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寒节气一到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凉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和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寒的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寒的传统习俗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气候特征按顺序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象征秋季丰收寓意,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秋分节气传统习俗祭月节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
吃秋菜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不成想这句小品台词还有据可循。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沾鹊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节气的寓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秋分农事安排秋分后,棉吐絮。烟叶黄,正是收获的时节,广大农村进人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阶段。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按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1]。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习惯上将产后1个月的时间称为“月子”。“月子”里的妇女叫“坐月子”。在这期间,产妇要遵循一系列生活习俗。例如,必须待在家里,不能外出,只能吃一些特殊的食物,除了喂养孩子,不做任何家务等。这些行为中有些对产妇和新生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些没有科学的根据,仅仅是一种传统习惯;有些则引起不良后果,国内多有“坐月子”导致产褥感染、产褥期中暑等的报道[1]。但是由于产妇担心不遵守“坐月子”的一系列习俗,以后得病;另外,循征医学未能提供明确的证据表明疾病与这些禁忌行为没有关系,所以,“坐月子”的习俗,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很盛行[2,3]。“坐月子”是中国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特别有的风俗习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没有“月子”之说[4]。现就几种产褥期常见传统习俗及其对妇女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1 几种产褥期常见传统习俗及存在问题
1.1 日常生活 传统习俗认为,生产完后,产妇应静卧1个月,不能有任何活动,而且还非常讲究卧床的姿势,“上床宜仰卧,不宜侧卧,宜竖膝,未可伸足,高倚床头,厚铺衤因缛”在一些书中都有记载[5]。传统的卧床休养以及饮食上的“恶补”,使得许多人的体重直线上升,造成肥胖。王晓莉等[2]在河北涞水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83名7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有30.7%的人在坐完月子后体重明显增加。另有研究发现[6],中老年的腹式肥胖与产褥肥胖有关。
中国现代保健理论认为,产后应该进行适量运动,鼓励产妇产后24h少量活动,随后可做产褥期体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应避免长期的站立、蹲位及手提重物[7,8]。
1.2 饮食行为 妇女在“月子”里每天进食大量鸡蛋,鸡汤及肉类,喝米散糖水,不吃任何生冷食物(主要是水果、蔬菜)等。王晓莉等[2]发现产褥期内65%妇女不吃水果,37%的妇女不吃肉。王玉琴[9]在对1576例产妇进行调查发现,有95%产妇的饮食行为受到地方饮食习俗的影响,存在偏食、忌口的现象,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如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紊乱、伤口愈合不良。袁蜀豫等[10]在对49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产后42天内的4次随访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产褥期忌口、以鸡蛋面汤为主、不吃蔬菜及水果等与产褥期贫血、痔疮等的发生有关。现代产褥期保健认为,产后应多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每日增加1~2餐,禁食刺激性太强的食物,例如辣椒、酒、咖啡和浓茶等[8]。
1.3 卫生行为 传统的习俗主张产后“慎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要求产妇不能刷牙,不能洗头,不能洗下身,不能洗澡等。王晓莉等[11]发现不同地区产妇在产褥期期间不刷牙,不洗头,不洗下身的比例在30%~60%之间。这些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得产妇的卫生状况下降,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机会。经常可以看到产褥期产妇口腔感染的现象,其原因是由于“月子”里不刷牙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12]。
现代保健理论认为,由于产后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皮肤汗腺分泌功能旺盛,常以出汗的方式把组织储留水分大量排出,因此,在产褥期初期产妇出汗特别多。产后几天应该用消毒液对外阴进行清洗,5~7天后用水清洗[7]。为了保持口腔卫生,产褥期应该照常刷牙[8]。
1.4 居住环境 现在,有的产妇在“坐月子”时,要把屋子封得很严实,窗子不但关得很严,而且连窗缝也有糊上,门上还要加布帘子,在盛夏也是如此。
严仁英[13]指出,产后休养的环境应该清洁安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屋子封得过严,室内通风不好,空气不新鲜,没有阳光照射,容易孳生细菌,不利于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另外,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屋子里,一旦产妇和新生儿开始室外活动,会不适应室内外环境变化差别,很容易出现各种病症。提倡开窗通气,勤晒太阳,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
1.5 衣着 在传统的习俗中,妇女在月子里不能穿拖鞋,不能露皮肤,要包着头,穿厚衣服,盖棉被等。
现代保健理论认为,由于产妇产后汗腺分泌旺盛,稍微活动或进食时就会出汗,如果穿得过多,加之室内不通风,吃过热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中暑。建议产妇勤换衣裤,不要穿得太多。
许多产褥期疾病可导致远期后果。产褥感染、产后出血、贫血是最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它们都可影响产妇生殖系统的恢复,可造成不孕、子宫脱垂、盆腔慢性炎症[1,14],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
2 产褥期传统习俗盛行原因
据报道,目前“月子”里的诸多行为,在古代中国已经存在[15]。为什么这些习俗能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深入到每个家庭,即使在科学知识相当普及的情况下,虽然被怀疑,但大多数仍奉行不渝,主要是由于缺少健康教育或者宣传力度不够,我国妇女的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知晓率低,自我保健水平低、意识差[16]。在生活质量研究领域,我国起步较晚。现在,一般人群、慢性病病人、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被列入健康状况评定和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但是却未对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17]。
3 结语
妇女产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期。产褥期妇女的“健康”问题涉及到生理、心里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应该受到重视。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对产褥期妇女卫生服务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提供必要的服务[15,18]。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19]:2003年城市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6.4%~71%,平均检查次数为2.1,农村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0.4%~61.8%,平均检查次数为2.6次,全国产后访视率为53.3%。除访视次数少之外,我国产后访视还存在着访视时间安排欠妥、访视技术欠熟练、妇女满意度低等问题[20,21]。另外,产褥期的习俗是否能减女产后患病,尤其是减少患慢性疼痛疾病的危险性,也未见有大宗系列研究进行论证。从现代保健理论角度出发,产褥期的不良习俗不宜遵循。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100.
[2] 王晓莉,王静,欧柳菁,等.涞水县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29-30.
[3] 崔艳杰,毛丽梅,杨年红,等.农村妇女产褥期行为习惯与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6):21.
[4] Susanne S. Childbirthing Research:a transcultural review [J]. Soc Sci Med,2002,43(12):1765-1784.
[5] 武文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张昭馥,王苏苏,藏贵明,等. 2619例中老年人肥胖及相关疼痛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2,78(12):1476-1477.
[7] 苏应宽,徐增祥.实用产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96.
[8] 林至君.妇女保健大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8.
[9] 王玉琴.饮食习俗对产妇饮食行为影响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6):148-149.
[10] 袁蜀豫,陈炜卿,张燕,等.产褥期母婴健康需求调查与跟踪服务[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95-96.
[11] 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0,9(3):175-177.
[12] 苏礼,洪文旭.法门寺妇科胎前产后良方注评[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8.
[13] 严仁英.妇幼卫生保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30.
[14] 张秀泉.产褥期保健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5):13.
[15] 苏海英.婆婆煮的“定心蛋”——三峡汉族妇女坐月子行为的人类学调查 [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8(1):60-64.
[16] 毛丽梅,孙秀发,章锡平,等.湖北省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和行为调查研究[J].卫生研究,2005,34(1):118-120.
[17] 颜流霞,王晓莉,王燕,等.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综述[J].中国妇女保健,2006,21(22):3184-3185.
[18] 郑金庆,张蕴王景,金辉,等.周至县1992年妇女围产期保健情况调查[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6(16):2.
[19]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20] 何雪梅,陆鲁.产后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河子科技,2003(2):56.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3、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4、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准备年货。
1、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2、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3、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来源:文章屋网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 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 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帖”。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帖)。拜者投名刺(名帖)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莞、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十大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三: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四: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五: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六: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传统习俗七: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传统习俗八: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九: 放风筝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传统习俗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现在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的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一道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在我国有二十四个节气,而霜降节气则是秋天当中最后一个节气,在霜降节气当中也有许多的习俗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霜降的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民间传统习俗赏枫
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鲜艳,灿如锦绣。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国内如苏州的天平山、南京的栖霞山,都以枫叶美景著称。夕阳西下,红叶参差交错,驰目远眺,仿佛珊瑚火海,十分壮观。
牧羊
羊奶、羊肉和羊毛,都可供食用或使用。品种好的奶羊,产乳量很大,堪称为贫民的乳牛。国内如山西长子等地,牧羊人一般在秋天杀羊赛神,预祝来年羊群扩大,并将祭品分发给族人。贫困无羊的,可蒸面糕,将其做成羊的形状代替。
斗鹌鹑
霜降后斗鹌鹑,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岁华记》中说北方的人在霜降后斗鹌鹑,人将鹌鹑笼在袖中,如同捧着珍宝。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鹌鹑,决胜负。考究的人用彩绪做平底袋,以皮手套将鹌鹑把在袖中,以此作为消遣。清代的蔡铁翁有诗道:“辛苦霜天斗瘦鹤。”
斗牛
斗牛时,远近的男女无不盛装艳抹,集会观战。此日两寨的民众,吹铜号,鸣芦笛,放铁炮,张伞,列旗,簇拥着斗牛进人决斗场,仪式极为庄严。
霜降一般温度是多少度平均气温为10℃~20℃
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节气讲究事项预防秋燥
秋季风干物燥,如果此时不注重养生保健的话,燥邪就会损伤人体津液,其症状为唇干、鼻干、口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肌肤干燥甚至会出现皲裂
预防湿邪
健康养生专家指出,进入霜降节气后,就应该预防湿气邪佞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了。
预防秋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枯黄,树叶开始飘落,凄风惨雨的。此时人们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得忧思起来,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会出现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抑郁不乐等不良情绪。
注意温差
关键词:佛教;传统习俗;影响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均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其熏陶和影响下,这个国家或民族会形成独具风格的传统习俗。自1056年阿奴律陀把上座部佛教定为缅甸的国教至今,佛教作为缅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其包含的文化与思想已经渗透到缅甸社会的各个层面。
一、 缅甸人的一生
1、出生
各个民族都非常重视个体生命的诞生,各式各样的诞生礼仪既说明各民族对生命重视程度,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缅甸的出生礼仪繁多,从孩子一出生要举行的宣布得子仪式到满6个月要举行的喂饭仪式,几乎各个仪式都会请僧侣诵经祈福,以表达祛祸除邪,聚福集祉的美好祝愿。
2、出家
在上座部佛教的教义中,人由于前世无知造下业因才转生此世的,只有通过入佛门积德行善,才能消除前世业因。出家和修行成为缅甸男子的必修课。在缅甸,男子没有出家当过和尚,没有进行过剃度礼,就意味着没有受过教礼,也就不能算是“成人”。这样的人会遭到社会的藐视,不论是就业,还是婚嫁都会受到限制。缅甸男孩子剃度仪式礼一般在6-20岁间进行,大多数选在13、14岁剃度,剃度后孩子就留在寺院,正式成为了一名出家人。一般在寺庙里当少至一周多至几个月的小沙弥后可以还俗,有的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教弟子。
3、结婚
依据佛教的习惯,每年缅历4月15日到7月15日是僧侣的安居期。在此期间,佛教信徒不能举行婚礼。大多数缅甸青年在安居期以外举行婚礼,他认为只有接受了佛的祝福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使婚姻受到了保护。婚礼开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诵经。然后,司仪礼拜五大无量,即佛、法、僧、父母和师长。接着,司仪诵经请佛,引导新人礼拜佛、法、僧、父母和师长五大无量,以感激五大无量的恩德。礼毕,仪式才进入其它阶段。
4、死亡
缅甸人对葬礼很重视,这显示出信仰佛教的民族对来世的理解和追求。在缅甸,人去世后,家属要在当日或是次日上午,布施斋饭。入殓前,要在死者嘴里放一些零钱,俗称“渡船费”。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积德行善,死后可以可渡过苦海到达极乐世界。为使死者能上渡船,在其嘴里放一些钱财,作为渡船费。缅甸以土葬为俗,入殓时请僧人为死者诵经和导路。同时,僧人们还要为送葬的人们讲授五戒,劝导众生从善。事后,亡者家属要向僧人们布施袈裟等物品,并举行分福活动。葬后七天,死者家属还要布施一次斋饭。
二、缅甸人的日常生活
1、拜佛
缅甸人家中,无论家境贫富,都供奉一个佛龛,它是“家”的重要标志。家中设置佛龛,要举行供奉仪式,即选择及吉日良辰,把僧侣从寺院里请来,向僧人献上斋饭,僧人们坐在佛龛前,大声诵念经文。主人则跪在僧侣身后听诵经文。仪式结束,家中佛龛里的佛就成真佛了。早上要用鲜花、清水供佛。早饭前进行早拜,方能用餐。到了晚上,还要进行晚拜,拜完之后才能就寝。每天要虔诚地供奉、礼拜和祈祷才得到佛的保佑。缅甸人还到寺院中拜佛,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消除身心的痛苦和烦恼。
2、敬僧
在缅甸,僧侣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礼遇。人们见到和尚,尤其是见到高级僧侣就要跪拜。全国几十万僧人的饮食日用到袈裟香火,都是由普通百姓布施和捐献的。施舍被认为是积善行德,将得到来世的善报;化缘即是托钵修行,亦为善事。比如化斋,缅甸人供奉完佛龛后就等待僧人来化斋。吃饭时僧人还没来,主人则把饭菜预留好,缅甸人从不把吃剩的食物布施给僧人,他们认为这是要遭到报应的。即便没有做好的饭菜,都家里的水果、糖、茶等布施给僧人。
3、布施
缅甸社会施舍成俗,且范围十分广泛。他们认为,乐施好善是一种高尚而又积德的行为,必有好报。注重布施时心中是否诚恳,并不计较布施的数量。缅甸的凉水坛文化,最直接地体现了缅甸人乐施好善的品质。在炎热的夏天,缅甸人都会在路边或是树荫下置放凉水坛,并且每日换水,以供路人饮用。
4、礼仪
佛教戒律的影响,缅甸人长幼分明。十分讲究日常礼数,比如:小辈从长辈面前走过时,要躬身慢行,不能昂首阔步地走;长辈对小辈进行训诫时,小辈必须肃立静听;作为小辈坐的地方不能高于长辈;在接长辈给的东西时,要毕恭毕敬;妇女的衣物不能晾在男子的衣物之上;禁忌穿鞋子进入寺院里;睡觉时头要向东睡,因为释迦牟尼是在东边成佛的等等。
三、佛教与缅甸的传统节日
缅甸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这些节日集宗教、气候、历史背景等特点于一身。一些节日直接来源于佛教,且占缅甸传统节日的大多数。一些传统节日长期受佛教影响,逐渐与佛教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1、直接来源于佛教的传统节日
佛。当年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并修成正果的。佛经上说,榕树和菩提树同科。所以在缅甸人心中,榕树非常神圣,是佛的象征。缅历二月月盈日是释迦牟尼涅和菩提树出土的日子。每到此时,人们都要到佛塔跪拜,给榕树浇水、浴佛,这就是缅历二月的浇榕树节。
法。为弘扬佛法,缅甸历代王朝都通过考佛教来选拔贤人。阿瓦时期产生了考经文节。到贡榜末期,考试时间从缅历三月初到三月底,历时一个月。这个节日保存至今,只是不再是选拔官员的方式。
僧。相传,佛陀在世时,曾接受过别人布施的袈裟,也允许弟子接受别人施舍的袈裟。因此,缅甸人就把对僧侣的尊敬以举行布施袈裟的方式表达出来。缅历八月的公德衣会、织不馊袈裟会,弃袈裟布施节就表达了对僧侣的尊敬。
2、被赋予佛教内涵的传统节日
缅历八月的点灯节早在佛教传入缅甸之前就出现了,是敬奉灯神和天神的节日。但后来随着佛教的影响,点灯节与佛教逐渐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点灯节有佛教内涵:释迦牟尼在缅历四月月盈日上天讲道,历时三个月,于缅历七月十五回到人间。世间信徒得知这一消息张灯结彩,点灯跪拜相迎。
3、沾染佛教气氛的传统农业节日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原本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日,由于佛教影响却罩上浓浓的宗教气氛。进入缅历十一月,新稻匀已成熟,为庆丰收,全缅各地从缅历十一月初到十一月月圆日要捣糯米糊以示庆贺。据载,糯糊节始于良渊后期,是一个以健身养性为目的的节会。如今,人们要把做好的糯米糊分给僧人,进行布施。糯米糊节已经无法脱离佛教无处不在的社会氛围而独立存在了。
四、结语
缅甸的传统习俗打有深深的佛教烙印。佛教影响着缅甸人的人生观,成为缅甸人的精神支柱并伴随其一生;它影响着缅甸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成为缅甸人日常生活中道德尺度;佛教还影响着缅甸人的传统节日,成为缅甸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钟智翔.《缅甸研究》.军事友谊出版社,2001
[2]钟智翔.《缅甸语言文化论》.军事友谊出版社,2002
[3]张英.《东南亚佛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段宝林 武振江.《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开展抢红包的活动是为了推广移动支付,希望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获得更多的市场,而这样的竞争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些传统习俗。拱手作揖拜年变成短信微信拜年;糖果红包、现金红包,变成了移动终端的电子红包。这种大平台对接服务后带来的引流和辐射力,或将在未来的生活服务中呈现出更强大的力量。
红包大战主体增多
除了支付宝、微信、手机QQ和微博4家之外,红包大战再添新丁,快的打车也宣布加入。快的打车日前透露,春节期间将发放总价值超过10亿元的红包,包括1000万个现金红包和数亿个打车红包。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还了解到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春节到来之前,都通过“抢红包”等营销模式吸引客户。
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
据一位分析人士称,去年微信红包火爆,很大的原因在于用户之间互相派发红包和抢红包,官方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和引导,支付宝希望在今年春节红包大战上实现弯道超车,但拿出的诚意又不足,掺杂了很多营销的成分在里面,导致了在首日红包派送活动中栽了跟头。
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银行纷纷推出红包争夺战,一方面是为回馈新老客户,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红包活动绑定更多的客户。而对于传统银行来讲,类似活动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客户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广抢红包活动,能够增加其微信账号的关注用户和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数量,这种推广方式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成本不会高于他们通过其他渠道吸引用户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讲,微信银行已经推出一年有余,但根据银率网调查结果,用户使用微信银行往往只进行金融信息查询,绑定银行卡的用户仍然较少,抢红包活动无疑会激励用户为微信银行绑定银行卡。
“去年微信利用抢红包活动推广支付功能大获成功后,今年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效仿,尽管不能取得像去年微信那样的价值,但这一潮流显然是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又一轮跑马圈地,而各家金融机构都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与竞争对手相制衡,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该业内人士说。
不过,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则表示,红包应该是具有人情味、能够烘托节日氛围的一个中介,但当红包身上肩负太多如商业推广等,而没有考虑社交生态,恐将引来反感。在洪波看来,现在太多的企业出发点是营销,并没有考虑到社交生态,例如当红包在朋友圈刷屏时,一些用户是否扰到了,过多的企业营销是否会让用户反感。
春节被“装进手机”
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机和网络浪潮不仅急速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力和产业组织模式,这股强大的力量也透过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而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手机上的年味正在被社交和服务带动着,让我们的春节生活变得更便捷,也更丰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知道赏花灯、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2.能够掌握搓元宵的基本方法,自主完成搓元宵过程。
3.乐意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在搓元宵、品尝元宵的过程中体验传统习俗所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食堂给每个班准备好搓元宵的糯米面、托盘等。
2.各班老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3.做好桌面、盆、盘等搓元宵工具清洁消毒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教育活动(8:50——9:10)
1.小班: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中班: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3.大班:在班上开展“话说元宵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介绍自己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的关于元宵节的新认识、新经验。
(二)搓元宵(9:30——10:20)
1.幼儿洗手,卷衣袖,做好搓元宵的准备。
2.各班组织幼儿搓元宵。(从和面开始让孩子感知元宵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在搓元宵的过程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送元宵到厨房,收拾整理桌面地面。(10:20-10:40)
新时代,新面貌,许多事物都随着时代而变迁。曾在报纸看过这样一则有趣的一幕,除夕晚饭后,爷爷看着自己的儿子用电话来拜年,孙子用微博来拜年,可见时代不同,过年的方式也不同。而爷爷却还怀念着以前放鞭炮和看舞狮的热闹。所以我觉得我们应与时俱进,丢弃不好的传统习俗。
还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时,炮竹声,鞭炮声满街都是,每家每户都在这声音中欢笑。或许这样更有气氛,更显得热闹与隆重,但这真的是一种好传统吗?这引发我们的深思。时代不同,许多人的品行、身处的环境都不同,多少人因放鞭炮引发出灾难.......所以我们应与时俱进,丢弃不好的习俗。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位商人用几十万来买烟花、鞭炮以供应过年时需要这些的人。他把这些货储存到一个平房里,而这里住满百姓。这么多危险的物品居然置于人口中,而且还是无人知晓。最终被警方发现,将这些物品清除,并逮捕了这商人。可见,有许多人还是不知禁止放烟火,孔明灯的原因。也许在传统里有放烟花的习俗,但它真的很危险。为何为了一时的快乐、一时的气氛·而做出危险的举动呢?所以我们应丢弃不好的传统习俗。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社会才会更和谐,国家才会更富强,生活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