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线员工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思想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24-01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能够为企业树立更加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商业形象并且能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中思想文化建设的合理进行还能不断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与此同时从而整体上和宏观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且更加有效的营造、建设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最终形成企业积极向上、持续奋斗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
一、有效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的有效树立是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一个企业的对外形象和对内形象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外形象关系到企业的商业形象、竞争力和用户的认可度,而对内形象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员工的认可度。因此,企业形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进行,一方面能够会使员工精神饱满、心情舒畅的投入日常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使广大企业员工处于一种精神愉悦的工作氛围之中。另一方面,企业形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进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对外形象和商业信誉,从而能够更好地获得顾客和商业伙伴的信赖。以上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能够在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员工培训的合理进行
员工培训的合理进行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员工培训的有效进行也是做好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众所周知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在日常运营发展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企业员工培训的合理进行。例如当企业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现相关问题时,企业可以带着这一问题组织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从而在解决企业生产、运营问题的过程中同时提升了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
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是做好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完善的制度能够很好地企业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即没有完善制度企业很难进行规范的管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过于硬性的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应当注重制定相对灵活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减少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矛盾并且有效减少企业员工的抵触情绪。例如企业管理层可以在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前,同企业员工的代表和相关人员对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进行有效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达成共识。除此之外,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能够使企业能够形成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文化,这极为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轨道。并且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在完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企业员工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通过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工作其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将会和大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员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并且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还包括监督制度的完善,即在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的同时,及时做好相应督促工作,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与此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企业人力资源的贮备需求。
四、加强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有效加强是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应当注重激励机制的有效加强和完善。众所周知企业思想文化在本质上还是员工思想文化。这要求在开展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引导、鼓舞。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关心、帮助、尊重企业员工。通常来说企业在加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贴近员工并且贴近其实际生活,从而更加有效、全面地掌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最终促进激励机制的实行能够真正的对企业员工起到激励作用。除此之外,在激励机制的完善、加强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每年对各岗位上工作成绩突出、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组织其进行相应的出国参观考察、学习。这一方面能够有效开拓企业员工的视野与此同时也更好地加强了企业员工的集体观念。另外,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也离不开典型示范、榜样激励带来的作用。即通过对榜样和典范的事迹进行合理的宣传,在提升企业整体思想文化水平的同时能够促进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五、加强队伍建设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离不开一支高效化、规范化宣传队伍的支持。在新形势下企业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效率高的管理队伍,这些队伍的存在与建设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宣传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有效建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宣传体系和管理提升,从而为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有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企业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一线技术人员、一线的管理人员等人员的合理培训和培养,从而为企业基础队伍的完善建立良好的前提。这些一线工作人员往往是直接接触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因此加强一线队伍的建设也能够更加充分展示企业形象,并且更好地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商业信誉。
六、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企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企业工作人员在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研究与分析的有效进行,从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企业整体水平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国.浅谈企业党务思想文化建设探究工作的创新[J].祖国,2013,(06):55.
摘要】返工现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非常普遍且较为严重,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返工问题的研究,对中小制造企业重视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返工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生产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返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质量管理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概述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同时,自身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技术落后、管理紊乱、资金不足等方面,致使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返工。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返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工段,对一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重新加工,一次或多次重复以往的加工工艺,使产品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质量问题导致车间生产的返工及重复生产,严重浪费企业的资源,因此研究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企业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返工分类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可以按产生生产返工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不同工序上的返工进行一个分类。本文以广东佛山一家中小制造企业A为例,论述生产返工的分类及其影响。这是一家从事文具生产20多年的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笔记本、盒类产品、风琴袋,产品主要通过出口销往美国、英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运用工时利用情况来反映返工问题的严重程度。据初步估算,车间由返工造成的额外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达到了5%左右,可见由于返工问题而增加的生产成本不小。以下就是企业四月份的返工数据统计得到一张表格,其中第一列是工序及车间,而车间基本上就是按照表格第一列中(除去车间)从上到下的工序顺序来进行产品生产的。
把各工序及车间四月的返工工时占其工序和车间总工时的比率列成折线图,并统计五六月份数据列折线图,可得到图1。从实际数据中了解到:一车间四月份的返工总工时占生产总工时的的百分比达到了6.6%,五月份是5.6%,六月份达到了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两段工序备料和啤料生产返工不是很严重,返工出现最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折页锁线和排序这两段工序;排序虽然总工时不会很大,但是其返工的工时占排序的总工时比率较大;压部—三切的生产返工也较多。二车间返工现象也比较严重,尤其是盒类工段的返工,其返工工时占其工段总工时的百分比接近10%;风琴袋这段工序的返工也较为严重。
返工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半成品在车间堆积积压和产生工序瓶颈,造成工时、原材料、机器设备产能的浪费,导致生产计划的变动,进而扰乱车间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成本和产品生产的计划。
三、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不重视。返工现象在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非常常见,甚至在有些企业还特别严重,但是却没有引起这些企业管理层对返工问题的重视。因为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返工现象见多不怪,许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返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使得管理层忽视了返工的严重程度和解决生产返工问题的重要性。从A企业的统计数据及其背后原因分析发现:仅仅损失的工时就占到企业工时总和5%左右;原材料规格与质量不稳定;与客户沟通不够,客户改单导致返工的发生。
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所以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阶段,不够完善,而产品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使得质监人员在很多时候很难界定产品是否合格和能否投入到下道工序继续生产。发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不能责任到人,即使某些质量问题能够责任到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严厉惩罚,表现为执行力度不够。
3、生产工艺落后且不规范。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但很多到现在还没有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尤其是面对目前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如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这些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没有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更多的是购买西方国家企业淘汰的廉价的机器设备。这样,由于机器设备陈旧而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不规范,使得产品达不到客户的质量要求,返工就经常发生。A企业的一些重大的机器设备都比较陈旧,有些甚至还是60年代的,而新购买的机器设备也多是从国外购买的廉价二手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规范而造成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工时的严重浪费。
4、员工操作不熟练,责任不到位。由于中小制造企业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使企业新员工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新员工相比老员工技术不够熟练,其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也就较高;企业生产岗位权责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责任到人,员工没有压力去提高质量减少返工,这样车间生产返工现象也就较为严重。如A企业压部机工序的操作需要员工工作细致认真而又熟练,如果操作不好就会把快要完成的部肉压斜压坏。车间压部生产过程中由于新人较多,对工序操作不够熟练,造成部肉压皱压斜现象经常发生。
四、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重视度。质量问题引起车间生产的返工,返工会造成企业生成成本的增加,而生产成本增加将会削弱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竞争力。若能很好地关注质量问题并控制好生产质量,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企业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就会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因此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应该对返工问题高度重视,并找出返工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解决好返工问题,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损失。如A企业返工现象比较严重,若能把握好生产过程的质量关,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其利润直接因为工时减少就会提高不少,还不包括原料的节省、产能的增加所带来的利润增加。
2、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企业生产的依据,产品的制造要依据工艺设计的流程来进行,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可制造性、质量及成本。英国宇航局的研究报告称,制造成本的85%由设计方案早期阶段的选择决定;麦肯锡公司对汽车车身面板的研究发现,相互竞争的面板之间制造成本差异的75%是由设计选择造成的。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在工艺设计要符合车间实际制造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如A企业经常会出现工艺设计与车间实际生产的矛盾,有少部分产品的工艺设计拿到车间不能生产,而车间有些产品不按照工艺设计要求的流程也可以进行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的管理,激励工艺技术部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优化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技术、原材料零件及装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完善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而有些企业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执行力不够,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际上,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作用于产品质量本身,它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也有着非常本质的影响。要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现有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对质量管理有据可依并按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考核。比如在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把质量这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去,这样单从质量这一指标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都知道自己有提高质量的目标并努力减少返工,因为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就会减少。
4、加强生产统计,重点整治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序都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有些工序质量问题比较严重,而有些则不那么严重。要解决整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加强生产统计,了解车间生产的实际客观数据,从企业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工序抓起,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其他工序的质量进行应有的控制。对于A企业来说,应该加大对折页锁线、排序及盒类的操作技术指导,强化操作规范,严格质量监督,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把握好这几段工序的质量关,当然其他几个工段的质量问题也不应该忽视。返工现象的发生源于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可以因任何一段工序的操作不规范或机器设备的原因而发生,企业应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要注重靠前工序的质量管理,实行上段工序对下段工序负责的制度。
5、加强一线员工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新员工相对于老员工工作效率要低,而且会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返工现象发生得更为频繁。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员工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同时强调企业员工工作的责任心,注重对一线员工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职责感。对一线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可以使员工上岗工作更有效率,同时会自觉遵守产品生产的操作规范,提高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颛孙燕、刘伟强等:国内制药企业返工和尾料回收情况的调研及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7).
(1)点多面广、地域分散;
(2)单人职守岗位多、检修作业流动性强;
(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比重大;文秘站网
(4)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极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
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地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推行自主安全管理,实现由“强迫型”向“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自主安全管理,就是将员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员工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就我厂而言,实行自主安全管理,重点是构筑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1、组织防线
完整的“组织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保障。我们在构筑安全管理的“组织防线”时,必须改变由安全监督部门唱独脚戏的弱势局面;克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实现归口型单一管理向多口、多层次型管理转变。
我厂的“组织防线”包括四个层次的管理闭环: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以岗位(班组)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层管理闭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的车间层管理闭环以及分厂层管理闭环。在生产过程中,各管理层根据上一层的安全计划和管理要求,自我检查、修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自主地管理好本层次的安全工作;自觉地完成本层次的管理目标。
其中:操作行为的安全化主要由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保证,通过员工安全承诺以及员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动作标准;自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四不伤害”。设备的本质化安全主要由设备管理闭环(科室层)保证,通过设备点检和无泄漏管理等手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作业环境的安全化主要由生产单元层、车间层管理闭环保证等。
2、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员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此,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关键。
当前,部分员工仍停留在“逼我安全”的层次上,他们意识不到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工作中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走捷径思想严重,他们执行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是领导的逼迫,这也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最大障碍。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让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意识差的员工)从一起起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一串串令人震憾的事故数据中感受安全,从同行业、同工种的事故案例和资料中体验习惯性、经验性违章及其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在工作中切实按照理念办事。第三,安全管理者应随时随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根据其思想变化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把不安全苗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3、自我防线
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提高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亲临作业现场,只有全体员工建立坚固的“自我防线”,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这也是企业安全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分厂、车间安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过场式、文件宣读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克服教育范围片面、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考核水份重等弊端。例如:推行资质认证方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全员安全考核上岗制”,就是一种科学、实用的安全教育模式,它要求员工上岗必须取得本岗位从业安全资质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复审教育和考核,有利于促使全体员工通过学习自觉地构筑安全“自我防线”,并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加强。
班组周安全学习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容易步入“形式、作假”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文件、讲话学习,影响了员工参加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班组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内容的务实性和多样性。通过结合具体的生产作业探讨工作准备、危险预知、安措配置、事故应急等与员工作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调动员工自主参与班组周安全学习积极性。
推行班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班组员工轮流担任安全员,让所有一线员工都能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必将使全体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安全使命感以及安全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4、制度防线
对一个集体来说,制度是前提,管理是手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存在空隙和漏洞;某些方面职责、责任不明;制度管控不严,执行时水份重;执行过程中专抓工人,不罚管理干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丧失了制度的威严。因此,实现自主安全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备的“制度防线”。
在制度建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详细界定各管理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何时干以及干错会怎么样等等。
其次,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横线到边、纵线到底,职责不交叉重叠”;“谁直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上级查出问题由其直属下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自觉去管、事事有人主动去问。
第三,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员工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过急和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不仅其可操作性受到影响,也会挫伤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
5、监督防线
自主管理不是放纵管理。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或一时的工作失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必须依靠制订完善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来构筑“监督防线”,通过“监督防线”来确保员工的工作失误得到及时发现和修正,防止员工个人失误导致安全大厦的倒塌。
[关键词]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
一、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施工企业一直属于高耗能的行业,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相对较低。而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有序的划分,将经营成本划分到每个生产经营环节,使得企业对生产经营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模式,以积极适应市场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2)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内部管理。由于施工企业营业活动的限制,其内部管理制度一直以来就处于无序的状态,管理制度落实不规范,监督不严格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企业生产率的低下和管理的混乱。而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和管理,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的目的。(3)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人员素质。任何管理制度的实施都要相关人员作为保障,都需要人来落实。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企业个别部门、各个层次的员工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落实,因此,有助于企业建立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整体形象的提高。
二、目前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
(1)企业尚未统一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企业由于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对精细化管理的共识,特别是面对物资范围广、劳动力密集、财务管理周期长等现实性的问题时,企业就容易产生畏难和松懈的思想,导致精细化管理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的现象发生。(2)精细化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在制度层面上,施工企业缺乏对一线情况的调查,尤其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难以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做出较为准确的核算,从而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撑。因此企业在制度的制定上,往往有着纸上谈兵的问题,制度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同时由于制度落实监管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全过程监管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人员履行职责方面受到企业基层甚至管理层的干扰等方面,也导致了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其应有的效能难以发挥。(3)精细化管理缺乏得力的工作人员。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人员方面,一方面精细化管理需要的企业全员的行动,而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员的行为,但由于企业在前期宣传培训、中期制度落实、后期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着漏洞,导致精细化管理工作仅变成了个别人员的行为,难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制度理解、监控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还有着不少的弱项,也导致了人员履职尽责不到位的现象发生,造成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力度不够,存在管理的真空,企业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提高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对策分析
(1)统一企业人员思想,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员工的竞争意识、经济意识。通过开展相关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协助能力,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企业文化宣传能内容,统一员工思想,提高企业凝聚力,将员工与企业的思想统一在一起;要将企业一线工作者作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下至上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效能;要加强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心,从上至下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工作的质量。(2)强化管理制度执行,提高精细化管理质量。通过职责划分、岗位区分,将工作任务细化、数字化、透明化,用制度促进工作的落实,是个人利益与企业利润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济意识转化为企业成本核算意识,转化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行为,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奖惩机制,将任务目标直接分解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将大、繁、乱的管理内容逐一细化,使每一个员工能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职责,通过奖优罚劣等措施,促进制度的落实和管理质量的提高。(3)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推进精细化管理落实。切实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线,全面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现实情况,既能提高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水平,也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通过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带动企业全体员工能力的提升,通过管理人员的监察、督导工作,有力的督促相关制度的落实,鞭策员工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俊峰.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管理方略.2011(5)
[2]赵伟珍.精细化经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优势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2)
本文作者:吴少良工作单位:厦门广播电视数字工程有限公司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素质
安全教育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施工企业建设良好安全生产文化的必经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自觉安全防范行为失缺、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因此要重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操作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安全教育应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的安全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源头,安全教育首先要求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学习和遵守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施工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掌握依法进行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只有施工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重视安全,公司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实施。施工班组是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班组进行涉及到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等内容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规范的教育培训与考试,严格履行、落实三级安全教育,依法规范、强化责任;同时要立足班组,提高班组职工互教互学,互帮互爱,自保互控能力,全面提高施工班组的整体素质。施工班组是安全生产最直接的承担者和参与者,要打好班组的安全基础,一要结合各种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二要加强一线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培训,提高一线职工认识能力、应变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同时要建立班组自保互控体系,以自保为主,互控为辅,不断增强一线职工保安全、反违章的主管能动性,在班组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管理氛围。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推行科学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是执行安全管理任务的重要保障,一个好的制度对安全管理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在法律的框架下科学合理地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在内的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进行指导和规范。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首先施工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学习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要上墙并组织员工经常学习,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知识的普及教育,对新员工在“三级安全教育”阶段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教育和考试。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要“严”,要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严”字当头。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正确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才能排除干扰,维护安全管理秩序。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也是对违规、违章者的再教育过程,教育就要体现以理服人,有些安全管理者抓违章、违规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违规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处罚手段,以“罚”代管,控制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伤害职工感情,进而对安全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安全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
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环节,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项目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就要根据现场勘查资料,统筹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路由的走向,线路敷设方式可能遇到安全以及村重要建筑保护问题,并对安全施工提出明确要求。如架空线路的电杆所立位置要考虑设计在便于安全操作、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在施工图会审时要进行检查发现并纠正。同时在项目施工作业前,要对施工企业各项目部劳务班组的人员组成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熟练工人数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所需的人数,特殊工种是否持有效证件。并且要在项目施工作业前对施工企业各项目部劳务班组施工用的设施、设备、主要劳动工具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在位,是否存在违法用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要检查安全作业技术交底及施工工具设备的安全情况,如有个别施工班组立杆使用的起重设备采用木质自制立杆机,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要检查个体防护工具、用具的穿戴情况和安全性能,各种安全设施、施工警示标志的使用与摆放情况;同时要时刻注意检查环境给施工带来的安全影响,农村自然环境差、施工环境恶劣,如受地理环境影响,立杆、路由线路敷设受到限制;如有些地方空间有限,各种线路交织敷设在一起,“三电”交越严重,有些线路借用原有广电杆路,有些要跨越沟壑、山谷、小溪、交通道路等,要求施工企业采取可靠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各种隐患,才能全面预防触电、高空坠落、倒塌、落物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检查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是否有施工班组在违规作业等情况。对关键工序的施工、重要设备安装依据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竣工验收移交阶段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注意成品保护,检查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并且有效,成品保护可以与《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结合起来,激发村民自觉爱护广电设施的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广电设施不受人为的破坏。
注重沟通协调,注意文明施工
要积极与企业外部进行沟通协调,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为了保证广大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施工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尤其需要得到乡镇、村级政府支持和帮助,因此,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施工企业要积极与各乡镇、村、村民小组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施工中遇到的纠纷和村民的一时不理解,可通过村党委、村民小组与之沟通来化解纠纷和排除阻扰。确保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在广大农村的顺利实施。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文明施工,只有注意文明施工,施工活动才能得到村民理解和支持。在施工时注意施工警示标志的设置,避开在学生上下学或村庄庆典等交通拥挤时段施工,避免扰民施工。需要借用民房外墙装拉攀敷设线路或需要借用村民房前屋后空地安装设备柜,必须与村民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并经同意,避免矛盾和纠纷的出现。施工人员要尊重当地村民的风俗习惯,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村公共设施、庙宇、宗祠、古建筑等。
(湖北省阳新县白沙中学435241)
【摘要】本文围绕“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办学条件”的课题,从白沙中学创建“放心食堂”和创建“文明寝室”两个方面,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建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得出“把校园经营成学生的家”的创建理念,告之读者遵循热炉法则、依法治校、理性管理是创建的基本手段,而教化若水、以人为本、非理性变通是创建的至高目的。
关键词 创建;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放心食堂;文明寝室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首当其重是解决好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与住宿问题,让学生在学校中有回家的感觉。谁人不恋家!谁人不爱家!当学子们生发出恋校、爱校的情结时,教育就会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把校园经营成学生的家”,这是马哲碧校长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发出的宣言。依据这一治校理念,白沙中学管理者们“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建制度,聚人心,促发展,创和谐。其中“放心食堂”和“文明寝室”的创建工作成为了校园管理的亮点,成绩卓著,广受社会好评。
一、创建放心食堂,增强学生体质
(一)遵循“热炉法则”,健全管理制度
白沙中学“放心食堂”的创建工作,关系到几千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关系到几千个家庭的幸福希望问题。此项工作不可小视,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必须遵循“热炉法则”,健全管理制度。学校与食堂相关责任人分别签订《白沙中学食堂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白沙中学食堂管理制度》、《白沙中学食堂就餐学生管理制度》、《白沙中学库存物品卫生管理制度》等,切实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真正实现管理上的“热炉法则”。
(二)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各项举措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成长关键阶段,学生在校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满意、吃得健康是学生体质得以增强的保证,要从一日三餐中让学生有回家的感觉。
1、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理事会全面负责,理事会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另外,学校部分教师代表和部分学生代表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管和督促食堂保质保量运行。
2、以生为本,服务为重。学校现有2000名左右学生用餐,这就要求食堂不断调整菜谱。早餐丰富多彩,有豆浆、豆腐脑、馒头、肉包、小笼包、饺子、热干面、牛肉粉等,由学生自行选购;中、晚餐坚持“三菜一汤”,做到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采取一菜多做的办法来适合学生的口味。所有菜价合理低廉。“放心食堂”以服务为重,以生为本,确保了青少年成长期的营养需求,增强了学生发育期的体质,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社会放心。
3、定点采购,杜绝隐患。我校食堂采购时,在指定采购点还要认真查看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营业执照及相关证件,切实把握好进货验收关。点滴处做细做精是创建“放心食堂”的保证。
(三)形成竞赛机制,评选“最佳员工”
我校有东、西两个校区,每个校区2个服务区域,共计4个服务区域,每个区域都是创建“放心食堂”的一份子。4个区域的工作人员合计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队伍,为了抓好这个队伍的管理,我校遵循“热炉法则”之外,还形成了竞赛机制,每月评选“最佳员工”、“美丽窗口”,倡导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勇创“好爸爸”、“好妈妈”形象。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成为了白沙中学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创建“文明寝室”,愉悦学生精神
(一)节约支出,改善住宿条件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白沙中学节约支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学校投入150万元,新建了一幢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把破旧铁床换成了新铁床,把竹铺板换成了木铺板;给每个寝室安装了电扇和标准的储物柜;保证了学生有热水泡脚;每层楼安装了亲情电话。每一个学生无不是欢笑着住进了公寓,都说“比家里还好”。
(二)整理内务,体味军人情怀
七年级新生上学的第一节课就是军训课,每一位新生都要学习军人整理内务,学唱寝室文明公约三字歌:俗语云扫一屋平天下白墙壁清蛛网勿涂鸦湿衣服洗脸巾齐悬挂日用品摆整齐勿乱拿叠被子成方块学军涯散衣物装进包勿乱搭窗床前被单开寝安家值日生寝室长楼管抓整内务创文明靠大家!
集体打造三线式寝室:漱口用具和洗脸洗脚毛巾分开有序成一线摆放;脸盆、水桶、开水瓶成一线摆放;被子、枕头成一线叠放整齐。
这就锻造了学生的军人素质,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制而有度,彰显人性管理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寓管理制度。如《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员职责》、《宿舍内务卫生标准》、《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等,各年级按照制度开展日查、日评,周查、周评,月查、月评,一学期总评,这就明确了在宿舍内学生应该严格遵守的方面,又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创作想像的空间。
(四)“我的寝室我做主”
“寝室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学校更多的是把这个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充分相信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投身到创建“文明寝室”的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享受成就感,在这里把他们的杰作公布出来,以飨读者。
(一)每个寝室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如文明轩、温馨居、快乐斋……
(二)学生们发挥想像自由装饰,走进他们的“卧室”或温馨或华丽或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三)许多学生把自己的座右铭制成条幅贴在床头,激励自己。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身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解决对策
0引言
电力安全运行水平的高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决定着供电的可靠性,基于此,必须加紧做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这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影响电力安全运行的因素有许多,因此开展电力安全运行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对影响电力安全运行的各种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1电力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属于资金、资源以及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电力企业人身安全管理是专门为了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而设立的,经过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目前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由此可见,对于电力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发展基础。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管理是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零事故”成为电力企业发展追逐的最终目标,电力企业仍然收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生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环节。
2.1安全管理覆盖面不够
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而是尤其行业上的特殊性,这是因为电网管理设计到了工、农、商等行业,包括有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环节,这样复杂的系统和巨大的电网都给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基层的电力网络由于面积大和网点不集中,再加上设备陈旧老化的问题,都会出现安全管理的覆盖率无法达到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2.2员工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通过对一些较为常见的电力安全事故系统的分析后得出结论:大部分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员工的工作疏忽,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重复性高,运行、定检、维护等工作每天如此,比较枯燥,这就成为了员工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教育,但是由于某些员工抱有侥幸心理,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深刻,经常会造成一些因常识性错误引发的安全事故。
2.3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领导者重生产轻安全,紧抓经济效益、放松了安全教育,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些企业即使使用规章制度,也不够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起到指导员工安全生产和约束员工不犯错误的作用。二是一些电力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态度流于表面,在某些基层单位甚至只是在开会的时候提一提,缺乏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重视,更是缺乏监督检查力度,这样不作为的态度使得企业责任机制不够完善,也给日常的生产造成了隐患。
3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根据我国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对目前电力企业人身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3.1完善电力安全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有效实施人身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抓好人身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确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在组织架构中位置的重要性,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上下协力,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二、将安全意识真正贯彻到各班组各员工,让他们在工作时提高安全意识,在班组会议的时候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以及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三、制定出《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管理考评制度》、《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杜绝事故隐患方案》、《两票管理制度》等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如果遇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处理。严禁麻痹大意和习惯性违章,遇到此类员工要对其批评教育,严重者可以开除处理。对于一些高危作业的部门,需要加强该部门对于危险的预警能力,及时整理和分析危险点的管控措施,以便建立起相关的隐患数据库,并建立起实时更新和跟踪制度。
3.2构建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
在安全管理教育方面,要严抓麻痹大意和习惯性违章这类违规行为,安全管理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真抓实干,不流于表面。这样的管理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从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上共同实施安全教育。除了要求员工从思想意识上接受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更要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从专业的角度来提升一线生产员工的操作水平。二、针对电力事故认真分析,将危险点和危险源严密分析以后再进行控制,准确切入问题点,严格杜绝违规违纪情况,总结事故发生的经验教训,杜绝相同事件的重复发生。第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尤其是一线生产员工,更要培养起他们的安全意识,因为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上去,企业的安全系数就会提升很多。通过培训,对安全意识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安全设施按照标准摆放,施工现场布置有序,材料定位,作业规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3.3加强制度落实和责任定位
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流程的执行要严格按照“事前教育、事中预防、事后抢修”的流程进行,将制度和责任落实到个人,将安全措施实施到位,从而能够将安全管理流程全面和全方位、全过程地监督执行。首先,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将日常的生产和管理中涉及到的每个岗位部门、每个员工都要安排到位,制定第一责任人制度,以便做到安全管理责任精准定位,并根据日常考核制度以及奖金福利等来与安全责任挂钩,使一线员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其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日常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对班组进行安全知识考试,不通过的员工需要脱岗学习合格以后再上岗工作,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控制,是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4结语
电力企业是国家支柱型企业,它承载着保卫国家电网安全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重任,并随着国家所提出的建造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国内电网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输电等级也在不断提高,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特性也更为复杂。因此,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将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要想把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依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奋进!
【参考文献】
[1]张友山.狠抓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J].当代矿工,2013,7.
[2]谢森.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2012年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
一、减少企业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增加企业维修设备的开支,还会影响正常生产工作,集成度越高的设备,在生产中担当的角色就越重要,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影响一条生产链无法正常生产,这也就是说一旦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的经济收益就会出现相应的缩减,因此强化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经济收益缩减,保证企业的正常收益。
二、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强化对策
1.企业全员参与管理从实际角度出发,基层员工接触生产设备的时间是最长,次数也是最频繁的。但是基层员工的技术水平有限,对设备深层次了解程度不高,所以提高化工设备的管理质量,不能仅仅依靠企业一线员工,要发动全体员工投入到化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中来,其中基层员工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懂得生产流程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生产设备工作原理的了解。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清楚设备内部的构造。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监督力度,从制度上提高员工对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
2.提升预知维修设备水平所谓的设备预知维修水平,指的是对设备出现故障前某些物理表征的准确判断,对于设备的管理不能等设备出现故障后再去处理,要能够对故障作出一定的预先判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要注意多观察和记录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物理表征,定期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提高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质量。
3.设备管理制度要注重实效石油化工企业从生产性质上来说,属于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企业。因此制定严格的生产制度对保证石油化工企业正常生产是至关重要的,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只是走形式,一定要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切忌照搬照抄,设备管理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生产才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企业管理人员要下基层了解实际生产状况,随着设备的更新,管理制度也要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设备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察,将员工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了解程度与其奖金挂钩,提高员工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并且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不按照制度生产的员工,要严肃处理。
4.注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近年来不断提倡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科学对待机械设备的运用工作、企业要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选拔出一批会技术能核算的人才。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管理研讨大会,不断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地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的理论知识的水平和实际操作地能力。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来说,要自觉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要强化自身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建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和心态,彼此之间要相互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总结语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建设资源,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只有不断的强化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正常生产。我们要基于现有的化工设备管理水平和经验,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思想,不断创新管理策略,最大程度的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我国经济建设能够持续平稳发展。
作者:李爱军 单位: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牡丹江分新能源公司
通过系统的培育,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比较系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酒店的管理方式不再是制度化的管理,而是文化式的管理,使酒店和员工由雇佣和受雇关系转换成了伙伴关系。
2人性化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在酒店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到酒店管理当中,是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人性管理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2.1在酒店管理中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在酒店当中,处于一线的员工相当于酒店的形象代言人,从宾客进入酒店的一刻起,一线员工就全程为宾客提供服务,其表现对于酒店的形象至关重要,因此,要提高一线员工服务水平,使酒店管理达到新的高度,让一线员工心情愉悦地为宾客服务,在面对宾客时,始终保持微笑服务。在进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酒店管理层要从以管理者为中心进行管理,转移到以员工为中心,这种转变是至关重要的。酒店管理层在对酒店的计划、目标、决策和指挥等管理过程中,始终要以人为本,酒店要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例如,设立酒店总经理信箱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让员工向公司提出有利建议,为了提高员工的参与度,酒店还可以特别设立员工建议奖,使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酒店管理者关心各级员工,充分调动酒店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2规范酒店的各项制度是酒店管理的基础
每一种管理,都离不开制度规范。缺乏制度的管理会导致人性化管理没有原则,久而久之会暴露人性弱点,引发不理,导致酒店管理进入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性化管理离不开制度,但在制度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人在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既约束人的行为,又能够发挥员工的能力。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酒店管理制度的最佳选择。
2.3酒店员工培训提高酒店软实力
要及时对酒店员工进行培训,提升酒店形象,提高酒店管理水平;同时,也留住酒店最好的员工。酒店要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引入培训机制,使员工看到未来发展方向,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通过培训使员工具有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按要求完成酒店的计划和目标,对于酒店的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4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管理的必行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代工生产;生产线管理制度模式
“代工生产”是近年来北部湾地区兴起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它的做法是学校引进企业生产车间进行“代工生产”,学校提供所有的人力资源,以学生作为一线生产工人,生产出达到企业要求标准的产品,企业收购所有的合格产品并支付合理的报酬。因此探索和初步制定本校校企合作“代工生产”的生产线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统一的办公作风,体现了严谨的办公纪律,体现了全员服务的协作意识,体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对“代工生产”的生产线管理更加严谨和规范化,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初步制定。
一、我校校企合作“代工生产”的生产线办公室管理制度的初步制定(试行)
第一条员工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上下班时间按现有规定执行。第二条上班考勤后不得随意外出,如确有需要须向值班领导报告。第三条不得将可能影响办公环境的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办公室。第四条员工上班是必须着装整洁、得体、不准佩戴夸张、异类、过大的饰物上班。整体形象符合北职校日常工作中的仪容仪表要求。第五条
办公时间因私会客需和值班领导报告,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因私打电话必须简短。第六条上班工作时间内办公区不得大声喧哗、嬉笑打闹、聚堆聊天;任何时候不得使用不文明语言和肢体动作。第七条上班时间内不得用餐、吃零食;第八条个人所属的桌椅、设备、垃圾桶由各使用人自行清洁;部门所属的存储柜、文件柜内部由生产线主管指定专人负责整理和清洁;第九条生产车间环境要求;环境整洁、摆放有序;随手清洁,及时归位;生产车间内不得摆放鞋、雨伞等有碍形象和环境的杂物(鞋、雨伞存放于指定场所);严禁随地吐痰、乱丢纸屑;垃圾桶不超过3/4满。第十条生产办公区域、公用区域严禁吸烟。第十一条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不得带有酒精状态上班。第十二条下班、或离生产车间30分钟以上的,须关闭不使用的电器、电灯等耗电设备;现金及贵重物品等须锁入保险柜或抽屉内,关窗、锁门后方可离开。第十三条遵守保密纪律,保存好各种文件及技术资料,不得泄露生产机密。第十四条生产办公区内不得擅自添加k公家具。第十五条爱护学校财产和设备,发现损坏及时向办公室保修,无法修复的应注明原因申请报废;因故意或使用不当损坏公物者,应予以相应赔偿。
二、我校校企合作“代工生产”的生产线员工管理制度的初步制定(试行)
第一章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一、员工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法令。二、员工必须要爱校如家的意识,树立“北职是我家,作好靠大家”的文化理念,关心和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公共利益,忠于职守、快节奏、高质量地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员工必须努力学习政治,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算提高政治、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四、员工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作有进行评议和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力,对管理人员的违法违章和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五、员工可按本生产线制度规定,享受劳动、工资、福利等各项权利的待遇。
第二章劳动纪律
一、按生产线设定的各岗位的工种要求,依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怠工、不旷工、不离岗串岗睡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事离岗要请假并经批准。二、尊重上司,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各岗位工作要互相衔接,交接班要严格按要求进行,不要把未完成的工作留给下一班。员工应无条件服从工作分配、调动的指挥。三、员工上班时间及进出厂区必须佩戴工作证。工作证必须正面佩戴于胸前位置,不得挂于衣袖、衣脚等其他位置。工作证统一由行政办公室办理、发放,如有损坏或遗失,需向行政办公室申请补办。员工工作证不得随意徐改及转借他人使用。四、员工必须高度集中精力、认真负责地进行工作,工作期间,忠于职守,不干私活,不吃零食,不打闹嬉戏,不大声说笑、喧哗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节约原材料,爱护设备、工具等一切公共财务。因不按操作规程和生产要求操作而造成问题或事故,当事人要作相应的赔偿和受相应处分。五、员工应自觉做好文明生产、文明办公,时常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维护学校良好的形象。六、员工应忠诚学校,保守本生产线的技术、商务等机密。七、客人来访,笑脸相迎,请字当头,热情接待;客人辞行,以礼相送,须说“再见”,“欢迎再来”,“一路顺风”等礼貌语;洽谈业务时说话和气,举止大方,处事慎重。
第三章考勤、请假和加班制度
关键词:激励机制 精益管理 考核标准
1.正向激励机制引入的背景
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875年,历来重视基础管理工作,近年来更是通过优化各种激励机制,把精益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整个价值链条,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在实行精益管理之初,直接引入了常规管理的负激励机制,负激励机制作为一条“止步线”起到规范控制员工行为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精益工作的深入,其正面作用越来越小,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实施精益管理常态化检查、评价后,对存在的问题直接扣除绩效工资,导致员工抵触,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阻碍了精益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总结负激励机制制约精益管理工作的问题,发现精益工作中激励机制应用的不合理性是问题的主要根源。以一线员工的工资计算为例:
第一,负激励机制下的一线员工工资的工资公式如下:
工资总额=计件工资+精益评价扣除工资额。
精益绩效工资系数为负数,出差错后精益评价扣除工资额为负,无差错为0。
执行结果显示经济管理是导致工资下降的直接原因。
第二,正向激励机制下一线员工工资的工资公式如下:
工资总额=计件工资+精益工作绩效工资。
精益工作绩效工资=好评工作项X好评项系数+差评工作项X差评项系数。
精益工作绩效工资将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效果进行计算。做得好,精益绩效工资为,在计件工资基础上增加,做得一般,精益绩效工资为0,做得特别差,便得出负数。
执行结果显示干得多贡献大、工资高。
综上所述,负激励机制使员工在实施精益管理付出努力时,没有相应回报。因此,要更新思路,在原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以精益工资为抓手,有效引入正向激励机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的管理体系。
2.正向激励机制体系构建
2.1建立严密的精益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要完成“落实责任、创造价值、正向激励、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目标,必须做到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责任清楚、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每个人的责任、指责、岗位明确。为此,建立了从总经理、党委书记及分管领导,到职能部门干部职工、所有成员单位职工的精益组织机构,包括精益工作领导小组、精益办公室、组成单位,并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在精益管理落实、推进工作中的任务。实现精益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2.2构建有支撑、能执行、见实效的精益管理制度及标准体系
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完善制度体系,以更好的促进精益管理落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精益管理战略落地的基础和保障,但有利于企业整个价值链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要靠精益管理来完善,两者不但相互促进而且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企业在推进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过程中,首先,从上到下由顶层设计到一线实施分三个层次改善不增值环节、完善制度体系:
第一层、指导文件,具体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规范和制度要求等组成。领导小组执行,确定本企业精益工作任务。
第二层、实施文件,由精益管理检查标准及精益管理考核办法。精益办公室负责执行。
第三层、操作文件,由企业各专业归口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组成。中层管理人员根据实施文件涉及的精益管理流程,完善本单位的精益管理制度。
完善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标准,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工作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标准是明确企业精益管理过程中,各环节员工人员及工作安排而制定的,用于规范员工行为、优化岗位操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力支撑。为规范各环节的管理行为及实施准则,修订完善了《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标准》,将管理各环节内容纳入标准,旨在增加管理重点、难点的重视程度和检查考核力度,使之成为改变员工不良工作习惯的行为规范。
2.3完善考核流程,加强督导,形成制约机制
企业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是各专业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制定的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标准,对企业各生产经营单位精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的检查、评定,以得分形式进行排名,并取得相应等级的精益工资。职能部门精益工资专设与生产经营单位精益工资水平挂钩的专项精益工资,并与督导组考核评价情况挂钩。为使职能部门每月的精益检查、评价工作真正反映各生产经营单位精益工作水平,精益管理督导小组每月对职能部门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结果作为职能部门精益工资的依据,精益督导小组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职能部门检查评价工作的落实,真正实现了相互制约的个性化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机制。
2.4主动申报,实现“要”为“我要干”
生产经营单位精益工资的取得是通过自查、申报、职能部门精益检查评价得分、问题整改这一流程实施情况所确定,在检查、评价流程中,申报考核等级是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最主要的实施环节。按照精益管理检查、评价标准将精益工资分为五级(见表1),各单位要根据自查得分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综合考虑,提出下月精益工资等级申报标准,达不到申报等级就拿不到精益工资,所以,生产经营单位常重视下月精益工资等级的申报。
2.5多种方式激发工作热情,推动精益管理战略落地
企业每年都会进行表彰活动,以荣誉激励形式增强员工归属感,设立合理化改善、精益管理创新、质量、营销等专项奖励等,激发员工热情和创新意识,引导员工立足岗位、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积极作为,从岗位创新的角度,使企业在科技进步、工艺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减少浪费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实现精益管理战略落地。
3.实施效果
正向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企业员工对精益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规范了员工不良习惯,提高了生产效率,形成了稳定和谐、持续改进的新局面。
3.1精益管理落实见实效
5S管理工具应用:企业运用5S管理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现场、库房、休息室、工具柜进行整理、整顿,制作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基准书,运用定置管理制定生产现场定置图。
目视化工具应用:生产各区域增设目视化管理看板,使得管理更加顺畅、便利,促进了基础管理的提升,有效增强了管理指令的落实和执行,节约了管理成本。
TPM设备自主保全:以企业密封胶公司为例,通过实施TPM活动,设备可动率得到显著提升。
3.2经济指标改善
2013年,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60871万元,实现利润(补贴前)230万元,同比增长232.18%;全员劳动生产率16.75万元/人・年;成本费用率99.67%,同比降低0.64%;制造成本率92.88%,同比降低0.05%;存货周转率26.65%,同比提高1.13次。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价值创造,通过市场拉动式的技术创新,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6488万元;
通过一年来“增收节支”活动的有效开展,全年节支增效280万元;
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进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扩大了“山泉”品牌的知名度,2013年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
4.结语
通过修改精益管理的激励机制,形成了班组自查、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定期监督检查、企业定期抽查的工作流程,使得一度遇阻的精益管理工作得以实施,而且,经过各项制度标准的不断完善,公司的精益工作已进入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一、当前中小企业计量器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缺少专业培训多数企业只关心所使用的计量器具配发是否到位、使用是否顺手。由于缺少专业的计量知识培训,并且在岗位设置上缺少专职或兼职计量器具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不掌握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有效的判断方法,出现强检设备到期未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处理。2.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保障计量器具作为有法律规范的专门工具,在多数企业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出现使用维修没有准确有效的记录、检定测试没有专门计划、维护费用得不到充足的资金保证等情况,导致计量器具管理不科学、不规范。3.忽视计量数据的应用企业对计量器具检测报告的应用局限于根据结论判断其技术状态,进而决定该器具是继续使用、维修还是报废。企业不了解检测数据的应用价值,缺少对检测数据所包含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的动力,对于改进计量管理与提高管理效益、产品质量的关系还缺少必要的认识。
二、改进建议
以A企业改进企业内部计量管理工作的案例数据为例,笔者提出一些可供中小企业参考以提高计量器具管理的实践方法。A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由于使用的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数量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是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初期,计量器具的信息处理主要以人工管理方式为主,统计周期长,信息更新速度慢;计量器具检测主要依据生产时间确定,随意性大,漏检、超期、未检现象普遍存在;计量器具的日常使用不规范,一线计量器具故障率较高,因送检不及时难以被发现。随着企业发展,要求产品向中高端领域升级,急需在质量管理方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1.引入专业力量进行管理咨询A企业邀请一家咨询公司B对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咨询服务。其间,B公司针对A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提出了包括岗位设置与管理职责、计量器具与实验室管理规范、人员培训要求与计划等9方面的管理建议,梳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13项。2.组织计量基础知识培训对与计量工作相关业务部门的全体员工开展普及性的计量知识培训,包括计量管理体系设置、计量管理制度内容、计量器具管理基本要求等,提高员工的计量管理意识,并将计量管理知识作为基础内容纳入该部门入职培训范围。区分业务岗位,组织针对性业务培训:一线操作岗位人员熟悉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管方法和要求;内部实验室工作人员熟悉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标准设备使用操作规范;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计量器具选用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规则;管理人员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计量管理监督检查规范。实施培训后的一年,A企业一线岗位的计量器具故障率由原先的37%下降至21%,计量器具按时送检率由40%提升至78%。3.建立适应企业实际的计量器具管理方式(1)分类管理A企业参照咨询建议,在综合评估所使用计量器具的性能要求、工作环境以及使用频度等因素后,将器具划分为重点管理的A类、日常管理的B类和一般管理的C类三大类,在分管人员、送检方式、检测要求、替代品储备等方面予以区别对待,并在相关法规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延长检定周期合理缩减计量工作量。分类管理实施后,因计量器具管理消耗的人、财、物等成本支出相比之前降低17%,因计量检测与生产安排冲突导致停产的时间消耗降低约20%。(2)信息化管理A企业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建立简明的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不同部门设置专人负责更新计量器具信息,从而得到最新的计量器具汇总信息;利用软件自带的数据筛选、排序、条件函数选择、数据透视表等统计工具,通过加入简单的VBA处理程序,生成供企业不同管理层级快速了解内部计量器具基本信息的台账版本,并实现计量器具类别查询、技术状态预报、周期送检提醒、所需备品数量与状态提示等功能,为计量器具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相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信息汇总与处理时间缩短约70%。4.挖掘检测数据价值(1)合理确定计量器具检定周期A企业通过对同类计量器具历年的检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有关计量法规规定范围内,对企业内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进行重新规定。对需要强制检定、划为A类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不少于现行规程规定;约10%的关键计量器具,通过缩短检定周期以提高产品质量;约95%的B类延长检定周期至原周期的1.5倍,C类计量器具取消周期检定规定,采用临时抽查与一次性使用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其技术状态。检定周期重新修订后,企业一年内检定费用支出综合减少约23%。(2)为生产线工艺改进、供应链管理提供信息以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为例,A企业通过B公司的数据分析增值服务项目,对生产线仪表的历年检定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不合格压力表的位置与数量占比分布,以及合格压力表的测试数据偏差趋势预测,发现生产线中此类仪表出现故障率较高的部位。通过分析故障原因,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并改进相关的维护管理方法,使得仪表故障率下降17%,生产线停工时间缩短10%。此外,对仪表检测数据以供应商为分类条件进行横向比较,得到反映不同厂家产品在类似工作环境中的合格率比较数据,为采购部门的供应商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作者:魏群 单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