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蓝莲花许巍

蓝莲花许巍

时间:2023-05-30 09:0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蓝莲花许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2、歌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穿过幽暗的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的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蓝莲花

穿过幽暗的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的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穿过幽暗的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的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第2篇

遇见许巍之前,我对流行音乐了解得不多,只在中学时代听了些朴树、老狼的歌。当其他女孩儿开始学习如何穿衣、打扮时,我还做着背一把吉他浪迹天涯的梦。

有一年暑假,我们姐弟仨一起动手,用硬纸壳做了个吉他模型,靠在墙边,远远望去竟能以假乱真,虽然弹不了,却可慰藉我们想要一把吉他的心情。

初遇许巍,是在2005年,十八岁的我在北京读大一。

那天,我去看望一个老乡。他房间里的影碟机放着歌,上百首流行歌听得我昏昏欲睡,忽然一个声音响起:“我的心曾乘着风啊,自由穿行梦想里啊……”这歌声是那么纯净,歌词也有质朴的诗意,令我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我赶紧查看歌单,原来这与众不同的歌声来自许巍,那首歌叫《悠远的天空》,碟里还有他的另一首歌《曾经的你》。我问老乡许巍是谁,可惜他也知之甚少。

过了些天,我在宿舍看电视,某个节目结束时放了一首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我觉得声音十分耳熟,如与故人重逢。室友说,这首歌叫《蓝莲花》,是许巍唱的。我恍然大悟,哦,又是许巍!他到底是何许人也?再问,室友也摇头了。

那时候生活窘迫,没有电脑和网络,想要了解一个歌手并不容易。

转眼间寒假快到了,班级组织了元旦晚会。晚会上,一个叫L的高高瘦瘦的男生,和朋友合唱了一首许巍的《故乡》。

听到“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时,我再次为许巍的才情惊艳;而听到“我是永远向着远方独行的浪子,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时,我不禁微笑,觉得男生这样唱,很可爱。

回老家的前一天,我在街上闲逛,偶然走进一家音像店。一盒专辑吸引了我的目光,封面上长发的许巍抱着吉他,神情落寞,标准的流浪歌手形象。《故乡》、《九月》、《完美生活》、《晴朗》、《我的秋天》、《青鸟》、《那一年》……专辑中的歌名很有现代诗的味道,正契合当时正开始写诗的我的心境。

那盒专辑好像要四十多块钱,囊中羞涩的我犹豫了半天,还是一咬牙买了下来,既为邂逅许巍高兴,又为花钱心疼。

老家有台破旧的影碟机,到家的当天晚上,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试听专辑。那盒专辑总共有三张,我们一张张听过去,只觉得旋律动听,歌词隽永。毕竟阅历尚浅,还处于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班得瑞演奏的唯美钢琴曲的年纪,我的感触并不深。

过了春节便是2006年。家里本就困难,加上我和妹妹上大学,更是捉襟见肘。我千辛万苦找到的兼职总是不靠谱,钱没挣多少,上当受骗倒是常事。这一年我过得心力交瘁。

2007年,经常失眠的我买了个杂牌的MP3,每晚用音乐屏蔽室友们的卧谈声,在胡思乱想中渐渐入睡。

那时,我对专业课提不起兴趣,上课时间往往被我用来看文学类书籍。我还开始喜欢那个叫L的男生,一见他就低下头,这样也同时看到了自己寒酸的打扮,自卑到尘埃里。

某天,有人来学校招聘学生兼职,具体工作是在报刊亭推销一本新杂志,每天干三小时,每小时工资十元,共二十天。大家都说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我于是兴奋地前去面试。

学生们把一间教室围得水泄不通,公司领导坐在里面,每次叫五个学生进去面试。轮到我和几个室友时,领导逐一问我们对“推销”的理解。前面几个都答得谨慎、规矩,而我也许是急于给领导留下印象,突然脑袋一热,说:“其实,我觉得推销就是忽悠。”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

领导说:“你错了,推销是将我们产品的优点展示给买家,怎么能说是忽悠?”

挨个问完后,他一挥手:“好,你们几个都通过了。”然后,他指了指我,“除了你。”

走出教室,面试还在继续,但已经和我无关。我不想回宿舍,于是去了图书馆,戴着耳机在灰暗的书架间茫然地走着,为失去机会而懊悔不已。

突然,耳机中响起《故乡》。清脆流畅的吉他前奏如泉水一般涌来,仿佛有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慰我的心,随后许巍沧桑沙哑的嗓音伴着掷地有声的鼓点,一下一下重重地敲打我的心,仿佛在说:“坚强点儿。”

我怔住了,靠着书架,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被人拥入怀中。那是一首唱给爱人的歌,我却听出了励志的味道。

晚上,室友们都做完兼职回来了,七嘴八舌地谈论各自被分在了哪个报刊亭,谁今天卖出去的杂志多……一个朋友把我叫到走廊上,说:“主管说还缺人呢,你明天再去公司面试吧!”我犹豫着答道:“我今天已经被淘汰了,再去不好吧?”她鼓励我:“这有什么嘛,那么多人参加面试,他不会记得你的,明天再去试试呗!”

第二天,我转乘了好几趟公交车,找到位于一条小巷子里的公司,又坐在了那位领导对面。当再次被问到对“推销”的理解时,我把早已打好腹稿的答案背了一遍。领导听完,爽快地说:“你今天就去上班,找主管分配地点吧!”我刚起身,他忽然问:“你是不是参加过面试啊?”我点点头。“难怪看着眼熟呢。”他嘀咕一句。

此后,每天下午我转乘三趟公交车,来到位于亚运村的一间报刊亭,在棉衣外面套上肥大的土黄色宣传T恤,手捧一本杂志向路人推销。西北风肆虐,我冻得打颤,鼻涕横流。买杂志的人很少,好在这不和工资挂钩。

报刊亭由一对山东夫妇经营,他们为人和善。几天后,他们不让我再站在外面,叫我进报刊亭里陪他们三岁的女儿玩。小姑娘调皮又可爱,三个小时不再那么难熬。

那段时间,我总是晕车。有天晚上,我想吐,提前冲下车,扶着站牌,大口呼吸寒冷如刀的空气,才感觉稍好了些。不那么难受了,我抬头看看北京没有星星的夜空,等待下一趟车。后来,我画了一张表格,每过去一天就用红笔划一个大大的叉。

兼职结束后,大家结伴去领工资,我因为少做一天,领到了570元。第一次拿着一叠自己挣来的钱,我觉得格外厚重。

这年寒假,家乡比往年温暖,田野向南的一面居然冒出了碧绿的野荠菜。某天傍晚,我和妹妹挖了一篮子荠菜。天空中飘起小雪,我们就着炒荠菜,小酌杜康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向往的正是这样的时刻吧?

饮得微醉,我打开影碟机,让许巍的歌声灌满房间。伴着歌声,我晕晕乎乎地想着未知的将来,想着喜欢而无望的人。

2008年,我和妹妹听着许巍,写下了近百首诗歌。弟弟也听着许巍,自学了吉他,做起当歌手的梦。

毕业后,我继续到某个大学读书。同学中喜欢许巍的人很少。我曾将许巍推荐给一个朋友,她说,她知道他,还说他的歌调子软绵绵的,听着想睡觉。

正如那句话:“不曾在黑夜里哭泣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想,不曾在黑夜里哭泣的人,或许也难以听懂许巍吧!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心敞开,把迷茫、孤独、忧伤、渴望、喜悦、温存、恬淡……全部呈现给听众。他的赤子之心看似纯净脆弱,实则丰沛顽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歌手也唯有西安能出,许巍的气质与西安确实很般配。

有个同样喜欢写诗和听许巍的男生,和我成了朋友。

一天,他告诉我,广电总局正在举办电影剧本比赛,让我试试。于是,我冲着那笔诱人的奖金,每天待在宿舍里,一边创作电影剧本,一边循环播放许巍的《闪亮的瞬间》。这首歌的前奏轻快跳跃,非常契合敲打键盘的节奏,常常让我有种着了魔般的感觉。

剧本写的是校园故事,男女主角因为许巍的《完美生活》而相识。“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故事和许巍的歌一样,有诗歌,有梦想,有沧桑……后来,我的剧本没有获奖,但它依然是青春留给我的宝贵礼物。

2010年秋天,我凭着一摞发表的文学作品,得以进入一家杂志社工作。上班后,我每天都会路过当年做兼职的报刊亭,而那一家三口早已不在。

那年,家中景况渐渐好转。春晚开始,我们一家人却在院子里开起了自家的晚会。弟弟弹吉他,姐弟三个合唱了一首《晴朗》:“这是初次的感觉,好像天空般晴朗……”

我仰起头,乡村的夜空中星光闪烁。

去年春天,我在湖南凤凰的北门城楼下,偶遇一名流浪歌手。他正弹唱《蓝莲花》,当他唱到“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一句时,我和朋友以及一群听众,高声齐唱:“蓝莲花——”歌声在门洞中回旋,也激荡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从《那一年》到《时光·漫步》,从《爱如少年》到《此时此刻》,许巍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真挚。八年了,许巍就像我的精神恋人,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子里给予我温暖和慰藉。

如今,许巍已年过不惑,我也不再是青涩少年。这些年,我听着他的歌渐渐成熟,感受着他的心境变迁,实属生命中一份难得的幸福。

“道路艰险,并不平坦,我还能在这里,幸运地将这一首歌献给你……”许巍在《逍遥行》中表露感恩之心,而我心中的感激恰如他那首《救赎之旅》的歌词:“直到如今,每当轻声念你,才发觉一直以来,我被你的爱拯救,被歌唱拯救……”

第3篇

[关键词]观音山;意象符号;电影音乐;主题升华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2011年上映的一部作品,影片以三个高考落榜青年的流浪开始,以女房东常月琴自杀、三个青年继续人生之旅结束。影片大部分篇幅是在表现三个青年的青春叛逆、流浪、迷茫和脆弱,但是因为加入了三人与女房东常月琴的因缘际会,就在青春题材里加入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于是影片不再单纯地展现不羁的青春,而是扎根在“生命思考”这一深刻的主题上。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三种主要的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

一、意象符号的运用

意象符号指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并且蕴含深意的事物,由于意象往往与故事情节、影片基调、主题思想相通,所以随着意象的不断闪现,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和思考意象背后隐含的深意,进而会跟随不断重复的意象和变化发展的故事情节,产生与主题相一致的情绪积累,最终意象符号会帮助观众领悟出隐藏在深处的主题内涵。意象符号因为其所象征的意义的多义性和延伸性,自动弥补了叙事层面的空白,有助于主题思想的显露和揭示。《观音山》中出现的意象符号主要有三种:火车和铁轨、破烂汽车以及观音庙。

第一个明显的意象符号是火车和铁轨,影片多次出现三个青年在铁轨上行走嬉闹、扒火车、卧轨等情节,贯穿影片始终。火车和铁轨的意象与三个青年人的生存境遇紧密相连,是象征青春的主要意象符号。火车和铁轨多存在于荒凉的郊外,出现在孤独冷清的环境中,象征了青春的孤独、脆弱。这正是南风、丁波、肥皂三个青年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底层,流浪在社会边缘。他们都有着不幸的家庭,过早进入社会,逃离给他们带来阴影的家庭。风驰电掣的火车上,三个青年肆无忌惮地喊叫,无拘无束地感受风穿过头发,看广阔的山川河流飞快后退,这表现了青春的叛逆不羁、倔强潇洒。他们仿佛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然而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城市相比他们如此渺小。通过这一意象符号,影片含蓄而生动地展现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人漂泊、孤独的心境,透视出他们倔强叛逆的年轻面孔背后的迷茫和脆弱。

第二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破烂汽车――常月琴的儿子出车祸的车。这辆车不仅象征着常月琴破碎绝望的心,还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常月琴是退休京剧演员,一年前儿子车祸去世,只剩她孤苦一人,她经常独自坐在破车上痛哭。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到观音山兜风,常月琴发现后,歇斯底里地冲他们发火。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她后,情绪崩溃,在破车上痛哭一场后割腕自杀,被南方三人救回。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陪伴在她身边,四个人相互取暖。常月琴的心境渐渐平静,她把破烂的汽车修好,开车带着南风三人到观音山上兜风。

以上是影片中与破烂汽车相关的所有情节,这一意象与常月琴的心境相互映照。一开始常月琴经常在破烂的车中痛哭,说明常月琴还没从失子的悲痛中恢复,她第一次自杀是在极度悲痛的情绪中做出的冲动选择。后来常月琴把车修好,表明常月琴的痛苦心境已经平复,她最终仍然选择自杀,是在冷静地思考生命归属后作出的清醒选择。常月琴的跳崖,出人意料,这样的故事结局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和耐人寻味。

第三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观音庙,震后观音庙变成一片废墟,常月琴四人决定帮助和尚重修观音庙,这个重修的过程是四人找寻生命信仰的过程。修好观音庙后,常月琴向和尚诉说自己对生死的困惑。和尚说:“无生无死,便是最好的未来。”无生无死,就是让人坦然看待生死,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然而,常月琴并不认同和尚的观点,她认为生命总得有所归属、有所依赖才能继续,而她生命的归属是爱与陪伴。她说“人不应该永远孤独”,只有亲人的爱与陪伴才可以让她不孤独。生命的无常让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她不敢再轻易依赖他人的陪伴。虽然南风三人的到来让她感到开心,但是她恐惧这样的快乐不知哪天会突然消失。在现世,她已找不到归属感,所以她只能去彼岸世界找寻亲人,找寻归属。

影片的结尾是南风、丁波、肥皂在飞驰的火车上驶向未知的远方,他们默默地为常月琴的死悲伤落泪。生命的信仰是爱与归属,青春的叛逆倔强、顽劣不羁,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常月琴的奇遇,无疑使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信仰做了一次深刻的探寻。

二、电影音乐的运用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现代电影缺一不可的两个要素。电影音乐是电影声音中的重要一类,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画面效果的需要,间断性地出现在影片中。音乐和画面的准确搭配,使得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富有节奏和戏剧性。《观音山》中有两首音乐运用得很成功,分别是许巍的《蓝莲花》和一首伊朗作曲家佩曼・雅斯达尼亚创作的曲子。“在影片中有两种主要的音乐类型。渲染音乐(underscoring),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电影音乐;当音乐来自看不见的来源、常常是无形乐队时,这种音乐便出现了。但音乐也能作为戏剧自身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这里指的就是源起音乐(source music)。”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属于渲染音乐,在电影画面中充当背景音乐;《蓝莲花》属于源起音乐,来源于常月琴儿子出车祸的车的音箱,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是一首快节奏动感音乐,在影片的三个地方出现。第一个地方是南风三人扒火车,他们在火车上感受风驰电掣。此时,快节奏的打击乐和弦乐交缠着响起,像铁的震颤声,又像强烈光线给人的眩晕感。这种音乐和肆意不羁的画面搭配,生动地表现出青春的张扬不羁。第二个出现的地方是扒火车情节之后紧接着闪现了常月琴的几个日常生活画面,同样的音乐,配合上常月琴的几个镜头产生强烈的反差,此时的音乐反衬出常月琴孤独悲痛、茫然无力的内心世界。第三个地方是三个年轻人再次去扒火车,他们到达一处吊桥,南风走到吊桥中间,低头看桥下急速翻滚的江水和泛着白浪的漩涡。这次的音乐配合着火车上摇晃眩晕的镜头、孤独的吊桥、不知奔向何处的湍急河流,表现出三个青年人心中的迷茫。

《蓝莲花》是一首歌唱青春和梦想的歌曲,这首歌在影片中做了特殊处理,由于它来自于车祸后的车的音箱里,所以《蓝莲花》在快到部分时出现了短暂而刺耳的间断,这一小段的间断正是车祸发生的瞬间。这样特殊的处理,在特定的情节和画面中,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蓝莲花》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出去兜风,路上打开音箱就是这首《蓝莲花》。随着音乐的响起,镜头从三个年轻人兴高采烈的脸上,切换到常月琴睡梦中眉头紧皱的痛苦的脸上。这首歌配合着南风三人兜风地画面,烘托出青春的活力和潇洒;兜风的愉快画面和常月琴痛苦的睡颜产生强烈反差,衬托出常月琴内心的孤独痛苦。第二次出现,是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后,精神崩溃,她深夜坐在儿子出车祸的车上,拧开音箱,《蓝莲花》放到断开的那段,这段记录着儿子死亡时刻的音乐,让常月琴失声痛哭。冰冷地歌唱着青春和梦想的残破歌曲,将常月琴内心的悲痛和绝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电影《观音山》中这两首音乐的运用,都成功地渲染了影片特定情节和画面的氛围和情绪,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暗示了影片主题,给观众带来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只有将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画面、情节、音响等其他表达元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电影内涵极大丰富,使观众获得音画合一、视听统一的立体而完满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电影整体的艺术水平。

三、主题的过渡与升华

《观音山》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通过三个情节突变来实现的,这三个情节转折分别是:南风三人租住的小区要拆迁,他们租住了常月琴的房子;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奋力抢救;重修观音庙后,常月琴跳崖自杀。

第一个情节转折将原本不相干的南风三人的青春故事和常月琴老年丧子的生死故事融合在一起,将青春主题和生命主题扭结起来,使影片主题深化到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上。影片这一转折前后,表现的是社会底层青年人的漂泊迷茫,以及老年丧子的悲痛孤寂。第二个情节转折,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四人关系改善,组成临时家庭,彼此取暖慰藉。这个转折着重表现了四个人之间的互相温暖。第三个情节转折,当观众感觉影片就要平静结束时,故事结局突然大反转,常月琴的跳崖自杀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很多观众都以为常月琴还是没有想开,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常月琴想清楚了人为了什么而活,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转折将生命主题升华到最高点,然后戛然而止,给观众以震撼和对生命的思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观音山》如何从青春主题一步步深化到生命主题,最终落脚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上的信仰,人如果没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会失去活着的信念和意义。《观音山》就是要引发观众去思考“人为何而活”,引发人们去寻找自己心灵的方向。常月琴最后的选择,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人之所以能生活,是因为有生命信仰支撑着人的精神,生命的信仰就是爱和归属感。常月琴失去了爱和归属感,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爱和归属感缺一不可,这才是人能好好生活的依托。这两者的稳固形态就是家庭,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给人源源不断的爱和坚固的归属感。南风、丁波、肥皂三人都有着不幸的家庭,他们的流浪和漂泊正是寻找“家”的过程。与常月琴的相处,让他们停留下来,误以为找到了“家”。但这样的临时家庭虽然有爱,却没有归属感,常月琴的自杀,使“家”的幻影破灭。影片结尾,南风、丁波、肥皂坐着不知开往何处的火车继续流浪,他们需要继续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信仰,寻找爱与归属,找到了才能停下脚步,不再漂泊。

第4篇

许巍在新专辑《爱如少年》里运用了一大片温暖与爱的字眼儿。有人说,许巍的新歌太平淡、太商业化。对此,许巍回应道:“生活总是往好的方向走吧,如果一个人活得整天特拧巴和痛苦,还有什么乐趣?做音乐也一样,这和商业没什么关系,只是自己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自然地转变。”

“我那时候不是愤青啊”

许巍,这个名字从1996年伴随着田震专辑里的一首《执着》出现在人们面前。许巍自部队退伍之后就专心音乐创作,后在西安组建乐队,再后来离别恋爱多年的女友,独自一人到北京发展。

1994年底,当这位西安的音乐才子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北京寻求机会的时候,他的音乐才华就备受圈内人瞩目,之后便是签约,推出专辑并获奖,他的作品《两天》的歌词还被文学专家选进《中国当代诗歌文选》。

然而,即使在1997年首张专辑《在别处》的时刻,许巍依然是一名落魄的北漂文艺青年。

在许巍的首张专辑中充满了“绝望”这类词语,也象征着中国大陆第二代摇滚人的艰辛。当年的那些歌曲,是许巍通过在地铁口卖打口带,在朋友家借宿,泡面维生,炮制出来的。

一首经典的《两天》,“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唱哭了一大批人。

有不少人说早期的许巍还是很愤世嫉俗的。许巍回道:“我那时候不是愤青啊!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我是愤青呢(笑)!《在别处》里面是有很多英式噪音摇滚的元素在里面,但那些音乐还是挺唯美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算是一种误读吧。我一直是一个喜欢唯美的人,只是每一个时期表达这种唯美的音乐形式不同。”

曾经,他非常喜欢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涅”的音乐,那种颓废让他着迷。后来他才知道乐队灵魂人物科特・科本之所以写出那么颓废的音乐和他本人的生活状态有关,科本极度抑郁,最终自杀了。“这东西误导了很多人,他们认为摇滚乐就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颓废的。”许巍说。

1997年12月31日,许巍出了一次车祸。也恰好是那天,北京音乐台的一个有关摇滚乐的颁奖,颁给许巍《在别处》专辑年度最佳专辑奖。他没能去领奖,是朋友、原黑豹乐队的主唱栾树替他领的奖。“我的第一、二张专辑,现在看来,似乎很多人都说好,认为那些歌都言之有物,其实只是因为那些作品的情绪更加外露,就像烈酒一样,喝下喉咙就立刻会有呛的感觉。”

许巍说,那次车祸像是一下子把他撞醒了,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这么颓废下去。他觉得过去自己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关注自己是不对的,他开始放开眼去看社会,开始关注现实,开始看各种传记。

然而,他自己现实的生活境况并没有更好的改变。在光环之下,他收获的却只有失望。专辑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却销量寥寥,公司(红星生产社)的倒闭又让他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走。许巍在《那一年》中唱道:“这么多年你还在不停奔跑,眼看着明天依然虚无缥缈,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

“在录《那一年》时,我是吃着抗抑郁的药录完的,出录音棚时腿都站不住了。感觉真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这时的许巍“根本没饭吃”。“一个新人签一个唱片公司,版税很低,你只能养活自己日常的生活,我当时的版税买两把吉他,买一个音箱,够一点生活费,基本上就没剩下什么了。你要有演出也能生活,我当时又没演出,基本上就是在家呆着,那你就可以想象我当时的收入水平了。”

一直到2000年,“实在活不下去了”,许巍只好回西安。“《那一年》出来后,我还是到别人家蹭饭吃。那年我已经30岁,老是这样我难受,我想我不能老这样下去。做音乐不能养活自己,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实。我当时已经准备改行,做一个别的工作。”

摇滚里的琴棋书画

许巍回到西安后,看到很多老朋友都在开公司、做生意,就希望他们能带他“下海”。朋友们回他:“你还是做音乐吧。”

“他们都劝我做音乐,说你都坚持这么多年了。但我当时实在是不想做了,在家呆了一年后,最后还是签了上海艺风音乐公司。”签约之后,阳光雨露取代了早年的孤独无助,同时英式摇滚的曲风也更明显,许巍终于慢慢开始了稳定的生活。他说因为自己有抑郁症,便上网去查看,发现原来中国有那么多人深受抑郁症的折磨。于是,他走出自己,观察周围的社会。“看到有人下岗了生活过得那么苦,我开始觉得自己生活也没那么差。”他反省了自己很多,对生活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摆脱了抑郁症的侵扰。

“审美的情趣改变了。当时我对自己整个的人生做了一次重新的思考。我那个时候的写歌状态其实也不是特别好,因为和‘艺风’签约之前,2000-2001年,我在家里无所事事,都不想做这行当,状态特低迷,对于未来也充满了迷惘。当决定要再做音乐的时候,我也希望能通过音乐让自己重新振奋起来,不想再消沉下去了。这是一种转化,讲讲自己痛苦的事,有的人会宣泄就直接宣泄出来,有的人会说自己是不是该积极点儿?你会想到更多的人,更多人跟你一样。你是希望大家跟你一样消沉,还是跟你一起更好?这是一个态度上的转变。”

许巍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健康的生活时间表。“不再晨昏颠倒,而是每天8点起床,锻炼,再读历史、读佛经、读一切感兴趣的书,然后练琴,写音乐”。而他从中也得到了巨大的创作灵感。“譬如我的那首《蓝莲花》,很多人听了说是首情歌,但其实是写玄奘的。因为当时看他的书,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么牛的人,给你的震撼特别大,自然旋律就出来了,这是我这么多年音乐创作没有体会过的。”

“以前我喜欢昆德拉、凯鲁亚克、马尔克斯这些作家,喜欢读《在别处》、《在路上》、《百年孤独》这样的书,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觉得就是些唐诗宋词、书法、山水画,读读看看就行了。我从30岁以后才开始真正了解咱们自己的文化,越是了解,越发现中国文化是这么深邃,这么博大精深,感受点皮毛,就足以发现自己的渺小。这些经典中,有很多是你看似不起眼,甚至平淡,我终于懂了,原来经典不一定是激情澎湃的,需要很多渲染的,也可以是简单、清澈、平淡、朴实的,而后者似乎更能让人感动。”

2002年,许巍推出的唱片《时光・漫步》大获成功,一个带着沧桑却更加温暖的声音立即得到更多听众的认可,专辑大卖40万张,让许巍一下子走出了当年的阴影。2003年,在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礼上,他一人获得11项提名并最终夺得包括“最佳摇滚乐歌手”、“最佳摇滚乐专辑”在内的四项大奖。

少年依然摇滚?

历经四年时间,2008年10月15日,许巍发行自己的第五张专辑《爱如少年》。放眼当今国内乐坛,没有几个人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

然而,当许巍携着呕心沥血的创作站在公众面前时,却见到迎面飞来许多“板砖”。

《爱如少年》里一大片“温暖”与“爱”的字眼儿,与第一张专辑《在别处》里铺天盖地的绝望、彷徨、茫然对比明显。有歌迷评论道:“那个紧张、忧郁、有些疯狂和燃烧的许巍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换来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发福男人送来的闲言碎语。当文艺青年变成文艺中年,不再纠结不再抑郁,很快会转化为对人生的豁达。这种豁达可能带给他‘爱’与‘温暖’的从容态度,也可能带走他的创作灵感。”

有人说许巍不愤怒、不摇滚了,那还是许巍吗?

“很多人就觉得我是个‘愤青’。我20多岁的时候比你们酷多了,也极端、叛逆得多,但现在我是三四十岁的人了,现在还那样也太‘二’了,那就是没修养了。”许巍回应。“每个人都要真实地生活。我现在也写不出以前的那种歌了,如果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地那么做痛苦状、愤怒状,就太假了。其实人活着真的很不容易,你每天打开报纸就可以知道。别老是想着震撼,那是种奢望和幻想。”

“音乐就是音乐,摇滚乐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单元。世界是复杂的,像滚石乐队这样始终保持一种摇滚属性的人很少。我不想界定自己。别人说什么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忠实自己每个时期对音乐和生活的真实理解。”

著名乐评人郭小寒评论道:“《爱如少年》这张专辑让我们看到了许巍并没有止路,而是在完成自己内心的参悟与修行。就像凯鲁亚克在写完《在路上》之后,还能写出《达摩流浪者》。在经历了迷茫孤独的青春期,烧干了身体所有外部的欲望之火之后,在漫长的四年的‘第洲的旅行’中,在山下喝茶的许巍似乎已经参透了生命,渐渐看到了彼岸,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

第5篇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介绍

(一)流行音乐的时代性

流行音乐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例如在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我国的音乐从七十年代末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娘子军连歌》到八十年代的《太阳岛上》、《送别》、《珊瑚颂》等的转变。由此可见当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心理诉求是相吻合的,所以响应时代的音乐可以给群众产生共鸣,也符合群众的审美素质。另外,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对于流行音乐的传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响应时展的表现之一,例如歌曲创作的故事背景为当下公众关注的事件,这就非常有利于流行音乐的传播,如近期由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牵动国人心弦,一首为马航370祈福之歌《等你回来》在众多网友之间传播开来,引起了不小反响。再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人们口耳相传的歌曲《我和你》、《北京欢迎你》也是跟随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将奥运会热潮注入到音乐中,是奥运精神在艺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流行音乐的大众化

通俗易懂、大众化是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曲目都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为主,曲目内容多倾向于大众的心理情感,以第一人称视角对歌曲歌词进行构建,旋律简单易唱,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演唱过程中,很容易找到共鸣点,在欣赏和演唱中,对学生的演唱技能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这一点与传统的古典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流行音乐易学易唱,旋律清晰简洁,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其旋律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元素,通过歌词来对歌曲中的思想内涵进行理解,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的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其中的情感进行表达,例如歌曲流行歌曲许巍的《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这首歌旋律清晰豪放、朗朗上口,“蓝莲花”是一种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谢的植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这首歌的内容是与生命有关,歌词内容积极向上,在精神上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这种歌曲的教学很受大学生欢迎,可以通过这种歌曲将音乐技能和知识有效的教授给学生。

(三)流行音乐的多元化

如今文化的发展逐渐依赖于网络化,多元化互联网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艺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学生接触流行音乐也更加的便捷,大陆、港台和欧美流行音乐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存在越来越普及,给我国的音乐文化带来更丰富的元素。所以流行音乐有着极强的多元化特点。

来自美国黑人的“嘻哈”类音乐,这种音乐饱含了舞蹈、说唱、服饰和涂鸦等众多元素,是一种街头文化,也代表了一种新新人类的生活态度,其咬音准确,节奏感极强,结构紧凑;另外还有演唱风格独特的“饶舌”歌曲,这种歌曲带有独特的手势和动作,音乐节奏简单直接,演唱方式比较随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到押韵的即兴歌词中去,歌曲整体顺畅顺滑;还有牙买加流行音乐的“雷鬼”,这种音乐比较细腻,更加注重对电声乐器的使用,音乐形态强调的多为社会、政治及人文关怀。

二、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高校音乐教育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跟随社会文化发展的步伐

目前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引领时尚的潮流,与时俱进的更新速度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的有关音乐的协会、团体出现,出现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行音乐原创、音乐表演等活动,流行音乐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发扬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将流行音乐教学带入音乐教学中是响应时代号召、跟随大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

随着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音乐教育列为主课类科目中,对于音乐鉴赏课、音乐基础教育等课程的课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可见教育部对高校的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不过音乐教育的开端并不乐观,毕竟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大多源自于其具体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但是对于音乐的教育是过于理论化的,其教学的曲目大都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再加上教学方法和策略还存在不足,所以很容易导致音乐课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俗的、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流行音乐才能满足大学生对音乐的需求,我国音乐领域包括三大体系:严肃音乐、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其中严肃音乐和民族音乐已经在各大高校中普遍的存在了,也已经拥有了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但是大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更多的在流行音乐上,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加入流行音乐教学,对流行音乐进行全面的介绍,针对流行音乐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教学内容要时刻跟随社会潮流,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完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得到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认可,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积极主动的接受音乐教育,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是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功能来看,流行音乐是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力。流行音乐的特点有:生活化的语言,活泼明快的节奏、易于传唱、包含丰富真挚的情感、跟随时代潮流,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所以相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来说,流行音乐更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对音乐教育的提高和改革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应用的实施策略

(一)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灌入到音乐教学中

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是其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高校音乐教师要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灌输到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舒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丰富生活、提高审美、增强生活情趣的工具,不要只注重教授给学生一些死板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先对流行歌曲的演唱进行教学,掌握一些娱乐手段,改善学生学习音乐的心态。

(二)音乐教学要针对大学生情感需求

流行音乐的生活化特点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校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里特点,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响应大学生多样化的情感需求,例如对《同桌的你》、《蜗牛》、《春天里》、《追梦赤子心》等不同题材的歌曲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三)将音乐理论知识巧妙的灌输到流行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去

在确保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展开丢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了,但是要保证从实践到理论教学的过渡性要巧妙,不能过于僵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适应性,以及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两者要协调发展,不能一味的只将流行歌曲教授给学生,也不要一味的只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例如在对歌曲《青花瓷》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曲目段落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发声特点、节奏掌握进行探索,学生在自由的演唱练习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

第6篇

听歌风雨桥

庞青松

很久没去风雨桥了,那天晚上突然想去那里散散心……

穿过炎热的大街,步入亲水走廊的人流,遥望风雨桥,它的楼宇正笼罩在一片金色的灯光里,青瓦白脊,庄严肃穆,仿佛阳光仍停留在桥上。十几分钟后到了风雨桥,只见成百上千的人从四面八面涌向那里。桥西是风雨桥广场,广场上正上演着城市夜生活最大众化的一幕,阵阵音乐声中,人们翩翩起舞,那份整齐,那份优美叫人惊叹美与健康的召唤力之强,不管白天有多累,不管心中曾有多苦,夜幕降临时,人们总是涌向各个广场,在音乐声中忘记疲劳,在舞蹈中追求健康与快乐……

从广场走上风雨桥,但见灯光如昼,来来往往的人摩肩接踵,粗大的廊柱上,一幅幅对联,文采飞扬,意蕴丰厚,优美动人(见《游清江风雨桥》),站在桥上,阵阵凉风吹来,感觉像绸缎拂面一样,柔软而凉爽。向北望,凤凰桥像一道彩虹亮着美丽的光芒,向南望,禧福汇的彩灯图案像水一样流动着,立体感很强,勾勒出城市夜晚的形象,叫人直叹:城市最美在夜晚。桥下,清江水倒映着这座金光四射的风雨桥,远处的礁石上有勇敢的少年正在在享受跳水运动带来的快意,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从礁石上向着水面俯冲而下,或背对清江水一个鲤鱼打挺飞落河中,会游泳的人们正在水中劈波斩浪,享受着清江赐予的凉爽与快乐……桥上,中间是行人,两侧摆满了小摊,有做推拿的,有画画题诗写词的,有书法展,有推介水写纸的,有小工艺品,什么多功能风扇灯,还有什么“云南十八怪,米上刻字卖”……这些人真勤劳呢,白天,他们不知道在哪里辛劳着,一到夜色降临,便又纷纷拖箱提包赶往这里,有人为谋生,有人为自立……

突然,桥上传来了阵阵歌声,循声望去,靠南边桥栏处有一点歌台,一支小乐队,电脑、音箱等设施俱全,点歌台的主人应是一对中年男女,5元钱唱一支歌。一位满头白发老年人正在和着音乐放声歌唱,虽然年纪已大,但唱歌的现场掌控能力却很强,很投入,节奏准确,轻重拿捏恰当,他唱的是《送战友》,唱到动情处,还走向面前的观众与他们握手……一曲唱完,这位老者发表感言,他说:“歌唱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歌唱能给我们带来健康,是唱歌帮我战胜了病魔……谢谢大家!”听了他的话,观众们的巴掌都快拍烂了……人们一个接一个亮出自己的歌喉,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小朋友,有唱得非常好的,也有水平一般的,还有走调的,但却都是那样自得、自信。

离开这里,刚向前走一段,又一阵电吉它声从前方传来,这电吉它声实在是太迷人了,我一直以为,电吉它声音是最好听的音乐声。弹吉它的是两名中年男子,他俩背对着北面的桥栏,其中一个留着较长的头发,他俩弹得太专业了,弹的是《兵哥哥》,一阵序曲后,歌声响起来了,原来在他们的旁边站着一位肩上挂着小包的青年女子,手握话筒,深情地唱着:“去年他当兵到哨所,夜晚他是我枕上的梦,白天他是我嘴里的歌,严冬里刮风又下雪呀,啊我真想啊我真想给他给他送去一团火……”歌声清脆,声情并茂,似乎真在传递着对兵哥哥的无比深情,似乎她的兵哥哥就站在前方的某座山峰上……接二连三的路人接过话筒唱自己喜欢的歌,他们那份大方、自信令我羡慕不已,我也很喜欢音乐,而且听歌还很挑剔,但我就是没有勇气去唱几句,我发现这两处点歌台唱得最多的是《父亲》《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等歌曲,唱这些歌的大多是中年男女,或许只有处于中年的男女们最能体会父母的恩情和艰辛吧……两处点歌台都很热闹,歌声此起彼伏,有时两边刚好弹唱的是同一首歌,惹得歌迷们两跑,不知先听哪边好,颇有PK的味道。

正在为这桥上的歌声而惊喜的时候,前方却又传来另一种声音,厚重,深沉,大气,那是萨克斯声,北方桥栏边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他正专注地独奏着,他吹奏的是《在水一方》,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婉转处却又细腻无比,真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仿佛是专门对清江水而吹奏此曲,我以为,这名男子的吹奏是非常专业的,但不知道他为什么在这里吹奏呢,从他周围的人来看,明显没有多少人驻足而听,这与前两处相比,显得有些孤独,唉,不是他吹奏得不好,实在是曲高和寡吧!他就那样孤独地吹奏着,《夜来香》《绿岛小夜曲》《月亮之上》,我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心中是什么样的滋味……

走到桥东了,桥头同样围满了人,小卖的,烤羊肉串的,路过的,从沿江路和凤凰山下来的人正忙着汇向这里,突然,瞥见人群中又有一白发歌者,挤过去一看,不是老人,而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唉呀,说实话,刚才听了这么多,这位少年的歌是最动人的了,纯朴、自然、深情、沧桑,略显疲惫的沙哑,小小的年纪,瘦弱的身躯,歌声却那样的深沉,他唱的是《今生缘》:“我们今生注定是沧桑,哭着来要笑着走过呀,朋友啊,让我们一起牢牢铭记呀,我们今生兄弟情谊长,朋友啊,让我们一起牢牢铭记呀,我们今生兄弟情谊长……”再唱的是《我曾用地爱着你》“我曾用心地来爱着你,如何不见你对我用真情……事隔多年,你我各奔东西,我会永远把你留在我心里……”听着听着,泪水禁不住滑落,为他的弱小,为他的声声呼唤,为他的命运,为歌声中传递出的我们共同的忧伤,为哭着来却要笑着走的挣扎。他脚边的一瓶矿泉水已喝光了,一名路人为他送上一瓶……在他前面的地上铺着一块白布,上面有一段文字,标题是“为了实现那个执着的梦想”,正文大意是说,为了自己能复学,他只能流浪漂泊,文句凄婉锥心……字文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募款箱,人们纷纷掏出袋子里的零钱投向箱里,一元,两元,五元,十元……我不喜欢染发的人,但这个男孩却改变了我的观点,虽然染了发,但他其实是挺纯朴的,衣着简单,上身着白色短衫,裤子也挺旧了,脚穿一双非常普通的蓝底白条纹的球鞋,怀抱着一把电吉它,非常投入地唱着,唱了一曲又一曲,不知道已唱了多久。要离开了,心中颇为伤感,心中牵挂这位少年,回头看了一次又一次,不知他要唱多久,不知他能唱多远……

离开少年向前走去,沿江向南而行,刚走了两丈多远,又一阵歌声飞入心海,是汪峰的那首特别有名的《北京北京》:“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我们在这欢笑,我们在这哭泣,我们在这活着,也在这死去,我们在这祈祷,我们在这迷惘,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失去……”仿佛是在印证那位少年的漂泊,汪峰的这首歌是如此准确地概括出底层人们的艰辛与感受,直击人的心底。汪峰的歌难度大,是属于摇滚一类型的,真想不到,除汪峰之外,还有人也能把这首歌唱得如此之好,而且是在恩施城,在眼前,歌声充满呐喊式的激情,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震撼,深刻,巨大,彻底……走过去一看,原来,在一个花坛边,坐着几个青年,一个怀抱电吉它,一个捧着一面小鼓,抱电吉它的青年很帅气,风度儒雅,戴着眼镜,刚才正是他在陪一名路人歌唱,那名路人也只20多岁,不知是何方高手,我简直怀疑他们是专业歌手,既唱出了汪峰的精髓,又有自己的独特处理……一曲结束,帅气青年又独唱了一首许巍的《蓝莲花》回敬那位路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他的歌声辩识度很高,一听不忘,看来,他是偶像型的外型加实力派的唱功。令我吃惊的是,接着又有几名青年过来高唱,其中一个用粤语唱的《不再犹豫》:“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问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在我看来,简直和原版就没什么区别,在副歌部分,吉它手情不自禁地跟着和声,仿佛他们是经过排练习似的,歌声传达出不服输的坚定,我终于发现,今晚一路听过来,这里算是到了……在吉它歌手的身后也竖着两块宣传牌,上书“以琴会友,以歌会友”字样,上面留有联系号……琴声迷人,歌声迷人,年少时就想学吉它,一直没学成,我赶忙走上前把号存在手机上了,随后又笑自己:难道还有心思去学弹吉它么?

风雨桥之行,让我颇为惊讶:总以为只有明星们的歌唱才能感动人,却想不到一路上处处都有动人的歌声,虽然他们就在桥头路边,但有些人的唱功其实并不比名家们差,正如台湾那位街头艺人张玉霞,她是一位盲人,但那首《独上西楼》却非常完美地再现了邓丽君的歌声,令许多名家也失色;又如那位农民歌手邹宏宇,那么好的歌声那么独特的唱法却不被家乡人看好;王二妮、李玉刚、石头等若不是遇上“星光大道”的伯乐们,恐怕也难那么快地脱颖而出……是啊,人生只是机遇不同而已,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的人却只能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欲渡无舟楫,徒有羡渔情”,只能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平凡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无能而导致平凡,只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罢了,就算司马相如若不逢杨得意,也只能抚《凌云》而自惜,就算是千里马若不遇真伯乐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惜哉……

第7篇

During the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under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s been promoted, which means the country’s ability is growing of protecting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in a law-ruling society.

为贯彻落实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全面总结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成就和经验,展示司法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发挥的主导作用和取得的重大成果,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了改革开放30年来30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件,其中著作权案件占三分之一共10件。此外,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这批典型案件还包括专利案件6件、商标案件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2件、其他知识产权案件3件。

这些典型案例是从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高法审理的案例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或者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或者具有重大法律意义,明晰了法律的边界或填补了法律的空白,推动了知识产权法制进程,影响了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法律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件的审理结果都很好地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这些案例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也是人民法院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的集中体现。

案例一:靳佩芬、海天出版社诉梁海生、中国卓越出版公司等《罗兰小语》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靳佩芬是台湾作家,其创作了《罗兰小语》一书,深圳海天出版社取得了该书的专有出版权。1990年,被告梁海生从卓越出版社取得了书刊号及印刷手续,非法出版了《罗兰人生小语》一书,内容全部选自原告的作品。

法院审理认为,作者的著作权、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出版原告作品,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和专有出版权,据此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同时对被告采取了收缴非法所得、罚款等民事制裁措施。

法官点评:本案曾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由于侵权事实发生在《著作权法》颁布之前,故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侵权人进行了判决,同时,对被告给予了比较严厉的民事制裁,体现了法院系统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初始阶段即对严重侵权行为进行打击的决心。

案例二:李淑贤诉王滢等《我的前半生》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我的前半生》最早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体悔罪材料,后在有关领导的要求下,有关部门及群众出版社在征得溥仪的同意后,指定李文达与溥仪一起对材料进行整理、修改,并正式出版。原告李淑贤以李文达以该书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讲话,侵犯了原告著作权为由,要求法院确认溥仪是该书的唯一作者。

法院审理认为,《我的前半生》从修改到出版都是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李文达与溥仪不存在合作创作的事实。且该书由溥仪署名,又是溥仪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体现了溥仪的意志,由溥仪个人承担责任,故溥仪应为该书的唯一作者。

法官点评:本案涉及末代皇帝溥仪的作品《我的前半生》,案件涉及的事实和法律问题都非常复杂,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本案已经成为我国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权案件。

案例三:王蒙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坚硬的稀粥》是著名作家王蒙创作的文学作品。1998年4月,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其网站上建立了“小说一族”栏目,栏目中的文学作品是网友从其他网站上下载后存储在其计算机系统内并通过服务器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用户只要进入被告的网站,即可浏览或下载《坚硬的稀粥》。

法院审理认为,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是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非著作权人对著作权人的作品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时,应当尊重著作权人享有的对其作品的专有使用权,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无权对他人作品进行任何方式的传播使用。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将原告的作品在其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存储并上载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据此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致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法官点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应运而生,对虚拟网络上作品的传播如何审理的问题也摆在了法院面前。本案是我国法院审理的最早涉及网络著作权的案件之一,和王蒙同时的还有张抗抗、毕淑敏、张承志等六位著名作家,因此该案也被习惯简称为“六作家诉世纪互联案”。该案的审理对网络著作权的性质、网络著作侵权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案例四: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诉北京市海淀区私立新东方学校“托福”试题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主持开发了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入学考试以及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考试,即TOEFL考试。1989年至1999年,原告将其开发的53套TOEFL考试试题在美国版权局进行了著作权登记。1997年8月17日,原告许可被告以非独占性的方式复制协议附件所列的录音制品和文字作品(共20套试题)作为内部使用,但不得对外销售,协议有效期1年。2000年11月和12月间,原告购买了被告发行的TOEFL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与原告享有著作权的TOEFL试题基本一致。原告遂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被告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试题具有独创性,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以商业经营为目的,以公开销售的方式复制发行了TOEFL试题,其使用作品的方式已超出了课堂教学合理使用的范围,因此,被告复制并且对外公开销售TOEFL试题的行为已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据此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销毁侵权资料和印制侵权资料的软片,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370余万元及合理诉讼支出2.2万元。

法官点评:本案是体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典型案件,其中涉及的试题著作权的保护、损害赔偿等问题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案例五: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诉北京出版社等“迪斯尼”卡通形象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迪斯尼公司是米老鼠、灰姑娘等卡通形象的著作权人,并曾许可案外人麦克斯威尔公司在中国出版发行上述卡通形象的画册。麦克斯威尔公司在其权利即将届满之时将所谓出版权等转让给北京出版社下属的少儿出版社,后少儿出版社出版了《善良的灰姑娘》等9本与原告卡通形象完全相同的出版物。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规定,美国公民的作品自1992年3月17日起受中国法律保护。北京出版社在未审查麦克斯威尔公司是否有权转让迪斯尼公司作品出版权的情况下,就与之订立出版合同,且未按规定履行登记手续,其主观过错显而易见,已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据此判决:北京出版社等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法官点评:本案为较早的涉美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也是我国与美国签订“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后审理的首例涉美知识产权案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树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形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至今仍值得探讨。

案例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诉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现代汉语词典》是由原告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词典。两被告未经原告同意,在其主编、出版发行的《新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大辞典》中,以照抄、略加改动或增删个别无关紧要的字等方式,使用了原告《现代汉语词典》的大量内容。

法院审理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例句是语言所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创作产生的,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原告语言所依法对具有独创性的释义、例句享有著作权,商务印书馆享有专有出版权。被告《新现汉》、《大现汉》的大量释义、例句与《现汉》的释义、例句相同,连后者中错误的、反映编纂时代特点的也相同,抄袭是明显的。王同亿、海南出版社的行为已构成对语言所的著作权、商务印书馆的专有出版权的侵害,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法院据此判决:被告王同亿、海南出版社停止侵权、公开致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共计30余万元。

法官点评:本案曾在辞书出版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对制止辞书界抄袭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净化文化出版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及理论,对词典中释义、例句是否属于作品的构成要件以及如何判断作品的抄袭等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产生了深远影响。

案例七:美国Autodesk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软件最终用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Autodesk公司就3ds Max 3.0和AutoCAD 2000等5种计算机软件在美国进行了版权登记。被告龙发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住宅及公用建筑装饰设计及施工的企业,其未经许可擅自安装并使用3ds Max 3.0和AutoCAD 2000软件共90余套。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Autodesk公司是涉案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中国和美国同为《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的成员国,故其著作权应当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保护。被告龙发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安装涉案5种软件用于其经营并获取商业利益,属于商业性使用行为,已构成对原告软件著作权的侵犯,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据此判决:被告龙发公司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赔偿原告Autodesk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49万元及诉讼支出人民币32250元。

法官点评: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不仅包括擅自复制、发行等常见行为,还包括软件用户未经许可,商业使用他人软件的行为。本案作为一件典型软件最终用户侵权案件,表明了人民法院通过规范最终用户的行为,以充分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态度。

案例八: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陈兴良是《刑法适用总论》等三部作品的著作权人。被告数字图书馆公司设立的“中国数字图书馆”网站将上述作品上载到其网站,并供用户付费后使用。

法院审理认为,图书馆的功能在于保存作品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接触作品的机会,并不构成侵权,而被告的网站虽以数字图书馆的形式出现,但却扩大了作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接触作品的人数、改变了接触作品的方式,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作者获得合理的报酬,故该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据此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万元。

法官点评:本案是我国首例涉及网络“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案。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些企业试图利用法律规定的不完备、不具体,进行各种侵权行为。本案中法院在透彻分析传统图书馆与被告的所谓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差别的基础上,对被告行为的性质做出了准确认定,对规范网络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九: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北京飞行网音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舶盛舫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2P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是许巍等演唱的《蓝莲花》等53首歌曲的录音制作者,其从未自行或许可他人将该53首歌曲在网上传播。由被告所有和经营的“飞行网”提供了Kuro酷乐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点对点”传输方式实现包括涉案53首歌曲的音乐作品传播,且对其中的音乐文件进行了多层次、体系化的分类,提供了多种搜索下载方法及歌曲试听和光碟烧录功能。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网站提供了以“点对点”(即P2P)传输方式实现包括涉案53首歌曲的音乐作品传播平台,该“点对点”技术可以使用户直接搜索并下载其他在线用户存储在“共享目录”下的文件。被告应当知道涉案53首歌曲的来源很可能是未经原告许可而上载的,且未举证证明曾采取任何措施避免涉案歌曲利用Kuro软件在网上进行传播,故其具有主观故意。被告对于网络用户未经权利人许可利用Kuro软件传播涉案歌曲的行为提供了帮助,侵犯了原告的录音制作者权。据此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20万元。

法官点评:本案是北京市法院最早处理的涉及P2P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之一。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加复杂多样,既有直接侵权人,也有间接侵权人,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间接侵权是审判中的难点,本案对被告提供P2P软件行为认定为帮助侵权,并对其给予了严厉制裁。

案例十:郭德纲诉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九洲音像出版公司“郭德纲相声”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案情回顾:原告郭德纲曾接受天津电视台的邀请参加了某节目的录制,并供天津电视台作为电视节目播出。后被告九洲出版公司出版、飞乐影视公司发行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对口相声]》光盘中收录了郭德刚创作的《杨乃武写状》等10部相声作品。被告则辩称涉案光盘是从天津艺术中心取得合法授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