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欲望教师

欲望教师

时间:2023-05-30 09:0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欲望教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欲望教师

第1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 表现欲望 培养初探

一、声乐演唱中表现欲望的含义和意义

黑格尔曾经对人的表演欲望进行过细致的描述,他认为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当有了这种价值实现冲动时,也就形成了表现欲望。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到声乐演唱中来说,是指一个演唱者愿意利用自己的歌唱技能,通过对作品的演绎,获得观众认可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个人演唱欲望的满足、对作品内涵的充分体验和与观众获得的情感共鸣。可以看出,表现欲望和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其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能够促进表演者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在表现欲望的推动下,演唱者会积极主动地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体验。声乐演唱是建立在声乐作品基础上的,一方面,声乐作品本身就是表现欲望的诱因,另一方面,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深刻体验,能够为声乐表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能够帮助演唱者形成良好的演唱心理。不管是成名已久的歌唱家还是歌唱的学习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紧张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控,将会使歌唱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如果表演欲望强烈,则会使演唱者自觉地将精力集中到演唱本身上来,原来紧张的因素反而变为了增强自己表演效果的工具。最后,能够对声乐学习产生能动作用。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反复和艰难的过程,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势必会使演唱者感到枯燥和厌倦。而表演欲望则更像剂,能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在表现欲望的驱使下,学习者能够自觉调整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欲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人的心理环境中,心境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影响心境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特别是对于声乐学习和演唱来说,其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求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境,继而获得表现欲望的激发。举例来说,人站在空旷的高山顶上,都要情不自禁地高呼一声,根本原因就是此时此地的环境使然。具体来说,声乐教学中的环境创设,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具体环境,包含教室和琴房以及内部的物体摆放等。如琴房,作为学生歌唱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有明媚的阳光、摆放整齐的书籍、镜子以及一尘不染的钢琴等,学生们就会迅速形成一种积极歌唱状态。反之,如果是一个脏、乱、差的琴房,势必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和反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物质环境有足够的关注,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将会使接下来的学习和演唱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作品环境。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对作品的环境进行复现,也是激发起学生表演欲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一个作品情境,学生的表现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样的场景,情感会被充分激发,并愿意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这种情感,由此也就获得了表现欲望的激发。所以,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作品环境,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表现欲望激发的基础性因素来看待。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歌唱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要以良好的音乐素质作为基础。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不但能够使个人的歌唱欲望得到激发,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舞台表现。具体说来,这种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难以想象一个基本功不扎实的演唱者,会渴望在舞台上歌唱。只有基本功越扎实,学生才越愿意将自己的歌唱技巧表现出来,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所以歌唱技术的练习和夯实,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歌唱技术越娴熟、越扎实,舞台表演的效果就越好,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烈,从而对下一次表演充满渴望,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是良好歌唱心理的形成。每一个歌唱者在初期的舞台实践中,都会产生紧张感,都会认为自己的表现有很大缺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调整。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技巧进行掩饰和弥补等。又比如培养学生顽强的性格和意志。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乐学习经历和学生分享,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声乐偶像,用这些歌唱家的经历和事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三)端正教师的态度认识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尤其是作为声乐教学来说,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来说,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声乐教学和表演的热情。教师自身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毫无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可言,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榜样作用,通过认真、专注的教学,起到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将这种对声乐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般。”尤其是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不足,教师应该以宽容的胸怀和极大的耐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这种信心始终伴随着自己的声乐学习,使其作为歌唱表演欲望的基础。 (转第页)

(接第页)

最后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历史和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观念,让很多教师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感,认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统领者,教师在学生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不得有半点疑问或不满。但是作为音乐教育这门强调体验的学科来说,很多知识、技能和感受的获得,必须要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内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应该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艺术实践的建设

表演欲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次次表演成功的喜悦,无疑是表演欲望不断强化的基础。长期以来,艺术实践的缺乏是高校声乐教学中一个最大的短板,所以应该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让学生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不断收获表演的经验和愉悦。

首先,作为学校来说,要下大力气完善相关实践设施的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通过专业的舞台建设,激发起学生的歌唱欲望。同时,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和当地的一些文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专业和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

其次,作为教师来说,要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和团委等负责各类活动举办的部门定期会谈,制定演出计划,让声乐专业的学生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在教学范围内,每一个教师都担任多位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的举办,模拟出一个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如每周定期的公开汇报演唱、带有竞争性质的擂台赛等,教师作为评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并对每一个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细致点评,让他们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争取表演机会。通过充分的艺术实践,不但能够让个人的歌唱技巧得到充分锻炼,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经过了一个必备的从紧张到从容驾驭的舞台表演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面对观众的掌声、教师的认可等,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表演欲望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含蓄和内敛,这和西方人所追求的个性、自由有着本质的差别。作为声乐演唱来说,这是一个长处,也是一个短处。长处在于演唱一些西方曲目时,常常会因为这种民族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短处在于,声乐演唱毕竟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具有热情积极的一面。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有目的地加强对表现欲望的培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环境方面、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艺术实践四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不仅是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同样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事业获得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栋.声乐教学中对沉重心理素质的调节与把握[J].中国音乐学,1996(1).

[2]廖家骅.音乐表现欲的启发和思考[J].人民音乐,1995(7).

第2篇

但是,今天的许多教师的行为却与他们职责极不相符,违背了人们对他们的角色期望。社会不断进行着社会分工,社会各个阶段的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变化总是会与人们的欲望限度和行为操作发生冲突。

一、当前的教师失范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的教师失范主要表现为教师行为、学术不端、权利腐败行为。

教师主要是借助其教育身份,通过诱导或强迫学生满足其生理欲望。学生往往也因为害怕老师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满足教师的需求。如教师郑凯文、吴春明、杨启发、陶表功等等。实施者与实施对象年龄差距大,并且大部分是持续性、多发性的。从程度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行为是为人们所咋舌的,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家长不愿让旁人知道孩子的遭遇以及学生的恐惧,所以,往往教师行为还具有隐蔽性。

学术不端的教师包括从各大名校的领导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进行学术研究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科技的发展,但是,这些人却和其职责相违逆,做出危害社会伪科学或者是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如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李连生、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等等。

很多教师权利腐败主要是因为对角色权利这一资源的占有,大部分人都是高校的高位领导,如原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原长春大学副校长门树廷、武汉大学(微博 招生办)分管后勤和基建的常务副校长、常务副书记陈昭方、龙小乐等等。同时,涉嫌的金额也非常地庞大。人民群众对教师的贿赂也是道德的一大缺失,表明权利腐败还具有双向性。

教师、学术不端、权利腐败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往往会忘记他们的职责是学生赋予的,即马克思所说的异化。教师失范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特征,促使他们失范的个人原因多么多样化,但是,都是因为欲望没有收到很好地限制,缺乏道德素养,其次是法律规范不够缜密,没有明确规范教师的欲望范围。

二、解决对策

根据涂尔干对社会失范的研究,现代社会失范行为的产生主要是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以及法律对个人行为约束的减弱,因此,要使得人们的欲望有个限度,就要加强道德建设,还要树立法律权威。

(一)道德培养

教师失范主要是因为道德缺失,因此,教师本身要不断加强个人的道德,明确自身的职责。我们国家也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每个人都会成为教师,任何一个即将成为教师的人都会通过一些模仿对教师这一角色进行领悟,使之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因此,如果前人或者是周围人没有给他树立起一个良好的行为或者是传递道德的思想意识,那么,他的行为就有可能表现出不道德,因此,加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完善法律

加强对个人欲望的限制能够有效克制教师行为失范,控制个人欲望就不能仅仅只是依靠个人的道德控制,要靠法律来克制个人欲望的限度。涂尔干认为仅仅只是依靠惩罚的方式的法律不能够很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的,是不适应整个社会的社会分工的,因此,还必须建立恢复性法律来弥补压制性法律的不足。

1.压制性法律的完善

压制性法律主要是一种消极的法律,通过对失范者的制裁,取消失范人原有的权利,来实现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的目的。我们要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惩治那些严重行为失范的教师,既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职责,也能够警醒社会上的人们,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2.恢复性法律的完善

第3篇

   陈家琴

(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学,江苏  淮安   223300)

摘  要: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善于解决问题,更要善于提出问题,面对当前英语教学中“重讲解,轻阅读”的现状,更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设疑激趣,能够立足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阅读的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析了“设疑激趣”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疑激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学习技能,培养学习能力。我们知道“疑为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中,才能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高中英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阅读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不高,导致这一部分教学效果不高。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设疑激趣”的方式,能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通过学生的阅读,教师的点拨,学生又能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一、课前设疑,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阅读应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实现,教师阅读不能替代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始讲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用问题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先简单提出基础性问题,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即When、Where、 What happened、Result),这样学生就知道从哪几方面去关注阅读。再如苏教版高一英语《Unit 9 Technology》中教师提问“The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that she/he has had something in her/his pocket and ask them to guess what it is. They may use the expressions listed on the blackboard.”教师通过让学生猜口袋里有什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英语模块5《 Unit2 Project》一节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设计导语提问“What are the three longest rivers in the world?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Yangtze River?”激起学生对长江三峡无限的向往和急于了解的心情,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课中设疑,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的阅读设疑不能是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学目的却达不到,好的问题设计,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对文本地阅读,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信息,使教师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Unit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阅读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writer came across ? 2、Why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felt she had a chance to distinguish herself by inventing something to catch  the snakes but not harm them? 3、Why did the writer not use powders to solve the problem? 4、Why did cooling the snakes make them less active? 5、In which order did the writer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cooling the snakes? 6、How many attempts did she make to in order to make her solution efficient?7、why do you think she failed for the first time?8、what two factors that helped the writer solve the problem successfully? 通过这些问题串,学生在问题中穿行,就好像沿着阶梯攀登一样,最终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达到知识的最深处,从而掌握课文学习的重点。

三、课后设疑,引发学生再读的欲望

好的阅读教学应该由问题而来,也要在问题中结束,给学生文虽完,但意未尽的感觉。教师要在一节课结束时,按照知识体系为学生设计承上启下的新问题,能够让学生再重新深入地读课文,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与回顾。例如教师在讲完一节课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例如《《 Unit2 Project》阅读讲解完后,教师进行再提问“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biggest problems with China is environment? What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doing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Can you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在课文之外继续去阅读寻找一些有关长江三峡,有关污染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能够再次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第4篇

关键词:唤醒;主动求知;策略

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唤醒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笔者就如何唤醒学生主动求知欲望做了以下探索:

一、利用好奇心理唤醒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一名言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换言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然而,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表演:老师用塑料梳子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再用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又可能会怎么样?(头发飘起来)。看了老师的表演,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我想弄清其中的原因,我想弄明白是什么缘故……)。这样的导入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

从建构主义思想出发,充分运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理,合理地设置情境,适时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由大胆地猜测,当探究成为学生内在需要时,教师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做到动手又动脑,方法由学生自己想,材料由学生自己选,结论由学生自己表达,整个环节,层层递进,学生高度投入。

二、利用熟悉的现象唤醒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时,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现象的回忆,符合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科学问题。

比如,教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接亮小电珠》一课,第一个探究活动是“连接比赛”。教师分别给各组准备了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比一比,哪组先接亮小灯泡?等各组点亮小灯泡后,问:我们这样用手按着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你们觉得是否不太方便?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经过学生一番讨论后,教师提供电池盒和小灯座,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点亮小灯泡。在此基础上,请一组同学用实物演示电路,然后,教师介绍用简单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这样,经过思维论证后很自然地转入了实验验证的环节,整个流程体现“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的探究过程,各个环节步步推进,自然和谐,不露痕迹。

三、利用有趣的现象唤醒求知欲望

兴趣是探求新知时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自主探索的最活跃成分。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甚至使学生感到意外的情境,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并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从而激活探究的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展示情境,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后,把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来。例如,笔者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当教师和学生分别把一个马铃薯放到一杯水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马铃薯是沉而老师的马铃薯却是浮时,就感到很意外,就很容易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中去发现与提出“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在做出“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可能与马铃薯的轻重有关。”“可能与水的不同有关。”等假说后,开展井然有序的科学探究。

四、利用结构材料唤醒求知欲望

有结构的材料蕴含着问题,向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某种特定的联系,体现有关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学生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操作,可以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食盐、面粉、沙子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对于面粉能不能被水溶解学生的争议比较大,有的小组说能,有的小组说不能,这时候教师不是一口断定是或不是,而是应该把问题抛还给学生:“为什么你们组这么认为?”“理由是什么?”“对其他组的结论有异议的依据是什么?”在实验课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因为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不标准而出现的误差,这时也可以“我们再来做一次,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总之,我们教师要弯下腰来与学生一起参加探究活动,一起展开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我们的一份子,老师也在和我们一起探究、一起学习,是我们学习的伙伴,并且还可以让自己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从实践表明,运用以上策略,可以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运用,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浅谈几点:

一、激趣性提问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二、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启发性提问

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悬念猜想式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可先不作答复,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铺垫性提问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提问课本所联系到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

六、设疑性提问

第6篇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便是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休。传统教学不鼓励学生创新,独到见解视为异端,只要求符合“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被当作等待“填食”的鸭子,而不是跃跃欲试、充满求知渴望的雏鹰。结果,教师的教学计划虽完成了,学生原有的积极性却消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自然也就得不到培养。由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一、消除心理障碍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

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

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便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3.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境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地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地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便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地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地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要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形成结论,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常用方法。这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启发性。人的积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条件。二是要有深入性。对于深入性的阐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更能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够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多种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励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一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浮华,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可见,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参与,教师提问就必须剥去华丽的外衣,去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和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第7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呢?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居高临下的看待学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便是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休。传统教学不鼓励学生创新,独到见解视为异端,只要求符合“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被当作等待“填食”的鸭子,而不是跃跃欲试,充满求知渴望的雏鹰。结果,教师的教学计划虽完成了,但学生的原有的积极性却消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自然也就得不到培养。由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一、消除心理障碍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形成宽容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 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3. 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 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景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强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的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突破教学陈规,让学生的表现欲在充分参与中实现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的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的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的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 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形成结论,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常用方法。这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启发性。人的积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条件。二是要有深入性。对于深入性的阐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更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够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多种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励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一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浮华,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的参与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无需动脑的“问题”,这种提问是肤浅的,这种参与也就停于表面。可见,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参与,教师提问就必须剥去华丽的外衣,去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和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3.教学活动要多样化课堂提问。能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但这种一问一答只是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形成某种交流,学生参与的面不广。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成了必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可以采取听说读写训练,采取讨论、演讲、研讨等方法,这些教学手段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有针对性,可行性,才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

第8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是把数学问题以历史事件、现实生产生活的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中,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的知识点,形成有趣的数学问题,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做个数学游戏、讲一个数学故事或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数学问题的悬念,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这时,再经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例如,在进行《轴对称的性质》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这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兴趣,学生很想知道结果,从而学生求知欲大增.这样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的问题多了,自主学习的欲望自然就高了.同时这也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数学知识能使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益,否则就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给生产带来损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情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有了学习欲望,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数学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增强了记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提供探索时空,体验成功乐趣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知识.如在学习《镜子改变了什么》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问题,我给学生提供二个自主探究的机会.

1.直观表演,深化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镜子和预先写好的数字或文字进行直观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和他们的思考、总结,知道镜子到底改变了什么,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抽象概括,建构知识.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识很容易就画出镜子里所看到的数字或文字,进而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过于“勤奋”地教,一味追求把问题讲深讲透,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并且学生不动脑筋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必然会导致学生“惰”性的产生,大大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越来越狭窄.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要给学生一片发展的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将是一朵盛开的花,他们都将走向未来,作为老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要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三、鼓励学生合作,赏识学生见解

第9篇

关键词:艺术性;疑、趣、情;创设;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设民主、平等、友好的合作师生关系,一节数学课的成功还是失败主要看学生是否全体参与,在数学课上学到有用的数学。要想真正落实到全员参与,教师必须用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及教师自身情感的艺术去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

一、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是教育的媒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心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为了萌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我十分重视课前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我从疑、趣、情三字入手。

1.以疑激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讲乘法的意义时,我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问:买一本作业本5角钱,我买3本作业本用多少钱?生通过讨论,很快得知5+5+5=15(角)。接着我又问:那么12本呢?50本呢?你们还用这种方法吗?生很快就发现用这种方法会很麻烦。那么该怎样来计算呢?通过设疑,很快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也顿时活跃了起来。

2.以趣激情

数学教材本身含有趣味的因素,教师应用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例如:在讲“比例尺”时,我首先带学生去看地图,然后就告诉学生从某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有多远,学生就会问:“老师你不测量,是怎样知道的?是谁在帮助你?”我笑着回答是“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通过这一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3.以情激欲

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激发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例如,在讲减法意义时,在开课时,根据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以歌伴舞的形式进入课堂,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进行伴舞,下面小朋友唱歌,歌唱完毕后,全班同学评价两位伴舞演员的表现,都说表现很好,接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枝铅笔,每人奖一枝。接着问:现在老师手上的铅笔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还剩几枝?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加深了对减法意义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三、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空间

第10篇

关键词:活动材料;创作欲望;优质教学

春期的全园教学观摩活动,我们选定了美术,磨课是在同年龄组教师之间开展的,通过“教师自我设计同年龄组教师间说课提建议改进试活动再反思改进全园观摩”的过程,一个独具匠心、富有新意的美术教学活动产生了。其中,大班一位老师的《我爱运动》更是主题明确,目标完成轻松愉快。目标是:1、观摩模仿人物运动姿态,尝试用绘画方式表现不同的动态造型;2、检验用水粉在T恤上作画的乐趣;3、激发幼儿对锻炼的兴趣。过程是:1、看录像片段,欣赏奥运精彩瞬间;2、通过游戏观察、模仿运动员的姿态初步感知人物动态造型;3、欣赏范例“运动T恤”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进一步感知构图与色彩的运用;4、解决在布上作画的难点,提出具体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展示幼儿作品,听音乐做运动,结束活动。

观摩活动结束后,在全园的教学研讨会上,教师们对该活动进行了如下评价:1、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从视觉、肢体动作等感官来理解感知人物动态造型的变化,教学重点突出;2、活泼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使幼儿在活动中一直充满探究和创作的欲望。教学形式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3、在提高幼儿绘画技能方面,教师能够恰当给予帮助,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布上作画的难点解决较好。在评价临近尾声时,有位教师针对本活动的操作材料提出了质疑:“活动从过程、效果上来看是成功的,幼儿对人物的动态造型、色彩运用技能都获得了发展,幼儿情感也有一定的收获,但是让每位幼儿准备一件T恤来进行绘画材料,投入是否太浪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们各抒己见,一部分教师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应该讲究幼儿操作材料的低投入、高产出,每位幼儿准备一件T恤作画是投入大了点。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活动材料是教学策略的载体,不同的材料向幼儿传递着不同价值的信息,可帮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理念,在本活动中老师运用T恤作材料让孩子进行绘画,是激发幼儿浓厚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

各方带着自己的观点阐述着对教学材料的认知和理解,这个问题也使我陷入了深思,结合多年来对教学的感悟,我产生了这样的分析和思考:

1、活动中新颖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操作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通过材料呈现出来,本活动如果改用绘画活动中一成不变的操作材料――纸张来让孩子完成作品,可能会使活动本身失去神秘感,不能更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本活动操作材料的情感性促使幼儿对活动充满期盼。

活动中的T恤是每个孩子自己或家庭成员的旧T恤,材料本身充满“亲和力”,教师让之在活动中变身为带有运动图案的T恤,彩绘后穿上它作很多系列活动,如:参加运动会、旅游、观看运动会时作啦啦队成员等,对幼儿而言既亲切又贴近时代生活,幼儿在整个充满人文色彩的活动中学习,情绪愉悦,情商提高,能力提升,因而对孩子的全方面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3、本活动操作材料具有探索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在衣服上进行水粉绘画,不但让幼儿感受了材料的多样性和与纸张不同的质感,还大大增加孩子的探索欲望,满足了幼儿爱挑战的心理特点――这次老师让在T恤上作画,下次是否考虑在玻璃上、泥巴上、墙上等?会让孩子产生许多思考及联想,给以后的美术活动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些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有趣、生动。

我认为该活动材料的投入比较得当,但是针对本活动材料的层次性还是有所欠缺,教师在投入材料时不仅要注重幼儿的普遍兴趣需要,还应该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这一差异体现在该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不同,绘画材料质感的变化对本身绘画运动造型有困难的幼儿来说,更是增加了难点,因此,应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所有幼儿在同一内容活动中获得个体原有经验的提升。

我对该活动操作材料的分析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从美术活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又反思了教学材料在其它活动中的运用:浏览《纳要》,“周围生活”、“身边物品”、“自然材料”几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说明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应该是多种多样,具有多功能的,如:我园男体育教师(下转21页)(上接17页)经常用呼啦圈、平衡木、小椅子、竹竿等常见材料设计成各种情景,让孩子扮演多种角色,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收到良好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兴趣在古代就被重视,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对做任何事情的重要性。在如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成了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和新异之感变成其持久的学习兴趣,拥有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接受、汲取,内化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语文教师应着力探索的课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设“景”与生“情”

所谓设“景”生“情”,即创设教学情景与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爱学生为前提条件,融洽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个良好的情境,一个适合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能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感和紧张感,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堂教学中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凡此种种,说明了学生在书本中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割裂不无关联。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并能尽快吸收、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就要创设一个个令学生兴奋,并要与之融为一体的教学情景。过去,课本就是生活,就是全部;现在,生活即是课本,即是活学活用的教材。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贯穿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是介于童年期(小学)和青年期(高中)之间的,是半成熟、半幼稚、半独立性、自觉性、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会像小学生那样有盲目的“向师性”,但却具有朦胧的“择师性”。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除了教好所教科目外,更要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能乐于和学生交朋友,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教师真诚的笑脸、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深深的爱,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使教与学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疑”与“激”趣

设“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即设法造成学生思维上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使其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会通过主动思考探究来排除困难。而激发出来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是实现成功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首先,课前设疑。新课伊始,教师创设出有趣、新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会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神经,使学生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他们推到主动探索、求知的位置上。挑战性的问题会使学生由原来的对知识的平衡状态转变为不平衡状态,形成认知上的冲突,这时,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心理就会产生再获得平衡的需要,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便油然而生。

其次,课中设疑。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强素质、发展智力与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计问题,注重“存疑”,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问题上面,把大大的问号装进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对未知的知识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设好“疑”,就如同平静的湖面掷下一个石子,激起一层层涟漪,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这个“疑”字有一探究竟,不解决就不会罢手的欲望,使他们处于奋斗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最后,课后设疑。课后设疑,可以温故知新。课后设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一堂课的结尾所设的“疑”,既可以使本堂课与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又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课堂结尾所设的“疑”的延伸点,客观、科学地引导学生逐步总结规律,提出设想,根据他们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自行解决问题。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爱学、乐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参考文献:

[1]张娟华.浅议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

第12篇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而创新能力则是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教科书要求的知识点,但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却遇到困难,很多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他们的掌握程度仅仅局限熟练掌握某一类题型,当提问方式发生变化时,学生便不知该如何挖掘和运用知识。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可以总结为学生随知识点的掌握过于片面,思想僵化,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并不少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从思维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我国教育界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狂潮,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那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这对于我国未来一代的培养和民族社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呢?

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而数学创新意识则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创新的态度和认识,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或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创新意识。在2000年初(高)中数学教学标准中对数学创新意识有更为明确而具体的阐述: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它至少包括数学创新欲望、数学创新情感、数学创新观念。

二、准确把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教师要树立创新教学的意识。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一是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三是数学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

(2)激活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初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最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潜藏的、无意识的本能,它没有明确的、稳定的指向,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来激活它,可以说,学生的数学创新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教育的产物。作为数学教育应将学生创新欲望的激活作为培育创新意识的第一要义,在教学中要很好的保护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的创造潜能与禀赋得到展现,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三、充分提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闪现的创造的火花,稍纵即逝,如果我们教师引导保护不够,就会扼杀这种创新的动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一是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教师在学生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二是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三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初中数学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好奇的源泉。好奇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这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