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十年春齐师伐我

时间:2023-05-30 09:0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年春齐师伐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文言文伐的意思

①砍伐。《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②敲打。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

③讨伐;攻打。《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④攻破;破坏。《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⑤功劳;功业。《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⑥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

【伐柯人】媒人。

【伐性之斧】砍伐生命的利斧,比喻损害身心的事情。白居易《寄卢少卿》:“艳声与丽色,真为伐。”

伐的基本字义

1、砍:伐树。砍伐。

2、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第2篇

关键词:春秋书法;《公羊传》;修辞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4-0119-06

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寓其拨乱之志,形成“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的“春秋书法”。《公羊传》对“春秋书法”进行了寻绎,归纳总结出“即位、婚姻、郊庙、朝聘”等诸多书法“凡例”,蕴涵着丰富的修辞内容。周振甫明确把“春秋书法”当作我国修辞学开创时期的特点。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春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公羊》、《梁》两传阐明《春秋》美刺‘微词’,实吾国修词学最古之发凡起例。”遗憾的是,它在修辞学史上的价值未被学术界充分认识和揭示。本文试图通过解剖《公羊传》,主要从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句式的调整、辞格三方面对“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作进一步探讨,为修辞学的研究提供“原料”。

一、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

1.同义词语的选用

(1)实词选用

我国古代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有相当精细的划分,从而产生不同的称谓和用法。《春秋》以正名为本,辨上下以定名分,别异同以正名字。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说;“《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者也。”《春秋》也十分注重对动词进行仔细的推敲,选词准确、贴切,表达严谨、细腻,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表现在:

1)注重区分词语的使用对象。如:

①三月,庚戍,天王崩。……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隐公三年)・

②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日朝,大夫来曰聘。(隐公十一年)

例文①、②中的“崩”、“朝”两动词的选用极为准确、恰当,显示行为动作陈述对象的身份地位尊贵显赫:“天王”指周平王宜臼,贵为天子;“滕侯、薛侯”是诸侯而不是大夫。从《公羊传》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古代关于丧葬,同是死,等级不同,称谓就不同;同是朝聘,等级不同,称谓不同,用以区别尊卑贵贱。

2)注重区分词义的性质。如:

冬,杞伯姬来。其言来何?直来曰来,大归日来归。(庄公二十七年)

同样是回娘家,没有什么事情,自然回娘家,称作“来”;被废弃,休回娘家称作“来归”。《春秋》选用“来”,说明杞伯姬这次“来”是归宁而不是被休回娘家。

3)注重区分词义的轻重。如:

①九年,春,宋火。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言灾,小者言火。(襄公九年)

②二月,公侵宋。曷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言侵,精者言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庄公十年)

例①清孔广森《春秋公羊传通义》:“大小者,分别延烧甚不甚也。”用“火”则说明灾情不严重,用“灾”,则说明失火严重。例②《公羊传》认为“侵”的程度轻于“伐”。粗浅叫“侵”,汉何修《公羊传解诂》进一步说:“将兵至境,以过侵责之,服则引兵而去,用意尚粗。”精密叫“伐,”何修《公羊传解诂》进一步说:“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境,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指出:“凡师有钟鼓日伐,无日侵。”“伐”是鸣钟鼓,兵入其境,声讨其罪,而“侵”是不鸣钟鼓,也说明“侵”较“伐”为轻。

4)注重区分行为时间。如:

①八年,春,正月,已卯,系。系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日杓,秋曰尝,冬日燕。(桓公八年)

②春,正月,公狩于郎。狩者何?田狩也,春日苗,秋日蔻,冬曰狩。(桓公四年)

例①祭祀宗庙时间不同,则用不同的词语:春天祭祀宗庙叫祠,晋郭璞《尔雅・释天》注:“祠之言食。”就是向先君进食以祭。夏天祭祀叫杓,郭璞《尔雅・释天》注:“新菜可。”“”意为煮。秋天祭祀叫尝,郭璞《尔雅・释天》注:“尝新谷。”意为以新谷为祭品献给先君。冬天祭祀叫,有众多之意,汉何修《公羊传解诂》:“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日暴。”例②四时打猎用词不同,《公羊传》也详作辨析,不过《公羊传》无夏猎之名,《左传・隐公五年》、《尔雅・释天》与《周礼・大司马》均以春猎为,夏猎为苗,秋猎为猢,冬猎为狩。

5)注重区分词语的语用色彩。《春秋》恶恶、善善、尊尊、亲亲、贤贤、贱不肖,依此正名、治世,一字寓褒贬,赋予词语丰富的附加色彩。如:

①夏,五月,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何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隐公元年)

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桓公十五年)

例①《尔雅・释诂上》:“杀,克也。”《春秋》用“克”不用“杀”,是为强调郑伯处心积虑杀弟之恶,凸显其不守悌道,违背纲常伦理,“克”与“杀”义同,却具有“杀”不具备的伦理涵义和正名价值。例②“归”与“复归”、“入”与“复入”体现了《春秋》恶恶的义法,除理性意义外,也被赋予了伦理内涵。可见《春秋》属辞之慎严,辞约而旨博。

(2)虚词的选用。如:

①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宣公八年)

②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隐公元年)

③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其言之何?缓也。(宣公三年)

例①“而”和“乃”表达的语气有轻重缓急之异,“而”程度不及“乃”。例②两名词之间用不用“及”,其意义和语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用“及”表示前后有尊卑主次之分;不用“及”表示前后无尊卑主次之分。例③同为偏正结构,《成公七年》“鼷鼠食郊牛角”一句中“郊牛角”不用“之”,而此句用“之”,能使语气平缓。《公羊传》细辨虚词之微殊,可见《春秋》严谨的文风。

2.同义句式的选用

《春秋》句式灵活多变,切合题旨表达需要而选用不同的句式,如常式句与变式句、合叙句与分叙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等,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表达效果。如: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日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成公元年)

《公羊传》结合春秋义法,对此例中的句式从语义和语用效果上作了分析和比较。用主动句“晋(或贸戎)败王师”,有失王师尊严,改为被动句式“王师败绩于贸戎”,“王师”由宾语变成主语,“败绩”施受同辞,更有利于表现“王者无敌”的义法。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二、句子的调整

1.移位

语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而且是重要的修辞手段。有时灵活变通某些语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春秋》改变语句的次序以寄寓义法,使句子富于变化,获得不同的语用效果。主要表现如下:

(1)为强调、突出而改变语序。如:

虞师、晋师灭夏阳。虞,微国也,曷为序乎大国之上?使虞首恶也。曷为使虞首恶?虞受贿,假道灭国,以取亡焉。(僖公二年)

按春秋义法,灭人之国是大恶,“虞”虽为小国,但借道于晋师,使之灭夏阳,将之放在句首,突出强调了虞师的“首恶”。

(2)为尊重而改变语序。如:

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僖公八年)

“王人”是周王的使者,地位本卑于诸侯,在句中应位于诸侯之后,但以王命为先,所以位列诸侯之前。

(3)为别尊卑主次而改变语序。如: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定公二年)

“两观”在“雉门”两旁,虽先起火,累及两门,但不及“雉门”重大,所以“后言之”,以示尊卑主次有别。

(4)为异内外而改变语序。如: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哀公十三年)

黄池之会,吴国虽然主盟,为异内外,《春秋》将之放在晋侯之后。

(5)为避讳而改变语序。如:

冬,筑微,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庄公二十八年)

按记事先后,应先书“大无麦禾”,即“冬,大无麦禾,筑微。”由于“筑微”影响了农作,制造了凶年,《春秋》为隐讳而调整了语序。

2.分合

(1)句子的分列。如: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何以不言遂?两之也。(僖公二十五年)

动词“围”和“纳”本可以用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遂”连接,《春秋》把他们作为两件事分开陈列,句式简明,语气舒缓,谓语“围”和“纳”得到了突出和强调。

(2)句子的缩合。如:

①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兼之何?微国也。(隐公十一年)

②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褪。其言僖公、成风何?兼之,兼之非礼也。(文公九年)

例①滕侯、薛侯同时来朝,为表示尊重,应当分开来写,因滕、薛均为小国,于是简其书法,用同一谓语“来朝”统述两君,语句更加紧凑、凝练。例②秦与鲁素无交往,僖公下葬已九年,成风已五年,秦此时合赠义衾,不但时间已晚,而且不合礼法。《春秋》使用合叙句,含有贬义,突出了“恶恶贱不肖”的义法。如果改用分叙句,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3)省略

唐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公羊传》结合书法凡例,对所省之处从语用效果上进行了细致分析。如:

①五月,辛卯,桓公、僖公灾。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哀公三年)

②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宣公元年)

例①何修《公羊传解诂》:“礼,亲过高祖则毁其庙。”桓公到僖公已历十一世,僖公至哀公也已八世,早应毁庙。之所以出现过的就不再出现,清孔广森《公羊传通义》指出:“《春秋》之法,凡主讥者有所托见,则不复特见。一省其文,二微其义。”例②上文“公子遂如齐逆女”句中已言“公子”,此句同说一事,所以省略,行文更为简练。可见“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体现了《春秋》尚简的特点。

三、辞格的运用

《春秋》文笔简约质朴,又不失文采,避讳、比喻、借代、反语等辞格巧设句中,既凸显了“微言大义”,又增强了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1.避讳

《春秋》曲笔较多,以隐讳为最。“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语言含蓄委婉,蕴含丰富的信息量。

(1)改字避讳。如:

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庄公八年)

“成”字《左传》、《谷梁传》作“”。“”、“成”、“盛”三字相通,《释名》说:“成,盛。”《说文》说:“郧,鲁孟氏邑,是与成同。”盛和鲁是同姓之国,《春秋》用“成”代“盛”,以掩饰鲁灭同姓之恶,志而不显,含而不露。

(2)省文避讳。如: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馔盟于防。……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同盟也。(庄公二十二年)

省略主语“庄公”,隐讳庄公以国君的身份与外国大夫为盟,有丧国家体面,隐微不显,意在言外。

(3)改变语序避讳。如:

杞伯姬来,朝其子。其言来朝子何?内辞也,与其子俱来朝也。(僖公五年)

《公羊传》指出此句本作“杞伯姬与其子来朝”,伯姬为公公惠公服丧,不宜出境,来则为非礼,为避讳,所以将“其子”移至宾位。

2.比喻

如: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贾如雨。……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贾如雨。”(庄公七年)

《公羊传》指出《春秋》原文为“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孔子将此句改为:“星露如雨。”“如”是标记词,“修”字点出了有意识地运用明喻这种修辞手段以使语言形象生动,这是纯粹的修辞现象,与“微言”无关。

3.反语

如:①秋,七月,稀于太庙,用致夫人。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何?致者不宜致也。(僖公八年)

②二月,辛巳,立武宫。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成公六年)

例①祭祀太庙是大典,让一个“不以氏姓”、“以妾为妻”的夫人人庙,荒谬之极。明明“不宜用”,却说“用”,明明“不宜致”,却说“致”,字面意思和要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旨在讥刺僖公以妾为妻。例②立武宫本非礼之举,明明“不宜立”却“立”,借以收到美刺的效果。

4.借代

(1)以部分代整体。如:

秋,倪黎来来朝,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庄公五年)

“倪”是“小邾娄”的都邑,因未能附庸,不能以小邾娄的国名相通,因此,《春秋》以“倪”代“小邾娄”。

(2)以整体代部分。如:

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弑何?称国以弑君者,众弑君之辞。(文公十八年)

莒国君欲废长立幼,又多行无礼,太子仆杀之,国人尽喜。《春秋》称国,以明莒君失去民心。

5.增字

如: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人于戚。吴何以称人?吴人云则不辞。(襄公五年)

吴是周所封之国,且为泰伯之后,本不当称人。但如果不称人,书“吴人”就不成辞了。所以吴人之人因下文“人”之人而增。

6.统称

如: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日而后凡也。(僖公五年)

“诸侯盟于首戴”语同前文“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诸侯”就是“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王世子”的统称,语句更为简洁凝练。《公羊传》总结其书法凡例为“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

7.转类

如:雨螽于宋。雨螽者何?死而坠也。(文公三年)

以名词“雨”转类为动词,描写蝗虫坠落之状,使语辞简洁生动。《春秋》常有“螽”的记载,大多发生在秋天,不过是灾异罢了,但古人常将灾异与人事附会在一起,认为灾异是天对人事的预兆或对人事的威罚。何休《公羊传解诂》:“螽,犹众也。众死而坠者,群臣将争强相残贼之象。”刘向以为,先是宋杀大夫而无罪,有暴虐赋敛之应。董仲舒以为宋三世内取,大夫专恣,杀生不中,故螽先死而至。(《汉书・五行志》)

四、结语

孔子修订《春秋》,褒贬历史,对语言结构进行了重新编码,后人称之为“春秋书法”,表现为“褒贬”、“直书”、“微言”等相关书写原则,既是经法、史法,也是文法,“经法意在惩恶劝善,故求其善;史法意在通古今之变,故求其真;文法意在属辞比事,故求其美。”本文从修辞学角度对“春秋书法”进行了解码,我们的结论如下:

1.“春秋书法”的修辞动因

Verschueren(1999)指出,任何语言的选择与使用可以从社会和认知两方面找到解释。由于语言句法结构负载量有限,难以满足人们交际和认知表达的要求,于是一定动因下对句法结构进行分解、组合、变形,从而形成修辞结构,以便于特定的功能要求被编码为语法功能并得到句法结构上的表现。春秋书法是孔子对鲁史进行处理而引起审美效果的艺术加工原则和方法。孔子修订《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实现句法结构向修辞结构的转换,以寄寓大义微旨,《孟子・离娄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春秋》是孔子有感于“世乱”、“道穷”,为“拨乱世,反诸正”而作,《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可见其修辞动因。

2.“春秋书法”的修辞技巧

“春秋书法”体现了微婉显隐的修辞原则与丰富高超的修辞技巧,综上所论:

(1)注重同义语言形式的选用。对于同义实词,注重区分词语的使用对象;注重区分词义的性质;注重区分词义的轻重;注重区分行为时间;注重区分词语的语用色彩。对于虚词注重辨析它们之间语义和语用效果的微殊。对于同义句式,能切合题旨表达需要而选用,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表达效果。

(2)注重句子的调整,表现为移位、分合、省略。

(3)注重辞格的运用,如避讳、比喻、反语、借代、统称、增字、转类。

3.“春秋书法”的修辞功能

第3篇

关键词:苏秦 外交辞令 直白 譬喻

苏秦,是战国策士,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之一。“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1](《史记・苏秦列传》)其中的雒阳,即今天的洛阳,生于洛阳,师从鬼谷先生。学成后游说秦国却未被采纳,落魄潦倒,失意而归,遭到家人的冷落。一提到苏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锥刺股”故事,“(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2](《战国策・秦策一》)诚然,锥刺股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激励着人们勤奋刻苦地学习或工作。在当今浮躁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精神尤其值得提倡。

除了“锥刺股”的精神外,苏秦备受后人称颂的还是其杰出的外交才能,毕竟历史上曾佩六国相印的仅此一人。其外交理念中尊重各方利益、采取适当方法以及实现共赢的目标等等,都值得后人深思并学习。这一系列的外交思想主要是通过巧妙的话语来体现,外交中所使用的语言通常称为外交辞令。下文我们将对苏秦外交辞令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总结其外交辞令的特点。

一、直陈其事,毫不委婉

春秋时期行人的外交辞令注重含蓄,表达较为委婉,正如刘知己所说:“此则春秋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史通・惑经》)这一点在《左传》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了“展喜犒师”的故事,就是“微婉其辞,隐晦其说”典型的例子。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展喜以“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引起齐侯产生听下去的兴趣,进而娓娓道出“恃先王之命”[3],让齐侯意识到自己伐鲁的行为是有背祖训的,从而主动撤师。展喜的说辞曲折委婉、正话反说,却又据理力争、不失尊严。与之相反,战国策士却一改春秋行人的委婉风格,变得直白、浅显,苏秦的外交辞令也一样。如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这是苏秦说秦惠王的一段文字,其意图表露无遗,即依靠有利的地形、凭借强大的武力去“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直抒胸臆,意思表达得太过直白,这在春秋辞令中很难看到。秦惠王没有采纳,苏秦仍然坚持自己主张,又极力谏言,并举出大量事例来说明武力的重要性,“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O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其中,一疑问词“恶”字让其反问意味表露无遗,凸显其主张武力的意图,让人难以反驳。这与上述展喜的说辞大相径庭,变委婉为直白。

二、气势磅礴,咄咄逼人

除了直抒胸臆外,苏秦的辞令还注重气势。古人在写文章时谈到了气势,正如韩愈所说:“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高下者皆宜。”[4](《答李翊书》)写文章是在运用书面语言,而外交辞令是在运用口头语言。前者尚且注重气势,何况更加依赖语言的外交辞令呢?苏秦的辞令正是如此,气势磅礴,如: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如数家珍般地向秦惠王分析了秦国国情,有丰富的物产、有利的地形。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更重要的不是赞美,而是为后文自己提出武力的主张做了完美的铺垫。为了突出自己的意图,苏秦选用了排比的句式来加强自己的气势。扑面而来的气势咄咄逼人,不同于春秋时期舒缓的语气。使用排比的目的很明显,即为了加强语势、突出表达效果,正如陈Y在《文则》中所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苏秦用“西有”、“北有”、“南有”、“东有”等整齐的句式正是为了“壮气势”与“广文义”。

这在苏秦的外交辞令中很常见,又如北说燕文侯:“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粟之实,足食于民矣。”(《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使用排比,气势不凡,如数家珍般地罗列燕国的地理位置,拉近了与燕文侯的距离,为后文的游说打下了基础。

三、目的明确,态度坚决

现在的外交辞令或为了使自己摆脱困境,或为了符合礼貌的原则,总是喜欢使用大量模糊的语言。如外交辞令中的“一揽子计划”、“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等都不明确。语言的模糊性有两个原因决定,即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说话者的实际需要。语言本身就具有模糊的特点,例如“早晨”、“中午”、“晚上”等词语在具体时间点上难以确定,只能有个大致的时间段。说话者的需要一般是为了得体、礼貌,同时还给双方留有余地。苏秦的辞令却目的明确、态度坚决。不论是主张连横,还是主张合纵,苏秦主观上都是为了私人利益,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史记》中表述得很清楚。苏秦出游几年,一无所获,大困而归,遭到家人的耻笑以后,苏秦惭愧之际说,“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史记・苏秦列传》)从中不难看出苏秦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取尊荣”。

《战国策》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一开始游说秦王大败而归,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秦策一》)

可见,苏秦游说秦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秦国,更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为了自己获得卿相之位。这也是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读书人的最高追求,通过读书来求得功名利禄,尤其是处在底层的普通人。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将读书当作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苏秦四处奔走,游说各家诸侯,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自身的利益诉求。

与此同时,苏秦态度坚决,开始游说秦王,极力劝说秦王依靠武力来吞并天下,秦王不采纳后仍然多次上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苏秦一开始主张连横,不被采纳后回家苦读,继而主张合纵,态度依然坚决,最终成功说服六国。其目的既不是连横,也不是合纵,而是自身的荣华富贵。明确这一目的之后,苏秦才有动力去“锥刺股”,去四处游说。

四、巧用修辞,灵化语言

为了增强气势,苏秦运用了大量排比句。除此之外,苏秦综合运用多种修辞,灵化语言,让抽象的说理生动起来。其中,尤以譬喻见长,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如:

“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宿寄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滥无所止。’”(《赵策一・苏秦说李兑》)

这是苏秦游说李兑的一番话,用“土梗”与“木梗”作比,形象地道出了对方危机四伏的处境。信手拈来,无从考证,只是临时用来为了自己更好说理。同时,很巧妙地推销了自己,“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又如:

“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夫铁钻然,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赵策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这段说辞的背景是,苏秦辛辛苦苦出使秦国回来以后,等了三天都没等到赵王的接见。此时,苏秦心中有不满、有牢骚,但也有不安甚至恐慌。故编造了一个有关“两木”的故事,并以“铁钻”自喻,表明自己仿佛就是任人摆布的工具。

总之,苏秦外交辞令不同于春秋外交辞令,表达变含蓄为直白,语气变舒缓为强烈等。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个人两个原因造成的。从时代背景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言行自然不顾礼乐。从个人层面看,人们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无所顾忌,苏秦也一样,为了自己的名利四处奔走,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乱世。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1771.

[2] 刘向.战国策[M].齐鲁书社,2006:24.

第4篇

关键词: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 汉字特点 教学方法

初中的文言文篇目在数量上占教材总篇目近三分之一,因为,只有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只有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文言文的自身特点,文字材料久远,古今意义差别很大;课文内容脱离时代,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加之教学方法生硬:片面的解释生字词,疏通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结果,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明确目标,分清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内容广博:语言形式上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等;思想内容上有文章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和文化意味等等;写作技巧上有修辞、句式及布局谋篇等等。因此,明确重难点尤为重要。’

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一个“伐”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伐,从人从戈,义为征伐,然而征伐有别:“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文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就是明证。

二、根据汉字特点,落实教学内容

汉字由形、音、义三者构成,从文字体系看,属于表义文字,即,字形同其意义直接关联。所以,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词义就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从根本解决汉字古义问题,同时,由于是从理据上明了汉字意义的来源,所以掌握得更为牢固持久。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字形,理解本义。文献越是久远,其文字的本义使用就越频繁,而本义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利用字形进行意义分析,往往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学生很容易记成“兼得”。究其原因,一是断句不当,二是不理解“兼”的含义。

第二,比较部首,明辨词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中,“洌”容易被学生写作“冽”,课堂上,教师可进行比较,明确,三点水,是属水字部,意思与水相关,洌,《说文》“水清也。从水,列声。”这里形容美酒如水之清澈。

第三,比较字形,辨别近义词。如《左传·曹刿论战》一文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视与望,近观为视,远眺为望。视,从见示声;望,繁体作望,上面是“臣”是眼睛,下面是“壬”,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到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是远望。

第四,学汉字,明文化。汉字与汉文化可以相互论证,前贤做了大量这方面工作,可资借鉴。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一句,其中妻、妾地位迥异:妻,是男子明媒正取的正式配偶,但最初的婚姻却是强婚制,妻,篆书作,字形从女,从中(头发很长,表示成年),从又(古文手字),意为抓住一成年女子,而强婚又是发生在夜晚,所以,婚字从女从昏。(古文手字)妾,从辛,从女。辛甲骨文字形为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是女奴,故《春秋传》有“女为人妾,妾不娉也。”

三、依据教学规律,深化巩固教学内容

词汇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多种实验证明,学习有意义的词,已理解的词比学无意义的音节、假词和非词要容易得多,而且不易遗忘。意义记忆的作用大于机械记忆。”文言文词义具有理据性——汉字构形理据,多义词义项关系也有理据性。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记忆才是深入掌握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

如,初中课文里“名”出现的义项有“命名”(名之者谁)、“名字”(则题名其上)、“说出”(不能名其一处)、“m名、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显然,这些义项密切相关,名,从夕从口,《说文》“自命也”。本是在夜晚便于指称不同的人而起的名称,义即命名;有命名则出现名称、名字;名字是用来称呼的,故有“说出”之意;名字众所周知则是“著名”。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标准》,要以文字.特别是实词为核心,根据汉字形义关系、义项关系的理据性实施字词教学;通过诵读一定的文言文篇目,积累常用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

力。

第5篇

一、蒙城属宋而不属梁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庄周卒年考》(页313):“《史》又云:‘庄子蒙人,尝为蒙漆园吏。’《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按《汉志》:‘蒙属梁国’,在今归德城北四十里。刘向谓宋之蒙人,特据初属宋而言。至战国蒙地是否属宋,固已可疑。……然则《史》称蒙人,未必即宋人矣。”钱氏在文中不仅质疑庄子宋人的身份,还在《附战国时宋都彭城证》中怀疑蒙地在战国时已为魏国所并,“窃疑睢阳为梁,犹在宋亡之前。”

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宋亡后,“魏得其梁、陈留,齐得其济阳、东平,楚得其沛”。其中“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二“宋州”条谓:“按梁即今(宋)州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后改为梁国。”宋州即商丘,古蒙城所在地。可知,魏国占据蒙城在宋亡之后,非如钱氏所疑“犹在宋亡之前”。此外,早在战国后期,韩非已视庄子为宋人。《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所载宋人之语出于《庄子·庚桑楚》:“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据此,张松辉《庄子故里考》推知,韩非所说的“宋人”,显然非庄子莫属。在去古未远的汉代,视庄子为宋人的观点是非常普遍的,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庄周),宋之蒙人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自注:“名周,宋人。”张衡《髑髅赋》托庄子之口:“吾宋人也,姓庄名周。”高诱《吕氏春秋·必己》注:“庄子,名周,宋之蒙人也。”又《淮南子·修务训》注:“庄子,名周,宋蒙县人。”降及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亦云:“庄周者,宋之蒙人也。”唐代成玄英作《庄子疏》,在序中说:“其人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国睢阳蒙县。”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在“《庄子》十卷”注曰:“蒙漆园吏宋人庄周撰。”林希逸《庄子口义序》:“庄子宋人也,名周,字子休。生睢阳蒙县。”近代马叙伦《庄子义证》附《庄子宋人考》,对于蒙地属于宋国做出详尽的考证。他引《史记·宋世家·索隐》:“又《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马氏以此证明蒙城为宋地。今人崔大华《庄学研究》根据《庄子·列御寇》中曹商在使秦得车后,“反于宋,见庄子”,及《庄子》中君主性格、政治现状等情况,证明庄子生长地在宋国。刘生良《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从《史记》“互见”之力证、历史地理的补证和《庄子》中内证等三个方面,证明庄子确为宋之蒙人。

钱穆《附战国时宋都彭城证》对宋国迁都的考证,自有其合理之处。但他怀疑蒙城在宋亡之前已属于魏国,则仅属猜测之辞。况且,前人已从多个角度证明宋国与庄子的关系,说明最晚在庄子生前,蒙城依然属于宋国,所以钱氏的怀疑是缺乏史实根据的。

二、孟子叹梁惠王“不仁”的时间和地点

《先秦诸子系年·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P366):“《尽心篇》:‘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孟子谓:‘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又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此其语似发于梁败马陵之际。公孙丑齐人,盖其时孟子已游齐,而丑方及门,故记其一时之问答云尔也。此又孟子当威王时先已游齐之证四。”该文认为孟子在齐威王时代已宦游齐国,诚为不易之论。然而,其所举第四条论据(即上引文)或可商榷。窃以为,魏惠王自即位以来征战不断,其以土地糜烂民众、驱弟子殉难战争,岂限于马陵一役?又据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六:“惠王一见孟子而首有利国之问,既又有鸿雁麋鹿之问,既又因岁凶而有民不加多之问,孟子皆以仁义之道启之。而惠王之志在于报怨,乃欲雪齐秦楚之耻,非爱民之仁也。故孟子叹其不仁,而他日为公孙丑言之。”诚如朱氏所言,孟子只有与魏惠王有过深入的交谈,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评价其人品与政绩。此外,孟子对魏惠王之子魏襄王也有过评价,《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前人据此多以为孟子对魏襄王的失望,在于他缺乏君主所应有的威仪。实则不然,因为接下来的对话才揭示出真正原因。“(魏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縨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在上文中,孟子仍以仁义(不嗜杀)来劝导魏襄王,这既与他对魏惠王的评价一脉相承,又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据杨宽《战国史》,公孙衍在魏惠王末年已主持魏政,在公元前318年合纵五国攻秦,此年即魏襄王元年。结合《孟子》及后人研究可知,魏襄王在即位后仍延续其父对外征战的政策,这才是孟子感到失望的真正原因。孟子也因此在襄王即位伊始便离开了魏国。孟子出于反战的立场,对惠、襄两代魏君有过批评,对前者斥之不仁,对后者则导之以仁。他对襄王的批评在其即位前后,当无疑义。对惠王“不仁”的评价,应是孟子在魏国于惠王卒后的盖棺之论。

三、荀子议兵在邯郸解围之前

《先秦诸子系年·荀卿至赵见赵孝成王议兵考》(P532-533):“《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以荀卿在赵,身历其事,故盛加称许如此也。其与临武君议兵赵孝成王前,亦疑在邯郸解围后。”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孝成王先惑于上党之利,不顾赵豹“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的劝阻,代韩受秦兵之祸;后又误中秦国反间计,无视蔺相如和赵括母的谏言,用赵括取代廉颇,遂有长平之难。赵王先后两次遭诈,终于酿成大祸。其中,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劝孝成王接管上党,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所以,长平之败的根源在于赵国君臣不同德和群臣不同心。《荀子·议兵篇》正由此而发:“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磗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上文所言“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正指赵国君臣离心离德而言,而这又是赵王连续中计的根源,所谓“彼可诈者”。在《议兵篇》中孝成王、临武君又问“请为将”,荀子答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文中“知莫大乎弃疑”,王先谦谓“言用人不疑”,正指孝成王临阵换将而言。所以,荀子与孝成王、临武君议兵,必在长平之战后不久,但非如钱穆所说在“邯郸解围”之后。因为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在孝成王八年,赵借楚、魏、韩之兵解邯郸之围,“(十年)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信梁盖王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从唐拔!新中,"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王即围攻邯郸的秦将,又据上文可知,秦军不仅未能攻取邯郸,反而连遭败绩。然而,荀子在《议兵篇》中对秦国军事力量颇有称赞,“秦人,其生民也!",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忸之以庆赏,酋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如果荀子议兵在邯郸解围之后,则不当言秦“四世有胜”,更无必要盛赞秦军。此外,《议兵篇》中有荀子和李斯之间的问答:“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杨絫注:“荀卿前对赵孝成王有此言语,弟子所知,故引以答之也。”据此可知,这次对话当发生于荀子议兵之后不久。其中,荀子再云秦国“四世有胜”,且“醙醙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却丝毫未言及诸侯救赵之事,说明荀子与临武君议兵,当发生于长平之战后、邯郸解围前。至于,钱穆所言“《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只能说明《臣道篇》当作于邯郸解围之后,但与荀子议兵的时间并无必然联系。

四、荀子说齐相在齐王建时期

《先秦诸子系年·荀卿自齐适楚考》(P491):“汪中《荀子年表》谓:‘《荀》书《强国篇》荀子说齐相国曰:今巨楚悬吾前,大燕鳅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楚人则乃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是一国作谋,三国必起而乘我。若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耳。其言正当盡王之世。盡王再攻破燕魏,留楚太子横以割下东国。故荀卿为是言。其后五国伐齐,燕入临淄,楚魏共取淮北,卒如荀卿言。’又曰:‘此齐相为薛公田文,故曰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今按田文相齐盡,其去位在齐盡之七年。若汪氏言可信,则荀卿之说,乃在盡王七年前。”

《荀子·强国篇》中有两个重要史实,可以证明荀子说齐相在王建时期而非盡王七年前。一是荀子所言“襄贲”、“开阳”两地旧属鲁国。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引佚《鲁连子》:“陆子谓齐盡王曰:‘鲁费之众臣,甲舍于襄贲者也。’”可知,襄贲在盡王时尚属鲁国。又,《春秋》哀公三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季孙斯、叔孙州仇皆为鲁臣,启阳亦为鲁地,详见下文。《左传》哀公三年杜预《注》曰“启阳,今琅邪开阳县。”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谓:“(启阳)本国,后属鲁,名启阳也。”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亦有类似记载:“沂水又南迳开阳县故城东,县故国也。《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邾人袭,尽俘以归。子曰:余无归矣!从孥于邾是也。后更名开阳矣。《春秋·哀公三年·经》书李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者,是也。”杨伯峻《春秋左传·哀公三年注》指出,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讳,启阳改为开阳。齐盡王灭宋之后,曾“南割楚之淮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此时,楚国绝不可能越淮北而有鲁邑。楚国复夺淮北在顷襄王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史记·楚世家》)。然而,即使如此,楚仍未能染指更北的襄贲和开阳。《楚世家》记载:“(楚顷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故秦、魏、燕、赵者,也;齐、鲁、韩、卫者,青首也;邹、费、郯、邳者,罗?也。外其余则不足射者。’”其中,“邹、费、郯、邳”为邑名,非国名。据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沂水)又东过襄贲县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县西。……郯故国也,少昊之后。……《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越子朱句灭郯,以郯子鸪归。县故旧鲁也,东海郡治。”襄贲在郯县东北,楚此时尚觊觎郯邑,更不可能占据更远的襄贲。那么,荀子所言,楚“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必在考烈王七年灭鲁之后,即齐王建九年之后。

二是荀子所言“女主乱之宫”,正针对君王后主政而言。虽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不止一次称赞“君王后贤”,似乎无可指摘。然而,该女子初为太史敫之女,与落难的法章私通,太史敫为此与女儿断绝关系,即《田敬仲完世家》所载:“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荀子一向主张以礼维系家国,男女婚嫁更在礼制规定之内,所谓“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聘内送逆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富国篇》)荀子以隆礼为己任,对于君王后无媒自嫁,自然不能容忍。此外,由于君王后长期辅政,导致齐王建失权,无异于傀儡。即使在君王后辞世之后,齐王建仍未能亲政,实委国事于相后胜。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齐相后胜为秦国所收买,在其主政下的齐国,不但不帮助其他诸侯抗秦,甚至不做任何战争准备,以至于民众完全丧失战斗的勇气。这正应验了荀子说齐相所言,“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

第6篇

第四回 三十六记之胜战计

说到三十六计,想必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如今。在商场上,有“商战三十六计”;在情场上,有“追女三十六计”;在职场上,有“升职三十六计”,诸如之类的版本举不胜举。正所谓,“思世事万物万事皆可贯通,通一而达千”。众人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将各类“三十六计”逐一看遍。只要通晓《三十六计》本身的真正蕴义后,在各个战场上,灵活贯通的运用,不论是商场、情场还是职场,不说百战百胜,旗开得胜是没有问题的。

初次知晓“三十六计”,源于儿时与外公的一次玩笑话。

“外公,你背我玩好不好?”外公疼爱外孙女,二话不说,将其背上肩头。

一个小时过后, “乖乖,外公实在背不动了,你下来走会,好嘞”

我死活不让,这时,父亲走过来,将我一把抱下。我一见这情形立马开始撒娇哭泣。外公当时笑着说:“哎呦,乖乖。外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从此,这也便成了我的口头禅。当时的我虽然不懂它的真正含义,但是每当我想像外公一样逃跑的时候,总会叫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撤!”

《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这期选用其中一套。即胜战计以飨读者。胜战计又分为六小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典]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原典解释为,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臆秘的潜藏状态。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行为等同,而此类行为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些程度上都合有欺骗性,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故事]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逃难到齐国,受到齐桓公的格外礼遇。齐桓公把齐姜许配给重耳,让重耳享受大夫待遇。重耳在齐国六年,享尽荣华富贵,悠然自得,根本忘记了复国为君的理想。其时,齐桓公含恨去世,众公子争权夺位,使得齐国陷入一场内乱中。跟随重耳身边的大臣狐堰、赵衰等,眼看齐国自身不保,没有能力帮助重耳复国,不由心急如焚。一天早晨,大家相约来到郊外的桑树下,商讨把重耳骗出城外,迫使他出走别国。不料,他们的谈话被正在桑树林里摘桑叶的齐姜的女仆们听见,她们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给齐姜。其实,齐姜也十分赞成重耳出走,她担心此事泄露,就把仆女们全杀了。后来,狐堰等人计谋不成,齐姜便给他们献计:晚上,她用酒把重耳灌醉,再让大臣们趁机把他抬到车里,离开齐国。果然,重耳不知情由,被齐姜酒醉,又被稀里糊涂地抬进车中,远离齐国而去。当重耳酒醒时,才发觉上当,虽然十分气愤,却也无奈,只得步入周游列国的境地。齐姜以酒巧妙地瞒过了固执、心安的重耳,使他终于迈向了复国、复仇的为君之路,是一例成功的“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典]共敌不如分敌,赦阳不如敌阴。

[释义]原典解释为,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将其分散减弱了再进行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

[故事]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欲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迫于赵国进攻改向亲附赵国。这使得魏惠王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越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先派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和高唐假装攻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魏国的大梁。大粱危在旦夕,魏惠王只好命令庞涓火速返国进行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最后大败,而赵国的危机也得以解除。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释义]原典解释为,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故事]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家苏秦,“合纵”六国的计谋成功后,回到燕国。燕易王的母亲文夫人年轻守寡,看上了足智多谋的苏秦,二人不久私通。苏秦担心若被燕王发觉会将其处死,便设法摆脱文夫人。他向燕王提出去齐国行使反间计,就匆匆来到齐国,打算不再回燕国。齐宣王、齐闵王都很器重苏秦,却引来了齐国一些大臣的嫉恨。一次,闽王舍弃苏秦的计谋,听从了孟尝君的谏言,免受了其他四国伐秦失利的结局,孟尝君因此受到了闵王奖赏。那些嫉恨苏秦的人以为闵王不再重用他了,派刺客在朝廷上杀死苏秦。闵王下令捉拿凶手 ,而凶手早已逃遁。苏秦临死前对闽王说:“我死后,你把我的头颅号令于市,就说‘苏秦是为燕国而反问于齐国,他是死有余辜,谁杀他的,可以领赏金千两’,这样就可以捉住凶手。”。闵王按苏秦的去做了,其凶手果然前来领赏,凶手被抓住后,审问出刺杀苏秦的主谋,闵王把他们全杀了,以报苏秦。

苏秦才高权重,其死后还能“借”闵王之刀,除掉凶手闵王之刀,除掉凶手及其主谋们,最终为自己报了杀身之仇,实在不易。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释义]当敌我相持不下的时候,不必要采取积极的手段正面去攻打敌人,应该逐渐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等到敌人疲于战斗的时候,再变自己的被动地位为主动优势,一鼓作气消灭敌人。

“以选待劳”在现代经商之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一计。利用此计需要经营者心理承受能力好,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才能取得自己最后的胜利。

[故事]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一场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释义]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

[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固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典]敌志乱苹,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释义]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方要抓住敌人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第7篇

一、创制嫩、峰、玉、顶宣笔起因

20多年前,本人出差到北京,有幸看到了一批古代书画作品展,特别在看到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等元代四大家的作品中,所表达当时文人士大夫理想生活的国画作品时,激动异常,特别是作者用绘画的语言寄情于田园、山野的神居生活,在表现山岚、烟雾等细部特征,所展现的一种从容与淡定对我的触动很大。于是,我心中就隐约出现要制作出一种能在绘画中直接表现空灵意境的宣笔。

二、创制的依据

想法虽然有了,但我知道,创制任何一种新产品,肯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我虽然没有学过专业的考古知识,但通过几十年浸在宣笔行业中得出的经验,创制任何一种产品,都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当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考证,将此宣笔新品种定位。

(一)充分研究宣笔技艺的历史

研究技艺的来源主要还是先要从历史研究着手,而历史研究来源于多方面,工艺文字尽管过从甚略,只有来自秦时大将蒙恬伐楚的传说。从对宣笔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角度出发,注重对其技艺的分析和拓展,再分析技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宣笔传统技艺的本质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技艺取得不同程度发展的因果关系,以此作为探讨技艺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二)以调查方式进行定位

以田野方式根据其确定和选择问题上进行调查和取证,如通过走访宣笔老匠人等方式,恢复古代对技艺的要求,强调技艺与材料结构之间关系为重点,着重分析宣笔传统技艺结构之间关系和互动作用,分析各环节的功能特点。在研究中,充分吸收并运用中国科技史、文化史、家族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美学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创制这一品种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嫩、峰、玉、顶的形态

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后,开始创制宣笔新品种,在选材上采用注重于绘画创作时的空灵,以及能以简单方式表达画家意境的宣笔为主。为此,要想做好这一新产品,必须要选择好的原料。

在选料时,首先是选地,根据制笔行业的传统,选择生长在长江三角洲的山羊毛。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水草丰满,在这一区域内生长的山羊,尽管羊肉没有干旱地区的生长的味正,其表皮也没有他地生长的牢实,但皮毛的单根毛杆互比粗细匀称,锋颖细长嫩润,透明发光,而且在每年立冬至立春这一阶段的毛质更佳。其次是选材,在选材时,根据山羊雌雄、影响毛质特点,首选雌性毛,雌性毛在制笔行业称为“尖峰毛”,毛杆细均,锋颖细长嫩润,有弹性;次选雄性毛,又称“光锋毛”,其特点为直顺、锋长,玉白透明。在选择这两种原料时,还要选择15公斤以下的没有进行过的山羊宰杀作为原材。

制作时,首先要精选,根据宣笔“尖圆齐健”的特点,从严、精出发,将所有同类毛进行比较,优中选优,经过百里挑一后的毛整齐划一,根根到顶。而后是严要求,一般的宣笔在制作时,均有细毛衬底,而制作嫩、峰、玉、顶特制宣笔时一律不衬毛。经过精选后的山羊毛在后期制作与普通宣笔一样,只技艺要求更严,每一道工序更精当。由此,根据毛质分类,按质依次可分为光锋、尖峰、尖头、平头等四类。

此笔完成制作后,除具备普通宣笔尖圆齐健“四德”外,还具有柔中有刚,刚中见柔等特点。在使用时不掉毛,不断毛,绘画时,能直接表现艺术的空灵,能使画家创作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与效果;书法创作时,可使书家在飞白、润泽中抒写心意。投放市场后,得到刘海粟、何海霞等艺术大师的交口称赞,并题词作画以示祝贺,也正因为此笔的高品质,至今在市场上盛销不衰。

参考文献:

[1]曹光鑫.泾县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项目[N].中国特产报.2008-05-23

[2]穆孝天,李明回 著.中国安徽文房四宝[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3]龚国润. 文房四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06)

[4]肖. “文房四宝”之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简介[J]. 企业经济. 1985(03)

[5]姜锦春. 宣纸技术革命[J]. 上海造纸. 1979(06)

[6]蔡闯. “文房四宝”特色区域授牌[N]. 光明日报. 2010-10-13 (001)

[7]戴牧. 细节成就完美――读汪自强的《中国传统手工书画装裱》[N]. 美术报. 2011-04-02 (054)

[8]郝凌峰. 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划定[N]. 中国乡镇企业报. 2003/10/08 (002)

第8篇

Lesson Pla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学科

Subject

语文

学年/学期

Academic year/Semester

2020-2021学年

第一学期

教师

Teacher Name

教授班级/时间

Class / Date

Grade: 9 Class: 7、11

Date: 3月8、9、10、11、12日

主题Title:曹刿论战

章/节

Chapter & Section

第20课

教学材料

Materials & Resources

PPT,课本,《曹刿论战》知识清单,《曹刿论战》背景视频,《东周列国志》文本材料

教学课时

Teaching Hours

5

目标Objectives:

Content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能够概述本课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2、 能识记作者文学常识及《左传》体裁介绍。

3、 能正确诵读出本课重点字词读音。

4、 能概述本课主要内容,梳理情节和结构。

5、 能准确翻译文章,并识记其中重要的文言文词汇。

6、 能识别文章题目用“论战”二字的用意,能准确表述出战争胜利的原因。

7、 根据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分析出曹刿及鲁庄公人物性格特征,总结出作品主题。

8、准确完成所给知识清单。

ATL skills:

与老师和同学商讨思想观点和知识

根据知识清单,有效地做课堂笔记

通过阅读,进行推论并作出结论

课堂活动安排Procedure & Activity:

Period 1

ProcedureActivity1. PrepTIME:3-4mMETHOD:无1.提醒学生用书,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座位做好,准备好上课用品。2.不在座位上的学生询问原因,查出勤。2. ReviewTIME:2-3mMETHOD:无集体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Lead In & ConnectTIME:2—3mMETHOD:无播放《曹刿论战》背景视频,引出问题,本次战争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4. Demonstrate & TIME:10mMETHOD: 问答PracticeTIME:20mMETHOD:思维导图教师讲授:用PPT的形式,讲解和分析本课内容知识点及内容:1.介绍作者:左丘明简介2.介绍《春秋左传》题材及内容3.初读正音:根据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正音识记。4.请学生讨论课文翻译,并概述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知识清单做笔记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1.学生根据之前知识积累,试回答对作者及《左传》的了解,并完成知识清单上文学常识部分填空。2.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标注出不会读或有疑问的字词读音。3.由学生主动朗诵,教师及其他同学共同完成重点字词读音修正及标注。4.学生以前后桌为单元,进行课文初步翻译,并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5. Summarize(Wrap up)TIME:2mMETHOD:NA本节课介绍了文章背景,作者及《左传》文学常识,完成了文章正音环节,也初步概述了课文内容。6. Assign HomeworkTIME:1m完成知识清单翻译部分

Period 2

ProcedureActivity1. PrepTIME:3mMETHOD:无1.提醒学生用书,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座位做好,准备好上课用品。2.不在座位上的学生询问原因,查出勤。2. ReviewTIME:3-5 mMETHOD:提问抢答根据第一课所学内容进行提问抢答:1.《左传》的体裁是?2. 请概述文章故事发生背景。3. 你认为本文当中最难掌握的三个读音是?3. Lead In & ConnectTIME:3mMETHOD:NA 请学生再读文章,概述每段内容。4. Demonstrate & TIME:5—6mMETHOD: NAPracticeTIME:20mMETHOD:抽签任务,笔记教师讲授:用PPT的形式,讲解和分析本课内容知识点及内容:1.翻译文章第一段,第一部分,强调重点字词2.回答问题:(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一句话交代出哪些信息?(2)曹刿与乡人有哪些区别?(3)曹刿与肉食者有哪些区别?3.翻译文章第一段,第二部分,强调重点字词4.回答问题:(1)“必以分人”分给的是哪些人?(2)鲁庄公将战胜的希望寄托在了什么地方?(3)曹刿认为战胜应该凭借什么?(5)你认为曹刿的观点是否正确?你如何看待此观点? 学生根据知识清单做笔记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1.学生根据作业进行第一、二段翻译,并修改知识清单上翻译部分填空。2.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两段问题。3.学生提出其他疑问,教师解答 5. Summarize(Wrap up)TIME:5mMETHOD:NA总结文章第一自然段重点字词:伐、请见、谋、间、鄙、何以、弗等,总结两段问题探究答案6. Assign HomeworkTIME:1m识记第一自然段重点字词翻译,并写翻译练习单。

Period 3

ProcedureActivity1. PrepTIME:3mMETHOD:无1.提醒学生用书,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座位做好,准备好上课用品。2.不在座位上的学生询问原因,查出勤。2. ReviewTIME:5mMETHOD:无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并写进门翻译小测。3. Lead In & ConnectTIME:2—3mMETHOD:无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4. Demonstrate & TIME:10mMETHOD: 无PracticeTIME:10mMETHOD:轮流回答问题教师讲授:用PPT的形式,讲解和分析本课内容知识点及内容:1. 强调第二自然段重点字词:之、鼓之、败绩、辙等。2. 强调第三自然段重点字词:即克、一鼓作气、再、竭、盈等。3.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文章内容,为什么“齐人三鼓”之后,曹刿才让鲁国军人进军?(2)根据本段,曹刿指挥取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曹刿“登轼而望”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根据知识清单做笔记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1.讨论第二、三段重点及易错字词2.修改知识清单当中剩余翻译内容。3.讨论并回答老师问题。4.对这场战争胜利原因及曹刿其人进行评价。5.对所学内容提出疑惑,并与同学一起讨论。5. Summarize(Wrap up)TIME:3-5mMETHOD:无总结本课的第二三自然段重点字词,及二三自然段内容。6. Assign HomeworkTIME:1m识记二、三段重点字词,并完成翻译练习。

Period 4

ProcedureActivity1. PrepTIME:3-5mMETHOD:无1.提醒学生用书,提醒学生在自己的座位做好,准备好上课用品。2.不在座位上的学生询问原因,查出勤。2. ReviewTIME:5-7mMETHOD:无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并写进门翻译小测。3. Lead In & ConnectTIME:2—3mMETHOD:无思考问题并回答:后人曾以“齐鲁长勺之战”为本文题目,编者以“曹刿论战”为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 Demonstrate & TIME:10mMETHOD: 无PracticeTIME:10mMETHOD:轮流回答问题教师讲授:用PPT的形式,讲解和分析本课内容知识点及内容:1. 根据全文内容,回答问题:(1)曹刿对乡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中是如何体现肉食者的“鄙”和曹刿的元谋的?请从战争前后发生的事情来分析。(2)总结曹刿的人物形象(3)总结鲁庄公的人物形象,思考他是否是一位昏庸君主。2.拓展任务:阅读《东周列国志》中对此次战争的记述,回答问题。(1)冯梦龙的小说比文本多了哪些内容?(2)两文都是对长勺之战进行记述,详略安排上有何不同?(3)两个作品有此区别的原因? 学生根据知识清单做笔记并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1. 学生自由朗读《曹刿论战》,并根据全文内容回答问题。2. 学生完成知识清单当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问题,并上交知识清单,作为年级统一作业计分。3. 学生阅读《东周列国志》,并讨论以下三个问题,总结回答。5. Summarize(Wrap up)TIME:3mMETHOD:无总结曹刿、鲁庄公两位人物形象,强调《春秋》作为史书这种体裁的特点。6. Assign HomeworkTIME:1m复习全文重点字词解释,写轻巧夺冠《曹刿论战》一课。

Period 5

第9篇

关键词:锻炼身体 健康理念 生活态度 科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6-01

我国自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计划至今已有二十年之久。根据吉林省教育厅明确提出的“要提高学生体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指示精神,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自2011年开始实行早操工作至今已有四年多。早操,是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最直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能够通过集体组织产生团队效应,并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集体主义精神,从一所学校的早操情况可以侧面反映出该校的治学态度、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以严谨科学的管理手段规范早操,让学生们具有健康的体魄,为成为合格的准职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

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首先针对早操工作确定了管理机构,制定了早操管理制度。通过主题班会、视频宣讲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对早操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把锻炼的目的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把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与体育锻炼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把早操锻炼当作学习、生活的自觉需要,激发他们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加强领导,建立早操督察工作的网络结构,由学生工作部门派专人负责,各学院副书记挂帅,实行年级辅导员值班制,专职体育教师做技术指导。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形成校学生会、各学院学生会、班级体委、普通同学阶梯式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早操工作一级抓一级,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形成全校性管理网络,建立相应的考勤、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使早操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成为具有真正实效的早操。

2 更新体育理念、形成制度的常态化是保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早操出勤情况,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我校规定除法定假日、雨天、大雪严寒等极度恶劣天气外,全体学生每天早晨必须按时出早操。根据吉林省教育厅的部署和指示,将纪律和态度两个大方面纳入考核,反复通过实践,最终制定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早操管理办法》。每周学生会成员对各学院固定班级数进行抽查,并以此结果作为各学院当周成绩,评比分数最终将上报学生工作部门进行排名,并在我校当周的《学生工作简报》上刊登评分结果和整改措施,以确保学生在第二周出早操时进行调整改进。同时,早操考勤评分也纳入到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中,缺席一次等同于旷课一学时,迟到或早退、事假或病假等具体考核标准必须严格参照《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手册》综合测评考核办法。

其次,该校让学生树立新的体育理念,把早操作为培养自主、自发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树立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观念,时刻以获得终身健康为早操活动的目的。在大学生中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校企融合的高等职业院校,每位学生都面临将来下厂实习和到企业工作,健康的体魄是适应现代企业工作的基本保障,是高质量地完成企业工作的根本。该校通过早操环节,大大优化了学生的体能,并在企业面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尝到了早操活动的优势和甜头。在前不久的某企业来该校招聘员工的1200米测试中,学生们十分轻松完成了体能测试,大家说:“多亏咱们学校的早操活动啊!”、“如果当年没有坚持跑早操,我体能测试恐怕不合格。”等等。我校的早操活动就这样被学生从刚入学时的不理解到今天在找工作中受益。

3 结构分工、有序跑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早操,每天由学生工作部门老师负责总体监督,校学生会成员负责整体检查,每天均有辅导员老师带队督察出勤、纪律、着装等工作。早晨6:20分正式跑操,因场地限制实行错时出操。由于专业及学生分布不同,在跑操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专业男生众多,跑操口号整齐洪亮,步伐整齐,仅有的几名女学生不但能紧跟队伍步伐,有时还领队跑操。每天早晨由三名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一起跑操,在跑操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做到及时处理。有的专业是以女生居多,但巾帼不让须眉。在领导、老师和学生会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柔弱”的女学生也能在跑操中做到团结一致、坚持到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校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通过早操这项体育活动,对内凝聚学生人心,对外树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形象。早操出勤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内部凝聚力,起到聚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各学院间评比还是明星班级的评比,学生都齐心协力,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向胜利努力。而学生们的早操口号,如:“闻名汽专,大气高端,一统江山”、“把舵,奋勇拼搏,气势磅礴”等,彰显了学生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凸显了学生们强烈的集体自豪感。一次次的评比,磨练了学生的个人意志,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严明的纪律观念,有利于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学生作为学校的名片,进入社会其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早操是学校工作中一部分,学校的工作无论大小处处为育人,早操也需要有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因此,我们应在计划上保证其长期性和严整性,杜绝放任自流和形式主义,在管理方法上不仅要做到向检查要人数,向评比要质量的观念,同时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锻炼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实实在在进行身体锻炼。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少年强,则中国强!

参考文献

[1] 郭聪聪.高校早操锻炼制度与创业效能的实证探析[J].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74-76.

[2] 陈红.高校早操改革思路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72-73.

第10篇

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及古书注解相沿而致是主要原因,而“破读”所致也是重要

原因。本文还对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进行了分类,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汉语异读字分类

***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

所致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现象有如下几种: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在古汉语的书面语言里,常有这样的情形:本来有的字不用,却用

另一个字来代替,造成读者的不同。如“信”字,其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

、“使者”等意思,读xìn。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但有时却假借为“伸展”、“伸张”的意思,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

例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隳(《孙子·九地

》)

又如“归”字,其本义是表示“返回”、“归还”、“女子出嫁”、“归附”等意思,读guī。

例执讯获chǒu@①,薄言还归。(《诗经·小雅·出车》)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但又假借为“馈”,即赠送的意思,读kuì。

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世要少得

多,一个字往往要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譬如“说”字,就兼任“解

说”、“讲”、“言论”、“劝说”、“喜悦”等义项。当其表达“解说”、“讲”、“言论”等意思时,

读shuō。

例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公输》)当其表达“劝说”的意思时,读shuì

例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当其表达“喜悦”的意思时,通“悦”,读作yué。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为了避免一字兼职太多,后来才造了“悦”字,分担了“喜悦”的义项。

再如“责”字,本为“债”字,读zhài。

例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当其在兼任“索取”、“要求”、“谴责”、“处罚”等义项时,则读z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后来,由于有了“债”字,就将该条义项区分出来。

又如“贾”字,兼有“买卖”、“商人”、“价钱”、贾姓等义项。表示“买卖”、“商人”等意思时

,读gǔ。

例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宣公十二年》)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价钱”之义,读jià。

例有美玉于斯,韫@②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表示姓氏,读jiǎ。

后来由于有了“价(jià@③)字,才分担了“价钱”这一义项。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射”在用于古代钟名时,读yì。

例噌@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kuǎn@⑤坎镗@⑥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在用作草名时,读yè。

例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荀子·劝学》)

“房”在作古宫名时,读páng。

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如“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宛”

则读作yuān。

例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汉书·张骞传》)

“可汗”,是对古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君长的称呼,读kèhán。

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氏”,汉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氏”读zhī。

例(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史记·大宛列传》)

又如汉代对匈奴王后称“阏氏”,“氏”读zhī。

例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汉语某些字词异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破读”所致。所谓“破读”(亦称“读破”),就是

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

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

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这种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类:

1.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例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贾谊

《论积贮疏》)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讨厌”、“憎恨”等意思时,读wù。

例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黄宗羲《原君》)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告子上》)

而当表示“怎”、“如何”等意思时,则读wù。

例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2.有的字词的不同词性,也是靠不同的读音来予以区分的。这里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名词改换为动词时

所造成的不同读音。譬如:

“王”字在充当名词时,表示“帝王”、“诸侯王”的意思,就读wáng。

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而当其充当动词、表示“成就王业”、“旺盛”等意思时,则读wàng。

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孙丑上》)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又如“度”字,在作名词、并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思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二是形容词改作动词、名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

“好”字,在充当形容词、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时,读hǎo。

例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诗经·郑风·叔于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在充作动词,表示“喜好”的意思时,读hào。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如“臭”字,在充当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

例一薰@⑧,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

在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

其三是主动词改作被动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见”字,在作主动词、且表示“看见”、“召见”等

意思时,读jiàn。

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在表示被动、作“引见”义,或作“显现”时,读xiàn。

例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无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关于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大抵来讲,有四种不同类型。

一类是韵母相同,声母不相同。如“乘”字,在表示“驾”、“坐”、“趁”的意思时,读chéng。

例二子乘舟,汛汛其景。(《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而在代表“车辆”和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再如“亏”字,在表示“减少”、“毁坏”的意思时,读kuī。

例不亏不崩,不震不腾。(《诗经·鲁颂·bì@⑨宫》)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而当表示“差异”的意思时,同“诡”,读guǐ。

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吕氏春秋·察今》)

第二类是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读”字,在表示“诵读”的意思时,读dú。

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而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之处)的意思时,则读dòu。

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又如“泛”,在表示“漂浮”、“广泛”的意思时,读fàn。

例余感焉,以杜君之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而在表示“覆、翻”的意思时,读fěng。

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贾谊《论积贮疏》)

第三类是声调不同。如“创”字,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

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

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四类是声、韵母均不同。如“罢”字,在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困疲”的意思,通“疲”,读作pí。

例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女”字,在表示女性的意思时,读nǚ。

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在表示“以女嫁人”的意思时,读nü。

例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孟子·万章下》)

而在作人称代词时,则通“汝”,读作rǔ。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伐檀》)

一些常见的异读字,因其流传的历史久远,而且有的已进入现代汉语的书面或口头语之中,有了较广泛

的群众基础;同时许多工具书和古书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读音,因此应按传统的习惯去读。而那些较

为少见的、也未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异读字,或者人民群众已改读为一般读音的字词,就应按照现在的习惯

去读。我们今天不必耗费精力去研讨它的旧读音,以免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山东费县的“费”,

旧读为bì,现已改读为fèi;“叶公好龙”的叶,旧读为shè,今一般读为yè。再如“暴露”的暴,传统

的读音本应是pù,但现已约定俗成,读作bào,就不必固执旧读了。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责任编辑:孟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酉加鬼,为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匚加卖,为半包围结构。

@③原字为价的繁体字。

@④原字为口加肱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⑤原字为穴下加款,为上下结构。

@⑥原字为革加搭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⑦原字为忄加栗,为左右结构。

@⑧原字为艹加犭加酉,为上下结构。

第11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从中高考来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试从激发兴趣、强化诵读、鼓励质疑和教会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浅探

文言文教学不但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从近几年各地语文中考高考情况来看,文言文考试得分率一直“居低不上”。如何加强文言文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浅探究。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学习成效。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影视剧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欲望和热情。这样,老师就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阅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依次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然后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精美,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文言文的词汇,了解文言文在传承中华文明智慧与文化财富中的历史作用,从而把学习文言文变为自己积极自觉的行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强化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读书经验的总结,对我们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由于年代相隔久远,学生不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对文言文的理解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入手。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根本无法真正领悟课文内容;而要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朗读和背诵。如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课文时,学生就会为文章中那些整齐的句式、明快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和高远的立意所陶醉,很容易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和意境美。再如《出师表》一文中大多为对称短句且长短句结合,结构条理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小组分别朗读前五段,然后教师自己范读后四段。当教师用真诚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口吻范读时,尤其是朗读到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学生定会身临其境,沉浸其中,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因此,在教学中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反复体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内容,而且可为分析、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铺垫。

三、鼓励质疑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充分利用学生知与不知的认知矛盾和好奇心理创设情境,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共同探究,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如,准确诠释文言文字词句,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采用“小记者采访提问”等形式解决――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对本组无法理解的字、词、句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到字词句的诠释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前自觉预习和课堂主动质疑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比较、举一反三,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在热烈的质疑、探究和解答氛围中,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必然得到提高。

四、教会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学生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注重“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如,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除了要让学生明白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外,还要掌握常用方法:(1)留――即是保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度量衡单位等,译时都可保留下来,不必译。(2)补――即是补充。有两种情况:其一,将文言文单音词补充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其二,将省略成份或内容补充出来。例“(鲁庄公)十年(的)春(天)”。(3)删――即删除。将不能硬译和不需译的删去。例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发语词)”、“也(表判断语气)”均删去。(4)换――即是替换。有两种情况:其一,不少文言词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可是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来的词表示,而用另外的词表示。例“齐师(军队)伐(攻打)我”。其二,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不能以今度古,导致误解。例“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5)调――即调整词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相信翻译不会再是难事!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12篇

甲骨卜辞里的“我”字很多。它们大部分都可以当作集体代词使用,应该训作“我们”。如“我受年”就是“我们的庄稼获得丰收”,“我受又”就是“我们的生活获得保护”。“蚩我”“祟我”“降我堇”就是“害我们”“破坏我们”“降给我们饥馑”。当然,这些“我”字,也可以训作“自己”,特别是“蚩我”“祟我”中的“我”字,释作害我个人、破坏我个人,也没有什么不行。

金文中的“我”字写作,它是把甲骨文中的“我”字的长矛变短,把矛头上的旗子向下挪动,使这个“我”字左右平齐、两侧匀称,把字的形体变成方块。汉字最后成为方块字,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金文“我”字究竟是第一人称代词,还是一个集体的代词?这从铜器铭文中尚不易判定。毛公鼎:“配我有周”“临保我有周”,“我”即有周,是一个集体代称。栾书缶:“以祭我皇祖”,这里的“我皇祖”是我们家族的皇祖,还是我个人的皇祖?那就不好说了。但不管如何,“我”字总算含有这样一点意思,它是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是一个集体的代称,即既是“我自己”,也可以是“我们”。

篆文的“我”字写作。《说文》分析“我”字说:

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手。手,古文垂也。一曰,古文杀字。

“自谓”,就是在和别人说话时自己说到自己,自己说到自己时称“我”。

这个“我”应该包括“我们”;我们在说到我们时也称“我”。像甲骨文中的“我受又”、金文中的“配我有周”之称“我”一样。

段玉裁在解释“施身自谓”这句话时说: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我”古为叠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曰:“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又曰:“朕、予、躬,身也。”又曰:“台、朕、赉、畀、卜、阳,予也。”或以赉、畀、卜、予不同义。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赉、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口部曰:“吾、我自称也。”女部曰:“姎,女人自称姎,我也。”毛诗传曰:“言,我也;印,我也。”《论语》二句,而我、吾互用;毛诗一句,而印、我杂称。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施之于文若自其口出。

总之,这意思是说,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诸字,都是“我”的意思,不过有语音之轻重缓急不同罢了。

“《论语》二句,而我、吾互用”,说的是《论语·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助我”与“吾言”所在的两句话中,“我”“吾”互用。

“毛诗一句,而印、我杂称”,说的是《诗·邶风·匏有苦叶》:“印须我有”。毛传:“印,我也”,“印”“我”一义,而在一句中两用,杂然称之。

不管是“互用”也罢,“杂称”也好,总之,我、吾、印、朕、予、余诸字,都是自谓之词,都在表“我”——自己,“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

但事实并不如此简单。

前已言之,卜辞、铭文中的“我”,有的表示自己,意思是“我”(如英语中的I),有的表示集体,意思是“我们”(如英语中的we),两个概念,截然不同。这在传统的古汉语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左传·庄公十年》说“十年春,齐师伐我”,这个“我”,绝对是指鲁国这个集体,不是指鲁庄公个人,更不会是指《左传》的作者自己。这个“我”字不能用“吾”字来代换,是至为明显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说,秦王向赵惠文王许下十城来换和氏璧,赵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这里的“吾璧”,是赵王个人的璧,属词用“吾”;这里的“我城”,是赵国将得到的城,是集体的,属词用“我”。所以此句应译为:“拿走了我的璧,却不给咱们赵国十城,可怎么办?”而不能译为:“拿走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十个城,咋办?”

不仅在古文中,甚至在现代汉语中,某些特定成分中的“我”字,依然保留着“集体性”的信息。譬如岳飞“还我河山”一词,你能说那不是还我集体的河山,而是还我个人的河山吗?我们常说的“爱我中华”,也是爱我们的中华,不是爱我个人的中华。当然,个人的也是集体的,但何如直接把它说成是集体的呢?

“我、吾互用,其义一也”,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认真揣摩一下,“我”字与“吾”,确实有微妙的差别。若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改成“吾党、吾军、吾国人民……”,那口气就显得个人了点。段玉裁说得也对,“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这不同就显出了自负与谦虚的差别。

“我”字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它有时代表着集体,有时代表着个人。笼统说它“施身自谓也”是不确切的,把它和印、吾、余、台……一同看待更是欠妥当的。

段玉裁解释“我,顷顿也”时说:

谓倾侧也。顷,头不正也;顿,下首也。故引申为顷侧之意。《宾筵》(按:《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笺云:“俄,倾貌。”人部日:“俄,顷也。”然则古文以我为俄也。古文假借如此。

这是说,《说文》的解释,是说“我”字假借为“俄”,俄,顷顿也。

“我”是一个战斗集体。甲骨文“我”字从戈,戈头上张挂一面旗子,表示那是一个战斗集体,即上古的部落。上古的部落如果是自己的,那就是“我”。许慎不了解这些,他把“我”字中的旗子部分误认作手,但汉字中并没有这个手字,也没有用手作义符构成的字。然而许慎是聪明的,他似乎感觉出了手字和旗子中间的关系,这才说:“手,古文垂也。”段玉裁更以垂为,说:“垂当作。”因为旌旗之游,就是旗帜下垂、摆动。《说文》:“从,旌旗之游从蹇之貌,从中曲而垂下从相出入也。”

“我”字从戈,戈有杀意。许慎体会出了这一层意思,所以他说:“手……一日古文杀字。”

手字虽然不是古文“杀”字,但“我”字含有杀义倒是真的。“我”字从戈,戈头上张开一面旗子,那是武器的象形。这一点在甲骨文、金文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我”是武器的象形,它就是武器。这个概念在古籍文献中留下了清晰的影子。《墨子·备城门》说:“我长七寸,我间六寸。”这个长七寸、间六寸的“我”,不是一种类似长矛的戈又是什么?

但是乾嘉以来的学者谬于一孔之见,他们只知道“我”为第一人称代词,不知道它还是一种武器,于是认为“我长七寸,我间六寸”的“我”字错了,将它改正成“弋”字;又觉得兴致未尽,补充说“当作代”。此事的始作俑者是毕沅,他在为《墨子》作注时提出这种看法。旋为孙诒让所接受,写入《墨子间诂》的注文中。王引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墨子·备蛾傅》中有“找长五尺”一语,不知“找”为“我”字之讹,却把它改为“杖”字,和毕沅走到了同一条邪路上(《读书杂志·备蛾傅·札》)。苏时学也同意了王的观点(《墨子间诂·备蛾傅》“札长五尺”注)。

“我”是一种武器。但《墨子》的两次记载,一说“我长七寸”,一说“找(我)长五尺”,即令“找”字就是“我”字之讹,那么同样一支“我”,怎么一支“长七寸”、一支“长五尺”呢?

我主观揣测,“我”是一种类似矛、戈的武器。它的矛身大约五尺多长,所以说它“找(我)长五尺”;但它的矛头只要有七寸长也就够了,所以说它“我长七寸”;至于两矛之间放置时所要保持的距离,那至少也要有六寸的宽度,所以又说“我间六寸”。矛的长度的记载,一指矛身之长,所以说“五尺”;一指矛头之长,所以说“七寸”。但我的说法是需要有出土文物为证的,没有文物证据,那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我”是一种类似于矛、戈的武器,许慎说它的偏旁手是个“杀”字。它是不是“杀”字呢?

不是,但手却含有“杀”字之义。

“我”字和“羊”字构成一个“羲”字(简化为义)。《说文》:“羲,己威仪也。”何为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什么使人可畏?只有武力才使人可畏。所以“羲”字隐含有武力、杀人、战争的意思。《孟子·尽心》说:“春秋无羲战”,《告子》说:“舍生而取羲者也”,这些“羲”字,无一不含有“杀”之义。《司马法·仁本》:“古者以仁为本,以羲治之,治之为正。”(《群书治要》本)羲是什么?是战争,是武力解决问题,要不怎么叫作“治之”。过去人们以为,仁与义是一对相依相反的矛盾着的概念。《易·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孔疏:正义曰:天地既立,人生其间,立人之道有二种之性,日爱惠之仁与断刮之义(“刮”字闽本、监本、毛本作“割”)。这里的“义”字中,就含有刑杀之义。“义”字的刑杀之义从哪里来,就从“我”字身上而来。我是一种武器,武器可以用之为刑杀。这样看,许慎说的“手,一曰古文杀字”,并非空穴来风,没有一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