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时间:2023-05-30 09:0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工程

第1篇

工业工程专业属于管理类,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业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管理学,授予学位是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工业工程专业主干学科:管理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精益生产、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人因工程、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导论、管理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制造企业;应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着更深的层次、更广的层面上深化,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开化企业必须以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做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才能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工业工程在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1 我国制造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必要性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主要用于研究提高工厂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称之为经典IE。后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IE兼收并蓄运筹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理论与技术,形成了解决制造企业整体效益的完整工程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医院、政府、民航、店等多种产业的效率、质量和成本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称之为现代工业工程。

1.1 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世界制造工厂”成为世界瞩目的的话题,国内外学者都对中国的制造业高度关注。统计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成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设备方面的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第三大信息产品生产地。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家电、医药、电子等10多个制造行业的8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我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制造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70%的外汇收入。从统计数字上看,中国制造业前景广阔,但是参照过去世界制造强国英、美、日等国,我国制造业及其产品的实际竞争力还很薄弱,目前的中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强国。下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1.2 我国制造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必要性

工业工程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制造企业把效率、质量、成本提高为竞争力核心因素时发展和应用起来的。早在20世纪初,泰勒、吉尔布雷斯、福特等早期的工业工程专家所做的工作对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极为有效。到20世纪中后期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日本丰田生产模式是成功发展、移植、创新工业工程的典范。大野耐一说:“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丰田式工业工程”。可以说欧、美、日的制造业百余年的高速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工程的发展、应用和创新而发展的。到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工业工程已从效率、质量、成本为中心的制造业转向资源、人因、知识等方面。我国工业工程起步已有半个世纪,但真正的商品经济环境下的制造业发展仅有近三十年历史。不仅效率、质量、成本仍是制约着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同时环保、能源、人因、知识、服务等要素也是制约制造业竞争力的高层次重要因素。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在当今全球竞争环境下,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推广工业工程为制造企业竞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欧、美、日、亚太地区的经验,创建适合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工程

2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它是人们致力于改善生产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以及质量,降低成本的实践中产生的学问,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把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水平更高和运行更有效的系统,去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技术。

工业工程的应用:工业工程应用及意义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有两种增长方式:一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产系统及管理,挖潜革新,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增加产出,即提高生产率后一种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我国工业企业的综合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是长期困扰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除了有赖于体制改革外,从我国当前企业生产与工业经济的实际情况看,在企业中推行III技术,特别是基础正和传统正,如方法研究、工作研究、作业测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技术方法,立足于对现有企业的改良、调整与提高,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诊断、结构调整和综合治理,在少投资或不投资的条件下,达到生产系统的再造在日常管理中,

很多企业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使用基础正技术,因而全面和系统的推广、应用正技术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我国工业工程发展及在制造业的应用

3.1 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中国工业工程(CIE)诞生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千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工业工程,相当数量的企业应用效果显著。涉及到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家电、建材、咨询等十几个行业,包括第一汽车集团、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广东科龙集团广东美的集团以及东南沿海的许多企业,都已经将应用工业工程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企业管理基础不同,对工业工程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不同,因而效果也不同。

3.2 我国制造业实施工业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业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总体上讲,在管理基础、认识能力等方面中国的工业工程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整个社会和企业的认识不足,在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应用推广的道路上始终举步维艰,与国外差距显著。

4 中国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模式与发展趋势

4.1 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实施模式

传统制造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小企业应用CIE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模式。这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不高,市场经济环境较好,应处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早期管理发展阶段。CIE对提高其效率、质量、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经典IE都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CIE在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

强化工业工程作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工具。企业应首先将设立IE组织部门和岗位作为强化手段(一汽大众就是这样),然后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学习国外先进企业,广泛应用IE人才,大力推广IE,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天慧.工业工程在木材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4)

[2]刘辉.对电子制造业中标准工时的研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1)

[3]张于贤,曹灿,王红.??浅析工业工程应用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J]. 经营管理者.2014(07)

[4]申家恺.工业工程方法研究在西京医院挂号工作改进中的应用[J]. 知识经济.2014(21)

第3篇

(1)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迄今已超过20年,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应用少,企业尚未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工业工程的价值,缺乏社会化应用环境,使大部分学生入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基础工业工程”教学中体现出来。

(2)基础工业工程实验设置不太合理。工业工程通常以具体的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耗时较长,实验室难以提供生产现场,很多实验无法进行,大部分只进行理论教学,或者提供的现场同实际差别很大,类似的实验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由于对生产工程不熟悉,缺乏深入现场的机会,学生很难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考核方式僵化。课程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助长了学生“平时松、考前紧,考中作弊、考后忘”的不良学风蔓延。考试内容呆板、题型不合理,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且受标准化考试方式影响,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等客观性试题多,综合性思考、分析论述、证明、应用等主观性试题少,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这种考核方式其结果就是严重挫伤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4)实践教学教师匮乏。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属于交叉性学科,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工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最好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虽然也培养出一批工业工程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作为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还难以达到对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长期存在,优秀的实践教学教师并不多。基础工业工程以企业的实际应用方向和工作岗位为导向,依托盐城地方制造业的产业实践,从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

2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1积极进行案例教学

《基础工业工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方面中,课程更注重实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法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案例教学法能够模拟工作中实际存在的管理情景,把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距离缩到最短,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夸大案例教学效果,盲目堆积、滥用案例,一方面使得教师负担过重,分散精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摄像机拍摄,采集盐城地区典型产业,如悦达起亚、鹏飞集团等代表企业的生产实践,用Premier编辑,制作成视频素材库,用于理论及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分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质疑、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2.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物投影、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多媒体相继步入课堂,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购买的达宝易工业工程软件,对生产现场收集案例进行后处理分析,通过Witness软件模拟优化生产系统,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

2.3自主开发综合实验装置

为实现牢固掌握基础工业工程技能和手法,研发小台钻的装配流水线生产系统,以小台钻的装配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数码摄像机和视频采集系统将动作的全过程划分为近60个要素进行分析计时,利用录像机的暂停、时间字幕和回放功能来计时,制定动作时间标准,并用IE的方法对场地、流程、动作等进行分析诊断,改进现行方案,力求减少无效时间,为作业制定标准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2.4开发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的实践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网络信息平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运用PPT、Photoshop等软件,制作集声音、图像、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学生在课堂认识工业问题的现状,更能准确及时地传递大量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和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内容。学校引进的天空教室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受时间、地点、课本的限制,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渠道,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了基础。

2.5课程设计同生产企业相结合

针对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强化关键知识点、系统综合实践训练不足问题,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悦达起亚、鹏飞集团建立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实践基地,以生产企业为课堂,使学生了解真实全面的生产流程,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为主题的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结语

第4篇

我国对工业工程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应用工业工程改进企业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工业工程是企业的点金术”。虽然经过20几年的发展,工业工程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工程产生的背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历史差距,所以从整体上讲,我国的工业基础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2]。所以目前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工业工程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应用范围大,效果好,而众多的内地企业,对于IE的应用很多都是处于一种外力推动的无知识性的行为中,因此许多企业在IE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没有系统的IE理论与技术的支持[1]。

1工业工程概述

工业工程(IE)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泰勒和吉尔布雷斯是工业工程的开山鼻祖。1955年,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首次正式提出工业工程定义。其表述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3]。工业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致力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对产品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运行的管理方法。其本质是一种闭环的,动态的管理办法[4]。同时,工业工程也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解决“正确的做事”的管理技术。永无止境的改善是工业工程的宗旨,但改善的建议要立足于经济的基础之上,以最小的资源换取最大的效果[5]。

2工业工程在某塑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2.1该公司现场存在的问题

该公司阀门事业部目前采用拉式生产方式。虽然其采用拉式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库存,但由于其在现场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企业采用拉式生产方式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出发,其现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①现场的物流存在交叉和迂回现象,物流路线十分混乱;②浪费严重;③秩序混乱;④环境脏、乱、差;⑤搬运不使用一些机械工具,使工作人员很容易疲劳,一些简易的搬运工具也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⑥组织人员对现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⑦制度监督不到位;⑧管理不到位。

2.2应用工业工程对现场进行分析

该有限公司阀门事业部的厂区分为4个部分,依次为办公区、注塑车间、装配车间、仓库。以75公制灰八方螺口阀的生产过程为例,绘制了物流路线图(如图1所示)。运用“5W1H”提问技术进行提问,找出问题所在,并讨论改善的可能性。通过对现行布局以及“5W1H”提问技术的分析,不难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①搬运次数过多。在生产过程中有7次搬运,而且搬运距离达105.9m,特别是从注塑车间到仓库的半成品搬运,距离达到了45m,几乎达到了总搬运距离的1/2,这是不必要的搬运,不仅大大增加了搬运距离,而且使搬运成本加大;②物流不畅通,特别是在装配车间,半成品从装配工作台到对面的试水区最后又要回到装箱区,物流存在着严重的迂回和交叉现象。而且在办公区也存在一个装配车间,并且半成品流动的通道是注塑车间的过道,造成物流混乱;③等待和暂存有两次,这也是不合理的现象;④物品存放不合理,一部分半成品存放在仓库中,还有一些存放在注塑车间里,这种物品存放导致了成品无处摆放,甚至有一部分成品存放在办公楼里和露天场地;⑤现行仓库的布局设计不合理,而且仓库的货架设计也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空间,造成现行仓库存放的物品较少,成品摆放混乱;⑥仓库的搬运设备较少,特别是从仓库往出运货时都是人工搬运,容易造成人的疲劳。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决定对现行布局进行改善,因为合理的布局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在现行布局中加入一个半成品库,并且将办公区的装配车间移出来,扩大装配车间,仓库也要做一些调整。

2.3应用工业工程对现场进行改善

(1)合理安排各个车间的位置,使用物流强度从至表(见表1)进行分析。

(2)计算出物流强度后,对其进行分级,以便于对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行比较。用这种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制成物流强度分析表(见表2)。

(3)根据物流强度分析表画出物流强度相关图,见图2。

2.4改善方案

(1)取消原材料运到机器这一步骤,改为将原材料直接运到机器旁边。

(2)对现行布局进行调整,将半成品库设在注塑车间和装配车间之间,同时将办公区的装配车间移出,扩大装配车间和仓库。调整后,使物流畅通,不存在物流的迂回和交叉。

(3)整体调整后,对局部也进行调整,特别是装配车间。将装配车间的试水区和清洁区分为2个部分,每个部分做不同型号的阀门。注塑车间也要做一些小调整,将维修部移到办公区,将模具统一摆放注塑车间左上侧,调整机器之间的距离。

(4)改变仓库的存储设备,改为托盘货架,既能满足先进先出的要求,而且能用叉车存取。改善后的物流路线图如图3所示。

2.5改善后所带来的益处

(1)减少了操作次数,操作由原来的7次变为6次,节省了时间。

(2)减少了移动次数,移动次数由原来的7次变为6次。

(3)减少了移动距离,移动距离由原来的105.9m减少为现在的65.7m,大大地缩短了移动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4)增加了半成品库,不必占用成品库。

(5)有效避免了物流的迂回和交叉现象,使物流畅通。

(6)仓库增加了存储设备,采用托盘存储设备,充分地运用了空间,增加了仓库的容量。

(7)通过改善,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考虑了人的因素,使工作人员更加舒适。

第5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着重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指出: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宜昌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制造业水平,大力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可见:制造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在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迫切要求。三峡大学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活跃的经济发展城市——宜昌,宜昌及周边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既有东风汽车、武汉钢铁、神龙汽车、中船重工、中兴汽车、力帝机床、全通公司等大型、特大型制造企业,也有一批中小民营制造型企业,区域制造产业特色明显。而这些企业都面临着创新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优化系统等需求。因此,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在服务宜昌地方经济中大有用武之地,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有着广阔的舞台。

在宜昌及其周边产业需求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高校,三峡大学提出了“面向制造产业,共享优势资源”的专业办学理念,制订了校企互补、产学研结合、为制造型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本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与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充分考虑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1)服务对象定位: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2)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同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由此明确了三峡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强化机械工程技术体系;应用对象——面向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型企业和流程型制造企业。

二、构建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工程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开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强调机械制造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思路。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面向生产制造业,主要是机械制造业,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及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生产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在此前提下,三峡大学研究实践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3.5+0.5”的培养模式改为“3+1”模式,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完成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验实训实践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第四年进行模块化、实践化教学,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已经完成2006版、2007版、2008版、2010版及2012版培养方案的编制及修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制造业需求为指导,以知识培养为基础、能力增强为核心、素质提升为宗旨,以工业工程师专业认证为参考依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确定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制造为背景。由此,课程体系设计的宗旨是:突出机械能力培养,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通识课程+专业核心”方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制定的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合格工业工程师应具备的7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提出了要求在大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主要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依据工业工程师认证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工业工程学会指定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5+4”的基本设置,本专业确定了以“5+4”课程为核心,适当增加机械制造类课程为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思路。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机械工程类课程、工业工程核心课程、管理工程类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由“5+4”组成,包括4门核心课(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工程经济学)、5门专业课(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运筹学、建模与仿真、系统工程等。机械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物流机械与应用等。管理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学等。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定了多种形式和性质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三峡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面向工业工程专业的“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自动化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验。目前投入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人因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制造系统实验室、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室等。

三、校企合作,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业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外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等技能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实践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操作能力为目标,注意实践技能的综合化训练。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助、共建实习、科研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展教师教学科研领域的有效途径。

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而且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在实践环节中,本学科鼓励老师们带着学生去企业,学生带着实习任务、设计课题进车间,以IE的专业意识、熟悉企业的运作情况,寻找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学校,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运用专业知识加以探索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认识实习、现代制造系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都基本做到课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如:进行“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时先将学生带到知名企业——枝江酒厂的车间里,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生产线,发现问题,测取数据,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在第四学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倡导分散独立进行,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在实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也积极寻找设计课题,通过与导师交流沟通确定设计内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校企联合完成实习和设计。“把课上到企业里,把设计做到车间里”正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真实写照。

本专业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如洛阳东方红拖拉机集团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工程机械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稻花香、枝江酒厂等多家知名制造企业达成实践教学及科研基地合作协议,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使企业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稳定的课外实践基地。

四、结语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1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于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开宗明义地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以及多向思维能力,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工作的全部环节中,考试可以说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都需要通过考试得到验证。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2]。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倡开展学生学习模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建立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机制,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成效。

目前使用的主要考试方式仍是配备标准答案的笔试,其主要特点是:多种固定范式题型,一张考卷,当场测试。笔试方法侧重于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特别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优点是:(1)便于多班级在同时使用时统一试题与评分标准;(2)试卷便于保存与复查。然而,笔试的缺点也很突出,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其包括:(1)基于书本知识的题型与标准答案的笔试,将“知识掌握”变为“知识记忆”;(2)笔试过程中,作弊现象突出。而在评价考核中,引入口试方法可达到以下优点。

1.兼有“标准答案式”与“论文式”考试方法的优点,既可以考出深度,又可以照顾到知识点的覆盖面。[3]

2.对应试者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克服只会看英语不会说英语的弊端。

3.学生在用英文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的逻辑思考与组织,为英语学术表达打好基础。

4.口试中学生完全无法作弊,有助于改善学风。

一、“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教学现状分析

口试的应用与探索,首先开始于外语教学,并在外语教学领域得到普及。[4-6]在外语口试实践中,口试体现出:效度较高的同时信度却较低的特点。[7]如何提高口试的信度,是很多测试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试卷内容,考生答题过程与试卷内部结果几个角度开展研究。[8-11]

与外语教学不同,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工业工程专业外语”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句子结构外,还要求学生应用英语的逻辑思维去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构建,因此针对口试评价方法,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学时多,考察内容广,口试效率与知识点的覆盖程度的矛盾有待解决。

2.“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中涉及的设计内容主观性强,“考判合一”的口试方法,要求设计高效的回答有效成分鉴定方法。

3.全方面采用英语提问、英语回答的方式对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进行渐进式改革。

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合理地设计口试评价方法,发挥口试评价方法的优点,提高口试信度,对于在考试环节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效果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二、“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改革探究

(一)研究目标

本论文旨在建立一套适用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口试评价体系。包括:1.口试方法设定;2.口试试题库设计;3.口试评分标准;4.口试资料库。

(二)研究内容

1.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口试方法研究。如前所述,在学习效果评价中,口试与笔试各有利弊,合理选择口试方法与口、笔试成绩比例,将综合影响学习效果评价的效度与信度。

因此,课题组教师应合作开展研究工作,展开教学实践:选择平时测验,期中测验与期末测试,在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开展口试评价,最后通过与笔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评价三个阶段口试工作的效果。

2.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口试试题库设计。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口试评价需兼顾知识点覆盖,专业术语与基本概念理解等多个方面,同时也要考虑测试时间的效率问题。在此项研究中,通过合理选择试题类型与题量,探求合理的口试题型设计与题量。

同时,为了提高口试的测试信度,尽量让考生在不同时间、不同考官面前表现出一致的水平,此项研究将建设大采样量的口试题库供考生抽选。

3.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口试评分标准设计。口试具有较高的效度,同时由于考官的主观性大,因此信度较低。提高口试信度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仔细确定评分标准与评分等级。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的特点,结合口试试题库设计,在此项研究中将制定各类题型的评分标准与评分原则。

4.基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特点的口试资料库设计。与笔试相比,口试没有白纸黑字的试卷作为凭据,一旦出现争议,成绩很难复查;同时,考试资料的归档与接受教学检查也将遇到相应的困难。然而,随着计算机存储设备的进步,口试资料长期存储已经成为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将探讨口试过程录音资料的合理存储模式,以达到高效查询与安全存储的目的。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效度与信度问题。将口试应用于“工业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关键在于解决口试效度与信度问题。此项研究,从口试方法,试题库建设与评分标准制定三个方面有针对性解决该问题。由于教学实验的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口试效度与信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口试改革必须得到教学相关部门的长期支持。

2.口试工作量问题。笔试考试可以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学生同时测试,具有多任务多线程的特点;而口试必须单独或分小组进行,具有单线程,耗时长的特点。小班教学是解决口试工作量大的方法之一;对于较大的班级,合理地选择口试分组与评分方法,兼顾口试效率与有效性是口试方法能够得以推广的关键。

三、“工业工程专业外语”口试改革特色与创新点

第7篇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院校中某些专业向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在模式转型的大环境下,本文以机械类学科为基础,根据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阐述了建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

【关键词】

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创新实践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专业素质与这些岗位不匹配,对就业心理预期偏高,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岗位,出现本科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采取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国家正在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上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院校中某些专业转型发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将由原来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构建新型高等教育体系。新型办学思想指导下的本科教育,要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毕业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一套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

1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差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用的显现,高考人数的减少,适龄人口明显下降,各高校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逐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1]但是,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还未形成统一共识,整体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及模式认识模糊,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未能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思想很难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去,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落实不够,在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体现不明显。针对目前存在问题,也为了适应未来改革的需要,亟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培养管理模式,以加强学校办学顶层设计的执行力度。

2立足工业工程专业特点,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IE)是一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实用技术,兼备内在的知识复合性和外在的实践创新性。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培养“管理+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应用型为主的建设理念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要服务于社会,解决工业界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因而,创新性和实践性是工业工程得以发展的关键。基于创新实践培养的目标要求,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设计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三个基本原则,在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培养本科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3]通过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为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选修课体现学科交叉的内容,既包括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又增加一些管理类课程,丰富知识。体现还引入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数控应用技术、CAM技术、机床夹具设计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充分“管理+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

3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本科教学向应用型转变,更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科实践教学尝试采用“学院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指导模式,丰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构建多元学习途径,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模式。专业教师培养采取“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才智并重”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师适应转型。同时学校层面还应该从校外实习基地、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行业教师,这些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可以将企业的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引进高校。

4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探索有效的培养机制

总书记提出“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科办学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等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开放、集合、高效的特征。[4]走出校门,适应企业,寻求机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5构建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

建立完善适应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相应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督导、教务两线监控;校、院系、课程组三级管理;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6总结

本科教学转型对于高校教学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指导思想要求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更贴近实际生产,建立切实有效的培养机制。为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男星.协同创新筑起高校合作办学“新天地”[J].中国教育报,2012-03-28(A4).

[2]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3]史国栋.一般高等工科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8).

第8篇

目前《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迄今已超过20年,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应用少,企业尚未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工业工程的价值,缺乏社会化应用环境,使大部分学生入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基础工业工程”教学中体现出来。(2)基础工业工程实验设置不太合理。工业工程通常以具体的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耗时较长,实验室难以提供生产现场,很多实验无法进行,大部分只进行理论教学,或者提供的现场同实际差别很大,类似的实验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由于对生产工程不熟悉,缺乏深入现场的机会,学生很难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3)考核方式僵化。课程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轻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助长了学生“平时松、考前紧,考中作弊、考后忘”的不良学风蔓延。考试内容呆板、题型不合理,考试内容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理论,且受标准化考试方式影响,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等客观性试题多,综合性思考、分析论述、证明、应用等主观性试题少,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这种考核方式其结果就是严重挫伤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4)实践教学教师匮乏。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属于交叉性学科,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工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最好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虽然也培养出一批工业工程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作为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还难以达到对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再加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长期存在,优秀的实践教学教师并不多。基础工业工程以企业的实际应用方向和工作岗位为导向,依托盐城地方制造业的产业实践,从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

2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1积极进行案例教学

《基础工业工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方面中,课程更注重实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法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案例教学法能够模拟工作中实际存在的管理情景,把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距离缩到最短,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夸大案例教学效果,盲目堆积、滥用案例,一方面使得教师负担过重,分散精力,另一方面使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摄像机拍摄,采集盐城地区典型产业,如悦达起亚、鹏飞集团等代表企业的生产实践,用Premier编辑,制作成视频素材库,用于理论及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分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质疑、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2.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物投影、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多媒体相继步入课堂,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购买的达宝易工业工程软件,对生产现场收集案例进行后处理分析,通过Witness软件模拟优化生产系统,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

2.3自主开发综合实验装置

为实现牢固掌握基础工业工程技能和手法,研发小台钻的装配流水线生产系统,以小台钻的装配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数码摄像机和视频采集系统将动作的全过程划分为近60个要素进行分析计时,利用录像机的暂停、时间字幕和回放功能来计时,制定动作时间标准,并用IE的方法对场地、流程、动作等进行分析诊断,改进现行方案,力求减少无效时间,为作业制定标准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2.4开发网络课程学习平台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的实践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网络信息平台,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运用PPT、Photoshop等软件,制作集声音、图像、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学生在课堂认识工业问题的现状,更能准确及时地传递大量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和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内容。学校引进的天空教室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受时间、地点、课本的限制,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渠道,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奠定了基础。

2.5课程设计同生产企业相结合

针对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强化关键知识点、系统综合实践训练不足问题,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悦达起亚、鹏飞集团建立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实践基地,以生产企业为课堂,使学生了解真实全面的生产流程,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为主题的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结语

第9篇

1.引言

在传统工业工程咨询行业中,以设计院为代表的咨询单位主要是接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协议或者合同已明确的定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站在基础配套条件的立场上向建设单位提供较为单纯的建设工程咨询服务。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工程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投资是否经济,并满足环保、安全及节能要求等。但是,随着我国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以建设单位为主提供生产工艺技术逐步演变为投资融资方主要提供项目资金,确定投资方向及规模,产品生产技术及工程建设方案则主要依靠设计院等工程咨询单位提供。因此,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对设计院等咨询单位,尤其是行业设计院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工业投资中,建设单位的关注点已集中在产品的市场及规模上,对产品生产技术的关注程度已十分有限。受此影响,咨询行业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逐步促使传统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变,逐步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设计院转型为工程公司后,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发挥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克服设计、采购、施工互相脱节的弊端,进行合理交叉和衔接,取得缩短工期、保证质量、节省资金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咨询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在传统工程咨询基础上不断延伸出来的工艺设计作为技术咨询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会是主导咨询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2.工业工程咨询中的工艺设计

现代工业工程咨询即是运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工艺专业为主导与总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动力、电气、弱电、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技术经济等配套专业协作配合,以文件和图纸的形式表现出一个完整的工程,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在现代工程咨询中,工艺设计的任务是解决型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环保、安全、技术经济问题,保证以最合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在经济效益最佳的情况下,生产出质量合乎要求的产品。因此,工艺设计中需从工厂建设全局着眼,妥善安排各生产车间的工作组织协调工作,而且需合理地与建筑及公用工程等各辅助专业配合,使这些专业的设计能很好地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工艺设计对于行业设计院工程咨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如石化设计院、机械设计院、核工业设计院、航空设计院以及航天设计院等。上述行业设计院的咨询业务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发展自己的核心专业领域,并不断创新,保持行业技术发展的先进性,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技术及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逐步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咨询能力,并可通过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咨询业务的新领域。

3.工艺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工艺设计是根据型号产品的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纲领、物流运输、生产配套环境要求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等,结合建设单位现有条件,通过优化组合多方案比选,确定出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对配套厂房、公用动力设施及生产辅助设施提出相应设计要求的全过程。而工艺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工作即为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产品原料开始,经过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它可以反映出产品的生产方法、加工工艺、采用的主要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水、动力、电气和配套生产环境条件需求,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此,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基本建设的投资,尤其影响到工程投产后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环保等问题,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以工艺流程的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因此,工艺设计应是工程咨询的核心。工艺设计在整个工程咨询设计中应起主导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设计是行业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变的重要保障条件,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总承包业务范围,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紧密配合,打造重点项目的精品工程;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造价水平,保障投资的经济性;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4.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工艺设计方法总的来说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行业、不同内容的工程项目工艺设计方法也有所不同,不宜一概而论。但归根结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1掌握产品生产流程等核心技术,不断积累、创新

由于工艺流程设计是整个工程设计的基础,因此熟练掌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是做好工艺设计的前提条件。工艺流程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型号产品的质量,对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工艺流程的设计须在满足产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秉持“先进、可靠、经济、环保”的设计理念。根据生产规模合理确定工艺水平、工艺布置及远景规划等工艺设计原则。工艺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工艺流程,结合建设场地条件进行总体工艺布局设计,尽量缩短物流运输路线、节约用地、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节约建设投资。工艺设计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加强核心专业技术的积累,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沉淀积累是保持工艺设计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措施,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创新体系和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固化和共享,以孕育设计院工程咨询的持久发展力。

4.2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等

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等是进行工艺设计的基础依据,是以往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节约能源、投资概算等方面予以约束,以保障设计方案安全性、经济性。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等也不断将实践中已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纳入标准中去。故工艺设计人员应即时掌握规范、标准变化,并重点关注标准新版本、新条文内容的修编,适时应用于工程设计之中,保证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4.3进行多方案综合比选

工艺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比选,根据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技术经济政策、法规,依据本项目的规模选择和确定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方案比选须坚持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比较每个工艺技术方案产品生产全过程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通过不同工艺方案的比较,取长补短,从中选择出各种综合效益最佳的生产工艺方案。

5.结论

第10篇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科学,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并对系统的运行及效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

IE在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并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得到迅速应用和发展。到了二战期间,美国多数大学的工学院都已经相继成立了正系,并开始招收IE硕士生,到1990年美国已有150所大学的工学院设有IE系,其中92所可以招收硕士生。199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首批设立IE专业,1993年正式招收IE专业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150多所高校设立了IE专业。1999年国家教委批准设立IE工程硕士点。

2.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IE最初主要应用在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随着现代管理发展,IE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服务行业、公用事业甚至政府部门。工业工程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研究对象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综合原理”。目前现代工业工程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等。

IE专业硕士研究生都是具有四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经过了一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训练,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本科毕业已多年,外语水平不高,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较弱,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和陈旧,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另外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多是作企事业单位的骨干或重要领导者,他们是带着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来的,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工程硕士学习方式是“进校不离岗”,集中在每周六和周日集中授课,保证了工程硕士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学习专业知识。

3.创新工业工程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3.1 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总体目标

工程硕士的培养应该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和把握工业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努力提高工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工业工程领域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某一门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工程经济和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2 创新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在体现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正专业工程硕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突出创新能力;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管工结合,因材施教,灵活教学,注意IE领域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的传授。

(1)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工业工程硕士是工程领域里的一种专业学位,它侧重于工程应用。课程设置强调较宽的学科覆盖面,因此必须对工程硕士生加强基础理论和拓宽专业知识,建立起一个合乎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管理领域的工业工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①学位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外语、运筹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工程经济学、战略管理、工业工程理论与实务、先进制造技术。②选修课。现代生产与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系统工程与管理、新产品开发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价值工程等与工程结合的工程领域或相关的技术课程。学位课学分19分,累计学分33分。

(2)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应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可以适应工业工程硕士生不能像全日制学生那样集中时间学习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和工作的空闲时间里进行自修,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如电子邮件等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答疑等。

(3)抓好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关

①论文选题与开题。工程硕士论文研究题目一般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实际,工程背景明确、应用性强。论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体现作者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审查通过后,由学校组织3-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小组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阶段。②论文指导。工程硕士的指导采用双导师制,有校内具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导师与企事业单位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兼职导师联合指导,保证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③论文答辩。论文经过导师审查通过,且工程硕士生完成了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并成绩合格,才可以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3位专家评阅,其中一位为校外专家评阅,另外两位为校内专家。答辩委员会由5位专家组成,并聘请校外工程领域具有高级职称专家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

4.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 工业工程;实验室;模式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029-01

0引言

目前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探索时期,各个高校拥有的发展资源相差很大,专业特色各不相同,专业构成和形成历史也有差异,所以并没有形成一个典型的建设模式。本文正是依据各个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路径来探索一种典型的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模式,最后将以作者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为例,谈谈普通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情况。本文在调研多所工业工程高校的基础上,也包括上述不同分类的工业工程高校,并结合作者所在上海海洋大学构建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实践,提出一种针对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模式。本文提出的实验室建设模式,从框架上包括四大部分:人因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制造系统实验室。

1人因工程实验室

首先,人因工程实验室一定要有。人因工程在我国的名称有人因工程、人机工程、人体工程、人体工效、工效学、宜人学等等,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且对于提高工业工程意识、工业工程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的工业工程灵魂、效率意识、最优化思想等等都是从人因工程课程的学习开始的,更多的学生也是从人因工程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入道”工业工程的。另外,在我国大陆,除了在人体学、环境宜人学、载人航天学中涉及到人因工程之外,也只有工业工程专业明确的开设人因工程这门课程了,所以工业工程专业还肩负着把人因工程学科发扬光大的历史重任。

人因工程实验室,可根据经费情况自行设计,实验室建设投资可多可少。上海海洋大学人因工程实验室建成于2007年,共投资约5万元。投资虽少,但购买了多种人因工程实验仪器,目前开设了14个人因实验,包括:人的形体尺寸的测量实验、人体血压测量实验、视觉反应时测试实验、闪光融合频率实验、光亮度辨别实验、光的照度测量实验、声级的测定实验、注意分配实验、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实验、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实验、记忆广度测试实验、空间知觉测试实验、深度知觉测试实验、定时记时计数实验。另外,上海海洋大学人因实验室还采购了几套人因软件,包括DELMIA、ManneQuinBE等,主要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需要。

2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

众所周知,基础工业工程(有的教材也称:工业工程基础、工作研究等)是工业工程专业最核心、最经典的一门工业工程专业必修课,其中讲授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亦即“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专业最经典的理论和知识,也是最传统的工业工程研究内容,是整个工业工程理论大厦的基石所在,所以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也不可或缺。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的构建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侧重于经典工业工程理论和内容,包括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作者称作此类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为“经典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在这个方面投资约3万元,购买的仪器可共开设的实验有9个实验,即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镜画实验、追踪实验、动作稳定实验、双手调节实验、动作判断实验、动觉方位辨别实验、反应时运动时测试实验、自行车功率与速度测试实验。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构建的另一种思路就是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基于现代工业工程理论构建“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在这个“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室”上共投资30万人民币,建成了一个可用于多门课程实验的“U型生产流水线系统”,包括1个主机控制单元、8个工作台位(含显示器和控制机)、6个倍速流水链(滚轮式传动链)、2台转角机以及生产托盘等组成。

除了上述硬件设备以外,该实验室还购置了部分软件,主要包括:LEANGLE IE、IEMS动作分析系统、MiniIE等。目前实验室主要承担着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生产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实验任务,运行情况良好。

3物流实验室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也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硬件建设,包括立体仓库系统、AGV小车、出入库平台、物流装备等。上海海洋大学在该方面的投资大概在50万左右,建成了自动化的立体仓库实验系统。另一个思路就是建立物流实验室的软件系统,主要指物流类、仓储类、供应链类软件,上海海洋大学购置的物流类软件包括:CNEE-LL供应链与物流集成系统、清华-物流网络实验平台、清软英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Xpress、Proplanner、Anylogic、ProModel、Service Model等。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物流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建模与仿真、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交通工程、食品配送与管理、生产管理、ERP实践、生产系统仿真、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的实验任务。

4制造系统实验室

目前先进的制造系统很多,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精益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重构制造、定制生产、成组技术、虚拟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等。上海海洋大学重点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来建立自己的制造系统实验室,投资50多万购置了铣床加工中心、自动化机器手、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出入库传送带等。目前该实验室承担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大部分生产系统类、制造系统类、计算机辅助设计类等课程的实验和实践环节,运行情况良好,很好的满足了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构建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工程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开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强调机械制造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思路。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面向生产制造业,主要是机械制造业,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及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生产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在此前提下,三峡大学研究实践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3.5+0.5”的培养模式改为“3+1”模式,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完成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验实训实践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第四年进行模块化、实践化教学,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已经完成2006版、2007版、2008版、2010版及2012版培养方案的编制及修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制造业需求为指导,以知识培养为基础、能力增强为核心、素质提升为宗旨,以工业工程师专业认证为参考依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首先确定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制造为背景。由此,课程体系设计的宗旨是:突出机械能力培养,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3]按照“通识课程+专业核心”方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制定的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合格工业工程师应具备的7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提出了要求在大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主要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依据工业工程师认证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工业工程学会指定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5+4”的基本设置,本专业确定了以“5+4”课程为核心,适当增加机械制造类课程为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思路。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机械工程类课程、工业工程核心课程、管理工程类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由“5+4”组成,包括4门核心课(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工程经济学)、5门专业课(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运筹学、建模与仿真、系统工程等。机械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物流机械与应用等。管理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学等。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定了多种形式和性质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三峡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面向工业工程专业的“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自动化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验。[4]目前投入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人因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制造系统实验室、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室等。

二、校企合作,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业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外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等技能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5]实践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操作能力为目标,注意实践技能的综合化训练。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助、共建实习、科研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展教师教学科研领域的有效途径。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而且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在实践环节中,本学科鼓励老师们带着学生去企业,学生带着实习任务、设计课题进车间,以IE的专业意识、熟悉企业的运作情况,寻找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学校,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运用专业知识加以探索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认识实习、现代制造系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都基本做到课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如:进行“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时先将学生带到知名企业——枝江酒厂的车间里,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生产线,发现问题,测取数据,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在第四学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倡导分散独立进行,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在实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也积极寻找设计课题,通过与导师交流沟通确定设计内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校企联合完成实习和设计。“把课上到企业里,把设计做到车间里”正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真实写照。本专业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如洛阳东方红拖拉机集团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工程机械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稻花香、枝江酒厂等多家知名制造企业达成实践教学及科研基地合作协议,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使企业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稳定的课外实践基地。

三、结语

经过几年建设,三峡大学明确了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特色,构建了依托机械制造方向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在提高教师素质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富有特色的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之路。

作者:李浩平 思海兵 瞿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