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技术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核技术;电子技术;主动性
引言
随着国家工业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一般的化学能源是有限的,国家急需开发新能源,而风能的开发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极不稳定,而核能源则可以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因此,伴随着核电技术的开发与进步,国家对高素质的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培养应用型的核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随着核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各种核探测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各种核仪器是目前国内很多核仪器厂的重要任务,对掌握基本的电路电子技术的核专业人才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修正,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一、电子技术在核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有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辐射剂量与防护、核电厂安全运行、反应堆热工分析、传热学、核电子学等。从开设的主要课程来看,对于培养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这个目标,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开设的课程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理论性的课程占大多数,而应用型的课程占的比例偏少。其中虽然开设核电子学专业课,但对于其专业基础课电路电子技术等课程,课程的课时数明显偏少,并且缺乏相应的电路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而课程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项目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大部分学生觉得要真正学会电路电子技术存在非常多的困难,目前,高校电子技术教学中,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多媒体PPT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再利用有少部分的验证性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学生被动地死记各种解题方法,而缺乏对复杂电路的分析的过程训练,使的学生不会灵活应用知识点,从而使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脱节,造成学生缺乏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掌握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电路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半导体器件、各种数字芯片、基本单元电路与电路的基本计算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方法与分析电子电路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仪器设计开发方面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电子电路课程中电路的基本类型多、且相互知识点结合紧密、对学生的分析电路的能力要很高,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电路、设计电路的能力提高帮助很大,而在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核技术应用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核仪器与大型的核设备,对电子电气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核仪器的开发与设计要求很高,而电路电子技术是核仪器开发的基础课程,掌握好电子技术,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开发核仪器设备。
三、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能力
3.1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电路电子技术类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对重要知识点,比如基本的电路模块、电子芯片应突出其际电路中的应用、注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应该以分析具体电路讲解为主,弱化基本概念;利用多媒体PPT技术清楚地讲解理论的重点部分再辅助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此知识点在实践电路或仪器中的应用,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2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训练与思考
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新知识点、新电路模块、新芯片等应引导学生多看这部分知识,多看电路的应用和芯片的应用,因为很多新事物都是通过模仿开始,对典型电路应该多看,才能有初步的理解,看的越多,则多这芯片、电路的应用就有更多的积累,才能有个初步的理解;其次,对于具体电路的解题,即分析电路应该多练,做题练习是大部分课程都需要的,应该引导学生对分析解题的训练,有部分学生懒于做题练习,则可以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解题训练,开始可以强加于学生训练,再逐渐培养学生自觉分析电路,因为只有多分析,才能够对电路的结构、功能理解透切;最后,注重学生应该多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能将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当对某个芯片、某个具有典型功能的电路模块理解之后,在复杂电路中出现,才可以迅速理解,迅速分析出电路的结构,通过这一步的技能训练之后,逐渐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学会电路的分析。
3.3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从而和学生所想的能够紧密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分析电路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的知识,应该多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思考的过程,培养自己个人的解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将课后作业中大部分学生的常见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教学中应注重授课内容的条理性,将某个知识点分块进行讲解,同时课件中讲解内容应该有连贯性、顺序性,才能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复习、预习后续课程,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分析能力、为后续的设计电路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总结
本文针对核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中缺乏足够的应用性的课程,探讨加强应用型学科电路电子类课程的学习,对目前电路电子技术中教学的现状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与措施。教学改革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对于核技术专业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具体电路的能力,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顺忠.核技术应用[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10).
[2]常树全.《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创新教育,2011,(27):196.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156-02
核技术是原子核科学技术的简称,首先在军事上获得应用,继而迅速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高新技术之一,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核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在保障国家安全、深化农业绿色革命、促进工业现代化、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类征服疾病的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充分显示出其先进性、不可替代性等独特优势,正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一份公报中指出的那样: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可能只有现代电子学和计算机的应用才能与之相提并论[2]。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设有核技术应用这门课程,普遍将它设置为核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这种设置已不能适应当前核技术的飞速发展、核技术极为广泛的应用以及应用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作者呼吁各高校将核技术应用设为通识教育课程,即不分专业,对所有大学生开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作为一个公民能参与社会生活[3]。
1 核技术应用与国家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4]。核技术因其应用广泛、效益显著,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例,核技术与农业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即核农学;核技术农业应用分为示踪技术应用和核辐射应用,前者又分为在土壤科学、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农业环境科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等,后者又分为辐射诱变育种、辐射保藏与加工、昆虫辐射不育、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以及低剂量辐射刺激生物生长等[1]。可以说,解决农产品的供给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核技术。
科学技术的主体是人,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总之,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现代化建设起着根本性的、关键的作用[4]。在普遍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这一历史使命中,高校担负的部分最为重大。各高校应当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积极主动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亦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将核技术应用设为通识教育课程,普遍提高学生核技术方面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更好地参与现代化建设。
2 核技术应用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能就业,将无法实现其个人价值。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存在多年,原因在于众多高校至今还未走出培养专门人才的传统模式,从而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精神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强[5]。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模式的设计方面,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努力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6];在学科课程的设置方面,各高校要注意适当拓宽范围,既有专业性,又有普及性[7]。
今后核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产生的效益越来越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越来越多的学科发生交叉而且交叉的程度越来越深入,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兴行业。但是在当前,只有那些接受了相关专业教育的学生才能对核技术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非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能从非专业的媒体获得一些片面和错误的认识,以致谈核色变。各高校应该适应今后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从现在起对全体学生开展核技术应用的通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开展通识教育,促进技术和产业发展
如前所述,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科学技术创造发明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科学技术推广传播的决定性因素[4]。从全球来看,我国的核技术应用在技术上有待突破,在产业规模上也有待提升。以辐射加工为例,在前沿应用上我们可能不及日本和欧美,在产业规模发展上我们可能比不上印度等国家[8]。而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若干起公众反核事件,更反映了公众缺乏核与辐射安全专业知识背景,其后果已由不实信息引发的环境舆情事件和社会性群体事件发展成为在公共利益项目中公众价值共识出现缺位的事件,影响层面逐渐扩展[9]。各高校开展核技术应用的通识教育,将有利于整个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包括政府进一步重视并加大投入、民间资本热情参与和公众普遍理解并欣然接受,有力促进我国的核技术应用在技术和产业上更好发展。
核物理学又称原子核物理学,是20世纪新建立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
核物理专业主要通过对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核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并受到相关专业实验的训练,从而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核物理学科各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
核物理专业课程设置有普通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技术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辐射;环境管理;对策
1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现状
1.1辐射环境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由于辐射环境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性,所以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突显出其更加的重要性[1]。近年来,武进区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区各相关部门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建立了放射性同位素转让预审、辐射安全许可证预审现场核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评预审、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验收等规范程序;进一步完善了全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电子档案,对全区182枚放射源和226台射线装置实现了动态管理;建立了对环保分局和各环保所的辐射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修订了全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全区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迈进。
1.2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初具规模
武进区着力加强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2007年成立了武进区固废与辐射环境管理中心,核定3名人员编制,目前该机构已合并至监察部门,2012年成立固废与辐射监督管理科,有1名辐射专兼职管理人员,根据监管要求,配备了2台辐射环境监测个人剂量报警仪,同时要求环保分局和各环保所也配备了1-2名专兼职管理人员,这样在全区基本初步形成了固废与辐射监督管理科负责材料审核、监察部门负责现场监管的辐射安全监管框架。
1.3辐射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武进区核技术利用单位共102家,包括72家射线装置单位、20家放射源单位、8家乙级工作场所、2家伴生矿利用单位,根据省厅、市局监管工作要求,监察部门每年对相关单位均不少于1次现场监管,现场监管记录全部按照要求上传江苏省辐射安全监管网,2010年以来共妥善处置各类辐射70多起,切实消除了区内辐射安全环境隐患,2010年以来全区均未发生任何辐射安全事故。
1.4辐射安全宣传培训稳步推进
近年来,武进区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召开各类培训会议等活动广泛宣传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方面的知识,全区百姓对辐射环境安全的意识不断加强。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全区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内部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监管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辐射管理工作人员上岗和辐射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2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针对辐射环境管理的法规,但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基层监管工作中实际应用较为困难,尺度不好掌握。江苏省人大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环保厅也制定了现场监管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但没有出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如何加强基层辐射安全监管的规范性、专业性等方面缺失相关指导意见,全省的辐射法规、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和评价体系还不健全,致使基层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如无法界定放射性设施、射线装置的分类如何辨别、场所退役是否满足要求的标准,辐射防护设施是否合格的界定等内容。
2.2监管人员明显不足
武进区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长期存在监管人员不能满足要求、监管能力薄弱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日常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武进区环保局各相关单位参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共5人,虽然2015年、2016年组织了20多人次的辐射上岗培训,但是由于频繁的工作岗位调动,许多已取得辐射上岗证的监管人员均不再从事辐射监管工作。另外,根据常州市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规划[2-3],“十三五”期间武进区移动通信、电力设施等电磁辐射项目将在区域内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同时全区核技术应用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将快速增长,辐射环境监管任务将快速增加、监管难度将进一步增强,而现有监管力量也将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2.3O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辐射安全监管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对辐射监管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比例、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都有所规定[4]。而目前在武进区辐射安全监管人员中,没有核技术相关专业人员,同时辐射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辐射安全监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监管队伍不稳定,难以履行好监管职责,已成为制约武进区辐射环境监管工作发展的“瓶颈”。而今后,随着辐射安全监管事权的进一步下放,以及核电等高、精、尖核能核技术的加快引入,与之相对应的辐射安全监管技术难度也将随之加大,对专业高素质监管人员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4监管所需仪器装备缺乏
目前,武进区不具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监测工作只能依靠上级监测部门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同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所需配备的个人剂量报警仪数量也配备不到位,仪器装备缺失难以满足辐射安全监管任务的需求。而且,武进区的辐射应急保障能力也不足,应对突发辐射事故的装备十分薄弱,无辐射应急保障车辆和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难以独立处置各类放射源的突发事故。
2.5辐射安全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
随着国家核技术利用的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核技术利用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武进作为江苏江南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核技术利用的大区,2009年也发生过放射源丢失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公众对核辐射的安全意识逐渐提高,但一些群众甚至是少数辐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的基本知识还是缺乏了解,不是谈“核”色变、恐惧辐射,就是一无所知、盲目蛮干。辐射监管单位的领导和职工对新的辐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也不了解,安全和防护意识比较差,全区整体辐射安全环境隐患依然存在。
3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对策
辐射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武进辖区内辐射环境安全必须加强辐射监管能力建设,重视辐射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确保监管队伍的稳定,武进区虽然成立了辐射环境管理机构,但从人员配备、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对照,差距还是较大的,为尽快适应当前辐射环境管理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应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3.1 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辐射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安全也是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5],所以,必须加强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武进区建立了辐射监管机构并配备了人员,但是机构运行和人员配备与武进区实际的监管需求差距较大,所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应作为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此外,武进区环保局可积极借助环保垂直管理的东风,争取更多的监管人员编制,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真正推动落实武进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3.2强化并细化辐射环境监管工作
武进区环保部门要根据各片区监管工作的需要,配备必须的监管人员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积极协调上级环保部门,有效利用上级部门的辐射应急监测装备为武进区服务,注重人防和技防,从监管技术上重视辐射环境管理,确保万无一失[6]。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核技术应用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备案登记或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经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其他建设手续;二是认真执行申报登记制度,凡是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和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必须依法予以申报登记,切实做到一源、一装置、一设备一档案;三是认真落实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凡是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督促其必须依法向审批部门报送申领材料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运营;四是认真开展辐射安全现场检查,放射源挝灰重点检查,增加检查频次,严格落实管理要求,每半年不少于1次现场检查,其余单位现场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五是认真开展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逐步实现辐射环境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过渡;六是认真执行废源集中收贮制度,使用I、II、III类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督促相关单位在放射源闲置3个月内要及时将废源返回原出口方或生产单位,使用IV、V类放射源的单位,要及时将废源送交江苏城市放射性废物暂存库;七是认真执行辐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对于核技术利用单位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要督促其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切实维护职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八是及时调处辐射污染纠纷,积极参与辖区内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理,消除辐射事故造成的污染。
3.3建设稳定专业的管理队伍
武进区要统筹考虑核与辐射监管机构管理体制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培育、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核管队伍,不断夯实监管基础、增强监管能力,提升全区核与辐射监管水平。要根据全区实际监管工作的需求,合理配置各地区监管人员,保证至少两名持证上岗监管人员,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3.4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目前,武进区环保部门因认识不到位影响辐射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因:一是认为辐射环境污染不像其他污染那么直接严重,公众也没有明显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所以对辐射环境管理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上;二是对辐射环境污染心存恐惧,谈“核”色变,不愿正视辐射污染的存在,也怕公众了解辐射污染的存在,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三是对辐射环境管理内容不了解,由于辐射环境管理的专业性强,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同志对辐射污染机理和防治措施不了解,也是导致认识上不重视的原因。所以,武进区首先要努力提高领导同志对辐射环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全区积极营造辐射环境保护宣教的浓厚氛围[5],增强公众对辐射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其次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辐射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辐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公众对辐射的正确认识[7],同时也可邀请省、市辐射管理专家对辖区内核技术利用单位和监管人员开展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形式,既要体现培训内容的专业性,也要通熟易懂,让辐射环境管理真正成为公众关心的环境内容之一,促进武进区辐射环境管理上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辐射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核无小事”必须牢记心头,切实把“严慎细实”贯穿辐射监管工作的始终,武进区要从行政监管、技术能力两个方面来提升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有效地落实,确保区域辐射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国武.辐射环境监督执法在辐射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及存在问题[J].山西化工,2016,(06):115-117.
[2] 《常州市“十三五”电网规划》
[3] 《常州市“十三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的通知.2007
[5] 张家炜.基层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5):119-120.
Abstract: In order to suiting the requirement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and supply the demand of our school "Higher school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project" which requir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perfecting course modular Settings by difference of professional emphasis,Starting from this situation, with regard to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course of the accelerator principle in our college, we put forward the accelerator principle course stratified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Specific reform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optimizing the course content,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changing the training model, and implementing dynamic choosing stratified system.
关键词: 加速器原理教学;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优化创新
Key words: the teaching of accelerator principle;stratified teaching;the model of teaching;optimizing and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56-02
――――――――――――
基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资助;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助;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1XJG003;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教改课题: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建设,编号:2011CY002。
作者简介:刘林(1984-),男,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从事核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和核技术应用方向研究。
0 引言
加速器原理作为我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技术专业、反应堆工程专业、核技术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核物理专业五个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课程。目前加速器原理课程的教学目前涉及到的两个主要问题:①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所属的专业非常多,涵盖了我院开设的五个所有本科专业,这五个专业本身在其方向上就有所不同,但是加速器原理课程对其授课内容和侧重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容易造成学生好像学得多,学得广,实则没有很好掌握,概念不清,印象不深,没有掌握重点,特别是没有掌握到与自身专业方向相关的一些知识。②需要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相当多,基本涉及到核院所有本科生,而学生以前的基础、学习加速器之前对各门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自身的自学及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参差不齐,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学得好,甚至学有余力,部分学生很吃力,甚至不能完成课程,从而造成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因此有必要探寻一个能解决这一问题,对加速器原理教学起到良好促进效果的手段和方式。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 优化课程内容
在保证整体水平的前提下,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针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有效地选择授课内容。使“多模式、多层次”的培养框架更加优化。
2 创新教学方法
打破统一大纲,材,统一讲授,统一考试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实现由守承式教育向创新式教育的转变,由整齐划一式的培养到注重个人培养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尊重个性,发挥特长,使优等生获得更多时间参与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等生。
3 改变培养模式
层次教学是分类与分层。所谓“分类”是依据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分级,如: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技术专业、反应堆工程专业归纳为一级,适当加大对加速器基本原理公式、结构、组成功能、各方面的应用等的比例的教学比重;将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归为一级,适当加大对加速器的射线与辐射,以及检测防护安全方面等知识的教学比重;核物理专业归为一类,适当加大对加速器所加速的带电粒子,加速器发展历程中的粒子物理学科相关知识的教学比重。所谓“分层”是依据学生水平和程度在各类中再分为A、B、C三层,针对各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4 实施动态选层制
不同的层次教学标准应有不同,“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学生可以根据考试和整个学习情况作出新的选择。虽然每个层次的教学标准不同,但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都要固守一个原则,即是要把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4.1 明确目标,规范操作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工作,第一步找出知识点,第二步以知识点为基点,层层推进,安排出梯度明显的教学内容,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分出层次。对A层学生应设计综合性、理解性的问题,对C层的学生应设计记忆性的、相对较单一的问题。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层:以优良成绩完成加速器原理课程的学习任务,具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基础课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具备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等考前冲刺辅导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B层:以合格成绩完成加速器原理课程的学习任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对专业基础课的掌握要求,并具备适当的应用能力。C层:以合格成绩完成加速器原理课程的学习任务,具备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必备文化基础。分层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有以下步骤,如图1。
4.2 分层次组班,合理流动 分层次组班:对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分析,或入学后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并且根据已往先修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核辐射探测、辐射剂量与防护、核电子等)和选修课成绩作为参考,制定分层的标准,综合学生的有关材料,按照层次要求及班容量进行分班。
合理流动: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调整到同类别相应层次的动态管理过程。阶段流动与平时流动相结合;教师的意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可以通过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在不同层次的流动,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
4.3 合理分配师资力量 具体考虑参与分层次教学的每位教师的优势和特点,安排所带班级,这样便于教师深入全面了解所带级别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利于互动调整。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C层次班,由年轻善于学习的年轻教师带A层次班。
4.4 重视反馈,合理制订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作业、小测验、听课时的表情、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把握分层次教学内容的弹性处理,使教学节奏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5 结语
加速器原理在国内涉核院校开设的并不多,而且很多是针对于研究生,其次对于分层次教学,目前国内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在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等方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3],特别是一些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在本科生加速器原理教学改革方面研究得比较少,国外相关的研究更少。本文对加速器原理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理念除了体现在学校规格和层次上之外,还体现在学科门类和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和对未来期望值的多样性上。以这种教育理念审视加速器原理教学,必然要实施分层次教学以应对院校多层次面的变化,各专业的拓宽、交叉和渗透,受教育者宽泛和动态的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玉芝.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西南科技大学利用地处西部核科技单位密集区域的优势,采用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充分利用联合办学单位的人才资源,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主讲专业课程和指导学生实践,为本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专业氛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西部核工业(科研院所)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实行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在中核集团8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电离辐射计量站(国家二级站)、核应急监测中心、非放环境监测站、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接受“真枪实弹”的训练.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提前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探索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辐射防护与核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内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强,能扎根西部吃苦耐劳,献身国防事业的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近年来,该学科领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973预研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核废物固化与处理、核技术与辐射生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凝练出“核废物处理与处置”与“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两个研究方向,在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
在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研究方向已形成一支“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究团队.团队近年在国家863计划“高放废液分离、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d2Zr2O7烧绿石的高温高压合成及模拟锕系核素的研究”、“放射性石墨高温自蔓延固化机理研究”、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处理处置和环境修复新技术”等项目支持下,对处置高放废物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高放废物固化基材制备工艺复杂、耗时长等技术难题,为高放废物的固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方法.同时,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军工及核电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中、低放废物固化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了中、低放废物先进水泥固化、废树脂固化、沥青固化、低放有机废液处理等工程应用技术,目前承担“山东海阳核电项目SRTF废水处理试验”、“高性能材料RE2Zr2O7的强韧化机制研究”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百万元.在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方向,以李华副研究员、陈敏副研究员为代表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防辐射钡玻璃研制”、“水体及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现场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研究”、“He-3位置灵敏中子探测器研制”等地市级、校级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30万元.
2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方向
目前,全国开设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一共有7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其中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主要培养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方面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侧重于核工程辐射防护人才的培养,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主要培养核资源勘探、铀矿开采及铀矿地质方面的应用型辐射防护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利用局省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四川核军工与核工业的优势资源,建成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科学与技术本科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核废物处理处置、核环境安全、核电子学实验室、核工4个实验室),并依托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自控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理学院的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分中心以及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水处理及污染控制实验中心等多个平台,开展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本专业申报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已获得批准,已于2013年开始招生.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立足四川、面向西部,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辐射防护、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辐射监测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就业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3继续利用多方资源,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学校在专业建设初期就将学校原有相关学科专业人员进行整合.建设初期通过从董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聘请傅依备院士、罗顺忠研究员等一批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充实专业教学和科研队伍.不断引进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设置产业教授,聘请核研究院、核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2013年新聘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夏佳文研究员为国防科技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晓丹受聘为兼职教授等.该专业教师通过到兄弟高校核专业进行课程进修、读取博士学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做博士后研究、进入企业锻炼(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团821厂、中核四四有限公司、中核五四有限公司等同意作为锻炼单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明显得以改善.目前,本专业教研室共有13名专职教师,4名副教授;45岁以下教师11名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6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为在读博士,教师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至少能担任两门课程主讲.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队伍配备整齐.
4坚持质量办学,全面推进专业发展
4.1加强实验室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核科学与技术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加大政策与经费扶持.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始于2006年,先后利用2007年的中央与地方共建(375万元)、2009年国防紧缺专业(约400万元)、2010年灾后重建(300万元)和2011年中央与地方共建(80万元)等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涉核类本科专业教学,注重与学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相结合,优化中心建设,在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建设层次,与研究生科研教学衔接,减少重复建设,突出学校在核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特色.“核科学与技术本科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核技术及应用实验室、辐射探测与防护实验室、辐射环境实验室、核电子学实验室、放射性废物处理实验室、反应堆工程与仿真实验室、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实验室9个分实验室,拥有用于本科教学的高新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设备200余台套.
4.2狠抓教学管理在开办专业之初,学院就制定了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十一五”专业建设方案、“十一五”课程建设规划、“十一五”本科实验室规划等,并成立了学科发展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通过专业管理,对专业特色进行凝练,把辐射监测、核废物处理、核环境评价作为主要专业方向.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已毕业两届学生的反馈信息,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对专业主干课程初步实行国际接轨,用英语对主干课程进行介绍,增开了《核废物安全技术》双语课程.专业教师按专业成立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重点研讨教学方法、课程知识点、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考研、就业等.在新学期开学,就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于上新课、新上课的教师在上课前进行试讲.学院鼓励年轻教师申报教改项目,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吸收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培养学生科研兴趣.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加大人才引进,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外聘高水平教师,使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2008和2011年先后2次获得了“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单位”荣誉称号.
4.3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教研室积极组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校级教学团队”,“核辐射探测学-核电子学教学团队”,建设《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核技术应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校级精品课程,“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国防紧缺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学校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为四川省教育厅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2010年,罗顺忠研究员主编的《核技术应用》获西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优秀教材奖,李华副教授的《核设施退役技术》教材得到学校立项资助,2011年,唐敬友教授主编的教材《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正式出版.本专业2007、2008级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共招收学生122人,两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攻读硕士学位人数共32人,上研率为26.2%.
关键词:核安全;辐射安全;突发事件;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8002
1 引言
原子核内部结构变化会产生不稳定核素,而随之而来的电离辐射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破坏,危及其生命,甚至带来重大的环境危害。特别是当这种技术被用于军事,便是最具威胁性的武器原子弹,其不仅威力巨大,带给人类的更多的是恐惧和阴影。因此,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话题,在世界各国都极受重视。然而核能源是一种新兴能源,利用得当则能体现出卓越的效果,为了保证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取得大众的信赖,世界各国都在针对核技术进行着开发和研究,并且在关于核设施的设计、建造以及后期投入运用和退役等过程里,也都采用了许多相关的技术管理措施,也有着相应的理论形成,以及法律法规的颁布。
2 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的定义
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是一门综合科学,一般将其定义为,核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的各个阶段中,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的各个阶段,为使核技术应用过程中以及其设施运行和退役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对相关从业人员、公众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低至可接受水平,保证其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并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理论,原则以及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总和。如果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分别讨论,核安全的重点是保证核设施的正常运行,并且预防相关事故不会发生,以及事故后如何缓解不良影响,从这三方面对从业人员、公众以及环境进行保护措施。而辐射安全则更多地侧重于通过监测辐射水平、评估辐射效应,以及针对辐射的防护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制定,来保证辐射防护的完整性,让辐射的剂量不超过国际规定的限值。
3 核安全的发展历史
核辐射能够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在核能源发展的最初,核安全便受到极大的重视,在发展初期便确立了许多关于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同时也特别强调从设计和设备多方面的可靠性上来保证核安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核安全的基本原则确立,采用保守设计并且重视相关设备的可靠性,是核安全的基本原则。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厂发生堆芯部分融化事故,该事故表明,当维修出现错误亦或者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果工作人员根据安全系统的设计,而不是错误干预,便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在这一事故后,各国开始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改进人机接口和主控设计,并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高了核安全水平。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被泄漏出来,污染了前苏联及欧洲部分地区。事故由于其反应堆存在设计缺陷,而运行人员在国内工作时也考虑不周到,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这一事故成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影响最深的事故,如何加强安全文化的普及,也成为世界各国加强核安全的重要课题。
4 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
4.1 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应当建设和完善核事故的应急组织体系,并且明确其职责,在发生事故时其应当迅速对其做出反应,从而有效应对突发性核事故。国家也应当建立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核应急组织,包括国家核应急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应急组织,和地方单位核应急组织,三级体系相辅相成,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能,由此对全国范围内的核安全机构进行领导管理。将核应急组织建设落到实处,能够针对核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和后果管理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挥。
4.2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专业人员的素养对于核安全以及辐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其专业水平、安全技能以及管理水平是核安全以及辐射安全的重点。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其工作素养,并且努力树立其工作责任心,从而使核安全和辐射安全落到实处,是降低核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定期对涉核人员进行科普和技术培训以及考核,使其充分掌握相关之时。相关单位也应当确保工作人员必须执行持证上岗,并加强应急专家库的管理,对应急监测救援工作进行备案、存档,以备不时之需。
4.3 重新确立现有辐射设施及核设施设计基准威胁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类型以及数量进行通常意义的安保措施,已成为各国核安全及辐射安全中的重点项目,通常会采取相关设施上锁并设置保安警卫。但以往的安保重点都会选择安全危害以及防治意外照射两方面,然而随着当下形式发生了转变,出现了认为盗窃或蓄意破坏等现象,这是不容忽视的安全因素。设计基准威胁对于实体保护体系而言,是重要的措施,能够防治人为对核材料的破坏以及盗用等现象,让核设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且保护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对于小型民用核设施应当给予更多的科技支撑,确保基准威胁这一课题能够顺利开展。
4.4 对现有核资源进行调查,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
对现有核资源进行调查,掌握该资源的分布状况,并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数据库,对于核安全以及辐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能够随时掌握设施工作现状以及辐射源的动态安全信息,更准确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数据库的建立应当给予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而构建核设施和辐射设施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存。也要调查核O施和放射源,细致而全面地分析出在役放射源、闲置放射源,以及拟退役放射源的种类、活跃度以及保存地点,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实体保护措施。同时建立核资源信息数据库也有助于计算机动态管理的实施,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5 建立全国性核辐射监测网
为了能够实现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动态监控,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自动预警的辐射检测网络是必要的。在建立监测网的同时,也要建立互联的中心数据库,并且是能够兼容常规检测和应急检测的全国性核辐射检测网络,在相关事故的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对事故做出积极的响应。通过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储存和验证相关数据,也能够获取核设施地点的气象数据以及地形数据,有助于及时对不良因素进行调整,同时建立全国性的监测网络,能够在事故的过程中,全程跟踪事故,监视其发展变化,并对突发状况做出积极响应,有助于决策部门迅速做出决策。
5 结语
核技术的发展,核能的绿色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运用到能源、工业、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为人类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却是自核技术诞生以来便不断探究的问题,如何利用核技术,使其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是重点讨论对象。依靠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并且构建信息数据网络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国际合作,让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人类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岳保荣,赵兰才,范瑶华.加强放射源安全综合管理技术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辐射卫生,2003(12).
[2]黄顺祥,胡 非,陈海平,等.反核生化恐怖与大气科学[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
[3]马忠法.韩国核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启示[J].韩国研究论丛,2016(1).
清华大学工学类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软件、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程力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建筑;消防;审核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建筑消防工作关系着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工作对于控制建筑火灾具有前置化控制意义。建筑消防审核技术人员属于公安消防机构专业人员,建筑工程建造图纸设计好后会将其交给审核技术人员鉴定,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才允许施工建造。
1.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概念
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和室内的建造、改建中的消防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耐火能力等级以及火灾危险隐患级别;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布局;建筑内火灾消防的提示语和疏散标志布置;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设置;建筑排烟、通风设计。
2.常见的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问题
2.1地面消防设置
一、建筑消防车道设置
在现行的法规中对沿街总长度的高层建筑只要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是可以不考虑其对消防车道通行的影响的[1]。在以往的法规和现行的法规中都规定中沿街长度在150米到200米之间的高层建筑是需要设置能够让消防车穿过的车道,而有困难的情况下则可以只是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在审核过程中对这一标准的技术审核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建筑内人行消防道设置
在多数的小区建筑设计中,小区下层设计为沿街店面,上层是居民住宅区域,这样的设置并非封闭内院。但是消防规范中对封闭内院的定义是根据建筑物四周是否被围合,而不是通常人们指的内院或天井设置了顶盖。消防审核中规定对于封闭的内院设置人行消防通道,而在这样的小区内实行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实际上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只需要将小区居民疏散到小区内空旷的地面就行了,而不用疏散人群到街道中去。
2.2自动喷水系统
一、末端试水与试水阀装置
在消防法规规定中报警阀不利控制点要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另外其他防火楼层中要装置25毫米的试水阀,并且两者操行性能好、排水性能通畅。而规定实行中往往会混淆末端试水和试水阀的概念,因此会在审核防火楼层的消防设备中技术不当;没有提出每个报警阀都应该设置试水装置的意见;报警阀不利于控制点出的细则规定没有参考意见;缺少针对不便排水的实验的地点,如化学实验室、档案管理场所等地的对末端试水和试水阀装置性能审核的合理意见。
二、 特殊场所的喷头选用
在特殊场合比如人比较聚集的公共场所、医院、养老院以及物品囤积较多的仓库都应该要设置快速响应喷头,因为它的高度感应能力可以迅速响应,在火灾起始阶段就能感应喷水,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但是在消防审核工作中,经常会忽视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设置快速响应喷头,对于设置了普通喷头不能严肃性的提出审核意见。因此审核人员要提高火灾防范意识,理解不同喷头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喷头审核力度。
2.3室内消防装置
一、室内消防系统装置
消防审核意见中对室内消防系统有要求:当公共建筑和厂房对消防设备检修时,不能同时关掉5个以上的消火栓;民用厂房应在检修时关闭的消防水道竖管数量不能超过1根,但是水管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应该关闭不相邻的管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消防系统平面系统图的不了解,会出现关闭超过一根管道或者关闭了两根相邻的管道的情况。因此在审核前一定要仔细分析了水管管道分布图。如果防火系统是塔式设计的话,还应该要有整栋建筑消防安全考虑。
二、住宅室内灭火器配置
按照规定,居民住宅灭火器以及轻便消防水龙头[2]。在高层建筑和面积范围较大的建筑内对灭火配置和配置规格是不一样的。在单层拥有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公共部位建筑应当具配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平方米相应的手提灭火器数量也要跟着增加1件。但是审核人员没能正确理解规范的要求,对住宅室内有公共部位的都要求设置灭火器,这样是不符合规定的。因此消防审核人员要提高审核技术必须要认真理解规则内容。
三、防火探测器与报警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疏散通道的防火卷帘两侧要按照规定设置火灾探测器以及火灾报警装置,并且设有手动按钮装置[3]。在实际消防探测和报警装置安装中往往会出现没有安装火灾探测器或者只是安装了一侧;没有安装火灾报警器或者只安装了一侧,火灾探测器的信号没有和门相连接,因此在探测火灾后,门帘接受不了程序控制于是不能响应;没有设置手动控制按钮或者只设置了一处。
3.结语
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常见技术问题的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消防审核人员没有详细理解相关法规对建筑消防控制要求。所以消防审核人员应该加强对审核法规规定的适用时间、适用对象、适用范围以及相关具体细则要求的学习,了解技术规范的必要知识,同时对消防新型设备的功能进行掌握。如此才能提高审核水平,给人们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长红.总平面审查和灭火设施审核之我见[J].门窗.2013(12)
兰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生态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民族学、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历史文献学。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政治、高等教育学、环境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核科学与技术;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047-01
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核科学与技术应用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氢弹实验成功,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8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厂并网发电,受控核聚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农业生产,2014年我国的核电工程输出到其他国家。我国核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核科学与核技术获得空前的重视和应用,不少人迫切希望了解这一学科,高等学校中也出现了兴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热潮。一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成熟起来并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核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将他们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以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固化起来,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核、认识核、发展核。
核科学与技术涉及原子核物理、核化学、量子力学、反应堆工程等多个学科,学科范围广,知识深度广,编辑加工这类图书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编辑加工这类图书的标准确立,对图书的推广以及国际化意义重大。这里重点介绍编辑加工核科学与技术类图书中遇到的量和单位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ppm, ppb与ppt
ppm,ppb与ppt不是单位,也不是专门的数学符号,而是表示数量份额的缩写字,分别表示10-6 (part per million),10-9(part per billion)和
10-12(part per trillion)[1],即ppm=1×10-6,ppb=1×
10-9,ppt=1×10-12,国际上通常用它们表示浓度。由于核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国际范围的,我国的科学家经常进行国际交流,因此在表示反应物浓度时经常用到ppm,ppb,ppt,但是很多出版物直接将其作为单位来用,直接表示为1 ppm,1 ppb,1 ppt。为了避免混淆,在编加的过程中遇到这类缩写字时应直接将其转换为它们所代表的数值,即1×10-6,1×10-9,1×10-12。
还有一种常见的编辑方式是根据核科学与技术中常见的浓度概念,直接将ppm转换为μg/mL,将数值的概念转化为浓度单位表示。
2 常用的SI单位和非SI单位之间的关系
国际放射性大会对一些核科学与技术类相关单位进行了规范,确定了标准单位,但是在核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而为大家熟知,因此在出版物中经常出现,不能算作错,但是应该在出版物中将其与国际标准单位进行换算,逐渐规范化,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SI单位和非SI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见表1。
3 单位的标准使用
按照国标要求,核科学与技术类图书在表达量值时应使用标准单位的国际符号,但这一问题经常被大家所忽略。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1)单位使用中文而不用国际符号表示,例如直接使用希沃特、贝可勒尔等,而不用Sv,Bq。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于1998年9月28日公布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中关于量和单位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科技类图书出现的单位应尽量用国际单位表示。
2)中文符号与国际单位混合使用,例如Sv・人,万kw等,虽然字面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并不规范,应在语义上协调,可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比较大的量,来替代“万、千、百”等常用语。
3)多个字母组成的单位,遇到组合单位最好用间隔符“/”“・”来表示,而尽量不要多个字母并列在一起,导致逻辑关系不清。
4 常用的特征数汇总
由于核科学与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应用学科,需要扎实的物理和数学功底,在一些文章中常出现表示一定关系的特征数,例如Ra(瑞利数),Pe(贝克莱数),Nu(努希尔数),Pr(普朗特数)等。在出版物中,这些特征数出现时常表示特定的关系,因此组合应用,并用斜体表示。这里对这些特征数的名称进行总结,以标准化这些量的名称和应用。
常用的特征数见表2。
编辑核科学与技术类图书工作对编辑、校对的要求较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深化和调整,未来核科技类图书的品种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大量增加,编辑加工高质量的核专业图书是对编辑功底的考验,尤其是量与单位这样细节性的工作更是对图书质量的进一步要求。
表2 常用的特征数
符号 名 称 符号 名 称
Re 雷诺(Reynolds)数 Pe 贝克来(Prclet)数
Eu 欧拉(Euler)数 Ra 瑞利(Rayliegh)数
Ma 马赫(Mach)数 Na 努塞尔(Nusselt)数
Kn 克努森(Knudmn)数 St 斯坦顿(Stanton)数
Fa 傅里叶(Fourier)数 Pr 普朗特(Prandtl)数
参考文献
2004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为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依法规范地行使出资人权利,决定选择部分中央企业进行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国资委监管的106家中央企业中,纳入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范围的中央企业已达85家。
中国广核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阶段,与香港合作伙伴中华电力公司成立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之初就引入了西方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广核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不断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广核特色的公司治理和管控体系,同志曾予以高度评价“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2010年6月中国广核集团纳入国务院国资委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范围,在此之前中国广核集团就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的号召,于2008年初启动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建设规范董事会的工作,试行专职董事制度,集团给成员公司董事会较充分的授权,逐步做实董事会,完善成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创新,优化母子管控
2008年2月,中国广核集团制定了《改进和完善集团成员公司治理总体方案》,通过理顺集团母子公司治理关系,创新管理机制,改进成员公司治理,以适应集团多基地、多项目、多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首先,根据集团对各成员公司的战略定位、股权结构、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治理。根据分类情况对成员公司董事会进行调整,对于已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实际运作的成员公司,或者是具有可操作性将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成员公司,其董事会原则上由五名董事组成,主要由专职董事长、专职董事担任。
其次,建立专职董事制度。从集团内外公开选聘具有优秀职业操守、很强专业能力、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专职董事担任成员公司的董事,每位专职董事担任三至四家成员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专职董事不在集团公司和成员公司中担任其他任何职务;并且,其薪酬由集团公司承担,不得在任职公司获取任何报酬。
其三,对于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成员公司,要建立股东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分级授权制度,将原由股东代行的职权归还给董事会,在授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成员公司董事会自行决策,不再报集团公司进行议案审议。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做实董事会、扩大董事会授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引导和促进成员公司积极开拓集团外部市场,不断增强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公司发展。
其四,在改进和完善集团成员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坚持效率与制衡相结合、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原则。在实施分级授权的情况下,建立并实行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合理分权、有效制衡的机制,并明确与授权相对应的责任。
集团公司根据《改进和完善集团成员公司治理总体方案》的精神,制定了《集团成员公司董事会管理制度》和《集团成员公司外派董事管理制度》,为改进和完善集团成员公司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自2008年7月起,中国广核集团在集团内部多次公开招聘成员公司专职董事,逐步建立起一支包括专职董事长在内的专职董事队伍,任职公司涵盖了核电主业公司、可再生能源公司、新产业公司和金融公司等集团的主要成员公司,在完善成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集团战略发展目标,促进任职公司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和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风电公司、太阳能公司、核技术应用公司,五名董事会成员中有三名专职董事(含专职董事长)。专职董事在董事会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这三家公司的公司治理规范,业务发展迅速,效益优良。风电公司2007年2月成立,经过七八年的发展运装机容量已突破850万千瓦,公司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维、成本控制等能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奠定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太阳能公司2009年8月成立,2015年底在运装机容量已达147万千瓦。核技术应用公司2011年6月成立,短短的三四年间通过并购整合行业内优秀的民营企业,业务扩张迅猛,目前已形成了以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加速器研发生产、辐照加工服务为核心的主要业务架构,通过资产重组结合资本市场平台,打造中国核技术应用第一股,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央企探索混合所有制道路提供了成功经验。
2015年中国广核集团从治理顶层设计角度进一步优化了治理管控架构,建立集团总部、产业板块和业务单元三级组织架构,并明确对各板块以治理管控为主,行政管控为辅。板块内部以保障安全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为重点,实行超越法人治理结构的管控模式。目前集团已将主要业务划分为核电主业、核燃料、非核清洁能源、金融控股板块及核技术应用、综合服务板块等的“4+X”模式。集团公司将打造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理重心将调整为加强对各板块战略管控及资源配置,实现各板块资源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董事专职,增效公司治理
专职董事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与专职董事的独特性密不可分。
较强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专职董事不在集团公司和成员公司中担任其他任何职务,仅在任职公司担任董事,从而更有利于从客观、独立视角掌握任职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加之专职董事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往往能够和善于从公司战略的高度,充分、妥善考虑任职公司的发展。
充分的履职时间和精力保证。专职董事可以有较充分的时间深入任职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参与项目论证、研阅相关资料文件和分析报表,甚至参加任职公司的重要会议,从而掌握任职公司的经营动态,而这些是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兼职董事难以做到的。专职董事在参加董事会会议前,有较充分的时间研阅董事会议案文件和相关资料,对董事会议案研究得更加透彻,无论是赞同或否决的意见往往都更具有说服力。而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兼职董事,因工作繁杂经常没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董事会议案文件,甚至是在参加董事会时匆忙翻阅议案文件,参会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董事会上专职董事对董事会议案的意见往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专职化制度设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专职董事能够高效履职,除了专职董事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集团公司为专职董事履职创造的良好条件。集团公司要求成员公司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使专职董事能够及时掌握任职公司的重要信息,专职董事要求任职公司提供的信息资料一般都能得到及时反馈,这对专职董事的工作很有帮助。为让专职董事了解掌握集团发展战略和管控要求,集团公司更创造条件安排专职董事参加集团年度工作会议、列席集团战略研讨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重要会议,以利于专职董事在任职公司贯彻集团战略发展要求和管控目标。
中国广核集团在成员公司治理中推行专职董事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但其推行的专职董事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也为其他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