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软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会计技能 软件操作 技能 熟巧准
专业证书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象征,是打开职业大门的金钥匙。要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和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证书,除了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主流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通过理论和实操双重考试。会计软件操作关键在于:熟悉软件的运行环境、熟悉软件的操作流程;掌握各软件模块的操作技巧;理解各软件模块的功能、懂得软件模块与模块的关联,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
一、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会计软件能否正常运行取决于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是否满足其运行要求。
1.硬件基本配置:915主板(自带声卡、网卡)/P4 506 3.G CPU/512M DDR400内存/80G 7200转SATA硬盘/ATI X300 128M PCI-E显卡/BENQCombo光驱/17寸彩显/光电鼠标/键盘/软驱/南京远志保护卡(还原大师6.02版)。
2.软件环境。以金蝶K/3为例,其软件运行环境除IIS、IE6及SQL Server 之外,不同部件还有其具体要求。
(1)金蝶 K/3 数据服务部件、中间层服务部件
①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2000 Server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等操作系统均不属于服务器类操作系统,不推荐安装、使用金蝶 K/3 数据服务部件和中间层服务部件。
②基础软件。需要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中文版;还需要安装:MicrosoftData Accesee Componnents2.8、Microsoft Net 框架软件包1.1、Sentinel System Driver5.41.0组件。
(2)金蝶 K/3 客户端部件
①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 98(以及2222A版)简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版等操作系统属于服务器类操作系统,不推荐安装、使用金蝶K/3客户端部件。
②基础软件。需要安装:Microsoft Data Accesee Componnents2.8以及Adobe SVG Viewer3.0。
③特别设置。金蝶K/3客户端必须启用分布式COM(E),启用COM Internet服务,否则不能正常调用中间层部件。操作方法是:控制面板=》组件服务=》计算机=》我的电脑属性(右击我的电脑选取属性打开我的电脑属性设定窗口)=》选取“默认属性”页签,在启用分布式COM(E)和启用COM Internet服务两个选项的复选框前打上对勾。
二、软件的操作流程
软件的操作流程指的是软件各模块、模块内操作内容的先后顺序。以用友U8-861总账模块为例,软件整体处理流程为:
1.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登录U8系统管理模块,完成账套文件的建立、操作员的增加及其角色确认和权限划分;
2.以账套主管的身份进入U8企业应用平台,完成模块启用、基础档案设置,以及余额录入等账套初始化设置;不具备反启用账套功能的软件,启用账套前切记先备份账套资料。
3.分别以制单员、审核员、记账员的身份进入U8企业应用平台,完成凭证的制单、审核和过账;切记制单和审核不能由同一个操作员完成。
4.以账套主管的身份进入U8企业应用平台,结束账务完成报表的编制和报送。
操作流程具体到某一模块又有正向流程和逆向流程之分,比如总账处理,其正向流程为:总账初始化设置=》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自动转账=》对账=》结账;当结账后发生因制单引起账务记录错误时,其逆向流程则为:反结账=》恢复记账前状态=》取消凭证审核=》凭证的修改或删除,然后再次审核凭证=》记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
熟悉软件的操作流程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比如,在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的操作中,业务设置包括资产类别、部门及对应科目、增减方式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显然要受到公共设置中部门、会计科目设置状况的影响。又如,固定资产卡片处理中,卡片项目、卡片样式、卡片管理,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流程;在固定资产业务处理中,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在提取折旧前就不宜处理固定资产的减少业务。总账期末自动转账中汇兑损益结转要先于期间损益结转,而且要在汇兑损益结转生成的凭证完成审核和过账后再进行期间损益结转,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正确。
三、软件的操作技巧
会计软件的操作技巧主要体现在功能键的灵活应用。这里仍以用友U8为例,常用的快捷键或功能键有:
F1--在线帮助。在软件操作的任界面均能激活,为操作者提供及时服务-即时提供操作引导,是软件操作者最直接的老师;
F2--参照(光标所在字段的参照);
F3--查询(在账表及列表中调出查询条件窗);
F5--增加(新增一张凭证或单据);
F6--保存(保存单据、凭证或账表格式); 4{H
F7--会计日历;
F8--成批修改;
F9--计算器;
F10-激活菜单;
F11-记事本;
F12-显示命令窗;
Ctrl+F3--定位(用于单据、列表和报表界面);
Tab--同一操作窗口不同操作区的切换,比之鼠标要方便快捷得多(同一操作窗口相同操作区不同内容的切换使用方向键);
Ctrl+方向键--在单据设置中可以微量调节表头项目在单据中的位置;
Shift+方向键--在单据设置中可以微量调节表头项目在宽度和高度;
“-”负号--如果借贷标志不能改变,余额可以用“-”符号表示;
Ctrl+H--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
Ctrl+shift+F6--取消结账;
此外,在凭证处理时:F3--参照;F11--原币、汇率、本币换算,空格--改变金额方向;“=”--借贷平衡;负号--红蓝字切换。
在金蝶等其他软件上也有类似的快捷键或功能键,比如金蝶软件:F1--帮助;F7--万能获取键(用来提取存放在软件里的信息,比如会计科目,摘要等等);F5--凭证录入时增加;F6--凭证录入时保存;F11--计算器;F12--计算结果回填;CTRL+F7自动平衡平整的借贷关系;Ctrl+F9--出纳系统反扎账;Ctrl+F11--反过账(如果凭证过账后发现凭证输入错误可以通过此快捷键反过账后修改);Ctrl+F12--反结账(结账后发现上期录入错误,可以通过此功能,一般结合反过账一起使用);小键盘“..”--自动复制上条凭证分录摘要(按“//”可复制第一条摘要);已录入的金额转换方向,按“空格”键即可;若要输入负金额,在录入数字后再输入“-”号即可。
四、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
会计软件的功能随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电算化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完善。受人力、财力、物力的影响,会计单位购买的可能是某一品牌会计软件的全部,也可能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比如总账系统(含报表系统)/ 薪资管理/ 固定资产/ 应收应付等。完整使用会计软件的所有模块,综合使用其中的几个模块或者单独使用其中的某一模块,均可以获得各自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由于会计软件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已经程序化,影响会计信息及时准确的因素表现为:
1.初始设置是否正确。包括:初始信息是否与本单位相吻合,是否完整;该启用的模块是否已经启用,不该启用的模块是否被启用了;公共设置的内容是否齐全;关联模块的初始信息是否一致,如启用时间和会计期。
2.人工录入的基础资料是否准确。比如凭证录入时,使用的会计科目、记录的借贷方向和金额(数量、项目)等是否正确。
3.处理的流程是否符合制度。比如前述固定资产折旧,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在提取折旧前就不宜处理固定资产的减少业务,因为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继提折旧下月才停提折旧;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其工作量是否已经先行录入。
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过程是和我国的体制的变革、管理模式的逐渐演变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改革初期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88年之前萌芽准备阶段
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企业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主要使命是为完成计划任务而生产,相应的会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以其账报账为主。在此期间,企业管理中的软件主要是完成特定的统计功能,在会计核算中还没有一种能够解决全部基本功能的成熟的软件产品,具体应用中的产品大多属于统计存储型。随着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关人员和机构已经着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并就某些企业或某些功能进行产品开发,面向单一用户或单一功能的会计软件已经投入使用,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管理。由于企业对电算化的需求不明确,且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人员没有很好的结合,会计软件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2、1988年至90年代中期的核算型会计软件阶段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的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并存的转轨经济时期,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事务型管理,计算机普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相应的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以部门管理为中心,侧重于事务管理。在此期间,会计软件主要是核算型的部门级系统,大致包括总账管理、报表生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
核算到会计软件的特点是离散型,既有各模块之间联系松散,也有企业各部门间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文档格式及文件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整个企业甚至部门内数据缺乏共享与并联。其在表面上与传统手工系统有很大区别,但实质上仅是处理手段的改变,没有改变原有的模式及功能。
3、90年代中期至今的ERP系统起步阶段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计算机及技术在企业中已经广泛应用,面对在资源分配中起基础作用的市场,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转向资源管理,相应的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资源管理提供与决策信息。随着国外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后文简称BPR)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后文简称ERP)思想及技术的传入,我国会计软件从核算型进入了管理型,用友等公司已经开始就ERP系统进行相应的需求调查及软件开发。
ERP系统是企业实现BPR目标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手段。它是覆盖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的资源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如:购销存业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一体化。ERP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数据在系统间流畅传递。ERP系统与以往核算型的会计软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除了基于的管理思想不同外,软件本身涉及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模仿手工核算模式,广度仅限于财务部门,偏重于资金流,深度仅限于事后分析。ERP软件以企业作业为起点,对企业经济事务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记录和控制,管理的广度从财务单一部门扩展到各项作业涉及的其他部门,完全实现了企业内业务处理一体化,做到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形成一个实时的动态的管理系统。从部门级离散应用上升到企业组全面系统应用。
近来商务的兴起,使ERP系统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还包括外部信息使用者,同时也要对有关的外部资源进行管理。如:客户可以直接查询商品的销售及技术资料以决定是否交易,企业可以直接根据电子交易数据进行收付款处理及核算等等。
企业资源管理的使命及网络的趋势,决定了会计软件必将向管理型、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这里对其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可简单地描述为:单机核算到一部门网络型一企业级ERP一支持电子商务的管理决策集成型ERP.
二、会计职能的演变趋势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工作本身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一种内在功能,它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对其内涵的认识日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但大多数论述中都承认会计具有核算和控制(反映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核算是指会计人员通过特有的及程序,对会计个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反映,向使用者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核算包括信息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控制是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监督。合法性监督是指企业经济活动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合理性监督是指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经济运行,业务流程是否合理,有效性是指企业的资源管理是否具有效率。
从会计软件发展过程及其趋势中,可以看出会计职能的内涵已经或即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核算与控制的相对比重将发生变化,控制职能的地位日益重要
(1)核算工作量减少。ERP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人员大量的数据收集、加工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实现,加大量涉及采购、销售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的信息可直接由相应管理系统自动传入账务核算系统,规范的账务处理和报表输出业务也可通过预先设立而自动完成。(2)控制职能的地位提高。会计的控制职能直接融于作业的流程当中,不经会计控制环节,有关业务将无法继续运作,如不经信用控制环节的销售合同无法获得批准或执行。控制职能真正贯穿于作业的事前、事中及事后。(3)核算职能的分解。传统的会计核算业务将由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完成。(4)控制的范围不仅局限于系统内部,会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防止有未纳入系统的业务发生。(5)会计工作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分工发生变化。会计工作不再以事务管理为特点,不再局限于本部门范围内,而是着眼于业务流程的全过程,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进行组织。同时增加了许多基于ERP系统需要的稽核的控制岗位。
2、核算职能本身的内涵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变化
(1)确认变得更为重要。在ERP系统中,会计人员日常核算中大量而重要的工作就是审核确认,以确定有关信息是否纳入账务系统进行核算。信息化并不能取代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2)计量工作相应减少。ERP系统对大量的规范的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设置中加以预先设置,自动生成相应分录的凭证。(3)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和报告中的大量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4)核算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应提高。ERP系统的集成可靠地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系统的实时性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已经不再成为一个主要。
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已成为近几年企业单位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管理工作内容。国家重视,企业单位行动迅速。在财政部制定并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第一部分中提出: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财政部文件:(94)财会字第15号,1994年5月4日。)企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所取得的会计软件其主要途径有:自行开发、定制开发、与外单位联合开发、购买商品化会计软件、使用主管部门开发推广的会计软件等。目前,我国的企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主要是选购商品化会计软件。
一般来说,商品化会计软件,是指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或会计软件专业开发公司,设计、开发的,并经财政部门评审合格,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会计软件。商品化会计软件,具有商品化、通用性、保密性、质量高、功能强、易学性、易用性等特征。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一般由软件公司提供人员培训、安装调试、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并负责售后的相关服务。商品化会计软件质量高、操作使用方便、投资少、省时间,因此,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购买使用。
我国的财务会计软件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规模庞大的财务会计软件开发阵营。有近300多家软件公司或财务会计软件专业开发公司,从事财务软件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至今,通过财政部评审通过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近50个,通过省级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商品化会计软件有200多个。涌现出用友软件、安易软件、金蝶软件、新中大软件、金算盘软件等一批开发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劲、产品质量合格、软件性能稳定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公司。同时,国外的会计软件也进入我国软件市场。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众多,对用户而言,一方面挑选余地大,购买方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种类繁杂,比较甄别难度大,选择能够适用于本企业单位的会计软件又是不容易的。那么,怎样选购一套软件质量有保证、适合于企业情况、安全可靠性高、服务优良的会计软件,本人认为可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会计软件是否通过财政部门的评审
根据国家财政部规定,商品化会计软件必须经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的评审,合格的,方能在市场上出售。会计软件是否经过评审、是否合格,是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志。会计软件主要是符合财政部1994年6月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这是会计软件符合我国会计核算和会计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强会计软件管理的重要程序。目前,我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或者财政部组织进行。计划单列市财政局经财政部批准,也可以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由组织评审的财政部门核发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合格证》。取得《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合格证》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在国内的销售不受地区的限制。(《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办法(1994年7月1日)》,第6条。)所以,用户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一定要考虑是否经过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评审鉴定情况怎样。
2.会计软件是否符合本企业单位的需要
商品化会计软件,虽然具有通用性,但是,在会计软件开发时,考虑到软件的功能,所以会对其某些方面的功能有所侧重。企业在选购时,要考虑本企业的具体财务会计业务情况和核算管理的要求,在业务方面选择最适合的,才能真正发挥会计软件的作用。具体要考虑行业特点和本企业单位的核算特点。(1)行业特点方面。由于每个行业的会计业务都有其特殊性,因此,企业单位在购买会计软件时,必须考虑本行业的特点。例如,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会计业务,在具体核算上,其内容和标准不同,其他行业也有差别。(2)本单位会计核算特点方面。企业具体会计核算的情况,也是选购会计软件要考虑到的。如企业规模的大小、会计业务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的多少、会计核算精确度的高低、是否需分级核算等,都是决定会计软件的重要因素。
―、反记帐功能的作用
反记帐功能在下述情况发生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大量的错误凭证被登记入帐。这种情况在电算化会计系统投入使用初期,尤其在试运行期间,非常容易发生。如果没有反记帐功能,则只能编制大量的错帐更正凭证予以更正,从而导致帐薄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当审计人员查到一笔又一笔的错帐时,它们也许在后续的凭证中进行了更正,这种情况大量出现时,会使审计人员对错弊产生麻痹思想,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查错能力。如果有反记帐功能就可以先取消记帐,把错误凭证全部修正后再重新记帐,帐薄中的冗余信息就可以大大减少,帐薄信息就会简洁明了,便于利用。
2、帐证不符。手工会计中由于会计人员的粗心,常常发生过帐错误,导致帐证不符,这时一般利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记帐实质是将记帐凭证库的有关数据转入帐簿数据库中,而且正式过帐前要先对所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校验,以保证其正确性,所以帐证一般是相符的。但是当电算化会计系统遭受计算机病毒的侵袭,或者存放会计帐簿数据的计算机硬盘扇区遭受物理损害,或者帐簿数据库在没有启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情况下被人为非法篡改,这就完全可能导致帐证不符。无论是帐簿错误还是凭证错误,或者帐证都有错误,都无法象手工会计那样采用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或赤字冲消法来更正,最好的办法就是反记帐。如果凭证数据正确,仅仅是帐簿记录有误,取消错误的帐簿后将正确的凭证转入过来即可;如果是凭证有误,则不管帐簿记录是否正确均应先取消帐簿记录数据,再对错误凭证一一进行修改,审核无误后重新登记入帐。
3、记帐过程意外中断。在手工会计中,这也许不成为一个问题,记帐人员只须随后续接下去登记就可以了。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记帐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当意外断电、病毒侵袭等非常事件导致记帐过程被意外中断时,财会人员无法了解计算机到底已经登录了多少张凭证,因而也就无法在系统恢复正常后续接下去记帐了。也许从理论上说,对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精通的人能通过查询帐簿数据库记录等方法,获知记帐过程中断时已登记的凭证,但对普通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来说,这是不现实的。而且即使获知意外中断时已登记的凭证数,会计软件也不允许续接记帐,唯一的办法就是设置反记帐功能。对此,《会计核算基本功能规范》也规定,会计软件“应当具有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或者由于强行关机及其他原因引起内部和外部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这里的最近状态就是对最后一次记帐进行反记帐后的状态。
二、反记帐功能使用条件设计
反记帐功能显然不是一个常用的功能,它只有在前述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如果滥用反记帐功能,则不但影响会计处理的严肃性,也会大大增加工作量。许多人就是以此为反对在会计软件中设计反记帐功能的理由。因此,对其使用必须严格限制。其限制条件至少必须包括:
1、操作者必须是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的原记帐人。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记帐人员应对帐簿的正确性负完全责任,谁记帐有误就只能由谁负责修正。反记帐功能的目的,就是取消部分甚至全部的错误帐簿记录以后重新正确记帐,从本质上讲,它也是对错帐的一种更正行为。为了保证记帐操作的严肃性,避免滥用反记帐功能,操作者必须同时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才能实施反记帐。
2、只能在结帐前进行。结帐就是在本期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并被认为正确后予以封帐,使本期的经济业务固定下来。进行结帐操作就意味着本期已经没有经济业务需要处理,因而不但不允许输入本期的记帐凭证,也不允许对本期经济业务进行记帐和反记帐。
3、只能按凭证号或日期逆序连续进行。记帐是按日期和凭证号顺序进行的,只有按其逆序连续取消帐簿数据库的记录,才能保证重新记帐的正常进行。这就意味着,反记帐的范围应该以帐簿数据库的最后一条记录或者说是最后一张已记帐凭证为起点,依逆序前溯定位,来确定反记帐的记录数,而不能允许从帐簿数据库中间任意抽取几条记录(不管是否是连续)作为反记帐的范围。
三、反记帐过程的数据处理
反记帐是记帐的逆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记帐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在设计上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在所有会计软件中,记帐都是必备功能,根据一般的说法,计算机记帐是将未记帐凭证库的数据转入到帐簿数据库中去,所以反记帐就是将帐簿数据库中最后的一条或多条纪录转回到未记帐凭证库中去,应该转回的记录就是反记帐的范围。一般来说,这个范围应该由反记帐执行人员根据需要指定。但是对于记帐过程意外中断而进行恢复到记帐前状态这种情况,会计软件应该提供自动定位的功能。现有会计软件的解决方案是在每次正式记帐前先将帐薄数据内容备份到硬盘某一固定文件中去,如本次记帐被意外中断,则以备份文件恢复帐薄数据库文件,由于每次备份到硬盘的文件名是固定唯一的,所以恢复只能对最后一次记帐进行,也只能进行一次。而且这种备份和恢复是对月内帐薄数据的完全备份和完全恢复,如果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量较大时,在月度较迟时间进行记帐和反记帐,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为了提高效率,设想采用如下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计信息载体以磁性介质为主,纸介质为辅,而磁性介质上数据的修改无法象纸介质那样留下可辩认的痕迹,以为日后审计等工作留下应有的线索。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会计软件中设置了各种日志文件:操作日志、控制日志、系统与程序修改日志、数据资料使用日志及业务日志等。这几种日志文件的作用都是通过真实记录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各种操作,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但由于这几种日志文件的内容及作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因此,目前国内的会计软件绝大多数只设计了操作日志文件。
操作日志是指对进入会计软件中的所有操作进行跟踪记录,从而确保所有经授权或未经授权的接触和修改活动都留有痕迹,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其内容应包括操作日期、进入时间、推出时间、操作内容等。
为了进一步实现内部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操作日志包括机制操作日志和手工操作日志,前者是由会计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后者则应由上机操作人员手工如实填写。
在笔者参与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中,发现操作日志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会计软件自身的不足,使机制操作日志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是用户对操作日志重视不够,集中表现在手工操作日志的不健全。
二、机制操作日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机制操作日志查询权限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操作日志要由专人保存。目前软件中机制操作日志的查询权限几乎都没有限制,在权限划分内容中,很多软件根本未考虑有关机制操作日志权限的设置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查询上机操作日志,个别会计核算软件、甚至个别erp软件中的操作日志内容还可以进行修改,这完全背离了设置操作日志的初衷。
笔者认为,机制操作日志应当仅授权系统管理员、会计主管进行日常的查询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进行机制操作日志的打印输出、机外备份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机制操作日志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机制操作日志记录内容问题
操作日志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操作人、进入时间、退出时间、操作执行的功能、操作状态等。
考察机制操作日志的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有如下几种:
(1)操作记录内容不全面,有的软件仅仅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缺少操作执行的具体功能;
(2)操作时间记录过粗,有的缺少年月日记录,有的仅记录到分,或只记录有进入时间,而没有退出时间;
(3)操作执行的功能记录不够具体,未能记录到基本模块;
(4)缺少软件操作的状态,如正常通过、或未有通过等。
分析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记录内容的不全面造成机制操作日志可用价值不大,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操作时间记录得过粗,使我们看到有些操作者在同一时间进入,又在同一时间退出的现象;操作执行的功能记录不够具体,一旦出现问题不便于核查问题;没有操作状态的记录,容易引起误解,以及日后查询工作上的不便和其他一些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例如,笔者所接触的一家软件,出现了下表所示的操作日志记录。
操作人姓名进入时间 退出时间操作内容…… …… …………
杜玫筠 99/03/1209:23:45 99/03/1209:26:12制作凭证
李传茂 99/03/1510:13:49 99/03/1510:26:34制作凭证
李传茂 99/03/1510:26:37 99/03/1510:27:02审核凭证
李传茂 99/03/1510:27:09 99/03/1510:29:56制作凭证
……………………
从操作日志的时间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传茂同志在制作完凭证后,即刻对凭证进行了审核工作,是否存在软件允许自己审核本人制作的凭证呢?经过询问我们了解到,李传茂在试图审核自己制作的凭证时未能通过。由此,我们看到操作日志对操作内容做了如实地记录,但是,由于记录内容过于笼统,以致造成误会。在此笔者认为操作执行功能的记录应该具体基本功能,同时记录操作执行的状况。例如,制作凭证记录到凭证编号,审核凭证记录到所审核的记帐凭证编号等,执行功能通过与否,诸如此类的具体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落实责任,究查问题,真实全面的反映会计人员操作情况,也便于日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机制操作日志备份、打印问题
操作日志的备份工作同样未能引起重视,许多软件的数据备份内容中并不包括机制操作日志的备份,甚至一些软件鉴于机制操作日志文件过大,在月末结帐后自动进行删除,或没有提供机制操作日志备份的功能。
笔者认为会计软件的备份功能不仅包括会计数据的备份,而且还应当包括操作日志的备份。当然,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增大,尤其是网络版软件,操作日志文件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变大,然而,当今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存储容量不再成为问题,加之财务部门使用的机器要求专机专用,备份的保存工作应该说是完全能够做得很好的。
同时,软件应该提供机制操作日志的强制备份功能,即依据一定时期,或依据机制操作日志文件的大小,适时提示进行备份工作或强制自动进行备份工作,机制操作日志的删除要有权限限制,绝不能在做尚未备份和打印机制操作日志的情况下就删除日志。机制操作日志的打印一般来讲是由系统管理员每月打印一次并装订成册,年末与手工操作日志、其他会计档案一并送交存档。
三、手工操作日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内容是从机制操作日志中抄录而来的。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手工操作日志流于形式,未能起到设置手工操作日志的真正作用,要求上机填工操作日志是从另一方面保证上机操作记录的真实性。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加以足够的重视。
单机版软件的手工操作日志,一般用一个记录簿就够了;网络版软件的手工操作日志问题较复杂些。目前许多使用网络版软件的单位普遍未进行手工操作日志工作,或仅仅用一个手工操作日志记录簿。笔者认为,仅采用一个手工操作日志记录簿远远不能达到设立手工操作日志的目的,不能全面如实的反映上机操作的真实、完整情况。针对网络版软件的特点:工作站在都分散于各处而不集中,笔者认为每个工作站可以采用分别设立各自手工操作日志的办法加发解决。按月或按季由系统管理员将所有操作日志收起保存,待日后装订成册(按年)入档。
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工作应当贯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应付、敷衍、图省事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认真作好手工操作日志的记录工作。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会计专业角度看一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企业的会计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子系统: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主要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比如税务机关、上市公司的股东、银行、证券监管机构等。财务会计系统依据政府制定的规则和惯例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等,对外提供指定格式的报表。这些财务信息被用来进行投资决策、评价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监控企业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管理会计系统为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信息,比如管理层、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管理会计系统依据企业自行确定的方法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不同企业的处理方法可能差别很大,提供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差别很大。这些财务信息被用来进行企业内部的产品决策、生产决策、自制或外包决策等内部决策。因此,财务会计通常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通常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的信息通常为公司整体信息,管理会计信息通常是非常详细、具体。
管理会计的内部比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核算,二是全面预算。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依据企业的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分批成本计算法、分步成本计算法、标准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等,核算的目标是得到完整、细致、正确的成本信息,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订单成本、客户成本、作业成本、渠道成本等多个维度的成本信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目标,划分预算单元,设计的专业预算内容,选择的预算周期,编制企业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差异分析。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财务会计由于主要服务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和合规性,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远低于管理会计信息。当然,由于国内长期长期以来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现状情况,国内企业普遍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甚至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不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差别。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多的依靠内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而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正是管理精细化的重要内容。比如,成本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详细、准确的成本信息是产品定价、产品盈利分析、外包决策、成本控制和部门业绩考核等众多管理活动的基础信息,没有准确的成本信息的支持,上述决策几乎无从做起。又比如,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管理控制、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被广泛应用,现代企业要把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部门直至每个人,使公司上下目标一致,全面预算管理是最主要的手段,同时预算管理也是企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
三、国外成熟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
国外成熟的管理软件和ERP软件都有非常强大的管理会计功能或模块,比如SAP软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分别独立的功能,财务会计功能主要是通过FI模块实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功能包括:CO(成本控制)模块和EC(企业成本)模块,其中CO和EC模块内部又分为作业成本核算、费用核算、内部订单成本、产品成本、成本计划、盈利分析、利润中心会计等子模块,其管理会计功能非常强大。当然由于国内企业管理会计的基础比较薄弱,多数使用SAP软件的国内公司并外实施或有效使用其CO模块等管理会计功能,但是从对企业的重要性的角度来分析,管理会计功能的重要性远胜于财务会计。
四、国产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
大部分国产管理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都很薄弱。我们可以从国内管理软件的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以财务软件和MRP软件为主的阶段,原来财务软件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为目的,功能包括:总帐、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报表等模块,都属于财务会计范围。主要作用在于解决手工会计核算中工作量大、数据繁琐的问题,其成本核算功能非常简单,仅能满足总帐和报表的需要,基本没有涉及管理会计范围。而另外一类从事MRP软件开发和实施的厂商,其主要精力在于实现以计划功能为核心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虽然其主要目标也在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但主要范围局限于物流领域,财务领域基本没有涉及,仅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的物流信息,缺乏物流与资金流的衔接。
在目前所处的第二阶段,几乎所有的财务软件厂商和MRPII厂商现在都号称自己的产品是ERP,也都声称自身的软件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结合、动态统一。这些软件的管理会计功能基本现状是:成本核算功能比原来的财务软件有所提高,能够支持分批成本计算,按预算设置的分配方法分摊费用、标准成本核算相对简单的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基本上不支持作业成本计算、真正的分步成本计算、成本结构的灵活设置等功能,难以有效实现相对精细化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功能多是财务核算功能的附属,在相应的客户核算金额后面增加预算金额,并能实现通过预算数来控制核算。这样可以实现简单的财务预算信息化和控制。但是,财务预算仅仅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的全面性,强调业务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实现财务预算的信息化,离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还有很大距离。全面预算中需要把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存货预算、采购预算等业务预算包括进来,并能实现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的功能。
所以,缺少完善的管理会计功能或者管理会计功能非常薄弱,造成了现有国内所谓ERP厂商不可能提供真正的完整的ERP软件,而且不可能把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很好的衔接起来。原因在于,
1、管理会计功能本身属于ERP软件的核心功能,企业实施ERP软件的目标在于提高管理,而管理会计工作好坏是体现企业管理精细化和管理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整个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其功能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会计软件亦日臻完善。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完善,只是针对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核算的功能来说,也就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事后的分类与汇总,基本上是传统手工会计核算过程的一种模拟和再现,我们把这种软件只能称为会计核算软件。然而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核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要求会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提供管理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仅仅完成事后的核算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必须要在现有的会计软件中增加财务及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要素,使财务人员能够在核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核算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准确分析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辅助企业的决策层进行决策,真正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为企业提供预测与决策信息。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这些理念都需要复杂的数据模型和知识库、方法库的支持。同时,企业自身的业务量也比以前明显的增加,这些因素都不是核算型会计软件所能解决的,这必然要促使会计软件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跨越。
二、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定义和特征
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定义,人们给出的解释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无确切统一定义,但我们可以这样较为简单地来描述: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利用会计核算信息,为用户提供预测、计划、控制、管理和辅助决策的会计软件。根据人们对会计软件发展及其功能的需求,我们觉得一个管理型的会计软件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具备完善的核算功能
核算是管理的基础,管理型软件只有利用会计数据的核算结果,才能对其进一步处理,产生企业所需的管理信息,所以,管理型会计软件必须包含核算型软件的账务处理、工资、成本、销售、固定资产、报表等子系统,它是建立在核算型会计软件基础之上的。
2.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具备预测、管理的功能
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我们不仅需要它有完整、全面的事后核算,更需要会计软件能够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分析、预测以及事中的调整与控制,为了让用户高效、方便地使用软件,必须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把这种综合化的多功能系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
3.管理型会计软件应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管理型会计软件为我们提供的是企业综合、全面的管理信息,如果只依靠财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与管理型会计软件建立紧密的接口,及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递给会计系统,从而建立起以管理型会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如何加快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
由于核算型会计软件已发展较为完善,同时企业对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需求,这就使得在今后的应用软件市场中,管理型财务软件将占据较大的份额。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并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太大的实质上的突破,有些所谓的管理型软件只是在原有的核算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极为有限的、简单的分析功能,与人们的真正需求相差甚远,如何推动管理型会计软件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发展,是很多学者与软件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要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手段,一方面改变无政府主义的产业状况,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市场;另一方面要投入力量,进行帮助扶持,并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为了发展我国的财务软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软件,应对我国的会计软件行业进行适度的保护。
2.以完善的核算型软件作为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的基础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分析和决策,事中的控制过程,必须在事后的核算结果的前提下来进行,因此,管理型会计软件应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来建立和扩展,应与核算型软件相兼容,从而减少软件开发的难度与成本。
3.会计软件行业的联合是行业整体发展的保证
这几年,国外企业已瞄准了我国财务软件这一巨大市场,纷纷登陆,抢占滩头阵地。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国内企业间缺少协作,一盘散沙,则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击败。会计软件行业要迅速发展,抵御国外管理软件对中国市场的侵占,不仅要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支持,还需要在行业的内部实行自律管理,协调行业内部的矛盾,制定行业内部都应遵守的标准,成立会计软件行业协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这一点,目前已被国内的一些会计软件公司所认同和接受,1995年,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下,成立了会计软件行业分会,10余家会计软件公司成为首批加入者,目前已有30多家会计软件公司加入了该分会。
4.加强软件业之间的联系,加大技术整合力度
由于管理型会计要完成的不仅仅是核算,而是核算基础上的分析与预测,这需要强大的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的支持,这是会计软件行业所不具备的,因此,单独依靠会计软件公司的联合还不足以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会计软件业应与其他软件行业相结合,集中技术力量,共同完成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设计。
5.吸收国外管理软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开发技术
在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初期,会计软件的开发都处于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经验交流,这使得我国的会计软件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开发管理型软件的过程中,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外的管理软件在开发技术上、经营理念上和管理思想上都有很多优势和长处,我们可以充分的借鉴和吸收,洋为中用,这是一种有效的、快捷的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
四、核算型软件向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自主的管理型会计软件
虽然我们说借鉴国外管理软件是一种管理型会计软件设计的捷径,但并不是说我们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而要结合我国会计处理与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同时为了企业向国际化的发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上的惯例,保留必要的数据接口,以便与国际业务相融合。
2.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式,网上采购、电子货币交易已逐渐被企业所采用,电子商务等形式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新形式对会计软件的要求。
3.不应过份追求管理型软件的通用化
会计软件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中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软件的通用性。通用的会计软件投资集中,设计周全,售后服务较易管理,这使得一套会计核算软件可以在多个企业、不同行业中广泛地采用,但是这种情况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应用中却并不是可取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首先,企业的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在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分析,所以它既包含大量的核算功能,同时又要对核算的结果进一步的处理,而这些处理是建立在复杂的模型分析之上的,所以如果在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设计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必然会造成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内容过多,系统定义过于抽象,这会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难于理解和控制,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庞大而复杂的分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使得一些企业用较高的价钱买回实际上很多内含功能长期闲置的会计软件,造成人力与财力的隐形浪费。其次,由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账务处理程序只有几种,又由于计算机的特点,所以核算型会计软件基本上都是以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作为核算的主要方法,这就使得通用型软件得以普遍采用。而对于管理来说,我国的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理念上、方式上和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管理的认识和管理的要求很难达到一致,这也是限制管理型会计软件通用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网络 会计软件 信息系统 关系
一个企业内部的计算机如果通过网络连在一起,对整个企业的各方面管理和财会核算工作电算化都有极大好处。例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科室、部门录入数据。一般可这样划分:通过记账凭证输入的数据,由财务部门的工作站上输入;工资数据可由人事部门、房管部门、水电部门和各车间考勤人员、医疗部门等各自输入本部门负责的有关数据,当然也可以收集好全部原始数据后由财务部门统一输入;固定资产购建、转入、报废、转出等原始数据,可由设备主管部门输入;材料采购数据由物资供应部门(或材料科)输入;出、入库数据则由所在仓库输入;产成品、销售数据由有关车间或仓库、销售科分别输人。这样就解决了输入的“瓶颈”问题,也可避免统一输入时由于输入人员不熟悉有关各项业务而发生的差错。同时,也大大简化了数据的整理报送的烦琐手续。各个部门之间,可以互相调用、查询有关数据,不必抄送报表或磁盘。例如,财务部门调用出、入库统计数据进行转账和成本核算,厂领导查询产成品销售数据等都十分方便快捷。各级各部门领导、有关业务人员都可随时了解掌握自己管理上应知的财务数据,有利于财会监督和控制。
企业的局部计算机网络通过与外单位、上级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连,更能广泛及时地收集、发出有关的财务信息数据,对做好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都有极大帮助。
1. 网络会计软件的特点
概括地说,网络会计软件有如下的特点:
1.1同一套软件,同一时刻可以多个人共用,网络上有多少个终端或多少个工作站(联到网上的微机)就可同时有多少个人使用它。
1.2同时上网的用户,既可同时分别运行同一套会计软件中的不同功能部分,有许多功能还可许多人同时使用,如可以一个人输入记账凭证,一个人在进行工资计算,一个人在进行折旧计算,也可三个人都同时进行记账凭证的输入,分别输入一批记账凭证,以加快需立即输入的凭证的输入速度。这对于凭证很多的大单位,有时需赶任务时是很有用的。又如,可以有几个部门的领导,同时查询本月销售情况的数据,互相不会发生冲突,都可以得到正确结果。但是网络软件的有些功能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如一个人正在修改某些数据时,其他人可能不能查询它。网络会计软件开发时比较复杂,维护也比较困难一些。开发或购买的价格也比单机版的软件要贵1 - 2倍左右。
1.3网络版会计软件除了使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可共享外,还可以使整个网络的用户都可共享一些高级的设备,如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等。
2. 网络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网络会计软件最基本的环境要求就是,首先必须在网络上运行。
其次要看会计软件是用什么数据库语言编写的。以前我国大多数用FOXBASE、FOXPRO等微机数据库语言编写。这些微机数据库有FOR DOS版本和FOR WINDOWS版本之分,用它们编写出来的会计软件又有伪编译版本和真编译版本(源程序编译为.EXE文件)之分,因此它们的应用环境要求是不一样的。用FOR DOS版本的FOXPRO 编写的会计软件,在DOS环境下使用,现在已经很少用了。用FOR WINDOWS版本的FOXPRO编写的会计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网络版本的会计软件,因为要运行在网络上,而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来管理的,以前最流行的微机局部网络的操作系统是NOWELL网络的NETWARE,它适用于支持用FOR DOS版本的FOXPRO等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用于支持FOR WINDOWS版本的WINDOWS或VISUALFOXPRO所开发的会计软件的网络操作系统是WINDOWS NT。
目前,商品化的会计软件公司已经很少用FOXPRO来开发会计软件了,都已转向使用SOL SE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系统,其数据库安全保密性能较好,功能也更强大。
3. 网络会计软件的安全问题
网络会计软件对用户来说,与单机版的会计软件相比,多了一重网络管理,入网要输入网络用户名、注册口令,只能接触你有权接触的目录或文件,安全性更好。对开发者来说,网络版会计软件编程时与单机版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要注意多个用户同时修改同一个数据文件时可能产生的数据错误性破坏的所谓“并发控制”问题。通常是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同时修改同一个记录(有些命令只允许一个用户打开某个数据库文件,命令执行完后才允许让其他用户查询或修改它的数据),因此,其编程较复杂。
此外,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网络文件服务器上的各个硬盘、硬盘上每个目录、目录中每类文件或每个文件,规定每个用户访问权限,如有些用户只能查询,不能修改,有些用户可以修改、增加或删除文件中的数据,有些用户可以删除某些文件等等。网络管理员必须对如何设置这些权限很熟悉,并根据会计软件说明书的规定安装软件及设置用户权限,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数据安全保护的功能,保证网络会计软件程序及会计数据的绝对安全。
网络一旦染上病毒,将危及整个网络,所以对如何防治病毒有更高的要求。应该装上有效的防病毒软件或防病毒卡,有条件的单位的网络可采取无盘工作站以堵死病毒进入网络的途径。
4. 网络会计软件的编程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中,会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但一般的网络软件都为用户考虑到了这些问题,设置了多重安全措施。例如,用户注册必须有口令,对多次注册失败的非法入侵者网络可在一段时间内暂停该工作站注册入网;网络硬盘上的各子系统会计数据可分目录存放,各目录及其文件均可设置专人使用及使用权限;对硬盘数据做镜像化备份(双硬盘系统);事务跟踪程序可保证某一事务要么完整地被处理完毕,要么不作处理,以保证数据库文件中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一致性。网络上共用数据库数据安全、完整的突出问题是“并发写”问题, 即一个以上的用户同时修改同一个数据所引起的数据错误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怒民等:《会计电算化开发与应用教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一般可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
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述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岗位进行适当合并。
(二)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
(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
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级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升级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5)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四)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作为考试科目之一的会计电算化科目,由1个半小时改为1个小时;将原有的单选、多选、判断、Excel操作和电算化实务操作等考试内容改为单选、多选、判断、电算化实务操作,取消了Excel的操作内容将其融入了单选、多选、判断;由用友T3会计软件改为考试专用软件,辅导教材没有像以往那样配备相应的模拟考试系统或软件安装盘,只能从网上搜集到财政部的2014年会计证新大纲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介绍视频,天津市会计学会只在教材封底显示了一个二维码(排在了东奥会计在线前面),组编及作者均为东奥会计在线,在前言的结尾公布了网址并推荐考生购买配套在线辅导课程。
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离不开教材与会计软件。以考证为目标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及学生人手一份的天津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及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介绍视频,成为了教于学的重点内容。
一、新版辅导教材的内容结构与相应的课时设置
天津市新版辅导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按照财政部2014年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的内容予以展开。对应着第三章会计软件应用的通用性,为结合财政部的2014年会计证新大纲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介绍视频,增添了体现考试专用性的第五章会计核算软件操作实务。
(一)第一章的内容与课时设置
第一章为会计电算化概述。考点主要有: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ERP及ERP系统的概念与功能;XBRL的概念、作用和优势、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的特征;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功能模块;会计软件和服务的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规范;会计信息化的监督管理等。课时设置上可以利用4-8课时(45分钟/课时,下同)予以归纳解释。
(二)第二章的内容与课时设置
第二章为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对于开设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年级来说,也可以利用4-8课时来进行归纳解释。考点主要有: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硬件设备和硬件结构;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软件类型和安装准备;会计软件的网络环境-网络基本知识和组成部分;会计软件的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计算机黑客、病毒的防范。
(三)第三章的内容与课时设置
第三章为会计软件的应用。其考点涵盖了通用会计软件的主要应用流程
及功能模块,主要有:系统初始化;日常处理;期末处理;账务处理模块的应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应用;工资管理模块的应用;应收应付管理模块的应用;报表管理模块的应用。
虽然其中涉及的很多内容是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屏蔽掉的功能。如:必须设置账套号作为区分不同账套数据的唯一标志、设置系统控制参数、设置编码方案、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会计科目辅助核算的内容、期初余额的试算平衡、支票管理银行对账、期末处理的自动转账、报表管理模块等。但作为必须掌握的会计软件的应用内容,要结合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让同学们予以深刻理解,因而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安排较多的课时(约40课时)去讲解与操作如用友U8或金碟K3等通用的会计软件(考试版畅捷通T3因缺少应收管理及应付管理系统予以舍弃),让学生对会计软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而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一知半解(死记硬背单选多选判断或机械式的进行特定操作)。
(四)第四章的内容与课时设置
第四章为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虽然取消了Excel的操作题型,但融入单选、多选、判断题型的相关Excel知识,还是在熟悉了操作特征后才能印象深刻,理解并掌握。考点主要有: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Excel软件的常用方法;Excel软件的用户界面;Excel文件管理的常用方法;数据输入与编辑的常用方法;Excel公式及函数的应用;常用函数的使用;数据清单的设计要求;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数据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的方法;Excel图表的插入方法。对应以上内容,整合讲解、操作、归纳等教学手段,设置12-16课时相对比较合理。
(五)第五章的内容与课时设置
第五章为会计核算软件操作实务。在通过第三章让学生对通用会计软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后,将其与财政部的2014年会计证新大纲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介绍视频中的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进行比较,再利用模拟考试系统加以操练,设置12-16课时用于熟悉考试环境和考试题型即可。
二、新版辅导教材实验资料与考试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从财政部的2014年会计证新大纲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介绍视频中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环境涉及了通用会计软件的多个功能模块。视频演示了考试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各项功能,涵盖了系统及系统管理、基础编码、总账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等诸方面内容。与往年考试操作内容相比较,看似多了应收及应付两个模块,但从处理的会计业务资料中可以发现难度有所下降。考试形式也有所改变,以往是从建立账套开始按会计流程逐步完成至生成报表;现在改为对个别业务资料利用软件相应特定功能进行单一操作处理。
考试辅导教材在第五章通过实验的方式,阐述了相应的实务操作。在所列的实验资料里,对应了会计核算软件(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考试环境)的各项功能。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系统及系统管理功能
教材以账套资料、操作员及权限资料与其相对应,展示了利用系统及系统管
理功能处理这些资料的实验步骤。在此可以发现考试专用会计核算软件屏蔽了第三章涉及的账套号、操作员编码、编码方案等知识点,而账套号和操作员编码是通用会计软件必须进行的操作。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础编码功能
教材以单位类型、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部门档案、外币及汇率、付款方式、会计科目、凭证类型等8项基础资料与其相对应,展示了利用基础编码功能处理这些资料的实验步骤。在此会计核算软件屏蔽了外币及汇率中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参数设置,未涉及第三章中的相关知识点。而且在会计科目资料中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即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一级科目下增加了二级明细科目。虽然与之相对应的实验步骤里因展示的是增加会计科目的统一操作步骤,未在此显示操作错误,但与第三章里会计科目辅助核算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实现对会计数据的多元分类核算)相背离,且未体现辅助核算里单位核算的特色。
另外,基础编码功能由15项基础资料的设置所组成,除了上述8项外,还有与工资管理功能互通的职员类型、职员档案2项和与固定资产功能互通的固定资产类别、固定资产变动方式2项。辅导教材未涉及的只有地区这一项基础资料设置内容。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总账管理功能
教材以期初余额、填制凭证、修改凭证、删除凭证、出纳签字、主管审核记
账等项会计业务资料与其相对应,展示了利用总账管理功能处理这些资料的实验步骤。在此会计核算软件屏蔽了试算平衡、成批签字审核记账等功能,填制凭证中空格键、等号键、减号键的功能亦未体现,在此加以提示。
(四)会计核算软件的工资管理功能
教材以职员类型、职员档案、工资项目、计算公式、修改工资表名称、录入工资数据、生成工资凭证等项会计业务资料与其相对应,展示了利用工资管理功能处理这些资料的实验步骤。在此出现了一个会计资料上的注意事项,即工资项目及计算公式资料中,扣款合计的计算公式需要代扣税额项目,但在须增加的工资项目资料里未列示,须予以补充。
(五)会计核算软件的固定资产管理功能
教材以固定资产增减方式、固定资产类别、原始卡片、新增资产、录入工作量、计提折旧、减少资产、资产变动等项会计业务资料与其相对应,展示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功能处理这些资料的实验步骤。在此提示原始卡片录入中的注意事项:一是若已知资料为开始使用日期和操作日期,须根据二者推算已提折旧月份。教材是已知累计折旧额和月折旧额据以推算,故所列资料中的开始日期应为2012-11-1,实验步骤的卡片上,已折旧期间数应改为13个月;二是若已知资料为净残值率须利用原值算出净残值;三是按月折旧额和已提折旧月份计算填制累计折旧。这是新的考点,在通用会计软件中是不需人工计算的。
(六)会计核算软件的应收及应付管理功能
一、加强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数据与信息的处理方式有了质的变化,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信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除了会计专业知识本身外,对计算机会计毕业论文的操作能力、数据库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的了解、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等相关技术的掌握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会计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现状与问题
1.会计专业设置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基本模式。目前,会计专业设置信息技术类课程一般采用的模式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应用软件介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同的学校在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系列课程上的设置可能不同,但均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目标。会计应用软件介绍:讲授常见的几种会计软件。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软件,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讲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按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讲授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但在学生严重欠缺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情况下,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等,其效果是比较差的。
2.教学上的问题。
(1)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教学上与会计专业知识完全分离。由于讲授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比较缺乏会计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融会贯通,导致学生难以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本专业的重要性,并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完全分离。
(2)会计专业课程不涉及信息技术知识。除会计电算化等极少数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会计专业课程外,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不涉及信息技术知识。然而,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由于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不能补充讲授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从而使课程的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同时,这类课程的教材的更新速度也比较慢。
(3)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般比较重视建立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而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就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网络环境较差、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陈旧、开发平台落后、系统更新速度缓慢等。课程设计方面也是重视手工操作而忽视计算机处理流程。
(4)教学手段落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案例分析、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要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完成才能增加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教材问题。目前,适合会计专业教学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教材很少。有的课程不得已选用计算机专业类教材,在课时、教学内容、实验环节上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会计专业的教材如会计电算化,在信息技术内容的安排上比较肤浅、落后,先进性、实用性比较差。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较少,除了一些软件开发商提供的演示软件外,很少有专门的教学软件来支持教学。
4.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目前,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比较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互配合,学校通过组织研究一些课题和开发一些软件项目,为教师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得原来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能通过课题的开发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能共同承担起会计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与教学。
三、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目标
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其目标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好的目标,就不可能组织好课程建设。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位与实际情况,确定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目标。
重庆工学院的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以下几种应用能力为目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操作使用能力!会计软件开发能力!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会计软件实施能力。
四、会计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
1.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档处理能力与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能力;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具有一定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能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
2.会计软件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开设《会计软件概论》课程,使学生掌握当前常见的会计软件的安装、操作流程与使用方法,同时结合已经学过的会计基础知识,更加深入理解相关的会计软件知识。《会计软件概论》学完以后,可视具体情况再增设《会计学基础课程设计》,将手工账务处理与计算机账务处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比较,切实感受手工账务处理流程与计算机账务处理流程的差别。
3.会计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开设《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会计软件开发能力。
《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主要讲授与会计软件开发有关的信息技术,内容涵盖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较先进的数据库开发平台技术。该门课程的信息技术含量较高,涉及面较广,讲授难度比较大。
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sql语句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内容,这门课程重点讲授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2000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同时,还需要重点介绍数据库的建模技术,主要讲授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对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非常重要。在《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这门课程中,还需要结合信息系统常见的网络结构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掌握了较好的数据库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讲授windows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角色,我们选取了powerbuilder开发工具。
4.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开设《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讲授管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基本概念、方法、结构和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认识,
-->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内容,了解面向具体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影响等理论。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内容涉及会计信息系统各个主要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分析、数据处理流程分析、数据属性分析、数据字典的设计、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等。
同时,结合《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知识,利用powerdesigner工具对会计信息系统各个主要子系统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与设计,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利用powerbuilder工具进行输入输出的界面设计与编程。
5.会计软件实施能力的培养。开设《会计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挑选一些学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方向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会计软件实施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不是讲解会计软件的特点与使用,而是通过精选会计软件案例,结合《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知识,深入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经典模块,主要包括分析数据处理流程图、数据字典的设计、系统输入输出设计特点、典型的源程序、模块测试等内容。同时结合案例,讲授其在企业中的实施过程与系统维护。
五、结束语
关键词: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263-01
1前言
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的发展,在给医院内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医院内部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医院内部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则产的安全,为医院内部的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
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计算机在我国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从起步到现在,在我国掀起一个又一个会计软件开发和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从简单的打印工资表到今天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已经可以完全取消手工记账,实现全部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
2.1已经实现通过网络报送数据,逐渐发展会计的网络化
目前,商业部系统不少地区的会计报表已从软盘递送进入计算机联网化阶段,从而加快了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和传递,及时满足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同时也促使医院内部尽快把计算机用于会计数据处理。
2.2加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
虽然目前我国医院内部的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种核算和编制报表,或者说主要是实现财务会计的电算化,会计软件市场研究的焦点已经集中到了以管理会计电算化为目标的“管理型”会计软件的研究上。软件公司重视先进的管理型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能通过医院内部现金流、物流来整合医院内部资源,提高医院内部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设计系统。
3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问题所在
3.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没有发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作用
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医院内部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当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不能支持跨国集团的多国业务,更无法达到电子商务的要求。
3.2电算化会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削弱了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
“仿真”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流,同时也是评价会计软件优势的主要指标。这种会计信息系统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又没有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另外,人机交互功能不发达,尤其是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没有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下完成。
3.3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医院内部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是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医院内部内其他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医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3.4会计软件开发未能站在医院内部管理信息化的高度
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大都仅仅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很少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并没有起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以满足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
4针对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对应对措施
国外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职能,并开始研究会计的网络化,医院内部管理信息一体化,会计软件开始向管理型发展。八十年代初、中期已基本普及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由日常一般管理型向决策支持系统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的核算职能,结合电算化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培养网络时代的新型人才
第一:丰富专业知识。在网络时代,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严重冲击,同时也使财会人员新增了大量诸如计算机知识等必修“边缘知识”课程。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修的“边缘知识”,将成为衡量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第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懂得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外,应该至少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还应该对所搜集的各类专业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决策提供及时的重要的信息支持。第三:熟练与商务相关的外语。网络时代传统的商品交易将发展成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医院内部的财会人员很可能因此被赋予了除传统职能之外的“边缘职能”,根据通常的商业习惯,作为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并不是母语,而是外语。如果外语方面欠缺太多,将很难完成算账、管账等工作。
4.2开发适应现代商务的电算化软件
我国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基本薄弱,使得我国在会计电算化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就短期而言,在医院内部的会计工作上,我国应加强会计的管理工作。而从会计软件的开发上,应结合各个医院内部的自身特点开发以管理为主的会计软件。就长期而言,在“管理型”会计软件在我国成熟应用之后,我国也应像国外现今的发展一样,开发并使用以决策为主的“决策型”会计软件。
5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医院内部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医院内部应该及时保持会计电算化软件及人员的更新,使之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型、网络型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