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圆周运动教案

圆周运动教案

时间:2023-05-30 09:0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圆周运动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圆周运动教案

第1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三一轮复习也是如此,笔者结合“天体运动”的知识内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学教案,整个学教案包含知识回顾、例题命制与讲解、相似易错规律总结几个部分.通过学教案的设计旨在比较全面、准确地调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帮助学生有效回顾知识并应用知识,例题和习题的选择、安排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发展能力.

1知识回顾

回顾知识是一轮复习首先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复习教学中可以粗线条地设置框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回顾,确保复习课上能够顺利提取有关知识完成例题的思考与解答.以“天体运动”复习为例,有如下几块需要回顾的知识.

(1)分析几个常见的圆周运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的受力特征;近地卫星的半径、加速度和速度的特殊性;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周期、位置的特殊性;极地卫星的轨道、可拍照时间的特性等等.

目的:通过上述几种天体的圆周运动,从受力分析、圆周运动向心力方程的角度,将天体和天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轨道半径、角速度、周期等参量进行了有效复习.

(2)求解地球表面及地球表面附近某一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目的:让学生自主回顾考虑地球自转和不考虑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方法,通过复习和计算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天体问题时最常用的黄金替代式: ,同时通过计算发现随着纬度、离地面高度变化时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查资料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关系,并将规律从地球推广到一般天体.

(3)解释几种特殊的天体问题:天体追赶的问题(如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对接、发现未知天体等等);多星问题;黑洞.

目的: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规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处理几种特殊的天体现象和运动模型.

2例题命制与讲解

2.1注重基础,哪怕是冷知识

复习课上例题讲解是少不了的环节,笔者认为知识复习要联系最新的高考动态,各地的高考题命制都是命题专家精心之作,不可偏废,纵观2013年各地对天体问题的考查,考查点都较为基础,正好可以将考题拿来作为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检测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开普勒三定律是万有引力的第一节内容.考生往往会忽视基础概念和定律的复习,很多考生甚至冷落了这三个定律的理解和记忆,非常容易出错.2013江苏高考第1题着重考查这个知识点.

例1(2013年江苏)木星和火星绕太阳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得

A.两行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B.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C.两行星的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椭圆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目的从行星的实际运动出发,帮助学生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复习规律.

“开普勒三大定律”是人们研究天体运动的发端,也是“万有引力”这一章节的第一节内容,在以往的复习中,考生容易忽视该节内容的复习,由于对这三个定律复习的缺失,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容易走弯路,从该题的设置上引导学生在一轮复习时,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哪怕是高考冷点的理解和记忆.

2.2注重常规题的基本解法

万有引力的常规考题大多涉及到“环绕”和“静放”两个方面方法的应用,基本方法有两个:对于环绕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星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

例2(2013年上海)有小行星绕恒星运动,由于恒星始终均匀地向四周辐射着能量导致其质量缓慢地减小,如果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内的运动轨迹近似看成圆?则足够长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半径、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目的帮助学生复习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实际应用,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建立方程GMm1r2=ma=mv21r=mrω2,再定量分析,由于恒星的质量减少,所以行星受到其万有引力将减少,会发生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大.由方程求解到各个物理量:a=GM1r2,v=GM1r,ω=GM1r3,M减小、r增大,从表达式上可以看出加速度a、线速度v、角速度ω均将减小.

天体运动充满着神秘色彩,与我们的生活也距离遥远,不过此类问题的解决却有法可循,环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再加上由星球表面物体忽略自转时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到的替代式,就可以解决一系列天体运动参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方法的迁移.

2.3抓住特殊运动模型

万有引力与航天存在几个重要的模型:近地卫星模型,同步卫星模型,双星模型.课堂一定重视每个模型的特殊的物理含义和解题的技巧的分析和突破.如:近地卫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同步卫星的确定性(如周期一定)等.平时的教学注重典型模型建立,重点突破各个模型的易考点和易错点,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解题效率.2013山东卷第20题考查了双星系统模型.

例3(2013年山东)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两恒星绕其连线上某点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距离、总质量及运行周期均有可能变化.如果某双星系统中两恒星的运行周期为T,系统演化了一段时间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距离变为两星原来距离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31k2TB.n31kTC.n21kTD.n1kT

目的通过例题的分析找到双星模型处理的两个突破口:突破口1:同轴转动,周期相同;突破口2:万有引力提供各自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且大小相等.建立向心力方程:

Gm1m21L2=m1r14π21T2(1)

Gm1m21L2=m2r24π21T2(2)

得m1r1=m2r2(3)

加上双星系统的半径关系r1+r2=L(4)

联立(3)、(4)可得r1=m2L1m1+m2(5)

再将(5)式代入(1)式得周期

T=4π2L31G(m1+m2)(6)

如果质量总和变为k倍,距离变为n倍,代入(6)得周期n31kT.

3相似易错规律的总结

高中物理每个章节的概念都有“似是而非”的规律,注重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和规律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概念,提高复习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知识阶梯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96-01

1 知识阶梯的成因

知识阶梯主要表现在概念、规律、方法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

1.1 概念性阶梯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首先遇到两个很困难的概念性阶梯,即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和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1.1.1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个飞跃必须接受认识过程的巨大考验。初中学生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大小上判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几何方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考虑其方向的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在改变,速度矢量仍是变化的。更困难的是矢量变化的定量计算,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若速度由为,速度的改变量,而如果和的大小相等都等于,速度改变量就写成,在计算中只有用几何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1.1.2 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学生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学生必须经受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化能力的巨大考验。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起初学生往往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难理解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其计算也是用矢量式。而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可能相反(减速直线运动),可能垂直(匀速圆周运动),也可能成某一夹角(抛体运动),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陡的阶梯。

1.2 规律上的阶梯

概念上的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阶梯,规律上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 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增多,如文字表达方式、数学表达式、图象表达方式等,导致理解难度加大,使部分学生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1.2.2 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很陌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相应的观点,很难实现信息转换。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都是矢量式,在运用其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1.3 研究方法上的阶梯

1.3.1 从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中很多内容只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要求学生去跨跃很大的阶梯。

1.3.2 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一个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1.3.3 引入平均值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研究非均匀变化的物理量的规律是很重要的科学简化法,如变速运动的快慢、变力做的功、变力的冲量等,然而同样由于它的抽象性会使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其物理含义。当然,一旦跨越这个台阶就会对很多物理现象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好处。

1.3.4 实验方法上的明显深化。瞬时量的记录和测定手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结论的归纳以及误差的分析,特别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无疑是对初中水平的质的飞跃。

1.4 思维方式的阶梯

思维方式的过渡达不到认知程度提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具有形象材料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展现物理图景重现表象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到了高中阶段演示实验减少,抽象思维内容增多。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要重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要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刚刚跨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最欠缺的。

2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分析与对策

2.1 因材施教,适度控制“台阶高度”

现行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阶梯编写的。把那些需要大量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强的知识放在了高三选修部分,这也适合高三年龄段且已经有了一定高中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把高中知识框架和高中物理研究方法贯穿于高一、高二必修内容当中。

2.2 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应注重循序渐近

第3篇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教育所需,教师要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观念,投身于网络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网络思想,注意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效率,提高学生兴趣,教养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也要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想尽办法获得知识的意识。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是的一所重点中学,在区内外享有盛名,校领导在狠抓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的同时,颇有远见地在校园内配置了校园网,使学校成为全区唯一一所配置校园网的中学。作为二中的一名物理教师,我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深深感到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下面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获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这对教师和学校中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及校园网来应付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并能独立选择和评价信息质量,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老师、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校园网上丰富的资源,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之一。作为一名教师,要敢干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更新观念,从过去那种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的单一授课模式中解脱出来,改革教学方式,掌握计算机,了解校园网应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是时代所需,也是工作需要。要想适应现代教学,必须转变观念,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行动的动力源泉。

为了更好搞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家里专门买了计算机,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使用,同时学校为了推广使用校园网,对教师进行培训,我也是每课必听,利用所学,制作一些物理教学软件,大部分是先在家中作好,再复制到办公室计算机上的校园网中,自己上课时调出来,很方便。且也提供给同组的老师使用,别的物理教师也把自己的课件放到校园网中。与同行交流,听取别人意见,不断修改补充,使课件更加完善,这样工作效率倍增。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已经自学了3dmax.2.5、几何画板、AUTHORWARE5.0等制图软件,但其中我比较偏爱3dmax2.5,因为它功能强大,是三维造型,更具使用价值,现在我已经制作了不少课件,如“力的合成”、“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碰撞”、“简谐振动”、“电磁感应”、“光学”......节假日也利用计算机游览INTERNET网,访问一些教育网站,包括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网站:nrcce..com 看一看有什么重要信息;全国的同行们正做什么?也 查看一下网上优秀的物理课件。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所下的功夫是值得的。每当看到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所做的课件,入神地听老师讲解,学习物理兴趣越来越浓的时候,作为一名教师由衷地感到欣慰。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你跨出这一步,前面的路就会很开阔。

中学物理教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21世纪人才尤为重要。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世界,不懂网络将寸步难行,更会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有懂得网络才会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自己成功的机会。因此在利用校园网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渗透一些简单的网络思想,培养他们的网络意识,这不仅是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也是为让学生更有效地使用校园网打下基础。我有时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说一下课件的制作过程,如何从校园网中调出来用的,也讲一讲校园网的构件和使用,学生们往往对这些都很感兴趣,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正是学生真正参与进你的教学过程的表现,有的同学下了课后跃跃欲试,都想亲手试一试,亲自操作一遍,但出于保护设备的目的,我一般不让他们随便动,但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旺盛的求知欲,教师理应是给予表扬和肯定的。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花较多时间写板书,特别是上课时写例题、画图用的时间较多。如在高三年级讲“滑块与小车相对滑动”专题时,得画许多物体运动过程示意图,找位置关系,教师累,学生也觉得繁杂,但如果相对滑动过程用计算机课件演示的话,过程就很清楚,只需将课前制作的文本、公式、图片等资料显示出来就行,且可以通过各种控制器,使过程缓慢演示,反应慢的同学也可以反复看,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很轻松。特别是针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解释、演示出来,被学生充分理解,做到难点突出,达到理想的教学较果。如:“力的合成”、“干涉、衍射”......。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现象、过程,可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如: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简谐振动”这一节时,往往感到吃力,似乎听懂了,但一做题尽出错,原因是振动问题综合性强,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变化快、变量多、较难掌握。通过演示“简谐振动”课件后,使振动过程放大、放慢,学生们得以仔细观察多个量的变化,而且在课件中不同鲜艳色彩的箭头把各个的大小、方向、变化都显示出来,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明显感觉到讲起来轻松,学生听起来也轻松,课后的测验,成绩远远地优于前几届学生。

尤其是在复习课中,多媒体课件的较果更加明显,它可以做到重点突出,在短时间内系统地重复彼此有关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回忆快,记忆牢固,如在复习“圆周运动”过程中,可把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卫星运动及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可以讨论小球脱离轨道的条件及各种圆周运动问题中的最值问题。复习“碰撞”问题时,可以用课件来演示各种碰撞,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使物理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

要想通过校园网上好物理多媒体课,备课是基本环节,备课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授课的成败,传统的备课方式,围绕着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形成教案,基本上是文字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带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时,备课观念需要更新。首先,你得合理科学地组织教材,相关的知识要尽可能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知识要联贯,思维性要强,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规律上。同时由于大量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图、文、声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以书面处理文字的工作明显减少,伴随而来的是了解计算机、网络、平台、链接、端口......等内容。要对校园网中资料库的东西了如指掌,现有的尽量不要自己重复再制作,尽可能从资料库中调用,尤其是练习题,课前选好后,可直接调用。备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思考、设计课件应用和制作脚本,以最佳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多媒体传递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过程中注意力不应全放在机器上,而置学生于不顾,因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该停就停,该慢就慢,改变过去那种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状况。

如何听好多媒体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养成了学生听教师讲,一字不漏记笔记的习惯,这些对于容量大,思维性强的多媒体课来说,是不适应的,我想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前要预习,明白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心中有数,这样听课会顺利些。

2 观看课件时尽量少记笔记,多动脑,积极思考,时刻注意把自己预习掌握与所播放

课件相联系,思维要跟上教师。一般教师会留时间让学生作记录的。

3 注意力要集中,不受环境、灯光、某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案例 点的合成运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06-02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本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能代表本门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实施的典型内容进行的教学过程、方法和具体教学行为的记录,以及对该案例的剖析与总结。教案不是教学案例,教案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和设计,是预先行为。教学案例是对已发生教学过程的反映,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记录,使课程标准的使用者更加准确地掌握在特定条件下,处理典型知识内容的方法、手段,以增强对课程目标、内容特点如何落实的理解,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教学案例一般应包括以下要素:

案例背景:案例产生的背景,可包括面向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进度、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方面的介绍,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该案例发生的特定原因和条件。

案例主题:简要概括案例内容的标题。

实施过程:围绕主题,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可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教材、精选内容、剖析难点、开展研讨、教学互动、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实施过程的写作要注重经典常见、生动具体、启发点拨。

教学效果:对本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阐述,要描述出教学的结果及学生的感受和教师的感受等。

教学评价:评价本案例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及教学处理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实例:

案例背景: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内容是运动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工程力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涉及的概念多也较难理解:二是概念间的关系学生不易把握;三是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解决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但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既不易讲清楚,学生也不易掌握和应用。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如下教学策略:一是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二是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三是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该教学策略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既有利于教师上好本次课,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本次课的内容。

案例主题: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一、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

本次课涉及的概念有:动点、动系、静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轨迹、相对轨迹、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运动的相对性等概念。特别是牵连点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刚开始较难理解,而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又是本次课的重点,不理解牵连点的概念,很难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如果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典型实例,最好结合模型或课件,反复给学员分析清楚,就会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分析具体例子也会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典型实例1:沿直线轨道滚动的车轮,其轮缘上一点的运动(结合教具),取轮缘上的一点M为动点,固结于车厢的坐标系为动参考系,则车厢相对于地面的平动是牵连运动;在车厢上看到的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旋轮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典型实例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螺旋浆上一点的运动(结合课件),取飞机螺旋桨上一点M为动点,动系固结机上,则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牵连运动;在飞机上看到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螺旋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分析完上述两例后,要强调,在分析三种运动时,必须明确:(1)站在什么地方看物体的运动?(2)看什么物体的运动?

而且要指出,动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都是指点的运动,它可能作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而牵连运动则是指参考体的运动,实际上是刚体的运动,它可能作平动、转动或其他较复杂的运动。

至于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定义,要让学生特别注意。由于动参考系的运动是刚体的运动而不是一个点的运动,所以除非动参考系作平动,否则其上各点的运动都不完全相同。因为动参考系与动点直接相关的是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因此定义:某瞬时,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为牵连点,而牵连点在某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接着再举一例说明。

典型实例3:人在航行的船上走动(结合课件),取人为动点,动参考系固连于航行的船上,静参考系固连在河岸的地面上。站在地面上的人看航行船上的人的走动为绝对运动,其轨迹为绝对轨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固结在船上动参考系的运动(即船的运动)为牵连运动,而在某瞬时看船上走动的人在船上所留下的脚印(假设能看到)随动参考系一起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这里还要向学生强调,要讲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就必须指出是在什么瞬时,是动系上哪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根据这个道理,所以在确定了动点与动参考系以后,就可以暂不考虑动点的运动,而只是考虑在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的运动。这样,在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时,可假设某瞬时动点停止相对运动,这时动点被动系所带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刚体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就是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二、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

本次课的概念多,概念间的关系不易讲清楚,而利用图表和式子,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原则是:1.动点、动系、静系必须分别取在三个物体(包括点)上,静系一般固定在不动的物体上。2.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简单(比如轨迹是直线、圆或某一确定的曲线),并且动参考系要有明确的运动(比如平动、定轴转动或其他运动等)。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求解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如果选取不当,求解时不但麻烦,有时甚至求解不出结果。但选取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讲又很难把握,突破这个难点时,可分类型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这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可对号入座进行分析选取,不致于无从下手或选错。

类型一:没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题意选取所研究的点为动点,而动系固连在另一运动的物体上。

类型二: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又分为两种类型:机构传动和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1.机构传动

对于机构传动问题,动点多选在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联接点和接触点;当选定了某构件上一点为动点时,则动系必须固结在另一构件上。

2.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点的相对运动轨迹已知,动点就选为运动的点,动系固结在运动的物体上。

第5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概述

启发式教育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教育方法之一。所谓启发,即引导受教育者有所领悟的意思。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中提出的经典论断:“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启发式教学的雏形。后来又经过数代教育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有了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领会知识,陶冶品德情感,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虽然新课程没有对于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规定,但我们可以理解新课程把启发式作为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各种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新时期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联系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验)》强调:通过初中课程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且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成为热门话题,而启发式教学却被打入冷宫,大家认为它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己过时了。其实不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实际都与启发式教学思想相关联或是其一部分,例如当前盛行的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广泛应用的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教学以及暗示教学等,尽管名称不同,但都遵循启发的原则,融入了启发的元素,探究式教学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的学习情境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富于启迪性。我们知道,在探究式学习中,问题提出后,在以后探究的各步骤中,还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还要向教师咨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刘知新老师指出的:“探究教学(或探究学习)是启发式的一种范型,是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但其主旨是不会发生更本改变的。”很显然,探究式教学也有启发式教学思想。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现状

1.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高的认可度,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许多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代为回答。教学过程中,常看到一些教师主观上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些孤立、零散、表面的问题,或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记忆的问题,只是为了设疑而设疑,搞形式。因此,学生不假思索或翻翻课本就可随口答出。例如讲圆周运动时,一上来就让学生看书,找到什么是圆周运动,而不是通过一些例子去启发学生。此做法,一问一答,看似是“启发”,实质是“”。看似课堂活跃,但实际并没有引起学生内在的思考,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然达不到“启发”的目的。

(2)还有的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正确的答案。于是教师就在课前精心的设计了问题的每一个细节,课堂中修正了学生任何节外生枝的想法,其目的是使整个课堂便于驾御,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细蜜、连贯、流畅。这种启发过程虽然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的,但却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习题:一个8kg的大气球拖着一个2kg的木箱,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上升到800m高空时,木箱脱离气球。当木箱着地时,气球又上升了多少米?老师这样进行启发的:气球开始是什么运动?(匀速运动)木箱脱离后,气球做什么运动?(加速运动)要计算加速运动的距离应该用什么公式?应该知道哪些量?(初速度、加速度、时间)初速度知道吗?(知道)加速度怎么计算呢?时间怎么计算呢?……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在启发过程中虽然看似注重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但问题还是过于细碎,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发现,这种做法不能算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3)也有教师认为运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启而不发,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且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影响成绩。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形势下,大部分教师选择只有在做课时使用,平时很少用。

四、物理课堂中常见的启发方式

1.直观、形象的实验启发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实验,物理就成了无源之水。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象,探求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新奇、生动的实验现象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各种猜想,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的失重现象时,引入“水瓶落地”实验,当瓶子从高处落下时,小孔竟然不漏水。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有趣,继而引发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思考,水为什么不漏了?是什么“堵”住了小孔?其中有什么奥秘呢?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教师的适度引导,让学生们自己领会其中的物理学原理,体会到观察、探究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2.创情、置景的情境启发

情境启发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形和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启迪思维的有效方法。情境启发的关键是创设情境,它既是一种构思,又是一种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点拨。物理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通过实验演示、录像、影片、图示、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物理情境。

3.设疑、激疑的问题启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取得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巧妙地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针对学生思维的盲点、新旧认知产生剧烈碰撞的疑点或展现物理科学方法的有效点,切中要害地提出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设置这样的问题

(1)要改变一个静止的物体的位置,即使它运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暴露直觉经验:运动与力的作用有关)

(2)一辆四匹马拉的车比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走得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暴露直觉经验: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3)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车,车才运动;停止用力,车静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暴露直觉经验: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在第3个问题中,停止用力后,小车是否立刻停止?怎样增加小车继续运动的距离?(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第3个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直觉经验的反思,在学生中间产生对立面或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产生认知冲突)

4.形象、抽象的比喻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新颖有趣的巧妙譬喻,能将教学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道理浅显化,能帮助学生克服认识理解中的困难,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例如: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分别比喻它们,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它们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

5.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类比启发

类比启发是通过两类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对比,启发学生从一类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相应特征,以识别异同,认识规律,变未知为己知的一种启发方法。它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分清物理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阐述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势能的概念时,启发学生将其与弹簧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及弹性势能相类比,显得直观、清晰、容易明白。

总之,实施启发式教学是一项全面而持久的工程,需要教材、教案、课程设置等诸多环节的支持,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学勇气,要以学生为本,围绕丰富学生的主体性开展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要善于启发诱导,开启学生的心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焕发生命力[J].河池学院学报,2005,25(6)

[2]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要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脱离学生实际,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通读教材,领会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对应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即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某一章节教材。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点分解在相关课堂中,逐步掌握知识点的全貌,不能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否则将欲速而不达,伤害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其在学习物理中产生畏惧心理。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我们举两个例子。比如“加速度”这一概念在“直线运动”这一章中首次出现,那么在首次接触这一概念时,教学目标是否可以为“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呢?从学生认识规律来看,对新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就掌握。教材中仅仅从运动学的角度提出一个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概念本身深刻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使学生真正体会这层含义,必须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之后,并且认识到加速度不仅是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且是速度方向变化的体现后。所以,初次接触加速度概念时,教学目标如果用“掌握”要求,显然偏高,就大纲与教材而言,指学生学完了力学知识以后,对加速度的概念应该掌握。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是“初步学习加速度的概念”。

又如某教师在讲授高一力学部分中“质点”这一概念时,教案中教学目标是“掌握质点的概念”,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既要理解它是科学的抽象概念,又要在实际中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看做是质点,于是便举了一大堆实例:“火车在行驶中可以作为质点”、“汽车轮胎不能作为质点”……教师的意图是通过这一节课就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个概念,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质点概念的建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学生反而未搞清楚究竟质点是什么,显然欲速而不达。

2.要选取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相当难度,因此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即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选取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先直观再抽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接受。在由“直观到抽象”方法的应用中,直观教学的应用是突破口。在直观教学中,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直观的方法。教师通过具体实物和现象的演示,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许多定理、定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尤其是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用理论直接推导,如牛顿第二定律、玻意耳定律等。设想如果直接把定律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能勉强接受,难以理解,但采用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方法,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如果可以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规律,也用实验演示的话,则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意义,如波的叠加原理,如果不用实验演示,学生就很难想象和相信“两列波相遇时,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且相遇后会互不干扰继续传播”。同样,在光路可逆原理的教学中,用实验说明比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更易理解和记忆;老师背对学生从一面镜子中看着某同学的眼睛,问这位同学能否从镜子中看到老师的眼睛?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光路可逆的现象,从而学生很快就掌握光路可逆原理。

实验固然是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但有些概念的理解却很难借助实验说明。如“电场强度只与场源电荷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这一知识点,这时运用形象的比喻,同样可以达到直观的效果:把电场的分布比喻成影剧院里视听效果的分布,检验电荷就是听众,某个座位效果的好坏是否与有无人听有关系呢?这一问题使学生顿时明白了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又如电势差的概念比较抽象,老师从理论上推导出它的定义之后,学生还是茫然,但把它比喻成重力场中的高度差,就好理解了。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直观教学的例子还很多,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直观教学的手段也在迅速发展,如电脑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都将对进行直观教学、实现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教学程序的设置要突出学生活动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切身体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主动的实验、探究和知识应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学生自己可以主动获得的,我们绝对不包办,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

第7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原则;方式;模式

《礼记・学记》中写道:“善问者如功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向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可见古人早已窥见了提问的重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缺陷,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所以什么时间问,问什么,如何问,问完之后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些就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课堂提问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和难点这个“主峰”,进行突破,带动全局。比如我们在讲解《向心力》一节时,重点和难点就应该是向心力的概念公式以及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和提问时就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设计提问。而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特点这些问题又不宜太难。应该逐层深入,易于学生接受。

2.提问要目的明确,注意连贯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一定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恰当。含糊不具体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问还不如不问。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我们要事先计划好,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看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回答上来,前后连接是否紧密。

3.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同学,以点带面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然后精选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层递式提问

比如说一些大的计算题学生开始可能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试着分成几个小问题来提问,让学生逐步解答,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层层剖析、层层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登上解决问题的高峰,以后学生再面临这类问题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2.迂回式提问

迂回式提问是指先不直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提出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然后瞄准时机,推出要点的提问方法。这种提问能使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我们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们可以提前看视频小鸟撞飞机最后机毁人亡,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讲完之后再问学生如何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种弃直就曲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类比式提问

类比式提问是指运用类比来提问的方法。它可以在同种事物或不同种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进行,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如在讲述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时可以回顾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从而找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力F,电流强度I,导线长度L都无关,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搭桥策略性提问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比如我们在讲解《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一节时,我们应先回顾提问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进而再问向心力怎么求,然后让学生想象天体运动过程中哪些物理量容易测得,让学生用公式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再提示学生转换一下参考系,那么就是太阳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列式,最后提示学生这两个力是什么关系,根据什么定律得出的,从而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一般表达式。

三、课堂提问的模式

现在我们大多数课堂主要实施的仍是“师――生”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仍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部分课堂开始试行“生――师”的课堂提问模式。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更高层次的认知深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学校开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了“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最具有价值。问题来自于学生,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更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与思的结合,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地“授人以鱼”。

第8篇

关键词:教学案;问题;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课堂的安排或策划,是一种预设。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在各地导学案学习的引导下,本着推进有效教学的目的,我们学校2008级实行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四年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中,我校的课堂都是以“教学案”为媒介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理念和经验的限制,课堂中存在不少误区,学校推行的“六要点”教学法理念得不到充分实现。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师并未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教学案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师、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些教师被迫放弃了传统的“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听课—课下练习”模式,但是并未完全接受“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只是出于各方面考虑被迫采用了教学案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仍然是新瓶装旧酒,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仍然采用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在公开课、研究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效果非常好,但平时的教学中就穿新鞋走老路。

而另有一部分教师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忽视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成了旁观者。学生上课进行预习、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答案展示,整堂课教师没有板书,学生对这节课只能说出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根本上缺乏对教材内

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生吃的都是夹生饭。

2.学案编写不到位,成为习题集或教辅书

教学案应该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而习题则是检

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因此,习题可以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应该成为全部。但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案”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所以,他们在设计“教学案”时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只是把教材以问题、习题、知识点等罗列在一起,认为这就是“教

学案”。

3.教学案的编写整齐划一,体现不出任何的层次感和个性化

教学案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和学情,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学案,让优秀生感到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后进生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学有所得。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通过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学案,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所有的班级都是一模一样

的。缺少了教师的自主备课,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对学生的层次体现的不到位,导致优秀生感觉太简单出现吃不饱,而后进生却感到吃力,教学的进度就受到很大影响。

4.教学案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落实不到位

教学案教学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学案中“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合作学习几乎成了优秀生的阵地,他们的反应速度快,理解快,在学习中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其他同学丧失了自主思考的机会,并且造成了依赖。而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摆设,并没有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要求。

二、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但如果希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主体,让教师成为

主导

“教学案一体化”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中对教师给予的学案的预习和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讨论,通过讨论对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教师而言更是如此,从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要求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启迪。在教学案教学中,教师在宏观上起着引导和指引的作用,通过教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对高中物理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通过杂技节目“水流星”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流星”表演中,杯子中的水没有溢出?是不是任何情况下水都不会溢出?达到什么条件水才能不溢出?水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既有情景的引入,又有一系列的问题的指引,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展开小组讨论,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2.科学设计教学案的结构和栏目,体现出层次性

一份好的教学案,必须要有好的结构和栏目。教学案是课堂的预设,要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很好的统一,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案栏目。发给学生的教学案,都是教师的教案,然后从教案出学案,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案栏目除了传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回顾、知识结构等栏目外,还可添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栏目,像小组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教师(学生)反思等,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留下充足的空间。在题目或问题的设计中,体现出层次性。

3.高度重视随堂检测,关注学困生

在使用“教学案一体化”过程中,每节课都要进行随堂检测,检测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一道习题,也可以是教学案中的一道例题,总之要能反应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的最后几分钟一定留给学生做当堂检测。随堂检测是指对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情况的全面检查,可采用口头测试、书面测试等形式,可以是快速问答、多媒体小检测、小组讨论等。可当堂给出答案,也可收取批改,要多关注及重点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答题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矫正,使其达标。

4.精心打造教学共同体

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提出了“六要点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时效、活力”,打造有效课堂。这其中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多了,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也多了,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学习小组的构建中,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搭配,设置合理的小组安排,无论是同质异构还是异质同构的成员搭配,都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上课回答问题的规范,如何回答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展示,如何倾听,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等等,所以,这些学习不但是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的成长,教师学会发挥主导作用,调控课堂。

综上所述,教学案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是通过教学实践引发

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刘俊敏.编写学案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J].现代农村科技,2009(10):44.

[2]王步勇.对“教学案一体化”之浅见[J].教学与管理,2002(19):39.

第9篇

马桶中的水流旋转是由于“科里奥利力”

当我们使用洗脸池或者抽水马桶后放水时,水流通常会形成漩涡,并从排水孔流出。为什么会形成漩涡呢?热心的物理学家这样告诉我们: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使得在其表面流动的液体和气体(或称为流体)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

科里奥利是19世纪法国数学家,他发现在旋转球体上移动的物体会偏离其运动轨迹,即当一个质点相对于惯性系做直线运动时,相对于旋转体系,其轨迹是一条曲线。立足于旋转体系,我们认为有一个力驱使质点运动轨迹形成曲线, 这个力就是科里奥利力。

由于自转的存在,地球并非一个惯性系,而是一个转动参照系,因而地面上质点的运动都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地转偏向力就是科里奥利力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个分力。地转偏向力有助于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河道的一边往往比另一边冲刷得更厉害。在地球北半球,科里奥利力造成流体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则造成顺时针旋转。

物理学家对科里奥利力或科里奥利效应的理解绝对准确,但使用科里奥利效应来解释抽水马桶里水的漩涡则大错特错。科里奥利效应在解释洋流、大气环流之类大规模运动的流体时是成立的。但是,对抽水马桶的水流,科里奥利效应则几乎毫无影响。马桶旋转水流的两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影响几乎是完全相等的,即使有略微不同,也完全无法造成强烈的水流。

那么,马桶里的旋转水流是如何造成的呢?仔细观察即可发现,是马桶边缘的出水孔。马桶设计人员使水从边缘沿着切线方向喷出,这样造成水流的强烈旋转。但是,洗脸池和浴缸并没有侧向水流,为什么也会产生深深的漩涡呢?答案也不是科里奥利效应。

原因在于,水在流向排水孔时,不能把孔完全盖住,否则,空气跑不出来,水也流不下去。因此,水流必须“排队等候”流入排水孔。漩涡就是水流排队的方式。通常,对于某个马桶或浴缸,漩涡方向是固定的。这是因为排水孔中心并不严格处于马桶或者浴缸的中心,这样,初始的随机偏转效应会累积,最后形成固定的旋转方向。

不相信吗?多做几次实验吧。

飞机能在天上飞是由于“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1738年发现,当流体的流速提高时,表面的静压力会降低。这个现象称为“伯努利原理”,而几乎所有的物理学教材和科普文章,都使用这个原理讨论机翼升力的产生。为了解释这个原理,通常,他们首先会让你拿出两片纸,并用力在纸的中间吹气,瞧,两张纸像是粘在一起了!

机翼的上表面是拱起的,而下表面是平坦甚至凹进去的。当气流通过机翼表面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较快,而下方空气流速较慢。根据“伯努利原理”,下面气流造成的静压力大于上方气流的压力,于是,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飞机就飞了起来。

遗憾的是,这是完全错误的。而使用“伯努利原理”解释飞机的升空也是“白努力”。

伯努利效应可以解释一部分升力的来源,但这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飞机仅仅根据“伯努利原理”飞行,机翼形状必须非常“拱起”,或者,必须要飞得非常快才行。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另外两个效应提供。一个是康达效应;另一个是气流冲击效应。

康达效应指的是:气流流经机翼曲面时,气流会紧贴机翼表面(这当然也有一点伯努利效应的含义)。这样,机翼的形状有效地改变了气流的方向,使离开机翼的气流相对飞机作向下的高速运动。机翼推开气流,这个运动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机翼上,相当于气流也在推开机翼,这个力使得机翼向上举起。

另一个重要的效应是气流冲击效应。如果一块平板的方向不与气流运动方向严格垂直,那么,平板就会受到气流的冲击。飞机的机翼有一定倾角(4度左右),特别是当飞机起飞时,机头高高抬起,就会形成更大的倾角,这样使得飞机在低速时,也可以获得较大的气流冲击效应,以便实现起飞。但是,机翼的倾角并不完全用于提供升力,更多的是为了维持飞机本身的气动布局,以保证飞机在飞行时的气动平衡。

飞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气动力学系统,设计师必须保证飞机在x、y、z几个方向上受力平衡。这就是飞机为什么需要机翼、尾翼、垂直尾翼的原因。此外,为了操控飞机,机翼上都开有活动襟翼,因此要仔细分析飞机的受力很不容易。这也是飞机设计原型为什么要进行风洞试验的原因。

下次乘坐飞机之前,不要忘了观察一下机翼的形状!

骑自行车“大撒把”是由于陀螺效应

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怎么保持平衡呢?而且,有些高手在骑车的时候可以“大撒把”,任由车子向前走而不必担心摔倒。物理学家拿出一个陀螺,放在地上转一下,并用鞭子使劲抽打它,随着陀螺越转越快,陀螺也像不倒翁一样,虽然只有一个尖着地,却左右摇摆而不肯倒下。这就是陀螺效应:旋转的物体有保持其旋转方向(旋转轴的方向)的惯性。

陀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已经很稳定了。而自行车有两个轮子,显然自行车轮子在高速旋转的时候,会使自行车更稳定。因此,骑车人撒开车把也不会倒下。

但遗憾的是,这并非一个合理的解释。

陀螺效应在保持自行车稳定中也许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如果自行车单单凭借陀螺效应保持稳定,那么,也仅仅能保证你在高速骑车时不会倒下。但是,两个陀螺似乎并不足以支撑骑车人重达几十公斤的身体。从另一个方面看,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时车速很低,甚至车轮完全停止转动也不会倒,则基本不是依靠陀螺效应保持平衡。

自行车的平衡首先来自于骑车人腰部的肌肉。熟练的骑车人,其身体形成自动的条件反射,当自行车稍微有倒下的趋势时,人的身体会感受到,腰部肌肉就会自动动作,把身体拉向另一侧,形成反向力矩,促使车身抬起。我们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就是训练身体肌肉完成这种条件反射的过程,而一旦学会,这个控制回路就会保持在小脑中,随时可以启用,许多年也不会忘记。

但是高速骑车时,车子会比刚刚起步的时候稳定,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行车本身的平衡机制来自于前叉后倾。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乎每辆自行车的车把轴都不是与地面完全垂直,而是后倾的。前轮就固定在车把的前叉上。前叉后倾,使车辆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所形成的力矩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迫使车轮偏转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中间位置上。这样,车子就有了自动回正的稳定性。车速越快,所造成的恢复力矩越大,骑车人就越感到稳定。这就是高速骑车时,会感觉车子比刚刚起步的时候稳定的原因。

一般而言,车子前叉越后倾,车子越稳定,转动车把越费劲;而后倾角度越小,转把越容易,但车子的稳定性越不够。如果自行车完全没有前叉后倾,那么,骑自行车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