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香菱学诗的启示

香菱学诗的启示

时间:2023-05-30 09:04:49

香菱学诗的启示

第1篇

    那么,如何以问题结构语文阅读课教学呢?

    第一,设计三个层面的问题,达到三维教学目标

    备课时,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三个层面的问题。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有两大特点:一方面符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另一方面,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为什么要以问题结构阅读课堂教学呢?因为问题能引起学生思索,层出不穷且耐人思考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锲而不舍地坚持,能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敏捷,从而有效增强语文阅读感悟力和理解力。下面以《香菱学诗》为例来说明。

    第一层面的问题设计——整体感知课文。

    1、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那些问题?

    2、黛玉指点香菱学诗,为什么先让她读诗?为什么先读王维的,接着读杜 甫的,最后读李白的呢?

    3、黛玉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而宝钗却说她“本来呆头呆脑的”,两人的看法如此不同,当作何解释?

    4、宝玉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

5、宝玉说香菱已得诗中“三昧”,是指什么说的?

    6、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

第二层面问题——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勤勉求学的精神。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第三层面的问题——获得一些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1、香菱学诗对你阅读和写作有何启发?

2、作者对香菱的人物刻画,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结合小说情节作一分析。

3、比较阅读:香菱共做诗三首,前两首和第三首有何不同?

第二, 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因为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完成的情况。对于较难甚至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全班交流,老师点拨。这两种探究问题的方式根据情况灵活机动地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攻克难关的精神。如《香菱学诗》一文中,第一层面的问题2,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的问题,都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合作讨论,师生互动,大家七嘴八舌,在争议中使看似困难的问题变得容易,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引而不发”的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仍以《香菱学诗》为例:

如:1、黛玉指点香菱学诗时,为什么先读王维的诗 ,接着读杜甫的,最后读李白的呢?

 提示:同学们想一想唐代这三位诗人的诗作风格是什么呢?然后在思考此题吧。

 2、宝玉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

提示:既要联系香菱的资质和此前的遭遇,又要弄清宝玉对众姑娘丫鬟的态度,去思考问题。

3、香菱学诗对你阅读或写作有何启发?

     提示:紧扣课文内容,联系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要具体,不要空谈。

4、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提示 :我们分析过杨修之死的原因。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都是由内外因相互作用而成的。请大家做全面分析。

    5、比较香菱前两首诗与第三首的异同。

提示:比较任何文学作品简单的方法就是,要么从思想内容上比较,要么从写作特色上比较,只要紧扣作品,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对于学生回答,要给予简要而中肯的评价

回答不正确的,指出其错误的原因,不要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回答正确的,应大加赞赏,增强他的信心,再接再厉。

第2篇

一、抓住典型材料认真研读,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必须精选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欲学诗,幸亏她遇见了一个写诗和指导别人写诗的高手──林黛玉,使她很快就写出了不错的诗歌,这真是她的造化。我们看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学诗的: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香菱笑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辞害意’。”

在和香菱谈论了一番理论之后,黛玉给她推荐了几本学诗入门的必读之书。推荐的读物她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她真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就像今天的博士生导师一样。黛玉在指导香菱学诗时,就让她先读别人的诗,不是随便读哪一个人的都行,而是精选了王维、杜甫、李白等人的诗作,先读谁的,再读谁的,后读谁的,有一定的层次性,用今天的话说,叫作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她对读物从内容和数量上都做了要求,目的是“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结合阅读指导写作,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有了模仿的例子。这样说来,要想写作,肚子里是必须先有阅读的文章做底子的。这与我们今天课标中提倡的“多读、多背、多写”的要求是吻合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这个意思。习作(或以后的写作)教学的精髓就是在阅读中体会、揣摩,从而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二、交流阅读体会,提升感性认识

当然,光读是不行的,还要研究讨论,方能长进。这就是我们说的精读。从选择读物、苦心阅读、领略滋味,到“讲究讨论”,这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非有兴趣做支撑是不能学出来的。且看黛玉是如何引导香菱研读的: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由似乎无理的,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是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之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香菱读诗,细心地体会了诗的好处是“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她举了三个例子进行分析,深得其中奥妙。这也启示我们,精读重点课文是很重要的,必让学生细心涵泳,能在关键处有所体会,或构段方式,或布局谋篇,或用词炼句。

三、激发读写兴趣,促进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们必不能忽视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实践学习 项目教学 翻转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教子诗一语道破了躬行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诗中所体现的注重实践的思想暗合了当下流行的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育发展,理念先行。如何继承传统教育精华,汲取新教育思想的营养,构建实践先导的科学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的教研课题。[1]

一、传统教育中的实践精神

实践学习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现代西方教育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宗师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躬身力行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字,现在通常解读为复习、练习,这个解释局限了习字的广大内涵。“习”古字写作 ,是一个小鸟振动翅膀练习飞翔,鼻子在急促呼吸的情状,寓意实践、践行。“学习”中的“学”古字写作 ,其中的“爻”是《易经》的基本元素,表示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双手捧着卦爻在学习的情状,学习的内容即为探索宇宙时空、人体奥秘、人生意义,明白了这些道理,主动实践。

古代教育,孩子从8至15岁都要上小学,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学“六艺”就是在生活教育当中,学习礼仪应对、音乐舞蹈、射箭技术、驾车技术、书法文学和算数六种基本生活技能。教学内容完全是现实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整个教学贯穿礼仪修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你看老师带着学生游学,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例如: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与上自国君下至耕夫走卒各色人等交流,让学生在生活中历练、见识,积累经验,培养弟子从政管理的能力。“习经史”的主要学习形式是诵读,反复诵读,将圣贤之言铭记于心,所谓“童蒙养正”。在生活实践中教会学生生活是古代教育的成功之处。

孔子在推行他的“仁恕”思想教育时,采用的也是在生活实践中分步实施“践仁”的教育方法。他让人从孝悌做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一方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长辈、上司、君王。一方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怀爱护晚辈和下属,真诚对待平辈和朋友。这样,从身边最亲近的父母家人做起,推己及人,逐步践行孝、悌、忠、信的要求,最终实现“仁恕”的思想。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是从生活细节规范人的行为,并让人在更大的生活环境中践行,进而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红楼梦》第48回中还有一处精彩的“教学片段”――香菱学诗:香菱仰慕大观园诸位才女诗情画意的生活,就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黛玉先夸赞香菱“是个极聪明伶俐之人”,并预言“不出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然后,言简意赅的讲了讲学诗的要点――意境和格律,接着又特意精选了王维五言律诗、杜甫七言律诗、李白诗各100多首等学习内容。在香菱自读了王维的五言律诗后,启发香菱谈阅读后的感思。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在香菱说出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名句初浅而质朴的认识后,又细心引领,以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作比较,水到渠成的升华了香菱对诗词的理解赏析,最后,让香菱反复实践,写出了“新巧有意趣”的咏月诗。

黛玉赏识激趣励志,举要精讲,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深得教学艺术之精妙。尤为珍贵的是,她为香菱量身定制了学习内容之后,却不急于讲解诗的微言大义,而是让香菱自己回去熟读体悟诗的意境意趣,平等的与香菱交流研讨,反复的指导香菱实践,学习写作诗歌。黛玉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与当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双做”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传统教育强调实践的思想。[2]

“百闻不如一见。”这是古代圣贤为我们总结的学习箴言。明代著名理学家林希元也有“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的圣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一生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鲁迅先生更是将学习形象地比作“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新课改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教育研究证明:实践是教育的灵魂,实践也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二、项目教学是有效的实践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先进的教学模式,盛传世界各国。在德国,项目教学法倍受职业教育推崇,他们在项目教学基础上自主创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北京市职业教育借鉴汲取国际先进教育理论,创建了“工作环境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依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建构获得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填鸭式教学的围城,打开实践学习的大门呢?项目教学法特别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是实施“实践学习”的有效模式。

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学生自主组织学习活动。有人会说“小组讨论”?我们一直都这么做呀!那么,我们一直都是怎么做的呢?上公开课了,或参加比赛了,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15分钟,有的甚至只给5分钟的时间,讨论讨论,得出一个毫无争议的、绝对正确的结论,为老师下面的讲授搭个桥。这种走过场、作秀式的假讨论与项目教学倡导的讨论法大相径庭。项目教学中的讨论活动是全程的、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自行设计工作方案;自行实施方案,完成学习任务;自行检查学习成果,小组讨论交流,不断修正错误,改进方法。一切的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更广阔,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只是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助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管理者。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千万不要再越俎代庖,把课堂的事都干了,自己累得肝长气短,学生却无所事事。

在项目教学中,作为导演的教师,虽隐身于后台,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实践活动的所有脚手架都是教师精心搭建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看似少了,实则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熟悉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以教学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尤其是面对学习能力缺失的中职生,若想顺利实现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悉心引导。[3]

成果评价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性,学习成果也不可能是唯一的,所以项目教学是以多样化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因为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唯一的对或错,而是好或更好,所以项目教学的评价是分层级、个性化的。有人说:“中职语文测评的目的不是选拔与淘汰,而是促进每一个学习主体的能力发展。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的发展空间。”这真是禅悟职教三昧的智慧之言!

项目教学为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大有可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扎实、更全面,以得心应手地实施项目教学。如何结合职业和生活需求、结合专业环境和语文学习特点设计活动项目,为学生创建乐学的、有用有效的实践活动课。

三、翻转课堂让语文学习天地更广阔

目前,微课教学受追捧被热议。形式灵活、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确实为教学注入了诸多新鲜有益的元素,但是,我认为推广微课程的目的不在微课本身,而是借助微课程这种手段(形式)来实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说白了就是先学后教,先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简单的、容易理解掌握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通过项目活动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实现高层次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果老师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项目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按职业行为规范的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分层次、多维度地评价学习成果。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翻转课堂,是早期的借助“导学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个人认为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比较适合信息化技术不太强的教师操作,适合内容较为复杂的、难以微课呈现的语文教学内容。目前推广的微课程是我国第二代翻转课堂教学尝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翻转课堂的关键是创设高品质的活动项目,如何创建适合生活需求、促进职业发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是翻转课堂重中之重。

语文学习需要翻转课堂,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不能靠课堂45分钟的教学来完成,语文学习的功夫在课外。翻转课堂是个有益的教育尝试,它能打开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优化了学生内化知识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项目活动中,实践体验、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实践是语文学习的灵魂,项目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模式,翻转课堂优化了项目教学的资源环境,为语文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谭浩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 《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5期

第4篇

哲理诗词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为一体,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意境深远,启迪心扉。解读哲理诗词要在准确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景、事、物上面所隐含着的哲思理趣。

哲理诗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内容多种多样,涉及到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一般而言,哲理诗词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借景说理。如:[宋]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即事说理。如:[清] 何绍基《诫子弟》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托物说理。如:[宋]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对于高考古代哲理诗词的鉴赏,我们结合以下诗词问题设置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例1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问题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解析 从诗歌内容来看,秦诗即事说理,理解内容相对简单:春夏更替之际,人们惜春而期望把春留住,而春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心存遗憾,那夏日里葱茏的树木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元词刻画了作者留春、问春、寻春的一系列动作,表达出因春的离去而生发的惆怅思绪。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答案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归纳 在解答哲理诗词的理趣或情趣是“如何表现”的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什么?即这首诗词表现出的理趣或情趣是什么,结合诗词内容把理趣或情趣概括出来;第二,怎么样?就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要立足于对诗词形象、技巧的分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诗词本身,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例2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题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前三联描绘出嫩竹刚出笋时的状态,以及新叶出墙带来的凉意、春雨过后的洁净、微风拂来的清香等特征。尾联以议作结,满怀期待地提出了只要不去刻意剪伐,任由竹子成长,那么它一定会长到拂云的高度。表面看是在强调不去“打扰”竹子的成长,给它自由的生存、生长空间。联系作者、知人论世,可以发现作者在此是有隐喻义的,那就是在强调对人,尤其是对人才的爱护,不去阻碍人才成长的寓意。

答案 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归纳 对诗歌寓意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诗歌的表层含义上,而要透过表层深入内层,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挖掘出表层含义下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此剥茧抽丝,才能挖掘出哲理诗词所蕴含的寓意。

例3

吴兴杂诗

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问题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在城外,几条河流把城市合围起来,绕着小城绵延而过。

沿河上溯,千溪万流遍入千家万户。在水乡人家门前,

人们根据水流的深浅,栽种上不同的作物,水深的地方种上黑黝黝的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绿油油的水稻,不深不浅的地方

则种上红艳艳的荷花。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答案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如种作物一样,要“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归纳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必须确定诗词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哲理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或者联想。

其次

不能仅停留在诗词的表面形象上,要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生活经验来深入探究,要完成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问题 有人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该句谈谈它给你的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解析 词的上片写所见之幽雅景致,虽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对人生的哲思。下片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反问句和“休将”一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5篇

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人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设计。

一、名人轶事导入

例如: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这样导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渝,终于大败吴国,重振越国,然而不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胜利后的越王因为沉溺于安乐又重蹈覆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心智与学习动机,产生疑问,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文本。  例如:教读《荒岛余生》时可这样设置悬念:在西方,有一部小说被称为生活教科书。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读它,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他的名字被称为冒险家的代名词,这位传奇人物是谁呢?这部小说又叫什么名字呢?  又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可这样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1+1=?”学生思考时,教师继续诱导: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  雪+太阳=水、春天……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亚里士多德+支点=整个世界  李白+酒=诗百篇  李白+月=……  同一个问题,答案却五花八门,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歌曲音乐导入

杨竹教授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的。”在丝竹管弦声中领悟诗文的意境,营造诗情画意,使诗歌文字产生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木兰辞》时可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引出本文主人公。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同名民乐;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播放钢琴曲《命运》……

四、文本题目导入

抓住文本题目的特点,通过对题目的改写、加标点、解析以引起学生注意,抓住要旨,激发兴趣,从而导人文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是兼语结构,由此可推断本文是分写“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两部分。

五、名人名言导入

意蕴丰富的名人名言常常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从而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导语: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天,我们就一睹一位大丈夫的风采。

如《孙权劝学》一课的导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能塑造人、改变人,三国时期吴国将吕蒙就是一例。

六、情感意境导入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设意境,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学生、教师产生共鸣,使学生在被感染的过程中体悟文本内涵。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可用下面的导语:1944年2月25日,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延安各界举行公祭,党中央送来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前,朱老总写下这篇发至肺腑的散文。

七、插图视频导入

展示教学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之感;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文字、影像、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讲授《香菱学诗》可用教学插图导人:《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莲枯荷败。下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林,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讲授《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等文本时,都可以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断来导入。

八、文体知识导入

第6篇

樊增祥(1846―1931年),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又号天琴,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出身武官之家。幼聪慧颖悟,勤奋好学。少时即有文名。后游京师,出张之洞、李慈铭门下,得恩师指点门径,文名更盛。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累官至陕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后,避居沪上,不久寓居北京,曾任参议院参政。樊氏博学强识,擅诗、词、文;犹工诗,有诗作三万余首,其中次韵、叠韵之作颇多,以对仗用事为能,在诗坛享有盛名①。著述勤奋,著作达数十种,皆收入《樊山全集》②。

樊增祥不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也是这个时期颇有影响的词人。其师李慈铭就认为:“今世词家,独吾与子珍、云门耳。”③这一评价自然有师弟自我标榜之嫌;事实上,在近代众多的词人中,他们师弟虽也是名家,但并不是那么杰出,是很难负其自誉的。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樊增祥收在《樊樊山诗集》(上、中、下)中的词,计有《东溪草堂词》二卷、《双红豆馆词赓》一卷、《弄珠词》一卷(见《樊山续集卷二十八・二家词赓(下)》)、《五十麝斋词赓》三卷、《樊山集外卷六(诗余)》一卷,共约780多首词。对一般的诗人或词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而对樊山来说,与其诗相比,则是一个很小的数目。也正因如此,樊山的词名一直为其诗名所掩。事实上,樊山词的成就也无法与其诗的成就相比。其师张之洞就说过:樊山的文学创作,“诗第一,文次之,词又次之”④。

樊樊山为词“始学苏(轼)、辛(弃疾)、龙洲(刘过),继乃专意南唐二主(李Z、李煜)及清真(周邦彦)、白石(姜夔)”;“五十以后,不名一家,多师为师,取屈曲尽意而止”。其词主要创作于中、晚年。尤其是晚年,樊樊山才名富有,又以清遗老寓居京师,为“楚中三老”之一,与友朋文酒唱和极盛,且又“髻盐蘖模端忧多暇”⑤,遂填了不少词。其词多绮语,引来非议颇多,有损其格。但就其词的整体创作来说,尤其是他早、中期创作的词,由于个人的为官、为学、交友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不少赠答题咏之作,却写得清娓动人,饶有情致。请看其《满庭芳》:

明刊《薛涛集》,为乙庵题。

万里桥边,枇杷花底,闭门销尽炉香。孤鸾一世,无福学鸳鸯。十一西川节度,谁能舍、女校书郎。门前井,碧桐一树,七十五年霜。

琳琅,词半卷,元明枣本,佳语如簧。自微之吟玩,持付东阳。恨不红笺小字,桃花色,自写斜行。碑铭事,昌黎不用,还用段文昌。

乙庵即沈曾植(1851―1922年)。曾植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巽斋,晚号寐叟,别署乙公。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郎中、安徽提学使,后署安徽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学识渊博,为同光体的代表诗人之一。这是樊山老人为好友沈曾植获藏的一部明刊本《薛涛集》而题赠的一首词。这本《薛涛集》现藏北京图书馆善本室。提到薛涛,学人们都熟悉,她是唐代著名歌妓,极富才艺,与刘采春、李治、鱼玄机并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又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她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著名诗人都有唱和。词的上阕简述薛涛生平,慨叹她一生清苦,到75岁时凄凉死去。下阕则具体描写明刊本《薛涛集》,揭示题意,进一步赞美薛涛的多才多艺。全词述事有如白描,委婉曲折,分寸亦把握颇好。再看其《齐天乐》:

己卯春初,寄子珍都门。

雕轮试碾瀛洲路,萋萋又生芳草。锦树垂灯,冰河试艇,约略春回琼岛。花砖步早,看袖拂宫黄,御烟微袅。苑柳依依,认君犹是旧时貌。

离人江上望极,倩青禽寄与,芳绪多少。解玉烟皋,传梅水驿,别是新来怀抱。风情渐老,自小别吴江,便疏歌笑。回首瑶京,碧天云缥缈。

子珍即陶方琦(1845―1884年)。方琦字子缜,一作子珍,号湘湄,一号兰当,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北、湖南,号称得士。喜书画,工诗古文词。樊、陶二人都是李慈铭的高足。光绪二年是光绪登极恩科,樊、陶二人都参加了此科会试。结果,子珍鱼跃龙门,入翰林院学习;樊山则名落孙山。他们都住在李慈铭的官邸,朝夕相处,切磋唱和,成为挚友。第二年会试,樊山终于如愿以尝,高中进士,亦入翰林院学习。于是二人关系更为密切。散馆后,两人分开,虽天各一方,却常有信函往还。此词作于光绪五年(1879年)。词中述写两人之间的深厚交谊和分开后浓烈的思念之情,委婉曲折,自然真切,不愧词场老手。又如其《金缕曲》:

为爱伯师题《秋江菱榜晚霞图》

照影情波里,映秋汀、菱花一翦,晚霞明丽。镜里春人红裳薄,刚似芙蓉并蒂。有无限、夕阳诗思。蘸取明珠多少泪,染情天、一抹鲛绡紫。浑未隔,绛河水。

潇湘旧爱牵芳芷,甚新来、凉苹罢采,玉双系。侧帽花间填词客,只办香吟粉醉。早料理、双鬟钗费。一舸霞川寻梦去,唤杨枝、作姊桃根妹。谁会得,五湖意。

《秋江菱榜晚霞图》乃晚清学者、文学家李慈铭所绘制。李慈铭(1830―1894年),初名模,字式侯;后改名慈铭,字爱伯,号莼客,别号孟学斋、花隐生、霞川花隐,晚号越缦老人,室名越缦堂、湖林馆、白华绛跗阁等。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仕途不顺,入赀为户部郎中。生平学识渊博,通经史百家,尤长于史学、小学,工诗词、骈文,又善书画,名满朝野,被大学士周祖培、兵部尚书潘祖荫奉为上客。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目睹朝政日非,不避权要,大胆抨击时政,表现出忧国忧时之心。樊山应乃师之请,为《秋江菱榜晚霞图》题写了这首词。词中摹写越缦老人徜徉山水湖林之间的意趣与生活,细腻真切,文词清丽动人,甚得乃师欢心。

其《长亭怨慢》也是为人称赞的此类词作:

题张樵野廉使《琴台秋禊图》,即送之山左。

听江笛、烟中⒂铮唤起汀洲,断鸿无数。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除却酒樽时,只载得、焦琴玉麈。

凝伫。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

张樵野即张荫桓(1837―1900年),字皓峦,号樵野,广东南海(今佛山市)人。出身世宦之家,纳资为知县,累为朝中重臣荐举至道员,并累官至户部左侍郎。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曾两次走出国门,担任多国的出使大臣。期间,受命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支持康有为变法。后,被慈禧太后革职,遣戍新疆,后被杀。他既是晚清有名的外交家,又是颇负文誉的文学家。工诗文,善绘画,喜收藏,同樊增祥交谊甚密。这首词就是在张荫桓即将启程赴山东就任、樊增祥前往为之送行并见其所绘《琴台秋禊图》感兴而作。词的上阕写《琴台秋禊图》,重在表达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下阕写送行,重在表达离愁别绪。整首词写得委婉含蓄,情真意切;词中多处用典,却自然妥贴,了无痕迹。

樊山早年所写的一些吟咏农村景色和个人感受的词,亦颇有特色。如其《虞美人》:

余昔旅食潜江,往来于三湖四湖间者凡五六年,率常以夏令过此,则荷叶如云,朱华绮望,舟行其间,左右皆花枝萦带也。比以九月再至,风香露粉,零落俱尽,但见疏柳成行,湖水Q绿而已。抚舷怅然,遂有斯制。湖滨儿女有能歌者,固将受之云。

年年来去明湖路,打浆依花步。女郎家住水香村,一路低荷软柳似青墩。

今年重泛明湖曲,秋水莹寒玉。荷花浑不似当年,只有断桥垂柳尚依然。

樊山早年曾在潜江、江陵等地书院教书多年。这一带都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每当夏天往来其间,只见堤岸上杨柳依依,草绿花红;湖中则荷叶一望无际,清香弥漫,鸥鹭飞翔;不少渔船穿行湖中撒网捕鱼,不时传来阵阵歌声。舟行其间,颇为惬意。但多年后的深秋再来此地,岸上只有疏柳在寒风中摇曳,湖中则是一望无边的绿波,荷叶花粉早已零落。前、后相较,不禁让人感慨无端。又如其《倦寻芳》:

积雨初晴,春暄极美,独步至绿萝溪上,归赋此词。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如马。更东来,问经过多少,曲台花榭。 已负了、南园佳约,西竺香期,芳事都罢。甚处惊鸿,也似浣纱娴雅。照影羞临春水曲,避人遥在垂杨下。谢东风,那边来,暗飘衣麝。

阳春三月,积雨初晴,阳光普照,分外温暖。迎着明媚的春光,独自来到郊外溪流堤畔,放眼四望,只见流水潺潺,杨柳轻飘,桃李争妍,百花竞放,姹紫嫣红。置身其中,好不心旷神怡!然而,面对如此美景,却不能与亲人友朋共赏,又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伤感。全词写得清丽澹远。再如其《双调望江南》:

甲申秋九月过灞桥尝赋此调,比以暮春再至,红亭碧柳,依依有情,用前调写之。

关中柳,殊有故人情。二月青丝堪络马,一春金缕不离莺。流水带红亭。

三年别,车骑此重经。好是南山与君眼,春来不改旧时青。认得弃]生。

光绪十年(1884年),樊山被朝廷任命为宜川县令。在赴任途中,樊山于九月七日到达西安近郊的灞桥。站立桥头,只见“秋柳数株,摇落可念,枨触既久”,颇有些感伤,便写了一首《双调望江南》的词。几年后的一个秋天,词人又一次来到灞桥,并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灞桥旅店题壁》(亦题作《八月六日过灞桥口占》)。此次来灞桥正值暮春,满眼的“红亭碧柳”,草木葱茏,花艳叶绿,鸟飞蝉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分外舒畅,不禁想起甲申年过此所填的《双调望江南》词。于是,仍用前调写了这首词。全词写得颇为清丽别致,与其《灞桥旅店题壁》可说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樊山早、中期所写的一些怀人之作,亦颇有特色。如其《凤凰台上忆吹箫》:

六月既望,为亡妇忌日。自丁卯及今,逾十三寒暑矣。是月方移居横街圆通道院,窗外修柏一树,月明风细,如闻秋声。永夕彷徨,写以商调。

粉镜全抛,衣香尽灭,更无梦到楼西。为道潘郎文采,渐减当时。惟有年年今夜,多情月、长照虚帷。尘封处,犹余锦瑟,长与人齐。

天涯又逢肠断,正晚花庭榭,萤点罗衣。香篆里、初温玉茗,小]红栀。惆怅十三年事,无人觉、鬓已成丝。绳河转,移灯别谱秋词。

由词前的小序可知,此词大约作于光绪六年(1880年)的六月间。十三年前(即1867年)的六月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樊山的妻子离他而去――这对经济上本来就极其困难的樊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年来,樊山虽然为了个人的功名、仕途和全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但一直都没有忘记亡妻。每到其忌日,无论自己人在何地,不是写诗追念,就是填词缅怀;不管是诗,还是词,都写得情真意切。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妻子去世后,樊山坚守17年不续弦,时人都感到不可理解;这件事对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亦实在难得。樊增祥的同僚涂少卿就曾对樊氏弟子田某称赞道:“子之师,奇男子也。自弱冠至四十,不御内者十七年,此岂易到耶?”⑥

再看其《莺啼序》:

十余年来,爱师、子珍寄余诗札多至盈尺。暇日展视,春明旧事恍在目前。于是子珍怛化忽已三载,爱师浮沉郎署,音讯亦疏。余薄宦秦中,了无佳兴。以畴昔亲爱之人,一旦有死生离别之感,徒持其生平手迹,慨想前尘,亦可悲矣。爰制此阕寄爱师都门,并告子珍之灵,使知故人之心不隔幽显也。光绪十三年五月八日。

第7篇

生: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早年常出入歌管楼台,科举屡试不中,直到44岁才中进士。他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乐章集》传世。

师:他结合课文注解①向我们介绍,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还有哪位?

生:柳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时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是宋词婉约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我还知道他的名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开创宋词天地居功至伟的柳永还是有所了解的,难怪古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我们现在一起来较全面的认识柳永。

多媒体课件展示

柳永,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北宋一大词家。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为人放荡不羁,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靠捐钱安葬。有《乐章集》。(师板书:知人论世)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望海潮》。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解把课文自由诵读一遍,注意用笔做字词圈点。(生自读课文,师巡视答疑)

师:请哪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下?(一生起立读书,其他同学认真听,师生正音)

师:哪位再读一遍?(生再读,语速较快)

师:词又名曲子词,开始是配合曲调演唱的,它不仅讲究音韵,而且有严格的平仄限制,我们朗读的时候要把这些特点表现出了,所以朗读词要注意――

生:节奏。(师板书:读出节奏)

师:好,我们一齐把柳永《望海潮》朗读一遍。(师幻灯片展示诵读节奏,生大声齐读)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老师也有了朗读的冲动。(生鼓掌,师读,生鼓掌)

师:我们刚才读这首词的时候,你们感觉到有什么变化?

生:上片读得激昂,下片读得舒缓。

师:为什么?

生:上片写杭州的繁华富庶,尤其是钱塘潮的壮观,应该读得气势激昂高亢;下片抒写西湖美景,人民生活安乐祥和,读时要抒情畅快。(掌声)

师:很好。所以,我们读诗词不光要有节奏,还要读出――

生:感情。(师板书:读出感情)

师:我们都知道朗读诗词要抑扬顿挫,要做到抑扬顿挫,必须理解诗词的内容。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望海潮》的相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调名大概是取钱塘观潮的意思,本文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柳永路过杭州,想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柳永和孙何本是布衣之交,但这时“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想见处于侯门深似海的故交,并非易事。柳永只好极尽夸赞之能事,创作《望海潮》,在词的上下片极力赞扬杭州的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再借助歌伎之口让孙何知道。柳永最终的目的实现了,但几百年后,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了这首词,便对杭州垂涎三尺,膨胀起侵吞南宋的野心。

师:相传完颜亮是因为《望海潮》中的一句诗而“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的。同学们细研课文,认真思考。是哪一句诗触发了完颜亮攻占杭州的野心呢?小组讨论后交流。(师板书:置身诗境,生热烈讨论,师巡回参与)

师:假定你是完颜亮,你会欣然羡慕哪一句呢?

生:我们认为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一句。

师:哦,说一说理由。

生:这一句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一片郁郁葱葱;钱塘江潮的怒涛“玉城雪岭”般,如雪的白色浪花“际天而来”,带来森森寒气,江潮涌起“吞天沃日”的气势。钱塘潮的壮观天下闻名,柳永的这句描写更显神奇,金主完颜亮自然倾倒了。(掌声)

师:他把我们学过周密写的《观潮》借用过来解说,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很好。其实完颜亮何尝不是有气吞山河的雄心呢?有理。

生:我们认为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歌的采菱女娃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人民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有雄图大志的完颜亮自然该倾心于这曾经民生和融、人间和美、人人和乐的杭州了。

师:是呀,统治者谁情愿管辖民风刁蛮之帮!爱歌善舞的民风传统熏染的杭州,当然是完颜亮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

生:我们认为完颜亮喜欢的是“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写西湖之美。“重湖”,是指西湖中的里湖和外湖。“叠”,是指西湖周围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光山色之美,词人用“清嘉”二字作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花、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西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景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练,短短八个字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景象概括出来,“三秋桂子”,写山上的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古书上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又有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还有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十里荷花”,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我们都知道杨万里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说,这里“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完颜亮醉心于西湖是不言而喻的。(掌声)

师: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人人都赞西湖美,强大的完颜亮自然要把天下之美占为己有了。

生:我们认为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吸引了完颜亮。“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一句,“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口之多。“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从人烟稀少的北方草原突入中原的完颜亮,自然羡慕大都市的繁华,岂有对杭州不占之理?

师:就如我们现代人,个个向往大都市的生活,哪怕流浪,也喜欢挤在城市的旮旯里。城市文明很重要啊。(生大笑)

生:我们认为打动完颜亮的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列珠玑”写市场上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户盈罗绮”写市民家家披罗着锦。“珠玑”“罗绮”,又皆为妇女服用之物,可以说美女很多(生笑),表明杭州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杭州富民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都市极度繁华和穷奢极欲的地方。

师:统治者大都追求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活,完颜亮也不例外。也有理。

生:我们认为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骑拥高牙”点出了人物身份,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显赫声势。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鼓”写饮宴之乐,不仅尽兴而醉,醉了还要听音乐;“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不仅赏山玩水,赏玩之余还要吟咏诗篇。既衬出了山水之美,也写出了官员的儒雅风流,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师:一个小小的转运使竟如此威风而洒脱,堂堂金国之主岂能只生羡慕之情,定要取而代之。

生:我们认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也可以触动完颜亮的心机。

师:不会是其它诗句已经被人说过了,硬套上的吧?说来听听。

生:“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文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

师:杭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繁华富庶的历史渊源,地灵人杰,钟灵毓秀,作为帝王之都是再好不过了。确实言之有理,并非妄言。(生会心的笑了)

师:没有人认为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一句勾引完颜亮了吧?(生笑)那究竟是哪一句诗有如此魔力,搅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呢?请看诗:

幻灯片展示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谢处厚

师:知道是哪一句了?

生:(齐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师:我们再看一个资料:

幻灯片展示

此词(《望海潮》)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罗大经《鹤林玉露》

师:因为一句诗句而引发一场战争,当然只是传说,真正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南宋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刚才同学们的解读,实际上是对全词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再把课文齐读一遍。小结你对这首词的整体理解。(生读,师板书:读懂内容)

生: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

师:我们和完颜亮一起沉迷于柳永的词作中,应该还有词人神奇的遣词造句和高超的表达技巧,试着赏析。

生:我觉得“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一个“卷”字可媲美苏轼的“卷起千堆雪”,突出钱塘潮排山倒海的气势,同时运用了比喻(云树)、拟人(怒涛)、夸张(天堑无涯)等修辞手法,把钱塘江岸和江水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

师:他从炼字和修辞的角度进行了赏析,我们可以通过诗句感受到画境。好的诗词都是能做到“诗中有画”的。

生:我认为传说中“牵动长江万里愁”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内蕴丰富,值得玩味,写法朴实,更见功力。这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

师:打断一下,白描是什么?

生: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借用到文学上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师: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书画同源,绘画上的一些术语经常运用到文学欣赏上,如点染、渲染、烘托、工笔、写意、神似等,我们要有所了解。请继续。

生:作者朴实的写来,对仗工稳,时间和空间交融,我们能感受到桂花的神奇传说和长期弥漫的飘香,展望出绿荷接天红花映日的绚烂。西湖风光令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掌声)

师:掌声说明他赏析得很好。语文借用其它学科术语往往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首词还运用了点染手法,开头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就是点(总写),后面的都是染(具体描绘),层次分明。

生:我认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得很有韵味。“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着一“弄”字写人的闲适。“嬉嬉钓叟莲娃”,可以看作对上文的补充,也就是说吹羌笛者是钓叟――渔翁,唱菱歌者为莲娃――采莲姑娘。“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情,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

师:“渔翁”“莲姑”这样文雅的词语,作者弃之不用,用近似口语的“钓叟”“莲娃”,而其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清嘉”“吟赏烟霞”等雅词运用又恰到好处。我们可以看出柳永用词的――

生:雅俗共赏。

师:雅俗共赏就是柳永词的一大特点,我们在此可见一斑。我们知道宋词的风格有――

生:豪放派、婉约派。

师:柳永属于婉约派的词人,唱出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令离人忧伤萦绕不尽的绝唱。我们看这首《望海潮》的风格更像是什么?

生豪放派。上片钱塘潮的气势雄伟,下片西湖场景壮观,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这都体现了豪放派词的特点。

第8篇

站在十月的首端,对金秋的中国由衷的祝福和歌咏,从心灵的闸门奔泻而出。所有关于金秋中国的品格和特质:伟大和优秀,超凡和卓越,深沉和厚重,坚韧和执著;所有关于金秋中国的起伏演变和艰难历程:奋起和抗争,追求和探索,赶超和跨越,都在今天变得格外清晰起来。

沉醉在金秋中国的水光山色之中,谁不会对如诗如歌的金秋的中国产生深深的爱恋?

在巴颜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金秋的雪域冰清玉洁的光芒照耀圜宇。匍匐一个伟大民族生命圣光和文明长河的源头,亲吻生命之水,这滋润古老中国繁衍生息最为根本的物质。她像雪山一般专注和永恒,以柔柔的耐力渗透拓展,以涓涓的方式汇合壮大;站在金秋黄河的脊梁上,体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和冲天伟力;站在金秋长江的脉络上,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迅疾奔突和瞬息万变;站在金秋泰山的峰巅上,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和壮阔胸怀;站在金秋西湖的神韵里,看“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闻“三秋桂子”,采“十里荷花”。听“姜管弄情,菱歌泛夜”,一派东南形胜美景……

金秋的中国其实是卷帙浩繁的古籍,深藏着无法览尽的文明传统、文化功力和人文底蕴崇高地位,对世界和人类文明起到了启蒙和促进作用;金秋的中国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她融进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和毅力,意志和汗水,骨气和魂魄,成为世界上工程最为艰巨的人类建筑;金秋的中国创建了庞大壮观的故宫建筑群,他气势恢弘,巧夺天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金秋的中国又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开始,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创新,在唐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熠熠明珠璨璨瑰宝一般的唐诗、宋词和元曲,对后人及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各种文化领域中,金秋的中国像庄稼汉子一样辛勤耕耘,向人类世界献上心智的果实,推动文明历史的巨轮訇然前行。

金秋的中国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在六十年前的天安门城楼上,了黄钟大吕震惊世界的宣言,一个民族的冬天得以终结。共和国六十载春秋,在历史长河中是极短的瞬间,但六十年来,金秋的你取得的成就却令世人瞩目颔首称道。

金秋的中国啊!“两弹一星”升起你的威仪,南极科考站矗立你的魂魄,“三峡工程”圆了你的世纪之梦,“京九铁路”为你的腾飞插上金色的翅膀,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树立了又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神舟系列的顺利升空昭示了你征服太空的雄心壮志,出兵大亚湾展现了你负责任大国的泱泱风范,金秋的你已经顺利收回香港、澳门,扬眉吐气洗刷百年耻辱,两岸“三通”的迅捷发展,和谐交往谱写陆台篇章……所有这些,都是金秋的你国力鼎盛实力雄厚的集中体现。

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金秋的你“咬住青山不放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核坚如磐石坚硬如铁。关于科学发展的新思想的露珠、工业梦想的彩云及知识经济的花朵,都在中国特色的旗帜下集结。金秋的你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苦长旅中披荆斩棘。从沿海到内地,从沿江到沿边,从经济特区到高新技术开发区,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到企业,从物质文明的表层到精神文明的深处,到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红十月的首端,在与现代意识峰巅同一等高线上,在与金融危机抗争的黄金分割点上,金秋的你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一副世界的眼光和超前的姿态。用赤诚和硬度支撑起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在光芒中,金秋的你挥舞镰刀,收割几千年的清香;在文明中,金秋的你启动齿轮,伸延几千年的征程,把民族的向往浓缩起来,把民族的尊严升华起来,浓缩到朴实里,升华到自然里,雕塑成麦穗和齿轮的不朽。

第9篇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二讲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三讲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讲婚龄:

第一年 纸婚 第二年 棉婚 第三年 皮婚 第四年 花果婚 第五年 木婚 第六年 糖婚

第七年 毛婚 第八年 铜婚 第九年 陶婚 第十年 锡婚 第十一年 钢婚 第十二年 丝婚

第十三年 花边婚 第十四年 象牙婚 第十五年 水晶婚 第二十年 瓷 婚 第二十五年 银婚

第三十年 珍珠婚 第三十五年 珊瑚婚 第四十年 红宝石婚 第四十五年 青玉婚

第五十年 金 婚 第五十五年 绿宝石婚 第六十年 白金婚

五讲年龄:

孩提——幼儿时期 总角——童年时期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花信——女子24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喜寿——77岁 米寿——88岁

白寿——99岁 耄耄——80-90岁 期颐——100岁

六讲时辰: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卯时——“日初”

辰时——“食时” 巳时——“隅中” 午时——“日中” 未时——“日映”

申时——“哺时” 酉时——“日入”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七讲花卉: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美称“花君子”,雅称“净客”,别称“水华”、“水旦”、“水苏”、“泽芝”、,还有称“君子者”。

兰花:“美称”空谷佳人”,雅称“幽客”。其他有称之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空谷幽兰”、“话中君子”。梅、兰、竹、菊共称花中“四君子”。

月季花:历来被称为“人间不老春”。她的美称为“月月红”、“四季花”、长寿花“、”斗雪红”。

菊花:别称:“黄花”,雅称“寿客”。还有称“隐逸者”,与兰花、水仙、菖蒲称“花草雅”。

茉莉:古尘“没利”,美称“人间第一香”,雅称“神客”。

梅花:雅称“清客”。它和松、竹合称“岁寒三友”,与山茶、水仙、迎春合称“花中四友”。

杜鹃花:雅称“山客”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

八讲老人: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称呼。《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英庙宫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

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着有《浮湘赋》,老宿咸称之。"

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苍:谓头发苍白的老人。杜甫《壮游》诗:"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老子:老人自称。《晋书?庚亮传》:"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老夫:老人自称。《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称。《北史?穆崇传》:"老身二十年侍中。"

老拙:老人自谦之称。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卷赠老夫惊老拙。"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意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九讲器物(部分):

笔(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故得名;

砚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墨(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纸(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

剑(干将莫邪):因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

扇(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小船(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镜子(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

竹箫(玉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

手杖(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老人安全的意思;

钥匙(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

琴(绿绮、焦桐):绿绮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

香(龙涎、鸡舌):以珍贵材料得名;

弓(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

十讲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最后一讲,别称、借代杂集:

钱的别称:泉、方孔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

酒的别称和雅号: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金浆太醴、福水;

雪的别称: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

月亮的别称: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

书信的别称:鸿、鸿雁、尺牍、尺素、函杞;

第10篇

关键词:林黛玉;复杂;矛盾;张力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13-02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正如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所说的“在众多的明清小说当中,没有哪一种能够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而单就林黛玉这一形象就具有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其思想意识、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等均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一定的张力,从而构造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艺术张力世界。

“张力”一词,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张力是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于两端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主要有两个特点:一、它产生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的事物中,二、它是相互作用的力,不是单一方向的力。文学中的张力则是指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凡当至少两种互不相容的文学元素构成新的统一体时,各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反而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比较、反衬、抗衡、冲击,使读者的思维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立体感受。张力与人的精神状态、人的思想意识有关,它是主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物自身思想内部相互对立的要素之间,产生对立碰撞而成。正如中国当代诗论家李元洛所指出的:“一览无余的直陈与散文化的松散,都不能构成张力,而是要在对立统一基础上,由不和谐的元素组成和谐的新秩序,在相反的力量动向中寻求和而不同”。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 林黛玉这一形象也被人谈论评说了二百多年。不仅普通读者在茶楼酒肆间为林姑娘好还是宝姑娘好争得面红耳赤挥拳相向, 专家学者也费尽笔墨写出诸多文章。从最初的道德评判、到文学典型论, 再到近年的文化学探讨, 黛玉在不同视阈中幻化出面貌迥异的各种形象。有人看到她的诗人气质, 与《离骚》精神一脉相承, 有人则评她身上有魏晋名士风度, 有人在黛玉身上看到理想主义色彩, 看到自然率真之美和反抗精神, 是叛逆者, 有人却说她是封建文化的回归者, 有人说她是诗性的象征, 而有人却对她反感, 认为她“尖酸刻薄”, 还有人认为她是双重人格, 有人说她是古代佳人的典型, 也有人在她身上读出了男性气质。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堪怜咏絮才”的林黛玉,是红楼女子中生命感最突出的一个,她才思敏捷,诗冠群芳,又自幼体弱多病,因此,当她面对悲苦的身世,险恶的环境,人际的紧张,爱情的痛苦等因素,心理场就呈现出巨大张力。

小说第一次提到黛玉, 说林如海“夫妻无子, 故爱如珍宝, 且又见他聪明清秀, 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几个字, 不过假充养子之意, 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故黛玉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清贵的官僚家庭,没来得及对她进行更多的阶级教育,也没有来得及让她充分感受那一社会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少了许多清规戒律,多了一份自由。她傲视封建的统治秩序和传统礼教, 傲视那个腐朽、卑污的世俗社会,她反对和否定的是整个封建制度。她蔑视心狠手辣的王熙凤,鄙夷王夫人的虚伪,鄙视宝钗之属的营生方式,也不屑于那些“攀高枝儿”的庸俗小人。她支持赞助贾宝玉走叛逆道路, 反对八股取士的封建科举制度。宝玉去上学, 她讥之为“ 蟾宫折桂” 。这实质上是对封建政权的蔑视和否定。她追求自主的婚姻爱情, 主动地寻求人生的挚友和知音, 她既不听从“ 父母之命” 、“ 媒灼之言” , 也不愿成为男子的附属品, 不愿依附于男子。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她始终如一地要求同男子有平等的地位, 要求平等互敬的爱,她与宝玉的爱情也是建立在这种同是封建叛逆者的基础之上。正如宝玉所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句混帐话不曾? 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黛玉虽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但她毕竟生活在封建传统观念像空气一样地包围着每一个人的时代。作为封建社会贵族大家庭里的小姐,她的行为方式一定会受到那个时代社会传统势力的影响。如:她不慎说出了“淫词艳曲”―――“良辰美景奈何天”,经宝钗点醒,便“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她虽然从小“假充男孩教养”,又由于母早逝,幼时没有充分接受女孩子所必须的传统教育,少了许多清规戒律,然而生存于那种社会风气里,强大的封建传统观念让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爱情,即使从黛玉的眼中看来,也是一件可怕的、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她经常处于这样的心理矛盾中:一方面希望宝玉对她倾吐衷肠,但另一方面当宝玉裸地表白爱情时,她又忽然变得气愤和悲伤。封建礼教像一只无形的黑手紧紧扼住她心里升起的爱情,使她不敢越雷池一步,她只能勉强抱住理想的影子, 而不敢有任何逾越礼教的举动。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内心的强烈愿望与外在表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她的生存环境, 没有给她向更勇敢的方向发展的土壤, 她要与封建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她对封建秩序的反抗, 说到底, 只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精神的贵族少女的反抗。她的羽翼,只能在金丝笼里寂寞地鼓动; 她的挣扎, 说什么也割不断封建家庭留给她的血脉。”

过于敏感脆弱的性格让黛玉有些过分的猜忌多疑,即所谓的“小性儿”,“行动处爱恼”。能说明黛玉“小性儿”的例子在《红楼梦》中很多,“送宫花”就是很典型的一个, 因为给黛玉的那两枝宫花被最后送到, 林姑娘就冷笑道:“我就知道, 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黛玉说话也被人认为“尖酸刻薄”,如李嬷嬷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宝钗也曾说:“世上的话,到凤丫头的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然而,林黛玉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表明的只是她不苟合于封建世俗,瞧不起的也是那些无行无德的小人。另一方面,黛玉为人也是随和平易、热情大方的,就是对处于奴隶地位的丫环也能平等相待。特别是和紫鹃, 她与紫鹃虽是主仆之名,却实为姐妹,“ 一片真心为姑娘” 的紫鹃甚至可以当她的面数落她的不是。紫鹃能用“情辞试莽玉”为黛玉苦心觅知音,可以想见黛玉平时对紫鹃有多真诚,而黛玉又被紫鹃的真情引动的“直泣了一夜”,可见紫鹃是黛玉的知己,令人感动。再看黛玉对待香菱,路上遇着,香菱可以拍她肩膀,每次香菱来园内玩,黛玉总是很高兴,任她拉着手回潇湘馆下棋、聊天。香菱学诗宁舍近求远找黛玉, 而不找宝钗。甚至对她自幼就有忿忿之意的宝钗,在听了宝钗如亲姐姐般温暖关心的话语后,她都肺腑之言倾情相诉:“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由此可见其心灵纯真透明,如同一泓清凉的泉水。

黛玉的性格可谓矛盾重重,情感与理智、残缺与完美、自尊与自卑、脆弱与坚贞、自恋与自残、高雅与俗常、热望与绝望、痴爱与深恨,逍遥与禁锢等等,不一而足,实难尽述。她这种既叛逆又传统,既孤傲又洒脱,既脆弱又坚强,既孤僻又活泼, 既冷漠又热情的矛盾显示了她内心深处潜藏着多个互相对立而又不可克服的方面,我们称之为性格的悖论。这种性格悖论是其所处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作者的艺术启迪,使我们能够透过人物性格的表层,发现蕴藏在人的性格深层结构中的更为丰富复杂的矛盾因素的性格世界,林黛玉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各种矛盾的张力场。这种矛盾和复杂的多维, 就是对人性和人的存在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于是, 透过林黛玉这一充满魅力的艺术形象, 我们看到了孕育这一形象的那颗细腻而伟大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周汝昌.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2]何永康. 林黛玉性格世界透视[J]. 红楼梦研究集刊.1986年版.

[3]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Μ].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4]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Μ].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阅读教学;图书馆阅读;语文教学

目前,现代人的阅读方式逐渐由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转换,这其中,网络阅读正发挥着先进性的作用,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使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当然,这也给传统的图书馆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的结合呢?该如何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

一、网络环境下有效将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结合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的作用,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在教学时,我校初中语文组针对《学校图书馆阅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而且,我课题组同事杜老师对《如何在阅读教育与图书馆阅读衔接中发挥学生自主性》进行了研究,其文章展示了阅读教育与图书馆阅读衔接的重要性,也通过一些案例的研究说明了两者结合的意义以及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所以,在他这一角度的研究启发下,我意识到网络环境对两者结合是存在一定冲击性的,因此,我将本次研究的角度定为了《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的结合》,重在研究如何处理好网络、阅读教学、图书馆阅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那么,网络环境下有效将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结合的必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弥补图书馆资料的有限性

图书馆再大所能容纳的书籍也是有限的,而网络则不一样,它的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是在不断更新中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相结合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这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保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网络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他们都能理解的,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还是需要网络工具的辅助来进行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大意,同时,也能有效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

总之,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有效地将网络资源与阅读教学和图书馆阅读结合在一起,以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幅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种网络活动下的阅读教育与图书馆阅读的结合

1.网络辅助活动

在阅读教育与图书馆阅读相结合时,网络环境的辅助功能发挥的作用最大,尤其是在弥补图书馆不足的方面。也就是说,在教学时,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健全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桥之美》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桥的美学价值,也为了让学生对桥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在图书馆里了解更多桥的知识,之后,组织学生自主借助网络资源对各种桥进行了解,尤其是从外观上,在比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使学生在直观的图片辅助下加深记忆,丰富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以及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2.情景再现活动

所谓情景再现式教学,是指通过网络相关工具图文并茂地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境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形象化,而且,也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阅读《智取生辰纲》时,由于这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所以,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对《水浒传》这个影视剧进行了观看,引导学生初步对每个人物形象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将场景重现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后,组织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名著,并引导学生思考:名著中的描述与荧幕上所展示出来的人物性格有出入吗?你认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等等,组织学生带着比较的态度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认

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网络环境下将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有效的结合也起着密切的关系。

3.名家在线讲解

近年来,网上教学、名家教学以及各种论坛的开设已经非常普遍,最出名的莫过于《百家讲坛》,这一节目的播出让人们对更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一些资料,然后,通过网络上的这些讲台或者是解说来进行理解,对学生个性化的展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阅读《香菱学诗》这篇文章时,我们都知道它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片段,但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香菱其人,包括对其判词的理解等等,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名

著,对一些红楼解说的资料进行理解,之后,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来对《百家讲坛》中刘心武和周汝昌等人对红楼的解说进行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香菱的人物特点。

当然,在有效地将阅读教学和图书馆阅读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网络环境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作用存在,比如,网络资源好坏无人替学生把关,所以,很多学生就痴迷于网络小说,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对图书馆资源的阅读兴趣,严重不利于阅读教学与图书馆阅读的结合。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将网络环境与阅读教学和图书馆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真正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诗;画;同一性;区别。

在中国艺术史上,诗歌和绘画均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们彼此之间密切相关,携手并肩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国艺术的辉煌。诗歌与绘画之间虽然存在着联系,但毕竟是两种艺术手段,它们之间必然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本文主要是从诗歌的角度,简要的分析诗歌和绘画之间的关系。

1、诗歌和绘画的同一性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说法不仅说明了王维诗画创作的特点,也开创了诗歌与绘画讨论的新领域,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歌和绘画是彼此联系的,在艺术上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不论是"诗"也好,"画"也好,都是要在一定的感情的指引下,才能够彼此相融,彼此渗透。本文将"诗"、"画"与"情"相联系,分析两者间的相通之处。

1.1诗中有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所有的意象也都是语言的表达。我们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头脑加工加以完成的,我们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段,根据诗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来加深我们对诗的理解。所谓"诗中有画"就是诗歌突破了语言的界限,而充分发挥出了它启示作用,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图画。这样的创作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也更有利于诗歌的传播。唐代的很多山水诗都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而且有些叙事诗同样也能看到"诗中有画"的影子。

1.1.1山水诗中的"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就是苏轼评论王维的诗歌的,所以王维的诗可以说是其最明显的代表。"王维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的表现,他描写景物时,既不堆砌词藻,也不作琐细的形容,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馀地,供他们自己去联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王维的诗最有写意画的效果,略加渲染,就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1]如他的《过香积寺》一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按禅制毒龙。"寺庙、云峰、古木、小径、泉水、青松等景物,按照各自的空间方位排列在"画"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树木的被风吹出的唰唰声、深山寺庙中的低沉的钟声、巨石下泉水的幽微,一幅深山古寺风景图跃然眼前。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香菱评王维的一段话更真切的说明了王诗中的画情:

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诗句仅用十个字就勾勒出祖国边疆的雄浑、壮丽、开阔而又微带荒凉的画面。同时,这十个字用的恰到好处,就如香菱所说的"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这正是诗与画的结合,同时也是诗与情的结合,从而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绘景绘情的边疆风景图。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从秋日傍晚山村的景物中,选取了明月,青松,清泉,竹,莲等景物,又选取了一些富有灵动生活气息的片段,不假雕绘,不加藻饰,用了几近素描的手法勾勒出来一幅山村生活图。没有进行细节描写,但读者在阅读之后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画面。

此外很多诗作中的意象是有色彩的,诗中画的效果会更清晰。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湛蓝的天空下,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树上吱吱喳喳的唱着,一行白鹭在蓝天的映衬下自由的飞翔着,到处生机盎然,生机勃勃,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又具有现实生活色彩的写意的画面。

1.1.2叙事诗中的"诗中有画"

写景的诗易于"诗中有画",对景物的描写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画面,而叙事诗更多的是记叙事件的,很难产生这种艺术感觉的,但在很多的叙事诗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出画面来。如张藉的《夜到渔家》一诗,就是通过叙事来表现出浓浓的画意来的。"渔家在江口,潮水人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前四句叙事,平淡无奇。接下来说,近处密竹丛生,村陆延伸远去。''''月出'''',见出时间之晚,回应题目''''夜到''''。''''钓船稀'''',见出投宿不易,暗示投宿人的急切心情。恰在此刻,远远地看见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还看见春风吹动他的草衣。这位''''欲投宿''''的''''行客''''的内心欢快,未着一字;''''渔家''''的情状,似隐似现,未睹其貌;而所见者,唯有''''草衣''''飘荡于春风中耳!末句神韵悠悠,情思缕缕,飘荡江畔。"[2]

由此可见,不论是山水诗还是叙事诗,都是与画有着密切联系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是有画意的,不光要有画面的描写,同时还要有着浓烈的感情在其中,不然,只会是很空洞的画面,而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达不到很好的艺术欣赏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文学的交流活动,影响诗歌的传播。

1.2画中有诗

诗和画是相通的,又是互补的,既然诗中可以有画,画中自然就会有诗的存在,下面我们将简单讨论下画中有诗的情况。

"画中有诗"的"诗"主要体现在题画诗上,题画诗是指以书法为媒介题于画上的诗,这就更明显的体现了诗和画是具有同一性的,他们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题画诗又可以分为''''以诗为画''''、''''以画为诗''''和''''诗画一体''''三种情况。"[3]

1.2.1"以诗为画"

"以诗为画"就是说先有了诗的存在,再根据诗的内容作画,这种情况一般是后人为前人的诗进行配画的。以诗为画在历代层出不穷。如东晋顾恺之根据三国时代诗人曹植《洛神赋》而作的《洛神赋图》,在造型艺术上巧妙地把幻想加以形象化。"《洛神赋图》是一幅长卷,连续性的画面依《洛神赋》情节而展开,生动地描绘出曹植对洛神痴心眷念的神态,又衬出洛神孤高静洁的格调,表现了想象的境界。"[4]如"著名山水画家陆俨少作《李白诗意图》,傅抱石、关山月依据《沁园春·雪》词意而作山水画,齐白石曾受老舍之托以清人查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作画等等。"[5]又如"卫协和晋明帝司马绍都画有《诗经》画,史道硕画有《嵇中散诗图》,戴逵画有《嵇阮十九首诗图》等,顾恺之也画有嵇康、曹植的诗图,还有根据张华《女史箴》诗而作的《女史箴图》,诗歌抄录于图,图文并茂。"[6]这些画作的出现都是根据前人的诗歌内容的,但又不是简单的对诗进行描绘,而是融入了画者的感情,又有画者的艺术再创作,也就是说诗意融合了画意,因诗意的感染加深了对画意的感受,只有这样,诗意才能更好的在画中体现出来,画也才能成为一幅好画。

1.2.2"以画为诗"

"以画为诗"是根据画的内容作诗,与"以诗为画"的时间顺序整好相反,是先有画后有诗的,且很多题画诗的作者并非画家本人。迄今看到的最早的咏画诗是南朝宋宗明皇帝刘彧赞美先帝的四言诗《帝国颂》,所谓《帝国》是一幅帝王肖像画。诗如下:"帝国凝远,瑞美昭宣,济流月镜,鹿毳霜鲜,甘霜降和,花雪表年,孝德载衍,芳风永传。"这首诗的风格,明显是《诗经·颂》的延续,也就明显地说明很多题画诗的作者并非画家本人。"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把绘画的色彩、光线、远近、构图都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都是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画。"[7]1.2.3"诗画一体"

这种艺术现象自唐代以后就很多见了,很多诗画一体的作品出现了。很多大家也都选择了在自己的画作上题上诗。如唐伯虎的《骑驴归思图》,泉水、危岩、乔木的山中,画着一个骑着驴带着笠的书生在山路上前进着。左上角题诗:"祈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诗和画就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诗意与画意的表达相一致。又如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整幅图的主干就是一株从右向左倾的腊梅花,花上栖息着两只鸟。简单的构图,但在画的左下角题着首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也就使得整幅画充满了诗意,很好的体现了"诗画一体"的艺术审美境界。

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都是诗和画的联系的表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等艺术境界。诗和画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艺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2、诗与画的差异性

诗歌和绘画毕竟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固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但更多的还是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这两种艺术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所以差异性也是诗歌和绘画之间的明显特征。不能一味地说明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也要重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这两种艺术的发展。

2.1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区别

诗歌是一种时间艺术,它的描写不必拘束于某一时间,而是可以超越时间界限的。虽然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也兼有空间艺术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诗歌还是一种时间艺术。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者莱辛在《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限》一文中就指出了绘画凭借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的物体,诗通过语言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的事物,即画写定型,诗写变化。"诗歌是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一传达工具,表现空间境界在时间流程中的延展,也表现不相连属的空间境界,在对空间境界、方位、角度、距离的选择和变换方面,有着绘画无法比拟的自由度,还可以表现声音、触觉、嗅觉、感觉等无法凭空间境界直接展示的内容,并且对外物与内心的碰撞、交叉以至融合、渗透,或相离、相反等情况,可以因意而施,运转自如,等等。"[8]

绘画是一种空间艺术,它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只能表现一刹那间的物态和景象,是时间的一个点,所以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邵雍说画只善于表现物的静态,而不善于表现物的动态。这些都说明了画只是表现一个瞬间的物象的,跟诗歌的时间艺术是不同的。

2.2间接艺术和直观造型艺术的区别

诗歌和绘画在艺术种类上还有间接艺术和直观造型艺术的差别。

诗歌是间接艺术是说所谓的诗中有画的情况,不是诗直接表现出来的,诗中的画都是通过语言描述,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一种自己的理解,再加上读者自己的经验、想象、联想,才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虚拟的画卷。所以说,诗歌的艺术效果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要是没有语言的魅力,也就不会有诗的意境,也就不会有如此具有审美意义的诗歌的存在,语言就是诗歌的一个载体,也是"画"的一个载体,诗歌是间接的让读者感受到了画意。

而绘画则与诗歌是不同的。绘画是一种直观造型艺术。绘画想要表现什么,是直接在画中画出来的。它没有另外的可以令人想象的载体,而是通过线条、色彩等绘画要素把想要表达的东西都给直接展示出来,在受众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清晰的图景,受众不用再进行什么想象就可以直接感受到最直观的景象。当然了,画有的时候也蕴含着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受众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才能感知到,这是深层的,一般说来,画还是可以让人直接感受到物象的。所以说绘画是一种直观造型艺术。

2.3"说的出,画不就"

这一论题是明代董其昌所说的,他说:"''''水作罗浮磬,山鸣于阗钟。''''此太白诗,何必右丞诗中画也。画中欲收钟磬不可得!"程正揆转述为:"''''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华亭爱诵此语,曰:''''说得出,画不就。''''"[9]这是说诗和画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通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表现领域。诗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意境,可以有很深的程度,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带给我们很浓重的情感。但绘画有的时候则表现不出这些情感,也表现不出一些意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前两句是很明显的"诗中有画",可以用画表现出来,但后两句却很难用画表现出来,"思故乡"怎样画出来呢?像这种语句就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是不能用简单的画表现出这么深的意境的。又如王维的《山路》:"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种意境我们可以理解:路边的植物充满了生机,树叶等青翠欲滴,像是能湿了过路人的衣服似的。这种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画面,怎样用画来描绘呢?即使是再高明的画家应该也画不出这"湿人衣"的感觉吧。这都是很明显的"说的出,画不就"的现象,也就说明诗和画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