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细胞的生活

细胞的生活

时间:2023-05-30 09:0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细胞的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细胞的生活

第1篇

作者:郭英 黄高升日 闫庆国 王哲 张永清

【关键词】 霍奇金病

关键词: 霍奇金病;淋巴细胞;增生

摘 要:目的 认识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的增生性质. 方法 应用PCNA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经石蜡包埋40g・L-1 甲醛固定的10例HD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标本的增生活性. 结果 10例HD病的背景淋巴细胞平均增生分数为(17.92±7.1)%,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平均增生分数为(11.14±8.6)%,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的增生分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 =75.6,P

Keywords:Hodgkin’s disease;lymphoid cell;hyperplasia

Abstract:AIM To find out the nature of lymphoid cells in the tissue of Hodgkin’s disease,based on estimating prolifer-ative activity.METHODS By using an antibody to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background lymphoid cells of10cases of Hodgkin disease in-cluding7cases of mixed cellularity type,3cases of nodular sclerosing type were estimated and10cases of lymphadenitis used as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mean growth fraction of background lymphoi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active group.CONCLUSION The lymphoid cells in the tissue of Hodgkin’s disease might probably not be reac-tive.

0 引言

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HD)是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HD病组织中细胞成分复杂[1,2] .其中公认的肿瘤细胞为RS细胞、霍奇金细胞(总称HRS细胞)及其变体细胞.淋巴细胞在该病组织中占据很大组分,它在该病中是单纯的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细胞,还是参与组成恶性成分,这个问题是关系到霍奇金病肿瘤细胞起源的关键问题.我们应用PC-NA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10例霍奇金病及10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以认识霍奇金病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增生性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HD石蜡包埋标本10例(混合细胞型7例,结节硬化型3例)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石蜡包埋标本10例均取自本校西京医院病理科.其中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诊断标准依据Krishnan等[3] 的论著所述.上述标本用切片机制成5μm厚石蜡切片行PC-NA单抗免疫组化染色.

1.2 方法 PCNA单抗购自博士得公司,Envision购自Dako公司,用Envision两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DAB呈色,苏木精衬染.设PBS及正常鼠血清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目镜中放置方格测微器观察,在病变组织内随机分别记数10个高倍视野中固定方格内总数1000个PCNA染色阳性及阴性淋巴细胞,计算每例HD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生分数.即:淋巴细胞增生分数=PCNA阳性淋巴细胞PCNA阳性淋巴细胞+PCNA阴性淋巴细胞×100%统计学处理:用χ2 连续校正检验.以P

2 结果

PCNA阳性细胞胞核呈棕黄色反应,有的细胞胞核呈极浅的棕黄色,未算在阳性细胞之列(Fig1,2).两种阴性对照均未见胞核呈阳性反应.HD组织背景淋巴细胞的平均增生分数为(17.92±7.1)%,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平均增生分数为(11.14±8.6)%.经χ2 检验连续性校正,HD中背景淋巴细胞的增生分数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生分数(χ2 =75.6,P

转贴于  图1 - 图2 略

3 讨论

HD病是人类常见的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其肿瘤组织中细胞成分混杂,现公认其中HRS细胞及其变体细胞为该病的肿瘤细胞.现今对HD病因之研究热点仍集中于这类细胞[1,2] ,而认为HD病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是反应性的[1,2] ,很少引起关注.然而HD病的特点在于少量的肿瘤细胞与大量增生的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相混杂,其中的淋巴细胞是否真是普通的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细胞是关系到霍奇金病肿瘤细胞起源的关键问题.Ohshima等[4] 用单细胞分析及原位杂交证实HRS细胞是非克隆性的,最近有人用原位研究发现HD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异常[5] .这些均对HRS细胞的肿瘤性质及背景淋巴细胞的本质提出质疑.我们利用Ki67标记指数法证实HD病中背景淋巴细胞较普通淋巴组织增生之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有显著升高[6] .另有人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各型HD病中背景T淋巴细胞增生活性较高[7] ,但未对HD组织中背景淋巴细胞与普通淋巴组织增生之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做出比较,因而不能提示它们是否具有瘤性增生的活性.现在我们用PCNA抗体将HD病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同时染色,发现HD病背景淋巴细胞较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之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有显著升高.PCNA是细胞周期中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8,9] ,它的水 平在G1 与S的交界处增多,这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可以检测到PCNA,PCNA在S期的后期水平达到最高[10] ,所以PCNA是反映细胞增生的可靠指标之一.而且PCNA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应用较为便利.我们分别用PCNA及Ki67标记指数法均发现HD病组织中之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明显高于普通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而且用PCNA免疫组化法所测得的HD病中淋巴细胞的增生活性与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接近[11] ,表明其可能具有瘤性增生活性,可能参与HD病中恶性细胞的组成成分.

参考文献

[1]Hsu SM,Hsu PL.The nature of Reed-sternberg cells:Pheno-type,genotype,and other properties [J].Crit Rev Oncog,1994;5(2-3):213-245.

[2]Kadin ME.Pathology of Hodgkin’s disease [J].Curr Opin On-col,1994;6(5):456-463.

[3] Krishnan J,Danon AD,Frizzera G.Reactive lym-phadenopathies and atypica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J].Am J Clin Pathol,1993;99(4):385-392.

[4]Ohshima K,Suzumiya J,Mukai Y,Tashiro K,Shibata T,Tanaka T,Kato A,Kikuchi M.Classical 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 demonstrate a non-clonal immature B lymphoid lineage:Evidence from a single cell assa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J].Hematol Oncol,1996;14(3):123-136.

[5]Jansen MPHM,Hopman AHN,Haesevoets AM,Gennottle IA,Bot FJ,Arends JW,Ramaekers FC,Schouten HC.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Hodgkin’s disease are not restricted to Hodgkin/Reed-sternberg cells [J].J Pathol,1998;185(2):145-152.

[6]Huang GS,Yan QG,Wang Z,Guo Y,Zhang XH.Lymphoid cells are not reactive in the tissue of mixed cellularity Hodgkin’s disease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2000;21(5):S98-S100.

[7]Schmid C,Sweeney E,Isaacson PG.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expression in Hodgkin’s disease [J].J Pathol,1992;168(1):1-6.

[8]Prilich G,Tan CK,Kostura M,Mathews MB,So AG,Downey KM,Stillman B.Functional identity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and a DNA polymerase-δauxiliary protein [J].Nature,1987;326:517-529.

[9]Bravo R,Frank R,Blundell PA,Macdonld-Bravo H.Cyclin/PCNA is the auxiliary protein of DNA polymerase-δ[J].Na-ture,1987;326:515-517.

第2篇

关键词:参芪扶正液;COPD;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

从中医来讲,COPD属"肺胀"范畴,肺胀是多种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亏虚所致[1],正如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宜畅,故咳逆,短乏气也。"由此看出肺气虚是肺胀发病的核心环节也是始动环节。早期多单纯肺气亏虚,后期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脾失健运,导致肺脾两虚[1]。肺脾亏虚,"复为邪所乘",便产生痰热、水饮及血瘀这些病理产物,壅塞气道,导致肺胀(COPD)急性加重。因此肺脾亏虚的病机是一直贯穿COPD整个病程,包括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既往关于扶正、培土生金治疗方法治疗COPD的临床报道多是在稳定期,有关AECOPD使用扶正及培土生金治疗策略的临床报道较少,本临床观察根据扶正祛邪及培土生金的中医治疗策略,使用参芪扶正液治疗AECOPD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所有患者来源于2014年3月1日~2015年1月5日期间在东莞康华医院及东莞市中医院就诊的36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判断分析,肺功能检查FEV1/FVC

1.3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需要有创或者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合并HIV、骨髓移植等严重免疫抑制状态者;合并肺结核、肿瘤、糖尿病患者。

1.4一般资料 治疗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5.8±6.2)岁,病程(6.4±2.3)年;对照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6.1±5.9)岁,病程(6.4±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无差异。

1.5方法

1.5.1对照组 依据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2]上给予氧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化痰及对症处理,抗生素根据患者情况经验选择或按照细菌培养结果使用。

1.5.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参芪扶正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党参、黄芪、氯化钠)由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19990065。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症候疗效积分、CAT问卷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指标。

1.6观察指标

1.6.1临床症候疗效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关于《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一章的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观察咳嗽、咯痰、气喘等各个指标并计算积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6.2 CAT问卷评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2],由患者阅读问卷或代为宣读,患者本人填写问卷。

1.6.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CD3+、 CD4+、 CD8+、CD4+/CD8+(由广州金域检验中心检测)。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症候疗效积分,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CAT问卷评分比较,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见表3。

3讨论

CAT问卷是新的COPD评估测试,涵盖了症状、活动能力、心理、睡眠和社会影响各方面问题,主要用于对COPD健康状况进行简便和可靠的评价,其不仅简单快捷,而且包含了症状、活动能力等其他各方面信息,能充分反应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4]。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提示COPD 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5],免疫力对COPD患者的预后转归至关重要。因此观察COPD患者的CAT问卷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能很好反映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力情况,对判断疗效及预后转归意义重大。参芪扶正液由党参、黄芪组成,对AECOPD患者能起到扶正祛邪及培土生金的作用,除在COPD稳定期的应用,有临床报道其能改善AECOPD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6]。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参芪扶正液能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并改善AE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提示扶正祛邪及培土生金的中医治疗策略对治疗AECOPD有效。

扶正祛邪、培土生金是中医的重要治疗策略,被广泛用于COPD(肺胀)的治疗,临床报道效果良好。如:洪秀芳[7]等运用具有补肺健脾、益气扶正的玉屏风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发现其能改善症状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刘文兵[8]的临床观察也有相似的结果。张静[9]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提示培土生金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但以上临床观察都集中在COPD稳定期患者,而本观察结果提示扶正祛邪、培土生金的治疗策略对AECOPD同样有效,考虑肺脾亏虚的病机是一直贯穿COPD整个病程,就算AECOPD在标实明显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正虚邪实、肺脾亏虚的病机,治疗时也需要照顾到这方面,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1-10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4(36):1825.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实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4]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一种新型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15:7.

[5]钱文君,王佩芳,徐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4502-4503.

[6]刘克锋,刘培中,陈林榕,等.参芪扶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J].新中医,2011,(11):24-25.

[7]洪秀芳,施云福,张学锋,等.玉屏风颗粒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5):335-336.

第3篇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后者则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医学上将癌症分为两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肌肉、血液骨骼、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因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不能混为一谈。

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包膜,只压迫周围组织,肿块用手触摸可浮动,质地相对较软,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手术容易切除,不复发、不转移,局部也不发生坏死和出血。病理学检查,细胞结构与正常细胞相似,无核分裂现象,对人的生命无影响。如: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线,质地较硬,无包膜,除体积较大外,还常向周围蔓延、扩散,有强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晚期常固定于某一器官组织上,出现坏死、溃疡及出血,并难于止血及愈合,手术不易切除,术后容易复发。而且癌细胞早期就可沿血管、淋巴管转移到其他部位。病理学检测,除了体积增大阻塞或压迫周围组织外,细胞完全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最后导致人的死亡。如: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肾癌等。

考点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癌症等疾病问题已经变成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目的是想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主要考点有(1)癌细胞的特征,(2)细胞癌变的原理(3)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等。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考点一、癌细胞的特征

考点汇总: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

2.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核仁变大。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失去接触抑制,导致癌细胞进行分裂和扩散。

例1.(09海南卷.4)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答案:C

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细胞中常见基因,他们各自发挥作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选项C错误;癌细胞可以无限增值,选项A正确,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病毒属于生物致癌因子,如乙肝病可以引起肝癌。选项B正确;细胞间黏着性下降了导致癌细胞发生转移。选项D正确。

点拨:此题是是非判断题,解题时依据癌细胞的特点和机理,逐项排除即可,备考复习时要注意记忆癌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

考点二、细胞癌变的机理

考点汇总:细胞癌变的机理

环境因素或自身因素导致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结构变化,细胞周期紊乱,细胞无限增殖。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的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因子:能够导致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癌症的因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如X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钾;生物致癌因子,如乙肝病毒。

例2.(09江苏卷.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B

解析:细胞在分裂期需要很多酶参与,所以会有蛋白质的合成,但复制是在间期完成的,在分裂期不再复制,选项A错误;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接受抗原的再次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故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选项B正确;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选项C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均会引起细胞癌变,选项D错误。

点拨:本题是是非判断题,把握好细胞分化、凋亡、癌变的相关原理,逐项排除即可。复习备考时注意对相近的名词的辨析。

考点三、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考点汇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

1.经常健康合理的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健康心态,合理健康的饮食,才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2.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致癌因子,预防癌症的产生。

例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答案:D

第4篇

目的用超低温方法保存青天葵组培物。方法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均匀设计法考察生长周龄、冷冻保护剂、预培养时间、降温方式、化冻方式等因素对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青天葵组培物较佳的超低温保存程序为:5 周龄的组培物,在4 ℃进行低温锻炼12 d,以12.5 %DMSO +0.25%LH 为冷冻保护剂,在4℃静置处理30 min,然后在-18℃,停留1 h 后投入液氮中保存,材料取出后,在20℃化冻,无菌洗涤后,再接种,组培物能够存活并继续生长。结论超低温保存方式可以成功保存青天葵组培物种质资源。

【关键词】 青天葵 组培物 超低温保存

Abstract:ObjectiveTo preserve the tissue cultures of Nervilia fordii using cryopreservation method.MethodsSuitable factors in cryopreservation ( -196℃) were studied by monofactorial and uniform design.Results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five -weeked tissue cultures were the best material for cryopreservation .Tissue culures treated for 12days at 4℃ were the best cryotolerant.The optimal cyroprectants was 12.5%DMSO +0.25%LH.The best freezing procedure was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from 0℃ to -18℃,and stay at that temperature for 1h, then drop them in liquid nitrogen( -196℃) to be preserved.20℃ was good for melting the frozen material.Unfrozen tissue cultures survived when they were recultured .ConclusionTissue cultures of Nervil ia fordii can be preserved by cryopreservation method .

Key words:Nervilia fordii; Tissue cultures; Cryopreservation

青天葵别名独叶莲、青莲、天葵、芋兰等,来源于兰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以叶或带块茎的叶入药[1],有清肺止咳、健脾消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散结消疬之功效,主治肺痨、咳嗽咳血、瘰疬、肿毒、跌打损伤、小儿疳积、精神病、口腔炎、急性咽喉炎等,对小儿肺炎有特效。

由于青天葵种子无胚乳,仅靠无性繁殖,自然繁殖数量少,繁殖系数极低,资源分布极其有限。多年来,因乱采乱挖,多是连叶带块茎采挖加工,导致野生青天葵资源日益枯竭。

我们已经开展青天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工作[2] ,本研究青天葵组培物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为青天葵资源再生和种质保存提供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本实验所用青天葵组培物是由青天葵球茎诱导产生的根状茎。在含有6 -BA2 mg· L-1 的MS 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温度(25 ±2)℃,每天光照12 h,光照强度1200 Lx。经不同周龄对比试验后,采用5 周龄的组培物作为超低温保存的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冷冻保护剂考察DMSO,Gly(甘油),PEG(聚乙二醇),Suc(蔗糖),Glu(葡萄糖),LH(水解酪蛋白)6 种冷冻保护剂及其不同浓度配比的冷冻保护效果。

1.2.2 预培养将组培物转至含5%DMSO(二甲基亚砜)的MS培养基上,置于4℃进行零上低温锻炼。考察在此条件下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1.2.3 冷冻程序将组培物放入5 ml 聚乙烯塑料冷冻管中,加入0℃预冷的保护剂,使之淹没组培物,旋紧管塞,在4 ℃静置处理30 min。然后将冷冻管放入-18℃,停留一定时间后投入液氮中保存。考察在-18 ℃温度下停留不同时间(0.5,1,2,3,4,5,6,7,8 h),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1.2.4 化冻与洗涤材料从液氮中取出化冻。考察不同的化冻方式:4℃零上低温,10,20,30,40,50,60,70℃的化冻效果。

待冷冻管中的冰融化后,立即加入MS 培养液(大量元素+3%蔗糖),轻轻振摇,停留10 min,倾出溶液,如此反复洗涤3~5次。

1.2.5  细胞生活力的检测按简令成[3]报道的方法:称取洗涤后的组培物200 mg,加入5ml 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液,在黑暗条件下静置染色20 h。吸去TTC 液,用蒸馏水洗涤3 次。加入丙醇研磨提取TTC 被脱氢酶还原后生成的红色甲。用755 型分光光度计,在490 nm 处测试丙醇提取液的吸收值。用这个吸收值(TTC)值表示各处理的愈伤组织经超低温保存后的细胞生活力。

2  结果分析

2.1 组培物生长周龄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细胞抗冻能力的提高与其分裂和生长活动等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取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的组培物,考察不同的生长周龄(1,2,3,4,5,6,7 周)对组培物经超低温保存后的细胞生活力。结果见图1。

图1 组培物生长周龄对冷冻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略)

图2 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略)

由图1 知,将组培物转移至新鲜培养基上,开始1 周,冷冻后细胞的TTC 值较低,说明细胞的抗冻能力弱,培养至第2 周时,TTC 值迅速升高,细胞抗冻能力显著增强,第5 周的TTC 值最高,此时细胞的抗冻能力最强,此后,随着培养周龄的增加,TTC值呈下降趋势,细胞抗冻能力逐渐减弱。因此选择5 周龄的组培物作为超低温保存的材料是适宜的。

2.2 冷冻保护剂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见表1~2。

表1 U12(12)12均匀设计因子水平(略)

按表1 均匀设计搭配,组合成12 种方案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U12(12)12均匀设计实验安排及结果(略)

数据经逐步回归处理,得到方程Y =0.369 +0.004X12 +4.495X62 ,R =0.907 >0.9,F =20.925 >F(7,4) =14.68,方程有显著性意义。由方程知,X12 和X22 对Y 值有显著影响,均与Y 值呈正相关。对方程优化得X1 =12.5,X6 =0.25,将其代入方程,得到优化值1.275,按公式Y =^Y ±Uα· S。当α=0.10,Uα =1.644 8,计算优化值区间估计为Y =1.275 ±1.644 8×0.12,即1.078 ~1.472。按照优化条件进行试验,得到TTC 值为1.281,在Y 值区域内,且比12 次均匀试验Y 值都高,说明所得结果是正确的,因此认为12.5%DMSO +0.25%LH是青天葵组织培养物较佳的冷冻保护剂。

2.3 组培物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见图2。图2 表明,未经预培养的组培物,细胞TTC 值最低,抗冻能力较弱,预培养3 d 后,TTC 值开始上升,细胞抗冻能力逐渐增强,到12 d 时TTC 值达最大,此时细胞抗冻能力最强,此后延长预培养时间,TTC 值呈下降趋势,因此试验材料应在4℃预培养12 d 后再进行超低温保存。

2.4 降温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实验比较快冻法(从0℃直接投入液氮中保存)和两步冷冻法的冷冻效果,着重考察两步法中在-18℃停留不同时间(0.5,1,2,3,4,5,6,7,8 h)对冷冻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降温方式对冷冻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略)

图3 表明,两步冷冻法的效果优于快速冷冻法,采用两步冷冻法从0℃缓慢降温至-18℃时,不立即投入液氮中而在此温度下停留1 h,冷冻后细胞生活力明显提高,因此降温方式以从0℃降温至-18℃,停留1 h,然后投入液氮保存。

2.5 化霜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见图4。图4 表明,冰箱内4℃化冻和40℃以上高温化冻的TTC值较低,细胞生活力较弱,10℃和30℃化冻效果接近,20℃化冻TTC值最高,说明化冻后细胞保持了较高的生活力,因此20℃化冻是较好的化冻方式。

图4 化冻方式对冷冻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略)

2.6 超低温保存后组培物的再生长将化冻后的组培物,用无菌的MS 液冲洗后,转移至新鲜培养基上,先黑暗培养2 周,后进行光照培养,组培物能够存活,统计存活率为66.7%,将其转移至新的培养基上根状茎可以继续生长并有新的根状茎从节的部位生出。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1231.

[2] 杜 勤,陈文利,王振华,等.青天葵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1):812.

第5篇

【关键词】 伊马替尼;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扰素-α;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5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07-01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属于恶性克隆性血液病,现阶段给予患者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这是导致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1]。我院在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时联合伊马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5.14±2.14)岁。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45.37±2.15)岁;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接受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α(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113)治疗,起始剂量为300U,皮下注射,3次/周;定期检查患者骨髓象及血象,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后剂量改为200U,2次/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伊马替尼(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015)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400mg,随后逐渐增加剂量至600mg/d。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不良反应适当调整剂量,患者若有严重肝脏毒性反应需停药;患者若有血小板减少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可将维持剂量减少至每天300mg,若上述不良现象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需停药。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QLQ-C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2]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内容有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认知以及总体生活质量等内容,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4.55%),恶心呕吐3例(13.64%),肝功能损害1例(4.55%),关节肌肉疼痛2例(9.09%),肾功能损害1例(4.55%)。对照组出现皮疹5例(22.73%),恶心呕吐6例(27.27%),肝功能损害3例(13.64%),关节肌肉疼痛5例(22.73%),肾功能损害3例(13.64%)观察组患者皮疹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主要是因BCR-ABI融合基因导致的,患者可见贫血、胸骨压痛、脾脏肿大、出血等临床症状,其发生与患者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有一定关系,可引起髓系祖细胞周期延长以及细胞核/浆比例失调,经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为白细胞增多,尤其是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临床多给予患者干扰素-α治疗,干扰素-α可与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进行结合,从而激活蛋白激酶、2’-5’A合成酶,降解白血病细胞mRNA,抑制多肽合成,从而缓解病情,但采用干扰素治疗仅可以从细胞水平发挥药物治疗作用,不能有效缓解患者遗传学指标,且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多数患者因不能耐受而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治疗效果不佳。

伊马替尼属于BCR-ABI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物,特异性及选择性强,可有效抑制BCR-ABI基因阳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继而诱导细胞凋亡[3]。且伊马替尼的药物安全性较高,但药物剂量在600mg/d以上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所以在治疗中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皮疹等,但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均可耐受且给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可明显缓解,且治疗期间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不良反应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从而可保证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伊马替尼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包翠华.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2):174-176.

[2]袁红建,孙善芳,邓银芬,等.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16-117.

第6篇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b)-072-02

国内报道艾迪注射液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临床症状方面有独特作用[1],本科于2009年6月~2011年1月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1~76岁,平均58.3岁;对照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8.0岁;所有患者Kam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完善检查,除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血象异常者。对照组:采用GP方案进行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第1、8天给药,顺铂80 mg/m2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第1~3天给药,21 d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100 ml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

1.3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时间≥4周,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肿瘤两径乘积减少50%以上,持续时间≥4周,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肿瘤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下或减少25%以下,持续时间≥4周,无新病灶出现;恶化(PD):肿瘤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新病灶出现。Karnofsky(KPS)评分[2]:提高即治疗前后计分提高10分;降低即治疗前后计分减少10分;稳定即治疗前后计分增加或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6.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的近期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见表1。

2.2 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10例(29.4%,10/34)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为19例(55.9%,19/34),两组比较,χ2值为4.87,P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其中70%以上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3-4]。化疗在中晚期NSCLC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GP化疗方案是临床上治疗NSCLC常用的一种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5],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细胞,并且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致使疗效欠佳甚至失败。因此,在化疗的同时如何有效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是肿瘤防治的研究方向。

国内报道艾迪注射液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临床症状方面有独特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和刺五加,斑蝥不仅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可促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增加白细胞数量;人参皂苷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干扰素和白介素的分泌,增强LAK细胞和NK细胞活性;黄芪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的活性,促进IL-2的合成与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刺五加提取物具有提高机体对抗缺氧、辐射及中毒等损害的能力[6-7]。本研究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结果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近期疗效,然而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香,谢海燕.艾迪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8,1(6):139-140.

[2]黄俊辉,廖遇平,曹培国,等.临床肿瘤学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43.

[3]邝浩斌,黄冬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3-4.

[4]杨柳青,施毅,秦叔逵.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2(12):890-894.

[5]储大同.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95.

[6]杜志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45-146.

[7]李佩文.中医药对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6,24(3):203.

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09-02

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因长期进食困难而身体虚弱,难以耐受放化疗。本文采用CIK细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食管癌,取得较好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以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咽下疼痛、消瘦等症状,患者均行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晚期食管癌。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为(63.4±10.1)岁;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32例,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病变部位:食管颈段3例,食管中、上端为20例,食管下段11例。对照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62.1±9.7)岁;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31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病变部位:食管颈段4例,食管中、上端为20例,食管下段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250mL中静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在每个疗程的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连用10d。治疗组除上述方案外给予CIK细胞(4-10)×108混悬于150ml生理盐水中,新鲜制备可立即使用,若冰箱储存者可置室温下1h恢复其温度,并严格检查细胞悬液是否有混浊和絮状物;滴注前上下例转瓶子3-5次,以混均细胞液。再按输血常规操作,静脉滴注速度每60滴/分为宜。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和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没有新的病变出现;无变化: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和其最大垂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下或者增大25%以下,无新的病变出现;恶化或者进展:肿瘤病灶的最大直径和其最大垂直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1.4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在此评分系统中,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最高分为100分,为正常,无症状和体征;最低分0分,为死亡。

1.5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食管癌晚期患者,一般都有肿瘤负荷大、恶液质及各种并发症,生活质量低下,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治疗已被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改善症状,增加免疫功能,是生活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苦参、白茯苓等提取物组成,具有止血、止痛、抑制癌细胞扩散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造血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为肿瘤患者康复提供了可靠手段,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2]。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抑制CD44、CD49黏附因子的表达,还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维护内皮细胞的完整,阻断肿瘤细胞与基质的黏附,从而减少了肿瘤转移的形成[3]。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非主要组织相关性复合物(Major Hia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限制性杀瘤的特点,杀伤活性可达84.7%[4]。对化疗耐药的肿瘤细胞株亦有杀伤作用,而对正常造血集落的生长没有影响。脐血来源方便,免疫源性弱,对供、受者HLA相符的要求相对较低,不易受病毒及残留肿瘤细胞的污染,CD3/CD4相对不成熟,GVHD发生率低,增殖能力强。并且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活性高,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CIK细胞[5]。

本研究揭示二者联合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说明CIK细胞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郜志宏,李霞.热疗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3):38-39.

[2]孙健,姚萍,何晓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射频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19(5):391-393.

[3]孙明瑜,左剑,段继峰.苦参总黄酮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6(1):50-53.

第8篇

【关键词】 肝癌;贞芪扶正胶囊;化疗栓塞;介入疗法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是肝癌中晚期。目前,对肝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法的仅有20%左右[1]。对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该法主要是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2-3],介入治疗患者近期效果明显,而远期则会对患者肝功能产生毒副作用,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效果不甚理想[4]。贞芪扶正胶囊是临床常用的放化疗辅助中药,主要成分为黄芪和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以及益气养阴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TACE的治疗方法,观察其对肝癌及细胞免疫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2008――2012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住院肝癌患者,共123例,按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5],均明确诊断为本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8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5.8岁;82例肝癌为单发病灶,43例为弥漫型或多结节。肿瘤直径范围为3至16cm,平均直径为7.4±0.3cm。91例伴有血清AFP增高,23例伴有门脉癌栓。按照Okuda分期标准,25例Ⅰ期,63例Ⅱ期,35例Ⅲ期,39例Child B级。Karnofsk评分均超过60分。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TACE方法治疗,共65例,治疗组采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TACE方法治疗,共5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TACE方法中的Seldinger法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麻,然后经股动脉将导管超选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先注入阿霉素40mg、羟基喜树碱30mg以及5-氟脲嘧啶1g,再注入碘油5至40ml与顺铂60mg的混悬剂,部分患者注入适量的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后定期行肝脏血管造影,了解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

治疗组TACE联用中药贞芪扶正胶囊贞。贞芪扶正胶囊,每次6粒,2次/d,介入治疗前2周开始服用,连续服药至研究结束。两组患者均进行2至7次的TACE术,并于后进行保肝、抗炎以及支持等治疗,且方法一致。组间TACE的时间间隔以及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白细胞的变化进行测定。

1.3 疗效评价

1.3.1 近期疗效 按照WHO实体瘤疗效标准[5],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后,分别对患者瘤体体积进行测定。查B超或CT、MRI,按照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评价肿瘤大小变化。

1.3.2 远期疗效 从患者接受治疗之日开始计算患者的生存期,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1次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或至患者死亡。

1.3.3 生活质量评价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Karuafsky评分,根据患者得分的变化来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5]。提高:治疗结束后,患者K氏得分增加20分以上;稳定:治疗结束后,患者K氏得分无变化或变化幅度在10分以内;降低:治疗结束后,患者K氏得分下降超过20分。

1.4 T细胞亚群的比较 患者治疗结束4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患者进行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的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按照WHO实体瘤疗效标准,两组治疗后两组瘤体大小变化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生活质量的变化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K氏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示生活质量下降明显,治疗组K氏得分总体平稳,表示生活质量比较稳定,故治疗组患者生活治疗改善情况显著比对照组强(P

2.3 两组生存率比较 治疗结束3个月、1年、1年半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为76.9%、41.5%、32.3%,治疗组为81.0%、63.8%、51.7%,结束后的3个月时,组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结束后的1年及1年半时,组间生存率差异明显(P

2.4 两组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对患者治疗前,组间生化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生化检测指标具有明显差异(P

2.5 两组T细胞亚群的比较 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NK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 论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等介入疗法在肝癌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优势,已成为不能根治切除患者的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由于肝癌细胞90%以上的血供均来自于肝动脉,故在为肝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为患者使用栓塞剂如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不仅可以将肿瘤血供阻断,还能对肿瘤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坏死。如果同时为患者使用栓塞剂和化疗药物,那么经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肿瘤内药物的浓度,还能使药物与癌细胞接触的时间得到延长,且由于栓塞剂的作用,肝癌细胞已经缺血氧,化疗药物更易癌细胞内,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这种多种机制同时作用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但该治疗方法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也较强,患者肝功能受到较大损害,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中药及其提取物配合TACE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贞芪扶正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芪和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和益气养阴之功效[6]。本研究根据临床上化疗栓塞后肝癌患者的多脾虚阴虚的临床证侯特征,采用贞芪扶正胶囊配合TACE治疗肝癌,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主导作用,CD8细胞为杀伤性T细胞直接发挥细胞毒性作用。CD4细胞为辅T细胞,具有影响B细胞抗体产生和促进CD8细胞活性,增强细胞毒性反应。CD4、CD8比值可直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运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TECE治疗肝癌,与单纯TACE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虽然两组在针对瘤体体积方面无差异,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能与贞芪扶正胶囊改善介入后的肝功能损害、增强机体T细胞免疫从而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生存期得以延长。患者贞芪扶正胶囊联合TECE明显优于单纯TACE,提示贞芪扶正胶囊能够提高肝癌TECE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是治疗肝癌的较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宁宁,李琦.中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9):79-81.

[2] Takayasu K.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cent progression and perspective[J].Oncology,2013,84 Suppl1:28-33.

[3] Petersen J,Henninger B,Glodny B,et al.Tran 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ien Med Wochenschr.2013,163(5-6):123-7.

[4] 陈红宇,王炎,李琦.中药微球介入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22):2350-2354.

第9篇

一、进行情感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情感教育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是情感教育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根据一节生物学知识进行准确的情感升华。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中,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和细胞的衰老机制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在情感上对衰老这一必然过程产生共鸣,进一步呼吁学生学会关爱老人、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意识。

2. 情感教育时间的选择。情感教育一般可以作为导入设计在课的开头,也可以贯穿在整个生物课堂中,还可以设计在课的结尾处,作为一种情感的升华。情感教育时间的选择是在内容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

3. 情感教育方式的选择。选择正确的手段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关键的,正确的手段能创设出使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情境。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中,进行情感升华时运用了诗歌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还有影视教学法等。

4. 情感教育人为因素的考虑。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认识生命过程中会有情感上的变化,及时进行情感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加之,情感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这是情感教育必须考虑的人为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由于现如今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显得有些凌乱、不系统,教师要对显性和隐性的情感教育素材进行整理与补充,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

二、结合例子谈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应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第3节的内容。作为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可以为我们认识生命过程奠定基础。首先,以一段视频《女人的一生》为导入,视频展示一个女人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用视频让学生感受人从出生到死亡那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生命历程,可以说这是情感教育的开端。生物界的正常现象包括生长和衰老、出生和死亡、生物的个体与作为组成生物个体的细胞均是如此,以此将课过渡到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并用教具草履虫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就等于个体的衰老。紧接着给出一则实验资料:在体外培养、分裂50次左右即停止分裂的人体细胞,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细胞在有限的分裂过程当中逐渐衰老。既然组成个体的细胞的普遍衰老引起了生物个体的衰老,那细胞衰老又有哪些特征呢?让学生进行联想分析,联想自己家中老人与自己,说出老年人在外貌上的特征。得出结论:外貌特征表现为――脸上有皱纹、头发变白、有老年斑。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观察能力,并能更好地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以及衰老机制和原理。设问:从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细胞衰老的过程不可避免,也会使个体在外貌上出现相应的特征而影响美观,比如老年斑,但我们可以预防老年斑提前出现。请同学们思考,应如何用科学的方式预防老年斑提前出现呢?进而得出结论:日常生活中应调整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多吃新鲜果蔬,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在中午12点~14点这个时间段内晒太阳。另外,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正确的生活习惯是延缓人体衰老的必要保证。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问:老人家除了上述的特征,还有哪些特征表现呢?回答:走路很缓慢、爱唠叨、健忘等。接下来:老人家有这么多衰老的特征,我们能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呢?不能。一家敬老院的墙上有(下这么一段文字: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教你洗脸、挤牙膏、穿衣服、系扣子、绑鞋带、梳头发,教会你很多为人的道理。所以……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忘记系扣子、绑鞋带、想不起很多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在你慢慢长大的同时,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紧紧握住他们微颤的双手,在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陪他们慢慢地走,好似……好似当年你小的时候一样,他们牵着你慢慢地走。

通过一段真挚感人的文字的朗诵,配之以一段同样感人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人来世上是偶然,走向衰老却是必然。倡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关爱社会上的老人等,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让学生认同个体的衰老是一个必然过程,从而树立主动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学会关爱身边的老人,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最终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

2. 情感教育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中的作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节课以情感和生活为主线,结合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的科学知识,有效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思考身边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用课堂中已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普遍的生物现象,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首尾呼应,课前通过具体的数字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生其实是一个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生命历程,为结尾倡导关爱老人做了预设和铺垫,在情感这条主线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以一家敬老院墙上的文字朗诵呼吁关爱老人,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有效地促进了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用最朴实的文字达成的情感教育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总之,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很多内容都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沃土。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情感教育,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与达成。

参考文献:

[1]康连凤.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叶鹏海.高中生物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杜会红.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4]杨广军.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10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4-0047-02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水平及其诱生反应

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9例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干扰素(IFN)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IFN诱生活力的测定。以19名健康献血员作对照。在首次给患者注射国产聚肌胞(PolyI:C)前、注射后6h、24h的再测定其血清IFN和外周血白细胞IFN诱生活力。其次,对患者血清中有无IFN的抑制物质及抗IFN拮抗物质的问题亦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机体内IFN系统的变化及其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以新城鸡瘟病毒F系(NDV―F)无毒株作为IFN诱生剂:以滤泡性口腔炎病毒(VSV)作为攻击病毒。

1.2 将NDV置于全血中诱生IFN

1.3 用人二倍体―VSV系统测定干扰素活性。待检血清及诱生IFN按原倍1:5稀释,再按2倍系列稀释。同时设与样品同稀释度的IFN标准品(广州医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赠。批号9824,效价12,800IU/ml)对照,病毒对照及细胞对照。37℃培育36~48h观察结果。用1mlIFN标本测定能保护半数细胞免受病毒损害的最高稀释度其倒数即为IFN效价单位。

2 结果

2.1血清干扰素活力 献血员平均为(10.3±2.6)u、除1例在5u外、均在10u以上。慢性乙肝患者平均为(4.4±5.2)u,其中有5例测不到血清IFN活力。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FN活力较献血员明显低下(P

2.2 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诱生反应 献血员平均为(2826±1599u)。慢性乙肝患者平均为(51.1±126.7)u,其中仅1例为160u、2例血清IFN为零的患者其外周血白细胞亦未能诱生IFN。慢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FX诱生活力较献血员明显低下(P

2.3 聚肌胞诱生干扰素的血清活性 患者注射PolyI:G后6h,血清IFN活力平均为(13.3±6.6)u,注射前为(4.4±5.2)u。其活力的提高,前后相比,有明显的差别(P

2.4 聚肌胞对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的诱生反应 患者注射PolyI:C后6h,外周血白细胞IFN诱生活力平均为(168.8±93.33)u,较注射前有显著提高(P

2.5 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低下与体液因素的关系

2.5.1 干扰素抑制物质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0.5ml分别加入经NDV诱导的献血员外周血(2ml)培养中,并以正常人血清对照,分别测定其诱生IFN的活力。检测结果:正常人血清对照组平均活力为(2389±1321)u,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组平均活力为(2.048±1.161)u,两者未见差异(P>0.05)。提示本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无对白细胞诱生IFN的抑制物质。

2.5.2 抗干扰素拮抗物质 以纯化的IFN-10IU/100μl、20IU/100μl、50IU/100/μl,分别与本组9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等量混合置37℃转鼓作用1.5h然后作加血清组与不加血清组的干扰素效价的测定,结果发现原2例慢性乙肝患者注射PolyI:C24h,无明显IFN诱生活性的血清,降低原干扰素对细胞变的保护作用;其余7例患者血清则无此变化。因此认为这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可能有抗IFN-拮抗物质的存在。

3 讨论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多维度;隐性资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一般由出版社提供,如何科学地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呢?主要取决于对教材的解读。对教材的解读就是对教材的加工和再度开发,多维度地解读教材,可以发现更多的课程隐性资源。

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第4页上有这么一句话“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句话让笔者及同事在备课过程中,有了这样的疑问 “细胞外液如血浆,其蛋白质含量较无机盐的含量高出许多,为什么不说是一种胶质溶液而说是一种盐溶液呢?”如何科学地解读这句话呢?笔者尝试从这句话在教材中的地位、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多维度地进行解读,挖掘教材内含的隐性 资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

“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句话是对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中“细胞外液的成分”内容的总结。“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内容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及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四部分。这四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有机结合。其中“细胞外液的成分”这部分内容,教材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通过资料分析的方式呈现,从血浆的分析到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的比较,最后总结出“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句话。随后递进到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内容。可见,这句总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包含的思维线索是细胞外液既然本质是盐溶液,应该要有盐溶液的理化性质。通过凸显盐溶液,延伸出对其理化性质的探究。强调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基础,强调组成成分是理化性质的基础。再则,“类似于海水”与下一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相呼应,目的是有利于在教学中建立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重要概念的联系。

二、蕴含的隐性知识分析

从教学探讨设计的讨论题中,不难看出探讨的策略是从成分到作用依次深入。例如讨论题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的作用?”其蕴含的隐性知识是血浆中物质的作用。现分析血浆中除水以外溶质的主要成分及作用,见表1。

再则,深入了解蛋白质、无机盐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关系,对以后的教学更有所帮助。见表2。

从表2可知维持血细胞正常形态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有关,即与血浆的无机盐有关,故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有关,即与细胞外液的无机盐有关。

从上述分析可见,“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不是从细胞外液溶质成分含量大小的角度提出的,是基于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无机盐作用的认识。

同时,后续的教材内容中,例如“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含有HCO3- 、HPO42-等离子有关”,都在凸显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离子的作用。

三、体现的科学方法分析

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重难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抽象,教材在资料分析中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以求教学上的突破。对于更抽象、难以理解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问题,教材在资料分析后,总结了“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句话,所蕴含的教学策略是利用学生在9年级已学的化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根据细胞外液、盐溶液、海水都是溶液,因此在无机盐离子作用属性上是相同的。这种借助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教学重难点。

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不同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从特殊到特殊,所得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就有类比推理的概念陈述。

人教版教材有多处体现类比推理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43拓展题1中就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以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允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中,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将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行为进行类比,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第4章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中将莫尔斯密码与遗传密码类比、 克里克的实验结果与英文句子类比,目的就是采用类比推理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解。

第12篇

关键词:CIK细胞 化疗 晚期消化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31-01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晚期消化道肿瘤,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化疗当前仍为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疗效有限,尤其是二线以后的化疗,有效率进一步降低,且毒副反应大,目前仍为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为代表的过继免疫治疗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技术,其凭借着抗瘤谱广、适应症多、有效率高及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1],已在临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3年2月采用化疗联合CIK细胞共治疗了晚期消化道肿瘤23例,与同期仅接受化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24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所有纳入患者均为经病理学确诊,分期为III-IV期,均有化疗及CIK细胞治疗指征,并除外合并有肾、肝、心和造血系统疾病,除外哺乳期、怀孕妇女及实验药物过敏患者和精神病患者。治疗组为接受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共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为41-84岁,中位年龄为66岁,初治者6例,复治者17例。食管癌1例,胃癌1例,结直肠癌20例,其他2例。对照组共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为26-78例,中位年龄为62岁,初治者6例,复治者18例,食管癌1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16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按NCCN指南推荐方案进行2-6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包括:XELOX,mFOLFOX6,XELIRI,FOLFIRI,TP、DCF等。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每周期化疗结束3天后给予静脉输注异体血CIK细胞,连续3天,每天细胞数目为3*109个,输注CIK细胞前均常规给予苯海拉明针肌肉注射预防过敏反应。对照组则采用单纯化疗,化疗后不给于CIK细胞治疗。

2.2 CIK细胞制备方法。将采集到的婴儿脐带血用Ficoll密度梯度法收集单个核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后,重新悬浮于无血清淋巴细胞培养液并接种于培养皿中,置于37℃ 5%CO2孵育箱中,3~4h后将未贴壁细胞吸出。用无血清淋巴细胞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为2×106/ml并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γ干扰素1000U/ml,计为第0天,置37℃5%CO2孵育箱中培养24h后加入IL-1 1000U/ml、IL-2 1000U/ml、抗人CD3单克隆抗体50μg/ml。之后,根据细胞生长情况,每天补加IL-2及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约14~16天细胞成熟。经细胞数量、细胞活率、流式检测、无菌检测及内毒素检测均合格后,应用于临床。

2.3 治疗评价。疗效评价根据RECIST1.1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四级。肿瘤缓解率以CR+PR病例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计算。毒副反应评价[2]根据WHO(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执行。生活质量根据ECOG提出的Karnofsky(KP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其中治疗后KPS评分提高10分或10分以上为改善,下降10分或10分上为恶化,提高或下降不足10分为稳定。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P

3 结果

3.1 近期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1.82%和4.1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r=0.013)。详见表1:

3.2 生活质量。对比两组KPS评分未恶化病例占总数的百分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详见表2。

3.3 副反应。

3.3.1 手足麻木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详见表3。

3.3.2 治疗中除手足麻木意外,恶心呕吐、腹泻及骨髓抑制亦是较常见副反应,其中3~4度恶心呕吐治疗组1例(4.35%),对照组2例(8.33%);治疗组有1例3度骨髓抑制,其余无3度以上的骨髓抑制及腹泻发生。此外,治疗组尚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均为一过性。

4 讨论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抗CD3单克隆抗体,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共刺激产生的细胞毒细胞,是一种CD3 CD56 双阳性的免疫细胞,兼有T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关性复合物非限制性杀瘤的特点,是极具临床应用前景的过继免疫治疗的效应细胞[3]。它不仅可以单独应用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通过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细胞正常的生长调节,从而清除亚临床病灶及残留的肿瘤细胞,同时在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还可以联合化疗,以提高化疗的有效率,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3年多以来采用CIK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进一步明确了CIK细胞治疗的作用。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标准方案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提高肿瘤缓解率。同时,在预防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而产生的手足麻木方面,CIK细胞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王志伟[4]等已有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相关报道,在改善近期疗效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本研究中两组患者KPS变化的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单纯从数据上,已经显示出了CIK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改善的趋势,这也与莫晨[5]等报道的结果相一致,如增大观察的样本数量,有望得出更有价值的观察数据和结论。因此,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Robnson E,Segal R,Stumnger L,et a1.Lymphocyte subpopul-latione in patientswithmultiple primarytumor[J].Cancer,1999,85(9):2073―2076

[2] 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28―30

[3] Introna M,Borleri G,Conti E.et a1.Repeated infusions of donor deriv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in patients relapsing after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 phase I study.Haematologica,2007,92(7):95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