发展,国际化经营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但理论界对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普遍认为民营企业相对弱小,没有必要研究空间地域扩张的经营方式,因而重视不够。事实上,考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因此,本文拟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进行考察与探索,力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这一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民营企业主要特指中小民营企业。
一、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可行性与必然性
(一)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可行性
(1)从理论上来看,奥斯汀・罗宾逊(Austin Robinson)在《竞争的产业结构》中认为,企业规模收益递增有个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将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这就使得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到单位平均成本最低点的最佳规模未必很大,民营企业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最佳规模。只要达到最佳规模,企业就能生存与发展,再辅之以民营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很多民营企业都可以生存与成长。科斯在《企业的性质》(Coase,1937)中认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与市场上交易的边际费用相等为止,这时,企业与市场之间就达到了均衡,这个均衡点就是企业的边界。此时企业的规模不一定很大。换言之,经营民营企业的主要动机是由于运用市场上的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的成本超过了在企业边界内管理这些经济活动的成本,由此民营企业得以存在和成长。彭罗斯借鉴进化论中“生命周期”思想,强调企业也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的极限》(Penrose,1955)中指出,企业没有最优的规模,因为企业连续不断地产生新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拓展“邻近”的产品市场,单个企业往往处于由小到大的不断成长变化中,周而复始。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2)从外部环境分析,我们各级政府都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相当支持,从政策上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如2003年开始实施的《民营企业促进法》从法律上扶持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并利用好国家民营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此外,从民营企业面临的国际化背景来看,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消费个性化越来越成为时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研所课题组。2006)
(3)从企业自身来看,民营企业自身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大多民营企业规模不大,结构简单,管理成本不高,运转灵活,决策和调整速度快;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广泛性寻求国际合作,克服资源的短缺和跨地域交流的困难;利用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等等。我国的民营企业具有小规模技术优势、低成本、机制灵活等优势,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必然性
分析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思路和共同点,即国际化战略是这些公司迅速扩张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之一。有些企业在成立初期就启动了国际化,如微软公司等,而且国际化贯穿了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为进一步超越国内市场界限,国际化战略成为企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国际化经营也同样应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1)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强度越来越大,加之消费者成熟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必然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只固守在国内市场,要尽可能地拓展国际市场,利用不同国家的市场特点,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转移竞争压力。国内市场的挤压,对民营企业的压力和挑战,使得民营企业必然寻求到国外市场去拓展生存空间。(吴三清,2005)
(2)国际化经营是民营企业内在需求所致。各企业的行业性质、规模化程度、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实施能力千差万别,加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各企业需要随时随地做出不同对策与反应。企业不能只守在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必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规避各种风险,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通过国际化经营在全球生产要素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企业获得更稳定可靠的要素资源;二是可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筹措资金,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三是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与外国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借助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市场饱和度大、边际收益低。因此,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经营是自然的选择。
二、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与劣势
(一)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快速反应和决策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集群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补缺优势等。
(1)专门化生产优势。民营企业可以从事专门化生产,通过寄生在大企业生产链上,避免市场系统风险。由于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相对不大,而所生产的产品又是大企业所必需的,但从规模经济角度讲,又是大企业所不愿意生产的,进而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
(2)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已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正在下大力气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在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立法、贸易政策、关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
(3)比较成本优势。中国市场空间很大,消费者层次多,民营企业实行市场和产品的差异化战略的空间大。在集中度不高的市场中,在一些规模效益不显著、市场竞争不激烈、广告作用不大和基本上无售后服务要求的行业中,民营企业是主要力量,大企业的优势不明显。而即使在那些规模经济效
应明显的行业中,民营企业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因为大企业从与其有分工协作关系的民营企业购买半成品比自己组织生产更加经济。
(4)集群优势。民营企业间相互依赖、共享经验知识等资源要素,形成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集群,以谋求共同发展。集群实行专业分工和协作,与大企业内部类似,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在这个规模经济体内,成员间相互交换并共同整合资源,以尽量降低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武云亮,2007)我国民营企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特别是在江浙地区。我国民营企业的集群,对提升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沿由大型跨国企业和市场生态系统中的产品链形成的民营企业集群,使民营企业能在新经济条件下,突破规模瓶颈。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及其集群体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具体优势。
此外,我国民营企业还具有组织结构优势及补缺优势。民营企业一般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民营企业决策机制相对灵活,运作机制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需要;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出口到国外的一些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空间很大,对一些国家的相关市场有一定的补缺优势。
(二)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所具有的劣势
(1)外部环境问题。第一,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民营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以银行融资为主,而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使得它们对规模小、信用度较低的民营企业格外谨慎,从而造成了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尽管人民银行在2002年要求商业银行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肖建忠,2007),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而且,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直接融资的制度安排不够完善,民营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融资支持。
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之初,企业的经济活动还没有完全与国外接轨,企业普遍知识产权意识较差,这就给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埋下了隐患。许多民营企业因为申请专利所需要的费用和人力以及担心注册专利可能导致的知识产权纠纷等,而不愿意通过专利注册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保护(潘永,2007)。国外一些企业就利用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缺陷,随意无偿使用中国民营企业的一些创新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抵消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存在的比较优势,并束缚国际化经营的有效实施。
第三,国内企业无序竞争。我国国内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个体规模比较小,出口时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缺乏约束和协调机制,使得外商有机可乘,也损害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整体利益。
(2)民营企业自身素质问题。第一,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我国绝大多数贸易性民营企业的投资额都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投资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很少,贸易性企业的投资规模更小,投资规模一般才几十万元人民币。由于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民营企业难以从各种生产要素资源拥有量和质的角度来与其他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进行正面竞争。
第二,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进行直接对外投资,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品牌营销,很少有合同转让,更多的是通过OEM贴牌生产把产品通过中间商卖到国外去(段会娟,2002),仅仅满足于利用OEM做大规模,赚取加工利润,这是缺乏长远目光的,与以全球战略为特征的跨国经营企业相比相差甚远,跟一些发达国家民营企业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能力较差。对民营企业而言,重要的并不是生产规模,而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能力。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能力是从获取竞争性知识开始的,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积累竞争性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资源的获取、整合、利用要根据企业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无论产品处于其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民营企业都要具有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的发展能力,从而有机地重新整合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大企业的销售技能和销售投入是民营企业所不能企及的,从国际市场上看,能为自己的产品树立世界知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甚至在国内市场上也是如此。
第四,高素质的国际经营人才稀缺。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主素质有待提高、技术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缺乏以及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稀缺。很多民营企业目光短浅,企业家小富即安的心理比比皆是,再加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企业内部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机制显然难以完善。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和研究开发人员也十分缺乏,人力资本的内在素质低下,企业竞争力差。此外,民营企业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稀缺。(孟凡生,2002)民营企业本来就举步维艰,再加上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人才本来就缺乏的局面变得更是雪上加霜。我国民营企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数量居多的家族企业,在进行国内经营时可能还可以,但要实施有效的国际化经营,家族文化下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如果不进行调整,就难以吸纳的优秀外来人才。
三、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路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改善外部环境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简述如下:
(一)改善外部环境
(1)营造有助于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为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要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减少民营企业税负,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提升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力。民营企业是否享有进出口权,是民营企业是否真正意义上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标志。由于民营企业实力比较薄弱,政府有必要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税负,为民营企业扩大国际经济合作领域及规模创造必要条件。
(2)消除国际化的资本瓶颈。突破民营企业融资的瓶颈,需要政府、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应成立民营企业政策性银行,使之成为落实扶持民营企业政策的核心组织;建立健全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和健全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适当培养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银行方面首先要转变观点,克服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此外,还应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并适时进行业务创新,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自身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信用,并积极联合银行,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融资。
(3)人才政策扶持。民营企业非常缺乏国际经营方面的人才。事实上,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并不缺乏,但是民营企业很难得到这些宝贵的资源,导致人才缺乏成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瓶颈。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为民营企业以优惠待遇吸引人才提供政策依据,鼓励优秀人才流向民营企业。此外,还应营造创新氛围,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民营企业主素质,推进民营企业的国际化。
(二)强化企业素质
民营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经营,更多的还需要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
(1)培养国际化视角,制定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策略。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是培养全球化视角和全球化思维。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国际化并不一定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拥有优势,就可以成为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基础。民营企业为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2)采用“专精”战略。民营企业应实施高度专业化、瞄准某个细分市场的国际化策略。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市场补缺者,因此它们应该精心服务于某个细分市场,通过专门化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民营企业受到资源和规模的限制,应放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通过对市场的细分,找准某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或重点经营某种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产品或服务优势,争取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真正做“强”,从而通过国际化达到企业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 石油 钻井 国际化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手段,约占石油开采成本的50%~80%。我国钻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长远发展,就应立足国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加快国际市场的开发,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开放型经济、国际化经营,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石油钻井业的发展步伐,解决我国石油钻井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需要。只有如此,我国钻井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一、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1.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需要
石油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加强勘探,合理开发,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24字发展方针,要求立足国内油气生产,保障市场基本需求,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扩大海外份额油产量和储量,积极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2.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世界石油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石油资源国普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我国钻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3.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钻井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重组改制,钻井等技术服务行业逐渐被推向市场。国内钻井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综合的钻井承包商的进入,使得国内钻井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石油大多数油田为老油区,加上又没有发现大的石油区块,钻井作业量急剧下降,资产严重闲置,人员过剩,迫切需要我国钻井企业加快国际市场的开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我国钻井企业要想维持国际化经营的交易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表现在:
1.打造石油钻井国际品牌
目前,国内外市场已经进入名牌战阶段。经济学家断言,在新世纪市场的竞争将表现为名牌的竞争。名牌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质量战略,质量是技术先进名牌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石油钻井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实施精品工程,依靠名牌效应,拓宽钻井市场。
2.改善现有装备,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精良的装备,无疑是提高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通行证。在国际市场上,我们面对的是规范、有序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装备先进,实力雄厚。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装备参与国际竞争,就丧失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机,自然也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们应从设备更新改造着手,根据打入国际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配备一些新式装备,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装备水平,满足国际化经营的需求。
3.加强人员的培训
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要求队伍“小而精”,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一人多岗,一岗多用,综合能力强。从标书设计、发标议标、谈判、市场运作到项目管理、现场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努力去实现。而我国钻井企业国际化起步晚,加上受长期封闭经营的影响,人员在思维方式、管理经验、商务意识、市场意识上与国际钻井企业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人才培训和开发利用力度,走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海外)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还要注意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要迅速组建一支具备高素质(即懂得国家的政治经济法规、熟悉并能灵活应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既精通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国际惯例并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国际化队伍,尽早融入国际化竞争的潮流中,积极扩大钻井国际市场份额。
4.实施本土化战略
所谓本土化经营又称本地化经营,是指跨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本地化经营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1)有利于获得市场准入,降低市场进入成本。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在加强区域内投资贸易活动自由度的同时,对区域外的经济体构成了实质上的壁垒。采取本地化战略,往往可以获得同本地企业相同的政策待遇,绕过市场阻碍,减少市场进入成本。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赢利能力。国际市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在人力,物资等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采取本土化战略,因地制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成本等隐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而国际项目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石油企业在外闯市场初期,对当地环境不太熟悉,前期投资巨大,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而通过提高本土化程度,融入东道国社会,建立与东道国良好的社会关系,起用东道国的合适人才,熟知有关法律政策,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趋利避害,百战不殆。
(4)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利润。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采取本土化战略,在市场开拓、市场运营过程中采取灵活适用的策略。本土化战略,可以实现和业主的有效沟通,树立起为东道国所接受的品牌形象,为扩大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获得文化认同。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表面看仅仅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但同时,也是在进行着一种文化输出,这种文化不仅包含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还包含企业所属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要实现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长期有效发展,必须在文化理念的认同和融合方面做出努力,尽可能消除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带给企业的不利影响,通过文化的认同带给企业发展。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加剧,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大,更需要石油企业对外界变化作出积极而迅速地反应。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火车头”的钻井行业,应实施全面有效的国际化经营,在稳固国内钻井服务市场的同时,打入国际市场,为石油企业分享世界油气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金王集团
一、金王集团的国际化经营
青岛金王集团创立于1993年,主要业务是蜡烛时尚礼品,此外还有家居用品、洗浴用品、石油开采及零售业。集团在美国、欧洲、越南等地设立了24家分支机构,全球拥有员工5000余人。青岛金王是日用消费品蜡烛类行业中亚洲第一家、全球第三家上市公司。企业先后被评为中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Kingking品牌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国出口名牌。
金王集团的发展道路是借助世界商业巨头打开国际市场,继而拓展国内市场。1998年,美国沃尔玛公司通过对金王Kingking的严格验厂,向金王开放了其在全球的连锁店。随后,金王产品又挺进德国麦德龙、法国家乐福等世界500强商业集团,与世界500强前1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之后,金王集团相继在美国、韩国和越南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了年销售额第三的位置。
金王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国际化团队
金王集团不仅雇佣当地的员工,还聘用当地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在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自主管理。这省去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比如,美国的研发中心,全部员工都是美国人,他们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仅按照公司规定按时向公司提交研发成果以及财务报告等。
2、吸引国际化客户
在与国际化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企业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中国人做事总是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可在跟国际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往往才知道,必须要按国际标准办事,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比如,沃尔玛发现了不合格的商品,要下架,销毁或者遣送回原厂商,所有的下架、运输、销毁等费用都是有原厂商负责,这往往比商品本身的价值贵了很多倍。这不仅是收益的损失,也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仅是产品质量,还有厂房、生产线、员工宿舍于福利等,都要按照国际标准来,甚至是员工的诚实与否都是合作前要进行调察的内容。
3、生产的国际化
在进行销售的国际化之后,生产也要进行国际化。在国外建厂是一个规避风险的好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济风险,还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形式,跨国投资主要以合资企业为主,投资规模偏低,而且投资领域和投资区域相对集中。
1、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国际这个大市场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潜力大.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机构设置不完全,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便于根据国际化标准进行改革。同时由于规模较小,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容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2)生产成本低。这相对于国外的产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中国的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的价格都相对较低,较低的成本使得半成品及产成品的价格很低,在国外市场上相对于当地产品有较大的竞争力。
(3)国家政策扶持,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其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与支持。
2、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更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竞争力弱。
(2)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融资机会少,而且渠道狭小。资金短缺使得多数民营企业难以开拓国外市场。
(3)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较低。企业难以建立以知识和科技为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难以建立长远规划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与目标。
(4)长期以来的本土化经营使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缺乏人才,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等都没有采用国际标准,难以扩大海外市场。
(5)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差。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出于产品生产的上游,以加工、制造半成品为主,利润低,与国外的企业差距较大。从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东南亚各国的出口产品存在同构性,而且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不存在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多数民营企业还存在销售范围小,在国外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销售网络,又不能依附于其他产品的销售网络,使得分销渠道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急需解决。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在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形成完整的政治体制优势的基础上,企业要依赖于自身的努力。毕竟国家所能提供的政策有限,而且对于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好坏,企业自身的努力有这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民营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本文有以下建议:
(1)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调整公司战略,确立目标。应充分认识到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调整企业战略,做好企业内的沟通工作,明确目标,并做好实现目标的规划。
(2)明确产权,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企业的制度安排要科学,要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3)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一切生产活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
(4)不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产品的创新性非常重要,必须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营销和管理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构建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
(5)集中资源,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民营企业的资金有限,必须选择企业价值链上的一两个重要环节进行投资,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其他企业的明显差异,是自己在同其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具有优势。
(6)重视人才,尤其是国家化人才的培养,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注重员工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留住员工,让员工逐步成长,成为对企业具有高度认同感、归属感的真正的人才。
(7)进行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拓宽国内市场,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报,支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8)改善企业财务情况,扩大融资渠道。在努力扩大融资渠道的同时,企业应该注重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这也要求企业进行营销和管理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宏兵.民营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J].企业活力,2009,(2).
[2]蔡文著.构建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竞争优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
关键词: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战略选择
一、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2007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第九位。旗下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等机构。集团经营业务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其中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传统核心业务,并创造绝大部分的营业利润。
二、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1.海外机构覆盖尚有空白,海外并购合作不成熟。作为集团国际化经营硬件基础设施的中国银行海外网点多在香港、新加坡、日本、伦敦等地,皆属于亚欧大陆区域。而对北美的纽约和芝加哥等金融中心、非洲与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及大洋洲地区覆盖较少,且层次相对较低。
中国银行目前除有兼并香港同澳门金融机构的经验外,并无实质的境外合作(如银团贷款)和并购实践。在海外的经营都主要依靠于自身网点机构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成果与收益较慢,不利用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易处于劣势。
2.业务和收入结构单一,机构服务水平滞后。集团过于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非传统业务收入比不到20%,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同其他成熟的跨国金融机构相比,缺乏抵抗东道国金融政策风险的能力。
逐级上报下行的审批制度放置在层次冗杂的集团内部机构间运行,直接导致了企业业务周期的漫长和效率低下。在外资银行完全进入市场进行服务质量竞争之后,高端优质客户流失情况严重。
3.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窄。由于大部分的收益均来源于传统的存贷利差,造成银行内部产品陈旧,变通极少。而国企惰性也导致其在新兴的个人信用卡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上较其他跨国银行起步晚,发展慢,难以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同国外各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融资途径仍然主要集中在境内上市和在美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范围区域化,手段单一。
4.跨国经营能力不足,人才匮乏
(1)对国际惯例缺乏了解。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银行内部计划经济依旧明显,极容易将国内的做法直接照搬早国际经营中去。最明显的人员定期回调,三年一换,外派人员刚熟悉业务就被调走,又换新人。(2)经济实力尚算薄弱。资本充足率,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利润率均远低于外资大银行。(3)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由于金融行业开放时间尚短,有涉外业务经验和熟悉相关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手段的员工稀缺。而且在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不如条件优越、业务规范的外资银行。三、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
1.明确市场定位。跨国银行是以国际业务为主并采取跨国经营方式的银行。中国银行资本雄厚,现已经具备了国际性银行发展潜力和必要条件,可定位于海外的多元化市场。集团经营重心逐渐向海外转移,先按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形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类产品和服务,初步创建中国银行的优势品牌,争取在5年的范围内达到境外业务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目标。
2.建立外资银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战略伙伴主要为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但该集团在经济发达的北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影响力较弱。所以中行应当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寻找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战略伙伴,通过双方间共同实现特定的业务(如人民币资金借贷领域的合作,银团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发展目标,来提高国际化速度和降低海外金融市场风险。特别是中间业务部分,是中行急于成长起来的主要收入来源部分,该领域中外资银行产品多,经验丰富,运作方式和风险控制手段成熟,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加强人员和技术培训。为解决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现象,中国银行一方面可以以优厚待遇从外资银行或海外高等学府引进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依托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建立起金融专业培训中心。凭借两地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清算系统,以及语言文化上的中西合璧,既能有效缩短进修培训人员的适宜环境过程,又能很好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和业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4.积极进行跨国并购。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抗衡,中国银行采取并购的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选择。这是因为海外并购相对投入较少,但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还可以继续利用被收购银行原有的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网络和业务渠道等资源,利于避开东道国有关政策限制,迅速进入新市场开展工作。
四、结语
一、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商品交换。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化程度超出一国的范围,越来越具有国际的性质,它是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且应当有相当大比重的经营活动是面对国外市场或直接在国外进行的,这是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标志。
2、国内流通领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与通行于世界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相一致,这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制度前提。
3、流通企业的动力与约束机制符合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其行为方式符合国际市场通行的惯例。
4、国内流通企业与外国流通企业在组织、资本和营销活动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融合或联合。
5、国内流通领域实现较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使国外流通的行为主体能够较自由地到国内进行投资、经营。
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已清楚地表明,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间经济交流形态从“商品流”发展到“资本、商品流”,又发展到“资本、商品、技术、人才信息流”,流通层次越来越高,流通渠道也形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些都标志着流通国际化程度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宏观管理不得力
我国流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起步较晚,政府的宏观管理措施与现实存在脱节、相悖现象。1983年1月,国务院虽正式授权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归口管理境外企业的工作,但实际上还有几个部委也都参与此项管理工作。由于政出多门,不仅企业无所适从,而且至今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长期规划,以致开展跨国经营的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领域和重点都难以确定。同时,管理机构的混乱,亦必然带来监管上的不利。
2、对外投资规模小,实力差的企业占多数。
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经受得住意外冲击;而投资规模小的企业,则生存困难。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流通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均集中于优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单项投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600万美元,而我国企业的平均对外单项投资规模却只有100万美元左右,不能形成集团优势,一致对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3、人才匮乏,服务滞后。
跨国流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条件极高,既要求其管理人员熟悉当地语言、风俗和法律知识,又要求其具备海外企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开拓能力,而现实中的若干对外投资流通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层缺乏这种能力。而且,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时,国内相关服务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常常贻误最佳投资时机。
三、欧美企业的成功经验
1.高度集权型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最优化,进一步实现全球战略。
美国的国际流通企业采取的是高度集权型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使整个国际流通企业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资源共享体系,母公司可以通过层次性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效配置。这种组织结构还由于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使经营资源的配置也能迅速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共享效益,达到企业的终极目标-全球战略。
2.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
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渠道畅通,法律体系完善,因此流通企业在软、硬环境兼备的情况下,实行跨国经营势必管理有序,大而不散,活而不乱。
3.欧美流通企业崇尚外部集中的效率观
欧美流通企业具有强有力的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将分布于全球的经营资源集中到所需的地方,有利于发挥资源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由于欧美跨国流通企业是通过水平或垂直兼并发展而成的遍布世界的网络,因而欧美企业的传统做法就是通过兼并购买的手段从事经营,促进了经营资源的集中,并且利用这一手段实现了进入多个经营领域的目的,顺应了多角化经营的趋势。
4.欧美流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重视契约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原则、机能主义原则等。
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跨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与国内一样,对海外人力资源的管理采取短期雇佣制的做法,将工人提供的劳动能力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体现了契约主义的管理思想。
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欧美流通企业这种高流动的雇佣制度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负担。由于普通职工很容易从各国当地市场上获得,人力资源来源的不同则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美国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选择一个具有职业经验的人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不考虑其国籍,子公司的经营要完全置于总公司的监督之下。这种模式反映的是“地球中心论”,对于人力资源的来源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为衡量标准,其优势在于有利于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思想和丰富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
5.欧美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强,科技水平高,其国际流通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子公司时,只有35%的企业采用合资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也只有40%采用合资的形式,其余子公司均采用独资的形式。
欧美跨国企业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强,市场进入早,公司的成熟度高,尤其是美国企业多信奉“个人能力主义”,不太重视协作,而是注重公司结构的控股和集权。这种做法优点在于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统一筹措和运用资金资源;便于对子公司实行统一控制,在市场价格、产品差别化和利润方面采取一致行动;减少管理上因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而产生的矛盾;有利于经营方针及执行过程中的保密,并可以获得全部利润。
四、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欧美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多是拥有从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乃至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分支、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企业群体,这种国际经营模式以国内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多种经营和企业联营以及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为前提。
我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则刚刚起步,对于经营、发展跨国企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制度环境。因此,在借鉴欧美成功经验时,应该从本国实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
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的规模和渠道,并站在政府宏观角度,实行综合管理。
2.确定跨国经营企业身份认证制度,提高境外企业规模、档次,借以增强竞争力。欧美国家的单项投资水平平均为600万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单项投资水平也不应低于450万美元,这样才能经受住意外冲击而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进入方式应该以易人和回避风险较强的合资经营方式为主。美国采取独资的经营方式是由于其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而我国目前属于资金约束型国家,如果采取合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可以减少资金注入,以有限的资本尽可能地扩大国际投资规模,而且合资有利于弥补我国流通企业跨国经营经验的不足,消除因对当地市场及其他方面不了解而产生的进入障碍,并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合资方的管理技术、营销技能、信誉、供销渠道以及同政府、银行的关系等经营资源。
4、区位选择应集中在亚太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贸易保护严格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1923年,美国西尔斯公司就专门聘请市场研究学者尼尔森担任策划部经理,其任务是将在经济上颇有研究价值的国家细分为可用来实施营销的区域,不但将其在地图上明确标示出来,且详细地记录该地区的统计资料,并长期加以观察和分析。我国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前,也一定要慎重行事,进行详实的论证调研。
保隆公司在1997年成立之初,专门从事汽车气门嘴的外销,是一家纯贸易型的公司。在气门嘴这一细分市场中,保隆公司以优质服务和拼搏精神站稳了脚跟,同时于1998年入股某厂家拓展了产品线,增加了尾管消音器类产品。在1999年底,两个主要产品线上已有80多个稳定的国外客户。同年成立了生产气门嘴类产品的工厂。此时公司规划在十年内在全球布局8家销售分公司,分别设在中西欧洲,东欧,日本,北美,南美,中西亚,大洋洲,非洲。2000年,保隆公司经与其35号客户和100号客户的协商,三方各持股33%成立了加拿大威乐公司,由于之前已许诺100号客户为气门嘴类产品的北美独家,所以新成立的加拿大威乐公司以销售尾管产品为主,目前年销售额为600万美元。
考虑到匈牙利经济在东欧国家里相对发达,且在2005年将入欧盟,保隆公司打算在匈设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但由于去匈牙利的工作签证较难办理,而且同时位于罗马尼亚的98号客户邀请去罗马尼亚建公司,所以决定同罗马尼亚方面进行合作。经过谈判,双方决议在罗马尼亚成立合资公司,推广保隆公司的气门嘴和尾管类产品。2001年,罗马尼亚销售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将产品打入当地的麦德龙和家乐福,年销售收入达100万美元。
2002年,因与尾管供应商关系破裂,保隆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尾管生产公司。
在2005年,有百年历史的EATON(为美国一家汽车集团,有一百多家分公司,生产卡车、变速箱等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下属公司DILL(专门生产汽门嘴)由于成本压力太大,意欲出售。保隆公司看中了DILL广大的原配渠道(即可以直接向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供货的渠道),通过协商,购买了DILL90%的股份,原公司的管理层持股10%,公司的原班人员保持不变。通过这一收购行为,保隆公司通过DILL将自己的气门嘴产品和尾管卖给美国三大车厂。另一方面,由于气门嘴可以低价从保隆公司购买,所以DILL在2005年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08万美元。
为进一步拓展西欧市场,在2005年年底,保隆公司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威乐公司,主要是推广尾管消音器系统,目前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在2005年里,保隆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知名度高的B2B网站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收效良好,获得了许多新的客户资源。
分析
企业家精神
对国际经营而言,没有行动着的企业家,就无法启动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过程。国际化必须靠人去引发。GaryKnight(2000)指出,企业家精神对全球化下的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中小企业通过采用营销创新、强调质量、专门化生产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受益,而这些战略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赵优珍(2004)界定的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性质:能够看到新组合的能力;有行动并开发这些新组合的愿望;认为按照自己的远景做事比理性的计算更为重要;能够说服他人向创新项目投资的能力;正确的把握时机。企业家则是按照这些标准从事创新活动的个人。
在上述的案例中,正是由于公司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保隆公司实现了跳跃式国际化。公司成立之初就放眼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95以上,是一家“天生”的国际企业。其次,在选择进入的产业方面,选择的是大公司不愿意做的气门嘴和尾管,避开了激烈的竞争。此外,对于公司发展的方向,能够较早的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并且能够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慎重的去实现目标。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与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相比,企业家精神更为关键。
专业化经营
专业化经营战略是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即企业集中力量生产(提供)一种主导产品(服务),在市场战略上采取在本行业主导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战略。企业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
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柳海英、张潇(2005)认为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独特的优势,从而抓住主动权。白锐(2002)提出以市场规模化为背景,实施企业整合战略,有效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
在上面的例子里,保隆公司从成立伊始,一直专注于气门嘴和尾管的生产和销售,并在这两个领域内尽力扩大市场,同时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即便是生产和销售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依然专注于这两个产品线。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搞好专业化经营,使自己具有稳定且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与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进入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贸易方式进入所谓贸易进入方式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贸易方式借助于一定的销售网络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时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不断跟踪国际市场需求,改进产品质量,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初级方式也是难度较小的方式,其优点是对企业跨国管理方面的要求较低、成本较低,但这不是绝对的,当目标市场国家贸易壁垒较高时,其交易成本要高且不稳定。
许可方式进入许可进入方式是指许可人通过许可协议把“无形财产的权力”授予被许可人,供后者使用一段时间,作为回报,许可人从被许可人处获得使用费。该方式的优点在于许可人不必承担用于打开外国市场所需的开发成本和风险,缺点是它不能使企业获得为实现经验曲线经济所需的对生产、营销和战略的严密控制。
投资进入方式投资进入方式包括两种:与东道国伙伴建立合资企业和在东道国建立独资企业。合资进入方式有利于通过合资双方的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但在合资过程中组织不得力会使关键的技术控制权落入合资对方手中;独资方式可以避免这一弊端,但独资进入的难度及面临的风险也是所有进入方式中最大的。
保隆公司的做法是,首先通过贸易方式进入市场。最初但是仍然有效的方法是参加各种展会,包括全球零部件展会和广交会。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客户。在贸易方式中,又可以分为直销、通过当地经销商开拓市场和通过佣金商销售三种方式,具体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次,在前面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的销售公司,以利用外方的销售渠道。最后,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就收购国外的同类企业。
结论
中小企业若想在国际化经营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实行专业化经营,而不宜采用多元化模式。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初期宜采用贸易进入方式,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采取其他的进入方式,如合资或独资。
参考文献:
1.马有才,陈红,王同吉.从一则案例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商业研究,2002.3
2.赵优珍.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现象、成因与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4.3
3.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商务,2004.6
4.柳海英,张潇.浅析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5.4
内容摘要:国际化是我国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力量薄弱,但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本文通过对一个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历程进行介绍和分析,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家精神、产业选择、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战略对策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给市场竞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我国企业不仅要承受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在人家的土地上与外国公司竞争。企业要在所面临的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在竞争中势必会处于劣势,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当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外投资的规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不相称。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非金融类中资企业510家,而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081家。可见,与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力度不够。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金额的0.15﹪。与中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此外,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的严重失衡,这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十分罕见。
2.海外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但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1990年~2000年度,中国30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23家属于资源开发型企业。以渔业为例,自从1983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尼日利亚、印尼、阿根廷、美国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进行渔业开发,已运回国内数十万吨鱼货,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17%;中信公司在非洲、拉美、西太平洋等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已取得很大的成效,运回大量的木材。冶炼行业,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这20年时间内运回2亿吨高质量矿砂。这说明中国产业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高。不过,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业务领域逐步扩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扩展层次在不断提升。有的产业已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竞争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科技园业,建立国际营销的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各种形式
3.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不够成熟的低级阶段,比较优势尚不突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区域分布已扩大到五大洲。但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从投资总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仅指美、加、墨三国)、大洋洲、亚洲(东南亚、西亚)等地区,有明显的地区集中性。从对外投资国别上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的少数石油,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到2001年底,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累计投资量占中国工业对外投资量的9%,形成了三大核心区:港澳地区、美加地区、澳新地区。中国企业在这三大核心区的投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分别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比重28.61%、36.01%和17%。
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点,但其耗时长,难以快捷地进入市场。
5.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异地化经营,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受我国政府的国内资金配套和外汇等计划管理的限制,跨国经营企业不能完全依据国外市场情况进行决策,从而错失良机;而异地化经营则使经营项目在国外,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国内,只派与经营项目有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国外经营,且派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有相当一部分素质不高,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不能及时依照市场的需求偏好改进产品,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可见,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跨国经营战略:渐进性和创新性。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主要特征,一是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二是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几乎所有的企业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母国为基地,逐步走向世界,最终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从大多数跨国公司走向世界的过程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绝大多数企业在成为跨国公司之前,对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都采用了“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战略。一是解决后发劣势的困扰。“走出国门后才真的发现,很多对手远远比海尔强大得多。”张瑞敏形容这种差距,就相当于对方都是博士、硕士,而自己才中学毕业。一个新面孔在国外也根本无人搭理。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整体考虑。应该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大后再尝试走出去,这可能也是转化后发劣势的问题,要做到“无利不为、无内不外”。
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创新性是跨国公司不断适宜环境变化的结果,他相继经历了由多国国内到简单一体化,再到复合一体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即多元化发展。跨国公司首先实行的是多国国内经营战略,即针对不同市场在当地组织生产和销售。以后,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日益倾向于利用外部资源服务于自身的价值增值。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为适应国际化战略,可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即使渐进也好,创新也罢,面对我国目前的状况,“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选择”也可借鉴:一是海尔模式,通过到当地设厂,冲破贸易壁垒,然后在当地树立品牌的形象;二就是TCL的模式,收购知名品牌的形式;三就是联想模式,奥运其实是中国可以利用的很大的机会,日本的精工爱普生,韩国的三星都是通过奥运会打造了自己的国际品牌;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做大以后借船出海。小灵通在国内做的非常成功以后,开始拓展海外的市场。2.国际投资战略与跨国兼并的结合
(1)资源开发型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预防性产业。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短缺,利用别国资源优势,以油田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应是我国跨国经营的预防性投资。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资源稳定的供应基地,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防止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
(2)劳动与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产业。从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战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较成熟的劳动相对密集、核心技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作为跨国经营的起点是毫无疑问的。我国的制造业便符合上述条件,因此制造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如以家用电器、摩托车为主的中档加工组装型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等。
(3)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点产业。我们应该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渐推进其产业高度化。这就需要在跨国经营中发展以研究与开发为重点的技术型对外投资。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剧烈竞争中,从我国技术开发、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来看,中国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国际经营的起点应该没有疑问,但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梯度优势,并逐步推进其产业高度化,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和社会公共安全风险。
传统风险。传统风险主要是指在国内施工和经营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如项目履约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风险以及资金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这类风险在国际化经营中同样存在,但企业对其较为了解,在风险辨识、评价、防范、控制和处理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 系列的制度,具有较强的管理和掌控能力。
非传统风险。非传统风险则是在国际化经营中,由于所处环境发生重要变化而带来的种种风险。对于这类风险,我们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很少,对风险辨识不足、评价不到位,防范和管理等措施有待完善。有些风险往往让人感到很突然,难以应付。非传统风险主要有战乱风险、政权更迭风险、恐怖活动风险、宗教文化风险、法律与规则规范风险、金融风险等。
对于非传统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是在市场进入前期,分析判定当地的总体政治经济形势,避免涉足有战争威胁、政权不稳、恐怖活动频发、宗教矛盾突出的国家和地区。已进入有非传统风险隐患的地区,要做好应急及撤离预案,充分演练,加强日常管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冷静应对;二是在处理当地关系时,开放包容,不卑不亢,对当地宗教、文化和习俗保持尊重和理解,尽可能消除民族敏感性,,广交朋友;三是认真学习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努力提高掌握和运用规则的能力;四是利用货币选择、优化货币组合防范外汇风险,合同谈判阶段采取调整价格方式弥补潜在风险;五是加强人文关怀与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境外员工医疗保障制度,保证境外员工的身心建康。
社会公共安全风险。社会公共安全风险有的是非传统风险的衍生物。政权更迭、恐怖活动、暴乱、宗教文化;中突等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社会治安不力,刑事案件与暴力活动频发;有的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致使传染病肆虐,特别是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疾病高发,同时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也时有发生。社会公共安全风险不仅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挑战,还威胁着普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由于中国水电八局承建的境外工程多为关系当地社会、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项目,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风险防范不到位,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发展,还严重损害国家信誉形象。因此,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风险辨别和防范工作,有效管理和化解各种风险,实现国际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流程。在国际化经营中,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在项目履约中,把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项目管理的日常管理中,并作为评定项目管理团队和责任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
风险描述。风险识别之后,可参照表对风险进行具体描述。
风险评估。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 是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二是风险管理的难度;三是风险的价值,或管理可能带来的收益;四是合法的需要;五是对企业技术准备、人力、资金的需求;六是利益相关人的要求。
量化分析。按高、中、低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烈度对风险进行量化。
应对方式。一是避免。不去进行某项经营行为,以避免其风险。二是自留。由企业自身承担。如在项目发生亏损后,利用企业内部资源调整,采取内部控制措施化解。三是控制与弱化。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与烈度。四是转移。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例如采取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等方式。
建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可靠、措施有效。
一是风险源识别制度。建立经营风险源监控长效管理机制,对施工项目级经营风险源的监控工作进行验收、评价,并完成新开工项目经营风险源识别、评价工作。成立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子单位严格按照操作方案、步骤开展风险源的识别、评价或更新工作,统一填报或更新《施工项目经营风险清单》《项目经营风险评估成果表》《项目经营风险应对计划表》,并编写项目经营风险评估报告。
二是风险管理具体办法。印发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办法》,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并确定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原则。
三是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了《风险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并注意可操作性,让境外各项目根据所在地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相关预案。
四是风险源排查办法。以文件形式下发风险源排查通知,要求境外项目填报《海外项目风险排查表》,定期组织风险源排查活动。
中国水电八局国际项目多处于经济较为落后、社会治安较为混乱的国家或地区。社会公共安全风险是国际化经营中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风险。如何有效管理社会公共安全风险,中国水电八局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加强安全培训。中国水电八局编制了《境外安全手册》,作为外派人员首次出国前的安全培训教材,确保每一位出境人员了解和掌握境外公共安全事件防范和应对常识。员工入场,由项目组织入场安全培训,培训内容除传统的项目施工安全教育外,还包括当地的文化习俗及项目周边的治安环境状况。新入场人员的入场安全培训,须考试合格并登记备案后才准许入职工作。
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中国水电八局针对不同的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制定了不同的应急预案,并坚持演练,各项目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有效性,让员工常态保持高度警惕,取得了明显效果。
加强营地建设与工地管理.重视营地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完善营地生活与娱乐设施。设置营地、工地与外界的隔离带,加强营地与工地的保卫,有的项目聘请当地军队进行安保工作。
加强外出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员工非必需外出。实行员工外出申请审批制度;非工作和必需,不批准外出,批准的外出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在外过夜,天黑前应返回营地;原则上不允许中方人员场外驾驶车辆;外出人员尽可能不要单一行动,不去政治或宗教聚会场所,不参与或评说当地的任何政治或宗教活动;外出人员不要理会当地人员的任何事项,不去偏僻危险之地;外出人员身上带一定数额当地现金,应对劫财突发事件,免除受到伤害;因工作必需经常外出的人员,车辆和路线要经常变更,在周边环境特危情况下外出,派专业保安护送;外出要保持通讯电话开启畅通。
正确对待当地员工。由于文化的不同,当地员工的排异性远大于亲和性,误会大于理解。与当地员工相处,工作上保持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不能过于亲昵,避免因误会导致争议纠纷。中方员工应不分国籍种族,平等和善对待,不卑不亢,相互尊重; 般情况下,仅保持工作关系,尽可能不进行其他交往;不在工作中或任何场合下,与当地人员开玩笑,并严禁肢体接触;对于违章违纪或工作不满意的当地员工批评或处罚,不可粗鲁行事,应严格依法,按项目相关规章制度和程序处理。
妥善处理当地事务。、当地事务包括各类劳资纠纷、海关税收、办理车辆和设备行驶各类证件手续、场内外交通事故场内仅涉及中方员工除外处理、各类案件报告及法庭应诉,跟当地供应商及工程分包商的相关争议等。中方人员由于不懂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直接处理这些涉及当地事务的事宜较为困难。应招聘资深当地律师,专门负责或协助处理当地事务。
实施本土化战略。一是经营管理本土化。运营方式采取当地行业的同行做法,了解当地法律、规范、标准,贴近当地市场。
二是人才本土化。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探索建立国际化用工制度,实现中外籍管理职员的高度融合,可以有效降低运营管理成本,也会极大降低遭遇突发事件的频率。
三是融洽当地关系。积极配合当地机构的工作,增进友谊往来,为其提供必要帮助,组织增进双方友谊的一些活动球赛、联谊会、节日活动邀请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事本地慈善活动,树立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
共享信息资源。我国有很多企业走出国门,彼此应加强交流,共享防范紧急事件的经验和信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提高处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虽然的在战略上,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必然会造就中国企业的崛起,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利于因素在制约着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1、国内消费市场
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近些日子的物价上涨,应该说有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脱节。我国人员薪资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的财富相当大一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内市场的消费力。这必须造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必然加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程度,反而对企业的健康成长不利。这在我国诸多行业已经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微利、而是暴利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毒瘤”。
2、资本市场
中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适应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相对自由的资本市场;在股市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资金难以真正进入企业现金流之中;总体上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等问题。中国企业要在国际上建立参与竞争,就必须要有一个较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3、软件因素
虽然在硬件我们能够快速跟上国际的步伐,但是在软件环境方面,我们仍然相差很远。在软件方面,至少有几个问题会加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难度。首先是信用问题,当一个社会把“把说话不算数”当成是智谋时,他必将受到国际上通行规则的惩罚。其次是非市场化竞争方式,当非市场化的竞争方式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时,它的效率也会低得十分惊人。而我国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有硬件技术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软件方面的原因。
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策略。
首先,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如何定位的问题。
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英国、美国都曾经是“世界工厂”,造就了其在全球强国的地位。但是,与我们现在所提的“世界工厂”不一样的是,英、美除了在制造方面外,还包括了技术、品牌、人才的全方位的领先。因此,要真正成为“世界工厂”,还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除了劳动力廉价外,我们实在找不出还多的竞争优势。而未来全球的竞争,更多的依靠人才质量,而不是人的数量和劳动力的低价。
中国以出口低价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从而取得贸易顺差和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了挑战,近日来的人民币升值、物价的上涨与这个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重新寻找和建立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总不能靠越来越低的劳动力成本来参与全球竞争吧!如果那样成立的话,那么这种发展是违背了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事实上,当各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也是一种必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如何在平等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参与全球竞争,这是中国企业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短期内,中国劳动力的工资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这种与国际薪资靠近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不论是中国企业兼并国际公司,还是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同样在一个公司,面临同样的市场时,再因身份的差别而实行薪资的差别的话,无论是在道理上,还是现实中,将会越来越受到跳战。因此,从长远来讲,劳动力的低廉可以为中国初步繁荣奠定基础,但缺不可能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崛起建立根本性的竞争优势。
第三、竞争优势来源于什么?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竞争优势究竟来源于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而维持这个消费市场的平稳增长将是维持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根本。中国的企业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培育出一批强大的企业。从而成为进入全球市场的根本。这是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比如,联想和华为所探险索的路,就可以为其它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舍弃中国市场,而单方面靠低价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当然,维持中国既有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是有一定的必要,但不是根本的方法。
第四、与发达国家市场角逐
一个落后的人要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接近优秀的人,而不是远离他。那么,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建立品牌,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和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应该参与到发达国家的品牌竞争之中去,以中国的品牌进入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这一点,是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胁。事实上,我们的产品已经大量的进入这些国家,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不是说技术不高的产业就不能建立品牌。恰恰中国企业就是要从传统产业中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比如:家电、服装、中药等。
如果要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一定要开个方子,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2、市场进一步集中化,淘汰落后的企业,实现真正的规模效益;
3、支持以中国本土内需市场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
4、积极以自有品牌进入全球发达国家的市场;
5、企业经营技术人才在全球的自由招聘与流动;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又称“走出去”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广义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国际化经营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国际化经营的初级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承包劳务等。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出现了大型企业主动“走出去”,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局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民营经济“走出去”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1)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和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多。(2)民营企业总体对外投资数量少。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处于纺织服装业、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业分布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偏低,产业的国内竞争程度高。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有能力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少。(3)对外投资形式和投资目标具有多样化特征。我国民营企业尽管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的数量较少,但从这些企业的总体投资方式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具有“设立销售机构、生产机构、研发机构、信息窗口”等多种形式。(4)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更加合理化。随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科学性的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加慎重。对外投资不再局限于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而是在包括大洋洲、北美、欧洲、日韩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另外,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投资新趋势;通过收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著名品牌,民营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营经济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的日趋多元,股份制成为企业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及政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国家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也有目共睹,具备国际化经营实力和意愿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战略观念、敢于开拓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逐步壮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缺少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和市场环境层面导致的问题。第一,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投资信息缺乏了解。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国这类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发育尚不成熟,阻碍企业向外发展。第二,境外投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境外银行中缺乏信用基础,往往不具备担保条件,难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而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贷款的门槛较高,企业申请贷款难度也较大。第三,国内境外投资管理和审批程序较多,环节繁冗,法律法规不规范。当前我国对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由多个主管部门负责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这导致有的企业错失投资良机。政府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投资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不适应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2.民营企业层面导致的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显示出竞争力,那么首要地、根本地是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基础不扎实,规模小,优势不明显。在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规模小缺乏实力,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的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境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第二,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调研和国际投资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主要目标国法律法规的人才不多,具有国际战略头脑、善于成熟操作跨国投资实务的人才更少。第三,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而把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不多,即民营企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专注于长期发展。
(二)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初级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等行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低,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获得国外资源的能力也较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要实现经营的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仅有赖于我国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也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增强海外投资的风险担保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实际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在财政支持、融资便利、外汇管理、税收减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落实公平待遇。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制约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而要真正地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民营企业自身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对于那些准备国际化经营的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一条是要在思想上首先国际化经营。对于那些实力和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则要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要把企业国际化发展、实现更快成长作为本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则有必要借鉴西方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战略中的创新体制和成功发展经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名牌产品,形成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国际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秋,张亮,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2)
[2]衣长军.《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科技与产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