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母爱的诗歌

描写母爱的诗歌

时间:2023-05-30 09:05:43

描写母爱的诗歌

第1篇

关键词:冰心 泰戈尔 比较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题材相近、思想内容相似的文章,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比较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同质与异构两方面入手,同质即探寻文本之间的共性,异构即探寻文本的个性。寻找文本的同质性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探究文本的异构性,则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个性特色,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解读。

一、同质――探究冰心诗歌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

在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四首小诗,是仿照印度文豪泰戈尔著名的《飞鸟集》所作,尽管篇幅精悍,亦未刻意追求诗歌中的韵律之美,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仍然使无数读者折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这四首小诗,并与同单元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散文诗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同质之处,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罗列,便于学生赏析。

1.诗歌形式的同质性探究

冰心受泰戈尔诗风的影响较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阅读冰心的四首小诗,提炼其诗歌的创作特点。比如《母亲》和《纸船》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抒发对母爱的渴望与眷恋之情,而《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则借助“花”“芽儿”来说明奋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充满哲理。冰心的诗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色是在叙述中抒情、阐发哲理,使人读之有所悟。而泰戈尔的诗歌中,《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都描写了母爱,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诗歌形式上,叙事、抒情、哲理是两人作品的最大同质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提炼叙事主线和情感主线,使其中的哲理自然闪现出来。

2.艺术风格的同质性探究

诗歌形式相似,必然带来艺术风格的趋同,冰心小诗的艺术风格中很容易找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子。在有关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品读两人的诗歌,总结两人的诗歌在语言和修辞上的共性。两人都采用了暗示性的语言风格和象征性的修辞手法,比如冰心在《纸船》中用“纸船”暗喻游子内心的漂泊感,象征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泰戈尔在《榕树》中也用“榕树”来暗喻故乡,用“风”、“鸭”和“影子”暗喻远离家乡的孩子,用象征的手法再现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的眷恋。象征是诗歌重要的表现风格,在两人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实物象征的手法来展现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怀。

3.思想内涵的同质性探究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继承的历史文化。相对而言,冰心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些,其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建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上,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泰戈尔的作品建构在印度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学生理解起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两人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同质性最为明显,一方面冰心的《母亲》《纸船》和泰戈尔的三首小诗都写到了“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情愫;另一方面两人又在诗歌中融入了诸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用“童心”来颂扬“母爱”,用婴儿般的情怀向母亲致敬。在诗歌的思想内涵上,冰心尽管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但仍然坚持着泰戈尔展现“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这在教学中也是需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之处。

二、异构――剖析冰心诗歌对泰戈尔的影响

纯粹的接纳与学习不会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是靠思想内涵、情感切入点、艺术风格等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冰心虽然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颇深,但只在诗歌的结构上借重较多,在其他方面却并非直接借鉴,而是有选择性地接纳。在冰心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自身经历,这些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时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痕迹,这是冰心诗歌与泰戈尔诗歌异构性的本源。在对两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入手,体味两人的诗歌作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

1.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思想内涵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抒感的重要体现。在教材所展现的几首诗歌中,尽管冰心与泰戈尔都在描写母爱,都在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但两人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品诗中的关键字句与情节,以便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如冰心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最为普遍而平凡的经历,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处在人生逆境时躺进母亲怀里的冲动,这是对母爱最真实的诠释。而泰戈尔的《金色花》中融入了想象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尽管也展现了母子间的情谊,却为“母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泰戈尔诗作中的宗教色彩一脉相承。一个追求真实平凡,一个追求宗教神秘,这是两人的诗歌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最大的差异。

2.情感视角上的不同

情感是诗歌讴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视角的切入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情感表达上,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存在本质的不同。尽管两人都以儿童的独特视角作为诗歌的情感切入点,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冰心在《母亲》中用寻求母爱保护的儿童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纸船》一文则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对母爱的眷恋,全诗充斥着阳光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泰戈尔的《告别》则从分别的角度去描写母子深情,从情感基调来看,展现更多的是眷恋和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斥着感伤的情调。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便直观地展现两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3.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不同经历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文本的艺术风格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叙事风格偏外向,写作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细腻的感受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在阅读时情感随着叙事主线的推进而被调动;冰心的《母亲》《纸船》两首小诗,虽然也在描写母爱,但语言风格更加内敛,笔触更集中于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白,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地剖析探索她的内心情感。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一个偏重外向,一个偏重内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人的诗歌抒感的方式。

在教学中,比较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较阅读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教学形式来看,除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外,比较阅读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比照方法来辅助阅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阅读除了了解两篇文章的同质性外,更将重点放在了寻找异构性上,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叶赛宁;动物;自然观

新农民主义诗人叶赛宁出生于梁赞省的农民家庭,从小在乡间长大,田野、森林是诗人的游乐场,小狗、小猫是诗人的玩伴,他在自传中这样写到“童年时代我是呼吸着民间生活的空气长大的。”因而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俄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都是他创作的主题,其中饱含作者对淳朴的生活,对美丽自然的款款深情。纵观叶赛宁一生的诗歌创作,动物形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只是描绘乡村生活背景的道具,同时也是作者表达心声的代言人,在它们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态度和看法。

高尔基在回忆聆听叶赛宁朗诵完自己的作品时的情景,曾称叶赛宁为俄罗斯“文学中头一个如此巧妙,而且能以如此真挚的爱来描写动物的人。”根据统计,在被研究的叶赛宁近339首诗中,有124首都有提到动物形象,种类多达60种。可见动物形象在诗人的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叶赛宁的很多诗中都提到了狗这一形象,诗人称它是朋友。“今天的狗儿使我想起,它曾经是我幼时的朋友。”(《狗之子》1924年)。 还称它为亲人,“母狗姐妹和公狗兄弟/我也像你们受人轻视。(《牝马船》)《给卡察洛夫家的狗》中,“我”对着小狗吉姆倾诉衷肠,叮嘱它代替自己表达对那位最沉默最忧伤的女客的歉意。在这首诗中,诗人说“吉姆在你的朋友中,各色各样的人很多”,叶赛宁不只是把狗平等对待,而且还把内心最隐秘不能表达的感情托付给小狗吉姆。

除了这种兄弟般的平等友情,叶赛宁认为动物也有崇高的感情,而且丝毫不比人少。在《狗之歌》中,完全以动物为主人公,以动物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的。诗歌的题目使用了”Песнь”一词,是作者的精心设计。”Песнь”是崇高体裁,是属于颂诗写作。作者用这样的题材来写一首关于母狗的叙述诗,原因在于,在诗人看来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只母狗,但作者赋予了小狗以女人和母亲特有的情怀和本质,进而歌颂了神圣的母爱。诗歌的叙事诗按照时间顺序,清早、傍晚、晚上、和月亮出来了,讲述了在短短一天之内母狗得子到丧子的情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诗歌按照时间,先将母狗清晨诞下小狗,一直到傍晚,直到闷闷不乐的主人把狗仔装到麻袋里,但是诗人没有描写无情的主人如何把小狗们投入水中,而是用平静河面久久的颤抖来引起读者自己的想象,这种方法不是叶赛宁的首用。在屠格涅夫的《木木》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法,通过描写水波的变动让读者产生自发的共鸣。同时对于母狗看到这一幕,伤心欲绝的反应,作者也巧妙的避开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写母狗脚步的踉跄和不断的流汗,来反应它内心的震荡。在中国的诗歌里,所谓“话到七分,意境深远”,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全部平铺直叙,则大大减少了需要联想才产生的艺术效果。诗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母狗把天上的弯月,误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虚实对比,加强了悲伤的渲染。最后以两行狗泪结束了全诗。自然的情化,情感的物化,虚虚实实,情景交融,让悲伤的情绪贯穿诗歌从头到尾,耐人寻味。《狗之歌》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情感的真挚,而真挚的原因在于,叶赛宁相信动物不只有基本的喜怒哀乐,在动物身上也存在着人类的崇高感情,动物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虽然不使用人类的语言,但是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作品,大自然给予人类和动物相同的天赋和平等的地位。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到这一点,叶赛宁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语言天赋,借助诗歌把动物的声音传达出来。难怪高尔基在听完叶赛宁对《狗之歌》的朗诵后“不由得想到,谢尔盖・叶赛宁与其说是个人,毋宁说是造化特意为诗歌,为表达绵绵不尽的田野的悲哀,表达对一切动物的爱和恻隐之心(人比万物更配领受它)而创造出的一个器官”。

叶赛宁对马也有很深的感情,在所有使用的动物形象中,马的频率最高。首先 还是朋友情节。在《我不打算欺骗自己》中,诗人写道:“每一匹又累又脏的马,都会对我点头相迎。我是动物亲密的朋友,每句诗能医治他们的心灵。”除此之外,在叶赛宁的笔下马还代表了逝去的美好时光。在《我不惋惜、呼唤和哭泣》中, 有这样的诗句:“生活,如今我竟倦于希冀了?莫非你只是我的一场?仿佛只是在那喧闹的青春,我骑了玫瑰色的骏马驰骋。”在这里最后一句,一方面是指时光匆匆流逝,如骑在马上飞逝。另一方面,好像也可以理解成,青春年少如马上驰骋般的快意,只可惜短暂易逝,让人觉得惋惜。而1920年发表的这篇《四旬祭》,最集中也最鲜明的表达了叶赛宁对于自然的护卫和对破坏自然的工业化的恐惧和排斥。马在这首诗中象征了即将逝去的乡村和自然,是叶赛宁表达自己自然观的代言人。诗中,一只“不自量力”的红棕马驹在奋力追赶铁的列车,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凸显这种赛跑的换缪于差距。一个是“铁爪”、“铁鼻孔”,边轻松的打着“响鼻”,边快速前进,而另外一个跑跳着竭尽全力,但是纤细的前腿已经抬到最大限度了,这样的比赛在一开始就定下了赢家。

虽然作者表面嘲笑马儿是“可爱而又可笑”的傻瓜,但是他心里真正排斥的是代表破坏自然的工业化和机器化的列车,这从全诗的头两句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作者的观点:

毁灭的号角吹响了,吹响了!

我们如今怎么办,怎么办,

在这肮脏无比的路的大腿上?

但是作者还要用问句嘲笑小马,“莫非它还不知道铁马已经战胜活马?”其实这是作者的对自己的审问。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工业化国家,这样的国家导向必然引起工业文明与自然的冲撞,钢铁的城市与木头乡村的摩擦。面对这种趋势,叶赛宁预见到了自然面临的危险。但是作为诗人,他还是选择站在诗意来源的自然的一方,只是这个时候的诗歌里不自觉的带着浓郁的忧伤和担忧。他就像是那只代表传统木头乡村的,代表自然的小马,明明已经知道结局,但是还是不能坐等钢铁文明的侵吞,竭尽全力给予反抗。所以与其说诗人嘲笑自不量力的小马,不如说诗人是同情捍卫自然的抗争者。从今天生态学的角度来评价,叶赛宁在诗中流露出了对自然在机器时代的命运的忧患,对自然田园依依不舍的眷恋,以及对于如何拯救俄罗斯大自然,保护俄罗斯的美的思考,这种生态意识是符合今天的科学自然观的,从叶赛宁的诗中看到了他一贯坚持人与自然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通过分析叶赛宁诗中的几个主要的动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赛宁对动物感情真是来源于对自然的尊敬与热爱,反过来说,正是通过这些活灵活现,充满真情的动物形象,传达了叶赛宁朴实基本的自然观――人与动物是平等,友好,亲如兄弟的关系,不可低估动物的情感,它们也是与人类一样拥有崇高情感的自然之子,同时还包括工业文明和自然、自然和人类要和谐共生的先进生态自然观。

【参考文献】

[1]顾蕴璞译.叶赛宁诗选[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9.

[2]刘文飞,刘方.俄国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

《蓝色的蒙古高原》是内蒙古赤峰地区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由乌纳钦作词,斯琴朝格图作曲。这首歌曲情景交融,韵律优美,吸引了千千万万歌迷,成为蒙古族歌曲的经典之作。1998 年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推出这首歌曲,立即吸引了场内外的观众,随即在内蒙地区、在全国范围传唱。歌曲意境优美,如诗如画的风格令歌迷陶醉其中。

一、《蓝色的蒙古高原》的情景

美内蒙古大草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令人向往。古往今来,许多作家都对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歌颂草原的美丽迷人。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原的勃勃生命力。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里,写出了草原的辽阔无边,写出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淳朴美。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也以画面的方式展现了草原的风貌。草原的山,连绵不断,气势磅礴,与草原融为一体,无论东部还是西部,都命名大青山。大青山与草原一样,给了牧民生活的美丽环境、美丽家园,成为牧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山周围是一望无尽的辽阔的草原,一只只大雁在空中飞舞,其雄伟的姿势如蒙古族骑兵。于是歌曲就如诗般地倾泻而出: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这场景中,大雁般的蒙古包是草原中的灵气,给了草原生机勃勃的活力。接下来,歌曲吟唱道: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 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这一小节,画面把镜头对进行了切换,由远景切向近景,由抽象切向了具体。虽然勒勒车已成为牧民过往的生活工具,但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它象征着牧民和平温馨的牧歌般的生活。正是这种意义上,太阳也被勒勒驱赶着,日子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主动的,是积极向上的,是快乐的。生活在草原的男男女女无拘无束,快快乐乐,具有浪漫的传奇,普通的敖包也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这一段,也仿佛是一幅剪影,形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大自然是静态的,其中的人物是动态的,表现了牧民生活的悠闲自由。这两小段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及对草原的无限深情,而这种深情是每一个牧民,每一个生活在草原的人对家乡的热爱, 由此, 歌曲进一步升华,从远古到今天,你就像不灭的信念。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正是由于对草原的热爱,它成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信念,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身在何处,即使无法用母语来诉说,对家乡的爱已融入到骨髓里。

二、《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色彩美

这首歌曲也在词中描绘了内蒙古的色彩美,展现了蒙古高原的美丽,尤其是歌词的第二段,作者更充分而准确地使用了色彩的形容词。最有代表性的是蓝色,正像歌曲的题目所示的蓝色的蒙古高原。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文明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伴随的是环境的污染,空中的雾霾。这更让人想到草原的蓝天,碧空如洗,上面漂着朵朵白云,与草原上的蒙古包、一群群羊遥相映衬。蓝色也是蒙古族崇尚的色彩,在蒙古族的信仰里,蓝色代表的是宽广的胸怀,代表的是的长生天。因此,在重大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爱穿蓝色的蒙古袍。在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蒙古族人民会敬上哈达,哈达分白色和蓝色两种,要把蓝色敬给最尊贵的客人。正因如此,歌曲中才自然而然地吟唱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眷恋。然后想到了阿妈亲切的背景,想到了她日夜的操劳,想到了至亲至敬的人,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 你给了我希望。这一段, 作者通过写白云、写蓝天,描绘出草原的色彩,而通过阿妈的身影,为这种色彩做了情感的注脚。阿妈是中国普通百姓的一员,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一位,她们辛苦的劳作,培育了一代代新人。她让我们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母亲,烛光里的妈妈孟母三迁等等。中国古代文论中认为,好的作品要写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者在这里,也暗含对母亲的歌颂,更把蓝色的蒙古高原象征着祖国母亲,这是梦里出现的故乡的容颜。歌曲在这里情感进一步升华,引起每一位读者的共鸣。它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赤峰地区、内蒙古地区,而是升华到祖国母亲。歌曲以象征性的色彩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言近而旨远。

三、《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诗意美

这首歌曲的词曲配合完美, 悠扬婉转的旋律、大气磅礴的气势,加上富有诗意的句子,让这首歌曲富有诗意美。歌曲中词曲完美的结合,让读者感觉到词如曲,曲如词,歌曲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歌词优美的意境。短短的歌词要传达出无尽的深意是难以做到的, 这需要作者敏锐的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选取了富有动感的词语,如游荡守护,这些词语准确地描摹出蒙古族人民生活的状态,游荡再现了牧人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守护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深爱, 这是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是他们的生命之根。还有望字,表达出游子的回望,是深情的回望,那连绵的山,望不尽,正如对家乡的情,是永远不会断的。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作者热爱、依恋故乡的情怀。第二段中,作者使用了牵走唤起出现等词语,把作者曾经的故事、曾经的往事与眼前的景色结合起来,更加深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于是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的眷恋。作者在构建诗意时,也非常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中作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这种大胆的比喻,赋予了蒙古包以动态美。鸿雁是蒙古族地区常见的鸟类,也是蒙古族所尊崇的动物,把蒙古包与大雁联系起来,既描绘出两种人们熟悉的景物,又给人以新奇别致之美,同时也能激发起熟悉这种情景的人们的美好情感,拉近了听众与歌曲的距离。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这里更把太阳也当作牧民生活的一部分,仿佛太阳也是牛羊一样富有生命力。作者以此种写法,表现了草原生活的灵性, 让人感受到牧民生活也充满诗意。从整体上看,作者注重写草原上的有生命力的意象,以点带面,写出了生气勃勃、如诗如画的草原景象。同时,作者也通过梦里、回忆等词语的穿插运用,形成了作品如诗如幻的意境,既写出了草原的现实感,更写出了草原深厚的传统情感。

当我们再一次吟唱这首歌曲时,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诗句,让深厚的情感自然而然倾泻而出。附:《蓝色的蒙古高原》歌词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从远古走到今天,你就像不灭的信念。把我的爱献给你,把我的祝福留给你,祝福留给你。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眷恋,梦里常出现故乡的容颜,阿妈亲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从远古走到今天你就像不灭的信念。把我的爱献给你,把我的祝福留给你,祝福留给你。

第4篇

[论文内容提要]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光辉的一生,除诗作外,还辑录整理了许多客家山歌,并用客家山歌的形式,描绘了他的家乡嘉应州(今梅州市)的风俗民情。黄遵宪不断创作和整理的客家山歌及描绘的客家风情,对研究民间风俗,丰富民间文学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黄遵宪生长在嘉应州(今梅州市梅县)——山歌之乡。客家民谣、山歌,是客家人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最重要的文艺形式。他的家庭是封建时代的书香门第,曾祖母李氏和母亲吴氏,都出身于封建官僚知识分子的家庭。尤其是曾祖母李氏是民间文学爱好者。黄遵宪在咿呀学语时,李氏就对他口授民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鱼八尺长。”[1]黄遵宪的家距梅江不过百步,面前是禾田、鱼塘、瓜田、芋区,侧后是丘陵、山川、竹林、果园、牧童、樵妇、农民、篙工、船老汉终日往来不绝,嗨呀嗨呀的劳动号子夹着山歌声,时时穿过树梢,响彻峰峦起伏间,长林浅水处,充满泥土芬芳。客家山歌是一朵淋浴山乡习俗的奇葩。客家山歌的声音经常进入黄遵宪的耳际。黄遵宪从小就受到了客家民谣、山歌的感染和熏陶。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被公认为晚清诗界的一面旗帜,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多数重大历史。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诗作与“一把芝麻撒上天,客家山歌万万千,唱日唱夜唱唔(不)尽,唱年唱月唱唔完。”[2]的客家山歌紧密相连。他创作和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客家山歌,描绘了他家乡的风俗民情,倾注了他对故土的浓厚感情。故乡山歌对他的诗作也影响极大。

1.大胆地提出并勇于实践“我手写我口”的理论

由于黄遵宪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他不可能不走科举的道路。黄遵宪在参加第一次乡试失败后,写下一组《杂感》诗,其中“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3]在这些诗里,他从对自己应试的怀疑,发展到对八股取士和科举制度进行猛烈抨击。黄遵宪在这里提出了他的进化史观,认为今由古发展而来,今也会发展为古,今不必卑,古不必尊。世俗儒生埋首于故纸堆中,垂涎于古人的糟唾,完全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黄遵宪大胆地提出了“我手写吾口”的理论,不受古人的拘牵束缚,要以“流俗语”入诗。一方面大量创作客家山歌,另一方面认真辑录整理客家山歌,来展现客家民间生活情景。黄遵先因在外为官多年,时间越长,接触他国风情越多,就越思念故乡,耳际间时或出现“嗬嗨!有好山歌呀,溜呀溜等到来哟”[4]的山歌调,诗人认为山歌是自然界发出的美妙的声音,是纯朴民情的真实表现,是客家山民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诗人的《人境庐诗草》收山歌九首,其小序说:“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志。”[5]

黄遵宪法对客家山歌这一民间艺术,不仅极力推崇、高度评价,而且亲自辑录整理民间歌谣,现存有《山歌》十五首。还有用山歌体写的一些竹枝词和新诗,特别是他用客家山歌口吻写成的叙事诗组诗《新嫁娘》(52首),在当时轰动诗界。他用大量的客家山歌,来展现客家人民劳动、时政、仪式、情感、生产、过番、历史、传说等风俗情景,如他所写客家山歌对唱时的情景更加是如在目前,“一声声道妹相思,夜月哀袁和《竹枝》。欢是团圆悲是别,总应肠断妃呼唏。”诗人认识到山歌是劳苦大众抒发悲欢离合思想感情的东西。

2.现展客家妇女别具特色的生活画卷

黄遵宪的客家妇女诗主要在《山歌》《新嫁娘诗》《已亥杂诗》《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送女弟》《寄女》《邻妇叹》《五清道中作》中,共约八十多首。在这些诗篇中,诗情的笔触伸进客家妇女的生活层面,赞颂了她们刻苦耐劳、俭朴质实的优良品质。

黄遵宪吟咏了客家妇女的辛勤劳作,表现了客家妇女的自然健康美。客家人多住在偏远山区,由于土瘠民贫,山多田少,因此男儿多抱四方之志,或读书或远涉重洋,找寻生活出路。这样,生活重担就落在了客家妇女身上,妇女在整个家庭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汝我张黄家,颇亦家不贫。上溯及太母,劬劳无不亲。”“靡密计米盐,辛劳种瓜壶。”[6]无论粗工细活都亲力亲为,“客民例操作,女子多苦辛”。亲手抚育儿孙。“太婆每出入,笼东柱杖,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7]表现客家妇女老骥伏枥,至死方休的品德。因此诗人深情赞道:“太母持门户,人言胜丈夫。”“盛妆始脂粉,常饰惟纂巾。”客家妇女直接参与劳动,服饰朴素。传统客家妇女平日的装束是“纂巾”,也就是“围身裙”,天然去雕饰,崇尚自然美。客家妇女无缠足的弊习,崇尚健康美,诗人在诗中赞道:“笑谓蛮方人,半是赤足仙,新样尖头鞋,略仿浮海船,上绣千鸳鸯,下刺十丈莲,指船在如许,伸脚笑欲颠。”[8]

在黄遵宪的仿山歌体诗中,展现了客家妇女对亲人奋勇当先、仁慈厚爱,体现人情美、人性美。这里有上对下的关怀:“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因裙便异带,将缣难比素”,“阿母性慈爱,爱汝如珍珠。一日三摩挲,未尝离须臾”。“大母向母怀,伸手抱儿去,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对待嫁女是“行行手中线,离离五色丝,一丝一泪痕,线短力既疲。”送嫁时更是:“今日送汝去,执手劳蜘厨。”有下对上的孝敬:“展转干捶腰,殷殷春雷响。”有姑嫂姊妹的融哈友爱,如“阿嫂笑郎学精灵,阿姊笑侬假惺惺。笑时定要和郎赌,谁不脸红谁算赢。”[9]

客家妇女还成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她们言传身教,口授至今仍流传在客家地区的《月光光》等益智童谣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10]这些都表现了黄遵宪对他曾祖母教诲的深情回忆。黄遵宪仿山歌体诗表现了客家妇女质朴健康的情感民办和浓烈的爱情观。她们无视封建束缚,大胆追求幸福爱情。“人人要结后缘,侬只今生结目前,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这情感是何等大胆,何等浓烈!“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反映了离别带给客家妇女精神上的痛苦及无奈,归咎到鸡身上:“送郎送到牛角山,隔山不见侬自还,今朝行过记侬恨,牛角依然弯复弯。”多么缠绵幽怨。“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因为分离故亲切,谁知亲切总伤离。”(《山歌》)这就是忠于情却苦于情。即使这样,她们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坚贞不渝。她们守望家园,默默盼望亲人回来,如“邻家带得书信归,书中何字侬不知。等侬亲口问渠去。问他比侬谁瘦肥。”“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尉郎饥,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却匙。”(《山歌》)

客家地区由于地瘠民贫,男子长大后无钱娶妻,于是有抱养童养媳的习俗。在黄遵宪的诗中也有反映抱养媳妇的习俗,如“反哺难期妇乳姑,系缨竟占女从夫。双双锦褓鸳鸯小,绝好来陈嫁娶图。”[11]女婴下地,父母无法养育,便四处打听有无合适的人家把她推出去,生得男孩的人家,则抱一个别人不愿养育的女婴与自己的男孩同哺乳,长大后成为男孩的媳妇。这就是所谓“童养媳”。“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12]描写出了童养媳的形象。又如“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揽你上眠床,等到郎大妹又老,等到花开叶又黄”中可略见一斑。我们不能敬同诗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古朴的风俗的看法,而应透过这美好的面纱下看到重男轻女封建思想造成的罪孽,它剥夺了多少青春少女对人生的美好愿望。

3.描绘了客家男子远涉重洋辛苦谋生的生活与客家人的婚姻习俗

嘉应山地,土瘠产薄,海道开通后,客家人为寻找生活出路到南洋谋生的一年比一年多,这就是客家人称为的“过番”。“海国能医山国贫,万元荷锸转金轮,最怜一二髯客,手举扶余赠别人。”[13]黄遵宪的《番客篇》以很大的篇幅描写了“番客”们在当地创业、生活的情景,堪称南洋华侨历史的缩影。“当我鼻祖初,无异五丁凿。待世务六叶,略如华覆萼”、“虽则有室家,一家付漂泊”,表现了“番客”们,创业艰辛,处处足迹处处泪。“去者鹊绕树,居者燕雀墓,但是黄面人,无罪亦掠”,描述了他们累受欺凌。又如“絮棉吹入化春衣,渡海山薯足疗饥。一任转输无内外,物情先见大同时。”[14]表现了“番家史”远赴海外,也带回了海外物产文化的交流,无疑是有进步的成分。

婚姻礼俗与其他习俗一样,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黄遵宪诗中对这些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锣鼓冬冬打,打着中心只说郎”,展现的是一幅客家迎亲娶嫁的场景图,也表现出客家儿女追求美满婚姻的美好愿望,同时将待嫁女儿思春的思想感情用几句诗充分地表现出来。

尤其是他的被称为“乡情长卷”的《新嫁娘诗》,以淋漓的笔墨刻画了婚礼全过程:如换帖订婚“前生注定好姻缘,彩盒欣将定帖传,私展鸾书偷一笑,个人与我是同年”;出嫁仪仗“烛影花光耀数行,香车宝马陌头忙,红裙一路人争看,道是谁家新嫁娘”;如闹洞房“洞房四壁沸笙歌,伯姊诸姑笑语多,都是一声恭喜也,明年先抱小哥哥。”就很优美,而且拜堂成亲的第二天,新人还要“香糯霏屑软于棉,纤手搓来个个圆,玉碗金瓯分送后,大家齐结好姻缘”,这是新嫁娘生活的第一课,与人友爱;添子后的第二春还有“赏灯”的习俗,“华灯挂壁祝添丁”这热闹非凡的景象,黄遵宪诗中都有生动的描绘。

4.体现了客家人重谱牒、设祠堂,迷信风水等人文风俗

嘉应州人历来重礼教、敬祖睦宗思想浓厚,在岭南各县的各姓人民都在口头或宗谱上把们们的祖宗追溯,不管大姓小姓都有祠堂,一村之中分族而居,必有家庙,也就是祠堂。如果现在只要到客家人聚集地一游,都还能看见“太原堂”、“桂竹园”、“汾阳堂”等屋名。黄遵宪在乡日久,他的诗记载着好些客家的礼俗。在祭祠时祖宗的顶礼膜拜,“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上天燃红香,中间酌黄酒。青箬包黍棕,紫丝络莲藕。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他的诗作中还写了不少扫墓的习俗,“曙壳漫山纸蝶飞,携稚扶老话依依,红罗树影铜萧响,知是谁家扫墓归。”[15]

尤为突出的是,由于客家人有很强的念根意识,他们时刻不忘祖辈,或许是期盼某一天在能重回故土,在迁移中把他们的先辈的骨骸装进陶制“金婴”、“金盎”背走,可能是使祖辈能落叶归根。因此客家人有取骸改葬,并请风水先生看墓穴的风俗:“枯骨如龟误吉凶,狐埋鸠占不相容。一年讼牒山积,不为疑龙即撼龙。”[16]在此诗《自注》中诗人认为:“溺于风水祸福之说,讼狱极多”。因此,封建时代的客家地区,因争葬地或建墓地即所谓做“风水”带来的相当多诉讼械斗事件,可见,在旧社会客家人的封建迷信思想是较为严重的。由于迷信,客家人就连生孩子也诸多忌讳之事,如迷信胎神,“日问神游到何处,佛前别供处胎经”[17],“好问花神密祈祷,嘱郎明日去烧香”。[18]

以上诗歌,及山歌体,既表现了黄遵宪浓浓的故篆情,又表现了客家民风的纯朴。

客家山歌是口头创作和承传的歌谣,艺术技巧和方法多样。黄遵宪在创作诗歌和辑录客家山歌中,认真吸取了客家山歌的技巧和方法。

黄遵宪的诗作中,不少是深入浅出,言意较为浅显示,诗语较近于白话体,正如他说的:“山歌每以方言设喻或作韵”,如:“前生注定好姻缘,彩盒欣将定帖传,私展鸾书偷一笑,个人与我是同年。脉脉春情琐两眉,阿侬刚及破瓜时;人来偶语郎家事,低乡红鞋佯不知。”[19]描写了姑娘出嫁之前的心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视其貌的感觉。又如“洞房四壁沸笙歌,伯姐诸姑笑语多,都叫一声‘恭喜也,明年先抱小哥哥’。酒阑人静夜深时,闻道郎来佯不知;乍整钗头还理鬓,任他催唤故迟迟。”[20]描写了新婚夜“闹洞房”前后的情况,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还有“私将香草佩宜男,自顾腰围自觉惭;形迹怕被同伴睹,见人故意整罗衫。报产麟儿寝床。一时欢笑到重堂;锦绷抱向怀中看,道似阿爷还似娘?”[21]写出了怀孕到生子的心情,真是别开生面。综观《新嫁娘诗》52首,几乎全用客家山歌口吻写成,全诗口语化,方言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真让人觉得像过去客家人新嫁娶前后的一套风俗画。类似这种民歌风、竹枝词和新派诗,也从客家山歌中吸取了许多巧妙的技法。

黄遵宪辑录整理的正统《山歌》现留存的只有十五首,已有百年之久,一直传送至今,历久不衰,其艺术魅力之大,其原因是吸取了客家山歌的艺术技巧和方法。

其一,情真意切,纯朴无华。如“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方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极为通俗,喻物自然,把“鸡”比作时钟,童臾触目,了如指掌。嘉应州地处粤东,四面环山,土瘦人穷,出洋谋生者,络绎不绝。过去老百姓没有时钟,人们往往白天看太阳位置,晚上听鸡啼的办法来判断时刻。这首山歌是说过番的人鸡啼就要起床,搭船从水路经梅城、丙村、松口往汕头出海而去南洋,要河水西流是无法的,要留住亲人不走,只有“不养五更鸡”,是写送人往南洋的山歌。先写情,后写景,可谓水乳交融。还有“人人要结后生缘,侬要今生结眼前;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自剪青丝打作条,送郎新手将纸包;如果郎心止不住,请看结发不开交”。前一首写情人相谈,形影不离,忠于爱情,永不分离的情景;后首写结发夫妻,即将离别,在家妻子,怕夫远走被抛弃,剪下一束头发,给夫随身留念。这两首爱情山歌,同样体现情绵绵,意切切,真情实感,铭刻心中。

其二,巧用双关,令人叫绝。巧妙地运用双关语,是客家山歌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黄遵宪辑录的十多首客家山歌,妙用双关,独树一帜,从而使山歌显示得格外风趣,格外引人传颂。他辑录的“第一香橼第二莲,第三槟榔个个园;第四芙蓉五枣子,送郎都要得郎怜”这首山歌,在四句中的前三句,每句用了二个双关语,共六个双关语巧用在里面。第一句中的“香橼”谐上缘,“莲”谐恋;第二句中的“槟榔”谐畀郎(即给郎),“圆?”谓团圆;第三句中的“芙蓉”谐夫荣,“枣子”谐早子,都用得十分自然,也极富诗意,不愧为双关语的范例。这首语带双关的山歌,清白含蓄,把一个客家姑娘对情人的恋爱,对幸福的追求,对婚后生活的憧憬,都准确地表达出来,饶有兴味。劳动群众的语言,劳动群众的智慧,令人惊叹!

其三,托物起兴,谐间取义。如“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开头两句正说出了“梨”(离)就“心中有病没人知”的心理状态。后两句妙语连珠,“梨”和“亲切”圆环反复,谐音取义,把本来只是“亲手刀切梨”的一件生活小事,使感情深厚炽热的一对情人,敏感地和即将发生的伤心事——“分离”联系起来,激发无限的心灵痛苦。

其四,善用比喻,动之心情。比喻的目的在于要把所写对象的本质或现象、神态,更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这是客家山歌最常用的手法。黄遵宪极善用比喻,使山歌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并能增加山歌的情趣,使之更有艺术魅力,更能吸引人。他辑录的“见郎消瘦可人怜,劝郎莫贪欢喜缘。花房蝴蝶抱花睡,可能安睡到明年”。“人道风吹花落地,侬要风吹花上枝。亲将黄蜡粘上去,到老终无花落时”24两首山歌。前一首用蝴蝶抱花睡,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比喻对爱情不忠贞,喜新厌旧。后一首把“花”象征着美好事物,象征幸福的爱情。

总之,黄遵宪亲自创作和辑录的山歌的艺术特色,对其后来产生“别创诗界”的志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首仿山歌风格”,写出了许多“不拘一格,不名一体”的新派诗,并描绘了客家风情,对研究客家民俗有重要作用的民间文学——山歌,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4]杨天石.黄遵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213.

[2][3][5][24]叶云章,黄火兴.客家山歌[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54.154.58.162.

[6]黄遵宪.送女弟[M].人境庐诗草(卷一),14.

[7][13][15][16][18][19]黄遵宪.已亥杂诗[M].31.23.69.74.102.

[8][9][10][11]近世爱国志士歌.人境庐诗草:卷三[M].

[12][17]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已亥杂诗(第三十五首.明请诗文研究资料选辑[M].苏州大学中文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98.

第5篇

这本书的作者是冰心,原名叫做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她是我国女作家、女儿童文学家,1922年《繁星》和《春水》在《晨报副》上发表,这一首首富有哲理的小诗,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冰心的影响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1一直习惯于看小说,读散文的我,今天竟然对冰心奶奶的诗集《繁星-春水》爱不释手。第一次是在语文书上见过,当时,这一首打动了我: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样简单的几句话,竟然能把人物的心灵刻画的如此生动。于是,我不再单纯的喜欢看小说和散文了。

冰心奶奶的诗集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只是发自内心的把感受记录下来而已,也不是类似于悲剧的那种,只是简简单单的把它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所以,母爱,童真,自然就成了她诗歌的主旋律。

“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见,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纯真,多么的令人回味啊!

“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洽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用一种愉悦,惊喜的心情去感受春,春就会为你而变的可爱,美丽!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一首小诗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冰心善于捕捉那一瞬间的灵感,从而构出美妙的小诗。冰心的诗往往是有双重内涵的:一是母爱,童真,自然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童真以及自然的深深赞颂。她的诗并不难懂,简单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层层哲理,给人以一种无穷的回味和启迪。冰心的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深长,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着幽艳的花儿凝望,为着将来的果子,只得留它开在枝头了!”

“紫藤萝落在池上了,花架下长昼无人,只有微风吹着叶儿响。”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2面对着冰心的诗歌,我会不由自主地有一种被净化了的感觉。当我读完这首诗歌的时候,我已经泪流满面了,我觉得自己被孤独紧紧地抱住了,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当我读到:“幢幢的人影,沉沉的烛光——都将永别的悲哀,和人生之谜,刻在我最初的回忆里。”这段文字使我深深的沉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在阅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它在此刻说出了我的心声;也许是因为我阅读的时候太投入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许多的原因都有可能会产生,我自己也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幢幢的人影,沉沉的烛光”会使你们想到什么?它会使我想起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位老太太坐在点燃着蜡烛的桌子的旁边,在一间两百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在这空荡荡的房间里读书,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清清楚楚地听见。这会是多么得孤独,多么得无助啊!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身边的老人也遭受同样的待遇,让他们感觉到寂寞。现在想来,我的爸爸妈妈,这点儿做的还是蛮周到的,没有让他们的父母一个人安享晚年,让他们和舅舅舅妈住在一块儿,每年都会去看他们十多次,陪他们谈心聊天。有趣的是每当我们去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播放“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一家人开心的在桌边吃着饭,我相信,这时的老人们都会是最开心的了。我记得妈妈曾经对我说过;“老人们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了,他们之所以唠叨也是希望我们多多关心自己,所以,以后如果我很唠叨的话,你可不要嫌我烦哦,你老了也会是这样的。”

读完这首诗歌后,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们不要让自己家里的老人感到孤单无助!

第一次认识冰心是在小学低年级课文《三寄小读者》中,冰心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和蔼可亲,一心为孩子们创作的老奶奶.初中时,我再一次在(《繁星》《春水》提要)中读到冰心的作品,使我对冰心有了认识.我被她那生动、优美的文字深深的文字吸引住.

终于,我在暑假时买到了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我拿到刚买的书,兴奋不已.

冰心的这两本诗集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

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亲是大写的“人”,母爱是崇高,无私的爱。“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有躲到你怀里。/”

冰心的心中永远有一颗童真的心,正是因为有这可童真的心才能写出孩子们喜欢的文章。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抬起来开玩笑,低下来弄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唱出了童年的纯真和美好,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崇仰和追求。

《繁星》、《春水》里歌咏自然的诗篇,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

冰心的小诗不仅表达了爱的哲学,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它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新与旧的斗争。有一些小诗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于未来所抱的必胜的信念: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吧,/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

通过这本书,使我感到了童年的美好,母爱的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

繁星·春水的表达的主要内容总结在一起莫过于是母爱·童真·自然

她不愿描绘苦难的人生,赚取人们的“泪珠”,因而就选择了“理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像。在她理想的人世间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竟会使我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我读懂了人世间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我坠入了凉静的安闲的境界,我会想到人生是多么有意义呀。

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当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人生可靠的避难所。

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对童真的歌咏,以及时一切新生、初萌的事物的珍爱。儿童是纯真的,因而也最伟大,草儿是弱小的,世界的欢容却须赖它以装点。她放情地赞美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她亦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歌咏自然,描绘自然之美:”晚霞边的孤帆,在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不施浓墨重彩,没有夸饰与渲染,只是用轻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她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已经表现在这短短的诗行中了。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时,裂成了两半了。”有一些小诗,表现了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于未来所抱的必胜的信念。这温婉的诗句,固然表现了她“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人生观”,然而,又何尝不是对革命的新生力量的信任与鼓励呢。

她的诗,常将自己从生活里获得的新鲜感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自然含蕾,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思想的启迪。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3《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

《繁星》共164首,主要体现纯真的童心。《春水》共182首,主要体现圣洁的母爱。《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给我们点燃的一盏爱与美的小桔灯,是人生的一个指向,是一个永恒的渴望,是遥远的一个梦想。《繁星》、《春水》中还有一些歌咏自然的诗篇,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猸和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奶奶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冰心奶奶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冰心奶奶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也许,这便是感动……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4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记得在冰心写的《繁星·春水》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首小诗: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虽然这小诗只有三十来个字,但却深深地体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不是吗?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享受别人的爱护;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当我们摔倒了流血,最痛的不是我们,是妈妈的心;当我们不听话,妈妈动手打我们,最痛的同样是妈妈,正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当妈妈帮我们补衣服刺到手指,妈妈仍然会觉得开心,因为如果她的痛能够换来我们的快乐,就算是痛不欲生,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值得的。这使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妈妈对我们所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这是我们做子女的一生也没办法报答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真的真的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伟大的人,而这怎么可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呢?在这个地球里,每个人只有一个亲妈妈,我们必须争取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就这么简单,妈妈也会觉的心满意足!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5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卧冬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布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看与幸福。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看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看。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繁心春水的读书笔记6最近,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触很深。冰心奶奶以其温柔与忧愁的抒情风格歌咏了纯真的母爱,描绘了大自然的美。《繁星》由16首小诗组成,冰心奶奶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她将神圣的母爱,纯洁的童心和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全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利用笔尖谱写在了《繁星春水》中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文中第一段: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颂赞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祥和,清幽,和谐而又宁静的夜空。冰心奶奶让这样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让冷冰冰的夜空,无感情的星星,都有了思想,互相赞颂,含蓄的抒发了冰心奶奶对‘人类之爱’的追求。冰心奶奶真是别用一番心思呀。

第6篇

语言表达要生动活泼离不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对语言的装饰。古代诗歌,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引进修辞知识的讲解和运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领会诗歌美妙意境的同时,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形象特点,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一、比喻。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可在写景状物时突出形象,渲染气氛;在议理抒情时增强形象感,深化诗歌的主题。比如下面一首宋诗:

江楼感怀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像是从前。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诗的第二句用比喻写景,点染第一句“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象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而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比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诗的第二句“ 曲项向天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歌”字十分传神的表现了鹅战士般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

三、夸张。对事物作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夸张可突出事物的某个特性,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比如: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四、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比如唐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 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会破损。谁说做儿子的这颗像小草一样稚弱的心, 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对于春天阳光般深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五、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无限空间。例如: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的意思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同流合污、不畏恶势力的品质,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作者以石灰象征自己的人品,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六、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以特征、或以局部、或以专有名词、或以具体事物代替本体。比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7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成诗却在1976年。无论是诗人的写作时间,还是发表时间,都在我国从动荡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这使得这首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诗中没有全部在歌颂,作者不但没有否认祖国母亲曾经有过的灾难与贫困的现实,反而在经过刻骨铭心的反思之后,真情呼告了祖国母亲即将呈现的新生希望和光明未来。

全诗共36行(苏教版),出现了16个第一人称“我”字,如果加上承上省略的地方,达20处之多,这是作者留在文本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是在微风中不经意扬起一角的巾幡,指向柳暗花明的渡口。

“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我”是谁?“我”是一组隐喻意象的本体。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文本具有明显的诗体特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也使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在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中,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水车、矿灯、路基、稻穗、驳船、贫困、悲哀、理想、希望、胚芽、花朵、起跑线、黎明”等近20个意象的组合,看似凌乱庞杂,实则自成系列,如果仅仅去关注这些意象本身,意义并不明显,但只要慢慢品味这些意象前面特定的修饰语,我们不难发现,“我”这个隐身于意象背后的本体,是时间和空间里高度浓缩的一个符号,是祖国母体中一个充满爱与哀愁的“胚芽”,是作者用心在摸索母体的每一个细节,用爱在亲吻母体的每一个晨昏。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祖国曾经经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体现的是祖国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依然在“淤滩上”艰难前行的可贵。以“我”为本体,全诗以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也叫复唱或反复)的艺术形式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撞击读者的心灵。在这里,“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固定的隐喻本体,而是一组流动的、凝重的画面。

“我”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全诗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无一字议论。掩卷沉思,我们都会被作者深沉激越的情感洞穿,但“我”却一直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描绘者,所选择的意象既独特又很贴切,如“‘飞天’袖间……的花朵、古莲的胚芽”,既朴实又鲜明。在选择这些意象时,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独特、鲜明,而“我”的存在却是因为“我”对祖国母亲的百般情感,封存于心,如同久别故乡的游子,机缘巧合之下,他乡偶遇故知时,千言万语难以猝发或者无言拥抱都是情理之中的随,绝非有意而为之。所以,“我”在文本中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是作者情到深处的自然而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故意。文本共分四小节,都是从“我”的视角出发,随着时间、逻辑的推移,自然成篇,情感的空间和厚度也自然升级,由悲哀到低沉,到欣喜,到高昂。因此,从结构上来看,“我”虽然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但作者的血肉灵魂,依次呈现,情感跌宕,涌动在字里行间。

“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诗歌创作虽然需要丰沛的情感养分,但单纯的情感往往容易陷入虚无和空洞,在情感的背后,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撑,什么样的支撑才更有力呢?毫无疑问,是客观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只喜欢一个人的美貌和财富,这种喜欢很容易被替代,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包容对方的瑕疵甚至是缺点,也只有如此,才会爱得深沉和持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自然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现状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体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结束后的人们大多处在迷惘、徘徊、怀疑、焦虑的情绪中,尽管已经阳光普照,但人们心中的阴影依旧存在。兴起于斯的朦胧诗体,既承载了对“”前后特殊历史反思的使命,也积极回应了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中一脉相承的文人的自觉意识;既宣泄了对个人命运的一些诉求,也张扬了诸多精神贵族的高贵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作为其中成功的代表者,奏响了朦胧诗文学价值的最强音。在诗歌中作者不只简单地表达出对祖国的爱,更将这种伟大的爱赋予了内涵和基础,即尊重历史,尊重客观,没有回避祖国母亲曾经的贫困和悲哀、曾经的积弱和艰难,更没有隐讳作者对母亲的复杂、纠结的情感因素。虽然母亲以“伤痕累累的”让“我”“沸腾”,但也让我有过“深思”和“迷惘”。所以“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我对祖国母亲有着不会更改的“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炽热的爱,也有着悲怆、忧患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的哀怨,甚至还有对祖国母亲委婉的批判。

“我”是小我,也是大我。小我代表着个体,描写了个性化的意象和感受,抒发了一代人共同的内心情感;大我是祖国母亲,是刚刚走出历史阴影的伟大女性,正以不屈的传统的形象站在“雪白的起跑线”前,用“挂着眼泪的笑涡”迎接“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全诗运用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在第一节中,作者反复使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第二节中,作者从精神层面表达了“小我”和“大我”的共同遭遇;第三节,站在崭新的历史当下,“雪白的起跑线”前,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都在等待着解放和发展;最高昂处的第四节,“我”和祖国融为一体,“我”既是“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然祖国用“伤痕累累的”喂养过我,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血肉之躯”换得祖国母亲的“富饶、荣光、自由”呢?情到深处,行文于此,前三节结尾的轻叹“祖国啊”到了第四节的结尾,如同交响乐的华彩篇章,骤然变成不可抑制的热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法指导

现代诗的阅读

所谓现代新诗,是和古典诗词相对应的概念,即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内容上多用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化的意象和想象的手法,情感上注重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对于刚接触新诗的同学来说,理解诗中的思想情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创作者一般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诸多的意象来呈现,这对理解新诗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破获新诗中常用的一些使用意象的手法,从而获得阅读新诗的愉悦体验。

新诗意象采用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意象的重复借鉴,这和古典诗词有相通之处;其二是现当代生活中的一些新采用的意象,这往往和创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有关,需要关注创作背景和作者个人的情感喜好,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广泛地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经验积累。如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第二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其中“牛”“马”的意象,自然会让人想到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工作的形象,再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作对比,就更加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诗中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就非常明白了。

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创作技巧,比如隐喻、象征、通感、矛盾修辞和反讽等。

隐喻其实是比喻的一种,直接说出喻体,增加诗歌内容的空间,赋予读者想象的美感。如顾城的诗歌《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这里面的“小巷、旧钥匙、墙”等都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体会其中的多义性,获得审美愉悦。

矛盾修辞,也是新诗中常见的手法。如苏教版必修一读本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就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辞:

第8篇

关键词:思乡;勃朗宁;布鲁克;《异国思乡》;《士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勃朗宁是19世纪一位重要的英语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期两位代表性诗人之一(另一位是丁尼生)。他出生在英国伦敦的坎伯韦尔,家境殷实。父亲热爱文学艺术,会多种外语。母亲是虔诚的福音派新教徒,信仰中包含人道主义成分,热爱自然和音乐,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勃朗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勃朗宁自幼便阅读大量书籍并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和写诗上。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的相识给他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二人谱写了英国文学史上一段恋爱佳话。1846年9月,勃朗宁和伊丽莎白秘密结婚,婚后二人私奔到意大利,定居在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虽然他和妻子在那里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但是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却时常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1845年,勃朗宁写下了著名的抒情短诗《异国思乡》。

布鲁克・鲁伯特(1887-1915)是英国空想派诗人,也是“乔治派诗歌”(这一名称源于一些诗人的诗被编辑的时候恰逢乔治五世刚刚登基)[2]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拉格比市,父亲是拉格比学校的校长,在那里布鲁克学习了意大利语和希腊语,并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因论文《约翰・韦伯斯特和伊丽莎白戏剧》(John Webster and the Elizabethan Drama)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录取。1913年他成为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布鲁克在诗歌、散文、游记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都很活跃。战争初年他的诗句被人广为传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入伍,先到比利时作战,后又到了土耳其,1915年在那里因血液中毒身亡。[2]布鲁克的《士兵》创作于大战爆发前,描绘了一幅士兵背井离乡,为国捐躯的场景,深刻的反应出作者对祖国的挂念及深爱之情。

二、《异国思乡》和《士兵》的相似点

首先,不同的内容却引出同一主题即爱国和思乡。勃朗宁的《异国思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英格兰春日风景图。开篇第一句“啊,但愿此刻身在英格兰”[1]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他对英格兰的美好回忆中:四月的英格兰,“小小的嫩叶已显出一片葱茏”,“苍头鹰正在果园里唱歌”。[1]紧接着作者又对五月家乡的画面作了更加细致的描绘:“燕子都在衔泥”、“白喉鸟筑巢”、“梨树的花瓣洒满苜蓿田”、[1]聪明的鸫鸟更是将美妙的歌曲唱两遍以显示第一次动听的声音并非偶然。每一诗句都能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足以见得故土的一草一木已深深地刻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两句诗人将意大利的甜瓜和故土的毛莨花作对比,并直指甜瓜的俗是无法和故土的毛莨花相提并论,直接抒发了勃朗宁对祖国真挚的爱恋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布鲁克的《士兵》同样开篇第一句“若我战死沙场,请这样记住我”以恳请式的口吻立刻带领读者走入一位漂泊在外游子的世界。士兵背井离乡,为国而战,要随时迎接死亡的命运。可他却告诉读者“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角落,那儿永属英格兰”,无论他身在何方,只要心系国家,哪里对他来说都是英格兰。接着士兵又将自己比喻为一粒尘土,“一粒在英格兰出生,长大,获得心智的尘土”,“一粒曾经欣赏过英格兰的鲜花、徜徉在英格兰小路的尘土”,“一具呼吸过英格兰的空气”,“接受了家乡河流的洗涤,沐浴过家乡太阳的,属于英格兰的身体”。英格兰就像士兵的母亲一般哺育照顾着他,所以士兵最终选择将自己的躯体献给国家来回报故土的恩情。随之他又继续告诉读者他是如何获得永生:他的心会因死亡而远离一切邪恶,士兵的魂也会将英格兰曾给予他的一切归还给未知的永恒国度。最后士兵更是将英格兰比作天堂,那里有着故国的风光和声音,朋友们的笑声也充满了整个天堂,只有在那里士兵的心才会得到彻底的安息。诗人借士兵之语抒发自己内心之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其次,两首诗在并未直接出现“思念”或“爱”这类直白文字的情况下,都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成功表达出了同一情感。尽管布《士兵》是战前诗歌,但这首诗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英国抒情诗歌的表达方式。[3]最后,读者可以发现在阅读两首诗歌时,几乎无法感受到其中一丝的悲伤之情。《异国思乡》虽说在后半部分中表露出了作者的伤感之情,但最后两行诗又将情绪带回,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同样,在《士兵》中,虽然战士是以献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但是通读全诗,却未发现丝毫的悲凉氛围。所以在积极乐观的情感铺垫方面,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异国思乡》和《士兵》的迥异之处

首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迥然不同。《异国思乡》重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是本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此外诗人还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充分地调动起来。比如人们开篇首先看到的是榆树和灌木,接着就听到燕雀唱歌,在五月又看到了梨树花瓣的飘落,听到鸫鸟美妙的歌声,整首诗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动感而又生气盎然的画面。而《士兵》,既不像《异国思乡》拥有如此多艳丽的色彩,也不同于勃朗宁的借景抒情,布鲁克则是通过一位士兵的军旅命运来表达主题。诗中虽然有对故土风景的描写,但并未像勃朗宁那样做生动详细的景物刻画。《士兵》中所涉及到的风景仅仅是一些普通的景与物,例如诗的第一节中提到的鲜花、道路、河流和阳光,尽管普通,但这些都是英格兰给予的,没有它们士兵不会茁壮成长,也就是在这些普通的景物中士兵才深切感受到祖国母亲对自己的爱。诗中还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战士躯体在河水中的洗涤,太阳下的沐浴象征着身心的洗礼和净化,战士为国捐躯的壮举象征着最终的救赎,灵魂在此刻得到永生,从肉体上升到灵魂,主题也随之再次升华。

在文体风格上两首诗也各有特点。勃朗宁的《异国思乡》是一首自由体诗歌,全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韵脚。第一部分为ababccdd,第二部分内容稍长,韵脚为aabcbcddeeff。整首诗音调比较自由,语调随情感起伏,从而更加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故国的牵挂和珍爱之情。而布鲁克的《士兵》则是一首典型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韵脚为ababcdcd efgefg。全诗也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在描写。第二部分重在抒情。整首诗形式工整,音韵柔美,充分表现出士兵对英格兰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罗伯特・勃朗宁与布鲁克・鲁伯特相差75岁,生于不同的年代,因此《异国思乡》和《士兵》是在不一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但两位诗人却拥有同一片故土――英格兰。乡情犹如一颗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两位诗人将浓郁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真可谓“月是故乡明”。(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Browning,R著,勃朗宁诗选:英汉对照,飞白,汪晴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鉴赏 技巧

现代诗歌,或称现代诗、新诗,通常也包括翻译的现当代外国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有了明显的量增加,且内容不同、风格迥异,这意味着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取向、社会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和切实回归,诗歌鉴赏也成为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带有功利性,加之诗歌鉴赏题又多考查古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多数学生平时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仅止于诵读,根本不能达到鉴赏的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诗的表现方法和语言特点,逐步学会鉴赏诗歌。其实,诗歌鉴赏题一般从对字词的理解、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方面考查学生,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有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考试时学生也就不会总是困惑不解了。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一、看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清丽、或哀婉、或豪放、或沉郁,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例如:著名诗人艾青,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对人民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目睹了祖国的满目疮痍。抗战爆发后,艾青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激发了诗情,抗战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的特点:抗战前的诗歌表达其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战期间的诗歌则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为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读其《黎明的通知》,我们便不难体会到诗人向往光明、歌颂光明的可贵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以及其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二、审题目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暗示了所写的内容,学生通过审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大意。

例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少男少女不仅是新生命的代表,更是热爱追求新生活,勇于塑造自我的形象代表;“歌唱”是喝彩的意思。因此,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把握意境

把握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因此要从诗的意象营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即诗歌的主题。以席慕蓉的《乡愁》为例:诗歌中的意象“笛”“月”,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古人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诗句中的“羌笛”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也在诉说着诗人对家乡、亲人、故国的思念。因此我们就能深切体会到《乡愁》中诗人那一腔深沉浓郁、永远都挥不去的思乡之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

古人是非常注重锤炼语言的。唐代卢廷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分析鉴赏诗歌,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意境外,还要对重点词语悉心体味。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或工巧或典雅;或明快或深沉;或轻灵或凝重;或热情奔放或委婉含蓄。但每一首好的诗歌语言都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例如《纸船――寄母亲》中的诗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其中“叠”这一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含着泪”的,这三个字就将女儿对母亲的眷恋、思念流诸笔端,这一小小的例子足见诗歌语言的精练。

五、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往往明确过程,描写使对象更为具体生动,议论抒情往往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纸船――寄母亲》一诗,前两节运用记叙、描写,叙写了叠纸船、抛纸船的过程,蕴含了对母亲的思念。第三节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象直接抒情,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状态,让人怆然不已,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二)修辞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设问、对偶、反问、排比。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可帮助读者更明确地理解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将“乡愁”比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读者就更深切地理解四个意象寄托的一种情思――乡愁,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

(三)表现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引用典故。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第一节中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并用“比喻”把这种联想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对牛郎织女新生活的想象,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必须多读现代诗歌,我们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也只有平时注重对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现代诗歌鉴得准、赏得真。

参考文献:

第10篇

鸟作为意象,在中外古今的诗歌中普遍存在,在《当诗人》中,诗人还原了鸟自由快乐的本真天性,诗人即将从长篇小说创作的劳役中解放,转向自由快乐的诗歌创作,主题上从传统的族裔关注和作为“女勇士”的战争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战争之后的问题——呼吁世界“和平”,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更深一层的人文关怀;同时通过诗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的生态观。

作者简介:陈富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

Abstract:The image of Bird in the poems is ubiquitous 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the world.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rst poem, To be the poet , is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year 2000 . In the poem, the poet giv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birds .Maxine would be freed from her tedious longbook and turn to the poem writing---- free ,happy and innocent. And the theme is also changed from "the woman warrior" to "the returning home "after the war, Maxine begins to pay attention to world peace , expressing a wide sight of her and a further concern of human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oem gets along well with the birds, and reflects her eco-awareness.

Key word:To be the poet Birds free and peace ecological harmony

Author:Chen Furui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she is major in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cfrsnow@126.com.

【关键词】 《当诗人》 鸟 自由和平 生态和谐

鸟,这个天空的精灵,自古以来就受到诗人的青睐,被作为诗中的意象,中外古今不乏其例。从诗经中的“晨风”(即鹞鹰)到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李白的“大鹏赋”到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从陶渊明的静态“归鸟”到泰戈尔的动态“飞鸟”,鸟不仅在诗歌中穿梭,在散文、小说中也是频频出入。中国古典诗歌中把鸟作为意象的例子不胜枚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华裔作家汤亭亭初作诗歌,诗中就有很多以鸟作为意象的例子。2000年,哈佛大学出版了汤亭亭的诗集《当诗人》,这部111页的诗集是她在哈佛大学威廉·梅西讲座的基础上出版的,出版之后深受好评。全书除了诗歌之外,还有一部分起着连接和解释作用的散文,在为数不多的诗歌中,诗人多次以“鸟”这一自由的化身来作为诗歌的意象。所谓意象是指“意中之像”,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诗歌中通过运用鸟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态和谐的关注。

在诗集中诗人多次呈现鸟,而并没有具体的指明是什么鸟,犹如唐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中的鸟。我们称这类泛指而没有具体说明的鸟为“无名小卒”,但它在诗中却不是无足轻重,在所有描写鸟的诗篇中所占比重最大。鸟与诗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汤亭亭的父母。诗人在第一部分“我选择了诗人的生活”中引用了父亲喜欢的一首诗:"over the river,more rivers/over the mountain,more mountains"?(48),与中国传统说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喜欢与父亲共同“创作”诗歌,即将父亲的诗绣在一块布上。这首诗母亲用“在树上的鸟儿和花、水中的鸟,还有天空中的龙和凤凰”来阐释它的内涵。诗人没有具体描写这些景物具体是如何组合的,但其中的美和妙我们不得而知。诗画具有相通性,这在莱辛的《拉奥孔》和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都早已有论述,用鸟的形象来阐释诗歌的含义,不仅是传统,也是母亲的创意,更是父亲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的完美呈现。

在5月27日?的一首诗“不错的冥想”中诗人这样写:

正常,甜美——水生/植物——/昨夜的梦——/梯子把我们带到/天堂和黑暗世界的/另一边和植物的根部——这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父亲和我/再次相逢。/梯子通往/母亲的卧室/如果我们在那里放食物/鸟儿就会来,/这些生物/来自父亲的世界/妈妈说不要喂/他们,让他们留在房间里。(18-19)(诗歌译文部分参考邵怡的翻译)

诗人的思维在冥想中跳跃,思路随着文字的流动而流动着,植物、梯子、梦、鸟,还有父亲、母亲。对作者创作小说和诗歌影响最大的父亲,诗人只是轻轻的提到,对父亲去世的伤感,诗人也在思维的游离中将其淡化,我和父亲再度相逢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诗人选取鸟儿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回忆了和母亲之间的“对话”,这只鸟儿来自父亲的世界,在母亲的诗人的意识里,通过挽留鸟儿可以挽留父亲生活的影子,以此来转移对父亲的思念,对家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鸟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使者,把不在同一个时空的父亲和我、母亲联系在了一起,把原本的感伤淡化并通过鸟儿的情感转移使其变得温馨。

在另外一首同样属于冥想的诗中,诗人描写了她和越战退伍作家在禅宗中心静修时的幻觉体验:

我已经强制安静。我必须安静下来/自己静,其他人静/我能听见静吗?有没有静这样的东西?/空中充满鸟的歌声/飞机声,汽车声,马达声/昆虫马达声,拖拉机马达声/隐藏的渗透一切的静/可包含充塞在空间的声音?/时间可以。理念可以/红尾鹰转圈越转越小/反闪———地震!爆炸!/放射的激光剪穿每处地方/砖铺的路坍塌。砖块埋葬小孩/我呼叫厄尔———他还好/我有理由———地震!爆炸!/取消讲课,不作个别辅导/不,我需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我走过去,穿过纷纷落下的砖块/我醒了,又去了学校。(参见张子清在《中华读书报》的翻译)

在这首幻觉闪烁的诗歌中,诗人细腻的描写了她思维的每一步移动。静从一开始强迫自己安静的动词到名词——作为一种可以聆听的声音,是诗人在静修时候特有的体验。安静,安静的空气中充满了鸟的叫声,还有其他各种声音,静可以包含这一切。这和中国古代诗人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具有同样的修辞效果,更加衬托了诗人所要表达的静,以动衬静,从而使得静变得更加安静。把一切喧嚣转化为静,这和诗人关注点的转换是息息相关的。在南京大学的访谈中她曾经提到:“沉默,静思能治愈人的心灵,帮助人们重建自我、恢复热情与精力。沉默也能令人停止争论,不再谈论自我。从描写令人窒息、压抑的沉默到展现诗人获得平静、恢复创造力的沉默,我在写作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诗人对女勇士打破沉默的战争有了新的理解,在战争之外,可以通过静修,在充满鸟的叫声的“安静”中沉思更能够找到自我,更能够重建自我。

诗人在呼唤缪斯的时候,内心里的思考依然是通过鸟儿来完成的:“心脏再次快速地跳/鸟欢快的叫,询问,询问。问什么呢?”诗人用分行的诗句代替散文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是走向诗歌创作的一个步骤。鸟作为一个载体抒发了诗人在呼唤时的感情,它欢快的叫声仿佛在追寻着什么问题,而真正思考和追寻的主体依然是诗人。鸟无处不在,诗人在不同地方感受诗歌的时候,鸟在她的思维里游走,鸣叫、追问。清晨,我在阳台上:

清晨,月亮渐渐的淡下去了/我站在南边的阳台上。在我的右边,西边,/Tamalpais的大雾逐渐散去,呈现蓝色的山,蓝色的海湾,蓝色的天空。/鸟在问着问题——没有答案。/它配偶的叫声就是一个问题。爱我吗?爱我吗?/我有点紧张,感觉到冷/就进了房间。更清晰的看到/Mt.Tam,透过玻璃门。/今晚我会回到这里看有什么改变。(38)

正因为鸟在诗人的思维中无处不在,所以在诗歌的叙述中才可以随手拈来为己所用,无意间提到的一个比喻也是用的“鸟”:“一个婴儿哭了,从顶上的窗玻璃飞下/一个圣诞卡就像一个鸟,让我想起我的弟弟。/厄尔在水里的呼唤/一阵雨就像一场及时雨/万事都是相通的。/我慢慢老了,每件事/都会有一个关于生命的遐想。”(41)在春天的第三天,2000年的3月22日,诗人写到:清早,一个鸟在说话/Me Me Me /Do Do Do。诗人用一首名字是《鸟》(Birds)的诗歌来表达了她在这一天清晨更多的思考:“我住在一个地方太久,/鸟儿用我的白发/织起它们的巢。”鸟和作者的关系我们可窥一斑。这一新奇的比喻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在海德公园散步喝茶的时候看到了两只在水上跳舞的鸟。“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鸟——长长的脖子,长长的腿,长长的喙——面对面的跳舞。他们看起来像长长茎上的花,一圈圈的移步、摆动,面对面做着同样的动作。”(53)对这样的两只鸟,诗人观察的饶有兴致,描写的生动活泼。两只自由快乐的鸟,和诗人此时与厄尔的心情遥相呼应,也体现了诗人此时轻松惬意的心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雪豆春收”这一首诗中,诗人写到:

他们都比我高。/我边摘边品尝,/拣出大而且平的和一些很小的/留下一些饱满的去皮或作为种子。/紫色和淡紫色的花正在开放/还有蓝色的花儿正在前方向我示意/触及到了我的脖子。/我站在高高的盒子上,可以摘取更多,/想起了母亲和父亲每季都种豌豆。/当他们再也看不清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告诉我/怎么样在每个土墩里种三颗种子。/每天,晚饭后,在门前散布/鸟儿会在我周围边吃边唱。我无与伦比的幸福。(86_87)

这首诗2004年被选入了《埃迪森文学选集:伯克利诗歌漫步》,诗人认真回忆了收获豌豆的过程,豌豆长的都比我高,我站在凸出的盒子上,边摘边平常,边挑选种子。豆子还开着各种各样颜色花,蓝色的、紫色的、淡紫色的。这一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我回忆起了父母每年都种豌豆,母亲如何教我播种。这一简单的幸福鸟也是知道,每晚当我散布的时候它们就会围在“我”的周围,边吃边唱,并不害怕我。鸟因为我快乐,“我”因鸟的快乐而更快乐。鸟的快乐犹如一种幸福环绕着我,鸟是一种烘托,使得我变得更加幸福,诗人的快乐和鸟的快乐完美的融合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这些泛指的鸟之外,还有一类鸟如云雀、蜂鸟、鹤、鹳、鹭等具体所指的鸟在多首诗歌中出现。在诗集的开篇,诗人就说“我要做一只云雀,从劳役中解放出来”(3)。云雀是产在东半球的一种雀,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百灵鸟,一般生活在开阔的野外,以善于歌唱(尤其是在向上直飞时)著称。云雀作为意象在诗中十分普遍的,比如雪莱的诗歌《致云雀》历来广为传诵。诗人所指的云雀其实是一个自由的化身,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高歌。在经历长篇小说的写作,尤其是1990年奥克兰大火烧毁了她《第四和平书》的手稿,在这之后重新创作《第五和平书》,创作使得她失去了很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她想从长篇小说的写作中解脱出来,做一只在高空中的云雀,创作诗歌,等待缪斯的降临,自由而且幸福。

在诗歌《春雨》中:栏杆上的水珠,/山中的薄雾。/心中极度喜悦,/干旱之后的解脱/这两日,高空中还有层层云朵。/是一只鹳——是一只鹤——但鹤都是成群的——一只鹳/一直飞越街角的屋顶,/阁楼,降临在另一个屋顶,/然后飞向西南方。/我跟在后面追/回到家后认出了它,这是一只蓝色的大鹭。/蓝色的大鹭是可能出现在城市里的。(72)诗人看到一只鸟,但不确认是什么,心中就感到疑问:是鹳?是鹤?但忽然想到鹤是聚一般是聚集成群的。认为应该是一只鹳。鹤,在中国古代象征着飘逸、自在和纯真,常用来象征不受俗世困扰的人物,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骑。诗人对一只像鹳一样的鸟儿的追寻也正是对这种自由生活的追求。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写到“在城市的上空出现一只鹭是可能的”,鸟儿可以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里自由飞翔,这也反应了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同样在另外一首诗《鸟》中,作者通过与鸟的嬉戏更好的表达了这一主题:

我住在一个地方太久,/鸟儿用我的白发/织起它们的巢。/我很乐意它们也认得我。/我与蜂鸟做游戏。/我用喷洒的水管玩耍,/蜂鸟随着水,/环飞滑翔,转向盘旋,飞跃。/………/有只黄色的鸟几乎什么都不是/而就是一枝芦笛,一架会歌唱的管乐器。/它的喙大张得如嗓子,如身体一样宽,/反反复复颤鸣。/它是有黄色羽毛的歌的皮囊,/它终日歌唱。(41-42) (参见邵怡的翻译)

在这组诗歌里,诗人由我写到鸟,我在一个地方住的太久,我的头发慢慢发白,鸟可以用我的白发筑起它的巢,我也乐意鸟能够认出我,我们已经可以像老朋友一样交流、玩耍。诗人生动的描绘了她和蜂鸟之间的嬉戏,与鸟儿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使得她在对鸟的歌唱中忘记了自我。一方面源于诗人对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说明了诗人对生态的关注,与鸟类的和谐相处,代表着诗人和谐的生态观。这与诗人所追求的禅宗,在《第五和平书》中反对战争、强调和平的观点都是息息相通的。

对于鸟的叫声,一直受到诗人的关注。比如所描述的红衣主教鸟即红雀的叫声,据说它全年唱着各种快乐的歌声,歌声千变万化,多达二十多种。鸟的叫声一般是比较欢快的,尤其是一年四季唱着快乐歌声的红雀,她的声音更是悦耳动听,更是增加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菩提的根上到天蓬的顶上/下面是汩汩的溪流/我想,伊甸园并没有消失/厄尔和我正在穿越伊甸园/时而牵手,时而/一前一后的走,时而说话/时而沉默。我最爱的/那个人。结婚三十七年了。/两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跳来跳去/轻轻的啃这啃那/他们不是兔子,不是山羊/不是绵羊,也不是骆驼的幼崽。红色的条纹/突然红色在一片绿色中时隐时现/那是红雀。鸽子咕噜咕噜叫。持续的唧喳——/是雀类。白色的飞机——八哥/冲来冲去,大声笑着,蹦啊,跳啊 咕咕 咯咯咯咯咯咯/厄尔说,“教他们唱鸟儿的歌曲”。(101—102)

诗人在诗集的开篇就提到,她一直为长篇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没有能够给予家人太多的爱,现在她和厄尔一起,他们一起结婚37年了,两个人一起挽手而行,或一前一后有默契的行走,甚至都不需要言语,或交谈或沉默都很自然,看到两只动物在眼前跳来跳去,还有欢快的鸽子、红雀又是叫着,又是跳着,惬意的幸福洋溢在诗行里。红雀鸟快乐的歌唱仿佛是一首背景音乐,更加衬托了诗人和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鸟生活在天空中,能够自由飞翔,这是我们对鸟类的一个共同的认识,但是鸟生活的背景也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有所起伏和变化,或明媚,或阴暗,或开阔,或狭小。比如高尔基的“海燕”,背景是暴风雨来临前汹涌翻滚的大海,以此来体现海燕的勇敢。在《当诗人》中,诗人笔下的天空是开阔的,也大多是蓝色,而非阴雨连绵或者灰蒙蒙的。这在鸟生活的背景中多次提到。比如“我坐在竹椅上/看着南边的小山: 蓝色的天空下蓝色的远山/绿色的墓地还有我们的房子/我在行道树上系上绿色的塑料/”(33),“蓝天的山,蓝色的海湾,蓝色的天空”(39)这些均是鲜亮的颜色,阳光透过鸟儿折射着我们的心情。还有美丽的云朵,“云朵在天空涌动。/一朵云正坐在地面上。”这些描写更加增添了天空的美丽,在这样的高空自由飞翔,鸟儿具有更加愉悦的心情。

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讲,鸟儿所生活的外部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类社会。鸟能够从天空到地面与人们亲密接触,如诗中所描写的与黄蜂鸟的嬉戏、在诗人周围边吃边唱的鸟,在城市上空自由飞翔的鹭,这与人们对生态的关注是不可分的,如果这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鸟是不会发出欢快的叫声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能够与鸟和谐相处,无论是与蜂鸟的嬉戏也好,还是在城市上空飞翔的鸟也好,人与鸟的和谐虽然只是人与自然的一小部分,但也从这个侧面反应了作者和谐的生态观。

诗人运用鸟的意象首先还原了鸟自由快乐的本真天性,以往诗人笔下的鸟往往承担了多重涵义,比如作为政治抱负的载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或抒写离别的伤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彰显忠贞不渝的爱情——“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等。在汤亭亭的诗歌里,鸟儿回归了本真的意象,是自由的象征,是精神的慰藉,是快乐的来源,其中代表着诗人对自由的追求,我们可以像鸟儿一样同享同一片天空、和平共处,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幸福。从诗集所收录的诗歌来看,并没有太多哲学性的深沉思考,相反其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探寻,对和平的渴求。诗人一开始提到加里·斯耐德把她称作禅宗诗人,诗中弥漫着诗人的“禅思”。通篇弥漫的自由、轻松和幸福,从诗歌中反复出现的“free”、“happy”等词可窥一斑。在愉快的氛围里面,诗人真诚的表达着自己的每一次思想的变化,不懈的追寻着对作为一个诗人的自由的渴望。运用了鸟作为这一愿望的代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鸟这一自由精灵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居高临下的一个观察视角: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更开阔的视野,思考、观察我们所生存的空间,诗歌包含了诗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汤亭亭在诗中反复提到要一个自由的诗人,等待缪斯的降临。她即将走出以前小说所关注的族裔问题的烦扰,从小说的创作中走出来,犹如从战争中走出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在用一首诗结束这本长书,所有那些散文加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我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诗意的境界里,我可能就不会想到以这种方式结尾。我穿过了一道诗之门,从战争故事中走了出来。”(110-111)诗人也坦然承认自己以后创作所关注的方向不再是族裔问题,而是对和平的呼唤;不再是“女勇士”花木兰,而是在战争结束后“归乡”的花木兰。诗集的最后,汤亭亭重新翻译了花木兰的诗歌,其中提到花木兰“六过家门”都没能去父母的坟墓上献祭,融进并变异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汤亭亭是一个十分有想象力的作家,她喜欢把漂洋过海后的中国神话、传说拿来为我所用,并不在乎因此而引起的争议。想象,对于诗人创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诗歌的道路上汤亭亭会走的更远,我们将会以关注的眼光期待着。

注释【Notes】

? Maxine Hong Kingston:To Be The Poe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本文所引诗歌,均出自此版本,下文只表明页码。诗歌的部分译文参考张子清教授和邵怡老师的翻译,未注明者为笔者自译。

? 诗集中的每首诗歌都标明了写作日期,诗人像记叙日记一样真诚的用诗歌娓娓道来。南京大学张子清教授有文章——“汤亭亭:她的诗集像一本日记”。

? 参见“和平·沉默·叙述技巧:《第五和平书》创作谈”,原载方红:《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170。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Maxine Hong Kingston:To Be The Poe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邵怡:“花甲之年的禅思——解读汤亭亭《当诗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2007):89-95。

第11篇

关键词:自然 爱的哲学 平等 冰心早期创作 生态女性主义

引言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传统父权制价值观,“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都体现了对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和稳定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碎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批判。作为女性角色的冰心有意识地用改良的方法构建和谐温馨的小家庭,她的作品中充溢着现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充满了对父权制的不满和对大自然母亲的热爱。作者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充分体现出爱的哲学,而差异中求平等则进一步彰显了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一.自然的颂歌――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于女性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令人惊叹,她所描绘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对当今日渐脆弱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也唤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繁星・一四》写到:“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的诗歌主题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与崇尚,她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自然中的万物都是平等与和谐的,这一观点与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致的,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自然不是人们剥夺的对象,而是与人平等并和谐相处的自然。自然与人类是紧密相联系的。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所建构的机械的自然观念则认为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冰心一生热爱自然,写下了几百首描写自然万物的诗歌。小诗《繁星》《春水》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繁星・二八》写到:“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她对自然的感受体现在她的诗作中。她把自然比喻成女性,而且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可见她已领悟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深刻联系。在冰心更多的自然诗作里,她常用独特的方式感知自然,歌颂它的伟大,赞叹它的和谐,描绘大自然的优美图景。冰心《繁星・六五》写到:“造物者呵!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百千万幅图画,每晚窗外的落日。”自然的美是人无法企及的,诗人对自然的颂赞表现了对自然的崇爱。在这些诗歌中冰心充分地表达了她对自然母亲的感激之情,以及渗透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冰心把大自然比喻成母亲,一位充满着温柔、慈爱等明显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自然一直被比作仁爱善良的女神,作为大地养育者的母亲。著名生态女性主义学者麦西特就曾在《自然之死》中叙述了女性和自然在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下的关联性。麦西特认为,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存在,原本具有多种特征,但温柔、慈祥、善良这些特征却被文化与历史强化出来,而这些特征又被用来比喻自然,这一切并非偶然。当女性的养育特征高于其他特征的时候,自然,作为一种有机的主体存在也就成为可能了。

正如《繁星・一五八》写到:“我的朋友,雪花飞了,我要写你心里的诗,”作者要写读者心里的诗然后奉献给读者。冰心真正了解读者在整个创作中的意义,所以她有意识地想读者所想进而用诗来表现读者所想。雪花飞了,读者的心随雪花一起飞扬,这是大自然的诗意,诗人要表现这种美的诗意,她和读者一同感受自然的美、心灵的美。

二.爱的哲学――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宏大背景,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学理背景、现实缘由、哲学基础、逻辑框架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己之间表现出来的和谐伦理思想,“生态女权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新的伦理观照下,人们将重新思考伦理道德标准,阐析和评价作品时,也会加重其道德内容的分析。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是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如在《山中杂记・九机器与人类幸福》一文中,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精神的痛苦与困扰。在《山中杂记・十鸟兽不可与同群》中,作者写到了人类与动物界的友好相处:

“第一乐事,就是拔草喂马。看着这庞然大物,温顺的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在你手中吃嚼青草的时候,你觉得它有说不尽的妩媚。”还有跳荡可爱的小狗,狡猾的小猫,特别是毛羽鲜丽的小鸟,“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在冰心早期的散文作品里,直接描绘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篇章是比较少的。她更多的是叙写自己的家庭。冰心认为,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过着快乐甜柔的时光,是一种“浓福”(《通讯一》)冰心生活在一个受到民主思潮洗礼的家庭里,它保留了从这样一个家庭的活动和变化,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社会脉搏的跳动。家庭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位置,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伦理观念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因此,冰心倾注全力来描写自己的家庭,写家庭中父慈子孝、妻贤母良、兄弟怡怡、举案齐眉等我国传统的美德,写这个家庭和一些亲戚间牢固的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所形成的家族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冰心在自己的散文里还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来描绘传统节日,弥漫着民族气息的风俗画。在《寄小读者》里,我们看到她在异国是以一种怎样亲切的感情在回忆和叙写自己在国内一年中所经过的各种民间佳节。“从新年说起罢,新年之后,有元宵,这千千万万的繁灯,作树下廊前的点缀,何等灿烂?”元宵节以后,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是绝好的野餐的日子,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清明扫墓植树,既是对先人的敬礼,又可造葱蔚的山林。五月初五端午节,有花花绿绿的芬芳的香囊,有轰轰烈烈的竞渡的龙舟。七月初七是女儿节,“凉夜风静,秋星灿然,庭中陈设着小几瓜果,遍延女伴,轻悄谈笑,仰看双星缓缓渡桥。小孩子满握着煮熟的蚕豆,大家互赠,小手相握,谓之‘结缘’。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满月的银光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人们正好远足旅行,游览名胜。(《通讯・二十三》)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长期流传下来的,它往往联系着一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某些美好的愿望和惊人的智慧,集中而强烈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冰心选取这些题材,无疑会加深她的散文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三.差异中求平等――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冰心在女性主义创作中极力讴歌母爱,赞赏知识女性,弘扬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尽管差异明显,但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由于生活在男性世界的边缘,她不是根据其一般形式,而是根据她的特殊观点来观察这一世界”。

如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对母亲的颂扬,冰心视母性为宇宙的本质属性,认为母亲兼具真善美的高贵气质,而母是女性特有的自然特征和伟大品格。“把照耀历史的神圣光辉奉献给只有女性才具有的母爱上。是对男权中心主义的大胆反拨。是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冰心笔下的母亲形象,打破了传统母亲的形象,由“道德圣母”转向“人性圣母”,她们不再只是繁衍后代的工具和儿女的压迫者。转而成为丈夫和儿女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知音,母亲的价值和作用得以超越和升华。“有奇迹般转形和再生的地方,地下世界那里的万物,都由母亲统辖”。冰心从母性的自然定位出发,重塑了母亲形象,彰显出了更多女性所共具的人性之爱,赋予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叙述视角。

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性的姿态,在其文学作品中深度挖掘了女性存在于男权社会下所面临的各种境遇问题。冰心“相信自己对女人的看法,很稳静,很健全。女人‘既不是诗人笔下的天仙,也不是失恋人心中的魔鬼’,她只是和我们一样,有感情有理性的动物”。

冰心的早期小说《两个家庭》是冰心试图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将女性主体置于“家庭”这一想象空间的女性主义观点产物,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这一重要问题。《关于女人》是一组纪实散文,以男性视角记述了十四个女人的故事,既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一组群像,也表达了作者所坚持的女人“比男人多些颜色,也多些声音”的平淡、稳静的妇女观。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性格各异,命运不同,但她们都有着一种女性特有的质朴与温柔、热情与真诚一她们出色地维持了这个世界,也温柔了这个世界。《我的邻居》里的M太太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性,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丈夫和孩子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持家。《我的朋友的太太》中的L太太比《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更加尽善尽美,不仅在内是贤妻良母,在精神上和事业上更是丈夫的知音。在《我的同学》中的S因救助一位同事的太太大量输血而染疾早逝,更是道德自我完善的典范,拥有更为崇高的女性品格,她的爱已经超越了贤妻良母之爱,伸展到了社会之中,是大爱,她是冰心笔下冰清玉洁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皈依和升华。正是这些完美融合古今女性特征的新思潮知识女性,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广大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女性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推动了“五四”妇女解放,深化了性别意识在女性主义批评中的特殊意义。在《关于女人》中冰心以男性身份讲述故事,更能透彻地揭示出社会和婚姻生活中存在于男女两性身上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和问题,从而表现出差异中求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参考文献:

[1]美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2):25~30.

[2]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of Nature:Women.Ecology,and the-Scientific Revolution[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0.

[3]袁玲红《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形态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6

[4]Mary A.McCay:Rachel Car-son.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3:25.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文版)M冲国书籍出版社,1998.797.

[6]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55.

第12篇

我读过了《繁星•春水》一书,我知道了冰心写的诗十分优美,大都表现对于母爱,童真的描写,歌颂和对于大自然的赞美,都是“爱的哲学”的具体表现。

《繁星•春水》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在冰心的笔下,母爱是最值得赞颂的博大无私,至高无上的人类情感,它是生命的源泉、美的极致和人生的港湾。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只有母爱是永恒一致的。

《春水》(一六八)小诗着眼于一个“静”字,“静院、清磬”这些呈现静境的词汇,均是为了营造“静”的氛围。加之这里以声音写“静”,预设一种情境,也是用了烘托、反衬,使静景愈“静”了。这是实景,也是诗人的心境,呈现出在自然境景中的陶然忘机的佛禅境界。冰心奶奶时常陶醉于自然界的星月云树,湖光山色之间,而面对于童年时朝夕厮磨的大海,就更是有着特别的沉醉和倾心。因为大海已成了她的精神之父,情感之母,大海化育了她,她也彻底地把大海人格化、神性化了,大海已成了她的人格神,而她则成了海的女儿和海化的诗人。

我懂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应该善待、孝敬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