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烘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释义不同: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通过对周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衬托是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2、用法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即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衬托是两个事物,其中一个事物强调出了另一事物的好与坏。强调该事物的好为正衬,坏为反衬。
烘托的种类:
1、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2、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3、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比和兴
按朱熹的说法,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实际上,比就是比喻、比拟,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说其他事物,以引出诗歌后面要说的内容。从古诗鉴赏看,比和兴在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作用也很大。例如《诗经・氓》,就采用了比兴的表达技巧。诗中三、四章的开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以女主人公常见之物起兴,桑叶由光鲜到黄落比喻女子青春逐渐消逝,或是爱情由盛而衰,可以说起兴自然、比喻贴切。由此可见,比运用在诗歌中,可以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变得熟悉,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如此,形象的比喻还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如屈原的《离骚》,为了表现诗人自己的高洁品质,作者拿“蕙”、“峨眉”、“芙蓉”来比,具体形象。用“鸷鸟之不群”比喻君子不能跟小人同流合污,用“众女嫉余之峨眉”比喻许多小人对君子的造谣、诽谤,其忧愤之情溢于言表。兴在诗歌中,有的是先言他物,引起下文;有的是先言他物,起比喻、烘托的作用。如《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托物起兴,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焦仲卿和刘兰芝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殉情的故事,为全诗奠定了徘徊顾恋的感情基调。
二、委婉和直抒
委婉的主要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言外之意仍得于作品中语言文字的触发。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中,词人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加入了自己浓重的感彩,使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合交织,读者可由此想象到词人的寂寞伤情。而词人正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启发读者的想象,来表达作者沉痛至深的感情的。直抒胸臆也称直接抒情,这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三、想象和夸张
艺术想象和夸张是构思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个常用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通过大胆、奇特、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夸张,成功地塑造了许多瑰丽多姿、意义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自然景物、幻觉感受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描绘,构成了奇异美妙的梦幻仙境。再如《蜀道难》中,通篇使用恣肆的夸张,不仅把蜀道的险峻艰难和祖国河山的奇伟壮丽形象地呈现出来,而且造成了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和强烈的艺术气氛,读之使人惊心动魄。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的想象和夸张真正做到了“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四、渲染和烘托
渲染和烘托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们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描写送别的环境:秋雨蒙蒙,暮霭沉沉,在送别的长亭边,寒蝉一声低一声地鸣叫。作者通过这些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严妆”的描写:“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作者不惜笔墨,精雕细绘,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口、至步态,渲染了刘兰芝被逐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谴责。可见,所谓渲染,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和琵琶的美妙动听。
五、虚和实
虚和实在古代诗歌中使用,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以银河比庐山瀑布,为虚写。
六、用典
请看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小说《芦花荡》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段环境描写,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阴森黑暗的大苇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冀中平原的水乡。“阴森黑暗”“敌人”“炮楼”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险恶的时期。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环境描写也有同样的作用。“四下里一片沉寂,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广场”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这段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沙皇军警制统治的社会的萧条败落,同时也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二是渲染营造气氛,为后边的内容作铺垫。“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战争气氛,而“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白天连鸟儿也要躲避炮火,烘托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这些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为后文描写老英雄的传奇行为作了铺垫。《斑羚飞渡》中的环境描写也有同样的作用。“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就渲染了一种神奇的氛围。
三是象征和暗示。“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苇子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苇子也象征着白洋淀人民,暗示着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充满了意志和力量。鲁迅的《故乡》中的一段环境描写也有同样的作用。“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个神奇的境界,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征,是理想生活的象征,是作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我们再来看《芦花荡》的一节环境描写:“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此段对芦花的描写有以下两个作用。
一是烘托人物心情。此段描写的是老英雄把敌人置之死地时看到的芦花也是无比美丽的,表达了老英雄报仇后内心的轻松愉快。《羚羊木雕》一文中,“我”从万芳家出来后,“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冷冷的月光烘托人物心理的哀伤。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处景物描写亦有这样的作用。“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二是表现人物性格。这段景物是通过老头子的视角写出的,表现了老头子镇定、乐观、充满自信的性格。
环境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再来看看《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作者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故事中的许多情节,都被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因为“热似火”,所以众军汉肩挑重担,苦热难熬,一路惆怅不已。因为天热,所以不“趁早凉走”却“正热里”行路,因而引起抱怨。因为“红日当天”“热不可当”,所以行至黄泥岗,见到松林,便要歇凉,死活不走,杨志和部下的冲突也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天热,所以口渴难耐,见到酒就要喝,最后杨志自己也喝了半瓢。因为天热,所以晁盖等人装作歇凉,然后争先喝酒也毫无破绽。总而言之,吴用用蒙汗药智取的计策,就是根据炎热的气候条件设计的。写炎热,才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可见,这里的环境描写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斑羚飞渡》中的环境描写也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对神奇绚丽彩虹在不同情境中的三次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地位,即社会阶层。而每个人又都体现了社会阶层的特征。社会是人具体的存在体现,社会群体的活动,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民俗的,地域的,流行的等都会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产生影响。当社会大动荡时,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这个环境甚至对于人生价值的形成都会产生长久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小说艺术价值体现在有无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以及它能否充分展示历史真实和民俗真实,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在回答其作用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小说的环境情况描述分下面两部分:描述自然环境情况,描述社会环境情况。社会环境方面的描写其功效是凸显时代特点、社会大环境情况等。如下作者就小说中自然环境描述的功能展开讨论。
一、推进小说场景更好的衬托出来
小说中人物的详细行动一定要有特别的场景。有一些情况下要想凸显人物,或是把主题表达出来,就需要将场面中的自然景观实施恰当的描写,这样会达到烘托场面气氛的效果。比方说叶圣陶的《夜》这篇小说之中,有如下一段描写:“远方的树木与建筑物的黑影一动不动,仿佛怪物一样排列着阵势。偶尔会出现两三点萤火虫飞起来又落下,这不是鬼在跳舞”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详细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把刑场阴沉可怕的环境烘托出来,使人不寒而栗,心生恐惧。
二、推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好的衬托出来
在一个好的小说当中,情节的连续与环境情况描述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情况描述离不开情节,情节的向前发展又必不可少环境情况的描述。小说《边城》中有这样的句子:“天慢慢的黑了,其他的雀子几乎都休息了,唯独杜鹃叫个不停。石头泥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草木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此时都散发着一种热气。空气中混杂着泥土气味,有草木的气味,还混有多种甲虫类的气味。翠翠望着天上的红云,耳边响起渡口飘来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燃起薄薄的凄凉。”小说中的翠翠正处于对情感很朦胧的年纪,她对爱情既有渴望又有担心,不乏忧伤之感。这个时辰在渡船上忙个不竭的爷爷,也轻忽了她,杜鹃在旁边没完没了的叫,土壤、草树的气息与甲虫类的气息夹杂在一起,经商的人叫卖声不竭,如许的环境情况加倍地烘托了翠翠焦躁的心理,在此篇小说当中环境情况描很好的烘托了人物心里转变,同时也把人物的表情凸显出来。
三、推动小说主题的深化
对小说的主题实施剖析,主要就是围绕人物和情节的描述进行的,但是对环境分析也是凸显主题的一个主要的途径。比方说老舍所写的《骆驼祥子》,为达到凸显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劳作的目的,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凄凉处境表达出来,老舍将酷日和暴雨之下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烈日当头的马路上人们都感觉到要喘不上气的情况下,祥子却在路上为了多挣点钱拉着车飞奔;在暴雨之中,路上的人都四处寻找暴雨的地方,祥子依旧在路上拉车挣钱,这一系列的环境情况描述,将祥子辛劳劳动的景象与勤奋的性情凸显出来,进而将旧社会劳动人民凄惨的生活情况的主题凸显出来。
四、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延续
情节的向前发展和连续和环境情况描述之间存在必然的干系:环境情况描写主要是为情节的延续服务的,情节的向前发展过程中环境情况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情况描述可增进故事情节的连续。比方说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句子:“秋天的后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露脸,只留下一片乌蓝的天;什么都睡着了,除了夜游的事物。”这是文章的首句,将天亮之前最黑暗时刻的特点描绘出来: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仅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表了然全部文章的豪情基调,经由过程描述四周事物一副死寂的模样,将华老拴繁重的表情凸显出来。此后文中还利用“黑沉沉”“灰白”等词语描写了路,更是强调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我们也不难感觉出来这个人出来的目的,所要做的事情比较恐怖,这样为以下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对于接下来的买人血馒头的事件心理上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形式比较多样,我们可以经过对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感悟作品的内容,体会艺术之美。
作者:牟小斐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关键词】环境描写 特点和作用 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
教学目标:
1.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程序: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先来看文章的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为何不取名“林教头山神庙复仇”或“林教头枪挑陆虞侯”?下面我们来分析“风雪”的妙处。
2.赏读本文
2.1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风雪描写并朗读。
2.2 作者是如何描写风雪的?
①学生讨论;②师生总结:主要是正面和侧面对风雪进行不同角度的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3 描写的风雪有何特点?
明确:越来越“紧”(风大雪大)。
2.4 师提问:“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3.课堂延伸
3.1 温习课本。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渲染一种阴暗、凄清的气氛。同时通过环境描写反映时代的沉寂、肃杀。
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鲁迅《药》)
烘托了环境的荒凉与阴冷,反衬人物的失望与茫然。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鲁迅《祝福》)
呼应开头,用沉闷的祝福环境来反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同时烘托作者愤激、沉痛的心理。
“那荷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突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
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孙犁《荷花淀》)
突出积极昂扬的喜悦之情。
3.2 师问:我们是怎样得知这些作用的?
明确:①景物本身的特点:颜色、线条、音韵、气味……;②景物修饰的对象:人、物;③景物在文中的结构作用:铺垫、对比、呼应、蓄势……
3.3 习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阅读中的景物描写特点及其作用分析训练。
4.课堂小结
出色的景物描写,能渲染浓重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思想、性格、心理、情感、身份……),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真实的反映社会背景。
5.作业布置
课后第二题。
附:板书
正面描写侧面衬托风雪渲染浓重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的特点:颜色、线条、音韵、气味……
关键词 室内照明;光环境;照明艺术;
中图分类号T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141-02
室内照明是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室内的照明设计可以营造出不同室内环境的气氛、表达空间形态。室内的照明可以营造出室内环境的气氛,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室内照明设计的艺术设计以及在生活中的处理方法。
1 室内环境照明的艺术设计
1.1 照明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室内环境气氛除了受建筑规模、房间功能、室内装修等内容的影响外,与灯光照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照明方式、光源类型、灯具形式、艺术处理技法等内容,这些因素为创造室内环境气氛提供了充分条件,合理运用各个因素的变化,就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室内环境气氛。要创造一个使人感到舒适的、良好的视觉照明环境,还需要注意适当的亮度分布,室内亮度变化过大,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甚至造成眩光,但过分均匀的亮度分布反而会使被观察物的清晰度降低,且使室内的气氛过于呆板。为了更好地满足照度适当、合理分布亮度、灯光的方向性好、色彩协调、照明设计安全可靠和经济美观等要求,室内环境照明还应注意综合考虑灯具的各种因素,如光的特性、光的分布、装饰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及使用灯光的针对性,整个环境照明和重点对象照明最好有分工。另外考虑白天和晚上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晚上开灯后的效果,和白天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与其它装饰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统一性。
1.2 室内照明艺术表现。
人工光源的选用影响着灯光的艺术效果,在构成室内环境的诸因素中,灯光是能够为人们敏锐地感觉到的因素,它既能形成宁静舒适的气氛,又能烘托欢乐、热烈的场面;能产生庄重肃穆的效果,也能制造豪华富丽的气氛。在选用光源时,应该按照房间功能、照明方式、灯具形式以及要求的环境气氛全面进行考虑,从而选用最适当的光源,以便控制整个室内的光环境。在室内空间中可利用光源的光强、颜色和显色性,使室内空间出现色彩丰富的环境气氛,表现出灯光的艺术效果。在现代室内装饰照明艺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是混合照明方式,把整体照明与局部照明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照明的基础上加强局部照明,使室内环境产生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效果。
2 家居空间照明的处理方法
在家居空间设计中,进行照明设计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在考虑使用功能的同时,利用不同的人工照明方式、光照亮度的变化、光影的分布来美化环境,烘托气氛,增强空间感觉。照明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也应注重实用性。
2.1 客厅的照明处理
客厅作为家庭的起居中心,又是接待客人的交际场所,照明环境应该较为明朗、高雅、柔和,以体现出主人的好客。若以大功率的吸顶灯作为基础照明可以变得更加明亮,而落地灯作为辅的光源,一般摆放在客厅的休息区里和沙发茶几配合。灯光的颜色以橘色,淡黄色等中性色或是暖色为主有助于营造舒适温馨的气氛。另外客厅的灯具应该和客厅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客厅的基础照明应该位于客厅的中央位置,它的照度应该能满足客厅各个角落的照明需求,可以采用可调光度的灯具,通过这种设计来调节我们的心情,满足各种活动的照明功能需求。
2.2 卧室的照明处理
卧室是人们休息、睡眠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私密性,这时的照明设计应柔和、温馨,以使人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应尽量采用暖光色源。降低室内整体照度并尽可能采用局部照明,在床头设壁灯,可以方便睡前阅读使用。而利用壁灯向上照射至天花板产生的间接照明光线则可以使卧室的氛围更加温馨和谐。在卧室里,射灯虽然不是房间的主体照明灯,但是作为一种装饰和辅助光源,却为居室增色不少,它的作用是烘托居室的气氛创造出丰富多彩神韵奇异的光影效果。
2.3 餐厅的照明处理
灯光是营造餐厅氛围的主角,而灯光装饰的焦点当然是餐桌,灯饰一般可用垂悬的吊灯,为了达到效果,吊灯不能安装太高,在用餐者的视平线上面即可,使光线照射在餐桌范围内,可以在划定进餐区域的同时增强食物的美感,提高进餐者的食欲。光线要求色调柔和、明亮和高显色性以突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多使用低色温的白炽灯、乳白灯泡或磨砂灯泡。另外还可以采用射灯或壁灯对餐厅的四壁进行辅助照明。
2.4 书房的照明处理
书房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光线要以明亮、柔和并避免眩光为宜。保证足够亮度的同时,在需要重点照明的部位,如书桌面上,台灯是必不可少的,台灯光线覆盖范围应适当宽些,最好上方荧光灯管配有反射装置。一些台灯采用双灯罩结构,这种灯罩既能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又有一定的透光性能,使用时,灯具的四周形成一个半明亮的过渡区域,人的眼睛不容易感到疲劳。另外,书房不同于卧室或者是客厅,灯光的装饰成分要少一点,更重要是实用性。
2.5 卫浴间的照明处理
卫浴间是家居空间中除卧室外另一个私密性空间,空间的灯光既要做到功能适用又要合理运用。卫浴空间的照明应当由整体、工作、漫射三种功能性灯光结合完成,同时要注意灯具的防水性和安全性是否可靠。在灯饰的选择上,一般整体上宜选白炽灯,化妆镜旁必须设置独立的照明灯,应当直接又明亮,镜子下方可以安装嵌灯,起到补充照明的作用,又营造出了柔和的气氛,还可以渲染出明亮宜人的气氛。
2.6 玄关和走廊的照明处理
在一般的家庭住宅中玄关和走廊的面积都不大,而且缺少自然光源,因此照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精心设计的灯光组合可以使小玄关和狭窄的走廊变得“宽敞”,同时通过焦点聚射营造不同的格调,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光线明亮,因为在这些区域内,人们需要经常走动,所以充足的光照度以及不产生阴影是选择光源的重要数据,通常采用吸顶灯与壁灯或射灯相结合的方式。
3 结论
室内照明艺术不仅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气氛,而且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室内照明,应根据室内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视觉效果及艺术构思来设计。好的光照质量,不仅能表现空间,调整空间,还能“创造”空间。因而现代室内的光照环境设计通过运用光的无穷变幻和颇具魅力的特殊“材料”来创造、表现、强调、烘托空间感所取得的多层次性效果是其他手法所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谢浩.现代家居照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
(2)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3)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4)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
(1)自然景物景物,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本节的描写。如阿Q画押、严监生的二根指头。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如何把景物描写具体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第一.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如《春》中写春花,就抓住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的“颜色”――虹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花的“味”――甜。
第二.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如《与朱元思书》)中写长江水,先写静态的“十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观无碍”,再写动态的“急端甚箭,猩浪若奔”。具体写出了物的多变。
第三 以相关的景物加以烘托。如《十月潭记》中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游鱼”,以及照在潭底的“日光”来村托出水的清澈透亮。
第四 从不同角度描述。对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俯视、仰视、远眺等不同角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从不同角度去描述可使这个物有立体感。如(老山界)先仰视“从^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天到天上… ”:再俯视“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亮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仰生姿,写出^的陡峭。
第五.用动人的全部感觉系统。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相通的,对于不能从视觉角度感受的物,可从别的感觉角度去描写。如《春》中写春风,就运用了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风温柔的特点。
第六 巧用联想、想象。丰富想象可化平淡为奇特、可以使内容更丰富.意境更深。如《济的冬天》中作者把济南城由^围绕的地理环境,想象成小山流满了温情,把济南当成一个婴儿,呵扩看。景物描写 具体化的方法昊锦花
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往往都离不开帚物描写,因为景物描写能巧妙地交代事件发生时间,泼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作者的情感,甚至暗示主题思想。
如何把景物描写具体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第一.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如《春》中写春花,就抓住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的“颜色”――虹的像火.粉的像霞,自的像雪。花的“味”――甜。
第二.动态、静态描写相结合。如《与朱元思书》)中写长江水,先写静态的“十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观无碍”,再写动态的“急端甚箭,猩浪若奔”。具体写出了物的多变。
第三 以相关的景物加以烘托。如《十月潭记》中水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游鱼”,以及照在潭底的“日光”来村托出水的清澈透亮。
第四 从不同角度描述。对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俯视、仰视、远眺等不同角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从不同角度去描述可使这个物有立体感。如(老山界)先仰视“从^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天到天上… ”:再俯视“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亮人的脸,就在脚底下”,俯仰生姿,写出^的陡峭。
一.衬托
《现代汉语词典》:“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这一事物是为了突出另一事物,有主有次;二是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可正可反。
我认为这里面还应有一层意思: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应该是具体的。例如:
裴给事宅白牡丹/裴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说明紫牡丹好看,美;因为争赏者是长安豪贵,可以想象紫牡丹的美主要表现在其外在的颜色和姿态。颜色很招眼,姿态很招摇,美则美矣,但美得俗气。标题是“裴给事宅白牡丹”,写紫牡丹其意就在为后边两句写白牡丹作铺垫,就是为了衬托白牡丹,衬托白牡丹淡淡月光下脱俗的内在神韵!再如: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
机灵的水中小鱼竟敌不过翠鸟,可见翠鸟的动作更迅速,更敏捷。这都是衬托的典型示例。
衬托,从事物的特征相似与否的角度看,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上文小鱼和翠鸟都机灵,是正衬;紫牡丹招摇媚俗,白牡丹淡雅脱俗,特征相反,是反衬。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经常将反衬和对比混为一谈。应该知道二者看似相同,其实有异。
如前所论,衬托有主有次,写那一个事物是为了突出这一个事物。其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作者对“这一事物”的强烈思想感情,从而深化文章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
而对比是将两种事物互相对照,两种事物不分主次轻重。其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鲁迅写到自己憎与爱,但写憎并非是为了突出爱,反之亦然。鲁迅爱憎并举,实在是因为,一个人有爱就有憎,有恨就有爱。从一个人爱什么、憎什么,可知这个人。在鲁迅的爱恨交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社会良知、铮铮傲骨。
从事物类型上看,衬托又有以下三种具体情况。
(1)以物衬物。上边两例非常典型,不再赘论。
(2)以物衬人。请看《林黛玉进贾府》中一段精彩描写: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两句就把林黛玉外在的清丽和内在的脱俗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本写林黛玉,却描写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生动美景,这就是以物衬人,其妙处是不写(不直接表现事物特征)而写(却把事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以少胜多,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下边是一首很有名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歌前两句以桃花之娇艳烂漫衬托女子之美丽动人,可谓千古绝唱!
(3)以人衬人。上文描写林黛玉,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就属这一种。
以人衬人最精彩的莫过于清末小说作家刘鹗在《明湖居听书》中对王小玉(白妞)演奏技艺的精彩描写:
“……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笔者不怕连篇累牍,就是不想让读者错过再次感受以人衬人这种手法的艺术魅力!作者以“男人”的丑陋反衬黑妞(第一个姑娘)的美丽,以黑妞的美丽正衬白妞的“秀而不媚”;以“男人”丑陋的容貌反衬他不俗的演奏技艺,又以男人的不俗的演奏技艺正衬黑妞精湛的演奏和演唱技艺,最后又以黑妞的精湛正衬白妞的绝妙!无处不在的衬托手法将情节层层推进,将白妞的美丽和演奏技艺层层推高,可谓千呼万唤,一鸣惊人!
二.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后来引入文学创作,指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烘托很多时候也叫衬托,但笔者以为烘托和衬托至少有以下几种区别:
(1)衬托是以具体衬托具体,烘托却可以是具体对抽象。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先描写莺莺所见:秋空蓝碧碧,黄花落满地,西风紧紧吹,更有北雁纷纷往南飞。后写莺莺心情:伊人即将远别,不禁黯然垂泪。从凄苦枯索的具体可感的景象到萦绕胸怀却无法言说无可触摸的伤感,将萦绕胸怀却无法言说无可触摸的伤感寄托在凄苦枯索的具体可感的景象之中,其中的妙处真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再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深秋凄凉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醉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心醉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2)衬托与被衬托的具体事物特征具有可比性,或相似,或相反;烘托与被烘托的事物可以不具备可比性,彼此之间仅仅具备了某种关联,构成了某种主次关系。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写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悄然无语,完全沉浸在极具艺术性的音乐中,白居易(还有他的友人)和歌女在音乐演奏能力的高低上没有比较点,他们只是在音乐的演奏和欣赏上构成了关系,写欣赏者的反应是为了突出演奏者绝妙的演奏技艺,也烘托出动人音乐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三.渲染
明代杨慎《艺林伐山・浮渲梳头》:“画家以墨饰美人鬓发谓之渲染。”渲染作为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文章对环境等着意描写,以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如上文《琵琶行》,诗人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
由此可见,衬托和烘托都是由此到彼,言此而意在彼;而渲染是“一个人的世界”,与“另一事物”无关。
但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它们又往往形影相伴,共同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请看下面的叙述,体会三者区别。
《裴给事宅白牡丹》对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的渲染,烘托出紫牡丹的美艳招摇,又用紫牡丹的招摇媚俗反衬白牡丹的素雅高洁。
《陌上桑》对观看罗敷者的神情举止的渲染,烘托出罗敷的绝世美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词人想象今宵分离后酒醒所见,“晓风残月”渲染出冷清气氛,烘托出分离后自己孤独伤感的情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秋怀》)诗人对萧索秋景的着意渲染,烘托出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四.衬托、烘托、渲染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
衬托、烘托、渲染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创作中用得巧妙,可使作品主旨鲜明,极具艺术性;阅读作品时注意它们的运用,可以很好地领略作者匠心,感受到作品魅力,获得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
下面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说明它们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杨闻宇《日月行色》)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标答: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请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景中融情,场面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很明显,“标答”分三个层次,含三个要点:开头两段所写场景有什么特点,这些场景和人物有什么关系,这些场景和人物内在心情品格有什么关系。
第一个要点分析就场景说场景,符合渲染艺术手法的特征。“标答”其实就暗含渲染艺术手法的分析。开头两段要突出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就需要对“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展开描写,着力渲染;换言之,只有对场景着力描写(这个过程就是渲染),才能突出其宁静和谐的特点。
第二个要点由具体的场景到具体的人物,二者具有明净美丽的相似点,很明显是以人为主,以物衬人,“标答”已经点明,无须赘论。
第三个要点分析是由此及彼,由描写具体的场景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抽象的),符合烘托艺术手法的特征。
因此,如果在赏析小说开头两段的妙处时充分联系三种艺术手法,可以形成如下答案:
苏教版必修四72页习题三提到: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点就是点名明情感;染就是景物渲染、烘托这种情感,他指出,《雨霖铃》成功地运用了点染的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技法,用笔将主要线条和轮廓勾勒出来叫点,用笔点缀景物,将背景着色晕染叫染,画家泼墨挥毫,时点时染,交互使用,相得益彰,创作出意境优美的画面。而古典诗词和国画有相通之处,后来的词人将国画点染的技法不自觉运用到词的创作中来,就有了刘熙载用点染评点词的创作。刘熙载认为点即点明情感,染即景物渲染、烘托,强调点染结合,有点有染,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习题三中举例:词中“念去去”点出了别时绵长愁绪,“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描写了想象之景,渲染、烘托离愁别绪,既是写眼前实景,也是写想象别后路途遥远的相思,前程不可预测的愁苦,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念”字写出了别时念念不舍,思来想去的心绪,“去去”二字点出了想象此番行程山调调,水迢迢,行了一程又一程,两人将相隔千山万水的愁绪。这是点,点出了愁肠百结、愁思剪不断的伤感。“千里烟波”写出了广阔的江面烟波浩渺,云雾弥漫的情状,借指路途遥远,相隔万里,而云雾迷蒙,思念难以传达,浩渺江面的烟云像难以排遣的愁云。“暮霭沉沉”写出了江面雾气迷蒙,天色阴沉,乌云压顶,借指别时的心情压抑低沉,迷惘而沉重。“楚天阔”描写了别后辽阔天际,借指内心空空荡荡,孤独寂寥,又借天地广阔无止境和个人漂泊辗转对比,表达了人生孤独渺小。这三种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浩渺、迷茫的图景,把心中迷惘失落、怅然若失和弥漫天地、绵延渺远时空的离愁渲染得淋漓尽致,以景染情,把抽象情感化为形象描述,化景语为情语。
再看前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句,一点一染。凄切指蝉鸣,也指内心凄凉,阵阵凉意点出了哀婉愁苦之情。黄昏黯淡迷茫,秋蝉鸣哀,骤雨初歇,清寒冷寂,写出了别时之景的悲凉,以景染情,渲染分别的凄切,烘托出离愁别绪,这是染。
再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点明了感伤之情,再以景物烘托渲染,有点有染。先说自古多愁善感之人总是在别时格外伤感,再说自己别离之际,正值萧瑟凄凉深秋,这种愁苦比历史上的文人愁绪更深了一层。“更那堪”指更难忍受,心有悲戚,将“伤离别”之情往前再推了一步,“冷落清秋节”是对清寒秋季景物的刻画,冷冷清清的环境似在诉说主人公的冷落凄苦,此句从环境、季节、景物来渲染清寒氛围,渲染的笔墨微妙点出了和情感的关系。
下句的景物点染更具体,更形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把点染的技法诠释得淋漓尽致。先写借酒浇愁,愁情浓烈,想一醉方休,忘记眼前痛苦,摆脱恼人愁绪,这时想象舟行江上,一夜醒来离愁越远越浓,点出了不见恋人的失落感伤、寂寞愁闷更深。再写醒来所见,江边杨柳衰残,破晓清寒,冷风萧瑟,又见一弯残月挂天际。杨柳、晓风、残月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景物,柳是留的谐音,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就表达离别的忧伤;破晓清寒借指心里的孤寒,满月寓意归期团圆,而让美好愿景落空的却是一弯残月。 这三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清秋拂晓时分寂静清幽、萧瑟凄凉的风景画,由景生情,虚实相生,亦真亦幻,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发人联想,韵味无穷。这三句一点一染,以景衬情,具有情感的一致性和意境的浑然性,状难写之景,抒难达之情,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成就了千古名句。
点即点明抽象感情,染即形象的景物描写。点指出了情感、观点,使文思清晰,感情突出。染是使用思想鲜明的景物渲染烘托,需要不留痕迹地融入情感,敏锐的直觉和高超的写作技巧,难度大。点染的关键在于染,以达到情境融合。
点染手法包含“点”与“染”,是辩证统一的两方面。“点”,指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点明文旨;“染”指意象渲染,铺陈景物,景中含情。点笔多议论、抒情,是总起之笔。染笔紧承点笔,运用修辞,调动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景物渲染,是服务点笔的艺术之妙。点染结合,或虚实相生,有声有色,有味有感,妙趣横生;或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层层挥洒,读来清新自然;或深化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含蓄微妙,不着痕迹;或淡点浓染,情景交融,从而达到情境契合之妙境。
黄良才,教师,现居浙江长兴。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叙事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叙事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着重从基本理论、基本训练入手,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学生对此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关键词 叙事类作品 景物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91-02
叙事类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总的说来,其属于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补充艺术手段,对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审美效果,都起着积极重大的作用。具体地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场境,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这个作用多出现在文章开头。如孙犁《芦花荡》中有这样的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里的“敌人”“炮火”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优美的自然景色入境提供了人物活动的场境。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情感、形象。渲染本指国画中的一种技法,一般是在需要的地方浓抹重彩,使画面在某一方面更加突出。文学创作中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形容营造意境。烘托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黑或是淡的色彩点染事物的整体轮廓,使事物明显突出。艺术创造中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它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由此可知,渲染从正面酝酿一种氛围格调,烘托从侧面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的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儿“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的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渲染了明丽轻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又如曹文轩《孤独之旅》,“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无家可归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团团围住,惟恐自己与这只惟一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将嘴插到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这一老一少,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对鸭子浓抹重彩的描写,渲染了空旷无边寂寥无依的氛围,烘托了人物好奇、孤寂、恐惧的心理。再如,孙犁《芦花荡》,“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爱憎分明的形象。
3.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在分析时却不易分辨明白。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推动是指使事物前进,使情节展开,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本是平稳推进或是渐趋平淡,但由于外力的介入加剧了情节的急剧发展。如鲁迅《故乡》中:“这时候,我的脑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邃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子一扭,反从他的夸下逃去了。”这是“我”回忆少年闺土海边护瓜的英雄图,既写出了我对少年闺土的景仰,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为后文写闺土的变化做铺垫。
4.委婉地表现主题,强化中心。这种作用一般出在文章的末尾。如鲁迅的《故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在文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奇异的景色,这与上面的景色并非重复。前面那些描写,是“我”回忆的景象,是实写;而此处“我”憧憬中的美丽景象,是虚写。因为“我”看到故乡萧条、破败之景,深感失望,于是就为故乡的远景勾画了这桢美丽的蓝图,代表了“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在此含蓄地表现了主题,强化了中心而又耐人寻味。
总上所述,叙事类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从思想内容上可归纳为交代、渲染、烘托、铺垫、推动、突旨六个词的基本理论。我们还要从结构、思路上加以分析,大致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个作用由处在文首的景物承担。丁玲《果树园》中,“熟了的果子已经渐渐多了起……从树叶中漏进来的稀疏的阳光,斑斑点点铺在地上……葫芦冰的枝条,向树干周围伸张,像一座大的宝盖,庄严沉重。一棵葫芦冰所盖覆的地面,简直可以修一所小房子。上边密密地垂着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这儿集中笔墨写果园明丽宜人的晨景,给全文定下了欢乐的基调。
当然,文章中的有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多元的,我们要综合分析这样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比如鲁迅《故乡》开头的景物就应这样分析:(1)展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的贫困和破产。(2)渲染了沉寂萧瑟的气氛。(3)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4)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环境。(5)为全文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我们可将叙事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作用的基本理论,可归纳为:首尾作用不一样,首是交代尾突旨。中间问题较复杂,渲染烘托寻常见。铺垫推动要细分,差别全在铺与推。结构思路易分析,基调线索能掌握。这仅为简单归纳,语言的精美,非在下的能力所及。虽贻笑大方,但更寄希望于有识之士能总结出琅琅上中的基本理论。光有理论,缺少训练,是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的。我们还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才能拥有技能,乃至能力。在这方面,我认为应将课堂训练和课外作业结合起来,在结合叙事类作品比较集中的单元(如九年级上第三单元)集中讲练,重点突破,而后指导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具体运用,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一、环境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很易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常见的命题方式: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3、小说几次写到“某某景物”,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自然环境,要善于从时间、地点、行动、季节、气候和景物等描写中揣摩人物的身份、地位、心境,揣摩出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2、社会环境要善于从人与人的关系、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中体悟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时代根源。
3、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一些套话):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种气氛;⑤推动情节发展。
二、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常式题型
(1)全篇情节分为哪几部分,试简要概括。如安徽卷《茶垢》第8题:“这篇小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请简要归纳。”
解题思路:
①抓住小说里的人、事、物及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②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从开端、发展、、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小说的部分内容在全文所起的作用。如08年浙江卷《乌米》:“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作用?”
解题思路:
情节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推进小说矛盾冲突、表现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三点交织起来考虑,才能更好的把握情节。
情节的作用一般为四点:首先是在结构上的作用:一就开头部分来说有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二就全文来说前后照应,使结构紧密、完整的作用;三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的作用;四是线索作用。其次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再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人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题型: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②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解题思路: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特别是那些“以小见大”的细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四,要抓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注意分析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常见的命题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3、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那样的主题,你怎么看?4、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5、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解题思路: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情节与环境追问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原因。
五、品味语言特色
1、解答这类题的方法:①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②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2、语言描写的作用:有表现力、感染力,凸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①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②作品和作者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六、鉴赏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