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03:1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历史影视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
(一)与教师的联系
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是历史课程革新的主力军,其素质能够影响教学的质量,而作为历史教学资源的历史影视资源,则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师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历史影视资源能拓宽历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不仅都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有的教师却只精通某一时期的人文历史概况或倾向于某一特定历史环境的研究,这意味着教师对整个历史结构认知的欠缺[2]。而历史影视资源能有效帮助教师完善其历史知识结构,此外,教师也可依据自身扎实的知识对历史影视资源进行一定的历史考证,纠正其存在的不符合史实的显著错误,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还起到了对历史影视资源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历史影视资源能以其声情并茂的特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若能将历史影视资源合理应用于历史的实践课堂上,就能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与学生的联系
首先,合理运用历史影视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时,就会能动地去学习。传统的历史学习对很多学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通过辅助影视资源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此外,通过影视导入历史教学、突破重难点、衔接相关史实与最新历史知识热点等,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其次,学生通过对史实进行一定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以及概括等一系列认知活动,以此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的无法还原性和过去永久性及抽象性的知识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历史影视资源的形象化、直观性等特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再现历史,学生因此能快速提高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历史的思维空间,从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再次,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都是在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及规律性,倘若能够全面分析历史因果联系以及其规律性,便能全面掌握历史本质及揭示历史规律。而历史影视资源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思维,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进而促进学生纵向思维及横向思维的发展等。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如今,历史影视资源繁多,部分影视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并且向观众宣扬消极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宣扬皇权崇拜、人治思想、奴才意识等,严重毒害社会文化,这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学生在观看历史影视作品时,要有选择性地观看并逐步养成历史批判性思维,做到以尊重历史史实为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中,将声情并茂的历史影视资源引入到高中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更是历史教学的需求。若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开发应用影视资源的主体作用,相信影视资源的优越性会更加发扬光大的。
作者:徐莉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1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这门课程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对道德教育、学生民主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的建立以及合作、竞争、创新等积极精神的培养都有所涉及。初中历史教育中加入人文主义思想教育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历史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地自我认识,启发学生对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更加积极理性地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健全初中生独立、完善的人格。
2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科目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历史这样人文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视初中历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共同的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因此历史课程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科学性,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第二,更新初中历史教学观念,广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在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依靠已有的初中历史教材。历史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材中广泛挖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与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将其贯穿在历史人文教学中。通过对人类文明创造史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很快能够建立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这是历史人文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解放学生思想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全方位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详尽的了解,还应该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提取无价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建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勇往直前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探索精神。马克思在对于人的本质问题上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从马克思的论述中说明人的存在其基本方式是具体的、现实的、自由自在的,而人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人才能在活动中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建立丰富的个性。这一道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同样适用的。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纸上谈兵,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出真知。根据当前历史课程的特点和人文思想教育的特殊性,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历史学科的奥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历史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历史实践活动的课题,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索和挖掘课题涉及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人文思想的自我开发和学习能力,这对初中历史人文教育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有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探索精神。
作者:邓静
一、遵循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好的导学案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很好地将大家引入教学情境中。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首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只有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让导学案教学更好地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展开。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展开相关学习资料的收集。这种让学生参与导学案的准备中来的教学模式是很有意义的。这并不是教师在“偷懒”,这个过程反倒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走进教学素材中。这对于深化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体验将会很有帮助。
《世界的文化杰作》是富有人文情怀的一节教学内容,这节内容的学习中也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会让学生在课下去搜集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一些在文学、音乐以及艺术上非常知名的大家的作品,并且让大家准备关于具体作品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在展开课堂导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谈到著名的音乐家时,学生总结到:通过贝多芬拒绝为侵略者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以及他的著名言论“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自己体会到了贝多芬的坚强性格;在谈到文学巨匠时,一位学生说道:通过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自己认识到他虽然出身贵族家庭晚年却选择“平民化”道路,这深刻反映出文艺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在谈到美术名家部分时,一个同学谈到了凡·高,他说从凡·高身上自己学到了“老老实实、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的创作精神,也学到了凡·高关心穷人的品行及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可贵品质。这些内容都非常准备,学生在课下准备的这些资料也很好地完成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导入。这个过程不仅很有价值,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的直观体现。
二、导学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导学案必然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导学案在设计时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应当将导学案中融入更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或者他们感兴趣的时事新闻,这样在谈到这些内容时大家才会更感兴趣。此外,也可以通过趣味化的问题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出有效铺垫。这些都是好的导学案可以有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对于推进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很有帮助。为了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设计一些灵活有趣的导学案。在讲到《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时,我对学生说,假如你就是当时俄国1861年的农奴,你获得了哪些权利,你有什么感受。在讲到《明治维新》时,明治维新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写了一个剧本,反映了欧美考察团代表向日本天皇汇报并建议全盘西化的情境,代表们不仅简述了改革内容,而且再现了当时的情境。学生对于这些导学案的设计都很感兴趣,这些内容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很好的点缀。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例如,可以让大家根据史实分析华盛顿为何被誉为“美国国父”?可以让学生结合史实谈谈自己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看法。同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为何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却失败了?这些问题都有着高度浓缩性,这些问题的思考也能够很好的深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认识。
三、导学案要注重层次
好的导学案必然能做到层次分明,这也是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当在导学案的设计前透彻的分析教学素材,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这不仅能够让导学案更有说服力,也能够帮学生理清思路,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在讲授《美国的诞生》这一节内容时,开课前我首先给大家做了如下知识介绍:自由女神像高46米,你看她头带王冠,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一本文献──《独立宣言》,这本文献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曾支援美国作战,为纪念美国的独立也表示和美国的友谊,这尊雕像就从法国运抵纽约,至今已有200多年了。那么女神为什么称为自由女神?女神手中的《独立宣言》是一部什么文献?美国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法国又为什么参战?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将会学习《美国的诞生》。学生对于我的课堂导入都听得非常认真,当我介绍完这些背景知识后对于课本知识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逐层剖析课本知识,设计一套层次分明的导学案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导学案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首先应当注重主体性原则,只有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让导学案教学更好地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展开。其次,导学案的设计要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将导学案中融入更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或者他们感兴趣的时事新闻,这样在谈到这些内容时大家才会更感兴趣。此外,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通过逐层剖析课本知识,设计一套层次分明的导学案才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
作者:杨海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
首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技能的人才。这一理念,无论是从眼前的教育内容,到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等都是无可厚非的。另外,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他说过: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教学实践中,将头绪繁乱的各部分历史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纳入一定结构,形成知识框架图,是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达到高效完成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这也是基于目前新课程高中教学现状问题的思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使学生重视知识结构的构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和高考的要求。同时,达到优化课堂效果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以创建实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为研究目的,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动态性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2、活动实践法: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以课堂引导构建、谈话、问卷调查、分析等方法进行探讨。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对象:高三六班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策略及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从2013年9月份开始至2013年12月底结束,共分三阶段。第一阶段:(2013.9—10)课题的准备与申报阶段通过对现阶段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学生学情的了解、分析,充分考虑后,我确定了小课题---《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建构与应用的研究》,认真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收集。如通过对高三六班78名学生的调查:他们困惑的问题是:第一,现在新教材使用专题体例的教材,时空跨越大,内容跳跃性大,时序性差,古今中外历史融于一本教科书,一下很难适应。第二,在初中阶段学的是通史体例的教材,学习方法上、思维方式上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一直存在不能适应专题学习法。理论研究方面: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阅读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著作:《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探讨》等,寻找课题的可操作性及理论依据。第二阶段:(2013.10—2013.11)素材积累与方案研究实施阶段本研究立足于我校的校情,学生的学情、高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为了更好的促进课题研究,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校学生现状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成绩。做法是:第一,结合所一轮复习册子《世纪金榜》,以“导学案”的方式指导知识结构的构建、理清线索,提高学生认知和自学能力。第二,根据必修一(政治文明)和必修二(经济文明)所授内容,引导学生每课、分单元及进行整个模块的知识梳理,并以表格或大扩号归纳的形式形成文字性的东西。再进行纠正、完善,同时好的作品在班级(张贴在公布栏或文化墙)、甚至是在其他班级予以推广。每次过后,积累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素材,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确定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效策略,并形成阶段性的研究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学生动手总结一些典型的案例拍成了幻灯片,对存在的问题,老师及时点评总结。第三阶段:(2013.11—2013.12)研究成果的总结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化和提升,撰写研究报告,并形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字材料,最后结题,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成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激发了学生求知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解题能力与技巧,如答题考虑:认真构思,理清解题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来,答案分几个要点,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分析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等。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本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更好的完善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自己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组织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然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一是,新课程的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跳跃性也很大(时空跨度大)。在短短的45分钟内,对教材的处理很难到位,相比较于老教材来说有时很难把知识分析讲解完毕。二是,教学目标上的三个维度很难兼顾。三是,我的课题研究虽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因此,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新课改高考的方向,向专家学者请教,向同科头老师讨教,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杨粉红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彩虹中学
研究历史必须掌握大量材料,进行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而不能撇开研究对象空发议论。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恩格斯曾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傅斯年更是直言“史学便是史料学”,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些都强调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认知到诠释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学习历史。综合专家的研究,以史料为基础展开历史教学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有利于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史学研究方法的习得和历史思辨能力的提高;
4.能够有效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很多,根据英美学者的归纳,主要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
2).鼓励学生分析史料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重复或摘要史料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历史事件之不同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如拿破仑的性格),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比如:根据“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于之爵,重于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归纳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二、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一、吸引学生关注,提高课堂效果
用古诗词作为课堂的开篇,吸引学生的关注,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大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积累,对历史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但同时也认为历史这门课不过如此。这种心理相当普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出现对历史课不重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实,中学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还很有限,深度也不够。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走向社会,进入中学任教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大学四年是开阔眼界、打实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教书育人或进行科研储备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心理必须纠正和改变。否则,学生就会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对他们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反感。针对学生的此种心理和特点,教师在讲课时,利用古诗词具有语言精辟、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特点,把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古诗词配以形象的图片,做成幻灯片,通过科技手段巧妙地与要讲的内容结合起来,作为课堂开篇,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先秦著作《穆天子传》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先呈现出传说中的西王母美若天仙的形象,以及周穆王的画像图片,并在旁边打出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进而向学生解释此诗的含意。瑶池是传说中昆仑山上池名,西王母的居处。黄竹是一个地名,传说穆王游黄竹之丘,遇风雪,见路有冻人,作诗三章哀之。他曾乘八匹骏马拉的车西游至昆仑山,西王母宴之于瑶池,临别对歌,相约三年后再来,但不久后穆王便死了。在这首诗里,虽然诗人是通过描述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来讽刺当时唐朝的皇帝,但其所引内容却是《穆天子传》中所记内容。通过对该诗的讲解,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周穆王和西王母之间悲戚爱情故事的场景,然后趁机向学生提出一个疑问:难道《穆天子传》就是仅仅记述穆王与传说中的西王母之间的爱情故事吗?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欲知其详的好奇心理,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入讲课内容。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对历史过程和事件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很难用更多的材料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历史事实,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侧面再现相关史实,加深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理解。比如讲唐朝历史,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是封建社会发展繁荣阶段的高峰。唐朝的强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当时便利的交通有密切的联系的。唐人重视驿道,这是发展交通必有的设置。重要的道路沿途都设有驿站。驿道之旁置有店肆,备有驿驴,所谓“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1]41,来往方便。唐朝规定三十里一驿,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的,也不必拘泥于三十里的常数。当时全国共设驿站1639所,这些驿站为来往客商提供了极大方便。河南地区因地处中原,大运河及唐朝经济生命线的“河汴之路”通过此地,加之是东都所在地,故河南的内外交通均十分发达,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东部以汴州为转折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所以,在讲到唐朝的有关历史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河汴之路”与唐朝经济发达状况的关系,教师亦可利用唐诗来表现此交通路线的繁荣与兴盛。唐朝时期,由长安东经虢、陕二州,洛阳,郑,汴直达东南各地的这条道路,横贯河南地区,是唐朝最为重要和繁忙的交通线。高宗时曾把长安和洛阳作为他的东西二宅,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此道的繁忙之状,唐诗中多有记载,如: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杜牧《汴舟行答张祐》:“千万长河共使船。”祖咏《过郑曲》:“路向荥川谷,晴来望尽通。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旅怀劳,淅淅有凉风。”王建《汴路即事》:“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这些都是描写此道的繁忙之状。大量的文人墨客往来于此道之上,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唐代文学之路”[2]60。当然,全国各地的商船亦是川流不息,“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3]137;“宋郑两郡,地管御河,商旅往还,船乘不绝”[4]2483。通过引用、讲解这些诗词,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这条道路的重要性与当时唐朝经济的繁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这条通道与唐朝灭亡的关系,即唐朝后期,这条经济生命线经常被割据的藩镇阻断,进而威胁到唐朝政权的稳定,以致唐朝最后灭亡。
三、了解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当今历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借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包括个人梦在内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选择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歌颂吟咏历史英雄人物事迹的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士气,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比如讲到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时,就可以利用岳飞那首脍炙人口、气势磅礴的《满江红》,通过讲解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绍兴六年(1136),岳飞率军从襄阳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退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5]1246这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奔涌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使学生热血沸腾,爱国热情强烈地迸发出来。除了岳飞本人留下的佳作之外,后人亦有很多诗词歌咏其人其事,这些诗词亦可从侧面丰富学生对岳飞的认识,使岳飞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胡铨的《题岳忠武王庙》:“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岳飞之死的惋惜之情,同时,一个扬鞭策马、奋勇当先、带领兵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亦跃然纸上。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讲解,学生感到历史人物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个个符号,而成为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形象屹立在自己面前。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如此方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恰当引用历史人物所写的诗词,不仅可以起到揭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在加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历史人物的事迹也可以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研究历史问题的新角度
高师院校历史教学的目标,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升华认识,为将来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储备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进一步深造扩展眼界,提高学术能力。过去的历史研究,大多以传统的古籍文献为基础来进行,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方志等资料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对长期被认为文学色彩较浓的诗词相对重视不够。诚然,古诗词有其艺术夸张和不实之处,但有些内容是可以指实的,如一些诗词当中涉及的地名或道路交通线等就完全可以为我们进行相关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尤其是对于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更是如此。[6]比如讲到唐代大诗人王维,其晚年由于政局变化无常,隐居于陕西的终南山之中,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此期间与好友裴迪交往甚多,但当时的具体情况、其所居的生活环境到底如何,历史均无记载。
王维与裴迪留下的唱和诗,为我们复原当时的场景提供了一个视角,使得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王维成为可能。“辋川”指群山诸水环绕,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记载:“辋谷水在县南八里,谷乃骊山、蓝田山相接处。山狭险隘,凿石为途,约三里许。商岭之水由蓝桥伏流至此,千圣洞、细水洞、锡水洞诸水会焉,如车辋环辏,由南而北,圆转二十里。过此则豁然开朗,林野相望。其水又西北注入于灞水,亦谓之辋川。”[7]2563也就是说,王维居住地的大环境大致如此,其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他与诗人裴迪的唱和诗一窥究竟:北垞(王维)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垞(裴迪)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欹湖(王维)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欹湖(裴迪)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南垞(王维)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南垞(裴迪)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临湖亭(王维)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通过这些唱和诗,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的居所就在欹湖边,而且临湖建有一亭,在此迎送与招待好友。欹湖是一个湖面广阔的自然湖,周围森林茂密、生态良好,有多条小河注入其中。在欹湖的岸边还有两个小山包,一个在湖的南部,一个在湖的北部,即南垞与北垞。王维住在南部的小山包附近;裴迪则住在湖北部的小山包附近,他要经常泛舟欹湖,到南山中去采樵,故二人隔湖往来,临湖对饮,开窗面对清波淼漫的欹湖,享受着徐徐清风,过着诗情画意般的惬意生活。
另外,从诗中我们还可以推测出南垞与北垞的方位是东南与西北的关系,否则就不会有到南山采樵而需要“扁舟出菰蒲”,泛舟欹湖,亦不会说在从南垞北去时能看到“落日下崦嵫”了。通过课堂上古诗词的运用,既可以加深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时也能够复原当时的生态环境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讲解与运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历史研究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以古诗词为资料去研究历史问题,为学生日后从事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然,诗词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特征使得它区别于准确的史料,所以在运用诗词时要合理、合情,避免生拉硬拽。在教学中可以把诗词作为一种手段为教学目的、任务服务,但在历史研究中,利用诗词作为史料进行研究时则一定要慎重,鉴别其可信度和真实度。故此,只有选材恰当、运用合理、讲解正确,方能达到一举多得的良好课堂效果。
作者:孟祥晓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重视不够,应付式的教学心态导致“高耗低效”。当前一些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普遍认为历史不是主科,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努力程度。以笔者所任教的初级中学为例,在开展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和学生对上历史课都显得过于随意放松,或多或少地存在应付的心态。而现在一些影视作品如《宰相刘罗锅》《康熙王朝》《步步惊心》《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以其直观形象的模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导致他们对历史文字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到历史教学,而目前很多历史剧虽然情节极具吸引力,但却随意改变史实、生编硬造,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有些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竟然拿出电视剧中的情节反驳教学内容,而教师则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服学生都要花费很多时间。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重视历史,激发学习兴趣,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缺乏创新,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高耗低效”。当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还沿袭传统模式,还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教师深怕讲得不够透彻深入,课堂教学基本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前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西域的含义是什么?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是什么?3.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样的?4.张骞出使西域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5.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结果,教师只给了学生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开始分析讲解了。而教学内容有几个页面,看完一遍也要用些时间,又怎么能立即解决五个问题呢?于是,学生在没有通读文本的情况,只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根本没有自己学习思考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白劳累不说,而且还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使历史教学变得毫无生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流于形式,滥用讨论的课堂教学导致“高耗低效”。新时期倡导“探究与讨论”的教学理念,但有的教师却误解了这种理念,变成纯粹为了讨论而讨论,一上课,就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布置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搞得整节课热热闹闹的,根本谈不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的质量也无从保证。如有的教师教学《和同为一家》一课,老师只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课文内容,就提出了讨论题:如何认识“和同为一家”?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展开自由讨论,学生完全处于放任松散的状态,而老师自己则坐在一旁成为局外人。半节课后,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也没有明确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就布置学生做课后练习题。这样一节历史课,如何谈得上有什么效果。缺乏指导,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高耗低效”。初中历史教学为何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教师的学法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主要反映在:一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学校每周只设置两节历史课,上课时间少,而在课外,学生也很少主动去学习历史,所用的学习时间不多,加上兴趣不大,自然学习能力不强;二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因为历史教师普遍比较注重讲解传授,授给学生的是“鱼”,而不是“渔”,大多数学生只是用“记”和“背”来学习历史,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事倍功半。
二、有效提高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以激发兴趣为导向,促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效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原有的学习情感被调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历史、学好历史。一是导入激趣。一节历史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要讲究导入艺术,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悬念导入,如学习《与同学们谈历史》这一课时,设疑导入:“同学们,在历史上,秦始皇、刘邦、曹操、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引出了学生的兴趣,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后,直接导入新课;也可以视频导入,如在学习北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时,可播放一段清明上河图的视频,以生动形象的影像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古诗导入,如学习文天祥抗元的内容前,播放《过零丁洋》这首诗,用文天祥悲壮激昂的爱国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感动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是说图激趣。历史教科书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借助插图讲解历史内容,能有效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讲述《商鞅舌战守旧群臣》,让学生了解到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懂得改革的不容易,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驳倒了保守派,让秦孝公最终决定:“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绘声绘色地讲述配图,吸引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三是情境激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触动,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教师可生动讲述“张骞带着100多人出发,被匈奴兵抓住拘押十几年,得以逃出并找到大月氏,返回汉朝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从而由衷地生发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以突出学生为根本,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效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一要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有了疑问,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寻找答案,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二要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充分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将教师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学习个性,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三)以强化交流为纽带,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中提高效率
历史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教材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学习历史知识为目的、以历史教材为中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多维度交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平等互动的学习交流。如请学生对“岳飞抗金”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大多数学生认为“金对南宋的骚扰,造成了南宋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岳飞抗金是正义的,阻挡了金军的进攻,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岳飞抗金是负面意义多于正面意义,原因是维护了腐朽的南宋统治,阻碍了金灭南宋的步伐,使祖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如果南宋不战而降,金很快就会统一全国,这样就能避免战争,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在学生激烈辩论之后,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是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快,学生形成了共识,归纳出“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师生在互动中充实了学习历史的体验,实现心灵的沟通和碰撞。
(四)以学法指导为基础,促使学生在注重方法中提高效率
(一)认识中的失误
新课程改革初期,经过多次培训,笔者对新课程改革有了初步的认识,体会到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为中心”还是以“教为中心”是和的分水岭。“‘学’是成就学生的内因,‘教’是成就学生的外因。”当时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并解决了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并将答案说一遍,就实现了由传统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转变。这就形成了认识中的一个误区,学生思考分析的是老师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实践中的弯路。
(二)实践中的弯路
带着对新课程理念的肤浅认识,观摩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笔者开始了由传统教学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尝试。从形式上来讲,高效课堂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准备的学案。学案中分为基础题(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探究题(一般用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学生小组讨论)以及巩固性习题。
2.学生以教材为依据,以学案为主预习相关的教学内容。
3.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小组数量不等。每一小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小组还会对应一个评价小组。先是解决问题的小组分别回答相应的问题,然后由评价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小结,学生做巩固性练习,教师整合知识结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从形式上看,学生上讲台、站起来回答及分组讨论,使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气氛也一改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状态,变的很热闹。教学过程中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领者。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每一小组只解决教师提出的一个或两个问题,教材中其他的问题,没有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参与教学的范围有限。(2)学生知识储备量及现有的思维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只是一些浅层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分析还是全面理解,都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由于学生的活动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教师的讲解一般很简单。这些知识点又是高考经常考查的,教师的讲解如果蜻蜓点水,那么学生对这些重点知识的掌握会模棱两可。(3)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自己发现的,而是教师提出的。所有教学环节都是教师思路的体现。从实质上看,这样的教学依然是教师将自己整合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解决的,是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不容易掌握的,而且为数不多。教材中,学生究竟有哪些、有多少内容不明白,教师并不知道。这就意味着,教师只是把自己理解的知识强加给了学生。就像是一个饥饿的孩子,你却给了他一个枕头,虽然也是满足需要,但不知道他真正想要什么。这样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
二、探索中新的认识
(一)从人的身体机能来看,各器官都参与活动,人才是该活动的主体
多次学习与尝试教学后,笔者体会到了新课程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主动运用自己的各种器官解决,只有学生的各种器官都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正如李炳亭先生在《高效课堂解读》一文中所说,“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二)从人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众人的关注
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的如果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当这一问题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时,问题的主体——学生,也就无形中成为整个课堂的中心。当学生希望被众人关注这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也就从课堂中找到了快乐。能够使人快乐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课堂能够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获得成就感,感到快乐,学生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问题引领教学法的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将这种方法称为“问题引领教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而“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多考虑如何“讲”得好,极少或根本不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好。而这种问题引领教学法,在备课的环节考虑的都是学生能怎样学到知识。基本思路就是,每个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个人独立解决,同时可以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来解决。如果学生能力范围内解决不了就应该是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这些要在课堂上提出,由老师来讲解。多次实践后笔者发现,问题引领教学法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1)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思考分析的是老师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这种模式下,从发现、提出、思考分析到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完成,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老师要讲的也是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不了的,是学生牵着老师走。(2)这种教学方法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可预知的,这种方法对教师挑战性极强,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不足之处:(1)学生提出的问题杂乱无章,教师讲解时难以形成体系,结构不清晰,虽然教师最后的归纳与小结会解决这个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单个凌乱的问题会让学生思路不清,很难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不利于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2)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及思维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为肤浅,很难涉及实质性问题。(3)每个学生都会提出问题,虽然组内解决了一些浅层的,但留下的数量还是很可观,再加上学生胆怯或表达能力有限,几个问题上解决稍微慢一些,就会耽误时间。
(四)实践中不足之处的解决方法
针对“问题引领教学法”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及时总结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安排学生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在书上,深层次的问题写在问题本上。自己查阅资料能理解的问题,将答案附在后面,查阅资料也无法理解的留在问题本上。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浅层的知识。
第二,由科代表将学生的问题本在课前提前半天收上来,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准备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问题不可预知给老师带来的困扰与尴尬,又能有序的安排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章节内容的框架结构列出,结构中所涉问题包括学生提出的。学生经小组讨论在黑板上补全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小组讨论的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各持己见能够让每个人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学到更多的知识;在黑板上写出答案使学生的分析、表达、答题的能力得到训练;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出教材中的浅层知识与重难点。
第四,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可以详略得当地进行讲解,同时整理知识结构。
第五,教师讲评之后,每一小组成员如果还有问题,在课堂上提出。
第六,某一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如果其他小组成员也回答不上来,教师再讲解。
三、实践中的反思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而应当依靠熏陶。通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产生自信心与安全感,并且可以受到民主意识、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重视构建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这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并重视完善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提倡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从而使教学氛围体现出民主特点。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理念,并且摒弃忌讳民主与平等的陈旧观念,以便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创造良好基础。在此前提下,学生能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并与教师构建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关系,从而使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观与教育观体现出人文特点,并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
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元素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
历史学科具有着人文性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了政治、艺术、科技、思想、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且具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通过对这些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的挖掘并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首先教师需要重视挖掘与整合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人文知识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根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求教师能够重视人文知识的熏陶与教学工作。历史知识中具有着优秀且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通过对中学历史教材的把我、挖掘与整理,能够让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当然,这一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入钻研,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重要出发点之一来对教学内容做出精选,从而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历史学科教育的契合点,从而确保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中使用最短的实践掌握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内涵,并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其次,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重视分析典型人物以及任务事迹,通过人物品质来对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具有高尚品格的历史人物都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有的忧国忧民、廉洁奉公,有的奋勇进取、自强不屈,有的不畏、敢于献身。无论是这些人物还是这些人物所体现出的精神都应当是我国宝贵的精神遗产,而这些精神遗产,可以作为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事实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必须要求教师能够重视对历史人物以及人物事迹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简单的讲授伦理道德会让人文精神教育产生枯燥的特点,而这些历史人物和人物事迹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崇高与悲壮的美感,同时能够给学生带来启迪与心灵震撼,从而使学生具备对人文精神作出自主探索的动力,并主动将人文精神转化为自身品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欧阳春 单位:云南省大理南涧县南涧三中
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当形成学生创新时空
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对理想的智育具有独到而又极为丰富的见解,他曾说过:“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从这样的角度讲,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实践也应当是充满民主精神的,创新和实践的全过程都应当是以我们的一个个极富个性的学生为主体的。平素的历史课堂教学让我们比较有意识地看到:我们传统保守而又暴戾,把很多原本纯真活泼肯思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首畏尾,尤其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当把一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引入积极奋进的创新状态时,学生将会而且也将完全有可能成为开拓型人才。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能让学生创新实践探究的时空,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精心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或课堂教学中旋即产生的冲动和念头。如讲到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时,就让学生去探究为何将河姆渡说成是长江流域等问题。当然,创新理解是不可能立即到位的,也不是所有学生可以一下子就到位的。我们必须耐心等待,不要动不动就来个简单的越俎代庖,那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实践是极为不利的。教材《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的设置有效地管理了西域,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艺术等)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这些历史性的问题都不能由教师去简单地告诉学生,而应当也完全必须由学生去创造性地解决。
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当形成学生创新互动
历史教学需要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价值观念三维目标的有效统一。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角度讲,实现创新意义上的三维目标统一需要学生的积极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这些也并不完全就是我们学生所固有的,而是后天的诸多实践得来的。尤其应当让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其个人智慧是有限的,而互动所产生的集体智慧则是无穷的。还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笔者就让学生去做了延伸性的合作探究,出示丝绸之路的网址,要求学生课后通过上网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风土人情,联系现实,在今天国家大力倡导西部开发的情况下,初步认识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的人文资源开发西部地区。从具体的过程看,创新思维是人在从事创造活动、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中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他们必须赖于不同质个体思维的碰撞。从学生所畅谈的学习经验可得知:不少学生都是借鉴别人的经验去获取学习成果。但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有不少学生是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也是不去很好地珍惜合作机会的。虽然是初中学生,但有时还简直就像是孩童似的,根本就不把合作学习当回事儿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调控,变消极的合作学习为积极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那么就完全可以实现积极意义上的合作效果。应当说良好的合作氛围、具体的合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某些意义上还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创新品质。
作者:东懂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历史知识之广博、深邃与庞杂,仅凭中学这个阶段的认知,中学生不可能会形成系统而全面,成熟而理性的看法。因此我们这里谈到的创新,就是通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教学方法的科学改进,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获得对历史客观而又独特的见解,而实现创新改革的“捷径”,就是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过程。本文以“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一课时为例,对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创新改革进行详细阐述:
1.1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皇帝”称号的来历;皇权;明君与昏君产生的背景;文字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中国皇帝制的历史进行了解;学会辩证的看待皇权专制,对它的利与弊形成客观认识。能力目标:从皇权的特点分析中让学生养成客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三五”教学法。三即三种形式:手脑结合、观察与思考结合以及听读结合;五即五种方法,即讲解;提问;演示;启发;巩固。(用问题入新知)师:你们知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老百姓最为敬畏的人是谁吗?生:应该是皇帝,因为他拥有最高权利;师:那么皇拥有哪些权利?皇帝又是靠什么来巩固自己的权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皇权专制(对皇权专制进行简单讲解,然后继续以问题引导)师:中国第一个皇帝和最后一个皇帝你们知道分别是谁吗?最早的皇权是什么形式?生:秦始皇应该是第一个皇帝,他最先确立了皇权专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该是是皇权的最早源头。皇权制的结束应该是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师:不错,在封建社会,皇帝有很多特殊的“禁忌”是不容违背的,如平常人不能与皇帝的名字相同等等。那么,皇帝到底都享有哪些权力?
②皇帝的权力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思考,教师对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建筑———太和殿、秦始皇时期用的“虎符”等等进行讲解与展示,来让学生对皇权的特点形成直观印象。然后让学生们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举例说明皇帝为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所采取的措施对历史的产生的负面影响。生:明太祖时期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制造了“胡惟庸”案,三万多人被连坐诛杀;清乾隆年间,刘于义大学士跪在御座前时间太长导致死于皇帝脚下。师:从上述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历史上会有“明君”与“昏君”之分,那么两者是怎样产生的,又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③明君与昏君的产生和影响师: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是唐宗宋祖,他们是“明君”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1:他们是明君,因为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和睿智的头脑。生2:他们都有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才能。师:非常好。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怪现象”:即昏君多,明君少,这是为什么?生1:皇是世袭制,并不是选举贤能,所以无能之辈多;生2:很多守业之君没有忧患意识,无雄才伟略。师:非常准确。然而造成皇权专制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皇帝行使权力随意性很大,所以会形成明君和昏君之分,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皇权专制的认识。生1:皇权专制在危急时刻可以对军队集中调度,维护国家统一;生2:皇权专制使皇帝在行使权利时产生明显的随意性,于国于民造成严重危害。教师最后做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到位,皇权于明君手中是治国利器,于昏君手中却是亡国工具,所以我们对皇权专制要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会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
二、结语
“1368”阳光高效课堂模式是在小组合作基础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尝试,主要特点就是教师尽可能的退出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课堂中既是学生学习的同伴,也是课堂活动的观察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强调课堂上生生、师生间的互动性与讨论性,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个模式:倡导“自觉参与,自主体验,自信合作”。三研备课:研究教材与学生、方法与策略、导学案与教案。六步学案:导学案中严格按照学习目标、温故知新、自主研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感悟反思六步设置。八环课堂:课堂教学分八环节:目标解读,检查汇报,激情导入,提纲挈领,交流展示,合作提升,成果反馈,作业小测。通过这样的课堂模式的实施,实现让学生自信合作、快乐学习、愉快生活的目标,从而达到“阳光三年,照亮一生”的育人理念。
2“1368”阳光高效课堂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
2.1科学分组,兼顾全体
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保证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取得成效的前提。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和编号。一般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与兴趣、学习能力与行为习惯等。在每个小组中都要有一些学习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从而平衡小组之间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另外,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需要情景剧表演这样的活动展示时,就可以打破相对固定的小组,以原来小组为基础,适当的吸收其他组的学生,或者打破组的界限,由一些有表现欲望的学生来进行等。
2.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1368”阳光高效课堂模式是一种互的学习方式。不管是课堂的讨论,还是课后小组实践活动,小组内的各个成员一般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小组必须选出一位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以及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与讨论。同时,在小组内要对每一位组员进行任务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展示员、评价员等等,甚至连负责补充都有具体的人员。只有分工明确了,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各司其职,才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3制定学案,科学合理
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案是“1368”阳光高效课堂模式取得实效的关键。从学生要掌握的目标入手,在目标展示环节将所要达成的目标展示给学生;在自主研习中对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独学完成,组内结对子进行检测;有一定能力要求的部分在合作探究中展示,由学生在自主研习过关后进行组内研讨,这个环节要求各组进行的同时由展示员把研讨的成果展示出来,以供各组之间进行评价和补充,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或者直接与老师探讨;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部分一般会在拓展提升中出现,这个就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组间的讨论、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的学为己用;达标检测部分是对学生本节学习程度的印证,能够做到正确率达到80%以上,就基本上完成了本节学习的目标。而这段时间的上课证实,学生大多数基本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正确率在95%以上。另外鼓励学生学会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将不同的知识内容进行交叉、渗透,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4活动穿插,形式多样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合作形式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式,如在课堂中穿插活动环节:视频欣赏、小品展示、历史重现等。通过丰富的合作交流形式,调动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巴黎和会这段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个历史重现的活动环节。从班级中找出学生分别代表英、美、法、德、日、意五国,在请一位学生做中国代表,让他们感受当时的氛围以及体会当时各国的愿望和最终达成《凡尔赛和约》后他们的不同心境,从而轻松的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历史,并且对于突破本节的难点———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课堂气氛也达到了。
2.5科学评价,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