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农村经济管理

时间:2023-05-30 09:0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农村经济管理

第1篇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农业中对先进技术及经验成果的引进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经济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规范化的管控,而执行这些条件离不开职业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人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及发展,需要注重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方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何付远.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比较单一,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经济的提升速度比较慢,农民生活水平相对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农村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合理运用,最终致使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脚步比较慢。事实证明,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快速提升当地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有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

1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1.1相关政府制度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为农村经济建设存在很多的盲目性、局限性,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领导,才能保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正确性。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农村开展多种发展方式进行经济建设。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相关政策出台的原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所以一定要便民、利民。农村进行经济建设活动,要对政府进行备案,政府批准后,进行具体的实施,这个过程要简介快速,避免耽误商机。政府出台的政策还要具有全面性,保证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对农村经济建设起到全面指导的作用。制度制定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发挥制度的价值,因此各执行单位要组建监督小组,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做出严格的监督。

1.2各农村经济管理团队制定的管理制度

在政府政策的基础上,各农村经济建设管理团队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都有制度的约束,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生产资料管理制度。无论是进行农业生产,还是副业生产都需要相关的生产资料。制度要明确规定,开展集体经济发展,相关的生产资料要进行集中使用,具体使用情况根据管理团队做出的决定,只要保证生产资料集中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1.2.2项目管理制度。发展农村经济要注意多元化,增加农业创收项目,但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当地的农村发展,项目的开展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取。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避免不适合的项目开展所造成的损失,提高项目选择的正确性。

1.2.3分配制度。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集体经济势必面临着利益分配,合理的分配可以提高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保证所有参与经济建设的村民,都能获得应有的利益。

2保证资金支持,加强自主融资能力

开展农村经济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开展攻坚脱贫、乡村振兴问题非常的重视,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帮助农村发展经济进行资金筹措。

2.1提供银行贷款

根据政府制定的农村信贷扶持政策,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获取,经济管理团队根据当地农村的固有资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或者是利用相关的政策扶持向银行申请贷款,例如:发展大型农耕经济,需要购买专业播种设备,根据政策规定,农村可以向银行申请农机具购买贷款,以此解决农机具的使用问题。

2.2开展招商引资

开展农村招商引资一直以来就是政府支持的项目,给予农村招商引资非常大的鼓励政策。而且,大部分农村都存有值得开发的项目,经济管理团队整合出适合的发展项目后,进行大力宣传,以此吸引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个人进行投资,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发展,不能以牺牲“明天”的代价进行经济建设。

2.3发动村民集资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各级政府出台了,农村资金筹集法规,以此帮助农村进行经济发展。通过村民集资方式获取的资金,是一种保证本地村民经济利益的方式。由于没有外来资金的入股,当经济发展获得收益后,可以将所有的合法利益分配给所有村民,提升村民的经济收益,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准。

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3.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保证农村信息的快速传递,首先要保证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立。目前信息的快速交流主要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递,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村互联网发展时间比较晚,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要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立,保证农村每户家庭都有宽带接入。

3.2提高村民信息化认识

由于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发展的时间比较晚,村民的互联网意识也比较淡泊,在完善基础设施后,要对村民进行集体培训,保证村民可以准确的掌握物联网使用技术,提高村民对互联网的重视。互联网技术在村民之间的普及,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培训过程中,技术员要根据村民的具体掌握情况来进行授课。

3.3建立信息部门

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使用技术也在村民中普及后还要建立专门的信息部门,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能在互联网中发现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商机。因此,要选取具有相关能力的人员组建信息部门,将当地农村内的优势资源对外公布,在互联网中寻找商机,积极寻求与外界的联系,吸引资金进入到农村,将农村内的资源传送到外界,形成资金和产品的互通,增加经济收益。

4整合农村资源

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需要整合农村内的资源,将资源进行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这些资源的功效。

4.1土地资源整合

一般来说农村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资源,开展具有科技含量的播种,可以增加土地的产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事实证明,将土地进行集中使用,开展大面积统一农耕,可以提升粮食产量,而且集中农耕可以节省播种成本,二者相结合可以提升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土地分散于村民之中,无法形成大面积耕种,这就需要以土地确权的方式将农村土地集中起来使用,从而达到土地资源整合的目的。

4.2农副产品资源整合

农村有数量众多的农副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非常受市场的欢迎,出售这些农副产品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但是这些农副产品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村民不能将其卖到最合理的价格。进行农副产品资源整合,建立生加工工厂,将村民手中的农副产品集中收购,采取安全保证,申请商标,创建出品牌,提升商品的附加值,进而可以提升单品售卖价格。对农村中农副产品的资源整合,可以提升整体价格,发挥出该资源的真正价值。

4.3旅游资源整合

由于目前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农耕生活,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展农家乐旅游模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没有大规模的选产和集中的管理,农村旅游优势无法得到释放。因此,要对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旅游度假村,度假村招收当地村民进行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加大宣传投入,吸引大批游客的到来,游客在农村的消费,可以增加当地农村的收入,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的交通发展。

5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农村经济建设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来保证团队的专业性,才能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好。管理团队吸引相关人才的加入,由于农村的条件相对较差,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领导部门,通常是村委会,所以对村委会内部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很有必要,保证农村内部的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对农村经济管理团队的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考核,让每一位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6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1农业经济管理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科学管理。鉴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拨款的同时,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得到广大企业的投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

第4篇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农村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过程。由于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任务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意义,不断发展和创新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更好地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上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的扶持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更加迅猛。但是就目前的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来看,其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农村经济体制不够健全,且经济管理的过程没有针对性,因而无法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将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二)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因而土地产权十分杂乱,缺乏合理可行的机制来加以约束和调整。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都向城市涌进,使得很多土地被荒废,没有得到良好的使用,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是极其不利的。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土地机制,也导致了政府的一些政策受到了制约和影响。

(三)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尽管国家对农村经济极为重视,但是政府在农业种植方面的投入力度却比较小,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因而导致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再加上农村分布比较散乱,因而资金的投入也比较散乱,这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资金被浪费的情况。

二、新形势提高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

(一)增强对农村产业的经济管理。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增强农村产业的经济管理,特别是乡镇产业。因此,首先在管理上不能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而要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生产的水平和程度来制定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方式,因而允许多元化结构的存在。其次就是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的体制,将政府与企业分别开来,从而让其进行自主管理和经营,这能够极大地促进乡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还要在其内部的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实行分层承包制以及岗位责任制,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最后是要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解决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促进农村经济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检查制度如下图所示。

(二)完善农村市场的组织化规模。由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产品正迈向市场商品化,这使得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中要加大农业产品商品化的进程,并组织各类供销活动,从而发挥出市场的组织调节作用,使得农村能够形成一个专业的中心市场,并与相邻的集市进行连接,从而拓宽农业产品的的销售渠道。另外完善农村市场的组织化规模,调节农业产品的营销市场规模,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得转变,使得生产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和适应。

(三)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咨询工作。在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咨询答疑,从而帮助农业经营者们更好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方案和决策,并做好的相关的合同管理的工作,这是在变化无常的市场经济下,企业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另外咨询工作人员也要将实时的国家发展的计划和要求及时的传递给农业经营者们,促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是要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将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农业产品的本身的价值以及使用的价值。

三、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和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问题,要结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措施,要遵循国家政策和法律来实施策略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要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乡镇重点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去,从而确保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第5篇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缓解,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落实付出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正是这些管理手段,采取了这些管理形式,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

“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

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民经济;信息化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在农村生产经营环节中进行管理,主要旨在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农民付出劳动后有效提高报酬。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部分,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首要任务则是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因此,若想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需对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前瞻性给予保证,确保新技术以及科学信息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农民收益。

1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政府部门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领导和管理,可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可持续及高效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结合了“互联网+”概念,应用一系列信息科学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或云平台等,通过该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减少人工浪费的同时大大提高农业各调配产业资源利用度。

2农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相对庞大,会受管理领导者、技术执行者和农业用户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农业经济不断进步。但现阶段,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西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和管理力量仍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经济管理团队严重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且存在执行力差等问题。

2.2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能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机械化仪器,并且可让农民对农业市场行情及农产品价格情况进行了解,有效指导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有效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3农业经济管理相应法律法规少

目前,我国农业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多,对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少,严重缺乏可执行和可操作的细则。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对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土地使用等问题,该方面需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农民经济利益,目前重视度不高,导致在对农民经济纠纷进行处理时,缺乏相应判断和判断依据,致使部分农民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3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3.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和完善农业济管理体制为重要基础及前提,目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足之处,需全面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予以完善,进而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学习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定管理方式,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其次,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不断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其责任心、综合素养,做到更好的为农民服务。

3.2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农业逐渐向智慧农业方向发展,不论是我国相关专家还是国外相关专家在农业领域发展方面均积极拓展相关的信息技术。面对我国农业资源整合等问题,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需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相应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相关农业资源得到整合,能让管理者以及农民均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让农民更好把控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价格,同时还能让管理者更方便管理农业经济发展。

3.3专业人员建设与农民意识强化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需对目前的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促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提高,并定期考察技术人员。对于农民,需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认识,提高其思想认识。同时,引导农民不断创新,接受新鲜事物,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4结语

第7篇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现在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群众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性。

 

1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农村现实需求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

 

1.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1.2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1.3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制约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2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2.1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1世纪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它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老年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农民可以摆脱因病致贫并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三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口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五保户”得到有效的供养。

 

2.2制定科学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针对上文提到了农产品市场供需不合理问题,国家政府机关需全面落实惠农惠民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此外,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占用耕地、低价强制出售土地等问题,国家要坚决打击。

 

2.3重视教育,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首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国家必须在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投资,在紧抓农村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建设的同时,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乡村青年文化节,从而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次,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和科技教育。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和教育设施投入,比如建立农村书屋、构建农村计算机互联网系统,鼓励农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最后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开发有实力、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从而引导农业向现代化、旅游化、绿色化的生态农业前进。

 

2.4加大资金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在农业经济发展体制上,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优势,极力缩小城乡差距,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此外当地农村政府应该详细调查农村经济的现状,理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然后找出优势,适时抓住机遇,带头招商引资,加快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此外当地农村政府要善于引进人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视科技运用。

 

2.5对农村债务进行合理处理

 

为进一步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利用精简机构、费用包干等方法减少农村资金的指出。为了避免出现新的经费或者债务,还要实现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还需要针对发展需求建设工程,保证管理费用的具体化以及精细化,还要对农村经费支出进行预算与评估,避免出现浪费现象,还能节约公共管理经费。此外,还要采取激励政策,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制定一个科学的激励机制,实现考核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2.6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主体是农户,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农户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及经营分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发展缓慢,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因此,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将产业化作为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牵引点”,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有效地将市场信息、农业科学技术和销售渠道等优势快速、直接地带给农民,让农村经济加快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步伐,让农民在围绕市场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基础,并且也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因素。积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多个角度探析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其中要组建一批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从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多个方面出发,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第8篇

1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发展的现状

无数事实证明,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发展好对于农业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搞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这也是农业机构改革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应当本着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情况、工作内容、服务形式和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以县级为中心,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三结合,能够实行多专业,多学科的相互配套。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满足了农村改革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客观需要,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强化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满足千家万户责任制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注重管理,强化服务,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替代作用必不可少。

2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

实行政事分设,以中心为核心,逐步形成区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网络,保证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在县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均作了机构分设,各乡镇有驻地,任务有各自的目标,财政独立,单独核算,成为组织统一、财务独立,人事分开调配自如,工作协调纵横联系的业务实体。通过我们农村经济管理服务部门的人员调配和对科技示范户的承包工作,使科技服务伸展到千家万户,连片成网,初步形成了以县中心为中枢,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为纽带,其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桥梁,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体系。实行政事分开,可以克服单一行政型的弊端,其好处:使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摆脱行政事务,保证业务时间;能够真正实行试验、示范和培训三结合,从而能够改变科、教、推三者脱节的局面,能够减少推广中的盲目性,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服务的推广速度;实行各类专业站由中心统一管理,有利于组织各类专业的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并集中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发挥中心的整体功能作用。由于中心是个技术独立的整体,它具备了试验有基地、示范有样板、培训有场所、经营有门市部,推广有网络,能够有条件改变服务方式和范围,既能有别于行政型的单一产中指导,改为产前、产中、产后系统性的技术服务,改行政管理型为技术服务型,改单纯技术指导为有偿技术承包型,改单一的知识型技术推广为知识物质相结合的推广方法。总之,中心这个新生事物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积多年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大成,工作经验的结晶,它能够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花。

3引起新技术和新成果,大胆进行实验,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中心的健康发展

在许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进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大胆实验,系统地积极进行示范活动,通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管理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使农业早出成果和快出成果,能有计划高效地进行推广,由于中心在业务技术上是个实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集多学科学技术人才,信息来源在技术的开发上积各家所长,互相弥补,对于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引进信心足,把握大,能够大胆实验,对于成功的项目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和区间地进行示范和推广,速度既快又稳。在引进新、试验准、示范好、推广成果的基础上,从而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总之,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在一开始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通榆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而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也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加强服务中心的自身建设,走技术经济实体之路,才能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

作者:金淑梅 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第9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加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1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加强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是现阶段农村管理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资金不足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各地政府都开始采取措施支持农村发展,也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如对农村的粮食进行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但是这种程度的补贴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农村的发展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2 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农村都属于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近些年来。虽然农村有了一定发展,但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教育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仍有一大部分人员思想落后,文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这样的状态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1.3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地区的管理比较松懈,加上村民受自身因素的制约,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一些农村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引进了破坏性和污染性很大的项目,大量的土地被占用,水资源被污染,植被遭到破坏。虽然一些项目在短时间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不可持续发展,长期下来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还会导致环境恶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1.4 农村生产较为分散

我国农村的生产模式主要以家庭土地承包和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这就出现了农业生产较为分散的局面。农村的这种生产模式,为一些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的缺陷是专业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如果农村持续保持这种生产模式而不采取创新,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2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发挥农村经济部门的领导职能

目前我国正在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需要落实,农村的经济管理需要向着稳定化、长期化的目标发展。作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宣传执行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重视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完善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2 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

完善的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强化领导队伍的建设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基层农业部门中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设置专门的岗位,业务人员要固定,不能频繁的更换。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岗位的职能,行政管理、监督执法等工作要严格执行,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也开始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其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提高经济管理能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要注重经济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其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另外,还可以引进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村经营管理队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加强调查研究

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国家投入力度的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地区较多,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所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这就需要各地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一些农业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

2.5 完善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农村主要以土地承包制度为主,因此农村的发展也要围绕土地开展。严格化土地保障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有效利用农村土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扩大耕地面积,耕种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引入高新科技,积极推广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另外要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为农户培训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户及时了解先进的科技信息,跟随时代的发展方向,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

3 结语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农业资金不足,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生产较为分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主要有发挥农村经济部门的领导职能,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10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经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农业也必须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农村;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村经济管理在如今的农村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的信息化也逐渐成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也在抓紧的调整,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给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二、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信息传播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占据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对其也形成了一种需求,但是农村的信息传播渠道却不畅通,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需求,如果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目前,我国的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很落后的,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杂志、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来获取相应的信息的,对于一些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的获取很不及时,无法掌握发展的现状,对于信息不能进行全面地把握。

(二)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与其他行业比起来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比较晚,应用的时间比较短等情况使得相关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网络信息覆盖的面积都是很小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比较差,这就直接使农民获取相关信息的实效性比较低。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对农民进行指导,技术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三)设备成本高信息化技术在农村推广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设备,技术设备由于技术性比较高因此费用很高,对于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仅如此,技术设备的安装也是十分的麻烦,使用起来也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如此昂贵的设备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就算有了设备,农民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也往往无法下手,或者是使用不当、保护不当导致设备破损,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发挥政府职能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农村的建设,针对农村的信息传播渠道的缺乏、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设备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政府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农民,通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使农村拥有更多的、便利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村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并给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提供设备资金的支持。政府要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农村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并加大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农村技术资金进行管理,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建设资金的滥用、贪污等情况的发生,使资金切切实实地投入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化的建设当中去,促进资金的利用率,把钱用在刀刃上。

(二)加强数据库建设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先把信息数据库给建设起来,建设数据库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县乡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建设,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资金投入,不仅如此,还要同时为其培养、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给农村提供更及时的信息,因此要通过对地理定位技术、全球卫星技术的运用,从而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使信息及时地到达农民的手里。建设数据库还不够,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农业信息准确地入库,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信息的记录,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

(三)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不仅要有客观的信息渠道、技术、资金、设备等支持,更重要的是农民的信息意识以及农民的技术能力。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大小直接与农民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渡挂钩,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必须加强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的意识。这个时候,政府要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老师进行指导,并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培训的意识,通过培训普及相关的技术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优势,从而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化成为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经途径,虽然农村面临着诸如缺乏信息传播渠道、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设备的支持、农民的信息技术的意识不高等问题,但是也不能灰心丧气,在这种时候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使其买得起设备,并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给予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参考文献

[1]王晓东.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07:146.

[2]林汉.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0:208-209.

第11篇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农产品的供给格局发生大规模改变,原来农产品短缺不足,而现如今,农产品丰收年供大于求,过去更注重农产品的产量,而如今不仅要关注产量,还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加以关注,农民收入也纳入到农业经济的范畴。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通俗地讲,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具备专业能力的建设方面人才,而农业经济人才来源于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培养。因此,想提高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获得更高产量,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就要从最基本的入手,建立农村经济管理学科,大力发展学科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管理型人才。

2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

我们把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概括为两类:一是工农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二是二元结构发生变化。工业和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导致农村经济转型期。人们开始对农村经济转型开始重视。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存在一个相互平衡,相互帮助的关系,在农业发展速度过快时,农业经济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当工业经济发展过快时,工业回过头来反哺农业经济。这种策略是国家提出来促进工业和农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方针,当前时期,我国的经济工业占据经济发展的较大份额,因此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好符合工促农的阶段,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向新的阶段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成为我国发展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大都市在中国大地上崛起,但是同时带来的极端化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农村收入远不及城镇收入。而且农村在医疗、教育、交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落后于城镇,两极分化的城市结构导致我国需要在农村经济上重点发展,重点投入资金。从国家支持的角度支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崛起,促进农村城镇的贫富差距逐渐降低。

3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

3.1不断发展相近学科专业新形势的发展

促使各大高校争先开设关于农业经济的专业,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农业经济学科是在传统的经济学或者经济管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对经济学科的方向做了重新的规划,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农产品贸易学,农产品经济会计学,这些学科都是针对农业经济来进行课程设计,将农业经济特点纳入学生学习的范畴,这样对于农业静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高校,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设立了一农业企业为主的小型乡镇企业为内容的会计学、工商管理学等,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设立的农产品营销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立是对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做出的铺垫。因此,根据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客观的信息和数据发送到生产中去,计算机需要集处理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为一体,对生产数据进行合理的优化,帮助生产高效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正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来实现其正向增长。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的好坏是和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息相关的,或者可以说准确性和时效性是经济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中,市场上的信息非常重要,对于农产品的经营销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的信息直接影响营销成功与否。目前,农业经济发展逐渐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一些高校的信息学院设立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具有信息化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用及时的市场信息帮助农产品生产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从而提升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为了使农村经济能够朝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方向发展,在高校设立信息化管理学科至关重要。

3.3运用数理知识增强农业经济的管理科学化

高校中传统的农业经济课程中,数理经济和定量分析占据课程的比重较低,更多的学习重点在于解释国家的经济导向以及政策,更多的是贯彻国家农业经济发展趋势,没有专门的定性研究和分析农业经济类似的课程。但是,目前国家经济重点在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定量的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得到了高校的重视,在定量的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课程的比重上有所增加。农业部门不仅要知道生产问题,生产销售问题,还需要考虑生产成本以及效率问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根据此问题的需求在定量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上增加课时,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3.4实践性教育不断加强,软科学硬化日益受到重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在农业经济中要重视理论学习研究,课程设计就偏重与增加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性和智能性的学习,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对所面临的工作不能够适应,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经济的转型发展导致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需要的农业经济管理型人才的要求就越高,对其具备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在大部分高校中,专业课程之外设立了很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学术研究,以此来加强学生农业经济的管理和实践能力。

4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4.1适应农业经济转型的需要,确立农业经济学科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我国农业经济在转型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其发展的劲头非常好,但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冲突点,首先就是农业人口多,但是相对的土地资源少,农业经营分散,产业链的建立不完善。农业发展的阻力在于农村生产效率低,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其次就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相互冲突,现代农业已经逐渐呈现出高质量,高产量,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农业还局限在低效的模式下。因此,为了解决这两个冲突点,需要从科技方面、信息化方面、管理方面入手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对生产获得组织进一步优化,降低经营农作物成本,增加竞争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上述目标。通过对农业经济学科的建立,科学的对各阶层的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帮助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是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

4.2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形成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任何科学进步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来实现,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和发展不断使农业经济发展手段变得成熟和稳定。科学研究的主角就是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型人才,这些人才是通过专业的学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特设学科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长河中,农村经济所占比重非常高,通过科学研究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基础,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

4.3以人为本,分层次、分步骤地培养人才,建设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学术梯队

在农村经济建设的人才队伍中,每个层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强有力的建设人才队伍是实现农村经济学科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教学队伍中,有几大类教育者,首先是秉承着计划经济阶段思想的老学者,其次是在计划经济过渡阶段的改革学者,最后是具备先进思想的青年学者。正因为有这样的梯队存在就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学科带头人制度,将具备先进思想的有志青年和具备国际管理理念的杰出海归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培养出学科建设的骨干,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仍需国家关注,在一些关键难点上,国家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具有国际化的、多元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达到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在一个平衡状态。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通过对农村经济转型期的特征、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学科的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并提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虽然笔者见解具有局限性,但是此文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高校农业管理学科的设立和课程的规划有一定的帮助,还对我国高品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见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李孟廷.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7(02).

[2]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陈琴.农业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J].福建农业,2015(04).

第12篇

一、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需要突出解决法规不配套、管理队伍不健全和管理职责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切实提高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具体的讲,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管理法规不配套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类型比较单一,而农村涵盖范围比较广,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任务多和责任重的难题,过去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大多集中于农村土地出租、承包、经营和转让的管理;农村灌溉用地、工业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等。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大多还集中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内容,缺乏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有效管理,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不健全

我国农村目前还处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中,经济比较落后,生活环境比较差,对于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使得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很不健全,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都是从别的部门抽调而来,他们缺乏对于当地农村经济的清晰认识,不能掌握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不能实现经济管理向经济发展的有效转化。我们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部门对于经济管理缺乏有效认识,对于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长远规划,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很少参加专业的培训体系,造成知识水平、意识形态都和农村经济管理存在差距,不能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

(三)农村经济管理职责不明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应该更加趋向于市场辅导、监督执行和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行政指导、法律宣导、市场监督和配套管理等各项职责。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事业编制,他们接受的是政府赋予的政策职能和执法职能,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管理往往成为了政府政策的宣传工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其宣导的很多政府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农民享受不到政府带来的农业各项补贴,又感受不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市场帮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怨声载道,农村经济管理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农村经济管理采取的对策

在充分认清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我们应该认真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打造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提高经济管理的产业化改造,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法水平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应该认真遵循国家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快制定符合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加强制定农村经济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农村经济管理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岗位划分和执行责任制。依照当地农经管的分工,切实履行好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其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的审核等工作规章制度,做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需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农经管理事业有序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掌握一定专业的经济管理经验,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要合理定岗定编。而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农村经济管理队伍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各项专业综合素质水平。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需要认清农村经济管理的新形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每个岗位都能专人专管,每个岗位都能具有专业的岗位操作技能和政策水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能够迎合市场变化和农村经济管理来做出调整,打造出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团队。

(三)加快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进行管理农村、服务农村的政府工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迎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对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推动和加强农村灌溉用地的承包、经营、出租和转让等市场行为。在此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细化岗位职责,加强经济资金的引入,也做好农村土地用地的各项法律法规约束。此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提炼,促进农村旅游等绿色产品的蓬勃发展,提高对于新型农村经济形态的扶持和培养,提高各岗位的有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