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时间:2023-05-30 09:0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1篇

1.试管的握持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2.药品的取用

出错点:A。取粉末状药品,由于药匙大,加药品时不能深入容器内致使洒落或粘附容器内壁,而不知用V形纸槽代替药匙送药品入容器内。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没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标签没向着手心,造成标签被腐蚀。

正确方法:A.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通常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时,做到“一送、二竖、三弹”。(即药品平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竖直起来,手指轻弹药匙柄或纸槽。)使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B.取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常用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向试管里加块状药品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沿着管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C.使用细口瓶倾倒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三挨、四流”。即先拿下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流入试管底部。

3.胶头滴管的使用

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4.振荡盛有液体的试管

出错点:手握试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动。

正确方法:手指应三握两拳,握持试管中上部,这样留出试管中下部便于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5.使用托盘天平

出错点:A.直接用手拨游码;B.托盘上不放或少放纸片;C.药品放错托盘;D.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又放回原瓶;E.称量完毕忘记把游码拨回零点。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希望大家要记住”。使用时还应注意:A移动游码时要左手扶住标尺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B。若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时,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不足用游码补充。质量确定好后,在左盘中放入固体物质,往往在接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掌轻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6.量筒的使用

出错点:A.手拿着量筒读数;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C.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7.溶解食盐时搅拌操作

出错点:A.溶解食盐使用玻璃棒搅拌过程中发出叮之声;B.玻璃棒在液体中上部搅拌。

正确方法:操作时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体食盐,然后加入适量水,拿住玻璃棒一端的1/3处,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做园周运动,速率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大,玻璃棒不能碰撞烧杯内壁发出叮之声。

8.过滤操作

出错点:漏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手持玻璃捧的位置太靠上或太靠下;玻璃捧下端靠在滤纸上时:一是没轻靠在滤纸的三层部位,二是用力过大致使漏斗倾斜;盛放待过滤液的烧坏的尖嘴部位靠在了玻璃捧的中部甚至中上部。

正确方法:将滤纸贴在漏斗壁上时,应用手指压住滤纸,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过滤操作要求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颈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应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9.仪器的连接

出错点:把玻璃管使劲往橡皮塞或胶皮管中按;拆的时候使劲拉;手握弯管处使劲用力将管折断,手被刺破。

正确方法:左手持口大,右手持插入,先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就可以。即左手持口大的仪器,右手握在靠近待插入仪器的那部分,先将其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其插入。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口时,应慢慢转动塞子使其塞紧。塞子大小以塞进管口的部分为塞子的1/3为合适。拆时应按与安装时的相反方向稍用力转动拨出。

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第2篇

(1)直接加热的仪器。

①试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蒸发皿:蒸发浓缩溶液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

③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移动、使用时要用坩埚钳夹取。

(2)间接(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①烧杯:溶解固体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

②圆底烧瓶:使用时液体的体积为烧瓶容积的~2/3。

③锥形瓶:滴定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

例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B.称量时,将硫酸铜晶体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称量

C.加热时,将烧杯、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闻气时,将少量的气体用手轻轻扇入鼻孔中

解析:A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B项,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且药品应放在左盘;C项,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项,“扇闻”气体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正确。

答案:D

考点2 常用的计量仪器

A.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B.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查漏”;用于盛装酸性溶液或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精确度0.01 mL。

D.碱式滴定管:盛装碱性溶液;精确度0.01 mL。

E.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精确度0.1 g。

F.温度计。

例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21.48 mL盐酸;③用容量瓶配制21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18.2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所用仪器的精确度,如实记录测得的可靠数值。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①正确;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②错误;容量瓶的规格有100 mL、 250 mL、500 mL、1000 mL等,没有210 mL的,③错误;中和滴定要用滴定管,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④正确。

答案:A

考点3 化学试剂的保存

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1)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钾、钠应浸在煤油中;白磷应放在水中,使之与空气隔绝。(2)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盛放在棕色瓶中,放置于阴凉处。如AgNO3、浓HNO3。(3)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液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例3.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解析:A项,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酸会腐蚀(氧化)橡胶塞;B项,汽油或煤油会使橡胶塞溶胀;C项,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与玻璃瓶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D项,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应用磨口塞,为了避免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

答案:D

考点4 常用的分离、提纯仪器

例4.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溶剂,可互溶,靠分液漏斗和烧杯不能分离,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然后再蒸馏出乙醇;B项,缺少量取酸的仪器量筒;C项,利用溴置换出碘,通过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检验出生成的碘,可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D项,实验室中制取氨气是利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在大试管中加热,缺少大试管。

答案:C

考点5 药品的取用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程,以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l~2 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见下图),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状药品]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要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例5.关于药品的取用有下列说法: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桶中;④实验中剩余的固体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全部

解析: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一般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中。

答案:D

考点6 试纸的使用

(1)常用的试纸:石蕊试纸――定性检验酸碱性;pH试纸――定量(粗测)检测酸碱性强弱;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氧化性的物质。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使用pH试纸时,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用镊子夹取或黏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例6.下列有关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来测定该溶液的pH

B.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C.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必是SO2

D.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

解析:A项,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B项,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Cl2,只要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都可以;C项,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也可能是Cl2;D项,中学阶段所学的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NH3。

答案:D

考点7 仪器的洗涤

(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残留物 洗涤剂 容器里附着的油污 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容器壁上附着的硫 CS2或热的NaOH溶液 试管上的银镜 稀HNO3 AgCl 氨水 试管上残留的MnO2 热浓盐酸 ]

例7.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可以做液体或溶液反应的实验,不能做固体反应的实验

B.用蒸发皿小心蒸发碳酸氢钙溶液,最终得到碳酸氢钙晶体

C.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做过硫单质熔化实验的试管

D.熔融氢氧化钠固体,可用陶瓷坩埚

解析:试管也可以做固体反应的实验,如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Ca(HCO3)2在溶液中受热会分解生成CaCO3;熔融的NaOH会与陶瓷中的SiO2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陶瓷坩埚熔融NaOH。

答案:C

考点8 实验安全装置

(1)防倒吸装置:

(2)防堵塞安全装置:

例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解析:产生倒吸现象是由于装置内压力降低,致使收集气体时水槽中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可阻止倒吸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A项操作正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对气体进行验纯,防止出现爆炸事故,B项操作正确;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中有的含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C项操作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暴沸伤人,D项操作正确。

答案:C

考点9 溶液的配制

(l)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①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若溶质是液体,则要计算出液体的体积。②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③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③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④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⑤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例9.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图中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化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关键,也是学生掌握初级化学实验技能的重点,是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经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操作规范性的管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提高学生实验的精确度。

一、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规范性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实验的喜爱是超过理论讲解的,大多数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化学实验。在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操作习惯都没有规范化,都有畏惧心理,有着很多的问题,学生在做实验时,很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造成一些事故,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对初中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化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安全问题。

二、初中化学实验中主要仪器的规范操作

1.酒精灯的规范操作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仪器之一,在化学实验中主要是给其他物体进行加热,在实验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安全,并且确保自己操作的规范性,因为酒精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不当会造成实验事故。学生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要注意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一般是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3;在实验过程中,不可以用一台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台酒精灯,这是在实验中明令禁止的行为。结束实验后,对酒精灯进行灭火,严禁用嘴吹灭,要用酒精灯的帽盖灭掉酒精灯,并且需要盖两次盖。

2.试管的规范

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之一,在实验室中主要用于加热固体和液体。在实验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用试管加热的操作步骤,并且要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试管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但是试管要提前预热,防止直接加热导致试管炸裂。一般来说在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朝向人,防止液体沸腾时伤到学生。试管在加热的时候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向下倾斜,在加热液体时与桌面呈45°角。在加热后试管不可以马上进行冷却,也不能立刻放回试管架上,待其冷却后再放回。

三、初中化学实验室的主要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1.取用药品的实验操作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有很多药品,所以药品的取用在化学实验中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规范学生取用化学药品的操作,加强学生的实验意识。在取药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遵循“三不”原则:不能用手碰触药品,不能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用嘴直接去尝药品的味道。化学实验中的药品有固体和液体之分,两者的取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固体药品要用镊子夹取,并且要“先横再放再慢竖”;如果是取用较多液体的则可以直接倒入指定容器中,但是要遵循“一倒放、二向心、三挨壁、四慢流”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如果取用的液体很少,则可以用胶头滴管先吸取,再滴到指定容器里。

2.化学仪器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中有很多为了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比如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所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也要规范。在操作前学生必须知道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步骤,并且进行规范。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强,比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微加热法来进行化学仪器气密性的检测。用胶塞封紧试管,把导管的一端连接到胶塞上,另一端连接到水里,然后用热毛巾或者手焐热试管,观察导管口,如果导管口连续有气泡冒出来,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导管的气密性是实验进行的前提,学生要多加注意,操作的时候要规范自己的步骤,避免实验因为设备问题而失败。为了加强和改进化学基础实验规范化的操作,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自己制订一些课堂纪律和方案,让学生能够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实验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规范,提升学生实验成功的概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规范化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优秀的实验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翠丽.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12.

[2]何亚平.新课标修订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第4篇

一、仪器的使用技能

首先要了解所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其次要学会使用仪器,即学会使用时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个仪器要逐一研究,弄清其操作的具体项目、步骤和方法。以试管、酒精灯、滴定管为例说明之

1.试管:拿法(夹持)、装药、振荡、加热和洗涤的操作方法,只有这几项掌握了才达到试管的使用技能。这些需通过多次实验操作才能逐步学会。比如试管的拿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试管中上部,握成三指拳,而学生初学时的错误,是满把手抓住试管中上部。

2.酒精灯:灯帽旋转、灯芯的调整、点火、灭火和酒精的添加的操作方法。能正确进行这几项操作,才算达到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技能。

3.滴定管:装放溶液、赶尖嘴气泡、夹持、洗涤和读数的方法。这些操作学会了就能准确量取一定量溶液,同时也就学会了中和滴定操作技能的一部分内容。

从以上三种仪器的使用技能分析,可以看到它们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紧密联系的,是它的一部分内容,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为了逐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练习好基本功,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可分开来单项逐一培养,但必须落实到实验基本操作上。

二、实验操作的技能

首先要懂得仪器的正确使用;其次要学会操作,掌握操作的关键,明确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对每一实验的操作技能逐一研究,弄清操作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方法。

三、使用仪器的技能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

在进行每项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中,包含了化学仪器使用技能的训练。例如:配制一定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操作中,就包含了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烧杯等仪器的使用,可见使用仪器技能寓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之中。

但是,使用仪器技能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有区别的两种实验技能。使用仪器技能一般限于仪器的用途、性能,除了借助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外,还常涉及操作原理。这原理被学生所理解、掌握就将成为学生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粗盐的提纯”中,利用过滤来清除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第5篇

高中化学实验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加以引导,本文仅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鉴别方面的内容谈谈在复习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常用实验仪器的选用与洗涤,常用药品的保存与取用,物质的溶解、加热、蒸发与结晶是,蒸馏、萃取与分液、过滤、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实验仪器的装配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是提高化学实验能力的基础。在复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除结合课本复习外,还应到实验去,对照实物或挂图,回忆以前做过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将重点实验重做一启遍,边操作,边思考,或利用多媒体演示装置把重点实验演示一遍,以便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例: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2)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3)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完全;

(4)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的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剂;

(5)将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蒸馏,得到纯净的硝基苯。

请填写以下空白:

(1)配制混合酸时,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是

(2)步骤(3)中,控制温度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时 。

(3)步骤(4)中洗涤、分离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4)中粗产品用5 %的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填“大”或“水”)

,具有气味的油状液体。

分析:本题以现行高中化学实验为基础进行命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选择,常用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原理的描述及有关物质的基本性质等知识与技能。题目以苯的硝化反应实验为载体来设问,所提出的问题许多都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操作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配制,是学生没有亲自实践过的操作,但是可以由初中化学重点学习的浓硫酸稀释的操作进行迁移,这在分析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弄清楚在配制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的混合液时的操作方法。

第二小题,控制反应温度在50―60℃(100℃),就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这一小问因为要涉及使用温度计,所以可把中学实验中要用温度计的实验总结一下,让学生仔细体会各个实验中温度计使用方法不同的原因何在。

第三、四两个小题,意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实验中制得的硝基苯仅是粗产品,其中除主要含有硝基苯外,还含有残留的混合酸和其他副产物,从而加深学生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特点的认识。第三小题还考查学生对硝基苯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了解和分液漏斗的使用,因此在这里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物质的分离、提纯,在实验操作方法上涉及到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与结晶,蒸馏或分馏、分液、萃取,升华、渗析、洗气及气体的干燥与净化。在化学原理上涉及到试剂的选择及加入顺序的确定等。物质的鉴别主要涉及利用物质的特性或离子的特征反应,限用给定的试剂,限用一种试剂或不用其他试剂,把有关物质或离子鉴别出来。

在进行物质的分离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被分离的物质要尽量分离完全;

2、被分离的物质在分离后要复原为原来的状态;

3、分离后不得带入新的杂质。

关于物质提纯实验应遵循的原则:

1、除阳离子杂质用阴离子,除阴离子杂质用阳离子,将有关的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2、所选用的试剂应不带入其他无关离子(除杂不加杂);

3、为使杂质离子除“净”,所加试剂应“稍过量”;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 化学 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化学的实验能力呢?

一、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

学术界对化学实验能力的界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把化学实验能力狭义地理解和定位为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这是20 世纪90 年代初期以前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界的主流思想。这种理解和定位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片面认为实验能力就是实验操作技能,从而在化学教学中把实验能力的培养,简化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第二种观点,把实验看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化学实验是培养其他化学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只是把它作为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把化学实验能力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个性加以培养,不但不利于化学实验能力自身的培养和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三种观点,把化学实验能力看作是在有关的化学知识、技能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用化学实验手段来解决问题,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的能力,这是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一种观点。

二、培养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1、充分准备好第一节化学课,进行化学实验的启蒙教育

在第一节化学课中,我并不是先急于上课本绪言,首先通过演示自己先准备的几组有趣的实验,例如“烧不坏的手帕”、“口吹牛奶”、“魔刀杀鬼”,把学生领进化学的大门,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然后你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进预先好的教学轨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即观察变化的“前”、“中”、“后”各个阶段,观察什么,即观察各个阶段的状态、颜色及是否有光、热等现象产生。观察时不仅仅是用眼看,还包括人的耳听、手摸、鼻嗅等。

2、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在九年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就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言,其过程可大体划分为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

1)、初级阶段——掌握分解动作阶段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完成其他化学实验操作的基础。在培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最初阶段,教师对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要像教“广播操”的分解动作那样,认真教好每一个局部动作,使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中级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在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就可以通过实验把“分解动作”连起来训练。例如,经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装配”和“仪器的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之后就可以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过滤”等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了。在做这些连贯动作的实验时,教师仍然要做好示范,再让学生独立操作并加强指导。

3)、高级阶段——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

在初步学会了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再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就可以使同时进行和先后进行的动作协调起来,并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

3、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为此教师应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除了一些演示实验请学生到讲台上来做外,还要尽可能开齐所有的学生分组实验。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让更多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安排实验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也可以由教师先做演示实验,再由学生模仿教师做实验,并且要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做实验时,强调配合,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关照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成果,反思实验操作的得失。经过多次实验,学生的各项实验操作能力会逐渐熟练起来。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操作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具有独立地去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通过预习是要使学生达到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目的。因此,在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准备具有启发性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物质性质及实验目的,创造性地寻求多途径的实验方案,以便有效地调动学生自觉、主动预习实验的积极性。

第7篇

关键词: 生物专业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性课程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即实践能力的唯一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更易于发现问题,并锻炼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由于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2]。然而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而适当做一些改变。

生物专业与化学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而其专业的学生必须经过有机化学的理论学习及实验技能的锻炼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做到游刃有余。生物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限,而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很难接受、消化这些知识。针对生物专业及其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当及时去发现问题,尽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来说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下面将主要探讨近年来我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及在教学方法上做出的若干实验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选取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认识到生物专业的学生与化学专业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理论课程的难度。一些年轻的教师为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把化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照搬照抄,结果生物专业的学生反应较为吃力,这足以说明实验内容选择不当,难度偏大。因此,我们应当把重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作为生物专业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沿着由易到难,逐渐由简单基本操作向以合成、制备实验为主的思路进行转变。稍微具体一些就是将实验大纲中所要求的基本操作拿过来让学生反复练习,详细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操作有无危险等。在学生逐渐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典型的性质实验。将基本操作与性质实验相融合,即从有趣的试验现象中提出疑问,动手再去解决这些问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增加设计性的综合实验

前面我们采取的教学思路即是由基本实验操作到性质实验,然后进行合制备实验。经过这一过程的强化训练,学生应该从整体上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设计性的实验却具有更大的难度。这是因为设计性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实验。它不仅包含大量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操作,还提供学生发挥个人想象能力的机会。从另一角度去想,设计性实验是教师给出一个实验题目由学生去想方设法去完成的。因此,为了完成给定的任务,学生便独立动脑,查阅相关合成路线,在众多的合成路线中还要有所考虑和取舍。然后,学生才能动手尝试合成。总之,这种设计性实验需要灵活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相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借此设计性实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来说,设计性的实验既加强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又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属于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及其所学专业的特点改进,即要紧紧围绕强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针对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进行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够达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不但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且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非常关键。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谨记,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半微量实验;过程性评价 

随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推进,以及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下一步基础化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方面还可以做哪些改革?从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半微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及效果 

微型化学实验(简称M.L.)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取得成功,因其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得以迅速推广。我国不仅有不少高校的实验教学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某些中学化学实验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也都使用。人们按试剂用量把化学实验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三种,常量为数十克至数百克之间,微量在数十毫克至数百毫克之间,而半微量介于微量和常量之间。 

1.半微量实验项目的开发 

基础化学实验中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实验教学中不仅需要减少污染,还要节约化学实验的成本。通过学习绿色化学等理论,高职院校意识到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必要性。为此,教师认真研究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微型实验,设计了一些半微量实验项目——基础化学的性质实验、有机物制备实验(包括无机化学中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以及有机化学中的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醇、酚、醛、酮、羧酸、取代羧酸、糖等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此外还有乙炔和阿司匹林等的制备实验)。 

2.半微量实验的相关配套仪器 

半微量实验合适的试剂使用量:一种固体物质一般为几百毫克到几克,一种液体物质一般用量为几滴到十几滴,不超过1毫升。目前,我国有批量生产的适合微量化学试验用的成套微型仪器,最大容量有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不等,可以满足上述半微量实验的需要。但根据具体的反应,还应配套容量匹配和磨口口径一致的仪器。我校以某玻璃仪器厂生产的成套仪器为主,对乙炔的制备、性质验证、气体吸收装置等相关微型实验仪器进行了配套。此外,还特别创新了微型仪器的清洗方法,如超声波洗涤、微型试管刷洗涤等,并建立了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3.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效果 

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使得实验教学不仅实验现象明显、污染减少,而且操作方便,节约时间,适合师生一边实验一边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设计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了应用已有知识来剖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契合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理念。 

探究式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性,而演示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中占很大比例,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中学生尝试用微型仪器操作,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凡是微型实验能操作的演示实验都应放手让学生去做, 从而培养其实验能力。 

教学实践中,微型仪器的配备达到了人手一套。由于微型仪器节约试剂,相对常量较安全,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得以实现。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试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集中思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素养有促进作用。微量实验在学生中反响良好,所以在自主实验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选用半微量实验,而不选择常量实验。半微量实验既节约了成本,又大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推行绿色化学理念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评价的改革 

高职学生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省、市技能大赛的要求,基础化学作为药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本操作技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考核是提高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而过程化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过程化评价考查学生在每一个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等,尽可能把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每一种学习行为都纳入评价内容中。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对照参考。 

教师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要对每一次实验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从基本的操作能力、观测能力、记录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评价。例如,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熟练为“优”;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为“良”;基本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偶尔发生违规现象为“中”;不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违规现象较多为“差”。观测能力方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发现问题为“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为“良”;能完成一般观察,但观察不够仔细为“中”;基本盲做,不懂观察为“差”。记录能力方面: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全部记录为“优”;全部记录为“良”;大部分记录为“中”;基本不记录为“差”。 

2.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在基础化学的总评成绩中,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化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过程性评价占比较大,因为其注重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细节,及时反映学习成果。学生对每个实验项目都非常重视,也能在自己的某项不足上注意改进和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确实促进了高职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实训课的重视。几年的教学比较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切实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也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其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完善 

便携式投影系统、摄像机等专用实训教学设备的随时调用,ChemOffice、ACD/ChemSketch等化学软件、模拟实验flash等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基础化学的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录像资料,并加载到校园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目前,论坛师生的互动,发挥出课外辅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设备、技术等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认知实践。全体基础化学课程组教师利用暑期,或定期脱产到校外相关基地进修学习,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为高职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综上所述,在保证学生实验实训的校内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基础上,成套的微型实验仪器的增加,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过程性评价受到师生的欢迎,切实推进了基础化学实验实训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

为适应21世纪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的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思想及课程改革的需要,构筑医药学高等院校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建立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教学体系,笔者对高等医药教育化学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在课程体系的编排、体系的内涵、体系的广度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医药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设置,充分发挥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基础与先导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技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课有无机、有机、分析等化学实验课程,如何将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整体优化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实验课程体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实验,第二层次是综合设计实验,第三层次是英文表达实验。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综合设计实验,在相应的班次开展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整个实验体系分为七大部分,分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合成实验、分析技能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英文教学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英文教学实验占实验课程的三分之一,注重了学生科学实验综合能力的提高。

2,实验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实践。笔者对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几大实验内容进行了整体优化,编写了《医药学大学化学实验》教材,满足了学生化学实验课程一本教材就可以完成在校学习的需要,减少了各个实验的重复性,增加了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体现了高等医药院校化学课程体系的特点。化学实验课的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联系紧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理论课设置。实验课内容既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使化学实验课成为学生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

对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内容为基础,增加趣味性、实用性、探索性实验的比重,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内容的改革。实验中注意将常规化学实验和微量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微量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发展的一种新的技术,其独特的化学效益和教学效果受到了化学教育领域的重视。综合设计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我们在药学专业开设无机化学性质综合设计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给出了相关的指导建议,提出必要的参考书,整个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学生在实验中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各种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化学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化学药品仓库对学生开放,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学生随时提出药品试剂使用计划,启发了学生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英文实验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设立的,使学生认识到大学化学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性地在我校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一定的英文实验,要求学生用英文书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药品试剂一律用英文标签,实验后用英文完成实验报告,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第一,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制作实验操作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学习实验内容和操作技术。化学实验涉及很多基本知识和操作,如试剂的取用、称量、搅拌、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步骤,这些步骤对将来学生工作与学习很有帮助。实验前先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然后实验教师将实验关键步骤示范操作,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实际演示操作,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具体指导。

第二,多方位评定实验成绩。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能力考察、实验报告等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各实验环节占总成绩的权重。具体为实验预习报告10分,实验报告35分,实验过程能力体现55分。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是由实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多种要素组成的,建立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加强对学生实验全过程的管理考核,确定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方法,制定了实验操作考试的评分标准。实验操作考试加强了学生实验的规范性,对教与学都制定了具体的要求,体现了系统的管理体制,遵循了统一的操作规程,检验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对优秀的学生注重综合能力培养。选出对化学实验感兴趣、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推荐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对他们进行文献调研、课题设计、实验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训练,经历科研课题的全过程,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在实验中加强对比实验的研究,以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实验中注重微量化学实验的探讨,以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探索式实验研究,通过问题、实验、研究、结论、应用的过程,以利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规律性和研究自然科学的现象。

第10篇

【关键词】高考复习;化学实验;应对策略

化学实验题最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表达、探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2009年高考课改卷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突出了实验在学科中的地位。新课改2009年高考化学大纲强调了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将更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试题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本文就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1. 准确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高考化学实验题中既有常见仪器的规格和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了解和错误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熟悉常用仪器。

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结构、用途是提高实验答题能力的必备的基础。在复习时,建议让学生接触感受这些常用仪器,掌握这些常有仪器的名称,结构,规格,用法及用途。

(2)掌握基本操作。

基本的实验操作有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试纸的使用、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等。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最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设置不同的实验情景,积极疏导,大胆动手,多向思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做好实验基本操作。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

2. 认真分析课本实验基本原理

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倾向于回归教材,体现了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特点。问题多围绕教材实验展开,如基本操作,变换原理,方法,角度等进行命题,增强教材实验的开发、迁移、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实验时要多问是什么(即实验目的)?(即实验原理)为什么?怎么做(即实验步骤)?不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即实验拓展)?尤其要重视课本实验,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认真分析实验原理,掌握典型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进行相应的挖掘和提升。

3. 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应用性和开放性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的新热点,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复习时要在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做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改进、完善、拓展教材实验,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合理、周密、巧妙的实验设计,往往能导致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化学实验设计也成为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测试最好的方法,近年高考实验方案设计题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渐成为考查的重点。[2]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认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评价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强化创新能力。

4. 加强习题选编、训练和讲评

综合实验题属于能力考查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其命题思路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的内容可以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是化学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同时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进行整理,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试题的主要类型、功能和特点,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他们的题型意识。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典型综合实验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达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真正提高实战能力。

习题讲评是实验复习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要注意精讲精练,讲练到位。在讲评中要重点突出,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讲出扩展等,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特别是在学生对实验基础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突出的讲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方法、思维的立体网络,提高讲评效果。

5. 重视实验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综合题主要以探究实验为主,探究实验题是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最大特色,侧重考查学生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利于真正参与了实验探究的学生,有较好的导向性。因此,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探究,强化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步骤(尤其是画出实验方案框图)、描述现象和结论等各个实验环节,还要能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验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假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尤其要强调探究实验设计中的四原则:科学性的原则、对照性的原则、等量性的原则、控制变量原则。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数据处理和绘图能力。

6. 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探索新型的模式作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中采取模块化以及网络化等教学方式,可以提升现代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有机化学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模式和方法,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最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式不同,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有机化学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为学生开设9个操作技术训练实验,此外,还会开设有机化合物性质实验和制备实验,常见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和实验,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教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向学生讲授实验原理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其次,传统教学中开设的化合物性质实验以及合成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难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能力,使教学真正能够达到有机实验教学的目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当下教学改革的要求,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块化的实现,通过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一)基于学生操作技术训练的课程教学分析

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实验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教学时间的有效安排。首先在教学安排上,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需要在综合性实验设计之前进行加强。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对以往的基本操作技术训练的内容重新加以安排,增加原来单一的基本操作训练内容,同时,还将原来单一的基本操作训练内容与有机合成实验相结合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得到验证。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关于玻璃加工实验训练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制作熔点管和拉直滴管等,学生将制作的产品可以自己保存,方便以后在实验中使用,如果学生无法得到合格的产品,会对他们以后的实验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在实验作品保存的过程中往往比较认真。不仅如此,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原有的授课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课堂上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可以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验中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巡视,方便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然后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研究性教学中综合性实验的开设

综合性实验具体指的是实验内容涉及到的教学知识比较多的实验,也包括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实验的实施需要对传统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在具体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是将单一形式的化合物验证性合成实验改造成多步骤的实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只会向学生提供实验的题目和相应的实验原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实验合成物质的配备到仪器的配置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获取,可以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环乙醇合成环乙烯的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并且确定产品的纯度和表征结构等内容。实验中用到的催化剂也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自己获取,通过基础物质的反应合成粗产物,然后采用分离提纯的方式对粗产物进行处理,再借助于原材料的沸点以及折光率等表征特征的比较,对实验条件加以比较,最终得到实验结果。综合实验完成之后选择最佳实验方法。该实验过程中技能操作项目较多,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示范操作,并且向学生讲解操作的缘由,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约束,加强教学创新,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从而培养有机化学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加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他们从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养成了独立开展学科活动的能力,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卢明华 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李秋玉,丁艳等.研究性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5):109-111.

[2]农兰平,余梅,黄敏等.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化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探索[J].广州化工,2013,41(19):186-187.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师职能;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整个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分重要。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搞好实验教学,实验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实验课程的设定,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安全保护,以及实验结束后实验课的总结等多方面,处处都体现出实验指导教师的职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的综合运用,以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能力。本文从学生实验的几个重要环节探讨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职能。

一、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化学实验的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操作化运用和体现,是理论和实验的相互统一。因而它既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也是操作技巧的完整体现。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化学实验种类很多,每门实验都有自己完整的体系,且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指导教师应具备各门实验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有关的基本操作,建立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实验室药品的保管,溶液的配制,仪器的维修等等。由于化学实验时,反应条件,实验环境以及操作者本身的技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课本中多得多。实验指导教师应具有处理多种问题和实验过程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用优良的实验技能影响学生,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实验指导教师除了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在实验前后完成准备、答疑、实验报告的批改等多项劳动。因此实验指导教师是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二、优秀的实验管理者

化学实验中要用到许多仪器,化学试剂和其他用品,还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能源。实验指导教师必须科学化规范管理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中的仪器,科学化使用化学试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加强各实验室的协作,提高化学仪器和化学试剂的利用率。化学实验中常用到各种仪器,由于受实验室内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在实验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除了管理好实验室外,还要对一些化学仪器进行必要的维修,千方百计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实验过程中的化学试剂,应根据实验的要求使用不同规格的试剂。在保证实验效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从节约的角度使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试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因陋就简,可重复使用的试剂绝不丢弃。有的试剂可用代替品,如建筑材料中的大理石,废电池等,均可用于化学试剂。还有一些化学试剂和用品不好购买,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应想办法加以解决。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的设计者

化学实验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人数较多,不少仪器属于公用。而且实验时间紧,内容多,涉及的问题多,学生的流动性大,为了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使实验有条不乱地进行。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包括实验内容的设定、药品及仪器的准备,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组织,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总结等。实验中要用到许多不同状态和不同种类的化学试剂。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严格按要求规范化进行准备。对有毒,有腐蚀的试剂应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强调,以免发生意外。有些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有些实验会发生爆炸,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好此类实验的场所,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并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实验中还经常用到如钳子,小刀,棉线,小木条等用品,它们在实验过程中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要细心准备。实验中有讲解,演示,解答,单项基本操作训练,巡视检查指导,提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实验总结等等。如何科学安排,有条理地完成各个部分,指导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做好充分的设计。

四、实验安全的保卫者

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许多实验由于操作不当还会造成伤害。由于实验室中人数较多,密度较大,实验事故随时都会发生。所以实验指导教师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处理危险的隐患,确保实验的安全。对有剧毒、强腐蚀性的试剂,指导教师除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外,在管理上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以做到万无一失,避免人体的伤害。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些操作也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如玻璃仪器、打孔器、加热、用电等。使用不当均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一是要经常给学生讲授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晓之以理,讲教训,教措施,讲危害,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二是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对容易发生危险的实验操作,实验指导教师应强化自己的示范作用,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三是应做好安全的救护工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实验指导教师应立即进行处理。

五、实验技能的传播者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手把手教会学生各项实验基本操作。在反复训练中,实验指导教师应全身心地向学生传授实验的技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很多种,如仪器,药品取用,实验装置图的绘制,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实验指导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教会学生巧干巧练。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应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挑其毛病,给予纠正,严格从难从严要求学生。在对学生传授实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的综合运用以及创新改革能力。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以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从化学实验中获得乐趣。总之,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着实验的技能,充分发挥实验指导教师的职能是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根本保障。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完善和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使教师的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葵华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括.谈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J].零陵学院学报,2003,S2

[2]陈雄一.论创新型教师及其创新素质的培养[J].东南亚纵横,2002,10

[3]冯洁.高师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现代化,2006,3

[4]孙锡凤.化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研究———思想、知识、能力素质调查[J].化学教育,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