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五四青年节主题标语

五四青年节主题标语

时间:2023-05-30 09:0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四青年节主题标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五四青年节主题标语

第1篇

3月20日,局团委召集14家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召开“我为提速做贡献,建设西宝文明线”主题活动动员会,会上,局团委副书记梁百军向大家分析了全局团组织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详细了解了各站段团组织对“我为提速做贡献,建设西宝文明线”活动落实情况,对下一步工作,特别是对22日“清白活动统一行动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将会议内容形成纪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迅速动员团员青年投身调图提速工作当中。

当前,全局中心工作已从繁忙紧张的春运工作转向迎接“4.18”调图提速,迎接时速200KM动车组的开行,离4月18日已不足一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且,这段时间正是我们全局团组织迎接“五四青年节”的重要阶段,是全局团组织展示作为的黄金阶段,所以,我们在“4.18”调图提速前开展“我为提速做贡献,建设西宝文明线”活动显的尤为迫切,各单位团组织一定要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带领团员青年认清形势,动员和带领团员青年继续发扬春运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活动方案,全力投入到调图提速工作当中。

二、精心部署、合力共为,认真抓好活动的落实。

一是组织开展有关提速业务学习和技术演练。各级团组织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第六次调图提速所涉及的安全和业务知识,特别要注重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并开展各类技术演练,迅速掀起青工学习新技能、新业务的,不断提高团员青年业务技术素质,确保调图提速的安全生产。

二是清理沿线站区白色垃圾。车务、工务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各自的分工,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开展“清理白色垃圾”活动,特别是对本单位的重点区段和部位要进行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把突击清白与日常清白结合起来,采取措施把大家发动起来,以良好的沿线环境,为创建西宝文明线做贡献。

三是开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宣传活动。护路宣传是团组织的常项活动和品牌工作,公安局团委负责绘制西宝间中、小学方位图,公安局团委牵头,车务、工务等系统各单位团组织要深入沿线乡村、中小学校,借鉴以往“知路爱路护路”宣传经验,广泛深入铁路安全知识的宣传,共同为动车组创造良好的铁路治安环境,确保我局西宝提速示范线实现零伤亡的工作目标。

四是开展新图和新增客车的营销宣传活动。车务系统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在“4.18”和“五一”黄金周前夕,深入开展第六次提速新图和动车组、新增客车的营销宣传工作,深入街道、厂矿、学校,宣传客车开行的时间、到站、价格等,积极引流上车,服务运输生产。特别是要作好动车组的宣传工作,使动车组迅速成为我局旅客运输的品牌产品。

三、加强组织、开展竞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要转变干部作风、真抓实干,与当前全局学习落实《职工岗位行为十条准则》结合起来,与学习落实干部“十要十不要”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切忌笼统的安排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21日各单位向局团委上报22日参加统一清白活动的人员、地点、时间和安全防护措施。

二是要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各单位要利用橱窗、标语、横幅等有效载体,把局团委拟定的活动口号宣传出去,让广大干部职工知晓我们开展的活动,活动期间。要及时收集活动的影像资料,局团委在五四前夕制作展版展示各单位活动成果。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在《西安铁道报》和西铁电视台上1条反映本单位活动的通讯报道,这个任务作为二季度考核要点。

第2篇

我校认为,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宏观把握、科学分解、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围绕“自能教育”这个核心,学校确立了“三课三自”的德育思路:在生活课程中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在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活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自立精神。具体说来是:生活课程锻炼自理能力,即教会学生必要的生活技能,体验必要的生活情境,从而领悟必要的生活哲理;学科课程培养自主意识,即通过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其做事的自主意识;活动课程提高自立精神,即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用鲜活的德育形式和情境深化学生认识、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立精神。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分别确定了三个年级的德育重点:初一侧重“自理能力”的培养,初二侧重“自主学习”的引导,初三侧重“自我管理”的建设。从“自理”到“自主”再到最后的“自我管理”,这其间不仅体现着教育的循序渐进,而且体现着教育从“外输”到“内化”再到“外显”的过程,体现着“自能教育”中学生的“能动”及“效能”特征。

三年来,学校“自能教育”工作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初步形成。努力引导孩子们学会自主、自理、自立,引领他们构建优良的道德品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我校上学,不仅成绩好了,独立生活能力也强了,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了,会组织、会表现、会做事了。2019年12月,如皋电视台以《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实验初中“自能教育”记略》为题,对我校的“自能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加强学习,重视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力量,是影响学生成长最主要的因素。为深入实施“自能教育”,促进校园自主管理氛围的形成,学校对德育队伍进行了认真的培训。

提高认识,丰富“自能教育”理论。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自能教育”理论,加强教师对学校德育方向的认识。其次,要求教师发扬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课题研究,为学校的德育管理献计献策,丰富完善“自能教育”理论。再次,注意收集成功教师的教育细节,将这些典范示例提供给全体教师。用生动的事例给全体人员启示。学校先后出版了“自能教育”论文集三套:《以活动为载体》、《点燃学习激情,促进自主学习》、《实施自能教育,打造德育特色》。

肥沃土壤,提供交流平台。

教师的成长需要土壤,需要平台。近年来,学校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打造一个学习平台:学校建立了教师读书制度,图书馆不断配备和更新教育理论书籍,奖励读书勤奋的教师;建构“外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种教育教学学习、研讨,让教师广泛吸收先进信息理念。打造一个研究平台:学校围绕“自能”主题,创设校本教材和《自能动态》,定期组织教育沙龙,供教师交流探讨。打造一个展示平台:学校充分利用每一个可以宣传的角落,张贴宣传标语、标牌。学校的宣传长廊辟出专门的栏目和期次,进行“自能”主题的探讨与展示。

三、创新管理,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自能教育”的目标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被充分调动,真正成为德育活动、学习的主体,德育过程充满生气而又深入内心,进而外化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而只有创新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德育管理及德育活动的组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能”的目标。

学校建立年级、班级和小组三级自能管理组织。即年级、班级自能管理委员会和班级自能管理小组。每个班级推荐一名思想好、管理能力强的学生组建成年级“自能”管理委员会,德育组长牵头建立组织网络、制定检查标准。委员会4~5人一组,对每日三餐、午休、晚自修、两课两操、课外活动等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直接贴在门上的反馈牌里,及时反馈给各班级自能管理小组及班主任。德育组长每星期进行一次得分汇总,予以公布。各班级组建卫生部、活动部、礼仪部、读书部等等专门的部门,对班级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各小组设立“桌管、地管、开关管”等专职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形成所有学生人人在管理,个个当干部的局面。

自能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指挥、服从、友爱、表现等诸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

性,政教处制订了学校《班级学生自能评价办法》,要求各班级根据《办法》再制定符合各班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自能评价方法。比如,各班自能管理小组可以进行周考核,在班级荣誉角展出周自能教育“星级评价”表,对各班按月评出“自能之星”予以表彰,发奖,拍照,在学校橱窗光荣榜予以展出。

“自能教育”强调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并不是提倡教师完全放手;加强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督查,能规范管理、纯净校园,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自我教育环境。学校对行为习惯的督查主要集中一卡、二寝、三餐、四整队、五禁等方面,简称“我校行为习惯12345”。一卡指佩戴胸卡,学校将它作为文明习惯之一进行教育,要求要校内必须佩戴胸卡;二寝指午睡和晚寝;三餐指每日的早、中、晚就餐,学校要求各班整队就餐,保持有序、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四整队指上操、上室外课、就餐、各活动要整队进行;五禁指《我校校园五禁》,“一禁追逐搞打,二禁大声喧哗,三禁乱抛乱扔,四禁污言秽语,五禁乱摆乱放”。

四、设立平台,提供活泼的德育情境。

“自能教育”的核心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以自主为核心”,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德性。

生活课程: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学校给初一年级设立了三个主要平台:军训、家校联系簿和学期末的汇报表演。

军训期间,教师从洗、起、吃、穿、理等方面给新进校的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每年新生进校,老师们就认真教给他们基本的自理细节;每年开学初期,是老师们最“绞尽脑汁”的时候,他们需要在原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寻找学生生活能力的拓展点。

学校给每位学生配备了一本《家校联系簿》,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每日布置一道简单的“德育作业”,这个“德育作业”可以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中的任何问题。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阶段,《家校联系簿》就起到了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功效,其中的“德育作业”就可以涉及学生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家校联系簿》的功能不仅仅用于“生活自理”引导,在实际操作中,它也作为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学校与家庭互动的重要渠道,被广泛运用于各个主题的教育活动。现在它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和品牌。

每学期期末的大型“生活自能汇报表演”是学校“生活课程”的一道大餐。“我是这样走近我的室友的”、“想家的时候”、“我的营养学问与食堂的关系”……展示活动上,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独特的感悟,向全校师生演示或演说。学校邀请学生家长共同观看孩子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收获。

学科课程:学校主要开展了“活动单导学”课堂改革的实践。这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发展学生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学习、教师帮助学习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习惯,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实现课堂教学最高效能的教学实践。它有“自学”、“助学”、“反馈”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中,“自学”是核心,“助学”是关键,三个环节既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又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既是行为方式,又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三个环节在形式上互相交叉、有机渗透。它力图打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灵魂”的课堂。

自主学习,学生内在的积极向上的热情被激发了,学习的效率变高了,学生在成功情绪的激励下,进步很快。

活动课程:学校主要有五大系列教育活动。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每年一度的“爱心助残”活动,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系列活动等等。礼仪常规教育活动:学校每月进行“文明班级”、“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的评比。学校自定的“四大节日”活动: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艺术节。在读书节中,学校组织“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创意书签大赛”、“好书推荐会”、“手抄报展”、“主题征文”等活动;体育节中,组织田径运动会、篮排球比赛、跳绳踢毽比赛、师生400米接力赛等;艺术节中,组织绘画、书法、手工比赛等;科技节中,组织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植物标本展览、航模比赛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如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效地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第二课堂活动:我们组织住校学生在放学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如“百家讲坛”、文学社、广播站、趣味英语、小小法律事务所、环境小卫士、爱鸟协会、合唱团、民乐队、舞蹈班、书画、卡通、摄影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第3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仪式;形态;特点;功能;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07-04

职业院校里的仪式从源头来说,属于人类学仪式的范畴,然而,特定的仪式必然建立在相应的结构基础之上。职业院校的仪式与原始部落和宗教生活中的仪式建立在不同的结构基础之上。正如鲁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的“文化是创造它的那些人的人格投射”,职业院校仪式教育也是创造它的职业院校文化风格的投射。笔者将就职业院校仪式教育在形态、特点与功能等方面从道德教育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形态

职业院校仪式教育基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仪式。特纳认为通过仪式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1]其意义隐含在个人顺利通过生命某个重要的关口上。这一类仪式在职业院校里一般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宣誓仪式等形式来呈现。仪式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历程,记录着其成长轨迹。中学生向职业院校学生的转变通过入学仪式来进行,加入政治团体通过宣誓仪式来见证,学业的完成通过毕业典礼来宣布。如毕业典礼作为通过仪式,不仅仅是祝贺学生职业院校的学业圆满完成,更重要的是提醒角色的转变:即将由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通过仪式将这种转变由抽象变成具象,将行为放大,并且可以感知体验。否则,个人在心理上、社会结构上就难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周期。仪式到位,人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过渡才能到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党宣誓仪式、颁奖典礼等所代表的一系列职业院校特有的通过仪式,成为整个职业院校的公共文化,并且在高度分工和多样化的时代得以稳定地再生产。

第二类是庆典仪式。庆典是欢乐的仪式,是精神的漫游,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都非常需要,因为重大的事件、非凡的成就值得庆贺。此类仪式“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学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每个个人的欢乐与其他人的欢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它被视为一种社会性的游戏形式。这类仪式夹杂着庆祝与典礼两种类型。庆祝倾向于狂欢、娱乐、游戏,而典礼则倾向于庄重、严肃、宏大,有时还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不管是在仪式过程还是仪式内容上,更多的时候,庆祝与典礼常常紧密相联。这类仪式在职业院校里一般以校庆、节庆、文艺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呈现。

第三类是纪念仪式。纪念仪式的原型是祭祀仪式或哀悼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吉礼和凶礼演变而来。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任何对社会的人有重要影响的事物和事件,或任何能够代表或表现这个事物或事件的东西,都会变成仪式态度的对象。”[3]职业院校通常以学校创始人或学校历史上重要人物的生辰、忌日等作为标志,举行纪念仪式,有时还会为职业院校本身或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事件而举行纪念仪式,这种纪念仪式通常以传承职业院校精神教育、传播文化思想、缅怀追思先贤功绩为己任,以激励在校师生。

二、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特点

仪式的原生性特点非常丰富,研究者早有共识。荷兰学者扬·斯诺克(Jan A.M.Snoek)曾经列出仪式的特征清单,有22条之多。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有:打破日常生活节奏,有目的的,重复的,周期性的,规范的,神圣的,象征性、美化、结构化的……[4]这些特点在不同的仪式中部分或者全部体现出来。但在职业院校的仪式中,仪式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第一是主旨内涵的教育性、文化性特点。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文化与教育虽然不是一件事,但却无法分割。”[5]学校是有史以来,除家庭以外最重要的社会化的主体。职业院校的仪式是属于教育和为了教育的。作为教育的手段,职业院校的仪式从主旨与内涵上更加注重教育性与文化性。在仪式中传递价值观、在仪式中传承文化特质。如开学典礼就是一次再社会化的过程——在特殊的时空里,对中学时代的生活及其观念进行弱化处理,给予一个更加积极的,更令人期待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让新生相信并依赖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对人生将更有意义。在仪式中职业院校的校训会被告知,职业院校的精英人物的代表会亮相,职业院校的文化精髓会被反复强调。毕业典礼上,通常以感恩教育、职业院校文化的弘扬、社会责任的承担为主题,通过标语、致辞等载体去体现。教育是文化的实现途径,而仪式则扮演实现手段的角色,而且更符合“隐性课程”的特点。

第二是教育形式的规模化、工业化特点。仪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参与者一般是学生群体而非个体。从数量上说,群体通常以班级、年级或学生全体为单位,从群体属性上讲,通常以同侪群体或特殊身分群体的形态出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具有规模性特点。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组织者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学生集聚,对参与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希望产生普遍的教育成效,在组织目标上追求统一行动,具有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学生如同仪式这个流水线上的产品,教育理念被批量传播与生产,或完全按照组织者的意图进行思想植入。职业院校通常把庆典仪式视为设计、策划、管理和协调学校大型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仪式,可以密切学生自身与社会的联系,以促进社会礼仪、强化公共意识。

第三是建构特征的表演性、象征性特点。“仪式行为是非实用、非常态的表现,而与这种表现性特征相应的,则是仪式行为的表演性特征”。[6]格尔茨认为,仪式涉及生活准则及世界观,“完全公开的仪式”可称为“文化表演”。[7]职业院校的仪式显然不是以个人主义的姿态出现,仪式行为被设计好、程式化、标准化,在操作的过程中,呈现“非反思性”特征——照要求做即可,不需要问为什么,所以行为本身只是表演。仪式是一种借助符号系统建构的象征文化,仪式中的符号充满着象征意味。如升旗仪式中,国旗就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宣誓仪式中举手握拳就是承诺的象征,学位授予仪式中“拨穗礼”的完成就是学业圆满的象征,庆典仪式中的席卡及其位置就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学校仪式把抽象的观念转换为具体的象征符号,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来完成对国家观念、教育理想、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的传递。

第四是规律呈现的例行性、周期性特点。职业院校的仪式始终按照生活的时序来进行。九月的开学仪式(还有伴随着军训有关的仪式),十月的国庆,十二月的一二·九纪念,五月的五四青年节,六月的毕业典礼,七月党的生日,再加上学校的校庆,创办人的生辰或忌日纪念,春秋季运动会相关仪式等等,仪式的规律常常与这些标志性的日子保持同步。利奇把仪式看作“人类基本生存技术”,[8]认为仪式行为的持久重复性意义在于可以将知识与信息多次重复地发出去。保罗·康纳顿则认为周期性的仪式可以用来加强集体记忆。职业院校的仪式一般以年为周期,稍长的以五年、十年为周期(比如校庆),稍短的以月或周为周期(比如升旗仪式),呈现出例行化的特点。有些仪式甚至被制度化,不可或缺,如果缺少了被视为不正常或不圆满,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正如仪式本身含义的多元与形态的多样一样,显然,以上所述的特点并非职业院校的仪式的全部,但包括了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作为职业院校的仪式,这些特点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它要为教育服务,但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则可能产生伦理层面的质疑。

三、职业院校仪式教育的主要功能

提到仪式的功能,无论如何,涂尔干的群体团结功能观,马林诺夫斯满足个体需求的制度功能观,布朗的对社会产生制衡的“结构―功能”理论以及道格拉斯的“产生与复制社会关系”理论等等都是不能回避的研究起点。只不过,在一个以教育为旨归的领域里审视仪式的功能,更要注重从形态看功能、从特点看功能,才不至于目标涣散。

第一是身份认同、组织凝聚功能。职业院校学生常常面临着社会角色的分配与转变。根纳普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个体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年龄阶段到另一个年龄阶段,从一种职业群体到另一种职业群体的系列通过……这些事件的每一个都有典礼,典礼的基本目的就是使个体能够从一个明确的社会地位到达另一个界定同样十分明确的社会地位。”[9]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容易产生认同危机,而各种“通过仪式”的功能便在于减少这种危机的影响以保持心理、情感与思想上的平衡。入学伊始要面临中学生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身份转变,求学过程中可能会有政治面貌的转变,毕业时面临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仪式帮助学生解决身份认同危机,并帮助学生修正目标或者重新确立目标。其实职业院校学生并不缺少信仰,也不缺少价值观,而缺少把信仰和价值观合理综合的结构性网络,仪式则可以提供架构这个网络的可能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把民族国家看成“想象的共同体”,其实仪式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临时性的想象的共同体。说它是想象的,那是因为其成员之间互相并不了解,甚至并不相识,然而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团体归属与身份认同的意识,认同背景下的德育,是德育实现的前提。合理的认同应该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如果只注意到自我是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分辨出自我与他者的区别,这种认同是迷失自我的认同,是服从、盲从。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的仪式有时会陷入这样的道德悖论中——过于强调“认同的同一性”,但忽略了“对认同差异性”[10]的自觉保持。

第二是道德教化、价值认同功能。无论是道德生活还是道德教育,其功能之一就是学会思考重要的问题——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仪式作为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仪式强调秩序、伦理,强调共享价值观。仪式中的“礼”指向道德的维度。仪式不仅为个体行为提供道德约束,还为群体提供共同的道德目标和价值基础。仪式中充满着礼节、礼貌,散发着伦理、秩序的意味。纵览中国传统礼仪的历史变迁,“礼”和“仪”不可分割。“礼”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大至政治、军事,小至衣冠陈设,无不有礼。仰天俯地,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无不有仪。所以,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礼仪是蕴含伦理学意义的“仪”,仪式是表现道德的载体,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仪式是“礼”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礼”之外的东西。仪式作为教育手段,其功能在于促使“精神的引导”。不论是“神道设教”,还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都强调精神层面的作用。区别在于是对神灵还是对祖先。孔子更是对祭礼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成为教化的手段。博尔诺夫认为人是一种需要外力推动的屡教不改的有惰性的生物,这种外力可以是唤醒,可以是告诫,还可以是号召。仪式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可以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灵深处的道德意识,可以通过告诫进行道德纠偏,可以通过号召产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如果把集合在一起的学生比作一堆码好的但无法粘合的砖块,那么仪式恰如粘合剂,它创造了人为的关系可能,感到人际的存在;创造了人为的团结,感受到理想主义状态;创造了一种机制,确保力量被集中、价值被认同。只有仪式情境与学生自我认同越协调,仪式的教育效果才越好。

第三是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功能。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习得的,[11]文化的代际过程被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职业院校仪式教育部分地承担了这个功能。特别是周期性的纪念仪式、庆典仪式对历史的回忆发挥了“存储和解释”[12]的功能,历史与文化在重演和想象中再现,在集体的记忆中得以分享与强化,否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高等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与社会紧密相联,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说的那样:“高等教育既不能回避历史,社会的历史也不能回避高等教育。”[13]职业院校向仪式的参与者提供的不仅“是什么”的客观事实,还提供“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纪念仪式把职业院校的历史掌故、人物传奇融入其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庆典仪式上,职业院校的徽标向每个人无声地进行提醒,我们共有一个身份,有共同的责任。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辞一定不会忘记叮嘱即将离校的学子把母校的精神发扬光大。仪式就是这样创造了一个把学生与职业院校、历史与文化紧密缠绕的场域,把有关过去的意象和记忆通过仪式操演来传达和维持。而纪念仪式在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通过仪式活动,职业院校将学生置于一个或生动活泼或庄重严肃的文化情境中熏陶。

第四是情绪体验、情感升华功能。仪式常常会创造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时受伟大理念的感召会让人产生难以名状的激越感,有时受严峻的现实问题的压迫产生沉重的忧患感,有时受庆典仪式中的狂欢氛围传染产生忘乎所以的宣泄感,有时受哀悼仪式里低缓音乐的影响产生感同身受的悲戚感。聚集成群的人,感情与思想被凝聚和统一,很容易造成个体个性的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集体心理在仪式行为的巧妙引导下,会表现出英雄主义、献身精神或最崇高的美德,这就是勒庞称之为的“群体的道德”[14]。群体会比孤立的个人更能表现出这些品质。仪式创造出来的“高峰体验”或“超验”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经历的,在独自一人的生命历程中也是难以形成的。正是在超越日常的仪式中,在巨大人群形成的“情绪场”中,这样的心理感受才会显得与平素不同。仪式不仅能创造像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欢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还能创造各式各样的情绪。如庆典仪式不仅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欲、表现欲、参与欲),而且还起到了宣泄离心的作用(宣泄紧张情绪,产生稳定因素)。[15]另外,仪式环境殊的色调、标语、音乐、装饰、布局、空间位置等都有助于孕育特殊的情绪,身处其间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仪式不仅给人以表达情绪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人获得平常无法获得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升华,职业院校的仪式就是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引进精神熏陶和道德教育的。

显然,仪式是一种充满着智力、情感、道德、意义的形式。仪式的理想功能当然是能够把价值和意义赋予操演者的生活。但事实上,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也是对仪式的苛求。因为,事实上仪式不仅存在着正功能,在操演不当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负能量。仪式所能承担的道德教育的影响是有限的,但问题是,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仪式的功能还远没能充分实现,与人们期待的效果还有很大的偏差,甚至,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仪式还有不道德或反道德的情况存在。

参考文献:

[1]【英】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特纳.庆典[M].方永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英】布朗.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M].丁国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4]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

[6]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

[7]【美】格尔茨.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8]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根纳普.通过仪礼(第一章)[J].民俗研究,2008(1).

[10]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2]【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

[13]【美】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