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

时间:2023-05-30 09:0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学结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学结合

第1篇

关键词 中职物流专业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0 引言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将学习与工作、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并且这种教育模式成立已经有一段历史了,最早是在英国桑德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与土木建筑系中兴起的。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其在教学过程中符合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它不仅以职业要求为教学引导方向,同时,它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还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运作平台,也就是说,其是一种将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1 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下,要及时的关注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市场用工信息

当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试用工作很难安排,因为,有大部分的企业都不愿意让一个在校中职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学习,而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过,在实际中,大部分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会出现业务量增大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业务的进一步增大,因此,无法找到合适的员工。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时间上出现了差异性。通常,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对于学生实习实践所设置的时间是在六月份至七月份,而对于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而言,刚好处于物流淡季,它的物流业务量增大的时期都是在春秋两季,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夏冬这两个淡季中保持较少的员工数量,这样在春秋两个旺季需要员工时就会很容易,这种方式与中等职业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实习与实践性教学短时间安排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很好的为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与实践机会。当前,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笔者觉得,在必要时,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可以将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全新的转变,及时的掌握物流市场的用工时间,对学生的实习与培训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那么,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到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进行实习与培训,这样做可以让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毕业后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物流专业工作具体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的掌握了技能,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对职业发展的意识,进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得到了提高,规范了自己所要学习的目标。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物流专业的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问题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有效的帮助了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时顺利转变角色,迅速适应各项物流工作的能力。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与实践环境,而对于区域性范围内的物流企业而言,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因旺季找不到临时工的需求,同时还节省了一大批用工成本费用。

1.2 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必须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

当前,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呈多元化的趋势,教育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及行业共同引导全局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的重视企业与行业具有的主体地位,直到现在,国家在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上,依旧是以一种鼓励的方式让企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要求上来。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这一情况,必须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融入企业、行业的主体地位。当前,怎样才能将物流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怎样发展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点与难点,其不仅关系到当前职业教育制度,而且还牵涉到了当前所制定的相关法律与政策,因此,这样的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法律与政策作为后盾才能不断的推进中等职业物流专业持续发展。

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带来的三方共赢局面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让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俱进,从而使得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计划之中,对于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各个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技术方面的竞争,如果生产工人不具备高素质,那么,企业就难以生存。而企业与学校合作之后,就不会发生人才缺失的现象,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就会得到提高,从而巩固了物流企业的市场地位。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另外,工学结合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选择是很有利的,能够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因此,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让其物流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与社会需求同步,而且又帮助到了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即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与实践机会,同时又为学校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可谓是学校、学生、企业同时获得了较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第2篇

关键词:校企结合 工学结合 职业求岗位需

一、关于“校企结合”的现状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校企结合”成为许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但是,我国“校企结合”在推进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1)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2)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3)实训条件仍需改善。4)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二)企业层面

1.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3.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1)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部分企业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

(三)学院层面

1.做好实习指导准备;

2.确定实习指导的重点内容;

1)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2)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3)预演与准备就业。3. 扩大实习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校企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来自于招生的压力

目前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员工的利益,招生被形象地比喻为“饭碗工程”,没有生源我们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在生源日益减少,社会上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危急关头学校自身的改革成为解决生存危机的唯一的希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这是因为在社会就业压力下,学生只愿意寻找有“出路”的学校来上学。

2.来自于学生的压力

学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但是有些是学生不太满意的,有些工作可能跟所学专业不对口,这也是学生不爱学习的一方面原因。设想这样一种情况,也许不是学校的每一名毕业生都有好工作,但是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学习,掌握企业需要的一门技能,将来就能够到学校的合作企业去从事相对较好的工作,那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呢? 学生有了这样的压力好好学习,必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厂方也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毕业生,好的就业信息必会带动学校的招生,一旦成功这将是喜人的良性循环。

3.来自于企业的压力

就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对于出口的重视程度应大于进口。我们的学生素质就是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我们对于学生基本没有挑选的余地,其实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同样的入学层次,培养出的人基本也差不太多,工厂需要的技术工人一般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培养,因此选择技术工人不是仅仅是学习情况,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在同类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在争夺好的实习岗位,扩大学生就业的范围。我们只有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三、校企结合的现实意义

1.从学校角度来讲 一方面来说校企结合培养出学生是 “上手快”的毕业生,这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同时好的出口必然带动学校的招生,我们的“饭碗”也就拿稳一些。另一方面来讲,校企结合有非常具体的培养目标,那么学校在教育的时候必然能够向目标的方向培养人才,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和设备的浪费。这也有助于优化专业和课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理论课程的枯燥性,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教学,使教学效果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校企结合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不会盲目学习、不会找不到目标、不会没有动力,更不会问“我学习这些课程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感受到关于就业的压力,在他们心里会很快形成很具体的目标,这一切的条件迫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变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源自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必然也能够带来好的学习效果,一切就将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3.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在培训上的负担,同时选择了好的合作学校,为企业方吸纳人才提供了捷径,不必承担社会招工的风险;在协议的范围内,企业还可以把急需的技能培训转到学校的课程当中,使学生们在上学的时候能够掌握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这为企业解决了部分的岗前培训的麻烦,企业是乐于把这样的培训转移到学校的。

4.从社会的角度来讲 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是对社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的盲目培养,学生的盲目学习,及时补充了社会的稀缺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四、“校企结合”的几点建议

1.实习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前,务必深入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总动员。通过实习动员大会、主题班会、下学生宿舍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学生之中,耐心回答学生提问,打消学生思想顾虑,鼓励学生下企业接受实习洗礼。对学生进行“三关”教育,大力倡导学生过好环境适应关、食宿生活吃苦关、严于律己过硬关。

2.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

在实习阶段,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我们可以在超过10人以上的实习基地成立“临时班委”,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立即与辅导员及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可在舆论上造声势,方法上做指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管理。

3.建立起学生实习的联络网,及时沟通协调

实习期间建立起学生实习联络网,由学部、辅导员、单位部门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联络网。做到“三明确”:明确辅导员责任,明确实习单位责任,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正常情况下,每周由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及单位联系一次。如遇到突况,要在24小时内,由、单位、学校、家长共同落实具体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下进行的实习指导到位,学校的办学适应了企业的最新需要,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企业和学校均从中获益,可以实现“一石三鸟”的多赢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学结合;调查分析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它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专业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实际工作了解的自身能力缺陷,明确今后努力和发展方向,能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和职业发展。为了了解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实践的情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对到企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工学结合生产实践活动的51名机电、电子类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工学结合实践的认识

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76.4%的学生明确参加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作用,有15.7%的不太确定,7.9%表示不清楚;有60.8%的学生觉得工学结合实践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有35.3%的觉得有点帮助,3.9%的学生觉得一点没有帮助;有88.3%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实践给自己提供了有用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有7.8%学生不能确定,4%的学生认为不能提供;9.8%的学生认为工学结合实践必须专业对口,70.6%觉得应与所学的专业有关联,21.6%认为可以不对口。

(二)学生在工学结合实践的表现

学生对工学结合实践的企业感到满意的有83.4%,感到不满意的有17.6%;有56.9%的学生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内,有43.1%的学生工作时间有时超过10小时;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有57%,完成工作任务一般的有45.1%,觉得自己工作有欠缺的有7.8%;能接受企业的工作安排有68.6%,不太能接受25.5%,不能接受3.9%;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工作和环境有21.6%,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的有68.6%,很难适应的有5.9%。

(三)学校学习对工作的影响

有23.6%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合理,58.8%的认为一般合理有,17.6%的认为不合理;有52.9%的同学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为今后实际运用打下坚实基础,所学知识能直接运用于日后工作,有47.1%的同学认为没多大作用,还得在工作中去学习。

(四)学生认为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能力和应加强培养和提高的能力

学生认为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能力是: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86.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2.4%、对挫折的应变能力76.5%、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74.5%、沟通、协调、组织能力72.5%、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66.7%、创新能力、专业操作技能54.9%、专业知识41.2%。认为应加强培养和提高的能力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70.6%、自我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6.7%、沟通、协调、组织能力64.7%、专业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60.8%、创新能力58.8%、对挫折的应变能力54.9%、专业知识54.9%。

(五)学生想转换单位(岗位)的原因

工作期间身心疲惫,感到孤独78.4%、工作简单、机械、固定、技术含量低,重复操作乏味70.6%、上班时间过长,加班太多,休息时间太少,没有娱乐时间68.6%、工作的报酬太低62.7%、上夜班不适应52.9%、工作劳动强度太大45.1%、企业要求太严厉和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41.2%、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35.3%、工作环境太差21.6%、在工作中没有得到企业或同事的认同19.6%、生活环境太差13.7%。

二、思考与建议

(一)重视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教育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学生明确参加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作用,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对自己表现满意。但仍有25.5%的学生不太能接企业的工作安排,3.9%的学生不能接受企业工作安排,5.9%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工作和环境,说明部分学生面对与学校管理和环境差异较大的企业文化氛围,显得心理准备不足。学校要重视学生岗前培训,让学生充分理解开展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工学结合活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企业管理要素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对企业管理有初步了解,缩短其适应期。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

在调查中,有17.6%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有47.1%的同学认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多大作用,还得在工作中去学习。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调研,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与岗位对接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达到学生、企业、学校三赢。

(三)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生普遍认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对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和提高。学校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在职场上有良好的发展和成长的空间。

第4篇

1.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我国药学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药学教育也面临很多机会和挑战,包括医药理论的深入性研究以及创新性开发,以仿制为主转变为创新为主的发展战略以及药学人才紧缺(药物创新、药物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当前药学人才稀缺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不匹配,造成学校、企业资源双重浪费。对医药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应突出工学结合理念,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发扬首创精神的平台,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同步提升。1.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能够较快适应岗位工作,满足药品生产、使用、检验、销售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突出工学结合特点,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特点相结合,让学生一走出校门便能立即适应岗位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素质,而目前大部分药学专业学生并未达到该目标。

2高职药学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职药学专业实训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筛选方面并未体现出高职高专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校不重视实训教学。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是理论性教学,其教学质量由学生考试成绩来判定,因此实训教学并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而是关注学生分数。(2)实训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2]。一方面,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致使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实训教学理论学习多,综合性实训少,大部分课程并不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3)很多实训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实训手段过于陈旧,与现实脱节。

3重视角色转换,满足岗位需要

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实习方式,并未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不重视实习,也不会给予学生岗位实践机会,学生进入企业并不能真正进行实践操作,实习目的很难达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注重校企结合,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企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整个校企合作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不仅应注重校内理论教学,而且应主动到企业走访、调查,了解具体岗位工作情况,将调查获得的资料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向学生展示。近年来,我校主动和本地区多家医药企业进行积极沟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教师以及学生能够频繁进入企业接触真实工作场景,有利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并且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挑选专业教师进入医药企业、大型医院学习进修,与企业人员一同工作。这种方式为教师带来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现了教学相长。几年来,我校教师逐渐适应这种模式,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我校还聘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将校企合作推向。学生在一年级时重点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以及相关仿真模拟实训,二年级开始结合专业课内容到医院、企业见习,三年级正式在医药企业顶岗实习。该模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循环往复能够提升学习的有效性[3],有利于学校、企业互利共赢,使学生能力快速提升。

4突出课程体系特色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重点在于调整原有课程体系。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初步探索,各校均设置了具有特点的课程体系,涵盖精品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等。我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包括校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优秀教师、课程设置专家等。对于精品课程体系建设,选择专业骨干教师作为组织者和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在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多经验,能够顺利开发课程,并且做好统筹工作,其任务是对整体课程方案进行设计,组织专家和教师设置具体的课程体系,通过网络课程、远程教育、院校交流等渠道,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开发精品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5结语

关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之中,目前能够看出该模式与人才需求相匹配,能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必然能够推进药学领域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骆 航 李玉婷 孙兴力 周振华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巧,陆予云.高职《中医护理学》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2-76.

第5篇

一、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本专业群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专业建设上的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塑造一支专兼结合、行业背景浓厚的教学团队,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紧紧围绕石家庄“药都”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将本专业建成制药技术及相关专业准技师、准工艺师培养基地;成为石家庄地区中小企业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和职教资源共享中心;成为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的示范。

二、“2+1”人才培养模式

石家庄市2006年制订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五大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要集中精力抓好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纺织服装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的大产业、大基地、大园区、大项目的特色产业体系,到2010年基地实现销售收入466亿元,全市实现销售收入860亿元。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化工支柱产业建设人才需求,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学过程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树立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工作或参与企业科技工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根据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优化组合课程体系。本着“人文课程、社会课程、技术课程并举,核心技术为主线,专业主干课为中心的教改方针”,破除“老三段”课程编排观念,按照实践教学占50.0%,技术等级为中级工的要求,实现专业基础、专业技术、技术应用能力三提高的目标。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 以生产型校内化工中试车间为依托,全面推行以生产型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生产型实习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化工中试车间和1 5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生产型实训占实践课时50%以上。校内化工中试车间完全按照工厂实际设计、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化工生产车间,实现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教学平台。车间设计安装合理规范,涵盖多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概论”等多门课程的实训教学。15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2 积极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调整学习时间分配,由原来5学期在校学习,1个学期毕业实习,调整为2学年在校学习,1学年到企业或生产型教学工厂进行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型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期间,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将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带到工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实训课程内容和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授课效率。部分学生第6学期的顶岗实习安排到石家庄制药集团、唐山三友集团、河北健民制药集团等企业进行。同时,将毕业设计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构建2年在校内为主完成的课程与1年在生产性实习过程中完成课程的课程体系,理顺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教、学、做过程中的关系,明确职责,研制出该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3 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

做好与石家庄化工化纤厂、河北正元集团等不同企业的合作项目,细化和完善订单培养计划,使订单式培养计划和专业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建立用人单位对订单培养学生的质量评价制度,提高培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加订单培养的企业数量,经过3年努力,到2009年使订单培养的合作企业达到3个,每年订单培养学生数达到30人以上。

4 增加技能证书的种类,提高获取证书的质量

在将“化学检验工”和“制图员”融入教学计划,通过率在97%以上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调研,根据河北省地方化工行业特点和企业人才需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政府部门(如劳动局)共同开发一系列化工类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开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化学检验工”、“化学制药合成工”、“发酵F"。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研究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方案,在选用教材等方面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沟通。

第6篇

技校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这一要求,技校必须深入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技校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学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的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学习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技校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技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经验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l.坚持立法保障,以法律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顺利完成。美国1962年就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法国1984年颁布《高教指导法案》、德国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所有这些法律措施,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2.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并引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许多国家政府积极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促进合作教育顺利进行。一是制定专门的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二是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三是政府主导创立协调员制。

3.发达国家企业特别重视与学校的合作。一是企业界向学校提供资助。二是企业重视与技校人员上的双向交流。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中,并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实践机会。四是企业派职工到学校去进修,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五是企业与学校签订供需契约,保障学校毕业生就业。

4.发达国家为技校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有约束力。如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严格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等。

二、我国技校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技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技校已达成共识。然而技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校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

2.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技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是技校教育办学的方针。教育产品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应有预见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4.技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技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这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我国技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对国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验的介绍和对我国技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使我们找到了我国技校教育与国外技校教育的差异所在。国外的经验虽好,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推动我国技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要牢固树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观念。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技校教育发展获得成功的经验表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能使技校教育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校教育本身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有生命力,关键还在于技校教育本身能否办出特色,学校能否找到和企业紧密结合的路子。

2.国家要制定配套的法规体系保障技校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是发达国家技校教育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一要形成完备的技校教育法规体系;二要修订相关法律;三要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法规,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一定要通过法规的不断完善确保有法可依。

3.政府要出台鼓励措施,吸引企业参与技校教育事业。当前许多学校己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对合作兴趣较浓。而企业则不尽然,因此往往难以合拍。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当然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吸引企业的注意力。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制定并实施鼓励企业参与技校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的作用不可低估。

4.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必须全面落实,否则不仅校企合作可能变成一句空话,而且技校教育本身亦难逃厄运。作为技校教育护身符的职业资格制度重在执行,必要时要强制执行。

第7篇

一、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的必要性

由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作为现代最先进技术的综合载体,集成了计算机、液压、机械、电子等科技成果,对汽修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传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汽车人才培养的任务了。因此,如何建设汽修专业,使之满足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而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是实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才能学到一线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保证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汽修人才。笔者学校汽修专业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体会到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工学结合实践平台面临的问题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在德国,是由政府制定相关法律,由各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法宝,德国有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对此进行支持和约束,从而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局面。我国目前还缺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只是从宏观上进行了劝告性的规定,难以进行具体操作,职业教育法缺乏对工学结合的明确规定,工学结合难以按照当前的法律制度实施。所以在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时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智慧地解决。

1.如何处理好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关系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必须是学生,“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展“工学结合”实践的核心目标。企业和学校在这里应该是付出为主,得到的回报是社会效益而不应该是经济效益。学生作为“工学结合”培养的主体,如果在整个“工学结合”过程中没有体会到自己是受益人,那么这个“工学结合”实践就会有问题,当学生对“工学结合”实践有抵触情绪后,“工学结合”实践就不会有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2.如何保证“工学结合”实践的效果

学校作为“工学结合”实践的组织者,必须对整个“工学结合”阶段的实践内容、实践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效果。所以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时,学校要有话语权,可以对企业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如果做不到这点,学校把学生往企业一送就不参与具体管理了,学生往往会成为企业的免费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简单工作,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学生对这样的“工学结合”也不可能认可。

三、汽修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合作平台

笔者学校汽修专业是2006年组建的新专业,汽修实训基地经过了多年的投入发展,特别是2008年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常熟市政府拨付2000万元建设了汽修实训大楼,汽修实训基地现已通过了江苏省实训基地验收。在规划实训基地时,笔者学校就考虑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特意建设了高标准的汽车维修车间,包括1000多平方米的维修车间、400平方米的商务区、800平方米的汽车美容区,车间配套设备都采用目前汽修先进设备。经过多方认证,学校选择和BOSCH东港公司合作,把支持学校学生“工学结合”实践作为合作的前提条件,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BOSCH公司提供管理和技术人员,合作建设一个对外服务的BOSCH维修BCS中心站。由于BOSCH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着正规的员工培训体系,可以保证他们认真对待我们进车间实习的学生,安排专人负责各个岗位的培训。学校提供学生练习的车辆和材料,尽可能不给企业经营造成影响。目前学校已有2个汽修班学生分批进入BOSCH维修站,完成了每批15人、为期1周的初级培训,学生每天在不同的岗位学习不同的技能,了解机修、钣金、喷涂、前台等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事实证明,“工学结合”实践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2.构建校外企业“工学结合”合作平台

在不断完善校内企业“工学结合”实践的合作基础上,我们还分析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动态,发现目前汽车装潢和美容市场前景巨大,BOSCH的强项是汽车维修,可以满足我们学生机修方面的“工学结合”要求,但此外还有必要再找一个合作伙伴,来提供汽车装潢和美容方面的“工学结合”实践平台。通过多方努力,我们找到了在当地做汽车装潢和美容最好的企业――平安车务会所。平安车务会所主要面向高端汽车美容市场,现已发展成拥有5家子公司的大集团,拥有自己的员工培训机构,专门负责新员工培训和技术升级培训,在汽车装潢和美容业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和总经理沟通后,总经理认为我们的学生可以作为其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资源,愿意让我们的学生进入他们企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事先提供给我们审核,他们对学生工作技能和态度进行考核后发相关的证书,并选拔优秀学生达成就业意向。目前,笔者学校已有汽修班级学生分批进行了为期3周的“工学结合”实践,学生对该企业的培训效果非常满意,感觉可以真正学到汽车美容装潢技术,对安排这样的“工学结合”实践非常欢迎。

第8篇

关键词:高职;营销专业;“工学结合”;模式

基金项目: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0008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涉农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多渠道开放式生态系统”模式研究——“校内+校外、自发+安排、学院+企业、单一企业与企业资源平台”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5日

生态系统在生物学中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任何事物都应适应环境来获取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在此,用生态系统来概括营销专业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企业、学校、学生、政府”等相关方之间关系。该模式是指专业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下,依据市场需求与涉农企业(单一企业或者企业资源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相对宽松开放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比较灵活的管理制度、有弹性的教学时间设计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市场实践,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有效的校内仿真模拟方式与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一方面接受学校安排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指导下的“工学结合”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穿梭于校内小市场与校外大市场之间,自发进行营销实践活动,使校内系统与校外大系统融为一体,学校安排指导式与学生自发探索式“工学结合”交叉循环进行,最终完成“工学结合”培养过程。

一、实现校内小系统与校外大系统之间的顺畅链接,建设“工学结合”多渠道开放式生态系统模式

(一)校内系统。各个高职院校都有大量消费农副产品需求,如水果、茶叶、蜂蜜、有机蔬菜、肉食品等。比如,我院就有学生7,000人左右,相当于一个大中型社区的人口规模。依托这个“大”市场,一方面由专业组建各种类型的公司,安排学生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后勤市场空间以及各种教学管理上的便利与支持,使校园市场成为涉农营销专业学生自发实践的舞台。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1、安排方式

(1)自建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专业自建的校内企业实体中进行实训的一种基地类型。各高职学院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建设比如农产品公司(校内农产品销售经营、参与校外业务拓展)、餐饮公司(在学院食堂辟出一块区域由学生负责经营,可经营小吃、小炒、咖啡、茶馆等)、营销策划公司(策划各经济实体的开业、促销、学院大型公开活动、到校外拓展业务)、学生超市(经营日用消费品,引入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开辟销售专区)等校内实训基地。各企业实体经营所需资金通过教师学生自筹、学院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或引进合作伙伴等方式解决。各种企业的经营全部按真实企业的经营程序运作:注册、筹资、纳税等。学生有一定的经营自,可以在商品采购、促销、宣传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掘其潜能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以后的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以及模拟实训中心比如模拟推销室、模拟谈判室等,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3)校园商品展销会。适用于有一定资金投资的同学,把校园作为一个市场,首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然后根据调研的结论,从校外的批发点批发适合学生需求的产品,在校园内摆摊设点,销售商品并盈利,过一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老板”瘾,从而克服推销恐惧症,积累销售经验。

(4)校园手工艺品展销会。我院营销专业还采用手工艺品展销会的方式,将同学们分组,模拟注册公司,设计企业的概况,并进行新产品(手工艺品)样品的开发与制作,然后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设计,在全院范围内举行模拟展销会,对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进而销售洽谈与签约,邀请老师、企业现场专家等作为模拟顾客身份来参与展销过程,并对实训进行考核评分。

(5)参加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大赛中锻炼自己,如今年我院营销专业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第一届全国营销大赛并获得三等奖,使学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与全国各地高校营销学子交流与切磋的机会。

2、自发方式

(1)二手货交易市场。适用于没有资金经营的同学,代销二手商品,首先对同学们的二手货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然后采取搜集同学们的二手商品代销的方式,赚取佣金,做一回“经纪人”。

(2)创业园。为了给营销专业学生营造实践的市场氛围,可以在学院指定专门区域作为学生创业园,学生可以按照市场管理的规则进入市场运营,学校后勤收取一定金额的租金与市场管理费,由学生自主决定经营范围,经营资金完全由学生自己来筹措,自负盈亏,学生拥有双重身份:课堂上的学生与课余的小老板,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学与做”水融的境界。

(3)创业团队设立营销公司。本专业引导学生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学生介入社会、兼职创业,利用协会组织的平台培养优秀的创业型的毕业生。本专业营销协会、创业协会等学生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开设模拟营销公司,按照企业的方式运作,并且对外承接市场调研、产品市场推广、节假日促销、社区宣传、校园产品推广等业务,让学生在校期间即活跃在企业、市场之间,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业团队的成员中绝大部分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并且在企业中成长速度很快,企业满意度非常高;还有个别成员毕业即创业,缓解了就业的压力。

(二)校外系统。校外系统中,企业在此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了企业的合作,校外“工学结合”就会仅仅停留在无序与自发的状态,校企合作在此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校外系统遵循“自发+安排”的原则,两种方式循环进行,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1、自发。即由学生自发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营销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市场是营销专业一贯鼓励的做法,营销专业的课程安排尽量做到紧凑,让学生有足够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假期以及课余时间到校外兼职或者在校园外做小老板,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的氛围,加强包括纪律观念、时间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在内的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我院营销专业大半以上学生课余时间都有工作,他们还充分利用长沙每年一度的农博会、房交会等会展的契机,与组委会以及参展的商家联系,在开展之前即进入会展中心,向参展的商家推销自己,赢得“应聘的经验”,在应聘成功之后,就在会展期间参与企业的布展、参展、推销、洽谈的整个过程,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训”;农博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几乎每一届都有我们学生的身影。

2、安排。即由校企合作来解决“工学结合”问题,学院安排学生在教学时间到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以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由专业与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市场需求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在课程体系中对“工学结合”的过程进行规定,在教学中严格执行,保障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形成。具体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1)与单一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校内教学-实习-教学”的方式,改革为“订单-校内教学-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校内或企业教学-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问题,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共赢,是一种工学结合的高级模式。但此类模式很难持久,因为作为一个企业需要营销人员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而且企业希望营销人员队伍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人员的流动性不如流水线工作人员那么大。因此,企业不可能连续几年都跟专业合作订单式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合作的长效性无法保障。

(2)与多个分散企业松散合作解决课程实训问题。目前,企业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大都是碍于熟人情面,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即使有些企业和学校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也往往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企业的参与往往不是基于对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是基于一时需要而产生,而且除非参观式实训,否则一个企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也很难承担几个班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况且企业的人动、经营状况都会对合作持久性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选择与多个分散企业合作来解决单门课程的实训问题,比如《推销技巧》课程可以将几个班的学生同时安排在不同的企业实训。

(3)与企业资源平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资源平台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以学校为主体、聚集众多企业资源所构成的资源共享平台即教育集团,如我院牵头建立的由湖南茶业公司、湖南亚华乳业等100多家企业参与的商务教育集团;另一层是指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而注册成立的职业教育品牌机构或者企业创办的行业人才培训机构,旨在整合企业和社会的培训资源以及政府关系,通过面向企业岗位所需人才要求进行职业教育专业改造,提高职教毕业生就业档次的教育集团。据此,与企业资源平台合作就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是充分发挥学院主体构建的教育集团资源共享作用,借助集团企业成员解决“工学结合”问题。当然,教育集团的成立,毋庸置疑是为今后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提供了企业资源以及合作交流的平台,但据我们调查,教育集团如今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起到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资源共享的作用,教育集团还是一个空架子,要真正发挥预期的作用尚需时日,而且因为校企合作制度缺失、企业观念比较落等以上原因的存在,使得企业加入教育集团纯粹就是做样子,并不是真正想参与“工学结合”的培养过程,使得其合作方式事实上跟分散企业合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此建议我省高职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可以选择第二种模式。

二是与社会职业教育品牌机构或与企业创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校企双方在教师、实训设施设备、政府关系、就业等各种方面达到充分的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人才。我院订单式培养合作企业湖南旺德府集团下属有旺德府管理学院,专门承担装饰建材行业员工的培训与进修的任务,为整个行业输送人才,跟他们合作可以利用他们在行业营销知识方面的优势共同培养建材行业的营销人才;我院2009年合作办学协议单位华大菁英则是属于社会职业教育机构,跟他们合作则不限于行业,更多是因为可以获得实践方面教育的支持以及就业安置问题的解决。

二、依据生态学、营销学观念,任何学校都应根据自己营销专业开设的资源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工学结合模式

生态学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应和一切有机体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与环境相适应,保持协调与平衡。高职营销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的选择也一样,应根据学院所处的地域、企业资源环境、学校自身条件、生源质量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比如,地处长沙交通便利地区的学校与郊区交通不便区域的学校、地处商业氛围不浓的市级学校与商业发达地区的学校的方式选择就应该有所区别。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区学校可以将学校教学时间拉长,边学边做,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时间尽量宽松,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深入企业、市场实践;而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学校则相反,应该将学校期间的理论教学时间尽量缩短,甚至用一年半或两年的时间学完全部的课程,剩余时间全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是系统持续有效循环的保护屏

根据国外的经验,制定法律法规是政府支持工学结合开展的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如英国政府规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可以减免教育税。同样,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学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规范“工学结合”体制,很多现实问题就多迎刃而解了,企业、学校“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当然,从一个学校的角度来说,要促使政府采取此类手段显然力不从心,但是可以从学校行业主管部门(供销社、教育厅、财政厅等)入手,多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获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动用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威作用,为学校构筑“工学结合”企业资源平台提供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邹莘.对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8.9.

[2]齐红卫.高职《市场营销》教学工学结合尝试[J].科技资讯,2009.6.

第9篇

伍建军,男,湖南永州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谢军,男,湖南华容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教管理。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工学结合的模式的主要内涵入手,详细的介绍了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类专业工学结合情况,指出目前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存在问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所谓“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生与工作结合起来的教育形式,从宏观上说是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的、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上说,也可以指教育过程的一种活动方式或环节。工学结合模式往往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相结合,工学结合依托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而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又是工学结合。

(一)国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模式

1、德国“双元制”模式

此模式又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办学特征是: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学生具有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两种身份。

2、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三明治”模式是英国采用的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即全日制课程学习与工商业训练相结合。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实际工作训练。

3、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合作教育”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工学结合模式。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

4、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模式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不仅使企业成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校提供物资、技术和经费支持,而且使企业通过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学生根据国家教育标准和教学计划要求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一半,有的企业还为学生提供“学生岗位”,支付生产教学的工具费和学习材料费。

(二)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制度可以看做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开端。经过了半个世纪多的实践,我国虽暂未形成像德英美俄式的典型性“工学结合”模式,但也逐渐形成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这些模式多由各地方性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归纳而来,工学结合一般有如下模式:订单式模式、办校入企模式、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引企入校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2+1”模式、项目驱动模式等一些方式。

在总结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注重专业的差别性来实施不同的“工学结合”模式成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不限制于单一的固有的模式,而是由学校专业带头人提出适合本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企业规律,还要遵循相应的专业的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规律,“工学结合”实效会更为明显。

二、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类工学结合开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匾乏己成为目前餐饮面临的共同难题,并成为了餐饮业发展的桎梏。目前,我国开设餐饮类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大部分已经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真正建立起适合餐饮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较少。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教学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举办湘菜烹饪专业的高职院校,湘菜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和餐饮管理与服务是学院的两个特色专业,学院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湘商湘旅湘菜”的办学特色,行业特征明显。该院实践的餐饮类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

(一)“计划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模式

2005年5月与中国五百强的长沙饮食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计划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模式开展合作办学。“计划招生”即指学院按湖南省教育厅所批准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委托培养”即指所招相关专业学生全部在长沙饮食集团有限公司就业;“定向就业”即指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并由公司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后,安排毕业生在所属餐饮企业上岗实习,凡实习合格者将成为公司方员工,享受员工待遇。聘请湘菜大师许菊云、王墨泉、刘国初等大师为学院客座教授,长期指导湘菜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和就业实施工作。

(二)“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

与上海小南国餐饮集团有限公司、长沙鑫远白天鹅酒店等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开设“上海小南国班”、“鑫远白天鹅班”。“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签订用人订单,对学生的未来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此模式增强了人才培养培养的针对性。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专项奖学金,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被教授企业文化和相关岗位技能,最后一年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工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毕业时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并发挥作用。

(三)“基地+企业+师生员工”模式

与长沙新长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长沙五十七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蓉和等餐饮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双方在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合作办学、顶岗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设合作、互派挂职交流合作、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此模式效仿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模式,一方面与市场需求充分接轨,企业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期间教学计划的制订,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每年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平台,使教师通过实践锻炼真正达到“双师”标准,使基于工作的学习成为现实,使学生的“工”“学”真实化一体化。

(四)“双向嵌入”三方共建共育模式

与湘菜产业促进会、长沙五十七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李锦记(中国) 销售有限公司“行企校”三方合作共建湖南湘菜学院,形成行业、企业、学院办学合力,对接湘菜产业,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双向嵌入”的人才培养共建共育机制。依托行业内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湘菜产业链,根据产业链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让学生具备系统完整的职业技能。推进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制订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从湘菜行业企业聘请技术精湛的湘菜大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湘菜学院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训场地相结合,实现工学结合的深度化、全面化。

三、存在的问题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餐饮类专业的特点,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用,实践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因教育规律与企业规律的矛盾性,各种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规律的相对薄弱性

“计划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模式相当于早期的订单培养模式,相比较于“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前者企业参与“学”的过程相对较少,虽然聘请了湘菜大师为学院客座教授指导湘菜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和就业实施工作,但教育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容易导致这种“学”在间隔性的时间内无法得到很好的运用。而“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虽然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参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但由于市场对餐饮类人才实操能力的要求较高,订单培养的2+1工学时间分配导致学生“工”的时间还相对不够。从餐饮类企业人才流动性大的市场规律上来看,这两种定向培养的模式能很好的解决餐饮类企业的用工荒,但教育的主观性和认知性规律显得相对薄弱。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造成学生对所从事的真实情景工作产生对立、抵触的情绪,虽然按照定向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企业工作,但流动性会逐渐变大,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越是不稳定,企业对接纳学生的积极性就越低,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恶性循环。餐饮类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可以融入英国学习——实践——学习的“三明治”模式或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在订单培养的前两年中加强“工学交替”,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正面性,以达到工学对口。

(二)企业规律相对薄弱性

“基地+企业+师生员工”模式,学校与指定的企业在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合作办学、顶岗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设合作、互派挂职交流合作、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合作,学生工学交替机会多,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多,企业全方位的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期间教学计划的制订,在校企合作的广度上有了较大进步,但从学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上来说,暂未按企业规律形成一条完整的教育管理链,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主要由在校教师按照学校的理念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进入企业实习阶段,企业文化和规范只能短时间和小范围的制约学生,教育规律占主导,深度上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规律,应该将企业规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单位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用企业化的理念和校企合作的模式来管理班级,进行人才培养,才能适应高职教育与市场的需求。

行企校共建的湘菜学院目前为餐饮类学生工学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工学结合平台,餐饮类行业企业的共同的参与能让学生时刻了解到餐饮类行业和企业发展动态,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效能。“双向嵌入”三方共建共育模式能根据湘菜产业链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按照市场规律调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具备系统完整的职业技能。在此模式的运用基础上,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注重教育规律和企业规律的平衡,必将很好的实现工学一体化。(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是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餐饮类校企合作中工学结合问题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编号:12C0950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SWOT分析与对策》左锋 刁小娟,法制与经济,2009 年1月;

[2]《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周明星 吴炳岳,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年1月,第23卷第1期;

[3]《餐饮类高职教育 工学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陈国林,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4]《烹饪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培养对策》金晓阳 何宏,中国西部科技,200704;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早,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German Dual System)模式,其又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度,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到企业学习实践技能。它的办学模式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教学过程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学生仅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而2/3的时间则在企业进行实践。“双元制”模式的培训主体为企业和学校,并且企业占有更大的成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是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且后两种内容的学习是为前一种知识的学习做铺垫。美国“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模式,它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了企业实际训练和大学学习的交替阶段,毕业前最终留在学校,完成所有课程以及毕业计划。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模式,它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有定向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为学校提供物资、技术和经费的支持,同时企业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中去;而职业院校则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的教授,配合企业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另外还有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合作”等模式,其都强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对实践技能的锻炼,从而使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自2005年我国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之后,我国高职院校就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形成了其特有的一些“工学结合”的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该模式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为其定向培养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进行“工学交替”式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达到企业要求直接到该企业工作的一种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教学场所为实训基地,在特定的实训场所,通过师生“教学做”的同步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根据人们的学习规律“实践—理论—再实践”,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操作中验证方法的过程,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多次循环,达到对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两段式预分配模式。它把学习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公共课程、职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校先把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学完,在各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等模拟演练;第二个阶段为进行工作的预分配阶段,针对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专业顶岗训练,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学生必须同时完成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才能够毕业。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根据两段式分配模式进行教学的,它首先保证了我们教学的连续性,同时在后期进入企业预演工作岗位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我国高职“工学结合”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我国大部分院校采用两段式预分配模式来进行教学。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根据教学计划,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在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经纪与、国际商法、基础会计等基础课程,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实验实训项目,如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有实验课程,还有课外实训课程,进入机房根据角色的不同,模拟公司的操作,自负盈亏,让学生真正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而其他课程根据自己的特色分别设置不同比例的实验实训项目。到大二和大三上学期的前两个月,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国际商务英语、会展策划、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单证、商务礼仪与沟通、营销英语口语、国际贸易核算、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样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设置实验或者实训课程,增加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根据我国按学科进行课程设置的特点,根据学生学科学习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实验或实训,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的学习与后期的专业顶岗实习联系松散。我们的课程设置针对的是泛泛的专业岗位,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得后期学生在进入不同的企业实习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这个课程跟他感兴趣的岗位有什么关联。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努力程度不够。

二是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到顶岗实习阶段已经生疏。该种模式下,前期主要是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训的阶段,也就是把之前的学习阶段压缩到了两年零两个月,剩余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进行结合,实际就是提早进入企业熟悉企业环境,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的磨合,但是根据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两年的时间,其理论知识基本已经遗忘,导致企业觉得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合格。

三是学科之间联系比较松散。高职教师受学科限制,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自己课程的重要性,而不是真正地把它放在工作岗位中,客观地分析该学科在工作中的作用。因此,这种模式下的学科之间联系比较松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企业进驻,没有企业指导老师的参与,使得该种“工学结合”的模式成为旧学科体系的延伸。

四是在最后的企业顶岗实习中,特定的岗位限制了对课程的理解。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的企业主要有:外贸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物流、货代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外贸相关行业,主要针对的岗位有:外销员、采购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从业人员等。由于我们仅有几个月的顶岗实习,只能涉及到很少的岗位,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很多课都没有用的错觉。

三、新型“工学结合”模式的分析

针对采用模式当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在现行课程基础设置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上午课堂学习,下午企业工作”的模式进行工学结合,从学生大一进入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开始,就带领他们进入企业实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根据所选取的企业情况,设置课程。比如在大一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基础会计等课程,因此,我们在企业和岗位的选取中可侧重选择主要应用这些课程的岗位,如外贸业务助理、会计助理等职位,同时观察企业的运行,企业的经济现象多少会映射到经济学课程中。

二是在教师的选取上,要多聘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教授。教师要多到不同的企业进行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运行的真实现状,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多地联系企业的现状和其他学科进行授课,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是在企业的选取上,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就业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基地。比如我校主要服务于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因此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就应该倾向于寻找该种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在三年的学习中,实行企业和岗位轮换的方法,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从而熟悉整个行业,掌握不同课程在不同岗位的作用,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用理论知识去指导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四、新型“工学结合”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新型“工学结合”模式是对“两阶段预分配”模式的一种改进,属于与企业“紧密结合”型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能够使学生融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哪些,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而要达到最好的效果,还需要相关方面的配合。

一是政府配套优惠制度的出台。现在企业用工都喜欢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每个有工作经验的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如何很好地吸引企业跟学校合作,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比如对于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学生在企业实习政府应给予企业现金补贴、房租和水电的补贴等,最大力度地让企业参与到培养人才中去。

二是学校制度方面的改革。现在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色彩比较浓,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到企业工作服务的,除了用小比例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外,更多的是要看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包括平时表现、素质体现以及业绩状况等综合考核。

三是“双师”教师队伍的培养。现在的“双师”仍然是停留在职业证书的认定当中。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可以从企业吸纳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还可以每个学期选派教师真正到企业进行实践;另外企业可与学校经常沟通,让学校老师了解企业的动向,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行业动向,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 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 汤生玲、曹晔: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第11篇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介绍了目前高职工学结合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教务、教学和学生管理问题和困难,提出用开放式高职理念,论述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有效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工学结合;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高职

Explorationon“Work-integratedlearning”withOpe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odel

ZHANGDun-li

(HunanRadioandTVUniversity,Changsha,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educational,teachingandstudentmanagementissuesandproblemswhichoccurintheprocessofwork-integratedlearningpracticeofthehighervocationalschool,andgivessomeideastosolvethatproblemsbymakingeffectiveuse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Thepracticeshowsthattheteachingmodecanbreaktheconstraintsoftimeanddistance,andsolvetheproblemseffectively.Themodehasagoodapplicationprospect.

【Keywords】Combiningworkandstudy;EducationIT;Teachingreform;Highervocationaleducatio

0引言

随着高职的蓬勃发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1-3],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发现不少问题:受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员管理模式的影响,学校和企业两者的,目前大部分工学结合都还只停留在低层次,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很难实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终端及其应用程序的普及,给人们的沟通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正在探索中的工学结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工学结合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目前高职工学结合实施过程面临的主要困难

1.1教务管理问题

工学结合的初衷是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企业的工程师会到学校讲课,教师也会到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和实习。但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和人员的约束,教学管理成了很大的问题: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时间上变动很大,一般只能提前一周左右才能确定下次上课时间;企业的提供的实习场地和时间也同样受生产任务影响很大,经常会有变大;人员的频繁更换对教学管理同样也造成困难。

1.2 教学实施的问题

我们在和三一集团的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暴露出的教学实施问题不可轻视,现代大学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复杂团队行动,学校往往无法有效对来自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加之缺乏教学经验,实际情况表明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4];但学校的老师实践经验不足,对实习岗位的情况了解不深,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如企业工程师,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一种新的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3学生管理的问题

学生在企业实习和实训的管理目前也是一大难点。一般来说,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有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辅导员等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心里健康等,这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到了实习阶段,主要是靠企业来管理学生,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生活照顾和心理监控往往是忽略的,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一般是“困难和痛苦”的,这段时期的学生心理会出现脆弱和逆反的情况。实际情况表明,实习之初是最容易出现“逃离”问题的,留下来的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管理和疏导,也变得松散,每天处于混日子的状态,最后实习变成放养,教学任务和目标无从谈起。

1.4家长无法有效参与的问题

现在的高职工学结合参与方就是学校和企业,而忽视了背后的另一个庞大而又关键的群体:家长。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起着独特的作用,由于目前条件限制,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心理情况,等到学校主动和家长联系时,情况往往已经变得十分严重。另外,家长中,很多就是来自很多企业的技师或员工,他们其实也是学校联系社会和企业的一条重要渠道。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家长环节的缺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破除困难的思路

目前,随便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一代及时通讯和社交软件的使用,信息传播和共享变得快速和广阔。运用这些工具来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沟通的更及时和方便,工学结合的困难可以得到较好地解决。如图1所示,通过网络云服务,开发出合适的教务、教学和学生管理系统,设置好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的不同管理身份,便能很好地实现数据的及时沟通,有效地将四者之间连接成一个有层次,有秩序的合作整体。这便是开放式高职“工学结合”模式的架构。

2.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

为适应工学结合多变的时间、空间及人员的情况,可以在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上,增加企业管理权限,意味着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修订教务安排。需要企业员工来学校上课时,学校只要将上课地点和班级选好后,选择企业教师选项,排课通知便会发送给企业的教务管理人员或工程师,企业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班级可用时间确定好上课时间,提交后再经学校教务确认,下周上课时间便会自动发送到所有学生移动客户端上,在企业的实习课也是如此类似安排。经过这样的设计,可利用网络技术有效解决时间和空间分离所带来的问题。

2.2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的教师基础理论研究很透,善于表达和沟通,企业工程师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网络教学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融合两方优势,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近两年来,我系在探索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离设想的校企融合还有一定距离。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课程设计教师根据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和现有条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计划,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安排好单元教学负责教师;单元教师接下来完善单元教学实施方案,这里的单元教师以学校教师为主,单元中的实验或实训环节主要由企业老师完成。整个过程的安排和实施需要每周更新,学校教师要根据平台共享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综合分析教学效果,动态调整下一步教学安排,以及企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3基于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手机客户端程序对学生进行现场照片、gps信号对学生进行跟踪定位,以了解学生真实实习情况,掌握教学进程和效果。还可以及时有关教务教学的重要信息,以及一些网络作业等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借助于微信等工具,可以定期进行主题班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

通过学生管理系统,学校、企业和家长都可以关注学生的成绩、生活、情感方面的大体情况,当然这些信息的相互传递会尊重学生的意愿,个人可以设置信息公布的“朋友圈”范围。

3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也给工学结合的教学应用提供了好的解决办法:

1)提出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学校、学生、企业、家长多边沟通的机制。

2)提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务、教学和学生管理系统,各系统之间即分工又协作。

该系统初步运行情况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提高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精神状态也有了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吕静,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系统模式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0,20:143-144.

[2]关晶,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7:5-9.

[3]丁永为,兰玉婷.职业教育与民主——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71-73.

第12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建筑工程 校企合作 双师型教师 教学模式

0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为达到这一要求,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工学结合的模式应运而生。一方面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教育,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这两种场所和活动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即工学结合。以我们学院的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工学结合能够在建设项目的不同生产时期进行学习,使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理论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和实践,使教学情境与真实的工程情境有效地融合;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对建筑工程的多样性,技术构成复杂性有更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利于其人生职业规划的建立和努力方向的调整。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

1 开展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坚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就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做到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然而,高职院校只是教育单位而非用人单位,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灵敏,很难准确把握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就业情况。为此,学校和企业可以相互协商,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课程内容既要包括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具体实施过程,又要设计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案,并且双方能够根据新技能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以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并且,加强校企合作,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通过岗位实践训练、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实习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高职院校在对外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也应当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专门的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训条件严重缺乏,远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为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鼓励和扶持,确保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实训基地应与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培养相匹配,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真刀真枪地进行实际技能训练。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软件水平、管理机制以及服务能力,努力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不但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品质,然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层次相对不高,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满足本专业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熟悉本专业课程体系及相关信息资源,很好地掌握所教课程的基本职责,对所教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实施等。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比如演示法和参观法等。以形成学生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方法,比如练习、实验和实习实训等。

再次,高职院校教师要注重自身发展与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科研是教师的左膀右臂,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科研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要结合教学任务,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信息,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另外,学校应当加强科研业务培训,建立规范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客观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政策,尽可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科研方便,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

最后,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能力。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各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和社会上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多。“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便在校企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如果没有与行业、企业进行联系与合作的能力,将很难胜任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可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技能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更新知识,拓展能力,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活动实施中,我们首先要进行观念的转变: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教师课堂讲课、试验演示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及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应该先根据相应岗位对技能、知识的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相关教学内容,最后配合考核方式来监督教学过程的实施,检测教学实施的效果。

3.1 岗位需求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最直接的职业领域是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建筑行业咨询、设计单位、房地产行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初始的岗位群有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造价员、标准员等。就业一定年限之后的发展岗位群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房地产估价师等。

3.2 教学目标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是建筑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根据职业活动的需求,明确了《建筑材料》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材料的组成、技术性质、特点,了解材料组成、结构、外界因素等对材料性质的影响。能力目标: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规范,能够根据工程性质和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材料,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素质目标: 端正态度,遵守纪律;查阅分析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处理,做到合理选择参数和材料品种;实际操作能力,做到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团结协作能力,小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3 教学内容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教学过程实行基础知识、单元实验、综合项目的一体化教学,共计48学时。例如,根据施工技术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可确定一个综合项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该综合项目可确定出相关的单元实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等。根据综合项目与单元实验整合教学模块: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水泥的技术性质、水泥的特点与应用、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新拌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质等。

3.4 考核方式

为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方式,即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由过去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改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强调实际操作,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成绩分配如下:平时成绩占20%,认真做好课堂到课率、课堂表现、课下作业的批改与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单元试验占20%,认真做好试验到课率、试验操作过程、试验报告的批改与记录,作为试验成绩的依据。综合项目占20%,认真做好综合项目的过程与结果记录,作为综合项目成绩的依据。期末考试占40%,试卷考查的重点是平时上课所讲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以及相关实际应用问题。

《建筑材料》这门课程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在同一门课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加强了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能力。由于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的考查,评价标准相对客观,同学们平时的课堂到课率、试验到课率、课下作业与试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明显好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结语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从事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认识,并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晓峰,张敏珠,顾月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1-4,13.

[2]闫荣春,温欣荣.导师制工学结合——基于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的深入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9):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