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业论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微创业;移动web;云计算;物联网;机器视觉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81-02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营造创业环境、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高校毕业生是创业的生力军,要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IT微企未来的创新点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三大领域,通过利用微平台或者网络平台进行新项目开发的创业活动的微创业被认为是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微创业参与者一般都是初次创业者,经验不足,需要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大学生微创业素质发现与培养系统,是从提高服务、降低成本,集合优势资源,从大学创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互联网技术、移动web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云数据存储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融合成的综合性微创业素质培养指导体系,对大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提高有推动性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微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的微创业的概念是2011年两会期间陈天桥、历以宁的提案,紧随其后的是2011年发起的一项“中国互联网微创业计划”,提出了所有项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成效最大化的“微创业”原则。很多企业和高校、政府部门都开始关注对初次创业者的支持,并陆续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微创业计划。2011年2月份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面向高校推出“天翼微创业计划”,2011年3月份著名杂志“创业邦”在其官方网站启动了2011中国“微创业计划”大赛等等。微创业的概念已经慢慢形成,不过相关研究还很少,具体应用模式还有待更新。2008年北京华普亿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创业实训计算机模拟仿真平台研究,学生可利用仿真平台进行创业实训;2008年上海推出国内首个创业能力测评系统,对大学生创业素质进行测评;第十二届挑战杯项目“基于创业素质培养的创业课程开发研究”从课程开发角度进行研究。更多的创业素质培养集中在概念性和理论性的层面,基于移动web的大学生微创业素质发现与培养尚无应用。
三、系统总统架构
建立一个基于移动web的大学生微创业发现与培养系统,归集大量创业素材(文字与视频等),通过大数据环境下的云计算处理实现对互联网上创业信息、用户信息的数据的搜索、分类、整理并将信息存储到云数据库中。针对创业测评系统中仅仅靠问答这一单一的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这一问题,采用创业素质测评系统中创业能力测试问题和计算机视觉软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在测试过程中加入面部表情判断,综合测试学生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通过微创业系统为相关学生提供3D创业课堂、创业指导、创业实施、创业俱乐部等(这些服务以两种形式完成,其一建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Android移动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创业指导、创业论坛等信息服务,其二是建立通用的Web客户端,为用户提供3D创业课堂、创业实施等相关服务),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系统所有的数据存储在云端,云数据包括系统创业素质测评数据、个人信息数据、创业案例数据、课件素材、视频等资料,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四、系统功能结构图
系统包括素质发现和素质培养,其中素质发现主要由创业案例库、计算机视觉系统、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和个性化的电子创业档案组成。素质培养包括创业学堂、创业论坛、创业动态等模块,并延伸到理论课的教学管理和信息管理功能,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
创业学堂中包括编写创业计划书、3D模拟创业课堂、创业实施(公司成立、创业实践、创业俱乐部)等。3D模拟创业课堂中运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仿真市场博弈技术、3D建模技术等仿真模拟市场、市场调查和市场行业的竞争,逼真再现企业场景,并利用成熟的经济学模型来计算模拟市场的变化,如市场需求反应模型、价格模型、广告促销市场反应模型、离散时间博弈模型等。学生通过系统模拟还原企业的创立过程,完成创业计划书、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建立企业进行运营管理等。创业俱乐部主要通过Flas、视频、图片、文本的形式呈现各类创业理论知识、经典创业讲座以及成功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创业动态主要通过文本和图片形式呈现相关创业热点新闻、最新创业政策、学生创业活动、开展的创业大赛以及介绍相关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信息。
五、系统关键技术
1.云数据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的分析、提高数据的更新速率以及进一步提高随机读速率等问题,是数据管理技术必须解决的问题。
2.计算机视觉的面部表情分析推理。智能人脸表情识别系统嵌入在创业测评系统中,浏览网站的人自动开启云相机,在素质测评过程中记录表情及其肢体语言。人脸表情识别系统中第一步对人脸进行检测定位,第二步通过摄像机获取人脸图像并进行表情特征提取,在提取特种数据的过程中,进行特征降维、分解等处理,第三步将捕捉到的表情进行分类,输出结果。
六、结语
本研究从提高服务、降低成本,集合优势资源从大学生创业实际需求出发,有效利用大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移动web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发现与培养系统,以期为高校推动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对学生创业和学校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大学生微创业素质发现与培养系统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融合多种最新技术于一体,是在创业领域的创新性实践。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创业素质尚无前例。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企业博弈、3D建模技术逼真再现企业场景尚未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
参考文献:
[1]Gerald E.Hills.An empirical study of an evolving field[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2):30-31.
[2]Einar A.Rasmussen.Roger S?rheim.Action-based entrepreneur-
ship education[J].2013,(3):56-57.
[3]程君青,章春军.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4):78-79.
[4]褚本立.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商品与质量,2011,(3):67-68.
[5]陈艳,雷育胜.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2,(4):123-124.
[6]祝敏丹,左利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测评系统构建[J].黑河学刊,2011,(1):43-45.
[7]张淑梅,宋维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27).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内涵及背景
创新创业改革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旨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根本。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长期缺失,思想意识不强与实践脱节。我国的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创新培养还远远不够。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就业、自主创业阶段,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其次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
(二)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时效性不强。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缺少创新实践训练的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三)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实现广大学生的社会化,实践平台短缺。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必经之路,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并不是太乐观,尽管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类的相关课程,但大多是纸上谈兵,重理论轻实践。个别学生参与到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但相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校园文化建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一)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无机专业微信公众号促成大学生创业鲜活化。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之一,引导“学优而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表彰学生开展高水平创新,从事高层次创业,打造品牌学术活动和创新创业社团,举办高层次创新创业论坛,充分运用学院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加强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宣传,分享创业典型人物在创业过程中的小故事,评选 “创业示范团队”,全面展现优秀创业学子的创业经历、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心路历程,以典型和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二)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班”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常态化。通过专业设置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素质课堂的教育活动,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大赛、创新大赛、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协会、科学类社团、挑战杯大赛、创业竞赛及创业设计活动,改进学生评价机制,使广大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自我认同。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一线辅导员教师更应抓住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和思政人员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咨询讲座、资源共享、分享交流活动,提高全体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让师生明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实现广大师生从了解认识到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并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中来。
(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科技园,为“双创”形成保驾护航。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场所,如校园创新创业园等物质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生学业专长与创业设想理念的无缝对接,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从场地、经费、人员给予帮助。开展创新创业文化节、创业精英挑战赛、创业先锋推介等主题活动,鞍钢企业家论坛、学子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励志电影、 歌曲、书籍放映和活动,创业征文、创业作品征 集等文艺创作活动,企业参观、校企交流等实践活动,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文化进学院、进班级、进宿舍、进头脑。
项目名称:本文系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园文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C2016275。
作者简介:
李想,辽宁科技大学。
刘子源,辽宁科技大学。
王书菲(1981-),女,辽宁沈阳人,汉族,辽宁科技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雷家X.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
[2] 李佳.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
[3]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13.
[4]邱洪斌,高文祥,姜重然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关键词:大学教育 创业能力培养 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55-02
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需求正逐步促进教育的普及与逐步深化,因此,大学校园扩招在培育更多高知识涵养的人才之时,亦有向社会输送高能力、高素质创业人才的责任。只是,从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情况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创业比率仍然不尽如人意。以国务院与教育部联合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通过抽样调查全国近727万2014年应届毕业生,其中选择于半年后创业的人数仅为21万左右,占全体毕业生的2.89%,甚至不足5%。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概率较低,虽然呈现逐渐递增态势,但仍然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现实。对此,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率,促使大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来发挥自身能力,本文将站在大学教育的思维视角,认清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优化大学教育体系,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科学策略,来全面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步伐,确保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扶持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科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应率先了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此,认真总结与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价值,以此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科学践行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以便大学生在毕业之前便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方法、有目的、有方向性地步入社会。目前,大学生在校园教育中可以吸收先进的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社会的发展结构来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社会的需求技能。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取代人工成为必然趋势,“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创业思维的完善方便大学生转变就业思维,从而使其能更快速、精准的适应社会发展。然而,单凭良好的创业思维是无法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几率的。对此,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还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养成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借助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将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可以在创业之前,规划创业步骤,理清自身能力,明晰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业。目前调查显示的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其创业之初均借助大学生创业课程来逐步了解自己,并在科学、理性的思维视觉高度上规划自身的创业发展。
(三)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概率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思维的基础上,将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总人数的提升,这不仅保证了大学生自己的就业概率增大,自主创业所产生的工作岗位同时为更多的社会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保证了就业率的提升。从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情况来看,诸多大学生创业项目虽然初始规模较小,但在其不断发展并稳定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会逐渐增加。在众多自主创业项目开展时,往往能提供数个或者数十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为很多“过剩”的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从而缓解了社会富余劳动力的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认清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之后,针对《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得结果,分析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率不高的影响因素,将其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创业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落后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症结所在。因为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后,造成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不科学,没有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其逐渐形式化,从而使其成为素质教育下的“门面”工程,根本无法真正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发展。从实际角度出发,目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指导课程在教育理念落后的情况,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应需性不强,培养效果不佳,因此导致大学生毕业创业的概率不足。
(二)创业教育师资投入不足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落后的影响下,大学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师资投入中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很多学校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此科目,但在师资选择上却并未进行科学筛选,真正具备指导经验与指导能力的教师十分匮乏。了解大学的创业指导课程后不难发现,很多教育者缺少实际创业经验,没有创业指导经验,只会照本宣科,所有的指导知识都是纸上谈兵。相对的,在受教者真正找到指导教师,希望其给予自己创业建议之时,很多创业指导老师都不能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发展规划,也不能给予学生科学的创业发展方向。
(三)创业教育基础目标不准
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创业教育师资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大学创业教育的基础指导目标自然订立不明确,无法引导大学创业指导课程发挥作用。其实,在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基础上,创业教育会根据各个大学的教育环境不同,教育内容差别,教育学科特点拟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基础目标,以此来指导创业教育效果凸显。然而,在创业教育理念落后的现如今,“面子工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缺失了其基础目标,不能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也无法促使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科学精准,自然不能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创业思维,开展科学的创业活动。
(四)业实操的实践性不强
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创业教育投入不足及创业教育目标确定不准,并且在开展大学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实践性不强的特点,无法协助大学生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其实,分析创业实操的应用价值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实操的开展可保证大学生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以便其根据自身的能力,所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开展创业。可以说,创业实操本身是创业经验积累的一环,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只是,从现阶段大学创业教育开展来看,创业实操的缺乏促使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极不科学,具备创业能力与创业自信的大学生十分稀少,不能真正促使大学生毕业后科学且积极的创业[4]。
三、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科学策略
目前,了解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后,为保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科学培养,规避与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用,应践行以下科学策略:
(一)加强创业教育落实,扭转创业观念落后现象
确保大学生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创业观念,确保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科学发展。对此,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现代教育体系应共同注重创业教育认知的提升,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落实,扭转创业观念落后局面。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应与当代大学机构充分沟通,组织大学管理者与基础教育者参加创业论坛,听取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整理并内化成功人士的创业方法与创业思维,并转化为教育内容,传授给在校大学生,保证其掌握优秀的创业思想,科学的创业理念。此外,教育者还要时常关注社会动态,了解国际局势,站在国际发展的视野高度来考量自身创业指导思维理念的改革,以此来确保教育思维的先进与应需,能真正知道受教群体创业意识的科学发展。
(二)增加创业指导投入,引入专业创业指导人才
大学创业教育观念优化的基础上,大学管理者与经营者也对创业指导课程拥有全新的认知,不仅注重表面打造创业指导课程,还会真正站在“人性化”思维视角上,认真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指导经验的教育者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对此,设想大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创业教育观念,基于此打造全新的创业指导课程,其将获得以下的具体发展:其一,引进具备创业指导经验的优质人才。这些有创业指导经验的优质人才极可能是于社会上充实职位招聘、人员考核与人才选拔的人事部人员。他们经历了长期的人才筛选工作,对社会现实需求,企业发展需求拥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走入大学创业指导课程,将会向大学生传授即时的社会需求,甄选与辨别人才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审时度势能力与事态分析能力。其二,举办名人讲座。不仅由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讲师引导,校园创业课程还将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分享其创业经验,创业方法,于校园内部构成创业论坛,让大学生通过论坛来学习创业方法,了解创业需具备的素养,进而增进其创业能力。
(三)精准定位创业目标,注重创业教导应需发展
创业教育思维优化,创业教育投入增加的基础上,大学创业教育将获得全新的精准定位,明_大学创业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以此来保证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效果凸显。具体来说,根据创业教育的思维理念,大学创业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将充分考量自身教育体系的具体特点,认清自身培育人才的发展方向,并结合于此来打造创业指导方向,促使大学生在优秀的创业思维理念引导下,逐步认清自身的创业能力,逐步发现自身的创业潜力,进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于创业道路上一展抱负。
(四)增强创业实操训练,确保创业技能掌握科学
创业思维构建,创业基础巩固,创业目标明确的同时,现代大学教育在创业实操训练的打造上将更为理性,更有实际性。其将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向学生提供可提升自己工作经验的实际实习场所,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率先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吸收与获取未来创业需具备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说,利用创业教育思维的优化,大学在实习场所的推荐上将不再任由学生自主选择,而是根据创业指导体系的筛选与衡量,以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目的来推荐相应的实习场地,让大学生在实习阶段便积累相应的经验,并成为其未来自主创业的重要考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只是,面对众多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应具备科学的发展思维,从优化创业理念,增大创业指导投入,订立科学创业指导目标,加强实操引导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自主性,提升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向春,雷家X.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116-124.
[2]叶国爱,徐紫云.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中部地区某高校的调研分析[J].江西农业
一、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普遍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与素质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性与创造性。针对这三大现实问题,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积极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并完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含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识课等学生自主选择的理论课程体系,完善以创业为导向的实验实践教育体系,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实行“一年级创业意识培养、二年级创业实践导向、三年级创业知识渗透、四年级创业平台搭建”等“四位一体”的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一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目的。学生一进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如参加创业论坛、企业家传记阅读、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见习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2.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进入二年级,实行由校内导师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含相应的实验及实践课)与此同时,按照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定期到创业实习基地实训。每位学生由一位校内导师和外聘校外导师共同指导,而每位导师(包括校内和外聘)指导的学生限制在10人左右。外聘校外导师从企业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部门和岗位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导师侧重于加强实践与所需的理论知识的交融及结合。
3.三年级主要是充实学生创业知识。在创业实习基地实训之后,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习专业主干课。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训体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学习相应的专业选修课以及通识课,并辅以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能力,充实学生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
4.四年级主要是为学生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学校及学院筹资设立创业基金,资助创业设计大赛优胜者进行创业;开办校内创业园区,让有具体创业项目的学生免费入驻;建设校外创业基地,推荐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在企业的帮助下进行创业。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继续选修专业选修课及通识课。
(二)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实施“四位一体”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可概括为:以试点开始,积累经验,由点及面,循序渐进。首先,在一年级工商管理类专业中选拔成绩较好、创业意识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标准班级,以之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可在工商管理类某一专业所有班级再行试点,运行一段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可以在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全面实施。
(三)二年级校外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实训的考核
1.考核方法:学校制定学生校外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实训的计划、目标,并设置相应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由校内导师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制考核方法。
2.考核内容:根据事先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外聘导师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及时间管理能力,校内导师主要考核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精神及其知识应用能力。
3.考核方式:采用学生书面总结、口头自述与校内导师提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定期(以月为考核周期)对学生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学生根据每一阶段的实训计划、目标,提出自己实训中的心得体会及其困惑,校内导师据此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总结每一阶段的实训经验并解决学生相应的困惑,为三四年级的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外聘导师的考核成绩,确定学生的每一阶段创业实训成绩,给予创业实习实训学分。
二、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一)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决因素。“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校内实践实训导师的引进与培养。首先请师德佳、业务强、育人有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融入优秀教学团队。其次,定期以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就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力求提高青年教师在钻研教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演示和操作能力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三,加强对骨干专业教师的培养,鼓励现有专业教师到创业第一线兼职或者直接参与创办企业实践。第四,通过导入培训和开展对外科技服务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其适应课程改革及专业培养的要求。
二是,多渠道外聘实践实训导师。多渠道积极聘请各种类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担任学校学生实践实训导师,直接参与学生创业指导,甚至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或研究工作。不过需注意:首先,外聘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其次,定期举行外聘导师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研讨会,以提高实践实训导师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第三,聘请各种类型企业的专业实践实训导师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如何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将创业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丰富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业意识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
(二)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强调以创业冒险精神为核心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并结合新创企业特性与已有企业特征而形成基于创业导向的具体课程内容,在实现培育学生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创新交革等企业家能力的同时,教授学生应付不同实践需求的特定技能。其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思路为:基于”四位一体”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年级打基础、培养创业意识,二三年级定专业及专业方向、提高创业技能、充实创业知识,四年级开展创业实践”的培养模式,根据“一般技能、商业技能和创业技能”三大模块来构建并完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旨在培养学生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实施创业导向的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实施创业导向的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创业实验环节的教学。在现有实验教学安排的基础上,强化创业实验(案例)教学。一方面注重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及主持形式的多样化。在案例教学中除由任课老师直接主持课堂讨论外,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邀请学生主持案例课堂讨论,或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角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完成案例讨论。另一方面创立新型的案例讨论组织形式。如按照“个人完成案例书面作业——小组讨论——小组发言代表参加班集体讨论——讨论意见返回小组——讨论意见返回个人——案例讨论最终成果”的案例讨论组织形式。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创业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进行自我创业设计。
其次,开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在创业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按照班级、学院、学校等三个层次,举行创业设计大赛,并在学院、学校分别设立创业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三层次获奖的同学。基本思路为:学生们以团队(3-5名同学)形式进行创业方案设计,由创业导师进行辅导,由企业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委团进行评审,最后由知名企业家对获评优秀的几个创业方案进行公开答辩与点评。具体做法是:首先以班为单位举行班级创业设计大赛,选出优胜团队参;其次,各个班级优胜获奖者代表各个班级参加学院创业设计大赛;最后,各个学院优胜获奖者代表各个学院参加学校创业设计大赛。
第三,举办具有特色的“创业论坛”。每年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在学院为在校大学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教育活动月”,与大学生们一起分享创业征途中的酸甜苦辣;向大学生们传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心得;为大学生们指点创业中的困惑迷津;评价大学生们创业方案的优劣得失;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
第四,加大力度建设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立足于本省市,面向全国,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四)实施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实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式、项目推演式、现场观摩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把学生吸引到创业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创业知识,通过体验提高创业能力。同时开放课堂,吸引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通过不同行业创业精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分享理论联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经验,拓展视野。
近年来,许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继开展创业教育,2003年黑龙江省农垦职业学院在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率先引进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教育体系(SYB),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融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理念教育、创业技能培养和创业支持服务为一体,以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及SIYB创业培训模式为特点的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笔者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掌握创业技能。其教学内容包括:何为企业、为何要发扬创业精神、何人能成为创业者、如何成为创业者、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创业点子、如何组建一家企业、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如何进行创业准备、如何编写商业计划书等。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要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则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形成。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安排,我们在教学中灵活、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通过这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把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选择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案例或从现实中寻找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创业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和诊断,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拓展思维的好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带着学习目的在轻松的气氛中理解和获取知识。教师采用头脑风暴法时,不要批评学生的想法,要鼓励天马行空的新点子,甚至看似疯狂的创意。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创设一个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特定角色,目的是让学生表演如何处理实际问题,表演结束后进行全班讨论。此方法能减弱课堂讲授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掌握技能。
(4)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是把每5~7位学生分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各组讨论完要进行汇报,教师最后总结。组长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引导和控制讨论过程的能力和技巧。
2.活动开展
活动开展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创业活动,可以检验大学生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1)直接体验法。直接体验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如下几种具体做法,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创业者,增强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受和体验,以此对其创业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①组织学生到中小企业进行参观,实地感受企业运行过程,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的各种变化。②举办创业论坛,让那些真正搞过创业的人来讲课,如,请一些成功创业的本校毕业生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到课堂上跟学生、老师一起讨论,并通过现身说法谈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③邀请工商、税务、法律、财政等部门有关专家来学校做教学讲座,讲述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贷款、法律法规、资金注册等实际操作问题。
(2)创业模拟法。创业模拟法是指组织并参与各种创业竞赛。当前,以“创业计划竞赛”为模式的国家、省(市)、高校三级青年学生创业活动体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笔者所在学院创业俱乐部参加了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全国“百所高校汽车营销公益体验”大赛,并顺利晋级决赛。还比如,笔者学院已举办了五届“创业杯”社会实践演讲比赛,从组织策划到具体实施均由创业俱乐部同学独立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还将商业计划书列为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亦是主要考核依据。
(3)商业实战法。商业实战法可为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能力。①参与新创企业运营,笔者学院学生组建的创业先锋班与“颐生网”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颐生网的网站建设、市场推广等工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②创业帮扶。笔者学院设立“创业园”,提供场地和基本的办公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学生可以参与开办一些校内企业或者在校内经商,为学生积累商业实战经验。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法的不足
摘 要:长春理工大学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是专业教育的新内涵,是就业教育的新指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关键词:大学 创业教育 分析 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举措。长春理工大学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现实选择。
一、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
近几年,国家、部委和吉林省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一系列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111号)《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额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办[2010]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吉政发[2012]2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发[2013]24号)《吉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操作办法》(吉人社联字[2013]45号),上述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吉林省政府大力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2013年,长春理工大学向吉林省人社厅、吉林省财政厅申报了“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项目,并得到了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创业教育启动资金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三、长春理工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前景可观
学校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印发了《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创业指导实施意见》,成立了创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在就业指导课中单独划出4学时的教学内容开展创业理论教育,课外4学时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途径,通过举办“挑战杯”“昆山杯”“征信杯”“激情创业沙河口――中国青年创业领军者大赛”,开展讲座、模拟实践,成立KAB创业俱乐部等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体验。学校在省属高校中率先设立大学生竞赛专项经费、科研基金,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大胆探索;学校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20余项,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宣传工作,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学校每年参与活动的学生达50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省级及以上奖励353项,其中,获亚洲区银奖1项、铜奖2项、国家级奖励539项;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152项、参与研制自制实验设备36项;申请专利66项、软件著作权18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
长春理工大学的教学水平、科研实力为创业项目的孕育提供了丰富土壤,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实行“双足、双翼”创业孵化模式,一足为项目、一足为团队、一翼为经营、一翼为市场,这样必将为青年学生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益。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对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开始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活动,在全国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上,在淘宝、易趣等专业购物网站上,都有很多大学生创业的影子。然而,实践证明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人数相对还较少,且失败率较高。介于此,为了了解宁夏地区在校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专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地区4所高校:宁夏大学、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抽样调查和,从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意愿、创业认识、创业困难、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等展开深度调查,从而了解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影响因素和困难所在,并尝试性的提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成功的有效途径。
一、宁夏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回来有效问卷38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5%,个案专访10人,其中2人有在威客网站及论坛上交易的经历,6人有在C2C电子商务购物平台(如淘宝网)上开店的经历,另外2人分别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通过对回收问卷和访谈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宁夏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现状大致有以下特征:
(一)电子商务创业意愿
从总体来看,宁夏地区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创业很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观望状态。问卷在大学生创业意愿问题上设置了三个选项:有电子商务创业打算、目前暂不确定、根本不打算,在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设计了三个选项:完全没有、暂时不够及还可以,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电子商务创业打算的为41.1%,明确表示“根本不打算”的为 18.7%,有 40.2%的同学“目前暂不确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开创自己的事业还存在信心不足,自我认识及创业素质不高等现实问题。
(二)电子商务创业面临的困难
根据调查和对10名创业者的访谈结果,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1)时间和精力不够,在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同学不能将学业和创业兼顾;
(2)创业资金场地受限,大部分同学们表示如要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生活费,如需从家里支取创业资金,家长一般都持反对态度;
(3)缺乏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
(4)网上经营竞争激烈,市场风险大;
(5)宁夏地区电子商务创业的氛围不够,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应的支持不够;
(6)缺乏创业教育和培训,不知道怎么创业。具体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三)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和经验的渠道
为了了解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及积累创业经验的主要渠道,问卷设计了6个选项(可多选),既:传统媒体和网络、参加创新实验活动、在创业教育和培训中、自己参与创业活动、听朋友讲及家族经验,根据386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上述6种渠道分别所占的比例为65.5%、24%、13.5%、13%、11%、7%, 这一结果反映了宁夏地区大学生自己参与创业活动及通过学校获得创业实践经验的机会相对不高。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学校得到更多创业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然而在调查的几所高校中,只有北方民族大学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并于今年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已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基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国家及社会上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并定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组织与申报工作,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动手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电子商务创业是现在与未来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式,但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创业路上总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具体包括主观与客观两方面。
(一)主观因素
第一,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素质不高。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就业、考研依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敢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极少部分。在有效的386份调查问卷中,有网上创业打算的只有159人,占总人数的41.1%,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现在仍在舒适安逸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二是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只泛泛地讲大道理,缺少实际的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第二,电子商务创业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在调查中,许多同学表示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的缺乏、资金场地的限制、网上经营竞争激烈、市场风险大、政府和社会没有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等都是他们网上创业的拦路虎,尤其是创业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使得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开始创业,即使是有了开端,但要继续成功的经营下去确很困难,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创业信心和兴趣。
(二)客观因素
第一,社会因素。首先,宁夏地区缺乏个人创业的社会氛围,电子商务创业作为创业的新方式更缺乏认同。虽然国家和宁夏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总体来说,这些政策偏重于宏观,对大学生网上创业的针对性不强,实质性帮助不大。其次,宁夏地区物流处于发展阶段,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发展。
第二,学校教育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和“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而在“创业教育和培训”中获得的只有52人,占总人数的13.5%。在对两位高校教师---计算机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深度专访时,他们表示:在课程设置上,几乎没有和创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在选修课上,也没有相应的创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创业知识讲座以及到创业实训基地区调研等。同时,在对正在进行网上创业的同学专访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他们的创业活动与学业冲突比较严重,网上创业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已对其学业产生影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随着创业程度的深入,冲突程度还在不断加剧。
三、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可行性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约宁夏地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及高校教育的客观因素,同时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也面临着一些风险,这些制约因素及风险在短期内不可能自动消亡,因此需要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加以引导。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
电子商务创业是一种新兴的时代产物,网络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能力决定了其创业的规模与成功率。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组织兴趣小组或电子商务创业协会。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吸纳对电子商务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校园BBS上开辟创业论坛,为学生切磋和交流创业经验提供场所;二是以学校为依托,积极组织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竞赛过程,学生模拟创业经历,积累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锻炼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三是应引导大学生对电子商务创业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综合分析自身特点,选择熟悉和感兴趣的行业作为电子商务创业的起点。
(二)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
目前宁夏政府在积极响应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就业计划”,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相关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电子商务创业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借鉴区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出台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支持政策,特别是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应积极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提供优惠便利的货源和物流信息,并做好相关配套项目的无偿或有偿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电子商务创业的各种难题。
(三)强化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一是学校可以设立创业学院和创业园,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制定创业实践与学分替换政策,营造自由宽松的创业环境;二是引导学生将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和自己专业学习相结合,同时选择可行性较强的创业项目并给于指导和支持;三是加大创业教育宣传。
电子商务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业模式,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校创业的现象,已经日趋普遍,如何引导其良性发展,需要各界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网上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严加防范,多学习、多总结经验,胆大心细,持之以恒,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张磊.大学生网上创业的可行性与障碍性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杨雄,叶建蒙.大学生创业现状的SWOT分析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01-06)[2010-05-18].http:///uploadfiles/pdf/2010/1/15/101600.pd.f.
【关键词】互联网+ 艺术类大学生 创业能力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困境
(一)创业意识淡薄
在传统意识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创业有着一定的误解。中国的父母通常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稳定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创业意味着高风险,不是最佳的职业选择。父母消极的就业观念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子女畏惧创业带来的风险,因此失去了对创业的积极性。
尽管国家、社会和高校都重视对大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回报资金以及社会价值和知名度的火热,淡化了对创业者自身知识储备及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等硬性条件的具备,最终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步履维艰而放弃。
(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创业教育的滞后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源泉。互联网创业模式需要借助传统行业与网络模式的结合,这种融合方式让大学生加大创业案例分析,海量的实例可以证明“互联网+”时代创业发展需要诸多方面的能力。我国当前高校开设这类学科的院校较少,导致整体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和形式极为单一,所以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重专业、轻人文”的观念,使高校更加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但文化素质等其他方面的培养较为欠缺。一些高校用于检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专业成绩,这就造成了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背离社会的发展趋势,导致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缺乏对创业的理念和能力培养的信心。
(三)创业扶持政策的缺失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但是如今相关政策并不完善,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成败。最近几年,全国上下都非常关注大学生创业,在此背景下,各级部门也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一方面创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与政策不配套。既有创业政策在金融、政策、法律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可操作性不高,创业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创业开展中充足的创业资金是走向成功的钥匙,一般来说,大学生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主要依托于父母,他们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外,几乎没有剩余的自己支配的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创业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创业初期习惯选择小规模的创业模式,目前“互联网+”的新模式是创业发展的关键模式之一。部分成功的创业模式或者管理经验,由于借鉴和学习困难,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学生的小规模创业实体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只能充当电商和艺术行业的垫脚石。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熟练地掌握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培养其具备完善的创业能力,拥有良好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意识。
(一)强化教师队伍的创业意识,重视创业教育队伍建设
成功的创业教育,首先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生要进行创业,首先应该具备创业意识,而创业意识的培养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包括:创业意识唤醒、创业意识增强、创业意识稳定三个阶段。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把创业意识不断的引入教学环节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提高,创业学生的比例就会增加。
(二)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对创业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努力。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社会则着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气氛和环境,政府则着力于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艺术类高校也应该针对大学生创业开展专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企业管理意识、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现在很多高校艺术类学生的观念仍然比较保守,坚持以择业为主,对创业的认识也不够深入,甚至还停留在传统“小作坊”阶段,对目前市场需求的把握也不是很准确,缺乏基本的市场管理能力。所以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还应该积极帮助他们转变这些观念,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学校还应该在新生入学教育之时,就将互联网+的创业教育引入到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规划教育体系中。
(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艺术类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组织纪律性较弱、集体观念较缺乏、文化基础较薄弱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首先在创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创业教育课程的普适性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其次在创业实践教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完善工作机构和服务体系,多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实践、创业培训、创业论坛、创业交流、创业竞赛等,创造和谐的创业环境,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鼓励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自主、自发、自动、自觉地开展创业活动。
三、Y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应紧抓时代脉搏,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多元化创业平台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创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长华,丁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8):77-78.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5-02
一、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随着各级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时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就业方式大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扩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中国正成为拥有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与实践,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中国崛起的必须一步。2004年12月,教育部长周济指出,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要“通过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训练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需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需求。[1]由此全国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各种形式向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指导,但缺乏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和大学生创业园区及没有形成固定成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法和开设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等种种各方面的原因,使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水平不高,与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上与国内一些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自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各高校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就更为艰难,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为了拓宽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缓解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就必须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真实状况。
二、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真实状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九个边疆区域之一,区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回、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37.18G。据了解,广西区内有20所普通本科院校,8所独立学院和41所高职(专科)院校,随着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使广西在近几年来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促进我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其中就包括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贷款贴息、减免税收和免收部分注册管理费用等;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2]
有了政府这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提出和激励,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开始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首先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区内各高校教师进行讲课培训,继而启动广西“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工程”为区内各城市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这也使更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逐渐将创业教育列入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选修课,使在校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教育。这些实例成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在广西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发展,但从整体而言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没有突破,大多数只是依赖外部经验,没有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相结合,而教学模式也比较单调,实践性不强;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在区内各高校还未得到真正的普及与实施,整体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不浓,且创业教育师资缺乏,只有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市区得到重视与发展。
三、从各方面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进行创业教育,必须摒弃落后的创业教育理念,以创新为主,树立一个良好而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首先,要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性,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3]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其次,培养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的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学习观念。再者,边疆民族地区各高校要树立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以各种形式宣传创业理念。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各高校要着重构建并完善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可参考和借鉴的理论及实践经验较少,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要构建并完善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学会借鉴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则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加以制定实施。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要加强学生的实业训练,从而增加学生的创业实践经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应该把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纳入高校常规的教学课程体系当中,开设创业学、经济管理学等课程,以及和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学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提高创业认知及相关的创业能力,如:经营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必修课、选修课、实地调研等多形式手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创业论坛,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在课程内容上,要思考怎样将地区创业特色文化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利用区域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同时还要逐渐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使之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和关键,也是制约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力度,选派一些有这方面基础的老师到国内外创业教育领先的地区进行学习深造,或是聘请一些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定期来校开展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选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创业实践训练,了解并掌握企业的运作、管理与经营,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再者,可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有创业经历的校友利用自身的实例来校为师生做讲座并指导创业实践,利用社会资源快速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四)建构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
和谐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和培养创业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构一个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需要社会、家庭及学校共同努力。边疆民族地区各高校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提高校园创业文化的影响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使创业教育在高校内得到很好的发展。除了各项校园创业活动外,还要加深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如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者学术论坛、创业者培训班、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形成一种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高专业指导力度,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鼓励其参与其中积累实践经验。各高校还可成立就业与创业协会类的组织,通过社团的组织管理、相关活动的设计组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就业与创业知识,锻炼创业技能。从而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服务于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创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中,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
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及各方面相对于我国的其他地区是比较落后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这些保守的家庭观念也深深制约、影响了大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创业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在家庭方面,父母及长辈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重视创业教育,能充分理解、引导、支持孩子的创业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信心。同样的,社会各界思想上应形成对自主创业的认同感,推动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更应多一份宽容与鼓励,使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
(五)加强地区政府支持
不可否认,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但各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使国家政策在地区间真正实施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为了使国家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能惠及到更多的人,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地方政府则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国家的政策地区化、民族化、具体化,建立并完善地区政府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东.大学生创业教育(上)[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2]我区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D].广西:自治区民委办公室,2012.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电子商务;创业;问题;对策
大学生创业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活动,并提供政策支持。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1.6%到2014年的2.5%,2014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总计预计达到17.5万人。随着4G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不是简单发挥通讯功能,更具备了娱乐、消费、商务、办公等功能。在此背景下,中国移动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用户的移动购物习惯也在近几年逐渐养成。2014年我国移动电商交易规模将达4124亿元,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为5.9亿,其中手机浏览器用户将达到4.9亿。
一、大学生移动电商创业现状
大学生移动电商创业目前大都是传统电商的延伸,PC端和移动端的有机结合,当然也有纯粹基于移动端的,譬如微店、微营销,还有很多特色产品和服务的APP开发与应用。移动电商创业有同传统电子商务创业同样的问题,表现在项目的选择,平台操作的知识技能,创业团队,创业资金,创业环境,创业政策支持等。但也有特殊性,移动电商有其自身特点,需结合移动电商的特征,随时随地随心,移动定位,线上与线下互动等,分析移动端用户群体的构成与需求,做好创业项目的分析和调研,研究移动端的技术应用开发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做好市场定位,进行项目组织,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二、大学生移动电商创业改进对策
随着我国4G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高校4G网络的覆盖,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丰富,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移动智能终端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创业条件已经成熟。接下来将从移动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移动电商创业项目培育,移动电商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三方面谈下大学生移动电商创业改进对策。
(一)完善移动电商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根据当前电商发展和电商就业岗位需求设置和调整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移动电商应成为未来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移动电商的技术与运用,移动APP开发,移动电商的网络营销等。目前移动电商相关的教材较少,更新较慢,作为任课教师要积极编写相关的教材,收集移动电商的经典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时时关注移动电商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参与移动电商项目,积累教学所需要的实践经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创业学生进行集中教学,采用创业论坛、案例剖析、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热情。可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尝试建立特色班,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层面建立相对灵活的学分机制。
(二)培育移动电商创业项目
培育移动电商创业项目。在原先电商创业项目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尝试移动电商创业。坚持立足本校,面向校外,先期可尝试在学生群体和校内开发移动电商市场。针对一些成熟的电商创业项目,可以有计划的增加移动端的营销与推广,包括移动端的平台活动,利用社交工具微信、手机搜索、手机端应用软件进行广告推广。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企业项目,目前大量的企业需要移动端网站的开发和推广,可以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和企业合作,进行手机端APP开发与应用,微营销,微店经营等等。在企业项目管理上,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做好企业和学校的协调工作,既考虑提供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同时兼顾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注重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扩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广度和深度,鼓励专业老师积极参与项目,做好学生组织与协调工作。
(三)参与移动电商创新创业竞赛
移动电商是未来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众多电商企业推动移动电商的应用与发展,为整个移动电商市场培育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同时给技术、商务模式和营销方式方面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在移动电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移动电商创新创业相关的竞赛,包括省市级的电商大赛,国家级的挑战杯大赛等,有条件的高校可申办和组织相关竞赛,学校应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师生参与竞赛积极性。通过竞赛组织,孵化出真正有价值的移动电商创业项目,作为学校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树榜样学生,做标杆项目,真正通过竞赛和项目培育让移动电商创业深深扎根于学生心里。
三、大学生移动电商创业建议
随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时代,许多电商企业仅仅把WEB网站换成APP客户端,经营模式上仍沿袭PC互联网时代的做法,这是一个思维的误区,观念的问题。站在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转折口,每一位移动电商创业者都该问自己一句话:“我如何才能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的步伐?”大学生选择移动电商创业,不仅需要自身勤奋努力,同时也需要来自学校、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支持与帮助。在4G无线网络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定能在移动电商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成为移动电商创业人才中的一员。
参考文献:
[1]项千.关于以移动电子商务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思考[J]. 经济论丛,2014(10)
[2]潘冬青.无线网购增长迅猛移动电商开发者创业正当时[J].财经,2014(12)
[3]冯向荣,潘建林.探寻大学生创业新路径[J].电子商务,2013(01)
[4]冯向荣.基于4G无线网络构建高校移动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贸易,2013(11)
作者简介: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在初始阶段,英国创业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强调自我雇用,培养自谋职业者就成了创业教育的唯一选择。这种功利性的创业教育容易使学生企业家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理想缺失,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缺乏战略规划,发展后劲不足,创业喜欢一涌而上,随波逐流,但往往创业成功率低或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这种创业教育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生涯发展,更谈不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功利主义创业教育的弊端和危害,提出了“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建企业的教育,更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这种基于素质理念的教育目标,倡导创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创业为终身学习的过程,通过创业教育“在学生中培育一种创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积极主动地寻求机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构建工作网络和正确决策等,具有独立、自律、勤奋等个人品质”。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价值取向,这种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应试教育,就是要通过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解决,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做法,把创业教育定位于“创办企业”的短期技能培训,而非侧重于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业精神培养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急需的职业性或专业性技能、技巧训练,轻视学生创新创业潜质开发和整体素养的提升;重视创业职前指导,忽视创业职后发展引导;热衷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企业家论坛,创办创业园与创业孵化器,专注指导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等操作层面,忽略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的深层内涵。这种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认识偏差是在用“拔苗助长”的方式造就所谓的创业者,根本不可能实现建设创新型经济和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
专业化与学院派
英国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较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创业理论水平,还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有的教授曾经创办过企业或正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创业教育师资中,不仅有专家学者,他们还经常聘请一些企业家、风险投资创业者、企业经营顾问、金融机构从业者等有丰富创业和创业投资经验的业界资深人士做兼职教师,担当授课任务,开设讲座、参与案例讨论和创业实务指导等。如牛津大学的“创业与商业技能课程”,有一半的课时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转移处主管组成的客座教师队伍承担,他们分工讲授各自工作领域内的课程内容。
二是开展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需求、发展潜质、能力水平等开展多样化服务和“一对一”指导,对学生的创业构想进行测评,为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提供专业指导,为创业学生量身打造培训项目,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跟踪服务和发展援助。三是培养专业化创业人才。很多英国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引入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在本科阶段,一些大学开设了“创业学”专业课程,将创业第二主修专业嵌入学位课程;在研究生阶段,一些大学设有创业学(MBA),以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把握商机、推进革新和凝聚团队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基本上由学校负责就业指导的干部及经济与管理类教师担当,这些师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学院派师资往往使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脱离理论上的纸上谈兵,难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师只能传授创业的常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创业中的共性问题,无法应对创业中不确定性、复杂性挑战,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提供援助,更谈不上自主开发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教材,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识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巧妙结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创业课程吸引力不够,创业指导针对性不强,创业教育整体效果不理想,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难以形成,创业教育在大学生校园被边缘化,处于尴尬的困境。
社会化与自助式
英国创业教育是在政府鼓励和引导下走向成功的范例,其社会化取向较为显著,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倾力支持、校际间积极合作的良性互动网络。为帮助大学生创业,英国政府于2000年4月成立了名为“小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该机构专门为创业提供支持,由20个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创业家和45个“商业连接”(BusinessLink)构成,网络遍及全国,为全英国各地顾客提供跟踪式服务,尤其是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建议和资金支持等。英国地区发展局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在地区内高校及创业支持组织间组建联盟,企业更是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大学创业教育。以1986年英国壳牌公司组织的一项社会投资项目为例,该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2万多个实习岗位。该公司通过2000年6月成立的壳牌基金会支持青年创业项目,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自己的企业和自我雇佣。有的企业直接参与大学创业教育,或作为兼职教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参与创业论坛和咨询服务等。
我国创业教育基本上是高校闭门造车,与社会互动不多;政府重视度不够,社会支持度不高,群众关注度较低;创业教育的师资、信息、资金、场地等资源主要依赖高校,很难与社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合作的联动机制。这种自助式模式导致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佳,成本高、效能低、师资缺乏、经费紧张,常停滞于浅层形式,缺乏实践环节,难以引领社会创业文化,社会影响力较小。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把创业教育视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创业激情、战略眼光和企业家精神。因此,我们要把创业教育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素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专业教育,贯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把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开发相结合,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统一,强调终身性、重视实践性,关注可持续性,倡导多元化发展;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训练,创业精神和创业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潜质的开发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要加强创业教育学科建设,构建多学科支撑的课程体系。
2.确立共同责任,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教育支持援助体系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调整、结构升级的时期,特别是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这些产业需要从业主体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潜在优势的创业者。政府要积极制定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在师资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资金扶持等上予以引导和保障,重视师资培训;要引入国外高品质教育资源,加强校际交流,共享教育资源;要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企业主动参与高校创业教育,鼓励校企合作。企业要发挥特长,深化校企合作,主动选派既有创业理论,又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开展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大学生创业实习、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雇用性
自我雇用性是指在可雇用性基础之上超越可雇用性,由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技能等组成的综合性能力,是成功创业和实现职业生涯理想的核心要素。它除了包括“个人品质、创造性、核心技能、处理技能”,还包括危机管理技能,资源统筹技能。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雇用性,英国高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开发,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自我雇用技能,并将其整合入课程教学中。调查显示有53%的英国大学生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企业家,其创业成功率超过20%。而中国人民网“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显示,有三成中国大学生想创业,但创业成功率不到1%。究其原因,“‘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首要因素”。重视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升大学生自我雇用性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有效途径。
4.培养跨学科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北京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政策与号召,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把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近年来,逐步探索形成了“围绕一个核心、建好两个基地、调动三方积极性、搭建四个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路,努力构建适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北科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构建,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2015年,校团委着力提升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创业教育模式创新,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围绕“普及、精英两层推动”的理念,坚持“一、二课堂两翼齐飞”、“学习、实践两轮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创业教育精品平台,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二课堂两翼齐飞
2015年7月,学校组织200名学生在夏季学期开展了为期3周的创业训练营,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撰写计划书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第一课堂”最大增效。创业训练营涵盖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文化交流、创业企业参观、创业模拟实践等内容,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创业技能。训练营开设的《创业管理》、《创业财务基础》、《创业计划书》3门课程总计理论授课50学时,累计开展创业沙龙活动2场、创业论坛活动1场、创业讲坛活动3场、创业沙盘模拟体验10次,参观创业型企业8个,评选创业演讲优秀个人10名,形成创业策划书20份。除此之外,训练营还邀请创业大咖,将行业前沿及投资发展现状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新创业灵感。
除创业训练营外,学校全年共举办“创业讲坛”10场、创业沙龙15场,覆盖人数超过6000人,创历年新高。通过引进创业沙龙,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开展学术报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邀请投资人、创业大咖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开展创新创业讲坛活动,与学生分享创业故事,深入交流创业经验,从而为学生指导创业项目,解答创业疑惑,建设创新创业新平台。这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了学生的热烈响应,学校也将继续助其发展,积极将其打造成又一创业教育精品平台,实现大众、精英两层的良好互动。
学校还在二年级本科生中开展以“创业,让青春出彩”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分为学习创业、体验创业、模拟创业3个阶段,提供理论学习资源,开放创业模拟沙盘,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学习与交流,活动持续近3个月,学生参与率达100%,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学习、实践两轮并举
现已开展到第十二届的“北京科大科技园杯”学生创业竞赛提档升级,与校级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赛制接轨,建设成为涵盖创业计划赛、公益创业赛、创业实践挑战赛3项主体赛事的综合类创业竞赛。大赛还积极引入创业名家为参赛学生提供指导,引入社会资源、校友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累进支持,使竞赛成为一项涵盖创业讲座、技能培训、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内容的精品创业活动。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与延伸。2015年,我校传统优势竞赛如节能减排大赛、智能汽车大赛成绩稳居全国前列,智能汽车大赛更是连续多年获全国冠军,2014年则斩获国际冠军。学校对于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会以学分形式进行认可,并设立创业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并争取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学校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和场地支持,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实体创业,这一整个体系构成了“给学分、给资源、给教材、给网站、给平台”的创业教育“五给”政策。这一政策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科技型创业人才的培养。
在“五给”政策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为优秀创业团队引入风险投资,以促进创业项目的实体运作,以“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为依托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同时与建龙集团合作建立“建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每年投资200万元,支持创业师资、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文化活动、创业教材建设等。学校与建龙重工集团、房山高校产业园区合作,整合天工大厦、科技园等校内资源,建立学生创业苗圃,为优秀创业项目实体运营提供资金、场地、政策支持,在2015年共孵化创业公司5家。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将创业元素融入社会实践,于暑期组织10支团队开展了创业类校友调研、创业型企业走访、创业体验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未来几年,北京科技大学将在现有工作机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北科大气质的实践型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学校、企业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方法,拓展大学生创业实践路径,提升大学生创业质量,是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的共同责任。希望在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探索出更加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