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辅助之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纪录片;问卷调查;教学改革;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72-02
资源环境类课程是农业院校多数专业的必修和基础课程。该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概括性,很多知识点仅靠文字和图片难以表达。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生动的、便于学生理解的视频资料作为理论授课的补充。纪录片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描述,具有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特征。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可以从多视角直观、生动地讲述科学知识,启发观众的创新思维。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电视台都拍摄了大量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科学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科学严谨、制作精良,为资源环境类课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视频教学素材。
本课题组选取《森林生态学》课程开展了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生对教改实施的反馈信息。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教改效果,总结技术要点,为推广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课程教学模式提出合理建议。
一、调查方法
1.问卷对象。我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3级学习《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所有学生47人。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纪录片的喜爱程度、学习效果评价、纪录片播放技术要点三个方面共10项指标。
3.实施过程。在学期期末最后一次课结束后立即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7份,回收问卷47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全者共得到有效问卷46份。
4.资料统计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后,将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经整理统计后,得出下表。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记录片的喜爱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平时非常喜欢观看纪录片,在电影院、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观看过植物私生活、鸟的迁徙、森林之歌、帝企鹅日记、海洋、地球脉动、生命、微观世界等国内外知名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大部分学生对纪录片兴趣浓厚,认为纪录片影音效果精美绝伦,解说词流畅生动,能为观看者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不但能丰富自然科学知识、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培养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对纪录片较喜爱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是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得以实施并受到欢迎的基础。
(二)学习效果评价
100%的学生认为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与普通教学模式相比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其中59%的学生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93%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有助于学习、理解本课程的重点,其中54%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96%的学生认为应用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其中6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调查数据说明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类课堂教学与普通授课模式相比,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改革对授课模式进行了调整,利用纪录片结合相关知识点辅助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正确,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纪录片播放技术要点
1.播放时刻。56%的学生认为应课上先讲对应知识点再播放视频,42%的学生认为应课上先播放视频再讲对应知识点,2%的学生认为应教师指定纪录片内容学生课前自己观看。调查结果表明:纪录片片段应以在课堂上播放为主,教师备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内容选择合适的纪录片剪辑合成,课上讲授完知识点后播放对应的纪录片视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时间与数量。对于播放总时长(以一次课90分钟为例),45%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播放时间总长度在15~20分钟为宜,39%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播放时间总长度在10~15分钟为宜;68%的学生认为单个视频片段在3~5分钟较合适,20%的学生认为单个视频片段在5~10分钟较合适。调查结果表明:一次课90分钟里,纪录片合理的播放长度为10~20分钟为宜,单个视频片段播放时间为3~5分钟较合适,折算下来为每节课播放2~4个片段为宜。学生反馈与教师课堂观察基本一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个3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片段就能成为一个课堂亮点,每节课安排2~3个片段就能有效调动整节课的学习气氛,过多、过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学生注意力分散。
3.地区与语言。71%的学生表示较喜欢欧美地区制作的自然科学纪录片,其次是亚洲地区占18%,国产纪录片占11%,这可能与欧美自然科学纪录片起步早、资金投入大有关。在解说与字幕方面,按学生接受程度依次为英音中字(74%)、中音中字(48%)、中音英字(22%)、英音英字(15%)。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大多数学生能接受英文解说配中文字幕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也能帮助学生多掌握一些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四、结论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这次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相关知识点与自然科学纪录片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支持与肯定。学生普遍表示纪录片可以从多视角直观、生动的讲述科学知识,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习积极性,他们希望能在其他资源环境类课程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对纪录片辅助教学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教师课前做好备课准备,根据知识点选择经典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剪辑合成为视频片段,语言最好为英文解说中文字幕;课上讲授完知识点后,播放对应的纪录片视频片段对知识点作以解释和扩展;纪录片不宜过多过长,每节课播放2~4个片段,每个片段3~5分钟为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改进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莲英.浅议环保纪录片在高校环境教育课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87-88.
[2]高健,张文昭.科普纪录片在天文通识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2013,(07):55-58.
[3]黄景,陈中凯,曾影.《美丽中国》纪录片的地理教学价值探析[J].地理教学,2013,(24):44-45.
[4]陈玲.BBC纪录片《冰冻星球》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育,2014,(04):48-49.
[5]冯也倪.对生态文明的倡导与赞歌——《森林之歌》[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60-61.
[6]高峰,冷冶夫,张越.国际优秀纪录片的创新理念与特点[J].电视研究,2007,(12):36-38.
“睡箭组合”是DotA的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战术,由痛苦之源先手把对方英雄催眠,而后让月之女祭司在远距离瞄准射箭。月神箭的飞行时间越长,眩晕时间也就越长,而催眠时间正好可以弥补月神箭的时间差,这样的话月神箭就很容易打出长时间眩晕了。睡箭组合的一个经典衍生版是“月之女祭司+撼地神牛”的2人组合,月之女祭司朝着对手所在的位置先手射箭,撼地神牛在对方将要走位离开之前,用远距离的沟壑把对方留在原地。这样的话即便对方从沟壑的眩晕中恢复过来,月神箭也基本上到了。面对喜欢不停走位的对手,撼地神牛也可以尝试用沟壑封走位,从而提高月神箭的命中率。
由于月之女祭司一度淡出比赛舞台非常之久,所以睡箭组合我们很久也没有见到了,月之女祭司这种后手接晕的英雄也被风行者、船长、炼金、直升机这类英雄所取代。但由于月之女祭司在最近版本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在比赛中的上镜率有明显提升,睡箭组合得以重出江湖。
月之女祭司虽然是个敏捷型英雄,但她的技能却有很高的伤害。一技能流星雨能够对175范围内的随机一个敌方单位造成额外伤害,额外伤害由50%提升到了75%,也就是说月之女祭司贴着一个敌方英雄用流星雨,那么总计魔法伤害为131/262/393/525,其中4级流星雨的伤害已经超过了恶魔巫师的1级大招。不过,贴身战斗并不太符合月之女祭司远程英雄的身份,而贴着敌方落单英雄放流星雨的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要想把流星雨的高伤害打出来,玩家就必须灵活利用走位技巧和抓住跳跃的时机才行。
月之女祭司的二技能月神箭随着飞行距离的延长,眩晕时间和伤害也越高。当月神箭的飞行距离超过1500码时,就可以达到5秒的最大眩晕时间,近期版本还增加了一个附加额外100点魔法伤害的效果。月神箭的飞行速度为857,在2秒之内就可以飞过1500码射程,这就意味着月之女祭司只要站在距离对手1500码的距离,队友的一个持续2秒的控制技能,就可以让月神箭发挥出最大效果了。满级月神箭的基础魔法伤害为360,最大魔法伤害为460,配合流星雨就可以打出近千点魔法伤害,这爆发力实在是很惊人。
月之女祭司凭借自身的强大伤害爆发以及优秀的机动性,在比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许多战队也围绕着经典的“睡箭组合”思路来开发适合月之女祭司的阵容体系,在新浪超新星赛TongFu战队在和LGD战队的比赛中,TongFu战队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概念的睡箭组合。
TongFu战队在本场比赛中选出了月之女祭司、娜迦海妖、暗影恶魔、地精炼金术士和地穴编织者这5名英雄。其中娜迦海妖和暗影恶魔都有一手不错的先手控制能力,月之女祭司只需要在队友的先手晕之后跟进射箭,命中率就十拿九稳了。而地精炼金术士的不稳定化合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类似于月神箭的后手控制技能,最多需要5秒的准备时间,所造成的伤害和眩晕时间都可以和月神箭相媲美,而且它还是指向性的范围眩晕技能,当敌方英雄或小兵扎堆的时候,比月神箭还要好用的多。月神箭和不稳定化合物都需要先手技能的帮助,而相比起痛苦之源的噩梦,娜迦海妖和暗影恶魔的控制技能还要更强一些,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娜迦海妖拥有诱捕和塞壬之歌这两个控制技能,因为这两个控制技能实在太强大了,以至于娜迦海妖只要把这两个技能放好,就可以为团队带来巨大贡献,所以现在辅助位置的娜迦海妖是越来越多见。首先来看诱捕,它具有2/3/4/5秒的定身时间,施法距离有650之多,虽然本身不具有伤害,但帮助队友接后手控制技能是完全够用了。1级诱捕的2秒控制时间不足以让月之女祭司射出一个最大距离的月神箭,但要保证月神箭命中还是完全没问题的。而2级以上的诱捕基本就可以保证月神箭的完美施放了,月之女祭司在看到对方英雄被诱捕后,再去射箭都完全来得及。4级的诱捕具有5秒控制时间,这基本足够让地精炼金术士放出一个完美的不稳定化合物了,用来接月神箭更是无比轻松。
塞壬之歌可以最多将对手催眠7秒时间,作用范围半径更是高达1250,几乎赶得上撼地神牛的沟壑了。虽然被塞壬之歌催眠的目标是无敌状态,不受任何伤害和控制技能的影响,但只要娜迦海妖在恰当的时间内取消掉塞壬之歌的效果,用来接月神箭和不稳定化合物都是没问题的。由于塞壬之歌的范围实在太远,很容易趁对方英雄聚在一起的时候将他们统统催眠,这样的话地精炼金术士就很容易用不稳定化合物同时晕中对方多个英雄了。考虑到不稳定化合物的最大4秒眩晕时间,如果这个“睡瓶组合”成功的话,等待对方的就很有可能是团灭。
暗影恶魔的崩裂禁锢拥有2.5秒的控制时间,施法距离也有600。因为对方在被控制期间处于无敌状态,所以月之女祭司要接月神箭的话就必须计算好时间差,这比在诱捕和塞壬之歌之后射箭的难度要高一些,而地精炼金术士的不稳定化合物相比之下就容易的多。虽然崩裂禁锢接月神箭看起来不如“娜迦海妖+月之女祭司”的组合好用,但要注意的是暗影恶魔是可以用灵魂猎手这个技能来加深伤害,这如果能配合月之女祭司的高爆发伤害,就能很容易把对手秒掉。如果月之女祭司和暗影恶魔走同一路,等到2级时发起一波进攻,仅仅是月神箭和流星雨就能打出385点魔法伤害,完全可以在剩下的眩晕时间里把对方解决掉。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地精炼金术士的不稳定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它都适合作为后手控制技能来使用,因为对方英雄不可能在地精炼金术士摇瓶子的5秒时间里无动于衷,要么是及时后撤逃离不稳定化合物的施法射程,要么是用眩晕或沉默等手段来阻止地精炼金术士使用技能。但如果地精炼金术士出了跳刀或洛萨之锋,就很容易找到先手机会给对方英雄一个长时间眩晕,月之女祭司就可以趁机跟进射箭了。即便地精炼金术士没有这两样装备也没关系,因为月神箭和不稳定化合物这两个后手控制技能也是可以相互衔接的,比如说娜迦海妖先用塞壬之歌,月之女祭司跟进射箭,最后再让地精炼金术士扔瓶子,也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控制效果。
TongFu战队这套月之女祭司的战术体系,除了拥有强力的控制衔接外,在减防方面也有意外的出色表现。地精炼金术士的酸性喷雾和娜迦海妖的激流,在满级时总共可以削减11点护甲,而地穴编织者的一技能蝗虫群也有不错的减防能力,如果小虫子能够一直攻击不被打死的话,平均每秒钟可以削减0.74点护甲,能持续攻击5秒的话也能减掉4-5点护甲。况且地精炼金术士往往都会出强袭装甲来削减对方护甲,而地穴编织者在DOT2中出选择黯灭也已经成为主流,这样的话对方的高护甲英雄就会变得更加不堪一击了。在TongFu战队的阵容中,除了地精炼金术士和地穴编织者这两个物理后期英雄以外,娜迦海妖、月之女祭司和暗影恶魔其实也有不错的物理输出能力。娜迦海妖和暗影恶魔的幻象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打出不俗的伤害,而月之女祭司在跳跃时触发的效果,也可以提升幻象的移动速度和攻击速度。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DotA中必须是本体英雄在跳跃效果的范围内,幻象才能享受到加成,这样的话娜迦海妖的幻象可以加速,而暗影恶魔复制过来的敌方英雄幻象就不行。到了DOTA2中,无论本体英雄处于什么位置,幻象都可以正常获得加成效果。
为歌舞剧作曲,因受剧情、人物、舞蹈、唱词诸因素的制约,作曲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像创作纯音乐作品那样信马由缰般充分调动作曲家的主体创造意识与技法,自由思维空间必将受到很大制约。它需要体现作曲家的理论修养、思维方式、生活阅历与创作手段的积淀;需要与编剧、导演、编舞、出品人诸部门的诚信合作;需要在审美取向上达到作曲家主体与剧组客体的统一与协调。因此,创作过程是复杂的。
创作风格是《玫瑰园》音乐的核心问题,在本人以往的创作活动中,极少直接采用传统音乐曲调等现成材料,该剧亦复如此。但剧情特定环境在我国新疆地区,所以,音乐风格必须符合这个地域的特色。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民间音乐特别丰富,其中维吾尔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流行在喀什、库车、阿克苏、莎车一带的南疆木卡姆;流行在哈密、伊吾一带的哈密木卡姆;流行在伊犁的北疆木卡姆;以及多兰木卡姆和吐鲁番木卡姆。那么这部歌舞剧应该以什么风格的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呢?笔者根据自己一贯的创作思想与习惯,在大量阅读和聆听了有关的曲谱和录音后,提炼出新疆地区音乐旋律、调式、节拍、节奏的特点、韵味和气息,利用新概念和新技法,参照现代人及青少年的欣赏需求,抽象出该剧的整体风格,力争不落入固有新疆木卡姆的陈旧窠臼。
风格的确立,进一步要求思索具体的写作形式。该剧共分五场,前有序幕后有尾声,音乐段落达三十一首之多,仅剧中歌曲就有十五首。因此,全剧音乐的色彩、调式、节奏、节拍、旋律的独立与统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在创作时采用了西洋大小调式、汉族调式与新疆调式的并用与交替使用,并设计了一个使全剧音乐能够统一的小三度环绕乐句。(即545345),它出现在幕前合唱曲、序幕歌曲、一场小兰翎歌的前奏,二场三场转场,三场阿凡提与动物们的歌曲,五场阿凡提的麻袋舞,小兰翎母女相见与尾声歌曲《同在蓝天下》等多处,取得很好的听觉效果与风格上的统一,使全剧的音乐结构有散文般的美学意趣。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过,“语言的结束就是音乐的开始”,它阐述了音乐存在的真正意义。因此,笔者在该剧演员的形体表演与舞蹈等视觉艺术外在表现时,尽力使音乐的出现能辅助剧情发展,提示演员内在情感的更深层次,让音乐具有比台词与歌词更积极的情感涵义、色彩与生活气息。
笔者在该剧的整体音乐创作中,采用的创作手段是多方位的。节拍的多样性体现在二场7/8拍子的歌曲“树荫就是金翅膀”及“买树荫”等几首歌2/4、3/4、4/4混合拍子的使用上;体现在表述小兰翎逃跑时紧张情绪的小二度和声上;体现在“小兰翎母女相见歌”、“小兰翎之歌”及“阿凡提之歌”的通俗歌曲化上;体现在“买树荫”一歌的西洋歌剧感上;体现在“阿凡提麻袋舞”与“众动物与坏人打斗”的交响音乐性上;体现在“阿凡提与毛驴舞”等诸多风格迥异的创作手法与创作思想定位上,并通过独唱、对唱、重唱、齐唱、合唱诸多形式去丰富该剧的音乐内涵。
综上所述,歌舞剧《玫瑰园》的音乐创作既承受了一次艰辛劳动的磨炼,也是一次艺术创作的精神享受,在2002年末“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获得了音乐创作最高奖―――“优秀音乐设计奖”。笔者的用心终未白费,该剧上演伊始,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该剧音乐得到了中国戏剧界泰斗级人物、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先生的首肯,他说:“这部戏的音乐就如同一朵白云,将这个戏托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以为,这是笔者大半生受到数十个奖项中的“最高奖赏”。谢谢诸多领导与同仁的大力支持,更谢谢广大喜爱音乐与戏剧的观众朋友的爱戴,笔者定会与你们在作品中“神交”!■
摘要:艺术需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等音乐欣赏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关键词:流行音乐 欣赏 高中 音乐 课堂
高中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衷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课标》中还提出:“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面对这样科学、包容的指导思想,广大音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开动脑筋,选取健康、优秀、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达到激活音乐课堂,提升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
一、结合学生兴趣点,指导学生专题鉴赏
新课改教材中已经将大众音乐、通俗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设置。这样,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三到四个课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专题鉴赏。而面对涉猎广泛、紧跟流行脚步、并且对相关知识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学生来说,只单纯地听几首歌、几段音乐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鉴赏需求的。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欣赏。例如,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
这节课安排在爵士音乐欣赏之后,学生们已经对这种由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旋律节奏特点的通俗音乐类型有所了解。于是,笔者决定“趁热打铁”,使学生能够继续感受一下同样源于美国的其它风格的流行音乐。
课程一开始,笔者先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学生们的兴奋点,很多人跟着唱了起来。歌曲结束,笔者提问:“周杰伦的歌曲属于那种风格?”“R&B”、“Hip-Hop”、“Rap”,学生们开口便说出了这些词。笔者紧接着又问:“大家把这些词说得都很熟,那它们究竟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一下子卡了壳。于是我将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解释,并展示出它们的旋律节奏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归结出了周杰伦音乐中的R&B风格特点。随后,我又选播了一首美国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对比欣赏,找出中美两种R&B歌曲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总结出:因为R&B音乐源自美国,所以其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而周杰伦等人的中文流行歌曲借鉴了美国的R&B曲风,但并没有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一些中国音乐的元素,比如旋律、伴奏、歌词等等,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因此,周杰伦等人的歌曲可以称为“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这节课以现今学生追捧的周杰伦歌曲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感受源自美国的R&B音乐风格。同时,希望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
从实际来看,这样的课是非常受高中生欢迎的。就像课后有些学生表示:“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以前只是一味喜欢,但什么也说不出来;现在了解了相关知识,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盲目了。”由此可见,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评价。
专家分析认为,在整个高中音乐鉴赏学习中,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可以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其它音乐类型的欣赏学习平行设置,大约占到1/4左右。部分课题内容可以根据流行实际随时进行调整更新,这样既吻合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
二、借助辅助鉴赏,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除了专题鉴赏以外,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同时调解了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材《生命之歌》一课中,除了课内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欣赏,还可以配合主题,给学生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MV,深刻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发人深省的画面,会带给学生另一种震撼,更加深化了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德育目标。又如,教材中李斯特的钢琴曲《钟》,这是一首古典音乐作品,为了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印象,在一系列聆听、分析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香港歌手李克勤的《我不会唱歌》,因为这首流行歌曲的伴奏部分正是改编自《钟》,学生在欣赏之余,不仅强化了对于古典钢琴音乐主题的记忆,同时还了解到,音乐是没有界限的,流行音乐也可以和古典音乐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样,在鉴赏中国戏曲音乐的教学中,穿插欣赏刘欢演唱的《胡雪岩主题曲》,也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诸如此类的流行音乐辅助鉴赏,在很多的欣赏主题中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流行音乐作品是作为补充、附加的内容出现的,目的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教学主题,丰富教学内容。笔者以为,一定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与当堂教学联系最紧密的作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这样才能达到锦上添花、升华主题的作用。
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这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其价值绝不是仅仅提高人的音乐素质,而是有可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促成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这种强大的审美功效一方面来自音乐本身的审美魅力,而另一方面还应该借助于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恰当地发挥跨学科的作用。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简单介绍一下我对“音乐综合教学”的理解。
一、用听、想、视、画、动等综合教学手段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
如果说机械的美在于它的运动,美术的美在于它的色彩,那么音乐的美则在于它的旋律。让我们回到旋律,回到调性,回到音乐美的本原。在音乐课堂中,最能打动人心、最悦耳动听的也正是这些音乐要素。
不应该是老师拿着已有的资料,告诉学生这段音乐说明什么,再进行音乐欣赏。这样会极大限制学生想象的空间,要尊重学生自身的想法和灵感。先从节奏抓起,节奏是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中,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以亚洲音乐中日本部分为例。学生们坐定后开始发问,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听一段曲子,大家听一下这像是什么地区,什么国家的音乐。”(开始弹王建中先生改编的《樱花》)前奏还没弹完,学生们就开始大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再弹一个,大家听一下是哪个国家的!”(弹王建中先生的《浏阳河》)。学生大声回答完都唱起来。问“大家怎么一下就听出来中国和日本呢?”回答:感觉。
弹“五声音阶”和“都节调试”,学生一下子就分辨出来,靠得就是感觉,关键就是如何培养这种感觉。这节课要求学生记住“都节调试”,可以把调式的音级组成写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住,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和耳熟能详的外国音乐加以引导讲解,只是后者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更利于这种感觉的形成。
除了节奏外,歌曲教学也是重头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这样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歌唱中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运用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融合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不是单纯的艺术,它和其他艺术门类、学科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行为。《礼记·乐记》中说:“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了古代艺术活动中语言、歌唱和舞蹈的自然结合。
(一)选取通俗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流浪者之歌》时。利用有力的教学条件,先放录音《流浪者之歌》。学生们昏昏入睡。此时如果讲名词“拉格”、“塔拉”,学生绝对不喜欢。这个时候我忽然在屏幕上放孙燕姿的演唱会“神奇”。热烈的场面,明快的节奏赶跑了睡神。
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有的跟着节奏敲打桌子,对此并不加以制止。提示他们注意听音调的框架,观察伴舞者的印度传统服饰和与佛教有关的舞蹈动作,然后让他们比较《神奇》和《流浪者之歌》中间曲调,节奏相似的部分,告诉他们这个就是拉格和塔拉,要喜欢孙燕姿就必须记住。学生们兴高采烈放下手中的“活”,叽叽喳喳各抒己见。然后讨论印度的电影、佛教,学生们也能说出一二。
(二)通过介绍戏曲家生平故事进行戏曲音乐教学
讲《重整河山待后生》时,我把准备好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资料找来给学生放。综合素质里有一道题就是提问《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什么地方的戏曲形式?放到这里,暂停。个别学生提前看过课本能知道。大多学生对此还是不了解,所以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把视频放完,揭晓答案。再介绍京韵大鼓,骆玉笙先生的艺术之路,再讲雷振邦,蕾蕾和已故的骆先生当年录音一次成功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手段,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了对戏曲文化的兴趣。
三、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音乐教学
每一国的音乐都与该国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以丰富多彩文化背景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众多领域广泛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如最受学生欢迎的动画片,就以优美的形象造型和绚丽的色彩构图,尤其是三维立体的动画中惟妙惟肖的效果处理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并伴随着他们度过了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研究发现,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抽象思维。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中小学的这一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情境设置等),诱发其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深受高科技的影响,所以较之以往,他们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传统的方法讲解、图片欣赏、技法练习等教学方式因缺乏活力和时代气息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多媒体的音乐、图像以及大容量的信息,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并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和主动性。
另外,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电脑以其强大的功能、简便的操作和丰富的资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方便,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生动活泼又趣味剧增。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电脑画面的色彩丰富,(据统计有160万之多)而且有动画效果,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资料,配制音乐,这一切都可让学生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如:我在《森林之歌―美术与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从“真山”、“真水”入手,引领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后通过演示电脑美术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此时学生开始感到惊奇,然后取出一幅山水照片,运用 Adobe Photoshop软件中“效果”,将大自然的真山、真水“效果化”,如:线描,色彩,变形等,最后用动画形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一幅作品。这种教学设计让异常兴奋,跃跃欲试,最后都成功的完成了一幅电脑美术山水画作品。
总之,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意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视野
近年来,随着学校硬件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充分利用学校互联网实施教学,极大地缩短了知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网络美术资源,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宽广、直观。互联网上有世界各国的著名美术作品可供欣赏、下载或编辑;还可以将作品放大,仔细欣赏作品局部或笔触;同时还有作品简介、画家生平、解说、音乐等,为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缩减了教师学生收集资料和编写文字等环节。网络改变了人们欣赏、选择作品的习惯,它不仅可以欣赏图像,阅读文章,而且“读者”也可以成为评论家,随时将意见放到网络上,进行交流,学生个人的作品也可在网上呈现出来,在同一个空间里,可以跨越地区甚至是国家去参观欣赏、进行展览和参与讨论。可以说,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空间和时间都得到压缩,给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
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受知识容量局限性的束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活动过程,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教师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现状,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根据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利用挂图并配合讲解进行欣赏介绍。一张张图片展示既烦琐又耗时,而且欣赏资料中的形象都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供学生去观赏,不能完整全面地展示作。另外,在欣赏中还得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而学生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十分厌倦,以一种消沉低调甚至是不配合的态度来应付学习。多媒体教学改变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用于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软件有很多,Dreamweaver、Frontpage可以制作链接层次清晰的网页式的课件,Flash可以制作动感效果强烈的课件,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功能完善,交互功能强大,而方正奥恩、课件大师等国产软件则易学易用,最简单的方法用OFFICE办公系统中POWERPOINT组件功能(即电脑幻灯片)制作一种新的演示文稿,然后通过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效果比原先的投影片、幻灯片更生动,更丰富,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过去要用几天甚至十几天制作的演示文稿现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而且演示文稿上可输入所需文字、表格、图形统计图,插入超媒体联接、动画、声音、艺术字、各种背景、纹理等,美观而有趣。笔者在教学《我喜欢的卡通画》、《森林之歌》、《五彩缤纷的风筝等一系列教学设计中均采用此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现已80岁高龄,近年来除了在影视剧中客串老太太,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是什么使她的身体如此健康呢?当然离不开她钟爱的4件事。
写作 早在出演《青春之歌》的时候,由于受到这部小说的影响,她就萌生了写作的念头。62岁的时候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不沉的湖》,63岁她又出版了长篇回忆录《往事匆匆》。现在她也经常写一些随笔、散文和谈论影视作品的文章,内容丰盈,文字优美。她说:“每当提起笔来,心中便激情澎湃,春意荡漾,似乎忘记了年龄,回到了青涩的年轻时代。手捧自己写的书,总有种成就感,喜滋滋的。写作太美妙了,它给人生带来了别样的快乐。”
种花 她在房屋的前后以及阳台上种了数十种花草,春暖花开时,姹紫嫣红。她经常给花翻土、浇水、剪枝、拔草、杀虫等,这些轻微的劳动,既煅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性情。她说:“绿色花草是人类健康的因子,它通过感官给人以向上、朝气的感觉,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工作、学习之余,来到满园的花草跟前,就会心境宽阔,精神振奋,心情舒适。”她还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花草,不能没有绿色。看到阳台上、院子里的花草不但可以增添怡情雅趣,更能感受到一股健康向上的力量激励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唱歌 谢芳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歌剧演员,退休后,她又收拾起自己的老本行――唱歌,来作为消遣。在一些文化活动和文艺晚会上,她经常和老伴一起放声歌唱,这成了她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她说:“唱歌是抒发自己感情、表达自己心声的一种好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健身活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使人洋溢出青春的活力,不少歌唱家都很长寿,唱歌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和年轻人唱歌,或者唱年轻人的歌,就会觉得精神焕发,自己一点也不老。”
垂钓 她和老伴都是垂钓爱好者,她经常与老伴穿着带帽的外衣,蹬上深色防水旅游鞋,拿着鱼竿和钓具,约上三五个好友去郊外钓鱼。谢芳的钓技也有一定的水平,曾两次获得过中华名人俱乐部组织的钓鱼比赛冠军。她说:“垂钓是一项有益的休闲活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池边静坐凝神,就是一种身心的疗养,有利于全身气血畅通。”
除此之外,谢芳还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她说:“其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美,但只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就离完美不远了。生病的时候,如果把病看得越重,病情就越重,你越轻视它,它对你也就没什么威胁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积极、乐观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学会乐观。我就羡慕阿Q精神,在临死的时候还高高兴兴地画圆圈。我觉得他是好样的,我也要学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为自己好好地画一个圆。”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认识的深化,综合的观念已深人人心。从教学心理学机制来看,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不同学科的内容相互强化,学习效果将得到加强。“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ps)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音乐和艺术的价值,建立不同学科之间融合渗透的联系,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音乐与美术,这两种艺术符号在材质与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美术是空间的,音乐是时间的,两者诉诸于不同的感官,看似互不相干,然而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都是“心灵鸡汤”,是覆盖着具有联觉的人类感知系统的不可分割的美妙织体。由于音乐与美术在意义、色彩、旋律、节奏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选择相应的实施策略,利用美术手段辅以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辅助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利用音乐与美术的链接点,分析音乐作品
教育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地促进人的发展,如何促使学生点状的音乐学习活动迅速发展成为网状的音乐知识?作为艺术的两大门类,音乐与美术之间有诸多链接点,比如色彩、节奏和线条等。应用这些链接点,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自觉地分析作品,使知识要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以形成并得到巩固。
俄罗斯十九世纪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就是以绘画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为了悼念画家、建筑家加尔特曼,他用乐曲“描绘”画展中亡友的十幅遗作,表达其深深的怀念之情。组曲以“漫步”的乐段,把观赏者在画廊中漫步的形象连接起各个乐段,像是人们饶有兴趣地欣赏着一幅幅精品佳作。接着,分别以不同的色彩、节奏、旋律描绘出这些精美的作品,其中《侏儒》中跳动的音型、缓慢而又不平衡的节奏,使人们看到一个矮小、畸形的人,正步履瞒姗艰难地行走着,让人们不禁对其生来不幸、遭受屈辱的经历油然而生同情;《牛车》那沉重缓慢的声调,低沉浑浊的音色,以及由弱到强又逐渐转弱以至消失的节奏变化,使人感到负载沉重的牛车缓慢行进、由近及远的踪迹。
对《两个犹太人》的描写,一个主题在低音区,带给人的色彩感觉灰暗、阴冷;强有力的五度音调,抑扬格的线条走向,刻画了犹太人的趾高气扬;频繁的休止符和保持音奏法,深沉、稳健,表现了妄自尊大的傲慢神态。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利用弱奏的高音,使色彩感觉显得苍白无力,令人不寒而栗;颤音的旋律线条反复蜿蜒下行,描绘了另一犹太人卑躬屈膝的哭丧表情;细碎并带有退缩感的节奏,则表现出一种慌张、忙乱。听众似乎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画中一富一穷、一胖一瘦的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在色彩、线条、节奏上的鲜明对照,与原作画面富人的肥胖骄横、穷人的消瘦寒酸的两个犹太人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关系。如果教学者能把握好这些直观的链接点,并在教学中加以强化,对于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和艺术创作都将有无穷的收益。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互渗的操作平台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呼唤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仓嘶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音乐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音乐学科.本身,将视觉艺术同步(特别是绘画)融人到音乐作品的欣赏、理解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视听交融的教学清景,在刺激和兴奋学生的感觉和听觉器官的同时,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结合音乐课的规律和特点,用现代化手段(如:Flash、powe印oint、Photoshov、三维动画等形式)将美术形式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音乐内容。如我们在欣赏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时,利用电脑将其做成Flas,分别用不同的场景表现“春天”:主题“群鸟的啼鸣”“泉水叮咚”“暴风骤雨”“雨后天晴”四个插部,再辅助以对音乐本体元素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听的时候,感受到音乐与不同画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更为直观深刻地理解到音乐作品本身所蕴涵的意义。
因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别是在音乐与美术的有机融合方面起到得天独厚的优势作用,如果教师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推动音乐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
三、视觉图象刺激音乐想像,激发创造力
想像是思维的花朵,艺术的精灵,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一切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像。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像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强调以即兴创作为手段,以想像、联想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一所中学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先让学生看一幅画,该画描绘的是一座教堂面前流淌着小溪,阳光透过弥漫的雾打在小溪上,水面波光粼粼。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何种乐器来表现相应的景色,学生结论:用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颤音来表现小溪上弥漫的烟雾和波光,用圣咏的合唱来表现小溪对岸的教堂,然后学生随即尝试着用自己的想像来即兴演奏这幅画。最后,教师告诉大家,有一位作曲家正是根据这幅画写了一首作品。当教师播放这一作品时,全体参与创作的学生都怀着极高的兴致听赏着。令学生惊奇的是,作曲家的思路和他们的想像竟是如此的相似。同样令学生兴奋的是,他们领悟到色彩斑斓的画面完全可以用奇妙的音符来表达。正是由于联想和想像,使音乐形象脱离了原有的形态,得到升华,形成一种超然的新形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利用视觉图象刺激想像,培养音乐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的音乐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过程中激发联想,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的音乐教学活动,通过与美术等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形象思维,以此来增强综合思维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相互联系,真正体现音乐学科的促智功能。
北美非开挖技术发展近况-水平定向钻进应用方面
超前探测及预注浆技术在巷道工程中的应用
形势严峻的2009年非开挖行业概况
美国威猛亚太区超大型水平导向钻机培训在沪隆重举行
碳计算器决定非开挖益处
导向钻头钻具结构与钻孔直径及孔底的关系分析
非开挖工程拉管阻力计算模型及分析
百莱玛成立了合资公司
定向钻铺设市政雨污水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天津攻坚成功:刷新世界纪录
在役输油管道非开挖换管大修
昆明雨污管道建设尝鲜新“顶管”破地下铺管难题
水平定向钻进设计中的冒浆问题
扶正器增加生产效率,延长其它工具的使用寿命
宝鸡公路养护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
顶管在流砂土层中的施工技术
香港理大推介“非开挖式铺设地下管道技术”
爆管法更换混凝土污水管在英国应用案例
法国内衬管技术管道材质选择有助于公路管道修复
重庆:大型城市道路设施竣工3年内不得开挖
工作经历挑战,陶土管爆管工程超出预期
中原油田非开挖检测技术应用时效提高40%
非开挖施工危险源分析与控制
腐植酸泥浆正交试验优化研究
2009年度人物
TAG/R应用与非开挖管线工程造价探讨
浅谈燃气建设单位对工程技术方案的管理
不同直径对非开挖近孔壁位移响应数值分析
定向钻穿越施工中卵砾石层的处理
非开挖技术在城市污水截流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涵管替代钢管隔离卵砾石层辅助定向钻施工技术
水平定向钻进在复杂地层中的应用
中外专家交流管道工程防腐技术
中石油西气东输二期武汉倒水河穿越工程
西气东输某燃气管道定向穿越工程
徐工水平定向钻机出口新兴市场走向全球
强强联合创造非凡施工能力——十方公司中美非开挖技术研讨会剪影
第八期水平定向钻进上岗培训班顺利结业
奋斗者之歌
塔里木油田首次应用管道水平定向穿越技术
浅析石油管道跨越工程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处理
水平定向钻机的方案设计
钻机液压系统设计
电机变频调速驱动技术在大直径长距离钢顶管中的应用研究
顶管在流砂土层中的施工技术
宁波软土地区顶管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新建路排水管道维修纪实
大直径顶管休顶时后退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研究
防冒浆泥浆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浅谈定向钻穿越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
非开挖铺管工程成本管理研究
多管组合穿越工艺研究
泉州非开挖施工遇障碍物受阻
定向钻进泥浆后处理
城市燃气管道东江穿越工程施工技术
海底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比选
以服务意识整合非开挖技术资源的实践
行稳方能致远――起点的选择
“教育是慢的艺术”,进行教学变革更应遵行这一真理。我们在总结和反思了301(原201班)数学学科一年来的实践之后,还分别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各选择一个班级教室和电脑房开展课堂实践,形成了“实验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角度的研究方式,以测试在不同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实践学科也从原来单一的数学学科转变为以数学学科为引领,语文、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并行推进。
突破方能创新――模式的转变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中得到发展。我校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并付诸实践之中:即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预习性作业基础上的,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相关内容的自主搜集、获取来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预习来实现,课堂成为一个展示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激励的过程,最后通过巩固、提高、延伸性的作业布置来对学生进行检测。
有米方能为炊――资源的使用
实施“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资源平台的使用举足轻重。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熟练使用这些平台,而且要将这些平台取长补短合理分配使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1.分发材料+提交成果+互动演示――以极域电子教室为例
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将布置的作业分发给单个、部分或者全体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学生接收到材料后,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无论是学生共性的还是个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演示”的功能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演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和讲解,这样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
2.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当堂检测――以Eclass电子教室为例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的引入环节中以学生前测中的认知冲突为切入点,设计小组探究的问题,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来解决认知的矛盾,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将新知进行提炼、小结。在此基础上,通过Eclass的即时反馈功能,对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重点分析错题学生的错误原因,提高学习质量。
3.游戏激趣+分层练习+自主学习――以“一起学习乐园”为例
“一起学习乐园”是一个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平台,它会自动分析学生学习的历史,每次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新的学习内容,不会漏过,也不会大量重复,真正的个性化教学,从而获得现实成就感。
改变方能发展――师生的挑战
很多从教者都感叹高中政治课不好教、难度大,学生也感叹高中政治课不好学、不想学。面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教学难、学习难的问题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将要谈谈政治主题歌曲在课堂中发挥的效果。
纵观当前很多人的做法,几乎都是借助背景音乐辅助课堂教学,起到激发兴趣、美化意境、渲染氛围、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升华课堂、创设情景等等作用,但是这种效果再好,也还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不能把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中去,让音乐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笔者的做法是,在教学中把我们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重要的知识点、考点、难点编成歌词,选用适当的歌曲旋律来演唱,如在上“商品”的相关知识时,编成政治主题歌曲《商品属性》,借用《爱的供养》的旋律来演唱: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使用价值是实现价值的前提,价值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商品的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在上“事物发展的原因”时,编成政治主题歌曲《事物发展的原因》,借用《我只在乎你》的旋律演唱:事物发展的原因,相互结合内外因;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内因是发展源泉,根本原因和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加速或减缓发展,矛盾是发展动力,对立又统一;内因外因关系辩证统一,同时存在不能缺少其一,但是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我来编辑,演绎哲学原理,欢迎你和我一起唱政治主题曲;同样在上“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时,编成政治主题歌曲《矛盾特殊性之歌》,借用《爱情买卖》的旋律演唱:世上的事物会千差万别,这是因为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和每个侧面,各有特点这就叫做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表现在共三个方面,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以及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把教学内容编成政治主题歌曲融入课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尔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使学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现在很多学生都有喜欢唱歌、听歌的习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爱好,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开拓创造性思维,把我们政治课堂上所学的重点知识编成他们熟悉的歌曲,这样一改以往机械记忆,被动记忆,枯燥记忆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他们表现很活跃,往往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编成歌曲,然后我们再借助多媒体展示歌词,并播放相应的伴奏音乐,要么让学生领唱,要么全班同学跟唱、合唱,让学生通过听、唱、看、想,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进而点拨学生兴奋之点,燃起思维火花,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增强记忆,服务教学
高中学生都反映政治课没有初中那么好学了,知识容量比较大,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如果靠单纯的记忆、机械的记忆,记了又容易忘。我们知道,歌曲是加强记忆的一种便捷方式,因为其朗朗上口,又有优美的旋律,歌词比较押韵,所以人们喜欢歌唱,好的歌曲让人们记忆犹新,广为传唱。就是利用歌曲这一特点,我让学生把政治课教学内容编成朗朗上口、学生熟悉的主题歌曲,学生唱得高兴,记忆方便,借用音乐服务教学,达到了更好地教学目的。
三、活跃课堂,体验快乐
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感觉不到快乐,他们形容上课就如坐牢,如坐针毡,很痛苦,很难熬。自从我把政治主题曲融入课堂,学生享受的是自己创作歌曲的快乐,创作中印象比较深刻,记忆比较牢固,如果歌曲唱熟悉了,还可以获取持久的记忆,同时在创作中他们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动手、动脑,还学会了与同学的合作与分享,而且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要比我们老师一味的去逼、去压学生被动的学要好得多,在这样良性互动课堂中,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 音乐美 情感美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是指通过重叠、加缀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形容词具有显著描绘性的生动化形式。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符合汉语的节奏规律,因而就有悦耳动听的音乐美,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它的基础词相比,体现出了非常浓重的感彩。
一、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增强了语句的音乐美
“节奏”是语言的灵魂。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符合汉语的节奏规律,它所显现出来的汉语独特的平仄律等,在优雅的现代汉语主旋律的运用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而体现出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语言节奏是指语音的高低、轻重、徐疾、长短及音色的异同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相间交替回环往复成周期性组合的结果。”
平仄可以使句子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唐诗宋词之所以能傲视寰宇,历千载而光芒四射,其独特的格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体现出不同平仄律的音乐美。例如:
①木叶,木叶,木叶
无边木叶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孙玉石《戴望舒》第208页)
②庵前有一潭
微微荡漾(平平仄仄)(王圣思《昨日之歌》第13页)
③是西方的、太行的余脉
有座高山遥遥峙立(平平仄仄)(王圣思《昨日之歌》第12页)
在以上三例中,加着重号的部分一平一仄,平扬仄抑,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平仄相替,形成了参差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由此也使这些诗句产生了音乐美。
又如:
①来到此地泪盈盈,我是飘泊的孤身,我要与残月同沉。(孙玉石《戴望舒》第9页)
②这里他来了:夜行者!冷清清的街道有沉着的跫音,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戴望舒》第214页)
③今天风雨后,闷沉沉的天气,
……
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尝试集》第46页)
在以上三例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三音节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它们起到了调节音节,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表达鲜活生动的作用,同时还增强了诗歌的韵味。读起来第一个音节是重音部分,而且稍长,第二、第三个音节读起来不仅轻柔而且短促。“泪、冷、黑、闷、亮、热、乱、阴、活、莽、白”的声音好像是沉稳浑厚的定音鼓,而词缀“盈盈、清清、茫茫、沉沉、晶晶、滚滚、纷纷、苍苍”等,好比清脆悦耳的沙锤铃。二者搭配协调,节奏明快,好似一曲曲美妙、悦耳、动听的华尔兹乐章。将它们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去,与其它诸多单音节词、双音节词等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就为丰富作品的音节,增强作品的节奏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使文章读起来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强烈的音乐性,可以大大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增强了语句的感彩
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它的基础词相比,体现出了非常浓重的感彩,褒贬之义有所增强,这种感彩有的是体现欢乐、喜爱、亲切、亲热、等的意味,有的却体现出痛苦、厌恶、反感等的意味。
1.体现欢乐、喜爱、亲切或中性的感彩
1.1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用在定语和谓语的位置上往往表现出欢乐、喜爱、亲切等的意味或中性的感彩。例如:
①顷刻间把进来的两个人团团围住,有的抢上去握手,有的抱着他们的膀子,眼里流着涔涔的热泪,……(魏巍《东方》第5部第13章第958页)(“涔涔”作定语)
②她的声音潮潮的,在电话里,阴天似天。(万方《空镜子》第122页)(“潮潮”作谓语)
③大家都衣冠楚楚,脸上的表情很严肃,绷着劲,故意不交头接耳,碰到熟人只点点头,又一种文明且神秘的气息。(万方《空镜子》第123页)(“楚楚”作谓语)
“楚楚”有喜爱、亲切的意味,具有[+褒义]的语义特征,而“涔涔”、“潮潮”却具有[+中性]的语义的特征。
1.2儿化之后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则往往带有惹人喜爱、欢快的意味。例如:
①表嫂家的孩子,特别可爱,长得圆得乎儿的。
②红玉苹果酸不叽儿的挺好吃。(转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第639页)
③儿子考上了省重点,老王心里美滋滋儿的。
以上例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体现了喜爱或欢快的内心感受。
1.3带有“洋洋”、“晶晶”、“扑扑”、“丝丝”、“茸茸”、“滋滋”、“悠悠”、“墩墩”等词缀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也具有让人欢乐、喜爱的意味。例如:
①田九麦的病老娘此刻也不病了,喜滋滋的吃着各家送来的吃食。(《小说月报2005年精品集》第68页)
②我心里甜丝丝的,心想这个同志不光对人好,懂得的道理也多。(马忆湘《朝阳花》第14章第252页)
③娇娇扬着粉扑扑的小脸蛋,踮起脚尖,安慰着受伤的小鹿。
2.体现痛苦、厌恶、反感的感彩
与具有贬义感彩相关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像“黑压压”、“毒花花”、“臭乎乎”、“臊烘烘”、“灰溜溜”、“恶狠狠”、“乱糟糟”、“酸不叽”、“冷不丁”、“黑不溜秋”、“圆得噜”、“土头土脑”之类,都具有令人反感、厌恶的感彩。例如:
①机关副处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了,足有好几十人,黑压压地挤满了会议室。(《小说月报2005年精品集》第225页)
②我也不准能在外面混出个模样来,……,我要是灰溜溜地回来了,你爹也不能同意你嫁我。(《小说月报2005年精品集》第69页)
③终于,埋着头等待的表姐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瞪着我:“……?”(《小说月报2005年精品集》第375页)
以上三例中加着重号的部分体现了一种贬义的感彩,亦或厌恶,亦或反感。
参考文献
[1]哈森.现代汉语[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吴洁敏.论汉语节奏规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4]赵惠.现代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哈森.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形容词生动形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汪如东.汉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