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知识进万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记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
为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范风险和正确使用金融服务的意识,九月以来,XX支行积极响应分支行号召,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暨“提升金融素养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活动立足厅堂,辐射周边,深入群众,在积极打造良好的金融知识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致力于扩大金融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使金融知识宣传有氛围、有特色、有温度。
规范布置,金融宣传有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支行在大厅醒目位置张贴活动海报、摆放宣传展板和折页,设立金融知识宣传专区,重点对人民币防伪、存贷款知识、理财知识、个人金融信息安全等金融知识进行宣传。
结合时点,金融宣传有特色。
支行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时点,开展面向学生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九月正是支行周边的XX大学的开学季,为让新生合理选择金融产品、远离金融诈骗,支行大堂工作人员为每一位来办理业务的新生提供“金融知识第一课”,第一时间为同学们种上了预防新型网络诈骗、抵制非法“校园贷”“现金贷”的金融疫苗。
深入群众,金融宣传有温度。
为使金融知识宣传深入群众,支行除了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宣传金融知识外,还为每一位到“劳动者港湾”休息的劳动者提供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来支行“劳动者港湾”停留的环卫工人、快递员等工作者属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群体,引导这个群体抵制金融网络谣言、远离金融网络诈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者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长了金融知识、提升了金融素养,更感受了是来自建设银行衣冠庙支行的尊重与关爱。
金融知识宣传无止境,建行XX支行将持续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使用金融服务的意识,增强辨别和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的能力,为进一步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动作”,江苏昆山农商行坚持把金融知识宣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做好大街小巷、社区等场所金融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在方式方法上动脑筋,在知识内容上想办法,走进校园、走进医院、走进图书馆……把金融知识传达到每个角落,让更多市民近距离地了解各类金融知识。
走进校园……
“来,这是申请银行卡的操作流程。”“银行网银是这样操作的……”这幕场景发生在昆山农商行举行的“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选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在宣传方式上,昆山农商行选择设立现场咨询台的方式,向青年大学生普及各类金融知识,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在知识内容上,充分考虑了受教者的特殊性,准备了包括支付结算、助学贷款、个人征信、网上银行等十多种宣传资料,尤其针对青年大学生使用银行卡及网络支付的情况,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详细的宣传和解答。
走进医院……
在昆山市中医医院的就诊大厅,一群人围在一台机器旁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昆山农商行的员工正在为大家讲解“机器”的功能,还现场演示如何进行操作。
摆放在医院大厅一角的“机器”正是昆山农商行与医院合作推出的“自助挂号缴费设备”。通过它,前来看病的市民就不用排长队去窗口进行挂号和缴费,只需轻松一刷便可自助完成。
一位初次使用自助设备的市民就表示:“今天过来看病,看到窗口长长的队被吓到了,发现这边有自助设备,就来试试看,没想到很快就挂好了专家号,设备很方便,下次来就不用排队,直接来这边挂号了。”
走进图书馆……
图书馆是青少年的聚集地,在这里当然也少不了“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的开展。此次,昆山农商行针对青少年开展了一次“我是金融知识小达人”的知识普及活动。
本报讯 以“诚信、服务、发展”为主题的“广东保险业宣传周”活动日前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由广东保监局牵头,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广东省保险学会、驻粤27家保险公司、各驻粤有关保险中介公司等共同参加,精心安排了“保险零距离”大型保险知识咨询会、“关爱永恒”餐厅赠礼活动、“保险知识进万家”社区推广活动、“幸福安康送给你”医院慰问活动、“风雨同路”送伞活动、“真诚永恒”广东保险业大型文艺晚会、“广东保险伴你行”报刊专栏等普及宣传和服务大型活动,力求为广东人民献上一道丰盛的保险大餐。
广东保监局局长张维功表示,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5年来,广东保险业伴随广东经济共同成长,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对外开放、提供就业途径、应对突发事件、造福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广东保险业近几年的发展出现阶段性相对滞后。据了解,在2001年以前,广东保险业规模曾连续18年居全国之首,2003年广东省保险深度仅为2.83%(全国为3.33%),发展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保监局副局长曾祥威表示,此次广东保险行业举行宣传周大型活动,旨在展现广东保险业立足发展、加快发展、稳健发展的美好前景,树立广东保险业诚信、服务的企业形象。通过保险知识宣传、理论研讨、大型公益性便民活动等内容,全面塑造广东省保险发展的氛围,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
据了解,本次参与活动的保险主体数量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活动形式之新以及筹备时间之长、筹备力量之强等方面,在广东省保险业内尚属首次。
曾启通 黄海晖 金融时报
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银行业实际,对当前形势作了全面深刻分析,对今年工作做了前瞻系统部署。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大幅提高全行业认识和素质、力争实现工作的高度协调机制、深度回应消费者诉求、构建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持续深化宣传教育为工作总体目标,坚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抓住银行业改革机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职责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银行业治理体系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作为实施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司治理体系改革相结合,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董事会的工作议程和高级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使之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业务治理体系改革相结合,在新产品设计审批流程中贯彻“预防为先”的方针,将消费者保护的起始点前移至防范环节。要确保消费者保护职能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为消费者投诉提供必要便利,确保投诉渠道畅通,实现各类投诉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提升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银监会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严格的行为监管,确保行业安全,这是各监管部门和银监局的共同责任。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银监会将在全系统全面推进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消费者保护理念和意识深化。通过结合群众路线、结合贯彻指引和全面开展培训,实现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二是全面推进消费者保护的机制建设。完善纠纷协调机制,落实社会责任,探索建立银行业监管部门指导下的专业性纠纷调解机构。完善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高层指导委员会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实施“三评”监督机制,通过实施监管评估、组织行业评比和开展社会评价落实督促责任,充分发挥消费者保护工作监管评价的监督约束作用,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保护工作与机构监管手段挂钩。实施定期通报机制,落实提示责任。三是全面推进对消费者诉求的响应。规范工作程序,妥善做好一般性投诉处理。主动开展行为监督,突出做好重点整治。加强统计分析,主动捕捉和发现问题。四是全面推进消费者保护的基础建设。银监会将在各省级派出机构设立专门的消费者保护处室,确保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推动公众教育服务区建设。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推动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通面向公众的投诉受理热线。加快推进银监会消费者保护网站建设。搭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共享平台。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消费者金融宣传和教育
广泛、系统、持续的金融宣传教育活动是提高全社会消费者金融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银监会传导监管理念和要求的渠道。今年,银监会将继续组织全行业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金融知识。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进一步提升金融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有效性。针对特定消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教育,实现金融知识进社区、学校、工地、农村的目标。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教育活动,面向农村居民、少数民族、残障人群等特殊群体传授金融知识,提升弱势群体金融知识水平。积极推动将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制定面向公众的金融教育长远规划,把普及金融知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知识普及,不断丰富金融知识普及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金融知识学习途径。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2013年实现了布好局、起好步的工作目标。2014年,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将监管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的改革举措,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挑战,努力开创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9月底以来,北京电视台第二届“观众喜爱的主持人”评选活动受到了京城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副线活动——公益圆梦新闻行动中,入围主持人或走进首都博物馆,或走进身边城市绿地,或守护天使小课堂……他们积极投身公益行动,充分践行了“心悦百姓,行为民生”,留下了很多感人的画面。
走进绿地。参与环保
与市园林绿化局共同举办的“走进身边城市绿地共绘首都绿色地图”是新闻行动的要点项目,北京电视台新闻、科教、体育和纪实频道的41位主持人都参与其中。
10月8日,纪实频道的主持人成寒梓来到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她与文化广场的工作人员及养护工人一起走进绿地,实地学习操作除草、割草、修剪树枝等养护工作,深深体会了作为一名园林工人为首都的茵茵绿地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她说“让城市绿地的享用者成为城市绿地的保护者”是她的心愿,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美丽都市的市民的共同心愿。
10月10日,体育节目中心的三位参评主持人马重阳、毛正宇、杨萌一起来到丰台区科丰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开始他们绿地养护的公益任务。在科丰公园的园丁师傅们准备的各种工具中,最吸引人的当数修剪草坪的打草机了。看着园丁师傅们驾驶着它在草坪上行动自如,把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主持人们却真正体验了一把“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感觉。
科教节目中心主持人周颖去的是南长河公园。这里刚刚完成了绿地改造提升,对沿河植物进行改造和梳理,形成了南岸一条“人文走廊”和北岸一条“健康走廊”的“一河两带”空间格局,处处彰显着科技和环保的主题。在和园丁师傅共同进行了一整天的劳动后,周颖真正体会到了绿地养护人员的辛苦。另一位主持人秦溯走进的绿地则是位于西长安街复兴路的国悦府屋顶绿化项目。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片绿地特意选用的都是老北京本土的植物,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土壤是三年一换的细质营养土,上覆陶粒土加固,不会产生扬尘。“大手拉小手为梦一起走”
10月27日,在北京卫视与市慈善义工协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大手拉小手为梦一起走”的公益活动中,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旭东与志愿者一起带领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参观了中国科技馆。主持人充当起讲解员和课外辅导员,为孩子们认真地讲解恐龙如何变成化石,头发为什么会被静电吸起来;还与孩子们一起进入模拟的太空空间站探索未知的领域。
财经节目中心与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爱心信笺”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放飞了象征关爱、梦想的纸飞机并郑重承诺:未来两年内,财经频道所有主持人将与部分留守儿童以书信方式一对一地进行情感交流,呵护孩子们的心灵健康发展,做他们成长路上的知心大朋友。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书信形式面向在校留守儿童开展情感关怀的公益项目。
10月15日下午,朝阳区双桥第一小学的100多名学生和家长迎来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班会。动画节目中心主持人慧玲姐姐和瘦不了走进教室,“守护天使小课堂”少儿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在孩子们的尖叫与掌声中开场。“守护天使小课堂”面向所有成年人和孩子开办,与普通的文化课不同,这堂课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安全死角,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声音之旅,志愿助盲
青少·海外节目中心参评主持人宫吴、关文平、邬晔纬近日来到首都图书馆。他姜华、文文、栗坤、阿龙等都先后参与了该活动。
文艺节目中心主持人的“走进博物馆,体验志愿者”公益行动10月12日也正式展开。在北京通史展厅,应嘉瑞跟随讲解北京通史的志愿者小宋参观展厅。另一位主持人龚宁则来到博物馆里的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做了一场题为“如何与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的培训。当天下午,两位主持人还为博物馆录制了一场展览的讲解词。
10月29日,新闻中心参评主持人与心目影院的盲人朋友开展的爱心助盲活动在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举行。活动现场,主持人把近期精心录制的又一期有声读物赠送给盲人朋友。王业、李杨薇还在现场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诵了王蒙和朱自清的文章,鼓励盲人朋友自立自强。
普及知识,帮您防骗
11月3日,评选活动走进悠唐广场,举办了华夏银行“金融知识进万家”公益活动。活动中,财经频道主持人宁晓川、生活频道主持人王倩举例串讲邻里街坊的真实受骗经历,配合专业演员一起,将电话诈骗、网络诈骗、虚拟通知诈骗、短信诈骗等案例融入“互动微短剧”进行表演,并结合金融服务专家的专业点评向观众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骗意识。
315消费者权益观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消费者的利益与银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息相关,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出发,一起和来看看315消费者权益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欢迎查阅!
315消费者权益观后感心得体会1
县工商局围绕“新消费我做主”年主题活动,实施六项措施,扎实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
一、加大宣传力度。3月15日,该局在县城太极游园广场设立宣传主会场,在各乡镇人口聚集区域设立宣传分会场。通过设立法律法规宣传版面、散发宣传单、设立投诉咨询服务台、设立真假商品鉴别台等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执法人员还在现场为广大群众讲解新《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教育并引导群众了解消费权益并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天共悬挂横幅25条,设立宣传版面8块,投诉咨询台10个,接受咨询680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7起,现场成功调解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0余元,发放消费维权宣传彩页10000份,各项宣传册1000份。
二、畅通举报投诉平台。该局开展12315中心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参观12315中心,了解消费维权工作情况和受理、处理流程,现场参与纠纷调解,亲身感受12315中心消费维权工作。
三、成立应急执法分队。县局成立应急快速处理分队,上班时间从早上8点到夜晚11点,吃住在单位,随时待命,及时办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现场转办和该局受理的申诉举报案件,做到快速反应,查处到位。3月15日晚,领导班子和机关全体人员在县局一楼大厅、各工商所在所里集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3.15晚会直播节目。晚会期间,县局12315热线保持即时畅通,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做好接听准备。各工商所执法人员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应急处理。
四、开展行政约谈。就违法医疗广告等问题召开会议,行政约谈城区4家医疗机构、3家商场、超市等,要求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自律意识,树立依法执业、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意识,提高自律意识,约束其履行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开展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该局在县局后院和温县定点垃圾填埋场集中销毁了20类假冒伪劣商品,品种涉及酒类、饮料、服装、鞋、洗化用品、轮胎等共计92092个。
315消费者权益观后感心得体会2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每年“3·15”就像乡下的赶集日一样热闹非凡。我常常抱着看客的心态,猜测着哪家无良厂商又将被媒体曝光。
201x年11月4日国务院〔2015〕81号文件,明确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目标,这意味着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将逐渐加强。责任意识告诉我,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即将走上为广大金融消费者积极维权的道路。
金融消费者属于消费者范畴,他们是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为什么要把金融消费者单列出来成为“保护动物”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丰衣足食后,老百姓选择把钱存放在金融机构或购买金融产品。于是,金融机构无形中便成了老百姓“钱袋子”的守护神。而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不断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新型商品较之储蓄、保险、股票等传统金融商品而言,在结构上更为复杂、风险更大,因而围绕着银行服务收费、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消费纠纷不断攀升。数不胜数的“钱存银行却不翼而飞”等案例表明金融消费者受害问题日益突显,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越来越不安全了。
因此,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渐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刻不容缓。假如日益爆发的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银行在广大金融消费者心中的公信力。
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包括权益,即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和信息安全权。
由于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外部效应等原因,加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自然而然落在了金融机构一方。作为金融机构的邮储银行,应义不容辞地主动担起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重担。
我个人认为,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保护,事前预防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最终才能达到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坚持“预防为先教育为重、依法维权、协调处置”的原则,在营销过程、服务质量、内控管理上进行优化,保证每位银行员工深刻理解、充分认识消费者权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邮储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对银行来说,广大的金融消费者往往都是行踪不定的。那么,怎样才能让金融消费吃到“权益”这颗“定心丸”呢?我个人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金融机构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广泛而持续地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金融消费者正确识别风险、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其实,在国务院还未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导意见之前,邮储银行就已经通过开展各种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逐渐形成了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消费者主题宣传活动,包括“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普及月”、“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送金融知识下乡”、“征信知识宣传月”、“反洗钱宣传月”、“金融知识进社区”等。通过综合运用网点阵地宣传、进社区等多种方式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实用性强的金融知识。通过多渠道的积极宣传,加大了宣传教育的渗透率和金融消费者参与度,提升了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素养。
一方面,我行加大了营业网点的宣传引导力度。在辖内营业网点,我行设立了贷款业务咨询台、服务窗口、服务热线、意见箱等,及时为金融消费者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我行积极开展现场宣传。通过在集市设立宣传点、设立宣传栏、挂贴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金融知识。我行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契合广大农村的金融知识宣传方案。抓住农闲时,组织宣传员走村进户、深入农家院坝、田间地头讲解宣传存贷款、ETC、银行卡、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以及预防假币、抵制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
在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中,我行通过细分服务受众人群,提高宣传服务实效。宣传服务活动针对不同对象确立了不同的宣传重点。根据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不同细分受众人群,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服务效果。对大中专学生重点宣传创业贷款、银行卡、防范金融诈骗等知识;对小学生进行基础性金融知识趣味讲解;对老年人群重点宣传打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对青年人群重点宣传金融理财、贷款知识。同时,我行还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循序渐进地介绍邮储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在活动中,重点宣传、推广本行提供的便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创新产品。在此基础上,向对金融服务达到一定认知程度的消费群体介绍收费政策,包括账户管理费的收取以及免收费、低收费政策,引导客户理性选择银行服务,强化风险意识,规范零售业务的宣传与销售。
在金融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采取主动走出去的方针,加大金融服务宣传力度,还要通过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机制,主动迎接金融消费者走进来,解除金融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营业网点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直接接触者,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前沿阵地。我行建立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明确营业部负责人是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大堂经理为指定的投诉处理人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对客户投诉处理工作采取“统一管理、分级处理、专人负责、逐级上报”的管理模式,及时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正当诉求。其实,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复杂,也不管金融知识如何变化,只要我们以不断提升服务为经营宗旨,就能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无形的优质服务帮助金融消费者守护“钱袋子”的安全。有了金融机构的倾情守护,过上好日子的金融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钱袋子”不翼而飞了。相反,金融消费者将回报金融机构一份信赖。最终,双方会共同奏响和谐社会的美丽乐章。
315消费者权益观后感心得体会3
3月15日,_区局市局专卖工作要求,联合涵江公安、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有相关法律宣传、真假烟鉴别服务,现场咨询、非法卷烟销毁等。各项活动紧扣“3.15”活动主题,收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从三月初,我局就开始展开酝酿,成立了以蔡国松局长为组长的3.15活动管理办公室,与其他单位、部门进行协调,安排出了详细的计划日程,并对系列活动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二、组织有力、活动满意度高。
1、宣传活动。
为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维权意识,_区局在办公楼门口设置法律宣传咨询点,为消费者现场提供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疑难解答、真假烟鉴别讲解、受理投诉、咨询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卷烟打假社会氛围。
2、假烟销毁活动。
_区局与_区公安部门一起,对上一年度查获的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在梧塘镇郊区进行集中公开销毁,进一步震慑卷烟违法分子。本次活动共提供现场咨询服务300多人次,分发《专卖举报宣传单》800多份,公开销毁查获的非法生产卷烟21个品种规格共计2356.3条,烟丝1640千克。
岁末时节,硕果累累、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年底,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我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全部同志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按照我部今年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立足本职、涓滴归公、虚心学习、孜孜以求,圆满完成了自己所负责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这一年的时光我获益良多,丰收硕果,下面我将向大家做述职报告,汇报这一年我的工作重点、成效与展望:
一、激扬斗志备战2014,积极完成我部各项任务指标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在工作中时刻告诫自己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热情,有甘于偿尽“各种滋味”的吃苦信念和有功不居功的超越自我精神外,练好“内功”。用一种真诚、热忱的态度去面对客户和员工,辛勤耕耘、用心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为了自己热爱的工作,更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爱行敬业,我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热爱保险事业,所以我努力!
为确保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找准工作差距,调整战略重点,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紧紧围绕目标客户市场,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保险业务强劲发展。2014年区分公司和州分公司分别对责信险事业部下达了992万元的产品线营销任务和200万的营销任务,通过专营团队的不懈努力,截止12月21日,我部已完成产品线营销任务共计1016.9万元;其中责任险完成921.9万元,信用保证险95万元。已完成州分公司下达的200万的营销任务,其中,责信险完成97.68万元,非责信险完成222.34万元;共计320.02万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员努力的结果,在任务制定之初,本人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保险业务的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机遇,努力将保险业务的优势作为全员各项业务的助推力,继续扩大保险同业占比的优势。树立信心,振奋精神,面对当前竞争日趋激烈和任务指标压力大的情况,坚定信心,以高昂的斗志,积极进取的精神,全力以赴把存款工作抓上去,确保旺季营销存款工作“开门红”。
二、完善部门基础管理工作,锻炼自身业务管理能力
搞好综合反馈,发挥综合反映职能这是每一位中层干部的责任。领导的信息灵不灵,决策的实施进展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中层干部的综合反馈真实程度、及时程度和准确程度。我在这方面工作中,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完成各类综合任务。认真领会领导意图和上级主管的精神,结合本部实际,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措施,为指导全部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部门工作中,我讲究工作方法、技巧,充分发挥细致耐心的优势,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对待工作,始终保持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很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端正工作态度,积极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和学习,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为了更好地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对办公管理、经济法学、财务管理、金融政策、业务、法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层面。虽然工作较苦较累,我也坚持学习新知识。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磨炼,勇挑重担,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每次接受一项任务,独立思考,把问题分析透、分析实。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写出来的东西、做出来的事情才有可能成为精品,才能使领导、同志们都满意。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坚持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三、开展交叉销售工作培训和模式开展,加强交叉销售工作的落实
由于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我们总结到交叉销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对交叉销售进行培训,分享经验和效果。2014年分别开展了“幸福通达”保险产品以及“福进万家两全保险(分红型),这两款产品进行较详细的的分析和讲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和市场反馈。2015年我们还将致力于此项事业的研究和开展,争取在同业中独占鳌头。
以上是2014年本人工作的重点、成效,以及经验总结,2015年本人的工作思路是这样的:
1、首先牢固树立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完善经营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日常业务的监控、督导力度,密切关注业务发展动态,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2、狠抓安全行业季节性业务效益险种的快速发展。与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安监局合作,积极发展各类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业务,制定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具体工作措施,在全州范围内试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工作。特别是今年安监局的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业务,各营业单位一定要从年初开始就有所打算,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关键词】计划生育;补偿征收;相应措施
1.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没有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义务。受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欠缺等影响,群众对社会抚养费的法律性质理解有误,不能自觉承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责任。
(2)当前经济环境下,家庭经济状况的迥异致使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农村中部分违法生育子女的公民,文化素质不高、婚育观念滞后,社会生存竟争力不强,经济状况不佳,违法生育后因家庭经济困难的确没有能力缴纳社会抚养费,导致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二是部分富人名人掌控大量社会财富和政治话语权,违法生育后规避征缴或分割财产,家庭的收入取证难而导致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难度加大。
(3)基层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执法力量、执法意识不强。部分计划生育工作者因业务工作繁忙,加之工作人员有限,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复杂,见效慢,习惯于以往的传统的行政高压手段,急功近利,方法简单;有的做表面文章,为完成年度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考核目标而人为降低征收标准;个别人由于过不了人情关,违反原则随意降低征收标准,造成征收社会抚养费不到位。
(4)强制执行力度不够,综合治理的局面没有形成。县级法院强制执行率较低:一是法院强制征收社会抚养费人员少,手头累积的经济案件、刑事案件多;二是执行费用较低;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牵涉面广、分散,甚至外出躲避,对强制执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造成计生案件被积压,执行力低、结案率低。四是法院主观上仍然存在不愿染指计划生育案件的旧思维模式。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公安、金融等尚不能积极履行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合力不够,增加了征收社会抚养费的难度,导致人口计生部门孤掌难鸣。
2.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对策
由于受“调查取证难、征收到位难、强制执行难”的长期困扰,违法生育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已成为关系计生工作大局的一个难点问题。只有破解这个难点,才能有效遏制违法生育,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破解征收难题上下功夫,按照“四结合四为主”的原则,即坚持说服教育与强制执行相结合,以说服教育为主;坚持依法执行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人文关怀为主;坚持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相结合,以行政部门为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进程。
2.1明晰思路,规范操作程序
在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程序办事,严格征收措施。在调查取证方面,首先应在第一时间取得违反生育对象违法的事实依据,及时制作询问笔录和调查笔录,特别对规避征缴的富人名人应采取广泛细致地调查取证工作,从工商、税收、经营商位、房产、公安、银行等方面多渠道入手调查其真实财产和经济收入情况,杜绝讲人情关系,规范、从快、从严、从重征收。另外可以从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方面取得取证渠道,以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
2.2广泛宣传,强化法规意识
在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的工作原则,强化法规意识,督促违法生育当事人主动缴纳社会抚养费,有效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广泛开展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重点通过进村入户,加强个性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计生干部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利用调查取证和送达告知书、决定书的时机,对违法生育当事人面对面地进行计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执法过程变为国策宣传的过程,既讲清其违法生育事实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又告知其法律救济渠道,使其充分认识到违法生育的严重性和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严肃性。
2.3健全制度,完善执行体制
以 “党政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依法征管”的整体格局。人民法院作为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强制执行主体,应加大对违法生育当事人的强制执行力度,对计划生育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有关社会抚养费案件,要做到依法受理,快速判决,及时执行,确保执行率、执法质量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市人民政府应对法院社会抚养费案件的执行率制订考核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执行力。基层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与人民法院沟通协调,及时提供信息。
一、年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回顾
年,人口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总目标,综合治理,攻坚克难,全县人口和计生事业持续稳步推进。年度,全县共出生人口人,其中计划内出生人,计划生育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综合节育率%,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考核要求。总结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始终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先后召开了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会议、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会议、流动人口计生责任单位协调会议等个有关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部署;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专门视察了人口计生工作,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继续与各乡镇、部门签订了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加大了年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力度,在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镇综合考核的基础上,提高计生考核的分值权重,并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了各乡镇、部门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综合治理,各单位积极主动落实综合治理职责,特别是县法院、公安、工商、卫生、民政等部门在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生育信息通报、落实“两免”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乡镇、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利益导向机制更加完善。坚持把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健全对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严格审核确认计划生育奖扶、特扶对象,及时发放各类款项:年共向名奖扶对象、名特扶对象发放奖(特)扶金万元,向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放计生公益金万余元,向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万元。二是充分发挥计生、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优生“两免”工作,年全县开展免费婚检例,免费优生检测例,婚检率和优生检测率分别达%和%,出生缺陷干预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探索建立新的利益导向机制。年,将节育手术并发症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从年人均元提高到元,并在全市率先为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保费万元,惠及户独生子女家庭。
(三)难点问题取得突破。一是流动人口管理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一盘棋”管理服务机制,加强了对园区流动人口的管理,设立了企业流动人口专职服务人员,大力推进外出流动人口协会和企业协会建设步伐,基本完成全员人口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库建设,实现了流动人口信息数据的网上查询。据统计,年流动人口网上信息反馈条,流出人口联系率、流入人口服务管理率、网络信息反馈率均达%以上,全县为流入人口提供免费技术服务人次。二是后进转化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执行《乡镇人口计生工作预警机制和重点管理乡镇部门督查制度》,紧紧抓住计划生育率、统计误差率、长效节育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这四大关键指标,确定了一批计生后进乡、村,将其纳入重点管理范围,加强了对后进乡、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后进转化工作,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后进面明显缩小。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成绩突出。建立健全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出台了《常山县征收社会抚养费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了部门联动征收机制,县人口计生局联合县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等部门多次开展了违法生育综合治理专项活动,成效显著。
(四)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坚持树立以人为本、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人口计生服务水平。一是按照省、市人口计生委实施技术服务“二次”发展和“提质提速”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站(室)的标准化建设,先后完成了县计生指导站和三个镇中心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更新了一批医疗器械设备,基层计生技术服务的环境、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不断拓宽服务项目,积极推行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保健“三大”工程,围绕避孕节育,广泛开展了妇科病普查防治、随访等服务。据统计,全年开展查环、查孕、查病万人次,“三查”率达%,随访万余人次。三是在居民小区、大型企业、乡(镇)计生服务站、卫生院等公众场所新增避孕药具便民发放点个,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五)宣传教育逐渐深化。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完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促进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一是积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年《中国人口报》、省《当代家庭》杂志对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报道。二是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在元旦春节、“”协会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了集中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三是层层举办各类培训班、知识讲座,面对面的宣传和培训计生知识,年,举办计生知识培训班多期,邀请妇产科专家专题讲座4场,培训育龄妇女万余人次。四是全面推进人口计生自身阵地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双示范”和村民自治“双千”创建等活动,相继建成了市级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示范乡镇个,示范村个,生育文化园个,计划生育图书角个,“三优”指导中心个,全县基层人口计生自身阵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六)队伍素质逐步提高。顺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发展要求,多举措培养和打造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为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年,举办计生干部、各乡镇分管领导业务培训班和村级计生服务员培训班各1期,分期选送了20名计生干部和乡镇分管领导参加了省人口计生委举办的基层计生干部培训班,有效提高了计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公开招考了3名乡镇计生专干和3名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充实了基层计生工作队伍。三是对乡、村两级计生协会进行了整顿和评估,进一步壮大了计生协会工作队伍,协会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清醒认识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仍然艰巨。近年来,我们控制违法生育工作力度逐步大,但违法生育人数每年仍达多人,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违法生育原因日趋复杂化,给控制违法生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是基层工作仍然不平衡。经过努力,年后进乡镇、村人口计生工作进步明显,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基础工作较好的乡镇、村,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基础较差的乡镇、村,还没有摆脱落后局面。
三是解决难点问题方法不多。从目前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情况来看,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等方面仍然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对这些难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入、不透彻,应对新局面缺乏新举措,治理难度依然很大。
四是计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正从单纯的控制人口增长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化,而部分计生干部的观念没有跟上人口计生工作转变的步伐,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加强。村级计生联系员待遇低、任务重、难度大,并且容易得罪人,导致部分村级计生联系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进行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三、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围绕“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抓手,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为落实“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主要目标:全年出生人口控制在人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以上,出生率控制在‰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统计误差率控制在%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以内;婚检率、优生检测率均达%以上,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无行政侵权行为发生;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率达%以上;有效保障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围绕上诉目标,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强化目标管理,力求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上有新成效。坚持把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下大力气控制违法生育。一要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继续保持全县计划生育高压态势,充分调动乡(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加强违法生育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狠抓“三查”、“四项手术”等常规性工作的落实,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要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对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要从严惩处,确保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三要加强孕前管理。加大长效节育措施、政策外怀孕、环孕检等经常性工作力度,努力降低育龄妇女的意外妊娠率,减少违法生育的发生。
2、深化宣传教育,力求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上有新提高。要强化活动宣传、阵地宣传和媒介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逐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一要继续深入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浓厚“少生快富、男女一样”的新型生育文化,促进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长效机制。二要完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责任制,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形成“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人口计生宣教格局。三要继续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集中大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户外宣传、文艺演出、座谈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四要继续开展面对面的上门宣传和培训,普及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等基础知识,切实提高育龄群众计生知识的知晓率。五要突出抓好县、乡、村三级人口计生宣传阵地建设,年力争有%的乡镇开展“三优”促进工作,新增新型生育文化园个,新建计生图书角个。
3、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在深化服务管理上有新提升。要继续加大县、乡两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巩固和发展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功能,打造具有计生特色、充满人文关怀的基层生殖健康服务机构;加大婚检和优生检测力度,在关注“两免”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降低出生婴儿缺陷率;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保障政策,进一步做好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不断完善特困救助、免费服务、养老扶助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继续深入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和“生育关怀行动”,进一步完善项目运作方式,力争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计生信息化建设,高标准地建好全员人口数据库,建立完善人口计生与公安、卫生、社保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人口信息服务率。
4、把握工作重点,力求在难点问题上有新突破。一要在依法管理工作上见成效。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与县法院、财税、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协调,继续联合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活动,切实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为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要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上见成效。继续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全面落实乡镇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不断完善孕情监测报告、B超使用管理、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审批等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三要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上见成效。按照省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三年三步走工作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动流动人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针对外出流动人口多,流向广的现状,加强调查摸底,利用已经建立的流动人口信息库,把各项计生数字搞清、搞准、搞实。要加强园区、社区、企业等流动人员相对集中区域的管理和服务,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流出地,都要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逐步消除影响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种种障碍。
5、加强工作合力,力求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要按照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县条重点评估指标的要求,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机制。各乡(镇)要根据全县创“国优”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真正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确保人均事业经费足额投入,拨付到位。县、乡服务站要科学设置服务站科室布局,全面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生殖保健服务。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和孕情跟踪查访、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等服务,确保流动人口免费服务率达%,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和作风建设满意率均达%以上。
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风险;金融基础设施;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4-0010-05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0年,山东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速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趋稳向好,贡献率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内需拉动作用突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GDP6.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增长率差距缩小1.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提高48.3个百分点,净出口额连续两年下降,累计降幅30.71%,贸易顺差同比下降4.7%。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4.09%和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多增2.8、5.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提高41.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3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1%,增速提高12.8个百分点。
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GDP分别增长13.3%、13.6%、13.3%、13.2%和13%,均高于全省增速。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因子分析法显示,2010年全省经济增长质量较上年明显回升。但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层次偏低以及经济自主增长动力偏弱,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CPI逐季走高,PPI、MPI之间差距不断扩大,11月末达到2.8%的近两年最高点,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仍较大。二是外贸出口面临多重困难。受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出口产品利润率水平走低。4季度,企业家产品出口订单下季预期指数比三季度下滑1.8个百分点。三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连续两年低于总体水平,2010年占投资总量的比重创三年来新低;传统产业升级缓慢,2010年全省45%的主营业务收入和48%的利税来源于十大高耗能行业;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2006年以来全省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低于全国10.3、9.6、5.8、11.3和14.9个百分点,呈差距拉大态势。四是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依赖过重。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缺口同比扩大30.6%,土地收入成为弥补缺口的主要渠道,四种土地相关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9.6%,上升1.5个百分点。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强化,一些短期风险因素有所显现,加大了维护金融稳定的复杂性。市场流动性收紧,资金价格上行,使实体经济外源性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一些高负债企业和“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上升,各类与土地和房产有关的融资风险增大。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一些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较弱的涉外企业,可能出现经营风险。在经济转型和环境趋紧背景下,证券、保险市场拓展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提升金融运作效率面临挑战。
二、金融业与金融稳定
(一)银行业
1、总体发展状况。2010年,山东省银行业机构资产、负债分别较去年增长16.83%和16.62%。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分别回落9.1和11.59个百分点。全年共处置不良贷款415.3亿元,不良率下降1.44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处置力度较大。全省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净额增长60.88%,资本充足率提高2.53个百分点。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核心负债率和备付率分别提高1.79和0.5个百分点。全省银行业净利润增长35.45%,调整后资产利润率1.38%,提高0.3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提高32.35和30.94个百分点。
2、改革进展与成效。政策性银行继续推进商业化转型,5家已改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更趋精细化,农业银行建立起三农事业部架构。股份制银行新增二级分行10家,支行25家,城市商业银行县域覆盖面提高20.2个百分点。村镇银行增至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设立2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50家。新型机构资本和贷款总额分别增长3.03和2.57倍。
金融产品创新活跃。个人信贷产品不断丰富,担保方式创新点多面广。14市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12个县(市)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外汇衍生业务同比增长70%。
支持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信贷增量中投入实体经济的比重提高17.49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增长33.46%,涉农贷款市场份额提高3个百分点;“两高”行业新增贷款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主要问题与风险点。
(1)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支撑经营的可持续性弱。增资扩股难以满足风险资产快速增长的需要,年末仍有41.48%的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低于8%。
(2)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重,部分机构隐含流动性风险。企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增量占比仍相对较低,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高达67.39%。部分机构存贷比或备付率长期处于警戒区间。
(3)资产质量总体向下迁徙,潜在风险因素较多。全年贷款净向下迁徙率为3.18%,部分机构贷款分类偏离度较高。主要商业银行对214个大客户发出风险预警。部分融资平台贷款展期可能性较大。房地产贷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6.63个百分点,行业贷款集中度提高1.98个百分点。“转方式、调结构”短期内对银行业产生压力。
(4)盈利结构不合理,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显现。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达88.16%,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低于净利息收入增长3.15个百分点。在加息条件下,各类法人机构均面临利率重定价风险。
(5)机构扩张步伐加快,风险管控面临挑战。中小银行过度扩张,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新设机构普遍急于做大规模,无原则地营销大客户,加剧了同质竞争。中小银行
资产分类管理的精细化不足,各类信贷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有待加强。全省当年发生各类案件23起,年末济南市发生涉及多家机构的巨额伪造金融票证案。
(二)证券期货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市场规模扩展,机构运营平稳。全省新增证券营业部52家,股票交易额、投资者开户数和证券托管市值同比分别提高1.82、8.5和18.2个百分点。法人证券机构各项风控指标均远好于预警和监管标准。
(2)市场融资倍增,促进经济调整作用明显。年内52家企业实现境内外股权融资418亿元,同比增长1.4倍。当年境内股票筹资相当于银行贷款增加额的6.9%,同比上升1.5倍。
(3)上市公司盈利增加,并购重组继续推进。三季报显示,全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1.28%和67.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88和31.81个百分点。5家公司完成并购重组,纳入优质资产34.6亿元。
(4)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机构继续增盈。全年交易额增长50.9%。投资者开户数新增1.9万户,客户保证金余额增长47.2%。3家期货公司增资扩股3.65亿元,增长58%,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分别增长59.4%、81.4%、79.5%,净利润增长35.1%。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
(1)竞争加剧导致券商盈利下降,传统与创新业务同步受阻。辖区平均佣金费率同比下降9.1%,2家法人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3.7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7.86%和19.5%。
(2)上市公司非主营投资增速过快,蕴含投机风险。70.2%的上市公司拥有长期股权投资,34家企业进入投资性地产领域。
(3)证券期货业资源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山东上市公司总市值、券商资产规模、股票基金交易量分别占全国的4.18%、2.78%和7.64%,证券化率低于全国水平40.6个百分点。2家法人券商在山东IPO项目为零,拟上市企业IPO过会率仅为65.5%。期货品种交割库设置滞后,缺乏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
(4)非法与违规案件频发,存在安全稳定隐患。部分集团公司非法挪用上市公司资金,遭上交所公开谴责。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虚假重组、关联交易等违规问题。ST公司仍有7家,6家公司连续3年亏损被暂停上市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三)保险业
1、总体发展状况。
(1)市场体系更趋完整。全年新增保险公司6家,总量达63家。全省首家法人保险机构――泰山保险公司获准开业,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与德国安顾保险集团签署了合资设立寿险公司的协议。专业中介法人机构达183家,兼业机构10453家。
(2)保费规模实现跨越式突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30.07亿元,同比增长29.91%,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第三个保费过亿的省份。保险密度1088元/人,提高29.99%保险深度2.61%,提高0.27个百分点。
(3)经营质量稳步提高。全年综合赔付率同比下降8.37个百分点;承保利润率提高4.88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业务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内涵价值较大的个人业务占比高于全国8.23个百分点。
(4)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2010年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市场的最大四家机构市场占比(CR4)分别为65%、67%,较上年分别下降5.3、3.8个百分点。(5)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增强。全行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14.8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7%,保险赔付增长1.17%。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外贸出口904.55亿元。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达到60个。交强险金额增长25.48%,赔付增长33.78%。
2、主要问题与风险点。
(1)业务发展不均衡性加剧。一是财产险发展过于依靠车险业务,车险保费收入占比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二是人身险保障型产品发展缓慢。普通寿险销量同比减少4.7%。而分红寿险业务增长34.48%,投连险销量大幅上升56.67%。
(2)保险销售渠道结构有待优化。全省保险销售以营销员渠道和银邮渠道为主,两大主渠道保费收入占比91.41%。专业保险中介和公司直销等渠道占比分别仅为0.67%和7.21%。
(3)政策性业务发展滞缓。全省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赔付支出大幅下滑41.15%和38.73%。交强险业务增速同比降低9.13个百分点,较2008年降低92.6个百分点。
(4)非理性竞争较为突出。部分保险机构简单采取高手续费、高返还方式抢占市场,对盈利稳定性及改善行业形象带来挑战。
(5)服务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据调查,56.42%的投保人认为保险公司在案件处理时赔付不及时,70.38%的投保人认为手续繁琐,并存在赔付金额不合理及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6)内控机制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发生冒领保险金、冒名退保或利用保险进行非法集资、诈骗等问题。
(四)金融业综合经营
1、金融控股公司。
(1)发展状况。山东辖内有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省国托)和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两家金融控股公司。2010年,两家公司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省国托推进多元化经营转型,净利润增幅提高55.14个百分点;莱钢集团营业收入增幅提高36.8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减亏10.5亿元。
(2)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风险。在国家抑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刺激政策效应减退的影响下,莱钢集团主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业务创新不足。信托公司自身业务与银行业务逐渐趋同,缺少对新投资领域的研究及产品创新。
2、交叉性金融业务。
(1)发展状况。2010年金融交易创新和金融综合经营快速发展,576家样本金融机构(包括银、证、保、信托)开办的交叉性金融工具业务量同比增长56.6%。一是人民币理财、投资类保险和信托等投资性产品交投活跃。二是保单、股票质押贷款及金融机构跨市场融资大幅增长。三是银保业务持续增长,证券交易保证金第三方存管交易下滑。四是企业年金业务大幅增长,资产证券化业务量下降明显。
(2)存在的问题。一是房地产行业风险可能通过信托产品向投资者转移。信托产品投资中,房地产项目占11.42%,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其中直接以贷款形式发放占50%以上,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融资渠道。二是银信理财快速发展加大信贷调控难度。银行机构发行的各类理财中,信托类占46.7%。信托理财具有存款替代效应,但不在准备金缴存范围内,削弱了总量调控政策效应。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利率上行
全省银行间市场交易同比增长32.41%。新增2家买断式回购参与机构,交易增长153%。现券买卖实现资金净回笼增长168.4%,年末全省持债余额下降3.19%。部分市场成员大幅增加交易量,易造成无真实资金需求交易被放大。个别中小机构频繁通过市场交易调节经营
头寸,在利率上行和总量调控情况下,需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
(二)债券发行稳步增加,融资结构持续改善
17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218亿元,13家企业发行中期票据181亿元,融资额居全国前列。新增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两单12.9亿元,融资总量占全国38.7%。威海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6亿元次级债。
(三)票据市场价升量减,融资额萎缩
全年各季票据融资均为负增长,余额下降35.9%。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增长26.8%。再贴现余额较年初增长12倍。利率震荡上行,3~6个月直贴和买断式转贴利率较年初分别提高3.16%和2.94%。
(四)黄金市场交投活跃,金价大幅攀升
全省共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11家,全年成交411.8吨,同比增长14.9%。商业银行纸黄金平均成交价格上涨21.3%,成交金额增长19%。14家监测企业矿产金产量和成品金加工分别增长12.3%和9.3%;成品金销售额增长31.7%,利润增长30.2%。
(五)民间借贷需求增多,资金价格上行
民间融资需求扩大,资金价格走高,据监测,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高于一般利率水平4.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是融资主体,占97.5%。部分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超范围经营或从事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活动,成为社会治安问题和恶性刑事案件的诱因。
四、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稳定
(一)金融法治基础增强
据调查,全年法治环境综合评分9.51分(10分制),升幅2.7%,金融法治环境持续优化。规范了农村金融、贷款管理及利息确认、融资性担保公司、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业务活动。
(二)支付体系稳健发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全面上线运行,银联接入小额支付系统,10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6地市试点开展集中代收付业务。全省农村地区支付系统覆盖率增长8.7%,网银开通量增长80.5%,ATM、普通POS、电话POS布放量分别增长40.2%、70.5%和91.2%,银行卡发卡量增长61.6%。
(三)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状况整体改进
据调查,“银行业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综合评分8.88分(10分制),改善率1.3%,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
(四)信用体系建设强力推进
全国唯一在省内所有地市建立了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6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全年新增申请评级企业、评级协议数分别增长94.5%、106%。2010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借款企业和个人收录量增长8.5%和33.6%,日均查询分别增长34.3%和9.1%。依法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异议处理申请9.1万次和196笔。
(五)反洗钱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制定了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现场督导办法,建立了非现场监管机制,实现了反洗钱监管对省内各类金融机构的全面覆盖。对79家县级以上金融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辖区金融机构共报送可疑交易报告390万份,与公安等执法部门举行情报会商118次,推动宣判洗钱罪1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5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银行卡案件14起,破获网络赌博大案20余起。
(六)货币流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反假币治本效果初显。反假工作站点增长7.4%,义务宣传员数量增长9.8%。累计认定鉴别师和识别师分别增长74.6%和52.1%。全省收缴假币同比减少38.7%,公安机关破获假币案件下降67.05%。设立分行辖属调拨互助区域,建立分券别储备机制,探索调拨管理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现金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监测网点对各券别满足率、市场整洁度认可率分别达88.06%、87.17%,同比上升2.01、2.14个百分点。
(七)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和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继续推进
全年开展征信、反洗钱、反假币宣传逾5000场次,受众超过100万人次,提供咨询近100万人次,开展专业培训近5000次。成功举办5站“金融知识进万家巡回展”,受众15.6万人次;开展“银行业2010年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提高了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全国率先对全省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金融办主任进行了金融稳定专题培训。
(八)问题与建议
一是金融法律制度建设需进一步推进。将电子票据纳入《票据法》规范和调整的范畴,适度放开票据的融资功能。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及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设计,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二是尽快完善支付指令的有效性、结算最终性和轧差安排等相关规定的法律支持。进一步夯实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对不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需高度关注其有序退出问题。三是新会计准则执行中仍存障碍。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仅停留在报表合规层面。部分中小银行在硬件环境建设、内部流程管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信息披露尚无法达到新会计准则要求。四是部分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缺乏监督和管理;对可疑交易的人工识别不足,可疑交易报告利用价值较低。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有待加强。五是反假货币与残币兑换工作不可松懈。应通过有效途径从量刑标准、罚款金额等方面加大对制贩假币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县域地区辅币供应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小面额票币整洁度较城市地区仍然较低,需加大供应和兑换力度。
五、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按照统一的层析分析模型和权重对山东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的定量评估显示:2010年综合评分79.14,同比提高2.99。其中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生态环境分别提高0.33、0.33和0.24,证券业同比略降0.02,总体保持稳定。宏观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为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劲支撑,得分同比提高2.09,对综合评分的贡献率高达70%。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金融发展既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政府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发展方式和质量,促进经济的协调、持续、平稳发展,对金融稳定具有长期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短期内的调控以及外部环境制约使习惯于高增长宽松条件下运行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面临更多挑战。做好金融稳定工作必须高度关注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对金融运行的影响,切实加强对当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分析研判,增强风险预见能力和应对水平。
一是贯彻落实宏观审慎管理要求。进一步健全对金融机构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监测、评估,认真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建立主动调节信贷投向、自我约束风险的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深化改革与服务创新。督促各金融机构深刻汲取风险教训,围绕转换经营机制、强化风险防控,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三农”、中小企业、经济转调和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等领域细分市场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督促农业银行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社会积极参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面对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塑造我县良好形象的基础工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行动起来,掀起“文明”建设的热潮。
二、“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县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更加完善、基础更加扎实、效果更加明显,全县的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到年底,力争达到省级文明城县标准,的城县社区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社区,的村镇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把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区。
三、“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求真务实,从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文明”建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很多。必须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十大主题行动。
(一)文明养成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文明道德素质。
(1)制定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县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
(2)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普及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基本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组织开展“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主题活动。
(4)组织编写《县民文明修养读本》。
(5)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展示、演讲活动。
(6)组织创作一批健康向上、易于传唱的家庭美德建设歌曲、歌谣。
(7)开展以“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为内容的“三管好六个不”自律承诺活动,规民言行。
(8)组织开展“十好”个人评选活动,即“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好妻子”、“好小姑”、“好妯娌”、“好家长”、“好孩子”、“好邻居”、“好职工”。
(9)在各基层团组织中开展“公共绿地认养”活动。
(10)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你我共文明”活动,学生、家长共签文明建设协议,互相监督不文明行为。
(11)电台、电视台每年制作播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
(12)在主要路口、公共场所、各乡镇驻地增设一批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宣传牌。
(13)在电台、电视台开设《文明建设大家谈》、《走看文明》、《文明建设进行时》等专栏、专题节目。
(14)筹建“文明网”,开辟精神文明建设新阵地。
(二)繁荣文化行动
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丰富中国的文化品位。
(2)在电视台开设《文化之窗》专栏,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先进文化。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县社区力争在3-5年内实现都有文化中心,60的村庄建有设施配套的文化大院。
(4)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城县文化建筑,提升城县文化品位。有条件的乡镇,也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设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5)建立群众文化辅导员注册制度,到年底,全县80的社区、60的村有辅导员,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6)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庄户剧团、文化带头村、带头户。
(7)加强巾帼健身队、老年体协等群众性文化组织建设,到年底,达到每村建有个巾帼健身队。
(8)加快业余体育辅导员制度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9)建立文艺创作评奖制度,鼓励和扶持文艺创作人员多出精品力作,争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10)坚持办好秧歌进城、元旦文艺调演、大型文艺晚会及书画摄影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次以上。
(11)广泛开展群众文化,在县区,坚持办好“欢乐之夏”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举办300场以上;在农村,坚持文化下乡,吕剧团每年为农民送戏达到200场以上;电影公司为农村送电影1000场以上。
(12)加强文物管理,力争3年内再推出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加大文化县场管理力度,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文化县场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文化县场。
(三)文明创建行动
深入推进基层文明创建活动,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
(1)广泛开展创建全省文明城县活动,培育城县精神,树立城县形象,提升城县品位。
(2)突出绿色、安全、温馨的文化品位,大力实施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工程,培养个文明社区典型。
(3)大力加强机关文明建设,突出效率高、质量好、办事公、为政廉的机关作风,树立个文明示范机关样板。
(4)突出规范管理、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和群众满意,树立个文明行业典型。
(5)继续开展文明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培养树立个企业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6)加强文明村镇建设,突出农村风貌、农民、农业发展和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个文明村镇样板。
(7)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突出科学致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户特色文明家庭。
(8)继续开展“十佳文明窗口”、“十佳文明县民”、“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
(四)科学普及行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1)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县、机关、企业、社区。
(2)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到年末,基本实现全县村村有科普宣传栏。
(3)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逐步形成常下乡、驻社区的工作机制。
(4)组织经常性的科普知识讲座、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次以上。
(5)充分发挥文化博览中心、大众媒体、信息网站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周”、“科技月”和“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6)在农村广泛开展以“破封建迷信陋习,树文明生活新风;破腐朽文化陋习,树健康娱乐新风;破斗殴赌博陋习,树守法致富新风;破不孝不敬陋习,树尊老爱幼新风;破铺张浪费陋习,树勤俭节约新风;破不干不净陋习,树清洁卫生新风”为内容的“六破六树”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7)继续办好科普宣传节目,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普及科学知识。
(五)诚信共铸行动
着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1)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党政机关干部培训规划,列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2)在企业中大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评活动。到年末,争取发展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个、省级个、市级个。
(3)强化金融信用建设,组织开展好中小信用企业评选活动。
(4)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建设,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到年末,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个、名牌产品个。全省著名商标件,驰名商标件。
(5)推行纳税信誉等级管理,抓好各类信用企业的评审和管理工作。
(6)继续做好农村信用村、信用户的创评工作,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7)在流通行业,大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评选一批“文明诚信示范街”、“文明诚信工商户”。
(8)抓好“诚信”网站的管理,打造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9)建立失信打击机制。每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惩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虚假宣传、不守合同、偷逃骗税行为。
(六)县容整治行动
完善城县公共基础设施,规范公共场所秩序,优化公共环境,打造文明、有序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1)突出中国特色,每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城县建筑物和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县的品位和档次。
(2)结合城县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旧、小街小巷、城中村、城县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整治力度。
(3)做好城县主干道设施维护,机动车道无毁坏、被侵占现象,路面无坑洼积水;人行道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
(4)加强县场管理,沿街店铺无跨门营业和占道经营现象。
(5)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墙、围挡,工程外侧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无噪音扰民现象。
(6)加强交通站点管理,车辆停放有序,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
(7)实施“洁净工程”,集中解决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积存、暴露以及乱贴、乱画、乱倒、随地便溺等问题,为县民创造干净、优美的环境。
(8)拆除主要街道、地段两侧的违章建筑,清理占道经营、乱设摊点。
(9)规范沿街牌匾字号,整治城县“牛皮癣”,高标准设置公路两侧、城县主次干道、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广告。
(10)组织开展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为内容的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交通安全秩序整顿,实施道路安全畅通工程,倡导县民文明出行。
(11)从规划建设好一条街(巷)入手,因地制宜,规划改水、改厕、改厨和改变村街面貌,逐步实现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家庭净化。
(七)生态保护行动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城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
(2)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次以上。
(3)积极倡导和鼓励县民使用纸袋包装食品,逐步消除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4)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重点抓好粉丝企业废水治理和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治理,搞好流域综合整治,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源污染。
(5)加强城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城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处理。
(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发展平原绿化工程。
(8)加快绿色社区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9)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夏甸金矿等个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10)开展全民勤俭节约活动,在黄金行业建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县。
(八)为民解忧行动
弘扬奉献精神,关心困难群体,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道德风尚。
(1)积极开展为下岗职工、灾区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2)认真开展好“希望工程”、“雏鹰计划”、“春蕾计划”,帮助青少年健康学习、快乐成长。
(3)广泛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单位为弱者捐助。
(4)继续抓好县直部门包帮困难家庭活动,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
(5)组织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开展转岗技术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岗位。
(6)采取“结对子”形式,为偏远农村送科技致富信息,帮助尚未脱贫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7)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万家”等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8)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体系,培育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一、20*年整规工作情况
(一)继续深入抓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促进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建设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最基本工作,在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我市积极开展多项宣传和专项整治行动,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今年以来,我市在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工作中,主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雷雨”、“天网”执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共查处假冒、冒充专利案件5件,依托省保护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侵权案件9件。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涉及发明类有2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14件。除日常执法工作外,对展会的执法工作也逐步强化,派出执法人员参加省组织的103、104届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另外,在本市举办的各大会展活动中,也派出专业执法人员到会执法。例如,在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中,共接受投诉案件14件,认定和处理涉嫌侵权7件,不但维护了市场正常经济秩序,也为国际展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在宣传工作方面,我市紧紧围绕一年一度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工作的开展,由市整规办牵头,联手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认真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并在镇区、企业和中小学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在中小学内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与当前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小培育,使保知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兴商的社会氛围
根据省对诚信兴商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市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推进中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在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结合专项整治,积极推进“诚信兴商”的专项宣传工作,在全市开展了各项宣传活动。一是通过《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国际网、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诚信兴商”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正面宣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的典型事迹,曝光当前商业欺诈的行为和案例,提高消费者识假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二是通过继续开展我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示范点、评选20*年度中山市诚信单位及评选我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深入推进我市“诚信兴商”的整治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市集中力量,针对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重拳出击。今年以来,在打击无证照经营、价格欺诈和售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等工作上,开展了多次的专门整治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了重点打击外,我市努力开展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夯实行业的诚信经营理念。在汽车销售行业(包括二手车),机动车报废拆解业,以及典当、拍卖等特种行业中,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手段,通过行业本身各项规范工作的开展,使各行业的诚信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相信通过发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持之以恒,一定能将这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继续抓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
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下,勇于开拓创新,继续扎实推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市专项整治各相关部门认真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做到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着力提高打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针对农村药品市场、医疗机构用药用械、无证经营三类医疗器械和保化品流通市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探讨科学监管方式方法,全面加大了对制售假冒伪劣“三品一械”的打假力度,紧扣药械研制、注册、流通和使用环节,突出注射剂、生物制品、特殊药品、植入医疗器械、等高风险品种,狠抓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争取各成员单位及各镇区支持配合,合力推进打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300人次,检查涉药单位3200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45宗,涉案金额10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商户96家,吊销5家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立案144宗,结案133宗,结案率达92.4%。全市“三品一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四)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整治工作
20*年,我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思想不松、机构不散、力度不减、声势不弱”的要求,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巩固提高治贿工作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共依法查办商业贿赂案件56宗,涉案金额361.28万元。
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中,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做到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二是全面部署治理工作,在年初就对全年工作重点进行统筹,确保巩固和深化自查自纠工作成果;三是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治贿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市场诚信体系宣传活动周”和“纪律教育学习月”等活动,稳步推进治贿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大治贿的针对性,紧紧抓住商业贿赂行为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开展相关工作;五是积极推进社团组织、非公企业的治贿工作,以点带面拓宽治贿工作层面,打破治贿工作的局限性。
(五)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为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我市组织开展了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和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多项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工作,对违法经营分子给予有力的打击的同时,也为我市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保驾护航。
为防止违禁农资产品的使用,确保我市农资市场的诚信经营,我市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夏日百日行动、秋季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各镇区的农药、化肥、种子经营店铺进行了逐一检查。农药方面,一是检查农药经营分类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是突出治理销售无“三证”登记农药产品、甲胺磷等5种违禁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标签不合格农药等行为;三是杀鼠剂清查工作,重点打击非法经营、使用违禁杀鼠剂和无证经营杀鼠剂行为。化肥方面,全面开展复混肥、配方肥有效成份的检测工作,检查上述肥料是否通过农业部或省农业厅登记,是否具备《肥料登记证》、外省厂家生产的肥料是否在广东省农业厅备案,以及包装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
检查组对480多间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农机店铺进行了检查,共出动市镇两级执法人员1600人次,车辆240车次,查处违法案件50多宗,其中对42宗进行了立案处理,涉案货值105000元。通过检查,发现我市农资市场依然存在一些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个别不法行为,但总体上,农资市场的整个经营秩序还是比较规范,市场诚信体系依然得到保障。
(六)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的工作,确保出版市场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年,我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奥运会的举办,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际行动继续加强出版物市场的整治工作,探索地开展工作,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使“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加大、工作范围拓宽、社会参与度增强、大案发生率减少、群众满意度提高、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据统计,截止10月底,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64368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6531家次,其中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011家次、书报刊经营单位1984家次,印刷企业3661家次,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17881册(盘),其中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79254多盘、非法书报刊38627册(件)、取缔无证游商和无证经营摊点3394家,销毁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0多万盘。
为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侵权盗版出版物,整治印刷企业经营秩序,实施奥运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场清理工作,为奥运期间市场的平稳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我市主要着重下面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活动,确保“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的良好秩序;二是开展以整治印刷、复制和运输环节为重点的第二阶段专项行动;三是开展整治印刷、复制企业的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印刷企业的经营行为;四是开展奥运前夕出版物和音像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五是探索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活动,提高网络文化执法水平。通过这五项工作的开展,我市文化出版物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出版物市场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七)坚决打击传销活动,扎实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的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从构建平安和谐中山高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工作方针,认真贯彻省打传工作“两个转变”精神,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机制建设。全市进一步加强了对打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了多次全市打传联席会议,调整、增设了联席会议领导和成员单位,并发动了打传春季宣传攻势。为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市制订了20*年《中山市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在开展好传销活动日常清查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了“3·11”“6·11”、“7·23”、“9·22”四次全市性的打传统一行动,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134人次,检查场所4202个次,取缔传销活动场所46个,清查、教育、遣散传销人员517人次,解救受骗群众16人,刑事拘留、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人,确保了奥运会顺利举办,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继续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自2006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工作部署,将创建“无传销社区(村)”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中山”建设各镇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稳步推进了以“五个一”为重点的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进“创无”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社区(村)抓紧时间,及时启动未开展创建活动的社区、村的创建活动,确保在11月10日前,辖区100%社区(村)开展创建活动;对前期已开展创建工作的社区(村),要求定期上门回访,加强协调沟通,健全相关创建制度,努力构建全市打击传销立体网络,为实现全市社区(村)无传销组织、无传销网络、无传销人员“三无”标准,构建“平安和谐”中山,夯实社区基础。
(八)大力开展查处无证照经营专项整治
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综合整治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日常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协调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粤府办[2007]8号)精神,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积极牵头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综合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市治理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渐完善;二是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综合整治无照经营;三是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得到稳步推进。通过大力查处无证照经营行为,及时消除了各种不法行为,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截止20*年11初,我市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702人次,车辆15373车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74064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8533户,立案查处8446宗。其中餐饮业964户,食杂店1159户,非煤矿山开采业1户,烟花爆竹经营业6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业5户,成品油经营业9户,娱乐场所67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9户,一定规模的公众聚集场所48户,其他行业(不涉及前置审批的普通经营行业)5972户,维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充分发挥综合整治工作生力军作用。共立案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8446户,及时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维护了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
(九)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烟草制假贩假行为
在上级部门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烟草专卖监管部门和打击烟草制假贩假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卷烟制售假及零售户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打击行动,整治成效显著。至10底止,全市共立案查处假烟案件42宗(捣毁制假网络1个,生产制假窝点4个),查获违法卷烟1025.09万支,其中假烟872.25万支,私烟28.5万支,非烟124.34万支,上缴财政罚没款32.18万元,销毁假冒伪劣卷烟价值330.65万元,查获制假烟机5套,抓获涉案人员38人,刑拘16人,逮捕13人,判刑7人。核发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953个。
在加强专项打击的同时,市烟草专卖等有关部门多采取正面的渠道,规范烟草行业的合法经营行为。市烟草局在把好“发证关”的基础上,加强“三清理,一推进”工作,将诚信化管理引入日常规范。在审核发放零售许可证的过程中,市烟草专卖局严格遵守规划的发展目标及发放依据,把好零售户的“准入关”,确保了办证入网的零售户符合规划要求且具备销售潜力。在开展无证户整治清理过程中,该局主要采取“逐个击破”的工作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逐个取缔。同时,稽查员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对个体经营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求未办理零售许可证的不得销售卷烟,由于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取缔工作力度加强,我市卷烟无证户与年初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取缔数量多于新增数量,截至10月31日全市持有专卖零售许可证客户共有7306户,卷烟零售市场净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推行“诚信化”市场管理进程中,根据零售户的经营情况,与营销中心一道,共同打造零售户“示范街”。通过一系列奖励、惩罚措施,引导卷烟零售户自觉、诚信、守法的开展经营活动,从而全面提高消费者对我市持证卷烟零售户的认同度,提高零售许可证的含金量。
(十)开展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结合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我市物价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价格诚信宣传工作,通过对各镇区派发价格法律汇编等方式,广泛宣传价格法律政策,大力倡导经营者诚实守信的理念,强化经营者价格自律意识、守法经营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价格诚信评选活动,加强价格诚信制度的建设;借助“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如在大信新都汇建立了价格监督服务点,建立和完善了价格制度,通过一系列活动,使价格诚信、诚信兴商上升为经营者的自觉行为。
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期间,适逢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为了保障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局安排了值班人员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重点规范大型商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车站、加油站、液化石油气站、旅游景点等的价格秩序,提醒、告诫经营者不得趁节日之机,趁机涨价、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同时,在节日期间安排专人值班,及时受理群众价格咨询投诉,调解价费矛盾。另外,针对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秩序的稳定,根据省物价局检查分局《关于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巡查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行动,组成3个检查组,联合各镇区物价所,出动了近60人次,对超市、商场及奶粉批发点、专卖店等近100家经营单位进行价格巡查,告诫各经营者要依法经营,对趁机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予以从严查处,并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由于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我市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稳定,未发现趁机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十一)继续不断深化其他领域的各项整治工作
20*年,我市除开展以上各项专项整治外,对其他的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工作也决不放松:继续力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好转,保持高压打击走私活动,对金融、保险、土地、建设、食盐、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等领域,我市各职能部门按照中央及省市对整规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的开展有关工作。对严重影响我市“三个适宜”创建工作,以及损害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行为,都加大了惩治力度,使我市市场经济秩序管理工作逐步由整治向规范方向迈进。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广大公民法律观念较为淡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市场规范的长效机制有待确立。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问题,使目前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工作形成执法盲区,法律的真空,使违法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没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没能因犯罪成本高而产生顾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缺乏一种长效监管机制,也大大增加了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
二是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有的专项行动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多,但成效不明显,宣传声势不够大,教育力度和震慑力度有待加大,更好地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三、下阶段工作意见
(一)通过整规工作自评评价的开展,加强整规工作力度
按照省整规办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整规工作自评评价工作,通过自评评价工作的开展,使整规办的一些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加强,使职能部门对整规工作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根据省整规工作综合评价细则,各相关职能部门都有自我评价要点和评价标准,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对应日常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认相关工作的绩效,查出工作的不足之处,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二)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杜绝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依法行政,是国家规范行政管理部门行政行为的基本要求。目前,由于法制建设仍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市场经济领域的监管上,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现有法律法规未能很好界定和规范,造成了处罚上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使市场违法行为的执法和司法受到很大的制约,形成了不少的监管盲区,一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此起彼伏,较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成为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关键,只有法律法规的健全,才能使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使行政处罚的警示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在法治的环境中,杜绝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建设好市场经济秩序。
(三)建立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使整规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