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23:4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和谐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 “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社会。
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而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才的重担,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
和谐教育首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等不良现象, 实现均衡教育。要追求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个儿童所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都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使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相呼应。
和谐教育要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通过建立和谐的教育管理体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学校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教育条件和氛围,并运用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良的品德、灵活的知识、创造的能力、文雅的举止、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的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
和谐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正、公平。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籍贯、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二是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三是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四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必须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决定了教育必须是和谐的。唯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来――和谐的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地发展,树立起和谐的人生理想,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和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特级教师)
关键词:和谐教育 和谐管理 人文和谐 质量观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我国的文化典籍《易经》谈到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是,天道与人道必须是和谐统一的。孔子把和谐教育的思想具体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仁,勇”三达之圣人。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职教存在着重理论忽视人的倾向。而我校倡导实践和探索的“和谐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门路,生存有基础”的办学目标,我校在扩规模,上硬件完善基建的同时,充实新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初步形成以“和谐发展”为学校理念,以抓“教师教学管理”、“学生行为规范”为平台,以“打造特色艺术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团结、高效团队的组建——和谐管理
学校领导集体明确管理目标: 1、由教育行政型向学习型过渡,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 ,校领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向全体教职工提出和谐发展的目标。2、致力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3、对办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达到办学条件与教育效果的和谐。
我校探索和实践的做法是:1、推行以科学、合理的制度管理教师。坚持“用制度管好人,用好的制度管人”的工作思路。按教师的职责分工,从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常规、工作量、教育教学成绩、加分奖励等几方面进行考核,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教师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2、以真情感染关爱教职工,践行“管理加服务”的人本化管理理念,及时解决教职工生活困难。3、设立了教职工代表会、工会、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等多个群众团体组织,充分保障全体教职工对学校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谐发展
学校的事业要兴旺发展、要充满活力与生机,关键在教师。 在新教育理念下,我们力求学校管理不断走向人本、走向能本、走向校本。在事业上,以引导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为基点,给位置,搭台子。在工作上,我们锻炼、培养、重用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最大努力为教师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
1、塑造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只有敬业爱岗,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才能有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才能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师,用高尚的文化生活陶冶教师,用榜样来激励教师。
2、引导教师不断地学习。我们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教师的培训计划。积极参加三项主题活动、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机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3、引导教师进行扎实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把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
我们提出变“要我搞科研”为“我要搞科研”,科研必须紧密地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三、融洽、真诚的师生关系——和谐育人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大家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得到发挥,性情和灵魂得以升华,又能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职业学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内容是:
1、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提倡多样创新、灵活多变,追求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体现教学的民主。
2、学校和教师要创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不单纯是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建立以“爱”为起点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对学生尊重、认同和信任,可促使学生学习、情感、是非辨析能力的提高。
4、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视老师为朋友,才会毫无保留地将心灵大门向老师敞开,真心的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要求。
四、打造高效课堂——和谐施教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育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不断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谐的课堂实施要求达到这样几点:
1 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是保证课堂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
2 师生互相理解、真诚交流。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真正实现着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彼此尊重爱护;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评价和激励学生。
3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多样性。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4 优化教学手段,突出先进性。特别是在聋校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每个班级安装了电脑主机、闭路电视等,多种电教手段在教学中普遍运用,使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和谐共赢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和必由之路。
其核心是双向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通过校企合作:1、有利于完善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2、有利于加强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形成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标准,为用人单位“量身订做”使用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去能“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
六、创建和谐的育人氛围——和谐环境
学校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营造“人文和谐”的教育环境。制定了“规范—特色—品牌”三步走的发展蓝图,组建学生会、文明监督岗、校园广播站、贫困生助学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宽容、感恩、自律。积极创建学生社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成立阳光杂技艺术团,书画、美工特长班,服装设计班,舞蹈特长班、心理社团、体育运动队等11个社团,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实现了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门路,生存有基础”的办学目标,为残疾孩子走向社会开辟了一条就业生存之路。
七、和谐教育质量观
何谓和谐? 在词典中,"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在当今社会,"和谐"就是指协调、团结、合作等意义。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句话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怎样做到这些--用和谐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是真正实施上述问题的关键。
所谓和谐教学法,是指运用一些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之中的愉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运用和谐教学法能融洽师生关系 ,开发学生的右脑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它一改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他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都有较强的教学作用。和谐教学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博采古今众家之长,吸纳中外先哲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不但能优化育人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素质。
就课堂教学来讲,所谓教学法,就是是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丰富新颖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法能较好的达到上述要求。本人认为实施和谐教学法,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自主、创新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教学观
改变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把师生放在平等参与、学习、竞争中。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气氛则得以愉悦和谐。
2、 教师要树立"多重角色"的观念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鼓励者、甚至是参与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教师的位置摆正了,教学才会取得成效。
3、 教师始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主教育。教师的主导教学与学生的自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学生自己的因材施学结合起来,达到"师生--生生--师、生、教材、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融洽的、能产生强烈共鸣的和谐课堂氛围。
4、教师要始终充满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面向全体,不放弃一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是付出更多的关爱,给予宽容、耐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去衡量他们的学习,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错误,并从错误中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A、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获得新知,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学生自己确定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兴趣、具备思考价值而且符合认识水平,这样的任务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便能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
B、引人入胜的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题教学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实施和谐教学,可采用"借助音像手段导入新课","用故事、谜语导入新课","从前后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鲜明生动的课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实施和谐教学法的基础。
C、在"自学讨论"这一环节上,教师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去参与活动,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循循善诱的民主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从"不敢问"、"懒得问"到"敢问"、"乐问",再到"善问"。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首先不轻易作评价,而是在多次启发诱导下,再耐心给予解答,鼓励学生大胆提有新意、新奇感的问题。让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的主动性,并促使其向高层次发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D、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逐渐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品质也会不断加强。在"和谐"理念下,科学地促进教与学的"合一"关系。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旨在"激励——唤醒——鼓舞",重点放在"引导——诱导——指导——辅导"上,学生旨在"乐学--会学--学会",重点放在"好学多思——发现探索——吸收消化——迁移创造"上。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教学相长。在"交流——反馈——再交流——创造——发展"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习与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1教师体罚的对象
众所周知,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深受任课教师的宠爱,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不会体罚他们,即使这类学生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教师大都持包容的态度,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下列情况下常常受到体罚。
①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②违反校规校纪;
③考试成绩未达到教师的要求;
④偷懒没有完成值日生应尽的义务;
⑤课堂捣乱。
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更容易激起教师的愤怒,让教师体罚学生的悲剧上演。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声,警告教师严禁体罚学生,为什么有的教师依然以身试法,挺而走险,用体罚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呢?究其原因,是学校对教师的劳动评价所带来的恶果。我们可以看一下下边这些与教师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评价标准:
①年终考核是否优秀,主要看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②评定职称,注重实绩,主要看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③岗位竞聘,主要看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④学校内部量化考核,主要看教师任教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
年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在有的地方是可以加一档工资的,谁不想要三年优啊!或许因为一个孩子一次考试不及格,三年优秀就泡汤了。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职称上不去,岗位聘任不了,低一岗一年下来收入少几千甚至是上万元。为什么和别的教师一样的付出,因遇到几个学习差的学生,就得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教师谁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还在课堂上捣乱,还违反校规校纪,甚至有时因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还要被校领导在大会小会上点名批评,多丢人啊!教师就想体罚学生了,教师也伤不起,于是,体罚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便在教育教学用上了。教育专家说,体罚的效果没有运用有技术手段的教育效果好,但教师在没有成为专家之前,找不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只能相信:恶娘出好子,棍棒出好人了!
2和谐课堂的构建应从改变对教师的劳动评价制度开始
(1)学校为了减轻工作负担,避重就轻,对教师的劳动评价,主要看结果,或者说只看结果,坚持“猫论”,不管白猫黑猫,学生考试成绩好的任课老师就是好猫。只看考试成绩,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单从表象上看,这好象很公平。教师无话可说,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也只能怪自己教学水平不如别人。于是,有的学校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轻描淡写,基本不过问。但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同一年级同样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起点是相同的吗?能力一样?各科目成绩一样吗?谁能够通过一次考试就能把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学生的各科成绩分得平均,保证他们处于相同的起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单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劳动评价的标准,教师谁是真正的英雄,就只能是撞一撞谁的运气好了!
(2)评价应重结果,更应该重过程。一个不合格的零件,装上一台名牌机器,最终的结果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名牌产品,实际上埋下了安全隐患,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处边干净里头脏,绣花枕头里面全是老粗糠。我们不防比较一下:一个认认真真工作的老师,认真编写每一课时的教案,上课不迟到,不请假,认真批改每一次学生的作业,认真了解并关爱学生。另一位老师则是,从不写一课时的教案,不改一次学生作业,工作拖拖拉拉,迟到早退作风散漫,他采用的却是体罚式的棍棒教学,学生遇到这位老师便非常害怕,怕老师打。于是便按时写作业,其他科目的作业可以不做,但必须写完这一科目的作业。结果考下试来,平均分比别的老师的高出一些,是否可以评定用这种方式教出成绩的老师就是英雄,用体罚式的老师还得意忘形,讥笑别人,我们不改一次作业,不写一课教案,也考得不差!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教法是牺牲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和学生身心健康来弥补了教师懒堕的不足,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因此,请对我们的孩子负责,对教师劳动的评价不能走捷径,应将教师的工作过程视为更重要的评价标准。
3用评价构建班级和谐
3.1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有区别的,教育者不能整齐划一要对学生作出同样的要求。布置相同数量的作业,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应调查原因,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如果是因懒堕没有按时完成,那就要批平指正,进行惩罚,而不是体罚,如果是能力问题,就不该惩罚学生了,大多教师只要是学生不完成作业或完成不好就采取语言暴力,甚至体罚学生,造成班级师生关系的尖锐对立。班级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同样重结果,更应重过程,重在看到学生的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不能要求学生做得多么完美。只要他们在作业的过程中态度端正就给予肯定。
3.2对违纪学生的评价。班级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违纪。学生一但违反了学校纪律,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都会使出自己的独门绝招,对他们进行处罚。这些处罚五花八门,轻重不一,有的学生不能接受。胆子小的学生只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教师也可以顺利实施惩罚甚至是体罚式教育。但遇胆子特大,个性刚强又具有反搞精神的学生,或许他就会和教师进行对抗,进行语言与动作的反抗。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问题。教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而动用伤害学生。悲剧就可能上演,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发生这样的师生对抗性事件,以教师为中心的武断式教育,时间长了,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会成为一个不讲道理的老师。从而造成班级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关键词:教育公平;瑶族教育;和谐
作者:玉时阶,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31-008
“教育是人力资源的主生产部门,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重要的财富。教育的产出――人力资源,是整个知识能力体系中最为活跃的投入要素。创造知识、引进知识、交流知识无一不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瑶族是个以农为主的山地民族。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在全国2625032瑶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数为2355163人,占89.7%。这些人大多居住在西南边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人才资源短缺,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支持经济的持续迅速增长。据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瑶族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24924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数的8.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只有45421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1.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有2400108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91.4%。瑶族地区人口素质问题已成为制约瑶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影响了瑶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当前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根本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的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一、教育公平与瑶族教育
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范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现代教育的政治价值就是通过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源头,是社会公平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突破,才能最终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当代教育涉及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牵连千家万户,几乎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关心的问题。所以,教育公平历来被视为社会公平的底线,被看作是最基本的公平。教育的不公是社会的最大不公,教育不公正则无社会和谐可言。所以,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才能构建瑶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周洪宇先生认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主要有三重关系:教育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首先,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首要的、内在的、基本的内容。没有或者缺少公平正义(包括教育公平)的社会谈不上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更谈不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不能少了公平正义(包括教育公平)这一重要内容。其次,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重要前提的。抽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就抽掉了和谐社会“大桶”最重要的一块板,和谐社会就无法建成。第三,教育公平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有了教育机会的均等,有了教育过程的公平,有了教育质量的公平,社会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正常分化的可能,全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而不至于让社会弱势群体无路可走,铤而走险。这一点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实。所以。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祖国大家庭中,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占全国总人口8%强。少数民族人口虽然较少,但分布面广,全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9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4个,还有民族乡13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不仅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否,不仅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而且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无疑已成为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发展繁荣时期,能否使我国少数民族在教育上享有平等权利,是我国少数民族能否在政治上实现平等权利的重要表现,是能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特别是像瑶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地处边疆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其教育的发展在整个国家的教育发展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瑶族教育的发展是整个教育公平体系中重要而又独特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当瑶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广大瑶族同胞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时,才能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才能繁荣发展,边疆才能稳定,国防才能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瑶族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加上生态环境恶劣,地处偏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瑶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都较低,社会发展缓慢而不平衡,瑶族教育相当落后。除湘桂粤边界的平地瑶和部分瑶族地区建有少量的私塾、学堂和小学。有极少数的瑶族子弟能上二三年学,识些汉字外,绝大多数的瑶族基本上不识字,从未进过校门。凡有交易、借贷之事,多用“刻木记事”或“结绳记事”
二、解放后瑶族教育取得的成绩
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瑶族地区大力贯彻落实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高度重视瑶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和扶持瑶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努力,瑶族地区的教育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瑶族教育体系
50多年来,在瑶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瑶族自治县,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具特色的瑶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瑶族在校生不断增多。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1929年10月,政府在瑶族地区开办过6所瑶民小学,2年后停办。1938年重设国民小学6所,1944年停办。1949年又建小学10所。先后受过教育的人不到连南瑶族总人口
的1%。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全县有完全小学53所,教学点50个,“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9所,普通高中2所,中小学在校生25640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9.7%。又如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20世纪50年代初,只有1所中学和345所小学。到2000年,全县已有49个学前班、253所小学、36所初中、6所高中、1所职业中学、2所中专、2个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教学点,全县乡镇有中学,村村有完全小学,大的自然屯有初级小学。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前,全县瑶族聚居区和瑶、汉族杂居区有小学21所,入学瑶族学生455人,占江华瑶族人口的7%。到2005年,江华有各级各类学校625所,其中学前班145所,入学幼儿3427人;小学426所,在校学生41330人;初中17所,九年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27850人;高中4所,在校学生6831人;其中初、高中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29778人;职业中专2所,在校学生1163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培训学员348人;全县22个乡镇均设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
我国瑶族地区虽然没有设置大专院校,但在各瑶族自治县和瑶族聚居人口较多的地方,均有一些高等院校设置有函授站、教学点进行高等教育。如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于1985年起开办广播电视大学,举办大专学历教育。1979年,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师范学校开办广西函授大学恭城教学辅导站,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5个专业,经过学习、考试、实习,1982年有40人获毕业。除高等院校设置的函授站、教学点外,更多的瑶族青年是考入或保送到瑶区外的高等院校读大学。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全县117个行政村,村村都出过大学生,不仅有清华、北大的大学生,还有在美国、日本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在广西民族大学,20世纪80年代在校的瑶族大学生仅100人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已上升到400余人。据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瑶族6~24岁人口在校情况如下表: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瑶族子弟不仅都能上学,而且还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二)培养了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本民族的师资队伍
20世纪50年代前,瑶族地区虽有少量学校,但教师多是外地来的汉族知识分子。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瑶族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定各地的师范院校和民族院校要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在各瑶族自治县开办师范学校或教师进修学校,招收瑶族学生进行培养或培训,提高瑶族教师的教学水平;或与各高等院校联合开办函授班,对瑶族地区的民办教师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前,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有中小学教师274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人。50多年来,通过引进师范院校优秀学生和外地教师、定向委培、招收合格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和“五大”毕业生等渠道扩充师资队伍;同时还采取脱产进修、函授自考、继续教育培训、岗前培训、在职自学、短期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素质,至2005年,全县共有教职工4466人,其中中学教职工2219人,小学教职工2185人,瑶族等少数民族1054人。据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统计,1978~1984年,该县离职进修的瑶族教师254人,参加中师函授学习的瑶族教师为202人。通过不同方式的培训、进修、学习,不仅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瑶族教师,而且使瑶族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育形式
50多年来,瑶族地区的教育部门从瑶族多居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语言不通,家境困难的实际出发,采取了办民族中、小学和民族班、寄宿制学校、女童班及开展“双语”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民族教育办学方式。民族中、小学和民族班主要招收家庭困难的瑶族学生入学读书,国家对学生的学费、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给予补贴或全免,其对象多为民族杂居区的瑶族中小学生。寄宿制学校主要招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家庭困难的瑶族高小生和初中生,国家对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给予补贴或减免。女童班主要在多民族聚居的杂居区开办,以解决瑶族女童因家务多、家庭困难或重男轻女陋习的影响无法上学的问题,入学的女童多为小学生或初中生,国家对女童班学生的学费、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给予补贴或减免。开展“双语”教学是《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瑶族人民的基本权利。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地处偏僻的山区瑶族儿童只会说本民族语言,所以,在小学一二年级只能因地制宜,采用瑶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待瑶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后,再逐渐以汉语授课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充分体现了瑶族教育的办学特色。
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我国的瑶族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瑶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构建瑶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当前,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2004年,我国国内GDP首次突破人均1000美元大关。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规律看,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在1000~3000美元的时候,是各种矛盾发展比较尖锐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各种矛盾在教育问题上也有同样的表现,特别是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已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瑶族教育存在不公平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由于历史与客观等方面的原因,瑶族地区不仅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性别间、阶层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人口、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总量大;同时,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普遍滞后,面临结构性的发展瓶颈,基础设施与资金短缺的困难,资源贫乏,文化复杂多样性的制约,因此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问题更突出,更复杂。
(一)存在地区差别
瑶族教育的不公平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一般地表现为瑶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上的差距,还表现为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及不同地区的瑶族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以广西为例,2000年,广西有瑶族人口147万余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56%以上,所以,广西的教育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瑶族的教育发展状况。2001年,广西人均教育经费为232元,比全国人均教育经费低131元,而同期北京和上海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105元、1160元;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61元,比全国人均水平低79元,而同期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为794元、817元。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是教育资源相对占有状况的直观反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研究成果显示,2003年,广西的教育发展指数为59.5,教育存量指数为83.4,教育增量指数为61.9,教育投入指数为49.8,教育贡献指数为43.0,分别在全国排名为第26位、第15位、第27位、第28位、第28位。和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瑶族聚居的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区也存在明显的差距。据广东省2005年第2期县处2班“教育体制改革”课题组调查,2003年,广东珠江三角区在校人数约占全省的1/3,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占全省的2/3;2004年,珠江三角区7个市中小学生占全省中小学生总人数的28%,而教育经费投入却占56%,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超过1000元,而瑶族聚居的粤北山区人均教育经费却不足500元。广东的瑶族自治县尚且如此,其他省(自治区)的瑶族自治县情况就更差。这些差距导致了瑶族地区的教育普及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年来,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教育补助专款,包括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款、师范教育专款、民族教育专款、义务教育工程专款、贫困地区助学金等都比过去有很大的增加,缓解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种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差距仍难以消除。
(二)存在城乡差别
由于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制度的设置和安排,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突出的“城市取向”,从而使农村教育发展落后于城市教育发展。而瑶族地区农村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教育发展更加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并成为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只享有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31.2%,农村初中及小学基建资金支出仅占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和3.6%,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三成。以广东为例,2005年,广东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情况如下:东部平均为200元,中部为31元,西部为50元,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的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15元。由于教育发展过于重视城市人的利益,不仅使农村,特别是像瑶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在教育模式上过于城市化,具体表现为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制订全国各级教育教学的统一大纲、材和统一标准,全盘照搬或模仿城市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这对地处于边疆山区的瑶族学生来说不仅是要求太高,也是不公平的,难以获得广大瑶族学生的满意和家长的支持。
(三)存在阶层差别
所谓阶层差别,亦称社会分层,主要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我国目前正面临非常严峻的社会分层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已经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阶层差别日益加剧,不同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也随之扩大,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中,20%的高收入家庭占有了全部收入的50%,20%的低收入家庭仅占总收入的4.27%。当前,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的基尼系数为0.40,而200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47。严重地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在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中列出基尼系数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处于第85位,在比我们国家基尼系数更高的35个国家中,有32个国家属于社会冲突与矛盾激化、经济发展停滞的拉美与非洲国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像瑶族这样原来发展比较缓慢的民族,其差距更大。历史上,瑶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瑶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是后才开始的,教育基础差,底子薄,这是其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教育相差较大的原因。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2004年,当我国宣布GDP首次突破人均1000美元大关时,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人均财政收入却分别为517元、250无、201元,分别为广东省该年全省平均水平的28%、14%、11%。瑶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经济不发达,瑶族群众生活较贫困,从而制约了瑶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三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造成的教育不公。瑶族虽人口较多,但居住分散,且多居穷乡僻壤,由于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城市和发达地区享有较多的优势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边远山区的瑶族教育经费远远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四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瑶族地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生活困难,教育观念较淡薄。
平等参与教育是女性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提高妇女精神文明素质和社会地位,改善妇女生活状况,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为切实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女性入学率。在入学率和升学率,努力消除男女两性在受教育程度和机会上的差距。提高了妇女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据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中国15岁以上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年,男性为7.8年,男女差异为1.7年。2003年,中国15岁以上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年,男性为8.4年,男女差异为一年。女性增加受教育年限明显快于男性,男女受教育年限的差距逐步减小。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瑶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还是远远不如男性。据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全国6岁及6岁以上瑶族男、女两性受教育状况如下表:
上表数据表明,瑶族男、女两性的受教育状况仍有较大差别,男性受教育的人数和状况明显好于女性,未上过学的瑶族男性比女性低40个百分点,而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瑶族男性却比女性高30,2个百分点。瑶族女性受教育状况如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势必制约瑶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影响瑶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述各方面的不公平,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转型时期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瑶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时,要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建设与瑶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构建瑶族地区和谐社会。
四、发展瑶族教育的对策
(一)国家应更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瑶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一直低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这是造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所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为各民族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投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
市,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沿海地区还是边疆地区,都应大体一样,使每所学校都能拥有大体相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享受基本相同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公平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采取补偿措施
世界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因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而形成的弱势群体也是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教育问题,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制定各种扶持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如前所述,我国的瑶族聚居区,各瑶族自治县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县,属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瑶族群众都刚解决温饱,有的人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瑶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属于教育的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国家必须坚持对像瑶族和瑶族地区这些弱势群体与处于弱势地区进行教育补偿,最大限度地消除教育阶层差别与民族差别,这就是罗尔斯公平判据中“平等性原则”之后的“补偿性原则”。这一原则立足于教育的整体利益,强调照顾最少受益者的最大利益,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使弱势群体也能普遍地享受教育带来的收益,进而提高教育的质量。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中国普及教育的历程已经说明,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真实的,必须依靠政府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或者说,在中国这样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必须同时使用‘发展性’和‘补偿性’两种标准,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0虽然我国现在也有一些教育补偿机制,如民间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政府的教育扶贫、助学金、奖学金等,但与庞大的弱势群体的需求相比,这些补偿措施和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弱势群体的需要,无法实现教育公平。所以,应不断完善教育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使教育补偿机制制度化、法制化。
(三)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从世界各国努力促使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来看,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目前,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仍很大,瑶族地区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偏低,许多优秀教师流动到条件较为优越的城镇或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使得瑶族地区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因无足够的公办教师,不得不聘用廉价的代课教师。“教师问题正在成为新的‘瓶颈’,成为农村教育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锄特别是实行“一费制”后,学校收费减少,农村教师除了工资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补贴。实际收入减少,人心浮动。因此,应尽快建立教师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将教师工资纳入公务员工资体系,确保足额、按时发放教师工资。尤其是对瑶族地区这样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更应实行优惠政策,提高这些地区的教师待遇和地位,从而保证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和稳定。
何谓和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在历史上“和谐”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左传・襄》中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要构建一个理想国,需要哲学王、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守其本分、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理想的、正义的、和谐的社会。在此假设下,每个人的灵魂中也有三种成分,即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欲望部分)及激情部分。他指出理性部分如果在三种灵魂中起到决定和领导作用,欲望和激情服从领导,并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三者相安勿扰,没有纷争,则这种人就是一个正义的、和谐的人。
而何谓和谐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应是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也认为“和谐发展”的内涵是指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即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道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变化。他指出,人都应当有机会发展个人潜在的天赋,这样才能得到满足,才能服务于社会,社会才能繁荣。[1]
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自己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自己的和谐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身心、智力和能力等和谐发展。马克思曾说过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并非要求每个人的所有方面都均衡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能够不停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创造潜能等,所以教育应尊重人的差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赋予人生命,使其在自然中得到不断发展。教育应尊重自然,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应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提供人发展的条件,两者动态地和谐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基础上,人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教育应顺应社会,培养人的社会技能,促使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和谐发展与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收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2]
随着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忽视了人的和谐发展。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产生丰富的想象,无法形成深刻的感悟,人的内在和谐性就这样被分裂的教育打破了。[3]德裔美籍社会哲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1900-1980)曾形象地描绘到:“学生们只会用心地听课,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从而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与意义,并尽量一字不漏地把它们记在自己的活页笔记本上,以便他们以后记住这些笔记,顺利地通过考试……他们不需要产生和创造任何新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占有型的个人往往会因某一课题的新思想或新观念而感到不安,因为新的思想或观念动摇了他们所获得的固定的知识。”[4]人需要创造,需要感受创造带来的乐趣,体会生存的意义。
追根溯源,教育的现状是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工业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知识就是力量”,对知识的过分追求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流传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论调,无不反映了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当今应试教育难以根除、素质教育难以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受教育者的功利主义追求。“家长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当大官”“有脸面”“找好工作”“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等等都是对外在目的的追求。由于教育被赋予了无限的外在价值,人内心的和谐开始被外在利益诱惑所撕扯,所以谋生教育和乐生教育的失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被功利化以后,人们就很难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内在的快乐与幸福了,生命的内在和谐就此被扭曲与摧残。[5]
三、学校教育如何适应人的和谐发展
1.重新认识教育对象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随着时代的要求,最初人的定义已由青少年学生拓宽为各个阶段的人,包括成人和老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人是个性的主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学习需要,都希望借着教育这块踏脚石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时,会发现成人功利性目标很强,他们体会到社会的要求,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在职业上有较高的竞争力,但他们的好奇心已经不再像儿童那样强烈,记忆力特别是机械记忆力下降,时间上也不能保证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学习成效不大。教育要使成人和谐发展,就必须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发展的不同可能性。
2.改变教育内容和方式
教育要适应人的和谐发展,就无法避免这一问题的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曾提到过这样一个话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什么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对我们要教育的对象哪些知识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索的。以往我们提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我们又提倡学好外语和计算机。这些都是由于科技理性的影响,使得教育内容都偏重于科技,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感受到有了科技知识,自己就是自然的主宰,可以任意控制自然,践踏自然。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在这不确定的认知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科目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厚,学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等等弊端越来越多。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提出改革陈旧的内容,化繁为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人文和科技精神并重。
而如何教,就涉及到教师,除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有探究性教学、引导性教学、问题性教学及设计教学等。在过去,中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式教学特别是机械式的传授教学,教师处在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学生就是无条件的接受。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只是被动的容器,没有活力、没有创新性等等问题在今天更显突出。为了改变这一单一的模式,新课程改革重新提出了以往被忽视的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教学。
3.改善师生关系
中国有着优良的尊师重道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有着极高的权威,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教导。师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这使得学生自我的个性被压抑,思想僵化,缺乏生命力。学生不敢与教师沟通,惧怕教师,与教师的相处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而现今,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提倡一种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学生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更能与人和谐的相处。
4.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系
人是同时以多种角色存在的,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行、职业、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成绩,甚至以金钱作为诱饵,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使孩子能在“统一”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同样很大。青少年自身思想不成熟、阅历不深,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过于注重穿衣打扮、无节制消费、迷恋网络等。加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做好宣传,进行积极地导向,共同为培养和谐、自由发展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王番等.爱因斯坦教育观述论[J].高教发展评估.2005,(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194.
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应该以“画什么像什么”作为标准和目的,美术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其实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些流行在中国画领域里面的“出自某家某流派”“讲师承”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对学生讲过:“师我者生、肖我者死”;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创作思想,鼓舞和指导出一大批出色的文化艺术大家。艺术表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行自己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得创作出“像某家像某流派”那样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表现。由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
美术作品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艺术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真与善。画好一幅画,需要投入时间、细心与耐心。在这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制、热忱、坚持、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投入了情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艺术创作,哪怕是稚拙的,也特别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作品创作之后首先欣赏作品的必然是作者本身,只有符合自己创作意愿和思路的作品才能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把画之美与他们体验到的美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行为变得更为完善,高尚。而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又能改善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能发挥其不带强制性、功利性的特点,以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以审美的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当我们欣赏到敦煌壁画时,会赞美古代画工的匠心,为祖国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当我们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时,看到圣母抱着小耶稣从云端徐徐降落人间,她那么和蔼可亲,又那么庄严崇高,她把她的爱子贡献给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我们不禁被圣母为人类献出自己最宝贵东西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所启迪了。此外,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还可以影响和培养人的良好情趣与性格。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当然,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广大的美术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并不断深入社会以及学生中间进行真切的交流,才能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层面。
二、通过艺术的带领与宣泄作用,促进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
我们只要随手翻开报纸,就能看到一则则关于学生情绪失控、行为变态的报道:清华大学一学生危害动物,广州一些高校一年中有多名大学生、研究生自杀……这些类似的报道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在高校中,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正困扰着“天之骄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世界的贫乏、单调造成了心理的变态扭曲,各方面的压力与脆弱心灵的矛盾而导致内向——孤僻——冷漠——封闭,使有的学生缺乏热情与激情,从而不能产生对更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一张纸一支笔或者仅仅是看看展览、看看画册等,都可以实施美术教育的功能。下面从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这两种艺术活动探讨美术教育的作用。
首先,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情感带领作用”。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其形式美感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沸腾、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有潇洒飘逸之感。反之,一幅枝叶错落弯曲、小鸟孤独高傲的山人的“水墨荷花小鸟”会让你心境深沉、愁肠郁积。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画面带给学生“知音”般的感受,情感情绪自然被艺术作品所带领,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此外,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思想感情因素的带领作用。众所周知,我们读文学作品,会被作者的观点、主题思想所感染,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还非常根深蒂固。同样,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带领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许多美术作品,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比较政治的题材”,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是如何去表达人与人之间朴素真实的感情、如何鼓舞人们的斗志、如何激起无限的爱国情怀的?那些美术作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积极向上的意义。且看当今的学校,一些日本漫画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不仅仅那些日本卡通漫画特有的“美的形式”成为学生某种审美的追求,更严重的是画面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价值趋向等直接影响了学生。这些漫画里的许多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价值趋向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有关教育专家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美术作品的这种“思想、情感的带领作用”,充分、及时地给我们的被教育者更多具有积极、健康思想与人格导向的美术作品,能对学生的思想、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其次,美术表现过程对于表现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一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一些宣泄的字眼,或涂画一些杂乱的形象等等。这一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达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特别快,有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诚然,美术表现是提供个人宣泄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的山人就是发挥了绘画的宣泄作用的典型之一。他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极其痛苦无奈的日子里,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艺术表现,使心中压抑、怀旧、抗争、无奈、不满与憎恶等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革命家廖承志同志也是利用绘画艺术的宣泄与调侃让自己度过了艰难的监狱生活的。在欣赏我国台湾著名的漫画家几米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无不在感慨这优美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慨艺术对生命的健康与生存的积极意义。
美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大学生有相当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对学生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他们能在课余参与一些带娱乐与审美趣味的美术实践活动,往往能消除大脑及身体的疲劳,减轻精神的压力。这样,将会大大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放松,并使他们的性情得到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当今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艺术这一精神工具,为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做长期的努力,因为艺术的这种影响作用是连贯性地实施的。
结语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实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道”不仅仅是艺道,“业”也不仅仅是艺业,“惑”也不仅仅是对艺的思索与困惑。自古以来,学艺必先修身,美术教育应该充分运用它独特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渠道的教育途径,紧密结合时代,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努力促使学生情商及智商的双重提升,使学生获得接受美、排斥丑的心理定势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愉快、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诱导。它如微风细雨,渗透至人的心里、情感、智力各领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吴正斌.南方的风.广西美术出版社.
[3]张欣武,刘卫华.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出版社.
本文对陶行知的幼儿园教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与影响进行了简单介绍。
幼儿教育 陶行知 和谐教育
一、何谓“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首先指的是学校内部关系的和谐,即学校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师、学生、教职工等之间的关系和谐。其次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家庭教育配合、协助学校教育的完成,促进学校教育效果的发挥。
最后是社会教育的和谐,即,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教育的参与者,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平等的,都应得到尊重。
二、幼儿教育中的和谐教育思想的应用分析
和谐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广泛,真正将和谐教育思想融入幼儿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做合一的和谐教学模式。“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是和谐教学的重点。这一和谐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挑战,肯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年龄较小,思想等都不够成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以自己的思想约束幼儿的行为,让他们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也是对幼儿的不尊重。教学做合一的和谐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幼儿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比如在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询问幼儿能否理解;在教给学生某一个新字时,询问幼儿是否掌握。
而且,教师一定要给幼儿足够的动手尝试的时间,比如,让幼儿自己动手捏橡皮泥,自己动手画画创作,自己编故事,这不仅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师,走进自然、社会,将所教所学灵活运用于实践。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倡导“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死读书、读死书,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幼儿的上课时间较为自由,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进自然,去认识自然中的花、鸟、虫、鱼,这种直观的体验,会让学生记忆犹新,激发他们创作、想象的能力。
生活即教育的和谐育人环境。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幼儿园也应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和谐育人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思维、理解等能力还有所欠缺,如若只是单纯的给他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教给他们什么是ABCD,什么是数学图形,有些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如若将教育与生活中的点滴相结合,则会使教学变得容易。比如,让幼儿去统计自己家里的亲戚人数,幼儿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数字。同时,在生活中,也处处都有教育。比如课堂上,有两个学生为了争抢一个游戏而吵闹,教师可以教给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做游戏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则。
通过篮球、筒子等实物可以教给学生如何辨别物体的形状。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教师要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和谐的育人环境,可以让幼儿快乐的学习,在生活中学会新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爱满天下的和谐师生关系。“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真心诚意的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倾尽全力教育自己的学生。
幼儿年龄小,内心敏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表情变化,都能十分明显的感觉到。幼儿对教师充满着崇拜、信任,教师要努力加深这种崇拜与信任的感觉,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变成朋友。教师对幼儿全身心的爱与关心,他们都能感受到。
有的幼儿学习成绩差,接受能力慢,教师一味地责备、甚至孤立他,只会使他更加受伤、自暴自弃。有的幼儿还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改变他,他一定也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
幼儿的自制力差,往往会有些错误,作为教师,应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的求全责备,而应多鼓励、表扬,促进他们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和幼儿相处,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将自己变成小孩子。
教师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各项表现,只会使得幼儿与教师的关系越来越远。想要真正了解幼儿,只有将自己也变成孩子,学着用幼儿的思想来考虑事情,来设计教学内容、游戏等,这样课程设计才能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师生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和谐的教育思想的应用,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践行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尊重幼儿、爱护幼儿,不仅教授给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爱与指导,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 现代化教育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它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是教育的目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以升学应试为唯一目的,这种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见分数不见人,使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应试教育是以“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挑选”这种教育功能理论为其理论依据的。素质教育是以“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发展”为理论依据的。现代化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满结合”为目的以“教育具有发展与挑选两种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发展”为理论依据。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
和谐教育要求是教与学始终统一在和谐的整体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幼儿是主体,幼儿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近几年的研讨过程中,让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切入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了和谐的教学环境
现在,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较难集中,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没有摆正幼儿在教与学中的位置。教学方法,知识的呈现方式陈旧,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认知规律。而是只把幼儿看做是无底的木桶,一股脑地往里灌、挤、压,直到塞满为止,但总也塞不满。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就要端正我们的教育观念,把幼儿的学摆在第一位,教师始终要思考,幼儿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学习的重点在哪里?从幼儿的认知规律看,幼儿的认识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亲自经历了这个认识过程,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作用,才能把知识学牢、学好,直至真正掌握。而要实现这一途径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组合教学。现代化教育媒体,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意识。
如在数学教育活动《破译密码》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就首先利用课件展示现象(出示未被破译的密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此时幼儿产生好奇,头脑中自然会想密码会是什么,从而通过探究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再来解决问题(要求幼儿读密码),进一步发现感受数字变化的规律,最后让幼儿总结出可以用念读法发现物体间的排序规律。
这种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现象──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的思维过程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电教媒体,无须教师多费口舌,研究的对象通过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发人深思,而幼儿始终是舞台的操作者,改变着舞台表演的对象,唤起了探究的欲望,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再如:大班科学活动“雨的秘密”(如图1)
(图1)
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研究处理好把重点放在幼儿怎样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上。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呈现的多样性上下功夫,认真完成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创设出激励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幼儿的主观因素。让幼儿的大脑动起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增长能力。如果做到了这点幼儿也就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好学了。
2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的反馈方式,突出了教与学中的幼儿的学,创设了和谐的反馈环境
专家们曾经说过:“一节好的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关键是在于幼儿学到了多少,真正掌握了多少,这也反映了是否真正把幼儿的学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们总是要设计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种调整越主动时间越早,幼儿的收益也就越大。而现代化教育技术提供了多种信息反馈的方式。其特点是信息反馈速度快,表现形式丰富。CAI辅助教学软件很容易实现一问一答的反馈方式,幼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情况,对不清楚的问题再学习;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评价,提出意见与建议。
如:在中班数学活动《认识序数》中,教师设计了幼儿练习这一环节,在课件中制作了一幢美丽的五层楼房,让幼儿按照要求将五只动物送回自己的家。这时幼儿可操作鼠标,将小动物一个一个送进家,如正确,小动物就会高兴的说:“谢谢你,这是我的家”;反之,小动物就会说:“再想想,这不是我的家!”幼儿不仅掌握理解了—5的序数,教师也即时了解幼儿学习的效果,创设了和谐的反馈环境。再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分类”,在课件中设计“形状分类”统计图表(如图2)。幼儿进行操作,每填写完一张图表,如果正确,图表就消失,出现可爱的娃娃笑脸,对幼儿进行鼓励;如错误,错误的地方就会便红,鼓励幼儿再想想,重新统计“红色”的错误地方。……用同样的方法直至把各种分类统计图表填完(图3)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各种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即时反馈方法,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还会开发出很多好的反馈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反思—调整)的良性循环。
3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是广泛的,是持久的,是受益终身的,而不是在应试教育下的经过教师千百次重复训练下的解题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播知识,更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幼儿主动地猎取知识、运用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很多好的促进幼儿能力培养的途径。
运用电教媒体给幼儿提供情境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大班语言《新龟兔赛跑》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给我的感觉是这堂课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幼儿对着录像进行配音,另一个是幼儿对于故事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幼儿揣摩动物当时的心态、性格,进而用语言灵活表达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录像带的画面构造一个特定的情境、氛围,使幼儿能逐步融入文中,在用自己语言的展现动物性格的同时,也发挥了想象力。在对故事进行再创作时,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给出了多个漫画式的构想,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自己的构想,把课堂气氛推向了。
再比如,在美术《海底世界》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绘画海底生物,但是幼儿对海洋的了解欠缺,如何创作出富有童趣的海底世界的幻想画呢?我就利用多媒体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着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象的清晰,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点拨,幼儿便左右逢源,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了,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这样的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综合力、思维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即动脑又动手,学生的左、右脑都受到了刺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运作,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能。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听觉资料,为丰富幼儿的表象,开拓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视听基础,为创设和谐教育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只要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把幼儿的学真正放在了首位,就可以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国安等编著.《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
[2] 南国农,李运林编.电化教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3] 陈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
通过对尼采哲学思想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伟大的诗人和哲学家尼采曾对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有着不同一般的理解和思考。结合当代的中国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教育,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如何从尼采哲学中吸取精华。结合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状况,理性地完善和谐教育。
生于1844年的德意志帝国的魏玛城的震撼西方思想界的弗里希尼采是诗人和哲学家,虽然他曾是研究古希腊文化的大学教授,但是他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很深刻的。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尼采最关心的问题。在他看来,既然人生的意义在于高扬权利意志,在于创造和超升,成为强者。那么教育应该培养的是创造者。文化的创造者,价值的创造者。为此,教育首先应当造就人格,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成为“完全的自己”。
尼采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思想导师。人生哲学家和人性的解放者。他认为教育活动就象雕塑活动一样。
尼采认为现代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它把人变成了机器,变成了知识的奴隶,金钱的奴隶。听命于国家的奴隶,扼杀了人的生命意志。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曾把现代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比作一个身批五颜六色纸片的骷髅。身上挂着各种知识和信仰涂成的纸片。头上罩着面具,内里是一付无血无肉的裸的骸骨。这骸骨就是失去自我和生命本能的人的象征。现代教育制度的原则是着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第二天性。而扼杀了人的第一天性,扼杀本能和个性。
如此看来,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教育早在尼采时代就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教育是连续的,一贯的。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人的身心的发展特点,个性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知识,开发智力,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既要接受社会所必需的普遍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原则,又要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尊,自决的精神。
那现在所提出的和谐教育完整地分析又是什么呢?和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指教育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制度、教育政策,行政管理、经费分配、教师培训、学生考核等领域是否和谐协调;后者仅指采用什么教育手段去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此,我们仅就狭义的和谐教育作些考察。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
首先要采用和谐教育手段。众所周知,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方式、途径,乃至于教育内容,学校规章、学生守则、师生关系等等和谐教育手段,这请多方面必须统一协调。相互配合,而不是互相矛盾、彼此消长。但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这方面不和谐的现象几乎是到处可见,不和谐的声音也几乎是随时可以听到。须知只有采用和谐教育手段。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而如果教育手段不协调配合,则是难以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来的。
其次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所谓和谐发展的人,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了自由、充分与全面发展的人。这里的自由。指发展的高度;充分,指发展的深度;全面,指发展的广度。只有这高、深,广三个维度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强调指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不是在现阶段就可以如愿以偿的。但应当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不懈追求。这座教育的美丽高峰是可以“会当凌绝顶”的,
在西方,尼采在《不合时宜的思考》1中,写了“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文,在文中通过对叔本华学说的评论。说明自己早年的学生生涯的亲身经历,虽然现在是大学教授了。还能够体察一代学子的彷徨和苦恼。尼采的命运坎坷不平,在他创作的盛期,长期被舆论界冷落,著作无人出版,常常只得自己掏钱付印。他的思想被人视为疯子的语言。没有知音,没有信徒,孤独和冷遇使他痛苦不已。在《朝霞》,《快乐的知识》两书中,开始了对传统道德以至道德本身的否定。在《快乐的知识》最后一卷中,尼采用了一个寓言故事,借一个疯子之口,喊出了震憾西方人心灵的口号“上帝死了”。开始了他对基督教及其文化传统教育的正面抨击。在书中主张“权利意志”,主张人的权利意志高于一切,要对人们进行智、德、体三方面协调统一的教育。以培养和谐的人。
尼采认为,现代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历史和科学知识,而这两者都无助于本能和个性的发扬。在《查拉土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论《三恶》一章,说的是,历来的道德,尤其是基督教的道德,把,权利欲和自私心看作是三种最大的恶行。但是在尼采看来,这不是什么恶事,它是强有力的生命的表现。相反。“自我克制”却使生命的欢乐变成了对犯罪的恐惧。在他看来,人们处处提防,尽力克制自己生命的欲求,造成了身心的损伤,而同情心,基督教的仁爱精神,压制着优秀的个人和独特的个性。使人们事事顾忌别人的痛苦而牺牲了自己的创造精神,自我约束造成了人类的怯弱和虚弱,使人乐天知命,安于现状,柔顺而驯服。
他认为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他的任务要剥去这些假面具,使人的教育处于生存意志和权利意志。恢复人性中的和谐教育。他认为要充分地享受生命,而不应该去扼杀生命的要求。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有刚强的思想,勇敢的精神,要敢于面对生命所必定要包涵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把对抗痛苦和险境作为人生之趣事。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教育又是相关的。
内部和谐即内因的和谐,构成内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必须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才能发挥出其作为“发展根据”的有效作用。我们认为,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指身心和谐、作为完整系统的每一个体,都是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这就是身体(生理)系统与心理(精神)系统:一般的共识是,二者协调统一,身心才会健康。在内部和谐中,身心和谐是最基本的。就象尼采所说的那样,就是身心和谐的教育。尼采常常把这种教育称为酒神精神――狄奥尼修斯精神,也就是丰收之神,古希腊人在庆祝丰收的仪式上往往无节制地狂欢暴饮。尼采把这种充满激情,酒酣醉幻的境界称为酒仙世界。在这时,从人的生命深处升起的狂喜。把所有的清规戒律推倒,人充分地感受人生,并且把一切痛苦,一切艰险置之不顾,生命变成了有堆火焰。向上向上,积极向上。
看尼采哲学,思考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国受中庸之道儒家思想的影响,压抑人性,所以我国长期以来所开展的全面发展教育,并没的抓住“和谐”特别是“身心和谐”这一核心要素,具体地说,从古代到现在,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教育一直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育为了公平起见,要“标准化”,“一刀切”。对于学生的顽皮,不按传统的教育视为大逆不道,更谈不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学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又怎么能谈得上身心和谐呢?80年代以后,虽然逐步重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事实表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同完全达到身心和谐的要求仍有很
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今后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方面还必须作不懈的努力。
我国教育在在情知教育方面,基本上是重知轻情,重情轻知,情知对立,情知并重,而情知交融很少。前几种观点都有碍于培养情知和谐发展的人。只有情知交融的看法,对培养情知和谐发展的人才有积极的作用。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人既是理智的动物,也是情感的动物;然而没有情感的理智是苍白的,而设有理智的情感则会使人莽撞。只有二者的融合统一,人才会有正常的表现。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必须采取情知交融的教育手段,以培养情知和谐发展的人,尼采早就认为,虽然他是教师,他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不应该是高级保姆。教育者应该是一位解放者,他应当以自己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发展自己思想的力量,让学生摆脱教条的禁锢和对种种公立舆论和时尚的追随,抛弃形形的集体观点,成为独立的不要任何服从的个人,即一个完全的真正的自我。这和现代的和谐教育又是紧密联系的。
对于外部和谐的教育,尼采也有自己的理解。尼采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讲到,他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偶像”的合群时期,“否定一切”的沙漠时期,重新肯定的“创造时期”。其实,即使在他的“创造时期”。尼采还是无条件地肯定自我,否定一切传统,否定一切社会约束,他始终站在一个“否定的沙漠上”。从心理上看,他是一个极端的自我中心论者。而且常常有种病态的自大。这使他的一声在发展过程中忽视其他声音,导致了他那种蔑视群众,日空一切的贵族式的个人主义,字命天才,拒绝一切传统和道德,否定一切社会约束。这些都是他一生的命运坎坷不定。著作无人问津,与社会相处不和谐的表现,因此,尼采的哲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他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才导致了他自身发展不和谐的,孤独和冷遇使他痛苦不已,终于在45岁的盛年时由于精神崩溃而失去理智。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影响学生和谐发展的外部条件。其和谐亦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我们必须意识到最主要的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统一,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三者又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目的、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方法,可见这三者是应当保持协调一致的。而这种协调的基础是:教育目的是一个系统,各子目的之间必须是协调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各种内容应当配合适当;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各个方法必须优化组合,只有这三方面的各自小和谐,才会有目的,内容与方法的大和谐;而只有这种大和谐,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协调教育中,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已认识到,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是协调的,才有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但事实表明。在我国,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经常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调教育,是不会有真正的和谐教育的。
这两个方面的“外部和谐”,只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手段,而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要求或内容。要真正地做到和谐教育。必须内外部都和谐。
首先需要师生协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内因,而教师则是客体,所以内外部和谐首先就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学生不必要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中心论是片面的,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支配作用,教师要围着学生的指挥棒转也是片面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着极大的片面性。我们应当正确而科学地处理师生关系;使二者和谐合作、协调共事。为此,我们必须摒弃两个中心论,而代之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论。这样,就可以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来限制教师中心论,又可以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来限制学生的中心论,从而使教师同学生能始终保持相互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的这样一种心心相印、和谐协调的关系。不会出现向尼采一样无法融入到整个社会,一生痛苦孤独失意,导致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而失去理性。
和谐教育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才。从大处说,这种人才参与民主政治,就可发挥政治对和谐社会的支柱作用: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就可以发挥经济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参与和谐教育,就可以使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支柱作用发挥出来。由此,我们通过和谐发展的人才,发挥政治、经济与教育三根支柱的作用,必然就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尼采的时代早已逝去了,重读尼采的哲学,仍然可以从中悟到很多东西。从这些伟大的思想中我们可以吸取精华,构建我们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教育,尤其是和谐教育,避免出现当年尼采的失误,过分地崇尚自我主义,过分地轰毁一切传统,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既造成了自己和社会的不和谐而备受冷落和折磨,又使自己的身心整个处于不和谐的状态,贫病交加,精神崩溃。
我们要完善教育的和谐,使教育内部和外部统一和谐,使受教育者心理和生理和谐,使教育节奏和学生发展规律和谐,使整个社会的教育都处在和谐状态。和谐教育都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也要求我们今后世世代代地追求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传统自由教育的涵义形成于古希腊时期,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三位教育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尽管他们对教育问题的具体论述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一致主张:教育的唯一目的和最高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本身;教育不应该有其他功利主义的目的;他们都反对把教育看作是服务于其他功利目的的手段,认为教育与任何职业训练无关。[1]这种教育之所以被称为自由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提出是以等级观念为基础的,即以自由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在古希腊“自由”即“自由民”所拥有的社会身份和政治权利,因此,自由教育自然也是一种与“自由民”培养有关的教育,它与劳动阶级所需要的职业教育有着质的区别。但另一方面,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把教育当作人的心智的解放过程,并把人的本性作为决定教育价值观的最高尺度。因为传统自由教育思想实际反映的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的需要和愿望,因而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实现,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被认为是达到了最完美境界的教育理念。
但是此种教育思想在中世纪时受到了挑战并开始演变。在被史学家称为“黑暗时代”的西欧中世纪,自由教育差不多背离了传统自由教育的基本精神,而与基督教结合起来成为论证上帝的合理性的补充手段,把理性、人的价值统统置于上帝的阴影之下,人被异化、自由艺术被基督化。
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教育的传统得到了复兴。人们将“自由”视为天性的自发实现,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自由教育被赋予了“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时的自由教育不再是指某一特殊阶层所享有的教育,而是指“(遵循) 自然的教育”,即指那种能够遵循自然,特别是儿童内在自然规律的教育。这一转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现代自由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世纪的自由教育内容变得更为广泛与丰富,因为它把人的教育同自然与社会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例如,经过英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的改造和发展,自由教育逐渐被赋予了“普通教育”的涵义。赫胥黎指出:“真正的自由教育是在自然规律方面的智力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包括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的力量而且也包括了人类以及他们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了把感情和意志转化成与那些规律协调一致的真诚相爱的愿望。”[2] 赫胥黎对自由教育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传统自由教育的颠覆。因为他主张自由教育是贫富和男女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他极力倡导实施一种完整而全面的科学教育并在各级学校设置广泛的科学课程体系。
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自由教育的主要原则和基本主张有所变化和发展。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英国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皮特斯。皮特斯在继承自由教育传统思想的同时也对其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认为:“教育是使人的心灵得到自由发展,它不应该使心灵仅仅限制在一个学科或一种理解形式中。”[3]即主张通才教育,反对狭隘的专业教育,从而赋予了自由教育以“通才教育”的意义,也为以后的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冲突埋下伏笔。
二、现代自由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冲突”
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的基础是职业与闲暇的对立,而职业与闲暇的对立又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可以划分为高级和低级两部分,即高级的闲暇生活和低级的职业生活;与之相对应的便有两种教育: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是上层阶级所受的教育,它尽量远离一切工业的、实用的、专业的事情,职业教育是下层人所受的教育。[4]从传统社会的观点看,它具有狭隘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专业分工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劳动力市场从根本上诱导人们放弃广泛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一般理智能力的陶冶,而专注于分门别类的知识领域,从而使得这种对立和冲突更加明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专业设置。自由教育设置的是“大学科”“大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通才”;而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很细,口径很窄,专业定向过早,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专才”。第二,课程设置。自由教育强调的是哲学、修辞法等自由学科的开设,以促进人理性的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忽视了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三,教育过程。自由教育着重于引导学生智慧的自然生长,而职业教育仅仅把教育视为社会化过程和认知过程,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很少关注道德心理层面,造成教人做事与教人做人的分离。第四,就业择业。自由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因只通不专而不受急功近利的企业主的欢迎;而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专才的市场前景却特别乐观。
三、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自由教育是以“自由”“理性”“民主”为灵魂的教育,只有在自由教育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表现为一个人。也只有实施自由教育我们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人类文明的推动者。因此在我国当前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统领教育的情况下自由教育的实现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快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步伐。
首先要在观念上明确冲突的实质。表面看起来,自由教育与功利主义和职业教育似乎存在着很明显的冲突――甚至经常认为――它们是根本对立的。但从实质上看,它们其实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关注其对立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其统一性。尽管教育界的学者们一致认同“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5],可是随着教育的社会服务性的加强,教育也必须面对人的生存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对功利的满足都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与其说自由教育作为理想状态的教育,是对教育本性的一种呼唤和回归,不如说自由教育表达的是教育的全义、一般性;而职业教育则显示了教育的一种个性,这种个性是从自由教育这一一般性中生发出来的。很显然,共性越丰富,个性就越鲜活,反之亦如此。具体地说,自由教育之根扎得越深,职业教育之叶就越茂盛;职业教育的兴旺发达反过来也为自由教育提供丰富的养料。因此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在冲突的过程中和谐统一地发展着,并不是鱼死网破的对立关系。
其次要确立培养和谐发展的现代人的教育目标观。所谓和谐发展的现代人,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学会: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这样的教育目标,即尊重了人的本性,促进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满足了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除“学会做事”是在职业教育的能力所及范围内,其他三个学会都是自由教育的职能所在并为“学会做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实现此种人才目标的最佳途径是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三要构建主体和主导互动的教育过程。关于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问题,我国当前流行的说法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此种观点看到了“人”,突出了作为人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但是,对自由教育来说,这还不够。因为只有在互动的教育过程中,身为主体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教师传授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从而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而身为主导的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及其发展进程,从而进行更有效的统筹规划,最终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只有通过师生互动,甚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
最后要树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增加实用性强的新专业、拓宽处于塔底的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却依然无法满足现代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职业教育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只重视显性的“专”,却忽视了隐性的“红”(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等),从而使得他们缺乏敬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而笔者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自由教育所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恰当引导其职业意识、培养其职业素质不仅满足了人的自由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真正满足了现代工农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伊莱亚俟.成人教育学的哲学基础(英文版).1980:15.
[2][英]T.H.赫胥黎著,单中惠,平波译. 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159.
[3]皮特斯.教育与教师的教育(英文版)[M].1997:49.
摘要:和谐教育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关键词:和谐教育 班级管理 运用
毕达哥拉斯说过:“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和谐教育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在教育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情感的交流、教师自身的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我校是新成立的一所县城小学,地处城南,属于郊区,在校学生都是工业园区的打工子女及各乡镇转入的孩子们。家长普遍在外或附近打工,大多注重经济利益,轻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家庭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各异的群体。我作为四年级的班主任深知:在孩子们学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体魄健壮、人格健全的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我就将和谐教育运用到我们班级管理中去。
一、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和谐教育的必要性
和谐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永恒的主题。和谐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目的。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在家唯我独尊。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想靠高压手段来管理班级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和谐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施运用和谐教育
在我们班9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他们普遍成绩和品德方面相对较差,通过对我们班级的管理经历,我发现对我们的孩子们实施和谐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和同学之间应该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关系。只有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才会进入教学的最佳境界。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师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在相处中用点头、微笑、摸摸小脑袋、拉拉手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积极了解、关心每个孩子们的愿望、兴趣、爱好等。如果教师能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修养,那么无形中就会给学生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每一位教师都应在一些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本身是良好师德的体现。教师只有用美的行为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信服自己,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才是美的
2、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确定目标,不能急于求成。这是班级管理中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的学生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在班级管理中要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坚持因材施教,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环境。作为班主任的我认为只有经常和班上的同学们多沟通,主动贴近学生的心灵。在学生需要安慰的时候,及时送上温暖。在学生苦闷压抑的时候,及时找他们谈话,驱散心灵的迷雾 ??班会课上,我常常与学生进行互动性对话,以求实现零距离交流。密切关注他们心理,及时预见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每次考试后对全班学生的总结鼓励、个别谈话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为他们量身制定各自的目标,再通过无数次的沟通去帮着他们实现目标。它似细雨,像春风,在抚平畸缺,融化坚冰。这就是和谐教育的魅力,像一把无形的利器,化顽石为碧玉,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