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育理念;变迁
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最初的口耳相传、模仿学习,到现在规范式教育,经历了数千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随其所属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并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代的石羊商业繁荣,文教昌明,这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一、石羊尊孔崇儒的教育理念沿革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超现实的理性认识和理想状态,它可以指导人们开展各种传统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反过来还可以对教育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和审查。尊孔崇儒是古代石羊的教育理念,它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造就的。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得益于盐业的发展,儒家文化较早就进入了石羊地区。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遣司马相如到西南彝地蜻蛉一带,设讲坛讲学,提出了“教学授经,著有贤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韩说、司马相如同开益州,领弄栋、蜻蛉诸县。是时,白井属蜻蛉,沐其德化,人皆感仰焉。”这里的“德化”,就是儒家的道德教化。
早期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影响并不大,而是以“教学授经,著有贤声”为理念兴办学校,后来提出了“造塔坊以培文风而显文明”,彰显文化的繁荣昌盛。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东汉时,益州太守蜀郡王阜提出“政化尤异,始兴学校,渐迁其俗”。宋代已设学,唐樊绰在其《蛮书》中写道:“土地肥沃,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于列郡”。元代开始设立儒学,令诸路、府官子弟均须入学。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石羊蓬勃发展。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朝在楚雄彝族聚居区,增设儒学,选拔彝族土官的“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孔庙是传播儒家文化重要的办学场所,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14年(公元1681年)年间平息了“三藩之乱”后,康熙大张旗鼓地提倡尊孔、崇儒,重教兴学,强化思想文化建设。康熙25年御赐“万世师表”这块匾后,当地的提举司便开始扩建文庙,筹备着竖孔子铜像,直到康熙52年孔子铜像历经7次铸造完成。这些举措,强化了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地位,用儒家文化的纲常伦理来的教化和统治人民,使尊孔崇儒的理念深入到当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从古代文化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尊孔崇儒的思想极其浓厚。《重修龙吟书院记》云:“井中人士学以致道,得所依归,夫士之学以心性为基,以道德为垣,以仕义廉耻为牖,士不可败其基,丧其垣……”。《提举刘公重修学宫碑》说:“盖学宫者,风俗人心之本也。……遍颜天下学宫,以彰尊崇至圣之意。亦无非欲,正人心而厚风俗也。”石羊在清乾隆年间,政府除增加土司子弟儒学进取名额外,要求在“夷倮乡村,多设义学,以为变俗之方”,允许当地的少数民族接受教育。光绪33年,在石羊创办了女子高等小学,使男女都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石羊传统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形式,人们可以循序渐近地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传统社会里,学校教育主要有私塾、州学、府学、县学、书院等。汉代时,教育思想在石羊开始萌芽,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机构。直到明代,由地方官、绅举办书院、义学和社学,同时,私塾和学馆也相继出现。明洪武年间,建立了白盐井提举司学宫。学宫教学设礼、射、书、数4科。习“礼”即宫发经、史、律、诏、礼仪各书,令生员熟读精通,设“射圃”习射练武。习“书”是临人法帖,日习500字,习数“须精通《九章算术》”。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8年),开始出现由灶绅捐资、官方主持的社学。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陆续建立了绿萝、张公、龙吟、灵源四所书院。书院是不分班级的,阅读的书目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雍正年间石羊有八所义学,义学没有统一的教材,随科举考试内容而定,多为儒家经典。分蒙学和经学两个阶段施教,蒙学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太公家教》、《性理宇训》等,经学学习《论语》、《孟子》、《中庸》、《书》、《诗》、《大学》等,教学方法主要是朗读、背诵、抄写、然写。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办学。石羊当时有16所初等小学校,1所高等小学,共709名学生。初小是四年级以下的教育,相当于学前教育。高小的教育则十分全面,开设了国语、算术、珠算、常识(理、化、生)、书法、美术、音乐、手工、体操等课程,每个年级都有固定教室和专职教师。
(二)家庭教育
明代以前,因未形成较为稳定、有组织的教育体系,石羊的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位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事务中实施的教育,它以血缘为基础,长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将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和对人生的感悟等无私地传授给下一代。传统家庭教育中,一般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父母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这种家庭教育是较为灵活和广泛,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内容丰富多彩,不同性别和年龄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的。孩子出生后,从最基本的认知事物开始,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接受家务、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教育。父母带着孩子下地干活时,教授孩子一些耕田把地、种植庄稼、施肥打药等农业知识。父母或其他的长辈在家时,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勤俭、诚实、礼貌、谦让,监督孩子做家务,把建屋造房、编织竹器、纺织刺绣的技能传授给孩子。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就要教授他们一些有关婚姻和家庭的知识,鼓励他们成家立业。
(三)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的扩大化便出现了社会教育,它是通过实施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往来和联系,巩固了民族间和地域间的团结友好。早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低,许多生活事项只依靠个人或家庭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集体进行合作互助。在石羊的很多村寨,像盖房子、婚丧这种大事历来都是全村人一起合作来共同完成的,大家相互帮助,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日常闲暇时间长辈都会讲一些有关本民族的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来教导和激励后代。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中将民族特色展示出来,如唱歌、跳舞、传统技艺,让后代人学习并将其传承下去。
三、传统教育的功能
民族地区社会繁荣发展及民族团结,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它的实用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目的就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自身素养,保持社会安定。
第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借助人类的种种教育活动,逐步地被模仿、采借,使文化得以传递和发展。这种传递不是生物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石羊因孔庙和孔子铜像的存在,儒家的理论知识、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世世代代被当地人所倡导。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地用这些理论思想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后代,为石羊创造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时代的发展,迫切地需要人们去创造更新的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升华的过程,不仅是要掌握了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而且一刻也不能停止对文化的再造。
第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格尔兹认为,在面对一些有关血缘、语言、风俗的问题时,人的自身会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难以抗拒的强制力,这种强制力可能会因人、因社会和时代而异。石羊境内有彝、白、哈尼、回等少数民族杂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方式均不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通过联姻、商品交易等,相互来往密切,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借鉴和适应,便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认同与整合。
第三,文风盛行,人才辈出。石羊自明代开始办学以来,就文风盛行。历史上曾有五大书院、一所学宫、八所义学、无数的学馆和私塾,这些教育机构,培养了众多人才。石羊从明成化甲午年起到清末废科举止,科甲中试者共285人,包括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59人,副榜6人。传统教育的熏陶,使民国年间石羊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军官、教育者和商人。在石羊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教育气息浓厚,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在传统教育中,就认为思考和学习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思考的作用。孔子认为仅仅学习不思考会让学生十分迷茫,而仅仅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十分疲惫。而朱熹也提出将学习和思考充分的融合起来才能实现学习的最高目标。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那些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一般都是将学习和思考融合的较好的学生。一方面,他们都较为认真和刻苦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整理,并进行进一步的消化,让从外界学到的知识融合成自身的知识。现代教育在此启示下,更加注重了将学习和思考的有机融合,从而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知识,并不断的培养自由和独立自考的能力,让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教育
1.基于教育形式的视角来看
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教师都是拿着较为简单的教具通过单调的演讲式教学为学生传播知识,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而在现代教育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多样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开展教授工作,如此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第一个创新。
2.基于教育模式的视角来看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并且回顾教育历史也可以发现,很长一段教育史中,校园教育都占主体地位。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再采用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快速更新的社会知识脚步。对于学生来说,要想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也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深造,因而,基于一定的校园教育,采取合理的开放式的现代化社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这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第二个创新。
3.基于教育思想的视角来看
传统教育中都是以提高学生学科知识为主,而现代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很多国外的教育思想也随之传至中国,在其带动下,我国也采用了相应的办法,建立起了合理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代教育体系。而这也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又一个创新。
三、结语
关键词 传统教育 “互联网+”教育 模式
1传统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传统教育是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20世纪初传入中国。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由此,开始了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之间的长期论战。该学派重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传统教育学派也有保守、过时的方面。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课堂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而课堂教育的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互联网+”教育模式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踊チ网博览会上提出,易观国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互联网+企业”(企业互联网化);(二)“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化);(三)“互联网+智慧”(智慧互联网化)。第一阶段是要求企业在实践运营中实现互联网战略;第二阶段针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产品生产(工业4.0),产品供应到产品销售实现互联网化;第三个阶段是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
“互联网+”这一理念从2012提出来到现在一直被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网络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
于Internet的远程协作学习模式是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依托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进行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施依赖于多个因素,学校支持、学习小组建立以及远程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等。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各自组成协作学习小组,围绕相同的专题,在远程网站的支持下进行作品评价、问题讨论和方法交流等协作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模式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远程协作点评作品、讨论问题和交流等。
3“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比较
3.1拓宽眼界
传统教育模式中,在一些重大观点上,教师皆主张一种观点,有时也会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的其他观点,但教师会强调自己认可的观点,并强硬地主张学生也要同观点,甚至还会找出大量论据,论证自己认可观点的正确性……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观点的狭窄灌输,对于没有什么辨别能力,没有相应经历的学生而言,往往是灌输什么观点,终身都会坚持什么观点。这显然是狭窄的一家之言(此处并不讨论观点的对错,仅就观点的形式而言)。
“互联网+”教育模式则是众家之言,多种观点的集合,在诸多观点中,可能有相近的,也可能有相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多观点、多角度、立体的世界,而不是世界只是唯一的平面,让学生在多观点的世界里,自主寻求答案,自己判断、筛选正确答案,而不是人已成年,还认为世界都是一样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学生使用得越早,越能拓宽学生观察世界的眼界。
3.2突破局限
网络时代和纸版时代的变换,让我们意识到一种新的转变正在发生,当“互联网+”与教育结合,当新技术与教育碰撞,我们需要新的视角,才能够突破已有的模式,开启新的格局。
五维突破,重新定义和理解“互联网+教育”。
第一维度:时代原点。第一维度就像一个小小的跳动的点一样。但是,这个点直接关系着后面所有维度的构成。时代原点就是教育与技术结合的第一个维度。紧跟时展的脉搏,让我们不容易偏离方向。时代原点既包含新时代与教育期待,也包括新技术与教育联想。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速度,我们需要去感知和理解。然而,看上去有些旧的技术又总是被忽略,这同样也是一个来不及怀旧的时代规律,我们同样需要去认识把握。时代原点,让我们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节奏,明晰这样一个时代对教育的需要求转变,从而坚定地面向那个还未创造出来的新格局。
第二维度:虚实结合。对那些一出生就已经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他们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目前,我们大多数则是互联网的移民。对移民来说很理解原住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情感。移民总是想讨论清楚到底该不该去使用互联网,使用到什么程度合适,如果有效、适度地使用互联网。而原住民的情感则大不相同,他们明明已经在使用互联网,却不觉得正在使用,往往认为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带来的感受没有太多区别,不存在要不要使用互联网的问题,而是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已然混合成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需要注重学生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尝试着走入虚拟的世界。虚实结合是教育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第二个维度。这就意味着,如果只是考虑实体空间内的面对面交流,并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促进这种交流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却不去触及如何构建虚拟空间的学习环境,如何打破实体与虚拟的边界,怎样打造新的学习习惯形成新的教学范式,那么教育与技术的结合只能徘徊在门外。
第三维度:工具立体。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让第二维度“虚实结合”普遍发生!第三个维度是工具立体!工具包括越来越便宜的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谷歌眼镜等;还包括这些智能设备里所蕴藏的巨大宝藏――应用程序(APP);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平台、软件和开发工具。工具不仅让创造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也让内容的改造与使用更加便捷,更让新的链接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
第四维度:教师智慧。如果说前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那么接下来的第四维度需要教师智慧的加入。四维空间并不是那么容易琢磨得清楚的关系。
第四维度中教师智慧的加入正在打破很多既定的格局。教师,正在发生转变;教师,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正在重新打破已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正在变得多元化,更加富有价值!也只有教师智慧这个维度的叠加,前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立体小广场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彰显意义。
第五S度:学生创造。后一个维度:即第五个维度是学生创造。这个维度受到第四维度的强烈影响,但却是完全独立的维度。也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跳出已有体系框架,真正拥有选择权,跟随自己热爱开展学习的时候,真正的互联网+教育变革才会发生。这种独立性对整个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开始意识到更广泛的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开始重新定义不同方式的真实感,开始发现更多样的教师风格可供选择,开始更多地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这就是五个维度共同构成的新格局。打开这五个维度,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也将变得清晰起来。
3.3增加机会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分等级的,不管造成等级的原因多么复杂,但结果就是教育的等级相差悬殊,直辖市、省、市、县、农村的教育程度明显差别很大,就算教育部门有意改变教育环境,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兼顾庞大的受教体,但是如果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打破空间的壁垒,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中国最好的名师传送到偏僻的乡村,县镇,甚至可以把世界级别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山区的学校,“互联网+”教育模式可能让教育环境不好的学生接受一辈子也不敢想的优质教育资源。
3.4培养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单向灌输模式担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动学习的情况比传统教育模式要多得多,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是引导位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创新能力更难以形成。
“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最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我质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解疑,
为了查找一个问题甚至一个名词的答案,往往需要在“互联网+”查找相当多的词条或解释,出于需要,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查找相当数量的信息,出于兴趣,还可能继续查找相关的大量信息,这种主动查找信息点、知识点的方式渐渐养成后,会在无形中培养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而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和创造性发挥。
3.5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诸多能力的总和。传统教育模式也有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都是一个问题:填鸦式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得不到积极的训练,但是“互联网+”模式则刚好(下转第28页)(上接第7页)弥补了这种被动。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大信息量,并且信息的真伪不确定,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判断,理解,分析,概括,如果没有这种综合能力,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不会很好的被使用,反倒会成为压力,使用“互联网+”教育,要求受教者必须主动能动地筛选信息,如果有一条信息不筛选,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也可能被欺骗,甚至被伤害,这种互联网的特点,本能地要求受教者提高自己的综合辨别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将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取得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3.6减轻教师负担
“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对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有时间可以专心做教学和课题研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 传道 授业 解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2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师说》有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这是千余年前,中国先贤对教师职业的探讨,也是对教育的研究和思考。虽然时光跨越了千载,但其飞扬的师道精神,敏锐的思想洞见,不仅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也对现代教育提供了思想的光芒。
1 传道:教育建构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道”是一个意蕴极为深广的概念,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范畴。在韩愈的《师说》中指出,“道”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是指儒家的思想道德,“传道”即是用儒家的思想道德教诲学生。对于现代教育而言,“传道”依然是教育的首要内容,而作为本体论的“道”是指随着社会进步、时展而凝练成的现代思想道德体系,它既内含着传统儒家思想道德的精华内容,又吸纳了人类思想文明的新成果。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产物。”[2]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是使“人之为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者首先应成为受教育者的精神导师,教育应“教给孩子们世界性的道德观念,使他们学会并实践这些品德,如神情专注、同情、诚实、正直、非暴力、尊重多样性,以学习与人和平、和睦相处”[3],教师“传道”的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切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
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进行正确地引导,帮助他们建构和谐健壮的精神世界,最终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心智先行,此乃治学之道的基础所在”[4],也是强调教育的首要内容乃在“传道”,包括思想、价值、品德、情感、美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强调:“人格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人格教育既要传导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如同情、友谊、责任、毅力等,又应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现代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事、适应社会挑战的重要方面。”[5]吴启迪校长指出,大学之“道”必须是最终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也就是说“传道”依然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传道”不仅可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及课程教学之中,也可以呈现在校园环境的各个场域,一切“成人”之美的教育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传道”。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6]大师体现的是精神品质、思想道德的力量,是“道”的代言人。亦如德国思想家雅思贝尔斯将大学生活界定为“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对“传道”教育的另一种表达。
特别是当今世界,传媒无比强大,资讯极其发达,人类的知识、技术及经验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即使疲于应付也只能落个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事实上,这种由西方所开启的重知识传授的教育观念已经明显不适宜现代教育的发展。传授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末道小技,而思想道德教育――“传道”――日益突显其意义。“传道”为深陷知识爆炸漩涡中的现代教育指明了出路,对于廓清真伪杂陈的海量知识信息,抓住世界的本质及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的 “大学之道”早已强调“在明明德”,与现代的高等教育的新观念遥相呼应,这既是“大学”教育之道的返璞归真,也再次昭示了大学教育应把“传道”作为首要内容,精神的建构和追求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依然是一个真命题。
2 授业:教育助益人的现实生活
梅贻琦教授在《大学一解》中言道:“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甚远哉!”[7]大学教育应该兼顾人的现实生存,教育既是当下生活又要为未来的一种作准备。诚如陈平原先生所说:“教育家之不同于思想家,在其于合理性外,不能不考虑可行性。只讲义理修养,丝毫不顾及学生的世俗生活,作为教育家,不能说是尽职的。”[8]
对于教育者来说,授业首先是将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下一代,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这些专业知识既包括一代代积淀并凝固下来的人类经验,也融入了教师重新阐释和加工的新内涵,是一种活的生长着的知识和技能。从人类智慧结晶的角度看,这些专业知识应当为人类共同所有,教师的职责是把它传续下去;从教师心力融入的角度看,它又留下了个人才智及劳动的烙印,应当给予尊重和保护,授业则成了教师的一种奉献。其次,将个体的人生阅历和生命感触以及人类的生存经验和技能分享给下一代,是授业的另一个向度。个体生命是极其短暂的,生活情境也是极其有限的,在人类追求完美、自由的生命体验中,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教育主体分享到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世界,使原本短暂有限的生命个体变得生动充盈。当然,教育者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给予,更不是意味着自己专业或技能的泄漏或失去,而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社会确认和实现的过程。教师通过授业使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全人类生命的结晶的洪流之中,从而实现了一种永恒,个体价值也得以实现。
对于受教育者,受业并不是简单地因袭先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基石上掌握生存的本领,还要用心去体认和感受那些潜藏在那些知识和技能之下的先辈的生活和精神,一种积极向上、渴望生活、努力思考的生命醒觉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知识的建构和累积,也不会有一代代维护和建筑这幢知识大厦的教育者。受教育者除了学习掌握这些基于谋生的工具性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自觉地从教育者手中接过接力棒,站在先辈的肩膀上,以更加清晰和恢宏的气度参与人类知识大厦的构建进程。“甲完成了的行为只能由乙凭借甲自身的存在使之振奋起来,并依靠本身,变成乙的行为、内在特性、工作和他自身的一部分。”[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授业”者还是“受业”者,都不是教育的终点,而只是人类无限生命的一个交点,一个生活继续前行的起点。
3 解惑:教育的当下力量
现代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在树人。树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生长的过程,一个朝着人类完美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就是在教育的合力下解决一个个“惑”,走向不断完美的人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这个层次上,教育就是祛惑。
然而,作为教育者经常会有一种偏差,以为解惑就是指为学生解除专业领域中那些深奥难解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师,当然有义务和责任在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内为学生答疑解惑,但这并不是现代教育“解惑”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内容。所谓“解惑”,是解答学生当下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其中可能涉及专业问题,但更多的可能与专业毫无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归结到人,即教育要为“人”的生活服务,要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惑”应该是受教育者所感受到并提出来的,而不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前人的教训所推导出来的难点或问题。教师答疑解惑,是应学生之需,而不是教师个人自说自话。只有针对学生的困惑作出的解答,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目的。如果“困惑”只是源于教师的臆测,就很可能使教育陷于盲目,一方面是教师挥汗如雨地自说自话,另一方面是学生们无动于衷的课堂表现。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内容…几乎在全世界都受到指责”[10],因为很多的内容不符合个人的需要,或者和当下生活的问题脱节。教育及其所教学的内容经常以一种令人憎恶的傲慢姿态现身,它无视教学主体的现实生活,不食人间烟火,一味沉醉于自说自话的与世隔绝的案牍系统中。一方面学生在教学世界之外获得极为多样化的信息,如何甄别、判断及取舍,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无暇顾及的案牍之中挥汗如雨、插科打诨,甚至连那些有用的、现代的且适合学生兴趣的信息都很少被教师提到或利用,这样的教育怎么会有力量和魅力呢?“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教学大纲都不能为人们提供有关真实世界的知识,…也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他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军事的、社会的和民族的矛盾,世界性的饥馑,青年与妇女的地位以及少数民族的环境条件等等”[11],因此,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教育内容不仅脱离社会现实,而且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
困扰现代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非所“惑”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44届通过的《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之综合行动纲领》指出,“教育必须发展尊重自由的能力和面对挑战的技能。这意味着使公民作好准备以应付困难而又变化莫测的形势,并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12]。教育首先是生活,而不是为将来所作的准备。教育首先要照亮正在当下生活着的人生,要解答和回应当下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学会生存”也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也是教育的当下力量。
参考文献:
[1](唐)韩愈著,岳珍等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中华书局,2010.
[2][4]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7.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8.
[5]成才,先写好“人”[N].文汇报,2001-11-14(1).
[6][7]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
[8]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江月译.西方的没落[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46.
传统教育的一个主旨,就是培养“大我”、修养“小我”。对培养“大我”,用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先生也持类似观点,认为教育应“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同时,顾炎武也重视修养“小我”,常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八个字勉励后辈。
顾炎武所说的“行己有耻”,简言之就是不做那些被认为可耻的事情,具体而言,是指恪守传统道德价值,即“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四维八德”。这是传统教育对个体生命修养的一个标准。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养“小我”,是培养“大我”的必由手段。
传统教育使用的教材是独特的,其中最经典的教材当属《道德经》与《论语》。传统教育讲究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材也是不断地发展、完善,后来逐渐有了统称为“十三经”的《易》、《诗》、《书》、《礼》、《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等一系列古代文化典籍,几乎是被作为教材使用。
可以说,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得以创新、发展、进步,这其中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历史上的文化传承,孔子编修典籍而存周礼,秦代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承秦制,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甚至,我们今天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子孙、龙的传人,都有赖于传统教育对文化传承的维护。传统教育也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使儒、释、道三教并行不悖,使新儒学产生并传衍,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中华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与传统教育水融,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是道德上的“四维八德”、文学上的诗词歌赋,其发展与繁荣,追溯起来无一不是与传统教育的发展相互依存。文化发展的周期性与教育发展的周期性常常是同步的。在这个问题上,中西教育都有迹可循。比如说,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既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期,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期。以中国为例,那一时代,老庄、孔孟以外,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一个文化爆发期。究其原因,当时私学兴盛,孔子等人开门办学,广收门徒,使知识得以广泛传播,为文化大发展做了充足的教育准备。
因此可以说,文化的发展,是教育不懈推动的结果。而文化,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晶。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育也具有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就曾指出,中华文化属于阴性文化。这是什么意思呢?以中国艺术为例,文人墨客向来喜欢以风花雪月为题材,作品中常带着几分柔美与忧伤。在创作方法上喜欢含蓄地表达自我,或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多用典故,讲求意境美。这就是一种阴性文化特征。这一文化特征也影响了传统教育,不仅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也表现在教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比如,传统教育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注意把握教育的契机。传统教育还提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认为事物具有共通性,人们可以通过“此”来认识“彼”。
即便在今天,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仍然对现代教育产生着持续的、深远的影响。
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在学生启蒙阶段,要学习天地万物是怎么一回事,要学习从开天地到历朝历代沿革的历史,要学习尊老爱幼、互谦互让等道德伦理知识。这构成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几千年来都这样讲。从现代教育学的视角来看,让学生从小接受基本的世界观、历史观、道德观教育,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在现代教育中仍被强调和重视。从这一点来看,传统教育是具有超前性的。
传统教育的超前性还表现在,它的很多思想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比如说,《道德经》和《论语》,既是传统教育的讲义,也是传统教育的教育观、人生观、方法论的集大成者。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深入探究下去,会给我们很多教育的启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教育思想,至今熠熠生辉。
传统教育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追求人类社会与世间万物、社会现实相适应,与生命发展规律相适应。这种来自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比如说,传统教育非常重视背诵,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离开了背诵,就没有知识的宽度与厚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也缺少了纽带。因此,传统教育中,有一个可以称之为“登堂入室教学法”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在背诵的基础上释疑解惑,使学生循序渐进,最终学有所成。这个传统教学法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源自于生产生活的常识。背诵,就像是沤肥。释疑解惑,就是施肥浇水、整枝打叶,帮助植物生长。
为什么说背诵像沤肥呢?我们知道,沤肥,就是把草木燃烧成灰,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沤上十天半月,就会变成很好的有机肥料。沤肥的过程,就是发酵、变化的过程。背诵的过程也与此类似。一方面,通过强化记忆,把必需的文化知识积淀在头脑中,为知识的融合奠定基础,进而转化为思想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大声诵读,不断地刺激接受感官,加速知识的转化与更新,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1. 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 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 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1. 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 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学;网络教育教学;差异;发展
1.传统教育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的差异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师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素养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活动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二是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教科书的教学顺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教师的语言、行为和教态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谓的言传身教;四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反应,随时调整课堂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改变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当然传统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劣势。一是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填灌式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局限性较大,甚至有些知识已经与科技进步脱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三是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黑板和教室为活动中心,教学活动较为枯燥,容易引起学习疲劳。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习者有学习愿望,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络教育。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学方式非常多样,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的应用,使网络教学手段非常灵活,能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二是网络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不同课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检测方式;三是网络教学地点和时间非常灵活,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四是网络教学内容体系较为丰富,不局限于课本,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更新非常迅速,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快地获取更多信息,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满足学习需求。正由于网络教学极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既有优势又有弊端。特别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自律性较差,在没有教师的约束下,难以做到自主学习。而且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没必要了解的,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利弊、优势互补,因此现在网络教学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网络教学未必可以淘汰传统教学而独立存在,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
2.1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
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多地考虑传统课堂的需要,让网络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中引入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加入与时俱进的流行元素,加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加入网络课堂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更多地运用图片、视频、音乐代替传统说教。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具体学情和客观条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2.2网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正因为网络便利,很多网络资源鱼龙混杂。为了实现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首先必须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设计网络教学时要更用心,网络教学目标要清晰,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难度设置要合理,并根据学生兴趣选取适当的拓展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在网络教学中设置明确的学习指导。网络教学资源非常多,学生在众多信息中很可能迷失,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指导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分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重点内容和基本了解内容之间的划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必须实施一些检测手段。可以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督促,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和在线完成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结语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使网络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亮.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品牌(下半月),2014,11:26.
[2]张小巧,郭根生.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8,02:89-91.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一、海南黎族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夫妻关系友好和睦,家庭氛围融洽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对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夫妻之间有事都互相体谅,关系很和睦。在黎族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通过协商共同处理家庭事务。黎族经历过漫长的母系氏族时期,因此遗留下来的一些尊重女性的传统使得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女性的地位没有因为性别而受到影响,反而把女性作为家庭的财富,不论夫家还是娘家都保留对女子的地位。女子出嫁之后,更加得到夫家的尊重和认同。夫妻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是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基础,孩子成长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其身心会健康发展。夫妻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实在的教育因素。丈夫爱护妻子,妻子体贴丈夫,会给家庭尤其是孩子带来良好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人情味,使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家庭气氛和谐愉快,这是孩子各种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最佳环境;夫妻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感情融洽,就能够在多方面进行交流,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容易充分协商,建议要求,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尊重子女,重男轻女的观念不突出
因海南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得早年岛内黎族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较少,重男轻女的观念并不突出。黎族人对生儿育女非常重视,把它看成是家、寨、族里的一件喜事,不管生男生女,都认为对家庭有利[3]。女儿一样有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即使已出嫁,但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回娘家看望父母。黎族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养育,将子女视为家庭的财富。父母爱护子女并不娇惯孩子,他们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某些观念的灌输和影响,教育他们要勤劳诚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和礼貌待客。黎族家庭的父母尊重孩子,总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尊重孩子的隐私。黎族的“隆闺”正是父母为子女自由恋爱所建造的场所。
(三)敬老爱幼、与人为善,为子女树立学习榜样
黎族民风淳朴、恪守信誉、团结互助,只要寨中或族里有人遭受灾难,全族都给予赈济;一家的丧葬嫁娶,全族人都会赶来帮忙。他们利己观念淡薄,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邻里乡亲总会互帮互助。父母这种朴实善良的传统美德,对子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子女学习的直接榜样。黎族的“和亩制”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则,但对非主要劳动力的老人和小孩却“区别对待”,会分给相当于一个成人劳动力一半的食物。黎族家庭认为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如果子女不孝敬赡养老人,则会受到族人的指责。黎族父母也将养育子女当做自己应尽的职责,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辛勤劳动。
二、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父母工作节奏较快,家庭意识淡薄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年轻父母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多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幼儿。他们或是将幼儿托付给家中祖辈或亲戚,或是送到寄宿制学校,让长辈或学校承担照顾幼儿和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却忽略了照顾和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年轻父母花在家中的时间和精力极少,对家庭不够重视,家庭意识淡薄。在教育子女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共同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上,仍有约10%的家长强调个人繁忙,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幼儿与父母聚少离多,难以从父母那体会到关爱和保护,心理归属和依恋感难以建立,长此以往,会引发人格缺陷和多种心理问题。孩子在认识和价值观形成阶段较少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影响,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路程上出现了偏差,其家庭意识和责任感日渐淡薄。
(二)现代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相互理解不够
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少,具体表现在交谈时间和谈话内容方式两方面。据有关人士调查研究,家长在晚上8点以后才回家的占到1/3,父母回到家以后,有一半的家长和孩子交谈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交谈方式多是父母问孩子答,以封闭式的“好不好”之类的问题为主,孩子很少主动与父母谈心,而交谈的内容也以学业问题为主,情感交流偏少。两代交流与沟通减少,使得互相理解不够。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不理解自己,从父母那得到的情感温暖不足,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父母则会觉得孩子不体谅自己,没有学会感恩。父母缺乏对孩子身心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难以对孩子进行全面科学的家庭教育;子女不主动配合父母,也会使得家庭教育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缺乏沟通和互相不理解会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和对抗的情绪,不利于子女情感、情绪和社会化的发展。
(三)空巢老人趋为主流,传统美德淡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观念也随之变化,因此不少年轻父母摒弃“父母在,不远游”的旧观念,离开故土去别的城市谋生,家庭结构也随之变成了空巢家庭,空巢老人趋为主流。年轻父母远在他乡工作,无法承担孝敬家中老人的责任,也就没能为幼儿建立一个直观的学习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父母给幼儿呈现一个好的榜样,幼儿经历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之后会在相似的情景下做出相应的好的行为。而在空巢家庭中,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不能成为良好的“教材”影响幼儿。
(四)重知识技能教育而轻视德育教育
有的家长在认识或实践上存在偏差,往往将较为容易被评价的学业成绩和艺术技能等级视为家庭教育的重点,而忽视了家庭德育。学业成绩固然可以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儿童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教育,还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父母意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却很少能真正落实。中国集团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一个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这一结果表明,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认识与行为脱节。
三、黎族传统家庭教育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从以上黎族家庭教育的特点,联系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借鉴黎族家庭教育中的有益因素,对匡正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无裨益。
(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基础
父母应该处理好各种家庭关系,做到像黎族夫妻关系那样和睦相处。健康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如果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并想尽可能地教育他们,他们就应该尽量不使彼此之间的不和睦发展到分裂,从而不把孩子置于最困难的困境。父母应该认真履行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不应将之推给另一方或长辈或学校。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起着无人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需要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即父母要严于律己、自我规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他们创造的家是最舒适、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让孩子对家有依恋感、归属感。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加强理解与沟通,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生活空间
哈特的研究表明,在孩子大约2岁左右时,其自主意识就开始萌发。孩子开始区别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时,孩子更加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6]。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和观念上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分歧甚至冲突。父母应当充分关爱和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加强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充分发挥自我的独立空间和机会,不要过多地束缚孩子。要充分地相信孩子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支持。
(三)重视德育教育,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期。真正落实道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这种影响是持久的、全面的、渗透性的。父母应重视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促进孩子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如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即使年轻父母因为工作等各种客观原因而无法在身边照顾老人,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年轻父母关爱老人,不仅仅是对养育之恩的回报,同时也是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榜样。班杜拉认为,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结果能够以与直接经验的结果同样的方式调节人们的行为。可见,父母的榜样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带来教育的革命
教育本身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发达的教育。尽管人类的历史写地是战争史、帝王将相史,但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技术发展史。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有强大技术革命的有力推动。同时,技术的发展又带动了教育的发展。
每一次技术进步不仅给教育增加了新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给教育带来新的知识传播形式。纸张的发明淘汰了沉重的知识载体--竹简,汗牛充栋的竹简被浓缩成薄薄的书本,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学富五车"的成语成了遥远的过去;印刷术的发明把大量的人力从烦琐的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信息可以没有损耗地被复制成千上万遍,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广播、电视的发明使单向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明打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传播载体的状况,使教育迈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它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信息资源库,全球范围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供同一知识领域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任何有知识需求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学习,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教学交互。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即将形成。
二、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实现。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类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老师以学生为本,校长以老师为本,各级政府官员以校长为本,学生受教育后以服务于社会为本。
教育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需求:珍爱生命、维护尊严、谋求发展。
珍爱生命就是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互联网不仅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增加了财富,提供了方便,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大大拓展了空间。互联网使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和好奇心;在互联网上人们参与时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别人的观点,沟通政府与民意,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文化方面,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新兴的文化空间。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使生命更加有意义。
维护尊严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没有平等就无所谓尊严,教育权利的演变为我们观察信息时代的平等观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自古以来,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师道尊严是维持师生关系的基础,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几千年来的教育是老师主导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在这种体制下,学生求真求新的天性被扼杀,创造力逐渐在负担沉重的课业中消磨殆近。互联网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界限模糊化,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结庐授课",真正实现了孔子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互联网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公平教育,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资源,不管你的家庭背景、智商存在多大差异,性格内向或外向,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老师、课程、授课方式,可以是听讲,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互联网的非歧视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人在教育权利和尊严上的平等。
谋求发展是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资源的多样化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个人发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发展方向,选择特定方向的优秀资源,同一流的大师学习和对话,深刻挖掘自身发展的潜能。
三、互联网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挑战。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我们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面对的一场革命。
1.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鉴于信息化对学习观和教育观带来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领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纷纷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呈现出国家重视、政府推动的显著特征。如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进入教育网计划、欧盟的尤利卡计划、法国的实践计划行动纲领、韩国的虚拟大学、新加坡的智慧岛方案等等。我国也在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有些有远见的大学或政府部门已经设置了教育信息化处室,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把握教育发展变革方向。但从整体上看,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只是喊在口头上,在网络基础设施、师资技能准备、教育资源建设上的投入上远远不够。我们是否认识到学校没有建校园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建教室,没有连接互联网就等同于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学资源库就等同于学校没有老师?
2.学校功能的转变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的知识产生、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等功能也在逐步演变。知识产生的功能逐步增强,受互联网的影响,知识传播功能将被逐渐弱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应逐步演变成以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机构。
由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的另一个功能--知识水平鉴别功能将渐渐增强。大学将通过政府授权,成为以鉴别人们掌握知识水平为目的的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对学习效果的鉴别与认证将随着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趋于复杂化、科学化、专业化。
3.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并强调互联网这个工具,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互联网的应用将极大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对于一个教师,他(她)的多少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多少创新的学术成果能经得住实践检验、为人所用,都将成为评判一个老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体制下,教师的水平由学校评判。互联网时代,裁判主体变成了整个学习社会的学生。评价方法从领导或同行参观一堂作秀似的公开课,变成学生对该教师的网上课程的评价和选课率的高低。信息时代,老师将变成公众人物,其教学和学术成就将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弄虚作假、学术腐败,将在互联网时代无处遁形。
4.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明能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知识和学习,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
此外,学生还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网络观。网络是一种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用途,用途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因此,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于游戏、虚无、的精神鸦片。因此,在积极倡导建设"绿色网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网络观,形成对信息的判断力和防范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互联网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育、经济等领域,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第五空间的争夺
技术的发展常常令人炫目,其中一些技术象流星一样风靡一段时间后就难觅踪迹了。如在1985年的美国,大唱片曾经是年销售240亿美元的大行业,由于录音带、CD等技术的进步,五年之后大唱片在美国的商场中完全消失了。而今的录音带、录像带的市场也在日渐萎缩。而有些技术如印刷术则不同,它会长期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升级。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则远比电影、电视、印刷等技术要大的多。
互联网不但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而且对产生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甚至语言的演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凭借对网络空间的掌握和控制,一些经济文化大国通过对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宣扬与传播,悄然侵蚀着他国的传统文化。美国大片、日剧韩剧,在网络时代可以迅速风靡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和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哈韩哈日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乃至占领。语言的演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不久前在网络小众间使用的词汇,没几天就成了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如果哪个民族不抓住这个机会发展,今后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上人们把一个国家的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等三个空间,靠科技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的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的第四空间(或称领宇)。而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的第五空间(存在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或称领网)。尽管它不存在有形的边界,但它靠知识产权、文化和价值观念、技术壁垒等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对互联网主导权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国家争夺战,而且正日趋激烈,我们必须而且能够在这个战场上夺取胜利。
五、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转变观念,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自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政府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1999年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专门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管投入有限,国家公共网络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络,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已经建成,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基础教育校校通工程已经启动,大学校园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工程项目,分布在我国西部的约152所大学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高速连接,缩小了东西部之间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校园网络课程建设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陈至立同志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
1.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中国教育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精华,为人类教育宝库和世界教育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当理性审视传统教育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育在培养现代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缺失。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传授知识变成了灌输知识。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这显然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的。素质教育的观念自打提出后逐渐深入人心,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之对立的应试教育则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这也表现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不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所以教育也应该因文化而异。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少数民族区域多处在偏僻之处,交通不太发达,经济相对滞后,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更是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会极大影响中国实现全面腾飞。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新社会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2.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待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精神世界。我国的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挖掘程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中所含的德育观念开发和利用还十分有限。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所谓的“修身”之说,指的即是提高品德的修养。例如:少数民族对家庭教育很重视。从何看出呢?满族谚语有云:“树木从小剪枝,儿女从小教育。”蒙古族也有格言——若家教慌乱,奋斗依靠,上进的目标无从会有。类似这样关于家庭教育的谚语与格言数不胜数。少数民族很早就有了家庭教育这一观念,他们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强调从小教育,也十分注意教育的方法,认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所以父母事事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他们还强调严格教育,如他们所说的“教子如训虎”。这些正说明了少数民族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反观现在的某些家庭,父母为了工作事业,将孩子扔给保姆管,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学习情况也是不够关心,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还有一些家庭存在教育孩子方法不当的问题,有的极度溺爱、放任不管,有的则是棍棒教育。这些方法都是不恰当的,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对孩子的意识形态、社会认知进行初步的定型。少数民族的德育内容及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还表现在礼仪礼节,宗教信仰,民间传承,风俗习惯等方面。文化由于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多样性,但多样化的文化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呈现出交汇融合的状态。德育是指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包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法制观点、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德育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且必须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和全面教育。少数民族的德育与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德育在传承、选择、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其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所谓教育,是通过健全人的思想品德去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目的。德育通过言传身教,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提升素质水平,健全人格,提高道德觉悟。
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传统民族区域传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少人持有比较片面的观点,不能够从整体对两者的关系做出分析。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传统教育不仅占据了过去、现在,还将影响未来的教育,所以说传统教育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传统教育中的某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仍旧在现代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着。这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德育的目的不是将其与传统教育完全隔离开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彰显着少数民族的哲学观与道德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来源有实际的生产生活、古老的神话传说、传统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和节气。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节日中含有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吸引着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节日当中去。人们在欢快庆祝节日的时候,不仅能够将其中蕴含着的德育价值观传承下来,还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对道德价值的认同感。例如:藏族比较著名的节日有沐浴节、藏历年和转山会。在藏历的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藏族人民会迎来“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意为洗澡。藏族人民认为洗浴可以洗去疾病,带来吉祥和好运。单单是这种美好的期盼与愿望,就展现出藏族人民平静宁和的内心世界。在沐浴节期间,人们带着帐篷、青稞酒、酥油饼等食品来到河边嬉戏游泳,沐浴在自然世界的风和日丽之中,享受着悠闲舒服的时光。藏历年是藏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人们常说的“三十晚上回家过年”,这里的过年指的是汉族农历的春节,藏历年则是西藏人民的“春节”。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藏族人民就为过节准备各种各样的吃、穿、用的东西。过节的时候,人们会举行插新经幡、驱鬼、转山拜佛、赛马等活动,欢庆节日会从藏历初一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这点和汉族“春节”很像。藏历新年作为辞旧迎新的节日,既是一次欢庆团圆的盛会,也表达出“对过去的总结以及对新年的展望”的愿景。在转山会到来这一天,藏族人民会相邀结伴,带上茶酒饮食,到郊野的山上和寺院去踏青、朝佛。人们一路游玩、待到太阳西下,才载歌载舞,尽兴而归。除了藏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文化,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蒙古族的“旧历新年”、布朗族的“厚南节”、苗族的“苗年”和哈尼族的“扎勒特”等。庆祝传统节日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还能够通过传统活动来表达对文化的深刻认同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融合,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从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之中,可以看出,教育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传递出来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成为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教育之中蕴含的道德理念,通过适合的方式加以推广,使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得到发扬。我相信,道德价值观只有融入到实际的生产需求上,才会有所价值。而推广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承的手段,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推广中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在教育理念中,也应该注重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融合。所以传统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同时德育又将发扬传统教育中的崇高道德思想这一关系是不容置疑的。
2.对德育的认识及定位缺少清晰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被定义成“管理”与“约束”。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学生手册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可是这样的手册是否起到了教育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管理约束而不是教育。只是通过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完全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看过这个手册,或者说有些人会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的就越要尝试。而德育是在无形中对心灵进行熏陶与洗涤,达到精神思想上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永恒的过程。所以,关于的德育的定位,确实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们都知道,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够被运用到实际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认识到文化差异,做到结合实际文化的创新德育。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在推广德育工作时,应当做到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所以德育教育不只是针对大部分群体的教育,更应该考虑到地区文化的差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才是良好的发展道路。所谓的创新教育,只是将德育教育推广发展的方法。在教育领域,我们离不开创新。
2.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融合。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道德观念就注定这些思想之间是有摩擦碰撞的。特别地是,当今世界逐渐趋于全球化,对于优秀文化思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将其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是思想浪潮中的一大瑰宝。对教育来说,各种观念也应该是互相促进吸收的。想要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思想的文化价值。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传统教育有着一定的弊端,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能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发挥。德育工作培养人格,感悟人文情怀,提升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推崇和发展,进而转化成融入民族血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曹能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
[2]杨其勇.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9(4)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1(6)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901.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整合
1.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一体化,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近年来各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的诠释
何为现代教育技术呢?现代教育技术是指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结合。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然打破传统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带入到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时间上,在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将是无限的宽泛。在这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度整合的天地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再也不用那么多的吃粉笔灰,只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上课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有了很好的保障,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作为教育者,也不能盲目的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要领悟现代化教育的真谛。
3.现代化教育的优点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原因很简单,老师们之前都做了很好的备课,教师教得也很辛苦,可是短短40多分钟,不仅仅讲不了多少内容,而且一味的在黑板上进行教学,很是枯燥,但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就使课堂的教育有了不一样的效果,最简单的例子,学科教学与幻灯片的结合,不仅仅是教育方式变得新颖,而且完成了原来至少要2节课完成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例如:低年级利用智能ABC打字,中年级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高年级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验算、利用画图工具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分析与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学会用图表工具制作统计图的信息技术教学。总之,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是很有前景的。
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的相结合传造出了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曾经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只是在想象中想象一下,并不指望能够实现这样的现实,不过时代的发展
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没想到现在,也可以用远程教育了!远程教育使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逐步开始消除地区性的教育差距;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以建立校园计算机网络为信托,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用计算机辅助学习、辅助教学、辅助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建立全新的面向信息时代的新教育体系,人类的学习也从阶段学习逐渐转变为终身学习。利用远程教育教学,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增加了课堂容量。通过学习和使用让我懂得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不仅是服务教学,而且是服务自身,有利于自身进步。让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改变,视野逐渐开阔,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在以上这些典型的课例中,信息技术都以工具的形式与整个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很难把它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因为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他们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沉闷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学或互学的关系,同时也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
教学效果直观。从过去以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经验等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种包括各种类型资源的网上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能够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益。
4.领悟现代化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