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黄河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唐·李白
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 / 征怨》 唐·柳中庸
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 / 征怨》 唐·柳中庸
7、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8、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唐·李白
9、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登单于台》 唐·张蠙
10、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渡黄河》 明·宋琬
1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君不见》 唐·李白
14、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唐·李白
15、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元好问
16、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17、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18、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秋望》 明·李梦阳
19、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发白马》 唐·李白
20、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渡黄河》 明·谢榛
21、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二首》 唐·杜甫
22、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拂舞词 / 公无渡河》 唐·温庭筠
23、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咏贺兰山》 清·胡秉正
24、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唐·王维
25、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黄河二首》 唐·杜甫
26、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送裴图南》 唐·王昌龄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诗词 环保思想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悠久广裹的诗的国度里,古诗词的环境色彩多姿多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情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景……古往今来,诗人们身临这千差万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激发灵感,创作诗篇,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也写出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水土流失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可是秦以前她并不黄,春秋、战国时期河水是澄清的,当时黄河的名字叫“河”或者“河水”。《诗经?魏风?伐檀》这样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
在其他诗篇中,也有描写河水可以照出风物的倒影等的诗句,可见,“黄河之水”当时还不是黄色的。
那么,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呢? 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诗文记载河水不清了,郑国的子驷就引《逸周诗》说:“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可见那时黄河水已相当浑浊了。汉朝中期治水名人张戎更是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是在汉早期没有人说过的现象。“黄河”之名也正是从此时见诸史书的。这之后对黄河之“黄”的描写也越来越多了,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可见一斑,孟郊的《泛黄河》中也有“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这些都说明唐朝时黄河含沙量有增无减。这之后又有宋代王安石《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欧阳修的《黄河八韵寄呈梅圣俞》:“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清代查慎行的《渡黄河》:“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可见历史上的黄河水基本都是黄的。
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今,却成为一条悬河,危机着子孙的发展,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
二、沙尘暴
沙尘暴从来源上看,属于自然现象,但是当人类活动强烈,引起地表干旱及植被退化时,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几率。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尤其在以边塞生活经历为背景的诗歌中,我们能找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沙尘暴的真实体验。
《诗经?匪风》是有沙尘暴含义的最古老的诗作。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风之大,使得思夫之情更显情切!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描述了朔风扬沙的情景。这一阶段的诗歌中记述沙尘暴场景的非常多,如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王粲《杂诗》);“ 悲风鸣树端,不睹白日景”(陆机《苦寒行》);“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别董大》)等等,意思基本上都是说大风刮起后,沙尘飞扬,遮避天日。后来的诗歌进了一步,对沙尘暴带来的其他影响有更多的阐述,北朝的王褒的《饮马长城窟》写到“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昏昏垅坻月,耿耿雾中河。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写到“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元代的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写到“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田艺蘅 《塞下曲》:“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等,都说明沙尘或沙尘暴天气现象古来有之。
而今,上帝抛沙的那只手越来越快,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警惕。
三、动植物保护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的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瞥之长;不糜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当时人们还认识到保护山野薮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将动植物保护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
辛弃疾在《西江月》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写出了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问题。
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始终是自然连环中的一个环节,挥刀滥伐林木,让山川,使生灵无栖身之处,最后祸患必落到人们自己身上,爱护他们吧!
四、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先贤哲人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论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充满了对自然的看法和自然环境的关怀,也警示世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
从 “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不体现了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歌春的杜甫《春夜喜雨》,到颂夏的苏轼《望湖楼醉书》等从咏秋的马致远《秋思》等,到叹冬的柳宗元《江雪》,使我们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产生感知,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滴,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到“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等。大自然,美不胜收。
然而生态环境恶化。“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是生态萧条,一片肃然的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表达作者对生存环境的百般忧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真实的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渡,环境恶劣的情形。《赤壁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记录了擅长火攻的葛诸亮多少次纵火造成的生态破坏。
呜呼,能不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历久弥珍,在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先导作用。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诗经译注》 当代文学出版社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学 名诗名词 融合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基于这一特点,我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多次尝试与名诗名词的巧妙结合,以达到知识间的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横生的妙趣中,深入理解并挖掘教材意境,探究创新,以达到满意的教学实效。
一、诗词巧用,贴切生动,增强学习兴趣
如,在《黄河的治理》“地上河”部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大家识图,试用一句诗词来描述黄河‘地上河’的情景。”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七嘴八舌不停口,妙语如珠说黄河。在众多的描述中,大家最推崇的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本来这句诗,是形容黄河发源地之高,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今天用于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描述,既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把黄河下游高出地面7米甚至10米的雄壮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加上黄河“地上河”图片的帮助,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便对黄河“地上河”的意境,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再者,这句熟悉诗词的运用,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足,而且学生对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河”的理解,成为易事。更值一提的是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结合形式,新颖独特,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学习方式。又如在气候与天气部分的学习中,我曾经布置过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整理有关描写天气现象的诗词,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加以展示。”待到课上,学生兴致极高地拿出了各自收集整理出的诗词资料,踊跃而自豪地展示,同样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实效。再如描写雨的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风的诗词:“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二月春风似剪刀”、“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雪的诗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天气“阴晴”的诗词,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描写“霜”的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描写“晴”的诗词,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诸如此类,经典诗词与学科知识相映成趣,易懂易记,使学生在极高的学习兴趣中,既快速掌握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天气现象,又把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此达到知识间的整合,又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巧妙地把学生的学习范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堂延伸到网上、图书馆、阅览室,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更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整理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合作、主体参与的精神。
二、用《历史与社会》知识解诗意,活学妙用,加深学生头脑印象
在教学中,有时教师巧借一句妙语,授课会增加几分谐趣;活用一句诗词,课堂更变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比如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巧解名诗名词的意义,不仅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得到进一步深化,更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地球运动》部分的学习中,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我实施了这样的活动:展示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及探究问题“请同学们分析诗词中包含的《历史与社会》意义?”经过同学们小组内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到答案:“坐地日行”包含着地球自转的《历史与社会》意义;“八万里”包含了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的《历史与社会》意义;诗词说明了地球自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巡天”包含着地球在天空中的自转和公转;“一千河”说明天空中的无数星河。
又如,同学们也利用《历史与社会》课上学到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的气温直减率知识,充分理解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及“一山有四季”诗词中包含的因海拔高低的变化,引起了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的《历史与社会》知识。
通过以上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学生利用已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巧解出诗词中包含的《历史与社会》意义,使学科知识正向迁移。学生既获得了一份《历史与社会》知识之外的意外收获,又增强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极大兴趣。
三、诗词引用,激发学生好奇心理,使之探究趣味更浓
如《长江的开发》“水能宝库”部分的处理:学生通过小组内读图、分析讨论、合作理解,找出长江“水能宝库”主要位于上游河段。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如此丰富呢?”学生们结合识图,经过小组内小段时间的讨论,得到答案:“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处于一、二级阶梯与二、三级阶梯两两阶梯的交界处,所以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进而,我继续启发:“三峡处水能资源巨大,大诗人李白也曾有诗为证,想想是哪首诗呢?”话音刚落,学生热情洋溢的尽情齐声朗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时我也被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深深感染,便补充:“一声猿叫未停,小船已过千万重山。虽是夸张,但也道出三峡处水流的湍急,水能的巨大。所以早在1956年,就有要在三峡处建立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有《水调歌头・游泳》诗词为证。哪位同学知道,诗词中的哪些句子,体现了要在三峡处建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呢?”这时,一位男生举手站起大声朗诵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本节内容进行到这里,同学们那种对所学知识的陶醉与满足,不言而喻;对三峡处巨大水能的自豪与合理开发,也叹服无比。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教学实效、思想教育双丰收。
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知识巧妙结合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词,来理解碧草青青、羊肥牛壮的草原景观;借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来想象塔里木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利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词,来体会我国东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景象的不同等;在此,我不一一列举。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对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倍感有趣,教学效果颇佳,而且积累的诗词宝库自然得到了挖掘,语言技能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历史与社会》知识与名诗名词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诗词的陶冶下学习,既学到《历史与社会》知识,又享受祖国语言的精华和魅力,更养成学生们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当时,许多作家高呼“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纷纷走向抗日前线,汇入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催生了当时中国最激动人心、最为作家和读者所关注的抗战文学。由于战争,这一时期的长篇作品数量锐减,代之而起的是能够迅速反映抗战现实,容易发挥宣传轰动效果,为大众乐于接受的大量小型抗日作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富于感染力、战斗力强等特点,很快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体裁。
诞生于抗战中的诗歌,不仅以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和崇高的爱国主题,毫无愧色地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而且在整个过程,乃至抗战胜利后的半个多 世纪中,一直是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有力精神武器,是向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不甘于民族文化与国土的沦亡,疾呼守土有责,捍卫自己世代繁衍的家园,是抗战时期诗歌创作最普遍的主题
“九一八”后,《松花江上》首先唱响了抗战诗歌的主旋律,接着《义勇军进行曲》应运而生。由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高度概括了当时血与火的斗争现实,在敌人用刺刀顶住我们中华民族胸口的时候,发出了战斗的吼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悲壮的吼声,发自中华民族心底;这吼声,像狂飚一般,在全国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激情和战斗意志,鼓舞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抗战爆发后,诗歌创作进入高峰期,保家卫国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题。无数诗人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发表了许多激励抗日救亡的诗篇。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田间,写于1937年底的长诗《给战斗者》,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首。
在这首气势宏大、情感亢奋、形式自由奔放的诗作中,诗人用炽热的语言直抒胸臆,把悲愤的目光投向饱受日寇蹂躏的祖国大地,用简短、遒劲的诗行,有力地表现出反抗的风暴怎样从血泊中卷起。为了从祖国的土地上赶走侵略者,诗人发出急促而粗犷的战斗呐喊,号召“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自己底血管”,“拔出敌人底刀刃”,到保卫祖国的神圣的战场上去:“在斗争里/胜利/或者死”,因为“战士的坟场/会比奴隶底国家/要温暖/要明亮!”全诗所抒发的感情既沉痛悲愤,又激昂狂暴,充满了从民族灾难中升华出来的强烈斗争欲和复仇欲。闻一多先生由衷称颂:这是一种“鼓”的情绪,它“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力与活力,在这大地上”。
这种激励斗志、战斗号角式的诗歌,在抗战时期相当普遍,汇成了抗战诗歌的主流声音。
正是由于英雄主义本身焕发出耀目的光彩,使得抗战文学中许多反映这一英雄主义的作品同样光耀千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民族面临危亡之际,也往往是爱国英雄主义最为昂扬的时代。英雄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和事迹,吸引诗人去加以描写和表现,以发挥更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战争一爆发,诗人艾青就“拂去往日的忧郁”,迎着“明朗的天空”,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他满怀热情地寻求着光明,“从中国的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又从南部到西北部”,终于找到了光明所在――延安,投进了沸腾着的生活的激流,以《向太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火把》、《反法西斯》等诗集,以火热的情感与精炼的诗句凝成了烽火岁月的时代精神。这是作者本人,也是我国抗战前期诗歌创作最丰硕的收获。在长诗《他死在第二次》里,作者描述了一个“把自己的血/流洒在我们所守卫的地方”的英雄士兵。他在第一次受伤痊愈之后,义无反顾重又走上战场,他“要从敌人的手里夺回祖国的命运”,他“朝向炮火最浓密的地方/朝向喷射着子弹的堑壕”,勇敢挺进,于是“在燃烧着的子弹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呵――穿过他的身体的时候/他倒下了/他所躺的是祖国的土地”。长诗歌颂了这位兵士的革命责任感和英雄主义,他的激情来自民族的觉醒和解放,他的无畏联系着祖国的生机和希望,一草一木都鼓舞着他再去为之而战斗,而牺牲。
创作的《义勇军》曾经传诵一时:“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生长/在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了/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不多的诗行,勾画出一幅色彩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使人仿佛可以看到战士枪刺下闪亮的寒光。他用形象启示人们:“正在血里生长着”的,不仅是长白山下的高粱,而且有全中国人民心底的仇恨。这个骑着战马、挂着敌头,胜利归来的义勇军,既是现实战斗中的英雄形象,又是人民内心希望的象征,给了读者有力的鼓舞。《阅兵》和《山中――致将军》形象地描写了人民将领的神勇英姿:“师长飞马上山/谁也不曾听见/那马蹄一响/他已到半山间/将军轻轻的/冷声一笑:一块石头/也不许他侵犯”。钢铁似的诗句,为我们塑造了钢铁似的英雄形象。
在整个中,充满凛然正气,壮烈不屈的英雄一再成为我国抗战文学作品所表现和歌颂的对象。正是英雄本身焕发出的耀目的光彩,使得抗战文学中许多反映这一英雄主义的作品,同样光耀千秋。
漫长而艰苦的,是我国历史上伤亡和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但是,敌人的凶残,从来就没有摧毁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乐观精神
抗战时期涌现的大多数诗歌作品,都充满着一种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一种明朗的色彩,表现出对民族群体力量的自信和对貌似强大的敌人的高度蔑视!作家和诗人们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人民群众深信:中华民族决不会灭亡,决不会屈服,一定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抗战刚刚开始,流亡日本达10年之久的著名诗人郭沫若就“别妇抛雏”返回祖国参加战斗。民族革命的号声激起他歌唱的热情。在《战声集》里,作者以他所特有的奔放和豪迈,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愿望、抗敌的意志和胜利的信心:“站起来啊/莫再存万分之一的侥幸/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关键词:水文化;文学情怀;古典诗词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水与中华文化的孕育十分密切,早期,华夏先民就把对水的崇拜与幻想写进了文学作品中,从最早的《山海经》记载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到《诗经》里脍炙人口的《关雎》、《汉广》、《蒹葭》,已可探寻到咏水诗的源头,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等,无不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自然之水经过人类的再创造,已升华为一种情感寄托,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使水具有了显著的文化意义,可以说,被赋予丰富内涵的水,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特有的文学情怀。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水形态的多样化,为诗词的创作增添了生机和光彩,成为诗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无水花不开,无水花不艳”,在自然界众多的意象中,水成为诗人最喜爱的意象符号之一。据统计,现存的李白近千首诗中,有近半涉及到“水”,杜甫留给后人1400首诗,有370余处与水相关,白居易创作的2900余首诗,也有760余处情系水景。在诗人笔下,那些江海湖泊、瀑布飞湍、小溪清泉,无不摹写精妙,得其神貌,展现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水世界。这些写水的诗作,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景为主,以各种形态的水为题材,将情感寄予景物的描写之中;一种以水起兴,抒情为主,重点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和抱负。
1摹江河湖泊之壮美,寓情于水
在诗人笔下,黄河、长江、洞庭湖、西湖……无不是表情达意的对象,熔铸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代诗人看到了黄河的波涛汹涌、奔腾呼啸的水势,都会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气贯长虹的诗篇。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用词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在黄昏时分,诗人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看着蜿蜒而去的黄河,诗人豪迈地吟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楼层。”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怀。奉命出使边塞的初唐诗人王维,看到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色,挥笔写下了“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把自已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大诗人李白不仅在《将进酒》中指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是在《公无渡河》中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以突兀惊呼之语,写黄河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中、下游水势、形态各异,古往今来,写长江的诗数不胜数,有的摹写山峡的雄险湍急,有的描绘江面的壮观浩荡,有的赞颂两岸的秀美景色。在奉节至宜昌之间,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有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自古以来,三峡就被誉为“长江的珠冠”,骚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
如杜甫《长江二首》:“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夔州歌十绝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彰显瞿塘峡是三峡之中最险要的。杜甫在《瞿唐怀古》中说:“西南万壑注,劲敌两崖开”,这说明,瞿唐峡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白居易《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如此危险的地方,晚上行走艰险程度可想而知。诗人沉重的感叹,不禁让人为航行的小舟担忧。在当代,写三峡的更是不乏其人,《咏三峡》:“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郭沫若的《过三峡》则把三峡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万山磅礴水浊莽,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这些诗篇,把三峡的幽深秀丽、急流险滩、惊涛骇浪等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当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后,江阔天低,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激情与灵感。陈子昂《渡荆门望楚》:“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写出了长江的开阔景色和经历了漫长旅途之后,突然于苍野之中见到荆门时的激动心情。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将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湖泊,洞庭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吞吐湖泊。无论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说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还是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都写出了洞庭湖水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气势;而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展现了其清静、柔媚的景致。在众多描写西湖的诗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算得上是最著名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欧阳修笔下的西湖,则在安徽的颖州:“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群芳过后》),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悠闲宁静的景致。
2观海潮飞瀑之壮阔,临水抒怀
百川归海。中国虽是沿海的国家,但古代由于地域限制,交通阻隔,写海的诗句相对较少。最早且最著名的当属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在2100年后,一代伟人在秦皇岛北戴河边吟起了曹操的这首诗,并豪迈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知向谁边?”这首词借北戴河大雨滂沱、波澜壮阔的壮美景象,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怀和雄伟气魄,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写潮水,钱塘江观潮最有代表性。钱塘江,因其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李白在《横江词六首》中用“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诗句来赞美钱塘江浪潮的壮观,而赵嘏《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则巧妙地用数字写尽了中秋钱塘潮的天下奇观。和潮水不同,瀑布的壮观有着大海一样震撼人心的气势。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在汛期时节,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为壮观的一幕,明代刘子诚在《黄河壶口瀑布》中写道:“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生动刻画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壶口瀑布不同,庐山瀑布被称为最诗意的瀑布,历代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题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写瀑布诗文的千古绝唱。另一位诗人张九龄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虽与李白歌咏的是同一对象,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各不相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
3品清溪山泉之清幽,以水寄情
与壮观的海潮、飞瀑不同,潺潺的小溪、淙淙的山泉在诗人眼中是那样的清澈晶莹,多彩多姿。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借对澄明的溪水的赞美表达纵情山水的宁静愉悦之情。李白《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体现出赏玩山水、归隐山林的闲适心情。流水出自泉,泉是流水之源。“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王维这首《染家濒》描写的是自然界中一个有趣的小片段,一个“泻”字写出了泉水的活泼灵动,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情趣。宋朝诗人杨万里同样也很擅长描写溪泉,他的著名诗作《小池》中,写清泉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在《安乐访牧童》诗中写小溪是:“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清代诗人查慎行的《玉泉山》:“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则写出了清泉归海的向心力。这些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表现了淡泊宁静的情怀,带给读者高雅的精神享受。
4赏落雨冰雪之多姿,借水表意
雨是自然的心曲,雪是大地的新衣,自然界最寻常的事物,到了敏感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抒感的载体,成为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诗人笔下写得最多的是“春雨”。如孟郊《春雨后》:“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果说春雨常令人喜,那么秋雨则多令人愁。秋天降雨之时,气温下降,天色阴沉,使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一种压抑。元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官时内心的震惊和心情的悲愤。而李贺《秋来》:“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则给读者画出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画面,表达了其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雨”还常被用来表现离情别绪,雨中送别是诗中常见的题材,绵绵细雨与送别双方的绵绵情意正相对应,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和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都借蒙蒙细雨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诗人们写雪多着眼于雪的外表色彩和形态,如鲍照:“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何逊:“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等,以白银,白玉喻雪,进行静态的描写。善于创新的诗人们,则会由雪花联想到春花,从严冬飞跃到春天,何逊吟道:“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王初“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等,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大雪迎风起舞,飘飘若仙的姿态,更从嗅觉、感觉上写出了春天的气息。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出语十分自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写过不少咏雪的佳句,如“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七律•冬云》),“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七绝•观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最著名的要属《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动地描写了冰雪的蔚然壮观,展示了一代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成为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
“水”在我国诗人笔下,可以说是句句表露情意,字字蕴含情愫,成为古典诗词中极具活力的一个意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写水的诗词数不胜数,“水意象”在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水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对水文化的文学性的挖掘也是没有穷尽的。
参考文献:
[1]朱海风,史月梅,张艳斌.水与文学艺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2]李宗新.中华水文化通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当年的“黄漂”队员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当北京队队员马挥他们漂流至青海省的尕玛羊曲时,两位当地妇女有了这样的对话:
“他们在干啥?”
“去峡谷划船哩。咱们这里的峡谷从来没有人敢去,村里一个娃不服气,自己划船进峡谷,再也没有出来,现在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娃了。”
“这就是漂流探险,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去常人不敢去的地方,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大家都知道你了。”漂流队的勇士们说。
马新朝说,“黄漂”与“长漂”最大的不同是因为黄河的落差大,漂流更具危险性。
在“黄河漂流”的百科词条上,将“黄漂”与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并称为当时中华民族的两支精神催化剂。
1987年,而立之年的马新朝跟随黄河漂流队到了黄河第一县青海省境内玛多县,休整了七天,当地海拔4300米,缺氧30%,做饭用高压锅。有些人不能适应就返回了,而马新朝怀着巨大的勇气留了下来,正如他所说的,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黄河情结。他要了解黄河,他要踏进自己的母亲河,他要写下这条河。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和漂流队员们没有吃过任何热东西,没有洗脸刷牙。六月的黄河源头还是冰天雪地,吃的是部队支援的压缩饼干。每天吃,吃到想吐。漂流队共有三支: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北京青年黄河漂流队和安徽马鞍山黄河漂流探险考察队。每次下水,对于队员们来说,都是生死考验。马新朝说,每次下船的时候都非常感动,因为下去之后就意味着不一定能回来了,可是队员们还是争着下去。
在黄河拉加峡入口处,河南漂流队的三十多个人,停了三天,研究对策,他们都不知道下去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队长郎保洛最后下了决定,漂吧!
漂下去之后好多天,无影无踪。
在何向阳《自巴颜喀拉》一书中,写到黄河漂流章节时,她查当时的新闻媒体资料,写到整个8月份找不到相关报道,众多媒体在喧闹一阵后都已对黄河漂流沉默了,不宣传,不支持,而《时代青年》的马新朝还在坚持报道。
在奔流作家改稿班上,马新朝充满自豪地说,我是随队记者,也是好多报纸的特约记者。1987年,20岁的叶晓燕每天从报纸上寻找“黄河漂流”的那些报道,多数出自马新朝。不得不说,这一场跨越28载的相会让他们异常兴奋、感慨。让叶晓燕印象颇深的,是河南漂流队的队长郎保洛。
关于郎保洛,马新朝讲了一个颇具时代感的爱情故事。像叶晓燕一样,当年追随着漂流队消息的还有全国很多的年轻姑娘,她们被漂流队员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有一个上海女孩,从家里跳窗子跑出去,坐火车到大西北找郎保洛。那个女孩最终见到了郎保洛,并得以保存郎的漂流日记。
而女孩不知道的是,等待她的将是一场噩梦。
郎保洛带着队员漂下去之后毫无踪影,青海省军区派了直升机、民兵,并号召两岸居民共同寻找漂流队的下落。直到七天以后,才有了消息,下去的五名队员仅有一人存活。
“我游到岸边,精疲力竭爬上岸,独自上山慢慢地走。我在山上采到两棵大黄,它的秆酸酸的,4天,整整4天,靠这两棵大黄和山上的泉水,我活了下来。”侥幸生还的袁世俊后来说。
而郎保洛、朱、张宁生、雷建生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在青海省的恰卜恰镇,郎保洛的遗体要被推进火葬场时,上海姑娘嚎哭着要往上扑,被众人拦下。姑娘把里面的衣服脱下,写上“郎保洛,我爱你”,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找到郎保洛之后,马新朝马不停蹄跑到邮电所给报社发稿子。夜里将近两点,邮电所的工作人员得知他要报道“黄河漂流”,配合十分积极。没有时间写,就口述电报,发回了报社。第二天,全国的报纸都报道了漂流队员的消息。
对于黄漂的采访,成了马新朝写下《幻河》的一个诱因。因为有了这一段的历险,他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黄河漂流对我的人生是一个改造,那是一种生死的改造。”马新朝说,“我目睹了黄河漂流的全过程,黄河伟大而神秘的震撼力慑服了我的心灵。这改变了我的写作方法,改变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由于和黄漂队员们的朝夕相处,不仅看到了河,更重要的看清了人,人在生命危急状态所表现出来的风景。”
关键词:李白诗歌;浪漫主义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歌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纵观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是其主要特色。本文将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阐述。
一、李白的诗词豪迈奔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极其乐观。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它曾经鼓舞过众多颓唐失意的人奋起前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诗人用他炽热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种情怀大气磅礴、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字里行间充满火热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表现出自己的清高。李白被唐玄宗召赴长安时,他满心喜悦,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他明白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的时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然离去。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境阔达,气势磅礴。
二、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
李白善于借助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或象征他的炽烈感情时,他便借助于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三、李白的诗歌大胆地夸张
李白善于用大胆的夸张创造离奇意象,营造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也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珠溅玉迸的瀑布;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来描绘水流湍急,行舟如飞;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来描写寺院中楼宇的高耸;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来比喻无限愁思。
四、李白的诗雄奇飘逸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飘逸、潇洒、富于想象力。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从高耸入云的奇山异岭,到梦幻迷离的洞天星月,驰骋想象,天马行空,创造出一幅幅虚无缥缈的仙界神话,令读者无限神往。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些诗句描绘出了一副令人神往的仙境。“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五、李白的诗歌想象变化莫测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李白诗歌中的想象,一个紧接着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纵横变幻。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又如,“熊咆龙吟殷宕泉,粟深林兮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以才赋诗,前无古人。天才使其构思敏捷,造语迅速;奇才使其诗风豪爽,视角独特;仙才使其诗格飘逸,情绪超然。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典范,他把艺术家自身的人格精神与作品的气象、意境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洋溢着永不衰竭和至高无上的创造力,李白浪漫主义精神及风格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道永恒的彩虹。
参考文献:
中华五千年的记忆,汤汤大国留下的文字印迹,那神韵般的诗歌印证了兴盛衰亡,那条源远流长的诗歌长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风化而褪去它清澈的“流水”。
从那苍老的母亲河中满载着民族的耻辱愤懑与光荣,在千万年不化的雪山下流淌出远古的沧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河牵引着历史的巨轮,牵引出一代代朝堂的兴衰。
从《诗经》到《离骚》,一部部不朽的名著在绵延九万里的中华大地上烙下一个又一个它们走过的足迹,那河流的涌动,那波涛的巨浪,一次次冲刷那属于大河文明的记忆。
都说时间风化记忆,但那历史沧桑并没有把诗歌的光芒棱角磨平,而是越挫越利。那一浪浪的文学风潮接踵而至,涌现出的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演绎出那诗歌不朽魅力,那种唯美、那种情调。
停顿使河流断流最终就意味着死亡。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远在前行,无法停顿。
回到老家,踏入那条河流,那潺潺的流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清澈——只因它是源源不断着流着,没有停顿过。我们的生活更何尝不是如此一直的前行,如果停留于现况我们又何来的“清澈”。子曰:“生无所息。”我知道,我们必须坚定的像流水般奔流不息,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迎着朝阳汇入属于自己的大海。
我们活着就是要让生命延续下去,更要为之而努力让它更加的精彩及展现出它的价值,西塞罗曾说过:“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样的努力去实现自己人生之中的种种,在这一段短暂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行,走得更远,体现出生命存在的意义。
那覆盖九万里疆域的诗歌的魂从门口的那溪水至滚滚长江黄河,那不可玷污般的纯洁诠释着生命的历程,牵引着万代沧桑巨变。
曾经,那诗歌流传万代。今朝,那诗歌风靡生命。曾经,那大河孕育生命,今朝,那大河延续历史。就让诗歌里的那条河延续着生命的赞歌,鼓舞着继往开来的下一代。
忽然间,我仿佛听到远方传来激越的《黄河大合唱》,仿佛看见了词作者光未然的身影。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创作的大型组诗。它以黄河为背景,气势磅礴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斥了侵略者的残暴,广阔地展现了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的史诗,抗战的怒吼,是颂歌,也是战歌!屈指算来,它已在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国际歌坛,唱响70多年!
光未然对黄河有着常人无法感悟的情感。
清楚记得:1997年冬天,我去了壶口。冬天的黄河瀑布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啊,雪落黄河,黄河竟成一片冰天雪地。河床不见了,水流无声了,那平日奔腾咆哮的瀑布也无声无影了。冰雪覆盖了大河上下,黄河突然变为茫茫无际的银色世界。据说,因为在腊月黄河突然涨了一次大水,接着又下了一场大雪,多年不遇的黄河冰冻就成了今天的景象,这是难得遇到的奇观呢!
春节后我返回北京。带着对黄河的眷恋之情,去看望已84岁高龄的光未然。我向他谈起这次壶口之行,以及看到的黄河冰雪奇观,还带了几张黄河雪景的照片给他看。
老人家仔细地看照片,不断地询问,哪是河床,哪是壶口瀑布,哪是当年船夫的渡口……
我西安的一位画家朋友苗重安,不辞辛苦,从黄河源头走到黄河入海处,一路观察、体验生活,一路辛勤创作,用了几年工夫,创作出黄河系列组画。他计划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举办黄河画展,他很希望光未然能为之题词。我便向老人家叙说,他很痛快地应允了。我知道他是不轻易题字的。
老人家曾几次告诉我,自从1939年在延安写出《黄河大合唱》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黄河,去过壶口,到过延安。他要我陪他去。我也不止一次和我西安家乡的领导和朋友说过了,而且我们还暗地里谋划,等他到了激发他当年写出《黄河大合唱》的源泉壶口后,要请他提笔写几段《黄河大合唱》的诗句,以便镌刻在壶口渡口的大石山上,永久纪念。然而,这一切却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2002年1月28日,老人家离我们而去!
密林捉迷藏
李舒畅
星期天上午,我们与崔老师一起参加了“拥进黄河——母亲怀抱”的活动。
首先,我们一起游览了欧式一条街,然后,到大桥观看了“泰山石敢当”,欣赏了蟠龙柱,后来来到了密林一线天。
这儿风景可美了!可凉爽了!抬头一看,只能看到一线的天空,这景色美不胜收。我们一起在密林中玩了反间谍游戏。我、尚瑛琨、卢小飞等人抓,他们跑,人可真多呀!间谍们躲的躲,藏的藏,但我们还是抓了许多俘虏,有刘逸琛,綦俊杰……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我们一起面对黄河,吟诵了自己的诗歌,吃了烧烤。
今天,不仅让我收获了快乐,还让我对黄河有了更深的见解。
指导教师 崔梅茹
Q Q2 0 8 2 3 4投稿
一、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
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
黄河、长江源远流长,它们的神秘,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努力探寻,表现出诗人们的无限向往和赞颂之情,甚至有一种无上的崇拜心理。尤其是黄河——中华文明最早的孕育者——它的发源历来有无数诗人加以歌咏。较著名的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和“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二句。前一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像一位仪态闲远的白发仙人,背手翩然飞去的雍容之态;后一句语气夸张,气势更为汹涌澎湃,仿佛黄河之水是上天所赐予的。更有《浪淘沙》(之一)(刘禹锡)这样充满浪漫主义的诗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此诗前两句写九曲黄河奔腾汹涌,仿佛来自天涯,在呼啸的天风鼓扇下,波高浪大,奔腾而去,但并不如李白诗句气势宏大。妙就妙在后两句,作者突发奇想,借汉武帝令张骞找黄河源头,找到牛郎织女居住地的典故,豪兴而起,决心与黄河一起乘着天风与海涛,去拜访牛郎织女之家。作者以瑰丽的色彩点出了黄河来自辽远的绝域,几乎与银河相通。与以上两诗句相比,更多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源远流长的江河往往承载着漂泊其中的游子无限的人生感喟。“游子吟”似乎总是与他们漂泊的江河为伴,江河成为他们抒思的载体,传递乡愁的纽带。
南朝梁范云的《之零陵郡次新亭》诗中末句“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说长江源头难以穷尽,船帆高悬,行程漫漫,哪里才是它真正停泊之处。诗中的长江是浩淼迷茫且源头难以穷尽的,就像诗人那漂泊无定的人生一样。诗人正是借长江源头来感叹人生无定。诗仙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可以说是反其道而用之。千里长江如同他胯下的坐骑般容易驾驭。但到底是船行长江顺流而下时速度快捷,还是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惊喜交加,心情畅快,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二、滚滚东去的“江河”意象:
雄浑劲健的壮美与逝者如斯的哀愁
黄河、长江自西部的青藏高原分别流入东部的渤海和东海。在古典诗词中,这两条母亲河以滚滚东去、奔腾入海的形态出现的情形非常多。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滚滚东流的“江河”意象是以雄浑与劲健的壮美为主体意蕴的。苏轼的“大江东去”为豪放词的代表,真有涤荡世间万物之气势。辛弃疾的词是南宋壮词的代表,“毕竟东流去”写出全民族抗敌的意志不可阻挡,毕竟会冲破阻力而取得胜利,悲愤中有雄壮之感。王之涣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写诗人目送黄河远去无边而产生的意中之景,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黄河的形象特别辽远。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则以挟天风海雨之势扑向读者。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作者想落天外,语带夸张,使黄河水势汹涌之壮观如在目前,不由令人心潮澎湃。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诗人们进一步赋予江河的滚滚东流,以一去不返、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等情韵义、象征义。例如诗人们把个人的“愁”“恨”与“滚滚东流”的江河意象直接对接起来。如李煜的词中“自是人生长恨水常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等。或者把历史的兴衰、人事的变迁与“滚滚东流”的江河意象联系起来,如词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滔滔的江水仿佛成了一位时间老人,见证了千年的历史。而“江河日下”这个成语表示事物一天天衰落,也由“一去不复返”引申而来。
三、惊涛骇浪与清澈澄明的“江河”意象:
动荡浑浊的世道与宁静纯洁的心灵
“江”“河”意象常常会以另两种形态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一种是惊涛骇浪,另一种是清江明河,前者常常让人心生畏惧,而后者常常使人心醉神迷。
如南朝范云《渡黄河》中的“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表现出人们对惊涛骇浪的黄河望而却步。随着江河意象的发展,江河之惊涛骇浪又往往与历史的动荡、人生的风云变幻联系起来。杜甫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用波浪的翻滚,既表现时局的动荡,又体现诗人心中的起伏不平。
当正直的诗人不能求“达”以兼济天下时,多数转而保持内心的高洁。而这时,他们又常在诗词中用“清江明河”来映衬或象征自己宁静纯洁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人们把“澄江”与“皎月”联系起来,使清澈澄明的意象更为突出。黄庭坚《登快阁》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气象阔大。千山万岭,树叶均已凋落,视野中无所遮蔽,又加上空气清朗,天空因而显得更高远更广阔。秋水澄澈,平静如练,反射着初升之月的光辉,更显出月色的明亮。诗人登上快阁,沉浸在这一片澄明的江景之中,心灵受到洗涤,胸中充满了快意,由此生出弃官归隐之心。
“河”意象表示清澈澄明的意蕴时往往指天上的银河。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中,皎皎、清、浅、盈盈皆形容“河汉”之洁净、清明。
我们按新的课标要求,现在课程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而且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景,使学习内容向生活渗透,学习形式向生活贴近,体现出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起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甚至是需求感。有了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后,再运用讨论、对比、分析,实验实践等以自主学习为特色的教与学的方法,培养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疑难能自觉,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①,掌握技能,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的。下面我略谈几个教学实例,这些实例中我都是根据学科特点,依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方法启发、引导、激励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再构建起教师导,学生探的教学程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1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而其中书写景物的诗句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只要你会适当采撷,把它镶嵌到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知科学理论,以诗引题,以诗印证。如讲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时,先引学生咏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生在诗的意境中自然体会了。又如讲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和原因时,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诗带题为什么山寺桃花比平原区晚开呢?山地植被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影响气温变化都有哪些因素?…又如讲天气特点时引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提问在同一时间,地点不同天气如何?(不同)这反应了天气的什么特征?(天气地区差异显著)。还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季风气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地形、山脉),“高峡出平湖”“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长江三峡)等等。
2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为我们总结了大量形象生动的生活谚语,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所以适当引用谚语即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热情,又可生动诠释所讲地理原理,进而引深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如讲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引谚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又如“擦根筷子也发芽” 形象说明了东北平原黑土的肥沃;再如,形象概括昆明独特气候特征的谚语:“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以此延伸问题,探究其成因,从而明确经纬度、海陆位置及地势对一个地区气候形成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还有以反映云贵高原人地特征的“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谚语,引探:云贵高原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这样的地势特征在过去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今当地经济如何发展?等等…。以生活地理的“真”“活”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浓厚的地方特色,从而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趣,有了学习热情,并在追寻问题中培养了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3运用生活中重大事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挖掘出问题,让学生有“学以致用”感,以生活地理的“实”体现知识的价值。例如,近几年我国几次报导沿海船只沉没事故,讲经纬网时,我先放《泰坦尼克号》电影主题曲,然后缓缓讲出那次沉船事故,我国沿海特别是北方水域的沉船事件,然后提问:⑴在茫茫大海上,船只遇险如何在呼救中报出正确位置,以尽快获得救助?(报出船只所在经纬度);⑵若不幸落水,等待救援时,怎样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又如何让救援人员及时搜寻到自己?(正确环抱姿保温;落水前尽可能穿救生衣、圈之外,抓点鲜艳物或能反光东西);⑶为什么东南亚海啸中,有人能在海中漂流几天甚至十几天后获救,而“泰坦尼克号”船沉后过了十几个小时落水者已逐渐死亡?(纬度位置不同,水温不同,“泰”船人员更多是冻死的)本案例的设计,先引起学生关注之心,造成悬念,继而思索,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探究能力,养成利用地图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体现出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体会地理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4利用多媒体和景观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时间要掌握好,不可多),再利用比较、对比等方式提高探究能力。我们都知道,只有当学生投入热情的学习才更有效果。而热情的激发,既有兴趣,也有每个人想解决问题的渴望,以及发现“新大陆”似的。教师先多媒体展示或展示一景观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赞赏学生每个有价值的思辨,释放其解决问题的渴望,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果,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如在学习“气候对地理环境形成的作用”时,先展示“沙漠景观”多福图片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多福图片,学生有兴趣后,要求学生观察俩地景观、比较差异,探究其成因,全过程都是在学生热情参与下完成的,效果很好。
5以上方法可一课多用,目的是让学生的热情始终贯穿整堂课。我以《黄河》一课为例具体说明怎样先激发起学生兴趣再引探,上课初始我先多媒体展示黄河风光和壶口瀑布激发起学生热情,实时提问“看了这些秀美和壮观的画面,大家对我们的母亲河还有什么具体的了解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形状、注入海,学生自主学习后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引出流经省区,再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出地形区,学生在诗的氛围中学习很轻松。这时,教师提问“黄河孕育了我国古代的文明,为我们带来了繁荣与昌盛,也正因此,我们将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请同学们结合“长江”中学过的内容对比、总结一下黄河的贡献,”学生讨论总结后,答案基本正确。转承到黄河水患时,我又引用谚语“一碗水,半碗泥”“跳到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的真实写照,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因为有了前面导语,学生学习不枯燥自然讨论热烈。为了培养学生全面思维,我又引用谚语“黄河清,天下乱”延伸知识面,问“水清了为什么天下反而会乱了呢”这个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经过引导学生逐渐找到问题:水清了时说明没有泥沙里流入,没有泥沙下泄,说明中游没有降雨,没有降雨就是大旱,古代是农业社会,人民生活以粮食为主,经济较落后,没有收成,没有粮食,自然会引起社会动乱,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找出了正确答案,很有成就感。
总之,要想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更好地完成课标要求,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再辅以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学生对学科的内在兴趣,从而达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长的目的。参考文献
[1]叶圣陶1977《人民教育》上的《自力二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