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组织行为学试题

组织行为学试题

时间:2023-05-30 09:1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织行为学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织行为学试题

第1篇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教学改革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心理学课程的不足,通过它全新的教学理论的延伸和辐射,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来,实现管理者管理思维的转变,这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做好管理的基本前提。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辅助资料,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和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出现了失衡,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理论体系的价值与现实取向的偏移

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的辐射性和延展性,使其对其他后续课程的辐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体系的内容更新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特别是由于组织行为源于西方理论,很多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分析还很欠缺,再加上授课老师本身的科研水平有限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导致知识体系的不完善或者与中国现状脱节。二是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组织行为和领导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门,如何实现有效的整合和横向比较研究,这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个难度很大的教学问题。

2.课程执行的难度与教师知识背景的薄弱

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心理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求教师对企业管理角色的能力认知把握得非常准确。但是,本课程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指导的过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学的环境中,受学科教材、教法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难以形成课程整合和总体上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离不开单一教材的束缚,摆脱不开“教”的方式,在头脑中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反思和运用。理论教学色彩较浓,无法与实践的融合。

3.课程支持的需求与现实地位的缺失

组织行为学缺少应有的关注,课程支持严重不足。实施的难度与课程相关支持程度不成正比。特别是组织行为案例往往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无论从案例的设计还是到讲解,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出现了案例使用较少,或者案例与课程内容不符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将知识点全堂灌输给学生、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上课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有的虽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也常表现为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没有任何声音或影像等配合,所谓“多媒体”教学变成“单媒体”。这样很本不能达到令学生“学活”目的,更谈不上创新和提高。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按项目化教学模式建设立体化优秀教材

在教材建设上应注重立体化建设。文字教材要注重内容深度、广度,应包括符合组织行为学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应该非常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电子教材在阐释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动态、色彩和互动。以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摆脱学生在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中的枯燥感和沉闷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媒体互动中得到满足,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效率。

配套习题集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习题应少而精,力求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广,题目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类型应多样化,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对单调题型的厌倦感。另外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进阶引导方式,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入更高层次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启发性。试题库建设是实现考教分离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教学效果,可使考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开放智能化的题库平台,可动态增加或修改,教师可以随时生成形式各异的试卷,学生可以随时生成需要的模拟试卷。

2.形成项目化教学特色

(1)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自身也应当具有相当的实践应用能力。近年来由于承担教学的老师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通常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学科的系统性不强,知识面较窄,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都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讲授形成障碍。由此,教师后续的学习和教育成为必然,教师应在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探究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思潮和发展方向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再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可选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派往国外进修学习深造,以加强其理论修养;另外,也可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多接触实际,可采用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为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幻灯机以及其他影音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充实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影音声色上不断生动,即调动了学生兴趣。

组织行为学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形成电子教案、教学幻灯片、习题集、试题库等。

(3)使用创新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

①案例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将工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组织管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组织行为学中相关理论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树立管理权变的理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组织行为学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组织处理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个性测试

青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他们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因此,开展个性测试等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测试中更加了解自己并启发他们自我反思。

③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管理游戏更生动具体。通常将学生分组,并分配一定的任务,通过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效的观察和测试学生的领导特征、能力特征、智慧特征和关系特征等。由于管理游戏模拟内容真实感强,且富有竞争性,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中掌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④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管理工作中会怎样或该怎样说和做,同时表演者也在互动和沟通中体验到管理的困惑和乐趣。

3.组织学习小组,倡导团队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指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以及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实践调查等方面等工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五大转变

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

4.课程实施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考核的转变。改变和突破知识考核模式,体现能力考核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建议采用闭卷笔试、课后作业、课堂作业和到课率等综合的考核方式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力纬,赵洱岽,余顺坤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7).

第2篇

课程代码:002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行政的基础是

A.社会福利资源 B.社会政策

C.社会服务机构 D.社会服务人员

2.与公共行政相比,社会行政

A.主体更加单一 B.对象范围更广

C.盈利性更强 D.更关心价值问题

3.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安德森在其经典著作《福利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先提出______,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A.“社会行政体制” B.“社会保障体制”

C.“社会服务体制” D.“社会行政模式”

4.以下属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的是

A.英国 B.瑞典

C.德国 D.美国

5.1979年底,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上台,对英国开始了长达16年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其主要举措是对社会福利项目进行

A.国有化改革 B.私有化改革

C.公益化改革 D.自由化改革

6.非营利组织特征的一个属性是

A.非营利性 B.非政府性

C.志愿公益性 D.自我治理性

7.旨在应对某些因家庭功能丧失而造成的个人行为问题、情绪不稳、人际关系不佳等情况,比较适合缺乏正常社会化、价值扭曲、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的院舍工作模式是

A.家庭照顾模式 B.取代家庭照顾模式

C.补充家庭照顾模式 D.模拟家庭照顾模式

8.在社会服务机构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SWOT B.MBO

C.PPBS D.SMART

9.社会服务机构的长期计划属于战略性规划,一般不少于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0.领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被和______三方面因素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它们构成了领导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A.环境 B.监督

C.管理 D.协调

11.组织中由人际因素造成的冲突有个性差异、归因失误以及

A.目标不相容 B.任务不确定性

C.沟通障碍 D.相互依赖性

12.按照沟通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划分,社会服务机构中的人际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网络沟通 D.非语言沟通

13.社会服务机构员工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比较方法、成效量度以及

A.相对方法 B.结果管理法

C.绝对方法 D.排列法

14.社会服务机构员工培训的种类有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

A.人际关系培训 B.脱产培训

C.实习培训 D.学识技能培训

15.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运用原则是合法、有效以及

A.公开 B.以服务为本

C.以机构为本 D.监督

16.审计通俗地说就是查帐,就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______进行审查和监督。

A.平衡性 B.效益性

C.独立性 D.公正性

17.根据不同工作任务及服务范围,罗斯将个案管理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协调模式、完整模式以及

A.极大模式 B.评估转介模式

C.极小模式 D.系统模式

18.社会服务机构的战略规划评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前提控制、执行战略以及

A.环境评估 B.战略监督

C.成果评估 D.能力评估

19.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导向、约束、整合和

A.激励 B.控制

C.管理 D.建设

20.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是

A.儒家的大同社会思想 B.墨家的兼爱

C.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D.佛家的积德行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在现代社会中,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主要有三个,具体包括

A.非正式社会福利系统

B.非政府性的社会福利系统

C.社会性的社会福利系统

D.政府性的社会福利系统

E.正式社会福利系统

2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全民所有制职工实施的福利待遇属于

A.制度再分配型福利 B.补救型福利

C.剩余型福利 D.国家再分配型福利

E.高福利

23.财务预算的基本方法有

A.弹性预算 B.项目预算

C.零基预算 D.递增预算

E.递减预算

24.督导的功能有

A.行政功能 B.教育功能

C.支持功能 D.评估功能

E.领导功能

25.美国密西根大学的伦西斯·利克特教授将领导方式划分为

A.专制—式 B.开明—式

C.协商式 D.民主式

E.群体参与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6.在落实、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中,政府是首要责任主体,也是行为主体。

27.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从效率、效益两方面衡量,其中,效率涉及机构是否“做正确的事”,效益涉及机构是否“正确的做事”。

28.将管理主义运用于社会工作有可能造成去专业化,使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的作用受到影响。

29.非正式沟通是各种非正式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网络或私下之间的闲谈与交往,其效力有时超过正式沟通。

30.社会服务评估是检验社会服务活动的效率、效益、品质的基本途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微观社会行政

32.项目监测

33.领导

34.社会行政体制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36.简述社会服务机构的财政来源。

37.社会服务计划的影响因素。

38.简述决策的一般程序所包括的步骤。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第3篇

【关键词】公共部门 公共服务动机 影响因素

近年来,公共服务动机成为了西方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公共服务动机理论是西方描述官僚行为的四大理论流派之一,这一新兴的理论流派以其与其它三大流派完全不同的主张而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西方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持续不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公共服务动机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和操作化是困难的。

首先,公共服务动机是一个内在的、隐性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抽象概念。这与公共利益概念有着相似之处。其次,公共服务动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正如瑞尼(Rainey,2002)所言:公共服务动机会随着时间而变化,随着政府部门形象的改变而改变,并在政府不同部门的表现各异,这很难用分析的方法加以解决①。目前,有关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的研究主要围绕五个主题:家庭背景、性别、教育、工作特征和组织环境。该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和具体影响因素诸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

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动机的前因和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的公共服务动机。正如布鲁尔等人(Brewer,2000)主张,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包括个人的因素(自我选择进入公共部门从事服务的因素)和环境因素(那些能够影响他们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因素)。在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学者们对员工行为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是参考波特和米尔斯(Poter & Miles,1982)对行为动机影响因素的分类,他们将行为动机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个体特征(Personal Features)、工作特征(Job Characteristics)、工作环境特征(Work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和外部环境特征(Extern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事实上,关于公共服务动机的前因和影响因素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学者通过实证调查也确认了许多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因素。通过文献的梳理,以下五个因素是学者比较关注的:家庭背景、性别、教育、工作特征和组织环境。

家庭背景(Family Background)。佩里(Perry,2000)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应用班杜拉(Bandura)的三因素之间相互因果关系进行的,他把这些影响个人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关键变量分成了四个领域—社会历史语境、动机语境、个人特征和个人行为。在社会历史语境中,家庭背景被认为是影响孩子们的公共服务动机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佩里并没有说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指向或者说是如何影响个人动机水平的,也没有提供经验证据来支持他的理论,而是引用了一些研究的结论去证实他把关键变量划分为四个领域的理由。

佩里(Perry,1997)考察了父母的社会化对个人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影响。他以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作用、职业的认同、宗教影响、政治信仰等作为变量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个体的公共服务动机是在家庭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形成过程受到了孩提时父母的影响,也与和个人的职业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个人公共服务动机的形成不仅与个人对上帝的态度、父母的榜样作用有关,而且与个人的教育经历和受教育程度公共服务动机有关。而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对个人的公共服务动机没有显著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调查公民道德承诺的驱动因素,佩里(Perry,2008)以“每日一点灯光奖”和“总统社区志愿者奖”获得者(the winners of the Daily Point of Light Award and the Presidents Community's Volunteer Award)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个人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社会化过程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志愿服务这一中介因素影响着公共服务动机②。尽管影响的路径并不清晰,但笔者认为,家庭的社会化对个人的公共服务动机有着积极的影响。

与之相比,其他学者有不同的发现。基于对1424名春季的政府管理学学生的调查,弗雷德里克森(Frederickson,1967)发现在政治上活跃的学生的家长都倾向于持有倾向公共服务和积极实现创业就业的意见。刘易斯和弗兰克(Lewis & Frank,2002)基于1989年和1998年的一项综合社会调查(GSS)发现,在政府工作的单亲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从事政府的工作。他们推测,在对孩子的影响方面,家长的作用在于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将来能够到公共部门就业的积极印象,而不是给孩子寻找更多的就业的机会。

第4篇

一、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分析

1.成绩管理的工作量大且复杂程度高。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计划,学习不同的课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和专业数逐年增多,这就增加了成绩收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量和复杂性。由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免修、重修制度的实行,转专业、转学、借读的学生增多,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开设以及部分课程的分级教学(如英语)等等,势必需要对学生成绩及课程学分实行互认、互换,也必然会给成绩管理增加困难。

2.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随着成绩信息量的迅猛增加,对成绩管理的准确性要求就越来越高,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而且要求及时报送,不能耽搁,否则一旦成绩出错,修正时会非常麻烦,且不能及时、完整地将成绩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从而影响后续环节的进行。

3.成绩管理的公开性和通用性。学分制条件下,成绩信息作为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有诸多的作用,这就要求成绩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和公开,并且成绩管理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应与其他公共信息一样保持其通用性,保证学校其他部门能便利地利用学生的成绩信息。

4.成绩管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的对象由群体转向个体,由管理在校期间成绩到毕业后成绩。转变服务职能,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正在被大多数管理者接受。

5.成绩管理的弹性和灵活性。学籍发生变动的学生的成绩比较分散,其成绩需要随变动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不便于统一管理,因而成绩管理还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绩管理既要规范化又要信息化,既要制度化也要人性化,既要大众化也要兼顾个性化,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成绩管理工作的功能,促进这一工作有序开展。

二、提高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水平的探讨

1.健全成绩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制定和完善成绩管理规章制度是实现成绩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在制定和完善这些制度时应在责任性、服务性、整体性、严肃性、主体性、灵活性等方面下足功夫。理顺运行机制,建立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校、院结合的两级成绩管理模式。在推进两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成绩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成绩管理规定,让学生在入学时就知晓如何关注自己的成绩,以及成绩出现问题时应如何办理。

成绩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谨、规范而又细致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优良的思想品德和政治修养。因此作为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掌握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和应用,秉持以生为本、用心服务的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在管理过程中要学会掌握管理的力度和灵活度。

2.实现成绩管理网络信息化,完善成绩管理监控。成绩信息是高校的重要教学信息资源,实现成绩管理网络信息化,达到资源共享,不但可以增加成绩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还有利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方便成绩的查询,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成绩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使成绩信息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传递。除了依靠考前公布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或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严肃考风、采用集中阅卷流水作业的方式评卷及要求教师填报成绩时要准确等措施加强成绩管理监控外,成绩管理的网络信息化使得成绩管理的各环节更加透明,辅之以系统后台数据库日志记录,对成绩变动流程进行监控,能够切实保障成绩信息的全面、完整、准确,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顺畅运转,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动学分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3.注重细节管理。保存各种原始档案,做到有据可查。作为网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些材料在成绩管理工作中的凭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起到为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证明或证据的作用,详尽的档案资料可以使过去的历史面貌重现,可以证实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说明的许多问题。另外针对特殊的成绩(如考级成绩),不仅要关注通过考试的情况,还要关注每个同学参加考试的所有的成绩。建立特殊成绩的档案,不仅可以为毕业资格审查、学生组织发展提供方便,还可以方便各种查询,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采用平均成绩绩点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及其对应的绩点等级为:

平均成绩绩点按以下办法计算:

其中:W―平均成绩绩点,Ai―某一门课程的学分,Bi―某一门课程的成绩绩点(5、4、3、2、0),n―所修课程门数。平均绩点的计算考虑了课程的难易与学分值的大小,学生选修的课程难度相对高时,学分值越大,平均绩点相应就越高,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质和量。

5.加强成绩分析工作,提高成绩管理的效用。学生成绩分析可以反馈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横向成绩对比,可以帮助教师找出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成绩的纵向对比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在,从而找出培养优良学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激励理论在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按激励的侧重点及其行为关系的不同,可将激励理论划分为三大类型:其一是内容型激励,着重研究“需要“这个激励的基础,对激励的原因及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其二是过程型激励,着重探讨激励的心理过程及行为的指向和选择。其三是改造型激励,着重说明怎样引导人们改正错误的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主要包括挫折理论、强化理论等。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运用激励理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找准激励点。对于成绩管理的主体管理者来说就是鼓励其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激励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科学设置激励标准。目标设置理论认为挑战性的目标是激励的来源,特定的目标会增进绩效,困难的目标被接受时,会比容易的目标获得更佳的绩效。设置具有明确性、挑战性和认同性的目标,才能够有效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同时,要做到适当把握激励范围,全面考虑激励对象。

3.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奖励工作。必须运用公平理论来保证激励效果,要做到评价标准公正,评选方法公开,结果公示。

4.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是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负激励是对所犯错误、过失或存在的缺点毛病给予否定、批评或惩罚。

5.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成绩管理中合理合适地实施激励机制,对促进管理者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开发潜能具有重大意义。精神激励是对物质激励的超越,同时使激励被赋予浓郁的人文气息,能够产生更为持久的精神推动力。要建立与精神激励所要求的评价、奖励、升迁、晋升制度,促进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设计,消除职业倦怠。

6.注重激励的时效性。及时进行激励,可以使激励对象备受鼓舞或使其尽早地认识到自己的不是。

通过激励这一管理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行为效率,进而促进人的动力与社会的整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预期。因此,应该紧密围绕成绩管理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探索一条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核心价值和文化特色的管理激励理论,提高管理的绩效,以促进成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常宝柱.试论高校成绩管理的功能与途径[J].克山师专学报,2001(1):90-91.

[3]冯祖琴.高校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47-49.

第5篇

(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的主要安排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企事业管理的实践经历,他(她)所教给学生的也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实际容易脱节,对管理原理的解释缺乏针对性的案例或有案例而解释不到位,结果常常是纸上谈兵。

(二)教材建设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和国外企业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却因为不少高校把管理学等同于其他专业基础课,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多年前出版的老教材,知识陈旧、案例老化、方法落后,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学习、接受和理解。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落后

原理课的教学最容易陷入“填鸭式”的“满堂灌”,没有师生互动,或即使有也因为互动不到位而流于形式。虽然在有的教学过程中也引入案例分析,但因为方法不佳,学生参与度低,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充分锻炼,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现行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依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虽然平时成绩占了一定比例,但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很大,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又少(36学时或54学时的),不能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要在期末卷面考核成绩中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努力度、创造度、收获度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四)合适的教学案例较少

案例在原理讲述中的作用,相似于高等数学课的公式应用:数学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必须通过多个例题的讲解练习,学生才能掌握;要让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理解透彻,也得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但国内教材中多为理论阐述,配套的教学案例较少(多为每章或多章后附1-2个),使得课堂教学所能选择的案例内容少,纯理论讲述往往引不起学生共鸣,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收不到应有效果。

二、管理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重新审视课程定位与教学理念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管理素养的任务,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明确管理的角色认知,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协调、沟通和决策能力,拥有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意识,形成现代管理思维理念等。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目标应该是企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者。根据管理学原理,中层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比例应该是相当的,从而决定该课程的定位:

(1)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坚持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2)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实训,注重能力培养;

(3)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度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所“教”的管理原理原则应该结合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现实,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原理原则提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总结发现、自我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实现这些转变,不是单靠管理学科的教授者转变理念,院校的管理者,直至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都要对此有认识,在众多部门的配合下才能保证付诸实践。例如上海市教委吸收MBA的好做法,规定应用性学科的教师必须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半年以上,并给予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给予时间与经费的支持),切实解决任课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为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在20世纪90年代海尔集团迅速发展的时候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厂,并很快利用海尔的管理经验使红星电器厂扭亏为盈,这一经典管理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收入其管理学教材中。我们在管理学教材建设方面也要向国外学习,对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理论及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案例。另外,因为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宽泛性,与后续的有些专业课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因此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对涉及后续课程的有关内容的讲述要做适度的调整。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是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要提高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大力推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和教师一起为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可以给自觉性差的学生以学习的压力,一方面成功解决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现在常用有效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管理游戏、团队教学法等。但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教师要对管理理论理解到位,才能挑选到与之相适合的案例;其次,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才能挑选到时效性强、现实性强,同时又有一定深度的案例,才能达到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再者,对案例教学还需要特意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能遵循事先的教学安排进行讨论活动,避免案例教学最容易出现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松散局面。哈佛商学院MBA的学生一共要学800个案例。我们国内教材中没有那么多的配套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现在被教师尝试采用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团队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学生参与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方案不同,学生的参与度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学校将班级改制成模拟的贸易公司,选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成立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市场部、销售部等。根据每章节内容,创设不同的模拟子情景: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组织职能知识拟定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让总经理、副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组织结构的设计,讨论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这些管理职能中的具体方法等。但实施这类仿真模拟有时需要昂贵的设施,另外,参与的学生多了,课堂突发性事件难以防范,教师难以左右教学局势的发展,因此一般条件下较难以做到。

(四)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目标的重点。现行的课程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例如重庆三峡学院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表现占20%,大作业占20%),总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平时课堂考核占1/3(包括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案例总结等),平时课后考核占1/3(包括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理论考核占1/3(包括知识性考核占40%、能力性考核占60%)。平时成绩该记哪些内容,期末笔试又该如何出题与分布分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1)合理成绩折算比例。形成性考核成绩内容应该有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情况,大作业(主要是指课后作业、小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情况;总结性考核(即为期末考试)成绩内容包括知识性考核与能力性考核两部分,占分一般前者略少于后者。考试题型多样化,使课程考试既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广度。

(2)将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灵活运用其他考核方法。为了避免卷面考核的不足,有的学校采用了:①课堂抽题签进行口试考核;②随堂开卷综合分析相关案例考核;③通过网络模拟管理环境进行相应问题解决等。

第6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 资本运作 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 案例教学

一、引言

资本运作的实践虽然开始并发展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至20世纪末才传入我国,但在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却没有“资本运作”这一独立概念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也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企业家自然而然的进行资本运作活动。西方经济学认为有关资本的各种运作是一种平常的经营活动,通过对资本本身进行技巧性的运作来实现资本最大程度的增值是理所当然的。我国经济体制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在此转轨过程中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人们对“资本”认识的不断提高,都为“资本运作”在我国的诞生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市场经济实务中急需懂得企业资本运作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运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资本运作人才成为资本运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近年来,资本运作课程已经开始成为不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有些高校也专门作为管理专业公司理财方向研究生的选修课,一般是作为管理学科体系的应用课来开设的,有些院校则作为经济学科体系的课程开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院校在资本运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模式等方面仍然存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资本运作课程教学内容的界定与衔接问题、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问题、学生培养质量与实际能力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等。而这些对于未来资本运作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基于市场需求的资本运作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培养适合实务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资本运作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构想

资本运作是融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法律、社会学等多门类学科于一体的、各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已经不完全是物质资料的交换,而是更为重要的资本、股权等权利和义务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如何去经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即资本运作问题。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是资本运作工作的一般规律性,应阐述资本运作的原理、模式和运作方法,包括资本运作基本原理、原则、模式或形式、方法等。

(一)资本运作的内涵慕刘伟(2005)提出,资本运作具有双重内涵:宏观上资本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可以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从微观上,资本运作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对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认为资本运作的主体除了企业之外,也应当将政府纳入其中,因此政府资本运作的行为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如果该课程为经济学类金融专业学生开设,则资本运作的主体不仅应立足于微观企业,还应当将政府纳入其中,这样更能体现金融专业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特点,也更能发挥金融专业学生的特长,但需要进一步理清政府资本运作的定位、目标,政府资本运作与企业资本运作的关系等内容。如果该课程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开设,则资本运作的主体应立足于微观企业。工商管理大类专业的资本运作课程的内容建设,应该突出我国企业组织的资本运作的特点,立足于我国实际,反映我国丰富的企业组织的资本运作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组织创造的新鲜经验,并展望未来,探讨资本运作的发展趋势;充分引进外国有代表性的资本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并对我国有用的资本运作理论和方法加以重点评价。

(二)资本运作课程内容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资本运作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有效率的资本运作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这包括了实体资本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建立、金融投资其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的确立等方面。在以上思想指导下,企业改制上市、收购与兼并、上市公司的重组、股权资本运作、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回购、杠杆收购、公司重整、破产重组等应成为该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既包含企业资本运作的策略,又包括资本运作的融资决策;既立足于我国实际,又引进了外国有代表性的资本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另外,对企业资本运作的中介机构――投资银行,对企业资本运作的场所――资本市场等内容也应有所涉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飞速变化,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变更则相对滞后,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影响学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展望和预见。为此,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关注社会经济热点,变静止的教育观为动态的教育观,找准所教课程的切入点,把课讲在学生的未知处、困惑处或期待处。

三、资本运作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培养的资本运作人才类型的就业目标来看,人才培养应有所定位,在市场细分的时代,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适合不同类型的企业,因此应在市场需求取向的定位下,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因资本运作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科学和应用科学,所以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都应突出其自身特点。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其他管理学课程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需求,在资本运作课程教学中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学师资目前从事资本运作课程建设的人员大部分是各高校教师,主要来自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这些教师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在资本运作课程建设上往往带有本学科的色彩,缺少资本运作的学术特色。有的院校在设置资本运作课程内容时,出发点不是本课程“应该”讲什么,而是该教师“能够”讲什么。这种现象既不能适应资本运作课程的快速发展,也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在课程教学实施的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是师资水平,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只能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时代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教师在知识掌握、信息量、或者价值权威上的优势已经不明显。教师除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也需要有多种专长、学识和能力。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和扩

大知识容量,才能成为“授人以渔”的“学习指导师”和学科建设的“课程设计师”。

(二)教师角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应从知识传播者向课程管理者转变,一门课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需要管理的项目组织实体,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首要角色是担当管理者,通过获取、调度与利用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实现学生价值最大化提高的目标(刘强,2007)。在资本运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向课程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十分重要,因为资本运作是一门“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并重的学科,教师对理论模式的讲授是必要的,同时学生的实践操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基于这样的课程特色,教师如果仅作为知识传播者,那么对于学生可能“一学就懂”,但实践中常常“一用就懵”,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由知识传播者成为课程管理者,即不仅要传播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并学以致用,结合运用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做好资本运作课程的整体设计或安排,并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管理,以便达到培养目标,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资本运作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为实践目的而存在的。笔者认为加强资本运作实践课是较好的尝试。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源于理论课程,服务于理论课程,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潜在创新能力。目前国内外一流大学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及实地考察法等。鉴于资本运作是适于我国市场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资本运作的实践教学方面,主张提升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1)注重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资本运作课程的突出特点,在资本运作教学过程中要留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作为案例分析之用,借鉴美国有关高校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当前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明确案例教学目的。对案例教学的目的,我国目前还存在不少误区。一些教师注重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理论概念的灌输,而不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去寻找“标准答案”,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讲案例教学要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对大量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竞争状况、不同背景的企业案例分析,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为学生在诊断企业状况、评价企业行为、拟定解决方案等方面,提供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习氛围;让学生真切体验到现实经营活动中经理的活动;增强学生独立判别企业问题或机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案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或机遇的敏感程度,拓宽对企业状况或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的应对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了象牙塔,融进了真实的商业世界。第二,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其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是案例内容要贴近管理实践和现实社会经济生活实际;二是尽量选择直接来源于我国工商企业,反映我国管理实践的案例。国外案例中有的不符合我国国情,有的则过于陈旧,不符合我国企业管理的现实。因此,抓紧编写具有中国特色、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的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三是案例题材要尽可能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题材要新颖,叙述要有趣味,具有生动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第三,组织和指导好案例分析。组织和指导好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案例分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刚接触案例分析的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加强启发、诱导、修正和约束。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便于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可针对每个案例提出一些讨论题或思考题。但案例分析中的讨论题、思考题要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以有利于启发学生从新、宽、高的角度去考虑、分析案例;二是组成案例分析学习小组。可让一个学习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及课程研究课题。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开展讨论,集思广益,联合攻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证明,这种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的案例分析活动是学生集思广益,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渠道;三是案例分析、讨论中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气氛。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观点,师生在平等、和谐、开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自由发表意见。为学生提供管理理论同实际情形相结合的平台,使其做出各种符合实际的决策,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

(2)关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通常的具体做法是:由适当数量的学生组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特定题目各抒已见,然后展开讨论,互相切磋。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知识的主要部分不是从教师讲课中得到的,图书馆和实验室才是知识的主要源地。让学生能做到“以我为主”,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

(四)教学手段或形式资本运作课程的教学应通过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加强安排学生高强度的自学及练习、革新考试方式。资本运作课程应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课后作业、案例学习;同时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变换和革新考试方式,主张考试方式一般应以课堂开卷或课下考试(“带回家的考试”)形式进行。这种考试的特点是工作量大、试题灵活、实用性很强、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及准备时间较长;二是建立教师的教学小组和学生的学习小组。资本运作课程的教学不应由单个教师讲授,而提倡由教学小组共同承担,小组成员由不同领域的教授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应聘请企业家为主讲教师,这些企业家应具有丰富的企业资本运作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小组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掌握并融会贯通各种知识的能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和研究项目可使理论和技术得到较好地应用;三是适当机会的个人或小组报告或演讲。资本运作课程应有演讲的要求。个人为主所做的案例分析或作业,由个人演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案例分析或研究项目,一般由小组的部分或全体人员演讲。这种报告及演讲的训练过程,对于管理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经调查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启发性和互动性较差。而美国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普遍采用计算机、卫星电视、电影、录像、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作业布置不合理,过于形式化,不能达到对知识巩固的效果,而美国学生日常的学习及作业普遍利用计算机及课程软件,许多教科书都带有相应的软件。学生递交作业和考卷以及答疑都可以通过E―mail来进行。学生还可以从教科书及教学大纲里查阅到课程内容有关的网址,使学生能够得到最新的资料并扩大知识面。笔者认为,资本运作课程应逐步采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开发从组织教学的角度分析,教学资源一般包括纸介质、光磁介质和网络介质三部分。纸介质资源主要指教材、配套教材(包括习题、案例、教师手册等);光磁介质资源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光盘(单机和网络均可),如基于超文本技术的网络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网络介质资源主要指网络多媒体课件,如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课件等。目前在资本运作教学资源建设上,存在着各高校都比较薄弱的现象,资本运作教学资源匮乏。不论是教材(包括配套案例教材),还是多媒体课件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资本运作课程大多缺乏最新的教材及其配套的软件,与国外教材的最大不同是现有教材各章都缺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网址。学生难以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有关的发展前沿,也不能使用配套软件进行大量的面向实际的练习,难以使之学以致用,因此应进一步开发资本运作教学资源。

第7篇

一、能力、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一)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在《辞海》中,对能力的解释是指能够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工作实际而言,能力是指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再加上经验累积所粹炼出来的可以用于做出判断、选择和实践的力量。

(二)职业能力 关于职业能力,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定义是指在某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能够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GGA)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能够有效履行某一特定工作角色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才能和行为的总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则认为,职业能力是一种才能,具备这种才能的人能出色地、有效率地和恰当地完成高标准工作。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委员会则把职业能力定义为,在职业范围内能够达到雇主所期望标准的工作能力,从工作的结果看,这种标准是指任何一个在特殊职业中扮演角色的个人被期望达到的程度。

(三)会计职业能力AICPA将会计职业能力的核心归纳为“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和结果的会计师技能、技术和知识的独特组合”。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委员会( IAESB)颁布的国际教育准则1~6号中,明确了从知识技能、技术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和组织技能五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笔者则认为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且赖以生存发展的从业能力。 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教育委员会曾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学生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终身学习。这也强调了应注重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一)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岗位 调查发现,高职会计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岗位是出纳、会计、会计助理人员等岗位,表1是对我院近五年约1200名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结果。

(二)就业岗位的要求 通过对近两年来浙江省各单位招聘财务人员的要求进行调查,对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总结见表2。

从总体上看,各个招聘单位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协调能力,诚信和责任心等职业道德,良好的学习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员又不断出现新的要求,体现在对会计专业资格证书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单位的招聘条件都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则会要求至少具有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师职称;其次是要有开阔的专业视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复杂多变使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开阔的专业视野来应对;此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财务工作中,细致、认真是对财务人员性格特征的重要要求。

三、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

(一)专业能力 一是文化素养知识。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二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三是相关法律知识。会计人员履行职能,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等知识。

(二)管理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司管理决策和管理实践,所以会计人员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知识都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三)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多,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做出合理的、公允的判断。会计人员应具有对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应善于利用财务机会,规避财务风险,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交流能力会计人员除了要能处理好日常财务工作外,还会常常和外界发生联系,如向银行申请贷款、税务登记及申报纳税、工商年检等,财务工作人员要经常和银行、税务部门打交道,有时还必须为单位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参考意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公关能力,能够很好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五)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知识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日益增长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矛盾;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与会计人员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六)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这一点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十分关注的。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措施

(一)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高职会计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各学校的办学特色,确定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提高会计专业的适用性。不能将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会计操作技能上,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而是要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处理复杂多变的经济事项和适应未来多变的就业环境。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强调在高职会计教学的不同阶段,会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技能、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等程度和方法则是不同的,因而,教学目标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同,由此训练出来学生拥有的能力和技巧才各有侧重。因为财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在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同时,在不同培养阶段都要贯彻职业道德教育。从总体上说高职会计教育应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发展潜力大、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会计人才。

(二)整合会计课程体系 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去认识和掌握会计知识。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科严重分离,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法跳出会计的框架,学生无法全面理解会计;在课程设置中,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课时比较少、学生也不大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此,应当打破现有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既突出会计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又不过分强调会计学科与经济、管理等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从社会、经济、生活大背景中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构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知识课+专业知识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淡化专业学科的界限,改变目前专业课程过多,专业课占大比例的现状,通过各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随着知识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达到128课时,但任课老师仍觉得这门课的课时太少,要讲的内容太多,老师整个学期“满课堂灌输知识”,手把手教学生会计账务处理,可课时还是不够用,学生掌握的不理想。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由于会计账务处理知识太多太细并且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而学生却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如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等,传授学生如何学习会计,如何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 日前高职会计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为考而学,老师则为考而教。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是学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的主要依据,体现的基本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既无法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需要。 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将会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提升会计教学质量。一方面,实行考核方式多样化:如将平时测试、学习情况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改变考试题型与题目、突出考查专业知识运用等。另一方面,要改革会计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见图1),并使会计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化。新的考核体系以会计应用能力为主、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辅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系统性、岗位性,全过程灌输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惠忠、刘勇:《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会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3]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11期。

第8篇

调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外资源的多元融合,构建专兼结合、跨越时空的课程虚拟教学团队,是当前破解农科专业远程教育难题的关键策略。远程教育课程虚拟教学团队除了具备传统团队特征之外,还应依靠网络和通讯技术联系沟通、协同开展工作、共同承担责任,并在建设中遵循五项原则,即理念支撑与文化引领、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教科研与服务一体化、虚实与专兼结合、规模适度与结构合理。“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正是基于此而展开。

一是形成清晰一致的团队目标。目标一致性是决定虚拟团队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虚拟教学团队在实践中明确了“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以课程研发为中心,高效建设适需、优质资源”的团队近期目标和“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团队远期目标,并通过面对面研讨、QQ交流、电话沟通、网上交互以及培训学习等手段,将团队目标传达给每一位团队成员,同时获取相关反馈信息,进而达成共同愿景,实现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

二是确立合适的团队规模与成员。按照组织行为学的团队理论,“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虚拟教学团队成员人数是12人。在横向上,聘请普通高校、科研院所、成人高校及企业的课程专家、学科行家、职教名师、技术人员、养殖能手等,共同组成课程研发组;在纵向上,以电大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选择各级电大相关课程教师及学生组成课程教学组。通过纵横交错、内外融合的组建方式,基本形成了以中央-省-市-县四级电大系统内专职师资为主体、以电大系统外兼职师资为补充的跨时空、跨学科、跨部门的课程虚拟教学团队。

三是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规范。有效沟通是虚拟团队化解困难、增强凝聚力、提高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团队带头人需要极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方可在虚拟环境下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冲突,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其次,建立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沟通规范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沟通,建立起有效的信任和协同关系。

四是创建鲜明的团队文化。将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文化与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相互交融,初步形成了“跨越边界、携手并进、合作开放、互助学习、超越自我、和谐共赢、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独特团队文化。使团队成员在团队文化的浸透、感召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进而培育激励人、凝聚人、培养人、成就人的团队精神。

五是搭建一站式课程教学与实训平台。落实和优化教学过程尤其是实践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对于农学类课程既是重点,更是难点。“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虚拟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前期探索搭建了养猪技术远程实训平台,将关键技能以“视频+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在网上,引导师生在虚拟平台上讲、练和交流,同时为“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一站式的教学与实训平台建设积累素材和经验。

六是实施有效的团队协作服务。“服务”是教学团队的共同目标。团队按照“校校、校所、校企”三合一的方式,在专家、学者、教师、技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下,自下而上地研发适合远程教育需要的教学资源,自上而下实施一条龙的教学与实践服务,发挥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的协同运作作用,保证了服务的有效性和多元化。

“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不仅整合、优化了师资,凝聚了系统,而且缓解了农学类专业师资紧张与远程教学任务繁重的压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但是,课程教学团队作用的真正发挥取决于团队内、外支持环境的共同建设,以及教师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长效机制,这些都有待于今后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陈丽(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讲师):健全虚拟教学团队的运行过程

虚拟教学团队是由拥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等组成,以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为平台,以网络和电子通讯技术等为沟通、交流手段,团队成员跨越空间、时间和组织界限,远程协作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虚拟教学团队的运行过程,可参考虚拟团队的I-P-O分析工具,即输入(input)-过程(process)-输出(output)模型,分为输入阶段、过程阶段和输出阶段三个阶段。

在输入阶段,组建课程虚拟教学团队,实现人员的整合。“光伏发电”专业的4门统设必修课程“光伏技术与应用概论”、“光伏电池材料”、“光伏电池原理与工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应用”,其课程教学团队分别由核心成员和骨干成员构成。其中,核心成员兼做项目负责人,负责团队工作的协调,参与动态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教学过程与改革项目;骨干成员负责团队建设方案各个项目任务的具体落实,进行实地教学与辅导。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在远程环境下开展教学、参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能力,如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等技术保障信息的传递和日常工作的沟通与交流;具备包容、合作的特质,能够积极主动、全心地投入到团队工作中。

在过程阶段,团队成员之间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具体任务。上述“光伏发电”专业4门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包括:制定细致的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建设专业规则和统设必修课程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方案、考核说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方案)、课件、文字教材、试题库;培训教师;解决基层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辅导(面授与网上辅导)、资源共享、课程考核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动态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行动研究等。此外,虚拟教学团队成员在具体工作中,还应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定期组织面对面会议,报告工作进展。

在输出阶段,虚拟教学团队实现任务的产出。通过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光伏发电”专业各课程虚拟教学团队的工作已初见成效,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一是完成了该专业课程学习与教学需求的调研;二是建设完成了该专业的规则、教学实施方案等,并顺利通过了中央电大专家的评审;三是建设完成了该专业4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文件,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方案、课程考核说明、基于网络形考改革方案,顺利通过了中央电大教学大纲、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方案、课程考核说明专家评审会的评审;四是完成了该专业4门必修课程的文字教材建设,顺利通过了中央电大专家的评审,并开始正式出版发行;五是建设完成了该专业4门课程的IP课件;六是建设完成了该专业4门课程的网络形成性考核和纸质终结性考试试题库。

尹志英 (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完善课程教学团队激励机制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教学团队是一种职能式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组织和部门,主要是利用虚拟技术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特性使团队管理缺乏权威性,成员不易产生事业感与成就感,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这就要求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团队激励机制,以保证团队运行的动力。对此,国家开放大学“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实践中开展了积极探索,尝试从目标、评价、反馈和奖励等环节来建立和执行激励机制。

一是合理设置目标体系。为了保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采用的做法是: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学生的需求、课程实施及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目标;其次,根据期望理论,研究团队成员共同目标的难度和实现途径,使之符合挑战性、具体性和可激励性原则;再次,调查分析个人对团队的期待和自身的需求,在团队目标中融入个人目标;最后,进行目标分解,形成目标体系。“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目标体系包括团队总目标、课程设计、资源优化、实践教学、考试改革、教学研究、网络课程、运行机制七个子目标及其具体任务分解。

二是进行考核评价。根据目标体系及任务计划,以学期和学年为时间节点考核评价个人、小组和团队工作的进度与成果,保证阶段性目标的达成。考核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比如,采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团队成员参与团队QQ互的情况,从侧面评价成员参与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三是建立正反馈机制。使评价结果变成有效的激励因素,调动成员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朝着目标方向发展。正反馈机制的建立需要研究四个问题,即反馈哪些信息、如何构建反馈回路、采用哪些激励因子或奖励措施、激励的效应或奖励的作用。具体包括:首先,选择正向信息进行反馈。根据心理学正向强化的理论,以及团队成员兼职工作的特点,课程教学团队选择正向的信息进行反馈,包括积极的表现、承担的任务和取得的成绩等。其次,在团队、团队成员、管理层、团队成员所在单位或部门之间构建多条反馈回路,争取更多来自团队外部的激励力量。最后,采取奖励措施,进行有效激励,推动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实现预定目标。调查“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对激励因素认可情况,结果显示:“得到更多的学习提高机会”、“得到教学的支持”、“收获科研成果”、“得到表扬鼓励和荣誉”,分别占100%、95.83%、83.33%和70.83%,只有50%的成员希望能获得奖金或酬金。这很好地证明了设置团队目标、开展考核评价、建立正反馈回路有助于团队保持动力。

当然,“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激励机制的建立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工作反馈回路不很顺畅、奖励制度未完全建立、激励措施有限、缺乏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等,还需要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继续向前推进。今后,无论是国家开放大学总部还是分部,都应该从上到下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建设课程教学团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层级体系,使之便于落实和考核;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体制,针对教学团队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加强管理协调层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团队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利于团队成员学习提高的政策,比如增设经济奖励措施,尽量增加合作高校、行业专家及基层兼职教师在团队工作的报酬等等。

潘红艳(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运行效率

在“课程教学团队”概念出现之前,开放教育课程的各类教师,包括教材主编、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一直是以一种松散的、类似教学团队的形式存在着。其运行过程是:先由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向省级电大课程责任教师讲解课程大纲与内容要求等,然后由省级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向分校面授辅导教师传达课程要求。分校辅导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省校教师联系,省校教师也可以与中央电大教师联系。如何将这种松散的教学团队变成高效、紧耦合的教学团队?也就是如何使教学团队的运行更有效?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结构、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平台无疑是两个有效的切入点。

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结构包括课程开发层、教学层、技术支持层、学习服务层四个层面。其中,课程开发层是以招标的形式在全国高校、电大系统和行业内,聘请课程教材主创团队,形成既有专业资深人士、又有行业实践人士,还有电大教学人员组成的教材主创团队,这样有利于编写出符合成人特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教学层是在课程主持教师的主持下,由课程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学生参加的网上教和学的研讨,主要对课程内容、重点知识、章节辅助学习资源、考试形式、教学反馈、奖励机制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研讨结果,改进教学;技术支持层负责网上教学平台技术方面的维护、更新和改进;学习服务层是由课程管理员负责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对没有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学生信息进行汇总,告知相关省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如果网上教学资源平台设计得很完备,由计算机自动统计,自动发给相关教师,这个角色可以省掉)。班主任负责及时与辅导教师或课程责任教师沟通,将相关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电话等渠道告诉学生。

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平台的第一层核心包括六个元素、三个层次。六个元素包括硬件、软件、平台、服务、内容、活动,并且分别归属于学习环境、学习支持和学习三个层次。第二层核心包括学习模式的构建、学习过程的规划和学习的内化。第三层核心是学习感知设计与学习空间设计。

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团队是个松散的结构,成员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这就需要统一规划一个科学、开放、共享、功能全面的课程通用教学平台。这个教学平台建设的原则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是否有效开展“教”和“学”为标准。同时,要突出课程特色,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避免所有课程教学团队整齐划一,互相“克隆”。

林丽钦(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提升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水平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厦门电大于2010年秋成立了“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团队,简称“实训”课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的职业和岗位需求,围绕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从该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建设及运行模式、建设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明确“实训”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厦门电大“实训”课程教学团队的建立是为了落实中央电大实行的“高职类专业双证改造计划”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必须综合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虑到该课程涉及面广,修课时间长,各个课程模块任课教师分属于不同的教研室,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非常少,再加上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风格,学生很难进行知识的有效整合和灵活应用,为此,厦门电大组建了“实训”课程教学团队,规定了团队建设的目标:一是整合并优化配置各专业的教学资源;二是促进专业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三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四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实现以上目标,主要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围绕学生职业和岗位技能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省开课程),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需求调研,探索开放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及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对各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明确各课程教学的侧重点,避免重复教学。三是理清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系统思考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第二,组建“实训”课程教学团队。“实训”课程教学团队包括负责人、骨干成员和团队成员。团队负责人由分管教学的学院领导担任;骨干成员由各专业负责“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组成,一般都是专业责任教师;团队成员包括各专业统设必修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责任教师。团队按专业分设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各专业“实训”课程、统设必修课及专业核心课课程责任教师组成。“实训”课程责任教师担任组长,负责本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团队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共同完成“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第三,建设高质量“实训”课程教学团队的策略。一是明确团队目标,形成独特的团队文化。即以整合各专业的证书课程和岗位职业技能知识点、完善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在团队成员间形成有效的合作与分享机制,构建团队成员互动、交流、沟通的平台,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团队内成员实践较薄弱的现状,增加具有企业一线经验的兼职教师的比例,以适应“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学团队绩效考评机制,逐渐从重视个人业绩考核向重视团队发展的绩效考核转变。

杨彩霖(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讲师):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素质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网站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理念是“以学科核心凝聚团队力量,以人才培养新需求开拓创新”,从构建课程体系入手,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不仅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使教学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第一,创新开放教育培养需求,构建全新课程教学体系。在电大的教学中,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任务,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创新性举措,首先应从课程建设尤其是基础课程入手,紧紧围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把课程建设作为核心内容,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充实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教改研究。实践中,“网站规划与设计”课程团队遵从“基于方法观传授知识、基于过程观培养能力、基于综合性提高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将整个课程贯穿,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采取“从实践出发,将理论融入实践”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