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

时间:2022-05-11 12:3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存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存货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存货;公司;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28-01

企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存货过多又是造成资金困难的很重要一个方面。研究证明,存货占有资金为总资金的合理比例为20%-30%,但绝大数公司存货都严重超过了这个比例,所以存货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高效的存货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好的效益,此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存货管理的一些知识,高效管理公司存货,有效避免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一、存货管理的概述

1.1存货的概念及特点

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持有的,以备销售和耗用的物资,是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流人的重要资源,其中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产品、产成品及商品等。存货是一种流动的资产,对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确定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

存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自我膨胀性。由于下订单与交货中间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公司库存就会膨胀;销售部门盲目估计销售量,也容易导致供大于求的库存膨胀;第二个特点是大都不会保值、升值,反而贬值;第三个特点是占有公司流动资金,增加企业资本成本,降低存货周转率、流动资金,甚至企业的盈利能力。

1.2存货管理的功能

一是维持生产和销售均衡的需要,公司有足够存货,有利于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节约采购成本,满足订单需要,有效的避免存货不足带来的损失。二是考虑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商需要注意采购过过多占据资金的问题,权衡好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方案采购和保管。三是随时应对市场行情变化,如果公司管理层对市场预测,预计某存货的未来价格会大幅度变动,这样,生产性的公司会大量采购,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或减少损失。销售公司会增加库存,等到行情上升时可以赚取较大差价而盈利。

1.3存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的主要方法有经济订货量法和ABC分类法。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库存管理模式,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分享彼此的库存信息,库存管理计划是公司共同讨论的,进而降低存货成本的风险。但是,该模式需要网络技术和ERP技术支持,成本高,合作难度大。三、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选择供应商管理模式。能够协调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高效率利用公司的各种内外部资源。只是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的要求大。加大供应商自己的风险。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影响因素

2.1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并且存货收发次数多,使用等多道流程,而且同时使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多种方法,影响了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就会造成存货的实际数和账面数不同。二是内部控制不健全,没有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公司就容易出现漏洞。三是高库存居高不下,一些公司积压过多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因存货是一种流动资产,并且变现能力是非常弱,过高存货会占用流动资金,造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

2.2公司存货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公司的传统存货思想的制约着先进的存货管理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尤其国企等政府资金支持企业,公司少去思考改善存货管理。所以,公司有的存货短缺,有的积压如山。二是公司本身管理水平的制约,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采购员无监管下的不合理的采购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存货量。同时公司间缺乏信息共享的制约并且目前来讲国内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三、公司存货管理建议及意见

首先,加强公司管理人员的风险培训,加强学习;并且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公司要开发独立的自主品牌,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与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销售、降低库存,提高公司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合理分析市场风险,跟随市场流行度。

其次加强市场情报信息收集的工作,技术研究工作也要时刻围绕市场的发展进行。做出准确的市场决策,克服技术创新方面问题。运动行政和法律措施来加强产品技术的保护管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专有技术的同时也保护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第2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 内控制度 重视环节 信息系统

一、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忽视性浅析

1、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

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要想促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要有企业生产或者销售所需要的足够物资作为保障,良好的企业存货管理就为这一需要提供了可能以及保障,减少了企业因缺少物资而缩短生产等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2、各种报表和分析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只有在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的存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记载和保存的各种报表以及数据分析成为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依据,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3、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存货作为一种重要的流动资产,在企业耗用等资产的库存、加工以及原料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存货管理不仅可以让企业的生产在一个良性状态下循环,而且对于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保持长足发展的境遇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存货管理不善

情形较多,如大量积压导致资金占用过高,常常发生存货贬值、毁损、失窃;存货短缺则造成停工待料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周转;计量不准确则造成成本费用不准,导致利润不实,影响报表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严重的存货管理不善则会造成企业倒闭破产,所以企业的存货管理绝对不可忽视。

二、关于加强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途径的探究

1、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在加强和完善存货管理的进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通过明确规定存货业务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权限以及存货业务流程的制定等,使得存货管理人员明白岗位责任、权限,从而使得存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专人管理;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存货现状以及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改革和创新企业现存的相关的企业存货管理制度和政策,保证企业的存货管理不仅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适应市场和时展的要求;再者,要加强内部激励机制,增强监督检查力度。在存货管理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给予嘉奖和鼓励,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定期检查存货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盘点情况以及规范化情况,从而加强监督,保证企业在更低的成本下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既定目标的不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只有探寻出适应自身企业进步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存货管理的合理性,推动企业发展。

2、重视和改善存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

存货管理是由存货采购、验收、储存、出库、账务记录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环节在协调合作的状态下得以运行,存货管理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要在本着节约资金等因素的前提下,规范采购行为,包括对供货单位货物品质、价格、财务信誉等的了解和监控、同类产品货比多家等形式力求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到最优的货品;要建立和健全采购存货的质量验收制度,不仅要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提升验收力度,重点在于不定期的抽查和检验,确保存货的真实有效性;落实专人管理的政策和各项保管责任制度,及时做好账目核对、存货清查报告等,防止错盘、漏盘、中盘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存货的出库要包含领料单、凭证签字、一式数联等因素,以确保企业的存货真正利用到实处,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企业进步的力量;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根据材料领用记录的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和结转等进行财务的核算和监督,保证企业资金在存货管理中运用的透明度……总而言之,重视和改善存货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不仅是企业完善存货管理的具体措施的体现,也确保企业的运营从细节出发,局部的协调合作促进整体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算化管理

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仅靠传统模式上的存货管理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存货管理现状建立适宜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备措施之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了解企业各环节的存货信息,建立涵盖采购系统、生产系统、财务系统、销售系统等集成化的高效运作信息系统,提高存货管理的运作效率;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导其自我学习等形式配备专门的存货电算化管理人员,及时地优化存货的管理系统和结构,实现存货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共享性,从而督促和推动存货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依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政策改革和创新企业员工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系统,多方面地收集有关存货管理的动态信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存货管理的各项细节,保证存货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实行电算化管理的模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保证企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脚步并驾齐驱。

三、结束语

企业存货管理的好坏已经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以及长足进步,而且成为衡量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标准,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刻不容缓。要根据企业的管理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并根据时展的需要随时创新和完善该制度,为企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风险;库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24-02

一、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持有待售的半成品或成品,或者以销售为目的的在产品和为了进行产品生产而在生产过程或者劳务过程中将被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从会计核算的意义上来讲,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生产型的企业中,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尤其大。要确定某物资是否属于企业的存货,则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的成本能够进行可靠的计量。存货占用着大量资金,如果经营不善,一方面存货会消耗大量的存储费用,另一方面存货本身在不断的贬值,造成企业资金链的紧张甚至断裂,使得企业陷入困境。如何进行存货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个管理的难题。首先,市场瞬息万变,如果销售部门的预测性降低,库存就容易膨胀,其次,生产部门为了企业不因缺乏原材料而停产,往往制订较高的生产计划,导致存货风险增加。如何在生产和销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得企业的生产既能够满足销售的需要,又不占用过多的资金,是企业提升存货管理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风险

1.购置风险。企业在采购存货时,可能面临存货价格上涨或下降,由此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购置风险即指由于存货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而形成的风险。

2.储备风险。企业通常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以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但储备存货却会给企业带来储备风险。储备风险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存货储备过多造成占用资金过多,从而失去这些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存货破损、过时、陈旧、腐烂变质等导致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3.短缺风险。过多的存货储备会使企业承担储备风险,而储备不足同样会引起风险,这就是短缺风险。短缺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损失。短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由于原材料、燃料等的短缺,造成停工待料和未按期完成生产任务,或紧急采购代用材料所发生额外支出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企业由于产成品和库存商品的短缺,造成延迟供货而向客户赔偿的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三是企业未能按合同供货形成的商业损失,或丧失销售机会从而丧失获利机会引起的机会损失所形成的风险。

4.盗失风险。盗失风险是指存货被盗窃、挪用或因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导致存货在采购、储备、发放使用等各环节被盗窃、挪用造成损失而形成的风险;二是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非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存货价值减损而形成的风险。

三、企业加强存货的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2.验收入库制度。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

3.结算付款。指企业在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及时向供应商办理支付款项的过程。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对供应商付款条件的商定。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严格按合同协议的约定审核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财务部门依据合同协议、发票、入库手续等对付款进行复核后,提交有关领导审批,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付款。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防止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建立健全存货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供应顺畅,使其与生产和销售等其他环节紧密衔接,还可以有效降低存货采购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第4篇

    存货是一个财务上的概念,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必需有计划地购入、耗用、和销售存货。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据营销学家估算,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这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能占35%,而物流成本又能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85%;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工厂成本的10%,并且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是储存和运输时间。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理的其他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在降低存货成本上下功夫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所向。

    企业存货管理信息决策的提出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西蒙曾经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着名论断,存货管理同样也不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存货决策。但任何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与决策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信息的完备程度,与决策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因此,存货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

    1存货信息管理:企业的存货信息包罗万象,信息量十分大,而且种类庞杂。包括存货本身信息,如存货的种类、名称、数量、质量等,还有与存货有关的业务信息,如存货的收发、盘点、运输等信息。

    2存货决策:决定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何进行。这包括进货的购进和发出的时间、地点,进货的种类、数量、质量等。

    在手工处理方式下,企业对于存货的管理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尤其是那些综合性的制造企业,其管理的存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管理人员往往被每天大量的单据、台帐淹没,信息处理速度低而且容易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的存货供应和产成品需求的变化反映迟钝,更谈不上决策的科学性。 由此,我们引入决策型企业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以解决企业在存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把计算机用于企业存货管理,不但可以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速度快的优势,从而达到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而且由于存货管理决策属于半结构化的决策类型,建立科学的存货决策模型,达到预期的辅助决策效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前我国的软件市场上所流行的与存货管理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较多,如各种各样的进销存管理系统、MRP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从它们侧重的计量对象考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业务型管理系统,这类信息系统注重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模拟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过程,从而计量与存货本身及业务相关的信息;另一类是财务管理系统,如各种财务软件,他们都包含对存货的财务处理功能,从核算的角度出发,计量与存货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对之归纳整理。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存货管理系统仅仅是在一种功能上的发挥,即对于企业存货的信息处理和业务模拟,包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打印、统计、更新等,并没有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即提供给系统使用者有利的决策支持功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计划经济体制在多数企业中长期造成的管理方法、管理观念要得到很本的转变,从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管理还不具备使用决策型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

    2从存货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销售来看,必需有一批具有综合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管理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承担这项任务,并努力把售后服务深化,这样,他们向企业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管理系统本身,更大程度上说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存货管理信息决策模式探讨

    正如第一部分所讲的,存货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更多地是它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中的巨大潜力。存货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功能也就在于它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向管理者提出辅助决策意见,如确定进货的时间、数量、种类、使得在特定的时期内企业存货成本最低。主要的存货管理模型有:

    1经济订货量模型

    该模型认为,与存货有关的成本有三种:

    (1)订货成本。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用等,其计算式为:

    其中D--年存货总需求量

    Q--每次进货量

    K--每次进货成本

    F1--订货固定成本

    (2)购置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以存货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其计算式为:

    其中U为单价,D为年存货需求量

    (3)储存成本。指为保存存货的完好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其计算式为:

    F2--固定存储成本

    KC--单位存储成本

    综合以上三项,存货总成本为:

    由此求出每次的经济订货量为:,每年的订货次数为

    考虑有订货延迟的情况,则经济订货量为:

    其中,P为每日订货量,d为每日消耗量

    经济订货量模型为企业以最低成本进行存货管理、满足市场需要提供了严格意义上的计量方法和管理思路,对于企业有指导意义,但由于其固定的结构化特性,使得实现结果要求必须存在严格的假设前提,它们是:

    (1)年需求量确定,即D为已知常量;

    (2)不允许缺货,无缺货成本;

    (3)存货以匀速消耗,生产的进行呈均衡状态。

    但在实际当中,以上条件的满足都是相对的:

    (1)存货需求量的多少取决于年产成品的销售量,虽然企业能够根据每年的销售计划确定存货的需要量,但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对存货的需求量也是不确定的;

    (2)存货的消耗速度因某段时间内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得不平均;

    (3)进货不及时往往会导致失去市场机会,导致缺货成本的发生。

    所以,理想化的经济订货量模型在实际的系统应用中不能完全解释现实,而只能产生部分指导意义。

    2即时订货的存货管理模式

    最佳的存货管理状态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保证生产的需求,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存货管理系统必需保证:

    (1)产成品不能缺货;

    (2)存货及时供应但不能积压。

    为了保证存货管理目标的实现,克服传统经济订货量模型的不足,我们探讨一种新型的存货管理模式--即时订货管理模式,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货物在到达企业时马上就投入生产,即在存货购置到达企业的时间点与存货投入生产的时间点之间没有时间间隔。

    存货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停留的物流中的时间。与之相关的成本有:

    1)资本利息损失成本:存货的存在占用一定的资金,使得这部分资金丧失了在其他场合所能获得的收益。

    2)保管损失成本:存货的保管费用以及损耗。

    存货在物流线中停留的时间越短,它的储存成本就越小,以此为出发点,减少存货停留时间的最有潜力的环节是仓库储存存货阶段,所以,原材料购进企业即投入生产,产成品走下生产线后即发给客户,这就保证了存货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从原材料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所以,即是订货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必须在某一时刻作出决策,决定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进货情况,这包括在这个时点上是否购进原材料,如果购进,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如何。所有这些,达到的最终目标是按照正常情况产出的产品即时(而不是及时)发给用户。决策过程与企业物流过程正好相反。

    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对未来需求量的预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现有客户定单和销售合同等现实的销售信息,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产品需求,另外,根据过去的统计分析结果,估算同等时期内将要发生的突发性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所谓突发性需求,从时间上来讲就是企业的生产周期小于客户所要求的供货周期的那部分产品需求,企业只有保持充足的保险存货储备量,才能避免这部分缺货损失。

    即时订货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了达到即时交货的时间效果,在企业销售交易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必将由于进货的过于频繁导致存货成本的迅速增加,在某一个界限上,会使存货总成本增加。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可设定订货区间,把在同一区间的原材料购进行为放在一次完成,这样即可以获得进货的规模性,降低进货成本,又能保证生产及交货的及时性。该区间的确定以及两种成本随之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T1就是保证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小的最佳订货区间。 企业存货管理信息决策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5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流动资金周转;内部控制

一、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持有的、以销售为目的而生产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而正处于生产中的产品,或在劳务过程、生产过程消耗的物料及材料等。存货在企业的营运资本中占据着较大比重,是企业资金流动、运作情况的指示器,正因为如此,其成为了极少数人偷逃国家税费基金和调节企业利润的调节器。存货管理是对企业的上述存货进行的一系列管理,主要包括存货信息管理以及在这基础上进行的决策分析,最终对存货信息及决策分析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存货管理意识薄弱。国内多数企业普遍重视资金管理而忽略企业资产管理,存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常被忽视。(2)存货存储量不合理,占用较多资金。根据资料统计可得,目前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存货占据流动资产金额的45%左右,这些企业未重视存货管理,往往不在乎存货占据企业资金的比重,最终致使企业的存货积压,造成流动资金短缺,无形的存货积压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最终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3)存货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没有制定专门的存货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却没有按规定执行;另一方面企业存货控制力较为薄弱,尤其是关键控制点没有发挥应用作用。存货内部控制是存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等环节是一人完成,这极大地提供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4)企业存货管理方法落后。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管理中材料领用、归集结转生产及计算费用等工作内容繁多,核算工作量极大,存货管理手段落后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存货核算正确性、及时性,从而引起账面核算数据和实际存货数量不相符的现象,这给企业会带来极大的潜在性损失。

三、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企业存货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意识要建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选用思想好、为企业尽职尽责、具有专业技能及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存货采购、进出库、销售以及财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2)加强企业的存货规划和控制,保持最优程度的存货量。最优程度存货量是目前企业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存货规划首先是指制定适当的订货规划,确定订货数量,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明确存货资金占用量,根据企业存货的周转额度及其他资金周转额度来确定存货资金占用量,把去年存货资金占用量作为基础分析对比本年度各种变化因素,调整后确定今年存货的资金占用额度,或者根据存货资金和一些关联因素的关系程度来确定存货占用的资金额度。之后。要增强存货信息的跟踪分析力度,要严格控制存货,避免一些中小型企业因为存货管理人员对存货信息掌握不够或不及时而导致对存货需求预测超出实际需要量很多。(3)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稽查制度,加强存货控制力度。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内部稽查制度。监督和检查是存货管理环节不可少的。定期地进行存货相关岗位及工作人员的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保管及手法执行,定期查看存货处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等,定期的稽查有助于存货管理环节的准确、持续进行。当然稽查制度是几个部门之间相互进行,存货的采购、保管及记账需要几个部门担当。定期地财务部对存货进行实物盘点,确保账务与实物相符,这有利于做出及时的账务处理,比如,财务部核查销售部从仓库领货发货是否开具发票、款项是否收回等,在财务帐设立存货科目有助于进行核算存货,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基础是权力形式的相互制约,在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采购权、保管权及验收权要分属不同的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的发生,可以有效地保证存货内控效力。

四、小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在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要从企业内部着手,存货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存货管理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希望作为参考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第6篇

关键词:存货;成本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资产,即存货处于不断的销售、重置或耗用当中,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二是游行资产,即存货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另外,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存货管理在整个流动资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一、存货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及目标

企业储备一定的存货是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来满足生产、销售或经营的需要。但是,如果存货过多就会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充分发挥存货作用的前提下,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不断降低存货成本,以最低的存货成本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二、存货成本管理现状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靠提高产品售价来赚得更高的利润已变得不现实,因此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实务操作中的缺陷,使得存货成本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现阶段企业存货管理注重了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但忽视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企业在存货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全过程的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却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供应链管理这一职能,有些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使企业难以通过职能整合和整体流程管理来实现利润。

(二)缺乏对资金流的管理。实际上,对存货的预测和控制就是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全面提高企业资金收益率。无论是订货点的选择、订货数量的确定,还是货品的分类验收与储存,都是为了降低存储成本、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但目前企业现状是,一方面由于对资金效益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不高,从而对存货的管理要求也就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准确获得存货信息,因而也就无法实现为资金管理提供依据。

(三)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库存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仓库除了一本账簿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数量外,货品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很不建全,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使得存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虽然在对存货的核算上,我们也可能采用了会计核算软件,但它毕竟只能满足核算的需要。自动识别技术、监控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使我们无法实时、动态、高效地了解各种存货信息,并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存货的采购、领用等环节,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稽核和审计工作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许多企业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不但无章可依,同时还提供了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三、企业存货成本管理对策

通过对我国企业现阶段存货成本管理现状的研究,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存货成本管理环节的策略。为了提高存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重视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建立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数据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存货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加快企业产品的流转速度,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提升产品服务形象。不仅能有助于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而且可以减少存货储备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还能加速存货的流转速度,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一般企业可以采用货物运输外包、仓储外包、物流系统设计外包等方式,加强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以提高资产效率。另外,还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供应链中的采购、产品设计、制造和分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目的,节省存货成本。

2、从企业客观情况出发,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加强存货资金流管理。目前,主要存货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1)零库存管理模式。零库存管理是指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方式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总称。零库存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策略,实现库存最小化,“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是该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2)存货ABC分类管理模式。存货ABC分类管理是库存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企业的存货可按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并对关键的少数A类存货进行重点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管理模式。存货总成本由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三要素构成。存货经济批量控制是指在不考虑缺货成本的情况下,使进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存货管理模式,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存货管理模式,以达到最优效果。

3、应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数据化、标准化、信息化存货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三者相符。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三相符。简单的来说,首先是合理的设计单据的格式,要做到全面有用。然后及时填取发货单、领货单,货物收到后立即进行归整,根据收货确认信息付款,按时把原始单据交给财会人员入账登记,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存货管理。另外,还应利用互联网降低采购成本:①减少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②统一从供应商订货,以求获得最大批量折扣;③将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系统连接在一起实时订购,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实现“零库存”管理;④与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这样可以帮助供应商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供应,同时又不影响生产。

(二)存货成本内部控制策略。存货内部控制涉及的部门较多,一般会涉及到计划部门、仓库、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管、领用、盘存等多方面,而其中采购和领用两个方面是重点。在存货采购成本方面,我们应严格执行存货采购计划,并通过互联网开展订购与销售业务,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订货的要求,经过多家供应商的竞价,从中选择最优的供应商,从而减少采购中的人为因素和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降低采购成本。在存货领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存货领用审批内部控制。生产部门应根据已制定好的计划、定额,填制限额领料单向库房领料,存货领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其次,在存货发出方面,应保证存货领用无误,仓库保管要审核领料单。双方要检查数量和质量,并签字或盖章。材料发出后,保管人员要按计划价格标明金额,登记材料卡片,并转材料记账员记账后随发料汇总表定期送往财务部门;再次,在存货领用核算方面,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领发无误。要求仓库保管员发货后及时登记存货台账;财会部门根据材料记账员的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配,汇总领料单,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分类制证,登记有关账务。然后,在存货领用内部稽核和审计方面。应保证存货安全,记录正确。由内部稽核人员审核领料单,核对收发凭证和存货台账,检查收发记录和结存余额,查看存货领用的会计核算是否准确;最后,在存货盘点及处理方面。为保证存货账实相符,仓库保管员应定期盘点库存存货,编制存货盘点表。财会人员年底应抽查存货盘点表。

综上所述,存货成本管理关乎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只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狠抓存货成本在管理环节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策略。同时,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保管员才能管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存货方面,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存货管理工作,努力抓好存货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新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春献,孙晓平.企业存货成本管理的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研究,2008.1.

[2]陈志和.企业存货成本管理之道[J].当代经济,2008.11.

第7篇

[关键词] 存货管理 问题 途径分析

一、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稳定,企业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入、使用和销售存货。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存货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繁多,并且在流动资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科学、高效、完善的存货管理,可以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有效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

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而缺乏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尤其在中小企业, 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来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由此造成的存货的实物管理混乱、信息不准也导致无法为资金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2. 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准确记录

在我国企业的存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存货价值核算、计量不准确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相关人员素质较低,无法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核算、计量,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不符,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大许多企业还没有实现存货的电算化管理。现代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仅靠人工操作已远远无法满足存货管理的需要,无法保证存货核算、计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部分企业经营者有意粉饰自身业绩,因此不真实准确体现存货的跌价损失。

所以,存货的主要构成项目,材料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库存商品的出入库记录等,由于人为因素较多,在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

3. 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在企业存货采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没有按照实际生产运营的需求来提出采购申请,更谈不上制度合理、科学的采购计划。导致企业的存货采购靠的是主观经验和感觉的判断,采购入库价格仅以采购员口说为凭,而非基于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角度考虑制定的科学采购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常出现采购频繁,不按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等情况,导致企业的采购计划混乱,缺乏科学的分析,无法明确适合企业的最佳订货批量、周期。如此一来,不但采购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极大,采购成本大大增加,进而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容易导致原材料的挤压或暂时性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4.储存不合理和存货积压,致使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在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往往由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准导致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进而为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就会盲目采购大量存货备用,造成存货库存的大量积压;或者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可能因为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贬值、毁损、失窃等情况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三、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途径分析

1. 制定详细的存货管理岗位分工以及岗位权限规章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重视,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都不够明确。因此首先要做好岗位分工控制,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存货管理人员最好将各个职责区分开,领用单的填制和盘库人员分开授权,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也避免了同一个人可以做假账的行为。

2. 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利用现代科技确保存货核算、计量的准确性

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确保存货核算、计量的准确性。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很多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存货表达的正确性及评估赋税等问题,力求准确判断材料价格走势,以保证公司获得最大赋税利益为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并尽可能地使存货的账面计价结果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从而使销货成本的确定更为准确。此外,人工核算、计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需求,因此,企业还应尽量实现存货电算化管理,通过相应的财务软件和信息系统,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保证存货核算、计量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并根据自身组织构架和行业特点,建立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3. 加强存货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1)采购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2)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

(3)对大宗原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 采用ABC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 ~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 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四、结论

要做好存货管理首先要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其次是制定周密的采购计划,将库存量降低到最小,减少资金占用,有效地,推动企业存货结构的优化,提高资金的运转率,从而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企业的存货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不断运营。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VMI模式;医院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29-02

医院存货是指医院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持有的以备耗用或销售的各种物资。主要包括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其他材料等。存货是资产负债表中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资金占用水平和资产运作效率。存货过多则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加重了医院的财务负担;存货不足则可能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导致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随着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存货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医院持有存货会产生大量的成本。主要包括:①购置成本,包括付给供应商的货款、运输费、装卸费等。②订货成本,只与是否发生订货行为有关,与订购数量无关。③持有成本,包括存货的储存成本、存货损耗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④缺货成本,是指当现有存货的数量或质量不能满足医疗活动的需求时而造成的损失。存货管理的主要原则是实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组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存货管理的方法很多,最终目标就是要决策以下四个问题,即确定需要补充的存货,选择供应商,决定补充的时间和决定存货补充的数量。

1 VMI存货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中决策方式有两种极端情况,第一,完全分散的决策系统,即每个零售商选择有关自身利益的所有决策变量,主要包括销售量及补货策略;第二,完全集中的决策系统,即所有零售商的销售量和整个链的补货策略均由某个独立决策者掌控。VMI运营模式便是这两种极端之间的中间体。在VMI模式中,每个零售商决定其销量,但将其补货策略全部委托给其供应商,零售商承受备有存货产生的成本。

VMI模式在国内译为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或卖方管理库存,对于医院而言,是指在满足医疗活动的基础上,医院将其从供应商购买的存货委托给供应商管理,通过相互合作和信息共享,从而降低双方的存货成本。例如,医院与药品供应商签订长期购货协议,供应商根据药品的使用特点和销售情况,向药房建议进货时间和进货数量,使药品库存处于较少的状态就能满足正常的医疗活动需要。VMI模式对存货管理的关键就是进行组织间合作。

这种模式首先要求医院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支持系统,这样供应商才能进机数据库,准确识别需要管理的存货,快速取得最新的存货会计信息。目前,大部分医院都拥有独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为实现医院与供应商的信息对接提供了条件。VMI应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供应商利用信息管理存货的能力。还需要成熟的物流支撑体系。这种模式涉及生产厂商、供应商、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医院自身多个单位,以完备的物资保障为前提,因此在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的城市较为适用。

此外,VMI模式还需要由供应商管理的DSS,来进行存货管理的绩效分析。这个系统帮助供应商与医院一起设定存货服务水平、投资水平和整个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信息,并在一系列目标和约束条件下做出权衡,迅速决定出最优方案。例如决策存货的补充数量与补充时间,安全存量,运输路线等。

2 VMI模式的优势

(1)VMI模式可以使医院存货保持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存货成本,提高资产运行效率,获得良好的现金流量。在这种模式下,医院与供应商是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凭借大量的采购获得价格折扣,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与医院一起设定存货的投资水平和服务目标,通过合作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信息的传递与,运输方式的选择,资金的结算以及存货的安全存量,补充数量,补充时间等,从传统的成本优先模式转变为时间优先模式。由于供应商比医院更理解存货的使用特点,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存货的相关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计划送货,从而大大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既降低了医院的存货水平,又减少了缺货的发生。

(2)VMI模式增强了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多组织资源,提高供应链效率。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采用人工订单,医院尽量保留私有信息,与供应商之间很少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于缺乏信任与合作基础,往往存在短期行为,从眼前利益出发,用最低的价格来选择供应商。在VMI模式下,市场竞争主体由医院个体转变为整个供应链,处于供应链的每个部分都会相互影响。因此,医院在选择供应商时要综合考虑价格因素、服务水平,以及长期合作的可靠性。供应商在管理医院存货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市场表现,切实掌握存货分布的数量,有利于优化配送计划和运输流程,提高补充存货的效率。一方面,降低了双方存货的持有成本、缺货成本。另一方面,节约了运营时间,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响应市场的能力。

3 VMI模式的劣势

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医院的存货处于较低水平,可能难以应对存货的突发性需求。例如遇到流行病爆发的情况,易造成某些药品断货,不能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供应商或供应链出现问题,极易造成存货短缺,使医院的利益遭受损失。

由于这种模式需要很大程度上的信息共享,如果合作的双方缺乏信任,无法共享医院内部的会计信息或信息不实,VMI模式将难以应用。有些情况下,双方的信息系统不兼容或业务流程不够流畅,也会给这种模式带来阻力。

第9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 中通客车 制造企业

一、客车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客车潜在消费市场巨大,经济不发达、落后地区的市场尚未得到挖掘,为客车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客车制造企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相对于客车制造企业而言,除了一些一级城市市场日益饱和外,一些三级城市和农村日益激烈的竞争时代还没有来临,目前的客车制造企业由于没有承受真正的资金压力,假如遇到行业不景气,这些制造企业就会陷入资金断裂的困境,难以承担一定的商业风险。销售在这个时期是粗放的,所以要用增大规模向上游厂商压低价格,扩大销售。

中国客车销售市场目前处于激烈竞争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暴露各个客车制造企业的种种问题,例如,不够集中注意力于企业的战略布局,重视存货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等等。这些的经验教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国际化的脚步,受国际大企业先进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客车制造企业的存货管理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仓库保管式”方法,尽管如此,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中通客车存货管理问题分析

(一)中通客车现行存货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况

在基于项目的供应链管理的开始,中通借助信息化的时代到来,存货管理使用信息化管理,与供货商和其他企业进行互联网交易和联系。互联网其快捷的账务结算能力以及账务处理的透明度和服务计费的透明度,提高相互数据交换的产量,改善其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益。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集成和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加强企业物流计划,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控制的能力,提高企业在以前,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控制之外的整合和优化流程之后,提升供应链效率,加强能够适应企业管理上的供应商和其他公司的联系和发展,并加强与其他的后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的紧密联系。

借助先进的O2O系统,CPFR的管理模式在中通得到部分实现。中通这个现有的存货管理模式是一种价值链存货管理信息模式,可用性是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处理,企业的这种存货管理系统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订单管理、物流管理及配送管理。中通使用O2O系统,能够做到实时监控数据,掌握最新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优化了信息的处理。中通借助信息数字化管理能够对存货的信息变动做出最快响应,采取适当措施,统筹规划。

(二)中通客车现行存货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通客车在存货管理上获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运用该技术,中通客车有机会、有能力与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减少了企业供应链的信息沟通,价格谈判,合同签订,交易成本等活动。减少存货成本是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点,虽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但是,只要该信息建设还在继续,就可以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来回收资金,在美国,制造商坚持走信息化道路,已经证明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成本与带来的收益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中通客车进行存货成本的信息化建设是明智之举。

三、客车制造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

根据客车制造企业现状和中通客车存货管理分析,我国客车制造企业存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重视,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组织架构过于简单,责任不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等。

(一)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企业存货缺乏规范管理,做假账、传递假信息等现象层出不穷。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不重视存货管理,形成账务处理缺乏规范管理,库存产成品结转不实,货款收回不记账等恶劣循环。

(二)存货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存货的管理开始使用信息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引入ERP并广泛运用这种模式是实现存货管理信息化的唯一方法。目前我国最受欢迎的ERP系统都包含与“存货管理”相关的模块,这种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快速、精密的反应,实有效的存货管理。但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动操作或手动模式,以并行方式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来管理库存,技术手段低,信息采集慢,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三)责任部门划分不清,管理存在漏洞

企业常常把商品销售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没有对应的部门负责,而是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可能人们都认为这样安排会大大减少人力物力,从而减少管理成本,但这是错误的认知。这样安排会增加存货管理风险的可能性,人工分配不明确,责任归属不清晰可能造成采购和销售成本的增加,看不到存货管理成本的增加,但却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四)企业间供应链进行的存货管理存在不足

许多企业仍然从传统的存货管理来看待现在的存货管理,认为存货管理就是简单的仓储和进发货物,没有从存货管理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待存货管理。

企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存货管理、关注存储成本、运输成本、订货成本等显性成本,对库存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等隐性成本也缺乏足够的理解,这使得企业库存成本继续上升,这些存货隐性成本总是拖累经营效率。

(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不明确。一些部门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管理部门也比较多,所以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导致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存货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话,存货管理非常混乱,而有时候有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则无事可干,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

存货质量控制不严。除了发生道德风险导致订单的质量下降以外,存货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存货质量的主要因素。

四、客车企业存货管理模式改进措施

(一)建立市场风险预警线

我们可以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后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线来规避风险。而这样一个风险预测系统的运行机制应该如下:在量化的数值和风险模型的基础之上,存货管理市场风险预警系统会实时监控市场的变量变化情况,智能的分析风险等级,并作出相对应的风险判断。风险提示的前提下,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应该如下:在量化的数字和定量风险模型上,库存的基础标签管理市场风险预警系统将监测市场情况实时变化,智能分析风险等级,并作出相应的风险判断。

(二)加强对存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为了使企业的存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建立健全信息系统,为企业服务。许多企业高管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存货管理不是一回事,只专注于销售活动,加强专业质量管理是杜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公司希望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的专业素质,认为向专业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灌输存货管理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与企业一起进步发展。

(三)建立操作性强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制造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流程,使库存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衔接。包括职责的分离,根据个人的分工,相互监督,及时做好记录,货物与采购系统授权控制信息系统。根据设定的工作,系统登录权限,让他们的密码定期更新,使用构建系统的库存,加强存货和验证的资产,减少磨损。应当建立以供应链为主,增加使用信息技术和支撑技术,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与业务合作伙伴建立系统有效的伙伴关系。

(四)构建完善的存货供应链管理体系,对商品进行品类管理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库存系统需要摸索和尝试,企业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效率,而不是受制于一些微妙的得失,努力构建一套适合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商品类别管理,有了完整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还需要从企业内部本身,发现问题并解决。商品对应的分类可以使企业库存管理做到“因类制宜”,“因时制宜”,并密切关注当前社会和经济情况,当一些特殊情况出现时,立即制定方案并解决,杜绝出现缺货情况,提高库存管理问题,降低经营风险。

(五)加强对存货管理的重视

一个完整的存货管理制度和系统,需要最高管理层和基层加强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缺一不可。因此,企业的高层经理应该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视和认识,优化存货管理,把存货管理作为企业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例如,商品的库存数量的估计,如果库存管理人员只根据数据得出结论,那么就不能把此结论作为参考数据,必须充分挖掘并收集全方位的数据,客观分析数据,得出足够具有说服力的判断。

五、结论

存货管理的优劣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如果要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就一定要对存货管理有足够的重视,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关键,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存货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努力做到存货成本与经济效益相适应。

随着我国客车销售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客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理念必须不断创新,对存货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提升存货管理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存货管理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其次,复杂的存货管理理论模型脱离现实,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用。不同企业应该结合生产和管理能力、自身环境、以及销售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存货管理模式;然后,企业并不是一味的选择一种存货管理模式,相反,企业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随着市场环境及内部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存货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发展;最后,存货管理是一项不断提升的工作,需要企业通过不断地进行流程优化、实行先进的物流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来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娥.浅析企业存货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75-75.

[2]李艳君.浅谈企业存货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4,(17):72-73.

第10篇

关键词:存货,成本,管理人员

 

存货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他不仅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是产生利润的的主要来源,因此存货核算和管理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笔者发现企业虽然能够认识到存货的重要性,但企业会计人员对如何决定存货的价值、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对存货进行管理并不是太了解,笔者决定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存货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02号-存货对存货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在正常经营过程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

(2)为这种销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资产;

(3)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以材料和物料形式存在的资产。

我国将存货定义为: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强调了存货的最基本特征是为了出售,而不论是可供直接出售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从而明显有别于固定资产。

二、对存货的会计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第02号-存货对存货的计量规定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可变见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估计销售价格减去完工和销售估计所需费用后的净额。存货的成本应由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所组成。

在美国,存货计价一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至于这种方法中的成本,则有个别认定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可以选用。其中的后进先出法则在以前相当流行,这是以前美国存货会计与许多西方国家存货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别。但是由于采用后进先出法,由于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会使资产价值低估,与存货的实物流和配比原则不符。美国在几年的调研之后,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英国会计准则(SSAP)规定:存货成本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理由是这种方法能够与存货的实物流转相一致,也比较符合配比原则。论文参考网。因此,英国反对某些国家采用后进先出法,认为这样做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导致企业的期末存货价值很低,与该存货的市价相差很大;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企业的前期收益较低,后期收益较高,这又违背了配比原则。

企业财会人员对存货的处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有严格的规定,我国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体现了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标准,明确初始计量原则或者说存货的入账价值是历史成本,指出存货会计处理的首要基础是成本,即一般定义为购置一项资产所支付的价款或代价。原则上,成本意味着使一项物品达到目前状态所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费用和支付的金额。包括在存货中的成本仅限于使存货达到目前状态所必须发生的成本。论文参考网。达到目前状态所必须发生的成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充分考虑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即当存货因毁损、变质、价格水平的变动或其他原因使其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影响时,应当将由此带来的损失从存货价值中扣除,因而无论是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还是成本与市价比较,其采用的孰低原则均符合谨慎性原则,避免了虚计资产。对于企业财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谨慎性原则,根据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做好企业存货的实际成本计量,包括存货的进货成本和储藏成本。进货成本是指企业在材料和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照其与定货次数的关系,进货成本可以分为变动进货成本和固定进货成本两大类。 变动进货成本一般随着进货次数的变动而变动,是相关成本。主要包括存货的购买价,其金额等于进货数量和单价的乘积。在每次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挑选整理费等。固定进货成本是指不随着进货次数变动而发生变动的进货成本,是无关成本。主要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办公费,采购机构的日常开支等费用。储存成本是指存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照其与存货数量的关系也可以分为变动储存成本和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是相关成本,随着存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包括存货的机会成本即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为存货支付的保险费以及存货在仓库的毁损损失等。固定储存成本是无关成本,不随着存货数量的变动而变动,主要包括仓库的折旧费、仓库职工工资等。

三、企业相关人员的职能

对于企业财会人员要在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为企业投资者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必须明确的是,财务会计工作不属于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它的职能只是向外部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当局生产提供进行各种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中级财务管理,汪平)。财会人员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个合格的会计能够给领导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企业当家理财,当好参谋,有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相反,如果没有合格的会计人员,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领导的决策就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存货财务人员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计量,给领导提供真实有用的存货成本信息。

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最主要的是要调整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多的是要考虑企业存货的机会成本(缺货成本),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存货的成本确定最佳的采购方法和采购量。企业的机会成本为是指存货供应中断而给企业生产和销售造成的损失,缺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而造成的停工待料损失、或产成品库存不足导致延误发货造成的信誉损失,以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紧急采购材料而发生的紧急外购成本等。论文参考网。企业管理人员要通过财会人员提供的企业存货的成本,根据市场上的原材料的价格的变动,同时考虑企业的机会成本,来决定企业的定货量和定货次数。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市场信息,搞好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行情,搞好预测工作,为存货管理和控制提供充分依据;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一些长期合作单位信誉进行评估。加强定货合同的管理,严格按合同办事。积极掌握主动权,以防微杜渐;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存货资金占用、使用情况,根据生产任务的轻重缓急,细作安排。

四、如何确定企业存货的定货量和次数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在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配合下,确定正确的企业存货的定货量和次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利用微分求极值的原理,求出存货的总成本最小的进货量和次数。

为了方便公式的推导,我们进行如下假设

(一)、全年的需求量稳定。即需求量为已知数, 暂时用T来表示。

(二)、存货能集中到货。即每次的采购量同时到货,而非陆续到货,每次采购量用Q来表示

(三)、存货的消耗是均匀的,则可认为平均库存量为Q/2

(四)、存货的购买单价不变,即单价P为已知常量

(五)、每次采购变动成本用A表示采购固定成本用B表示,单位存货的年储存变动成本用C表示,固定储存成本用表示D

(六)、企业由于缺货造成的损失为 K。

公式的推导

上述假设成立,则存货总成本的公式可以这样来表示

存货总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P+B+T/Q*A+Q*C/2+D+K

对Q求导,若使TC最小,则

Q=√2TA/C

最佳订货次数N=T/Q=√T*C/(2A)

所以得到企业的最佳订货量为√2TA/C,最佳订货次数为√T*C/(2A)。企业可以根据财会人员提供的数据和以往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T、C、A的值,从而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地确定企业的最佳订货量和订货次数。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控制或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学会预测、控制存货风险,掌握存货管理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汪平,2004,中级财务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葛家树,2003,中级财务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1篇

如何进行存货ABC管理

很多批发、零售企业现在正要求引入库存ABC管理办法,希望靠它来支持订货水平的提升,但是他们也在不停地询问:A类、B类和C类具体到底怎么界定?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怎么列表画图区分ABC?

ABC法的运用原购分销企业经营商品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对库存的资金占用和库存周转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采取“平等对待”的方法,不但工作量很大,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商品品种进行分类,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

那些占用资金较大的库存商品,对企业的经营相关链接:中国的ABC库存管理主要是由零售商和某些大型消费品制造商驱动的,但目前最需要深化库存管理的绝非仅仅是他们。

存货风险和成本来自这样几个层面:单个存货本身所积压的资金(贷款利息)成本,存货数额越大,损失越大;单个存货积压时间长了之后所带来的偷盗、损坏、火险和降价风险;

由于商品种类过多带来的管理失控,无法达到对积压时间和数额的有效控制,周转不大的商品积压,而周转最快的商品却缺货;由于企业组织设置、市场/生产配合问题、人员专业水平导致的无人负责和无法监控状态,导致前三类存货问题长期积累。

上述第一个层面一般可称之为“存货风险的深度”,第二个层面可以称为“存货风险的时度”,第三个层面可称为“存货风险的宽度”。最后一个层面是一种推论。

人们普遍认为零售商在存货方面所承受的风险和成本更大。零售商管理的单品至少也在500个以下影响较大,因此应给予“A级”的管理待遇;相对占压资金少的商品,可给予“B级”或“C级”的待遇——这就是ABC法的来源。“ABC分析法”,来自80:20原理,被应用于存货的重点管理,以减少整体的库存量及损耗率。

ABC分析法的理念主要强调:[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对一切工作,应根据其价值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努力,以合乎经济性原则”。各个岗位的人员都可运用ABC法,只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某些岗位的ABC更为看重而已。

本文是要帮助专门负责库存管理的老总和经理更好地管理库存,并影响采购订货策略和盘点制度。

简单ABC库存分类法的实施步骤分销企业实施简单的ABC库存分类法,可以采上,多的达20万个,在宽度上的风险非常大。如果管理不善,在众多单品的风险深度上难以控制,则最后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的“崩坏”在所难免。

所以中国零售商这几年已经特别关注存货问题,除了购买信息系统帮助管理外,优秀的零售商将“周转速度”转化为很严格的管理指标。最重要的:它们还利用自身在渠道上的地位,将大量库存转嫁给了供应商(当然这也使零售商放松了对库存的警惕)。因此,最终零售商承担的存货风险可以被看作很广,但不深。

而制造商因为只运作一个或有限的几个品牌,因此只承受存货风险的深度,而且他们也有能力、有意识来聘请好的库存管理人员。

在中国,其实在存货管理上最危险的是经销商。由于上下游的逼压,他们不仅要承受深度的风险一一每个厂家千方百计进行持续的压货,还要承受更广的风险——某些区域个体经销商的单品种类就能达到几百,甚至上千种。管理失控已经不是威胁,而是现实。

可以说,中国经销商是最需要普及ABC库存管理法的群体。

取以下步骤;

1.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

零售商可以通过积累(最有效率的是通过信息系统),收集各品类的数据,包括销售品种数、单价和库存资金占用等。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定义在月或一个时间段,计算出各库存品种的年度库存总金额和相关库存管理参数。

2.编制ABC分析表

将各库存品种占用资金的大小顺序排列,分别计算库存金额累积百分比和品种数累积百分比。根据已计算的年库存金额的累计百分比,按照ABC库存分类法基本原理,对库存进行分类(见表1)。

表1是采用了品种数的前20%为A类,库存金额占用约10%的为C类,其他为B类。

库存分类品种库存金额库存金额累品种数库存金额

(千元)计(千元)累积(%)累计(%)

120__20__%50%

A(20%)b1000220__0%55%

520252015%65%

d280280020%70%

220502025%76%

f180520__0%80%

B(25%)g160556055%84%

h120548040%87%

I70555045%89%

J50560050%90%

k48564855%91%

146569460%92%

c(55%)m46574065%94%

44578470%95%

44582875%96%

D42587080%97%

q40591085%98%

52504290%99%

50597295%99%

t284000100%100%

3.绘制分析图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ABC库存分析图。将各库存

品种占用资金的大小顺序排列,分别计算库存金额

累积百分比和品种数累积百分比。

针对不同类型商品的不同管理方法

那些占用资金较大的库存商品,对企业的经营

影响较大,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进行重点

管理。像A类中的商品,品种虽少(只4个单品),

但销售金额大(销售库存大),这就是所谓“重要的

少数”。因此需要最精心的关照:

、A类商品特征及相关策略

特征:

品种数所占比,!例15%~20%;

库存资金所占比例75%~80%。

存储策略:

1.对每件商品进行编号;2.努力精确地预测需

求量;3.少量频繁地采购,减少平均库存量;4.与下

游经销商或零售商合作,利用会员制、促销等手段

使出货量平均分配,降低需求变动,减少安全库存;

5.与上游供应商合作缩短前置时间;6.采用定期订

货方式,对其存货必须做定期检查;7.严格执行盘

点,每天或每周定期盘点,以提高库存精确度;8.对

交货期限须加强控制,发货和收货设置严格标准;9.

货品放置于出入口附近;10.实施货品包装标准化;

11.采购须经高层主管核准。

配送策略:

1.使用“定期订购制”,并作短期预测;2.事先

决定固定的订购周期,在周期结束前预测下一周期

的需求量,再考虑目前的库存量、订购余额或受订

余额来决定。

二、B类商品特征及相关策略

特征:

B类商品在存货品种和销售金额上所占的比例

适中,周转正常。品种数所占比例20%~23%; 库存

资金所占比例10%~15%。

管理策略:

1.采用定量定货方式,但对前置时间较长,或

需求量有季节性变动趋势的商品宜采用定期定货方

式;2.每2~3周盘点一次;3.中量采购;4.采

购须经中级主管核准。

三、C类商品特征及相关策略

特征:

品种数所占比例55%~65%;

库存资金所占比例5%~10%。

管理策略:

1.采用复仓制或定量定货方式,节省手续;2.

大量采购,以在进货价格上获得优惠;3.简化库存

第12篇

1)加强风险的量化分析。对存货风险程度的判别除了进行定性分析外,还必须通过计算有关存货风险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加强风险管理的科学有效性。

2)内部控制是关键。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风险,应当采取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以确保存货相关风险可控。

3)弹性化调整。企业存货风险指标标准值和风险区间的制订基础是企业的历史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企业每年应根据上一年的资料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修订企业存货风险指标标准值和风险区间。

二、存货风险的评估

存货风险评估包括存货风险辨识、存货风险分析和存货风险评价三部分内容。风险辨识是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常见的存货风险包括不良存货资产风险、存货价格风险、存货规模风险等。在确定企业可能存在的具体存货风险后,须对这些风险的产生动因及严重程度展开分析及评价,进而才能分别轻重对症下药,控制风险。所谓存货风险动因分析,系针对存货风险主要源头辨识导致存货风险发生的驱动因素,企业可以从外因、内因两个方面找寻导致存货风险水平较高的各种因素。以某煤机制造企业为例,随着近几年煤炭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煤机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煤机产能得到了高速提升,然而随着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煤机的在产品与库存商品规模迅速增长,反映了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存在结构性生产过剩的风险,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过早消耗了生产原材料,提前支付了企业生产成本费用;

②库存积压,导致企业流动资产被占用,影响企业现金流;

③不断增加的库存规模要求库房面积扩大,使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④在产品的过剩,造成管理成本增大,生产现场混乱,不安全因素增多。在对存货风险进行初步辨识后,对该煤机企业展开进一步风险动因分析,即对存货生产相关的价值创造活动中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存货风险产生根源。经深入研究发现,因该煤机企业采取“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生产模式,即重点关注研发和市场,将生产环节绝大多数外包,依赖供应商提供外购件和外协件,企业以组装生产为主。这导致企业对供应商的供货进度和零件质量的敏感度很高,受此影响,企业的存货风险集中体现在采购价格的波动、库存量和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积压等方面。此外,库存积压作为存货风险的集中体现,又与生产计划、库存监控等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从存货积压问题出发,绘制了存货积压风险事件树。可见,经生产、销售、采购等整条价值链条上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传导,叠加后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存货风险。

三、存货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

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至关重要,但如何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过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过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这就需通过科学的量化手段制定存货风险的标准体系———企业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的确定。该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管理风格)属于稳健型,即在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合理控制的前提下,愿意承受一定数量的存货风险。基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类型,考虑到存货风险给企业带来最大影响是对运营资金的占用,该煤机企业在量化存货风险的承受度时着重考虑企业的现金流对存货积压的负荷能力。为此,企业引入了CCC(现金流量周期)的概念。CCC是衡量企业整体资金周转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周期,即企业以消耗现金为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库存,到通过最终产品的销售而获取现金,即完成整个供应链条所需的时间跨度,这个指标可以用天数来衡量,它等于平均存货周期(DSI)加上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DSO),减去应付账款的平均支付期(DPO),以此作为确定存货规模的风险可承受度指标。在确定了存货风险的总体承受度后,企业对存货的日常管理规模也进行了定量控制,通过设计合理库存计量模型与标准,确保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不过多占用企业资金。该模型的建立可借鉴财务管理中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公式的介绍,即根据现有库存量、采购价格、生产需求量及波动性、采购周期及波动性、采购满足生产的服务水平等变量,计算每种物料的再订购点和经济订货批量,作为采购决策的依据,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

四、存货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

在明确存货风险的可承受度后,企业可据此确立相应的预警指标,对接近、达到、超过存货可承受度指标的情景分别发出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提示信息。针对超越合理存货规模的重大风险企业管理层要及时展开风险的应对与解决,加强存货的风险管理。企业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存货的内控管理,即通过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授权管理体系、制度文件和岗位说明等明确相关部门、岗位人员在存货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中的具体责任,实现存货管理相关流程的再造与优化;二是通过计提风险准备金,来补偿存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并保证企业营业的连续性。

1、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

企业管理目标可以通过预算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分解与具体安排。企业预算管理就是迫使管理层向前看,根据其期望的活动层级或者资源水平来判断他们的资源要求,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每个部门、每项业务的协调与沟通。正如前文所做的分析,存货风险作为风险的表象,其深层次原因往往涉及销售、生产计划的不准确不合理、相关计划信息的沟通不畅而最终导致存货积压,因而企业应当建立一个正式的预算系统完成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以整合不同部门的活动,并确保计划涉及的每个人向着企业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2、加强内部控制手段

因部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尚不够重视,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忽略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存货风险不断加大。因而加强材料采购、存货验收入库、存货保管出库等环节的内部控制是防范存货风险的重要手段。存货环节涉及的主要控制点包括: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存货保管、生产物料领用与销售出库、存货处置及存货盘点等。企业应当就各控制点建立明确的岗位及工作流程制度,加强审核与监督工作,使存货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现代化的存货管理体制

企业应当建立“即时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的现代化存货管理模式。JIT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是1953年由日本丰田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创造的一种高质量、低库存的生产方式,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即追求一种零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实践中,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ERP等信息系统使人、财、物、产、供、销进行科学高效的集中管理,合理规划并简化生产和销售流程,使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进行运转,从而实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率、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4、建立存货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