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作文题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3年5月4日和6月1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分别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了江苏赛区和四川赛区的决赛。
本次大赛得到了两赛区中学的积极响应,如四川赛区包括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石室中学、安岳中学等在内的85所优秀中学的6.3万学生参加了初赛,最终初中组200名、高中组300名学生进入决赛,而江苏赛区初赛也有近百所中学超6万名学生参加,最终700名学生晋级决赛。
经过现场写作、现场评审等环节,最终四川赛区有小学组41名、高中组61名共计102名学生入围到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江苏赛区的评审组堪称豪华,由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亲自领衔,众多文学院教授、省教研员、省重点中学特高级教师参与,最终评出初、高中组各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 名,初中组三等奖159名,高中组三等奖409名。
所有赛区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选手均将入围全国总决赛,有望冲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33所高校提供的自主招生推荐资格。
两个赛区的作文题目都十分有趣,彰显了各自的地域特色,让选手有话可说,并且重在考查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如今,不少学生喜欢写一些“假大空”的文章,喜欢在文章中堆砌华丽的辞藻,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而创新作文大赛的作文题目正是针对这一弊端,引导学生抒真情、写真事、说真话,让学生的作文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比赛之余,组委会还为广大师生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如四川赛区邀请了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并为学生做了题为《环境与写作》的讲座。江苏赛区的活动也得到了南京大学的积极支持,副校长谈哲敏、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学工处处长姜辉均出席了颁奖典礼。此外,南大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苗怀明教授以《悲情千古说三国》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曹勇军则做了一场《阅读与写作――兼谈读写特长生的培养》的专题报告,南大招生办姚军老师也为广大师生详细解读了南大的招生政策。
(1)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孩子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飞上天空,他想入蚁穴……”他认为创造和想象是孩子的本能,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因此作文教学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
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习作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有好的情绪状态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题。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却会提高。”如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呢?首先要降低作文要求,如我班一位作文特别差的学生在某次作文中,每段开头知道了空两格,我就给了他一个理想的分;极力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感到习作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让他们喜欢写作;从小抓起,让学生勤于写作,如写日记、写一句通顺的话等;要教会观察,让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最后,要善于鼓励,只要学生在作文中有一点进步,或是某次作文有点特色等等,教师都要及时抓住时机鼓励。
②引导学生自编童话、寓言或科幻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或寓言故事。事实证明,孩子笔下的童话世界是五彩斑斓的,《泥人和布娃娃》、《麻雀和青蛙》、《鞋子、袜子和帽子》、《文具盒里的对话》等故事,让人感受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放飞想象,飞向宇宙星际,飞向大地深处,飞向海底世界……然后指导他们写一些科学幻想类作文。
③引导学生写愿望作文。这种作文以“我想……”“我终于有了……”“我盼望……”等形式展开,表达心中的追求、愿望和理想。这些题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完全“有话”可说,又能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④写假象性作文。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摈弃学生习惯性思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假想。如《如果天上有两个太阳》、《假如时间可以“倒流”》等。
⑤情境性作文。情境性作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a.引导学生听音乐作文,给学生播放容易理解的乐曲或若干种音响(如风声、雨声、汽船声、动物的叫声等),让学生联想并描写想象中的画面。b.拼图作文,提供出若干种几何图形,让学生拼出画面再写作文。C.漫画作文,让学生根据漫画写作文。d.由纸片引出的作文。
(2)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走出作文模式化的“俗套”。
①设计新颖的“创新作文”。传统的作文题目单一化、公式化,没有新意,只能使学生思维单调、兴趣索然,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作文”是指点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由发挥和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灵活地、多层次地表达这一主题,引导鼓舞学生想他人不敢想的,说他人不敢说的,做他人不敢做的。“创新作文”具有综合性、新颖性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②设计绘画作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绘画走进作文教学,增强作文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让学生在画画中锻炼选取材料,发展思维能力,把封闭、枯燥的作文迁移到活生生的作画现场,真正起到作文指导“言之有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提倡“变换题目”、“一题多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④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让学生阅读具体的例文,在阅读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地“发现”,在不断的“发现”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并从中领悟写作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内心产生对话题作文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思路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所谓直觉思维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人在未经有意识思考的前提下而具备的直接获取某种知识的能力,这是大脑一种下意识的思维过程,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悟”,在写作上就是拥有写作灵感。一般来讲,成就较高的作家都具有较高的直觉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时有灵感迸发,进而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诸如此类事件在文坛数不胜数。鉴于此,高中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直接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为此建议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展开,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对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淀,才能为灵感的迸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并及时把自己的观察所获和心中感悟付诸笔端,记录整理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会有很强的生活敏锐感知度,还能大大提高自身运用和掌控文字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书籍,以此开拓眼界,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对作文的选题,在设置作文题目时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切忌“假、大、空”式作文题目的出现。作文题目选定之后,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使学生思路保持顺畅,及时捕捉写作灵感。
二、提供写作范本,指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会有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一节课过去了也写不出几个字。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给学生准备一些较好的作文临摹范本,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路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从《读者》《青年文摘》等优秀杂志中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并积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这些文章的结构和精华句子,力争从中有所收获和启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上展示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并请同学们畅谈一下这些作文好在哪儿,这样无形中就帮助学生吸收智慧的成熟的考场作品的芳华,相信对学生写作会大有裨益。
三、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作文水平要想真正得到提升,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进行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大大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能在无形中获得大量知识积累,进而为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广泛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籍,针对国内书籍,鼓励同学们读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实的《白鹿原》、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优秀文学作品,针对国外书籍,可请同学们涉猎一下经典名著,《飘》《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等,相信学生阅读完这些书籍定会收获颇多;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的读书方法,请同学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语句和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及时摘录下来,这样经过长期的积淀,学生定能收获丰富的素材。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真正把自身读书的收获和感悟付诸笔端。
四、精心修改作文,雕琢作文精品
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写作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就应该永远摒弃”,可见修改的作用和重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精心的修改,反复的研读和考察,看是否存在缺陷和漏洞,这样无形中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此外,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可按照好、中、差的层次有区别地加以修改,并进行仔细标注,切实让学生从教师评语中明了自身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加以改善和提高。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实现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作出积极努力,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晓华.以学定教观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改进策略[J].中学语文,2012(30).
[2]骆小红.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2(05).
在《思想·情感·文采》一文中说:“只要你是有心人,对社会主义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对事物经常接触、时刻注意,那你就可能发现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的这些话中的有心人,即是对事物感兴趣的人,从而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了解学生思想,出题使之愿意表达心声。譬如: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期学生对某一科作业过重特别反感,可对这一科老师又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我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实,就出一个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并声明为学生保密。这样,学生的思想大门被打开了,聚集了多日的感情岩流便喷薄而出,披文入情,言为心声,个个写得掷地有声,表情达意痛快淋漓。(2)设置情境,使之跃跃欲试。一次,我班王喻晓同学在浴池拾到一根金项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就在班里读了这封表扬信,并让喻晓同学谈了对这件事的体会和感想。当时,我注意到五十多双凝目而视的眼睛、肃穆的表情,以及给喻晓那经久不息的掌声,随即出一个作文题目《闪光的不仅仅是______》。题目一出,立时,学生伏案挥笔,班里只有写字的唰唰声。
其次,让学生相信能写。
信心是作文的动力。要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就要打破作文的神秘感,营造轻松、自然的作文环境。我告诉学生:谁会说话,谁就会写作文。其实作文就是说话——在纸上说话,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天天都在作文,只是你没用纸和笔,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我们回家,向父母讲述哪天哪节课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在写记叙文!父母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你向同学介绍它的颜色、款式、质料、价钱、卖家以及穿在身上的感觉,这就是说明文!你对周围人和事的评头论足,这就是议论文!经我这么一说,学生异常兴奋,明白了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对作文信心大增。
再次,让学生随意写。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因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作为老师,出了题后,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写,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思维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写出有自己特点、有个性的文章。
例如,一次我出了一个题目《粉笔》后,没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写,结果令人鼓舞。就粉笔这个题目,单就体裁而言,就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小说、寓言、童话故事等;就每一种体裁而言,写法又各不相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写出了各自对粉笔的理解和感触,使学生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激活了思维,发挥了创造性。
第四,让学生会写。
1、善于模仿。名垂千古的《腾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2、点击冷门。就是让学生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写出自己的特色。譬如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奉献爱心,以这一话题写作,有写单位捐款的,有写个人捐款的……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同学写的是一个乞丐把积攒下来的二百三十四元六角捐了出来,这位同学可谓点击了冷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反弹琵琶。就是让学生善于去注意人或者事物的另一面,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学生写学雷锋这一话题,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做好人好事,使用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可有一位同学却写了一件借学雷锋之名趁机提走了人家的包的人和事,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学雷锋”的思考,就显得别出心裁。
4、另辟蹊径。就是让学生在写作时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途径。譬如,就语言表达而言,问找到对象没有,如果没有找到,一般都说“没有”,好一点的表达是说“八字还没一撇哪”,如果你表达“我的爱情之网还晾晒在橘子洲头”,不是会让人耳目一新吗?
最后,让学生完善写。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创新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对写作进行了界定,指出了作文教学的方向,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不少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理念的贯彻落实。作文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搞好初中作文教学,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功利性。
以成绩的高低作为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大多数家长、教师与学校的目标。作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没有其他学科那样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很多学生到一些作文选和作文大全中寻找素材作为捷径,文章往往拼拼凑凑,寻章摘句,以致脱离生活,完全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也往往是指导学生背范文,套格式,以致产生“人文分离”的现象。
2.无序性。
作文是一种思维形式、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梯度训练,写作内容应当是随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变化的。但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作文训练都是围绕考试运转,根据历年中考的题目进行训练,这样的作文训练没有明确的重点和层次,也没有循序渐进和严密有序的梯度。
3.低效性。
在作文的批改过程中,往往可见一些陈词滥调的评语,如“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主题突出”等,这种评语没有准确地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总结,也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教师在评改时的“多改少教”挫伤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
1.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为了诱发兴趣,教师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并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2.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
3.多观察,重积累,写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十分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有所感悟。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还要随时记录,要求一日一记或做观察笔记;其次,对于教材上的名篇佳作应让学生精读牢记,在读背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最后,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做剪贴及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4.开思路,重思维,重示范。
思维训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以表达训练为主,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各种表达方式及不同文体的写作都进行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作思维训练,如怎样观察、想象、逆向思维、分析综合等,学生作文出现选材雷同,难以出新意的情况。因此,首先训练写作思维,其次训练表达技巧,最后进行实际练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也应作示范指导,经常写点下水作文,教师的表率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
5.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材料。
教师要教会学生把作文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作文必须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教师的写作指导往往从“审题”开始。“审题”也就是“审视生活”。选题的题目、所选的材料,都要从生活中来,有的直接就是生活本身。还要教会学生先学会“剪碎生活”,再学会“凑成文章”。“剪碎生活”就是要把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或一个理,从其“完整”出发,将其“剪碎”,经过构思,设定某种形式,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然后“凑成文章”,也就是用已经“剪碎”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整合”成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取舍、改造。一个初中学生必须突破为了作文而作文的单一模式,学会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有个性的,高质量的。
6.办报刊交流成果。
成就,是每个人的终身追求,有了成就,无论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辉煌,成就越大,奋斗越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法则。因此,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从而不断以小成就来成就大成就。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戴尔·卡耐基说:“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教师经常在作文中赞赏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者要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确定不同的起点;善于针对不同个体的自身现实,确定不同激励目标,让他们在各自的发展区内一次次达标,一次次获胜,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8(18).
[2]刘玉梅.浅谈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意见[J].成才之路,2008(15).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创新性;写作素材
一、注重激发小学生作文的思维独创性
小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刚开始作文时,内容空洞,枯燥乏味,总习惯于某一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定势心理。我们在训练作文时,应该培养他们的作文独创性,切记随意编造和抄袭,树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作文理念。如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自然感受深刻,这是写得出、写得好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事实性材料,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反映生活。当然,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开始阶段能把一件事情的基本过程写清楚就可以,当达到这样一个预期目标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思考事件的细节,求异寻新,写出新意,把文章写深。
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参加了清明扫墓活动后,引导学生从活动开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写所见所感,结果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既丰富多彩,又充满个性。所以,激发小学生作文的思维独创性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坚持训练,相信学生会喜欢作文,写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二、要创造性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尤其是结合教材编写故事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有效形式,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又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这样他们写得快乐,想得奇妙,作文质量也大有提高。
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来吧,这里有温暖》的作文题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大家乍一看到这个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卖火柴的小女孩随着奶奶飞到上帝那儿,她向上帝诉说自己的愿望,上帝对她十分同情,并对她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那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在我赐给你一双神奇的翅膀,你快飞到那儿去!于是小女孩飞到空中,来到我们中间,同学们像对待亲姐妹一样对待她,让她应有尽有……”同学们的构思虽然各不相同,但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给卖火柴的小女孩温暖是主旨。当然,结合教材文本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情节扩展式”“文尾续写式”,又可以采取“多向迁移式”等,这要根据文本内容性质决定。
三、全面提高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没有丰厚的积累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内外的阅读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以提高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尤其要指导学生多读经典的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要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可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还可以组织读书班会,让学生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作文材料,并在这样的读写互动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坚持训练,相信学生写作文不会是“无米之炊”。
四、作文评价要以正面评优激励为主
据心理学家分析,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面的批评往往会使人的情绪低落。情绪越低,对所关注事物和从事活动的注意力就越低,其完成的效果就会越糟。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应重视作文讲评环节的激励,通过对学生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作文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反之,则会使学生丧失写作的信心。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正面鼓励引导为主、负面批评为辅的原则,避免因评价使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变“纠谬法”为“评优法”。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的文本资源,对小学生作文进行创新性训练,激发小学生作文的思维独创性,提高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从写作训练的源头抓落实,方能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作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7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多科性的特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包括方方面面,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作文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作文不仅是语文学科的研究课题,而且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者都必须重视作文的指导和评价,充分发挥作文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与能力。
所谓作文效能,是指教师高效的作文教学能力和学生快速的、高质量的作文写作能力,以及通过作文的教和学达到的多重效果。
作文效能的开发,就是运用科学的、策略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作文的速度,质量和效果,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学生目前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言之无物,堆砌辞藻。要改变和突破这种作文教学的现状,实现作文效能,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和体会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应当是加强作文教学实践和作文教学规律的研究探索,以实践为依托开展作文教改实验研究,探索出适合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策略,从而指导学生速效作文、高效作文。
实践中发现比较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有:
一、指导――练习――修改――讲评――再作
“指导”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优秀例文、联系实际、注重成功体验,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等方面来进行;“练习”是在教师指导后让学生针对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而进行的即席发言;“修改”时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让学生做到“十查”:一查观点是否明确,二点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流畅,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评讲”的原则是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再作”的训练过程是在指导、说文、写作、批改、讲评的基础上所作的复作和复批。这一模式适用于七年级。
二、引导入门――积累经验――认识规律
核心理念: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文本模式的赏读和领悟,认识规律,在不断地联系与联想中创新作文形式和内容,创造新思维、新事物、新生活,最终达到自主、自如、灵活写作,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引导入门。当学生对作文的知识还是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必须从现成的模式出发教给他们基本的作文知识,这个模式就是教材课文、教师范文、优秀习作或阅读材料;2、积累经验。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模式,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认识更多事物,掌握更丰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形成知识上的积累,通过分析和欣赏这些模式,既建立起“模式信息库”或“模式超市”,也为以后的作文创新奠定基础;3、认识规律。学生对作文模式接触得多了,运用得多了,积累的经验就会多起来,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把握其中的特点,就可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创新慢慢就能成为现实。这一模式适用于八年级。
三、师生命题──学生作文──学生讨论评议──学生自批互改──教师点评和总结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了。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写人、叙事、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韵美,在学习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天自由读1至2篇课外文章, 并做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或写写读后的感受。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言或一句优美的句子,班里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名言背诵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积累了很多知识,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二、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三、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四、训练时应注意和教材靠拢,重视读写结合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的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其实在许多课程的学习中,写作已经在起这样的作用,只不过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可以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作文确实离不开生活。如设计科技的作文题目时可以把学生带进工厂、科研单位实地参观考察,回来后要求他们写产品说明书,或设计一则简短的广告。在思想上对“为什么写”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快被调动了起来。
五、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之外去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写作领域。课堂之外的广博的生活知识、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气势恢弘的名山大川,都应成为学生作文创作的材料和源泉,都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和灵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断创设环境,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宽松和谐的思考氛围和讨论氛围,引导学生自由而独特地发展自身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去思考和讨论问题,以此来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观念。在这样一种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写作能力 作文训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笔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曾为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的校园》。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笔者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笔者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经常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一个人的阅读量对于他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记录下来,阅读之后反复翻看,这样慢慢的,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写作资料。例如,在进行《我的妈妈》写作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将在《我的母亲》一课中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多说。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对于文章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口头表达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另外,在学完某一课后,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片段写作练习,或者是要求学生每周写几篇读书感悟等等,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写出自己的心声。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物作文训练时,可以首先让他们进行人物肖像、人物语言、动作的片段练习;而要写作事件作文时,则可以让他们首先进行事件发展某一个阶段的写作练习。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用词技巧、详细描写和略写的问题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之后,让学生再将文章写一遍,经过反复修改,学生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注重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哪个学科,固守于惯性思维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想别人不敢想,拓宽自己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他们对语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写作素材是毫无想法的,那么这样进行的写作就没有什么新意和内容,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好评。只有让学生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们才能在接触文字材料时产生灵感,能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进而有所创新。
另外,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现实,只有让学生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从现实中得到感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小记者采访团、科技实践小组、少年志愿者小组等,并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把活动写出来,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另外,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思考与集体合作,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创新。
四、小结
初中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将其作为作文素材,写出真实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和写作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
在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够理想,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创新”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学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谈不上创新作文教育,作文教学教法必须改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何培养学生顽强的创作意志,真正地做到在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提高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让学生的素质得到综合全面的提高,不断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精神,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优质人才。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立足现实生活
要改变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要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的细节,便可以由“点”到“线”,进而到“面”,以小见大。不要一提到作文,总是去想那些大的素材。教师要告诉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特别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转移着眼点,有小中一定能见出大来的观念。有很多学生写作文总是那么几句精彩的语言,接下来便空洞无物,无话可说。因而,教师一定要在平时多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采用不同的方式谈自己的看法,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甚至保持一根敏感的神经。这样,不管是哪一类作文题目出现,脑海中往往会闪现出一串相关的事件,抓住那些清晰而又与题目联系较为紧密的事件,根据审题的方向,思考文章的立意,明白主题的走向,然后再往深处挖掘、拓展,要抓住表达的重点。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创设思维活动的氛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开端。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立异,发现新的角度,现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使作文更具有说服力。通过设疑,活跃思维。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提出一种观点,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对立的观点加以思考,从两种对立的观点论述,训练思维。走入广阔的生活,拓展思维领域。引导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事或多留心、多观察。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这样写出的作文有文采,也显生动形象。
三、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创设好的情境是学生很快投入习作的必要条件。善于创造课堂良好的气氛,是教学艺术性的一种突出表现。教师的一番谈话或者生动的演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情随景生,人人争先发言,敢于争辩,从而能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从而有话可说,能说出、写出好话。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作文学习训练,还愁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吗?所以,要讲究作文课堂教学艺术,必须营业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安排合理的教学导入。作文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交际的能力,它体现的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全现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语文课堂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竞赛”、“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笑话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作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激起了同学们对作文的热爱,因为学生在汲取知识信息的同时,他们也就有了自己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作文素材,有了一定的口头作文作为基础,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快速作文训练了。教师命题,学生用几分钟审题立意,限时30分钟内完成写作,进行修改,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评改,教师作点归纳小结。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的作品到全班交流,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应对学生作有意强化,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鼓励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写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那种成就感就会使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四、应以课文和学生优秀作文选为例,教给写作技巧
现行教材是综合型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三位一体,在具体体例上,又以文体相同或类似的范文组成单元的基本结构,以单元知识来体现单元重点,以单元知识中的写作训练来体现写作体系。这种体制的优点是便宜于讲读和写作相结合,使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对写作的导向作用,使课文和写作两大语文肢体合为一个整体。在具体化操作时,教师除细心体会教材单元意图外,应以课文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他们从优秀范文的立意、构思、层次结构、语言表达方面,切实掌握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可以运用的技能,进而真正做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使教材的设计落到实处。如教师可以在讲读的同时,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训练,以提高技能。另外,要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以及那些美文集锦,在触类旁通中让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教学,通过习作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五、有针对性地指导
当学生的作文像作文了之后,我们应针对不同的个体,根据他们作文之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中心主题处理不好的,就在对事件的分析处理、提炼观点上下功夫;结构安排不妥的,就在结构的安排上下功夫;文章不感人的,应在感情的真挚性方面下功夫;用语不生动的,就在句式的多样性及用词的传情性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个体,逐个进步,最终共同进步,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收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策略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 一 )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作文教学中,很多高中 语文教师一直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写作技巧、写作方 法,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充分发散学生的思 维,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写作兴趣不高 [1] 。另外,很 多高中语文教师一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写作任务,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布置写作任务,使得 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而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写 作,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 二 ) 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作文分数在语文考试分数 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很多高中 语文教师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由于学业负 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许多高中生往往通过做题的形式, 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真正掌握写作方法、了解写作技 巧,从而导致自身的写作质量不高 [2]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学生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没有适当进行阅读活动, 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导致写作形式固定、写作内容枯 燥。
二、人性化理念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 一 ) 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高中语文老师需要详 细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点,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作文教学模式,合理开展作文教学活 动,引导学生树立人性化的写作观,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 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社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生活、社会的感悟,以增强 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片段练习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先学会 写句子、写段落、写片段,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故此,在高 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片段练习,给学生 更多的写作练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比 较清楚的一段话到几段话。在片段写作练习中,教师要将一 些写作技巧、方法告知学生,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进而使学 生的作文水平提升 [4] 。 ( 二 ) 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高中语 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或者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 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要求学生结合图片或者视频的主题,自拟作文题目,自选写 作格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平。同时,在评讲作文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互评或者 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共同选出比较优秀的作文,让学生 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写作模式,以拓宽学生的 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育工作 者,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模式化、板块化的误区, 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要 适当走出课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如作文 《春天》,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象,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去进行写作,而不是给出诸 多限制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 ) 适当延伸作文教学。在写作过程中,一味运用辞 藻、句式等进行修饰内容,没有渗透自己的思想感情,会导 致作文内容枯燥、乏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 生活,要求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4] 。另外,在教学中,高中语 文教师应该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 和兴趣爱好,适当阅读一些优秀书籍,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 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人性化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 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合理渗透人性化理 念,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 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思 . 人性化理念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J]. 文理导 航 ( 上旬 ),2013,(06):6.
[2] 高红艳 . 探究人性化理念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J]. 语数外学习 ( 高中语文教学 ),2014,(02):9.
[3] 宋春萍 . 对人性化理念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相 关思考 [J]. 作文成功之路 ( 上 ),2015,(05):14.
关键词:写作 心理障碍 审视 疏导 途径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智能活动,是主体对生活的一种能动再现过程。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然而,在写作实践中,有不少职专生存在着畏难、倦怠、焦虑、兴趣淡薄等心理障碍,这不仅湮没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写作潜能,而且严重制约了他们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审视职专生写作心理障碍,有四大“诱因”值得关注:
其一,长期以来教师、家长偏重作文进而过分夸大写作难度、辛苦程度,无形中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写作畏惧心理潜滋暗长。
其二,部分教师呆板、封闭的教学方式熄灭了学生灵感的火花,加之职专生残存的自卑心理的作崇,窒息了学生的智慧,阻碍了正常的写作进程,写作倦怠心理蔓延膨胀。
其三,职专生阅读面的狭窄导致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词汇贪乏,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语言运用和技巧生疏,以至文思枯竭,下笔凝滞,写作焦虑心理与日俱增。
其四,不少教师过于注重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表达等写作知识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信心、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职专生写作兴趣淡薄,写作心理障碍根深蒂固。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既要正视职专生的写作心理障碍及其产生根源,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疏导。
一、命题原则方法别出心裁。
命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情绪的高低。心理学告诉我们:求新、求异是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他们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好的命题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使之以愉悦的情感进入写作。反之,“大、深、旧、疏”的命题,不仅因直接违背学生心理特征而难以唤起写作的欲望,而且会使学生因无话可说而退避三舍,视若畏途。为此,作文命题一要把握“两个贴近”原则:贴近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把学生喜爱、感兴趣的新事物引入写作,把题目出在学生身边,出在学生生活的横断面上,使学生一看题目就觉得亲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贴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题目设计应富有生活情趣,以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为素材较适宜,因为熟悉的生活易于表达,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从而写出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来。二要改变命题方式,鼓励学生自拟文题。自拟题目,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掘主题的能力,真正使他们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为而作。这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这里说的提倡学生自己命题,并不是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把学生自己命题理解为自由命题,而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训练的连续性、阶段性要求,在文体上、内容上规定出大体的范围,在这个大体范围内把命题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二、生活经历阅历日积月累。
职专生写作中产生的惰性心理,从根本上说是观察懒惰和思维懒惰造成的。为此,教师一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生活阅历。良理益友、同学情谊、校园风波、日常琐事,都是写作的题材;严父慈母、邻里关系、街坊趣事、小巷轶闻都是作文的源泉;甚至上学路上、走亲访友的途中都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生活的源是无穷的,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文章篇篇放光彩。二要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释放生活阅历。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学生情绪比较激动、喜欢质疑的作文环境。教师举出一种现象,让学生调动生活阅历,从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去思考,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其生活阅历,使他们的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
三、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稳扎稳打。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写文章,写作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职专生写作中存在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障碍,其实质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滞后所致。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和锻炼语言尤为重要。一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讲解课文时不要老停留在“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应对“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紧抓不放,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揣摩、咀嚼、领会、品茗课文中的词语、优美句子,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二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文章。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名著,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要组织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书评、读书心得报告会,定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摘抄和妙语精粹展览,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转贴于
四、兴趣信心培养持之以恒。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作文的动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要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点星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多给学生以肯定性的评价和激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肯定,适时给予热情的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写作成功的愉悦,增强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二要强化耕耘意识,淡化分数结果。平时作文批改适当放宽标准,不求全责备,不吝啬分数。在下评语时,指出作文优美要不惜笔墨,指出缺点要少而精,并尽可能说得委婉些,切忌把学生作文说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挫伤其写作的积极性。三要创造条件,搭设学生表现写作才能的平台。对学生习作中比较成功的文章可以通过范文朗读、张贴等形式给以肯定,或者通过推荐文社、报刊发表等形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十足地写作。
五、动机意志培育常抓不懈。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的动机决定的。一个学习动机纯正的学生,他就会勤奋学习,这种理智的动机激励他不断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写作也不例外,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意识,这种意识就会在心底迸发出练笔的激情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驱使他调动意志的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去克服困难,这种人可以称为主动写作者。反之,一个为老师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的人的动力源是极其有限的,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悲观,产生畏惧心理,恶性循环的结果只能使写作水平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种人称为被动写作者。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被动写作者,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一要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写作能力在人的智能机制中的重要位置,注入写作动力,让学生在作文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一角的星空,找到照耀自己的星座。二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提供成功者的宝贵经验,特别是胸怀大志,最终成就事业的典型,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性格的力量,借助意志的作用支持他们认真写作。三要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给学生讲述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成长经验,让学生明白,成名的作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并不神秘,更不是超人。他们也经历过迷惘和困惑。写作不值得畏惧,因为它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相信自己,奋起直追,就一定能写出满意的文章来。四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切实的帮助。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卞壳,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心态,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让一个个令人生畏的难题变得饶有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的情绪,为他们克服困难注入一支强心剂。
此外,创新作文方式,灵活作文时间,也不失为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作文时间不宜限制太死,少量在课内限时完成,多数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外完成。这样能让学生充裕构思,从容修改,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总之,只要教师因势利导,趋弊为利,就能有效消除职专生对写作的畏惧心、恐惧感和写作中的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与心理障碍,达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地,使学生的思想在活跃、舒畅、欢乐的心理支配下自由运转,产生巨大的创作热情,进入写作时的最佳心境。
主要参考书目:
1、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2、杨青松主编《语文教学艺术新论》
3、余文森著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周庆元著的《语文教学设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