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14:0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媒体教学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课堂;运作管理
1 多媒体视频资源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教材既有其灵活性、生动性,也有其抽象、枯燥的一面。而多媒体视频资源进入了课堂,便能以其集成性和多样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同时又提高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并借助视听并举的结合,为教师提供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素质提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途径。具体来说,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有以下三个作用。
1.1 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师不关注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通过填鸭式方法推送给学生,这种方法就缺乏艺术性,也缺乏美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视频资源能够用生动的画面和恰当的配音,直观地再现抽象的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创设一种感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思维。如讲到精益生产的概念时,先播放配有视频和音频的录像,让学生深切感受精益生产的过程,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这种将文字符号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的听觉疲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
1.2 提升并增强感知效果:《运作管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相关资料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教学内容,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如讲到动作研究的内容时,可提供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夫妇的生平进行动作研究的录像,让学生了解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让同学知晓慢镜头的动作分解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他们夫妻俩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让学生在轻松领略视频中场景的同时,受到科学的熏陶,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方法之下不可企及的效果。
1.3 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心理学家进行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 还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另外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 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 《运作管理》多媒体视频资源建设的原则
2.1 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多媒体视频必须紧扣教学教学内容,即制作简短的教学片。 时间一般从几十秒到几分钟。应以“教学应用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流水线生产时,就选取了宝马轿车的生产过程录像,将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剪辑,使学生通过几分钟的录像就能全盘知晓流水线生产的全貌。这些资料对于理解教学内容、拓宽视野都很有意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学生由于受阅历、年龄、时代、地域的制约,对有些教学内容感到较难理解,而这些恰恰是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 在制作时要着重把握这些方面,使教学视频做到物尽其用。
2.2 明确学生的求知需求:该资源是为广大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在制作时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也乐于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视频资源制作中,一定要研究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教材中的典型材料结合特定的学生群体和相关教学问题进行选题、构思和制作多媒体视频资源。
2.3 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兴趣是制作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连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注意力就非常集中,教学资源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资源制作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学习心理的共同性、特殊性和时代性,同时要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获取
3.1 教师现场拍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到现场进行拍摄。例如为了拍摄服务企业的设施布置,我们就与家乐福上海古北店进行联系,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录像、拍照。这种方式需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并要掌握一定的摄录技巧,好在现在数码相机已经非常普及,可以非常自如地进行有选择性的拍摄。
3.2 翻译国外视频:随着国外教材进入国内,这些外国教材所附送的影视短片也非常容易获得。但由于都是国外拍摄的,因此配音也是外文,这对学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有时为了听懂一段录像的内容,需要多次播放,学生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我们一般事先进行翻译,然后使用视频制作软件进行中文配音,这样就可以非常自如地在课堂上使用了。例如我们获得了有关库存管理的三段视频,通过试听,首先把文字记录下来,根据文字翻译成中文,再通过软件进行配音。配音时要注意与视频中主人公的口形一致,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3.3 学生提供:在为工商管理硕士及研究生班上课的时候,主动向学生征集视频资料,学生一般非常乐意提供。一种是有的公司的现成的宣传资料,获得以后进行适当的剪辑,就可以使用,例如关于先进生产方式方面,我们获得过一段日本MAZAK公司的无人工厂的视频,非常有说服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单位里摄录以后带给老师,例如我们曾经让一位学生摄录了关于看板管理的视频,视频里有工厂现场的声音和工人的活动,完全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3.4 拍摄网络视频:目前各种网络视频非常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也已经存放到网上,可以通过检索发现一些对课程建设游泳的资料。例如有关设施选址的内容,就通过检索中央电视台的网络视频,发现了一段关于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经过的短片,于是在网络上播放的同时,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再转换成常用的视频格式。这种方法需要注意调整好视频的分辨率,否则会有些模糊,影响视觉效果。
4 结论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作管理》又是一门历史悠久与不断发展的课程,其内容包括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等。将这样一门课程讲好、讲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多媒体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但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由于更高层次的使用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无形中增加了多媒体视频的应用范围。
本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制作多媒体视频的一点体会,介绍了多媒体视频的三个作用、三个建设原则、四个获取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天立.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8).
[2] 崔勇等.多媒体视频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2010(11).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将多媒体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数学虽然属于一门应用学科,但是对于数学的研究却永远都离不开创新.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应试性太强,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然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的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所提升.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创建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显著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率.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动画和声音创建视听教学情境,从而提升教学维度.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情境还可以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最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函数”时,以往教师一般都会在黑板上画下一个个函数图象,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而且效率较低.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动态生成函数图象,同时辅以悦耳的操作音乐,从而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会被动态生成的函数图象和音乐所吸引,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2.使“抽象”的初中数学知识“具象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教师有心指点学生跨过难关,但无奈这些知识点只有依靠学生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才能掌握.例如,在讲“空间几何”时,教师一般都会拿一些空间立体模型为学生讲解,使学生通过观看模型在脑海中构建空间立体模型.这是针对一些简单的空间几何问题.对于复杂空间几何问题,如空间几何体截面问题,普通模型就难以发挥作用.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生动形象地观察虚拟空间几何体截面,从而使“抽象”的初中数学知识“具象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解决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
动态几何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知识和热门知识,很多地方的初中数学试题中都有这类题目.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一模块都非常看重.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这一难点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对这类问题十分反感.因为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尚不成熟,凡是涉及研究点动型、线动型、形动型等相关问题时,他们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几何体的动态变化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其变化的特征,进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只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以往课堂中很长时间都无法解决的动态几何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校;现状;矛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35―04
一 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多媒体教学已经出现,并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媒体盛行,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应用于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为支撑,以其图、文、声并茂的内容呈现形式赢得了教育界的青睐。以高校为首的各级各类院校掀起了一股多媒体教学热,教育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以鼓励高校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现代的多媒体优化教学,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从此,教学不再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授课,黑板上的字越来越少了,高校对购买计算机、投影仪等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明亮的教室变成了昏暗的放映区,教师由“站在中间”转为“坐在旁边”,“以学生为中心”成为衡量和测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以及教学过程最规范的标准。
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日渐推广和深入,其弊端(且不论是其本身存在的还是应用不当所致)也逐渐突现出来,面对多媒体教学投入与效益的不成比例,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的热情不再高涨,部分校领导也对其效果产生了质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淡然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研究者们对多媒体教学逐渐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于是关于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多媒体教学似乎并没有因此而达到理想效果,校外因为信息技术引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切实解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种种问题迫在眉睫。
二 高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
1 多媒体教学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多媒体教学”为精确的篇名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出自2005年至今的2860篇(2008年4月5日)论文。在诸多论文中,笔者按与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的相关性选取阅读了110篇,分析得出这些论文的主要内容,其中一半以上的文章在探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时都涉及其形象、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快捷方便的大容量内容呈现以及超越时空的师生交互,这些优势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模式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等,在提及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或误区)时,70%以上的研究者指出一部分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课件内容为书本教材或板书的照搬,有时花哨的课件喧宾夺主,反倒成为干扰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因素,课堂师生之间的交互并没有因为教师板书时间的减少而增加,相反却因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中心”减少了。上述文章针对此现象也提出了不少对策,诸如培养多媒体教学的新理念、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建设优质资源等,但似乎是“说者有情,听者无意”,教育技术业内给予特别关注的这一教学改革却依然难以见其成效,与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相比,其实际效果依然不可企及。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对策概括性和理论性较强,而实际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较弱,就像只有原则没有方案的策划书,在教学应用的实际操作中总会不尽如人意。
2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发展现状
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评估指标要求普通高校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211工程”院校不低于30%。笔者调研的学校多媒体教学授课率有的还大大超过30%的比例,其中大部分非实验课程是用PPT作为课件制作软件,只有一少部分采用其它软件或网络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教学,并成为一种日常的教学方式。基于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等优势,该教学形式理应受到广大教师和学子的欢迎。然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与认可度日趋下降;一些学校的领导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投入和相应效益的不成比例开始对其提出质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的程度不一,有的认为课件制作太复杂了,要么拷贝网上现成的课件,要么将制作课件的任务交由其他人代为完成,这样,课件制作者和使用者的思路、理念不一致, 至使其有效性降低。同时,笔者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持支持态度,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反感情绪。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如此以往,其在将来几年中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
3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应用中的不足
近日,笔者对某高校做了一次小样本调查,涵盖11个学院37个专业的100名学生,并对有效回收的92份问卷做了分析。问卷中的两个问题调查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应用中的不足的看法,设定的选项允许学生多选。笔者将数据结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在形象表达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的作用上功不可没,而且近60%的学生肯定多媒体教学扩大课程的信息容量这一优势,本来我们应该得益于此,然而,图2显示又有与此比例相当的学生反映课件呈现内容较快、难以做笔记的问题,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何扬长避短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约54%的学生认为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投影仪器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老师在明,学生在暗”,教师的控制力变弱,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在昏暗的教室环境分散注意力或者产生困意,久而久之,对多媒体教学产生反感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再者,多媒体引入教学的一个最大优势应该在于其对学习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上,而在本次所做的调查中,虽然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肯定这一优势,但它却被信息的大容量呈现掩盖了。而且,基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师的负担应该有增无减,但是约42%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3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件是直接将纸质的教材转化成了电子讲稿,这正反映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的一个不足之处,即课件多是文本的呈现,致使多媒体这一直观形象的优势没能显示出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对课件的依赖很大,成了“有声读物”,作为“中心”的学生则认为课下复习教材或拷贝教师的课件就可以了,课堂容易注意力分散,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媒体和教学内容就不能形成一种适于教学的结构模式,因此,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1]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手势、语调等行为表现在传情达意方面都不能忽视,缺少与学生交互的教师很难掌控课堂的学习局面,也就不易实现教学优化的效果。
4 关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
据调查,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经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给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互提供了便利,但是,它的应用并没有体现其存在价值。一方面,文科类教师认为自己的课程与网络教学关联性很弱,认为能够通过简单的媒体制作来实现的教学没有必要花好大精力去搭建和利用平台;另一方面,很少有教师会把教学课件上传到平台,部分教师由于对网络应用技术掌握不够,对模块复杂、功能诸多的平台望而却步,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考虑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与信息素材被他人截用后,影响评奖、评职称等问题,也放弃了这一平台的利用,于是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一问题尤其对符号、图形等应用较多的理工学科来说,更加剧了教育的高投入与低产出问题。
三 高校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矛盾及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优化教学。基于以上对高校多媒体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矛盾,并提出对策,以期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投入与效益不成比例的矛盾,优化教学。
1 多媒体课件大容量的信息呈现与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解决了教学资源的共享问题,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课前将课件共享到平台,简单的提纲可以让学生了解每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重难点的提示使学生可以做到课前预习,并合理利用上课时间掌握重点难点,附加的虚拟演示和视频片段等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优化教学。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用提纲携领课堂主要内容(即使只是板书的代替,但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用形象易懂的多媒体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下教师即时登录平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利用平台学习的积极性,逐渐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论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得益匪浅时自然会转变网络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制力,与教师和同学实现跨时空的交互,有效促进学习。
2 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内容呈现优势与实际应用中具体操作的矛盾
前文提到,对于多媒体教学,大部分学者将多媒体对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作为其最大的优势,这与调查中相当大比例的学生选择其信息的大容量呈现相矛盾,学生反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的文本复制和减轻教师负担突现了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利用问题以及教师对学生记忆类型差异的关注问题。
“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2]。因此,多媒体课件不是纸质教材的照搬,而是将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通过非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使其形象易懂。解决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利用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简洁易学性的不同类型的培训,解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和应用问题。途径之二就是恢复和加强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探讨和培训,解决因为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高校教师从教方面教育技术知识欠缺的问题。同时,在某些对多媒体课件要求较高的课程中,尤其是理科教学中某些需要模拟实验的课程,如果单靠教师的计算机技能不能完成,可以由教育技术部门的课件开发人员来完成,为弥补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需要两者协作才能完成,最好专业教师提供课件脚本,再由两者沟通,专业人员开发完成。同时,学校应该给教育技术中心以正确的定位,合理规划教育技术各部门,优化资源配置。
人们记忆的类型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之分,多媒体课件多是基于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呈现,因此有利于促进视觉型和听觉型这两种记忆类型学生的学习。对于偏向运动型的学生来说,坐在座位上让大脑接受多媒体视觉和听觉的信息输入,可能不会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果。鉴于各种记忆类型的分析,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记忆类型,分配给运动型记忆的学生一些操作性的任务,在课堂上展示或以其它形式加以强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个别化教学。
3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教师的权威之间的矛盾
“教师权威的运用在于使学生的行动处于一种有序状态或协调起来合作实现某一目标,这是达成有序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秩序的主要机制之一。”克利夫顿与罗伯兹“提出了教师权威的四层面说: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四者互动形成了教师的实际权威。”[3]本文提到的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教师的权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多媒体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在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明,学生在暗”,教师的感召权威变弱。其二,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日常学习中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其专业权威的维护不再是依靠教师掌握知识的多寡。
现代高等教育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已经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同学交流和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实现更好的学习。因此,这一矛盾的上述两个方面的解决可以合二为一,即着力提高教师的主导与引导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是“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而是有重点难点的引导学生学习,将教学平台论坛(或答疑)上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深入的讲解,也可以采用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学习,同时提升教师的感召力,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信息不应该是由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从丰富的资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采用研讨讲座的方式,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提升了自身专业权威。
4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师理念之间的矛盾
如上所述,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那么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平台以学科或专业课题的形式开发构建学习网站,建立一个“分学科、分级”的教学网络环境和“有序开放”的学习网络环境。网站中的多媒体资源以本学科基础性与共用性知识为主,由专人做技术管理维护,同时建立积件库,优化资源的利用,学科知识更新由学科负责人组织实施,授课教师具有管理权限,能够利用网络环境中的公用资源和积件库进行教学设计和媒体制作,并可以自由控制何人、何时可以进行何资源的何种操作,这样,既有共享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又有个性化的教学网站和教学设计,满足了高校课程规范而又多样化的特点。如此,这个网络环境有效涵盖了专业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在内的多个实体,联系了学校、学科和专业三个层级。如果教育部在继高校评估中对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政策之后,增加各校立项经费资助和其它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建设这种网状、立体、系统的教学工程,多媒体教学将会获得更加有效地发展。
四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成为教育相关部门、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突现的问题与其促进教学的优势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运用网络平台建立以学科或专业为单位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结合多媒体有效应用于教学,合理地解决这些矛盾,就能有效避免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永昌,周振军,王桂芬.多媒体教学应用误区分析及矫正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61-63.
关键字:多媒体 激发兴趣 促进发展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里更充分地创设学习情境,节约教学时间,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很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与不足,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是有缺点和不足的,只有通过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作用。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直观的显示出来,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的知识,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等教学用具,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使抽象的概念能够具体化,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简便快捷
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可见度和可闻性,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多媒体的应用使以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变为视、听、思考结合,眼、耳、手、脑等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节约了课时,从而可以加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
3.有利于课件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信息共享的一个资源载体,拥有大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选取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课件进行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1.忽视实际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是为了让多媒体在课堂中尽可能发挥它的优越性,但部分教师制作课件时只注重课件的技术含量,在课件的漂亮外观和动感的表现形式上花费大量时间,使课件看上去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课件制作的非常漂亮,忽视了播放课件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多媒体教学,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容量大使得一些学生跟不上讲课进度,只能被动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考过程,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2.刻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以电子屏幕代替黑板,减少了板书,节省时间的同时增加了信息容量,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做到内容“充实”与“丰富”,使得有些内容不经过认真筛选和过滤就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目不暇接,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课件内容,并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3.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
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过多地使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就可能下降,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学生的再学习,传统教学偏重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还可挖掘学习潜力,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形象、直观思维的有效思考整理变成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4.多媒体教学不是唯一手段
对于有些教师多媒体课件成为了唯一的教学手段,不管什么内容,都只看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盲目跟随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潮流,完全放弃了其它有效教学手段的使用,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课程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具,多种教学手段,有时候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等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效果可能更加明显,有时候适当使用板书,可以突出重点,在黑板上进行推理演算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有条理的理解逻辑推理过程,反而能够达到比利用多媒体更好的效果。
5.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没有情感的大屏幕成了教学的“主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传统教学中,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但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是在教师的表演下进行的,多媒体像电影一样,一闪即过,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吸收,没有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课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流于形式,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自己导演的一出精彩的教的画面,虽然知识之间环环相扣,对此,教师应优化课件,优化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多媒体介入教学,虽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影响,但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为日常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总之,多媒体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形神兼备,静动结合的优秀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赖文燕论面向21世纪的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应用;探究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语文教育也带来了一场革命。
在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中,本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让?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笔者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
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教学《春》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春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
三、多媒体为语文课堂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学”的问题(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展开。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其中,学习环境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指出的是:以“学”为中心,并非是“放羊”教学,让学生盲目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学。而多媒体技术提供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使语文课更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想象力。
在一个教学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交互式开放平台。因为信息传递的加快,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更方便、简捷。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加以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每台工作站是他们使用的硬件,网络上的共享资源是其软件基础。网络的知识容量是任何一位教师所无法比拟的,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
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一堂多媒体语文教学课采取什么形式进行,要取决于对状态信息的掌握。状态信息应包括基础状态信息和目标状态信息。基础状态信息主要是用来评定内容的难易、多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媒体状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等因素。这些状态参量正是成为多媒体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及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应用模式,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和范围内应用。
一般的讲,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主要有几种常用的模式:
(1)训练和实习。这个模式是由计算机逐个显示问题,由学生键入自己的答案,然后计算机断定答案正确与否,正确则进入下一个问题,不正确则提示给予帮助并再给一次机会,或直接显示正确答案。
(2)个别指导。这种模式模拟个别化的讲授型教学情景,即利用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它将教学内容分成一系列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介绍一个概念或事实。
(3)会话教学。此模式的教学目的与个别指导相同,但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比较自由的通讯。一方面当计算机提问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允许学生主动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五、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是笔者对某些误区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1. 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2. 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面对误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解决对策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必须理认清:
(1)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
(2)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防止多媒体教学步入以下误区:(1)忌追求形式,舍本求末;(2)忌单纯模仿,缺少创新;(3)忌为用而用,画蛇添足。
多媒体 误区 新课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逐渐进入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板书设计等方面日益显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由于其具有直观性、交互性、智能型等特征,特别是能将抽象变得具体,使静止变为活动,使无声变为有声。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防止多媒体教学步入以下误区:
一、忌追求形式,舍本求末
时下教师在参评优质课和作公开课时,为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于是采用了先进的教育手段――多媒体手段。为了让自己的课“花哨”一些,课件中放置了大量的图片、音乐甚至把例题也放进去。有些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完全能胜任的任务也用多媒体。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全围绕着如何展示课件,片面追求表面的声形美观和主动,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或对教学把握不准,导致教学主题冲淡,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认知主题。虽然课上得热热闹闹,但教学过程中失去了思维的互动,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似乎展示完课件才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并把握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教学实际出发,了解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的重点、无法突破的难点,尤其是展示事物变化的过程或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方面所不能及的,有针对性地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二、忌单纯模仿,缺少创新
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很不实用,其原因在于“拿来主义”。很多公开课往往只有一个模式,新课由多媒体导入,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展示,课堂小结由多媒体完成,整堂课甚至没有板书、板画。名家名师制作的课件固然好,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不一定出现最佳效果。就每个教师而言,在多媒体的使用上都应有自己的个性,既要符合学科特点,又要符合学情特点。教师要学会整合各种理念、方法和技术资源,创建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很多成功的课例告诉我们,精心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而言,生活环境不同,熟知的事物就不一样,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就展示形式也不能完全相同。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是学习的过程,但要有自己的创新,避免学得“形似而神不似”。众所周知,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付出很多。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还要注意平时积累大量的素材,包括文字、图像等,只有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才能在用时信手拈来。
三、忌为用而用,画蛇添足
多媒体虽然有其它多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是教学手段之一。只有和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并非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就学习内容而言,有些章节适应于多媒体教学,也有很多章节不适用多媒体教学。再加上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变化着的课堂教学情况,因为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随机生成的东西,需要教师及时调整。
只要能完成学习任务,选择哪种教学手段都不是重要的。一般说来,多媒体的使用要用在新知的生长处、观察的模糊处、知识的延伸处,以及示范和练习的需要处等。同时必要的板书、板画也是不可缺少的。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及时准确的反馈,不要为了展示课件而剥夺学生的思维机会,自己成为“专职的放映员”,而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受体,防止出现利用多媒体“满堂灌”。对于某些需要动口、动手、动脑练习、探究的内容,教师要留出一定得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探求答案,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总之,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又要注意必要性和实效性。要想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必须认识到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只有科学的、适量的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其在教育领域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平常的教学中,物理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如果能和多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的优势,就会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下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谈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和同仁共同学习探讨。
1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直指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主观上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这对教师来讲,物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图文并茂,而且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使得教学变得灵活,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很容易的设置一定的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多媒体教学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教师苦口婆心的去讲,关键是满足了学生通过现代方式学习物理的需求,如果单纯师讲生听,想必学生也会乏味,而多媒体恰恰弥补了这样讲课方式的多样性,使他们听课的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学习起来比较上心。例如讲磁场分布时,多媒体能够直观的模拟通电导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学生观察起来一目了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切实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像是自己在做实验一样,有了这样的体验和感悟,学生自然喜欢学习物理。
2多媒体技术完善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归根到底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其多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接着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总结,然后形成物理定律或者是物理概念。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支持,很多物理规律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然后才能印象深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并非挨个都能做实验,多是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同时也有因为实验失误,导致学生理解错误的现象出现。但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弊端,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实验,把静态化为动态展示,把抽象化为简单理解,还能够把其中的注意事项模拟出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打破因为环境、条件、时间、空间等教学条件的影响,让学生对现象产生的特征和原理铭记于心。比如在讲电流电压的时候,这在学生看来比较生疏,因为只听说过,但是从未见过,现实做实验进行展示的话又存在危险性,学生对此感到困惑,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电流电压以水流和水压的形式进行演示,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此不再陌生。
3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解决教学疑难点。
初中学生相对来说理解能力有限,考虑问题比较直接,不懂得拐弯思考,也没有相应的阅历去支撑他们对复杂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思维理解,因此,对一些瞬变的物理现象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而多媒体教学让平常感到很难的章节,变得通俗易懂,因为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变,而且教学方式方法更为合理科学,不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是讲解起来直击重点,学生也容易理解,这样就很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对物理教师来讲,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解决了很多以往解决不了问题,让学生既爱学物理,也会学物理。举例说明,在讲电流是如何形成这一课时,学生对此是没有概念的,只是知道电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流具有危险性,但是谁都没有直观的看到过,为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具感性化,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中封闭的工作电路,以示电流存在,然后在屏幕上投影一段金属导体,以实心点代表自由电子,空心点代表原子核,这样就把抽象看不到的东西以视频的方式得以展现,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加深认识。
4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思维的拓展也是一种制约,而多媒体教学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思维更加活跃,形成独立思考,能够初步探究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完善了教师讲课的不足,也在方式上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使学生的理解从表面向深层次递进,懂得了如何综合分析,如何总结,从实质上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还把课程讲解由微入大,由静入动,增强了学生的可见度,让教学难点不再难,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无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玉文.物理教学的一场变革——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整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13-14.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革新,为课堂教学手段革新提供了新的形式。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堂有效的结合,能为学生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素质教育
1多媒体教学对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意义分析
1.1促进了地理教学方式的革新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进了时代地理教学方式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让时代课堂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不断地提升教学效果。
1.2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动力
对于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来说,如果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实践,必然会大大地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来更好地实现自身学科素质的提升。多媒体手段包括很多方面,比如PPT、投影,通过动画、音乐、视频等多形式的技术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呈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1.3实现了地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多媒体在地理课本教学中的实践,有效地实现了地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此来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网络上有很多地理学习资料,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的素材。同时,借助于动画、视频等方式对这些内容和资源加以呈现,必然会优化教学资料的组合方式,突破传统课本的教学大纲要求,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1创设情境,实现多方式的媒体教学
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为老师应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情境的设定,不断地对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模拟真实的地理课堂模型,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学的内容,可以大大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以此来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2.2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多媒体地理实践活动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会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实践效果。比如,可以围绕某一学习内容来让学生做出PPT,在班级讲课,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通过主题式讨论,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上网充分利用资料来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总之,必须要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地理课堂实践中去,不断地延伸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促进教学进步。
2.3创新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组织教学内容
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掘多媒体技术的有效性,实现其内容和功能的有效延伸,以此来不断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微博教学、微信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还可以打造班级线上学习网络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为他们综合地理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突出其教学的本质。
2.4借助于多媒体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必须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实现,给学生一定的参与空间,从而实现公正的教学评价。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微信上进行不记名投票,比如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内容安排等要素,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评价空间,突出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更好地推动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不断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3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积极促进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对于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主动性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将这种技术成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而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体到实践中,应该创设情境,实现多方式的媒体教学;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多媒体地理实践活动;创新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组织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从而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有效的条件。
作者:曹雪梅 付艳婷 单位: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参考文献:
[1]姜惠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18):152.
[2]段景春.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43-245.
关键词: 听力 学习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 应用
一、前言
2004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听与说的能力是外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基本、关键的一环,英语听力教学长期局限于单一的课本磁带教学,给教学带来了种种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为听力学习与听力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学习者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资源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声频、视频、图形、动画等形式整合大大提高了英语听力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能考虑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帮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在多媒体环境中,成功的学习绩效仍然离不开学习策略的灵活自主运用,然而目前关于在多媒体环境中听力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师如何在多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听力策略的研究尚少,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希望能对这种新的多媒体学习模式下听力策略的教与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二、学习者听力策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西方许多应用学家对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Rubin(1987)把学习策略概括为“学习者获得、储存、重新获得以及使用语言信息而采取的任何操作、步骤、计划和惯例行为”。Chamot & Kupper(1989)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用来理解、保存和记忆新信息和技能的技术。Oxford(1994)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促进其对第二语言的了解、理解和使用所采用的、通常是有意识的和特定的动作、行为、步骤或技巧。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是学生获得语言学习成功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能促进学生积极地自我指导学习并提高交际能力。
目前,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Cohen(1998)以运用策略的目的为标准把语言学习策略划分为学习策略和运用策略。Oxford(1990)依据学习策略和语言材料的关系把学习策略表述为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文秋芳(1993)在既重视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又强调学习策略与学习材料的关系的基础上,将学习策略划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其中,O’Malley & Chamot的分类广为研究者接受。本文就以O’Malley &Chamot的分类模式为基础探寻多媒体环境下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
1.元认知策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O’Malley & Chamot指出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它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听力教学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并对语言策略的使用具有管理与监控作用。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ies)、监控策略(monitoring strategies)和评估策略(evaluating strategies)三大类。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步骤作出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是指学习活动过程中依据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所采取的策略进行调整。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学生大多只按教师上课进度完成一定的听力任务,课后进行一些无负担的泛听练习,其统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利于听力元认知策略发挥作用。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的练习阶段,这样水平较高的学生不会因为目标太低,缺乏刺激性和挑战性而停滞不前;水平略低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听力任务过难,产生严重挫败感而放弃。在听力过程中,多媒体环境下的影音、动画、图示等计算机辅助手段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融入听力任务的环境中,用英语思维去听、去理解。其多元化的听力材料、听力任务能使学习者更加自觉地选择不同的听力策略,主动控制自己的听力理解过程。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随时对自己的听力能力进行评估,及时纠错,容易的一次性听过,较难的可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听力学习效率。
2.认知策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认知策略应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主要体现在对输入信息的处理,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转换或归纳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策略,关系到如何学习语言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掌握每一种语言技能的全过程。以下是掌握听的技能时比较常用的一些认知策略(张殿玉,2005)。
认知策略同个体学习任务直接相关,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有一些认知策略更容易被学习者掌握使用,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听前的背景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源于教师,而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使学习者能及时对所需的背景知识进行网络查阅,信息量广泛准确。影视、动画、图形等多媒体手段使学习者更容易边听边在大脑中建立所听材料的意象场景,从而利用常识或语法知识的线索进行推断。耳机的使用使学习者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学习者可边听边模仿,培养语感纠正语音,进而减轻听力负担。在听力过程中,工作记忆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对所有听力信息进行编码储存,于是遗忘成了学习者听力过程中面对的一大难题。多媒体区别于传统的学习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是它能把声音、图形、动画、图表和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听力过程可使用的记忆策略要比传统的环境丰富得多,多媒体环境能够使学习者采取视觉和言语材料内容结合的策略,其学习效果会更好。
3.社会、情感策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O’Malley & Chamot认为社会、情感策略涉及两大方面:与他人相互作用和对情感的假想控制。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主要表现在对他人学习经验的反应,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交流。听力学习中的情感策略则强调听者在听力过程中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调整心理状态,达到最佳听力效果。社会/情感策略涉及社会、学习环境、动机、态度、焦虑感及自信心等因素。
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听力技巧等问题造成学习者过分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听力水平的发挥。有的学习者一旦遇到不能理解的单词或句子便紧张、急躁,思想不能集中,头脑一片空白,影响对整个听力材料的理解,对英语听力更加畏惧。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听力材料的多样化,影视材料的直观性、生动性能适当减轻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即使不是完全听懂的,而是通过影视环境大致了解说话人的意图也能给学习者大大增强自信心,提高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在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下对学生听力策略的培养
学习策略是可教的,O’Malley & Chamot 认为,大量的练习可以促使学习策略的程序化和内化。文秋芳(2001)认为,学习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使它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多媒体英语教学这个大环境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促进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促进听力自主学习。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中,尽管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更丰富,但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减轻反正更加重要。从培养学生不同听力策略的角度出发,在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下,教师应在这几个方面进行角色的调整和定位。
第一,从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看,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帮助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做出计划安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设立阶段性目标。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虽然降低了,但是学生仍然期待教师能给出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合理的学习评估。教师需对学生的听力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不定时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考核和辅导。在教师宏观调控下,逐步锻炼学生养成自定计划、自我监控和评估策略。
第二,从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看,尽管多媒体学习环境下,学生对某些认知策略更敏感,更容易运用,但仅仅通过一时自发的理解运用而不经过系统长期的练习,其认知策略很难在听力理解中长期稳固地发挥作用。因而,教师需花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如笔记策略在听写中的运用,如果不经过系统的训练,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甚至产生副作用。
第三,从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策略看,教师在多媒体听力教学后,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出现的问题集中答疑,又可以对新的学习阶段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提供指南。这样,教师既对学生的整体听力学习情况有了宏观上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策略。
四、结语
听力策略的运用在听力学习中作用至关重要,在当今盛行的多媒体学习环境下,本文关于听力学习策略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运用以及在此环境下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听力策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听力学习策略在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听力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对听力学习和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O’Malley,J.M.&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Hede,A.An integrated model of multimedia effects on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media,2002,11(2):177-191.
[3]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1):49-55.
[4]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5]邓媛,张文忠.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写中的使用特点及影响作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1-65.
[6]文军,朱国振,程艳琴,刑春丽.大学英语传统视听说教学模式和网络交互式视听说模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32-35.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深入展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并且随之需要的硬件设备,设备管理和维护,软件安装、升级及卸载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1传统多媒体教室存在的弊端
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室都采用胖终端,即我们所说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组成的计算机。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课时直接在本地计算机上操作,教室中每台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操作系统和同样的软件环境,而不同的上课老师有可能需要不同的系统,每节课需要的软件资源也都不一样。整个多媒体机房的所有计算机都被管理人员安装了任何一位老师所需的软件程序,对于新购买的计算机还可以承担这种多软件负荷,而有些旧的计算机无法运行这么多软件,从而导致软硬件故障,管理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重装系统和相匹配的驱动程序,不仅操作管理麻烦,而且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目前高校校区多且距离较远,多媒体教室也随之分散较远,若要实现各多媒体教室管理方便且及时,学校就必须要增加机房管理人员人数,并且需要定期对机房内硬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还需要对计算机上软件进行更新和清理。因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各不相同,各高校多媒体教室无法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和维护,管理效率低下。以上分析的问题终究归因于计算机分布分散,使用桌面虚拟技术可以将全校多媒体教室内的计算机进行统一后台管理和维护,使用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减少计算机臃肿的负荷。
2虚拟化技术及其应用
虚拟化技术就是将原本运行在真实环境上的计算机系统或组件运行在虚拟出来的环境中,并且可以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获得与真实的环境一模一样的效果。比如:可以在一台底层物理机上虚拟出来多台虚拟机。虚拟化主要分为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
2.1桌面虚拟化
桌面虚拟化就是将原本运行在本地电脑安装的桌面系统在后台数据中心进行统一部署分配和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任何一种设备,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属于自己的桌面系统环境。其原理是将远端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和虚拟交付协议推送给各个“客户机”(如图1)。虚拟桌面的搭建过程:(1)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ESXI系统;(2)在物理控制计算机上安装VMware虚拟软件;(3)在VMware下安装windows、Linux等教学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在后台控制中心部署完成后推送到每台物理PC机上,教室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例如当教师和学生使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在教室瘦终端上全部使用虚拟出来的Linux操作系统。
2.2应用虚拟化
应用虚拟化就是将原本安装在本地计算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程序在后台终端服务器统一运行和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任何一种设备,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属于自己的应用软件环境。其原理是将远端的“应用程序”通过校园网络推送给“客户机”(如图2)。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同一个机房教室,每节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不一样,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随之不同。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使用的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不同的年级使用的应用软件都不相同。大一的学生上课去多媒体教室使用的Photoshop和Authorware等软件,大二的学生使用的是premiere和flash等软件,大三的学生使用的是3Dmax和全景图等软件。但是学校分配给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多媒体教室有限,在传统多媒体教室,每台PC机上必须同时装这么多的软件程序,教室硬件资源又比较陈旧,长此以往,对硬件有一定的损坏,学校必须重新购买硬件,且需要重新装系统和驱动程序。应用虚拟化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特有的软件组合,学生可以登录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属于自己的应用程序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
3总结
虚拟化技术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起有效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节省了工作量,提高了课程教师的教学效率。桌面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解决了高校多媒体机房胖终端所面临的问题,为虚拟化技术在高校的普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邓少华.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34+37.
[2]于锋,张海波.论桌面虚拟化技术植入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效能[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2):60-63.
[3]衣勉.虚拟化技术在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9):57.
目的探讨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教学资源不足情况下,对实习生认识疾病特征、建立临床思维及掌握相关理论及新进展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生结束对研究疾病的实习后试卷考试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习生的总分数(57.09±3.49vs49.54±6.21,P<0.05)、病案分析(19.23±2.12vs16.32±5.67,P<0.05)、基本知识(18.53±2.32vs14.62±4.54,P<0.05)、基本理论及新进展(18.53±2.32vs14.62±4.54,P<0.05)各单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具有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作用,使学生在短期内对疾病的特征有立体的、多方位的理解,对本科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典型病例库;医学生;医学教育
随着医患关系的变化,伴随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任务加重,示教患者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采集典型病例的视频资料,文字、图片、影像学资料、动画和摄像材料,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以多媒体交互为形式的教学手段,层层深入演示疾病的发展,剖析症状体征的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因此建立妇产科基本病案库,依据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每一种疾病收集4-8例病例,每例病例反应出疾病的某一特征,试图通过4-8例典型病例,囊括该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在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习医师先通过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认识疾病、诊断疾病,逐渐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1-2]。本研究是在妇科基本病案库建立的基础上,分析实习学生通过对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处理后对疾病特征的认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临床处理的策略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基本病案库在教学资源补充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的五年制中国医学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实习生对基本病案库中5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病史询问(代教老师作为标准化患者)、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谱,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代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及影像学图片,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5例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5例异位妊娠囊括不同临床特征的同一种疾病,包括破裂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型、未破型异位妊娠、药物流产后腹痛、间质部妊娠。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老师带领床边对1-2例术后异位妊娠或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带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对异位妊娠病例的分析后,两组实习生接受同一命题考试:包括病案分析、异位妊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_±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实习生的年龄21岁~23岁,研究组年龄22.13±1.02岁,对照组年龄22.09±1.11岁,经t检验两组年龄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性别比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临床思维建立的作用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总得分均数比较:命题总分数6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50分~59分,平均57.09±3.49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49分~59分,平均49.54±6.21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实习后考试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病案分析题得分均数比较:病案分析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8分~20分,平均19.23±2.1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3分~20分,平均16.32±5.67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病案分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学生学习兴趣及医学理论的影响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知识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知识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建立的意义
妇科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建立是研究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依据真实病例筛选出能够反应疾病某一特征的病例,选择病例数依据疾病本身的特征,比如本研究所采用的异位妊娠5个病例分别代表了不同分型异位妊娠的特征。通过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立体的理解疾病的特征,通过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后使学生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有了全面的理解,不同病例其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不同,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的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有理有据的完成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逐渐建立。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由于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病例,通过不同特点病例分析,临床思维更活跃,在病例分析中明显占据优势,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不同病例的处理策略制定中,学生必然提出各种方法,其中不乏完全脱离常规治疗的方法,也暴露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灵活性,也因此提出可能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了解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多个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医学的复杂性、规律性,可探索性,因此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过多个典型病例分析后学生对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都有了明显改善,相对于缺乏多方位讨论条件的对照组同学,实验组同学更具有探索精神,而对医学的兴趣和责任感是一个医学生最需要的品质[1-2]。但Faramarz等人的随机选取的临床病例纳入病例库未能显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考虑与病例的优选有关[3]。通过研究认为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对临床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弥补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但是建立典型病例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典型病例必须具有代表性、侧重性,病例库病例必须能够囊括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不同的治疗方案,尚有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不同临床特征的典型病例的分析,学生在病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一种疾病有比较全面、立体的认识。典型病例库建立过程中经过多次、多层次医师的讨论,严格筛选,在临床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2]。
3.2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应用及发展
将建立的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应用于临床教学,将典型病例多媒体资料用于理论授课中,加强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将典型病例提供给医学生,并积极配合PBL等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建立好的多媒体教学病例库放到教学网页上,使医学生在课后学习及复习阶段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习的病例资料,可极大方便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4-5]。未来多媒体将在临床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需要不断丰富、调整和扩充,其中一部分病例组建考核病例库,用于临床能力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将某一真实病例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考题发放给学生,比较试卷考试更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今后需要建立针对住院医师、专业型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典型病例库,弥补临床教学中病例不足的问题,重点训练不同阶段医学生、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思路。
作者:王淑珍 翟妍 刘军 李金凤 桑翠琴 蒋英 王秋曦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性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些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教学、医疗等领域还有很好的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学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参与到其中,因此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也很难从教学中熟练掌握一些美术知识与绘画技能,这样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兴趣低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许多的优越性,对学生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没有在学习中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主动意识较弱,很难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的教学中,所以在小学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很难表现充足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多教师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美术内容的讲解,学生仅通过教材中少量的图片和文字很难对美术有足够的了解。从教材中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绘画的技能,导致学生不能理解美术的语言艺术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作品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美术教材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名家的画作,例如毕加索、梵高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深奥性,对学生的理解也会产生阻碍,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的因素。
2.一些教师都有着固定的教学观念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固守以往的教学观念,例如课堂中仅通过教材进行美术的教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只是一些知识要点的囊括,没有全面地解释某一知识点,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知识吸收的有效性。而且这样很难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教材中内容有限,仅通过教材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在美术的学习中,绘画者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使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所以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对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审美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一些建议
1.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当前的小学美术学习中,学生都是围绕教材进行学习,仅通过教材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还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站在单一的角度思考,这样会造成思想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于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去寻找合适的资源,在对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和学习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2.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情境教学,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相比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粉笔一笔一画的板书,它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学生都会有新颖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多媒体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3.通过多媒体技术突显教学重点一些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进行标注,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再次记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即通过在幻灯片中的圈画文字,或者通过视频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深刻。相比传统课堂单调的黑板,多媒体教学则给学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白文章内容的重点或者中心思想。多媒体中有很多小功能,比如圈画功能,当出现重点语句或者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圈画出,作为强调。而且通过多媒体屏幕的表达尤其是体现在色彩的表达,使景物可以生动地表现在眼前,这有利于学生对图画的理解,从而可以挖掘出图画所要表达的含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领域,需要教师围绕着所要进行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再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媒体信息传输给学生,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相比较传统的美术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优越性,教师需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这样对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A版[J]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