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的写法

时间:2023-05-30 09:0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议纪要的写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议纪要的写法

第1篇

(一)含义。

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使用的一种行政公文。会议议定事项是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开展工作的依据。有的会议纪要的精神也可供别的单位、别的系统参考。

(二)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二、写法

会议纪要的写法因会议内容与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日期构成。下面主要讲讲标题和正文的写法。

(一)标题。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构成。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

(二)正文。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和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会议议定事项。常见的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写法。就是把会议议定的事项分点写出来。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第2篇

一、会议纪要的种类

根据写作形式和作用,会议纪要一般4为两种:

1.办公会议纪要

这是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研究、讨论、作出的决定而写成的纪要。这种处理日常工作的办公会议,时间较固定,往往采用例会的形式,一次会议只研究一个或几个问题;会议规模较小,纪要的写作也较简单。

2专题会议纪要

这是专门对某个问题开会研究,作较深入的讨论,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形成的纪要。专题会议不仅要记载会议的结论,而且还要阐明结论的依据。这种专题会议,一般时间不固定,往往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会议的规模较大,会议纪要的写作也较复杂。

二、会议纪要的格式及写作耍求

1.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一般写法是在会议名称后面加“纪要”二字,即“ X X会议纪要”;也有的采用双标题形式,正标题概括会议主要精神,副标题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

2.正文

正文开头一般概述会议情况,包括会议召开的目的、根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列席人员、主持人等。大型会议一般只写由哪些单位参力口,共计多少人即可,不必把与会者姓名全部列上。正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会议的情况、作出的决定,还要概括出会议的主要精神。结尾部分一般提出落实会议精神的措施,向与会单位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

正文在写法上,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分项式写法,一种是总分式写法。分项式写法是把会议概况、议题、决定事项等内容,分项排列,使人一目了然。这种写法,适合会期短、研究事项较单纯的办公会议纪要。总分式写法是先总述会议概况,再分述会议精神。由于议定的事项较多,经归纳概括#,分若干个问题,或分几大块,或分若干条,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常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等表述语;也可归纳几个问题后,直接摘引某个与会者有代表性的发言,如“ X X说”、“ X X认为”等。这种写法适用于大型、专题会议纪要。

三、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1.要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议的精神

写作者应参加会议,全面了解会议情况,正确集中会议讨论的意见,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议宗旨,不允许主观臆测,歪曲会议精神。

2.要正确地综合归纳

根据会议宗旨,对会议内容作综合归纳,反映会议精神实质,要#现概括性、理论性。

3.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会议纪要就是整理会议要点,这些要点也就是会议的重点,它表现为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应给以主要的篇幅去反映;至于少数人的意见,如果是正确的,也应给以一定的篇幅予以反映。切忌主次不分。拉杂琐碎。

4.文字简练,条理清楚

多用概括性词句,要简明扼要,表述严谨。对会上讨论的问题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归纳和反映,要体现条理性,要便于阅读和执行。

第3篇

成功的PPT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您设计的PPT杂乱无章、文本过多、不美观,那么就不能组成一个吸引人的演示来传递信息。要做得好做得快而且还要通过PPT的演示让你领导、观众很容易的理解你所表达的思路就着实需要花费一些精力。

课程目标:

? 了解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 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与ppt制作要点及规范

课程形式:讲授、讨论、演练等

课程对象:基层员工、中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 6小时或12小时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 公文写作的概念与作用

? 公文写作的种类和特点

? 公文写作的基本原理

? 行政公文与一般事务性公文的理解及误区

第一部分:公文写作过程

? 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 公文写作的主题与材料

?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语言

? 学习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第三部分:请示、报告以及批复

? 什么情况下用请示?报告?批复?(讲授)

? 如何写请示、报告、批示(练习,改错)

? 请示、报告的分类(讲授)

? 写作规范模式(见三类模式表格)

第四部分:计划和总结

? 了解计划的多种“变体”和时间限定(讲授)

? 熟悉计划和总结的写法(练习,改错)

第五部分:通报、通告及通知

? 辨析这几类常见公文,结合受训单位性质确定讲授重点。(讲授) ? 熟悉通知的几种类型和写法(练习,改错)

第六部分:会议纪要

? 学会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写作会议纪要。(讲授)

? 了解会议纪要的成文格式。

第七部分:ppt制作

? 基本话面介紹

? 基本操作介紹

? 组织内容要结构化

? 制作原则2个:

第4篇

会议记录是开会时由负责记录的人员当场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的问题、发言、决议等内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是日后工作中可供查考的凭证。它可以为检查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整理会议纪要、下达与上报会议精神、分析研究与总结工作提供依据。

简单来说,会议记录就是记录会议情况的,流水账一样记录会议内容,谁说了什么话,会议流程是怎么进行的,会议情况等等。

2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会议名称

时间:年月日时,有时还要包括会议的起止时间。

地点:某会议室

参会人员: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列席等,如果人数较少要把所有人的全名列出。如果出席人数较多,则可以写明参会范围、部门,写明出席人数。

主持人、记录人:要写清楚姓名

会议议题:会议的主要议题。

正文:发言人的姓名、发言内容、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表决情况等。

备注:其他要说明的情况。

结尾:可以写散会、结束、完。

3需要重点记录的内容有哪些?

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写法:会议记录怎么写?

5个步骤:

会前准备——准备签到表,填写会议名称、时间、地点等已知的会议要素。

现场记录——快速的、尽量完整的记录会议内容。

会后整理——整理、补充、修正会议过程中记录不清晰的、不完整的、不准确的内容。编制目录;整理议题、决议等。

上级审核——审核会议记录的准确性。

记录完成——存档方便以后查看,撰写会议纪要。

5技巧:会议记录有什么技巧么?

简写,如:

"举例说明",可以写作"eg.";

"张明"可以用首字母"ZM"来代替;

"因为、所以"可以写作"、∴或so";

"或者"可以用"or或/"来代替。

在会后整理时要按照规范来书写。

长句缩写,俗语、术语等熟悉的词组、语句可以只写一部分其他部分用划线或符号来表示;会议文件里有的可以只写开头,然后标记在会议文件的某一部分。以便在会后查补。

择要记录。

只记录主要发言,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的发言、主要发言人的发言的中心思想;参会人员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的意见、决议等内容。

在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时,只记录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简要记录。

重复的意见、发言在总结之后记录一次;

记录一句话或一段话时,只记录主干,修饰词一般可以不记,但重要的状语定语不能缺少。

要注意上下文语句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会议记录要有专门的本子,不同类型的会议用不同的本子。可以准备两套本子,一是现场记录用,一是会后整理用。

观点性的东西一定要记清楚,有分歧的意见要记明白,特别要区分发言人语义的真实含义。

条件允许用录音笔,没有的话用手机自带的录音软件,或者第三方录音软件,实际使用之前要测试效果,不然开完会效果不行就悲剧了。

准备两只以上的笔,这两只笔应该是同样品牌型号的,避免色差和出墨特性的差异。

提前做好功课,参会人员名单,主要议题、时间、地点等。

善用模板,提前准备适合自己的会议记录模板、会议签到表等会议常用表格。会议前依表格填写即可。

双人备份,请另外一人同时记录会议纪要。

第5篇

(1)摘要记录。

一般会议只要求有重点地、扼要地记录与会者的讲话和发言,以及决议,不必“有闻必录”。所谓重点、要点,是指发言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事实、结论。对一般性的例行会议,只要概括地记录讨论内容和决议的要点,不必记录详细过程。

(2)详细记录。

对特别重要的会议或者特别重要的发言,要作出详细的会议记录。详细的会议记录要求尽可能记下每个人发言的原话,不管重要与否,最好还能记下发言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及与会者的反应。如果发言者是照发言稿子念的,可以把稿子收作附件,并记下稿子之外的插话、补充解释的部分。需要详细记录的发言,可采取速记的方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现代化生活为会议记录者提供了方便,还可以先录音,会后再整理。

会议记录要求准确、真实、清楚、完整。

会议记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真实性。会议记录的执笔者与其他文章的写作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他只有记录权没有改造权。会议是个什么样就记成什么样,与会者发言时说了些什么就记下什么,记录者不能进行加工、提炼,不能增添、删减。(2)原始形态性。会议记录是会议情况和内容的原始化的记录。所谓原始,就是未经整理,未经综合。在这一点上,它与会议简报、会议纪要有着很大不同。会议简报和会议纪要也是真实的,但不是原始的。(3)完整性。会议记录对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主持人、议程等基本情况,对领导讲话、与会者的发言、讨论和争议、形成的决议和决定等内容,都要记录下来,一般没有太多的选择性。

一、会议记录的基本作用

会议记录是会议记录者当场把会议的情况如发言人姓名、会上的报告内容、讨论的问题、与会者的发言、通过的决议等如实地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它的作用在于正确反映会议情况,以作为整理会议文件、总结经验、研究工作等存查备考的一种历史资料。

会议记录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依据作用

会议记录是记载会议基本情况的文字材料,是日后工作中可供查考的凭证。

(二)素材作用

会议进行过程中连续编发的会议简报,以及会议后期制作的会议纪要,都要以会议记录为重要素材。

(三)备忘作用

会议记录可以作为会议情况和会议内容的原始凭证。

二、会议记录的规范格式

(一)标题

会议记录标题由会议名称加文体名称组成,就是《××××会议记录》。如果使用的是专用的会议记录本,连“记录”二字也可省略掉,只写上会议名称即可。

(二)会议组织概况

1.会议时间。要写明年、月、日,上午、下午或晚上,×时×分至×时×分。

2.开会地点。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具体,如:“市政府××会议室”、“市委××礼堂”、“本市×××区×××路××现场”等。

3.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的职务,姓名要写全称,如:“市长×××”、“校党委书记×××”、“局长×××”、“公司总经理×××”。

4.出席人。根据会议的性质、规模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出席人一项的详略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可以只显示身份和人数,如“本局各处室负责同志21人”、“本校各教研部门负责人”、“全体与会代表”等。如果出席人身份复杂,如既有上级领导,又有本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还有各种有关人员,最好将主要人员的职务、姓名一一列出,其他有关人员则分类列出。

5.列席人。包括列席人的身份、姓名,可参照出席人的记录方法。

6.旁听人。旁听人可以起到见证作用。所以,对此应作出记录。

7.缺席人。如有重要人物缺席,应作出记录。

8.记录人。包括记录人的姓名和部门,如:××(××办公室秘书)。

(三)会议内容

这部分内容随着会议的进展一步步完成,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一般包含有以下方面:

1.会议的宗旨、目的、议题。要求完整地记录会议议题的名称。

2.会议议程。会议记录要清楚地反映出会议议程的真实顺序。

3.会议报告和讲话。对会议报告人或讲话人的职务、姓名与内容应作出清楚的记录。

4.会议讨论和发言。讨论或审议文件,应写明文件的完整标题。发言人的姓名要求写全名,不可写错字。否则,会增加日后查考的难度。

5.会议的表决情况。包括表决事项的名称、表决的方式(如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书面表决等)、表决的结果(同意、反对、弃权票数等)。如有多轮投票,都要记录在案。

6.会议决定和决议。包括对议题的通过、缓议、撤销、否决。如果是通过或否决某个文件,要写明该文件的标题;如决定、决议事先已经有了草案,应记录该草案的标题。

7.会议的遗留问题。

(四)结尾

可将会议主持人宣布的散会一项记入,也可以将散会一项略去不记。最后,由会议主持人和记录人对会议记录进行认真校核后,分别签上姓名,以示对此负责。

三、常见会议记录的写法

(一)财务会议记录

交通财务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年××月××日下午

地点:交通局×××会议室

参加人员:交通局财务处全体人员及局属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外出考察,×××代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持:局财务处×××处长

会议记录人:×××

会议主要内容:

1.传达、布置了市财政局、物价局×财综[20****]190号文件《关于开展市级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清理申报工作的通知》的内容。于4月26日前上报市局财务处。(局财务处负责人:×××)

注:此表严格按各单位收费许可证的内容填报。

2.布置了省交通厅×交财[20****]17号文件《关于填报20****年度交通建设债务调查表和规费收入及支出、人员情况表的通知》的内容。要求各单位于4月28日前上报市交通局财务处。(局财务处负责人:×××)

3.传达了交通部交财发[20****]114号文件《关于印发交通财务“十一五”重点工作规划纲要的通知》和省交通厅×交财[20****]12号文件《关于印发20****年交通财务审计工作要点的通知》的内容。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了解、掌握相关财务宏观方面的知识。

4.特别强调了市交通局×交字[20****]11号文件《关于推进××交通形象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的通知》的内容。要求各单位严格按×交财[20****]37号、×交字[20****]1号文件和今年初召开的财务税费征收工作会议中布置的要求进行各单位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强调各单位必须财务负责人为此工作的项目牵头人,于4月30日前上报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建设计划,以后局财务处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直接对口与各单位的财务负责人联系。(局财务处负责人:×××)

5.要求各单位于4月30日前上报所有的财务、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名单及相关证书复印件,以备更好地完成交通财务人才库。(局财务处负责人:×××)

6.通报了市交通局“罚缴”分离工作的进展及下一步的工作情况。要求各单位于4月30日前上报常见违法处罚额度明细表。

上述上报材料均要求一式两份。

另外,会议还通报了市政府相关收支分类改革、费税制度改革和新的会计制度方面的信息,要求各相关人员认真自行学习。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会议记录

20****年××大学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年××月××日16时至18时

会议参加人员:×××书记,×××书记,×××书记,各院辅导员,学生会、学生科协、社联代表,各专业年级长

会议地点:×××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记录人:×××

会议主要内容:

一、×××书记主要针对基层组织的活动开展以及考核标准发表讲话,其中包括各基层组织要积极参加活动和会议,要坚持执行章程,各组织间要做到通力合作。同时,要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要丰富多彩,还要形成一定的品牌活动,活动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结束后要做好完整的汇报。

二、×××书记就团支部与分团委的验收工作做了指示,包括团支书达标验收工作,分团委的工作总结以及评选优秀分团委、优秀团支部、优秀青年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工作。

三、×××书记则主要针对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性质做了讲话。他要求把共青团基层组织定位为青年人才的训练营,提出了“热心奉献、热情做事、热衷学习、热爱交友”的口号,指出基层组织的工作宗旨是“尊重源于服务”,要求对其考核应遵循“积极的态度、迅捷的行动、满意的结果”的标准。他还指出,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工作性质是青年人才的管理与服务组织,要为青年人才摇旗呐喊、冲锋陷阵。最后,×××书记还就大学生培养计划作出指示,具体对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作了要求。

(三)班主任工作会议记录

理学院班主任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党委副书记×××听取****级班主任工作汇报记录

时间:20****年××月××日15:30-17:30

地点:理学院资料室

主持人:×××副书记

议题:****级学风与管理建设汇报

参加人:****级全体班主任

第6篇

所谓特别会议是指那些在规定的时间而定期召开的例行会议之外,由于非常特别的情况而由主管经理临时召开或指派他人临时召开的内部工作性会议,是该部门在管理或商务活动出现特殊情况时,而采取的一种应变措施。

特别会议虽然是在应急的情况下而召开的,通常是所遇问题突然、会议准备的时间又很短,但对会议的安排也仍然要尽可能做得完备、充分,不要仓促开会。

当主宇航局经理吩咐秘书人员就特定的问题临时召集一个会议时,如果经理就会议的背景、目标、问题和参加会议的人员做出明确的部署时,秘书人员可按照经理的要求一一进行办理。

但是,如果秘书人员被告知就某一或某些事情召集会议时,而并没有获得对此会议有关要素的授意,在这种情况下,秘书人员可征得上司的同意有分寸地就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向主管经理进行探明,并迅速作出准备。这六个需探明的问题是:

(一)为什么开会

这个会议是为什么开的?是为了说明什么情况,还是为解决问题而获得结论呢?是为了交换情报,还是为了出谋划策?明确会议目的是使一些为突况而召开的会议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议题是什么

会议的议题是什么,并获得最简洁,最明确的表述,这是确定会议进行的方式和出席会议人员的基础。

(三)谁参加会议

会议由谁主持?要有哪些人参加?其中关键的、尤其不可缺少的人是哪些?有因故不能到会的是否可找人?

(四)什么时间开会

会议什么时间开始?预计什么时间结束?

(五)在什么地方开会

会场安排在哪里?对会场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是否需要安装特别的视听设备?

会议怎么开

会议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是否要求与会者在前来参加会议时携带什么特别的资料?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大型会议接待方案(一)会议接待方案的含义

会议接待方案是指安排与会者的迎送和吃、住、行、游、乐等接待活动及具体事务的文案,属于会议专题策划方案,可以包含在会议总体方案中,也可以单独拟写,作为会议总体方案的附件。

(二)会议接待方案的基本内容

1.接待对象和接待缘由。会议的接待对象的种类众多,包括上级领导、政府官员、协办支持单位、特邀嘉宾、会议成员(正式和列席)、参展单位、客商、普通观众以及媒体记者等等,有以政府代表团名义来访的,也有联合组团参加的,还有的是以个人身份参会、参展、参观。每一种接待方案一定要写清楚具体的对象。同时还要简要说明为何接待,即接待的缘由、目的和意义。

2.接待方针。接待方针即会议接待工作的总原则和指导思想。接待方针应当根据会议目标和会议领导机构对接待工作的要求以及参加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

3.接待规格。包括迎接、宴请、看望、陪同、送别参加对象时,主办方出面的人员的身份,以及主办方安排的食宿标准等。

4.接待内容。包括接站、食宿安排、欢迎仪式、宴请、看望、翻译服务、文艺招待、参观游览、联欢娱乐、票务、返离送别等方面。

5.接待日程。写明各项接待活动的日程安排。

6.接待责任。写明各项接待工作的责任部门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如大型会议活动可设置报到组、观光组、票务组等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与会者的接站、报到、签到、观光旅游、返离时的票务联系等工作。

7.接待经费。写明与会者的食宿和交通的费用安排,有时也包含安排参观、游览、观看文艺演出等的支出,涉外会议活动还包括一定数量的礼品费。对外公布的接待方案一般不写这一部分的内容。

如何做好会议记录一、会议记录的概念及作用

会议记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上的报告、议论的问题、发言、决议等内容当场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的作用十分重要。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原始凭据作用

会议记录反映和记述了会议的全过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过什么会议,由谁主持,有哪些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何种文件或有关会议精神,作出了什么重要决议等,均一一记录在案。这为分析、研究有关会议的议题,或总结、上报情况,起了原始凭据作用。

(二)撰文基础作用

很多重要会议之后,要撰写一系列文件,诸如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和简报等,都要以会议记录和大会文件提供的情况为基础。尤其是会议纪要,它完全是以记录为基础,通过整理加工而成的。因此,会议记录在撰写文件时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三)存档备查作用

会议记录既有原始凭据作用,也有存档备查作用。很多事情和问题,时过境迁,容易忘却。有了会议记录等于有储备资料的活电脑。如过去一些重要议决事项或事情研究处理结果,只要一查当时的会议记录就一目了然。

二、会议记录的写法

会议记录的格式共分三部分:

(一)标题

会议记录的标题一般分两种:一是完全式公文标题,如《鬃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棉花种植面积办公会议记录》;二是省略性的公文标题,如《鬃学院第五次行政办公会议记录》。

(二)正文

正文由两部分组成:

1.会议的组织情况。它包括:

(1)会议名称。写清召集会议的单位或机构名称,要写全称。

(2)开会时间。写明会议起止时间,注意年、月、日的准确。

(3)会议地点。

(4)出席人。指按照规定必须参加的人数。规模小、人数少的会,应将出席人的名字全部列上;规模大、人数多的会,只写会议对象和范围,如全委会便写委员、候补委员多少人,扩大会扩大到哪一级。工作例会只写缺席者和名字,注明其他人均到。

(5)列席人。不属于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被邀请参加会议的人员。

(6)主持人或会议主席。可写主持人姓名、职务。

(7)记录人。

以上七项均在会议开始前写好。

2.会议内容:

会议内容是记录的主体部分。

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议题、领导的报告、会议的发言、讨论情况、形成的决议,及主持会议的总结情况。

3.会议记录的方法有三种:

(1)详细记录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重要会议,特别是会议审议或讨论的重大的关键性问题,或者是对审议的问题有重大原则分歧时,一定要将其发言具体完整地记录下来,尽量记录原话。记录时,应抓住:①主持人或报告人的发言。如果发言有书面稿子,只需记个题目,用括号注明。如是即兴发言,必须详细记下原话。②讨论发言。发言人的姓名、职务及谈话的内容。③主持人总结性发言,包括决议事项都得记清楚。④会议通过的情况,赞成、反对、弃权的票数要写清楚。

(2)摘要记录法

此种记录适用于一般性会议。其方法有两种:①记讨论情况的,将发言的要点和有争议的问题摘录下来,并写上发言人的名字;②不反映讨论情况,不记发言人,直接摘出议程、议题及决议事项。实则只需记下会议所报告的事情、讨论的问题、通过的决议。

(三)结尾

会议记录的结尾包括散会说明和核稿签名两项。前者另起一行,写上散会二字;后者是记录整理后,由主持人审核签名,记录人同时签名。

三、记录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一)记录前要作好思想、物质方面的准备

作好思想准备,是指会前要了解会议的性质、任务,参加对象和主要议程,估计会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只有情况明,记录才能抓住会议重点,把握会议的大方向,掌握其主要精神,发现不同意见的分歧点。

作好物质准备是指及时准备好纸、笔、墨水等,尽管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旦不注意,也会影响会议的记录。

(二)记录中要快要准

要忠实地记录会议情况,快和准是记录的基本功。 如何做到快?一要耳聪、脑灵、手快。平日养成边听、边记、边思的良好习惯;二要掌握一些速记的手段,诸如简称、简化符号的运用,以及长句的压缩和意表众多意义的合体字符,者要加快记录速度的有效手段。

要想做到准,首先,必须符合原意,不管是会议情况,还是发言,决议等,不能用记录人的语言加工概括,更不能随便增删改调,要忠于原话原意。有时,连发言人的措辞、语气、手势都要显示出来。其次,做到完整、清楚。对发言者,除记录他们的原话外,发言的中心、线索,分几层意思,都要记得一清二楚。

(三)记录后要仔细整理

记录有原始记录,整理记录和印发记录之分。会议进行中的记录,多为原始记录,这种记录不可能达到准确无误的完美程度,这就需要整理加工。这种整理不象其它文字材料的整理,能加材料、换观点。它只要检查文字上的错漏,或记录中因时间紧张,空掉或错记、短缺的原话将其补正。

记录整理要趁热打铁,一般在会议的后半段,或者会议结束,就必须着手整理,趁着记忆犹新,及时完善整理工作,使记录更为完善。

例文:办公会议记录一(详细记录法)

党支部会议记录

地点:***会议室

主持者:*** (职务)

记录者:*** (职务)

出席者:支部全体党员(详见点名簿)

列席:***(职务)、***(职务)

缺席者:***(缺席原因,如学习、出差、生病、无故等) 会议主题:

1、讨论支部工作报告;

2、讨论通过预备党员***、***转正。

发言内容和决定事项:

***(主持人、书记):今天,我们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有**人出席,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会议有效。今天我们还邀请***、***等几位同志参加,大家向他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会议是讨论通过去年支部的工作报告和讨论***、***同志的转正。下面让我来向大会做支部工作报告。

(书记做支部工作报告)

请与会同志酝酿,充分发表意见。

***(***):

[详细记录每位同志的发言]

***(主持人):刚才,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我们会认真加以考虑,不断改进工作。接下来研究预备党员转正。

***(***):

[详细记录每位同志的发言]

***(主持人):

[总结性发言,包括决议事项,务必要记详细]

散会

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例文二:办公会议记录二(摘要记录法)

鬃学院第?/SPAN次办公会议记录

时间:?/SPAN年?/SPAN月?/SPAN日

地点:第一会议室

出席人:李?/SPAN(院长)、王鬃(副院长)、陈鬃(中文系主任)

缺席人:王鬃、朱鬃(到省开会)

列席人:(略)

主持人:李鬃(院长)

记录人:魏鬃

会议内容:

(一)报告

主持人传达省人民政府《关于压缩行政经费的通知》(略)

(二)讨论

我院如何按照《通知》精神,抓好行政费用的合理开支,切实做到既勤俭节约,又不致影响正常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开展。

(三)决议

1、

2、

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1、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

组织情况包括:

(1)会议名称及时间地点

(2)缺席和列席人员

(3)主持人及记录人的姓名

(4)如果有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可以以备注形式记录下来

2、记录会议的内容

会议内容包括:

(1)发言人的姓名及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

(2)关于会议的相关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哟,如发言中的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等重要情况。

(3)会议记录完了要另起一行写散会。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右下方签字(ps:这是会议记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哟)。

3、采用速记

当会议的参与人员较多,议题和发言较多,详细记载比较困难时,速记是一个常用高效的方法。速记方法为:概括每位发言人的中心大意,切忌句句记录。速记时重点为以下内容: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4、确保会议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发出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8-02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写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化倾向的制约,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着“适应市场需要”的口号把高职教育演化为一种专才教育、谋生教育甚至“饭碗”教育。在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型中,一些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所谓的“能力本位”实质上是一种技能本位,把对“能力”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岗位技能的范畴,存在着对“能力”内涵理解上的偏差与错位。“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目前,作为唯一一门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修养的重任。在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适当的素质教育策略,从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职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应用文的写作讲究求实性,尤其是公文的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浮夸。除了严肃权威的行文内容,在公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严格规范的发文格式,严明的收发文程序,严谨庄重的行文用语,以及各文种对应的写作注意事项等等,均来不得丝毫地粗心大意,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在公文学习中,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粗疏马虎不求精准的写作现状,任课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种的学习训练不断予以引导与纠正。以事故情况的通报为例,教师可结合例文示范强调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情况,必须是经过一线的调查核实之后在文中交待得清清楚楚,并联系学生写作练习中频频出现的“前些天”、“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之类的语句作重点的纠错与修正,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公文准确严谨的用语特点以及必须秉持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这一阶段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经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记忆—训练—修改—反思—再训练—再修改—再反思的系统训练,能够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于“润物细无声”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等良好的职业品性。

二、树立明确的自我规划意识

没有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文种的学习,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策略,在任课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可以促成广大学生及早树立自我规划的意识,明确奋斗的目标。如讲到常用事务文书“计划”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乱,事前定则不困”,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以及自觉养成制订计划这一习惯的必要性。在学习计划的写作时,教师不妨针对当前很多高职大学生不善于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要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一学期为时限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告诉学生该作业将会在期末返还给本人,以便自我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布置这一作业除了是对计划写法的复习巩固外,还意在引导广大学生及早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确保计划完成实施的自我监督机制。又如在讲“求职信”一节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合理虚构自己毕业时的个人学业、持证数量及能力素质情况,向某企业写一求职函。布置这一作业的旨归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份格式规范文笔流畅的求职信,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这一写作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今后各方面的大学生活蓝图作出实事求是的系统规划,从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三、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在应用文写作学习过程中,一些较为综合性的文体写作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以四至五人为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互相协作,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与统计,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又如在合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小组,完成这样的课后任务:从近期(一个月内)的报纸或网络上找出一则你感兴趣的新闻,试作详细分析,写出500字左右的评论稿,并向全班同学作口头评述。之后每次上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安排一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新闻评述,上交的评论稿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计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的考查机制,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会产生相应的压力及其催生的动力。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这一项目任务,从选择话题、确立论点、搜集资料、拟订提纲、写出评论稿,到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演说,都需要全体组员的群策群力。其间在小组长的统筹下,在既有民主又有必要集中的协作基础上,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沟通协作,扬长避短,各有分工,任务明确。无疑,完成整个项目任务的过程,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团队合作实践,能够使各小组成员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氛围,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从而达到初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在一定程度树立起他们今后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教学目的。

四、锻炼观察判断的能力

对周围客观事物做出快速准确的观察判断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文种是容易混淆的,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和请示,会议纪录与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等,教师要把这些相近文种的比较学习当作锻炼学生观察判断能力的契机。如比较印发性通知与转发性通知在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先分别给出直观的例文,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判断意见。接下来,有的同学看出二者标题的共同点是都要标注“印发”或“转发”字样,都要写明印发或转发文件的名称;还有的同学说出二者正文篇幅都比较短小,都要把印发或转发的文件作为通知的附件,也有同学指出来文渠道为本机关的,要用“印发”,来文渠道不属本机关的,则要用“转发”等等。其间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在学生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用足大脑和眼睛之后,再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只是作最后的补充、修正与总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病文,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改错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查缺补漏、辩证纠错的能力进行训练的良机。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养成他们擅于观察鉴别,长于分析判断的良好习惯,逐渐朝着成为一个思想犀利、眼光敏锐的现代职业人的方向前进。

五、提升逻辑思维的水平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低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较低,中、高等逻辑思维能力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都比较高,逻辑思维的培养训练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力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2]。高职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读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相对于形象思维的活跃与发达,逻辑思维能力却普遍显现出不容乐观的薄弱与欠缺。应用文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各类文体的写作都要遵循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在思维方式上侧重于逻辑思维。应用文写作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过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明确的训练意识,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材料与情境,在此训练过程中,对一定数量的例文进行精读从中形成规律性认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对于通报的学习,教师可以分别给出表扬通报和批评通报的两篇例文,让学生进行精读,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他们自主总结出通报正文的一般写法(即由情况原由、分析评价、决定事项、希望与要求四部分内容组成),从而形成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后续的写作实践,并在不断实践的信息反馈中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写作的知识体系与实操技能不断得以完善提高。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误入为练而练的单纯重复性练习的怪圈,并由此造成只有量的积累而无质的提升的尴尬局面,只有注重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才是真正能够全面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捷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定位,都已跨越了单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的初级阶段,转而强调职业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都能有效融入素质教育的因子,无疑将是全方位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样,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也理应秉持素质教育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真正把这一教学理念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4):24.

第8篇

总经理年终总结大会发言稿(一)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xx的20xx年。在付出辛勤和洒满汗水的道路上,我们脚踏实地的送走了20xx,在充满希望和满怀激情的道路上,我们又信心百倍的迎来了20xx。

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一年,是全体同仁勇迎挑战、克服困难、加大步伐迈向市场进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本着不断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健全公司架构,提升员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品牌形象,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企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点点滴滴。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向在一年来辛苦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20xx年,在整体经济低迷、零售业多数出现滞增长的大环境下,我们也在面对着多个困难:朝阳店主街道修路封闭、学府店大范围改造、同时竞争店的开业也给一站之遥的兴华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我们每一位同仁,群策群力,特别是我们一线的员工们,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无私无畏的付出,才有了今年的各项经营指标可喜的同比增长。

为更好地提高单店盈利能力,我们根据商圈的变化重点对学府店进行了改造,扩大了外租面积,其中二层外租区在引进三友电器进驻的同时,还成功的将品牌餐饮“风味大王”纳入其中、并丰富了动漫游戏厅及儿童乐园等娱乐项目,与此同时,我们还在争取德克士、周六福等知名品牌入驻一层外租区,使学府店形成以超市为主,电器、餐饮、娱乐,互动为一体的商业模式,使学府店成为该地区新兴商圈的主体。

为了实现20xx年团购业绩增长60%的目标以及未来团购方面的长远发展,今年在下半年公司设立了总部团购部,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团购相关制度,为未来公司团购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公司的整体发展创造动力;在对人才梯队建设项目的完善过程中,突出了人才梯队建设的现代化,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在梯队中有自己清晰的职场定位。同时我们从进货、库存、陈列、销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营运、采购的标准。我们在大力度开发新供应商的同时,也开始专注于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重视并加强品类管理工作,以单店为试点,细作陈列标准,不断研究、不断复制;营运方面,我们加强日常督导机制,狠抓现场监督管理,从商品质量到环境卫生,从库存管理到服务机制,从制度的完善到执行力的优化,每一步都要求做到精细管理;同时,我们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考核机制,更包括我们在制定SOP作业考核方面都在逐步健全我们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让我们在体系梳理过程中,使自身的管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实现了内部管理上的大发展,也为今后的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内部支持。

在“绿色”、“有机”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xx建立农业蔬果园基地,以农超对接的形式向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放心蔬果,以绿色为特色凸显于消费者的视线。20xx年7月我们在晋中市寿阳县建立山西xx超市有限公司寿阳农业蔬果园基地,两年多的时间,蔬果基地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所种植的蔬菜、果品也得到顾客的广泛认可与亲睐,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生鲜的销售在今年创造了百分之十增长的骄人成绩。

明年将是我们继续经受考验的一年,我们会秉承董事长所提出的“向精细管理要利润”的主导思想,研究向管理要增长的策略,具体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展开工作。开源方面,我们固守定位,坚持做实社区,同时继续加强品类管理及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商品符合各区域的消费特点,从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需求,此外,通过更有力的营销活动,主打亲情营销聚集人气,深入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各店个性化调整、改造,在确保在架商品动销率、有效益的情况下,强调一店一议、一店一样。节流方面,我们会重点考虑通过大力度消化不良库存、节约能效、加大防损力度等方式全面降低运营成本。

我们深知,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发展的力量之源。“强化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合理引进人才,注重员工的心态培养”是我们一直秉承的原则。明年,我们将在培训方面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加强企业内部训练,从入职上岗到转岗升职,每个阶段均设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员工培训机制的建成,要求人力资源储备能为我们门店源源不断的输入高素质、强有力的管理人才。

“优化制度不如先优化我们的执行力”,只有关注执行力的企业才能从平凡走向成功,我们要在明年的不断学习过程中,细致研究,建立一种注重执行的企业文化,使战略、人员与运营的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通过“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

即将走远的20xx年是成功的一年、奋斗的一年,也是收获和考验并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市场有压力、有阻碍,但我们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xx年我们将面临更加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机遇,一如既往的发扬敢于拼搏,锐劲进去的精神,为xx的腾飞做出不懈的努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创xx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总经理年终总结大会发言稿(二)不知不觉,20xx年就这样过去了,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现在,就去过的事项做下总结:

一、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根据机构设置的战略领先性原则,我们的机构改革必须以公司现状为出发点,以未来发展为着眼点,以科学有效为关键点,建立以基于目前公司经营管理需要,放眼公司战略规划及未来发展的发展型组织机构。目前,机构设置已经初具雏形,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作充分的研究、讨论、验证,必要时也要各部门负责人参与进来,充分听取你们的意见、建议,以便各职能部门能明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同时进行战略目标分解,促进各部门更好的规划、执行本部工作任务,从而更好的理解、支持、适应并推动公司整体管理的提升。

二、加强业务流程建设

公司的业务流程建设,应由业务主管部门为主导,由行政部门来组织,业务关联部门来协助,通过共同研究讨论、共同配合来完成流程建立。最终把各个关键业务流程综合起来,编制公司业务流程手册,今后一切工作按照流程、程序来推动。

三、深化制度建立与职能职责划分

对于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主要以行政部为主导,其它关联部门积极配合来完成。即由行政部提出方案,关联部门给议案,共同研讨以定案。而对于业务模块应建立的制度,原则上由各部门提供方案,由行政部审核,经董事长、总经理审批后执行。行政部应与各部门沟通,明确需要建立的制度方案,并列明清单,作出制度建立计划,有步骤的制订与推行。

当然,在原有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综合方面的原因,我们还有许多具体的、紧急的工作需要去解决落实:如207、208、209项目的征地和拆迁等问题,需要我们拓宽思路,改变方法,转变形式,以得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四、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有效沟通渠道一般包括公司例会、部门例会、专题讨论会、公司信箱等。今后,原则上要求公司例会至少每月召开2次,由总经理主持;部门例会至少每周1次,由部门负责人主持;专题讨论会应根据管理需要,由业务主导部门人员负责组织关联部门人员召开,以及时解决处理问题。而项目部还应该形成每日早会、晚会的习惯,早会利用简短的时间简要的布置当天工作、明确标准要求和提出注意事项,晚会则简要总结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得出解决方案。所有的会议一定要形成会议纪要并下发各责任人,对会议决议事项一定要有专人跟进过程及结果。

我们还将公布总经理的电子邮箱与行政总监的手机号码,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丰富沟通方式。员工有意见申诉的,有合理化建议提案提报的,都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办理。

五、切实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是检验组织工作的唯一标准,执行结果是检验执行力的唯一标准。现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公司可以提供充分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持,今后流程、制度等都会进一步完善。但是,仅有这些远远不够,目前我们许多工作,并不是没有要求和规定,但就是因为执行不到位,才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所以没有执行力,一切等于零,注定得不到好结果!有执行就必须有监督。今后,我们将推行部门负责制。各项工作的执行,要形成以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以项目执行人为第一责任人,以总经办、行政部为主要监察责任人,进行综合管理,对工作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执行到位,目标达成。如果未能按时按量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目标的,必须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提高执行力,一是需要组织和管理体制支撑,二是靠监督机制的督促检查,但更需要各部门和员工个人的自动自发,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和自我约束,达成自我提升!

六、提升员工福利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得到了发展壮大,一定会让我们的员工分享胜利成果!创建互利共赢平台,提升福利待遇水平,建立职业发展通道,以公司与员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今后,我们将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技术培训、管理技能开发等培训项目,以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水平,辅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时,通过外来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带来新的理念,借鉴新的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第9篇

一、关于案由的确定问题

行政案件的案由在裁判文书及档案的卷宗上的表述不统一、不规范,是一个普遍问题。分析其原因:一是案件在立案和结案的合议时对案由如何确定未讨论,一般由承办人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诉行为自行确定,文书签发人对案由的确定是否正确也未进行把关。二是裁判文书中表述的案由未进行归纳、提炼,随意性大。如有一份判决书中对案由表述为“原告×××诉被告××××年×月×日对原告×××作出的关于×××林地使用权争议行政处理决定一案”,其文字冗长。如进行归纳提炼后,用“原告诉政府林地确权”,只用九个字,其表述的基本内容相同。三是有关案由的确定和表述的相关规范不衔接,造成在具体操作时无所适从。

案由是一个案件内容的提炼,反映案件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准确的确定案件的案由对于提高案件质量,正确的适用法律,规范行政审判活动,保证司法统计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要求各级法院试行。但在试行《通知》规定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上级有关部门未进行统一和明确,因此,致使案由表述现在全国仍然存在不统一、不规范问题。在具体适用中凸现的问题表现:一是《通知》对诉被告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案由去掉了过去通用的“诉……案”模式,规定直接表述为管理范围+行政种类,如按诉案模式表述为“原告诉治安行政处罚案”,按《通知》规定则表述为“治安行政处罚”。二是对案由在裁判文书中的位置未明确,按裁判文书的格式和惯例写法,案由应当是在案件的由来第一句中表述,民事案件的案由的表述也是如此。《通知》未规定案由应当单列一行,但如按《通知》规定确定的案由,去掉诉案模式,在案件的由来中表述会出现前后不衔接的问题。三是200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试行)》(以下简称《样式》),对作为类的行政案件的案由表述,仍采用“不服”模式,如“原告×××不服×××(行政主体名称)×××(具体行政行为)”。该《样式》格式的规定与《通知》关于案由的规定不衔接。四是在《通知》和《样式》试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刊登的行政案件的裁判文书对案由的表述,既不统一,也不规范,难以判定是执行的《通知》规定,还是执行的《样式》规定。

上述情形的存在,给案由的确定造成了混乱。笔者认为,案由的确定应当结合《通知》的规定和《样式》的表述进行必要的统一规范,允许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确定相对应的案由。如何进行统一规范,一是要弄清《通知》规定的确定案由的构成要素及方法,二是要弄清《样式》中对案由的表述与《通知》规定的区别,三是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的有效作法和《通知》及《样式》规定的原则精神进行统一规范。下面就上述问题分析探讨如下:

(一)按《通知》规定确定案由的构成要素及方法

按《通知》规定确定案由的时间:

确定案由的时间分为二个阶段:一是立案阶段,在立案阶段通过对当事人的诉辩情况的审查,初步确定案由。二是在审理结案阶段,在审理结案阶段通过审理查明的事实和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结案案由。

(二)《样式》中对案由的表述与《通知》规定的案由的比较

(三)统一规范案由表述的探讨

由于《通知》和《样式》都是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应当按要求试行。结合其规定,在统一规范案由的表述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确定行政诉讼案件案由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原则应体现:行政诉讼的特点;用语要规范易懂;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二是要明确按《通知》规定确定的案由直接适用的范围。直接适用的范围包括:档案卷宗封面的案由;各类统计报表的案由;撰写案例分析的案由等情形。

三是要明确案由在裁判文书中表述的地位。案由在裁判文书中的表述是为了叙述案件的由来经过,其案由只是案件由来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四是根据《通知》的规定和《样式》对案由表述的原则及精神,结合审判实践的实际需要,具体确定案由在裁判文书中的表述列举。

案由在一审诉讼裁判文书中的具体统一规范列举

案由在裁判文书中的表述分类举例:

作为类:原告诉治安行政处罚,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不作为类:原告诉房管不履行产权登记法定职责,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并提起行政赔偿类:原告诉治安行政处罚及行政赔偿,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单独行政赔偿类:原告诉税务行政赔偿,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上述案由表述理由:1、行政诉讼一审程序只能由原告才能起动,因此,用“原告诉”表述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程序起动的规定。

2、解决了按《通知》规定确定的案由在裁判文书中前后衔接问题,且案由的表述体现了《通知》的规定和要求。

3、文字表述简洁易懂,突出了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反映了表述案件由来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在同一文书中的前后重复。如按《样式》的格式要求,要写明原告的姓名或名称,被告的名称及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名称,则在文书中会出现前后重复的问题。因在《样式》的格式中有单列专门写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原告申请被告不作为的内容,同时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在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中已写明,在案件的由来中可以不写姓名或名称,有利于减少文字、压缩篇幅,也不会因简称产生歧义。

案由在二审裁判文书中的具体表述列举

二、关于证据规则的适用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院在实践中通过贯彻执行《证据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审判活动,增强了案件的公开透明度,有效的保障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提高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但在执行《证据规定》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规范、不严谨、不到位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在举证或证明责任的分配上,有的法院未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及《证据规定》的要求向当事人释明举证或证明义务,未体现保障当事人充分正确的行使诉讼权利。

二是对被告要求延长举证期限的规定执行不严格,有的被告口头或电话提出延期举证要求,法院也以相同形式答复同意,在原告对被告的举证期限提出异议时,法院不能提供文字证据说服原告,致使原告认为法院与被告官官相护。

三是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应当填写好清单和法院应当出据收据的规定,有的法院执行不到位。在上诉的卷宗中有的案件很难分清证据材料是谁提供的,有的当事人还认为一审法院未全部移送证据材料,给案件的审理和当事人对法院信任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是证据的认定环节不到位。虽然判决书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写明了采信与不采信的依据和理由,但在庭审、合议环节中,对证据是否采信没有反映。有的庭审笔录只反映了庭审中的举证、质证的过程,没有对证据认定的记录。有的合议庭笔录也没有反映合议庭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分析认定,致使判决中对证据认定缺乏合法的基础。

上述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法院对《证据规定》的执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笔者认为,行政审判人员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证据规定》的学习外,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依法履行释明义务,保障当事人平等和充分的行使诉讼权利,具体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按当事人诉讼中不同地位,举证责任大体上分为被告和原告的举证责任。

被告举证责任是:在作为类案件中,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在不作为类案件中被告对不作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在行政赔偿类案件中,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证据;被告认为原告超过法定期限的,应承担举证义务;被告对其在诉讼中提出的其他主张承担举证义务。原告的举证责任或称证明责任:原告在提讼时,承担证明其符合法定条件的责任;在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申请是必经程序的,承担证明其提出申请事实的责任;在行政赔偿案件中,承担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后果事实的责任;原告有权提供证据证明被诉行为违法;原告对在诉讼中提出的其他主张应承担举证责任。

二是根据《证据规定》要求,被告要求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法院经审查准许逾期提供证据的也应当以书面通知形式作出。从程序公正的角度考虑,法院准许被告延期提供证据的,还应当告知原告。

三是根据《证据规定》的要求,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法院应当指导当事人填写好证据材料清单,清单中的内容包括:编号、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的对象、简要内容说明,由提交证据的当事人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法院在接收当事人的证据材料时,应当出据收据,收据的内容包括:证据名称、份数或件数、种类、收到的时间、收件人签名或盖章。

四是合议庭对证据的认定应当执行《证据规定》的要求。证据经庭审质证后,合议庭可以休庭合议,经合议认为能够当庭认定的,应当当庭认定。认为不能当庭认定的,应当当庭说明理由,并在合议时再认定。合议庭对证据的认定应当围绕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及证明力的大小进行分析,说明采信与否的依据和理由。裁判文书中阐述对证据是否采信的依据和理由,应当以合议庭(或审委会)的认定为前提,按照多数人的意见或一致意见执行,承办人个人对合议庭(或审委会)认定的证据无权取舍,但可以根据认定的内容在文字上进行提炼归纳。

三、关于法律规范规则的适用问题

2004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对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案件中适用规定了具体规则。在审判实践中,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适用,保证了《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具体落实,促进了审判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对规则的适用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案件的审理裁判过程中,对不同层级法律规范未依照《纪要》规定的规则进行判断。如有渔政行政处罚案件,涉及《渔业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适用问题,《渔业法》规定应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是在禁渔区、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条例》中设定应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有在禁渔区、禁渔期内收购鱼类产品的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据此,法院以该《条例》的规定为依据,判决维持被告依据《条例》作出的处罚。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到对《纪要》规定的法律规范规则的适用。《纪要》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照立法法规定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等法律适用规则判断和选择所应适用的法律规范”,在本案中,按层级《渔业法》属于上位法,《条例》则属于下位法。《纪要》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应当对下位法是否符合上位法一并进行判断,经判断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应当依据上位法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下位法不符合上位法的表现形式,《纪要》列举的其中有“下位法扩大或者限缩上位法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本案中《条例》规定的在禁渔区、禁渔期内收购鱼类产品的行为为违法应给予处罚的行为,应属于下位法扩大了上位法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按《纪要》规定的法律规范适用规定,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适用上位法。据此,法院应当依据《渔业法》的规定,认定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二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合法、有效,法院是否承认其效力,因判定的难度大,有的在裁判文书中对此避而不谈,或片面否定,或不说明理由即认定其效力。此类问题涉及的案件主要有劳动教养和劳动类行政案件及移民类行政案件等。按照《纪要》规定,审判实践中所称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务院部门及省、市、自治区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对具体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解释。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这些规范性文件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参照规章的规定,这些规范性文件对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应当说不具有法律规范意义上的约束力,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具体应用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人民法院应根据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进行判断,经判断认为其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合理或适当的,应当承认其效力。对被诉行为应用的规范性文件,是承认或不承认其效力,均应在裁判文书的本院认为中予以评述,并依据《纪要》的规定和法理说明其理由。规范性文件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目前还不属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因此,法院在裁判文书中不宜认定规范性文件违法或无效,但对其合法有效的可以选择适用,对认为违法无效的可以不选择适用。

三是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实体法的作法不统一。有的在“本院认为”中引用,作为评判对被诉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有的在裁判的主文前引用,作为裁判主文的依据。对于实体法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已成共识,但在裁判文书的什么地方引用又有不同观点,前述的两种作法,就是两种不同观点的具体表现。笔者主张,实体法一般应在“本院认为”中引用。理由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本院认为”的内容就是审查被诉行为是否合法的具体意见,这些具体意见,应当是依据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对被诉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评判。“本院认为”除了对被诉行为是否合法进行评判外,还要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评判,阐述是否支持的理由,这些理由的基础除了要依据证据外,仍然还是要依据实体法相关规定。裁判文书中的主项是以“本院认为”为前提而得出的结论性处理意见,即对一个案件的结案处理形式。结案处理形式在实体法中一般均未作规定,只有相关的程序法及其司法解释对结案形式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了设定,因此,在裁判主项前应当引用相对应的程序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四、关于立案审查的范围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由立案庭负责。对行政案件组成合议庭进行立案审查,法院的做法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由立案庭的人员组成合议庭;二是由行政庭派人参加立案庭组成的合议庭;三是由行政庭人员组成合议庭。立案审查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超审查范围,进行实体审查,认为难审、难判、难处理关系的,不及时立案受理,有的即开始先作协调工作,促使人放弃。二是对前述“三难”案件应当进入实体审理的而作程序上的处理,如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把矛盾上交。三是法院未依法履行释明权。对原告错列被告,诉讼请求不清楚的,未进行正确引导。

对组成合议庭进行立案审查不统一的问题,笔者主张,可以统一由行政庭派业务骨干参加立案庭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评议。理由是:行政诉讼案件的立案审查既要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又要兼顾行政诉讼案件的特殊性。行政诉讼案件在立案阶段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如何正确把握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规定,原则上只要是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未被《解释》规定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的,均应属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但由于行政行为在社会管理活动中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上《解释》作出的规定又比较原则,因此在把握具体个案是否属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时有的难度较大。由行政审判庭派业务骨干参加立案庭组成合议庭,对案件的立案受理进行审查评议,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好案件的立案关,共同保障人的诉权。

对案件在立案阶段审查的范围,笔者认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和受理的有关规定,审查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是否具备原告的主体资格。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要与被诉的行为或不作为行为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表现为被诉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使其权利或义务发生变化,包括赋予新的权利,科以新的义务。是否与被诉行为存在着利害关系,根据《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由人负证明责任。人只要能证明与被诉行为存在利害关系即属适格的原告。至于被诉行为对其权利或义务产生的影响是否合法,不属立案阶段审查的范围。

二是审查原告指控的被告是否适格。被告应当是被原告指控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被诉行为与被告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相对应的。在具体确认适格被告时,应依据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进行审查,发现原告错列被告的,法院应当履行释明义务,告知原告变更适格的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才能在程序上作裁定处理。如在立案阶段对被告是否适格难以确认的,依照《解释》规定可以先立案,再由业务庭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三是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清楚,是否与被诉行为相关联。对诉讼请求不明确,或诉讼请求不属行政案件管辖的范围,或明显不属于所诉案件审理的范围的,法院要通过履行释明义务,引导原告有针对性的明确诉讼请求,或变更诉讼请求,但法院不得直接变更原告的诉讼请求。关于对行政诉讼法规定原告应当提供事实依据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有不同理解,但一般认为是指原告时要提供证据证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是以书面的形式表现,未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原告可以提供被诉具体行为存在的线索,法院应当核实,经核实认定被诉具体行为是否存在和是否可诉。对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申请是必经程序的,原告要提供证据证明已提出申请的事实。

四是审查是否属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应执行《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和《解释》第一条至第五条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与受理一章中有关时限规定和管辖的规定。

五是审查是否有前置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解释》的规定,前置程序包括:1、法律、法规规定的复议的前置程序。如被诉行为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讼。2、《解释》规定的申请前置程序。如原告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被告履行该法定职责需经申请才能履行的,在此种情形下,原告应向被告先提出申请就属前置程序,未经申请前置程序的法院不应受理。但原告所诉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依法不需申请被告在法定条件具备时,应主动履行的除外。3、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前置程序。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案件是指赔偿义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已被依法确认,包括行政确认和司法确认,原告只请求赔偿。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告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以赔偿义务机关即被告先行处理为前置程序。先行处理是指违法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后,被告对其赔偿问题已作出处理,包括作出不予赔偿决定或作出赔偿决定及原告申请被告赔偿,被告逾期不予赔偿的均属于已经被告先行处理程序。

六是审查期限是否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在审查期限时应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情形:1、被告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中告知的期限属于法律规定的期限的,应当以其告知的为准。2、被告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中告知的期限属于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期限的,且该期限少于法律规定的期限的,应以法律的规定为准。部门法律未作规定的,应以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为准,但告知的期限长于法律规定的期限的,可以以告知的期限把握。3、对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未告知期限或未告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的,应依照《解释》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的规定把握原告的期限。4、《解释》第四十二条中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受理。《解释》于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对此前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此前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1990年10月1日以后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上述规定的,其期限按《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执行。1990年10月1日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适用第四十二条规定,应按当时的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应当是立案阶段要审查的范围,经审查,其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应当立案受理。不符合其规定的,应在七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七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