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分的诗句

春分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09:0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分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分的诗句

第1篇

立春偶成

南宋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日“律回”。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这首诗中最生动的诗句是“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新春来临时,人们还没有感觉到,草木却已用自己的语言――“发芽”来告诉了大家,所以说它们是最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的。

从诗中我们感受到,冰雪在消融,草木逢春,新绿渐露,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眼前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春水碧波荡漾,也充满着活力。

第2篇

不经意间的一抬头,看见一群大雁,翩然南飞。恍然发觉原来已是秋分之际。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时节,是秋天的中间点,预示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二十四节气秋分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欢迎参阅。

二十四节气秋分节气的由来“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是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二十四节气秋分节气气候特点南北两重天

通常情况下,秋分时节我国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呼玛,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时节,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来到山区密林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从辽宁南部到江南,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爽。

而在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气温还在22℃以上,人们还在吹空调,吃西瓜,依旧没有走出漫长的夏季,但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多了,遇到较强冷空气南下,还会有少数雷暴天气发生。

江南迎来小阳春

秋分过后,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副热带高压)继续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冷空气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后进入了秋季(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秋老虎”不见了踪影,人们开始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气。江浙一带,人们用金风送爽、云淡风轻、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等一切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进入降水减少的时段

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将先后转入干季。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华西秋雨

在9月份和10月份,由于冷暖空气的对峙,在华西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发生连绵的秋雨,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几乎年年都有,并且常常是夜雨。著名唐朝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述。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影响农业的灾害天气之寒露风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后,引起显著降温,影响晚稻抽穗、开花、灌浆,造成减产的低温冷害。因各年强冷空气出现时间和强度不同,在长江中下游、华南的桂北、粤北、闽西北、闽中一带,寒露风多在秋分时节出现。各地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作为出现寒露风的标准;华南以连续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标准。

初霜冻不足为奇

谚语说:“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的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初霜的到来标志着农作物生长季的结束,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秋收大忙时期。不过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那样耐不住风寒,傲立秋风中的与枫叶就组成了一幅“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的优美画卷。同时,初霜的降临,使这些地区的人们提前欣赏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

大雾影响不可小视

进入秋分,大雾天气开始增多,主要是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后而形成的雾。它常出现在有微风而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在秋冬季节,我国内陆地区常有这种雾出现。辐射雾往往范围较大,跨越数省,不仅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而且影响高速公路、跨省国道、航空、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秋分的简介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

第3篇

我想去香格里拉牧云

香格里拉的黄昏里。我

除去,爱和恨

除去,万丈红尘

就是众生敬仰的天堂——

在人生这短暂的停顿里。我

拧不紧,思绪

拧不紧,风和阳光

只任白云摆渡,佛音超升——

在香格里拉

我被阳光囚禁成一只羊

迎风抚琴。在轮回中

唱着前世的情歌——

命运的谶语里

我想省去自己姓氏和名字

随它们一起在香格里拉牧云

上供奉佛祖,下施布众生——

暮色中,远远望去

这,山——

这,水——

这如梦如幻的高原——

还是那样。如此的美和静谧……

高原草甸

山,一程

水,一程

风,又一程……

车子翻过,金沙江大峡谷

我就进入了中甸——

青草怀抱的香格里拉

我触摸到阳光的磁场

一朵格桑花,慢慢地打开秋天

何谓:香格里拉

请你听,那些晾晒在青稞木架上

的歌谣:

那里四季常青

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没有痛苦

那里没有忧伤

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哦。香巴拉

我美丽的天堂

你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一路,阳光

一路,风——

我骑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这三匹桀骜不驯的野马

在读:“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迪庆

我一直奔跑着,两耳生风

我在怀疑自己。是否

正在穿越古歌中的天堂——

鱼骨的咒符里,梵音渺渺

我手捻佛珠

物我,皆忘——

这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晨曦中的德钦

晨曦中的德钦

露水,洗净了灵魂——

请别拒绝我

守着,一地处子的血

守着,一寸一寸化为灰烬的光阴

守着,一地还没有成熟的青稞

这些万物。它不需要

你卑微地阅读

在佛光普照的高原

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归宿

比如。那莲步轻移的蝴蝶

比如。那趁着晨曦奔跑的羊

比如。那些唱歌的骷髅

请你不要伤害春天

蝴蝶啊!请你

不要伤害春天

她是我高原上最美的女儿

石头啊!请你

不要伤害春天

她要用爱

为你驱赶心灵的寂寞

风儿啊!请你

不要伤害春天

她只需要

你记住前世的婚约

草啊!请你

不要伤害春天

她每一年都会

为你扼腕自刎一次

……还有我自己,不要光说别人

也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伤害春天

更不许去翻晒过期的爱情

哪怕,一次小小的抒情——

如果有人,在这个春天喊你

如果有人,在这个春天喊你

你不要掩面,仓惶

更不要左顾右盼

像蜜蜂,或蝴蝶

那样活得轻松自在哟

谁让我把你爱得

那么深——

百鸟啼叫

蜂蝶不解

石头终身失语

它们在说。是谁——

这样如此霸道

能灌醉这一个春天呢

高原的春天

挫骨扬灰的爱情里

请你在那一树桃花下

埋下相思,或春天的尸骨——

诗人啊!请你喝下

这一树桃红

这一树柳绿

这一株小草的青

也请你,喝下内心里的这一壶春天

故乡的垄上春分三色

谁在高挽袖口舞文弄墨

满怀虔诚地把心中的

那一池水彩,泼洒在乌蒙高原上

让整个春天都入木三分地

白了,绿了,红了……

请一枝桃花入驻我的心房

我借用这个诗题,纯属无奈

因为这个春天来得特别早

谁在吟唱着苏轼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请一枝桃花入驻我的心房

让梨花带泪

让杏花瞪眼

让蜂痴,蝶醉——

此刻。我正要做的事情是

不提旧事,压住桃花的笑声

害怕她站在故乡的院子里

搔首弄姿地说:“春过,了无痕——”

桃花。你是我一个被文字埋葬的女子

第4篇

清明是心头的一缕烟,烟中飘荡着无尽的思念;清明是心头的一只船,船上满载着浓浓的牵挂;清明是心头的一杯酒,酒中盛满了沉重的哀伤。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共同阅读清明节比赛演讲稿2021,请您阅读!

清明节比赛演讲稿1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妈妈要带我和弟弟去山上给爷爷、奶奶扫墓。在去山上之前,妈妈准备了一些饭、菜和酒,爸爸带上了鞭炮、蜡烛、香和坟标。

我们到来了爷爷、奶奶的墓前。妈妈把饭菜和酒拿出来,放在墓碑前面。爸爸先把坟标插好,再把蜡烛和香点燃。接着,爸爸把香分给我、妈妈和弟弟。我们一家人拿着香拜爷爷、奶奶。我一边拜一边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学。保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保佑弟弟快快长大……”这时,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很疼爱我,有好东西他总是舍不得自己吃,总是要让给我吃。现在,爷爷去世了,我都还没有孝顺过他老人家呢。想到这里我难过地想哭了。

拜完爷爷、奶奶之后,爸爸、妈妈开始烧冥币给爷爷、奶奶。冥币有一百万、一亿、两亿面额的。爸爸一边烧一边嘴里说:“这里有很多的钱不要抢,人人都有。”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说:“这么多钱,还用抢吗?”

过了一会儿,爸爸开始放鞭炮了。我们在鞭炮声中下山去了。

我想虽然爷爷、奶奶离开了我们。但是爷爷、奶奶依然是最爱我的人。因为我的身上有爷爷、奶奶给予我的血液。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争光。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先辈。

清明节比赛演讲稿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到了这个节日,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无锡为外婆扫墓。到了外婆的坟以后,我们每个人拿起扫帚或抹布,为外婆的遗像和墓碑擦洗干净。接着,我们放置了几束鲜花,几盘糕点及一些水果。最后我们再烧香,把折好的锡箔,纸钱和元宝烧给外婆,表达我们对外婆的思念与祝福,愿外婆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许多钱,幸福的生活。我希望外婆能保佑我有一个充满了光明的未来。此时,我不禁想起曾经与外婆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我在很小的时候,外婆还没有去世。那时的外婆虽然已经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但是很疼爱我,外婆那和蔼的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如今,外婆已经逝世了,可她那慈祥的面孔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远处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动听的曲子,遍地金黄色的油菜花,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留下遗憾。

清明节比赛演讲稿3外婆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时时挂念的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决定回到老家去给外婆扫墓。

在乡村田野的小道上几经颠簸,我们来到了外婆的坟前。看着外婆坟前散发幽幽清香的,悲痛便在心中酝酿开来。忘不了三年前那个黑色的日子,肃穆庄严地灵棚支了起来,苍凉凄厉的哭叫声划破了静寂。花圈、挽联,还有在寒风中摇摆的白色灯笼。满眼重叠的人影,满耳呜咽的哭声,几十米长的白布被扯成条条块块,戴在脖子上,捆在腰间。烛光闪烁,还有那惨白的孝衣。昏黄的氛围,大家已哭得泣不成声,稀薄的空气让人窒息……

外婆一生从没有与任何人吵过架、红过脸,什么都是替别人着想,别人做错了什么,她都帮别人找理由解释口头禅永远是一个“好”字。是她那份伟大的爱,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哪家缺了油盐酱醋时,会听到外婆的声音:“拿去用吧,没关系!”哪家孩子生病了,家长会按外婆的“旨意”:“抱过来我看看,你们找医生去!”邻里的一些人常会找她谈心,拉拉家常为她们疏通心中的烦恼。本来外婆的腰就经常疼,可当我去外婆家时,外婆总是忍着疼痛为我忙前忙后,还问我喜欢吃什么菜,要不要买什么东西。在外婆家里,总是我过得最开心最舒适的日子。妈妈让外婆别太惯着我,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可外婆总是笑着说:“没事!__难得来一趟,我心里高兴!”晚上,外婆会为我们准备宵夜,捧着那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我们都乐到了心里。

渐渐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前,泪水已模糊双眼,我在心底默默地祈祷:外婆,您在天堂一定要比我们过得好……

清明节比赛演讲稿4“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气氛,给人带来忧愁和悲伤。我和老爸老妈因为思念家乡,便一起到美丽的乡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吟诵诗句,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我们走进农家的花园,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惊叹。小路两旁开满了鲜花,压得花枝都弯下了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着不愿离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树上发出娇柔的鸣叫,声音是那么和谐动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我们又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今天,清明踏青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

清明节比赛演讲稿5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第5篇

《婺源县志》里有一首有关“婺源物候”的歌谣:“立春,杨柳萌芽;惊蛰,桃李现蕾;春分,茶叶麟片张开,桃花红、李花开;清明,杜鹃花红,春笋出土;小满,枣花旺、苦菜秀,石榴花开;小暑,荷花开放;白露,桂花香;霜降,黄;立冬,柳叶变黄。”

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婺源是气象学那些枯燥数字最无可奈何的地方,四季皆美,且风情不同。

春之黄,不再平面化的梦幻

婺源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是它不变的景象。

在水墨丹青里点缀一点灿烂的色彩如何?或干脆泼上一罐耀眼的黄色颜料?如果真有这样一幅画,那画家本人很可能感受过春天的婺源八万亩油菜花绽放芳华的刹那。

当长江以北尚未完全摆脱严冬的桎梏,婺源已经是绿茵蒙蒙的天地了。绿绿的山,绿绿的水,绿绿的茶园、绿绿的田野、绿绿的油菜,连片的绿,将人们裹挟在翠色的世界里。碧绿的水面漂浮着杜鹃花叶,打着旋儿传递出春的信息。春花从山脚下开起,沿着山谷一直攀上山顶。

而点缀在绿色之间,幢幢斑驳不一的老屋,密密地依水而立,青石板的曲径,沿着溪、沿着街巷铺陈开去。河溪曲折蜿蜒,河边便是块块洗衣的青石板。

但大多数人听闻婺源时,头脑里会出现还是那幅金黄的画面。对中国许多地方来说,油菜花也许没什么特别,但于婺源,它如奔腾海洋般开得漫山遍野,整个都是花的海洋,令人惊叹。

“莺飞草长三月天,油菜花开满山间”,当春的细雨润湿了婺源的山峦,油菜花也渐次绽放姣好的容颜。倘伫立岭上远眺,那满心满眼的油菜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像一张天际无边延伸的鹅黄地毯。山水间弥漫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依稀可辨的远山勾勒着朦胧的轮廓,其间渐次渐远柔和的明黄色阡陌曲弯,如画笔随意泼抹在画布上的痕迹。

看油菜花,首推江岭,梯田重重叠叠,直抵云间。梦幻的颜色不再平面化,而是随着山势,延伸至半空,将这一方天地变成金黄的世界。

夏之绿,并作南来一味凉

婺源夏之美,美在晨雾、山雨、清风、绿天。它让你想起黄庭坚的诗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夏日的风是婺源旅游的一大享受。炎炎夏日,当你行走在山间小路上,浑身燥热、大汗淋漓之时,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迎面清风徐来,一阵清凉的山风抵得上十打冰激凌。婺源的山里人是会唤风的,当他们劳累了的时候,村民从头就会扇动身上沾满汗水的衣襟,“哦――荷荷荷――”地唤上几声,于是,树叶飒飒作响,凉风应声而至,暑气即刻消散。那种滋味,绝非空调可比。所以,在这里你是可以“要风得风”的……

但最醉人的,还是那漫山遍野的绿。你尽可以随意钻进一片竹林,体会一下古人的“竹林风雅”。

婺源的竹类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就有毛竹、紫竹、苦竹、方竹、斑竹、淡竹、金竹、观音竹、凤尾竹等二十多种,栽有竹类过百万株,平均一算每个婺源人都享有三棵竹子。跌入竹海深处,你会想到郑板桥,想到“竹林七贤”,想到李商隐对春笋“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的惊诧,想到“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诗句。你会顿时脱俗,感觉人生是如此潇洒。

秋之红,黛瓦白墙寻人家

婺源的秋天,山间古村中枫林成片、枫红成林。这里的枫红绝不像北京香山红叶那般浩荡、激昂和凌峰挺拔,山下山上那样的泾渭分明。它显得有些腼腆,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或者是大山里没见过世面的山姑娘那样纯美、羞涩。直至秋意渐浓,婺源的颜色越来越红,简直是枫红的海洋、秋天童话的世界。

当你到了婺源古坦乡石城村 、长溪村这些枫红黛瓦白墙的世界,你才真真切切感受大自然把美的极致慷慨的奉献给你,感悟美的同时去品尝生活的价值。

石城村在婺源县西北的古坦乡境内,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内外有许多古树名木,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这里的百来棵枫树,一百多棵高大的红枫耸立在白墙黛瓦间,每棵树高都在35米以上,远远超过村里的高矮屋顶,和巨大而且笔直向上的树冠相比,黑瓦白墙简直就是玩具屋子。

此时你会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杜牧那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内涵?到了每年11月下旬的深秋,这里的一树一树的枫叶就会变得像火一样红,把黑瓦白墙的徽州古村照得更清晰了。

灿烂的红使婺源变得异常生动,远处的山峰层林叠嶂,高低错落,绿色的背景上点叠着红色的枫叶、金黄色的收获,与黑白色古民居早已相映成趣,仿佛走进了七彩的染坊,掉进了颜料桶里。无怪乎古人感慨不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之白,留下身后的美好

冬游婺源,则可前往位于县境西北40公里的赋春镇的鸳鸯湖。这里四周的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生态资源保护得十分完好,给来此越冬的候鸟提供了一处良好的越冬栖息环境。每年汇聚于此越冬的鸳鸯已达2000多对,据说是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它们一般第一年的10月来到婺源,一直待到来年的四月左右才会离开。

鸳鸯喜静,要看鸳鸯,得坐船到鸳鸯湖的纵深处,但千万不能有响动。你可以租只小船,由舵手轻轻摇橹,向湖心悄然而进。这时,你会看到,在岸边那密密的树荫底下,有数不清的鸳鸯。红红绿绿的一大片,卿卿我我地挨着,梳理着羽毛,打着盹,不时有在湖中玩累了的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悠然自乐,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

第6篇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方法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梅花、柑橘等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种,被过分强调,而特殊小气候下的个别现象往往被放大为普通规律。相反,对雨雪霜等物理现象关注不足。经常有意无意地以冬季温度来代表全年温度,而忽略了其他三个季节;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气候对比时出现标准的游移变換,论据与结论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必然性,运用理论时亦有随心所欲之处。这些似乎可以归结为“以论带史”所致。

关键词

宋代 气候 冷暖状况 史料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冷暖状况,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争论仍然较大。以两宋时期的大陆东部为例,竺可桢先生认为北宋时期已开始转向寒冷,“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第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气温又开始回暖……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①。此文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但也不乏商榷者,尤以满志敏先生《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②最为全面、坚决,其结论也被不少学者接受,屡被征引,似已成为定论。笔者在详读满文之余,发现存在一些瑕疵,不敢苟同,而这些瑕疵多为今人研究古气候存在的通病,故特撰拙文,以就正于方家。

————————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② 见《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以下简称“满文”。

一 关于材料的选择

首先,对于古代气候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但相对于植物、动物的分布,冰、雪、霜等记录应该更关键有力。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静水(有结晶核)自然就凝结成冰,并不受时间和人工等任何影响,先秦如此,宋代如此,当今亦如此。相反,我们用作证据的大部分植物,不但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满先生曾将其划分为自然分布型、经济分布型、观赏分布型和抑制分布型四类③。而且,由于人类需要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会在古代和现代形成很大差别,有的退化,有的进化,无论是其分布区域,还是生长时间,都难以与现在的所谓同类物种作简单的相提并论。满文大量使用的证据,如稻、麦、柑橘(满文作桔)、苎麻、梅花等,无不属于此类。譬如水稻,不知宋时的水稻该与现在如何对比?与哪个品种对比?

————————

③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农作物如水稻对生长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山南山北的不同,耕作技术的差异,田土质地的好坏,播种时间的先后,都会影响其发育和成熟。据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同一品种在条件完全相同的相邻两块田里种植,其收获时间可由于耕种者的不同而有15天左右的差异。只要对农业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任何时候,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等)的收获从来都不是同时的,一块田已收割完毕,旁边的田可能还在泛青。在这种情况下,满文极力推导,也只能得出3、4天的差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满文中曾举宋神宗时的观稻时间作为水稻完熟期的标志,其中1074年为lO月4日,1083为11月20日,前后相差47天,而总的平均时间为10月31日,差距亦达到27天之多,我们能就此断定短短几年间气候波动如此剧烈吗?

满志敏先生在“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影响的基本模式”时,曾“假定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无地形和土壤的差异,湿润程度满足生物的生态需要,不构成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而温度由南向北递减,是影响南方型生物向北扩展的唯一因素”①。但这毕竟只是“假定”,实际情况显然不可能这样理想。所以在宋代气候研究的可靠性方面,冰雪记载理应大于动植物生存界限,而作者反以动植物分布界限为据,却将冰雪记载置于次要地位,考虑较少。

其次,将一年的温度仅仅局限在冬季,甚至以冬季的情况来代替全年的情况,是现在很多古气候研究的通病,这样做显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有很多冬季偏暖但春季或秋季偏冷的年份,全年温度就无法以冬季来代表。我们看到,在1875—1880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5.8℃、-1.9℃、-3.4℃,年均温度是11.8℃;而在1954—1964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4.2℃、-1.8C、-2.4℃,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已上升了o.9℃,但年平均温度仍是11.8℃②,可见,以冬季温度代替全年温度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合适的。王绍武先生早就指出:“另一个问题是未指出季节,由于所用史料大部份是冬季,或至多是冬半年的记载,所以很难说能代表全年”③。“过去根据史料研究气候变化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冬季,但实际上各季的变化却并不一定一致”④。

宋代气温正处于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混沌”状态,冬暖春夏寒的情况就出现得更多.如“(庆元)六年(1200年),冬燠无雪,桃李华,蛰虫不藏……(嘉定)六年(1213年)冬燠,无冰有雷,昆虫不蛰”⑤可算是比较明显的暖冬了,但同时,“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五月,亡暑,气如凛秋;嘉定六年(1213年)六月,亡暑,夜寒,与京房‘当燠而寒’同占”⑥。《宋史》卷62《五行志》则称:“(庆元)六年二月乙酉,雪。五月,亡暑,气凛如秋。”“(嘉定)六年二月丁亥。雪。六月,亡暑,夜寒”。可见1200,1213年的春天和夏天温度都较低。满文多次将“暖冬”间接等同于全年温暖,并且基本未对春、夏、秋三季作任何关注,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

①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l期。

③ 王绍武等:《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气象学报》1990年第l期。

④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⑤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4,中华书局,1986年。

⑥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5,中华书局,1986年.

二关于史料的解读

“史学即是史料学”的观点,虽难以为所有史学工作者认同,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古代气候的研究也不例外。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发生错误,即使理论如何科学,其结论也难以让人信服,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所以对史料的理解极其重要,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略举满文几例如下:

而此月范祖禹因“冬暖,洛水不冰”,而得以乘漕司官船,从洛阳以水路赴开封……暖冬现象亦十分明显。

按:根据“亦”字及上下文意,作者认为“洛水不冰”是暖冬现象十分明显的一个证据。但据清人记载:“金吉甫曰‘北方诸水虽大河亦冰,唯洛水不冰,所以谓之温洛。一是天地之中,二是其北连山,以障北风,三则前人谓其中有 石’”①,同时人朱鹤龄,秦蕙田均有相似记述。直至今天,“洛阳和三门峡市以及巩义、登封、宝丰和荥阳、禹州等县市……由于北部受中条山和太行山的阻挡,寒潮不易入侵,冬季不冷,河流一般不封冻”②。可见“不冰”乃洛水之常态,以此条资料说明“暖冬现象”“十分明显”,恐欠妥当。

在《宋史·五行志》中“冬无雪”与“冬无冰”资料并列在“五行·火”中,同属“恒燠”之列。可见在古人的知识中“冬无雪”与“冬无冰”应同属暖冬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按:1,《宋史》卷63《五行志》开篇就说:“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可见,《宋史·五行志》不过沿袭前人旧例。将“冬无冰”与“冬无雪”并列于《五行·火》中,实非首创,能否据此认定“冬无雪”即为暖冬证据,大有疑问;2,在《宋史·五行志》中,是将“冬无雪”与“冬无雪无冰”严格区分的,由此可知,“无雪”与“无冰”是完全不同的,强调“无雪”之处,不等于无冰;3,即使古人的知识中以为“无雪”与“无冰”均属暖冬,但他们的标准未必与今天完全相同。满文所参用的王绍武先生的研究中就并不将“无雪”作为温暖证据;4,满文曾说:“并不是说所有的少雪冬季必定都是暖冬。在我国,前冬与后冬的环流可有较大的改变,在有记载冬季祈雪的年份,亦会出现寒冷事件”,在这里却又作如是说,前后是否抵牾? 5,当代的河南,“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③,可见冬季少雪是河南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可以与寒冷并行不悖,并不一定意味着气候温暖。

北宋史料中另一个特点是霜雪害稼的记载很少见,《宋史·五行志》中仅有5年的记录。从文献留存量来看,北宋一朝的资料要远远多于魏晋南北朝或唐朝,但霜雪害稼之类要比这两个时期少。因此霜雪少见现象不能用资料脱记的原因来解释,可能的原因无非是当时霜雪现象并不比现代异常。

按:l,北宋资料诚然较多,但不等于每一方面的资料都应很多;3,在魏晋南北朝或唐朝期间,除南朝政权外,其他政权的政治中心,包括首都及大本营,都在北宋首都开封之北,而经济中心亦较宋代偏北,它们统治的北方疆域,很多从未纳入北宋的版图,如何能简单对比? 4,北宋时“陨霜杀稼”在《宋史·五行志》中的记录不多,但降雪及其他严寒记录并不少见,不可偏废,如果主张宋代气温偏冷,完全可以认为是“陨霜”所造成的损害不如降雪严重,而降雪又比较频繁,所以人们对陨霜关注不多。正像有学者所说,“某类天气现象愈频,其被记载下来的数量愈少。越是常见的现象,越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越是罕见的现象,倒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一般特征”④。这种看法恐怕也值得重视。

梅尧臣(1002—1060年)曾写有《京师逢卖梅花五首》,诗题本身就告诉我们,

那时开封已有梅树栽种,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

按:1,如果有谁将梅花带到北极去卖,我们是否可以说北极“已有梅树栽种”呢?“卖”与“种”应该不是一回事;2,兹录梅尧臣《宛陵集》⑤(满文注中作《宛溪集》,误)卷17《京师逢卖梅花五首》部分诗句如下;之一:“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此心还

————————

① 胡渭:《禹贡锥指》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③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④ 周宏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华南气候变化问题刍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⑤ 四库全书本,并参校《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可见,开封的梅花并不普遍,连买梅花都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之二:“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可见,此时梅仍多生于越地,可能只生于越地,也可能刚移植京师,但无法推导出所谓“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的可能性。之五:“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可见,梅尧臣离乡后,竟长期未见到梅花,如何“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呢? 2,《宛陵集》卷4有诗《九月见梅花》,我们是否可以从“诗题本身”得出当时的物候比现在早好几个月的结论呢? 4,《宛陵集》同卷还有诗《三月五日欲访宋中道遇雪而止》,满志敏先生大约没有见到,因为农历三月五日下雪应该不是气候温暖的证据吧。

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曾写下“雪入春分省见稀”的诗句。

春分这个节气在阳历的3月20、21日,现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在3月11日。当时

春分以后降雪已称稀罕了,可见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按:1,四库全书本《苏诗补注》卷9《癸丑春分后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此时的雪竟然“作漫天柳絮飞”,再结合后文及苏辙的次韵,雪下得并不小,其寒冷是明显的;2,诗题很明确地指“春分后”,这与“雪入春分”是同义的,在查慎行《苏诗补注》中,此诗题后还有一附注为:“一本作二月十日雪”,即为公历3月27日。竺可桢先生文中提到“自1905—1914年十年间杭州平均终雪期为阳历2月23日而最后终雪期为3月15日”①,在1951—1980期间,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1日,北京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8日②,可见宋代此次杭州降雪比当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迟了16—32天,这很难说明“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北宋时,今甘肃临洮一带是“夏田种麦,秋田种粟”,也是冬麦产地。陕西北

部沿当时宋夏边地一带,“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冬小

麦在其分布北界附近全生育天数在280天,以北以西则长达300—360天。由此可

见庄绰所云陕西沿边一带麦作“周岁始熟”应是冬麦性质……在金泰和五年(1205

年),金政府更改夏秋税的征收时间,把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

陕西一带的夏税征收时间定在七月初……上述地区正是“稼穡迟熟”才把夏税限在

七月初为期,可见这些地区都有冬麦的生长。上述资料可见北宋至元中叶期间冬麦

生长地区已移至临洮、固原北、延安北、大同至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

按:1,有学者认为,庄绰所言“周岁始熟,是指春小麦。春种秋熟,生长期占据一年所有的生长季节,是春小麦与冬小麦最大的区别。此外‘黏齿不可食’也是春小麦独有的食性,冬小麦无此特征”③。2,即使如满先生将“周岁”坐实,那么这说明其生长期延长了。而有人在以大豆、小麦、玉米作试验后,得出结论:“高温、高CO2浓度使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其中高温对生育期的影响要比高CO2浓度的影响更大”④。可见生育期延长很可能是天气寒冷,积温较低所引起的;3,“黏齿,不可食”也说明小麦的品质极差,我们似乎很难拿现在所谓的正常情况相比;4,关于金代夏税的问题,韩茂莉先生指出:“辽金时期的文献中,不但只字未透露出塞外种植冬小麦的信息,而且有关小麦的记载也有限。这一时期小麦在塞外种植量很少,分布地区也有限,完全不具备纳税的意义,大多农业垦殖区内的农作物是粟、菽、稷、荞麦等杂粮……辽金时期塞外很少种植小麦,冬小麦分布区也更不会向北延伸到临潢、上京一带。”原因之一是金代“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至春末夏初,尚无法播种,而秋季霜降期又相对太早,使农作物秋成深受影响。这样的气温与今日相比或略低,或相近而绝不比现在更高。”所以“宋金时期冬小麦的分布北界,绝不可能越过今日冬小麦北界”,而“就文献本身言,单纯依靠《金史·食货志》西京、北京等处迟纳‘夏税’的记载,还不足以推导出这些地区种植冬小麦或实行两年三熟制的结论”⑤。韩先生的研究值得重视。

————————

① 竺可桢:《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见《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页。

② 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88页。

③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④ 郭建平:《高温、高C02对农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1期。

⑤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280页。

三 关于史料运用

现在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多以比较为主,一般以当代气候与古代某一时期相对照,得出其变化情况。虽然各家所取“当代”含义并不相同,甚至有前后互异者,但毕竟是建立在当代气候的基础上的。所以在作比较研究时,有两点容易出现偏差:一是比较对象,一旦以“当代”为基准,就不能以古代此一阶段与另一阶段的对比结果,简单地变换为古代与“当代”的对比结果;二是可比性,应尽量避免将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与彼处的普遍情况对比。比如: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成书的《郯(似应作剡)录》记载:浙江嵊县“素无柑,

近有种者,撷实来,风味不减黄岩”。这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

北移动。

按:现代柑橘,品种很多,有柑、橘、橙、柚四大类,“长江以南各省区和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冬季气候温和的地区都可栽培”①,具体地说,“柑橘目前在中国遍布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18个省、区,主要种植在秦岭南麓、安徽南部到太湖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浙、赣、湘、黔等省的南部地区,华南、云南大部和四川盆地,长江三峡地区为最适宜栽培气候区。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如陕南、陇南等地或由于特殊的地形,或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也可栽培”②。甚至在北京地区也有种植③。而嵊县地处浙江中部,其位置远在所谓“北界”以南,因此宋代嵊县“素无柑”,恰好说明当时之寒冷,而柑橘在嵊县的种植到底持续了多少时间,尚无法揣测。所以此条记录即使能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北移动”,但满文比较的两个时段分别是“北宋至元中叶”与“当今”,而不是南宋中期与南宋初期,其结果适足否定满文自己的结论。

《农桑辑要》中还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苎麻在河南的栽种技术,并说:“苎麻本

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

这里陈蔡,指当时的陈州与蔡州,分别治今河南淮阳与汝南.苎麻本为亚热带作物,

今以长江流域为主要产区,河南省的主要产地在淮河附近的确山、光山、商城、固

始等地。有关苎麻种植最主要的变化表现在年收三镰的分布位置比现代更偏北。

按:1,应注意,原书称“苎麻本南方之物”,而且是“近岁以来”才“艺于河南”;2,“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说明当时陈蔡间此物并不丰富,否则不会如此昂贵,据此还可推知,苎麻被移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正是满先生所称经济分布型的典型,而非气候冷暖的指示;3,不仅此时是小范围的种植,更不知后事如何,与今“河南省的主要产地”有多大的可比性?

另外,史料的存在虽只有一种方式,但每个人对于它的运用,却各不相同。中国历史资料丛杂,即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也不难找到各自的依据,但我们至少不能将史料断章取义,曲解材料原意。满文中亦有这样的情况,举例如下:

南宋灭亡后,文人吴自牧留恋昔日杭州“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的旧

情,在其著作中记道……值得指出的是,从文献记载“桃开浑如绵障”只能推断当

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因此毛桃盛花期提前3天应看作是最小值。

按:l,此著作即《梦粱录》,我们知道,历来回忆性的诗文,因为对过去的留恋和今昔的强烈反差,往往夸张色彩较浓,难以尽信;2,既为“浙间风俗”,则其来久远,宋时气候是否仍然如此,值得怀疑;3,更重要的是,满文所引原文全句为“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④,可见,花开最早的包家山也只是刚到盛花期,别处显然尚未到“最堪游赏”之时,如何便“只能推断当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呢?所谓“提前3天”的“最小

————————

① 曹祥深:《中国经济地理》,百家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②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参《柑桔栽培手册》,农业出版社,1972年,第2页,及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第314—319页。

③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组:《北京地区植物检索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④ 吴自牧:《梦粱录》卷l,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值”又该从何说起?

以下再来讨论宋至元中叶时期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

此处讨论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在宋至元中叶期间大量出现在北方,目的在于旁证前面

所述此期气候温暖的事实

按:满文一方面肯定“观赏性植物深受人为作用影响”,并举例证明了这一点,却又准备将其作为气候温暖的旁证,很容易让读者困惑,难以理解。

下面,我们随原文看看这些植物如何“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现分段举例如次。

(在举了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例后)此外开封府府内有梅花堂,琼林苑

有梅亭,这些命名都可能与梅树栽种有关。

按:作者作此推断,确实很有道理。宋末人周密载:“开封府衙后有蜡梅一株,以为奇,遂创梅花堂”①。——因为有了这一株蜡梅,人们觉得惊奇兴奋,大张旗鼓地命名,这恰恰说明其物罕见。至于“琼林苑有梅亭”,据记载:“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诸亭,不可悉数”②。其中关键的“闽广二浙所进南花”被作者忽略,不可理解。

北宋末,建造艮岳时,曾“土积而为山,……梅植万本,曰梅岭。”皇帝对享

乐生活的追求,使梅树栽培在开封城内达到顶峰。

按:作者刚刚分析了以艮岳上的植物作证据是错误的,这里又马上用其为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元人王旭的《梅园杂集·序》曰:“安阳许氏之园有梅一株,岁暮方盛开。”

……刘敏中《谢赵于昂同知惠梅》诗曰:“历下寒多梅事稀,西园两株还惊目。”

……耶律铸《立春》诗说:“上苑三冬梅正发,和林五月草初新。”诗人另一赋序

云:“独醉园数年无花,今岁特盛”。

按;1,地点分别是“许氏之园”、“西园”、“上苑”、“独醉园”,其小气候及人为因素无疑十分特殊;2,数量多是“一株”、“两株”(四库本作“两树”,意同);3,对于“岁暮方盛开”、“寒多”、“梅事稀”、“惊目”、“数年无花”等等字眼,作者概不理睬,只盯住了“梅”字;4,赵子昂(孟頫)“本杭人”,所引诗下紧接二句“多情细拣春风枝,把玩顿慰江南思”,足见梅仍是杭州——至少是江南一带的植物特征,并不是随处可见;5,其实,梅花“岁暮方盛开”、“和林五月草初新”、“独醉园数年无花”说明的正是寒冷征候,而不是相反。

在元朝前期梅树在今河南安阳、山东济南一带,甚至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都有其

踪迹。结合北宋时的事实,在北宋和元中叶的时期内大部分时间在中原地区都可见

到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这显然与这个时期的温暖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梅树毕

竟是亚热带的植物。

按:前文说的是“大量”,此处成了“踪迹”,都是指前面作者苦心找到的“一株”、“两株”的记录,但北宋(960~1127年)与元朝(1279~1368年)中叶,其间相去二三百年,如何体现出“大部分时间”呢?而仅凭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就“显然”地与“温暖气候”有关系,恐怕多少有点牵强。满先生自己在谈到唐代长安的梅树时曾写道:“观赏性花木的分布地点不宜作气候条件的指示证据,因为这种花木生长的限制因子有可能不仅是冬季气温,而是人文条件……从唐到北宋,文献中见到的梅树主要分布地区由关中转移到开封一带,这个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这种观赏性花木借以繁荣的人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再从元代的记载来看,梅花又见于今北京地区,即便现代的北京也见有梅树的露地种植。由此来看,把观赏性梅树的分布地点作为亚热带的指示不太合适”③。

————————

①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

②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7,中华书局,1982年,但点读与注者稍异。

③ 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l期。

金朝人饮茶成俗,但金朝统治着淮河以北的地区,气候条件本不适宜于种植茶

树,历来金地所饮茶叶均以宋金边界的榷场交易和民间走私为源。但金承安三年(1

198年),金政府以“费国用而资敌”为虑,下令在金地内设官制造。承安四年在山

东半岛的淄州(今山东淄博南)、密州(今诸城)、宁海州(今牟平)和河南的蔡州(今河

南汝南)设坊制造新茶……而现代茶树可能种植区的北界仅在驻马店、徐州、临沂、

青岛一线。

按:1,此段材料见于《金史·食货志》,满先生也注意到,金朝力图种植茶树的动力何在。当年我们也曾做过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事,这种可笑而荒唐的行为,竟然成了一个很平常的气候证据,比较出入意料;2,作者在这里回避了金朝种茶的结局,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据原文,泰和四年(1204年),金章宗便承认“味虽不嘉”,种茶只是“强民”而已;“(泰和)五年(1205年)春,罢造茶之坊”①。类似这种半截引文的情况还多次出现在作者所举暖冬记载中,如单用“今冬令反燠”半句,却删去紧接其后的“春候反寒”,让读者莫名其妙;3,作者所举“驻马店、徐州、临沂、青岛”,当时均在金国境内,金人在多处试验种茶无效后,“乃制亲王、公主及见任五品以上官,素蓄者存之,禁不得卖、馈,余人并禁之。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②。而现在,我国“茶叶分布地域很广……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蓬莱县”③,已到当时的金朝腹地,两相对照,宋金时的气候能否称得上温暖应是一目了然的事.

11世纪中叶以后的50年左右最暖时期还可由当时开封水稻收获时间来加以证

实。《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有宋神宗召辅臣于后苑观稻的6年纪录……因此就水

稻品相来看,完熟期是适宜观赏的最后时期,皇帝召辅臣同观稻子收割或长势,总

带有炫耀的意味,礼部或皇帝本人肯定不会让大臣同观枯败、零落的枯熟期水稻。

故而可以推断这些观稻的时间必定最迟相当于水稻的完熟期。

按:1,表中所列包括元祐二年和元祐七年的记录,此时宋神宗已去世,在位的是宋哲宗;2,有意思的是,这次仍是在“后苑”,不是在大田! 3,作者所断言的“肯定”、“可以推断”多是想象之词,这一连串的假设,不知证据何在?相反,古代皇帝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往往坚持以农为本,也多做一些姿态,如亲耕等,来表明自己重农。因此,观稻应该是一件平常事,并不一定是皇帝到田边观光旅游。“大胆假设”是离不了“小心求证”的;4,表中所列时间,早至10月4日(1074年),迟至11月20日(1083年),前文已略提,不知作者如何解释当时“完熟期”的这种剧烈变化?

四 关于理论的运用

满先生试图以自然科学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似乎仍有可议之处。如,文中以王绍武先生的方法来计算宋代气温的距平。但是,首先,王先生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宋代的情况?该方法在研究较近时期(约相当于竺可桢所谓方志时期)时,相关性可能很好,因为他的理论建立在大量方志等资料的基础上,尤其是同一区域的资料基本构成系列,进而以大量寒冷记录为基础展开。而宋代疆域既远逊其后各朝,这方面的资料留存很少,运用起来难免力不从心。他自己就说过:“1380年以前资料更少,也可能那时气候要暖一些。有关寒冷的记载更少。已经不大可能再做这样详细的分析”④。其次,满先生对一些资料作了有疑问的解读,很难得出正确结果。第三,元代以后,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清代的发源————————

① 《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

② 《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975年.

③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④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页。

第7篇

【关键词】四象;星象;时空;图式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201—06

四象,意指“四种神圣的生物”,是一套以动物形态出现的四个神灵。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体系将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宿,并分别由四象(神)统辖。象是中国传统星宫体系最基本的概念,作为四个赤道宫的象征,最终形成了由五种动物组成的四组灵物,分别具有四种不同颜色以及代表四个不同方向,并与二十八宿完成固定配合的严整形式,这便是东宫青(或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或鸟)、北宫玄武。四象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古人在观察星空时就已明确区分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更重要的是,四象成为“宇宙形态”的思维理念的典型代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一、起源——观象授时

四象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化理念,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的原生形态。《尚书·洪范》写道:“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日月星辰的移动,直接关系到季节的更替和气象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干湿又左右着农作物的生长。先民们经过长期的精心观测后发现,天体的运行变化实际上都忠实地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这个发现让古人找到了决定时间的准确标志,于是便采用观象授时的方法来确定时令季节、制订历法,逐步建立起识星体系。四象体系的形成最初来源于原始的识星模式。

满天繁星绚烂夺目,先民们如何观察和识别它们呢?为了便于观测,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一系列坐标体系便由之产生。不仅如此,先民们采用了一些非常奇特的方法,把纷乱复杂的星际世界梳理得井井有条。一般说来,有两条途径:一是首先认识天空中少数亮度极强的恒星,然后通过这些恒星再去认识其他的恒星;二是并不把恒星看作彼此孤立的个体,而是将成组的恒星幻化为一个图形,认识这个图形之后,再进一步熟悉其中的每一颗星。当然,这两条途径应该是并行的。由于天空可见的亮星太少,因此,首先确立星象概念并进而认识恒星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星象是古人对恒星自然形成的图像所作的特意规定,他们根据这些图像的形状,赋之以人物、动物、器物等不同的名称,于是产生了最古老的星座。后来组成四个象限宫的二十八宿的宿名即来源于星座的形象。以象与象的区分而建立星座是古人找到的识星捷径。任何对于星的深入了解,都是通过最初对诸星组成的象的认识由粗到细完成的。简单地辨识某一颗星只是整个观象授时活动中最原始的一步,古人必然不满足于这种孤立的观测,而要建立整个头顶星空的完整体系。北斗位于北天极,以及常年可见的特性使其成为与其他星宿联系的最好基石。《尔雅·释天》曰:“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由于岁差的缘故,北斗的位置在数千年前较今日更接近北天极,常显不隐,观测起来十分容易,成为终年可见的时间指示星。为了更加便于观测,古人把北斗七星中的每一颗星都命了名。《春秋·运斗枢》云:“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北斗围绕北天极所作的周日或周年的旋转,很像天盖上环绕天极旋转的钟表指针。先民们根据斗柄和斗魁的不同指向,来确定北斗与寒暑季节变迁的关联,创立了“斗建授时”。这种通过观测斗杓的古老方法,使得夜间某些恒星的出没或位置变化更便于被识别。

随着古人观测水平的提高,利用北斗决定时间的方法逐渐得到完善。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此有所概括:“用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对农时季节的确定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是单纯地依靠斗柄在上、在下便不够了。因此较后就出现了通过观测某几颗一定的明亮的星宿(如鸟、火、虚、昴等)在傍晚或平明的出没和南中(过子午线)的时间,来决定季节并制订比较准确的历法。《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蜗夷,日呖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土,日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毡。申命和叔,宅朔方,日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日中”、“宵中”指昼夜平分,即春分、秋分。“日永”即昼长夜短,指夏至。“日短”,即昼短夜长,指冬至。春分之日,昏七星中,七星是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说“日中星鸟”;夏至之日,昏心中,心宿又名大火,所以说“日永星火”;秋分之日,昏虚中,所以说“宵中星虚”;冬至之日,昏昴中,所以说“日短星昴”。日中、日永、夜中、日短,显示了一年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气候,包含着自然景象和人们耕作、休息、寒暖等生活内容。

有了分至点的划分,人们就可以按照时间来安排农耕狩猎。古人的分点的观测是建立在对大火星和参星的观测上的。先民们发现,初见大火星于东方时,与农时的春分时间接近;而大火星在夜空消失,位于黄道另一端的参宿取代大火星见于东方时,正是秋分时节。《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日阏伯,季日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商星也叫辰星,即指大火星。杜预《集解》:“商丘,宋地,主祀辰星。辰星,大火也。”大火星即东宫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参星则是《史记·天官书》中所讲的白虎。参商二星的授时传统与二子别离的上古神话有着巧妙的默契。事实上,作为一个完整的授时体系,参商二星融入龙虎两象很早便已存在了。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龙虎星象图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物证。按照当时的实际天象,参商二星恰好分别处于春分和秋分两个分点上,授时标志十分明显。这清楚显示出大火与参星在古人观象授时中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古代历法属于阴阳合历,就是以朔望月与太阳年并行为基础的历法。参商二星作为二分点的确立,也令四中星的观测逐步发展完善起来。

二、衍变——时空合一

北斗的巧妙运用,使北斗在时间方面,成为授时的主星;而在空间方面,二十八宿与北斗的相互联系则使其沿赤道组成了四个象限宫,即东宫、西宫、南宫和北宫。月亮在恒星间运动的周期是27.32天(恒星月),于是古人把赤道附近的天空分成二十八份,这就是二十八宿(取二十八,是由于它既近于恒星月的日数,又可被四除尽便于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区域)。二十八宿的形成是通过观测昏旦星象、间接推出太阳位置来定时令季节发展而来的,因此保留了一部分离赤道较远但自古为观象授时所用的几个主要星象。二十八宿及现有的这些名称是经过历史上多年的演变而逐渐完整定型的。二十八宿的形成与观象授时所取星象一脉相承,我们不能把它们分开。在早期,由后世东、西宫中的部分星象组成的东、西两宫似乎受到特别重视,这在包含有北斗和龙虎两象的河南濮阳西水坡星象图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甚至在数千年后的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漆箱星图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东、西、南、北四宫代表四象体系在宇宙空间的四方区域。而较之更早的年代,人们已经具有地理上的四方观念。

甲骨文里有合写的“四方”,也有分开来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它们都是“禘”祭的对象和风的住所。甲骨文卜辞中常见求年、求禾、祈方宁雨、向方求雨或祈方宁风的记载。风和方也经常分开祭祀,有时指明方位、附加方名。明辨四方在殷人的生活中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它不仅关乎宗教(隆重的祭方之礼),也关乎兴邦邑、建陵墓、促生产、固生活的实际需要,所谓知方而务事,通神而佑人。卜辞中有东南西北四方神名和四方风名,却没有标志时间循环变易的四季之名。其实,四方为空间意识,“四方风”则在很大程度上报告了殷人朦胧的时间意识。殷人是在对四方风的命名中渐次萌生了只有在后来才有的春夏秋冬四时观念。在人们所说的成为后来“五行说”始基因素的“四方说”中,四时观念是蕴含在四方观念之中的,四时是通过四方风暗示性地反映出来的。这样看来,空间方位在古人心目中无疑占据十分重要和显著的地位。

至此可以说明,商人的观念中初步形成了四方方位意识,更有意思的是,其中还包含了时间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方位意识是在太阳的启示下发生的,人类对方位的测定即源于日影的变化。如果我们把一年中每一天太阳东升时跃出地平那一瞬间的日影记录下来,再把这些天太阳西落时没入地平之前一瞬间的日影也同样记录下来,那么两个日影记录重合的时间就只有春分和秋分。这意味着二分日时,太阳升起的位置是正东方,而日落的位置则是正西方。因此,测量日影不仅是古人辨别方位的需要,与此同时,正是这种需要使他们客观上很容易认识两分点。也就是说,两分点的测定与古人确定方位的做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现了太阳运行至东、西两方或东、西、南、北四方的方位概念;另一方面,这种测得两分点的古老做法,导致了后来四时八节与方位的结合。春分和秋分,日出正东,日没正西;夏至日行极北,其后南移,冬至日行极南,其后北归,所以二分二至各主东、西、南、北。《尚书·尧典》记载分至四象分居四方之极,掌管四时。商代甲骨文至汉代的文献都明确反映了这一传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分至四中气与四季在早期是彼此分离的,它们的先后建立可能源于两个互为独立的体系。分至是借助圭表直接测得,因而成为建立太阳年的时间标记点,通过殷卜辞对四方风的记载能够系统地追溯出来。而四季的名称与农业密切相关,本于农业周期,其与农业周期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对季节名称的研究得到清楚的反映。不仅如此,四季的划分是以分至四气为基础的。农业季节作为早期的季节周期,强烈地适应着农作物的自然生长期,而四气的确立则适应着授时正位的需要。两个体系的最终结合便是四季的形成之时。分至四气以及后来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严格地说都是依据天文学标准平均分配的结果。首先人们通过平分两分日的距离很快找到了两个至点(冬至与夏至),而后通过平分四时(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找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接着他们把八节之间的距离平均三分,订立二十四节气。先民们用节气记时注历,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分至四气无疑是最早诞生的四时,而建立这些气点的最初目的则是确定标准时间和方位。

古人对于方位的重视还可从赋予方位以象征意义的活动中反映出来。除了视觉中“天圆地方”的直观感受外,方的确定能够满足古人对于秩序和稳定感的追求。当古人用“四方风”去隐喻地反映四时观念的时候,空间虽也面临时间化,但更主要的是,时间具有被空间同化的可能。因为古人是以理解空间的方式去理解时间,四时的观念必然带上四方观念的色彩,具有由四方风的隐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类似于空间观念的结构和特征。古人认为,风为震物之气,不同季节的风导致产生不同的物候征验。风由一方吹来,对雨量、收成有着不同影响,让古人敬畏风来的“方向”,如同日出日落之所。四方风作为四时的隐喻,决定了四时对四方、时间对空间的从属关系。通过四时四方的整合,天下万物形成了一种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人与万物都在同样的生命之流中迈进。这种以时间与空间合一为特点的时空观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则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成为四象体系的重要特征。

不仅如此,古人还将方位与颜色结合起来。古人对颜色关注的郑重性要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甲骨卜辞中就记录着殷人在祭方时对祭祀所用的牲的颜色需专门进行占卜。殷人多用白、赤、黄、黑等色,这一色彩选择深深影响着后人的色彩观念,白、赤、黄、黑四种颜色成为后来“五色”系统中的四种主要颜色。五色之中,颜色词“青”字出现最晚,迄今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字开始频频出现。《尚书·禹贡》云:“华阳、黑水惟梁州……厥土青黎。”《诗经》里也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东汉许慎是这样解释“青”的:“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春秋时期,祭牲的颜色和祭方之间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联系。孑L颖达疏:“《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璧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然则彼称礼四方者,为四时迎气,牲如器之色,则五帝之牲,当用五色矣。”色彩与方位的关系昭然明朗,其时大约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子》的《迎敌祠》中亦提到以方位色用兵迎敌之法,即以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的方色布阵出击。随着四象体系的日趋完善,青、白、赤、黑四色又与代表东、西、南、北的龙、虎、鸟和龟蛇四种动物相融合,演变为内蕴丰富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三、确立——崇拜信仰

《尸子》云:“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时空合一是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两种角度的结合。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空间是时间的表象,时间是空间的展开。我们看方位名词“西”,《说文》云:“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古因以为东西之西。”再如时间名词“春”,卜辞作“芚”。《说文》云:“春,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屯声。”如果说,春季的时间概念是以草木在日光下成长的空间来标示,那么,“西”则是以太阳运行落入西方的动态时间来标示。由此可见,不仅时空混合的观念在先民们的意识中早已显而易见,先民们更把时间与空间都视为感性具体的存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具象的时空观”。这种观念在四象体系发展中的重要表现是融入了具体的动物形象。

孔颖达《尚书·尧典正义》云:“是天星有龙、虎、鸟、龟之形也;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石氏星经》云:“奎为白虎,娄、胃、卯,虎之子也。毕象虎,觜、参象磷。……牛蛇象,女龟象。”古人为何会选择龙、虎、鸟、龟、蛇这些动物作为四象的原型呢?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倾向。有些学者将其看做是原始部落的图腾遗迹。而另一些学者却认为,它们可能与某些具体的星宿昏中时所代表的季节特征有关,因为四象体系与四季恰好可以相互对应。笔者以为,将具体的动物形象融入四象体系是一个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四象体系最初源于古人的原始识星传统。这里涉及关于对星象观察而生成的星宿崇拜问题。星象是先民们可以直接感官的自然现象。先民们很早就发现,星宿有指引方向、计算时辰、辨识气象等的实用功能,并且将之逐步演变为与自身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以及具有神秘力量的星神。自古就有“地上一个丁,天上一颗星”的说法。这种人星混同、人星相应的感知,在中国民间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日阏伯,季日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早在远古时期就有部族对星宿的观测乃至崇拜与祭祀。

出于祭祀的需求,四象形象应运而生。但是,四象图像并不可能只是对四方星宿所呈现的自然图像的复制和艺术化,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类似的形象原型,故而人们必然寻求身边的事物进行比附。当时的华夏民族主要位于黄河流域,所处地形为西倚高山,东临大海,而虎为山兽、龙为水族,故与西山、东海相配,显示出地域性的动物崇拜。

之所以选择动物,主要在于狩猎是先民们重要的生产行为。由于缺乏足够的狩猎手段,人们获得猎物并非易事,加上大型兽类的存在,使狩猎活动充满了危险,进一步加深了先民们对动物的依赖和恐惧心理。此外,动物还具有当时人类所不能及的力量,因此动物崇拜也成为自然崇拜的最普遍现象之一。布留尔认为,在原始人思维中,存在物里面有一种不容易为感觉觉察的神秘东西。原始思维具有具象性思维特点,借助具体物质对象完成推算。我们叫做经验和现象的连续性的那种东西根本不为原始人所察觉,他们的意识只不过准备着感知它们和倾向于消极服从已获得的印象,相反,原始人的意识已经预先充满了大量的集体表象,靠这些集体表象,一切客体存在物或者人制作的物品总是被想象成拥有大量神秘属性,因而,对现象的客观联系往往根本不加考虑的原始意识,却对现象之间的这些或虚或实的神秘联系表现出特别的注意,原始人的表象之间的预先的关联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且经验也无力来反对这些关联。为此,先民们往往把自己当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就发展到了动物或植物一类图腾崇拜。

不仅如此,随着四象观念的拓展,四时与四方逐渐完善。以往先民们一般通过自己的感觉直接解释“对象”,认识对象。他们基于生存本能和功利目的,利用直感的“相似”与“同一”把事物区分和联系起来,力求在无序的世界里建立有序的观念系统。先民们对时空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使得四象体系开始包含四时的物候特征和四方的空间意识。《淮南子》云:“春配鳞虫,鳞虫为龙属东方;夏配羽虫,羽虫为鸟属南方;秋配毛虫,毛虫为虎属西方;冬配介虫,介虫为龟属北方。”特别是“南北(夏冬)”的加入,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崇拜形式,而出现结合的状况。南天为日为火,日与鸟有同一性,北方为地为阴为下,所以也就有载地龟、驮地的麒麟(鹿)相结合的崇拜形式。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先民们所处地域的部族图腾也不断渗透融合进来,与四象体系所具有的四方内涵进一步融会。正如皮亚杰所揭示的,人类在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通过其内在机能——同化和顺应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则是通过主体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而这一切过程,皮亚杰认为,都无疑地受到早就存在于主体的“图式”的影响。他说:“全部认识都以一个机体结构为前提。”“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认识,甚至知觉认识都不是现实的简单摹本,因为认识总是包含着融于先行结构的同化过程。”这里所提到的“机体结构”、“先行结构”,指的都是“图式”。人类的认识“图式”确实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到最后总是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人类的认知“图式”,最基本的莫过于人类的时空观了。因为时空观不但决定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用何种方式进行感知,还决定了人类的因果关系等观念的形成,决定了人类对感知结果进行推理的过程。无论是从人类这个类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到,时空观念确实有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这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阶段上趋于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状态,就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三维空间知觉和一维时间知觉,而这种知觉必然随着个人头脑中的图式进行变迁。所以中国的天文观同时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文性。可以说,四象源起于星宿的观测及祭祀需求,从最初的识星体系的物化形式,到与方位、四季以及动物形象的融和,逐步趋向完善。中国人原初的四象体系已经具有由观念性、概括性发展而来的象征性,并最终形成汉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四象模式。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声像预报;解说词;用语库;网站链接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13

0 引言

电视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向公众天气预报的重要方式,也是公益性事业的具体体现,除了电视画面和主持人形象,解说词也是节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解说词质量的高低,以及口语化、人性化、生活化和趣味化,是天气预报节目能否取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电视天气预报收视率,创造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

张家口市气象局声像预报解说词的编辑人员,主要以50岁以上高级工程师为主,而气象节目主持人,则以30岁以下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兼职为主。结合工作人员组成的复杂性,开发了声像预报解说词用语库。

1 系统简介

图1为声像预报解说词用语库的设计框架图。程序设计主要考虑三大部分:解说词摘录分类、相关视频链接以及其它功能。(图1)

2 系统主要功能2,1解说词摘录分类

通过长时间的收集积累,目前解说词用语库有第一时间天气预报、凤凰气象站、CCTV1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CCTV7的农业气象服务等节目解说词的文字摘录,另外还收集了24节气以及气象科普知识。

2.1.1 第一时间天气预报解说词

第一时间天气预报的解说词风格比较口语化、人性化和生活化,尤其开头语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比如“清晨起床呢,总是希望看到窗外可爱的阳光,不过今天南方的朋友依然不能如愿,因为这里的天空还是满眼的雨水”,口语化的开场解说词,表达出了“南方继续雨水天气”的重点;再比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将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一天,尤其是东北很多地方,今天将会继续晴朗升温”,开门见山,概括了大部分地方本日的天气主题是晴朗和阳光,东北尤其明显;再比如,描述天气变化不大时,这样写开头语:“新的一周又要开始忙碌了,不过天气却并没有翻开新的一页……”。解说词用语库共收录了一百多篇第一时间天气预报解说词,供编辑人员参考学习。

2.1.2 凤凰气象站解说词

凤凰气象站的主持风格及解说词比较独特,相比第一时间天气预报,除了口语化、生活化,更显人性化、趣味化和通俗化,不仅有主持人和天气现象画面,每一期都配有不同的背景音乐。正如《凤凰气象站》网站的描述:“不论屋外是风是雨,不论心情是阴是晴,走进《凤凰气象站》,就走进了一段实用、有趣、开心的旅程”。

2013年清明节结束,凤凰气象站的解说词这么描述天气:“大范围的雨水,倒真是应了杜牧的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了,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出它淡淡的悲凉和丝丝怀念的味道。绵绵的雨水还能维持多久呢?城市预报后接着聊……欢迎回来,雨好像是清明最真实的写照,不过就好像算准了日子一样,清明一进入到尾声,这雨好像就有停歇的意思,明天,清明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国大部分地方天气将是阳光当道,雨水稀少……”。口语化、趣味化的解说词和活跃的主持风格,适合张家口市做文艺类节目插播天气预报时参考使用。

2.1.3 其它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解说词

除了第一时间天气预报、凤凰气象站解说词,还收录了部分CCTVl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CCTV7的农业气象服务解说词。相比前两者,CCTV1天气预报的语言风格,适合做新闻天气预报时参考效仿;做农业类电视天气节目,CCTV7的农业气象服务节目风格更贴近农民心理。

2.1.4 24节气

节气与天气、节气与农事息息相关,24节气歌里有“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的说法,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是对节气和天气的写照。24节气的时候,解说词适当加进节气的含义、节气与天气、节气与农事的相关知识,更贴近生活。用语库收集了24节气的相关知识,供解说词编辑人员查阅参考。

2.1.5 气象科普知识

观众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不仅需要了解天气预报,更想了解预报内容在生活里的具体含义。比如气象台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如果顺便在解说词里提及“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对观众来说更通俗易懂,预报内容也更实用。

解说词用语库,收集的气象知识有降水等级划分、气象与健康、气象与交通、气象与能源、天气谚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城市热岛效应等。

2.2 相关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视频链接

2.2.1 中国气象信息网

中国气象信息网,有很多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视频,且每日更新,这些视频无论从界面的策划设计,还是主持人风格和解说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值得本地工作人员学习和参考。图2为中国气象信息网部分视频网站链接的下拉菜单,链接菜单有中国气象局视频在线、第一时间第一印象、CCTV1的朝闻天下天气、CCTV1的午间天气、CCTV1的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CCTV4中国新闻天气、CCTV5的天气体育、CCTV7的农业气象服务、CCTV9的新闻英语天气预报、凤凰气象站和教育台的校园气象站。随着气象信息网站视频的不断调整,视频种类又相继增加了风云进行时、天气在变化和早间农业气象。(图2)

2.2.2 中国影视信息网

中国影视信息网里的天气预报视频种类不及气象信息网,在气象信息网更新滞后或者网络原因不能正常使用时,使用影视信息网链接。

2.3 其它

2.3.1 输入“关键字”查找文本功能

为了方便解说词编辑人员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相关的参考解说词,程序设计了依据“关键字”查找文本功能。如果输入关键字“雷雨天气”,就可以搜索到以下内容并放入界面文本框:“很多东西都有两面性,雷雨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加大湿度、制造大量的负氧离子,同时也在威胁着大家的安全,提醒大家雷雨天气里不要在室外接手机,因为这样就好比拿着一根避雷针站在旷野当中一样,不过相信在雷雨天气里,细心的人不光不会接听手机,而且也不会拨打自己朋友的手机电话……”,文本框支持复制功能,方便编辑人员拷贝。图3为输入关键字查找相关文本的流程图。

2.3.2 按“春夏秋冬”四季查找

程序把解说词做了四季划分,只要单击任何一个季节的按钮,相关搜索内容便显示在文本框,内容可以进行复制。

2.3.3 文本框字体的放大和缩小功能

目前,撰写解说词人员的年龄基本在50岁以上,而主持人的年龄在30岁以下,针对使用人员年龄两级分化的特点,程序设计了文本框字体的放大和缩小功能,最小字号为8号,最大字号为24号。每点击一次放大或缩小按钮,字体就放大或缩小2个字号。

2.3.4 本地优秀解说词摘录

通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声像预报解说词用语库保存了数年的本地解说词,方便编写人员查阅。例如查询本地“冬至”的解说词,可搜到相关的内容如下:“受雾影响,今天我市和阳光碰面的时间可能不足6个小时,温暖的太阳由此越发显得珍贵。不过,好在冬至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地方习惯吃饺子,有的地方包混沌,还有一些地方要吃狗肉和羊肉,反正都是即饱口福又补身体的好习惯,眼看冬至之后就要迎来数九寒天了,多给身体打点基础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只是不知道电视机前的您准备怎样过?”。

2.3.5 本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视频收录

本地有一些优秀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视频,有参加比赛的,有节假日刻意制作的,也有日常工作收录的。对于天气预报节目制作者、解说词撰写者和主持人,这些视频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程序设计了打开解说词制作稿件的菜单按钮,只需单击,便可打开相关word文档,同时从气象台报文获取天气要素填写进文件中。

3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短短几分钟,不再停留在单调的天气要素播报,更是集音、像及解说词内容于一体的一期电视节目。其中解说词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是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对电视观众才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解说词用语库的设计使用,使张家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内容更加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和通俗化,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修整,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秀清,谢小红,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撰写技巧,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8)增刊:33~34

[2]韩青山,撰写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湖北气象,2001(4),42~44

[3]朱锦萍,杜月辉,写好电视天气预报解说词的几点体会,山西气象2008(6):44~46

第9篇

中秋节赏月等习俗的形成同样耐人寻味。中秋之夜,赏明月,让人们自觉地去体验、感受圆月、月下境界与各种风物之美,2021年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请您阅读!

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五彩冰皮月饼:

主料:冰皮月饼粉适量

辅料:大枣适量、山药适量、紫薯适量、南瓜适量、菠菜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大枣去核切片,放入蒸锅蒸熟。

步骤2.蒸煮后打成泥状,用不粘锅,不要放油,小火炒干。

步骤3.山药、紫薯、南瓜去皮切块,上蒸锅蒸熟。

步骤4.放入料理机,打成泥,菠菜洗好打成泥。

步骤5.接下来和面,放入冰皮月饼粉,揉成面团,彩色面团做好了。

步骤6.包入泥枣馅,放入模具,按压出膜。

步骤7.做好的月饼放入锅蒸5分钟。

广式莲蓉蛋黄月饼:

主料:月饼粉200g、太古转化糖浆150g、花生油50g、陈村枧水3g、咸鸭蛋黄18个、红莲蓉或白莲蓉710g

辅料:蛋黄(刷面)1个、蛋白(刷面)1勺

制作方法:

步骤1.咸鸭蛋黄放入烤盘,入烤箱140度,烤7分钟左右,取出放凉,要注意时间和火候,7分熟即可,千万不要烤裂或烤出油,(蛋黄最好买市场上那种生的咸鸭蛋回家自己磕出蛋黄,网购的蛋黄腥味太重);

步骤2.把糖浆倒入玻璃碗内,加入花生油和枧水,搅拌均匀。

步骤3.筛入月饼粉,用手揉成团;

步骤4.移入另外一个干净的容器内,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静置1小时;

步骤5.取1小块红莲蓉或白莲蓉,和蛋黄放一起,称出53克(做的是75克的月饼,饼皮是22克,馅和蛋黄是53克,由于蛋黄的大小不固定,所以馅料没办法确定要多少,只有和蛋黄一起称岀53克);

步骤6.将蛋黄包入莲蓉馅内,搓成小球,一共包了十八个;

步骤7.从冰箱取出饼皮面团,将面团分成18份,每份约22克(我是按75克,皮馅3:7的比例分的);

步骤8.取一块面团压扁,包在莲蓉馅上面,用虎口将面皮轻轻的往下推,推的过程中要边推边转动,直到推到将近底部,然后翻面,继续用虎口处慢慢推进靠拢,并收口;

步骤9.包馅的时候最好戴上那种一次性的防粘手套,比较好操作。

步骤10.将包好的月饼放在低粉里,稍微沾点面粉,模具内也撒上一些面粉,晃一晃,使面粉附在模具上,再将多余的面粉倒出,把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具,压出月饼形状;

步骤11.用喷壶在月饼表面上少许水,然后放入提前预热至200度的烤箱中层,烤5分钟,待花纹定型后取出,刷上一层蛋黄水,只刷上面花纹,侧面不刷,(蛋黄水是用1个蛋黄一勺蛋白拌匀的.);再放入烤箱烤,这时的烤箱温度要调低点,调至180度;

步骤12.继续180度烤15分钟即

五仁月饼:

主料:面粉200g、糖浆150g、枧水2g、植物油50g

辅料:花生碎100g、芝麻70g、瓜子仁70g、葡萄干60g、白糖75g、熟糯米粉110g、植物油30g、凉开水

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和陷的材料。

步骤2.馅料里加入白糖。

步骤3.加入植物油。

步骤4.炒熟的糯米粉,加少许清水,搅拌均匀,能揉成团为宜。

步骤5.糖浆,枧水和植物油,搅拌均匀。

步骤6.筛入面粉,和成面团。

步骤7.将馅料分成30克,面皮分成20克每份。

步骤8.面皮压扁,放入馅料,包好。

步骤9.包好的月饼裹上一层面粉,放入模具内,按压定型。

步骤10.烤箱预热,先烤5分钟定型后刷上一层蛋液,再烤15分即可。

广式豆沙月饼:

主料:食用油20g、豆沙350g、转化糖浆75g、中筋面粉100g、枧水2g

辅料:蛋液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转化糖浆,枧水,食用油,放入盆中,搅打均匀

步骤2.筛入面粉

步骤3.和成面团

步骤4.和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好,室温醒一个小时

步骤5.豆沙35克一个,饼皮15克,分好

步骤6.把豆沙馅包入饼皮内,滚圆,收口朝下

步骤7.用模具压出花型,可以沾点面粉,防止粘模具不好脱模

步骤8.做好的月饼胚子入烤箱之前,喷水,烤箱200度预热,烤5分钟,拿出刷蛋液,再烤15分钟

步骤9.烤好的月饼出炉,等回油

中秋节保存冰皮月饼的技巧自冰皮月饼一亮相,就成为月饼市场上的新宠。它晶莹剔透的冰皮、清甜的果酱馅料、冰凉的口感赢得了市民的喜爱。但冰皮月饼的存放方式很讲究,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因为冰皮月饼的馅料是新鲜的果酱,常温下容易变质;其次,冰皮月饼的饼皮主要是用糯米为原料做的,饼皮融化之后会变成粘乎乎的糯米团。因此,冰皮月饼必须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特别是切开了的月饼,最好放在速冻格,且要尽快吃完。

一般,在未开封的情况下,把冰皮月饼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库里保存,要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食用。之后再将吃不完的冰皮月饼放在速冻格里保存。但从冰箱的速冻格中直接取出的冰皮月饼并不能马上食用,因为在速冻格里保存的月饼会变得硬梆梆的,口感欠佳。最好的方法是在吃之前的半小时,把月饼从冰箱的速冻格换到冷藏库中让月饼自然解冻,这样,便能品尝到软糯香甜的冰皮月饼了。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冰皮月饼在常温下不能保存超过两小时。因此常温下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比如饼家准备了冰皮月饼专用的保温袋子或者装雪糕专用的保温袋子,在这种袋子保护下,冰皮可以保证两个小时不融化变质。另外,冰皮月饼在存放时,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本来的口味和特色。

中秋节节日习俗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1]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