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城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城镇政府责任城市化
长期实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政策导致了我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而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在二元化的社会经济政策强化下,城乡差距日趋拉大。城乡融合与一体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化是城乡融合与一体化的载体——农村小城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角色。
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及影响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进程和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50~1980年,全国城市化率从11.2%,提高为19.4%,30年间仅提高了8个百分点。此阶段,国家以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二是1981~1998年,虽然“城市化”并未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是制度的变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化进程的速度,199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0.4%。1998年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期。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6.2%,2005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2.99%,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存在区域性差异。《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7726个,集镇20686个。全国村镇总人口9.86亿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亿人,占村镇总人口的11.3%。村镇非农业人口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同时,村镇其他方面也发展较快,2005年,村镇新建自来水厂821个,新增日供水能力268.4万吨,新铺设供水管道长度3.99万公里,建制镇、集镇用水普及率分别达84.7%、67.2%。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也取得较快进展,农(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从农村城镇建设与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发展较快,这点从我国2005和2006年全国百强镇的分布可以证实,2005年全国百强镇中,广东省有30个,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9、23、17个,其他省市区只有一个镇进入全国百强;2006年中,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8、21、23、20个。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包括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从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来源构成来看(见表1),农民纯收入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说明东部农民从事非家庭经营,即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较高。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由于外资投入及当地民营和其他经济发展,这部分经济多集中于中小城镇。另外,东部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农民的4.3和3.2倍,其相对差异远远高于平均人均纯收入,这更体现了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城镇化导致关键性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及价格提升,包括土地、房地产等。城镇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从这些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要素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机会也比较多。
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农民生活各项消费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交通通讯、文教及医疗保健方面则更体现出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城镇建设面临着农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威胁。图1是我国1991—2005年粮食产量的波动示意图,图中显示1996—199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高位水平,200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下滑势头一直持续到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而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面积和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而农村城镇建设对这两方面都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城市化会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城市化会导致非农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农业的整体生产经营能力下降。表3的数据能佐证这一趋势,1990——2004年期间,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经营收入的比例从66.45%下降到47.61%,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无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是我国的实践都证明了农村集体经营体制的效率低于家庭经营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过几次波动,但不能归结于的制度问题,而在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情况,国家政策变化是一方面,而更多的是农民面临更多的非农业经营与就业选择,相对于其他产业低下的比较利益,部分农民更愿意从事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业产业进行经营与就业。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部分农民因非农经营与工资性收入导致种地积极性不高,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率过低,结果是大量农村耕地利用效率低。
大规模农村城镇建设对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消除负面影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作为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平台,城市(镇)在其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同时也受到市场化的影响。
首先,城镇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包括提供就业、消费。这就要求城镇具有一定的产业群体。在市场体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消费不成为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生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购买力相对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中,通过培育优势和特色产业,以其为基础进行城镇化建设是政府的一个责任。市场经济是一个依靠自身内部各因素相互调节与作用的经济形态,其中可能会包含非理性的成分,政府对经济事务的间接参与能推进和纠正市场化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其次,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投资需要政府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包括城镇建设规划、公共产品的投资、吸引资金投入的政策等等。最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下,结合主要农产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责任还包括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契机,通过配套其他政策措施,在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配套;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后,会出现许多与发达国家相似的特征,如: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动,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等。根据我国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分析,可以预见,未来可能且理想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大规模、现代化经营。其前提是农村人口的大量下降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规范以确保农村土地的大规模集中。从全国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自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率在1%-3%之间,土地流转只在亲友之间,在小组之内的小范围之内发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不规范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欠缺,导致部分农民宁愿摞荒,也不愿意流转农地,出现了一部分农地被精细化经营管理,而一部分农地被粗放式经营甚至摞荒。农村小城镇建设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城市化,建立合理的农村耕地流转制度与市场有利于有限的农村耕地趋于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有利于经济安全。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农民真正城市化和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与集中。没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居住在城镇,但其行为、生活方式与以前无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生活也可能会面临着一些风险。出于对未来生活风险防范的考虑,对其所承包的农村耕地占而不耕是一种理性选择,机会成本比较小,在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后更是如此。但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机会成本过大。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要趋势,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利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滢,陈柳钦.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与管理,2006.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门漳州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乡风格,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喧宾夺主,抢人视线,导致景观风貌破坏。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人城镇的居民。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区)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乡村管理并重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街。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
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园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规划应包含道路、通讯、水利、供电、供气、防灾、减灾、产业凰区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又要预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并使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能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组织精干的规划编制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使规划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纲领”,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 城镇化 农村成人教育 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9-02
1 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应为城镇和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此,必须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的转型。
传统农村成人教育受高考“跳农门”等思想的影响,存在围绕高考“指挥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与农村生产实际相脱节,因此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不受重视,形式单一,内容空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教育、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本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首先,要树立劳动力转移、转岗的理念;其次,要树立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最后,要树立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排除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确立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
总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就必须大力改革农村成人教育。而要改革农村成人教育,首先要更新人们的观念,要通过各种渠道,如广播、电视、网络、板报、讲座等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要求,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掌握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产生活之中,才能融入农村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建设之中。
2 发挥农村成人教育优势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阶段,农村应采取调整成人教育结构、学校布局、教育内容等应对举措,对大量农民走向城镇及农村转型的教育需求予以满足。
2.1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农村成人教育提出的战略调整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其高速发展必然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2.1.1公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需有较大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
2.1.2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深造的“还乡团”。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一些打工者自我投资学习技术,不少人已成为城镇建设甚至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栋梁之才,走出了一条从农民走向市民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家庭和家乡走向富裕、文明、幸福,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说的“离农教育”,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必须继续对学生进行知农、爱农、为农的教育。
2.1.3要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从乡村农民转变为城镇市民,不仅是劳动者工作对象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而且非农产业工作给他们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的要求,甚至在价值观念上,如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等,也都应该有明显的转变。
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不仅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也要保证物质文明和人的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整套综合的、长期的关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在这里发展的首要目标,不再是物的增长而是人本身的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而这些素质与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各种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教育。
2.2农村成人教育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2.2.1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城镇化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建设对农村成人教育有着很大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在满足农村城镇化服务中,为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做出了卓越贡献,多年来,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人才培训基地,是实现农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要想使农村成人教育更好的为农村城镇化服务,必须采取下来措施:第一,加强机构改革,适应城镇化:第二,创新教育形式,服务城镇化;第三,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城镇化
农村成人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促使农村成人教育的转型与改革,使其快速的有效化、成熟化与健全化。也使农村成人教育真的能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实施良性的互动,才能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成人教育朝着合理高效的方向日趋成熟。
2.2.2推行农村成人教育的转型,深化乡镇农村成人教育的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城镇化的农村成人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国情,因此应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的转型,深化乡镇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以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的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
2.2.3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大教育体系,提高了全镇人民的综合素质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实施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各类教育担当不同的教育任务,普通高中主要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职业中学是培养未来的一线技术工人,以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同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努力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对城镇化进程必然产生基础性的效能。而对于“农民”到“市民”转化过程,特别是对乡镇
政府人员、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各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及在职的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教育,只有在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开放式教育才可能同时满足新世纪成人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它要满足全社会所有有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成员的学习需求。所以,新世纪的成人教育必须具有以下特性:开放的教育体系、灵活的教学管理、方便的学习条件、自主的目标选择、即时的信息传递、创新的知识生产、终身的学习进程、高效的人才培养。远程教育代表了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家已把发展远程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捷径,同时依靠现代网络为终身教育提供支持服务。当这些教育都能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的效益时,我国城镇化的历史重任才会得以快速的推进。
2.2.4制定合乎实际的农村成人教育法律法规,确保农村成人教育得以顺利的开展和实施
近年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积极寻求为农服务的示范性项目,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项目常年疏于管理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技术含量低发挥不了示范带动作用等等,都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一些缺陷,最主要的还是加强地方农村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使其可以用法律的手段更好的发展。我国关于成人教育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出台,有的法规也只是穿插在教育法律中,更不用说农村成人教育的法规了。所以加强法规的健全,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保障。
2.2.5运用国家政策鼓励优秀的专职教师给农村成人教育予以技术动力支持,鼓励社会各行各业给农村成人教育以经费的支持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为“三农”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必须发挥紧贴“三农”的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搞好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建设好管理好示范项目更好地为农服务就有了支撑点与根据地,辐射带动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才有所保障,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需求。各学校应根据本地实际,开动脑筋,办好有特色的示范项目,以进一步提高成教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声誉,靠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样各行各业才会进一步的支持农村成教的发展。
各学校应该选拔懂技术、善钻研、会经营的教师,根据本校实际积极挖掘实施示范项目。重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推广、基地创收服务、家教知识讲座、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两个示范品牌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示范项目建设原则上以校为主,要求技术含量高或辐射性强,经济效益前景好,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当地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意义的失落与追寻:现代教育之转型[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试论终生教育的阐释及其问题诉求[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2.
[3]张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关键词] 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62-4
Study on the Mod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Ma Shansha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s to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pulling for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obstacles in the top-down urban mode, including urban resources shortag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ute urban dual structure, and serious loss of rural production factors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he new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reak the routine, combine with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our province, sum up success stories, and implement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rural urbanization mode, to establish the hub of rural small towns for city and rural towns.
Key words: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 rural urbanization
1 引言
魍吵钦蚧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新型城镇化是在过去城镇化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尊重农民的城镇化意愿,注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参与度,实现农村城镇化。其次,新型城镇化摒弃以往的高消耗、高污染,走一条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再次,新型城镇化首次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注重四化的互动效应。最后,新型城镇化最终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的的全面可持续化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重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以往实现城镇化的路径以城市拉动型为主,加大对城市发展的投入,即在已有的城市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农业生产力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进而实现身份转换,完成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程[1]。在自上而下的城市拉动型城镇化过程中,瓶颈难题凸显:一是,城市承载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二元结构严重等城镇化发展的负面结果不断显现。二是,在发展城市进程中,忽略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利益,造成城市与乡村的非均衡发展,农村空心化加剧,农业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所以,新型城镇化在实现路径上应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就地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集合农村资源,自下而上,创建新城镇。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既要完成粮食核心区的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保障耕种面积,又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在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尊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基础上就地实现城镇化,缓解大中城市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压力,留住农业生产要素,提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2]。所以河南省适合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2 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资源分析
城镇化发展要以自身资源为出发点,既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掌握资源的制约,扬长避短,结合城镇化发展条件、规律,通过政策指导和相关规章制度,内外融合,形成科学可持续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3]。就河南省的发展来说,外部环境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农村城镇化模式是以河南省基本资源现状为立足点,探索适合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首先,农村城镇化基础条件成熟。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承载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任务,又要严守耕地红线,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以不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河南省启动了粮食生产核心区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新建设高标准良田900万亩,并且通过创建农业产业集群和鼓励人们创立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建立适合三农发展的农村合作社,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另外,从2013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15年,河南省投资13亿元建设140个美丽乡村,重点培育宜居小镇、中心村和特色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推行为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其次,农村人口众多。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居多,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已达10 722万人,常住人口9 480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4 441万人,占46.8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 039万人,占53.15%,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9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71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8.03个百分点。从人口数据上来说,农村人口慢慢在转移至城镇,农村人口转移的大头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角度看,河南省仍需要转移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完成城镇化,须将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按此比率来测算,农村至少还需要转移出约2 195万人至河南省现有城镇中,这是对城市承载力的巨大考验,也是对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后要适应很多诸如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考验。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镇的现状是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所以对于河南省来说适合发展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即以农村为中心,借助产业集群及乡镇企业,组织新型的农村经营模式,依靠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化。
3 农村城镇化成功案例分析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农村城镇化是从三农问题的核心部分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农村城镇化提倡农民靠近家乡的方式来实现城镇化,将农村集中发展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实现人、业、地等各种要素的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开始至今,较为成功的农村城镇化或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其中较为典型的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模式[4]。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批试验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是既重要又艰难的环节,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初始阶段,主要是自下而上,提升农业增长,发展乡镇企业,并借助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大量外商的直接投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这种从一开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不仅仅解决了三农问题,也积极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而现有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业的发展,而忽略农村和农业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所以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是值得我们分析及借鉴的。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因主要有:第一,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与澳门,并且在发展的初期,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扶持,使得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极速发展,且模式多样,较为典型的是顺德县的集体经济模式和南海的非公有制经济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产业中,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中国加入WTO后,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后的调整中,事实证明只有形成自己品牌和具有一定市场的乡镇企业才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第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引进外资政策和劳动生产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承接来自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外资的进入,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动力也从外资投资型向以政府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型转变。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当时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也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农村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水平、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来促进农村城镇化,所以农村城镇化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以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探索科学可持续化的农村城镇化模式[4]。4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发展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要保护耕地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所以应当根据河南省基本情况以及资源要素,自下而上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整合资源型行政村,形成特色小城镇,并与大中型城市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生产要素等资源互动,实现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1]。空间发展结构图如图1所示:
所以,积极优化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路径,以产业集群和乡镇企业为核心,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以河南省资源为核心,借鉴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模式,实现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新型道路。
4.1 注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一体发展[1]
城镇化既要有工业化的拉力,又要有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三化”要有机结合。首先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是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5],工业化发展可以为城镇带来大量的企业,产生集聚效应,形成外部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企业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工业的高生产率创造了较高的利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性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利益相对低的农业向工业转移,增加城镇人口,这也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地方政府税收增加,为城镇的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其次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原始动力[5],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农业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工业,也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垫良好的条件,最后形成城镇化。三化不同步所带来的代价极大,例如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初期,工业发展快于城镇化,造成环境污染,城镇空间布局混乱等后遗症。所以河南省在实施农村城镇化时,首先要摆正三化之间的位置以及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形成绿色集约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4.2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实施农村工业化建设
河南省农村数量多,规模小而散,没有形成集约的发展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最为直接的动因,是实现质与量的农村城镇化重要途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应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集中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并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创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园区建设的功能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要为员工以及家属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即在产业园区中建立生活区,完善园区内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生产区、行政区、居民区以及文化教育区,使得园区不仅是工作区,而且适宜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形成以产业导向的农村新社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提倡农民用宅基地置换新社区的住房,享受新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吸引有条件的农民进住新社区。新社区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以及资金流入,为农村新社区成为新城区留下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城镇是融合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化新型城镇模式。
4.3 提倡农村成为双创主战场
发展农村城镇化,要更加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鼓励本地农民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政策,依托当地资源以及个人优势创办小微企业,生产具有特色的产品。鼓励农民进行双创,一是为本地政府创造收入,二是为当地农村解决就业问题,三是,在农村进行双创,既可以有效地对传统农业进行创新,又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衍生,例如景观农业等。在农村新社区的基础上,提倡本地农民根据自有的资源,创办小微企业和贵传统农业的创新,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提升,新社区的市场才有活力,才会缓解本地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率,农民的收入才会相应增加。人们会将自己的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消费提供了其他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市场繁荣,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可以增加新资本品,为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所以,发展农村城镇,要鼓励本地农民参与创业,积极大胆的创新,并为本地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4.4 吸引企业进入农村,提升农业生产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要依赖本地农民创建的企业,而且还要吸纳更多的适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吸引龙头企业的模式有很多种:一是提倡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和农业相关技术的形式入股企I,形成企业+农户新型农村合作社,鼓励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参与经营和管理,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二是,由当地的政府与农村管理者负责寻找企业,帮助农民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率,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释放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要素资源,并且企业的进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市场,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市场销售能力,培养新型农民,进而使得当地的小企业形成规模化,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4.5 以资源禀赋探索适宜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农村城镇化是从城镇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农村或者部分农村存在不同的情况,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农村的资源进行产业化,探索适宜当地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这些模式中也存在较为成功和典型的案例,比如,湖北武当山,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了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并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使得农村城镇化更具可持续性。河南省很多地区也有旅游资源,借此资源发展旅游业,应鼓励农民借助旅游业创建小微企业,为当地旅游业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另外,河南省已存有较为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率,鼓励村与村的合并,使得农业的发展更为规模化。据此分析,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资源,所以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农村城镇化的模式。
5 结语
城镇化的过程看似是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中,实现地点转换到职业转换,最终完成身份转换的过程,但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从农村人口转移的角度来看,河南省的城镇要承载较大的压力才能完成三种转换,很难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目标。但是,农村城镇化的提出克服了现有城镇化进程中的障碍,自下而上,以农民的意愿为核心,村与村之间不断地合并扩大,最终形成城镇,完成了三种转换,农村城镇化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2]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0.
[3] 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大失衡问题[J].经济纵横,2013(9):12-15.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障碍;对策
推进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自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走了一段弯路,城镇化水平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的滞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地阻碍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障碍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
首先,农村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镇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观念的滞后、认识的偏差,致使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失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将一个完整的城镇化进程划分成了两个环节:首先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非农化和城镇化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内涌现出大量作“钟摆式”流动的准城镇人口,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滞后的典型体现。这些人口是居住在农村而工作在城镇的摆动人口,他们“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从长远看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其次,观念认识不到位还表现为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就是搞城镇硬件建设,就是修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摩天楼,为此,一些地方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追求城镇建设的“短平块”,只求形式上农村变城镇,比速度、比规模、比数量,甚至下达“城镇化率”指标限期完成。这种城镇化过程中的“”倾向,严重违反了城镇化发展的有关规律,造成了当地大量耕地被吞食,能源消耗过大,资源日趋短缺,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体制政策不完善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在城乡之间人为地掘出一条鸿沟,筑起了一道“壁垒”,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在这种体制下,城乡之间有不同的税制、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这种种妨碍农村城镇化的体制与政策,在现阶段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有些还在发挥着作用。农民进城门槛高,城镇户口还没有放开,不能自由落户,农民工看病难、子女上学难,他们同工不同酬,不能享有市民拥有的各种社会保障等等,均需改革完善现行有关体制和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产业支撑不力
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离不开农村工业化,离不开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人口的集聚推动产业的发展,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当乡村工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为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要素必然要向便利发展的优势地区集聚。块状经济的崛起,专业规模市场的兴旺,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乡村工业化为乡村城镇化创造了客观条件。可以说,产业的集聚和人口集聚,是农村城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较好,有的地方甚至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这些地区的农村工业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产品结构雷同现象严重,难以辐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集聚人口的功能明显不足,进而影响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搞不起来,反过来又制约了城镇工业的发展。
(四)建设资金不足
资金短缺是农村城镇化的瓶颈,没有资金,城镇建设就难以进行下去。造成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优先的投融资体制,加之城市部门通过财政渠道、金融渠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渠道,使农村资金流向城市,造成了县级以下政府财力严重不足,无力提供符合小城镇建设要求的公共产品。尽管在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社会集资等多元化投资渠道,但由于历史上欠债太多,加之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五)农民素质不高
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就必须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把大批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但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素质都很低,再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深受传统小农文化影响,墨守陈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所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业热情。随着非农部门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相当一部分农民因难以适应城镇生活和工作竞争压力,将很可能会被迫返乡重操旧业,这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极为不利。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规律办事
首先,要认识到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与地域转换同时进行的极端重要性,消除非农化与城镇化之间的时间差,转变“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安家立业。其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流动规律,抓紧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以空间拓展、品位提升、要素集聚、功能增强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不断强化其集聚辐射功能,使县城真正成为县域产业中心、信息中心。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行政区规划调整,加快培育形成一批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中心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其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加强规划管理,避免“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过于分散的小城镇化倾向,坚持节约用地和少占耕地的城镇化建设原则,强化环保措施,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克服重建轻管,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建设能健康、持续发展。
(二)打破旧的体制,调整相关政策,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城镇化
首先,要打破城乡隔离的户籍政策限制。长期的城乡隔离政策是造成我国城镇化滞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必须坚决予以清除。鉴于我国长期执行的城乡隔离政策已形成城市居民的刚性既得利益,加上近年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就业比较困难,一下子完全放开户籍管制将会严重冲击城市社会秩序。因此,目前改革户籍制度只能采取“分小步走,分类推进”的办法,可先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管制,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及集镇落户居住,并给予一切可能的方便,最终实现人口在全国各地自由迁徙的目标。其次,在政策上消除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构建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应坚决纠正“城市保护主义”的政策和由此而实施的对农民工的各种就业限制。再次,结合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相应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可通过立法形式,对已取得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保留一定年限的土地承包权,待保留期限一到,这些人必须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城镇生活的,就要将其承包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以避免稀缺的土地资源被浪费。
(三)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找准城镇化的立足点
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在于繁荣城镇经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选择好的立城产业,立城产业的选择,要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为原则。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应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城镇化的支柱产业。因为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的带动效应强,通过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关联,不仅可以在农村非农化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不降低农业的地位,反而通过这种产业连带效应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带动了产后运输、储藏、保鲜、销售等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村服务业的空间,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发展水平不一,经营环境各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好产业、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通过建立工业园,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集聚人气,进而促使园区周边餐饮、住宿、娱乐、运输、销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工业园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四)运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的重要时期,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当运用市场机制,形成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外资介入等多元投融资体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可通过一系列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如政府可通过给进入该城镇的企业以税收、信贷优惠,对进入该城镇的劳动力、人口免收城建费等优惠政策,或通过增加投资建设某一主导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刺激手段,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吸引企业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实现企业、个人与小城镇建设的“双赢”,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教育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目前,我国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助学,实现办学投资多元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教育中,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培训内容与区域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对农民实行一技一训和一业一训,做到因人而异,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仅要培训农业生产、信息、生物和环保等方面的现代实用技术,而且还要传授市场营销和非农产业的务工经商技能。再次,要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通过教育,引导他们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彻底摆脱愚昧落后的观念束缚。通过教育,引导他们讲文明、讲诚信,助人为乐。通过教育,使广大农民在提高法律素质、具备一定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下,有准备地进入市场,走向城镇。
参考文献:
1、肖秀玲.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问题的探讨[J].探索,2002(2).
一、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三、总结
总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不能分开对待,也不能偏重一方。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夸大城镇化的作用;要注意到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优势。正如主席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必须使它们相互结合,互促共进,形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作者:海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从农民增收的阶段性变化看,加快城镇化具有现实必要性。近年来,城镇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就业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效应。但是,我国的城镇化也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城镇化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将城镇化过程压缩为城镇建设的过程;二是城镇化以地方政府推动型为重点,区域城镇化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城镇化的这两种不良倾向,加剧了农业和农村的资源流失,导致城镇化对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鉴于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要以加快制度创新为关键,注意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科学处理加快改革与循序渐进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姜长云博士
从农民增收形势的变化与加快城镇化的必要性
到2000年为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4年下降,农民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连续3年绝对减少。1997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量中,来自于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纯收入分别占445%和545%。1998、1999、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量分别为72元、48元和43元,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的增量分别相当于人均纯收入增量的1390%、2100%和2120%。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增长速度达到42%。但是,尽管如此,当前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根本改变。
2001年,尽管农民的人均农业纯收入扭转了连续3年绝对减少的趋势,但是,农民的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仍较上年增长622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550%。上述数据反映了当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两大阶段性变化:第一,农民增收难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甚至农村发展新阶段就是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阶段。因为,传统的增收手段(如农产品提价)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已显著弱化;而新的增收手段,如城镇化和结构调整,要发挥对农民增收的显著作用,还面临一系列因素的重重制约。第二,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能力已显著弱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促进非农收入的增长,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
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促进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增加农民到城镇务工经商的收入。二是增加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通过这两条途径促进农民增收,都需要我们加快城镇化。第一条途径与加快城镇化的关系很容易理解。城镇化不仅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拉动城乡消费市场的扩张,从而扩大整个城乡经济的就业空间。在现有经济发展阶段下,第二条途径与加快城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近年来,在乡镇企业增速减缓的同时,乡镇企业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减弱。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将会继续减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和就业吸纳能力的扩张都比较快。1992年~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年均递增704%,创造的增加值年均递增4282%(未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其自身矛盾和运行机制问题的不断累积,由于其运行环境和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回落、就业吸纳能力减弱的问题迅速凸显起来。1997、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连续两年出现了就业人数的负增长,共减少就业人数971万人。1998年~2001年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仅年均递增144%,创造的增加值仅年均递增1339%。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减弱与要素市场不发达、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资本替代劳动加快有很大关系。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例,平均每个从业人员所需资金量(即人均资产规模,等于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之和除以就业人数),1990、1994、1998年分别为092万元、255万元和496万元,2001年增加到681万元。1990年~1994年、1994年~1998年、1998年~2001年间,平均每个从业人员所需资金量,分别年均增加4075元、6025元和6167元。
鉴于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增长继续呈现向东部地区,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四省(以下简称四省)集中的趋势,四省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没有出现回落问题;但由于其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也较快,因而其就业吸纳能力的扩张速度较慢。而在四省之外的其它省市区,乡镇企业不仅增长速度加快回落,其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也继续发展,由此也妨碍了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增长。就总体而言,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增长不快,在四省之外的其余省市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二)只有通过加快城镇化带动乡镇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解决妨碍其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
当前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现有的二元经济格局下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协调整合,难以通过加快城镇化,发挥其对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应该是乡镇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近年来在乡镇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不仅没有提高,甚至还略有下降。而且,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乡镇企业只是略高于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可见,在此方面城乡产业分工进展缓慢,乡镇企业进入不足、城镇企业退出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只有跳出局限于农村或乡镇企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传统思路,通过加快城镇化带动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城镇化与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的现实评价
(一)城镇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积极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对于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78年~2001年,全国新增市镇人口超过2亿人,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由179%提高到377%。到2002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离开本乡到外地从业时间超过1个月)已经超过9000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社科司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在2000年的全国12107万流动人口中,从乡村流出的已占73%,流入城镇的已占74%。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调查,2001年在全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和建制镇的比例分别已达185%、177%、149%和87%。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城镇化推进较快的省市,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经超过35%。推进城镇化所引发的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规模的增长,已经有效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以2001年为例,农民的人均外出打工收入已达3755元,比上年又增加411元,增幅高达123%;远远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50%,未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测算,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劳动者每年寄回家的劳务款就已超过6000亿元。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两种不良倾向及其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往往与下列不良倾向有关:一是城镇化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将城镇化过程压缩为城镇建设的过程;二是城镇化以地方政府推动型为重点,区域城镇化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
上述两种不良倾向,往往是交织发挥作用的。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形成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
1城镇化的资源需求迅速上升,加剧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
分析表明,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和以地方政府推动型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运行机制,都会导致城镇化对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需求迅速上升。当城镇化对资源的庞大需求超过城镇经济的正常供给能力时,城镇政府往往不惜大量举债“寅吃卯粮”,或向企业、农民、下级政府转嫁负担。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类似经济实体的行为倾向,对此略显偏激的概括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资源大量流向工业化、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我国,由于大多数城镇同时也是所在区域的行政中心,“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作用,会强化城镇政府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同农村争夺资源的竞争,从而加快农业和农村资源向城镇的流失。当然,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争资源的竞争,有的是通过在区域财政、信贷和其它资源的分配中争取相对较高的份额来直接实现的,有的则是通过在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中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来间接达到的。因此,至少在局部地区,要防止上述两种倾向的城镇化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
2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进展较慢,城镇化对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变为城镇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但是,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和以地方政府推动型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运行机制结合在一起,还会减缓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进程。第一,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必然导致城镇建设中资本替代劳动现象加快,单位投入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第二,以城镇现代化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因加重企业、农民和下级政府的负担,既可能损害当前的经济活力和扩张能力,又可能危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会妨碍城镇就业空间的有效开拓。第三,追求城镇现代化所形成的庞大成本,会刺激城市政府排斥外来低素质人口分享城镇现代化的成果,导致城镇化过程难以有效转化为城市文明对农村文明的替代和改造过程。第四,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地方政府推动型城镇化会促使地方政府坚持城镇就业高于农村就业的原则,把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出路(即就业安置)作为就业政策的最高目标,忽视面向城乡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性。甚至使就业政策退化为让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政策。由于上述方面,城镇化对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亟待增强。
由于农村人口和就业的城镇化进展较慢,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对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还不强。2001年,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已占农村增加值的672%,但仅占农村劳动力的255%。在中西部地区的山西、内蒙古、吉林、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9省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仍然不足20%。在总体上还难以通过城镇化有效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张,为扩大城乡就业、开拓农民增收渠道提供条件。制度创新是加快城镇化的关键
(一)制度对推进城镇化的现实影响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包括上述不良倾向及其负面影响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因素有关。如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现行财政体制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实体化倾向,为形成城镇化过程中的上述两种不良倾向提供了条件。现有的户籍制度往往是与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拥有城市户口意味着在所在学区接受义务教育,不需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意味着在户口所在城市享受一定程度的就业优先权,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农民工往往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诸如此类的与户籍制度有关福利保障制度,不仅提高了农民变市民的门槛,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也为城市政府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和其它歧视提供了政策依据。因为,在现有体制和福利保障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行这些歧视,可以使城市政府面临的相关压力大为减轻。
在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下,往往存在着按行政级别来界定城镇职能和管理权限的倾向,导致一些在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迅速兴起的中小城市,只能按小城镇或村庄进行管理,从而严重限制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在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时,往往先将农民集体的土地征为国有,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代表地方政府统一行使规划、征用和开发、管理、出让权,从而使地方政府垄断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级市场。加之,由于城镇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上的寻租现象和城镇现行房地产制度的其它问题,城镇房地产价格往往居高不下,加大了农民进城定居和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的成本,因此阻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渠道。许多小城镇“有城镇、无经济”、许多城市有“城”无“市”往往与此有关。现有的城镇房地产制度如果不改变,城镇房地产价格就降不下来,农村非农产业就不愿向城镇搬迁,进城农民的大多数也只能采取城乡两栖的非永久性迁移形式。可见,与城镇化有关的现有制度安排,实际上把已经实现就业城市化的大量人口,排斥在城镇化的大门之外,导致城镇化难以有效拉动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消费需求的扩张。
(二)面向城镇化加快制度创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十五”、乃至更长时期内,能否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关键取决于能否通过加快制度创新,用市场化推进城镇化。
1 与户籍制度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状况,决定着户籍制度自身的创新效果。
从加快城镇化的要求出发,户籍制度创新的关键不在于加快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而在于改革与此相关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2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要科学处理加快改革与循序渐进的关系。
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例,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至少是我们中期努力的目标。但是,就近期而言,对农民进城的就业歧视还难以根本消除,在劳动市场上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的格局还难以根本形成,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缓解。因此,与农民工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宜要求一步到位;过早地要求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可能不利于提高农民进城的就业竞争力,因而不利于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就业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因为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等于提高了城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3.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
科技创新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1]。在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的创新突破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都推动了社会的飞跃式前进,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也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发展。随着近30年市场化全面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我国正在加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新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极其重要标志[2]。新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分工合作大面积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都是以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完成是实现的。本文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为研究基点,逐步来探讨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科技发展和建设城镇化方面起步较早,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为活跃,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早在1867年,西班牙的工程师A.serda首次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城镇化”这一概念,并描述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E.Stiglitz)曾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其研究的手段主要基于研究城镇化的进程与科技人员的数量质量间的关系。
2.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已经有许多成果,王发曾的《构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承载平台》[3]、辜胜阻博士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4]118-126和陈颐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5]138-156等,但对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还限于理论探讨和狭义的零碎研究,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开拓,使研究系统化。
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增长率、科技创新对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难题、科技创新对城镇居民对建设新农村城镇化的信心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概述
(一)科技创新的概述
科技创新就是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上能够具有开拓性,具有不同与于常规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科技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1)高度的探索性、智能性。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人人类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追求的结果,它代表了人类的智能,是人类改变社会的手段。(2)高度的综合性。当今世界,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3)高度的复杂性和密集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走向密集和复杂,无论是高科技公司生产的各种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还是我们生活中所应用的电子产品,都是高度的密集元件综合集成的,而各种元器件的集成无一不复杂,没有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4)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当代科学技术创新,在广度和宽度上的综合,都体现出了科学技术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生活社会的整合及广泛的分工合作,使得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创造研究不断地倾向于知识交叉和学科整合,这也就使得科学技术的创新具有交叉性和渗透性。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涵义,具体来说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城镇为基点的具有高度集聚性的居民的生活, 它涉及到城镇满足居民的生活物质的承载能力以及城镇生活设施的多方面内容,是人类栖居、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进步[6]。三大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城镇化的进程以突飞猛进的方式进行,城镇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各种设施越来越全。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增长, 还应是城市发展状态的优化、提高和扩展。城镇是居民生活、工作、居住的地方,要求交通、通讯等各种功能同步进步。
(三)我国新农村城镇化现状
1.总体水平普遍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多领域合作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快速、稳步的增长,使得我国的各项产品种类丰富、花样百出,而这种带有集聚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分工合作的广泛深入,分工合作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也势必加剧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区域的分布及各种资源的拥有具有较大的差异。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0年,发达省市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如北京(83.6%)、上海(89.1%)、广东(60.7%)、浙江(56%)、江苏(59.4%)等;而中部稍逊,河南城镇化水平为48.1%,湖北为51.2%;东北的辽宁镇镇化水平为53.5%,吉林为49.6%;西部地区相对较小,如甘肃城镇化水平为30%,重庆为45.2%,见图1。
资料同时表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70%~9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0%以上。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成绩明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整体城镇化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科技的创新进步所引发的产业革命, 是推动新兴城镇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也表明, 每次出现的重大的科技革命, 不仅孕育了新城镇的出现, 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得进程[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各个城镇发展特色、快速推进城镇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与我国城镇化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科技创新在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人们对城镇化进程的建设信心间的研究三个方面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增长带动城镇化的增长
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大量事实表明:几乎每一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量发明创造,尤其是大量的具有前沿性的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研究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快,城镇人口数量开始增多,各种大型的手工作坊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比以前较为舒服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又一次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欧美国家的城镇化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8]。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提高,同时,急剧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日益深刻。
以1955~2010年我国创新技术增长率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权威资料为依据(见图2),建立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化建设进程:
从1955~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关系及拟合从图中可见,拟合曲线和实际的数据曲线有很好的吻合,从而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增长能够推动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保障。
(二)科技创新成功破解了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
在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创新,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瓶颈,很好地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由于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交通拥挤不堪问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可依靠先进的创新技术,建设各种各样的交通设施,如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立的环形立交桥、陆续建立的城市地铁等使城镇的交通堵塞现象得到缓解;现在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而在我国,能量供应由电力部门负责发送和传输,随着城镇居民的增多,传统的供电方式日益显现出其弊端,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依靠现代的智能网传输技术,采用以MPLS-TP协议为基础的PTN传送技术,突破用户量大而供应不济的传统供应方式。这些都是依靠现代科技的创新技术来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范畴。图4、图5是1978~2010年我国国家城镇化率和用科技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增长率。
从图5可以看到,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比率日益增长,给城镇化进程注入了科技元素。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确保人们对城镇化进程建设的信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入,各个区域地区间的分工合作更加广泛,城镇人口的数量必将进一步增加,伴随大量人口的涌进,城镇化过程中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增加了城镇人口在生活生产、交通出行、购物旅行等多方面的不便,城市生活的舒适度降低,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9]。而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够增强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信心,使人们不必为在城镇中生活所遭遇的各种城镇化问题感到担忧,这样,将会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将城镇建设成为人们期待的友好型居住城镇。
表1是社会科学机构的一份城镇居民关于科技创新对改善城市的研究调查。在三个主要指标中,在对城市居住的态度上,有85.9%的城市居民对城镇生活充满期望;在科技创新对城镇环境改善上的作用上,有90.4%人为科技能够有效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在为科技创新的态度上,87.6%的城镇居民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
上述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在对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对城镇化建设难题的解决、对人民居住城镇的期望都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步伐。
四、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经过以上研究,深感科技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加快我国的科技创新,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对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加快科技创新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针对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
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上的困难,而这些技术上的困难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将关键技术难题及时解决,才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应组织专项专家研究小组,依靠他们在专业研究领域内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对技术攻关的信心,靠着对技术策略的正确把握,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10]。
(二)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
要采取多种渠道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由于创新技术应用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所以,任何一项创造性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增加了创新技术的研究价值,还会造福于社会[11]。比如激光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应用于工程项目、物理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用无痛苦的诊疗过程医治病人的创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应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研究出越来越多的成果[12]。这样,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在解决城镇化技术难题上,就会多一种技术实施方案,为最优化解决难题创造先决条件。
(三)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增强城镇居民生活信心
由于科技创新知识包含着最前沿的技术和复杂的原理,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具体的科技设计制造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科技知识的应用。所以,应加大对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城镇居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对科技充满期待,增强他们城镇生活的信心。这样会有更多民众感受到科技应用会便捷自己的生活,从而也会更加向往城镇生活,加入到城镇化潮流当中,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环境保护 污染 分析 力度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48-01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可以很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落后、乡镇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都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有扩展的势头。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1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脚步在加快,现在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满足日常居住需求,开始追求居住的舒适性、便捷性、配套丰富性等,于是农村城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1 土壤污染问题
虽然农村已经开始向城镇化发展,但是农村的土地还负担着日常农业种植的作用,由于近些年为了追求产量,病虫害日益严重,大部分的种植土地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及农膜,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草剂,这些剧毒农药的滥用或过量使用,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化肥的使用,虽然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地土质开始恶化;大量的农膜遗留在土地中,很难分解,破坏土壤结构,引起土壤板结。对于平原地区土地而言不会表现特别明显,但是对于新疆地区的种植土地,本身种植面积就不多,土质较差,如果引起土质恶化,土地污染造成的后果就会明显显现出来。
1.2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造成的环境问题
虽然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但是相对而言,农村整体素质还是较低,没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村居民还是和以前一样,随意将生活垃圾任意丢弃和倾倒,导致环境受到污染。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排污系统,没有固定的垃圾点,垃圾多被随意倾到在门前屋后、村道两旁以及田间地头,或废置水塘沟渠之中,不仅影响农村整体环境,还容易引起相关疾病的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养殖业发展存在环境问题
养殖业禽畜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新疆地区,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散养较多,集中养殖较少。这样就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在散养的范围,没有进行人畜分离,禽畜粪便得不到有效清理,污染空气;如果在散养的范围有水源存在,很容易造成水源的污染,给环境造成破坏。有些散养地带牲畜对草地进行严重破坏,养殖者并没有及时进行修补,而是转移到其他地块进行养殖,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这种情况在在新疆地区尤为普遍。
2 农村城镇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原因
2.1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一直以来低效率、低产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粗放型掠夺式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资源消耗不少,但是真正产出的产品却很少,很大一部分被浪费掉,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觉得环境是没有成本的,牺牲环境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都是值得的,这就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存在。另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来已久,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低,这就导致了农业环境问题存在。
2.2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近些年,我们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和完善,但是相关的违法活动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震慑违法行为。尤其在农村,存在很多的监管盲区,导致许多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或者将污染物倾倒到农村,导致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有些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对相关污染企业进行保护,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保执法成本高、环境治理成本更高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加大了环境保护难度。
3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首先完善《环境保护法》,淡化污染防治色彩、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宗旨、增加有关生态保护与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明确环境保护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环境保护基本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农村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实施。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粗放经营方式进行约束。最后针对农村存在执法意识淡薄,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漏洞较多的现象,规定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明确环境管理机构的权责,推进农村城镇化管理进程。
3.2 重视民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在环境立法中,对公众参与的方式,重点考虑民众的参与,获取信息的途径等做出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在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民众、社会团体的意见,制定出符合民众意愿的环境立法标准。这样才能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并且可以在社会中聘用环境保护监督员,对在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和举报,汇聚起民众的力量,一起保护农村环境。
3.3 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人们整体的环保法律意识加强,是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突破口,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要加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采用各种宣传途径,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再次加大舆论监督,对环境保护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违法行为要进行披露,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最后完善、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保护环境自觉性,让环境保护意识深深扎根在农民群众心中。
4 结语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是在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城镇化进程中重点工作内容,毕竟保护环境是关系国计民生,关乎子孙后代的重大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世界瞩目并对人类进程产生影响,根本原因有两条:即速度快、规模大。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0.6%微升到17.9%,30年间城镇化率增长7.3%,年增长率不足0.24%;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92%迅速提升到51.27%,年增长率超过1%,城镇总人口由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到2025年,大约有10亿中国人将入居城市,届时中国将会出现大约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包括23座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在目前,类似规模的城市在欧洲也只有35座。专家预测,我国已进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黄金期。到2030年,大概有3亿多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同时,农村人口将减少1/3以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自此将步入新的发展期、调整期。假使对过去几十年我国城镇化的状况做一客观剖析研判,不难发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快则快矣,好则不好。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半城市化”。
早在2006年,社会学者王春光先生即尝试用“半城市化”概念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他认为,“半城市化”是一个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与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后来,他将这一观点进一步补充发挥和完善,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人们一般认为,“半城市化”这个概念,最能够准确描述和概括当下中国城镇化的真实状貌。大部分的历史时间中,“不是经济嵌入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关系嵌入在经济系统中”。纯市场的独立存在,势必会对社会系统乃至文化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损害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以博兰尼的理论反观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过程,以及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就会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一直被视为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实现非正规就业,有限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而很难进入主流劳动力市场,也难以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有效对接并融入其中。王春光先生具体解释了“半城市化”概念的三层含义:一是城市各个系统之间的不整合不衔接,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市场系统与社会、体制和文化之间的不整合;二是社会不整合,表现为不同城市人群在生活、行动等实践层面之间的相互不融恰、隔绝与排斥等;三是心理上的排斥、歧视与不认同。这个见解,等于是对博兰尼的理论做了注解。美国学者P•H•廖塔、詹姆斯•米斯克尔也曾讨论过“半城市化”现象,含义大致包括三层:一是流入城市的是那些难民,他们根本没有生活机会和希望;二是他们会在城市中长期生活下去;三是他们生活在城市贫民窟里,那里成了社会动荡的沃土和类国家(即暴力滥用)。他们分析道:“半城市化的各种背井离乡的人口,也有可能形成其他一些黑暗地带。现在有数千万的难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苏丹以及非洲大湖地区的永久性的营地里。这些人口密集的名副其实的贫民窟(那里的生活没有机会,没有希望)会自行演变成类国家,成为动荡的沃土”。显而易见,这两位美国学者的“半城市化”概念,内涵所指有着特定对象,与王春光的“半城市化”概念大为不同。王春光先生主要是基于博兰尼的社会整合理论、剖析中国城镇化的不彻底性,主要针对的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的分离、排斥和不融合状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进一步把“半城市化”分析外延框定在市民权、日常交往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其缘由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缺乏完整的市民权(而不是“公民权”,因为,中国的公民权往往被市民权所取代);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经常性互动和交往障碍,与城市社会处于事实上的隔离状态;和城市人口之间存在相互之间的不认同。应该说,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半城市化”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城镇化状态,它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入城农民工人户分离,身份模糊,基本的公民权难有保障,市民权无从分享;农民工子女上学受到太多身份地域歧视及制度性阻障。仅此而言,这种不彻底的城镇化,会从整体上拖滞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并大大降低它的质量。
2.“碎城市化”。
主要指的是要素转移的零碎化。从人口的流动与迁转角度看,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依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姑且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三步曲”:首先是土地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个数由1978年的193座增加到2012年的658座。全国各类建设用地数量持续增长,高峰期每年多达几百万亩,占用的都是优质耕地。比如北京市,本世纪以来,每年城市用地要消耗掉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半澳门的面积。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圈地运动”永无休止,大饼越摊越大。但全国各地存在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怪异的现象,就是把土地“摊”走,把人给留下,因此出现了相当普遍的人地分离情况。用低价“摊”走的土地修造的房子叫“商品房”,可以名正言顺地高价出售;农民用自有的集体土地上修造的房子叫“小产权房”,不能上市交易。规模庞大的“城中村”景观,十分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城镇化特定阶段“只要土地不要人”的事实。其次是劳动力城镇化。数以亿计由乡入城的“农民工”,由这一独特的称呼即可判定,他们的构成十之八九是青壮年男女劳动力。农民工举家迁移,或称“复数迁移”所占比重较小。根据李强先生对重庆、四川地区外出农民工年龄状况的调查,35岁以下的外出农民工占到总数的88%。他的结论是,“外出的几乎都是高能量的劳动力”。而这种没有家庭全体成员参与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迁移,恰恰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主因,也是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一个动因。三是家庭城镇化。由于“只要土地不要人”,“不要妇孺要壮丁”这两个阶段持续时间过长,累积的矛盾过多,以举家全迁亲情团聚为特点的“人口城镇化”阶段会加速到来。作为其伴随物,农村教育城镇化自然会相伴而来,“民工流”之后必将是“学生流”。当然,要素的零散转移或许是基于“国情”,迫于无奈,未必一定是政府当局有意为之。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伤害。它与“半城镇化”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因为要素转移的不同步、不衔接、不连贯、不彻底,因而出现了不真实的城镇化(亦即“伪城镇化”)或“不完全的城镇化”;因为“半城镇化”,这个半化不化的过程即对农民的整体利益构成肢解,构成城乡两头的双重盘剥。“半城镇化”的农民总为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等基本生计问题所困扰、所纠结,但最为伤神的恐怕还是子女的正常教育问题。因为,唯有孩子的教育最最耽误不起。
3.“被城镇化”。
前两条反映的是城镇化的不彻底、不连贯性;这一条体现的则是城镇化的非自愿性、被动性。总体上说,城镇化并未违逆农民的根本利益,迫使他们做出情非所愿的抉择。事实上,大多数农民能够看到城镇化的趋势及其潜在好处,因而对其持欣喜、合作、支持的态度。也有一部分人是在缺乏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稀里糊涂被卷入城镇化浪潮中来的,他们一般持有半推半就、亦喜亦忧、谨慎参与、留条后路的怀疑观望态度。顺则外出打工赚钱,不顺则回家种田养家。在没有可靠经济来源生活保障之前,不肯主动割断与乡下土地的牵连。再有一部分是城市近郊的农民,他们大概是最不情愿“被城镇化”的农民。因为他们是农村的头,城市的尾,城乡好处两头沾,是农民阶级中最滋润、最悠闲、最有机会先富的一个阶层。但恰恰是他们成为城市扩张过程中首当其冲“被城镇化”的对象。“被城镇化”所反映的是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农民、城市与乡村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的矛盾关系。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基本上是前者获胜后者妥协。也有不妥协的时候,则会出现强征、强拆、强迫就范的纠纷案件,甚至引发。也许这是一个无解的悖论,一个无法使矛盾根本化解的二律背反。从“被城镇化”的农民群体的角度看,失去土地,得到补偿,却并未转变身份,并没有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失地无异于失业。便有身份贱卖和权益盘剥的感觉,心理很不情愿。从政府的角度看,“圈地”属于不得不圈。城市人口在增加,城市规模在扩大。满足新老市民日益增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需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城市外延的扩展,是现实的需求,而非政府的主观臆断。问题似乎又还原到“半城市化”状态上来。政策不配套,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不能对失地农民长久的、可持续的生计作出安排,把他们悬在城市的半空,“被城镇化”的农民就会生出“被欺骗”、“被拐卖”的感觉,抵触情绪在所难免,对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李强先生据此提出“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的见解,颇具说服力。“被动城镇化”往往非民所愿。政府有动力,农民没动力,肯定是不行的。怎样实现从被动城镇化为主向主动城镇化为主的转变,乃是政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大致包含三部分内容,针对的是不同的教育对象:一是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是转岗就业再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类劳动技能培训和城市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教育;三是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先生曾讲,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不仅只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上,“从根本上说,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其实是一个社会最现代部分和最传统部分的差别。”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消除城乡隔阂。所谓城市化,实际上就是一次从文化价值观念上消除城乡隔阂的革命”。“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将农村纳入现代化进程中,而不是让城市文明被农村文化所吞没。”那么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到底带来哪些影响?怎样估价它的利弊得失呢?
(一)“乡土化”与“城镇化”之争。
城镇化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契机。我国教育不公,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而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则主要表现为硬件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师资质量的差别上。专家学者对此已经有了相当充分地研判论证。但对如何消除教育不公,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却见仁见智,看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乡土化”和“城镇化”两种模式之争。“乡土化模式”主张,农村教育当以服务农村建设为本,课程设置以及所有教学过程,都应紧紧围绕农村实际,基于当地生产、生活需求,培养学用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到,再到现今的教育理论界,这种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理论家,农村学校首先培养农村建设人才,天经地义。因此,他们大多持有立足乡村办好农村教育的理想,不情愿、不希望城市风气熏染乡村生活,正如不希望农村孩子因为读书而逃离乡村以至厌恶和排斥乡村一样。早在1926年,大教育家陶行知即撰文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成穷的,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成弱的,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必把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无独有偶,与中国国情十分相似的近邻印度,也有过类似的对乡村教育可能被城市化的不满和声讨。甘地总理曾经对现代学校教育有过言辞激烈地批判:现代教育不能使年轻人学会任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对农业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心底蔑视自己父辈的职业。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断疏远这种环境。对于故乡的生活,他一点儿也不感到有诗意。村庄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处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近年关于振兴农村教育的理论著述中,有一批成果的思想内涵目标设计与上述观点相吻合。面对城镇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他们主张要脚跟牢把,意志坚定,排除万难,重振农村教育秩序。硬件上力争达到“同城待遇”,但农村教育一定要姓“农”,教学内容上应与“农”字关联,办学场地上一定要在乡不在城,近农而非离农。“城镇化”模式主张,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原则,农村教育应该让农村学生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接受先进的城市文化,体现城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无差别性。在城镇化背景下,则要强调“离农教育”而主要不是本土教育,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有人则认为,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模式本来就是单一的城市化模式,表现为城乡学校课程、教材、高考试卷等等的完全相同,且都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并未反映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到底为城为乡。但近年的研究则给予城镇化新的内涵,认为,迅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把农村教育既有的秩序打乱了,农村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大变化,就是生源大量流失,学校没学生可教。突出的矛盾不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是给谁教、有无学生可教的问题。“人走不中留”,学生大多是流向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学校,农村校变成了“空壳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变局,他们主张,要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使农村教育的主阵地由偏远落后的乡村,逐步转移到中心镇或县城镇。这种性质的“城镇化”,首先就是指农村学生进城。因为它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流的总体路径及流向相一致,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有好处。
(二)教育获得的代际传递模式的偏移。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的布迪厄和英国的伯恩斯坦、迈克尔.扬,通过对教育如何以语言、价值、知识、习俗、性情倾向等来确保文化的再生产,进而实现经济的社会等级结构的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得出结论,以学校为主要代表的教育文化传递结构并不是文化公平和中立的传递者,它们在传递、再生产文化的同时,也再生产了不平等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关系,并因此维持和再生产了社会不平等。布迪厄曾提出了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后来又补充了符号资本,作为对前三种资本的认同)构成的著名的三种形式的资本理论。他对文化资本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并可以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以制度化。不同的阶级或阶级集团在文化资本的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因而,这些不同阶级出身的学生在学术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即学业成就)也是不平等的。“在剔除了经济位置和社会出身的因素的影响后,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学术成就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出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文化资本对后代影响的基本路线,是从父母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存量开始,然后步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一样凝聚着社会不平等,但比较而言,前者的传递作用更具隐蔽性。布迪厄不仅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显性的和隐含的关系,指明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存在巨大差异,并认为这种不平等传递的被人们都视为理所当然、心甘情愿接受、却大大“误识”的隐蔽方式,乃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而且指出,由于“惯习”的存在,处于劣势资本背景的学生会出现对全然外在的、陌生的符号的适应困难。詹姆斯•科尔曼关于教育不平等的论述,特别关注代际家庭背景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既有成果予以综合与扩展,提出了一个多维度解释代际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的理论框架。他把家庭环境或家庭资本区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式。物质资本是由物质领域的变革所创造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力资本是由人的变革所创造并给人们带来能够以新的方式行动的技术和能力;而社会资本是由人际关系中的变动所带来并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便利。他特别强调社会资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与人力资本所指涉的个人特征不同,社会资本所指涉的是人际间的交往和联系的特征。科尔曼还把社会资本作了进一步的区分,以阐释这种形式的资本对教育成就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再生产理论”和代际资本传递理论,都是在探讨导致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的关联因素。如果把这些直接的或间接的、自身的或外在的、先赋的或后致的关联因素统统称之谓不同样态的“资本”,那么,谁拥有的这些“资本”越多,谁获得的教育机会及学业成就也就越多。这些“资本”又可以称之谓学生的“教育背景”。《科尔曼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是令人诧异的:影响美国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学业成绩巨大差异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设备和课程上的差异,其次是教师素质上的差异,最重要的乃是学生的教育背景(即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结构因素)上的差异。如果今天我们去做类似的城乡学校对比调查,也许能够得出近似的结论。对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真正影响他们学业成就和发展机会的,往往是他们的“教育背景”。“教育背景”的优劣,决定了他们获取“社会资本”的多寡。笔者以为,教育城镇化的意义正在这里:它改变不了过去,可以改变未来;改变不了家庭背景,可以改变教育环境。学生由乡向城的流动,意味着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主流文化、主流社会、主流教育阵地流动,其结果将是教育获得的代际传递模式发生革命性偏移:由农民向市民、由乡土文化向城市文化,总之,是由传统向现代偏移。它的可能的消极面,是农民子弟的离乡离土导致来自父辈的农业劳动技能、经验、价值观等涉农教育内容在代际传递中的流失;但它最大的好处是,在社会变迁中,在文化再生产中,农民子女未来的职业身份、社会层属等不依“农”字号“家庭背景”而完全复制、世代复制。教育的区位流动,有望导致社会职业与阶层的流动。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农民对于乡校衰落城校兴隆学生向城大量流动现象所持的默认、赞成态度的多,而持抱怨、抵制态度的少的原因。一种可能的逻辑假设是:社会流动可以增加农民子弟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存量、进而改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境况。
(三)城镇化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提供了契机。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我省现有建制镇从人口来看,大多数在10万人以下;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性城镇占一多半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我省大部分乡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乡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在我省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乡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我们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镇(乡)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各干线公路沿线集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二)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镇,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要采取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乡镇企业在城镇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对城镇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是主体。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要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发展 调整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级财政在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并通过加快城中村改造、迁村并居、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城镇化率突破50%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启动我国农村市场,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推动农村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表现出的如建设分散,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合,管理落后,缺乏区域特色等问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和谐稳定的重点。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规划布局不合理。规划是建设发展的总纲,而长期以来各地普遍对农村规划重视程度不够,村镇规划编制层次低,规划覆盖面窄,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不强。此外在一个地区或区域范围内,乡镇的面积、人口差距较大,乡镇驻地之间的距离分布不合理,影响经济发展有效覆盖面,资源浪费,建设重复,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缺乏鲜明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仍然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需要进行长期建设,而仅仅依靠并不充裕的财政收入,很难实现资本的大量连续投入。农村公共卫生、农田水利、水、电、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交通、建设、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三是产业发展不足。较多的农村地区仍然传统农业比重大,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经济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形成产业集聚。传统农业发展缺乏鲜明特色,不能形成有体系的规模产业。而已经兴办的非农产业,大多也是低层次、低水平项目,缺乏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聚集和辐射能力较差,经济发展缺乏支撑和活力。
四是管理水平落后。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从执政者的角度制定管理政策,没有从农村和农民的角度考虑发展和管理,很多时候违背农民本身意愿。还有一种常见情况就是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不足,甚至一无所知,对建设和管理不接受不配合,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得以发挥。再加之乡镇规模不合理,人口分散,管理方式落后等,导致乡镇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建议
(一)优化布局结构推动城乡整体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设计规划。在当前交通、通讯发展迅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趋紧密的形势下,应适当对一些区域面积较小,经济发展缓慢的乡镇给予考虑撤并到毗邻乡镇,摒弃传统 “小而全” 的模式,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选择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镇,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形成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城镇圈。充分利用其产业聚集和要素聚集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和经济速度增长较快的优势,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二)突出特色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仍应该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行与原地形地貌特色、原生态环境、原民居特点相匹配的产业结构调整。或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聚集,就地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或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围绕城镇的某主导产业和相关的若干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结合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整体统筹农工、销售和市场环节,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广开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政策、行政、社会秩序和人文条件上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根据市场经济下资本的流向规律,采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将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公交、路桥、公共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推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对于土地收入、财政性投入、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的资金要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合理使用于最需要的项目上,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推行其他金融投资模式和政府特许专营的方式,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转变观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要改变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是盖几栋房子刷几面墙的“政绩”观,切实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考虑发展问题,相应政策措施的制定应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具体政策的执行管理需要精细化,如很多农村新居已经建成,表面看起来焕然一新,但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农民迫切需要,但却不能显现“政绩”的隐性问题却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农村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支持,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对政策的认可和向往,要让他们知道政策制定的根据、发展的蓝图和实现发展的可能性,发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信心,充分发挥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五)深化配套改革保障农村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
改革土地制度。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土地承担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在逐步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条件已基本具备,应在对农村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形成农民将拥有的农村土地市场化推出渠道,能够分享到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推出时的收益,减小农村城镇化建设阻力。
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要和土地制度改革相应协调联动,一方面放开户籍流动的政策限制,消除户籍差异带来的身份差异,以及在教育、养老、失业、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使农民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打破城乡分割,提高农村征地补偿达到同级城市的参考标准,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跨地区流动就业,向各类城市、向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减少农民数量。
改革农民就业体系。一方面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空间,为农民务工提供更多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就业市场,做好就业的培训服务工作,为务工人员提供低廉有效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促进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
结束语
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农民要变成居民就要尽快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农村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稳步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速全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2] 张进,常红晓.《“三农”变局》[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3]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