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践课题报告

实践课题报告

时间:2023-05-30 09:0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践课题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践课题报告

第1篇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

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20xx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

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阶段实验与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论证。

(二)启动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及相关文件,经验材料,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综合现状调查,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三)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

前两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目前,实验正处于第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中,依据学生、学校、社区及地理环境,分别进行了三个内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内容一“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地处葛洲坝西坝小岛上,学生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不一,在学校、家庭中常有一些学习、生活废旧物,丢之可惜,留之又无用。如何使这些废旧材料再利用,让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呢?为此,“利用废旧材料美化校园环境“这一子课题便应运而生。政教、少先队先后在全校开展了“巧手扮我家”、“环保小制作”、“争当环保小卫士”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运用劳动技术、绘画等手段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装饰品。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反应能力、审美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内容二“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

这一课题来源于葛洲坝学生特殊的家庭环境。我校位于宜昌市葛洲坝,紧邻三峡工程,我校千余名学生都是“三峡世纪工程”建设者的后代。工程的设施、施工技术人员、当地的风土人情等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泛的社会资源。20xx年10月15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科研课题组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寻找前辈的足迹,了解葛洲坝人为祖国水利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了葛洲坝人曾修建的大坝、大坝的所在地、大坝修建的时间,坝长、坝高、大坝水利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大坝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建大坝时的趣闻或感人事迹,与大坝有关的实物、图片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动用了身边可利用的调查手段:

⑴访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朋友,或让他们帮助查找资料;

⑵访问知情的相关人士;

⑶查阅书籍、报刊杂志;

⑷网上查询;

⑸让老师帮助查找等。在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有的制成表格,有的在日记中记载,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0xx年2月,在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中,六年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获报告类一等奖,学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另外,在进行第二个内容“寻找葛洲坝人的足迹”的实验与研究时,第一个内容仍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进行。20xx年2月,葛洲坝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我校的手工制作有8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位教师获优秀辅导奖。

3、内容三“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三峡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它不仅包含有数千年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古老文化遗存,还包含有现今三峡建设者所创造的新文化。作为地处宜昌,三峡建设者的后代,他们对三峡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更愿意亲近三峡、走进三峡、感受三峡地区的呼吸和脉动。随着第二个内容的深入,学生对三峡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愿意探究的愿望。为此,第三个内容“走进三峡,感受三峡文化”便应运而生。围绕此内容,政教、少先队组织学生参观“三峡大坝”,游览“三峡风情园”,感受农家生活。学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努力挖掘三峡区域的诗词文化资源,提出了“三峡诗词文化探究”的课程开发方案,此研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通过此内容地开展,有效利用了本地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体验和搜索、记忆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下一步实验与研究工作打算

1.进行阶段实验与研究工作总结,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

2.挖掘新的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例如:开展长江水污染调查;长江鱼类资源扫描;宜昌土特产概况调查等。

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学 早期阅读 实践研究 阅读能力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美国已经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这一观点与国际上儿童语言教育研究提倡的“完整语言”教育是一致的。

综观我国学前教育界对有关早期阅读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研究幼儿阅读态度、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上比较集中;而从幼儿园教师角度出发,对自身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家园同步、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研究的却比较少。本研究力图从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长几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实施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随着课改的深入,主题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呈现的一种主要样式,而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都取之于幼儿生活实际,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阅读活动会引发或产生某个主题活动内容;通过多样化阅读幼儿会自主探索寻找主题活动的相关资料、交流信息;通过阅读能解答疑问……阅读在整个主题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工具”作用。因此,我园整合主题活动探索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发展。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课题实施的二年中,我们着重以阅读材料的选择、兴趣的激发、多元阅读的手段和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多层面、多角度开展此研究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将早期阅读渗透于幼儿的主题活动之中,以“读”为本,开发智力,完善个性。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但有利于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迅速地、大量地、有效地掌握书面语言,而且为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本园质量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2.概念的界定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而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是通过对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标志、文字、电视、录像等),让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其范围是很宽广的,而不是仅局限于图书阅读

3.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纲要》明确的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并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3.2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系统的网络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三年,听、说、读、写各神经中枢在幼儿5岁时已趋于定型。从大脑皮层的发育顺序看,阅读神经中枢的发育先于说话神经中枢。

3.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0-2岁婴儿的学习是围绕简单的感觉和运动进行的,2-7岁婴幼儿的学习是以感知觉的体验为中心的,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婴幼儿后期的学习已形成语言、符号与生活体验的初步沟通。这种基本能力会逐步把以条件反射为主的幼儿转变为有智慧、有体验、有自己思想的学习者。

3.4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4.研究内容及目标

4.1 研究的内容:“主题活动中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主题活动中多元阅读的指导策略”、“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

4.2 研究目标:树立以幼儿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思想。以主题活动为背景,家园同步,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感受、倾听、想象、思维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做准备。

5.研究过程:(四个阶段)

5.1 第一阶段: 2006年10月――11月。10月周小燕园长提出此课题方案,并得到国家级立项 。主要着重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题的研究意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分析我园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具体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计划。帮助教师确立子课题。

5.2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7月。各子课题教师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积极开展研究、探索活动,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5.3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在前阶段小结反思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课互动交流;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教师相互交流看法、畅谈体会,达成共识。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如:课题实施交流会、评优课活动等。做到一人上课众人评,评课形式多样化:结对子评、自评、互评、书面评,促进了观念与实践的统一。

5.4 第四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课程体糸。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结题。编辑论文集、案例集、影相资料等。提炼、形成个案、撰写结题报告。

6.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基本研究的方法,同时辅以调查、观察、谈话等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活动开展情况,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诊断,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不断反思。

7.实施途径

巧设阅读环境、巧选阅读材料、巧用阅读形式、巧挖家长资源。这几个环节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创设环境既是起始环节,又非静止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观察调整,环境和材料的提供并非一次性结束,而是变化地、动态进行着;阅读内容和形式之间互为条件又相对独立,这几个环节在主题活动的良性催化作用下互为补偿又交互融合。

7.1 巧设阅读环境――营造生活化、趣味性、互动性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7.1.1 巧设生活环境:我们将文字自然、巧妙地溶入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之中,帮助幼儿从生活中获得文字信息。如:在活动室及走廊的墙面上展示图文并茂的故事连环画;将经常出现的文字尽量配在材料标志说明、主题网络展示之中。在幼儿园,幼儿有其自己的毛巾、杯子、小床等物品,在这些物品的旁边我们会写上幼儿的名字,目的是让幼儿记住自己的东西是在哪个位置的,而不会用错物品。久而久之,幼儿不仅能快速辨认自己的名字,还能认识同伴的名字。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楼梯口写上“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慢慢走”等。让幼儿感受文字环境,尽量理解文字含义,从而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

7.1.2 巧设游戏环境:《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教师就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幼儿的游戏环境。如:在角色游戏“医院”中,我们会张贴一些除了“医院、安静”等文字外,还有各种医院中的标记“禁止吸烟”等。又如:在“超市”里,我们会张贴一些有关各种物品的代号和价格。8月份在北京举行了百年不遇的“奥运会”找准着一教育契机,在建构游戏“奥林匹克公园”中,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构建并在建筑物中贴出相应名称,如“水立方”、“鸟巢”、“奥运新村”等。通过幼儿与游戏环境的巧妙互动,又掌握了更多的阅读内容。

7.1.3 巧设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孩子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孩子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决定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熟悉的学习背景导入。根据阅读开展的需要和幼儿一起探讨和实施,让环境与孩子巧妙互动,如:在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巧妙设计好活动室有明显季节更替特征的墙面――春天来了,桃花和柳树都是小朋友自己做的,青蛙和小蝌蚪是孩子们自己画的。这些色彩鲜艳、充满生活情境的墙饰,无声胜有声,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孩子们对于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来看看、讲讲、互相讨论:“看,桃花开了”、“呀,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那么多的小燕子!还有柳树的叶子。”孩子逐步从连词成句、到说一段话、直至一个故事。与该环境相对应的阅读游戏活动是字图配对。如:孩子们可以在相应的墙饰旁边,找到相应的汉字贴上去读一读、认一认“蝌蚪”“青蛙”“小燕子”,也可以做成相应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小蝌蚪找妈妈”。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直接体验,不但可使阅读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学到知识,故事中的角色由孩子们自主选择、自由分配,充分体现了孩子自主阅读、自主表现。

7.2 巧选阅读材料――选择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时代性、多元化阅读内容。

慧眼识“材”,良好的阅读材料是确保孩子快乐而有兴趣地投入阅读活动之根本所在。那种“买进篮里便是菜”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要深入孩子的世界,审视他们的身心特点,剖析其选择图片、图书等的心理倾向,为孩子慧眼识“材”。选材要画面美观、形象、清晰,色彩鲜艳,装帧结实牢固,根据不同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地选。例如:托小班的幼儿,适宜提供角色少、形象真、色彩鲜、背景简的画面造型,同时画面内容要具有亲情性、生活性、节律性,如:虞运来的《小河》(小河,说话,哗哗,哗哗。问它,说啥?有鱼,有虾),同时页数也不宜太多,象《婴儿画报》这样杂志投放阅读角是十分适宜的。而中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认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阅读的材料不管从品种、内容来说,都不能过于单一,涉及面应更广一些。

选择阅读的作品要有时代气息,多一些家乡、社会变化发展的信息,体现时代性、多元化,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时代的主人,感受社会和时代的飞速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作品也应该让孩子欣赏和阅读:古诗、诗歌、散文、故事……欣赏和感受各种文学体裁,让幼儿从小接触不同思想、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开阔幼儿的视野,在不同的作品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比如智力游戏:我选择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蓝猫淘气3000问》,我设计了“淘气蓝猫去闯关”的课件,孩子们边观赏阅读,边思考问题,答对了电脑中就会出现奖励的掌声和五角星,然后在继续闯关,直至胜利,孩子们始终兴处于兴致勃勃、积极思考的状态,促进了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7.3 巧用阅读形式――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整合化、动态化。资料显示,随着人们对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视,未来的早期阅读将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早期阅读的形式将更趋向多样化、整合化、动态化。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相结合:(1)实物阅读的形式和图书阅读形式相结合,带领孩子走到户外,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马路上、广告牌上、超市里的各种标志都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去阅读,在散步、参观、游览中也可以进行随机阅读,其特点是动态性、随机性、富时代气息;(2)集体阅读与个别阅读相结合,有利于进行个别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发展;(3)集体阅读与亲子阅读相结合,亲子阅读活动即组织家长配合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尽快提高,同时家长和孩子近距离眼神、动作、言语交流、肌肤相亲,他们分享亲情,分享了解彼此的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亲子阅读的形式将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展。

8.2 实施有效的多元阅读,幼儿阅读能力增强。

8.2.1 有助于帮助幼儿获得各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阅读活动的范畴更为广阔,既蕴涵了丰富的语言经验,又融合了科学、社会、艺术等多元知识体系,为幼儿全方位学习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8.2.2 有助于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它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幼儿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或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不同个性的幼儿从互动中取长补短。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焕发出来,表现出:主动翻阅、检索查阅、快速查询、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等学习的态度和主动阅读能力。确立了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创造性,实现了其语言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素质,生动活泼的发展。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独立性、合作性等良好个性。

8.2.3 有助于改善幼儿的阅读行为,语言发展水平提高。为学习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三年的教育实践,幼儿的阅读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与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他们选择图书的目的性更强,选择的题材也更广泛,除童话、故事、儿歌类外,综合类也占了一定的比率;阅读时更投入,会有序地翻书,喜欢边看边讲,看书时的专心程度也大大提高;对阅读内容的观察更全面,理解程度更高。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知识,开拓了幼儿的视野。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图书和辨认汉字,为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作好了前期准备。通过爱上阅读,使孩子同时学会爱的方式和爱本身,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能使孩子获得更多情感体验和更多阅读的快乐,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读书,热爱生活。

随着课题的深入发展,我们发现孩子们思维活跃,活动课上发言积极,对于某些问题,敢于质疑答疑,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认知能力明显提高了。同时,早期阅读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学,每个故事、每个汉字都是丰富幼儿情感的重要途径。他们热爱尊敬父母、长辈,团结关爱同事,爱祖国,性格活泼开朗,使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8.3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是实施早期阅读教学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我们通过教育科研,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研究水平。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鼓励幼儿阅读,也提倡教师阅读,结合教师现状,实行了三个通过:通过为教师订阅报刊、书籍创造阅读条件;通过“读书品文”、“好书推荐”等促使教师去看书;通过阅读心得交流、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组织、例式研讨让教师体会阅读带来的益处,逐渐在园内形成一种 “书香”氛围。同时,“书香”也浓厚了我园的教研氛围,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开课、研讨交流活动,并在学习――实践――研讨――再学习――再实践――再研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三年来,课题组坚持定期例会,学习理论,设计活动方案,制作教具、学具,编写园本教材,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浅谈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建构多元互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家园同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浅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等在国家级课题研究中期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由段柳虹、潘秋荣老师执笔撰写的案例研究获福建省案例比赛一等奖,赖玉珍老师撰写的《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一文在市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论文评比获一等奖并出书刊。周小燕园长被评为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她还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教师;潘秋老师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潘秋荣、赖玉珍老师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者。

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本课题研究已经历时三年,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位教师参与其中。通过对三年教学实践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优化环境、材料选择、师幼互动、有效整合、家园共育的五大教学原则,探索出“集体教学、区域阅读、渗透阅读”等几个有效的教育途径。并形成3―6早期阅读教育方案,内容包括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环境创设要点、集体教学预设内容和活动设计、各年龄段年段活动设计等。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注重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使幼儿在阅读中学会倾听、发展语言、增进理解、提高想象,在阅读中学会做人。

8.4 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家园共育效果好。家长资源是不可忽视的财富,在整个早期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家庭资源的可利用性,努力使家长和我们一样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着、合作者、引导者。

在幼儿园早期阅读表现为教学活动,而在家庭则表现为一种亲子阅读活动,它使成人和孩子之间乡村了温馨、和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早阅读活动的价值,更有效地帮助孩子获得发展,家长们也在我们的引导下参与并重视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主动,大胆地在家庭中创造性开展早期阅读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家长的创造性,充分尊重家长的教育教学成果,积极探讨和交流,并在积极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加以总结和推广,以便使更多的家长,能从中得到启迪,也使实践过程能更有效的加以实施。通过推广和交流,也可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我们还利用网络和家长保持联系、交流。我们将每一个阅读活动的要求表达在班级的网页里,让家长在与幼儿进行完亲子阅读及拓展活动后,会把孩子的表现、收获及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上传给老师。这种积极的亲子互动,家园互动,不仅促进早期阅读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了家园关系的和谐。

为了使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我们会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早期阅读内容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及幼儿经验积累做好铺垫。如:在他们是谁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他是我爸爸》这一阅读活动,我们邀请在交警大队工作的家长,用生动的方法向幼儿介绍了交通方面的知识,使孩子们受益非浅。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集体,这不仅拉近了幼儿园、老师、孩子的距离,也促进了分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此外,我们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走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从而进一步解放幼儿的双手、头脑、眼睛、嘴巴、时空和空间。在幼儿春季踏青、秋游赏菊、观落叶的时候,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认读一些商场、游乐场所及各种花卉、不同品种树的名字,如“三元阁”、“北山公园”“龙潭公园”提高了幼儿的认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9.课题研究后一点思考

9.1 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再完善。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它是基本和相对稳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变的。在主题活动开展阅读活动幼儿离不开听,离不开把感受到的音、图转化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整个阅读教学中,看、听、说、认既是阅读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又是具体操作化的指导方法。我们在模式运用中,应以强调“理解至先”为基础,灵活交叉的使用多种指导方法,以适当调整活动过程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结构,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9.2 对家长素质的再提高。家庭是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场所,3―6岁的幼儿有2/3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的,是否开展亲子阅读、亲子阅读质量的高低,是构成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然而每个家庭的差异很大,家长素质的高低不同,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给教师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园合作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9.3 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学修养对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第3篇

一、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9日至2012年11月30日。

2.调查对象:高一年级12个班,共651人。

3.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各个班级开展“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学习小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调整与推动课堂模式的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方法

利用信息课时间,采用网上问卷形式调查。网上答卷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没有了平时课堂上的种种顾虑,也不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能更坦诚、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请参阅附件《小组教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或网上查询,地址:http:///shuxue/Survey/ListReport.asp? SurveyID=3。

四、调查结果分析

1.从对待这种授课方式的态度上看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的

调查显示:70.41%的学生认为座位分小组摆放好,42.45%的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只有13.0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持中性态度的占44.46%,这样的比例在我们意料之中,和入学成绩相比,我们已经很满足了。89.13%的学生认为在这种课堂模式下,班里的学习风气有好转,对学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从学习习惯上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具备“独学”能力

调查显示:44.46%的学生能完成预习,36.82%的能简单预习,很少预习的占18.71%。有82.69的学生有做笔记的习惯,对于导学案中的探究题,有46.68%的同学会先独立思考,36.61%的同学会粗略思考,很少思考的占16.70%。这样的结果还是令我们欣喜的。

3.从小组合作情况看,多数同学有表现的欲望,但竞争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36.82%的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交流,想成为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33.80%的学生愿意,但反应慢,总是被别人抢先一步,一般及不愿意的占到29.3%。在交流展示时有43.05%的学生会抢着回答,28.57%的学生害怕出错,总是很谨慎,不想展示的占8.45%。另外,对于现在的课堂,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中,28.88%的选“自信,敢于表达的能力”,25.79%的选“积极探究与创新能力”,18.06%的选“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学生是有强烈的参与愿望的,这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4.从教学效果上看,虽然还不够高效,但在改革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调查显示:50.10%的同学认为现在的课堂更规范更活跃,认为跟以前差不多的占36.01%,认为不好的占13.88%。对于每堂课的检测,25.15%的学生能顺利完成,63.98%的学生能完成大部分,仍有10.85%的学生很少能或不能完成。和以往相比,前半部分数据明显提高。要想使课堂高效,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后面这10%左右的学生。

5.从教师角度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调查显示:43.2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老师讲的少了,自主探究展示的机会多了;58.55%的学生认为小组评价使小组的凝聚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比较在乎老师的态度;28.57%的学生在交流展示时,害怕出错,总是很谨慎,他们需要老师的鼓励;24.08%的学生急需老师教给他们预习、学习的方法;24.8%的学生急需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的方法等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味”,需要教师用智慧去调和,用专业的知识去调控。

五、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作为学校要加强督促、评价、考核,打破“旧”的教学习惯,使课改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作为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2.积极培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从调查来看,多数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愿望,但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竞争意识需要积极地引导培植,需要精心地呵护,只有学生全方位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做好科研学习小组的后期培育工作。通过组长培训,组内合理分工,小组评价与奖励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习小组健康正常运行,成为课堂走向高效的真正推动力。

4.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组内分工与合作、组间合作与竞争的指导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

第4篇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教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教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教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自己提出的课题得到上级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题实施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课题开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其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开题报告的结构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后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5.课题研究的目标

6.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课题研究的过程

8.课题研究的方法

9.预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参考文献

四、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规范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最后就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对其课题意义是这样写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 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研究目标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

1.教师:通过研究希望获得某一(些)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在知识产品上,表现为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教育经验的丰富,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等。

2.学生: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实在学生的身上,表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

3.学校: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学校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落实在学校工作过程中,表现在学校的效益上。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将研究题目依据研究目标展开、细化为若干小问题。课题越大,内容越多,越要具体,研究范围较大的课题应列出各子课题的内容。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例如:《初中语文活动课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两种方法。比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什么成果?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影像资料(含课件)、典型的教案、教具学具、学生作品等。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十)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第5篇

一、课题总结的重要意义

1.通过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将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并获得专门的鉴定、评价。这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课题研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认可和鼓励。

2.在总结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选择研究资料、撰写总结报告、汇总研究成果,来提升科研能力。

3.经过总结,被鉴定认可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推广,并且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可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二、汇总课题研究成果

进行课题总结时,要全面汇总研究成果。要通过汇总研究成果,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并激励教师,使其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

中小学课题成果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是描述课题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发展的文献,是报告课题研究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章。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是结题时必不可少的成果形式。研究论文是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的,它以阐述某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理论问题为主要内容,研究论文也是课题的主要成果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或经验总结报告)、中期报告、工作报告、成果公报。

2.论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

3.专著:各种专著、教材、编著。

4.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活动设计和活动方案等。

5.课件和软件等:教学课件、计算机软件、专题网站等。

6.图片和实物等: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具、学具和实物模型等,手册、读物、期刊等。

四、结题报告的内容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依据。

3.核心概念界定。

4.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5.研究的理论假设。

6.研究的目标。

7.研究的主要内容。

8.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9.研究方法。

10.研究步骤及研究过程。

11.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成果的突出特点。

12.研究的效果及影响、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3.研究结果或研究结论及其分析。

第6篇

我校一直以来对理科实验室,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的硬件环境给与了很大的投入。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可是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瓶颈,后来我们的工作很难再深入,辅导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高了。我们针对这个现象与教师交流,探讨,如何摆脱这个困境?这时恰好我们接触到了“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我们积极与课题开展好的实验校交流,取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感科技类课题的引入应是将我校科技工作深化的理想切入点。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申请承担了四个与科技、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课题。其中省级两个,国家级两个。经过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我们尝到了课题带来的益处,目前我们又积极承担了一项国家“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

下面,我就科技课题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如何选题

课题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课题以后的立项,实施,阶段报告,以至最终的成果,结题报告。所以,在选题时,不能“课题至上,华而不实。”不能追赶时髦。要切合本校实际,切合本校的科研能力。同时,选课题时应关注新课程改革。比如,中央电教馆下发的“十五”子课题中有几个题目很新颖,如《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评价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虽然课题本身很吸引人,但深究其题目。会发现课题的开展就我校目前的情况难度较大,不宜承担。于是,我们实事求是的选择了适合本校的两个子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承担课题的意义

课题的实施应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是一个科研工作。所以,需要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不能追求短期利益。

过去,许多教师都在闷头搞辅导,很辛苦,实际也作了很多工作,但却没有认真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对结果加以分析,没能将结果以理论的形式再现。承担课题后,我们将这些教师组织到课题组内,通过外聘专家讲课,外出学习等各种形式给实验教师充电。这样就使我们的教师眼界广了,思路通了,工作中有了激情,有了方向,科技工作自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课题的深入开展是学校科技工作的综合展示,为学校扩大影响与对外交流提供机遇。同时,课题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工作中实践多,理论少;引进多,制作少;片断多,系统少;说教多,引导少的局面。课题的实践,也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课题选定后,要组织一些有专业,有热情,有能力,肯实干,能研究,留的住,眼界宽的教师成立课题组。初期人员宜精不宜多。因为毕竟课题是一个科研,应是先头部队,教研才是大部队。

课题的开展应注重过程,不要太追求结果。不要指望“全面开花”。如果课题将来能在一两个点上有所突破,能被认可,我想这个课题的实践就是成功的。

课题的实施,要有教育理论(包括教育计算方面的理论)的指导。每一次阶段性报告,要体现出报告后面有思考,方案后面有思想。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阶段性的结果,物理上通了,一定要拿到实际教学中看看通不通?

四、课题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1)课题组教师在专业知识,工具软件上下的精力很大;而在现代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不够。这样,随着课题的深入,可能会显得盲目。

(2)学科参与不够丰富,缺乏学科间的协作,借鉴,交流。

(3)在阶段报告里,学科教师参与不够,有些依赖于课题负责人。缺乏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4)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科建设与科技活动的脱节。

第7篇

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针,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作用,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和落脚点,以课题为载体,大兴校本教研之风,积极推进我校教育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使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围绕课程改革,继续强化校本研究,推进科研创新。

1.强势推进校本研究,要通过校本研究,优化校本管理,开展校本研究,开发校本资源,建设校本课程,营造校本文化,开创制度化、科学化的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校本研究要形成校长为主帅,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的格局。

2.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学的需要;研究的过程贯穿教学的始终;研究的目的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在加强课题项目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研究中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3.继续举办好教师教科研讲座,构筑学校学术论坛。做到定内容、定教师、定时间、定领导负责,保证质量。

(二)围绕科研兴校,规范教科研管理,形成科研网络。

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观摩活动,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2.抓好重点课题研究,力争多出精品。

(1)做好“网络环境下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的结题工作,主要工作有:整理、撰写网络课题的理论文章;选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典型案例;整理、制作网络环境下的课件;完成课题的实验报告;参加总课题组的成果评比活动,对前阶段的网络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提升,举行网络课题的结题报告会。

(2)强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主要工作有:开辟校外实践基地,拟定合作实践课题,制定基地实践计划,扎实开展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做强、做大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研究设计烹饪、木工、园艺等各系列典型教学案例,举办劳动课题苏州市级研讨展示活动。

(3)进一步推进心理课题的研究,特别要做好心理教育的个案研究,主要工作有: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人轮流值岗,了解学生中的心理困惑,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收集教师中间积累的心理辅导个案,形成心理辅导个案集,作为全体教师提高育人水平的参考材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心理辅导方面的理论,提高教师这方面的能力,使心理辅导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4)“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方面的主要工作有:认真完成总课题组的任务,上好两堂课题实验课,积累经验,进一步研究探索,在此基础上完成总课题报告中其中一部分内容的编写。

第8篇

关键词:四课法;毕业设计;空天作战;卫星测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00-02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四年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长期以来受到指导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创新研究了各种有效途径,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1-3]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基于多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指挥类学生和工程技术类学生不同的特点,考虑到大范畴下单个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局限性,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专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在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基于专题式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方案,提出了“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针对军事指挥类学生,为促进空天作战力量建设和“天战”优秀军事指挥人才培养,基于空天作战背景,设计了空天作战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另外,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软件和硬件能力的双重训练,设计了卫星测控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通过空天作战专题和卫星测控专题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研究与实践,深入分析和总结了专题毕业设计指导的相关经验,对后续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1.军事指挥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上发生了几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便是空天领域的军事应用,空天作战的概念应运而生。空天作战是指以航空航天力量为主,在其他有关力量的配合下,为达成一定的作战目的,根据统一计划和统一指挥,在空天战场共同进行的以空天威慑、空天支援和空天攻防为主要方式的作战行动。[4]未来战争,谁能够掌握空天的“制高点”,谁必将掌握战争的主导权。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争先发展空天作战力量,太空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空天战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首先从外层空间开始,空天战场将成为敌对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高地。

为了保卫国家的空天安全,有效防御军事强国的空天威胁,需要科学深入地研究空天作战问题,理解和系统掌握空天作战的有关理论,对空天作战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前沿探索。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指挥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笔者所在的指导团队结合空天作战相关的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确定了“空天作战专题”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因此,本毕业设计专题不仅具有很强的军事应用背景,而且具有明确的研究意义。

以空天作战为背景,从争夺制天权的基本手段、空间信息的获取及在空天作战中的应用、空间环境监测、美国空天作战相关研究对我军的启示、空天作战系统中的目标选择、攻击和防御等方面展开研究,精心设计了14个子课题以供14名军事指挥类学生选择,每个子课题都是空天作战背景下相关问题的具体描述。专题包含的14个子课题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探讨,群策群力,在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2.工程技术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专题设计

课题组所指导的工程技术类学生来自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该专业一直被学生称为“万精油”专业。因为测控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很宽,它集计算机、软件、网路、传感、电子、机械、光学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用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控制管理、信号获取、传输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5]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测控”成为测控专业学生耳熟能详的领域,更愿意将本专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同等看待。航天测控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当今世界最尖端的领域之一,航天测控涉及天文、天体力学、空间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数值计算等多个尖端学科。作为测控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迫切希望通过毕业设计更深入地了解航天测控相关的技术细节。

针对5名测控专业学生,以卫星测控为背景,确定了“卫星测控专题”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从卫星测控星载仪器电路原理与设计、卫星测控星载仪器信号设计与合成、卫星测控星载仪器信号接收与处理、卫星测控中的扩频信号捕获技术研究、卫星测控中的扩频信号跟踪技术研究,精心设计了5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都是卫星测控信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最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测控实验平台。有利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将卫星测控领域的技术细节理解的更加透彻。

二、“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实践

专题式本科毕业设计与传统的“一对一”本科毕业设计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从给定的子课题中选择一个子课题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所有学生要了解专题的整体情况,同时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一题。所有子课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指导团队通过开展相应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最终完成优秀的毕业论文。指导团队包括10名教师,作为一个整体,由负责人协调进行全面指导工作,同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确定具体指导的子课题。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提出了“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在四个重要阶段集中指导,以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的更加高效。

1.下达任务课:明确任务,充分交代

在学生选定相应的子课题之后,教师将下发《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简称《任务书》)。在学生初步理解《任务书》的基础上,给学生们上第一课:下达任务课。

对于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设计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前三年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任何之前进行过的教学、实验等单一训练,它是一个综合的“项目”,所以学生在拿到《任务书》后会非常困惑,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如何做。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疑问,逐一解答他们的困惑。在下达任务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难题,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课上,教师要针对问题充分交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书》的要求,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需要哪些基础知识,需要补充学习哪些新知识,任务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各个过程环节该如何实施?每一个方面都要交代清楚,让学生彻底打消疑虑,给他们建立自信心,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题报告课:确定方向,引导思维

学生在充分理解《任务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将各个任务进一步细化,提炼出课题的关键问题,提出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简称《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实质性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毕业设计环节第一次由学生主导,向教师提交撰写材料。开题报告课作为毕业设计指导的第二堂课,教师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协助他们确定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毕业设计工作制定可行的计划。

(1)对专题及子课题的认识:学生针对不太熟悉的专题领域,要了解自己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必须要全面认识子课题所在的大专题背景。所以开题报告中,要简要介绍自己对专题及课题的认识。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明确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首先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梳理,准确分析它的发展趋势,找准课题的研究方向。

(3)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学生选择一个子课题,最初对课题的意义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开题报告课,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点评相关的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明确方向。

(4)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一定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必须把握的内容,也是开题报告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开题报告》的内容分析他们的思路,从各子课题展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顺课题的关键问题。

(5)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并估计在进行论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措施:明确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后,学生在《开题报告》中对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教师要客观分析研究内容的工作量和学生有效投入时间等因素,评价其可行性,及时修正不合理部分。此外,教师还要对论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学生进行充分探讨,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一般而言,时间较为紧张,通过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展计划,划分重要的检查节点,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开题报告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论文研究进展计划,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考核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中期检查课:查看方法与思路,细致指导,广泛讨论

在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实施“中期检查课”。开题报告课上,已经对整个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在中期检查节点应该完成哪些内容,是有明确计划的。因此在中期检查课上,教师首先要查看研究方法是否正确,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在更细节的方面加强指导,为后半部分的毕业设计定下方向。其次多个学生做同一个专题,有很多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是可以提前进行资源共享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共同进步。另外,还要给每个学生吃下“定心丸”:大家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只需要稍稍调整心态,更加投入,按照《任务书》中的任务需要,对照《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思路,一步步朝着目标努力。

4.论文成稿课:查看内容与数据,规定格式

在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简称《论文》)初稿时,开设“论文成稿课”。事实上,从毕业设计之初,大部分学生就开始着手为撰写毕业论文储备有用的素材,认真思考,形成新的观点进行论述。在论文成稿课上,教师要查看论文的内容是否是学生独自完成的,是否是带有自己新观点的论述;检查相关的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信,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考证;其他方面也要严格把握,如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指导;另外,还要查看论文格式是否完全符合规定。

除了以上重要的“四课”之外,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由指导团队负责人统一安排和部署,每周都有2~3名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指导教师针对各自具体负责的子课题,定期和学生见面,了解毕业设计进展,进行现场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和指导教师每周联络一次,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指导教师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完成情况,以确保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三、感想与总结

在本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中,针对军事指挥类学生和工程技术类学生,均创新性地提出了“大专题”模式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方案。对于选定该专题的学生,每个人都要花费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论文就是最终的成果形式。事实上,每个人除了自己的成果之外,还能在每次讨论及最终答辩中汲取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学到其他的新知识,达到知识共享。这就是专题式毕业设计最大的意义所在。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发现:第一,空天作战专题和卫星测控专题都是全新的毕业设计课题,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两专题可以作为固定课题以供后续的学生继续研究和学习。第二,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生通过思考和提问,又能促进教师更多的思考,师生间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使学生学到更多新知识。第三,“四课法”本科毕业设计专题指导方法是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应用成效显著。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后,学生能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进度,学生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分析和总结相关经验,在后续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教师将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熊艳,刘国福.初探军校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7-58.

[2]王正杰.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2):105-110.

[3]范兴明,张鑫,王荣,等.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1):22-23.

[4]王万春.空天作战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5]冯旭哲,陈建云,明德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86-88.

第9篇

1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直接进入课题组,被要求完成所分配的实验内容,看似绕过选题、立项直接进入课题的实施阶段,但因标书在描述方面较为概括,某些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尽合理甚至方向偏斜,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科研主观能动性及创新精神。在选题立项方面,课题负责人要特别注重个人科研经验的传授,并将此作为科研规律性的东西与学生分享,比如个人专业兴趣、大量文献阅读、相关领域跨学科学习(如视网膜是脑的延伸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学科领域的发展对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常常起引领作用)、前期工作基础及从同行尤其国际前沿会议中获得灵感,找出兴趣领域的热点及空白,与自己的专业实践及专业背景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及可行性。学生在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主要通过在科研实践中体会、思考与解决,笔者利用自己的科研思维给学生以启示。

2提高文献查阅及文献处理能力

科研课题的新颖性要求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了解本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检索、阅读及处理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础研究尤其强调英文文献的查读。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精读基金申请报告中罗列的参考文献(主要是英文文献),透彻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自行查考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信息内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使用电子图书馆及网上资源,但英文阅读能力仍需重点训练及提高,这是从事科研工作重要的基本功,无捷径可走,只有大量的阅读。

3掌握基本实验室技能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笔者课题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视网膜组织切片及铺片的制作与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定量PCR及免疫印记技术)、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等。学生根据所安排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上述实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不但逐渐熟悉并掌握了这些基本实验技术,其科研思维及科研意志也得到了磨练.这是其他科研培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些硕士研究生多来自眼科临床专业,笔者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不同层次视网膜的组织和病理学结构特点、不同神经元的分类及排列,毛细血管及各种胶质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分布特点及功能,尤其是视网膜色素上皮与BRUNCH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毗邻特点。以笔者自身的经验,熟悉视网膜微观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对今后在临床中学习纷繁复杂的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的视网膜疾病大有裨益。

4实验结果汇报与论文撰写

研究结果的报告形式包括书面实验报告、口头演示汇报及正式的论文撰写,是科研工作的总结及成果展示。笔者要求学生将每一重要实验结果都要写成正式实验报告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过来以便及时审阅。在报告中要求其重点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及下一步采取的实验措施。每月一次在实验室全体师生面前进行PPT形式的实验结果汇报及开题报告,以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及在公开会议中的胆量。论文撰写是科研总结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笔者发现,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科研培训及大量文献阅读,尤其定期书写实验报告的训练,只要对其论文写作技巧稍加点拨,学生们独立撰写中文论文已非难事。笔者特别鼓励学生进行英文文章的写作。其中的窍门除了大量阅读英文文献,自行体会写作方法及熟悉语感外,笔者以多年SCI文章撰写的经验加以辅导,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写作技巧包括抓住英文论文写作的习惯与特点,包括详实介绍研究背景、强调实验动物伦理、注重实验对照、讨论部分第一段应包括对实验结果简要的总结等。此外,如何书写Cover letter,如何认真回复评审者的问题等都需有经验者特别点拨。事实证明:经过笔者和学生面对面反复多次修改,论文基本能被国外的期刊杂志接收。学生普遍反映以上训练过程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下次独立撰写英文文章有了明显自信。综上所述,经过以上基于课题的基础科研培训,学生基本上能完成自己的课题任务并独立撰写论文,有的甚至开始尝试独立申请课题。重要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实践,他们的创新意识及综合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这对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或科学研究都将受益终生。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较好的科研素质,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阶段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重视科研素质的培养。在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安排一定时间从事基础科研工作,集中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是与国家对临床研究生高素质的培养相一致。

作者:曾惠阳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视觉与科学重点实验室

第10篇

 

 

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的整改 

项 目 类 型: 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的界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产品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性能方面的要求,对大众而言,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源利用及汽车的舒适性、免维护、智能化等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汽车音响系统试验台架作为实践教育环节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相匹配,弥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显的非常重要。本课题是实用新型的汽车音响系统实训台,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运用性强、易于掌握的汽车音响系统实训台架,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展示最新类型汽车音响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故障设置和排除实验,使学生更为直观的的了解和掌握汽车音响系统的结构原理。也为今后的校企合作的发展打下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产汽车音响产品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迅速提高,且汽车音响产品已改变了过去人们由卡座向CD升级的消费趋向,转而开始追求由纯听觉的CD享受产品向视、听、导航等多媒体享受产品的“升级”消费。汽车音响从家用音响发展起来,从AM收音机到AM/FM收音机,再有磁带收音机,现在发展到CD机、MD机、电视机、DVD机。总之随着家用音响的发展,汽车音响已发展到多功能、数字化、高性能、大功率,越来越接近家用音响的效果。汽车音响一般不主张一步到位,高档汽车音响价格昂贵,应从不断升级换代中感受到更高级别的音响带给人的收听乐趣,如果一下子就把音响做到顶级标准,就少了那种不断更新的新鲜感和满足感,而且顶级音响的音效一般用户不一定能够适应。

    国内的汽车音响生产商大多数处于来件组装阶段,在市场,成本上的优势一点都比不过松下,索尼、JVC等国外企业差,但在品牌知名度、技术积累等方面与于他们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技术开发设计方面,国内企业起步很晚。虽然国内汽车音响市场相当红火,但是像家用音响一样,国内企业没有掌握汽车音响的核心技术,这是中国整个汽车音响行业的内心深处的痛。而且,汽车音响又因自己的特点,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解决产品技术研发核心也是中国汽车音响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一旦核心技术研发问题解决了,中国汽车音响行业出口需求便会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音响技术的发展,应该是从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了初级阶段,从更换主机、更换简单的扬声器,直到安装功率放大器和低音的阶段,这时才有了音响系统。随着改革开放,国外著名品牌的进入,才使我国汽车音响改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改装技术方面通过交流培训得到了提高。

    国外汽车音响的发展比较早,所以技术也相对比我们先进,但也有些发展比较晚的国家,但他们的汽车音响发展比我们快,比如俄罗斯,也刚刚解决生活困境,但是开放及发展比我们的国家迟,但他们的音响发展水平比我们高很多。故对汽车音响系统的改装与升级,具有一定的意义。

3.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为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个重要的教学示教板,而且比原来的汽车音响系统示教板更具有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能为理论教学提供汽车音响系统的教学课件,能有效的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汽车音响系统的理论难点与核心实践技能的掌握都有着明显地优势。更深入地来讲,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达到更好的一体化目标。

(2)为更好地了解汽车音响系统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汽车音响系统,可设计一个更便于实践教学的汽车音响系统台架。

(3)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现实汽车音响系统的环境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现代汽车工业领域中,对汽车电气设备认识和掌握的目的。##

(4)形成《汽车电器系统》课程的工学教学标准,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建立适合市场办学桥梁。

(5)加强学生对国际通用及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应用训练,学习并积累现场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经验。

4.具体研究内容

(1)改装汽车音响系统示教台架

(2)改进汽车音响系统的音响效果。

(3)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和建立实践操作手册(或任务书),编写学习项目卡,实验报告以及制定考核方式。

5.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1)深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构架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

(2)建立该课程适合应用型人才办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及考试考核标准。

(3)实现校内实训场所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综合效益,用好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在雷克萨斯、奥迪、本田雅阁等汽车上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汽车音响系统,改装音响系统台架,能够分析常见的音响系统故障,排除常见的汽车音响系统的故障,为企业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1)我们学校汽车学院实践教学中音响系统台架的改装。

(2)适应我们学校学生实践教学的音响系统示教板。

(3)汽车音响系统的升级,活得更优质的音响系统。

(4)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音响系统提供教学大纲、计划。

7.课题预期的成果形式(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卡、教学示教板教具等。其中,教学示教板、实验项目卡、实验报告为必备成果)。

  本课题成果形式如下:

(1)汽车音响系统实践教学示教台架一台;

(2)实验报告、项目卡各10份;

8.课题预期的效益

课题研究阶段,首先在江西科技学院汽车工程系进行实践与试用,逐步向全院推广。课题结题后所形成的相关资料,必备成果。通过公开以及展示汽车音响系统台架来提供省内外兄弟院校参考以及购买相应成果。

9.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13年12月——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2015年 4月——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10.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1)特色:

1改装效果来源于实践,用更先进的实物来反映效果;

2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更生动、具体,更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3准确反映学生的专业特点;

4符合当今汽车行业的需要以及发展。

(2)创新点:

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汽车音响系统音质低,功能单一的缺陷,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打破了学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专门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瓶颈。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应用价值:本课题将为高等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起作用,并且可以把汽车音响系统改造台架推广到市场中,为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提升打下基础;

推广途径:通过省内外的兄弟院校来考察最终成果,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媒体进行推广。

1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实践操作法:本课题开展以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改装原来的示教台架。

(2)成果分析法:通过改装以后的音响系统,进行不断的实验与分析,最终把改装的台架达到最佳效果。

(3)实物验证法:通过最终形成的汽车音响系统改造台架,来进行实践教学,并且访问学生这种示教台架的演示、学习效果。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

    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汽车车音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向大功率多路输出、多喇叭环回音响、多碟式镭射CD等方向发展;

(2):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的汽车音响,可对汽车音响内容起到有效的散热降温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樊伟伟.汽车美容与汽车用品店经营全攻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庞剑.汽车噪声与振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林平.汽车总动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张福信.汽车音响改装.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1)、王金山,62岁,机械设计及制造,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汽车中心主任,参研的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主编《汽车故障检修技术问答》教材;2005年主编的《汽车波形技术分析方法》教材,1997—2006年参与教育部“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国家重点高职高专教学手段与方法现代化的开发与研究》,主要承担CAI课件的策划与稿本的撰写,成果通过教育部部级鉴定,并获课题成果二等奖;2010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级职业院校四年制机电一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承担了北方片区关于该项目的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并完成了《高职高专四年制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报告;成果已鉴定。参与高等院校“分段模块式教学”的教改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国家教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2)、吴刚,专业为汽车与拖拉机,,高级工程师,江西省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评员,现年50岁,2008年在广东白云学院任教,并在科研和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任江西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器教研室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维修设备的经验。多次带学生参加江西省的大学生竞赛,并取得3等奖的好成绩。

 (3)、樊富起,32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用,学士学位,汽车技术中心主任,在实践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8年,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省级论文2篇;

(4)、张定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学位,在实践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2年

(5)、段增义,车辆工程,硕士学位,在理论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2年

3.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我院汽车实训中心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实训中心和国家级实训中心示范性建设单位,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为学院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以学院文件形式予以明确,这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

目前我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实验型设备,校园形态由传统教室格局转变为“教学工厂”。尤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已经投入汽车电器、汽车车载网络实训室建设,为学生创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和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校园环境。由于学院的校企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并建立了多样化的经费筹措机制,这就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上的保障。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01

2013年12月——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示教台架

陈典桢、吴刚

02

2015年4月——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报告

张定军、王金山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01

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示教台架

陈典桢、吴刚

02

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报告、项目卡

段增义、樊富起 

 

 

 

 

 

 

 

 

 

 

 

 

 

 

 

 

五、经费预算

序号

支出项目

预算金额(元)

依据及理由

1

图书资料费

100

开展项目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费

2

调研旅差费

500

开展调研活动所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列支

3

专家咨询费

800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请教专家的接待、交通费等

4

印刷费

400

示教台架平面字样的印刷

5

小型会议费

200

探讨成果改进方案、改善成果

6

材料费

4000/台

所需示教台架的器件以及安装所需仪器的购置

 

合   计

6000

 

六、推荐、审批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第11篇

一、教育实验法

1. 什么是实验法。

实验法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或某些教育内容、方法的有效性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2.教育实验的特点。

教育实验是“人与人的对话”,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尤其是教育行为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且教育外部环境对教育活动的干扰也极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自然科学实验所要求的精确度。因此,一般认为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实验,而不是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封闭式”的实验。所以实验法既要遵循自然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照抄照搬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3.教育实验法的实施。

教育实验法的实施要经过以下六个过程: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实验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评价实验效度、形成实验报告。(第一个过程前面的文章已经论及,下面仅论述后五个过程)

(1)提出实验假说。教育实验假说所假定的是关于某类教育行为在某些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与某类道德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实验假说的特点是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实验结果作“假定有效性的描述”。例如,我区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实践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课题”),提出的实验假设是:“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可以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即,通过学习反思、专业引领、教育实践、个案分析、评价激励“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实验中的实施,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发展,培养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策略型、智慧型班主任队伍。“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设计实验方案。教育实验方案一般包括实验总体方案、实验工作执行计划和评价方案。实验总体方案是对整个实验工作的整体规划,也是实验工作计划和评价方案制定的依据。实验总体方案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提出,理论假说,实验对象、实验工具的选择,变量控制,实施步骤,保障机制,预期效果。实验工作执行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步骤及阶段要求,组织保证。评价方案是对本次课题研究效果的评估。评价方案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教育水平,学校教育工作的效果等。

(3)控制实验变量。教育实验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操纵的,呈献给被试的刺激变量。因变量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无关变量是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对实验有干扰作用的因素。例如,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课题,由区课题指导组提出的学习反思、专业引领、教育实践、个案分析、评价激励“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和《河西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手册》就是自变量。班主任专业素养发展的水平,包括班主任专业思想、班主任专业技能、班主任知识等,就是因变量。学校整体的工作氛围等因素就是无关变量。

(4)评价实验效度。实验效度的评价应从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实验评价实验的内在效度的方法是采用前测后测数据对比的评价法,证明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自变量刺激的结果。评价外在效度的方法,教育实验主要运用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学校进行重复性实验,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可推广的价值。这种方法有助于完善实验方案,增进实验效益。

(5)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实验报告体现着课题研究的水平和价值,因此要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题目、实验基本情况、变量分析、结果与分析、实验展望。

二、教育叙事研究法

1.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意义。

2.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1)教师可以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同时教育叙事研究也为教师真正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了平台,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

(2)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3)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宽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种类型。

(4)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易于教师掌握。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自己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并以叙述、讲故事的方式将其表达。

3.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实施。

有学者把叙事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现场”,第二个阶段是从“现场”到“现场文本”,第三个阶段是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法的实施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明确叙事研究对象(课题),制定叙事研究计划,置身叙事研究现场,积累叙事资料,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对第一、第二阶段不再赘述,重点对后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置身叙事研究现场阶段。研究者要对所要叙事研究的人或事件亲身经历、体验,将自己置身在研究对象中,通过与研究对象的近距离接触,与研究对象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对话关系,来掌握研究对象的比较全面的、真实的研究信息,并通过这些真实的信息探寻到研究对象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

积累叙事资料阶段。此阶段要对叙事现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及时地记录总结,储备研究资料。记录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访谈、日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和来自现场的其他故事、口述史、照片、回忆录、自传和传记的撰写、文献分析等。

撰写叙事研究报告阶段。撰写叙事研究报告是叙事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叙事研究报告是主要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方法,发掘或揭示叙事故事里面深层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

叙事研究报告中既要有细致翔实的故事性描述,又要有基于事实的深刻分析;既力图创设出一种真实情境,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要在众多具体的偶然多变的情境中去透析叙事中各种人物或事件的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增强教育研究实效,因此,在教育科研中提倡运用该方法。

三、教育行动研究法

1.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以“对行动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为基本方法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法。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1)行动研究是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展的研究。干部、教师也是教育科研的主体,从事行动研究和运用研究成果的人员就是学校的实际工作人员。

(2)研究的课题是实际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行动研究的环境是自然状况下的学校教育环境,是真实的动态工作环境。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提高行动质量。

(5)行动研究的价值评估重在研究的实际效果上,突出了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3.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

教育行动研究一般经过以下六个过程: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效果评价,撰写研究报告。教育行动研究特别强调从学校的工作实际出发,去寻找、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将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将工作的重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其他五个方面的过程与其他方法相似,不再重复叙述。

第12篇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性和体验性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1.自主性

自主性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自主选择课题、自我研究、自我评价;其次,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的教学组织应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它是体现在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提出到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多样化的自主探究活动使自己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2.体验性

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目标,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研究经验基础上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体验课题的提出、分解、确定,到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可行性论证,研究方案的实际操作,研究小组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最后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假设和论证、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经验,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和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道德。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体验的重要性是因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

1.课题选择阶段的指导

课题的选择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择好的课题并顺利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并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题选择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1)指导学生选定课题研究题目

在研究性学习中,如果学生选择的课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课题感兴趣并觉得有研究的意义,那就有把课题做好的可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从何处选题,课题出处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课题的选择可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多维度地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出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参观考察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把学生感兴趣又切实可行的问题结成课题供学生继续研究;课题可以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来展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讨论的问题适时发现并进行挖掘,这样就可以发掘出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课题还可以就学生关心的时政、时事等来开展,选择这些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课题更容易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善于从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多维度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并能多方面搜集问题的相关资料,最后归纳总结出具体的研究题目。

(2)指导学生根据研究课题设计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效顺利实施,在课题选定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的开展程序设计实施方案和活动设计方案。在课题实施方案设计之前组织学生进行通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一般步骤和阶段并能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方案,以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课题组一般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进行适时的调节的办法组成。在指定的实施方案中要有对课题研究目标进行清晰的表述、研究采用的具体的方法和研究工作的程序、步骤的设定。

(3)组织学生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在研究计划制定下来之后可以由教师或专门的专家组成评审组,来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质疑和论证。在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时,要把课题实施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客观因素考虑进去,同时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和使用价值。同时要看选择课题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主要方面;看课题的选择能否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做到以选择的课题为中心能组织学生开展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准备,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课题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课题相关信息

在明确研究课题题目和实施方案确定之后,学生就进入了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研究阶段,在明确了研究的具体问题、确立了研究的目标之后,学生便进入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研究和分组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加工和处理信息,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学生在搜集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同时可以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对于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如上网查阅、动手实验、去图书馆、实地考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来搜集信息。

(2)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到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实践和体验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加工处理。这些数据可能是来自于学生的实验或观察的记录,也可能是问卷调查反馈得来的数据或是查阅文献资料的统计数据,学生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统计表、统计图、集中量或差异量等统计方式进行描述或推理,教师要在学生处理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确保学生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处理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或口头的形式总结出来。尽可能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交流工具。

3.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研究成果的表达交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如撰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和调查报告的形式等,也可以通过举办辩论会、答辩会、展示会以及编刊物、办板报等形式来表达,尽可能使学生的研究成果在班级或更大的范围得以发表。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首先,要有充足的论据进行严密的论证,通过在可靠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得到的数据资料作为论据支撑,同时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实和研究结果。其次,研究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观点的表述要遵循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作为严谨的理论文章进行撰写。

(2)注意语言表述的观点和实际数据相统一

首先,要排除掉和研究课题无关或相悖的材料,围绕研究的主题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其次,要注意对材料真伪和价值量的大小进行鉴别,从而选取客观实际而又生动新颖的材料。在选取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取论点、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展示和推广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展示取得的成果,成果的展示可以依据课题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允许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展示,可以是发表、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也可以举办专题的报告汇报成果、影像展览、专题板报以及实物模型的展示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新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生成探讨.课改前沿,2007(8).

[3] 赵祥.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与管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