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苦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闲暇时间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在这物欲横流、焦躁不安的大社会里,读一本好书静中求定,,给心灵来一次洗礼,给心情来一份平静,给人生来一份思考。《文化苦旅》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爱余秋雨,爱极了他的《文化苦旅》,爱极了他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抒发自我情感,爱极了他用文字带领我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身临其境,你知道,对于我这个爱旅游的人来说是多棒的礼物,还有那美得无可挑剔的文字,连标点符号都是另类的美景。
书打开,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人,他就像是我的导游。渐渐,我情不自禁的加入到了旅行的队伍,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天南地北、天高海阔……导游的影子,摸不着,看不到,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莫高窟,这个让人既怜爱又惋惜的地方。这里的雕塑用现在的词来形容“会呼吸的壁石”再合适不过了,它都有脉搏和呼吸,带着少女般的腼腆和。“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如此生气,如此鲜活,又如此惋惜,如此让人揪心。恨透了那个中国历史的罪人,那个无知愚昧的王圆箓,那个让中国文化损坏、流失的历史罪人,他可知道他的行为让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来到了阳关,这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圣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成为大家神往的地方,无需任何修饰、任何夸大,这就是文字的独特魅力。它能到你心坎,带你到未知的地方还让你沉浸其中。在我看来不管是滴官逐臣、废墟还是荒原,纵使痕迹消散,也钟是文化长流中靓丽的风景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谈也永不会相忘于江湖。其实人生何尝不就是一道道废墟组成,人这一生不都是由昨天的废墟累积而成的,没有昨天哪来的今天、明天?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的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他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它,就是都江堰”。像极了我们的母亲,包容,低调,无私奉献,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都江堰就是母亲的化身,因为有个都江堰,才有了千里平川,才有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之于母亲再合适不过了。
……
如此多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魂震撼、精神洗礼、心灵升华,在心底荡漾开来。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中国文化坚实的脚步声在跋涉、在旅行……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东湄小学朱玲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生活,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通过对联想企业文化整合进行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SWOT分析) ,SWOT分析表明,联想整合IBM文化遇到的路障不少。
管理风格的差异
联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是由中科院投资的事业单位转化而成。这一“出身”使联想身上残留了很多中国企业所具有的家族企业色彩。联想的老帅柳传志就对“联想是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的评价相当满意。并且自己也常以“家长”的方式对联想给予温情脉脉的关怀。
在联想正式与IBM签订并购合同前,担任联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是少帅杨元庆。而柳传志则在杨上任后退居二线,担任董事长一职。不过柳传志“对联想从来不吝啬给予家长式的关怀”。即使在退居二线之后,他仍然积极参与联想一线的管理决策工作。联想的新闻会上,一定不会缺少柳传志的身影,并且会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身为总裁兼CEO的杨元庆常被柳传志的光芒所遮盖。
在联想的架构中,柳传志本人就拥有公司57%的股份,对联想的营运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杨元庆所不具备的优势。
反观IBM,作为一个典型的美国企业,其家族企业的色彩从建立时就不浓厚。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郭士纳的改革后,IBM已经完全实现了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作为IBM的管理层,可以集中力量于企业的营运和决策。而IBM的董事会只负责监督企业的业绩和决定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方向,并不插手操作层面的事务。作为IBM的高层管理者因此能够在较少制肘下开展管理。而且IBM一直强调“尊重人”,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给予IBM的员工以充足的可支配空间自由发展。员工的独立自主个性因此也得到充分发展。
柳传志在并购后卸下了董事长的职位。但由于柳在新联想中也会拥有25%的股份,他在整个董事会中将会有很大影响力。问题是,柳这个“大家长”是否会将对联想的那一套搬过新联想,继续给予"关怀”;还是安心的退居二线,把管理决策的主导权让出来?如果选择前者,就会有很大的可能会招致IBM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抵抗。这也是联想能否很好利用IBM的无形资产进军国际的一个关键。
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的差异
联想看重的是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的认同,而IBM尊重的是人的价值,两者的人才理念显然不同。
联想把员工分成四类,一类是既认可联想价值观又出业绩的,这当然是最好的;第二类是能力非常强,能不断出业绩,但未必认可企业文化的,对这类人联想在人才和合理开发方面要考虑不同的策略;第三类是很认可联想价值,但做不出业绩来,是联想要着力来加强培养培训的群体;第四类又不认同又不出业绩,当然就毫不保留。联想人力资源部咨询服务总监邓致新表示:总的来说,联想的人才理念就是希望员工能够把个人追求融入到联想长远的发展之中。
这次IBM有一万多员工到联想,他们在已适应IBM的美国自由女神像下的管理模式,是否很乐意接受现在在世界仍名声不大的联想的“入模子工程”?我们先看一下IBM公司对员工的态度。IBM最成功的经典就是三个字:“尊重人”。这三个字既是IBM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全体员工的基本信念:一,尊重机构内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注重客户服务,力争百分之百的用户满意;三,精益求精,力求任何一项业务尽善尽美。IBM创始人托马斯坚信,一切成功都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努力,把尊重员工视为IBM发展、变革与成功的基础,因此,每位员工的独特个性和潜力在IBM都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保持客户文化:成功与否?
联想并购IBM后,采取了一些新的营运措施:聘请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担任新联想的CEO,杨元庆则退居董事会;采用双品牌战略;将总部搬到纽约,这些运营策略的目的都在于尽量把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并增加客户及世界对新联想的认同度。
目前,新联想的策略是继续保持两者的客户文化,确保客户在动荡时期也感受到来自新联想和Think的关怀。
为实现此目的,从3月7日开始,一封由联想集团准董事长杨元庆和准CEO沃德亲笔签名的致ThinkPad用户公开信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广告版面。这封主题为“今日的ThinkPad,永恒的ThinkPad”的公开信,向IBM ThinkPad用户承诺:“ThinkPad笔记本没有任何改变,包括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所有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员工,将全部加盟新联想,继续提供一如既往的高品质服务。”
同时,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梅敏玲也表示,IBM PC将连续展开强大的市场攻势,推出多达4个系列,20多个型号的ThinkPad新品。
另据悉,近期“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也将前往中国助阵,庆祝ThinkPad在华销量突破100万台。
两大老总联名公开信,这样的广告形式确实非常罕见。这充分表明了公司对于客户的重视程度。虽然此前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直给人一种低调的感觉,但其市场工作一直没有停顿。相反,从2005年整体市场计划的制定到“渠道誓师大会”、“心结客户关怀大行动”等活动的执行,都旨在稳定客户和渠道,使其感受到来自新联想和Think的关怀。
对于新联想而言,此次并购最大的收获可能在于Think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所凝聚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Think强大的品牌感召力,对于ThinkPad的商来说,不仅是多年来经营的延续,更是巨大利润空间的需求。很多商表示,只要Think还在,他们将逐步接受联想国际的概念。而对于广大的ThinkPad用户而言,Think文化更是割舍不开的一个心结。很多ThinkPad铁杆用户在得知联想并购IBM PC之后都希望ThinkPad的各个方面能够继续保持和不断提升,放出更夺目的光彩,带给ThinkPad用户们更多的惊喜。
由此可见,ThinkPad拥有相当惊人的客户忠诚度。有Think强大的品牌基础为后盾。
新联想发出的这颗定心丸无疑将是对竞争对手的最佳回击方式。
总之,IBM无可替代的文化,强大的品牌效应对于联想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此外,IBM在管理理念、业务人员素质上使联想受益匪浅;在国际市场的采购、制造、设计、销售和流通中的优势也可以弥补联想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只有善用了这一资源,新联想才能冲破重重障碍,实现其世界化的目标。
“文化苦旅”,路在何方?
联想并购IBM,是联想走向世界的一步,也是中国IT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步。如果说全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联想这次“蛇吞象”的举动,也一点不夸张。面对在“硬件”和“软件”上各种挑战,新联想将会怎样处理呢?
撇开“硬件”的挑战不谈,新联想在这文化的苦旅上应该怎样走呢?
企业跨文化文化整合的理论认为,企业跨文化文化整合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1)融合模式:当甲和乙的企业文化都不完善,同处于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并且没有一方取得明显的发展优势时,就适宜在新企业中推行融合型文化整合战略。
(2)隔离模式:当跨国联姻双方的企业文化都处于高级发展阶段时,对新企业的企业文化整合就适宜采取隔离模式。因为两种企业文化在各自的企业中都发展较好,经过不断地培植与完善,都已处于成熟或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对两种相异的完善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时,用其中任何一种取代另一种,或干脆在新企业中再造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一次彻底的文化革命,都是不可取的。
(3)同化模式:当甲公司发起对乙公司的并购时,倘若甲公司的企业文化正处于高级的发展阶段,而乙公司的企业文化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那么,在新企业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同化模式,即将优秀的甲公司文化在新企业中全面推广,把乙公司文化同化为甲公司文化。
(4)引进模式:当甲企业或者通过其庞大的规模和资金势力,或者通过运用某种谋略而在与乙企业进行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中取胜时,其企业文化可能只处于低级阶段的水平,而乙企业虽然在经营权和所有权上的争夺中处于下风,但其企业文化可能已处于高级阶段的水平。在这种情形下,从整个企业的大局着眼,对乙企业的优势资源予以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并虚心向乙企业学习其成功之道。尤其是对乙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中抽象出来的精华部分进行一番雕琢,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然后再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中,使之成为甲企业文化金字塔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继续留在新企业中闪光。
究竟新联想会走哪种模式,还是独自走出一种“联想模式”。这还是一个相当大的变数。
现在,我们不妨大胆前瞻一下联想的“文化苦旅”:
联想和IBM都属于拥有强文化的企业。根据上面的模式,新联想应该会走隔离模式。这事实上也符合新联想在并购后策略。联想高层已经宣布新联想会分为联想中国(由原联想构成其主要部分)和联想国际(由IBM PC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两个部分,其中联想中国属于联想国际的一部分。这个策略明显地体现出了隔离模式的特点。不过,应该看到的是,这只是联想在并购后的短期策略,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减轻并购后所带来的震动。
翻开《文化苦旅》这本书,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镇》这个题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镇,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砖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还有随处可见的拱桥的身影,在一轮桥的倒影边,是一级级用青石铺起来的石阶,总有几个农家姑娘伴着欢声笑语在石阶上洗衣、洗菜。
余秋雨描写的江南小镇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笔下,小镇多水多桥,石阶是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的;姑娘蹲在石阶上洗脸打扮,还有从不远处的乌篷船上袅袅升起的一缕缕的白烟。河岸边又有石栏相映衬,石栏边三三两两地倚着几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河面,仿佛要看穿小镇悠远的历史。
也许先生描写的才是最真实的江南小镇,我虽生于江南小镇,但现代化的进程早已冲刷去了小镇原有的古韵,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镇的模样。
如同先生之说,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镇的代言,谁都不能否定他们的朴实、淳厚,即使他们比喧闹的都市人多金,也宁愿淡泊处世。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忙碌而安静的。伴着清晨的炊烟,小伙子们系好衣带,解开系在码头上的绳索,踏上一条船,慢慢滑动双桨,悠闲地哼着江南小调,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们驾着轻快的小船,漾起层层水波,驶向远方。撒网、收网、捞鱼,一天的劳动就如此简单。而妇女们则倚着窗,静看家人的船驶向远处,然后洗衣,织布,烧菜……
江南的小镇,没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镇的血脉。的确,没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纵横交错,河里来来往往穿梭不绝的船只,把小镇的各处都连接了起来。而河里纯净清澈的水则把人世的喧嚣、滔滔的名利全部冲洗荡涤,让心灵得以净化。
想着余秋雨笔下的江南,耳畔回荡起一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幻想自己坐于船上,穿过一个个桥洞,浅渚波光云影,扑面而来的空气带来的古意渗透全身……江南小镇的河总给人童年、故乡的感觉。
读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镇水,访访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镇的文化,看穿历史在小镇留下的倒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的书房中久搁着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随手翻阅,竟是余秋雨大师的《文化苦旅》。所谓文化苦旅,以我的理解,“文化”就是人文、地理、历史等的一种汇萃,这好理解,但是“苦旅”就有点费思量。余大师的苦旅本义可能是涉及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种历史传承和相关文物的保存和维护。而我所理解的苦旅,却是一种痛苦的旅行。难道旅行会痛苦吗?可每年却有众多的痴男怨女趋之若骛。因此在我第一次蜗爬于罗浮山山道中时,便觉得痛苦万分,但是这种痛苦却有两种:一种是心苦,一种是身苦。在翻阅余大师的著作时,我感觉到的是心苦,而在登上罗浮山时,却是一种身苦。
因此,我很自然地想起几千年前孟子的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原来身苦有这么多好处,我决心再次体验一下登爬罗浮山之苦,以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目的。
于是便选择在梅子黄时的季节,阳光灿烂却并不灼热,呼朋唤友,拾级而上。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一开始,脚步是轻快的,心情是愉悦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看什么都是舒服的,看什么都是新奇的。但随着山势渐陡,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了,汗流浃背,太阳散发出一圈炙热的光,笼罩着整座大山,什么蝉声、鸟叫,简直是烦闷枯燥的噪音,一丝风也没有,干枯的山泥路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沥青,明晃晃的,蒸烤着气喘吁吁的游人,苦旅,苦旅,果然是痛苦之旅。
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脚步,看看好不容易来到半山休憩之所,不走了,就算栏干拍遍,也无人知会其中之意。一拄杖老者走到边上看着我,说:“小伙,不行了啊”。我伸出几个手指说,“我已贵庚若许之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比起我差远了”,老者笑完走了,剩下我只能苦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不管了,哪怕身与名俱灭了,江河为之万古不流了,也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了,子曰知耻近乎勇。就这点勇,成为我像蜗牛一样爬行的支撑点,口呼心叫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之心不远。
基本上到了第一道山顶,凭栏远眺,真有种孔子登泰山而小鲁之感慨,登山之苦一扫而去,心里就像突然风起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大地就在脚下,云雾就在胸前,乾坤只在手掌中,五湖四海归一望。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哈哈,我已登临绝顶,真可谓阅尽人间春色啊。
下山依然是走下来的,并不轻松,咬咬牙,小腿肚一直在发抖,朋友们走一程就得停下来等我,我说不要等我了,不是我遗弃整个世界,就是整个世界遗弃我,我会照顾我自已的。
走出了山门,坐在车上,友人或小憩或沉默无语,我却在回想整个心路的历程,回想余秋雨大师的苦旅,回想着漫无边际的人生,回想着树梢上的蝉鸣鸟声,仿佛耳边也在不时地传荡着一个声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是这样么?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极富儒家情怀的学者和作家。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散文的单一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推出的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都是透过重重叠叠的时间帘幕,去凝望、找寻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谛听隐藏在古老民族文化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源自余秋雨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承担,也是中国学者文入古已有之的历史传统。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化苦旅”。从此,他的“苦旅”便与他的散文创作和文化活动如影随形。相依相生,这恰是余秋雨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的担当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早在余秋雨先生从事戏剧研究的时候,就对现实社会中有关文化人的人格、现实生存尊严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踏访祖先的脚印,寻找中华文化生存的精华与阴影的想法。带着对现实文化中令人迷惑现象的疑问,余秋雨先生走上了探求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与方向的漫漫征程。
面对漫漫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冲突,余秋雨先生抓住“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传统文化考察的重点。“历史的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于此。”余秋雨的散文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无不透出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历史”反思。他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文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文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文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文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出作家自己心中的“文化史”,解读着文化的内蕴;以自己宽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态度,在解剖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弘扬了中华传统精神之精华,触摸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隐痛,因而始终萦绕着浓厚的忧患感。余秋雨曾坦言“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在《道士塔》中,沉痛的民族自尊使余秋雨心中升腾出对祖国古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失落的痛惜。积贫积弱的封建社会无力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了洗不尽的耻辱。但新时代的敦煌研究学者自觉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莫高窟》似乎可以看作是《道士塔》的姊妹篇,凝望穿越历史风雨默默矗立的莫高窟,余秋雨深感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的层累性和“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他以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奇迹,余秋雨被深深地折服,他不由得感叹作为个体的人,只能“身不由己,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面对着一处处历史文化遗迹。余秋雨无法使自己像一个普通的游客那样轻轻松松徜徉在山水之间。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始终在思考、在求索。余秋雨透过坡、柳宗元、朱熹等历代文化人的坎坷命运,透过莫高窟、岳麓书院等文化古迹经受的历史风雨获取的启示。又未尝不是对现实状态的暗示。他的悲凉之思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真切感悟。
事实上,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人与土的亲缘关系的强调,是把家乡的土地视为养育人的根本。随着历史的演变发展,不仅影响了知识分子如余秋雨对于土地、对于家乡与自我的血缘关系的哲学思考和生命体认,同时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所谓“报本返始”、“落叶归根”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余秋雨的笔端,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意识的流动。在写下了一系列历史文化散文后,余秋雨反而告诫读者:“最有意义的旅游,不是寻找文化,而是冶炼生命。”他说:“艺术的真正大气。产生于绝境。这种绝境倒未必是饥寒交迫、生老病死,而是生命中更为整体的荒漠体验和峭壁体验。放逐、撕裂、灭绝、重生,这才有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这才会知道人世间最后一滴甘泉是什么,最难越过的障碍在哪里。于是,开始有了生命的气势。”这是他对生命,也是他对艺术理解的新境界。面对浮躁的当代社会,余秋雨始终如一地保持了探究历史文化底蕴的信心和笔力,坚持通过自己的散文承担弘扬民族精神、浸润社会环境的责任。虽然人们对他的创作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在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秋日,凉风习习,阴雨绵绵。
一个人,静静地品读着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底莫名地泛起一丝悲凉,我虽徜徉于那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间,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沧桑一面,在我们的心灵上烙下了两个大字――“震撼”。
其实这一次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本书了,却依旧令我感触颇多,《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书中以旅行方式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在祖国大地上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上灵魂和人生秘谛。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显现出作者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作者用其犀利的笔触与缜密的思想,将古老的文化积淀下来的历史痕迹,在其笔下用其精深的文学与艺术的鉴赏力将它啐成轻尘,然后再将它富有层次的揉捏在一起,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作者笔下对中华文化的绵绵缠缠。
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次风吹雨打的神州大地,积淀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对此,我们常常引以为豪,孰不知这看似博大精深的文化机体实际上都是由一个个文化基点构成。而这小小的基点正是这里的每一寸热土所记载的一代又一代文人来来往往的足迹和他们的悲欢离合。在岁月的尘封之后,有的被后人顶礼膜拜,常年充斥着蜻蜓点水式的频顾,有的则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消佚的危险。我们太需要一个人站在那些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耐心地向人们讲述被人遗忘的历史和文化。于是,余秋雨先生应时代的召唤而来,开始了他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谜谛的艰苦旅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体现了一种“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在这段文化旅程中,他却同时扮演了多重角色,他不仅是一位文化的探索者,更是一位鉴赏者,也是一位演绎者。正是他的不遗余力,才将中国的文化内涵诠释得多姿多彩、尽善尽美。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的西南边陲。他的眼光似乎无处不在,而实际上真正让他留恋的还是那些“在古代文化方面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也就是他心中的“人文山水”。从莫高窟的色彩、线条到阳关道上茫茫白雪;从鸣沙山到月牙泉;从贵池傩到青云谱;从天一阁藏书的社会意义到西湖那缥缈的梦境……他总是渴望与之面对,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方位,打量着少有变迁的自然景观,静听千百年来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让自己的身心被一副沉重的历史气息所裹挟,时而感动,时而喟叹。他激发了山水被封存已久的文化性灵,让人、自然和历史在这一瞬间浑沌在一起,最后喷薄而出。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是经过心灵的精挑细选过的,他笔下的文化是经过心灵感应过的。也许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很难对文化做出细致、深刻的解读,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用心细细地品味,这样也就足够了。
好书需精读,每读一遍,我想我们对书中的理解和感悟会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的愈加深刻,以及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与积累,我们对生命、文化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刨根究底。书,便会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的工具。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阮社小学 312000)
关键词: 思想品德 课外读本 作用
我们发现,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给学生推荐教辅读物,却仍以教材讲解和习题演练为主,旨在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扼杀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激情。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又不能绝对的本本主义。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知识,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除课本之外更广阔的视野,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课外读本是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有益补充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构建了多个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怀抱常识与理论知识走向更广阔的认识天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大大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课外读本的阅读,能够自主地获得教材文本以外的知识,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会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感悟。
课外读本的阅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接受规律。初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准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配好时间,处理好课外课内的任务;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观察能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对一般性的常识读物已能做到深刻理解;初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此外,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使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课本知识的局限往往不够深刻,而课外读本的阅读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课外读本的选择应体现出可读性和启发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通俗易懂的课外读本。这些读本往往是对某一领域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教育性。我们在选择这些读本时,应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兴趣,能够读懂。这样选择,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文等学科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他们所未知的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我们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行文优美,富含文化哲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胸怀,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培养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阅读该著作不仅会对社会文化有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像余秋雨大师那样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知识理解问题。
3.课外读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3.1读本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推荐读物与教材密切联系起来。教师推荐的课外读本应该具有阅读价值,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常引导学生用教材理论分析推荐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教学中可以常利用推荐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故事情境,或在推荐读本中找合适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理解、强化教材知识。如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时,可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3.2 注意阅读的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可以在学习单元的推荐读物中选取一本阅读,也可以两本都阅读,这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而定。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学生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期间读上几页,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进行辩解,以获得收益。
3.3 定期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影响更大,有的几乎是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整体态度,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4.课外读本选择的注意点
4.1注意精挑细选。在推荐读物选择方面,首先要注意精选,不宜过多。其次要注意选择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不宜推荐专业化的学术类书籍。推荐不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学识水平的读物,无异于拔苗助长,是垫高求知的门槛而不是打开求知的大门,无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长知识。
4.2注意泛读理解。在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
1、《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它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2、《在云上》,作者:林清玄。林清玄一如既往地为我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他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有无边的想象,不凡的心象,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淡中,创造高峰。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来;只要打开感觉的开关,就能契入生命的美好。
3、《家》,作者:巴金。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来源:文章屋网 )
洛克出生在维也纳一个普通人家庭,植物学家,1921年,他天涯孤旅,单骑独行,来到云南的高原雪域、茶马古道,与这片沧桑苍茫、流丽隽逸的土地契合,寻找他心中的天堂――“香格里拉”。洛克为《美国国家地理》工作,拍摄了数千幅珍贵图片,收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并沉潜于研究古纳西历史文化,写下了《纳西的驱魇仪式》《寻获大风子树》《黄喇嘛之地――木里》《一位孤独探险家的经历》以及专著《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纳西族的历史与文化》《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写下他的探险日记,相继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法国远东大学学报》和出版社面世。洛克以他一生中的28年,在滇西北艰辛劳作,实践一场惊世骇俗的探险。正是他的发现,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丽江、聚焦到了香格里拉。
70多年过去了,香格里拉魅力没有过去,洛克的魅力也没有过去。
70年后,贵州作家王大卫也上路了,在丽江、香格里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追赶着洛克,追赶着香格里拉,追赶着他心中的天堂!
大卫的《寻找天堂》,洋洋三百页,2003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现今的修订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两年苦旅追寻的见证。
滇西北的自然生态、诗情画意曾经令洛克以及顾彼得惊心动魄,他们认为云南、丽江、三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美丽得宛若天堂。在大卫的书中,我们看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的风雨阳光;玉龙雪山、格聂神山、梅里雪山有灵性的生命;甘孜高原与天空是“亲密融合在一起的,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天空”;理塘的天空,“既纯净又温柔且强烈,纯净是像蓝眼睛一样清澈的苍穹,温柔是飘逸的云影,强烈是太阳的光芒”。滇西北的纳西、藏、彝、普米、傈僳、独龙、怒族,多少人在大山的庇护下成长、强悍,又有多少人在此遁老。大卫的纪录着实不只是对滇西北神奇、雄峻、丰饶一往情深;他的意旨,已形成命运派定的一泓血性,化为恋母式情结。
民族文化代代传承。丽江、香格里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始终有自己的一份文明,一份传统,为其他地域所不能混淆。这份由地域、历史、语言以及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构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任何人不可改变,窃走的。
洛克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28年,春夏秋冬,朝朝暮暮,孤旅于茶马古道,面对峡谷的惊险、泥石流的惊险、土匪抢劫和野兽袭击的惊险,他的马帮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驿道上探行。28年间他与纳西人、藏羌人、摩梭人、彝族人、傈僳族人、怒族人、独龙族人和谐相处。1949年8月离开中国内地时,洛克还说:我还会回来的。一个外国人,如此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志业,这是什么精神呢?
遗憾的是,洛克曾在1950年代被视为“文化入侵者”――因为涉及所谓“文化”问题。
大卫在看了洛克用生命与心血拍摄的近万幅照片和撰写的数百万文字后,他充分认识、了解了洛克,不敢苟同这种狭隘的偏见。他竭力把“文化侵略者”还原为“中美历史文化友好使者”。这正是大卫的正义与良知使然。
无独有偶,大卫作为长期在贵州工作的人,五次去云南,重走洛克之路,面对云南媒体的提问:贵州有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你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云南“抢夺”我们的“矿藏”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总是宏阔浩瀚,吞吐潮汐的。丽江、香格里拉、三江并流区,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并非画地为牢,文化的隔离封闭是不明智的。
大卫的《寻找天堂》不是一般的游记,不是萍踪旅痕,而是文学与思想独特融合的结晶。是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心保存,具有非常的文化历史价值。
在《阿松法王》中,大卫记载了这样的文字:“天地宇宙中,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简短的过程。生命的黯淡和辉煌,都是自己镌铸的。生命走到终点时,会受到灵魂的考问,那种结果,不是精神痛苦,就是精神幸福。”我在这里读到大卫的深意。
1978―1987年:浪漫期的经典与流行
《牛虻》:重印35种文学经典
1978年春天,国家出版局决定需要重印一批书,以暂时解决十年带来的书荒。出于谨慎,开了以下书单组织重印:“五四”以来文学10种,如《郭沫若剧作选》、《子夜》等;中国古典文学9种,如《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等;外国古典文学16种,如《悲惨世界》《牛虻》等。当时重印上述35种书籍,每种印40~50万册,共印1500册。
《跟我学》:第一次外语热
1979年,《跟我学》出版,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外语的。
《窗外》:琼瑶言情小说热
1981年,琼瑶小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唯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热
1976年5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从此她的作品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也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最热的文化明星之一。
《存在与时间》:美学热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洞开国门,在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成为时髦。美学热,李泽厚的著作,萨特、尼采,包括80年代后期流行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的流行读物。80年代的阅读出现了这样一种似乎很奇怪的现象,大众把金庸、琼瑶和萨特放在一起,大众文化和高端的哲学并行不悖。
《张爱玲文集》:张爱玲热
20世纪80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内地,张爱玲是和沈从文一起被发现的“出土文物”。1984年始,浙江文艺的《张爱玲散文全编》、安徽文艺的四卷本《张爱玲文集》一度相当流行。张爱玲热一直持续到今天。
《金瓶梅》:第一次“性学热”
1985年,阮芳赋的《知识手册》和吴阶平的《性医学》出版,引发第一次“性学热”。198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删节本《金瓶梅词话》,只印1000套,删去了19610字。据说,北京处级以上的作家抢购该书。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惊世骇俗
1985年,痛诉悲惨命运的“伤痕文学”流行一时,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第一次谈到了性压抑的问题,有关性描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
《北岛诗选》:朦胧诗流行一时
1986年,统治文坛的是朦胧诗,创造并统治这一时代的有3个人:北岛、顾城和舒婷。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当时文学青年口口相传的诗句。
1988―1997年:商业成长期的骚动
《红高粱》:小说和电影联姻
1988年,张艺谋凭《红高粱》一片成名,一举夺得了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随着电影的获奖,小说《红高粱》的作者莫言也几乎在一夜之间迅速走红。
《妻妾成群》:先锋文学热
1989年底,苏童的成名作《妻妾成群》问世。1992年,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大热带动了小说的热卖。苏童、余华、莫言、格非、马原、孙甘露成为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先锋文学的代表。
《顽主》:我是流氓我怕谁
1988年,王朔的4部作品在这一年被同时搬上银幕,该年被称为“王朔年”。王朔的小说让老一代文人找不着北,他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从而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
《围城》:钱钟书热
1990年,电视剧《围城》的热播为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赢得了大量的读者。
《年轻的潮》: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诗先以手抄本形式风靡全国。1990年5月21日,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连续5次印刷,印数达15万册,汪国真热意味着诗人时代的终结。
《射雕英雄传》:武侠小说热
1991年的图书市场可谓金庸称雄。三联书店与金庸联姻,真正成就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传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金庸小说在迷倒了海外华人和港台同胞后正式刮入内地。
《废都》:废了谁?
1993年,以美文著称的贾平凹冒了他平生最大一次险:6月,《废都》出版,被称为“当代的《金瓶梅》”。正式印刷48万册。半年后,它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宣布为“禁书”,批评声波澜壮阔。
《廊桥遗梦》:中国式的美国梦
中国图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发轫之作,就是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廊桥遗梦》。1996年被好莱坞搬上银幕,但它在中国的畅销却并没有沾到什么影视的光。
《文化苦旅》:余秋雨热
1995年,《文化苦旅》出版,余秋雨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畅销旅途。《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合集,在此之前,余一直是纯粹的学者身份。
《岁月随想》:“名人出书”粉墨登场
1996年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出版,销售超过100万册,上演了一幕“名人出书”的大戏。来势汹涌,锐不可挡,当真有横扫千军之气概。
《老照片》:“读图时代”开启者
《老照片》1996年12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创刊,发行量最高时达50多万份,成为“读图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黄金时代》: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
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广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一股“王小波热”。甚至,一批他的坚决拥趸者还出版了《王小波门下走狗》一书。
1998―2008年:财富时代的“快餐”消费
《学习的革命》:发行过千万册
1998年12月,上海三联书店和北京科利华公司合作推出《学习的革命》,发行过千万册,在书业界引发一场营销革命。此书畅销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强大资本进入图书宣传、销售的一次尝试。这是一次书业外部高人进入书业的一次操作演练。
《花季雨季》:少儿文学的发轫之作
1999年,《花季雨季》及其姊妹篇《十六岁的花季》出版,成为整个少儿类图书的发轫之作。
《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热
1999年,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出版掀起了网络文学的热潮。该书出版后曾连续22个月高居内地畅销书排行榜。
《三重门》:少年作家横空入世
2000年,《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超过110万册。在写《三重门》之前,韩寒还是一个让老师家长头痛不已的问题少年。出书之后,他就成了名利双收的少年作家。韩寒之后,张悦然、郭敬明等一批“80后”少年作家崛起。
《富爸爸,穷爸爸》:驭金热
2000年,《富爸爸,穷爸爸》被引进出版,掀起一阵“驭金热”。这本紫皮书大“洗”中国人脑,人们热衷于学习“怎样才能令金钱拜倒在我们的石榴裙下”。
《哈里?波特与魔法石》:魔法时代
2000年10月6日,哈里,波特系列丛书中前3本中文版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印了60万本,开启了文学的魔法时代。
《谁动了我的奶酪》:励志书热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中信出版社第一个成功商业作品。2001年9月首次出版,到2002年重印9次。
《品三国》:易中天大热
2006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品了品三国,《品三国》(上)发行超过200万册。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