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穹顶之下柴静

穹顶之下柴静

时间:2023-05-30 09:0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穹顶之下柴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摘要】自媒体是一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其全新的传播理念、渠道及形式区别于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广泛运用,也将成为Web3.0 时代最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一部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成为了2015 年开年最受热议的具有自媒体传播形式特点的代表作,本文探讨了其所体现的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并对自媒体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一分析。

关键词 自媒体 传播形式《穹顶之下》

在互联网时代,当更多人突破传统媒体参与形式,自主地投身于公共表达,进行信息的分享与互动传播之时,自媒体便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媒体传播形式。自媒体作为科学技术演进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自2010 年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传播形式,广大民众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这使个体得以最大化最便捷地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也解构着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新趋势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反映来自社会各层面的愿望、意见和诉求;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虚假、蓄意炒作和舆论难以控制等传播乱象。面对如今复杂的传播格局,自媒体如何积极发挥其优势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真正被大众所信服是当下亟需探讨的问题。

2015 年2 月28 日,柴静推出了以“雾霾”为主题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截止2015 年3 月1 日零点网络上公开了该视频播放数据,它的总播放量已经达到1.17 亿,成为2015 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甚至很多媒体人称之为一次最为成功的自媒体传播。

一、内容为王,渠道为皇的自媒体传播

1、渠道发行——视频网站全覆盖

《穹顶之下》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采用新媒体的全覆盖。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和客户端都在首页进行了推荐。随后腾讯视频借助微信的分享,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自媒体,对平台有着非常高的依赖性。目前几大主要的视频网站都已经开通了自媒体平台。《穹顶之下》渠道发行的模式是柴静及其团队对其曾经辉煌的传统模式的自我否定。《穹顶之下》的发行既是柴静及其团队的胜利,也是各大视频网站的集体狂欢。在视频网站受制于高额版权、带宽、盈利模式等困境之时,《穹顶之下》无疑给各大视频网站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吹响了移动互联和自媒体视频新境界的号角。

2、内容制作——专业精良是良好传播的核心

如今是“快餐式阅读”时代,也是“内容为王”的时代,100 多分钟的调查式纪录片如何能留住观众的眼光?那一定要有很好的内容支撑。《穹顶之下》是一部严肃的作品,抓住了受众当下最关心的话题,其内容扎实,制作精良。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到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在交流的现场,柴静运用TED 式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除综合式的传播手段的巧妙运用之外,内容的充实饱满正是这部片子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的核心因素。

二、自媒体传播带来的视觉盛宴

1、新颖的传播技巧和高科技手段相结合

许多传统媒体一直就环境和雾霾的问题投入了巨大心血,也做出了多篇专业重磅和独家的报道。例如财新传媒的专题报告——《雾霾元凶》也同样值得尊重,但是相比《穹顶之下》的影响力就相去甚远。《穹顶之下》更具个性化,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也略胜一筹。除自媒体式的内容创作之外,通过社交网站的爆发性链条式的传播,加上新技术赋予的多样化呈现,例如柴静的TED 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无不体现出自媒体时代新形式传播所带来的即视感。

2、自媒体的自主性传播

作为自媒体传播的代表,《穹顶之下》一开始从作者自己的孩子出生、成长出发,引发了无数家长心中的共鸣。作者处处代入叙事主体的第一人称和非传统的第三方记者口吻的表达,并采用了TED 式的幽默风趣的演说风格。大屏幕代替了传统读报时代的小屏幕,现场观众不再是节目的陪衬,而是真正“场景”中的人。这种更加具有冲击力的方式,无论是场外还是场内的观众,都能获得真实感。在演讲过程中,作者是一直代入自己情感的,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以母亲的身份作为调查的切入点,每一次展示图表数据时,都不忘加上“我也看不懂”的前缀,甚至说这是一场她本人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强化了观众的共鸣。

在整个视频观看过程中,如果作者不适当加入个人情感阐述,不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的话,受众估计很难坚持把它看完,要有好的传播效果就更加困难。《穹顶之下》实现了专业性、可视性的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新闻报道在专业性和贴近性之间的平衡问题。

三、自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视频自媒体成本高,需原创

《穹顶之下》的火爆让视频自媒体制作者感受到了机会的到来。目前国内开放视频自媒体的平台已经越来越多,优酷、土豆、搜狐、新浪、腾讯、微信等等都加入了这场自媒体大战中,而且越来越多新的自媒体平台正在崛起。这不仅仅对于个人,对于企业来说,也将是一个重要对外宣传的窗口。

虽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也面临了不少挑战。受众对于文字自媒体已经习以为常,如今正是视频自媒体当道的时刻,然而视频自媒体的成本相比文字或声音自媒体而言要高出很多,而且视频自媒体往往都是团队作战,这一点从柴静的《穹顶之下》就不难看出。自媒体中对内容的要求也显而易见,虽然针对雾霾的主题,诸多媒体早已经报道,但是柴静的《穹顶之下》从数据图表到采访文案再到视频演说都出自于作者以及其团队的原创,才能引来这么多的注意力并产生影响力。

2、自媒体门槛低,舆论难控制

由于自媒体的门槛低,民众意见表达平台选择的自由度大,对于舆情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也因此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更加完备的知识储备。对于中国人来说,雾霾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媒体关于雾霾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我们自以为对雾霾已经知道得很多,直到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大家才知道原来对雾霾知之甚少。当该视频通过各大网站传播出去之后,瞬间产生的舆论反响也与其点击率成正比,各方观点众说纷纭,其中对于“雾霾”主题言外的话题讨论格外热烈。在网络环境中,一旦某个话题聚集相当多的人时,就会出现“舆论爆炸”,话题涉及的问题会被放大,渗入的“沙子”越来越多,事态的发展也就越来越不可控制。受众容易易意气用事和情绪化地思考,掉入网络人云亦云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忽略了传播主体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用一种互联网的自媒体方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使我们看到了自媒体的力量,如今的自媒体应该是众多团队合作而成的全媒体。柴静及其团队将一个完整的纪录片分成了八个小主题,使得各视频网站和微信刷屏的各种视频版本五花八门,自媒体时代不再需要长篇累牍,更需要的是热点中的一鸣惊人。

但是自媒体的春天真正来了吗?在一些自媒体人看来,《穹顶之下》代表了官媒和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分水岭”。《穹顶之下》是柴静及其团队制造和引导舆论能力的集中体现,功劳应该归于集体,同时也应归于柴静个人的名人效应。若换做其他没有官媒从业背景和人脉资源的自媒体人,这部耗资百万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的可复制性几乎为零。自媒体人在为柴静的成功而欢欣鼓舞之时,应冷静地思考《穹顶之下》的成功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是否能在短时间内为传媒格局带来质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穹顶之下》唤醒了媒体人对行业和自身的重新审视,激起自媒体人的满腔热情。

参考文献

①Dan Grill mo. We the Media:GrasrootsJournalism by People,for the People,2004

②焦点中国,《柴静〈穹顶之下〉引爆视频自媒体,centrechina.com/finance/31231.html

③钛媒体,《柴静〈穹顶之下〉可能会、应该会改写的新闻学》,tmtpost.com/198613.html

④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2)

⑤任成,《创新扩散视野下的知识传播——以TED 演讲为例》[J].《今传媒》,2013(11)

第2篇

>> 穹顶之下,环保股迎来投资良机 从《穹顶之下》看“后殖民” “穹顶之下” 从《穹顶之下》学习:如何打造一部夏季热播剧集 穹顶之下 民生之上 穹顶之下,勿忘烟霾 穹顶之下 绿色期盼 穹顶之下 清新何来 穹顶之下,绿色飞行 Under the Dome穹顶之下 穹顶之下没有霾 穹顶之下说养肺 穹顶之下,从我做起 穹顶之下的政企合谋 “穹顶之下”的高中课堂 《穹顶之下》“神棍”剧袭来辛普森附体 《穹顶之下》:史蒂芬·金亮相小荧屏 “速”材即用・穹顶之下 柴静 穹顶之下,母亲骄傲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穹顶之下 看国外如何环保 穹顶之下 看国外如何环保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图1

图1.阿姆斯特丹

特点:鼓励环保交通工具

在阿姆斯特丹,37%的市民都骑车出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从2009年底开始规定所有1991年前生产的汽车都将被禁止进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区域,以减少空气污染。

图2.芝加哥

特点:氢气燃料、风力发电

2001年,美国芝加哥大规模推行的通过“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来节省能源的举措取得很大成效。市政府还将位于市中心的机场改建为公园。

图3.库里提巴

特点:公交系统独特独到

巴西库里提巴市市长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公交系统,候车站犹如巨大的玻璃圆筒,两头分别设出入口,且入口处设有旋转栅栏,以保证有序。吸引广大市民放弃私家车来乘坐公交车。此外,库里提巴市政府早在数十年前就禁止市区和近郊兴建工厂。

图4.弗赖堡

特点:太阳能发电

德国弗赖堡是成功将太阳能转化为能源的城市之一。无论市中心的车站、医院、足球场,还是城市花园和当地的酿酒厂屋顶等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1/3的市民出行选择骑自行车。此外,弗赖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注意垃圾的回收利用。

图5.加德满都

特点:屋顶绿化、建筑限高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依然保留了昔日原始建筑风貌,但这座城市的环保措施,如“屋顶绿化”、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加热等,即使在一些欧洲主流城市也属于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加德满都政府要求所有建筑高度限制在9英尺(约2.7米)以下。

图6.伦敦

特点:征收车辆“环保税”

2008年2月,英国伦敦市市长肯・利文斯通宣布,计划在20年内使伦敦成为全球最环保的城市。规划改革措施覆盖家庭、企业、供电系统和交通4个领域,比如,要求伦敦居民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一些发电站将被迁至居民区附近,以避免电力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浪费。在交通领域,市政府对于排量大的汽车征收每天25英镑的高额“环保税”。

图7.雷克雅未克

特点:氢燃料巴士、地热

冰岛政府在雷克雅未克大力推行地热和水力作为取暖和电力能源的措施,此外,还推动氢燃料巴士和“百公里耗油量低于5升环保型汽车可以在市区免费停车”等环保活动。

图8.波特兰

特点:绿色建筑、发展轻轨

美国波特兰大力推行环保交通工具,轻轨、巴士和自行车是波特兰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波特兰市政府在城内还开辟了近56万亩的绿地以及长为120公里、供市民散步和骑脚踏车的专用道。

图9.新加坡

特点:“零能耗”建筑

作为亚洲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一直有目共睹。2009年,新加坡第一座“零能耗”建筑竣工。这座由旧楼改造的建筑,能源利用率将比常规建筑高60%,屋顶采用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供电,并与公共电力网相连,可做到电力的互相补充。内部还装有感应器,能自动调节室内的冷气系统。

图10.多伦多

第3篇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进央视前,柴静在湖南主持一档名叫《夜色温柔》的夜间广播节目。若干年后,听众们仍记得那个清冷的开场白:“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1976年出生在山西的柴静,儿时几乎没见过蓝天,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闻某个相熟的大人在矿下出事了。她沉默寡言,识字早,却没什么书看,手边读物是父亲的中医书。高中时,她成绩平平。大学毕业时,柴静放弃家人为她安排好的工作单位,应聘当了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

1999年,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柴静选择辞职去北京读书。她在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学的是电视编辑。若干年前,高中老师曾告诉柴静的母亲:“这个女孩虽然不怎么讲话,但心里有自己的主意。”事实的确如此。

那一年,湖南广电的同事拜托柴静为新电视节目《新青年》招募一个“性格激进的主持人”。久寻未果,于是柴静第一次走上了电视。

做新闻背后的人

2000年底,央视制片人陈虻在节目中看到柴静,不觉眼前一亮――这女孩很知性,但眼睛里有种狠的东西。陈虻打电话找到柴静,希望她加盟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他说:“你来吧,我们要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柴静感觉有压力,不想去,但一想到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是去了以后,她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一阵子她连结尾评论都不会写了,怎么写都通不过。领导等着审,柴静瞪着眼坐在桌前。这时白岩松进来递给她一张纸,是他替她写的串场词。柴静既惭愧又感动,一直留着那张纸。2003年,柴静调到《新闻调查》栏目任记者,开始深入接触“新闻当中的人”。面对死亡、黑幕、阴谋和不公,她穿越恐惧,直抵事件核心。

有人问柴静的勇气来自哪里,她答:“我去采访讨薪八年未果的农民,在他坐过的法院台阶上坐着,体会他的无助;我去采访拆迁中丧子的母亲,看着她泪流满面……这一切让你知道你跟这个时代的联系。如果你仅仅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活着,你将永远得不到幸福。”

2003年,柴静是最早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采访地震、奥运、征地,柴静的身影总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性格沉静的柴静,骨子里是极有主见的一个女子。比如,接手央视新栏目《看见》第一期,她力争选择姚晨当嘉宾,当时栏目组有不少人反对,但她依然坚持。

柴静对姚晨最深的印象,是姚晨在微博上了家人遭强拆的事件后又删除了这个帖子,当中流露的无力感很真实,删帖的举动也很不寻常。柴静看了姚晨的微博,对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共事件她也转发及表达意见,这对明星来说是鲜见的――公众人物影响越大,越要背负责任。因为柴静独特的视角,姚晨这一期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强烈。

《看见》在播出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这一期节目时,柴静的一个举动让人记住:她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号啕,是张妙的母亲。“为什么不进去劝劝?”柴静问。“劝也没用。”柴静起身,对着镜头说:“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说说……”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只是张家门帘背后映出的模糊的剪影――柴静拉着张妙的母亲。再没有任何具象的镜头、动情的表述,只听到一个母亲断断续续的哭声。

柴静这一刻的静,赢得了观众的心。

有人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而是成长式的,以前她有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但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与另一个柴静对抗

作为新闻记者的柴静,还不得不和另一个作为女子的柴静对抗。

有人开玩笑说柴静是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至今没有在北京买房,这十多年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柴静不以为然:“钱这东西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多大关系,只要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够生活了,就很好。财富和成功不能给我安全感。”

生活中,柴静柔软,没有方向感,极爱丢东西,如手机、钱包、笔记本、纸。有时和友人一起喝咖啡,她抢着买单,一掏兜,发现忘带钱包了。“她生活和工作是两个状态,上节目她头脑清楚,算账特别快,每次讨论选题,能以环环相扣的强大理性说服他人。可一到生活中,她自理能力差。所以大家喜欢保护她,宠着她。”同事范铭说。

柴静在短短几年工夫取得了令无数同行仰视的成绩:2003年获年度“风云记者”称号和“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东方卫视“感动中国绿色人物”称号;2009年当选央视“优秀播音员主持人”;2010年当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

第4篇

随着社会化接触点的无限爆发,品牌的社会化营销也迎来一轮新的挑战和机遇。毫无疑问,几乎所有品牌都已经意识到了“微时代”的“威力”,如果运用得当,社会化媒体的裂变传播效应,人人传播,人人参与,能够为企业带来无穷的品牌效益,以小博大。

但是,社会化媒体也“助涨”了媒介碎片化,媒介更加细分,消费者注意力被极大分散。能够引发全民关注的Campaign,越发变得可遇不可求。社交媒体上,优质内容的传播马太效应,正在不断显现。热门内容可以被无限放大和传播,更多的内容则是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社会化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标配,诸多品牌为社会化营销投入不菲的预算,甚至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社会化营销和粉丝经济就是企业营销的全部。不过,能够真正做出有影响力的营销策划,并不多见。大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开通官方账号、信息、绞尽脑汁找话题吸引粉丝以及抽奖转发。这并非算是真正玩得转社会化营销。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社会化营销的传播驱动力?品牌如何才能找准用户传播的**?如何才能让品牌和产品在社会化媒体无限放大和传播?

根据业界的基本共识:品牌的核心是定位,定位必须找到自己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驱动力,这驱动力不是段子不是笑话,而是真正产品本身带来的东西,要让消费者有可说的东西,要让消费者被打动,并且说“我愿意”才是最最重要的。

从社会化营销初创阶段到现在,内容驱动一直是最为经典的传播方式。好的内容,用心的创造,是创造传播的最关键元素,不管是文字、图片、视频,或者更新的形式,只要经得住亿万用户的放大镜考验、能够引起用户的共鸣,这类内容永远在社会化平台拥有市场。

这一点,前几天爆红的柴静《穹顶之下》即是佐证。虽然各种时机、借势以及传播技巧非常重要,但内容更为关键。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柴静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确实

打动了大多数网友。在《穹顶之下》片尾字幕中,也展现了整体制作团队之豪华:提供风格定位的罗永浩团队+范铭的文案摄像团队+社交圈shichangbu.com力至深的大V智囊团。

产品驱动,是去年开始非常流行的社会化传播方式。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可以迅速放大一个产品的特性,产品带动传播。通过一个Big idea“引爆社交网络”,越来越难。

微信红包、脸萌、围住神经猫等等,这些都是去年的刷屏案例。微信红包就产品而言,颠覆了传统的发红包方式,让中国人发红包的习惯强关系链更便利地实现,同时激发了人性中的贪嗔痴因子。

技术驱动,或者说数据驱动,将成为未来越来越重要的发力方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个人数据的累计、以及个性化营销策略与数据分析的结合,在未来,营销将变得更为智能和有趣。

微软小冰,在刚上线时都引发了用户的大量关注,在朋友圈引起轰动性效果。不管是赞誉,还是吐槽,至少对于用户们都对她产生了极大兴趣。这类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播方式,惊喜重重,激发了人类内心的某种好奇,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社交媒体中还有一种爆红方式,即踩准网络文化和网友心理,由事件或者创意引发,趣味驱动。这也是年轻一代用户特别喜欢和擅长的传播方式,属于网络一代的特有传播语言。包括最近成龙的Duang,来去匆匆,看着非常无厘头,但能成为一时之热,人人争相传播。

第5篇

12.在我国消费进入新常态和人口进入老龄化社 会的背景下,经济社会新出现一种养老模式——“消费养老”。其核心是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把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 比例返还给消费者。如果完善相应制度,这种模式能将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满足消费者的持续需求相结合,实现双赢。这种养老模式( )

①有利于企业减少融资压力,但会减少企业利润 ②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③将消费者的当前消费与未来利益结合起来 ④降低当前消费成本,实现未来养老无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通常,价格水平越高,商品和劳务越贵,所需交易的现金就越多,支付的金额就越大。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变,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就会引起利率上升;利率 上升又会引起投资水平下降,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经济学中把这一现象成为利率效应。下列对利率效应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原因看,货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利率升降的重要因素

②从作用看,利用利率效应可以影响投资,减轻企业负担

③从意义看,国家可以利用利率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④从措施看,国家要避免利率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防止利率市场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若经济、税收、百姓收入以及税收与百姓收入间合理程度分别用E、T、R、F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不考虑其他 因素,下列能支撑有若建议的正确组合是( )

T R E E

0 E 0 T 0 F 0 R

① ② ③ ④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①

C .④ ① ③ D. ② ④ ①

15.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及至枯竭。过度砍伐 的森林、油腻臭滑的街道、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这一理论对我们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

①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③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2015年2月,记者柴静在网络上了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航高文科班还组织同学进行观看并讨论。为破解雾霾难题,推进环境治理,政府应该( )

①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犯罪分子的审判和惩治力度

②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政务,及时公布相关监测数据

③运用行政手段,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做到有法可依

第6篇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天晴日朗,大家是不是就不用操心雾霾这档子事了?答案是否定的。初春即使晴天也要小心霾。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彭应登说:“冬春交接,雾霾的情况虽有所好转,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晴天的日子也存在着霾,只不过浓度低,大家肉眼看不见,但是不注意的话,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当室外发生雾霾时,人们大都会有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减少户外活动,躲到室内去。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室外雾霾中漂浮的PM2.5大概有1/2到2/3会到达室内并作用于人体。”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田埂说。即使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我们的建筑内部也有室外的空气通过门窗缝隙渗透进入――只是进入的速率比较缓慢而已,在这个过程中,室外的雾霾,更精确一点说就是各种不同尺寸的颗粒物会随着渗透进入室内的空气而进入室内环境。人们开窗进行自然通风,或者建筑的机械通风系统,则可能带入更多的室外颗粒物。

雾霾危害呼吸和心脏

雾霾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其危害早已不胜枚举。“颤抖吧!人类,你们的每一口呼吸我们都在。”这是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对PM2.5的描述,雾霾天里的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增加气道炎性反应,袭击人的免疫系统。还会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严重的会造成心肌缺血、损伤、心律紊乱,引发心梗。

来自中科院的数据显示,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50万人。彭应登告诉记者:“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组成十分复杂,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对抗雾霾 我们可以做什么

少出门: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最好不要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少开窗: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

选对口罩: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

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

第7篇

唐山与河北的钢铁产量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它们代表了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同时,唐山与河北的空气污染程度在全世界同样排名前列。GDP和污染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中国模式”的缩影。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奇迹般的高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数据,1980年到2008年,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超过10%,人均GDP从193美元增加到3414美元(按当前美元计算)。但另一面,根据BBC的统计,全世界80%的矿难发生在中国。中国70%的河流被污染,国人面临普通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此外还有假冒伪劣、土地违法、偷税漏税、以及豆腐渣工程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当我们谈论中国模式时,显然不能只关注GDP的高速增长(收益),而忽略上述各类事故(成本)。

那么为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产权保护和缔约制度都较差的国家能够实现高速经济增长?这种高速增长的质量如何?为什么这样明显的空气污染和企业的违法违规现象会持续存在?

政企合谋

我和我的合作者初步构造了一个“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试图剖析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中国模式”。以横轴为制度质量,左边是差的制度,表示较差的产权保护和缔约制度,右边是好的制度;纵轴是生产方式,下边是坏的生产方式,表示不安全、不环保、不合格或不合法的生产技术和手段,上边是好的生产方式。

两个维度的指标构成了四个经济增长的象限。第一象限表示了一种极端情况:好的制度与好的生产方式结合,可以产生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且增长质量也是好的。第三象限则是另一个极端:差的制度质量只有与坏的生产方式结合,才能产生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增长的质量很差。这一理论暗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多事故。但这是因何造成的呢?

为此,我们构造了一个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假设有三个博弈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相当于委托人,它委托地方政府作为监督者,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并向其收税。在一个中国式分权体系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缔结了一个隐性契约: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产权保护,然后获得税收。地方政府除了获得税收,地方官员还因为GDP提高而获得政治晋升的好处,而企业负责生产并获得利润。这第一个契约就是所谓的地方政府竞争观点和政治锦标赛观点。

然而,还存在另一个隐性契约。假设中央政府只能看到地方实现GDP的结果,而看不到企业的生产方式,并且地方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并不对本地经济增长的长期后果负责。企业有两种生产方式:好的生产方式和坏的生产方式。在信息不对称和地方政府的短视主义这两个假设下,地方政府必然会与企业合谋,纵容或默许企业选择坏的生产方式,并且在出现事故之后庇护企业。在这个政企合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得到更多的税收、更高的升迁概率,而企业得到更高的利润,但选择坏的生产方式更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矿难、经济泡沫、食品安全、豆腐渣工程等事故,并且这些事故的成本最终由当地居民和中央政府来承担。

这个政企合谋框架可以同时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频繁爆发的各类事故,并且区分了好的经济增长和坏的经济增长。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这个三层博弈框架下,我们可以讨论分权、地区竞争、官员晋升、腐败、政治关联、经济增长等几乎所有重要的问题。

因何合谋

既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导致了中国的高增长和多事故,那么作为委托人的中央政府为什么会允许合谋?政企合谋如何影响了各种生产事故?政企合谋对企业行为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假设中央政府既在乎经济增长,又要承担事故的后果,那么中央政府就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当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超过社会稳定的成本时,中央政府就会默认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谋;反之,中央政府就会采取措施防范合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或者合谋带来的经济利益越大,或者事故造成的后果越是不严重,又或者是居民的集体行动能力越差,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就越是倾向于默许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谋。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收益或者社会稳定的成本,从而导致中央政府在允许合谋和防范合谋两种政策之间摇摆,这体现为中央政府对事故企业的周期性干预。

环境污染项目的存在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谋的典型表现。企业通过选择有污染的技术,或者拒绝安装和使用排污设施,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而地方政府通过引进污染企业获得更多财政收入和晋升机会,当地居民可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但同时要承担健康后果。

为什么像唐山这样的地方难以关闭和取缔有严重污染的钢铁企业?因为钢铁产业早已成为唐山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已成为政企合谋的既得利益者。因此,只要中央政府仍然高度重视GDP,只要环境污染没有成为对地方政府“一票否决”的指标,环保部门就不可能完全整顿污染行业,中央政府也不得不默许一些污染产行业的存在。

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之间的合谋也是矿难频发的主要原因。1998年,94户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从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这给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合谋创造了天然的条件。我们发现,在分权管理期间,如果主管生产安全的副省长是本地人(此时政企合谋最容易发生),相对于非本地的主管副省长,国有重点煤矿的死亡率提高了1倍。

第8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A811.6;X3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2015年2月28日,央视女主播柴静经过长时间采访、调查、制作的有关雾霾危害的视频《穹顶之下》后,引起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下人们的热议话题。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为了获取更佳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总是要不断地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有时人类为了获得一己私欲不惜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状态,甚至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理想状态就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想要最终达到这种状态,就要正确认识并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向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面不断努力。

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没有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人类要是离开了自然,就会失去获得维持其生命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其生老病死及个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与其他物种几乎一样,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自然规律。但是在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中,人类形成了优于其他物种的智能。同时,使人类具有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为人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创造了条件。首先,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几乎全部来自自然,但自然并不是把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以现成的形式放在那里供人们使用,人类需要进行加工和改造,只有不断劳动,才能生存和发展。其次,自然反作用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基本上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杀鸡取卵”式的发展, 因为它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是在破坏和威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最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阶段。起初,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此时的人类处于对自然的依赖阶段,人的活动完全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于是,人类为了最大限度地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推进。此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自然反作用于人类。

由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使得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作用于自然,但是由于自然本身的“必然”,使得人类自身无法承受压力,从而导致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受挫。

人与人的关系内涵丰富,不论人类以何种方式存在,其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关系。而人们所获利益的大小主要是以其所占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可是人的物质财富的最终来源是哪里?毫无疑问,是自然。不仅如此,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所以,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人所创建的人类社会是间接的自然存在物。那么,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延伸。发达国家就是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策略,走了许多弯路。

如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抉择中遇到了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再加上迫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压力及人口问题,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更加艰难。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 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管人类社会如何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最终是要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的。

参考文献:

[1]李 丹.论自然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7):4-6.

[2]杜建雨,庞仁松.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2):1-4.

第9篇

关键词:雾霾;社会经济;影响;治理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96 -03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从2011年左右开始,美国大使馆持续播报PM2.5,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关注,加之政府终于承认了“雾霾”一词,雾霾成为被公众所重视的一种社会现象。2015年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引发了社会对雾霾关注的热潮,引起全民对雾霾危害的思考。今年,由于两会期间的天气状况,雾霾再一次引起全民关注。

本文从雾霾的成因着手,讨论无锡雾霾现状及雾霾造成的影响,最终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雾霾的成因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收颗粒物PM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人为的环境污染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加上气温低、风力小等自然因素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一)自然因素

1.地理原因

无锡地处东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2.气候因素

无锡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累,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同时,无锡地区冬季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是雾霾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防范和治理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是治理雾霾的重要解决措施。本文将从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以及产品油质量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雾霾的影响。

1.工业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增加,直接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无锡市环保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工业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7.887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9.36%;排放氮氧化物2.999万吨,占排放总量的21.83%;排放烟(粉)尘9.749万吨,占烟(粉)尘总排放量的97.46%。数据表明,工业污染源排放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比重都较重,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又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因此可以看出,工业污染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2.机动车尾气

《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我国连续六年保持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地位。机动车污染造成了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我国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群众健康受到直接影响。2014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吨,其中氮氧化物(NOx)627.8万吨,颗粒物(PM)57.4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8.4万吨,一氧化碳(CO)3433.7万吨。因而,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

3.产品油质量低

以硫含量来看,我国成品油排放标准是京V标准硫含量要求低于10ppm,国Ⅳ标准硫含量要求低于50ppm,国Ⅲ标准要求低于150ppm。无锡地区硫含量要求按照国Ⅳ标准,但是美国、欧洲实施的成品油排放标准硫含量分别是低于30ppm、10ppm。这意味着,无锡油品的硫含量是美国的1.7倍、欧洲的5倍,油品硫含量较高,质量低。

二、无锡的空气质量情况

本文选取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的无锡空气质量报告数据,并从AQI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三个方面分析无锡的空气质量情况。

(一)AQI指数

从图1中可以看出,AQI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每年的第三季度空气质量明显较好,由于夏季温度较高,雨水频繁,空气流动性较好,空气无污染或污染情况较轻。与此相反,每年的第一季度空气质量较差,由于1月份冷空气强度较弱,且无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区域大气扩散条件极其不利,流动性较差,造成空气污染状况严重,从而引发了雾霾天气的产生。

(二)空气质量级别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数据统计,无锡的空气质量总体来看还是较差的。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这817天中,污染天数占了近四成,其中重度污染为3.06%,中度污染为7.47%,轻度污染为27.05%,良和优分别为56.55%、5.88%。这不仅造成雾霾天气的产生,还对经济、社会、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首要污染物

从对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的统计来看,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占比55.71%。PM2.5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对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改善雾霾天气的首要条件就是减少PM2.5的产生。

三、雾霾对经济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汽车 污染 成都

一、汽车在中国和成都的发展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是中西部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1400万,它的汽车市场也是非常庞大的。经调查,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北京市汽车超过500万辆。截止2014年9月,成都市区汽车保有量就达307万辆,仅次于北京,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机动车第二城、私家车第二城”。自从2013年以来,成都每个工作日平均新上牌汽车1874辆。此外,全市驾驶人374.18万人,排名副省城市第一。

二、成都地区的汽车问题

(一)交通拥堵

201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末成都常住人口1429.8万人,年末城市铺装道路长度2844.9公里,但是由于有超过300万的汽车行驶其中,交通拥堵,尤其是山下班时间的交通拥堵是无法避免的。根据高德《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成都拥堵延时指数是1.93,在上海、杭州、北京、重庆、深圳、广州、福州、沈阳之后,排名第九。所谓拥堵指数=交通拥堵时通过的时间/自由流通过的时间,指数越高,代表交通拥堵时耗费的通行时间越久。成都1.93表示,花10分钟可以通过的路段,拥堵时需要花费19.3分钟,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花费在堵车上。

不仅是开车,汽车的停放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根据透明房产网行业分析中心数据,2013年截止,主城区的车位供应量为61543套,供应面积为190余万O。但这和巨大的车辆保有量相比,车位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小区都处于车辆饱和状态,很多小区的道路两边都停满了汽车,小区内由于停放导致的冲突时有发生,各种抢车位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二)空气污染

汽车的行驶会消耗化学燃料,排放各种废气,对环境以及人的健康产生危害。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在行驶时由于汽油、柴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固体微粒,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并芘、含铅化合物等。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等。这些苯并芘、含铅化合物都是强致癌物,再加上它们之间的粘合,分离以及各种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得致癌物毒性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由于交通拥堵,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刹车导致重金属的排放更多,二氧化硫和各种重金属排量远远超过正常情况,更加剧了污染的严重程度。此外,汽车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由于汽车的行驶会带来空气的快速流动,将地面的灰尘和细小颗粒物带到空中,影响人的呼吸健康。

三、汽车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汽车保有量在成都能够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汽车产业如此红火,这是与成都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2014年,成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2014年全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968元,同比增长10.2%,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0.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85元,同比增长12.9%,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0.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2.7个百分点。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又能力去消费以前属于奢侈品的汽车。此外,成都作为一个主张安逸休闲的城市,人们更加看重队生活的享受,消费观念更强,更加易于接受买车的想法。

四、经验及解决途径

(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要想减少汽车污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问题,就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在东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出门靠轨道交通,只有不到百分之六的人在开车。东京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采用轨道交通,是因为东京便利的公共交通网。在东京,轨道交通非常方便,站点非常多,可以覆盖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坐地铁的时间往往比开车的时间更短。而在成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轨道交通网,地铁只有两条线在运行,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是很便利。但是,成都现在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轨道交通网,地铁三号线、四号线将于2015年12月开通,此外,还有多条地铁线路处于建设以及规划之中。预计到2020年,成都将会建成比较完善的地铁轨道交通网。

(二)提速

提升运行速度也是解决汽车拥堵的一个方法。2014年10月15日下午3点,成都市交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从本月25日起至2015年春节前,对成都城区主要道路分3批进行提速。第一批次是对中心城区三环路外的25条放射状快速路、准快速路,包括上跨桥和下穿隧道在内的主干道的限速标志、标线进行调整;第二批次对三环路主、辅道以及三环路内主干道的限速标志、标线进行调整。其中,一环路时速将从40公里调整为60公里;科华南路下穿隧道时速从60公里提升为时速80公里;三环路主道分道限速统一调整为3条车道均为100公里/小时,辅道从40公里/小时提升为60公里/小时。;第三批次对剩余道路调速进行研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提速,增加单位时间内汽车通过数量,缓解汽车拥堵问题。

(三)技术手段减排

要减少汽车污染,要利用技术,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首先,提升汽车排放标准,通过强制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尽可能降低尾气污染。其次,提升油品质量。众所周知,燃油特别是劣质燃油的不充分燃烧是导致尾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通过提升油品质量,使燃油尽可能地充分燃烧,减少尾气污染。

第11篇

关键词:新教师;参与度;多媒体

还记得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由于太过紧张,不知道自己说到哪,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当我生硬地抛出一个问题,讲台下的学生都是以冷冷的眼光挑剔地审视着我,他们仿佛想用眼神告诉我:你的这个问题怎么这么弱呢?没有人响应我,整个课堂上充满了压抑的气息。作为老师的我,那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一躺到床上,就在想明天的课应该怎么上。突然有一天,我想到,这样下去真的不行了。我不能让我所选择的教师行业刚一开始就要结束,应该要做一些改变了。于是,我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始着手。

一、聆听学生的心声,发现自己的问题

改变之前,我应该停下来聆听学生的心声。我分别找了几个男生聊了聊,问了下我的课堂问题:集中反映出来而且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懂了,老师还在上面讲就没什么意思了。有些问题他们不懂,老师讲得太快也没搞懂。这样一节课下来基本没有什么收获。正是因为我漠视了学生的参与度,所以直接导致了课堂的沉闷、低效。此外,我的语速也比较快、平淡无奇,感觉跟催眠曲似的,极少实行课堂互动,这样就使课堂气氛更加低沉了。之后又和几个女生聊了聊,班级的女生大体都比较害羞,觉得课堂上没有其他男生的声音,即使自己遇到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就很难融入课堂中。我反思到:课堂上不管我讲了多少东西,如果学生接受不了,也是白讲,还不如少讲一点,多一些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地在课堂中学到知识。当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课堂气氛的沉闷,我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属于他们的课堂中。我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教师,决心让课堂开始转变。

二、为课堂加点佐料

我转换了教学模式,不再每节课45分钟都是我单调地讲课,而是从宏观上设计一节课,我把45分钟分成若干个小段,我在整节课中都穿插了若干个活动。比如,在上课前,第一个学生进入我的课堂时,我就会播放一些有意思的化学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并不是课本上的一些枯燥知识,而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我曾经播放过The magic behind chemistry(美版化学魔术大揭秘)、柴静的穹顶之下片段、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故事(诺丁汉大学公开课)等。在课堂中,我争取实现每节课都囊括演示实验展示、视频观看、分组讨论、重难点精讲等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来学习化学知识。在下课前,留下大概两到三分钟让学生总结下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这样一节课就显得紧凑有趣而又富有知识性。

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学校实施的是自学提问―组织讨论的教学模式。以前我都是自己在PPT上展示问题,经常还自问自答,并且这个环节上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我在这个环节开始转化自己的角色,不再是自我表演,而是旁观者,让学生自己来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环节中,我精炼出学生自学自研提出的问题,然后分发到各个小组中,我会留出大概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积分竞争机制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小组内部通过讨论以及查询互联网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有的学生说得不对时,另外的同学就会去纠正他,这样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

去年的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成绩也是平行班中最好的。我这才真正理解了师父常跟我说的一句话:“你要相信学生,他们能行的。”真的无关乎你讲得有多么全面,而在于他们究竟掌握了多少。在我和学生共同创建的学与教的课堂中,学生与我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李希贵校长常说:“课堂不是教师展现自我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通过教学尝试,我真正感悟到这句话的正确性,而我也在努力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且也会一直做下去。

从教一年多以来,从梦想做一个让学生45分钟都关注我的魅力教师,到现在还课堂于学生。我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中,这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我与学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这里我不再是主角,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只有在平等的课堂中,学生才能真正“自由地呼吸”。当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而前进。在这里也对新踏入教师岗位的同行们说:不在乎你课堂上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乎你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麦吉尔.给中学教师的100个创意[M].张婷,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3.

第12篇

[关键词]燃气锅炉;节能运行;水温控制;烟气氧含量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19-01

1 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分析

目前燃气锅炉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燃气锅炉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定理。即机理和能量的转换,目的在于使得燃料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氧气是必不可少的,从现阶段大部分的燃气锅炉工作情况来看,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是来自外界空气。在天然气和氧气分子混合之后,天然气分子与氧气分子相互结合,并且二者都具备一定的温度,换言之,参与燃烧反应的这些分子自身都储备了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使的这些分子克服它们之间的内力,从而使得分子碰撞时,可以产生能够破坏起始物质的键,而后结合成稳定的新键,最后导致反应产物的生成。

从严格的能量守恒定理分析,进入锅炉系统的燃气释放的总能量q,在理论上和锅炉系统排放出的总能量相等,这其中包括炉水吸热量q1,循坏水吸热量q2,不完全燃烧损失q3,散热q4,排烟q5。即q=ql+q2+q3+q4+q5, 而总热量值得变化,需要根据燃气锅炉的实际工作运行状态以及回水温度或者出水温度循环的不同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这个过程, 可以知道, 应该根据所需总热量的变化, 对燃气和空气的输送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提高天然气的燃烧效率。

2 燃气锅炉节能运行控制要点

2.1 对空气进行准确科学的控制

空气系数标准状态下,1立方米气体燃料,按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指干空气),称之为气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量,用v0表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气体燃料的成分计算出来,送进锅炉的空气量v称为实际空气量,用v表示,该数值从实际经验来看,要比理论空气量要大,这其中,比理论空气量多出的那一部分空气,就是过量空气。从而可以知道,实际上实际空气量就是理论空气量与过量空气量的总和。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使用α表示,即α=v/v0。从技术控制角度来看,过量空气系数α,对于燃气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运行实际运行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α值偏小,燃气锅炉内的天然气就不能够进行充分的燃烧,导致一部分天然气的浪费。如果α值偏大,那么容易导致锅炉内的排烟热损失增多。从而可见, 在燃气锅炉节能运行控制过程中,一定要科学计算最优过量空气系数, 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

2.2 合理控制燃气锅炉的出水温度

在燃气锅炉的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供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遇到天气的变化,锅炉供热地带的热量总需求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在一天之中,白天和晚上的热量需求情况也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燃气锅炉在要时刻根据总热量需求的变化,对燃气和空气的输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以保证锅炉的运行效率,既能保证必要的热量需求供应,又不浪费燃气资源。现阶段使用带电子比例调节的低氮燃烧器比较多,对于这种燃烧器主要是通过单回路PID对出水温度进行调节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出水温度的设定值与实际出水温度检测值的差值,对调节燃料阀进行调整,使其逐渐达到合理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为了让燃烧效果达到最好,还可以直接提升烟气含氧量,从而保证空气中的氧气充足。

一般来说,燃烧控制算法都具有一定的人工指导功能,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人工自主设定的方式,对锅炉的运行时间进行设定,从锅炉点火,到其满负荷运行,不同类型的锅炉,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锅炉在有负荷运行时,内部的燃烧控制软件会根据实际温度的变化,对锅炉的符合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是温差较大,通常锅炉会使用全开式燃烧,智能软件的动态调整,可以让满负荷的锅炉平稳运行,以减少燃料的浪费。

2.3 合理控制烟气含氧量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锅炉燃烧时,对烟气的含氧量进行合理控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燃料的浪费。是技术方面,在燃烧控制系统中加入一个控制回路,这个控制回路的主要功能是对燃烧流量与空气流量的变比值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系统,也称烟气氧含量的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使用这一控制系统,使得锅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证最经济的燃烧。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比较常用的是烟气中的含氧量。因此,可以说,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通过加入控制回路,进一步提高对烟气含氧量的合理控制,这种方法技术比较简单,并且具备一定的经济性。烟气含氧量的控制,要结合燃起锅炉的实际运行状态,在不同的作业情况下,要合理调整烟气含氧量的比值,尽可能做到既满足锅炉燃烧的需要,同时有降低能耗。

3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了燃气锅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烟气含氧量、出水温度、燃气输送量等几个关键方面的控制,从而实现节能运行。随着人们对大气污染的重视,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呼声越来越强,在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环保宣传片播出之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燃气锅炉的节能技术推广与升级,显得非常迫切。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着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尽快落实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充分发挥燃气锅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在当前时期,空气污染加剧,北方地区无买严重的背景下,提高燃气锅炉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降低大气污染,减少雾霾来源有着非常直接的实际意义。而在燃气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其需要的总热量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是对燃气锅炉的节能运行控制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可以对节能减排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春华,闫德逊.大容量燃气锅炉气管路泄漏试验的设计[J].电站系统工程,2014.

[2] 徐志斌,王培云,李思杨.燃气热水锅炉负荷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J].工业炉,2014.

[3] 叶亚兰,司风琪,徐治皋,江文豪.煤气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煤耗偏差分析[J].热力发电,2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