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6: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郭沫若炉中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听力受损弃医从文
郭沫若早年的留学生涯都还是轻松愉快的。单说官费生,生活其实颇优越。不少拿着官费的留学生,衣食无忧,东游西荡。郭沫若本来也可以这样。但1917年起,他有了安娜,翌年又得子和夫,都靠“三十二圆官费”养活,顿时“捉襟见肘”起来。
偏偏身体也与他为难。他去日本,选了学医。可是17岁那年,因伤寒致听力严重受损,原先在高等学校时,教室小,尚可勉强听课,升入九州帝大,都是大课,而“所有讲义都是口授笔记”,让他简直无法学下去。于是想改学文――大概学文基本可靠自修,不必依赖听课。然而,学文的出路较诸学医,何啻天渊之别,安娜就一直坚决反对。
郭沫若急于向妻儿证明,手里握着笔而不是手术刀,同样可以养家。于是,他开始奋力的笔耕。从1919年起,郭沫若便诗名大振,《凤凰涅》《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天狗》《炉中煤》等名作,都已发表。许多人大概以为此时他早已名利双收,但真实情况却大相径庭――名头足够响,然而在经济上、生活中,却每况愈下。1920年7月,他意外收到《时事新报》主笔东荪来信,说几个同仁组织了共学社,拟介绍海外名著,因见过郭沫若零星译过一点《浮士德》,特请他译全,报酬则稿费、版税听其自便云。“我得到这封信时异常高兴,安娜不用说也喜出望外。”当时郭沫若正四顾茫然、不知所措,险些抛妻别子独自跑回国去,找个中小学教师之类的事挣钱。
十年穷困充满屈辱
1920年春,终于跑到福冈访友。郭沫若说:“他来的时候正逢我第二个儿子博孙诞生后才满三天,我因为没钱请佣人,一切家中的杂务是自己在动手。他看见了我那个情形似乎感受着很大的失望。他那时候还年青,还是昂头天外的一位诗人,不知道人生为何物。”回去时,路过京都,与郑伯奇见面。郑问其观感,答以:“闻名深望见面,见面不如不见。”为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次造访的最精彩的一瞬――那是两人无意间一句对诗。经过如下:
“当他初来的时候,我正在烧水,好等产婆来替婴儿洗澡,不一会产婆也就来了。我因为他的远道来访,很高兴,一面做着杂务,一面和他谈笑。我偶尔说了一句‘谈笑有鸿儒’,他接着回答我的便是‘往来有产婆’。他说这话时,或者是出于无心,但在我听话的人却感受了不少的侮蔑。……当时的寿昌大约是嫌我太不清高,太不自重,往来的是产婆下女,关心的是柴米油盐。”
这么逼仄地度日,既受着“有产阶级”的刺激,连亲近的朋友也给以“侮蔑”,以郭沫若的自期,这种生活岂应属于他这样的人。后来他不是写过有名的戏剧《屈原》么?这个“屈原情结”,也是这时燃烧起来的。
就谋个职业论,郭沫若在上海四个月,硬是没有觅着任何机会。之后,连续三次回国经历同样糟糕。这接近十年时间的穷偃不起,不特造成生计的艰难,也深刻作用于他的性格和心理,令他充满屈辱。在这种生活中的郭沫若,开始变得富于敌意,以致“自卑”。
重返日本想“弃文从医”
七年级《天上的街市》:驰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理想的蓝天。
当现实不如意,令人心灰意冷、几近绝望之时,人们便喜欢驰骋想象的翅膀,来描绘心中美好的理想蓝图。东晋末年,战乱纷纷,民不聊生,诗人陶渊明忧国忧民,不满于现实,他怀揣着理想,驱遣想象为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安乐、宁静淳朴的世外桃源,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向往与追求的理想乐园。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也是如此,由于对当时中国现实的不满,他描绘出了心目中的美好蓝图——《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日本留学,和那个时候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思念,有着对理想未来的迷茫。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星光点点的美丽夜空,这夜空触发着他的幽思遐想,让他以审美化的态度与无限的宇宙进行更直接的交流,他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似乎暂时忘却了现实的苦闷,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通过想象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般的想象。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漆黑的夜空,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说不清哪是街灯、哪是明星。诗的开头,作者巧妙地以街灯和明星互喻,随着迤逦远去的灯火和繁星,把读者引入“那缥缈的空中”,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时正当天黑,这是有象征意义的,诗人面对的社会现实,不正处在黑暗之中吗?明亮的“街灯”和“明星”不正寄寓了作者对冲破黑暗势力的那股光明力量的渴望与向往吗?
接下来的十二行诗句中,诗人描绘了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其肯定的语气让读者追随着诗人的想象,模糊着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界限,从而在其中汲取到无穷的精神力量。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作者驰骋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比现实世界美好许多的地方:热闹繁华的街道上商铺林立,摊铺满街,珍品奇物,琳琅满目,商贩吆喝,此起彼伏,来往百姓,怡然自得,好一个热闹祥和的太平盛世。这样的太平盛世,对于当时生活在军阀混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百姓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啊,作者是多么希望看到这幅美好的街景啊!
诗中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街市,更是一幅自由幸福的生活场景:“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在一片繁华的“天街”上,诗人更关心的显然是此间人们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那被浅浅的天河分隔着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还在碍于专制的王母,守着银河,默默相望吗?不,作者运用想象之笔,让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形象焕然一新,让他俩骑着牛儿越过了银河,提着灯笼,闲游天街,无拘无束地共度起自由幸福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颠覆了流传千古的神话,化解了那场悲剧和千年的相思与哀愁,描绘了一幅百姓和乐、安闲、舒适的生活场景,我想这也是当时饱受战乱、生活困苦的中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对幻美的追寻,反衬出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更寄托了诗人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期盼,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
驰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理想的蓝天,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千百年前的诗人陶渊明如此,现代诗人郭沫若亦如是。
课文背后的故事:
郭沫若的诗一向以情感强烈著称:他的《凤凰涅槃》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却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如细流,如涟漪,作者尽情驰骋美好的想象,表达出了对旧社会的坚定信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五四新诗脱胎于旧体诗,它是我们民族自己的形式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民歌和白话文的基础上受到白话小说和外国诗歌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刘半农说,“白话诗是‘古已有之’,最明显的如唐朝的王焚志和寒山、拾得所做的诗,都是道地的白话。”新诗虽然从古典诗歌脱胎出来后受到外国诗歌的影响,但我们并觉察不到有多重的“西味”,新诗的民族性并没有暗淡下来。
二.五四新诗撒播性灵的种子,奏出时代的强音
新诗是在中发生的,是在启蒙救亡和的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中运行、发展的。新诗走出了书斋,走出个人自我玩味的象牙塔而面向生活,将表现心灵与反映现实统一起来,将审美功能同启蒙救亡的功能统一起来,唤醒了那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性灵。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五四”时代呼唤的“女神”。郭沫若感到“个人的郁结,民族的郁结,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那种“天狗”式的绝唱,“凤凰涅”似的再生,“炉中煤”燃烧般的感情……一个个形象感人的博大隐喻,凸现着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
闻一多先生1925年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一句话》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创造了人类自由性灵所依恋的“康桥世界“――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这一意味弥深的音乐境界,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
朱湘的《采莲曲》中微风拂柳,荷叶映翠,夕阳西下,金波粼粼……“荷花呀人样妖娆”,妖娆的荷花一般的人儿和人一般妖娆的荷花呼应,采莲女的娇羞和天上人间的美景叠影,典雅清纯的东方少女和幽远雅致的乐声歌声交融。花香伴着衣香,浆声和着歌声,构成了一幅平和、宁静、安详的图画,创造出一种闪光欲滴的奇丽境界。这境界就是朱湘的心声――他向往着采莲女的“不谙世事”和“与世无争”。
诗歌是创作主体最真挚、最原始、最冲动的感情的抒发。五四优秀新诗表现性情,追求灵气,是身逢变革之世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予我们崇高的精神启迪!
三.五四新诗融合传统诗理,创造优美形式
五四白话诗人、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新诗倡导者们在打破了旧诗的囿制后,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还将新诗和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基点“契合”起来,提出新的诗论。如、刘半农、康白情等都认为新诗要有自然的平仄、用韵等,不自觉的把传统诗论转化成新诗的审美标准,并以这种“契合”点来生产现代新诗。
刘半农一方面吸收歌谣的散体或者外国的诗歌特点,另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手法――重视意境的营造,运用比兴等。《教我如何不想她》每一段的开头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发,每一段都营造了优美的诗歌意境,实感的景色引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同时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而则向宋诗学习,如《蝴蝶》、《赠朱经农》等,显得清新自然。
戴望舒的前期代表作《雨巷》,将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意象的朦胧性与我国晚唐的婉约词风相融合,使“中国旧诗风”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叶圣陶称赞《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郭沫若先生曾在《炉中煤》中这样写到: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
莫名就喜欢上了句段里那些朴实无华的字眼,那来自心尖之上的点点温度,如一股春风般吹绿了我们人生的原野,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温柔感触。
爱情,那是一种怎样驿动的美?你不敢将其开启,怕它的芳香一下子都跑掉,怕它的温度一下子都消失。怕那个背影忽然被现实的风儿吹远。
它叫人充满了渴望,又充满了矛盾。既热烈,又忧伤。既疯狂,又踌躇。那心底喷薄而出的岩浆般的热情,只能够借一次次追忆的潮水抚慰平复……
任何一个理智的人,任何一个聪明的人,在爱情面前都显得那么的笨拙与羞涩,那是爱情里最纯最美的神情。
渴望见到那个魂牵梦系的身影,哪怕每一分每一秒,都喜欢被他的一切占满和充斥。有时候距离,恰恰美丽了一份爱情。
“最真最深的爱,不一定要得到他,而是他幸福就好”。怀着这样善良的心愿去爱的人,无论结果如何,都该得到深深的祝福。
夜越深就越想你,多少次拿起又放下,多少次梦里还有你。午夜心房里那股强烈的冲击感,只能借助深沉的文字来平息。
热恋中的人,哪个不神经敏感?爱情的天空总是风雨阴晴,琢磨不定。那是爱情的天空特有的气候,有着它无法说出的特点。或许,这就是真爱的另一种真实的体现吧。
因为生命中一个人的到来,猛然把自己的一切都改变了,那种改变很突然,很难以预料……
一个发自内心对你好的人,永远不会忍心丢下你的一切。他会用火热的胸膛,给你一生最渴望的温度。任你的纯情在他的掌心开出了花蕾,任你的诗笺在他的夜色里纵横吟唱……
多少爱的文字,不是为一个人在夜深敲打而出?那是一条长长的心路。其实有些东西不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那灼热的灵犀,早已印证了两颗心相恋的痴狂。
我把我的每一颗文字都精心打扮梳妆,是为了那个心爱的人儿来看她,读她,念她。今生能用诗行将爱情的种子播进另一个人的心房,那就是我拥有的一份不一样的幸福。
那个拥于夜色阑珊中的名字,它将我们一生的岁月都照亮。爱,不求来生,只在有生之年完美绽放就足够。
你是我前世未尽的牵绊,你是我今生苦苦寻觅的肩膀。你的一切已刻在我记忆的基石,留在我月光照耀的梦里。
倘若没有爱,人生不过一具简单的躯壳。人生,因为爱而美丽。相遇时彼此善待,不嗔怪,不怨尤。爱情对于人生,何尝不是一份潜移默化的修行?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刻,情感的闸门悄然打开,只因你内心的一缕芳香,总令人闻之神往。
重逢是画,离别是诗,生命中能有一个人诗意了你的生活,画意了你的生命,有爱相伴的岁月,品出的都是甜甜的味道。一生有爱相随,何求其它?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自己人生的作品,我们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作品中,我们把爱留在了作品里,便无悔这峥嵘的岁月了。
人生没有真正的暮年,只要心态年轻,你的人生永远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日出。让每个热爱生命的胸膛,永远升腾起一轮太阳吧,让那爱的温暖永存。
遇见,永远不晚。我无处将你收藏,只能将你藏在我的心里。因为这里最温暖,最安全,距离我的灵魂最近最近。
爱的时光里最大的幸福,就是你孤单的时候有人陪,你无助的时候有人安慰,你流淌在眼角的热泪有人为你擦拭,你冷在寒风里的身体有人加衣,有人心疼……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一个人的声音和足迹,如果能被另一个人深深的怀念和铭记,这就是永恒。”
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每一份情感的萌芽,都期待花开的一刻。花开在枝头只是美丽的一现,开在心头才是永恒的绽放。爱挂在嘴上只是甜蜜的糖衣,藏在心间才是一生的牵绊……
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1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学资源的感染力是必不可少的。而针对学生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历史年代久远,又饱含激情的文章,就能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以郭沫若的炉中煤》一诗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一往情深的动人的表白,为了祖国,即使把自己燃成灰烬也在所不辞!这是何等诚挚而炽热的情怀!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读出诗歌的意蕴,单凭老师对作品背景的介绍和自己的揣摩、朗读练习,是不够的。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而且在朗读、讲演等方面也起到了最佳的示范效果。
2优化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好坏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处理得当,就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对于课堂教学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可谓形式各异,其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直观、直截、直露的优点,往往能立竿见影地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尤其是它能化动为静,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所以在处理一些动态环节方面,其示范性往往能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
如《蛛网》一课,其教学的重点环节是要求学生了解观察对描写的重要意义。文中有两处观察,第一处是观察蛛网,此点学生较易掌握;第二处是观察蜘蛛织网,这是本课的重难点,应先要求学生对照文中说明的文字,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蜘蛛,用笔在纸上“织”一张网。虽然最后大多学生“织”成的网的形态与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没什么差异,可实际上这种织网的动态过程是五花八门的,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如何把抽象的文字正确地转变成动态的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让学生动手之后,适时地播放了利用flash制作的蜘蛛织网的动画,并且还配有文字解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架设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难点,而且图像、文字、音乐、朗读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也能使学生大脑各区交替处于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其各种感官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加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的主人。
3丰富教学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改革课程结构,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寻找相关事例及资料,对原有的教材资源加以补充、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介绍,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的过程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原有的教学资源加以补充、丰富,可以根据能力点、主题活动、探究的课题以及其他要求自由地选择和重组课程资源,使得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知识能力的迁移。
一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 “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二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三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