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清明的诗词

关于清明的诗词

时间:2023-05-30 09:0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清明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清明的诗词

第1篇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恢复放假传统,人们开始重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各大媒体也适时予以关注和报道,凤凰、腾讯、新浪等一些门户网站还特地推出清明节专题,可见清明节正恢复其原有的文化影响力。但随着文化全球传播的冲击,清明节正处于尴尬境地,既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消减,又面临着西方节日和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并传承清明节文化,成为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问题。清明节文化在传统社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哪些特征?

笔者以致力于传播中华大文化的凤凰新传媒为着眼点,以凤凰网文化板块节日专题中2010至2012年的清明节文化专题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期解读现代信息社会视域下清明节文化的传播。

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清明节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主要通过超越生死的内省式方式、宗族式的特定习俗仪式和大写意的诗词进行传播。

1.超越生死的内省式人内传播。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②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将生死并置,慎终追远,进行内省式思考,将对祖先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并置,从而自我传播清明节文化,实现人内传播。

2.宗族式的习俗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传统清明节正是在人们共享“慎终追远”和“乐生惜春”的文化信仰中,以宗族为团体单位的形式聚集在一起进行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等习俗活动,是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文化仪式。

3.大写意的诗词文本传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就是传播中国清明节文化的诗词文本。综观中国文学史,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数不胜数,“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词说清明》一书,就收录了近80首‘清明诗词’”。④这些关于清明节景象的大写意诗词,成为清明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里诗情画意地传播着清明节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看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其特点有三: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以户外活动为主的清明节习俗并不适合网络传播。如何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呢?凤凰网注重延展传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从养生、革命历史、养老、生态保护等现代视角,延展清明节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的现代转型。

1.养生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多种习俗延展到现代人所热衷的养生领域,既将清明踏春等风俗体育运动扩展为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有益运动,也将清明节的时令食品与现代食疗保健的生活之道相联系进行传播,悄无声息地将养生融入到清明节文化的传播之中。

2.历史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祭祖文化与纪念誓死抗日的东北义勇军、纪念抗日殉国的黄埔英雄、扬威异域的中国远征军和纪念在日殉难劳工、烈士等中国抗战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进行传播,缅怀革命先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3.社会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孝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孝道所宣扬的家庭养老与现代社会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之间的矛盾,并从现代人养老观、中国养老制度等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4.文化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融合三毛、史铁生、泰戈尔等人的文学作品,从他们的生命价值观突出清明节“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文化主题;从儒、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中阐释蕴含于清明节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生死观;并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清明节”。

5.生态保护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通过提倡网络祭祀等低碳方式过节,主张心祭重于形祭,注重剔除清明节仪式中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环节,并针对人们越来越多开车回家过清明节的现象,提倡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远途多拼车或搭公共汽车等,以低碳方式出行,从而将清明节亲近自然的文化延展到生态保护的现代生活方式中。

总之,凤凰网不仅整合扩充传统的人内传播、诗词文本传播和习俗仪式传播方式,而且增添了爱国主义、养生和生态环保等现念,创新传播环境,从文化、社会、历史、生态保护和养生等多维度地传播了清明节文化。

网络传播清明节文化的特征

传统清明节习俗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历代传承,其传播倾向于一种参与式的互动传播。而网络传播也偏向互动传播,网络媒体担当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传统节日的角色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怎样的特点呢?

1.线上互动式传播。到2011年底已有近12万网民参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中“现代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调查,到2012年4月6日止已有近两万人参与网友评论留言,他们纷纷在清明节遥寄自己的哀思,这样大规模的网络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2.虚拟场景式传播。凤凰网在2010年清明节专题设置了祭奠南疆战士的网络专区,传播推广“网络祭奠”这种新媒体形式的清明节新风俗。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构建虚拟灵堂、纪念馆和灵堂等,模拟墓地场景,以网络献花、供奉祭品等进行模拟祭祀仪式,可有效替代传统清明节烧纸、放鞭炮、磕头等方式,让清明节的民俗走上更加文明、健康、卫生的道路。

3.多媒体式传播。凤凰网整合新华网、中新网、东方网、新京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整合传播,在文化板块开设图文并茂的清明节专题,在凤凰论坛举行“清明感怀”有奖征文比赛活动,2012年还特别策划“三个人的怀念”视频专题,形成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综合传播局面。

总之,凤凰网在传播清明节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借鉴整合传统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发挥网络媒体的特性,赋予清明节以文化时代性,满足现代人的文化传承需求。这种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媒体特性相结合,对清明节文化进行现代性修正的传播模式,值得我们今后在利用网络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中借鉴与学习。鉴于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传统节日文化可能在网络传播中迎来欣欣向荣的明天。

注释:

①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8月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81页

③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第2篇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我是主持人xx.

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今晚,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古色古香的端午节。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到场的嘉宾。教育学院学生科科长xxx老师,XX都市报的XX记者,以及我们的辅导员xxx老师。大家热烈欢迎。

端午习俗的介绍:

端午节呢,是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旧习俗。在我们XX,比较流行吃粽子,划龙舟,吃鸭蛋。那么,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什么风俗呢?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风俗。

赛龙舟;

粽子情节;

悬艾叶菖蒲;

雄黄酒;

游百病;

佩香囊;

讲述屈原的故事:

人自清高水自浑,谗言无力回乾坤。纵身汨罗应有恨,何须舟楫捞诗魂?(引出屈原) 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可能跟我一样,有所了解,但是,却不甚解。下面有请为仙为我们讲述一个详细的关于屈原的故事。掌声有请。

诗歌诵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屈原就是其中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离骚》让人叹为观止。实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屈原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在端午节常常举办赛诗会。今晚,让我们这群温大学子也来一场现代版的赛诗会。此环节分为三部分。

1、诗歌诵读

2、我爱记诗词

3、库存诗词大比拼

1、《怀沙》是屈原的绝笔作。当他在汨罗江边抱起石头,面对滚滚江水,他到底在想什么呢?下面请欣赏由xx、xx、xx、xx为我们带来诗歌诵读《怀沙》。掌声有请。

2 、我爱记诗词:作为中文专业的我们,对于古诗自然是要多多读、多多背的。下面呢,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环节:我爱记诗词。抽纸条,答题,答对5题,奖励一个粽子。

3 、库存诗歌大比拼:下面是第三个环节。抽话题,分组。对诗歌。那组卡住了就是输了。

一首离骚,是你轻拨的琴弦上滑落的历史绝唱,唱响充彻你嘶哑的喉腔,惋惜你的力量有如蝉翼一般的单薄,惊叹你的才智纵横文人政客的裕博,屈原我们向您致敬,请欣赏诗歌朗诵《》

伴着优美的旋律,今天的节目就到此结束了,回首过去,我们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家园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佳节!

2017年端午节班会主持稿【2】

(一)活动序幕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1: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2: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1: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2: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 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2: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一)端午故事

(二)端午习俗

(三)端午诗会

第3篇

清明之夜,静室独思、把玩回味古人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诗词和记载,突然感觉很奇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首先,传统节日都是以太阴历(夏历)的某个固定日子为准,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唯有清明节是以太阳历为准,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与太阴历基本无关,却与农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其他节日大多以喜庆为主基调,只有清明节,祭祖、寒食、踏春、插柳、饮乐五大主题,把悲伤、喜悦、劳作、游乐融为一体,既有追旧、又有抚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矛盾组合,把五大主题重新排序一下,一天之中,似乎浓缩了某种人生的意味。第三、其他节日,人们大都不在意天气情况,阴晴雨雪都不会太影响节日气氛,唯有清明节,诗人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天气左右着,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霏霏,无论是早晨正午还是黄昏黑夜,都给人以无限意味、生出不同的感慨来。忍不住翻阅一些书籍资料,想整理、考据出一些头绪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例程。”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生发的缘故。而草木萌生,总是从根上开始萌动,而祖茔,正是人们心目中的自己的“根”,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酒食果品等祭品,填新土、压坟头、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这样的祭祀无疑是悲伤凝重的,若是孤独一人,又赶上阴雨霏霏,更会平添无限的悲戚哀伤,唐代杜牧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的就是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南宋诗人高翥有《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月落狐狸眠冢上,夜来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更直接写出了对人生、生死的感悟。(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写尽了动乱年代清明坟墓无人祭祀的荒凉与冷清。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每年清明,都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华人专程回归故乡,祭扫祖先陵墓、追怀先人功德、拜会亲友、寻根问祖。即使远在异域、无法在清明节期间返回故乡,人们也要焚化一些纸钱、或写下一些文字,称之为“遥祭”、“心祭”。祭祀,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沉重伤感的主基调。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踏青节。寒食节的起源,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钻燧取火,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之后,负责“钻燧取火”的祭司或部落首领,要派人将新火种传送给下属各部,称为“传火”,“换火”之前要禁火三天,称为禁火节。禁火节人们只能吃冷食,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唐)韩翃有《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指的就是“换火、传火”的习俗。换火时,旧火熄灭、新火重生,犹如奥运火炬般次第相传、绵延不绝,传达了新旧更迭、生生不息的生命信息,至今还留有一句成语“薪火相传”。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期间,因饥饿晕倒,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介子推不愿为官。便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军士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乃下令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孰料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终究不见介子推下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留下遗书劝晋文公爱惜百姓“勤政清明”,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又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祭祀。 晋国百姓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称为寒食节。此后,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宋】黄庭坚清明有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士甘焚死不公候”指的就是介子推的典故。寒食,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美德、操守和气节。

上巳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故又称三月三。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结伴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祓禊fu2xi4)祓,为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据古老传说,上巳节这一天是伏羲、女娲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还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娲的习俗。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和众人游乐的日子。《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人们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到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节日的主角,他们载歌载舞,自由寻找或约会情人,谈情说爱、私奔野合。《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从此,“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成为“三月三”节日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魏晋以后,该节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于是后来的“三月三”不仅就有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香景。还有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相思之情。宋代诗人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其中“半出城”一语道破了清明期间男女游人蜂拥出城、踏春郊游的盛况。而“万株杨柳属流莺”更隐含了踏春男女之间难以言表的情怀。此节在中国流传时间甚长,不少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期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把青年异性之间的艳慕吸引叫做“春情”、思春、怀春。上巳踏春的欢快清新、浪漫旖旎成了清明节的另一基调。

戴柳的风俗,据说起源于晋文公,而插柳的风俗,据说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隐含着生命繁盛、生生不息的主题。柳树是古时人们做棺木的上好材料,故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亦即死后会遭人遗弃的民间俗语。清明前后,春风和煦、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使得人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与沟通,为清明节增添了一股清新之气,增添了更多的春天的希冀与梦想。踏春之时,仕女簪花、士子别柳,更有一种敞开心扉、返璞归真的天然野性,民间谚语亦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说法。“寻花问柳”,也就成了一种顺应天时人性、自然而然的事。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清明节是祭祀之日,那些得不到祭祀的孤魂野鬼,便会趁机作祟。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菩萨以柳枝沾甘露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最初的“赠柳”,也只发生在恋人、夫妻或异性朋友之间,男子远行,女子折柳相赠,《诗经

?偊b小雅

?偊b采薇》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以表示依依惜别、款款挽留之意。后发展到同性朋友之间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主人送客至此桥,离别赠柳以表示不忍相别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长长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披拂摇曳,似飘曳的长发、似挥舞的手臂、似缠绵的柔情,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加之柳枝寓意着家乡、兼有生命力强、驱邪平安之意,“折柳赠别”就蕴含了多重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清明折柳,与浓浓的亲情、友情之中,又带出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清明更是我国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南方桑蚕初孵、黄淮小麦返青、华北土地解冻,唐王维诗《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描写了清明期间雨后乡间的景色,一派清新之气,以及雨后农家全家去下田的忙碌充实,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农家欢快放松的心情。我国古代还有清明节听蛙鸣预测年景的习俗,宋范成大春田园绝句:“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形象地写出了农人“听蛙计年”的喜悦之情;“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清明节过后,就该是紧张忙碌的农活了。民间更有“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雨打清明后、高田可种豆”“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沙尘暴)”等农事、天气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节激人奋进,促使人们为了新的生活而努力。

第4篇

[关键词]端午节;古诗词;审美意蕴;悼念屈原;端午习俗;龙舟竞渡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2102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称为“端午”呢?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最为普遍的说法有四种。一是历史人物纪念说,牵涉几个被纪念的对象,主要有屈原、勾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二是龙图腾崇拜说,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是源自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三是恶日说,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四是夏至说,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关于端午节的别称也很多,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等。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节俗活动。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端午节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并被广为传诵,为端午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本文拟从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中蕴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和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

一般来说,年节习俗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日期,二是仪式活动,三是叙述这一习俗由来的富有某种文化意义的传说。其中“文化意义的魉怠笔谴统节日精神的体现,节日也依靠文化得以更广泛流传。在历史人物纪念说中,主要涉及五位悲剧性人物,他们或孝顺,或忠诚,或坚韧,或不贪功好利,或忧国忧民,但结局都很悲惨,但他们的精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把端午节与这些人物联系起来,暗示着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对美好品质的选择。而关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一是为适应节日纪念归一化趋势,人们必然会在传说人物中进行淘汰、选择;二是因为屈原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爱国忧民,行廉志洁,他在楚国国将不国时,写下了以《离骚》为代表的流传千古的佳作,表达了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国家的依恋与热爱,他爱国忧民的精神因而具有广泛而坚实的民族性。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屈原的崇敬与赞扬成了深入人心的千古定论,使屈原成为民族的精神典范。以帝王将相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自然地接受了忠臣屈原这一形象并加以褒扬,在文化与政治权力的双重作用下,大约在隋唐时期,屈原成为端午节文化的核心。两千多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赋予端午节浓浓的诗情。

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由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单纯悼念屈原的比较少,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诗人借屈原来暗喻自身。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借吊屈原抒发“不遇情怀”: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诗的意思是: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人们江上竞舟,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只能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诗人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借屈原沉江自杀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感。

南宋词人陈与义在国家遭受兵乱,自己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时,在端午节感慨万千,作了首《临江仙》来凭吊屈原,怀古伤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些对端午有感而发的诗词,大多是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借赞扬屈原的精神来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屈原的高尚人格和爱国精神都给予了最高的敬意,这个主旨赋予端午节古诗词浓厚的精神意蕴美。

二、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

端午食俗有吃粽子,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等,还有挂艾草与菖蒲、沐兰汤、栓五色丝线、戴香包等习俗。因为仲夏五月正值植物葱茏,生机盎然,天气渐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加上科学知识的缺失,使古人对五月有了“毒月”“恶月”的印象。阴阳五行说认为夏历五月在午位,初五再逢午,就是重午。午在八卦中居离位,离属火,丙亦属阳火,所以遇到五(午)月初五(午)逢丙午,那就是太阳热到了极点,这天也就是“毒日”,古人甚至认为“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都是从五月五日午时开始出现的。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用各种办法来除去瘟疫,因而出现了颇有节日特色的饮食和佩饰。在避邪驱瘟的传统习俗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体现一种别样的节日风情,古诗词中也有生动的描绘。

关于食粽风俗,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宋代诗人韩元吉 “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的诗句,表达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这首词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菖蒲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意境高雅,浪漫香艳,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中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将开展浴兰活动,节俗淳朴纯真,气氛浓郁;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端午风俗宛在目前。

对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来说,端午也是难得的闲适愉快。他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具体描写了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诗人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节日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美育的载体,人们在过节时参与这些习俗礼仪,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美的熏陶。古代诗人将这些习俗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

龙舟竞渡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久远而广泛的民俗文化活动。据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祭祀节日。但是到了汉末魏晋时期,端午节被赋予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内容,龙舟竞渡也成了祭祀屈原的习俗。晋・周处《风土记》:“端午烹鹜角黍……竞渡。”可能是对“竞渡”的最早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龙舟竞渡从一种祭祀仪式演变成了端午节的民众娱乐习俗,龙舟文化的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协作性特征决定了龙舟文化的大众化属性。哪里有龙舟赛,哪里就有激动的人群。赛龙舟也成为很多文人捕捉灵感、展示才华的大好机会。千百年来,关于端午赛龙舟的诗词佳句不计其数,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竞渡美景。

唐朝时,被封为燕国公的诗人张说在岳州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下了一首为后人传诵的诗作《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短短几句,就生动地再现了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中唐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扬扬百字,活灵活现地记述了一场龙舟竞渡,将自然景象的美好、竞渡魅力的无穷、争先气氛的热烈融为一体。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Z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

宋朝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用白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

第5篇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衬。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然而,正是这千古名句,引起了数百年来的一场公案——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粗略数来,现今全国共有大大小小“杏花村”20多处,遍布大江南北杜牧诗中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比较集中的说法有以下几个。

酒香四溢花开满村

如今提到“杏花村”,除了杜牧的那首七言绝句,山西酒都汾阳杏花村酒厂的杏花村酒也为世人所熟知。不仅杏花村汾酒酿造工艺在2007年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杏花村”这个品牌的价值已经达到了近50亿元。

杏花村的酿酒历史始于北魏,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关于杏花村酿酒,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位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在杏花村的“醉仙居”酒店饮酒,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不管传说是真是假,这里的井水确是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到了盛唐,“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这里成为酒文化的古都,一直延续至今。

更为巧合的是,这里的杏花恰在清明时节绽放。据记载,这里的杏花平均开放日期为4月6日。众所周知,杏花开放的时间与气温、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在公元11世纪左右,中国的气候经历了一次快速变冷的过程,但数据显示,晚唐的平均气温高于现在的平均气温。由此推断,晚唐时杏花开放的时间应比现在提前几日。而在南方,“二月杏花八月桂”,杏花开放时间与清明时节相距较远。

有酒有花,这里似乎和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完全吻合。不仅如此,虽然现在的杏花村地处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但在唐宋时期,这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降水丰沛。“清明时节”大有“雨纷纷”的可能性。因此,在很多人的心中,山西的杏花村就是“牧童遥指”的那个。

迹以名传饮誉天下

“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记载在清朝《杏花村志》中的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古称贵池)秀山门外。

“诗因景而灵秀,景因诗而名重”。贵池的杏花村原本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据传唐朝会昌年间,杜牧被委任为池州剌史,春游府城西杏花村,写下了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特色的艺术杰作。而正是杜牧的千古绝唱才让池州名播青史,饮誉天下。之后,“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池州杏花村经过不断修建,村内茅屋酒帘,亭台楼榭,十里杏花灿若红霞,成为历代仕宦文人赏花沽酒之地。至清代整个杏花村已形成一片方圆10余里古色古香、风景如画的名胜古迹区,有闻名遐迩的古“杏花村十二景”,即:平天春涨、铁佛禅林、白浦荷风、黄公酒垆、三台夕照、桑拓丹枫、栖云松月、西湘烟雨、昭明书院、茶田麦浪、杜坞渔歌和梅州晓雪。

很多人都认为此杏花村即彼杏花村,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有大量史书的记载。据《广舆记》载:“池州古迹日‘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门外。杜牧诗‘遥指杏花村’即此。”《江南通志》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不仅如此,在我国,为村立志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杏花村志》却被收入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可见其文学和历史价值。

踏访池州杏花村之风光,只见竹篱不假,桥也仍在,河上帆船缓缓行驶,向北航行,即可进入长江。黄公古井,刻有“黄公广润玉泉”六字,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似烟非烟的纷纷细雨,红杏枝头挑出迎风招展的酒旗,花香混合着酒香,真是景不醉人酒醉人,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往事千年如烟如梦

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北宋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此处,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此后,他曾三次来杏花村饮酒赋诗,尤其是他撰写的《方山子传》,将此处记入其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这受到文豪和皇帝眷顾的地方便是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的歧亭。

其实,让这里远近闻名的另有其人。“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杜牧的《题木兰庙》为他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为木兰庙所题。而从黄州到木兰山,必经过歧亭的杏花村。赶路遇雨,又值清明,心生郁闷,欲借酒消愁,从而作诗一首……这一切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那么,歧亭的杏花村有“酒”吗?这里流传着这样的话“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这里的酒被称为“黄酒”,因其颜色发黄而得名。有记载曰:“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

“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更值得一提的是,宋朝诗人谢无逸路过此地杏花村之时写下的诗句与杜牧的《清明》是何等的相似!往事越千年,曾经的陈髓杏林隐逸,苏子四访五咏……如烟如梦。那些风干了的翰墨,依旧幽香缕缕。牧童骑黄牛杜牧诗汾阳

除了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歧亭外,较著名的杏花村还有南京的“金陵杏花村”、《水浒传》中梁山脚下的杏花村,徐州丰县曾有99家酒罏的杏花村等等,但大多没有前三者有名气。

三个杏花村,与诗中相似之处甚多,也都有其他诗词、文献佐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牧童所指?其难度堪比《西游记》中的“真假猴王”。但我们仔细分析《清明》一诗,不难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诗的前两句大多没有异议,诗的后两句才是通往杏花村的“钥匙”。

第6篇

孤舟月下,你泪探清风,史说的婉约,在你的江畔渡愁。城郊倾塌的荒石,用了几卷岁月风情,故事风化得苍然。曾多少人,追着你临江伫立的凄然,漫朔那挥之不去棕情。一段又一段的虔诚,我将企盼赐给那芦边清波,一丝透彻的共鸣在飘荡。

低头虏获的词,像旧时的丝绦锦帕,挽住那修不去的有缘无份。万般珍重,你忘了那推磨旁,我牵着你的手,围着石磨踱步,你滴着清水,我扫着糯米。磨坊的声音就那样摇了几生几世,待到来年花谢,你在潮湿的屋角,将粽叶褶皱成糯米和的船。千古依旧,传说泪未休,这样的水月粽情可以绵延到多少年以后?

你手背轻贴额头,溪下水卷欢,你靠着皂角树,将捶衣棒丢在野中,凝眸看那落霞凄红。一绺清风推开你鬓角的青丝,直到你视线模糊,唯余惆怅焚不尽的迷茫。你弯身挑起木桶,一竿半锈的月,青裳紧粘你花容骨瘦。扁担摇曳,古道草木深,你隐入那氤氲天地里,把时光尽抛。

此生多落空,不过如此,朱灯映白发。你翘首倚入我的怀中,看我眼纹初皱。玄铁刻刀来来去去,你看着我手中频转的白玺玉石,落下片碎的屑沫。反体小篆,刻章的纹路在你的眼眸里清明。一生厮守,你捧着红泥细闻,优雅中虔诚流转。你爱尽相濡以沫,你将热气缕然的粽子端在那油亮的宣纸上,一片粽叶剥落,你神情细腻而美满。清香入喉,略带滑腻的嘴角,你绣帕为我轻拭。

针雨谢后,你笼起橙色纸伞,柳河堤边,你看着拥挤的人群在那里喧哗。一道上世的光,指引住你面洁花靥,一笑洒然,你的嘴角里我觅到了所有包含的风情。龙舟穿梭的水,你闻着鼓点震震,看翻腾的水雾荡成亘古的端午曲。闹市桥边,你衔着江南水秀的清幽,化入那东流浪逝。水港的吆喝,兰亭更短亭,雕栏廊上结刻的诗,该怎么解去你心头的醉微。

青石板街,人雁南飞,你孕的泪又萧萧了几夜。琉璃瓦檐,谁借你半世夕光,涂金你眸中湿润的黑色。菩提指,绕身绫,这样的佳节又唤醒了谁的魂。再也经不住你的细语琴铮,我像被丢失在遗妃园的一线青苔。你看着铜镜里被斑驳的容颜,一身瘦削的妆,凋乱了你取怜的慵懒。

谁记得那句经纶,谁唤得那世传说,谁谱得那曲古筝,谁写得那首诗词,谁拜得那片苍天,一篮印章的粽子,被你轻轻放入那幽幽汨罗中,纵枉然,万般用情都深种。多少才子佳人,多少旧曲古文,多少沉冤宿怨,多少武侠神话。你放下那一个又一个虚热的粽子,余温欣雀,你看着倒影里的你粘满了笑意。

半盏朱砂,小碟胭脂,藏青毛笔,你将你所铭记的卷入那宗画里。流年歇的时光,被关于记忆的刻录,书画,诗词,琴曲。当年龙舟上的依稀,那龙舟大鼓的底蕴,在生生世世的众生里轮廓,徘徊。

第7篇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表达怀念亡妻的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

2.《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将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

3.《遣悲怀三首·其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

4.《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宋·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5.《哭宣城善酿纪叟》

唐·李白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酿酒老人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现在死生分离,诗人感到十分悲痛。

6.《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中间两联,诗人走上前去,镜头拉近,细节刻画物景与人景,尾联诗人总结表达自己及时行乐的态度。

7.《哭孟浩然》

唐·王维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故友的去世,作者无限悲痛,站在汉水边上,望着滔滔江水东流不胜悲伤。上句可看作即景之语,下句景中含情,江山景象广阔,写出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无限感慨和遗憾。

8.《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第8篇

1.凰庭中餐厅2.中秋圆月3.半岛酒店的师傅为月饼刷上蛋黄液4.北京王府半岛酒店

>> 代表月亮吃掉你! 代表月亮惩罚你 既不能代表月亮,也不能消灭你 月相美肤术 我要代表月亮拯救你! 爱你,吃掉你! 温柔地吃掉你 校服情结:我想穿上水手装,代表月亮消灭你 月亮代表我的心,别让性密度误导你 他究竟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他的心 月亮月亮你慢些走 “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代表月亮消灭谁 就是要你吃掉我 吃掉你的坏情绪 “吃掉”你的坏情绪 如果你不想被吃掉 以音乐之名 代表月亮惩罚你 《提亚拉协奏曲》开启音律之门 月亮,你去哪儿? 采矿“迷你月亮” 月亮在家等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代表月亮吃掉你! 代表月亮吃掉你!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凰庭中餐厅2.中秋圆月3.半岛酒店的师傅为月饼刷上蛋黄液4.北京王府半岛酒店月饼5.外滩半岛酒店榉木制月饼模子6.北京柏悦酒店鲜肉酥饼

想必许多朋友已经用彩笔将办公桌日历牌上的“9月15日”圈红了,起码我就是如此。那一天是今年中秋节,可以想见,彼时即便无法举头望明月,低头看看朋友圈那也一定是月圆人圆的。关于中秋,关于团圆,关于月亮,关于美酒佳肴和月饼,之于每个中国人皆是兹事体大,古往今来更有太多的诗词歌赋曾予礼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谓之雄浑壮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谓之儿女情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却又最是堪透红尘俗世。

其实不独中国人,人类常常喜欢将节日与吃食联系在一起。这大抵是因为,人类的节日多起于先民时代,往往和祭祀相关,而为“祭祀”说文解字,则本就是“用手抓着肉献祭”的意思。节日的意义固然重要,但形而上的想象与回忆,却似乎非要有道美味勾着馋虫做引子,才是完满。巴伐利亚啤酒节,顾名思义本就要把酒言欢,猪肘子却更是少不了的。中国人就更是如此了,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而作为中秋吃食中的重中之重,月饼自然当仁不让。不过自古有多久呢?唐代典籍中记载了一则唐高祖李渊在中秋之夕与群臣一起分食“圆饼”的故事: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唐高祖李渊与群臣一起欢宴赏月,席上有吐蕃商人进献的珍撰“圆饼”,唐高祖龙颜大悦,接过华丽的饼盒,取出镂刻着精美图案的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蛛(月亮)”。随后,将圆饼分赏文武大臣。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到了唐玄宗当朝时,一年,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佳节赏月,在尝月饼中,唐玄宗嫌胡饼叫法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名就传开来。

宋朝坡《月饼》一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此诗已将“月”与“饼”联到一起,月饼寄托了相思之情。“酥和怡”指的就是苏式月饼酥松易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当时月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考究。苏式月饼,别称“白皮”,最得江南点心清雅典丽的真谛。而制造糕点的那些模子,民间俗称“饼模”或“饼印”,亦属民间雕塑艺术的一类,由此可见饼模造型艺术应已经形成。我就专门问过上海外滩半岛酒店的叶永华师傅,逸龙阁的“龙纹”月饼模子便是榉木所制,再上好的,也用过楠木。这家酒店的月饼每每能逗引着市民争抢,甚至在中秋前后不少“打桩模子”还会逡巡在酒店附近转手倒卖,一时成为一景。半岛酥皮奶黄月饼一听名字便是粤式口味了,岭南一地近代以来屡屡开风气之先,也领风气之先,要义一点便是东情西韵,博采众长:半岛酥皮蛋黄月饼是基于1986年香港半岛酒店独家配方的基础上完成,选取传统莲蓉及鸭蛋蛋黄作为陷料并且由叶师傅及他的厨师团队手工制作,历来深受宾客喜欢。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唐代诗豪刘禹锡在 《八月十五夜玩月》 的诗中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但近些年来月饼却在中国这样一个“关系”社会变了味儿,虽然没有发生过一包“九五至尊”抽倒数位大员的“事故”,但过度包装以及由此而来溢至“天价”却已然成为众矢之的。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矫枉过正却又过犹不及。中国人向来“情理法”三字自处处事,现在将“理、法”提前以警示世人,但一个“情”字却总是万水千山割不断。笔者细细追问了半岛、华尔道夫、柏悦等几家酒店今年的月饼行情,大都在数百元左右,制作精美,口味别致,可以说早已回归了月饼的本义和真趣。

第9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唐诗;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95—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益提高,汉语成为又一门世界热门语言。很多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在丰富的中国文化中,诗词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产物。诗词不仅是精美语言的载体,更是了解文化的有效手段。说到诗词,不得不提唐诗,唐朝是诗歌的盛世,唐诗在这一盛世中的出现更是达到了诗歌中的顶峰。唐诗是中国人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之中。透过唐诗以形象思维形式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可以直接捕捉到中国文化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社会群体心理意识和精神风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极其讲究技巧和策略,诗难译,古诗更为难译,因为诗所描写的是实在景象,但所引发的联想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境美。唐诗尤为如此。这就要求在翻译中,有所译有所不译。既要译出诗的本身,又要译出诗的感情。不能只求“译的对”,更要力争“译的好”。在教学翻译中,我们可以注重某些指示性代词的讲解,以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唐诗的领悟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诗是讲不完的,只有在学习中交给学习者关键有效的方法,才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快。还有,教学翻译中,要注重情感的翻译,很多诗词翻译后的标点符号也与原文不一致,这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所以,在诗词学习中,不能单一的学习诗本身,更要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下面,我就从这两点具体谈谈对外教学中的唐诗翻译。

二、唐诗翻译策略

(一)我们谈谈诗词中不能直译的词,这些词如果直译就会给学习者带来困惑,而且这些词并不少见。它们通常都是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下面,我们先以一首诗为例:

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此诗中,萧娘和柳叶都是古代女子的代称,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起初接触时,可能不容易理解。而在教学中需要把这层意思讲出来。先看一下,英语译文:

To one in Yangzhou

Your bashful face could hardly bear the weight of tears;

Your long,long brows would easily feel sorrow nears.

Of all the moonlit nights on earth when people part,

Two—thirds shed sad light on Yangzhou with broken heart.

This poet regrets his parting from his lover in Yangzhou so much that he feels the moon heart—broken to see them part,and thus the place is beautified by their parting.

通过中英文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古诗的翻译很多时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更为了方便理解,更倾向于意译。“脸薄”译为“bashful face”不仅表达了,诗的本意,也更易于理解。而“萧娘,柳叶”都通过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一个女子的神态。

在教学中,如果讲出“萧娘”一词是古代女子的统称,那么在李昌邺的《三乡诗》中“红粉萧娘手自题”也就便于理解。类似这样的人物指代词还有很多,例如:萧郎,刘郎,谢娘等词。如果给予系统的说明和讲解,那再碰上此类问题,就不攻自破了。无论是崔郊《赠婢》中的“萧郎”,还是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中的“刘郎”就很容易被理解。

除了人物的指代,唐诗中也有很多关于节日的诗。

无论是高适的除夕,韩愈的中秋,苏味道的元宵,杜牧的清明,还是王维的重阳,杜甫的白露,孟云卿的寒食,刘禹锡的端午。这些在讲述诗本身的同时,也应该简明的讲述一下,节日的意义和渊源。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黄巢的《》。

待到秋月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处“九月八”断不可译为“8th of september”,因为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而在古代,重阳节有赏菊,喝酒的习俗。这里又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来对照一下译文来看:

The Chrysanthemum

When autumn comes,the Mountain—climbing Day is nign;

My flower blows when other blooms come to an end.

In battle array its fragrance rises sky—high,

The capital with its golden armor will blend.

The poet speaks as if he were the lord of chrysanthemums in golden armor.The Mountain—climbing Day is the ninth day of ninth mooon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九月八”译为“Mountain—climbing Day”,因为在中国,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开后基本上百花凋零。满眼的透出冲天的香气,整个长安城像是充满着穿着黄金盔甲的士兵。

诗词学习中,要比单纯的汉语学习难得多。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其次,对于某些指代词要学会举一反三。同时我们在介绍时要少而精,等以后学的多了,再慢慢地补充丰富。不要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没完,对于中国学生能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做法对于外国学生却可能会造成一头雾水。

(二)唐诗的情感翻译。在诗词教学的翻译中,要注意诗词本身及翻译后的情感。诗歌本身就有歌怀咏志的作用,所以,在唐诗翻译中,很多陈述句会译为感叹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诗本身的意思,更容易让人理解诗的基调。在英汉互译中,其实标点符号很容易被忽略。对于标点符号的应用,应该严格遵守同时灵活使用。

下面,我们以杜甫的《江村》The Riverside Village为例:

清江一曲抱村流,See the clear river wind by the village and flow!

长夏江村事事幽。We pass the long summer by riverside with ease.

自去自来梁上燕,The swallows freely come in and freely out go.

相亲相近水中鸥。The gulls on water snuggle each other as they please.

老妻画纸为棋局,My wife draws lines on paper to make a chessboard;

稚子敲针作钓钩。My son bends a needle into a fishing book.

但有故人供禄米,Ill,I need only medicine I can afford.

微躯此外更何求?What else do I want for myself in my humble book?

This peom desicribes the thatched hall built in 760 and the leisurely life of the poet.

通过诗的第一句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文的逗号,在翻译成英文后,变成了感叹号。这主要是由词语包含的意思和句式类型决定的。很多时候,诗歌在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时,往往通过一些词表现出来,可是翻译后的,有些词就被淡化或者替换,注重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便于外国学习者更加清晰的明白唐诗的感彩。在“老妻画纸为棋局”这句中,翻译后,把原文的逗号换成了分号。分号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中就相当于一个柔和的句号,它不仅表达此句的意思表达完整,同时也揭示与下面的句子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标点的使用,可以使外国学生在学习唐诗的时候更加方便掌握唐诗的节奏,使唐诗更易于诵读,在体现意义美的同时,也可感受音律的美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点都会有所改动,翻译是讲究“信,达,雅”的,忠实于原文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大部分的标点还是遵照原文。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这些小标点的改动。通过这些“小”的变化,可以发现“大”的学问。我们从小处着手,慢慢延伸,便可看见大地方面。以小见大,也是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这样的细小但却重要的问题,在唐诗翻译中屡见不鲜,在此仅举一例,但是学习,还要如上文所说的,要学会“举一反三”。配合正确的方法,事半功倍。汉语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总结

随着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显得尤其的重要,其别要说到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翻译。本文通过对唐诗翻译技巧和策略的探讨,阐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在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翻译过程中,要把汉语言中的文化寓意准确翻译出来并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美。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商品广告词古典诗词

广告是通过一定媒体向用户推销产品或招徕、承揽服务以达到增加了解和信任以至扩大销售目的的一种促销形式。人们把广告比作信息传播的使者、促销的催化剂、企业的“介绍信”、产品的“敲门砖”,甚至有人认为在今后的社会里,没有广告就没有产品,没有广告就没有效益,没有广告的企业将寸步难行。这就是说,广告是企业促销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否有效地使用广告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而一则广告是否会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词的设计是否成功,因此,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精心设计自己商品的广告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便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一、古典诗词在商品广告词中的表现形式

1.引用。这种形式指的是对古典诗词做原封不动的借鉴。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湖北白云边酒)

这例广告词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杏花村汾酒)

这例广告词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 清明》)。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北京牡丹电视)

这例广告词来源于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2.截用。这种形式指的是截取部分词句,再自造部分词句以构成相对完整的句子。

“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瑞典伊莱克斯温控冰箱)这例广告词截取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一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灵通祝愿你成功。(上海灵通牌电线)这例广告词截取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后一句。

洁花,洁花,飞入寻常百姓家。(广东“洁花”系列洗涤护肤品)这例广告词截取唐代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后一句。

3.化用。这种形式指的是把古典诗词名句加以改造,只更换其中的部分字词。

“三十功名创传奇,八千里路驰江铃。”(江西江铃牌载重汽车)这例广告词化用了南宋岳飞将军《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恨不相逢未‘驾’时。”(台湾自动变速车)

这例广告词化用了唐代张籍《节妇吟》中的“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成都全聚烤鸭)

这例广告词化用了唐代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创用。这种形式指的是借鉴古典诗词的写作方式,创造出新的带有古典意味的诗词句子。

人间重晚晴,共享老来福。(贵州老来福口服液)

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四川沱牌曲酒)

空杯尚留满室香。(贵州茅台酒)

二、广告词中借鉴古典诗词的表现特点。

1.语言的简洁与内涵的深刻。美国广告专家马克斯・萨克姆说过:“广告文稿要简洁,要尽可能使你的句子缩短,千万不要用长句或复杂的句子。”引用古典诗词的广告恰恰能体现这一点。古典诗词由于受到语言、体裁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语句大都简短而精炼,尤其是广告词中借鉴的古典诗词大都出自名家之名篇,已经经过历史的沉淀被证明了是带有警句性质的语句,这些句子本身往往都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把这些句子或引用、或截用、或化用,一方面保留了部分古典含义,另一方面又赋予了这些句子以现代意义,是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其内涵的丰富和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过了古典诗词本身。如丰田汽车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作为广告词,它是化用了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文字简明,但内涵丰富,除了所化用的原句本身的意义之外,至少还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表明了质量之高,广告词没有直接宣传产品的质量,而是用销量之大来表明;销量之大也不是用数量直接表明,而是用路来间接表明;二是表明了车的适应性强,“有路必有丰田车”,隐含着不管什么路,丰田车都可以纵横驰骋,往来自如;三是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两个“必有”,语气坚定,给人可以信赖的感觉。

2.意境的形象与感觉的新颖。提到古典诗词,就不能不提到意境这个概念,优秀的古典诗词大都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美,而这种美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意境的形象化特征。现代广告词中所引用的古典诗词许多都具有这一特征。如湖北沙洲灯具借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上元灯节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作为广告词,形象地描绘出了灯具的璀璨夺目,宛如东风一夜吹开了千万棵树上美丽的鲜花,这是多么美丽的意境!这些形象的意境同时又可以带来感觉的新颖。当媒介充斥着大量叫卖式的、以传递产品功效为主要目的的广告信息时,借鉴了古典诗词的广告词以它独具特色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更多的“眼球”,此类广告充分发挥传统文学的表现力,利用人文的、历史的力量来增强传播效果。它是传统文化在广告这一领域的创新使用。

三、古典诗词在商品广告词中的实际功用。

1.将受众引入古典氛围,提高商品文化品位。古典诗词属于古典文化的范畴,好的古典诗词也代表的是更高层次的古典文化,因此,在广告词中借用古典诗词一方面借助于名人效应和名句效应可以将受众引入古典氛围,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商品文化品位。这一功用在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广告词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白云边酒的广告词,原诗是李白与他人同游洞庭时,于酒间诗兴大发,即兴而作。白云边酒厂以“白云边”三字为酒命名,并直接引用李白原诗作为广告词。这样的广告词一方面使人们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的“酒仙”李白,为他那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深深地吸引;另一方面又使人们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李白诗句所创造的神仙般的境界中。由此而让人们感觉到白云边酒似乎就是李白的象征,就是盛唐文化的象征。

2.将受众引入浪漫氛围,引发无限遐想。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带有浪漫色彩的作品,这其中主要是关于爱情的,当然也有少量其他的。比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就描述了一个男子在元夕之夜苦苦寻觅自己的意中人,在即将失望之时目标突然出现的故事。这样一个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足以引起每一个读者的遐想。瑞典伊莱克斯温控冰箱以改造后的“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作为广告词,首先便将受众引入了一个浪漫故事中,先是在一个极大的范围中寻找,找到后又尽情地享受着自己想要的爱情温度,享受着爱情的甜蜜。而后才如同“蓦然回首”一样,发现广告词的真正含义是在宣传冰箱,说明伊莱克斯温控冰箱就是这样一种让你千百度寻找、倾心的,又能给你浪漫和心仪的产品。

3.将受众引入优美氛围,进入美的意境。古典诗词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名句,其中关于写景的名句最多,也最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这可能是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缘故吧。广告词设计中借鉴这些写景名句很容易将受众引入优美氛围,进入美的意境。如江苏春兰空调以“春来江水绿如兰”作为广告词,系化用了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蓝”被改为“兰”,一方面强调了“春兰”这个商标名称,另一方面也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如北京牡丹电视以“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作为广告词,一方面将牡丹电视的商标巧妙地荣在了诗句中,另一方面又让人们似乎看到了盛开时的牡丹那鲜艳夺目的光彩,更何况是满城之牡丹。这样美的意境必然会给人带来好的感觉,从而对商品产生好感。

第11篇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之始,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相应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样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

那么,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1.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有关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曲、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透过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学习《鱼我所欲也》,要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义舍生的精神。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吗?同时,我们可利用课堂上3-5分钟时间,带着学生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为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让学生阅读经典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拓宽学生视野。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诠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在我们感到浮躁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了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利用传统节日传播民族文化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西风日盛的今天,学生们似乎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更感兴趣,对古老的中秋、端午、清明等节日所知甚少。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七夕等节日更濒临失传的危险。二十四节气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成人,估计不是学气象专业的,也没几人能数得完整。虽然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能熟视无睹吗?并不是孩子们不想了解,而是我们提供的内容太少了。只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了解的机会,你就会看到孩子们的盎然兴趣和惊奇感叹。

第12篇

关键词:蜕变;破茧;飞舞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85-01

关于缔造完美教室,在现代,美国有雷夫老师作为榜样,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对完美教室的理解是:一间完美的教室,意味着师生共同穿越的一门门完美的课程;一间完美的教室,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一间完美的教室,要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一间完美的教室,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让教室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一、毛虫蜕变

联系孩子当下的生命,我和孩子们选择了《热爱书吧》这首诗歌,作为班级主题诗,它成为我们穿越一个学期的共同愿景,而“朝向阳光,诗意成长”的班级宣言是我们“四一”班的名片,成为引领我和孩子们前行的源泉。

笔者认为,对于“缔造完美教室”,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打造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中外显的物质文化,那只是“缔造完美教室”操作层面中,最简单易行的一小部分。完美教室的愿景很美好,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很大,特别是有些硬件跟不上。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要打造班级的物质文化层面,布置一下教室环境,搞一首班歌、做一个班徽、往墙上贴一份班级公约,就是在做完美教室了,这些外在的要不要做,当然要做,它是缔造完美教室的“外功”,它是使人赏心悦目的,它是使人诱发积极情感的。使人进入其间,置身其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的。可以熏陶学生,凝心聚力,在目之所及之处给人以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是要往更高、更深处前行。

1.在吟诵中丰盈,在阅读中成长。在一个美妙的黎明,声情并茂的朗朗读书声便充溢在我们的教室里。而我所做的,就是做群鸟中一只领唱的鸟,带动学生,并与学生一遍遍的咀嚼欣赏晨诵的诗歌。因为晨诵,因为诗歌,催发了我的灵感,也开始写一些诗,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送给我的学生,现在已成为我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

2.打造书香班级,享受缤纷生活。在班级文化创建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一起动手装扮教室及楼道的墙壁文化。我的舞台我做主,童心在这里得到升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诵读经典,七彩梦想树,快乐书吧等都被我充分运用,创造着属于师生共同的温馨家园。

我为每个孩子建立了“阅读成长记录袋”,孩子们将每次的阅读记录卡,制作的诗歌小报,整本书共读手抄小报,自制的创意书签等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与收获,都充实到阅读成长档案袋中。

我校的每个教室都呈现很多的亮点与故事。独有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徽,彰显着每个教室独有的文化内涵。

3.与家长一起共筑完美教室。鉴于留守孩子和个体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我努力架起家校的桥梁,与家长一起将缔造完美教室工作延续。其中有我写给家长的公开信,有推荐给家长的读书方法,与家长一起走上阅读之旅。在家长会上积极倡导亲子共度,力求让家长明白亲子共读是最美的亲子方式。在与家长的共同编织与缔造中,彼此体味着一路风景,当然也有家长的冷漠,学生的无视……每当此时,我告诫自己:新教育在缔造完美教室的路上,我,家长和孩子追求的不是逗号,也不是句号,而是感叹号。

二、化蛹为碟

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必须发展自己。要发展自己,说到底就是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知识的补充。第二条途径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经验的积累需要反思。所以我觉得要学会反思,一个反思的老师,一个读书的老师,是一个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我的老师。

1.一个理想的教室,必须以人格教育为先。“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回家将孝顺,社会讲公德”成为我班人格课程的道德准则。主题队会我带孩子们观看邹越的主题演讲《让世界充满爱》。在听取的整个过程中,交织着孩子们的泪水与真情。另外我觉得德育需要知,德育需要情。都知道知情意行的原理。道德认识,如果离开了道德的情感体验,道德认识是没有办法形成道德意志的。于是我开展了《让妈妈高兴》的感恩互动活动,要求每个妈妈在参加活动后,写一封感受给我,然后学生朗诵最好的。结果好多学生与家长都流下了热泪,真可谓是哭声中带着笑声,泪花中飘荡着幸福。

2.一个理想的教室应以智慧教育为重。我和学生实施着活力课堂大单元语文。为此我为同学们编写了《课堂展示歌》,每节课书上的内容占本模块的的70%,30%是师生自选教材。当教教材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有一个知识量不对等的地方,就是老师手里多了一本教学参考书。但是,当教自选教材时,学生和老师的知识量是对等的。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后,我们还有教学魅力吗?这就要求我拿起书来学习,只有养成学习习惯,才不会使自己在学生面前丧失学术魅力。每一单元学完大家必须学会一首歌,能画一幅画,吟诵一首诗……总之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发挥自己的强势智慧,85%的课堂都是在幸福的笑容里,真诚地交流中,激情的展示中渡过,我找到了成就感。

3.本期开展的“每日一诗”吟诵活动,成为每节课前五分钟的庆典。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尽享户外运动的同时,学习吟唱经典诗词。另外孩子们生日的当天,我会送上生日诗,利用晨诵时间,让生日的孩子享受他专属黎明的幸福与甜蜜,成为一个生日庆典。在“三八“节,”“元旦”,清明”等节庆日,都会吟诵一些与节日内容有关的诗文,努力让孩子提升人文素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红领巾广播”“国旗下演讲”……在“读书节”庆典展示台上,让孩子们尽展才能。

三、彩蝶飞舞

踏着新教育的泥土,领略着晨诵诗意,享受着绘本的浪漫一路走来。再次走进我们的教室的那些孩子们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子女们,他们恬适地捧着书本,欣然于晨光共舞,课堂上的眼光不再羞怯,回答问题时不再犹豫,见到客人不再回避,这些都源于读书氛围的营造,儿童课程的浸润,更源于阅读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至要。让学生悄然改变,是新教育实验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