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杜甫的作品

杜甫的作品

时间:2023-05-30 09:1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杜甫的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杜甫的作品

第1篇

摘要:在诗歌领域,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因为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细节性、典型性又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杜甫诗歌入手,从论史的角度尝试性的对其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其沉郁顿挫风格内涵、三种美学特征来透视杜甫诗风。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为少陵野老,是唐代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作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这种对国家深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不仅有着史诗般的纪实性也体现着浓郁的“沉郁”美学风格和特色。杜甫主要的经典作品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即唐王朝有盛转衰的拐点之后。他主要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热爱天下百姓,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宏伟的抱负,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牺牲,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和强烈的大爱于天下的情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沉郁指的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内容所蕴藉的意味,指的是哀怨郁愤、充满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的一种审美形态,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而顿挫指的是“法”,即组织作品的章法,即作品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组织架构等一些表达。历数杜甫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又蕴含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感情深沉忧郁、悲壮凝重;表达方式又含蓄蕴藉,深挚又曲折婉转。杜甫对祖国前途有着深深的担忧,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深的挂念,所以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宏大。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仇兆鳌.杜甫详注[M].中华书局,1979.

[5]宋恪震.也谈“沉郁顿挫”探源[N].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1).

第2篇

关键词:备考 杜甫 诗歌 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97-01

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杜甫诗有《望岳》《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旅夜抒怀》等,小学学过的最为印象深刻、意境悠远的有《江畔独步寻花》和《春夜喜雨》。这些诗词篇目虽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中探究到杜甫的思想境界。

1 于历史背景中挖掘情感

杜甫早期为官,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他的《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来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哀江头》等诗。其中《春望》在中学课本中,以“感时伤怀”衬国破家亡之景,最令人深思。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此间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写到了极致。

2 品内容领悟思想境界

新课标对诗词教学提出了如下建议:“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甫的作品展示了他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上剖析杜甫的生活现状,体会他处于不同境地时的心情。

2.1 壮游世间的雄心壮志

三十岁以前的杜甫,在《壮游》一诗中写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登昨泰山,《望岳》一诗中尽显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抱负。那巍峨的高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让杜甫生出不畏困难、俯视一切、勇攀绝顶的雄心和气概,那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更时时扣击着人激情澎湃的心灵。

2.2 漂泊异乡的片刻轻松

《江畔独步寻花》展现诗人漫步江边,悠闲自适的心情。品读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轻松漫步的于江边的惬意,而“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杜甫与农民一起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雨来临,滋润农田,作者由春夜雨景,想到万物萌发,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抒发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于漂泊中偶过几年悠闲的日子,杜甫满足于自然风光赠予他的舒畅,得意于耕作收获的充实。自这两首典型的诗中我们可以穿透历史的风烟,与杜甫一起欢畅,一起感悟人生。

2.3 政治失意的犀利笔锋

唐玄宗时,由于宰相李林甫从中作梗,杜甫几次未受重用。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的眼光关心个人命运而转向整个社会。他看到了国家为“开边”而给百姓带来的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以《兵车行》一诗控诉朝廷“开边”政策给百姓带来的学生灾难,以“三吏、三别”来昭示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亟需国家实施有力的措施以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日渐犀利的笔锋里,力陈黑暗的社会现实:百姓不能安然入睡,夜深了还担心“有吏夜捉人”,被捉去的兵丁面临“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的命运,更有甚者,有的人一去不还,落得“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悲惨结局。

2.4 寥落前程里仍忧国忧民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在他面对自己赖以栖身的茅屋,看见无情的秋风“卷我屋上三重茅”,看到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自己“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在秋夜黯然面对床头如麻不断的细雨。尽管境遇如此凄凉,杜甫此时想到的却不是自己,仍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社会理想,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忧国忧民的胸襟!这种在自己寥寂的日子里,在自己身难保的境遇中,仍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怎不令人生出敬意?

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史”因此而得名。杜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来的文学风格迥然不同。但无论怎样的诗句,我们在中考备考时,仍要以杜甫生活的背景为基础,立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杜甫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这位用心去抒写情怀的诗人,让他诗歌的思想境界以更开阔的意境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 顾农.杜甫文艺思想的核心[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

[2] 庄海志.读杜甫的《月夜》[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8):91.

第3篇

1、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是生活唐朝时期的人,一生见证了唐朝从鼎盛到衰弱的过程。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创作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杜甫的诗将人民的疾苦、国家的衰落都呈现在了诗歌之中,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2、杜甫的诗集唐诗思想艺术的大成,在世时名气并不大,死后声名远播。杜甫所作的诗歌有许多,存留于世的多达1500多篇。杜甫的诗蕴含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宏伟的抱负,对中国文学及日本文学影响深远。杜甫的主要作品有《望岳》、《登高》、《春望》、《饮中八仙歌》等,杜甫的名作《饮中八仙歌》豪气干云,备受世代文人推崇。

3、安史叛军的邺城大败唐军,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亲眼所见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百姓们忍辱负重参军参战抗抗叛军,浓浓的爱国行为,让杜甫十分的感慨,于是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三首诗后来被世代传唱,成为了杜甫最经典的著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现就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笔者浅谈一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二、声形并茂,冲击感官

多媒体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显示出来的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法比拟的,这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学生可以从网上随时随意浏览与下载自己需要的知识。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者在课前为学生更便捷的获得知识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制作课堂、文本所需的教学课件。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制的教学课件,将其置于网络环境之下,学生便可随时浏览课件内容,根据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来了解作品《红楼梦》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网上的课件中观看了电视剧《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断,阅读了精选的脂评本《红楼梦》,开拓了阅读的视野,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线收听了一首首动人的插曲,而且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欣赏歌词,从中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所有的这些声、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开始关注作品人物的命运,对作品本身而不仅是课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林黛玉的遭遇,努力去捕捉林黛玉的这一段心路历程,于是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借助信息手段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缩短了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时代差距,以最新鲜的画面和最生动的感官冲击,直观形象的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

三、巧设课件,自主探究

兴趣具备了,并不意味着整个教学都可一帆风顺,其实在很多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难点,而这往往需要教师费些心思来化解难点,变难为易,化繁为简,有时,信息技术手段可助一臂之力,引领出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一中学)

第5篇

杜甫真的很忙

“杜甫很忙”是由薛永昱一手主导的公关团队所创造,他表示这是为了引起大家对杜甫的关心,帮一个博物馆所策画的活动,“杜甫很忙”最早的图片是由他们团队成员PO在微博上。

根据他的说法,从上传第一张图片做到网络热评,只花了31个小时!

图片分享:

只画了几张图,花了31个小时,结果是全面爆红!让“杜甫很忙”变成一个大家讨论的话题!这是甚么?这不就是人人称羡的-病毒营销吗!!!

病毒营销真的可以人为操作吗?新闻简单转述了薛永昱的几句话,让病毒营销看起来就像是大家想得这么easy!拍一则影片、画几幅画,上传=>爆红!

有条老梗的都市丛林生存法则是这么说的:“事情永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先天因素

先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杜甫很忙”能成功地从众多的案例中脱颖而出。

1.恶搞的图文在网络上总是相当受欢迎。

尤其现在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粉丝团或网站,专注于分享这类的图文,让人们更轻易地能够接触到这类的讯息。

2.杜甫是知名人物,名人的消息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就像吴念真在FB上抱怨Timeline也能上新闻一样,名人就是有他的影响力。

3.素材易被重制与分享

图片绝对比影片或是文章容易获得赞跟分享(这是我在粉丝团中得到的经验),因为网友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看完,并且理解其中的笑点,很容易就会按赞。

而且“改图”,是大家熟悉的网络文化,以台湾来说,类似的课本涂鸦图在网络上已流传许久,日前也有王家都更案的恶搞图,更早前大学生爱读书之期中考完再变回人网友创造出的各种虫类图案,也创造了一股换FB大头贴的热潮,更别说mobile01上不时出现的网友修改图!

当素材容易被大量重制,就能提升话题的延烧时间,让更多人看到与讨论。

后天努力

在GOOGLE上键入病毒营销,你可以在数以百计的文章中找到一些法则,就类似上面分析的差不多,但即使你都符合这些法则,结果确不一定是都能成功引起话题。

除了先天的因素,“杜甫很忙”应该还有特别之处,找了一下数据,我认为可以从这篇由新浪微博营销人员撰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3月21日,有网友贴出几张中学课本中杜甫画像被恶搞的图片,引发网友热转(几百次)。22日,微话题组重点跟进,并确认将之打造成一个激励网友原创的互动

话题。

(1)微博新鲜事整理微博上流传最广的几张恶搞图,拼在一起;

(2)创建微话题,将微博新鲜事的单条放入顶部,并在导语中用加红的文字标明“欢迎各路网友放开想象,参与改编,给@微博新鲜事发私信投稿

(3)当天,给与微博新鲜事账号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漫画作家发私信,鼓励他们改编杜甫画像,我们择优推广。

(4)从微话题上午推出,到当日晚上,共有30位网友投稿。微话题编辑从投稿以及搜索结果,精选出30幅左右的网友原创,在微话题中制作基于Mid的list推广。

(5)半日之内,网友原创井喷,大量改编漫画出现在微话题Feed内。于是,右侧相关热门话题指向该微话题的“原创”+“图片”+“热门”的链接地址。

(6)在该微话题的Mid的List所推荐的30幅的漫画中,平均单条转发数超过1000,而微博新鲜事汇总的单条微博转发超过10000。

文章中可以看出微博在其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把作品整合起来,放在重点位置,并且鼓励图文作家创作更优质的图,让系列作品兼顾质与量,有了微博的推波助澜,“杜甫很忙”顺理成章的成为最火的话题!

不确定营销团队跟微博之间是否有合作关系,假设没有,我们可以看出微博是有相当大的能耐在创造话题上。而能得到微博这样大力推动,应该是因为话题本身够有趣。话题本身的有趣度,则回到前面所说的先天因素要够优良。

但假设这是一个有谈好的合作,我们可以发现,营销人员是可以用媒体创造出一个病毒。当然,如果有预算允许可以交给专业口碑公司去操作,但我猜想会做类似的营销应该是客户的预算不太多,那就需要营销人员自己要想多一点办法!

在台湾,有许多专门分享有趣话题的粉丝团,拥有许多忠实的粉丝,论坛是个宣传的好地方,更别说像是大人”、卡卡洛普这类每天在茫茫网海中搜寻话题的网站,其实都是营销人的好伙伴,当你先天体质优良,他们肯定是让你长更高更壮的好药方!

当在网络上的讨论热潮建立起来,就容易吸引传统媒体的关注,新闻媒体所带来的讨论也会回到网络,带起更多的流量。

(许多厂商也抢搭这波杜甫热潮)

什么企业适合类似的病毒营销?

因为这系列作品到后来已经变得无法控制,开始有许多腥膻色的创作出现,一开始引起这场风波的营销团队反而不敢说出背后的广告主是谁。

不过厉害的网友从他透露的关键词中,查出杜甫草堂博物馆可能就是背后的广告主,虽然他们矢口否认,但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馆内也刚好在筹备纪念活动,时机也太刚好!

这则新闻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全民关心起杜甫,受惠的是谁呢?是杜甫草堂博物馆吗?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是他?

我想是因为杜甫草堂博物馆相传曾是杜甫的故居,是中国杜甫遗址之中保存最好,最具规模,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当大家想起杜甫,可能第一个就会想到杜甫草堂博物馆。

这系列被传播的杜甫图中没有品牌露出(不像最近也很夯的微电影),主要会被记住的就仅有杜甫,要是你仅仅是一个中国成都的小博物馆,不太可能会因为杜甫被大量宣传而被想起。

小结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昏头了,简单来两个结论

1.病毒可以人造,营销人员可以做许多努力提高成功的机率。

第6篇

关键词:三吏三别;杜甫;诗歌赏析;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24-01

一、“三吏三别”的创作社会背景

公元758年,为了平息安史之乱,以郭子仪为首的九位节度使,率大军围困安禄山的安庆绪侵占的邺郡,本已胜利在望,但是到了翌年春天,史思明的援军到达,在敌人的夹击之下,唐军大败。郭子仪等率残部退守河阳,并且到处抽点新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返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了四处抽丁的现实,有感而发,写了一组诗,是为三吏。在途中,杜甫亲见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见到了一个个新丁被迫离家从军参战的无奈,诗人从他们的分别之情中经过艺术提炼,写了另一组诗,是为三别。“三吏三别”是两组独立但是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品,诗人皆是对途中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分别写了抽丁补充兵员时各地景象的三吏和亲人分别的苦痛的三别。

二、“三吏三别”赏析

1.反映抓丁充军,民不聊生的三吏。“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杜甫途经新安、石壕、通关的所见所闻,诗作充分表现了抓丁充军导致的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的惨状。杜甫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忽然听到兵吏点名抓人的声音,就问为什么要按照户籍册点名,难道是县城太小已经没有壮丁可以充军了吗?作为一个县城,能够把所有的壮丁全部抽走充军,足见战争的残酷无情。杜甫用这样一句反问的艺术创作手法,将战争对生命的漠视、战争造成的民不聊生的惨状全部问了出来。兵丁回答昨天下了命令,如果没有壮丁就点刚满十八岁的中男去充军,结合前面的壮丁已无,现在中男再去,整个县城中剩下的就都是老弱妇孺了。虽说劳役不重、官军正义、长官如兄,但是战争所造成的人员锐减的事实却无法否认,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现实却无法抹灭。杜甫继续西行,来到了石壕村投宿,却惊闻兵吏夜间捉人。老翁听到后翻墙逃走,老妇身着破烂的衣服出门查看,看到兵吏后悲生感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其中一个托人捎信来,说其他的两个最近战死了。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为战争导致了家破人亡,当一场战争能够逼迫着老翁听闻抓丁翻墙逃跑、家中三儿两儿战死、家中儿媳妇出入无完裙的境地之时,还何谈战争正义不正义呢?杜甫虽没有单独抒发自己的同情之心,但是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他对战争的痛恨。老妇主动要求去做早饭的爱国心却无法将老年丧子的悲痛消解,天亮时独与老翁别的残酷现实又让这样一个个普通的家庭雪上加霜,空留满怀的悲叹!在见到了如此悲惨的现实之后,杜甫发出了“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感叹。这句感叹不仅表现了杜甫对于唐王朝正义战争的关切,更多地却展现了杜甫对于战争来临、国破家亡的惨状的无奈,只能叮嘱将领慎重用兵,让官兵和黎民百姓减少伤亡,让更多的人可以回家团聚。

2.反映离别之苦痛的三别。“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组诗是从离别的角度诉说战争的残酷,表达杜甫对人民的同情。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新婚本是洞房花烛夜的喜庆时刻,但此时却成了春宵一刻悲万分。新郎马上就要奔赴战场了,临别之时,通过一大段的赠别劝勉、悲痛哀怨的自述,表现出了一个独自承受着命运的苦难却又以国事为重的果敢坚毅的妇女形象,通过这种自述深刻表达了战争的无情及其给人民所造成的巨大的灾难。《无家别》写的是一个家乡破败无以为别的重被征召的军人,面对着村中百户各奔东西的惨状,诉说着对战争的痛恨。离别之时亲人相送实为常理,但是一个破落的村庄不用说是亲人就是乡里乡亲也无人可送,通过这种有违常理的现实的描写,便将战争所造成的“千里无鸡鸣”的社会惨状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当一个从军的人已无家可别之时,谁能说战争不残酷无情?年老的人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在战争年代,当子孙都已战死之时,能上战场的,也就只有这老翁了。一个平日里拄着拐杖的老人此时要上战场,这种事情说出来都让人悲痛不已,怪不得连同行的士兵都唏嘘感叹不已。当战争已经到了让中男和老翁、老妇都要奔赴前线的时刻,战争的惨烈及其给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由此便可一览无余。

三、杜甫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人民无尽的同情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饱含着对国家的爱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一个身处战乱的诗人,眼中所见的都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如何不让他感到悲痛与无奈?这两组诗诗人极少作为主人公去发表议论和感叹,却像一个讲述故事的人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慢慢诉说,将诗人对于人民的无尽同情倾注其中,在感时伤怀的心境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通过这种细细诉说的方式,将历史通过诗作的方式保留下来,让后人于唏嘘感叹中了解那段残酷的历史,难怪后人给杜甫的诗冠以“史诗”的美誉!

参考文献:

[1]沈荣森.从“三吏三别”看杜甫忠君观念[J].杜甫研究学刊,2001,(4).

[2]喻文辉.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J].文学教育(下),2012,(12).

[3]蒋和森.论“三吏”、“三别”[J].文学遗产,1982,(2).

第7篇

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

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又是唐代诗歌的革新者。他曾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情。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诗歌创作中,他运用精炼的文字、浪漫的想象,或夸张、或写实的手法,恰当的用典,精妙的表现技巧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借此表达诗人的观念、感情和态度。因此,杜甫对唐诗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本文就杜甫在诗歌创作中的意境美谈谈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和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杜甫善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使意与境浑,心与物共,将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创作出一幅幅悲凉凄清、热情崇高、明丽鲜艳、和平静穆的优美画卷。

杜甫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盛年正值唐王朝江河日下之际,安史之乱打碎了唐帝国的黄粱美梦,惊破了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国家的倾覆,民族的多难注定了诗人悲凉凄清、沉郁苍凉的诗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也就是移情入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镜,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外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使它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浓郁的诗意。杜甫在这里即是表现的正是有我之境,在诗中作者看到的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道出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感慨。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

杜甫虽然有悲观的时候,但他却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性格的重要方面。诗人在创作中主要营造昂扬激烈、热情崇高的诗歌境界,来展示自己苍茫雄浑的诗风。杜甫虽身逢乱世,但毕竟是从盛唐走过来的,盛唐的雄风时时吹拂诗人激荡澎湃的心胸。杜甫生于唐睿宗天元年间,开元元年他才两岁,可以说他是和开元盛世一同生长起来的。诗人从小就才情四溢,“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壮游》)。杜甫二十多岁游吴越,过了的豪爽生活,盛唐时代赋予了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诗人借景抒情,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展现了一个境界开阔、雄浑的意境,塑造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高大形象。《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风超迈道劲、凛凛有生气。诗人以马喻人,用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现志士的壮志雄心,诗歌的意境开阔_深远,反映了诗人青年锐意进取的建功立业精神。

即使是在战乱之中,诗人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也一点没有改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此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抒发了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心情,如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腾直泻,其诗歌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意境。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同时又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诗人,他十分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这一人格特点使杜甫创作出了许多明丽鲜艳、清新爽快的诗歌,这些诗主要集中在他的一些写景诗、田园诗及交往诗中。他以诗人的热情和敏感去感受生活,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去描绘它们,在他的笔下,春雨:秋花、细麦、娇莺都和他建立了亲切的朋友关系,充满了蓬勃的生趣。如: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舟前小鹅儿》

把鹅儿写的天真烂漫,好像一群正在游戏的儿童,多么逗人、多么可爱。

二月六夜眷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鸶满端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春水生》

诗人使用纯口语,写春水漫生、水禽嬉戏,诗人也如欣喜的水鸟一样,也感到了春光的召唤。杜甫就是这样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去表现大自然中健康的、富于生活情趣的东西。在一首《春夜喜雨》中,诗人更加描绘了春雨的可贵及诗人的喜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灵活刻画,巧妙地运用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赞美春雨的体贴人意,适时而来,不声不响地给人们送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通篇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诗作在诗人的作品中也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

杜甫是一位多才的诗人,虽然他不像王维那样“万事不关心,晚年惟好静”,但在他的作品中毕竟也有一些描写雪月残云,展示和平静穆意境的诗作。

江月去人只数尺,疏灯照水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

――《漫成一首》

诗人描写了一个静谧的月夜之境,写出了江水的清明,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表达了诗人寂静幽独时的孤独寂寞。诗人采用一动一静的对比写法,抓住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的空旷寂寥,耐人寻味。其他此类作品散见于零星的章句之间,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开元镜,风帘自上钩”(《月》),描写月夜的绮丽景色;“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夜》),描写诗人独处秋夜凄凉之空山,表达诗人恬静的心情。

第8篇

关键词:杜甫诗歌;经典化;环节

时下的文学经典问题已经渐渐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单向思维转向为“文学经典是怎样形成的”的综合思维。杜甫诗歌并非写出来就是经典,同样经历了经典化的过程;尤其是宋代儒学对杜甫忠君爱民的士大夫形象进行完美塑造,杜甫更是被推崇为诗家之祖,杜甫诗歌也被奉为诗家之经。

一、杜甫诗歌在唐宋两朝的不同遭遇

在唐朝的三百年间,时兴的知人论世之学在唐人文集序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是综合了先秦两汉以来运用政教伦理作为基础的和魏晋南北朝以来以作家的才情论为基础的两种知人论世的研究类型。流露在唐代人的笔记小说对于诗歌本身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就可以看出促使经典化产生的知人论世之学的复苏的情况。但研究表明,杜甫诗歌的唐朝当代的接受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杜甫本人的个人形象在唐代大概也就可以只能够定位于一般诗人、狂士与落魄才子之类[1]。而且杜甫个人诗集的编撰也不很理想,杜甫诗集多是以抄本的形式进行流传,况且在诗歌的编次上也比较混乱。真正对于杜甫诗歌的开始经典式的解读直到宋代以后才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因此,杜甫的诗歌在宋之前的经典地位并没有完全确立,可以从唐代现存的诗歌选本对杜甫的诗歌的冷漠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更为重要的是在中晚唐时代还缺乏一种对杜甫诗歌进行的经典式解读,还没有开始从诗人的意图到诗本事、诗集编年、诗人与诗文年谱、年表等常规的解读方式。

宋代的儒学复兴并重新取得统治地位,诗经与杜甫诗歌开始并进一步显赫,应该均与儒家的思想统治密切相关。先秦两汉盛行的知人论世理论作为基础的先秦儒家人性论同时复苏也给杜甫诗歌的接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典化机遇。宋代学者的崇经辨杜与对杜甫诗歌的知人论世的经典解读风气开始全面兴盛,从而标志着杜甫诗歌经典地位在宋代的事实上的建立。应该讲,首次将杜甫诗歌与《诗经》进行比附的做法可追溯到中唐时期的学者樊晃,开始以“大雅”来比附杜甫诗歌。延伸到宋代之后,宗经辨杜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和流行。

二、杜甫诗歌在宋朝经典化及其原因

一般从文学经典化得历史可以看出,古人或文化名人对经典的称引不仅仅可以强化经典本身的文学权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广泛地称引原来的经典同时也是新文学经典形成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单单就六经之后的我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产生而言,一般是以宗经为主要方式,形成以六经为经典化的合法来源与渠道,应该是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化的必经之路径。在我国古代的学术渊源中向来有推源溯流的传统做法,从“深从六艺溯流别”当然就成为推源的主要方向。宋朝名人宗经辨杜的主要依据一般为《诗经》、《春秋》与《楚辞》三部公认的古代经典,通过运用上述三部经典在杜诗学中的升沉与宋人凭借这三部经典从而对杜甫诗歌渗透的经典元素进行深入发掘正反映体现了杜诗进行经典化历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2]。

宋朝人尊崇杜甫诗歌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杜甫是诗艺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是基于杜甫的忠君爱国思想。北宋在开国之初,众多宋朝人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渐发现中晚唐的流行诗风基本源于杜甫诗歌,杜甫诗歌以其地负海涵和包罗万象的集大成的气势与姿态征服了宋朝学者。在宋代的开国之初,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客观存在的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使宋人易被杜甫诗歌中忧国忧民的爱国忠君精神所激荡从而产生了心理共鸣而折服。就杜甫诗歌集大成艺术成就自元稹进行首倡之后,一直到苏轼和秦观等人地尽情发挥,从而成为历代尊杜的通行之说。就宋朝人对于杜甫的忠君爱民思想的发掘还不仅仅单是一种心理共鸣与佩服,而且也是北宋士人进行自觉参政与议政意识达到空前高涨所致,具体在诗歌领域体现出来就是对诗歌中关于叙事与批评时政自然理性依据和表现手法的关注关切。因此对杜甫诗歌的叙事抱有浓厚兴趣,对直陈时事于实录史实感慨,同时又为这种杜诗这种叙事特征诗歌寻找出艺术风格上的含蓄之美与抑扬褒贬等方面的微言大义。

三、杜甫诗歌在宋朝经典化的关键环节

首先,宋朝以《诗经》《楚辞》为宗作比附以尊杜。一方面借《诗经》的风雅正特有韵味以及《楚辞》的高洁来标榜杜甫性情之正的为人,而且进一步以杜甫的性情之正作为他的诗歌进行褒贬的合理性依据。另一方面以《诗经》特有的委婉和含蓄的美等具体的手法来解读杜诗叙写时事与批评时政的功能。

其次,宋朝以《春秋》为宗作比附以尊杜。此手法亦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借《春秋》的圣人删述具有的批评权威地位来给予杜甫诗歌以叙事褒贬赋予合法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以微婉显晦的春秋笔法来解读杜甫诗歌中可能存在的惩恶劝善等进行微言大义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在宋代甚至盛行以杜诗补史和证史的风气催生和巩固经典化过程。

第三,以特有的编年法对杜诗进行解读以尊杜。用编年法的方式也许就是宋朝人重塑杜甫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这对于杜甫的个人形象从传统文人进一步发展到儒家士大夫的角色转换所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3]。在北宋的中后期诗歌领域内盛行以编年法德阅读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宋人对于诗歌作品的知人论世的经典要求,同时对诗人的人品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由此更加大了杜甫诗歌的经典化力量与影响力。

总之,在中国的古代文学经典生成发展方式的惯例应该是源于儒家说《诗》的方法。儒家创立的文学经典化理论与方法,在宋代被学者发扬光大对杜甫诗歌进行全方位的经典化,杜甫诗歌经典化的过程,既是一种文学解读与重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经世致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关。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邓木辉老师给出的答案和解析为:

第5题选A,理由:将“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从而将“意境”与“意象”混为一谈的是近代人王国维,充其量是“很多人”(段首句),并不是“从近代开始”的所有的“人们”,A项说“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无据,表述错误。

第6题选C,理由:C项表述的信息域在第三段,第三段引用陶渊明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为了说明生活世界有意味,“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使艺术作品有意境,C项说陶渊明诗“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对引用诗句的作用理解错误,表述错误。

第7题选B,理由:B项只提供两个现成结论“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及“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两个结论既无依据也不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因为文中并未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有两种意味而其中的一种最美,而是说“有意境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参见《全国大纲卷试题分析》,《语文学习》2011年8月高考增刊。)

余闻先生的答案和解析为:

第5题答案是B;理由:原文说“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可见B项前半部分的表述是符合原文的。同时,原文又说“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可见B项后半部分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的。但是原文这两部分内容用了一个“而”字来连接,表示的是转折关系,B项则用“因而”来连接这两部分内容,处理成因果关系,就不对了。

第6题答案是A,理由:原文说“把人

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A项题面则说“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两者是否等值?雕塑家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有血有肉,但不一定就是漂亮美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老妓》把欧米哀尔刻画成“可怕的衰老”,在人物塑造上是非常完美的,但在人体外形上却不是“漂亮”的。完美不一定漂亮,漂亮不等于完美。因此,A项的说法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应该是选项。

第7题答案是C,理由:原文说,清代王夫之认为“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杜甫是‘工’,王维是‘妙’”。王夫之当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来评判的,所谓“工”和“妙”,就是“好”和“更好”。而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由于西方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他们以逼真为完美,而不提倡意境,那么他们必将认为杜甫是“更好”,是“妙”,而对王维的作品,则不是说“坏”就是说“不知所云”,绝不可能是“好”,是“工”。因此,C项的推断是错误的,应该是选项。(参见《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月刊》2011年第8期。)

两个版本的答案和解析似乎都有道理。这不禁让人纳闷了,客观性试题的答案应是唯一的,但这道题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而且还都颇有道理呢?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余闻先生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他的答案与官方公布的答案也完全一致,他的解析当然更可信,也更权威。不过,我们如果细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他的解析也并非尽善尽美,也有牵强之处。我以为这三道题之所以如此扑朔迷离,关键是因为解题的切入点实在是太隐蔽了。第5题考查的仅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而”字,第6题考查的是“漂亮”与“完美”两个词语内涵的辨析,第7题考查的则是对“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所包含的意思的准确把握。余闻先生的解析可谓精细入微,令人叹服。这三个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不正确”是无可置疑的,但这三道题的答案“潜伏”得是不是太深了?连像邓老师这样的名师都掉进了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更何况是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的考生昵?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以上面的要求看这三个考查点的选择,是不是有点偏,也显得太琐碎了?命题者只是在一些无关宏旨的语言的细微处大做文章,似乎也远离了《考试说明》的精神。我斗胆说一句,阅读这篇短文,即使这三处语言细节被我们忽视了,我看也未必会对这篇文章的整体理解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样设题,与其说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倒不如说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如此考查,意义何在?再说,这三道题中被命题者列为正确的表述的也并非无懈可击,这也就又为答案的不唯一性留下了隐患,所以才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样的不够严谨的考题也真够让学生为难的!现在高考试卷中选用的一般论述类文本多是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这类文章的内容本身学生就很陌生,再加上一些文章语言的学术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如果我们的命题者不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题目的设计过于琐碎,一味关注语言的细枝末节,稍有疏忽,就会给学生的答题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以为,这样的状况可能与命题者的本意也是相背离的吧。

坦率地说,作为一名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平时最头痛的也就是讲高考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题。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转换,有意设置一些语言“陷阱”,这对命题者和做题者都是一个考验。有些题目设置的“陷阱”很巧妙、很隐蔽,体现了命题者高超的命题技巧,但也不排除有时弄巧成拙,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表述,造成题目的疏漏,导致答案不唯一。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困惑,也给老师教学带来了困扰。

第10篇

那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杜甫爱国诗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过程的,。

一、了解写作背景

孟子说过:“知人论世。”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杜甫早期诗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到了晚期则是忧国忧民。“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到衰,由强大到削弱,由统一走向割据的转变时期。所以我在上课时就先给他们介绍写作背景,这样才方便他们把握诗歌的主题。

二、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结构主义课程论创始人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如能创设游戏、竞赛、悬念等趣味情境,将新的知识寓于其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有情有境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我在上课经常会根据诗歌的内容,创设有关的情境,把学生引到课堂当中。高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指导朗读,当堂背诵

如果说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能使学生亲近诗歌,把学生带到了诗的大门外,那么熟读吟诵,是把学生带进诗歌大门的关键一步。诗歌具有音乐美,韵律美,讲究节奏和韵律。所以读诗比读一般的文章要求更高,刚开始学诗的时候要作好正确的引导。

1.范读。

教师应该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他们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还要以无限深情歌颂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 ,如对杜甫的“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想” 的崇高品质,在诵读时都倾注着无限景仰之情,这样就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范读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想用范读作为调动学生情绪,把握作者感情基调的突破口。

2.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对“读”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特有的韵味。

3.引领学生在配乐诵读中进入意境。

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诗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声韵和谐,只要按照诗文偃仰起伏,做到口眼并用,心到口到,把握诗文基调,这样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掌握作品的艺术技巧,而且可以融会作品的精神于自己眼前和心中,让人进入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里去。另外,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哀的情调。而诗歌与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所以不妨把音乐引进来。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后来一段配乐朗诵,以此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感情,并在一首首乐曲里提升为对文化的倾慕和敬重。

4.背诵。

朗读时要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语调合理。反复读,背诵时要做到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到背得琅琅上口,滔滔不绝,自然成诵,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真正化为自身的血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课堂上开展多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文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

四、了解内容,把握情感

1.首先是审题目。

要了解诗的内容, 关键是审好题目。从题目上看是不是透露了诗的内容。如杜甫的《春望》这首诗。从题目上看,我们就懂得,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在春天所看到的景物。知道了这些内容,我就提出下个环节。

2.找景物,描绘画面。

这里开篇即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画面中的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在此,名为写景,实为抒情。抒发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3.抓住末句,把握情感。

从《春望》这首千古传诵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

4.注意各联的表达方式

读叙事联时要了解作者的经历,了解事件。读描写联时,要判断里面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其效果。还注意里面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当然读到描写时还要判断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五、架设心灵之桥,领略文笔之意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第11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第12篇

新教材考验着一线教师,按部就班,没有可能;困守待援,时不我待。怎样突出重围?唯有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编排的精神实质,突破必修与选修的藩篱,模糊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充分有效的整合教材,才能真正驾驭教材,驾驭教学。

一、首先要整合单篇文本内容

语文教学文本内容丰富,我们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每一项知识。由是,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设计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加深理解,鼓励他们主动灵活的阅读、思考、讨论、探究,几乎就成了最有效的内容处理模式。一是把文本的内容梳理出来,以之拎起其他内容;二是设计关键问题,以之带起其他问题。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笔下有起兴,有因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有对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有战斗场面的描写,也有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更有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以及那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这么多方面,必须有一个核心内容来统率。而这个核心内容无疑就是题目中的“怀古”。“怀古”是诗歌的核心、抒情的焦点,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文本的核心。

关键点一般而言,应从以下几处寻找:一是题目,如上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例子。二是文眼,如《六国论》,可以抓住文章的起始句。三是故事情节或线索,如《孟德献刀》探讨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这条线索的作用。四是主要人物,如《鸿门宴》抓住刘项两个主要人物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对不同阵营团体人物关系进行对比,探究刘邦项羽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如何塑造其人物形象的。

二、重视整合不同文本材料

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在能力要求方面各有侧重,必修课的阅读教学强调基础性,往往侧重于对单篇文本深入全面的解读;选修课阅读教学强调拓展和提高,其教学内容就不能局限于单篇文本,而应该根据不同需要对文本进行整合,即把模块内的文本进行提炼,形成具有研究或探讨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如《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其中有《曹操献刀》《李逵负荆》等课文,教学时不能各自进行独立的解读。而应该利用专题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对英雄的认同,对人物的褒扬批评,其共性是“以时代为大背景,细节背后有大关怀”。抓住这个共性,就可以深入到文本内部,从细节入手,体会其个性,挖掘其大关怀。

寻找不同文本的共同点,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为例):一是体裁,如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中韦庄的《菩萨蛮》与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中温庭筠的《菩萨蛮》是同一词牌,整合在一起学习,可以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花间词的特点。二是题材,如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中杜甫的《蜀相》与“推荐作品”中李白的《越中览古》,都是怀古诗。三是时间,如把唐朝的诗歌整合在一起,组成唐人诗歌专题。四是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为中心组织诗歌,可以把屈原的《湘夫人》、杜甫的《蜀相》、阮籍的《咏怀》、及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等整合起来,探讨它们如何传达凄清、冷落、无奈、孤独、惆怅的情绪。五是思想内容,如屈原的《国殇》、杜甫的《蜀相》、陆游的《述愤》以及高适的《燕歌行》,都表达了爱国情怀。当然,也可以范围更加宽泛,利用相同的赏析方法和教学方法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例如“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就可以将各种以写景为主的诗歌囊括进来,而“体会诗人笔下的江南情怀”就不能不说是教材整合的大手笔了。

三、必须整合必修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是建立在必修的基础上的,选修课教学内容,在必修课几乎都已涉及,只是在知识面上在拓展,在能力点上在提高。那么在进行选修课学习时,就应该和必修课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以旧知学新知,在现有能力水平上得到提升。这就需要从体裁、题材、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不同角度,把选修课本与必修课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整体。例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杜甫的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其中的《蜀相》《阁夜》,与必修教材中的《秋兴》《咏怀古迹》整合在一起;甚至可以把初中学过的杜甫诗如《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等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杜甫学习专题。而且还可以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整合在一起。

整合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时,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应注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要利用联系“温故”,要凭借区别“知新”。温故,就是从必修教材中找到与选修教材密切联系的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复习,温习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复活旧知识,使之进入学习周转过程,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凭借。知新,就是利用新知识促进对选修教材文本的理解,进而解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改正学习选修教材时出现的错误,从而学到新知,增长能力。

四、有效整合课内课外内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教学要彻底开放教学空间,将课本与课本之外的资源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就选读教学而言,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越丰富,也就越有利于以其多样性供学生选学,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依据教学需要,把课外相关内容组织进来。

如教学《中国小说欣赏》中的《孟德献刀》时,又可以把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等诗歌整理出来,并且加入《三国志》对曹操的描写,甚至介绍以曹操为主要人物的戏剧,共同组成一个“曹操专题”把曹操英雄的一面,残忍的一面,奸诈的一面,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之对历史人物产生立体的认识,从而增长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