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元好问诗词

元好问诗词

时间:2023-05-30 09:0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元好问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元好问诗词

第1篇

关键词: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伪体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论诗三十首》是仿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形式写成的诗歌理论作品。全诗涉及的时代自汉开始,历经魏p晋p刘宋p北魏p齐p梁p唐p宋八个朝代,涉论之作家,始于曹植,终于南宋陈师道(后山)。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第一首是: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开门见山地阐述了理论宗旨,宗旨是:发扬“正体”,疏凿源流,分别泾、渭。所谓“正体”,是跟“伪体”相对而言的。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别裁伪体亲风雅。”杜甫所说“亲风雅”即继承《国风》反映现实和《小雅》怨刺上政的传统,元好问所说“正体”也是这样,这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他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别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元好问认为“正体”有三:一是开始于建安时代的曹植、刘祯,强调“气骨兴寄”的传统。一是从晋朝陶渊明开始强调“天然”的传统。另外,元好问认为杜甫是集大成的诗人,自是正体。至于元好问心目中所谓的“伪体”,兹举几例:晋潘岳的“文行不一”、陆机的“斗靡夸多”p初唐沈缙讴p宋之问的“不废齐梁绮靡之风”p晚唐李商隐的“用事深僻,流于晦涩”p唐卢同的“别寻险径,流于鬼怪”p唐孟郊的“穷愁苦吟”p唐陆龟蒙的“重名轻实”p宋秦观的“纤巧柔靡”p宋陈师道的“闭门觅句”和南宋江西诗派的“尽失古雅精真”都属于伪体。

元好问对“伪体”的评论可谓眼光锐利,立场鲜明,释微阐幽,颇多慧见。笔者想就晋潘岳的“文行不一”、晚唐李商隐的“用事深僻,流于晦涩”、唐孟郊的“穷愁苦吟”等元好问心目中所谓的“伪体”进行探讨,阐明感受、看法、评量。

一、第六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扬雄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遗憾的是,心声心画常常失真,因此,仅看表现于外的文章,岂能论断作者真实的人格?后半两句指出晋人潘岳(安仁)当年写的《闲居赋》,显示其高逸的情操,足以名垂千古,谁能相信他为了求官,见到贾谧出门,竟望着路尘而屈膝下拜呢?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作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人与文的表现形式为二:一是文如其人,二是文人相背。前者中西认识基本一致,西方布封认为“风格如人”,此与《文心雕龙・情采篇》“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所言相互印证。但元好问批评的后者文人相背也是可理解的。首先,人不能理解成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的精神特征分为二极:一极与现实联系并被现实决定,存在很多缺陷或局限,为了现实的生存,被扭曲,变成畸形。另一极与自由、理想相联系,构成一组矛盾。其次,文和人的冲突,其实质是作品中表现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性与现实相联系的矛盾。例如南朝作家庾信在梁元帝时出使西魏被留而曲节于敌国,后有曲仕于北周,这似与他《拟咏怀二十七首》、《哀江南赋》等诗作中所表现出浓厚的故国之思和羁宦北国的悲愤感情相抵牾,颇遭后人的诟病,但你能否定这些作品的伟大吗?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文学创作活动是反思自我、批评自我的最理想的活动,不能把作品中塑造的自我形象等同于现实中作家的自我形象,可以按新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因此,总体上文如其人是正确的观念,文人相背是假象,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二、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前半两句谓:望帝的春心,托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佳人的锦瑟,激起对逝去年华的怅惘。后半两句谓:晚唐诗人李商隐诗旨的难以明了,而诗家总是喜爱西昆之美好,唯独遗憾的是无人像郑玄笺注《毛诗》般,一一阐述他的义旨。元好问引用《锦瑟》中的诗句,正是因为《锦瑟》一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诗所论之重心,在李商隐诗中用事深僻,以致晦涩诗意。

与之相反,笔者认为这不是李诗的遗憾,反而是诗人在艺术上的创新、审美上的追求。李商隐的诗爱用典且善用典,其咏物抒情诗(包括爱情诗)往往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其作用有三:一是避免直言之浅浮,严肃而不轻薄,含蓄蕴藉,韵味深厚;二是可将自己的情感推远一步,造成一种艺术距离;三是唤起读者更积极的参与、联想,从诗境的多面性、多层次着眼,把握其总体情感内涵,领略其诗境与诗美,而不是一味求索其寓意。这样赏析李诗才会“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尽”(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四引杨亿语)。

三、第十八首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这首诗是评论孟郊的诗,元好问认为他根本不能与韩愈的诗相提并论。孟郊与韩愈同为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但有不同。韩愈的诗以气势见长,磅礴雄大,豪放激越,酣畅淋漓。司空图说他“驱架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这种诗歌风格正是元好问所崇尚的,而孟郊的雕琢和险怪的风格正是元好问所批判的。因此,元好问认为孟郊和韩愈不能相提并论,n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

孟郊一生沉落下僚,贫寒凄苦,郁郁寡欢,受尽苦难生活的磨难,将毕生精力用于作诗,以苦吟而著称。苏轼称之为“郊寒”,其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但他将亲身体验到的不平与穷困在诗中深刻地表现出来,情感真挚,正如苏轼所言:“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如他的《秋怀》一诗写自己久卧病床,寒夜难眠的苦况,其诗曰: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又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答友人赠碳》)等,苦涩中见诗意,莫不是他自身经历的贫苦生活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郊寒”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不应该加以贬低或排斥,而应尊重其存在的权利,这是客观的现实社会生活在诗人作品中的反应。元好问崇尚刚健雄浑诗风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刚健雄浑固然可贵,清寒瘦削也有娱人之美。在诗歌风格上,应当允许审美主体各有其好。

元好问在第三十首诗中写道:“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面对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笔者对其《论诗三十首》中有关几例“伪体”的探讨像蚍蜉撼树一样不自量力,只是书生一时技痒爱议论罢了,姑妄写之。

参考文献:

[1][南朝.梁]刘勰,著.戚良德,撰.文心雕龙校注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A].[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C].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金]元好问.元好问全集[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5][宋]苏轼.苏轼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第2篇

自古以来中国酒文化就源远流长,在这里撷取的只是这株文化之树上一朵芳香艳丽小花――酒联广告。不要小看它是在酒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广告艺术的奇葩,通过酒联可以使酒企业收到“妙语一联,销路顿开”的巨大效果。

古时酒店作坊中为招徕顾客而应用的传统酒联,一般为历代不知名文人撰写。这类酒联严格遵循楹联的形式特点,对仗严谨,声律和谐,示意完美,堪称为楹联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联语。这类酒联沿用至今,仍有其蓬勃的生命力。

我国的诗作自古以来都散发着酒香,大诗人曹操、陶潜、李白、苏轼、元好问的诗中有关酒的佳句举不胜举。如:“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闻啼莺”(李白);“春风着人不觉醉,快意更须三百杯”(元好问),如果能用这类佳句充当酒联广告,也是相当有光彩的。把名人题词作为酒联广告,能够极大地提高美酒和厂家的声誉。生产厂家自组人手创制酒联广告,或面向社会广泛征联,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酒联广告的来源广泛,从中会有佳联不断脱颖而出的。凡是好的酒联广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好的酒联广告具有澎湃的激情

金樽美酒,一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富有风趣的享受。在我国,人们都喜欢在婚嫁、寿宴、佳节、迎宾送友等喜庆的日子里饮酒助兴;文人在各种集会时表现尤甚。高明的诗人把酒作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境超脱了形骸而阔大渊深,有居高临下之望眼,越世凌云之旷怀,下笔奔放飘逸,佳联遂于偶然间而得之。著名画家范曾饮过仰韶酒,奋笔疾书:“仰韶酒味醇而浓,一饮诗情人九陔。”著名作家李英儒在张弓酒厂酒酣耳热之际一挥而就:“为饮一杯张弓酒,舍得宝马和貂裘。”可见美酒确实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令人心旷神怡,思维活跃,豪情满杯,使想象和灵感的翅膀腾飞。以上两联豪语,是作者在酒味泛胸、诗兴大发的时候喷涌而出,具有常时不可道的激情,因而具有感染人的强烈作用。

好的酒联广告具有浓郁的诗意

酒联广告有的本身就是从诗词中集来,如“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闻啼莺”,我见之于一家乡村酒店门侧,从而对这家普通酒店产生了幽雅、洁净的良好印象。相当多的酒联广告是饱读诗书的作者从诗词中点化而来,把诗句意境置于酒联广告之中,欲隐欲现,既显出作者腹笱之广,又富有新意。如曾被用为酒联广告的全国酿酒专家周恒为张弓酒厂的题词:“低度清莹夺月色,佳酿味美借梅香。”总会使人心头暗暗浮起诗人林逋的咏梅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再如豫东流传很广的传统酒联“幸有车马临门第,胡芹贡酒宴嘉宾,”也能使人联想起《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好的酒联广告具有哲理性

酒联广告的哲理性是由酒引发的思想、人生体验的升华,言简意赅,使人回味无穷。具有哲理性的酒联广告历来为人注目。相传,绍兴有家东兴酒馆,开业以来生意萧条,后来主人请了位有头脑的秀才写了―副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这副嵌有“东兴”店名的酒联,写尽作者对世事的感触,对人生的慨叹,引得迁客骚人、行旅商贾纷纷来到这家酒馆,喝酒品菜,“举杯未饮神先伤”又如“醉里乾坤大,壶底日月长”“今朝有酒今朝醉,得开怀时且开怀”无不显示出作者对世事的洞明,是具有哲思光芒的佳作。同时也要注意利用多种修辞。修辞作为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在酒联广告中常用的有双关、夸张等,它的妙用在于使酒联广告显得生动活泼,文通意深。如旧时一副酒联“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就使用了夸张,别有奇趣。

酒联广告确实是一种独特、有效的艺术,好的酒联广告可以使众多的消费者一见钟情,欲醉欲狂,趋之若鹜,纷纷解囊。

第3篇

(1)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金缕衣》

2、关于爱情的感慨的句子:

(1)男人就像蓝牙,你在身边,他就处于连接状态。但你一走开,他就搜寻其他外围设备了!女人像wifi,她们可以看到所有可连接的设备,但会选择最好的一个。

(2)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象左手和右手,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相守,因为放弃这么多年的时光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你的左手或者右手一直走下去。——幸福有时候真的与爱情无关、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3)在似水的流年里,伤口总会愈合,误解终会消除,怨恨亦会散去。因此,当缘尽的时候,我依然要感激你。谢谢你和我练习了青春的爱情,谢谢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谢谢你让我能以更为成熟的心智和未来的爱情相遇。

第4篇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的诗词莫过于如下两首最为著名广为传唱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5篇

答题过程中,若能正确地解读诗歌主旨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解题就不会出现偏差;答题步骤规范了,要点都具备了,答题就不会失去一些不该失去的分数。于此,笔者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权作抛砖引玉。

在解读诗歌主旨时,可采用“突破法”和“本体突破法”。

“突破法”强调“四看”,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题目。

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时候,标题能为我们理解诗词打开一扇窗口。看李端的《闺情》,我们明白,作者是在抒发闺中思妇之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我们能知晓,作者是在借赋未开海棠来劝勉儿辈。

看作者。审读诗歌作者,是中国诗歌鉴赏中一种传统的方法。如果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经历遭遇,就可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心境,运用想象,填补诗歌的空白。如王维、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们的诗大都表达一种寄寓山水的隐逸情怀。李煜、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分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的诗风也迥然相异。

看注释。不是每一首诗歌都有注释,一旦给了注释,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命题者决不会轻意地提供无效信息。提供的注释要么是简要介绍作者,要么对创作背景作说明,要么对某些词语作解释,包括一些典故。认真分析、研究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对我们解读诗词主旨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对诗歌注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看题目。也就是看问题设置。一般一道诗词鉴赏题下设两问,这两问的设置,有时会给理解诗歌提供一个契机。如一道南宋陈与义《春寒》的试题,其中一问:诗歌的后两句塑造了海棠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问题的设置使我们在未正式解读诗歌本身之前,就能心中有数:这首《春寒》是托物言志,借描绘海棠,来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趣。又如晚唐诗人雍陶的《天津桥春望》鉴赏题所设的一问: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样的问题设置对于我们如何分析景物,如何看待情与景的关系倒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

以上这“四看”,说起来繁复,做起来其实简单。它要求于拿到鉴赏题之时、正式解读诗歌之前,花几分钟左右时间对一些信息做一次提炼、筛选、整合,即能对诗歌的主旨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而对于诗歌本身,也可采取审关键词句、析典型意象的“本体突破法”。

审关键词句。即对诗句本身进行筛选、分析、体味。一首诗歌,不管作者表情达意多么曲折、隐晦,他的情感还是会在不经意间,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么,对于诗歌里面的关键字眼、语句,我们要细心分析与体味。如南宋刘过的词《唐多令》,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句流露了作者情感:“满”、“寒”、“又中秋”、“故人今在否”、“浑是新愁”。据此我们得知,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再,物是人非,交游零落等悲慨感伤之情。

析典型意象。诗歌当中,常有一些典型的意象,表达了特殊的内涵。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柳”(送别)、“竹”(节气)、“菊”(隐逸)、“采薇”(隐居)、“折桂”(科举及第)等。

对一些常见意象特殊内涵的把握,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解读诗歌。如祖咏的《苏氏别业》,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形象。在解答此题时,可通过分析典型意象“南山”“竹”,从而得出答案:刻画了一个性情高雅、追求闲适幽静生活的诗人形象。

第6篇

清代画家、诗人张若驹写有一首《五月九日舟中偶成》:

水窗晴掩日光高,河上风寒正长潮。

忽忽梦回忆家事,女儿生日在今朝。

清代诗人袁枚评论这首诗说:“此诗真是天籁。然而把‘女’字换一‘男’字,便不成诗。此中消息,口不能言。”(《随园诗话》卷八)

这首诗从眼前景写起,抒发了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写得极平淡自然而意味深长。诗中表现了父女之间的一片真情,袁枚称之为“天籁”。这种父女之情,是通过身在他乡的父亲于江上舟中想起今日是女儿生日一事表现出来的。袁枚认为,如果将女儿换成儿子,便诗意索然了。并说“此中消息,口不能言”,为什么呢?

袁枚在这里“口不能言”的“此中消息”,其实只是一个“辞趣”与“题旨情境”的关系问题。

“男”字与“女”字在古诗词中分别带有绝然不同的情味。男子威武、刚强,有一种阳刚之气;女子温柔、委婉,具有阴柔之美。古人把缠绵悱恻、依恋不舍的情态称之为“女儿态”,把写得委婉柔弱的诗句称之为“女郎诗”。如元代诗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宋代诗人秦观的诗: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前两句出自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雨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

“退之山石句”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山石》中的诗句,其前四句是: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此诗写诗人黄昏到寺院所见景色。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凸显出来,使人如临其境。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给人丰硕充实之感,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元氏以《春日》的前二句与《山石》相比,以显其纤弱,并称之为“女郎诗”。可见,“女”字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与缠绵柔情联系在一起的。

而“男”字则常与壮志豪情和远大志向密不可分,如唐代诗人岑参《送费子归武昌》:“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又如唐代诗人杜甫《后出塞(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表现了一个男子应不恋小家,慷慨赴边,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第7篇

摘 要: “播掿”一词仅见于《乐府诗集》,前贤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播掿”应为“薄落”的音变体,其衍生方式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单音词“落”衍音产生叠韵联绵词“薄落”,再由“薄落”音转为“播掿”。“播掿”义犹“落魄”,状处境衰落失意之貌,属于“落”字族叠韵联绵词。

中图分类号: H03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13-05

一 在中古诗歌语言里,“播掿”一词仅见两次,都是出自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民间口头创作。前贤对其含义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使得该词的真实面貌显得扑朔迷离。让我们先来看“播掿”的用例:

(1)《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之一:“念日行不遇,道逢播掿郎。查灭衣服坏,白肉亦黯疮。”①

(2)《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之二:“娑拖何处归,道逢播掿郎。口朱脱去尽,花钗复低昻。”

从文例看,“播掿”一词都是用来描状女子所逢男子的。王瑛认为“播掿”就是佛家所说的“般诺”的另一种译法,是聪明伶俐的意思〔1〕。赵志强则认为“播掿”应与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破落”相同,指一种圆形盛粮食的器具,“播掿郎”是指编制这种器具或出售这种器具的人〔2〕。这两种解释都抛开了“播掿郎”的语言使用环境,而且没有进行详细论证。

从文例看,“查灭衣服坏,白肉亦黯疮”是对“播掿郎”落魄处境的描述,是说“播掿郎”衣服被抓破了,身体也被抓伤生出了暗色的疮疤。通常情况下,衣冠不整洁是一种落魄的表现,在《乐府诗集》中有另一首诗可以比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懊侬歌》:“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落托”,落魄也。唐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云:“先是东平有术士皇甫喈者,落魄不仕,衣屩蓝缕,众甚鄙之。”〔3〕亦其例。第二首诗则是叙述落魄郎对女子的调戏。依此看来,“播掿”或是落魄之义。

检文献,“播”、“掿”均无落魄义,那么“播掿”为何会有落魄之义呢?“播”古音属帮母歌部,《广韵》“补过切”;“掿”古音属泥母铎部,《广韵》“奴各切”。歌、铎韵腹相同,近古音“播”、“掿”同属歌戈韵,盖南北朝时期吴方言区的歌铎韵已不甚分辨了,因此“播掿”属于近叠韵联绵词。

与“播掿”音义较为接近的联绵词是声为“b-l-”式的“薄落”一词。“薄”:上古音,并母铎部;《广韵》“傍各切”,并铎开一入宕。“落”:上古音,来母铎部;《广韵》“卢各切”,来铎开一入宕。“薄落”乃落魄之义,用例如下:

付建荣 释“播掿”——兼谈“落”字族叠韵联绵词的孳乳(3)《敦煌变文校注·金刚丑女姻缘》:“夫人又告大王:‘大王若无意发遣,妾也不敢再言。有心令遣仕人,听妾今朝一计。私地诏一宰相,交觅薄落儿郎,官职金玉与伊,祝(属)娉充为夫妇。’……于是宰相受敕,拜辞出内,便即私行坊市,巡历诸州,处处问人,朝朝寻觅。后忽经行街巷,见贫生子姓王,施问再三,当时便肯。”〔4〕

(4)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赍发呵,与那个陷本的商贾,你赍发呵,与那个受困的官员,你赍发呵,与那个薄落的书生。”〔5〕

(5)元范康《竹叶舟》楔子:“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伊尹、傅说的事业,又何难哉。”〔5〕

例(3)中潦倒落魄的“贫生子”就是宰相依照圣旨为公主丑女寻觅的般配驸马。“薄落儿郎”就是落魄之子,此例乃训释“播掿郎”之佳证。余例“薄落”均是落魄之义,状处境衰落失意之貌,与“播掿”意义也是相通的。这就是清儒所谓的“音近义通”。

由于“洛”的上古音在来母铎部,《广韵》“卢各切”,来铎开一入宕;“泊”的上古音属并母铎部,《广韵》“傍各切”,并铎开一入宕;“魄”的上古音为滂母铎部,《广韵》“普伯切”,滂陌开二入梗。所以,“b-l-”式联绵词可倒言为“l-b-”式的“落薄”、“落泊”、“洛薄”等,或“l-p-”式的“落魄”。例如:

(6)《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四引梁王韶《晋书》曰:“义军起,桓玄问众曰:‘朕其败乎?’曹靖之对曰:‘神怒民怨,臣实忧惧。’玄曰:‘神何为怒?民何为怨?’对曰:‘移晋宗庙,飘零落薄,无所祭之。”〔6〕

(7)《陈书·杜棱传》:“少落泊,不为当世所知。”〔7〕

(8)《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今遭落薄,知复何言。”〔4〕

(9)《敦煌变文校注·李陵变文》:“其时将军遭洛薄,在后遗兵我遣收。”〔4〕

(10)唐韩愈《郾城夜会联句》:“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8〕

(11)宋蔡襄《至和杂书五首》诗:“城上惊鸟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9〕

(12)宋苏辙《还颍川》:“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10〕

(13)金元好问《中州集·李警院天翼》:“侨寓聊城,落薄失次。”〔11〕

(14)《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还有一件,宋金终是旧家子弟出身,任你十分落泊,还存三分骨气,不肯随那叫街丐户一流,奴颜婢膝,没廉没耻。”〔12〕

联绵词义寄于声,而不托于形。古音“落”、“洛”同音,“泊”、“薄”同音,“洛薄”、“落泊”就是“落薄”,义同落魄,状处境衰落失意貌。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六九《宛委余编》十四:“落薄,落魄也。”〔13〕上揭例(7),清吴玉搢《别雅》卷五举之,云:“泊与薄同,即晋灼所云‘落薄也’”〔14〕。下面举几则“落魄”的用例:

(15)《史记·郦食其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15〕

(16)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今吾子涉世落魄,仕数黜斥,材未练于事,力未尽于职。”〔16〕

(17)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17〕

(18)唐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8〕

(19)宋朱松《陈伯辨为张氏求醉宾轩》:“若逢落魄姓回人,为问何时定相觅。”〔18〕

上揭例(15),宋裴骃《史记集解》曰:“应劭曰:‘落魄,志行衰恶貌。’晋灼曰:‘落薄、落托,义同。’”〔15〕“薄”、“魄”古音属唇音铎部,与“落”叠韵,故“音近义通”也。从文献用例来看,“落魄”较早见于西汉文献,且后世用例较多,逐渐成为各变体之常态。

二 在汉语词汇里,有些单音词遵循着一定的语音基础不断地扩展出音近义同的复音联绵词,最终形成了庞大的联绵词族。“推溯语源,说明词族”是蒋礼鸿先生当年为《汉语大词典》编撰提出的宝贵意见,可惜囿于条件,这一意见未能实施〔19〕。下面我们遵循先生这一意见,对“落魄”等联绵词的语源及词族进行系统梳理。

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该联绵词族属于“落”字族,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由“落”字“赢缩变易”而成②,即是由“落”字加上一个与之叠韵的字为头或尾而变成的。《说文·艸部》:“落,草曰零,木曰落。”〔20〕《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王逸注:“零、落,皆坠也。草曰零,木曰落。”〔21〕“落”的本义指枝叶坠落,语义核心是低落,引申则有衰落义。《战国策·楚策》:“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22〕《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23〕汉刘向《说苑·权谋》:“以色事人者,华落而爱衰。”〔24〕而处境衰落、潦倒失意就是落魄了。如汉应劭《风俗通义·第三》:“或举者名位斥落,子孙无继,多不亲至,何乃衰乎!”〔25〕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先生平居以文章自怡,虽幽忧疾病中,落然无旬日生计,未尝暂辍。”〔26〕“落然”即落魄的样子。唐路荡《拔茅赋》:“荣落惟运,穷通曷情。”〔27〕

“落”有衰落、落魄义,在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影响下,随着音节的扩展,就出现了声为“l-p-”式、韵为叠韵形式的“落魄”,或声为“l-b-”式、韵为叠韵形式的“落薄”、“落泊”、“洛薄”,这是“落”字音节向后扩展的结果。倒言之,则有声为“b-l-”式、韵为叠韵形式的“薄落”,这是“落”字音节向前扩展的结果。随着声转,也就出现了声为“b-n-”式、韵为叠韵形式的“播掿”,“落”字也由来母转入了泥母。其声转方式与“零丁”音转为“宁丁”同,古音来泥二纽字转例很多,此不赘举。

这种语言现象绝非偶然存在,与“落”同义的“零”字,也通过“赢缩变易”的方式产生了庞大的联绵词族。如“零丁”、“令丁”、“伶丁”、“伶仃”、“仃伶”等是“零”字向舌音方向扩展的结果,“令丁”、“伶丁”等都是“零丁”的书写变异;“伶俜”、“俜伶”是“零”字向唇音方向扩展的结果;“宁丁”则是“零丁”的音变体,“零”字由来母转入了泥母。由于“零”的核心义是“分散、离开”,离群则孤独,故“零”字族联绵词均有孤独义〔28〕。

三 叠韵联绵词是以声为纽、韵为基础的联绵词。有些叠韵联绵词在单音词的基础上,以韵为基础,遵循着一定的声纽线索向不同的方向不断扩展出“音近义通”的变体。下面我们仍以“落”字族成员为例阐释之。

1.落度、洛度

“度”,上古音,定母铎部;《广韵》“徒各切”,定铎开一入宕。因此“落度”、“洛度”叠韵,例如:

(20)《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四引晋郭璞《洞林》曰:“东中郎参军周稚琰封蚕蛾、虫,使璞射之。璞曰:‘射覆得此大落度,必是蚕蛾及毛蠹。’稚琰饶须,故因以调之也。’”〔6〕

(21)《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29〕

(22)《宋书·五行志》:“又谣曰:‘元超兄弟大落度,上桑打椹为苟作。’”〔30〕

(23)《晋书·佛图澄传》:“石宣将杀石韬,宣先到寺,与澄同坐。浮屠一铃独鸣,澄谓曰:‘解铃音乎?’云:‘胡子洛度。’”〔31〕

这组联绵词是声为“l-d-”、韵为叠韵形式的联绵词,是“落”字音节向舌头音方向扩展的结果。“落”字从“洛”得声,二字音同。在古籍文献中,“落”字常书作“洛”,《左传·闵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32〕李富春《春秋左传异文》卷二:“《公》、《谷》作洛姑。”③

《敦煌变文校注·张义潮变文》:“龙沙没洛何年岁?贱疏犹言忆本天。”〔4〕“没洛”即“没落”。上揭《宋书·五行志》“落度”例,清吴玉搢《别雅》引之,注云:“落一作洛。”〔14〕可见,“洛度”就是“落度”的书写变易。《资治通鉴·魏纪五》引上揭《三国志》例,胡注云:“落度,失意也。”《别雅》卷五:“洛度、落度,落魄也。”〔14〕

2.落拓、落托;托落、拓落

“拓”:上古音,透母铎韵;《广韵》“他各切”,透铎开一入宕。“托”:上古音,透母铎韵;《广韵》“他各切”,透铎开一入宕。因此“落拓”、“落托”、“托落”、“拓落”叠韵,其例如下:

(24)唐李郢《即目》诗:“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8〕

(25)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8〕

(26)宋陆游《醉道士》诗:“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33〕

这组联绵词是声为“l-t-”、韵为叠韵形式的联绵词,也是“落”字音节向舌头音方向扩展的结果。《集韵·铎韵》:“拓,或作托。”“落托”即“落拓”,义同“落魄”,谓处境潦倒失意。清黄生《字诂》“郎当”条:“笼东之搭舌即龙钟,郎当之仄声即落托,大抵皆失志蹭蹬之意,特古今方言转口有异耳!”〔34〕今按:此说不妥,如果“落托”为“郎当”仄声之转,那么“落魄”等又为何词之何转?还有学者依据联绵词的声母格式系联词族,把“落托”系于“了”、“阑单”等“l-t-”家族里〔35〕,结果使得与“落托”同源派生的“落魄”等词反而被撵出了家门。可见,在研究联绵词族的系源时,首先要做好探源工作。

“落拓”倒言之,则出现了声为“t-l-”式、韵为叠韵形式的联绵词“托落”、“拓落”等,这是“落”字音节向前扩展的结果。例如:

(27)《晋书·慕容暐传》:“徒孤危托落,令善附内骇。”〔31〕

(28)唐王勃《冬日羁游汾阴送韦少府入洛序》:“下官诗书拓落,羽翮摧颓,朝廷无立锥之处,邱山有括囊之所。”〔36〕

(29)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涉》:“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37〕

“托落”、“拓落”均状志行衰落失意貌,义同“落魄”。明方以智《通雅》卷六《释诂·謰语》:“落魄一作落泊、洛度、落度、拓落、托落。”上揭《晋书》例,清人吴玉溍《别雅》卷五举之,云:“‘拓落’、‘托落’,虽与诸书‘落魄’字似上下互异,而意实相同,皆可通用也”〔14〕。

3.落漠、落莫、落寞;莫落

“漠”:上古音,明母铎部;《广韵》“幕各切”,明铎开一入宕。“莫”:上古音,明母铎部;《广韵》“幕各切”,明铎开一入宕。“寞”:上古音,明母铎部;《广韵》“幕各切”,明铎开一入宕。因此“落漠”、“落莫”、“落寞”、“莫落”叠韵,用例如下:

(30)《宋书·王景文传》:“更思此家落漠,庶非通谤,且广听察,幸无复所闻。”〔30〕

(31)宋梅尧臣《单悃》诗:“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38〕

(32)唐李贺《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8〕

(33)《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是一时运限不好,如此落寞。”〔39〕

(34)金王若虚《故朝列大夫刘君墓碣铭》:“继遭丧乱,生理日艰,晚达汴梁,才试充史院书写,不胜落寞。”〔40〕

(35)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宣古》:“竟薄命,无印绶之誉,落莫自终。”〔37〕

这组联绵词是声为“l-m-”、韵为叠韵形式的联绵词,是“落”字音节向唇音方向扩展的结果。“落漠”、“落莫”、“落寞”均状潦倒失意之貌,与“落魄”义同。在古代文献典籍中,“漠”、“莫”、“寞”常通互使用。《诗·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莫,又作漠,同。”〔32〕《楚辞·九叹·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旧校:“漠,一作寞。”〔21〕《慧琳音义》卷五十一“寂漠”条:“寞,或作莫,经作漠。”〔41〕这些异文可证“落漠”、“落莫”、“落寞”实为同词异形,为同一联绵词不同的书写变易。

“落莫”倒言之则为“莫落”,义并同。如:

(36)《王梵志诗》:“君看我莫落,还同陌路人。”〔42〕

(37)宋梅尧臣《依韵游陈留禅寺后池》:“远游情莫落,去国意徘徊。”〔38〕

(38)宋苏轼《刘莘老》“莫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43〕

“落”字族叠韵联绵词图示如下:由此看来,“落”字族叠韵联绵词得义于“落”,是“落”字音节辐射式扩展的结果,至于书作“洛”,乃是其借音字。其扩展的方式是以铎韵为基础,遵循着唇音或舌音的方向前后延展。“播掿”一词虽然发生了声转,“掿”字由来母转入了泥母,这给我们的训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其韵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属于“落”字族叠韵联绵词。

参考文献:

〔1〕王 锳.诗词曲语词例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429.

〔2〕赵志强.诗词曲语辞例释补释〔J〕.汉字与文化,2007,(5):73.

〔3〕薛用弱.集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53.

〔4〕黄 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04,9,129,182.

〔5〕臧晋叔.元曲选(第2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8,1042.

〔6〕李 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434,1726.

〔7〕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191.

〔8〕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3776,1234,10065,1752,4425.

〔9〕蔡 襄.吴以宁,点校.蔡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3.

〔10〕苏 辙.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919.

〔11〕元好问.姚奠中,整理.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689.

〔12〕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03.

〔13〕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84.

〔14〕吴 搢.别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65,765,765,765.

〔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691.

〔16〕王 充.黄 晖,校释.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04.

〔1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1684.

〔18〕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696.

〔19〕蒋礼鸿.论辞书的书证及体现词汇源流的问题〔C〕∥蒋礼鸿.怀任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5.

〔20〕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40.

〔2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6,168.

〔22〕刘 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89.

〔23〕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22.

〔24〕刘 向.向仲鲁,校证.说苑〔M〕.北京:中华书局,1987:336.

〔25〕应 劭.赵 泓,译注.风俗通义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15.

〔26〕陆龟蒙.景 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235.

〔27〕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2994.

〔28〕王云路.释“零丁”与“伶俜”——兼谈连绵词的产生方式之一〔J〕.古汉语研究,2007,(3):57.

〔29〕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1005.

〔30〕沈 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845,2181.

〔3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89,2856.

〔32〕阮 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86,454.

〔33〕陆 游.陆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1019.

〔34〕黄 生.字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4:71.

〔35〕董志翘.同源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编纂——以“了”、“阑单”、“郎当”、“龙钟”、“潦倒”、“落拓”为例〔J〕.语言研究,2010,(1):77.

〔36〕王 勃.林 天,校注.重订新校王子安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20.

〔37〕辛文房.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49,671.

〔38〕梅尧臣.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4,796.

〔39〕佚名.程毅中,等,校点.京本通俗小说〔M〕.北京: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76.

〔40〕王若虚.滹南遗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0.

〔4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4-1996:647.

第8篇

关键词: 《西厢记》 典故运用 独特

《西厢记》里的主题思想“永老无离别,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的影响可见一斑。《西厢记》那璀璨优美的语言艺术,不仅仅使得普通大众视若珍宝,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中赞道:“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徐复祚在《曲论》中说:“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明朝著名文学家、评论家朱权曾赞《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其“花间美人”的赞誉尤为传神,将《西厢记》中的语言美形容得恰到好处,而其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曲中多处典故的运用。

本文主要探讨《西厢记》中典故的运用及其独到之处,经常在“尚雅”的诗词中出现的用典的艺术手法在“尚俗”的戏曲中同样可以增添亮色,有着独特的魅力。

一、《西厢记》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是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方便于比况和寄意,也可以充实内容、美化词句,可使得文辞妍丽,声调和谐,所以这一手法被运用得十分广泛。

元曲作为一种较之唐诗宋词比较通俗的语言艺术,它超越了中国古代韵文文学的叙述经验,把唐诗、宋词从象牙塔里拽了出来,蹈入了天真率意和通俗化,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所以元曲很少用典,这与唐诗宋词的区别尤其突出。

但是在《西厢记》中,王实甫用典也颇多,使得句句都文采斐然,字字珠玉,“作者不仅善于熔炼方言口语入曲,而且更善于熔炼古典诗词入曲.甚至把口语和古典诗词杂糅在一起而丝毫不显生硬牵强。俗话说,量体裁衣”[2]。

在此列举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故的运用。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中第一折里:“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典故出自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的勤学故事,是大家广泛熟知的;[点绛唇]中“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出自晋明帝司马绍事,曾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典故出自《晋书·明帝纪》,言遥远难及,喻愿望没有达到,自然地道出了张君瑞功名未遂的感叹。“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中的武陵源这一典故,表述了张生无意见到莺莺后的欣喜,将普救寺当做心中的“桃花源”。第二折中“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中的“窃玉偷香”即代表男女私通;“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画眉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张敞传》。张敞经常为妇画眉,后遂用为夫妇相爱的典故。第三折:“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是一位文君?”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文君的芳心,这个典故乃是文学史才子佳人的典型。这里张生欲借琴追求美人,也意指两人心有灵犀。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第一折中“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成秦晋即结为夫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婚,“秦晋之好”广为流传。第三折《赖婚》“成也是你母亲,败也是你萧何”,莺莺埋怨母亲悔婚一事,借用“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一典故。张生的唱词“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和“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苦读典故和刘邦为韩信筑坛拜将的典故都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第二折里《闹简》:“他人行别样的亲,俺跟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为头儿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这段红娘的唱词中使用了三个有名的典故,首先是孟光梁鸿举案齐眉的典故。故事本为妻敬夫,即梁鸿接孟光案,这里反说为妻接夫案,红娘意在讥讽莺莺主动邀张生幽会。而离魂倩女和掷果潘安更是广为人知,分别代表多情的女子和美男子,这里即是指莺莺和张生。第三折《赖简》:“一任你将何郎粉来搽,她已自把张敞眉来画。”何晏擅长抹粉饰面,张敞擅为女子画眉,红娘的这一句唱词唱出了郎有情、妾无意的意思。她认为张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应为整本剧的,其中也包含《拷红》和《长亭送别》很有代表性的两折,冲突十分明显,很有代表性,每个人物的性格在此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第一折中,莺莺的唱词“勿以他日见齐,使妾有白头之叹”,化用卓文君在得知丈夫要娶妾,悲痛欲绝,后作《白头吟》这一典故,道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感叹。已委身张生的莺莺以此典故告诫张生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第二折中“当日个明月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是化用元好问的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是广为熟知的。第三折中,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同样是这一折中,[耍孩儿]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一句,明显是出自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典故。作者借用典故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

二、《西厢记》用典的独特之处

《西厢记》的用典之独特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便是元曲用典的独特,它可以代表元曲这类文学体裁中用典的特点:

“元曲用典,按时代来说,范围更大,因为元曲比较通俗,使用了大量口语、俗语,用典不像诗词那么多;元剧虽然故事内容丰富,但正旦或正末唱词中抒感的内容仍然比诗词狭窄,所以用典的内涵范围比诗词小。另一方面,元曲用典雅俗兼容,却开了另一扇大门,这又是它不同于诗词的地方。”[3]

(一)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易懂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作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作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故贵浅不贵深。”[4]元曲是雅俗共赏的,它的受众范围很广,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元曲并不会像诗词文章一类“曲高和寡”,只有饱经诗书的文人雅士才可以解其中之意,如果元曲也这样,那便是失败的作品。

“元曲用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雅、俗典故兼用,尤其喜欢用小说、戏剧的典故。这是元曲不同于诗词风貌的特点之一”[5]。这也与元曲本身就是雅俗共赏的特点大有关系。

《西厢记》中运用的典故多是通俗的,即使不是妇孺皆知,也都是常见的,大家易懂的。王实甫多选用民间传说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避免了观赏时不知所云的尴尬。像上文中列举出来的武陵源、窃玉偷香、文君之意、萤窗雪案、张敞画眉、离魂倩女、孟光梁鸿、成也萧何败萧何、秦晋之好、头悬梁锥刺股、筑坛拜将、白头吟等一系列典故,都是在之前的作品、传说中经常见到的,人们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大部分即使是不清楚其源头,也都算是耳熟能详,都大体清楚其表达的意义,在欣赏戏曲的时候,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唱词,而且会使受众充分体验到“花间美人”的听觉感受,不再是过于口语化的唱词,而是带有唐诗宋词般美的享受。

(二)运用的典故多化用唐诗宋词等作品中的名句

曲中的典故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名句一般是在唐诗宋词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的佳句,是广为传颂备受称赞的句子。这些句子经过时间的打磨,流传甚广。一般人也许不清楚整首作品的原貌,但是对于其中的名句一定是有所耳闻,也知道其大体的含义和内涵。作者将其巧妙地化用,拓展了意境,渲染了氛围,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为是名句,所以大家观之都不会觉得陌生,这一手法避免用典过于糅杂、陌生的尴尬。

《西厢记》中这样的实例有很多,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被王实甫巧妙地将叶字换成花字,把它移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曲中,成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经过换化这一句又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第一本第四折[折桂令]中“烛影风摇,香霭云飘,贪看莺莺,烛灭香消”,化用了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枕冷衾寒,烛灭香消”

前文列举典故时提到的《拷红》中红娘的唱词“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长亭送别》中“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以及第二本第三折中的“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都是明显的化用诗词名句的典故。

这样化用名句巧妙运用诗词典故的手法,是极为精彩的,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辟,其句则采用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云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6]。

三、对《西厢记》用典的评价

西厢记的用典也遭受一些学者的非议:“《西厢记》中曲辞、科白均堪称用语奇妙、珠圆玉润、优美铿锵。尤其突出的是在曲辞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力量。但对于这一点,不少人是采取批评态度的,以为诗词,典故的引用使文辞过于典雅,艰奥,不易为广大群众所领会、欣赏。”[7]

在前文中多次提到,元曲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从本质上来看却是越通俗越好越白话越好。它是一种民间艺术,曲高难免和寡,在推广上有一定的缺陷。从戏曲的社会功能来看,戏曲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它能反映社会现状,反映民间心声,更能激起大众的兴趣和共鸣。所以更通俗的唱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少有戏曲能超越的《西厢记》的地位及影响力,所以《西厢记》应是有其独到的地方,语言艺术的优美可以说是一大亮点。

在我看来,虽然元曲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学样式,并不推崇大量用典,但是《西厢记》中的典故一来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二来多是化用原本大家已经熟知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晦涩的程度,避免了“掉书袋”,让人们徜徉在佳句中,进而乐在其中,而不是不知所云。同时,典故运用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如果没有这些语言的点缀,《西厢记》的确会更加通俗化和口语化,但它的语言艺术就会大打折扣,也很难获得“花间美人”的赞誉。

参考文献:

[1]姚品文.朱权的太和正音谱[J].中文自学指导,1994(04).

[2]施桂芳.从长亭送别探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09(12):22.

[3][5]吕薇芬.元曲的用典使事[J].文史知识,2002(2):37.

第9篇

一、 标题:诗情定基调

诗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既可以不落窠臼,新颖别致;又能够使人触动记忆,倍感亲切。如《行路难》本为汉代歌谣,鲍照写《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到了唐代,李白创作了《行路难》三首,抒写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却钟情以之为题,其悲愤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在现代白话文中,以诗入题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如王安忆的《长恨歌》直接以白居易写过的长诗名为题,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标题即取自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标题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的词句;而《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句为题,昭示着这篇说明文诗情洋溢,文采斐然,独树一帜。

二、 文首:诗情发俏声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开头引用诗句,起到破冰的作用,引出作者想要说的主题。如王开岭的《古典之殇》这样开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中到处弥漫着飞卷如席、如诉如泣的盛大雪况:“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文章起笔就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既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多少事物古时有今日无,又照应了标题中的“古典”二字。《春江花月夜》是唐人在盛世时代的高歌,横绝古今。而接下来,文中引用写雪的句子,也都是经典名句。

姚化勤《清明》的开篇“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面不寒”,前半句化用杜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而后半句取自于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文章接着写道:“‘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子孙上坟来。’一个古老的节日,仿佛仍在家乡――古老的豫东平原上氤氲着,一如遍野的麦苗,苍苍郁郁。”作家本身的文字经过精心锤炼,高度概括,简练形象,与所引用的诗句浑然一体,富有诗情。

三、 文中:诗情传佳音

在文章中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本是诗经中的句子,被曹操引用在《短歌行》中,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慕。再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本淹没在前人词句中,被晏几道在《临江仙》一引用,立刻生辉,成为名句传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本是元好问曲中的句子,经过金庸小说的传播,广为人知。

诗情的体现,还在于能够不滞于原诗,取其意,而不取其句,如周涛《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中的文段:

我们以为时间是帝王,是最后的裁判。

我们总是把一代人解决不了的纠纷、矛盾、疑问留给它,寄希望给它来证明。

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就像鱼在水中争吵并不与水有关,也像鸟在天上厮斗并不于天有碍。它静默地坐在一切之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都是大家熟悉的诗句;但此处组合在一起,新奇脱俗,自然贴切,写出了时间“静默无声”的特点。

在经典散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同时提到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与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中的句子。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 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作者写完荷塘月色后,掉转笔端,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荡舟采莲的风流季节,使文章波澜起伏。从内容与情感看,《采莲赋》描写青年男女相爱场景,而《西洲曲》是写思妇情怀。作者将《采莲赋》与《西洲曲》同时引用,妙趣横生,对比鲜明:一个活泼风流,洋溢青春气息,一个则孤寂冷清,饱蘸痛苦思念;一个“热”,一个“冷”;一个“动”,一个“静”。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凸现得更加清晰,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的情感更加真切。

四、 文末:诗情余清韵

结尾用诗,是用简洁且精练的语言来总结全文,利用诗富有哲理性特点,或与前文自然衔接,或首尾呼应,或画龙点睛,或深化中心。如彭荆风《驿路梨花》的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虚实结合,意蕴丰富。

再比如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的结尾部分: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既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作者以引用清诗的观点来作为自己的观点,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出世与入世间”的矛盾心情。在文章的结尾引用诗词,还能强化感召,带给读者意想不到的强烈震撼力。如《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满字”,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第10篇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之一。何谓鉴赏?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即“玩赏”“玩味”,是鉴赏者身临其境地用整个身心去和作品相对的心理活动过程。诗歌鉴赏即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咀嚼细尝,仔细体味为何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的妙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佳趣”(朱光潜)。2012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共有10套涉及了此考点。这10套试卷考查表现技巧的四种设题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技巧的直接考查

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学生也一目了然,设题方式一般为“请简要分析×联或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或“使用哪些表现手法”。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为:准确地指出使用了何种技巧;结合诗句阐述如何使用了这种技巧,有何种表达效果。思考一般从表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出发,然后进行分析即可。

例如浙江卷第22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考查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考查一句或一联要复杂得多,思考时不仅要着重每一联、每一句,还要注意从整首诗的角度思考,抓大不放小,抓小不忘大。

参考答案:第一首第一联巧妙使用比喻的手法,将未展的芭蕉比喻成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将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成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情思;第二首使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出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立自爱的品格。

2 技巧的异同比较

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考查角度灵活,近年来受命题者青睐。命题方式一般为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歌进行比较,或者是同一诗歌中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或者是考卷上的诗词与所学的课内诗词的比较,今年有两家试题的考查方向聚焦在技巧的比较上。

例如江西卷第14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关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这种题型一般为将考生曾经学过的一句诗(多为名句)和试题中的某句进行比较。解题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写愁的千古名句,是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化虚为实的典型例句。李煜此处的愁为家国灭亡之愁,是远离小我的大愁;而本词中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是暗喻,将愁比作流不尽的春江,同样表现了愁绪之多,只是此处的愁为离别之愁。

参考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此外,全国卷是这样考查的,在同一诗歌中对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第12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当然,这道问题语言上有些拗口,这样问可能比较清晰,“从描写落叶的角度来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相比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技巧的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多次出现,就连古典诗词鉴赏中也留下了它的踪迹。命题者会选取一些表现技巧多样,情感丰富的一些诗词来命题,做好此类题目,除了答好表达技巧的一般步骤外,还需要考生鉴赏诗歌时有较强的概括、分析、表达能力,方能准确并体现出一定水准。

例如天津卷第14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解题思路:题目虽然未说从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或是情感等角度去赏析,但是表达技巧是一个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思考的一个角度。仔细分析颈联,如果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本联使用了对偶、借代的手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碧”与“黄”相映衬,情感的更好抒发则是表达技巧的使用效果。

参考答案: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均可,①修辞:对偶、借代;②表现手法:映衬;③炼字:“逢”“折”等;④情感:喜爱之情。

广东卷第10题(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目中问到有多种表现手法,而考生只要就其中一种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即可。

4 技巧的间接考查

指不直接设题,而是通过鉴赏诗歌中某个有特色的字或句来考查表达技巧。设题的方式一般有:“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联”或“请对某联中的‘×’‘×’二字作简要赏析”“请赏析某联中‘×’‘×’二字的妙处”等等。命题者所选取的诗歌中的字或句,一般都运用了某种表现技巧,值得考生去仔细咂摸玩味。解题思路为:仔细体味所选的字或句的妙处,点出所使用的表现技巧,再回原诗句看其如何使用,最后谈其效果。

例如安徽卷第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软”是触觉,“红光”则是视觉所见,用“软”来修饰“红光”,指夕阳的霞光可感可触,温暖宜人。“涌银山”实则为“银山涌”,山如何“涌”,必用比拟手法,化静为动,景象更为壮丽。

参考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此外,采用此考查方式的还有江苏卷的第9题的(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通过对景作结句子的赏析来考查;湖北卷的第14题(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重庆卷第12题(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福建卷第6题(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二、教学思考

1 注意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诗歌鉴赏题目得分率低,并非是教的表达技巧、答题模式他们没有掌握,而是由于面对诗歌他们有时因一词、一句或一联看不懂而错误地理解诗意或无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当一首诗词学生读不懂时,答题时便会心生畏惧,事实证明此时一切答题模式与答题技巧的教学都是枉然。高三仅凭一两周复习诗词鉴赏,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每天利用课堂开始的五分钟,由学生轮流推荐一首诗词并带着同学共同读背鉴赏,教师作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每天都接触优秀的诗词,鉴赏领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种教学小技巧开始的越早越好,学生在掌握了几百首诗词后,没有了陌生感,长期的熏陶让他们答题游刃有余。要注意的是:①学生推荐的诗词教师要把关,不可过于冷僻、过难、过长,以唐诗宋词为主;②学生鉴赏时,要有意识地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表达技巧三方面人手,让同学们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教师补充时要有考点意识,要不露痕迹;③要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要求课后将诗词熟背。一段时间后,学生做题时就有了诗歌的感觉,在平时的作文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引用到,一举多得。

2 熟悉考纲,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在复习备考时,教师要借助试题,借助专项复习,指导学生梳理、建构起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归纳好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1)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

表达技巧是指诗歌作者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它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渲染、铺垫、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白描、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等等。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2)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有:①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那些表达技巧?②比较这两首诗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③诗或词的某一联在写景或抒情上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指出一种并结合诗句谈谈表达效果;④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常规答题模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这是最基本的答题模式,具体题目稍作变通则可。

第11篇

一、女教的内容

1、道德礼法教育

“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白虎通・嫁娶》)“妇人本自由学,学必以礼为本。”(《文史通义・妇学》)礼法,就是要女子懂得男尊女卑之道,甘心居于卑下地位,柔顺服从,遵守“三从”(从父,从夫,从子)与“四’德”,即“妇学之目,德、容、言、功”(《文史通义・妇学》)。因此,有人编写了许多专供女子学习的德育教材。从历史记载的大量实例看,女子幼年学习的课本主要是《列女传》与“女四书”。《列女传》,西汉刘向著,是中国第一本妇女人物传记著作。刘向编写的初衷并非有意推动妇女教育,而是目睹西汉王朝“女祸”,后妃越礼干政,他收集古代资料编写成书,以警戒天子、世人。“女四书”即班昭《女诫》、王相母《女范捷录》、唐代宋若昭姐妹《女论语》、明代明成祖徐皇后《内训》,明代儒士汇编为“女四书”,成为妇女教育的专用课本。

2、文化知识教育

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化知识教育从来是和道德礼法教育紧密结合为一体的。“自来淑女,无不知书”(《牡丹亭・延师》),青史留名的淑女贤妇几乎都知书达礼。古代有教育条件的女子,除了学习以上所提到的女教专书外,还学习《孝经》、《论语》、《礼记内则》等儒家经典。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学习文化知识自始至终也只是少数妇女的事,她们最主要的闺中教育训练便是“妇功”。班昭对它的解释是: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古人重视的女子教育内容,还有女红、酒食、音乐修养。

当然,尽管古代不乏诗文满腹的才女,但她们毕竟是凤毛麟角,原因便在于大多数妇女与文化教育无缘。蒲伯(英国诗人)有一句格言说,“一知半解是危险的”。我国古代则认为学问太大于妇女道德无益,“女子无才便是德”。大约到明清时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蔓延流行开来,严重地影响了妇女文化知识教育的普及和才能的发挥。

二、女教的方式

古代人不同的女性理想,导致了对女子教育的不同方法。对女孩子的教育方法与对男孩子的教育方法迥然有别。古代的妇女教育中,除了宫廷设学堂,由专职的教师教授嫔妃、宫女之外,其余完全以家庭、私人教育为主,绝少公共教育。据《周礼》、《列女传》等记载,先秦时期宗室王公家的女子多设有保姆、傅母、女师,负责教育并照料。在明代杂剧《牡丹亭》中,太守杜宝为女儿在家中设“闺塾”,请了一名老儒陈最良教授女儿杜丽娘,顽皮的侍女春香伴读。《红楼梦》中林黛玉也是由父亲请了贾雨村为师在家读书,还有两个丫鬟伴读。有些人家专门聘请女塾师为女子授业。有的家庭在家中设立家塾或学馆,常让兄弟姐妹或家族、亲戚的男女儿童一起读书。《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卷写宋朝浙东秀才张某家中设了学馆,邻居罗某将女儿惜惜送到学馆与张家男孩一起读书,同学四五年才不去了。除了这种大户人家的家塾外,有的村镇也设有学馆或家塾,女童也有进入这种学馆读书的。金代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三中讲述一位顺天才女张度娥,七岁便人“小学”读书,日诵数百言。清代还出现了女子拜名士为师入门学习的雅事。袁枚女弟子最多,大约有二三十人。这些女子多是名门闺秀,她们拜师主要是学习诗词文学。这种妇女外出拜师求学的事在中国古代也只是特例,极为鲜见。

三、女教的目的

古代对妇女的专门教育受男尊女卑观念影响,无外乎要培养濡染出所谓“贤妻良母”。女性可能受女德的影响,逐渐训练成为温柔可爱、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母亲,成为她的子女眼中完美高尚的典型。她们达到女性美的第二阶段,像秋天的树林那样辉煌、成熟、通人情而又光彩照人。在妇女所有的权利中,最大的权利是做一个母亲。孔子曾经指出: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旷男怨女”,男婚女嫁,人人都有和谐家庭的社会。因此,古代的中国女性在社会事业上确实不如西方妇女,但是良女的家庭教育使她更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妻子和母亲。这就是古代女子教育的宗旨。“理想女性”的抉择又使现代的中国男子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是选择一个摩登女郎呢,还是选一个较保守的姑娘做妻子?最理想的妻子被描绘成“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古老品德”的女性。至于女性理想的冲突,可能要因人而异了。

四、女教的影响

纵观整个教育过程,古代女教对中国女性有深远影响,甚至当今社会仍可感受到其渗透性的余韵。古代女子教育使古代女性涵泳贤良淑德、温柔乖顺的特质,以至于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黎民百姓,他们各自基本拥有比较和睦的家庭。当然前提是女子在一定忍耐后,才换来夫唱妇随和谐的一面。以历史的眼光看,古代女教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自宋朝以来对女子观的大力推崇,为女性们带来更多枷锁,使她们常常处于束缚、压迫之中。她们一定程度上被摧毁了应有的自信心,因此也被排挤出社会活动的大舞台。长期封闭的家务劳动可能使女性变得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无法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同时它也强化了女性的依附心理,不利于形成独立人格。这使女性常常用宿命论来抚慰自己。在古代女性的意识里,既然没有人能够在所有的时候都幸运,而且好运气不可能降到每个人身上,所以,她们便乐于承认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因此,她们呈现给大家的便是温柔娴静的特质。

第12篇

一、传统文学经典作品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一)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远古经典神话中,精卫填海,口衔木石,日复一日,坚韧不拔;夸父逐日,跋山涉水,道渴而亡,至死无悔;鲧禹治水,鲧逆天帝之命而救民,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卒布土以定九州,”终胜滔滔洪水;神农氏亲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一心为民,鞠躬尽瘁。儒家经典《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刚健有为的精神;《论语》中“士志于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意识;战国屈原的《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诚炽热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息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的人格追求;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千载之下读之,凛凛充满生气;爱国诗人陆游的名作《示儿》中“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临终遗言。这些浩然正气、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文学经典名作,如黄钟大吕,似江河奔涌,鼓舞着无数后人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而奋斗不息。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经世济时的入世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成为古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爱国和忧民历来是一脉相通,热爱祖国亦应热爱生于这片土地的人民。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痛哭流涕;唐代诗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之音;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之声;清代文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这些现实主义的名篇名作中所蕴含至真至善的人性之光和悲悯天下的赤子情怀,至今涤荡着万千读者的心灵。可以说,自古以来,体恤国难,忧患时局,怜悯苍生,渴望和平,都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永恒主题。传统经典文学所蕴涵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的普世价值,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根基。高校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并将之转换为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必将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把个人的道德升华与群体的道德完善统一起来,由此成为大学生群体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深沉含蓄、质朴浓郁的情感内涵,感人至深、纯洁至善的人性之美。文学经典作品在道德情感教育中有着独特作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伟大的艺术“向我们显示我们内部生活的各种形式。从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生活:它传达了对人类的事业和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和人类的痛苦的一种认识。与之相比,我们日常的存在显得极为无聊和琐碎。……不是感染力的程度,而是强化和照亮的程度才是艺术之优劣的尺度。”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是一种具象含情、蕴藉含蓄的文学,它通过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塑造,以深沉含蓄、质朴浓郁的情感内涵,感人至深、纯洁至善的人性之美来打动读者的心灵。在传统的文学经典作品中,不少爱情名作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爱情方面道德教育的资源。遥远的商周时代,《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诠释着传统中国人关于爱情生死相依、白头到老的誓约;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讲述着帝王与妃子之间的真挚爱情,启示人们,爱情其实可以不分阶层,超越时空。北宋文豪苏轼的《江城子》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诉说着即使与相爱的人已阴阳两隔,但忠贞的爱情却永世长存。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中“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借生死与共的大雁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之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张二人唱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呼喊,表达出封建专制时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里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告诉了世间芸芸众生,爱情具有起死回生的伟大力量;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关心,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意志,充满着愿为对方牺牲一切的高尚精神。他们海枯石烂、生死不渝的爱情,始终是以心灵上的契合无间作为最高的准则。”宝黛与二人以血泪与生命书写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真挚感人的爱情绝唱。传统文学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是荡气回肠、千古流芳,其至真至纯的情感力量将会陶冶和滋润大学生的心灵。除了爱情,其实亲情、友情和乡土情同样也是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讴歌的重要主题。《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尊老敬老的美德,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情礼赞。千百年来,这朴素的反哺之心、质朴的母性之爱至今感动着我们的心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启迪人们,真挚的知己不在于距离的远近,而在于心灵的相通;李白《送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放歌。今日读来,仍会让我们心灵为之悸动。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艺术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仁爱,注重亲情的民族心理,其真挚含蓄的情感追求,精湛美妙的表现艺术、都将唤起大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情感追求,使他们在得到审美享受、情感愉悦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升华了自身的精神境界。

(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自由独立、飘逸洒脱的人格追求。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主体人格的独立。《庄子》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蔑视名利,遨游于天地之间。东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呈现的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超脱情怀,有助于处在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调和内心情感,完善道德人格。王维《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内在精神上的怡然自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都能给今天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带来诸多启示。此外,诗仙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高度自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个性,其以天马行空的笔法抒写着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强烈向往;宋代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超凡超俗的人生态度,也同样给予世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哲理的感悟。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主力军,大都有着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追求物欲、功利性强等不良倾向。正如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中所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已经被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所异化,从而逐渐失去自我的主体性。马尔库塞所言的这种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其实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少见。不少人患上网瘾、手机依赖症,对于自然和现实社会,都漫不经心。在许多人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独特审美特性,有助于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丰富充盈他们的内心,疏解现代人的精神焦虑,从而建立起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这也将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结构,促进其心灵的内在和谐。

二、利用传统经典文学,探索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传统文学经典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和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变大学道德教育中的说教化倾向,提升道德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利用传统文学经典,我们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文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文学课程改革。中文教师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现象的阐发和文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成为文学阅读和欣赏的主体。此外,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干,编写内容鲜活、形式生动文学教材,并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有机融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开设文学经典选修课程,完善大学通识教育。高校可开设《文学经典导读》、《唐宋诗词鉴赏》、《中国古典名著解读》等选修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求知多元化的需求,又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力建设电子资源。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加强本校和学院的文学网站建设,积极引入外校优势课程资源,提供精品文学课程的影像视频、电子图书资料等,从而为本校学生文学课程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学经典的丰富资源,搭建立体化的文化平台。如推荐经典文学书目,组建文学社团,举办文学经典朗诵比赛,举办文学经典讲座、开展古典名著阅读交流会、举行古典诗词书画展、制作文学类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营造书香校园。由此,广大学生走近传统文学经典,这既丰富了大学校园大的文化生活,又开拓大学道德教育的新渠道。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揭示了生命的本真状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洋溢着伟大的生命精神,艺术地诠释着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是高等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当前,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充分发掘并利用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并有机融于高校道德教育之中,将会有助于凝聚弘扬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冯立顾晨琳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基础教学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