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职涯规划

大学生职涯规划

时间:2023-05-30 09:0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职涯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职涯规划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e in Career Education

SHI Hong, WU Yanmiao, ZHEN Bei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With the Theory of Career Education's popularity in China and conduct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s a new research topic is of conc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career plann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rry out significanc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measures and means of career plan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oad.

Key wordsvocationa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career planning

现代社会和教育更注重对人的关怀、对人性的重视以及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更关注每个受教育者能否享有充分、自由、愉快的生存空间,能否体现出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能否使“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趋深入人心。在此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趋势也转化为让每位学生更好的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人生道路,使个体心理的多个方面得到最佳状态的全面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

1 高职院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1.1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生涯教育是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根据萨帕(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提出的,指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素质特点与优势、兴趣与潜能的基础上,主动确立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制定出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设计的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生涯规划教育包括以下这三个方面:

(1)自我发展。了解自我的多元智力倾向、价值观取向、兴趣、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自我功效感、自尊感、主观幸福感。预防的负面心理因素是:抑郁、焦虑、无助感、自我妨碍等。

(2)生涯探索。探究学习、工作等生涯机会,着重于认识自己学习境况与将来职业世界。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创造性、理想等。

(3)生涯管理。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其生涯计划,着重于培养规划与努力实践理想的能力。需培养的心理因素为:自我决定与自我支持因素、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觉、社会交往能力等。

1.2高职院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1)新生始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始业教育存在着始业教育周期短、参与人员结构单一等不足,内容也仅限于学校专业等基本情况介绍的讲座或参观,普遍还处于“目标宏伟、口号响亮、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尴尬局面。对于如何引导高职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激发高职生对于人生目标的主动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系统性的措施,从而使新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

(2)高职生的学业规划缺乏体系性。生涯规划教育基本由两部分组成,即学涯规划与职业规划。但是由于职业规划直接与学生就业挂钩,使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职业规划,把生涯规划教育单纯的与职业规划等同起来,忽视学涯规划;或是知道学涯规划,却没有将其纳入学院的教育体系,仅是每学年安排几次讲座来撑场面。这样并不能让学生完全地进行自我定位,真正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学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实践性。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短,仅为三年,许多高职院校还是双证书的培养模式,即学生毕业时需取得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这使得高职生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被学习、考证分割,只有到了大三就业时,为了就业率、签约率等指标,学院才会有些“临阵磨枪”式的应急式的就业指导,内容也是局限于就业形势,职前准备和就业技巧这类讲座或课程。这些虽说对于学生就业的确很必须,但由于 “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操作性,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偏差。

(4)高职院校的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高职生在生理、心理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迅速向成人过渡承前启后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很快,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的生涯规划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而学校现有的生涯规划教育却往往都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在高职三个年级中全部套用,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反而导致学生对于生涯规划教育产生迷茫感和盲目感。

1.3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生涯规划对高职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在从学校过渡到工作世界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重大的抉择,包括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的选择,以及今后的择业选择能够有效地进行生涯规划是高职生的一个重要成长任务。

理论上,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高职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拓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学涵义,有利于深入探讨生涯发展的心理阶段与特点,探讨高职生理想建立与实现的心理教育特征与规律,阐明有关生涯规划心理教育的规律。

实践上,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解决当今高职生理想、信念、自我实现中的困惑等问题,如自我迷失、未来的不确定性、生存安全感等,使学生能放眼未来而立足当前,进入最佳现实学习状态,获取更高的学业成就。在当前“唯有学业成绩好,才能有发展前途”的观念下,使学业不良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和社会位置,建立健康的生涯发展的观念与雄心,促使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

2 高职院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针对高职院校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特点, 我们可以对此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2.1 建设新生始业教育的课程化,培养高职生生涯规划意识

新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的目标是使学生快速熟悉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合理的个人发展目标,确立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与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涯规划教育引入始业教育,并将其模块化和系统化。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是高职学生在大学三年中最核心及关键的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培养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如开学典礼、成才专题讲座与报告等,通过对高职教育培养指南、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学科前沿知识简介等对高职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明确未来几年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务的处理方法与程序,培养其踏实、勤奋的良好学风,同时了解学生所在学科的发展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其学涯规划的形成和完善,并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

(2)生活适应模块:可以利用实地导游、校史介绍、老师下寝室谈心、主题班会等专题内容帮助高职新生迅速而全面地了解学校历史与前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概况等情况,提高高职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促进其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融入新的校园氛围之中。

(3)能力培养模块:通过心理讲座、文体竞赛、迎新晚会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大学生涯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兴趣、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吸收知识、训练各种能力,从而达到生涯规划教育中自我发展的目的。

(4)生涯规划模块:利用专业老师、优秀学生、班主任的讲座、寝室访谈、团体辅导等形式,对高职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教育,帮助高职新生树立合理的学习、生活及就业目标,培养其沟通能力与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2.2 将高职生学涯规划纳入学院教育体制,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我国高中教育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教育都认为高考即终点,于是到了大学之后,原有目标的丧失加上新的目标尚未形成,使得许多学生产生迷茫之感,加上高职生本身的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成天混沌度日,不理学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正处在生涯探索期向生涯建立期转换阶段,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的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开展、重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的学习生活,尽快找到人生坐标。

高职院校应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院教育体制中。可以采用公共必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有计划的班级课程活动,教授学生现有的、可取的、无偏见的生涯信息,讨论与生涯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涯规划知识,能够进行明确的自我定位,为自己定下短期、中期、及长期的学习目标及详细计划,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涯发展方案路线。

2.3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确保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就业仅是结果,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长,不该只将目光着眼于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生强调技能、实践能力的特点,透过课程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协助学生自我发展,开展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作自我评估,认识生涯类群并根据具体资料,规划未来的生涯,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索发现真理,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达到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目标。比如:学院可以进行一些探索活动,设计经验性的职业生涯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检验其兴趣、激发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院可以积极打造学生服务社会的舞台,建立各种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高职生提供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带领学生深入广大企业、农村,通过现场实做、实地参访、调查实践等形式,发挥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用自己所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社会。要让高职生以“生涯规划――让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与增值”为目标,促进高职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促进高职生成功择业和就业。

2.4 发挥辅导员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由于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前沿,是高职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纪律等一切事务从头到尾的管理者,决定了他是高职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身份。所以,辅导员不光自己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早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计划。

辅导员可以利用SWOT法引导学生来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帮助学生寻找个人核心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和理想信念。特别是心理辅导员,更应该合理利用专业的心理知识来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班级辅导以及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高职生进行生涯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协助学生探索个人与生涯相关的特定议题,学习应用信息和技巧于个人学涯规划中以及制定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2.5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学生的群体结构差异较大,根据各年级阶段的特点需要,可以进行分类指导。

一年级新生的“扶正”教育:是生涯认知阶段,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角色转换,促使学生明确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从始业教育出发,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二年级老生的“修身”教育:是生涯探索阶段,主要目的要教育学生进一步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完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对学业“查漏补缺”。进行各种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格品质,修正学习行为习惯,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确立成才目标;

三年级毕业生的“成事”教育:是生涯准备阶段,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学生奉献精神、服务社会意识教育,指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条件。

此外,可以根据学院的教学安排、人才培养理念,根据高职生大学三年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及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成长档案。档案以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为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特点,发展优势,展示自身的特色;档案由学生自行制定发展计划,然后由班主任进行个性化指导、监督和鉴定。这尊重和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促进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化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 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其核心就是一体化,即融工程科学、工程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的工程教育方法。CDIO的原理可以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保证教育在一种体验式的实践环境下进行,学生应该在其中达到一定学习效果,而这种效果需要进行有效评估并提出相关反馈,以此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

[关键词]CDIO 大学生教育管理 科学化

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CDIO的培养模式开展工作,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使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切合实际。CDIO模式中,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首先,构思(conceive)。在CDIO模式中,构思属于第一阶段,包括确定客户需求、企业战略、商业计划等使命愿景,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使命与目标的明确是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后续几个环节的开展,在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作为辅导员我们首先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思想,明确高等教育在大学生一生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大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机,同时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风雨洗礼,从高中苦读的校园环境进入到自由开放的大学,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有海量的信息与新鲜的事物等待他们去探寻,四年中他们源源不绝的进行汲取与吸纳,而这些不会随着大学的结束而中止,相反会渗透在今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乃至贯穿其一生,因此高等教育既是阶段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以此为出发点,作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将每一个事件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把四年的大学教育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其次,设计(design)。在CDIO模式中,设计是将构思阶段的使命与愿景进一步具体细化的过程,是下一个实施阶段的依据。根据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把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与规划,以“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职涯”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行长期和系统的工作。新生入学后,要利用军训的有利契机,对新生开展以组织纪律教育为主的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利用各种宣传途径让新生感受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使学生尽快了解“我的大学”,掌握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学生对“我的大学”有了一定认识之后,继续开展“我的集体”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在班委会、团支部、寝室长配备建设完毕后,以“我的班级”、“我的寝室”为重点,让曾获荣誉的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集中进行风采展示,以形象的方式倡导学生创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优良学风寝室。同时,由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开展“寝室向心力”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寝室同学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当学生完成了一个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逐渐适应了“我的大学”、“我的集体”、“我的班级”、“我的寝室”后,要继续开展“我的职涯”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度过一个积极、充实、有价值、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专业教师、知名企业的CEO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或与学生交流座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与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帮助学生规划四年的学习目标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即每名学生都要有一份自己撰写的《我的职涯规划》,对本人一生的职业生涯作总体规划,使得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为今后的人生都能铺平道路。

再次,实施(implement)与运行(operate)。CDIO模式中,实施和运行阶段是指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以及交付使用后对客户的预期价值评估和对系统的支持、维护与升级改进,是对前期构思的总体愿景与使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有了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日常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细则与运行机制为支撑,保证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体系,成立专门的考评领导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学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身心素质各方面进行360°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每学期进行一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责成专人根据相关记录情况,结合工作小组提供的材料,综合审查每名在校学生的素质测评结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测,多方综合出考评结果,并公示三个工作日,让全体学生进行监督。在每年的五四评优及年度评优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结果是主要的评优参考依据,根据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而产生的评优结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优结果的透明、客观与公正。同时,各种评优结果要进行公示,并组织获奖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一方面是对获奖者的表彰与鼓励,另一方面是对新入学的学生一种最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让新生在获得抽象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通过对新生开展各种系列主题教育,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完成学生自评与他评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作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与管理手段,最后以此为依据产生五四评优及年度评优结果,再组织获奖者学生及班级对新生进行风采展示,现身说法,这样就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个一体化的闭环,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与连续性。

在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中,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CDIO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拓一种新的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学习CDIO的培养模式,牢固掌握CDIO一体化的核心思想,熟练运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周期系统,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篇

Abstract The analysis on the mo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preparing for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Exploring students'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ssues and proposing countermeasures.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about planning a career in learning, strengthening the services of graduate studies, and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reparing for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tive; management model

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考研热”持续升温。研究生教育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大学生考研作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既表明社会对知识和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日益重视,也表明国家经济、文化在向高层次迈进。[1]

1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分析大学生考研动机,关系到我们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否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1.1 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高科技工作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高标准、多规格和深层次的要求。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的青睐,促使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另一方面,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工资差距大,大学生为了有更好的岗位报酬和发展前景,也积极备战考研。

1.2 社交环境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考生具有从众心理,即受到同学、舍友考研的影响,进而自己也报名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这类学生的考研目标具有不确定性,“裸考族”也因此产生。可是考研是一项枯燥而漫长的学习阶段,如果学生主观上没有强烈的考研意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那成功几率也较低。

1.3 就业压力促使学生考研

高校扩招是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社会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也造成了学历贬值。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门槛高,不少“海归”也选择回国就业,他们在语言上占有优势,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挤占了国内部分就业岗位。大学生想通过考取研究生,度过几年的就业缓冲期。

1.4 自身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

有的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大学阶段还不能充分吸收专业知识,想进行深入学术研究。或者是除本专业以外,需要拓展知识面,涉猎其他的知识领域,也都选择了考研。这类学生具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考研动机,自我认识充分,准确判断自己的职业理想,自我定位明确。

2 大学生考研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考研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复习,以及购买复习书籍资料和报辅导班,他们与正常在校生学习不一样,势必对校园管理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2.1 考研与日常教学管理的冲突

如何协调考研复习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是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同时,高校也把考研作为一项教学考核任务,通过“报考率”和“录取率”来评价教学质量,这也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考生必须集中备战考试,有的学校为鼓励学生考研,允许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申请课程免听,很多学生就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和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也影响其他学生的上课?e极性。

2.2 考研与学生工作管理的冲突

考研复习是一项长期、专注的学习,面对考试竞争压力,大多数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准备,整天在图书馆或考研自习室学习,往往影响到宿舍夜间管理。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以考研为由,夜不归宿或外出租房,这就加大了学生工作的管理,影响学校正常秩序。

2.3 考研与实习就业的冲突

高校一般在大四上学期与用人单位合作会召开多场大型招聘会,考研复习的学生由于复习环境较封闭,整天泡在图书馆或参加培训辅导班,通常就忽视了这些重要的招聘信息。还有部分考研学生都是等到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和复试结果通知之后,才开始联系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在高校中还存在考研“再战族”,这类学生由于此前考研失利,选择再复习一年考研,就放弃就业。

3 考研管理模式构建

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考研与高校管理秩序之间的矛盾,正确引导学生考研,平衡好考研复习与遵守日常校园规范的关系。

3.1 加强大学生学涯与职涯规划的教育指导

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和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身现有或潜在的优势和劣势,[2]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在教学环节中开设“学涯导航”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毕业教育”课程,使学生明白规划学业生涯与职业生涯的意义,不断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的能力,加强学风建设,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及早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在考研、就业和创业等多种发展路径中作出最优的选择。[3]

3.2 强化考研服务与心理咨询

高校要主动增加考研学习场所,增设考研教室、图书馆自习室、考研机房等,加强安全保卫,为考研提供便利和保障。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主动关心考研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心理?{适能力。利用主题班会、个人谈心、集体座谈的形式,营造考研氛围,减少行动的盲目性,避免从众心理,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科学地制定复习计划,做好考研咨询服务的记录。开设考研模拟考试,举办考研咨询讲座,开展意志品质拓展培训,引导和激励学生理性考研,[4]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考研的报名、招考、复试、调剂等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

3.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必须把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作为根本任务,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英语和高等数学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对于学生考研成绩影响很大,要鼓励以多种教学形式开展考研辅导。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针对英语和高等数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进一步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应对措施。[5]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制定教学计划,适当安排大四上学期的考试时间和专业实习,建立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体系,将灌输专业知识、加强教学秩序、提升实践能力和提高考研录取率这四个方面进行平衡。

3.4 搭建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平台

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师生之间学术交流,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有利于组建考研团队,培养考研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其进一步深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成功考研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强化性的专业训练,对其毕业设计要高标准、严要求,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从而实现本科阶段学习与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无缝衔接。[6]

第4篇

关键词:学生 班主任 酒店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新生大多存有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现象。作为班主任工作,必须把好这新生入学期间的第一个难关,找到尽可能多的班级管理突破口。在此,请允许本人谈谈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新生班主任工作的六点思考。仅是个人拙见,有误之处恳请专家和学者们的批评与指导。

1 引导每位学生都能珍惜当下

有学生或许会说,我是因为高考时身体不好或其他各种原因所以没有考上更高一级的学府,甚至意志消沉。那么班主任可以问问学生两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别人不生病就你生病了?可以告诉学生的参考答案是:今后为祖国事业做贡献本就需要一副健康的体魄,因此,大学期间我们必须锻炼好身体,就让我们从军训开始。

问题2:既然别的学校没有选择你,你何苦还要去记挂?可以告诉学生的参考答案是:既然不准备复读,那么人争一口气,如果别人放弃我我绝不会再去挂念他,我要做的是绝不辜负如今选择我的、多少人梦寐以求也没能进来的录取我的学校,包括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并且我们要努力在这里实现赶超……

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懂得惜福的聪明的孩子。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并告诉他们:现在开始不要再回味过去的成功,因为过去的成功不代表你以后能成功。更要请学生们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失意,因为那些都已经是沉没成本。让学生从当下开始努力过好每一天,努力让自己尽快成长。

2 引导每位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关于这个希望,班主任可以问问学生三个问题:

问题1:高考前后,很多人告诉我们“考上大学就解脱了”,请问这话对不对?可以告诉学生的参考答案是:大错特错。我们今天来这里,不是来享受生活的,而是来承担更大使命的。要不然,呆在家里最好了。

问题2: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是否完全一样?可以告诉学生的参考答案是:有很多不一样。举几个例子。

学习上,读大学以前,老师手把手带着我们,我们习惯了奴隶式的学习方式;读大学后,我们将成为自己学业的主体,老师们更多的是辅助指导,需要我们自己在课外去图书馆阅读大量的书籍并进行思考。大学各个班级没有固定的学习教室;绝大多数课程只上一个学期;教材可能不是考纲等等。

学生干部工作上,读大学以前,我们所有学生都致力于应付各类考试,班委等职务主要是班主任偶尔的助手;而读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工作由学生们来承担主要任务,老师们只是大家的助手。

社会活动上,读大学以前,更多的时间是封闭式教学,很少开展社会活动;读大学后,我们将参加各种各样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城市建设献出我们的一份力。

还要强调的是,为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希望学生们能做好大学三年个人规划。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年转眼即逝,那么,继续提出第三个问题:学生们可有想好三年后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告诉学生的参考是:每个人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是若无规划,我们将失去生活和学习的方向;而有了规划,无论成功与否,奋斗的路上我们就已经挑战了自我并实现了跨越。舒国治曾经说过一句话:“走路,是世上最美之事。人能生得两腿,不只为了从甲地赶往乙地,更是为了途中。”

3 引导每位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地在美丽的校园里开始生活

关于这个希望,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跟郁郁寡欢、整天胡思乱想的人打交道还是喜欢同每天开开心心、阳光向上的人打交道?教师可以给出参考答案:后者。学生们何等聪明,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了。并且需要告诉学生们,只要努力,快乐是我们自己想要就能有的,是别人无法真正操控的。

值得一提的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快乐与否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今后酒店就业快乐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与人相处?答案我也至今没有弄明白,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讨论甚至辩论赛。在这里我只能先引用一位大师说的话,或许对我们能有启示:“人生就是怎样对待别人。对别人的需索,会成为自己的落空;对别人的期许,会成为自己的失望;对别人的依赖,会成为自己的伤痛;对别人的试图占有,会成为自己的禁锢。相反,对别人的忍耐、给予、付出、同情;将会让自己获得安宁、自由、得到、宽恕和幸福。”

4 引导每位学生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大多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缺乏自学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为此,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显得更加重要,至少能为学生搭建一个慢慢进步的平台。

第一,告诉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①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客观而准确的自我评估,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的生涯路线,做出最佳的生涯抉择。②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是指分析影响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③职业规划决策。通过自我评估、职业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职业目标进行的规划决策。

第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新生,要通过教育启发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输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此阶段重在职业、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概念的导入,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估。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活动的内容建议设置为:①课程介绍。如专业、辅修、选修课程介绍;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对应的领域介绍、职业素质要求与培养等。②导入职业规划理念。包括:概念、目的、步骤、方法、工具、理念。③自我评价的方法。如个人对自身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的认识;人才素质测评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正确选择职业方向。④依据酒店职业方向制定“学习与实习计划”。包括实施过程中的评估调整。⑤邀请酒店管理成功人士和专家开设系列讲座。如邀请成功校友及毕业生回校报告,酒店运作模式讲座,酒店员工职业素质讲座等。在此基础上,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初步制定好个人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并告知大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

5 引导每位学生学习职业礼仪

我们的学生自从踏入学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就要遵守校纪校规,就要学学生礼仪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礼仪。刚入大学的高职新生是大小人,但更是小大人,其中很多还是对礼仪不大了解的小大人。我们的学生在进大学以前,更多的封闭式的应试教育,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展现自身形体美、如何与自己的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礼仪逐步靠拢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由此,作为新生班主任,必须从一入学开始就抓好礼仪,有必要的话可以建立班级礼仪公约、寝室礼仪公约等,这将为大学三年的班级管理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引导每位学生为成为一名酒店职业经理人而奋斗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始终是酒店职业经理人。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更明确的为学生指出专业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在入学时就让学生明白何为酒店职业经理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酒店职业经理人。

旅游职业经理人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旅游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每个方向又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基层(即主管、领班、服务员、导游等)、中层(如部门经理)和高层(如总经理)。酒店业职业经理人,俞竹青、谭雪菲指出,是运用系统的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酒店(或一个部门)进行经营和管理,是以经营和管理酒店为职业的职业管理者。酒店业职业经理人的涵义包括:职业化;具有经营管理的职业资格;将其工作视为职业生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标准与压力约束。酒店业职业经理人的特性包括: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能达到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要求;具有成熟的职业心态,能较好地把工作热情和务实作风相结合;具有明确的专业分工,拥有专业优势;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能够把经历的教育培训和职业经验恰如其分地发挥在职业过程中;具有可变动性或可替代性,能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并合理流动;是受薪阶层,通过自己的管理经验与技能参与社会交换来获得报酬。

还要告诉学生,目前,我国酒店职业经理人队伍管理与培育较为混乱,例如职业经理人市场混乱、职业经理人素质参差不齐、优秀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短缺、酒店职业经理人评价指标体系和认证体系缺乏、酒店职业经理人队伍自我修炼不足等等。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勤能补拙,苦亦甘甜。酒店管理专业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们适应好这人生至关重要的三年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布茂勇,唐玉琴.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邬婷婷,沈逸君,王芳.基于旅游职业经理人素养训练的学生职业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3]张青.中国旅游职业经理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9).

课题项目:

该论文是2013年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基于KSAO模型的浙江饭店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ZC34;项目负责人:何淑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现代酒店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酒店经理人培育的视角(项目负责人:何淑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个性化,运行模式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经验不够丰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面性和多样化,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改革,但如何改革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纳入整个教学模式的大框架下进行,没有分析学生的优势特点,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个性培养的改革方案。

一、企业对会计人才培养满意度分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业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对会计人员的综合性需求日渐明显。第一,专业知识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的会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较丰富,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而大专毕业的会计人员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较匮乏。第二,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所有会计人员基本都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资格的会计人才较饱和,中高级会计人才及具备会计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较少,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第三,综合能力方面,计算机能力基本可达企业要求,英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第四,学历方面,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学历比较满意,中小型企业需求大专及以上学历,而一些高端企业、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则需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五,基本职业素养方面,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治素养,但是心里素质较差。

从企业的满意度的程度看,现阶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除了强调过硬的职业技能外,还应加大人才培养的维度。

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分析

伴随企业人才需求的逐步高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并获得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新生来说,在迈入大学门槛之时,竞争便已悄然开始。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是否在其他方面具有学习的目标,是否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有所规划,是否有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调研显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些需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众多学习需求中,希望获取专业证书的人数最多,达到了调查人数的61%;其次是英语能力提升的需求,占调查人数的40%;28%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提升学历;超过1/5的学生愿意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提高自身素质;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具有出国深造、学习计算机技能、社交礼仪等需求。

三、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块设计

通过对企业级学生的需求分析,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同一的培养模式下,系统化的设计个性化培养模块,加大学生的培养维度,为学生化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平台,彰显学生个性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一、立足人才培养“普适性+个性化”的需要,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设计组建“专升本”、“资格考证”、“技能大赛”、“英语能力”等课程组,遵循“广出路多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采取灵活的选课机制通过选择参加“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方式,打造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专卖店”,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第二、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可借鉴台湾德育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品格教育和职涯的指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明确发展方向,培养积极向上、专业技能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实现精细化育人。

四、学生个性化培养运行模式的思考

现阶段高职院校多采取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执行统一的培养标准,虽然设计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时间,但却疏于管理,没有起到培养学生个性的需求。笔者认为在不打破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可加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达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第一、重视德育教育,突出职涯规划的指导。通过德育教育,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做出职业发展的规划,从思想上深刻领会到综合发展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乐观的进行课外学习及发展的延伸。

第二、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组建“专升本”、“资格考证”、“技能大赛”、“英语能力”等课程组,延伸常规教学。课程组的运行需要进行科学、可行的课程设计,做到有制度、有规范,能够建立激励机制和绩效机制,激发教师业余指导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考研 就业 学分制 课程体系

本文提出要根据学校类型和社会需求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结合学分制进行多层次课程体系设置,以提高学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各高校教育模式定位大同小异

我国的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大学、高职院校等,也可按照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等,不管哪类高校都有各自的教育理念,通过各自的校训可窥一斑。有的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规格分类,有的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是提供有效市场需求的基础,在基于通才教育之上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但是各类高校面临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不一样的,尤其是教学类和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需要直接参加工作。除掉清华、北大等少数几所名牌大学,其他的211院校的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学生学习意愿上更趋于应用方向,读研和出国的同学比例一般不超过40%。现在学院化培养模式与社会化选择脱节,依然沿袭“象牙塔式”的学院化培养模式,培养划一的“学科式”专业人才,采取程序化的培养模式,对人才的要求与评价是以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效率与质量为依据。培养类型以单一规格来确定,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是相同的,大锅饭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笔者认为高校的责任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是更多的教育。

2.现行培养模式中的思想意识缺乏有力指导

学生在现行的模式中缺乏相关的职业、专业、心理指导,在入校后对于专业发展情况、就业考研形势认识模糊,个人的兴趣、能力等相关的心理测试缺乏分析后的行为指导,跟着感觉走,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强化哪些方面、做些什么找不到明确的定位,迷恋网络,高中与大学的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学生无所适从,学生的“职涯规划”和“学涯规划”这两个词是耳熟能详的字眼,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学生很少考虑到细节上,出现了考研的同学在四年级上学期严重旷课,不考研的同学四处游荡的现象。

许多学生现在热衷于考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等等,有的同时持有七八个证。职业资格证书正成为规范和评价教育与教学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老师也一直强调“技不压人”,但是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够的。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或技能分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能否奏效,是否符合科学评价体系有待继续探讨。

3.课程设置模式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各高校课程设置模式发展及改革

我国传统的大学课程始终与专才教育相联系,形成了结构严密的体系。长期以来在课程编排上,高校采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适应社会发展、学科渗透对符合型人才的要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各高校纷纷进行了学分制教学改革,掀起了学分制的第四次“”。学分制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学生可以打破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根据各人的能力、兴趣等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但是由于教学体制不完全,教学计划弹性不够,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很小,“选课”虚得其名,往往形式上“选课”,实质上是“安排”课。不完全的学分制,学生只有完成规定的相关类别课程的学时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出现“千人一面”。认识到该问题后很多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并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优化整合课程结构,但各个高校改革的程度不同,学生在二年级后的选修课基本上还是限制在本学院。

(2)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

国外的著名大学非常重视课程体系的设置。美国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方向人文化,课程目标通识化。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美国大学无论哪个学生,在入学前两年里,必须用跨学科选课的方式选修语文、文学、写作等七大学科,在后两年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修、辅修课,进入比较精专的领域。

名古屋大学从“二.二分段制”到“四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类课程、主题课程、开放课程、语言文化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为二至四年级学生开设,主要特点是“综合”,开放课程是各学部开设的专业课程。其中综合课程和开放课程最能体现综合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哈佛大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从选修制到核心课程制,本科生现行课程包括三个部分:专业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专业课是学生在所选专业内要求学习的课程,包括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趋势,可供选择的知识范围很广,要求帮助学生培养分析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选修课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学的学科,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现行核心课程分为7类学科领域,每类学科都包含若干相关课程。

(3)我国课程设置模式需待改进的方面

通过对比国内外高校课程体系结构发现,国内高校课程设置普遍呈现“拼盘式”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中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教学结构改革,培养方案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的把握不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的余地不足。

4.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但是用人单位或研究生学习单位普遍感觉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大大下降,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称为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欧美及香港高校中屡见不鲜,欧美高校有学徒式、专业式与教学式等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香港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分为研究式和修课式。国内南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率先进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讨。分为学术应用型硕士生与学术研究型硕士生,各有专攻,培养有的放矢。

纵观高校的各类改革,在进行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学生就业与考研分类培养是大势所趋,是与社会需求所吻合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1.对社会需求合理“把脉”,对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达成共识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不同类型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上均存在“两难”问题,学生就业和考研的比重相差不大,需要“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相结合,鼓励各学院提出相应的分类培养模式探讨,强化领导与教师对于现行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认识。人才的标准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准入证制度使大学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以及雇主的鉴定与评价,单一的学科逻辑易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缺乏从业素质与能力,需建立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的体系,使得学生“人尽其用”。从思想上认识到根源所在,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改革达成共识。

2.建立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的体系

(1)调整课程体系,适应分类培养的需求

课程体系要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各种类型的培养为基本原则,设置相关系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性课程、选修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显示为“基础+模块”,在三四年级的课程设置可以成为“学院+研究所”,“学院+企业”型。学生在四年级的毕业课题可以与企业联合,到企业中去做课题,企业也同时能考察学生,双方受益。

要转向课程设置整合,加强课程设置综合化和国际化,培养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各个高校中的海归学者很多,许多都掌握了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仅凭借给本科生开设几次讲座不足以将了解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况且因学科所限,学生的兴趣不高。笔者认为学院将各个专业的前沿发展方向设置成为几门课程,成为一个整体性比较完整的体系,学生无论就业和考研都会有所受益。

(2)创新和完善分类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

在完成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学生分流标准及分类考核管理方法、核心课程分级教学规则等等,区别考研与就业分为双语教学班和单语教学班,小班上课,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不仅授学生以“鱼”,更授学生以“渔”。增加注重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志愿从中进行选择。

(3)分类培养阶段学生相关活动的设置内容

考研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基础训练(科研方法论、实验室的课题研究、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术诚信的教育),团队创新。一二年级学生专业知识不足,鼓励学生参与团队自主立项,自主确定题目进行社会调研类的课题研究,三四年级参与实验室的课题研究。

毕业后就业的学生除参与日常的各类活动中,在三年级的暑假开设学生职业规划及求职技巧培训,及时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课程教育,强化个性化职业训练,提高个性化就业信息采集、简历撰写、应聘面试等技能。组织开展案例分析、情景训练模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社会实践调查。在四年级鼓励学生毕业课题到企业中去,实际参与所在企业的课题设计,实现“学院+企业”的培养模式,企业中的实习也解决了见习期的考察问题,双向选择何乐不为呢?

(4)按类设计指导三、四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完善个人品格。在分类培养体系中,该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分为专业岗位体验型和专业岗位实习型。岗位体验型团队主要是对几家相关企业或公司等进行参观学习,对存在的科研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回校后或在公司中进行相关的科研攻关;岗位实习型则是学生在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或公司利用假期进行不少于20天的定岗定编的操作练习,真正掌握操作技术。这两类团队均是在带队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后进行相关的活动的。对于考研的同学可参与学院组织的岗位体验型团队进行实践,而就业的同学则可以参加岗位实习型团队。

(5)继续推行本科生的导师制,调整指导内容

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品格为目的,指导的课题类型分为两种:研究型和应用型,将研究型本科生的导师的任务范围定义为:帮助学生学会研究,培养学术诚信意识,培养精英人才;而应用型本科生导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学会人际沟通能力,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问题的分析应对能力。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鼓励参与研究型的课题,毕业后就业的同学鼓励参与应用型的课题,使得学生在相应的领域有所锻炼,从而在指导课题时已经将大学生考研和就业分类进行了指导。

3.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

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就学生而言,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对于办学者来说,是一个办学理念的选择。改变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的“精英择业”意识,调整个人心态,逐步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就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和管理中去,培养学生择业发展的意识、理念,设计系列的课程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商科;高职学风;理念

商科类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应着眼实际,不断探索有商科特色的学风理念,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全面拓展、深化商科高职学院学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商科类高职学院学风现状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治学理念、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在治学上的表现。学风也是一种精神和氛围,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和形象,也是社会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高职商科类学院学风现状,从整体上看,办学质量的逐年提高,一些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但另一方面更应看到高职学院大学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缺乏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不重视,纪律松懈,为难情绪严重 ,急功近利,心思浮躁等。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理念

理念是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层次定位、培养特色、生存之道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学校凝心聚力的思想武器。高职商科类学院一般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学风建设的着眼点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风建设的理念应该是“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即“一本、二主、五性”理念。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个理念在高职商科学院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本、二主、五性”理念具有宏观性、前瞻性、导向性、激励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处理需要与可能、改革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服务于学风建设,服务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能力为根本”理念

学风建设理念首先以能力为根本。能力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能力培养,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技能,更是指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能做、愿做以及具有创业、创造、创新精神。“以能力为根本”,意为学风建设要着眼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一主一导”理念

开展高职商科院校学风建设,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因为从学生的学习作风建设来讲,学风是教与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归根到底体现为学生的主观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学风的基础是教风。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学风建设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教风带学风的原则。教师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职业道德和言传身教对学风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教风对学风建设具有向导、启发、示范、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学风建设必须坚持院系共同抓,教师人人管的做法。学校要加强专兼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并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推进人事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宣传表彰先进教师,积极激励教师上好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做到以德化人、为人师表,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三、学风建设的路径

(一)以就业促学风建设

开展学风建设,一定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现在高职院校最大的实际就是高质量的就业,要以就业促学风,提高学风建设的内驱力。现代社会就业竞争激烈,高年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但一个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竞争力、就业心态又密切相关。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就业竞争力是根本。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最关注的是综合素质,因此,学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像重视必修课一样重视技能培养和特长训练,多途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实施职业指导教育,从学生入学时就开始聘请就业咨询专家、毕业生代表等进行指导,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个人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使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和如何去学,并将其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注重融合性

学风建设应注重融合性,坚持“三全”原则,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原则。“全过程”原则,即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都围绕各层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阶段性的目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发学习。尤其要抓好新生学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全方位”原则,即学风建设要贯穿于民高职院校教育的各个领域:既要抓好课堂教学环节,也要抓好课外教育环节;既要抓好科学文化教育,也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也要重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全员”原则,即要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既要抓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也要抓好教师的教育与管理;既要抓好教师教书育人,也要抓好党政职能部门、后勤管理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三)注重开放性

作为系统工程,学生的学风建设具有开放与动态的特点。前者体现在学风建设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后者则表现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生之间学风的传承与影响。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将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榜样的作用。教师要主动走出校门,与企事业单位多方沟通,与学生家长共商毕业学生的就业大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科学、严谨、认真的学习风气。因此,“把一切学生的发展、成功,视为一切部门、一切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应是我们进行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不仅应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学生大学四年的一切文化、娱乐活动中;不仅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应体现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对学生至诚至真的关怀、帮助上。

(五)注重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标准。高职商科类院校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意识、创造热情、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大工夫;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改革学习和学风评价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突出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季兰.关于商科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6,(1).

第8篇

这一模式在以往应用较多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残疾大学生四类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重点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开拓思路、扩充内涵,将一对一帮扶理念扩展延伸,构建社会化、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指导新模式,主要实现以下转变:第一,将指导工作时限从单纯的毕业阶段扩展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就业岗位落实以后;第二,将指导工作面向的群体从就业困难群体扩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第三,将指导工作项目从单纯的就业指导扩展为升学、就业、创业等学涯及生涯规划多领域、全方位指导;第四,将指导工作者从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扩展为涵盖专业课教师、优秀校友和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不同群体;第五,将指导工作从单纯的就业推荐指导扩展为指导、咨询、推荐、跟踪为一体的新模式。

二基于社会化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实施要点

为了真正达到指导效果与目的,该模式倡导以专业或学科为基础构建以班主任为主体,充分整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招聘代表等相关力量,形成专项指导导师及“一对一”指导导师两支队伍,实施具体帮扶工作,具体实施要点如下:第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领导负责制与班主任联系制、专项导师制与“一对一”导师制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并分专业制定所有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第二,各专业要制定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方案的制定、实施、协调及完善工作,如提交队伍建设建议、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帮扶人员的聘请、选拔及使用等具体问题,接受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咨询指导,为学生配备“一对一”指导导师,安排相应的活动、约谈等,并建立、配发、回收帮扶台账,整理留存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为对其进一步的咨询指导提供依据。第三,为各专业配备专业素质强及工作热情高的优秀专业导师、校友导师各一名,负责通过邮件、讲座、座谈、约谈等方式解答学生相关困惑。在每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就业、升学或创业毕业生作为朋辈教育导师,向低年级学生提供成功求职、升学或创业经验,分享最新的成功资讯。同时,联系在该专业就业过程中发展方向对口且广受学生欢迎的用人单位招聘代表作为社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企业招聘要求、发展需要、入职条件、职业适应及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讲座及指导。综合构建专业导师、优秀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的专项、多维指导模式,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帮扶教育工作,综合使用讲座、咨询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第四,构建阶段化、个性化、渐进式的帮扶模式,结合专业及不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等成长需要,分阶段设立有针对性的、渐进式的帮扶目标并完善实施。

三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

基于社会化的全程式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以综合性的师资、全程化的系统指导见长,充分整合多方力量,以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为着眼点,具体指导方式以“一对一”约谈为主线,辅以专项讲座、座谈、分享等形式,通过“了解、引导、解答、帮助、跟踪”,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同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良性发展与循环。该模式具体指导工作的阶段划分及实施要求如下:

1大一年级(了解及信任建立期)

建立“一对一”指导档案,为每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校友导师、朋辈教育导师及社会导师,以班主任为主,其他领域导师力量为辅,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接受并解答学生以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为主的各种咨询,整理专项导师情况简表及学生“一对一”指导扶导师情况表,制作指导台账。2大二年级(引导及方向明确期)在此阶段,结合学生专业及个性发展需要,引导其明确方向,积极完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专业特征及社会发展需要,从而科学规划人生,更好地利用时间、分配精力,努力成长。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分阶段进行专业认识问题、学业规划问题及素质养成问题的专项约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完善自身素质。同时组织专业导师进行专业介绍讲座、校友导师进行素质养成讲座、朋辈教育导师进行专业学习讲座、社会导师进行专业前沿发展讲座等活动。

3大三年级(解答及整合准备期)

既要整合学生的共性特征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积极解答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积极探索社会,明确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锤炼情商、逆商,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指导其积极进行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就实习实践、毕业准备等问题进行约谈,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帮助引导其制定自主实习实践方案,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并进行准备。组织专业导师讲解专业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重点、校友导师讲解社会相关要求及情商逆商锤炼、朋辈教育导师结合自身及相关同学的经历帮助学生探索毕业去向及准备条件、社会导师活动讲解相关专业招聘要求及就业准备要求。

4大四年级(帮助、解决就业期)

将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关注毕业生的各种发展需要,对毕业去向受阻毕业生予以重点帮助,为实现其梦想助航。一方面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高满意度地落实毕业去向,一方面积极联系就业、升学及创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发展朋辈导师,积极贮备力量。同时对毕业期间没有就业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为离校后继续帮扶做好准备。组织“一对一”指导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毕业选择进行简历设计、升学准备或创业准备的专项约谈,及时针对准备就业的同学进行心理调适、毕业准备及离校入职问题的约谈,帮助同学们设计简历基础模板、确定升学方向并进行准备、评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及风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调适、明确毕业准备及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学生做好离校准备。同时,组织优秀校友导师及社会导师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就业准备及职业发展准备相关问题的讲解,并进行职业角色转换等相关问题的咨询答疑。

5毕业离校后(跟踪及校友关系储备期)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研究

1.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是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于独立学院按三本招生,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择业行为与心理,遇到了较多的职业决策上的困难。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有效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据我对湖北省内20所独立学院的调查,20所学院中7所按必修课开设,4所按选修课或就业课开设,11所没有开设,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更未形成有效的测试、咨询、规划、指导机制。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指导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的“人一职匹配”理论成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到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职业锚理论等,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由欧美传入中国,职业指导发展速度加快,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仅有学生自身逐渐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部门有了职业咨询和职业心理辅导等。

为了了解独立学院职业生涯现状,增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改变独立学院就业难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成功率,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2.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根据独立学院特点,经过修订使用。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732份。调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基本情况如下:

2.1 规划意识薄弱

调查中,80%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概念陌生,只有37%的人愿意选择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而不管这种费用的多少。在与资格证书等学业上的投入相比,显然厚此薄彼,形成较大的反差。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都比较认可。但了解程度、规划自评的满意度不高,规划的作用没有显现。大学生面临学业、职业困惑时,解决渠道,除了独立解决外,家庭的作用,教师的导向,学校的引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社会职业规划意识的淡漠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学校投入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无论是服务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各项的分项评价都不高。高校和社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由于缺乏经验和条件,致使倍受关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目前,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虽然作出了很多努力,可职业生涯教育还不是全面的,系统的,还不是一个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指导教育,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向学生提供的不是一套完善的服务,学校相关服务普及不够,有待加强。

2.3生涯定向模糊

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择业困惑,有过三成的大学生在大一开始困惑,而过五成的学生不明白自己所适合的职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虽然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从调查看: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既渴望又陌生,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这表明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还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开展职业生涯。

3.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职业规划体系构想

根据调查的材料,我们认为应建立四个体系:建立与职业规划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与素质培养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个性化引导相匹配的咨询体系;与社会、家庭相协调的互动体系。

3.1增强规划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我国的院校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把职业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在中国引人关注的词语,它的价值凸现是与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是处于“怎样接受一份工作”阶段;在改革的大潮中,已进入了“怎样获得一份工作”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即结合自身情况、周围环境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真正做到把自己作为主宰命运的主体,把寻找职业、发展职业,纳入到一生的设计中,从人生这一历史长河中探究职业发展。前已论及,教育的大众化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思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以成才为标准。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独立学院只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即由学术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职业为导向的转变。在大多数公立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独立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想在高等教育办学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为导向。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在角色定位上,要从“精英”向“普通劳动者”转变。“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树立“以职业为目标”的观念。虽然大学生对职业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没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计划和坚定不移的行动。通过调查发现,有的人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为实现这些目标自我激励和自觉行动;有的人把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不能合理的分解和有机衔接总体目标与分目标,导致存在一种计划操作性不强,行动不够的状态;有的人只有对规划的一股热情,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缺乏遇到挫折的灵活应急措施,常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是只当“和尚”不撞“钟”。上述情况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为分数而上课,课余时间东走走、西串串,或者是在寝室里上网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或者是经常遇事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一拖再拖坐失良机。这一切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牢固的职业目标,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

树立“以成才为标准”的观念。调查中,尽管不同地域、学校、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现阶段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成才,就最困惑的是人生发展问题,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助他们进行人生发展规划、解决大学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突出难题。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审视大学生这些特征,实际上是成才心理的驱使。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过程。对大学生来讲,成功就是个性潜能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发展。成功意味具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等,不仅仅是考试分数。实际上,独立学院学生这是缺乏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2增强培训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前已论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能力不够,自卑心理引起的成就动机缺乏,劳动者角色意识缺乏引起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不强。而培养适应心理、成功心理、职业心理就是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要以人――岗匹配为目的,进行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个性、职业能力培养。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重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引导,构筑一个以成长引导、发展培养、职业适应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引导他们从六个方面努力塑造自我: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以此来提升职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目前,职业规划教材内容陈旧,指导性不强,教材大多内容陈旧、雷同,很多书都用大量篇幅去介绍“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等,从而缺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要以“成长、发展、适应”为主线,构筑一个独具特色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教材和内容、方法体系,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质量。

3.3增强个性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咨询体系。

从调查情况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情况不同,因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高校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人才欠缺,经验不足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其能动性,使得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个性化缺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指导。应以个性化为着眼点,建立现代职业咨询制度,将学校的各种力量整合成一个整体,面向全院学生,以职业测评为起点,实行职业测试、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讲座、职业团体辅导、职业信息提供的全程服务。形成测评、咨询与培养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职业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新机制。应建立三级职业咨询制度:一级为初级咨询,以测评及测评结果的初步判读为主要内容;二级为职业规划咨询,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为主要内容;三级为专家咨询,以用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思想指导有职业困惑者为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连续的过程,从大学生入校时起就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在学生快要毕业时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一些就业政策方面的指导,没有真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顺利开展,应建立独立学院职业咨询新机制,实行全员(全体学生)、全程(大学四年)全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咨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局面。通过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相结合,把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整合成一个整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3.4增强合作意识,建立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

家庭、社会、学校的合作互动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从调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意见会左右个人的工作选择和工作态度。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同;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孩子最早观察模仿的角色,孩子得到父母职业技能的熏陶;再次,父母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人际关系等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深刻影响。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高要求、高反应)、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溺爱型(低要求、高反应)和忽视型(低要求、低反应)。学校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的背景,并从这种背景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规划。

社会因素是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照物,职业生涯规划互动体系,就是要以家庭因素为背景,以社会发展为参照,以学校培养为核心,实现个人素质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崔正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10篇

一、“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主旨定位及教育效果

“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从活动形式上首先要求学生统一填写《宿迁学院“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登记表》(学生基本信息、拟从事职业、受访者基本情况、寻访过程记录、受访者的建议、寻访感悟、班级以及辅导员意见等)、《宿迁学院“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情况总结简表》(确定系部、负责人、联系方式、活动创新与亮点、不足与问题、系部与学院意见与建议等),并以寻访日记、报告、文章、数码照片等信息承载为记录模式反映学生具体寻访实践的过程与收获。

活动意在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寻访廓清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群体,制定并及时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活动通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寻访实践活动交流会,相关责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类型化”指导,从而针对性地为学生寻访实践活动的完成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制定服务、助力。

“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作为“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安排,不仅体现出了“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本身的精神定位,即塑造大学生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良好形象;体现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新时期精神。同时,活动亦凸显出了“青春使命”的功能定位:立足于实现学生个体成长与时代精神弘扬的弥合统一。因此,“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若仅从学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宏观维度,而忽略活动在学生个体职业规划与方向确定过程中的“自助”导向,就会显得“本末倒置”了。

二、“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经验概括—以宿迁学院为例

究竟如何能在“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中做到从活动宣传营造到落实至学生个体、从组织形式安排到信息登记分类、从个体寻访总结到组织类型指导的完美结合,并在整个寻访实践过程中,助力大学生个体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方向,进而实现学生个体在职业领域的“自助”成长等等,这些都将是我们有待挖掘、论证并需要予以系统化总结的内容。为此,笔者曾于2011年12月6日至7日走访了宿迁学院各系,并与各系负责教师进行了记录式访谈。这些访谈记录细细品来,或许能给寻访活动的完善提供些启发:

吴丽芳(曾任团总支书记):“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力在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突出葛院长对活动参与面、实效性以及针对性的要求。但基于学生年级、职业倾向、学科背景等不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强调较弱。若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我需求,并能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理性定位,同时,着重针对大二年级以上学生进行活动实施,并不断总结提炼,这不仅对社会本质认识,还是学生个体的自身定位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刘萍(学工副主任):“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可以在开展形式上进行多样化、个性化设计,如相关志愿活动、社会调研以及红歌传唱等等。但寻访实践活动的特色如何体现,关键还得从专业入手,结合学生、系部特色展开;

综合(责任教师):“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主要针对大三年级。我们统筹分配了每位同学的职业选择规划,如研究生、企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村官以及选调生等,并选取典型人物代表,通过对寻访过程记录、受访者建议以及感悟总结等。但是,寻访实践活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检测、反馈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建议寻访实践跨度能再长些、专业技能针对性强些等;

许春雷(辅导员):系团总支牵头,过程性进行控制安排;倾向大三在校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廓清“生涯人物”概念,清晰自身规划,整合自身资源,确立目标,适时跟进,培养职业意识,切实提升职业技能标准等;

沈道波(曾任学工副主任):建议由学校进行组织,发掘人脉资源,寻找先进典型,实践跨度再宽松些,资源发掘再深入些,活动实效更明显些等;

黄文静(曾任六系团委书记):建议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帮助策划跟踪,进行全程性指导,在寻访中不断发现新的职业生涯人物等等

三、“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普适价值及推广性

从形式上,“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定位于学生个体能够在具体职业目标群体寻访中确定自身的职业位置,并形成一定程度的职业角色期望,进而明确并调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终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活动的本质层面来说,“青春使命”寻访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大学生个体“自助成长”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个体在具体寻访实践中的信息记录模式体现、职业目标群体确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等)。同时,为了确保“青春使命”寻访实践活动的效果,真正让活动的开展能够切实地惠及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宿迁学院在活动的操作安排层面给予了统筹协调保障,基本形成了从院、到系部;从学工系统到专职辅导员的多重组织保障体系的网络架构;有效地建立起了寻访者(学生个体)与被寻访者有序跟进、个体寻访与集体交流相互交替的机制搭建等。这些都为学生个体在形成职业规划与确定职业方向中形成“自助”意识、助力学生个体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方向,从而实现在职业领域的“自助”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与策略支持,让活动真正惠及学生,服务学生,助力学生。

寻访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在行动上让参与的学生有所成:成就他们的生涯梦想;成就他们的青春诠释,而且让学生在寻访的具体过程中更能对自身的角色扮演、使命责任、前途规划等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作为在校的青年学生,不仅达成学业要求,更能通过此种类型的活动做到青春的深度认识、诠释,并以此理解其背后的涵义,指导即将面对的学涯、职涯甚至是生涯的设计与完成。在这个层面来说,青春使命寻访实践,青年学生寻访的就不再是纯粹的理想职业人物,不再是单个的职场梦想,他们可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完成了青想的零距离对话,并就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寻访到了信仰与指引的方向,进而这些充满着青想与行动激情的同学们还有什么样的成长障碍能够阻挡他们奋斗与追求的步伐呢?

同时,在学校学生管理的层面,青年学生个个有梦想、学习有动力、青春有激情,常规的班风建设、学风建设、班级秩序以及学业完成等等都会在梦想、动力与激情的助推下变得不再那么“传统常规”,而是充满“价值合理”、“情感合理”等元素的“应为行为”。这样一来,良好校园学习、生活秩序的形成就不会那么遭受挫败。当然,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梦想、动力与激情是要建立在踏实的校园日常生活、学习活动基础之上的,指导教师尤为要注意这些。关于这些,在青春寻访的过程中,就要在寻访客体的选择上、寻访内容的编排上、寻访重点的突出上、寻访感想的撰写上、寻访结论的定格上要予以指导,因为这些内容的编排妥当与否会直接关切着学生对青春的诠释,对生涯的定位,对自身角色的确认等,而这些也恰恰如上所述,正是青春寻访实践活动的主旨与教育效果的重要体现所在。

参考文献: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贾春增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华夏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伴随着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其主旨在于有效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场技巧和初次就业率。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就业指导工作在思维定位、运作模式和创新机制上的乏力很难缓解高校生的就业压力,我们呼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中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将其纳人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转化工作中来考量,实现向人力资源化方向转化,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大多数高校只是把这一部分的教育放在招生与就业工作中来规划,针对的只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来开展的理论教育。迫于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的办学规模、学科设置、政绩考核都与高校就业率相挂钩,各大高校也只是在深挖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下功夫,对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深人的认识,其制度化、体系化也少有纳人到整体的目标发展规划。这种情况在非重点高校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实际上也正是缺乏学科、地理优势的非重点高校巫待审视就业指导教育的规划和发展,从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战略与机制,有针对性的侧重目标市场和行业,施展人才的战略。

从比较就业指导制度中来看,英、美、德等成熟的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已经意识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和规划,注重全程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的结合,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相结合,以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高校、政府与市场机制间的合理分工和调节,高校给予就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相当的比重,融人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生涯规划和培养方案等教育方式与手段,建立与人才市场联动的机制,保证了学生较容易的选择适合的职业和持续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在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欠缺站在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就业指导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缺乏专人、专款、专门机构设置来保障其实施,自然导致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认知与教育模式落后。

二、把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与方法

职业的选择和工作能力是高校学生在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和基础,不管是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还是帕森斯的特性与因素匹配论,都要求在强化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规划的前提下构建一套教育、评价、引导和互动的机制来作为理论实现的基础,从而衍生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的路径。因此,我们在思考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在遵循着学生—制度—变革这条主线来深化和发展的,以服务学生的观念促进思维的转变,以科学的态度完善制度的变革,以全面的视野提高工作的成效。

1.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以人的发展目标与教育的本质相互契合的

就业指导以人的发展为主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人和职业的和谐发展,强调人在职业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旋律。而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和明晰的职业发展目标的设定与规划,在以素质、价值观、伦理为基础的教育之下,实现制度改革方向和考核评价标准的建立,把握人的发展目标与教育的本质相互契合来完成的。我们在规划和完善就业指导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在追求个人的持续成长和思想道德境界。

通过深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扩大其外延,形成以自我认知、职业观念、职业规划和发展为重要内容,以自我素质的培养及实现方向、正确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水平与伦理观念为基础的就业教育。将指导工作从技巧和应试的层面转向综合、科学的体系建设,明确引导学生全面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对个体的尊重和培养,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注重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深化思想教育观念在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比重。

2.突出专业化发展,实现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和教育渠道的现代化

就业指导教育是一个包含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融的学科,同时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积极心态的专业人才来保证课程教育的质量,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就业教育当中保证专业化的教育队伍作为基础,专职、专长、专注于就业指导教育。通过专业的教育辅导队伍有计划、分阶段、针对重点的教育安排,构建一套符合校园特色、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到高校就业教育有专案、有特色、有侧重,提高教育的质量。

同时在开展就业教育当中,注重发挥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以专业化的课程教育和规划为基础,辅导员、专业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校友与当地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多元教育机制。以生活、学习的规划和交流,专业发展与提高,职业选择和实践经历等方面的侧重为教育的着力点,弥补专业化教育当中的缺失与明晰权责。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影响,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提供开放式的学习交流空间,并通过就业指导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纽带,构建信息的整合与评价,网络的沟通与教育,信息资源的与互动为内容的现代化就业指导模式。

3.以市场为导向,走高校教育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道路

尊重市场的基础人力资源配置作用,宏观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新增长点,微观分析各级人才市场的需求和配套措施,加强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引导、培养与市场需求、营销模式相匹配,有目标、有阶段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在个性兴趣的方向下进行职业机会的把握和选择,侧重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与技巧教育。着力于整合人才市场资源,着力于打造人力资源输出的品牌形象和营销模式,着力于建立良好的用人单位人才反馈和分析体系。鼓励学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地区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当中的发展转型和完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职业的规划和能力的培养等也是学生个人的终身需求。高校没有能力也不可以去大包大揽,需要积极发挥专业的人才咨询、人才评估、人才中介及与之相附的专业化机构来完成,通过他们来为有需求的学生定制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高校通过对于专业机构的认证和准人来保证服务机构的资质,并通过和机构的合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引导规模化参与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降低费用。通过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化、市场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

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方法

1.阶段性教育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自始至终的连续教育过程,而不只是一个阶段性任务,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必须实现从阶段性就业指导向过程性就业指导的转变。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系列化、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从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能力的提升、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侧重人手,全面计划、合理安排、有效实施,保证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同时有步骤有计划根据各个学习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对不同年级和需求的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大致可以分:①自我认知阶段;②职业素质道德培养及创业能力培养阶段;③实践教育职涯规划阶段;④资讯技巧和政策法规阶段,四个阶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并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潜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作为全程化生涯辅导的理念和永恒主题。: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就业指导教育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点出发,把握学生心理契机,以理论教育为基础,提倡互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在课程指导中的积极作用,突出实践化教育模式。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代性,优化课程设计与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联系,系统延伸课程的结构,以课程教学、实践教育、社会体验为主体,深化课程的认知教育、系统教育和阶段性的教育理念,实现课程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互动化与人文关怀。通过科学、严谨、专业、深人的理论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判断和预测,通过实践阶段的活动和社会体验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力和社会责任感。

3.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第12篇

一、勤工助学的重要性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起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加,这一严峻的局势也得到了国家的关注,自2000年以来,要求各个高校务必创建“绿色通道”制度,规定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分别实施不同的自助措施,同时国家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规定各大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抽取 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以及利用这些资金开展各种相关的资助工作。

(二)勤工助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勤工助学能大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1]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华,促进了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同时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

(三)勤工助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部分大学生在通过艰苦劳动后获取报酬才能理解长辈赚钱的不易,并且理解父母培养自己学习的不易,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力更生的能力。经常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乐观、坚强自信的大学生群体。

二、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希望发挥勤工助学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但是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未必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出现供需矛盾,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首先是助学岗位数量与学生需求数量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参与到助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导致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2]其次是助学岗位质量与学生需求实践工作层次的矛盾。目前大学生助学活动的层次还不高,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还停留在低层的体力劳动形式,对学习促进不大,不能真正发挥学生所学专长,无法体现学生的价值。

(二)勤工助学岗位主要设立在校内,缺少与校外的沟通

由于诸多条件限制,勤工助学社会化的实施困难重重。除了社会支持度不够外,还有学校的相关制度所限,使得学生难于走出校园参与勤工助学,从而制约了勤工助学活动的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勤工助学活动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

学校容易把勤工助学看成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一种手段,而忽略了它育人的更高认识,没有将勤工助学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张联系起来。因此,倘若学生没有规范的组织,勤工助学学生作为分散的个体与社会打交道,并且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弱势竞争者,其正当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各高职院校应从“既助困又育人,既扶贫又扶志”的高度来着眼,切实加强对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使校区勤工助学真正起到“资困育人”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工作,营造良好的助学氛围: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校对勤工助学“育人”的认识

提高认识是发挥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各种教育功能的前提。在勤工助学组织管理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参加助学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助”,要使学生从个人成材的角度认识到成功的实践活动应建立在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基础上,应以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的“学”为重。[3]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将勤工助学作为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勤工助学的正确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工助学活动对自己有求学涯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观念的转变不仅是在学生本人,还需要学校提高认识。

(二)转变模式,由个体自发型向集体组织型发展

各高职院校设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对本校的勤工助学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与学校的教学、行政、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实施专项管理。“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从岗位设置、劳务费发放、奖励评定和检查监督都需要统一制度规范,进行严格高效的管理。

(三)转变渠道,多方位筹集勤工助学基金

目前勤工助学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短缺,勤工助学基金的充足是这一块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坚强后盾。勤工助学基金的筹备渠道相对较窄。因此,为从经济上保证勤工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多渠道筹集基金。[4]首先是可以从国家扶贫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纳入勤工助学基金中,加大国家对这一块工作的扶持力度。这不仅能起到扶贫基金对贫困家庭的经济扶持作用,还能能过贫困生学业有成后的就业,从学识技术和经济上扶助家庭解困。其次是呼吁社会的支持。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离不开个体的贡献。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勤工助学工作中,社会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关怀。如果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不能满足其需要。增加受助主体和资助金额,社会力量的投入必然能协助高校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企业与高校合作不仅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利用高校人力资源优势,还可以借助大学效应,提高社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惠及自身发展。目前,已经有一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在部分高校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勤工助学基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协助高校共同开展好勤工助学工作。

(四)转变机制,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