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光棍节文章

光棍节文章

时间:2023-05-30 09:0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光棍节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光棍节文章

第1篇

1、讨厌别人跟我说“光棍节快乐”,最可恶的是我还得说一声“谢谢”。

2、别总是单身狗单身狗的了,按年龄算你应该是单身鳖,按体型算你应该是单身猪,按智商算你应该是单身傻狍子。

3、光棍光棍别害怕,总有美人把你嫁;光棍光棍别叫苦,天下红花不胜数;光棍光棍莫畏难,来年保准有侣伴。今日恰逢光棍节,别不开心要喜悦。

4、都过了十几年的光棍节了,还差这一年?

5、我不怕过光棍节,我怕我喜欢的人不过光棍节。

6、马上光棍节了,教你们脱单的方法,追我吧。

7、日子穷,要脱贫,要致富;光棍节,要脱单,要幸福;光棍节就快到了,愿你早日结束单身,快快找到另一半,每天出双入对,体会幸福滋味!

8、帅的人都在过光棍节,丑的人都在秀恩爱。

9、这么冷的天,光棍已经升级成为了冰棍。

10、单身的快乐,你们那些情侣是不会懂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光棍节来送花:一送事业遍地生“花”;二送永远“花”样年华;三送前程锦上添“花”。最后愿棍友们早日“花”前月下,洞房“花”烛。

2、光棍节来四个一,四一代表四颗心,学习刻苦要用心,工作努力要顺心,生活快乐要诚心,爱情甜蜜要真心,光棍快乐要开心,自在逍遥好闹心。

3、没老婆,没女友,没人来管咱们活;想抽烟,想喝酒,没人来管咱们手;睡懒觉,不洗澡没人来烦咱们嘴;大光棍,小光棍,自由自在又逍遥!光棍节快乐。

4、光棍节宣言:酒儿可以喝光光,钱儿每月花光光,可以九点再起床,半夜可以来上网,没事可以去流浪,生活可以不正常。誓将光棍进行到底。光棍节快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但哪怕是没有“”的国家元首盘点也抵不上“传达室里的老大爷拉闸断电挽损失”更触动人们的神经,不是说“防火防盗防败家女”吗?就连身边温婉的女性朋友也没忍住:最后抢了一件衬衫!她还没有男朋友,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买件称心的衣服还是比无聊的相亲可爱多了。于是,各种“防败家女”的招数在朋友圈里“川流不息”。

所以,所谓的光棍节与光棍无关,它不过是商家的节日。当单身男女化孤单为消费时,钱包反而因迅速“瘦身”显得有些寂寞。近两年来,“光棍节”这一曾经的热门话题已被电商的购物狂欢抢去风头。在连续近半个月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今年的“双11”规模明显超乎以往。大企业拼销量,小品牌“刷存在”,从阿里巴巴、苏宁等知名上市电商企业,到一些小品牌刚刚上线的电商平台,都想在这一天里分一杯羹。

几乎所有的电商都在光棍节前的做着热身运动。他们在购物网的首页推出高亮的双十一专题,早早地提醒人们把想要的商品放入购物车。他们施展各种手段,企图把光棍和非光棍都“一网打尽”。

在光棍节里,最好的“”办法是走出家宅,去参加派对,去结交异性(现在还有可能是同性),但商家铺天盖地的购物邀请,实际上是把光棍们拉回电脑或手持通讯设备的前面,与各种各样的商品约会。

光棍节除了造就商家的狂欢外,还造就媒体的众多议题。连日来,许多媒体都在炒作光棍的话题,一些婚恋专家也忙着给光棍们开出各种“”药方。有的调查机构还列出全国光棍城市、光棍高校、光棍职业等等排行榜。

有点意思的是2014年“中国11大光棍职业”排行榜。排行榜的光棍率排序是:1,作家;2,民工;3,歌手;4,快递员;5,主持人;6,销售员;7,律师;8,厨师;9,新闻编辑、记者;10,运动员;11,空姐。

作家高居光棍榜首,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家还是广受青睐的群体。他们受到喜爱,不光是写情书的能力超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都拥有很高的名气和地位。许多作家经常会收到异性的求爱信,有的男作家甚至收到女读者夹着秀发的来信。

但在物价飞涨,稿酬还在原地踏步或者蜗牛式前进的当下,除了像郭敬明、韩寒等少数人气作家外,大部分作家已变成低收入人群,有的甚至还要自费发表文章和出书。而在网络载体海量存在的今天,发表作品已经不是作家的专利,作家的神秘感也已丧失殆尽。

然而作家再怎么不济,在光棍的机率上也不应该排在民工的前面。在这个排行榜中,民工才是“真光一族”。处于单身状态的作家、歌手、主持人、律师、编辑记者、空姐等,不等于没有,只是他们没有结婚而已;但单身的民工,往往是真正的形单影只。

这个排行榜如果有些启发意义,那就是它反映了两性关系中的“两端尴尬”――高端女与低端男都难以成婚。在婚恋选择中,女性眼光向上,男性目光向下。而处于最高端的女性,向上只能看到天空;处于最低端的男性,向下只能看到土地。这就形成了“高处不胜寒,低处不胜惨”的局面。因而对高端女来说,光棍是过度选择的结果;对低端男而言,光棍是无可选择的结局。

有人认为现在光棍增多是因为女人在进步而男人在退步,说“女人跑得太快了,男人跟不上”。这是模仿“现代人跑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名言句式。问题是为什么要让男女去赛跑而不是去参加混双比赛?赛跑一定要甩开对方,混双则要互相配合。我们为什么不说“女人跑得太快,请等等男人”?

法国作家尚福尔说:“恋爱比结婚更可喜,因为虚构的故事比历史事实更令人愉快。”许多人没有结婚,只是不愿面对“历史事实”,与人们描述的“孤独光棍”无关。

其实结不结婚只与法律和仪式有关,却与孤独无涉。海德格尔认为,活着是为了体验一种基本的孤独,一种可因他人、情人得以舒缓而又无法全然解脱的寂寞。

第4篇

关键词:光棍节;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27—02



恋爱观是人们恋爱方面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而又最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开放的。如何把握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观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研究目的与问卷调查活动介绍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群体正值恋爱、事业的选择阶段,其恋爱观、婚姻观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家庭及对事业的选择和发展。本研究从分析学生的恋爱心理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进行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我校学生恋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向健康恋爱心理发展的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人生的道路上摆正爱情的位置,这是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问卷调查活动情况

11月11日是人们热炒的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面有连续4个“1”的缘故,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为力求掌握分析当代大学生真实的恋爱观,以便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74期在“光棍节”开展了主题为“缘分你我单身快乐——暨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活动,在学校餐厅门口发放了111张针对于关于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对全校做了抽样调查和访谈,抽样涵盖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11份,有效问卷111份。这次活动意在通过调查学生对“光棍节”的了解,反映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与单身的态度,从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拥有更美好的大学生活。

二、结果显示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此次活动的药科大学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比例为1:2.5,与我校男女比例基本符合,其中在恋爱中与单身的比例为3.5:1.。这个数据看出了我校单身比例较大。这一次的调查能够概括性的说明我校学生“恋爱与单身”的想法与态度,暗示我们学校的学生目前大部分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要发展方向,将恋爱放在其后。

(二)对于“光棍节”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个问题,97.3%的学生是通过身边的朋友,网络,各种媒体等方式知道的,仅有2.7%的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光棍节。可见,光棍节已经逐渐被接受,尤其是在年轻人的心中。“光棍节”这一天,近半数的单身同学选择了和其他“光棍”朋友一起聚会,大家纷纷选择这一天来一场狂欢party,另一半单身同学则会跟往常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双双”虽已告别单身,但仍热衷于和朋友们在这天聚聚,爱情友情亦可兼得。可见“光棍节”在大学校园中已日趋普遍。

(三)大学生当前的恋爱状况是反映大学生恋爱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你目前的恋爱状况这个问题,只有21.31%的大学生回答“不想谈”;而“正在谈”的占33.20%,“准备谈”的占16.99%,两项相加占50.19%。换句话说,在高校学习期间至少约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有恋爱经历。当然,这还不能排除约占28.50%的“没有谈”的大学生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很有可能加入到恋爱大军中去。

(四)对于你对大学期间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这个问题,持“应当禁止”态度的仅占1.04%,“应当限制”的也只有1.95%;而认为“应当正确引导”和“顺其自然”的各占62.08%和34.94%,两项相加,对大学生谈恋爱持基本肯定态度的学生约占97.02%。尤其是有95.73%的男生对“应正确引导”和“顺其自然”两项进行了选择;有97.96%的女生对其进行了选择,这一数据很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这反映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谈恋爱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或无所谓的心态,目前谈或不谈在于时机是否成熟。

三、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正确引导

(一)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与内涵

针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思想实际、情感状态,把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开展爱情的真谛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内涵与外延,懂得爱情的本质,懂得严肃对待恋爱的行为,学会珍惜,学会关心,在恋爱中做到彼此激励,共同促进的效果。

2、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和自尊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情非常敏感、丰富,自我意识强,稍微生硬偏颇,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做好疏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那些恋爱观不成熟、社会阅历浅的学生要从尊重他们的需要出发,先交朋友、推心置腹,再做工作,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深人了解并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顺乎自然地发展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的。

3、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生理学认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生中脑神经系统最发达的阶段,其思维和记忆能力都进入了最佳时期,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更是实现专业知识储备、智力潜能开发、个性品质优化的主要阶段。因此,高校要组织开展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系列教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大学生集中主要精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立志成才,主动适应新时期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心理咨询可以弥补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爱情的烦恼,这种困惑长期积郁在心中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这种现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普及系列教育活动。二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学校应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提供面对面或电话咨询服务,或者在校园网上建立谈话专栏以解答学生在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要整合优势资源,运用现代手段,通过多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感染力的途径,根据大学生求知、求乐、求美的特点,组成多种学习科研、创新、娱乐、活动兴趣小分队,在课余时间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摆脱空虚、颓废等不良情绪,激发聪明才智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高校可以开设恋爱婚姻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和看待恋爱和婚姻

大学是恋爱的高峰段,而且和以后的婚姻家庭联系也最紧密。开设恋爱婚姻的课程也是学校实施恋爱观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把大学生模糊、感性的认识清晰起来,明确起来。对于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只有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恋爱知识,使他们对恋爱由“神秘”走向“明智”,才能有效地避免盲目的恋爱,防止走弯路或误人歧途。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站在婚姻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情感。

(五)加强校风校纪管理,严明规章制度

高校应加强外部管理机制建设,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考勤,对学生中出现的无故夜不归宿、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只有这样严格约束学生,才能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同时学校应构建出加强校风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把学生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对于已经谈恋爱的大学生要定期地、有针对性地找其谈话,交流思想,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于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言行举止不文明行为要早发现、早教育,以“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通过“光棍节”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了新时期大学生对恋爱和单身的态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大学生恋爱观上给他们以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其尽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其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黄希庭,郑涌等.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5篇

1、有缘无分,好聚好散。

2、这么冷的天,光棍已经升级成为了冰棍。

3、没兴趣认识你,你也别打听我。

4、光棍节有人要搭伙一起过的吗。

5、明天就是情人节了,我不得不跟你特别说明一条“注意事项”:狗吃巧克力会死的!

6、不看脸色,不用惧内,没有吵闹,没有眼泪。

7、自从分了手,流量节约了80%。

8、我把10086改成了男朋友,这样总能感受到来自男朋友的关心。

9、孤独一词,几乎贯穿了我整个漫长而沙哑的青春期。

10、不是单身选择了我,是我选择了单身!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1、未来哪位要和我结婚的对象,请在情人节为我守身如玉可好。

2、就承认了吧,今年的情人节还特么是一个人。

3、未来的老婆,别对你现在对象那么好,没多大用!

4、宁愿永远不长大,简单而纯粹地活着,与忧伤和烦恼绝缘。亲爱的自己,情人节快乐!

5、好羡慕纯种单身狗还能情人节略过,我这种混血单身加班狗,情人节加班过。

6、情人节一个没过!光棍节一个不落。

7、情人节,谁家有闺女借一个,明年还一大一小!

8、情人节,连一声“情人节快乐”都显得无比奢侈!

9、情人节到了,走在街上,单身才是王道,单身才是焦点。

10、情人节,我依旧一个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1、丑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找人将就了,帅的人仍然坚持原则,继续单身。

2、自打我出生以来啊,就独得上帝恩宠,我劝上帝一定要雨露均沾,可上帝非是不听呢,就让我单身,就让我单身。

3、问世间情人节为何物,直叫人虐死单身狗。

4、请不要叫我单身狗,我的代号是“孤狼”。

5、自从我妈知道单身狗这个词后,她已经忘了我叫什么名字。

6、绽放的笑,是我仅存的骄傲。

7、明天就是情人节了,别问我为什么单身,我们神仙和凡人谈恋爱是触犯天条的。

8、哥过的不是光棍节,而是真真实实的寂寞。

9、全世界都散发着恋爱的酸臭味,只有我散发着单身狗的清香。

10、像我这种怕麻烦又怕痛的人,还是单身比较适合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天猫极速退款额度是在“我的”里面进行查看。

天猫(英文:Tmall,亦称淘宝商城、天猫商城)原名淘宝商城,是一个综合性购物网站。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2012年3月29日天猫全新Logo形象。2012年11月11日,天猫借光棍节大赚一笔,宣称13小时卖100亿,创世界纪录。天猫是马云淘宝网全新打造的B2C(Business-to-Consumer,商业零售)。其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2014年2月19日,阿里集团宣布天猫国际正式上线,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1、我今天的负能量太大了,坚决不能影响我的同事们。

2、出门前发现策划案上有个错别字,为了追求完美,我重写一份!

3、今天雾霾太大,我走丢了。

4、虽然我感冒、头痛、还发烧,但都无法阻止我去上班,但是,我们家猫要生了。

5、为了不过光棍节,请假说去找对象,望老板批准,我不要做单身狗。

6、老板,我突然对公司有点过敏,有点严重。

7、我家狗狗突然得了焦虑症,需要人陪,要不然它会想不开,不吃不喝,慢性自杀。

8、马上双十一了,我得回家守着我媳妇,怕她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

9、《来自星星的你》就要大结局了,我得在家追剧。

10、我的被子生病了,我要在床上照顾它,请假一天。

11、前任后天结婚,明天梳洗打扮一番,后天砸场。

第10篇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新媒体;消费主体性;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39-02

20世纪30年代,青年和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学界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在青年消费行为方面,在这个以“消费和丰裕的显著性”为特质的当今社会,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一方面,受众逐渐迷失了自我,丢失了主体性;另一方面,消费主体的反抗意识在这样新媒体环境下的商品浪潮中愈发强烈和自觉,这和青年亚文化社群对主流文化的收编活动保持抵抗和拒绝的姿态是一致的[1]。简言之,青年社群的消费主体性如同他们所处的青年亚文化“抵抗性”语言一样需要正名和表达。

一、新媒体时代的收编与反收编:“双十一”购物狂欢

通过社交网络,“双十一光棍节”兴起于青年人汇聚的校园,贝克尔在提及规则的制定者(rule-makers)[2]时,也强调了媒体、支配文化对亚文化的“创造”作用,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不同于成人主流社会的身份认同,庆祝“光棍节”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介的介入,青年人的小打小闹在近20年间逐渐异化为了一种商业化的大众狂欢。事实证明,从2009年交易总额1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飙升至191亿元人民币以及2013年达350.19元人民币[3]。

从最初的“光棍节”到“购物狂欢节”,从小众范围到广为人知得益于商业宣传,实际是一次伯明翰学派口中的“文化收编过程”[4]。具体来说,在商品收编过程中,当媒体将“光棍”作为“噱头”出现在商品市场,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性”特质在商业化过程中渐渐丧失,“另类化”风格符号沦为商业包装的嫁衣。而且,青年风格从亚文化到时尚市场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还是一个由新型的商业与经济机构组成的真实网络和基础设施。

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体系就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因此当下我们的一切节日都无法逃离“消费”这一主题。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劳动”,消费社会既生产出了消费品,同时也生产出可供剥削的“消费大众”[5]。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大量的商业广告涌入现实和网络,尤其是电商铺天盖地的膨胀令消费主义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更加轻易和快速。那么由此看来,青年群体在作出消费决定是否总是缺乏判断力?青年亚文化引以为豪的“抵抗”意义是否在收编之后消失了呢?

对此,有学者对亚文化在对大众文化的抵抗意义作出了一个乐观的解释:亚文化的抵抗意义从来不是在受众接受、传播的开端,而是在这之后的整个过程中[6]。费斯克认为,亚文化被收编之后变成大众文化,这并不会导致亚文化失去抵抗意义[7]。青年亚文化社群能够对文化商品进行反抗式译码,利用商品进行“反收编”,再造的活力并没有丧失,这为青年消费社群的主体性建构提供了相当的可能性。

二、为青年消费主体正名:感性与理性间的摇摆

帕森研究美国中产阶级青年文化时,他认为看似这些年轻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相当多的消费自[8],事实上,他们已经陷入了消费主义的迷阵之中。而日常生活最严重的异化就是主体性的丧失,主体缺乏思考与判断的能力[9]。然而,人的主体性在消费社会不会随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而消失殆尽,相反,主体性总是能在细微之处寻求自我建构,在青年社群中更是突出,解构与重构是相伴而生的。

人们在纷繁多样的商品中能够基于人的理性作出消费决策,而并非由于外界的诱导,由此建构自己的消费主体性;另一方面,不同于成人主流社会,青年社群有着独特的生活状态,大众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中也会遭遇青年社群的游击战术。青年亚文化社群的“反收编”特性加之人的理性,成为青年社群消费主体建构(重构)的重要前提。总体上,青年人在进行消费行为时,不断通过物的消费、媒介产品的消费、符号的消费定义自我,确定和表明身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要试图建立起青年群体的消费主体,就是将“主我”“客我”当作二元对立来看待吗?显然不是如此简单。

一方面,冲动曾是“客我”和“主我”在消费动机中的屏障。基于波德里亚“文化建立在消费的基础上”[10]的观点,人们试图从消费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人们在不同的“圈子”已经建构起不同的风格,并彼此相互尊重。在商家大力传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购买一些商品便能够成为某个阶层(所谓的“社交圈子”)的一员,类似的观念无时不刻地威逼利诱试图建构自我身份的年轻人作出“冲动的”选择。尤其是利用网络媒介,商业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有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年轻人自然也有理性、务实的一面:和青年人群追逐的个性和多变相比,他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在他们作出消费决策时,往往让“性价比”成为一个先决要素。例如,大部分青年人在购买新款手机时也总会进行品牌的对比和信息的搜罗,在这过程中,青年消费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主我”得到了明确的建构。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面对反反复复的商业广告和消费实践之后,能够在听从自己的判断和经验,进一步驱散了商家为青年群体量身定制的“客我”化意识。从这里可以看出,青年群体在消费中的“主我”建构从未停止过。

第11篇

也因为如此,接下来几部影片也精准定位为“粉丝营销”的电影,即只是把主演明星的粉丝作为重点观看的观众,而票房收入也从中而来。比如由吴尊、韩庚、大S领衔主演的《大武生》、五月天主演的《五月天追梦3dna》都号称是这样的电影。

如果说,从明星阵容而言,吴尊和韩庚的粉丝肯定众多,绝对比杨幂的粉丝要多得多,那样票房收入应该很高,但10天下来也不过4000多万的收入,制片方很不满意。而《五月天追梦3dna》的确有很多粉丝包场,最终票房也不过5000万。这样看来,粉丝电影并没有复制如《孤岛惊魂》的奇迹。那么《孤岛惊魂》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如果从内容上看,我个人认为《大武生》肯定比它好看。但《大武生》这样桥段的故事又显得太熟悉,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而比较之下,上半年武侠剧迭出,几乎让人看的厌烦,这样一部惊悚片恰如炎炎夏日的一支冰淇林,爽口爽心。

我个人认为,《孤岛惊魂》的成功首先不在于明星,当然,杨幂有没有作用,肯定有,但有8000万的号召力吗?个人认为也许只占三分之一。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题材,没有竞争对手,一支独秀,成为换个口味的观众的首选。其次在于档期,这样的电影在暑期上映,自然吸引了很多校园的学生和年轻男女,这时的粉丝效应可能就会凸显的比较明显。另外就是惊悚片本身的观影氛围很适合孤男寡女,个中原因不多说。因此,在这种种因素叠加之后,《孤岛惊魂》创下了令人惊叹的票房。而脱离了这个档期,或者说这个题材的粉丝电影,自然就要受到诸如什么影片质量不好等之类的质疑话题。粉丝是电影成功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粉丝能带动多少关注度和消费度,也是值得商榷的。粉丝是做电影考虑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不用把它夸大。

从《孤岛惊魂》的成功,我觉得要看到的是粉丝的力量,同时也是影片本身具备冲高票房的有利因素,正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造就这样的奇迹。应该说,是消费者的需求甚至隐形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和释放,才造就了《孤岛惊魂》的辉煌。

同样临近年尾,原本被视为好莱坞影片将一统天下的11月,因为一部《失恋33天》的横空出世而风云大变。一部成本950万元的影片,在首映当日拿下票房3329万元,4天之后这个数字涨到1亿,7天之后变成了2亿,更何况它的档期夹在《猩球崛起》、《铁甲钢拳》等一系列好莱坞大片之中。

它不是大制作,也没有什么明星加盟,男主角扮演者文章这两年还算红,但最多是一个事业上升期的青年演员。事实上,上半年,这部电影的主演文章和白百何还有一部同样的爱情片《万有引力》,但票房一般,这说明,他们并不是号召力强的电影明星。而导演滕华涛虽然拍过《双面胶》、《蜗居》、《王贵与安娜》等一系列热播电视剧,但是拍一部说人失恋的电影还是第一次。这部电影的脚本来自一个豆瓣直播帖。和《双面胶》的编剧六六一样,《失恋33天》的原著作者及编剧鲍鲸鲸也是网络作家,还正经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上映3周,票房破3亿元,这个局面出乎了包括片方在内所有人的意料。

分析认为,《失恋33天》在档期选择上占尽优势,恰逢百年难遇的“世纪光棍节”,但如果要讲光棍节的话,另一部国产片《光棍终结者》可能更符合条件。可这部直奔光棍节主题而去的电影,绝大部分电影观众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的上映和下档。即便在上映三周后,《失恋33天》依然能够占据周一至周五的票房冠军,充分说明它不是应景之作。

又有评论认为,利用社交平台营销是缔造《失恋33天》票房传奇的重要因素。据资深媒体人士介绍,自关机之时起,《失恋33天》就已经开始在开心网、微博上做话题营销,不但启动早,而且环环相扣,并且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做了失恋物语,失恋纪念品的收集,为电影积累了人气。据悉,该片宣传方在社交平台上的宣传内容,覆盖了近1亿的互联网用户,使得这部电影被成功地炒作成“光棍节”的标签。因此,《失恋33天》的成功被誉为是“微博营销”的成功。

其实,一部片子火了,最要紧的东西有两条,一是切合了大众情感迫切需要,一是故事好,拍得好,演得好。我个人认为,营销手段固然重要,但关键是,首先你选对了营销的对象。年轻人失恋故事谁没听过呢?但更关键的是电影对白用了北京式的调侃,而且这些调侃里还夹杂着人生的智慧。这是在年轻观众中口碑传播最多、最广也最好的一条。影片中的人物性格、情绪、台词、都十分贴近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趣味,成功对接令人感同身受。《失恋33天》没有走爱情片的传统路线,甚至因为剧本的先天不足,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更多是对各种婚恋行为和观念的描摹与点评。恰恰是这被一些电影评论视之为“硬伤”之处,却极富成效地迎合了年轻观众的欣赏口味。

失恋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失恋的人却是孤独无比的。在这样的一个临近年末的时间,这样一个触目的影片名字《失恋33天》,无形中触动了那一片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所结成的失恋阵线同盟。《失恋33天》就像冬天里的暖手炉,可以驱赶身体由内而外散发的寒意,找到暂时的从容和淡定。

《失恋33天》讲述的是都市白领的爱情故事,这与以开心网、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主要用户群相吻合。影片集中火力在SNS平台上做营销,一方面,顺应了白领群体通过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成功的锁定了目标群体,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到达程率和有效性。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主要就是一点,它不是一部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但却是一部能触动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电影,在这样一个时机,再配合先进的营销手段,成就了票房奇迹。

纵观《孤岛惊魂》和《失恋33天》这两部“神作”,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影片质量都不算好,但他们的成功引申成为“粉丝营销”和“微博营销”两个营销手段。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这两部电影的成功在于,一个如今看来合适的档期,加之,电影有意或者无意的迎合消费者即观众,随之,观众却被真正的抓住了。这才是真正的因素,而营销手段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当然正因为,制片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能抓住观众,因此,他们的误打误撞,却精准的找准了消费者,从而在偶然的因素下,取得了成功。

他们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只要你找到了你的消费者,再辅之有效的营销手段,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诞生。

再说一个其他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从事批发多年,年前决定转行。从批发到零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尤其是要选择好从事的行业。朋友选择的是内衣,我们初闻这个项目,觉得竞争过于激烈,大街小巷比比皆是,难以做大。不过朋友另辟蹊径,选择的是男士内衣。这个行当我们觉得还是有些新奇,既然有差异化,当然是有的做。但相对女性内衣来说,感觉似乎容量过小,自然店铺也不能选择在商业街,成本过大。于是在商业街的后面平行的一条街上选择了一个店铺,成本自然低很多。开业前夕,我们去店里看了看,发现男士内衣的概念和我们平时穿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样式,感觉怪怪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当时讨论谁会买这些内衣。这里说明一下,一条内裤至少都要50元以上,好的几百。因为样式奇特,我们都觉得年轻人肯定会喜欢。

时隔半年,再去朋友那里的时候,内衣店已经开了有四家,生意相当不错。不过在问及消费群体时,却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购买主力是35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差不多80%的销售来自于他们,其余的则是我们说的年轻人。问到朋友为什么和我们当初想象的不一样时,回答是,年轻人看热闹的多,有钱买的不多。还别说,真的是,细细一想,这动则百元的内衣除了情人之间的礼物以外,平时,哪个年轻人舍得买这么贵的内裤呢?这么说来,我们当初的设想还真是有出入。朋友说到,当时因为定位在年轻人,于是开业的时候,希望能用特价来吸引他们,但尽管打了折,年轻人还是觉得贵,倒是这些中年人,买的时候并不注重价格,更在乎样式和质量,于是最后就不再动不动打折,而是专注突出产品的内质和舒适度,并通过口碑宣传来提高知名度。事实上,经过这样的调整,内衣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如果你开始就找错了目标消费群体,即使你的营销手段再好,也只能尽可能的争取到本来就小份额的那一部分人。而你真正的消费群体却没有办法被你的营销手段打动。那么你的营销成本就被大大的浪费了。

第12篇

“爱情保险”、“禽流感险”、“防小三险”再到“险”,有网友就直言讽刺,还有保险公司保不了的吗?

11月11日当天,因为4个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被年轻人戏称为“光棍节”。就在“光棍节”当天,中国平安产险就在其网站上亮出“明年今日一起”的醒目口号,大打“牌”。据平安产险在网站上的宣传显示,“双十一”0点限量推出“小清新款”、“小奢华款”和“大土豪款”共三款险产品。

最吸引眼球的“大土豪款”险仅在双十一当天限量发售10份。在次年11月1日至11日结婚,可获得4999元蜜月游、交友网站会员一年以及单身意外险一份。而“小奢华款”和“小清新款”双十一当天限量发售100份和1000份,在明年指定时间内喜结良缘,分别可获500元海景房或50元冰淇淋礼券。此外,也分别还可获赠交友网站会员服务和单身意外险一份。

早有先河

实际上,平安产险仅仅是在“爱情保险”上大做文章的险企之一。此前,险企大佬们早已在保险市场上大打“爱情牌”。而就在今年“七夕”期间,东吴人寿还曾推出类似“险”的产品,但主险是一款预期收益超5%,保底收益2.5%的理财产品,每份价格为1000元,并附加意外险。即便是这样,在“天猫”的销量依旧很抢手,卖出了超过6800份。依据东吴人寿该款保险的条款,恋人们如果在一年内结婚或维持恋爱关系,将可获得奖金。只是奖金实在很有限,仅有寓意一生一世的13.14元。时至今日,东吴人寿还在淘宝保险频道在售一款“爱情保险”,标称让爱持续升温不打烊。该保险实际上是款万能险,截至11月29日已累计售出1900件。

就在“爱情保险”的销售呈现井喷之势时,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业内人士就向本刊记者坦言,“借着“双十一”,保险公司通过网络渠道促销的噱头,这种产品除了提供基本保险外,还提供网站交友服务,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交友网站都是趁此机会揽客、增人气。”

实际上,除了“爱情保险”此前也有保险公司推出类似“赏月险”等新、奇、特抓眼球的险种,只要中秋当天看不到月亮,保险公司就给予赔付。但对于“险”,不少情侣持犹豫态度。在记者的街头随机采访中,王小姐就表示不会购买“险”。王小姐表示,“一年后的事情变数很大,两个人在不在一起难以预料,不会盲目跟风”。

不过,也有年轻情侣表示,“这样的险种新鲜好玩,花钱不多可以尝试一下”。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就表示,保险公司借用“双十一”的概念推行产品,表明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不再局限于传统产品,并且更加关注青年需求。庹国柱还认为,“险”、“赏月险”是针对某种风险、某种对象的特定需求出现的,并非所有人都会喜欢,但总有一部分人会在乎,总能顺应一些人的选择。可见,保险炒作已经屡见不鲜。之前的甲流险、禽流感险、“防小三险”、婚姻险都曾掀起一波热浪。由于这些险种肩负着宣传险企品牌的使命,保险公司往往乐于把精力放在此类产品的包装上,而消费者应当按需求来购买此类险种。

每年的“双十一”保险都是购物狂欢盛典中的一支生力军。除了短期消费性的保险,另外一些带有长期投资收益的理财保险更是“双十一”抢购的热门之选。

创新不应只是名称

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就透露:“靠传统保险人进行保险销售的成本较高。根据保险行业的业务员基本管理办法,企业要向业务员支付的包括首期佣金、续期佣金、业务推动和奖励等多项费用,在不包括对业务员的短期激励投入上,人工费用就已经占据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近一半。”

高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在业内人士看来,为了降低内部的经营成本,用网络销售取代部分人工成本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险企在电商平台中销售的产品类型尚有限制。在产品的选择上,险企只能把一些交易沟通简单,不需要在保险公司、投保人之间进行反复沟通的传统险种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