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创新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各类名词、概念背后的技术本质、业务实质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是对信息产业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政府和用户的要求。
信息产业从不缺少热点,并常常让人目不暇给。仅近几年,就纷涌出3G、SaaS、多晶硅、上网本、社交网站、云计算、虚拟化、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在英文或中文名后附带了1.0、2.0、3.0等数字标识的新名词和新概念,成为业界热点甚至时尚焦点,被宣传,被提起,被追逐,被热捧,既给产业界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混乱和喧嚣。
可以将信息产业界的热点粗略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和产品。它们能够引发新的应用需求,营造广阔市场空间,推动信息产业飞跃发展。无论计算机、手机,还是互联网、通信网,或者数据库、图形界面技术,都属于此类。第二类是具备创新实质的技术、产品和理念。虽无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其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形成新的价值,推动产业进步,如数码相机、上网本。还有一类就是仿佛新鲜的名词或概念。虽然听起来很美,也着实被大众热捧,可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些概念虚多实少,技术含量偏低,炒作成分居多,难以真正成气候。但就是因为其新、其热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名气,在于概念的渲染,反而容易为越来越多似乎懂得的人提及,被有意无意地加上重重梦幻般色彩。于是乎,在漫天遍地的宣传攻势和舆论攻势下,众多企业和用户不留神间就会成为“概念传销”的下线。也还是因为缺乏实质和内涵,这些新热点往往难以持久,靠炒作聚集起的人气往往难以转化成实际效益。太过喧嚣的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
客观来看,当前信息产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低潮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或显著市场价值的新技术较少,多数创新都集中在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方面。虽然模式创新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并确实有过不少成功范例,但也有许多属于前述的第三类热点――只是缺乏内容的名词和概念,且不乏“新瓶旧酒”的包装。也正因如此,加上现时社会对注意力经济的重视,对这些名词、概念的宣传规模越发扩大,喧嚣程度甚至胜过去年6100点时的股市。
要实现企业和产业的真正发展,必须有真本事,有择定并坚持正确道路的能力。随着技术创新低潮期的持续,业务模式、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所谓的创新概念混杂其中,唱颂的声音也会更大。但越是在喧嚣的舆论及产业环境下,越是要静下心来,不刻意抗拒潮流,不断然拒绝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骚动,而是能深入思考,努力认清各新名词、新概念的本质,尽力剖析清其技术实质和业务实质,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谋定而后动。
我国是信息产业后发国家,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还处于跟随阶段,对业界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学习实践的愿望更强,对先进国家、跨国企业所倡导的产业发展热点的追随速度和力度相对也更快、更大。这种热情对产业发展是积极和有益的。但若对新概念尚未有清醒认知就盲目追随,则容易掉入“概念陷阱”,不仅难以成功,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各类名词、概念背后的技术本质、业务实质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是对信息产业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政府和用户的要求。作为企业,应明确发展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标准,认真调研分析市场需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能够助力企业长远发展的业务领域,踏实发展。作为用户,应基于自身实际需要,兼听各方意见并加以比较,选择确实适合的技术、产品、方案加以应用,而不盲目追求新技术、新产品。作为政府,一是要博采众家意见,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深入认知行业热点,对有助于产业总体发展的领域给予坚定支持,对名大于实的项目交由市场决定;二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相关科普宣传工作,引导用户的科学选择。
酸酸地总结下:产业喧嚣,吾不骚动;择而后行,可待成功。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类型与层次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英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意指“更新”、“改变”、“制造新东西”。汉语中容易与之混淆的词汇包括“发现”与“发明”。其中发现(discovery)意指揭示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即对本有事物或规律的探索;发明(invention)意指创制新东西或是研提新方法,是对未有事物或方法的探索。两者之中尤以发明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最容易混为一谈,而其区别在于:只有把发明引入生产系统才能成为创新,没有引入生产系统的发明因为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而不能成就为创新(在由发明到创新的引入过程中其最大的推动者是企业家,其次是政府管理部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创新。其中,从广义层面看,创新活动可以发生在多种领域,诸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等,它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思想,做出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构想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制度框架,或者产生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等等”。狭义的创新一般特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等等。
2.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
一般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通常将之定义为一种“生产过程”。
作为1912年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通过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基于它的概念可以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解为如下几种情况:
(1)创造一种新的或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3.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
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现在的企业界,通常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等同于技术创新,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适用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差别。探究这种差别的工作应该始于“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都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它们是一对关系紧密的词汇,其紧密的关系表现在前者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证明为后者技术突破提供基础,后者一定时期的技术手段为前者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因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合二为一被称为科技知识,成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又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后者主要回答“做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此外,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前者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后者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科学的目标往往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具有惟一性,有正误的区别与判断,而技术活动一般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结果具有多样性,有效与无效、可用抑或不可用是其主要的判断标准。
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异同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科技创新主要是借助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的发现,从而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以达成创新之目标;技术创新主要是借助技术上的突破与新发明的实用性转换来达成创新之目标。从定义上看,科技创新的范围要广于技术创新同时又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活动,它既强调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技术突破与新技术实用性转化在创新过程中的强大功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这种关系体现在具体的微观企业中,就表现在技术创新的两大主要借助力量上,单纯讲技术创新时就是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它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内部的研究与技术力量而不使用外力;如果讲科技创新时除了要依靠企业的内部力量自主进行技术创新以外,还要联合与借用企业的外部力量,这些外部力量的提供者包括其它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所、其它类型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发明专利的持有者等等。
以上对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梳理有时在企业界恰恰被颠倒过来理解,即很多的企业家认为,不是科技创新所涵盖的范围广,而是技术创新所涵盖的领域宽,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既包括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又包括了借助外部科学研究力量进行科技创新两种途径。
但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科学研究和发现,又包括技术突破与发明的科技创新概念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观点。
4.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的概念源自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又丰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重视。如果忽略这一点不计,那么科技创新的概念就可以等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而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国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2)英国的弗里曼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步骤。
(3)美国的迈尔斯和马奎斯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4)澳大利亚的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5)国际经合组织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过程。
(6)缪尔塞在80年代中期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众多学者的观点中,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
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基于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的成果,再加上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现的重视,可以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竞争于特定市场中的不同类型企业,在充分整合企业研发力量与外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力量后,不断地运用新的科研成果与知识,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占有新资源,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系统运作过程。
(二)科技创新的类型与层次
1.科技创新的类型
科技创新的模式有很多种,基于创新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新划分成很多的类型,如表所示: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比较看重后一种创新类型划分,即基于科技创新的不同来源与技术途径将科技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模式。
其中,“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其核心技术和其他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以达到创新之目的。一般而言,模仿创新的投入与重点是放置于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自主创新”一般是指企业完全借助自身技术与研发部门的力量,通过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等模式来对某些技术进行探索以谋求重大突破,从而达成创新之目的。这一创新类型基本上融括了整个创新的环节,包括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业化,并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从而达成再创新之目标。
2.科技创新的层次
科技创新除了可以基于不同模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外,还可以基于不同的规模、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企业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城市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及其创新系统。
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更多侧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其独立创新的系统能力相对较弱,所处的创新环境由城市而区域而国内至国际依次展开;“城市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城市中,由众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消费文化等等要素所形成的创新系统,这个系统有其独特的创新能力,有其特殊的创新文化,有其种类繁多的创新产品;“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内,以集聚的产业群为支撑且包括了众多的产业和众多的城市在内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一般而言,作为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核心要素,即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等。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系统。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动力激励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
谁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向来存有争论,争论的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推动下科技创新的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和顺利实施,而且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贯穿于从新观念的产生到创新活动的开展之全过程。“企业家善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善于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善于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市场化,善于筹措科技创新所需之巨额资金”。所以说,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2.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完成,且科技创新的结果只能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来实现,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至于企业家,虽然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重大,但一力还无法承担创新之任务,是以不能给予其主体的称号。
3.综合主体论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组合主体。其中,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多元要素参与的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其它要素都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工表现在:企业以科技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承担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实现市场化和价值化的重任,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因而赋之以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国家级研究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具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工作,并需要与企业的研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应该避免扮演直接组织创新活动的角色,而应该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与支持者,将工作的重点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交流与合作为主;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组织,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范下,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二)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
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内在的动力激励,要通过产权安排、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创新,从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的激励系统;第二个层面是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是通过市场体制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交易,形成规范的竞争市场,从企业外部以市场力量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第三个层面是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法律政策、专利保护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的完善与创新,用非市场的手段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导向和激励,并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政策、法律环境。
这一基本架构最终所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产生积极刺激,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动力系统,在企业外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系统,从而不断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持
续和高效开展。
三、科技创新的系统构成
(一)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涉及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创新系统中,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企业微观系统与社会宏观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在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中,包括了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即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工程设计和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员和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运作的企业微观创新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以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标,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必须要始终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及其消费能力,通过企业的市场部门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并在专业的技术顾问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
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家的推动与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决策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它们承禀企业家的意志,借助市场调研及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全面利用本企业既有的技术积累来开发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活动,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的工作终止时,科技创新的活动却并没有完成,它需要借助工程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力量,将无形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门将之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当最终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广为接受时,一个创新循环中的整体目标才算实现,而又一轮创新循环会从消费者更新的消费品味与更强的消费能力反馈那里开始。
基于系统和谐性的要求来看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它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企业自身应该为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所属人员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要确保个性的有序张扬以激发其最大化的创造力与主动性;
(2)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足够优秀以胜任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需要;
(3)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与企业的高层领导团队及企业自身应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平等、共享、合作与相互促进。
(二)科技创新的社会宏观系统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消费者群体,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知识源泉来自于各级各类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大系统的社会宏观子系统。如果将这一子系统视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来分析,它又包括了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五个构成部分,如图3所示。
其中,科学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各类型的科研机构及其科学研究人员,他们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知识和动力;技术子系统主要由技术开发部门、工程师、各类型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发明专利的拥有者等构成,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经济子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消费群体、资源、能源等等;政治子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制定的各种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对策;文化子系统主要是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向、消费观念。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家的推动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企业微观系统既可以当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也可以视作社会宏观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中的技术开发与研究部门无疑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而其系统本身自然会成为整个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
高等院校为企业以及城市的总体科技创新活动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血液,同时又以自身的研究力量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的自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功能最强的原料提供给具有创新资质的企业,借助企业的力量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或服务的转化。
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微观创新系统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前者以后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和动力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后者以前者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前者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以后,二者来共享因此而创造的利益与价值。
政府管理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间接推动者,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它对于整个创新系统的构建、完善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一个城市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就必须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人才体系,使之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还应该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教育、研究、文化等等的相关高层人才。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与管理部门,作好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培养、流动的工作,就等于是抓到了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根本。
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和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者,其本身还是解决就业和引进人才的前沿阵地,因此,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其提供的服务与支持,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管理者在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时,应该充分重视其中介功能,扶植其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最大诱因,而市场环境本身的水平及其规范的程度将决定着企业以至城市自身的创新水平。只有在公平竞争、讲求效率和能够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不被任意侵犯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创新活动才能得到长足地发展。
在科技创新系统中有一类子系统属于是非制度的因素,它们包括社会文化、消费者群体心理、风俗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从细化的角度和层面对整体的科技创新产生具体而微妙的影响。
本文作者:
李文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Abstract: It's necessary to do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accelerat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hina from a big country to a powerful country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formationization affec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activating creative impulsion, providing the innovational platform, and offering technique suppor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关键词:信息化;制造业;技术创新
Key words: informationization;manufactuing industr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60-02
0 引言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仅次于美国19%的份额据世界第二位[1]。但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的数控机床、70%的轿车工业装备和纺织机械、76 %的石油化工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100%的光纤制造装备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等都为国外产品所占领[2]。
由此可见,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处于生产产品的较低位次,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走信息化强国之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以信息化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知名品牌产品涌现在世人面前,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1 信息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1.1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1963年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他认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此后,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信息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①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②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③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④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简言之,信息化是手段,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生产力,使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而造福于社会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1.2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Schun peter(1912)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现新的生产组织等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3][4]。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Barney(1986)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在资源基础上构成的一种“经验基础”[5]。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中的群体学习能力[5]。朱斌等(200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或借助外部力量,准确识别、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技术和市场变化,开创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并把研究开发成果成功导入市场的能力[5]。
这些观点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主体的系统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其中创新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尤为重要。企业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利用。企业在利用这些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协调组合,产生新思想、新办法、新技术,并运用到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最终实现新思想的综合能力。
2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 技术创新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6-02
一、引 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就需要人不断地创新;在现代,创新成为了社会的典型的必须性的活动。一种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就离不开人的思维的突破。技术创新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脱离不了人的思维。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是思维创新活动过程,它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与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在统一,是创新观念具体物化的过程。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没有思维的创新突破就不会有创新演进,可以讲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人类思维的整合和创造过程。[1]所以,只有把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产生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成果。事实上,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研究技术创新,无论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创造性思维理论的论述开始入手,引出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用具体的案例说明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得以运用。
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作为生产力的内涵性因素已经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有的现象,与人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它以知识、经验技巧等形式存在发展着,其中人类的思维对它起了重要的作用,是思维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创新观念的具体物化的过程,更离不开思维对其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思维的角度去探究。我们人类大脑产生出来的思维可以认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作为人脑的机能,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新颖的思维形式,它重新组织已有的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2]同时,它在认识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时,自己独立地创造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概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典型特征,[3]创新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创新主体运用自身的创造性的思维必须独自开辟出一条道路,创造出新概念、新方法;创造性思维必须去开拓人类尚未认识和开发的领域才算是真正的进行创造。创造性思维方法以想象、直觉和灵感为主要形式,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方法,也是特殊的思维方法,以特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想像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大的幻想成分,常常成为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先驱。[4]而直觉不受固定习惯和规则所限制,直接领悟到事物的本质,人的一种奇妙的心理活动。灵感作为更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人的大脑对问题长期思考的集中突破,达到豁然开朗的状态。它们作为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技术创新成功与否跟人的思维密切相关。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否产生成果。技术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用。有人认为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包含了物化的成果创新,它更是人类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成果的体现过程,是不同阶段主要创新主体对客观世界思考的结果。[1]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思路正确和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和令人满意的效果,否则可能得出较坏的结果,可见思维在技术创新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根据不同的创新对象,运用针对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和研究。同时,创新主体还根据创新客体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使创新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技术创新作为人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在体现,必然也会推动人的思维的变革与进步。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或手段,改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大大开阔了人的视野,使创新主体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变化。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受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了主体的创造力的开发,最终产生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技术创新创造了不同的工具和手段,扩大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区域。在思维变革与对象区域扩大的共同作用下,创新主体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技术创新与创造性思维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技术创新推动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发挥,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自身不断取得成功,使技术不断的进步,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从经济管理学角度来看,是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5]在这里,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起点在于技术的新构想,没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技术创新也难以实现。而新思维与新观念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思考模式,追求独创性、新颖性。技术创新来源于人的新构想,而由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独创性与新颖性的思想观念,正是技术创新新构想的来源,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创造性思维超越了普通的思维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新思想、新方法,而正是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
新思想和新方法,才有了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同时,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实现途径。[6]首先,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创新主体对事物的敏锐意识和长期的眼光,而创造性思维从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突破惯例,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其次,创造性思维为技术创新开创了广阔的空间。[6]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思路不固定在某一点、某一区域范围内,没有一条逻辑主线,多因素的考虑问题,使技术创新的涉及面扩大,从而实现途径保证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五、结束语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相应的应用性研究。用创造性思维方法研究技术创新不仅是研究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研究技术创新的实践问题。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对它的关注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从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了研究。但人类技术发展到现在表明,技术从它产生开始,就和人的思维相互联系,所以需要我们从思维的层面去研究技术创新,发掘未开发的领域,拓展技术的创新空间。本文最后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思维创新,创新主体的思维没有取得突破,技术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认为是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链”整体上来看,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思维存在互动的关系,思维内含于技术创新之中。认识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希望通过此文浅显的研究能够给予企业、大学、政府等社会组织机构一定的指导与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柏永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探究[D].东北大学,2005
2 麦培立.浅谈自动控制系统中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运用[J].科技传播(理论研究),2010(23):117~118
3 韩文延、韩迎光.浅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理论研究),2004(3):61~62
4 娄玉芹.从科学思维方法看知识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44~46
关键词:煤炭企业 管理创新 对策
煤炭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能源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目前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煤炭企业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正在减弱,逐渐被新能源所代替。煤炭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就要不断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体制、方法、机制中汲取精华,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创新,由传统的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继而促进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一、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具体分析
(一)企业管理创新概念产生的背景
最初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主要是创新企业的生产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是为优化合理资源配置,对企业生产中的资源进行的重新分配。这种管理创新概念并非全面的企业管理创新,而是对生产资料的管理进行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到来,企业管理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技术创新则可以改善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使技术性的理论投入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而管理创新可以把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实际的制度及文化等机制中去,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在新的社会市场背景下,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管理的创新,而要使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则应当贴近市场发展形势。
(二)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具体分类
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手段、管理任务和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对资源进行的一种新的组织与整合,其中也包括企业目标与企业管理过程的最优化。具体来说管理创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产生及应用;二是为了使新型管理理念能够实施而对管理机构进行的配套创新;三是管理模式与新型管理理念应相一致的;最后是进行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管理创新事实上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制定的生产及管理目标,通过人为干涉使企业员工工作更加积极,工作时更加协调。
二、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 “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煤炭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三)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煤炭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煤炭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三、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是商品社会中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要发展要依靠创新,要打破以前的既定模式和束缚,建立现代煤矿管理制度,不仅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更主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深化改革创新、更新观念,包括煤矿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经营机制的转换,并对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通过现有的技术、知识等进行逐步的创新。国有煤炭企业要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制度,严格隐患排查,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定指标、定责任的考核原则,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把夯实安全基础作为一项新的管理理念,并对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确认,加大管理人员巡查的力度,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面地保证文明生产。
(二)经营管理创新
就煤炭企业而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煤炭企业只有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才能寻求一条切合实际的管理策略。煤炭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创新首先应大力推行紧抓煤炭质量、营销策略、资金运营以及成本控制四个关键的经营管理模式;此外,在企业内部应形以财务科为中心的资金运营、煤质科为核心的煤炭质量管理、以企管科为中心的成本控制成三个体系,并形成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机制,以及企业经营成本及利润的预测、预警制度,以管理细致化、控制精确化、考核刚性化对制度进行实施。该管理法的实施应遵循责任到位、认识到位、整改到位和奖惩到位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范围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
(三)资金管理需要创新
企业选择新上项目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为避免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后果,首先应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其次坚持经济效益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效果进行预测。同时,应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对预期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的实行情况根据生产经营需求选择一个最佳融资方案。要树立融资主体观念,合理调控所融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所融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只有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炭企业,才能使煤炭企业的各个流程顺畅流通,以此来推进系统集成和技术创新。从更深层次来讲,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强大的网络信息系统,使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以及客户交互等各种业务过程数字化,以方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此外,由于煤炭企业自身的作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以及管理水平,而且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所下降,还能够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业环境下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能力,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每一个健康的企业都需要企业文化,煤炭企业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在企业内部坚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要为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向上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外部从对上级、对用户、对生态等方面营造和谐关系。
(六)建立优化系统
在当今煤炭企业经济框架中,有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等大的经济结构,也有市场营销中的用户结构、运输结构等小的经济结构。持续对企业主体产业中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按照市场需求取向,决定向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产品,确立主导产品,是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目标值。优化选定本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主体产业,突出产业的要求,分离辅业,使主业更有市场竞争力,做强做大主业,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值。
参考文献:
[1]申富东.探析经济时代下煤炭企业管理的改革[J].经济视角,2011(8)
Wu Zheye; Liu Xiaofeng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Dongyang 322100,China)
摘要:本文综述了技术创新的经典理论及其发展,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产业创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两个过程。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the two process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are described.
关键词:熊彼特理论 建筑业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创新过程
Key words: Schumpeter Theor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03-02
0引言
近年来,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由于工程技术水平低下,工程进度缓慢。导致部分建筑物不能按时完工,甚至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除取决于各种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外,还与施工没有技术创新等有关。
1技术创新的理论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数量(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而且包括经济系统运行质量(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受到资源的有效供给的限制,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途径。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一靠改进投入要素的质量:二靠改进转换系统的功能和效率。而这一些归根结底要靠技术、工艺、组织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创新的缺乏是我们经济问题的根源。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观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先后产生熊彼特学说、新熊彼特主义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等创新理论。国内外均有许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极大的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的推广和应用。
1.1 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创新”现在己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技术创新已成为全国上下瞩目的热点。但在经济学上的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先为我们区分了“发明”与“创新”这两个概念。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并不觉得发明的作用特别重要,他认为:“只要它们不被实施,发明在经济上就是不相干的”。技术创新理论就是由他开创研究的先河,80多年来,其他学者也同样对“创新”给出很广泛的解释,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付出聪明才智,使它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1.2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现代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883--1950)以技术创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对创新进行了科学的定义,然后在《经济周期》中系统地完成,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进一步加以应用和发挥。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熊彼特认为这种新组合应该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利,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企业家是这种新组合的推动者和实现者。他的职能就是引入新组合,实现创新。
1.3 熊彼特之后的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技术创新理论进入分解研究和大规模开发阶段。在经济学界,许多西方学者和经济学家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他们侧重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是其突出特点。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承认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承认经济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迷恋于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毁灭过程”,即创新总是以一种演进的方式重新塑造它由以产生的市场结构。
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共识,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轨迹印证并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其次,一个国家的贸易地位及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强度、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性、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创新环境等。
1.4 技术创新的含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运用自然规律所创造出来的,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手段及其方法的总和。技术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原理技术、方法技术、使用技术和管理技术这四个层次。其中原理技术是指通过研究所获得的基础性原理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它是方法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其主要载体是设计和试验方面的原理、计算公式、数据等等。方法技术是指产品的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检验试验方法等等。其主要表现为设计图纸、资料、工艺规程。使用技术是指如何使用某种产品、工艺、设备等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表现在使用说明书、维修程序图。管理技术是如何组织用好原理技术、方法技术、使用技术等力一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它的载体是管理手册、经验总结材料等。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一方面,它包括市场对新产品或新方法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涉及到能否获得有关的技术知识。
1.5 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告别短缺转入相对过剩,经济体制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探索;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和产业国际竞争强度的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使我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居民生活也基本上实现温饱,开始进入小康阶段。表现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急剧变化,消费的高级化、多样化、市场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区域的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国民经济基本性质在整体上开始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消费导向型经济。这样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且这种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为产品的高级化、多样化、市场化。从而要求国民生产从数量扩张转为提高产业的素质,提高供给质量,改变原有的组织管理结构。这些都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1.6 产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自从熊彼特开创了创新理论之后,有关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应具有两个层次的涵义: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我们承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技术创新并不只是企业的事情,仅靠企业也不行。现在技术创新己经越来越不是过去的那种起于研究、经过开发、生产、到最后的营销的一个线性的模式,而是形成了网络和系统。因此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而且任何一个产品都是多技术系统的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强烈的依赖于企业和产业之间以及企业和知识机构之间的供应商和用户联系的数量和多样性;也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大环境的支持,就需要形成一个产业创新系统。
2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建筑业有两个主要的创新过程:正式的研究发展活动和非正式的变革过程。
2.1 建筑业正式的研究开发活动建筑业的研究发展活动由一系列与该部门有关的组织发起,包括间接和直接的组件生产商、建筑承包商和设计单位、大客户和公共部门(参见图1)。
图1说明了在建筑系统中研究开发的来源,也同时显示了通向建筑业最终用户的技术流。通过对该研发系统图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在建筑供应行业进行的正式研发活动,都是为了给建筑业的最终用户开发更好的产品,而不是增强建筑过程中的技术本身。但是建筑业在这种多部门的技术融合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业外在的材料、设备,组件供应商等不得不通过建筑业向最终产品提供技术流和产品流。这两个相互矛盾表明,一方面,建筑业是否能导入适当的外部技术对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建筑企业组织内部的创新以获得更强的导入能力亦能极大地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正是目前由于建筑企业在开发新工艺上的失败产生了建筑业创新活动的瓶颈。它使得来自于上游企业所实施的研发活动所产生的优势被侵蚀掉了。总而言之,这种通过“建筑业”将其他部门技术汇集起来,为最终用户提供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性质和本论文前面所述的技术导入内涵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要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技术导入模式,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整个系统研发的有效性。
2.2 建筑业的非正式研究开发活动由于建筑技术的导入特性和部分“公共产品”特性,通常来说,建筑企业一方面极少在企业内部开展正式的技术创新研发活动。另一方面,出于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很少具有率先导入外在先进技术的动力,通常满足于己有的较为熟练的完整技术。所以尽管同建筑业相关的上游企业有着各种各样的技术进步,然而这些好处并没有扩散到整个建筑行业中。更重要的是,许多建筑业的专有技术仍是通过传统的学徒方式和工作群体学习方式加以传播的。许多建筑业的新技术则是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研究和观摩中得到传播。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的非正式性在建筑业渐进性的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建筑业本身的动态性,如工期要求、竞争需要等,客观上为这种渐进性的创新提供了创新的动力,促使了现有技术以新的方式重组,结果促进了整个系统的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建筑专有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活动获得了连续的渐进性的发展,但是当建筑组件或材料发生根本性的突破时,这种传统的渐进性创新也就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要将数字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建筑物上的需求时,如何获得必要的能力去满足市场的需要成了制约建筑业创新的主要障碍。在原有的技术平台上,建筑业传统的渐进性创新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加强传统建筑企业同外在技术创新源的合作和导入,确定适当的导入模式,有益于传统建筑业技术的升级,亦有益于整个建筑系统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鲍克,周卫民.技术创新与产业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创新 知识创新 知识创造
一、创新
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的过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误解了创新的含义,以为只有重新发明才叫创新,而执著地不断改进原有产品不叫创新。创新只有两层含义:一、从无到有;二、新的排列组合。从无到有是指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把它发明出来了,比如爱迪生发明出电灯,这就是创新。新的排列组合是指发明家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已有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合在了一起,出现了新的使用价值。比如MP3手表,手表是已有的事物,MP3也是已有的事物,有心的发明家把两者通过一定的手段组合在了一起,产生新的使用价值,这也是创新。由此可见,虽然天才般的发明创造的确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意义非凡,但如果我们能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努力使之臻于完善,也是莫大功绩。
2.创新的意义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要充分认识科学创新的时代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市场竞争也逐步加剧,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纵观全局衡量自己,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二、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获得新知识后,再根据市场需求将新产生的知识传播,转化,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与服务。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
从知识流的角度来说,可以将科技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开发三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线性链接过程。“创新”的思路如果被纳入进科技活动,再将其引入经济的领域,赋予它经济的内涵,那么就能称之为“科技创新”了。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都是通过这一角度提出科技创新的。
知识创新,即横向拓展“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知识创新为知识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也就随之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知识创新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知识内容,而且在内容外延上也覆盖了知识领域和经济学领域。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技术创新也将在知识经济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三、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两者紧密联系
创新是基于较大范围的市场及非市场的知识流,创新贯穿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运用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各个环节及参与主体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也可能会需要他们再继续创造相对应的新知识。每个参与主体都在释放和获取知识,与此同时还在进行着知识的配置,最后会形成一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现在各种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当中。这也就是广泛被学术界称之为“组织的学习过程”。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它贯穿在整个的创新过程中并且是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把知识创造从创新的过程当中单独分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知识创新和其他各类创新活动分离开来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是缺乏基本的科学基础,而且也阻碍了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不利于掌握和了解创新的根本内在规律,也不利于创新活动正常、健康的发展。
知识创造即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其本质就是学习。当然,这里所指的学习绝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认识过程,而是指一个能动地可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建构全新知识的过程。而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是组织的学习。所谓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单独个体上的个人的,分散的,并且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流动随时流失的,以及相当数量模糊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缄默的知识)逐渐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最终形成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绝对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任何单个的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可见,创新就必须开放,不开放就无法创新。创新则是多种知识集成在一起的结果,没有集成也很难有创新。
2.两者相互区别
创新与知识创新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创新是指在经济系统中引入某种“新组合”,比如可以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一些概念都理解成某种经济行为,但是知识创新却是知识在市场上的实现过程。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单纯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是有着严格的区分:从内涵上来讲,创新指的是运用旧的知识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指的则是将所有形态的知识全部经济化;从目的上来讲,创新是为了追求新的发现,探索出新的规律,积累到更多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是为了在市场上能够实现新思想、新知识的价值;从主体上来讲,创新的主体既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是组织;而知识创新的主体却是“产”、“学”、“研”等,在这当中,“产”又是“核心的主体”,“学”、“研”则是“协同的主体”,因而体现出的是主导多维性;从形态上来讲,创新仅仅是指创造知识自身的活动,而知识创新却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具有某种经济学上的意义;从最终目的来看,创新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方法,而知识创新的成果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生产力,是成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http:///view/15381.htm
[2]刘劲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的再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3]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
自十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动企业创新。这些举措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已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弥补我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内涵界定
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针对此,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驱动内涵做了相应的阐释。刘刚将创新驱动与创新型创业活动相对应,认为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生产型创业活动向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彪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将“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对立起来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资需求的减少,反之,即使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环境下,高密度的资金支持与要素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以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的作用下更加高效、集约地进行融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出。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学者们将中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主要归结为“要素逆转”或“外因倒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试用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求从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增长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依靠创新驱动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增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吴敬琏指出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仍面临巨大困难。陈波通过分析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影响作用得出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极有可能催生投机主义逻辑,导致创新驱动“市场失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克服这些阻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关系
(一)协同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从技术多元化角度而言,企业无法仅仅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多元化,而必须利用外部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高校也在这种合作中缓解了自身研发经费紧张、创新成果搁置的状况。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内、联盟内甚至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协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等全要素的协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二)自主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相似的概念为内生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它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在我国,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我国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驱动战略的推动实现
(一)充分肯定市场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导向作用。陈波通过辩证地分析市场经济促进创新驱动的功能强点与弱点,充分肯定了市场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首先是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非常重要。当然,仅有专利制度远远不够,对中国而言,能否创建一个能诞生大量创新的市场经济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力度,加大企业创新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根本的帮助还是帮助健全市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来引领发展经济。其次,政府通过健全创新制度,为企业创新制度保障和支持。十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的建设也是这样,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再者,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资,真正通过创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我国目前无论是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较国外都有较大差距。新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投在科技创新上比直接投在生产上更有效益,要求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资源被用于创新后,其效益更高。投资结构也是创新投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是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创新投资更多的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投资结构的保证,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最后,政府要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网络信息通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环境建设,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创新文化建设等。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知识创新,又涉及技术创新,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涉及相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政府的积极介入。需要各个系统形成合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经济增长;促进机制
一、文献述评
1.关于创新的研究现状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J.A. Schumpeter)发表《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约瑟夫・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阿伯拉莫维茨(Abramovitz,1956)和格瑞里克斯(Griliches,1957)以及索洛研究了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生产率的等等。伊诺斯(Enos,1958)、布朗(Brown),麦克劳林(Maclaurin,1949)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美国学者兰斯・戴维思(Unee Davis)和道格拉斯・诺(Douglass North)则得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的结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的管理》一书出版表明了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已经由宏观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渐向微观企业的管理创新转变的苗头。彼得・德鲁克的研究为管理创新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在这里,我们引用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关于创新的定义,将创新界定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
2.关于增长的研究现状
关于增长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斯密的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提出社会分工等方面的重要性。李嘉图在经济增长方面认为要更加注重劳动力和资本积累的作用。马尔萨斯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杨(Young,1928)对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给出了一个内生化的说法。索洛(Solow)和斯旺(Swan)提出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阿罗(Arrow)、宇泽(Uzawa)和谢辛斯基(Sheshinski)认为知识积累和教育是内生技术的源泉。赫尔普曼(Helpman)和格罗斯曼(Grossman)、巴罗(Barro)和萨拉・马丁(Sala I Martion)以及阿吉翁(Aghion)和霍依特(Howitt)从 R&D角度对技术是如何带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理论发展趋势是从单要素到多要素,从外生到内生的研究,从注重要素投入到注重全要素生产率,从注重有形资本到注重无形资本。本质上来说,经济增长问题归根结底研究的是什么决定了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二、创新对增长的促进机制
基于前文对创新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创新对增长的促进机制的说明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和社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两个方面展开。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在均衡状态下,生产者获取的是正常利润。利益的驱使之下,生产者追求超额利润,因此进行技术创新。当一部分生产者展开技术创新时,其余生产者也会被吸引,从而进入到生产领域,争相展开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也会促进生产结构的变更。技术创新的背景之下,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优胜略汰的竞争环境中,低效率的生产者被淘汰,资源被合理配置到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的行业。
关于社会创新对增长的促进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是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制度创新形成的产权激励制度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以及对创新成果的巩固,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物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通过效应整合实现了经济系统有效资源的放大效应,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三、中国现行的创新与增长发展模式
美国学者兰斯・戴维思(Unee Davis)和道格拉斯・诺(Douglass North)得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的结论,就是对制度创新重要性的有力证明。我国目前的创新,集中于技术创新层面,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视不够。然而,技术作为一种公共品,生产成本昂贵但复制成本却低廉。可以通过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来保护那些开发新技术的人或企业的知识产权,巩固技术创新的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我国现行的创新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创新推动。在这种创新驱动力下,很难获得长久的创新发展。据统计,我国2013年专利申请数量跃居全球第一,这背后是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绩效评价激励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但是在“2012全球创新企业百强名单中”,并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由此可见,自上而下的创新推动很难实现创新实质性进展。
以收购式创新为主,本土创新不足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又一现状。中国企业加大对美国和欧洲的技术投资,在政府鼓励下,它们寻求通过收购技术和人才,达到购买而非租用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最新的技术的方式就是收购式创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但是,这种依赖于外国技术创新的并购会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可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寻求内在创新能力增长和突破,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长久的创新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战礼.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及其贡献变化率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赵秀丽.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孙玉涛,曹聪.中国创新不足探因[N].企业家日报,2015(02).
关键词:用户创新;技术创新;中小企业
本课题隶属于合肥学院2008年度自然科研发展基金项目(No.08KY007ZR)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用户创新是相对于制造商创新而提出的。麻省理工冯・希普尔教授对“技术创新是由制造商完成的”这一普及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提出在不同行业创新源具有差异性。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很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曼斯菲尔德认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而对用户创新中的用户这一概念,希普尔指出用户指的是“从某种产品的使用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收益的个人或组织”。还有部分学者对具有创新潜力的用户特征及其驱动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此外,部分企业也通过实证的方式体现了用户创新在创造创新价值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NOKIA、3M、HILTI AG等公司都用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但这些研究都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本文在综合了多个学者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小企业应用用户创新的模型及措施。
一、中小企业应用用户创新理论过程分析
现有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多采用创新调查方法,得出来的也多是宏观数据,因此提出的对策也多从宏观层面出发,采用金融、税收、政策和法律等工具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缺乏对技术创新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技术创新的动力、过程等。用户创新理论就是从微观领域对技术创新活动展开研究,重点在创新的过程。
用户创新过程与传统的制造商创新过程是不同的。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他们的动机和目的与制造商是不同的。制造商的创新目的是盈利,因此制造商必须完成从构想到销售的创新全过程。而用户则不然,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开始,一旦达到预期目标,他们就可以随时终止创新活动;如果用户拟进行的创新中余下的部分能依靠外部力量解决(如从其他人那里获取、制造商提供),用户也可能放弃创新努力,转而依赖外部创新力量。因此,用户创新过程在传统技术创新模型中,可能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创新,而这些环节既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因此,用户创新过程模型可以用图1描述。(图1)
上述模型描述了用户在独自进行创新的过程。从该模型看,制造商如果想要获取用户创新,必须拥有“企业-用户”平台才能将用户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通常,用户创新是自发性的,很多用户创新不为制造商所知,因此“企业-用户”平台需要具备寻找和挖掘用户创新的功能。另外,还有一些用户在进行了某阶段的创新后希望下阶段能由制造商完成,因为在下阶段用户可能不具备将创新成果实物化的能力或者实物化意味着身份从用户向制造商转变,一般情况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主动向制造商靠近并提供创新所需的技术信息。所以“企业-用户”平台还需要具备消化和吸收用户创新知识的功能。同时,“企业-用户”平台还要具备筛选功能,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创新都是有利可图的,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当制造商介入后,用户创新的过程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知识和制造商的知识将共同影响创新的过程和结果。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制造商的介入带来了制造商的经验和技术,可能在技术上存在着互补,因此介入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联合创新。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用户创新优势来源于在使用过程中所积累的隐性知识,而生产、制造到市场化多为制造商所长,故用户创新过程较多体现于传统创新过程模型的前端,而较少参与技术创新的大规模生产和市场化。这样,有用户参与的制造商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图2)
二、中小企业获取用户创新成果的方法
企业利用用户创新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有效的“企业-用户”平台,而有效利用的第一步就是获取用户创新成果。用户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
(一)对用户突破性创新的获取。领先用户法是吸收用户突破性创新的有效方法。实施此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一支富有潜能的项目团队,整合来自企业技术和市场部门的工程师和专家,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实施。因此,首先需要在市场中识别领先用户。中小企业在寻找领先用户时,重点应该放在两处:先进的同类领域的前沿和目标市场领域的前沿。研究表明:在用户开发的创新中,最根本也是有利可图的相关思想通常来自于先进的同类领域中的领先用户。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创新用户的两个特征――较早察觉到需求和期望收益较高。其中,第一个特征可以通过确定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然后寻找处于趋势领导地位的用户来确定;第二个特征可以通过实际创新行为、对现有产品的不满程度和较早采用创新来测量。
2、用户内部能力,如创新所要求的技术能力等。
3、外部环境用户化,其中包括用户文化、市场上是否存在替代品。
当理想的领先用户很少,筛选很难实现时,可以采用滚雪球法和金字塔方法。滚雪球法是指调研人员在每次访问用户之后,都向用户询问其他可能对该项创新感兴趣的人的名单,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金字塔法是指调研人员在每次访问用户之后,都向用户询问其他比他们自己更专业的人,这样就像金字塔一样层层向上筛选。
(二)寻找领先用户的具体步骤。我国中小企业采用领先用户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而且关键的是选择一个富有潜能的研究小组,该小组可以由来自市场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几名成员组成,其中一人担任项目主管。领先用户法的实施由以下四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项目规划。在这一阶段,研究小组识别市场类型和有兴趣的新产品以及期望的创新水平。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是阅读商业文献、查看市场数据、非正式地对专家进行访谈。
第二阶段:识别趋势和需求。在这一阶段,研究小组在确认重大趋势和相关用户需求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进行深入的市场和趋势调查,开展领先用户研究。在这一阶段,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数据、探究趋势和需求,初步拟订用户需求。
第三阶段:收集和筛选领先用户创新方案的相关信息。在这一阶段,研究小组要确认领先用户并且收集和筛选领先用户创新方案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将为研究小组深入理解正在出现的用户的需求信息及可能的创新方案提供帮助。
第四阶段:选择、邀请合适的领先用户参与企业的开发过程。在这一阶段,研究小组将选择并邀请合适的领先用户参与企业的开发过程,共同开发一个有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然后将得出的概念提交给管理层进行评价。
(三)对用户渐进性创新的获取。“企业-用户”平台在获取用户的突破性创新的同时,还应该能吸收用户的渐进性创新。用创新工具箱降低信息粘性,吸收用户渐进性创新的有效方法。
为开发成功的产品,中小企业必须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然而,企业要全面地、深刻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并且不确定性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用户需求信息粘性非常大,转移成本非常高。即使用户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企业往往也不能准确地、完整地获取这些信息。因此,在用户创新工具箱的帮助下,中小企业应该放弃传统的确切、详细的了解用户需求的努力,取而代之的是将需求相关的创新任务交给拥有合适工具箱的用户。
为用户提供工具箱的目的在于减少用户和中小企业之间跨边界的反复。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新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涉及开发特定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密集型任务被分配到需求信息粘滞地――用户处;同时,将问题解决密集型的任务分配到解决信息粘滞地――中小企业处。传统开发过程与基于工具箱的新开发过程比较如图3所示。(图3)
采用这种方法,用户中小企业处之间仍然会采用反复的、试误的问题解决方法来解决安排给他们的任务,但这种反复只是在每一个部分内部进行――不需要用户和中小企业之间跨边界循环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消耗。这种流程变革不同于前面讨论过的领先用户寻找过程。领先用户寻找是识别已有的创新,并不改变创新用户创新时所面临的条件,而用户工具箱则改变了创新者所面临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工具箱元素,引导用户向制造商所希望的方向创新。
三、结论
本文在现有用户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系统的观点加以考察,探讨用户创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对用户创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应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用户创新的过程模型和用户参与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图。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企业-用户”平台来获取和管理用户创新成果,该平台应同时具有吸收用户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的功能。作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门新兴分支,完善、发展和应用该理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1、创新源理论建立在粘着信息、经济租金和需求理论之上,除了经济租金理论比较完善外,对其余两个理论基础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诀窍交易理论也是用户创新的一个理论基础,但是对于该理论的研究相当的缺乏,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2、目前,用户创新理论主要应用在生产领域,在服务领域是否可以应用该理论,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由于国内企业在用户创新的应用上还是空白,因此在我国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的探讨建立在逻辑分析推理的基础上,是否能在实践中具体使用,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作者单位:1.合肥学院;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东奇.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2]傅家骥,仝允桓,高建.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冯・希普尔.创新的源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4]陈劲,童亮,徐忠辉.移动电话业创新源和领先用户研究[J].科研管理,2003.24.
关键词:低碳产业集群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14-02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创新,走低碳化道路。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势必受到低碳经济的重要影响,低碳产业集群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一、低碳产业集群概念简述
低碳产业集群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为数不多的文献中,冯奎(2009)认为,低碳产业集群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和高能源效率的产业集群。其中技术创新是指产业集群中被少数企业所试用或者被广泛采用的新型低碳技术;制度创新则可能包括一系列共性平台的使用或者约束机制和交易机制的建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①。吴晓波等(2010)认为,低碳产业集群是指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整合产业集群产品供应链,做到节能、减排、企业经济三方面兼顾,最终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和高能源效率的产业经济体系②。笔者认为,低碳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顺应经济形势和时代变迁的创新升级,以低碳理念为导向,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低碳技术与政策的创新推广,实现集群内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低碳化发展。
二、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也还不甚成熟。已有的文献中,冯奎探索性地提出了低碳产业集群的四种发展模式:一是传统制造业集群升级为低碳产业集群,二是工业园区综合优化为低碳产业集群,三是生产业集群提升为低碳产业集群,四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定位于低碳产业集群。
笔者在此基础上,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归纳为两类:一是由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优化形成的低碳产业集群,二是新型的低碳产业形成的集群。
1.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优化形成的低碳产业集群。以浙江绍兴印染业为例。纺织印染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为实现印染业集群低碳化发展,绍兴县100余家印染企业将逐步集聚到滨海绿色印染基地。
政府在低碳产业集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计划用5年时间,出资30亿元使全县80%以上印染企业集聚提升到滨海新区。通过整合、减少用地和淘汰产能,目前90余家企业签订了集聚协议,集聚后他们将被整合为70余家,此举预计减少用地32%,淘汰产能30%;新落户企业均与园区签订节能减排协议,承诺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此外,政府充分重视政策的引导作用,围绕控量提质制定配套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舆论先导,为集聚升级营造良好氛围。
印染行业协会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行业调研,与政府参谋;加强行业管理,倡导节能减排,通过能源计量和行业信用评估,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做培训指导,加强企业交流,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等,力促印染业低碳化发展。
滨海新区是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确定的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有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和企业小循环,行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三张网络”,区内集中了全球最先进、最环保的气流染色缸和定型机,以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水回用设备,都有效保障了低排放的控制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绍兴县印染业集群的低碳化转型发展中,政府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为集群升级营造良好氛围;印染业协会也大力发挥了自身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和企业引导角色;集群本身亦是充分重视技术设备的引进与推广。
但产业低碳化发展,技术创新是其核心力量。滨海新区刚刚投入使用,新迁入企业需尽快适应新环境,借助政府和协会的力量,发挥集群的创新优势,尽快形成集群自身的区域创新体系。且印染行业是上下游高度关联的一体化行业,绍兴印染业集群在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对原材料的获取和成品的运输环节疏于改进。印染业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各种染料、助剂等高污染的化工原料,新迁入企业应加快更换传统染料的步伐,尽快采用并普及使用健康型环保型的绿色染料。成品的运输在低碳之路上也可大有作为,目前低碳物流已经成为趋势,绍兴印染业应加强与物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对运输线路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等措施,实现运输环节的节能减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被低碳”的空间,需要及时有效地抓住。
2.新型的低碳产业形成的集群。本文列举两类有代表性的新型低碳产业集群,一类是以保定高新区为代表的新能源型低碳产业集群,一类是以四川内江市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废旧资源回收型低碳产业集群。
(1)保定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保定高新区是中国近百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的以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园区。园区以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为特色,形成了光伏发电装备、风力发电装备、新型储能装备、高效节能装备、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装备等六大产业体系,拥有英利公司、中航惠腾公司等多个骨干龙头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平台和产业聚集优势。
保定高新区发展的成功在于四个“强调”:
强调低碳理念引领。把低碳产业、低碳应用上升到管理层面,宣传低碳理念,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社区建设中,从低碳材料选择、低碳建筑规划上进行低碳把关,居民区实现一键式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太阳能路灯系统,太阳能信号灯,以天然气为主的公交车等等。注重低碳教育与研究,在小学开设低碳课程,在大学设置低碳课程,利用高校的优势建立低碳发展研究院。
强调特色产业支撑。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为主的光伏电池产业格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的建设;区内输变电与“电”字号产业优势突出,拥有多个领军企业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各类变压器制造、电力输送装备、变电设备等电站建设装备制造体系。
强调科技创新驱动。高新区在其建设过程中,根据新能源装备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扶植了一批拥有自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鼓励其自主研发,自创专利。英利公司自主研发科技成果500余项,有十多项专利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技术,硅片、电池盒组件生产线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风电企业中的惠腾公司、国电龙源电气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各有成果。
强调区域集群化发展。区内风电产业涵盖风电叶片、整机、控制等核心设备制造产业链条,相关企业20余家,产品广泛分布在国内16个省的90个陆上和海上风场,并成功出口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强有力的带动引擎,2010年国家高新区评价中,保定高新区综合排名在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23,较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保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早已在国内形成优势,保定的优势在于研发和创新,这也是其希望所在,但现在国内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目前光伏市场供求比例是2.5∶1,形势严峻。保定新能源技术在国内虽处于领先地位,但核心技术仍在国外,因此,保定高新区需要创造更宽松自由更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2)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四川内江市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国内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市矿产即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资,开发城市矿产就是对废弃资源进行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的过程。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对“城市矿产”规范化的“园区式经营”,使得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成为新型“低碳产业”集群。
园区通过“回收网点――园区分拣中心――产品精深加工”路线初步实现对废旧物资的“园区式经营”;通过规范化运作“城市矿产”实现规模壮大,规范化运作“城市矿产”要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规范化运作,防止二次污染;二是坚持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效应。
通过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园区在废塑料精深加工、危险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加工等精深加工项目提高其再生资源处理能力。园区现欲申请成为全省报废汽车定点拆解中心,与市内汽车零部件基地对接,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再造,在精深加工基础上,将初级加工向工业成品制造转化,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转型,构建“低碳产业”集群。
再生资源也有“高科技含量”的可观效益。一个形象的举例“简单切割碎化一个塑料瓶,与成功再造一个塑料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目前园区与韩国SK、德国格诺斯、美国爱瑞等大型利废集团的接洽旨在利用韩国SK集团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的渠道效应。
内江市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思路还是现实可行的,政府也是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内江也要有前瞻意识,园区尚处起步阶段,回收体系尚未实现网络化,产业链条也需要再延伸再合理化,技术装备目前是大力引进、消化、吸收,没有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基础设施也都处于建设阶段。要注意设施的共享,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公共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平台的组织搭建。另外,园区在管理上要进一步规范化,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结构,实现行业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切实解决单个企业“小、散、乱”的问题。
三、对我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展望
通过以上对三个代表性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的了解,本文认为,未来中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政策调节,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集群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的政策工具是低碳产业集群建设的根本保障。集群内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国家低碳经济的法规政策体系指导下,根据本集群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性财税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低碳项目和产品;同时,也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来制约“高碳”行为,健全奖罚政策,强化激励和约束共同作用。
第二,重视低碳关键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低碳产品创新和低碳工艺创新:(1)低碳产品创新,即开发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新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再生的产品。(2)低碳工艺创新,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技术。
第三,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集群特殊的结构和网络有着自己独特的自主创新优势。横向上,企业地理临近,可通过模仿或通过共享知识,产生协同效应,激发创新潜能,促使低碳技术的快速创新。纵向上,低碳技术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传递和推广,由此产生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关系中,集群内部企业网络联系复杂,在其交流互动中容易激发技术知识的累积和交互扩散,由此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提升集群整个网络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注释:
①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2009(10)
②吴晓波,赵文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
参考文献:
1.潘家华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
2.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3.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9(10):9-12
4.吴小波,赵文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15-19
5.绍兴县印染行业协会:发挥协会作用,全力推进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EB/OL],,2011.5.31
7.保定高新区:打造“中国电谷”[EB/OL],,2011.7.1
8.商棠.保定新能源,如何保持国内领先?河北经济日报,2011.6.24
9.张明海.内江开发“城市矿产”构建“低碳产业”集群[N].四川日报,2011.7.7
10.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任务[J].中国科技投资,2010(12):22-23
11.陆小成.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61-65
12.孙秀梅,周敏.集群对低碳工业化自主创新的创导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39-42
关键词 创业技术创新 技术集成 集成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加变幻莫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较好的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与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我国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集成创新有可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1 集成的涵义
“集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集大成,意思是指将某类事物中各个好的、精华的部分集中、组合在一起,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英文单词为Integration,其意为融合、综合、成为整体、一体化之意。我国学者张正义、吴林海认为,集成不是简单的连入、堆积、混合、叠加、汇聚、捆绑和包装,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集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海峰等则从系统的观点提出“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单元、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系统,这种集合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即按照某种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
2 集成创新文献综述
集成创新(Integration Innovation)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12年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组合,就促使经济向前发展。
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动态环境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Dillon、Dosi、Utterback等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指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在于合理协调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创新集成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1982年,美国学者R.Nelson和S.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提出了创新系统演进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经过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Freeman则在更广范围上展开对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意义上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这表明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Marco Iansiti提出了“技术集成”(Technology Integration)的理念,而这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定为集成创新概念的首次提出。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R&D的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Nancy Staudenmayer把集成创新界定为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系统地组织内外部优势资源(如技术、知识、信息等)而产生具有功能倍增性技术发明和创新产品的过程。Philip Sadler则认为,在当今企业创新管理中,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流程和创新型文化以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更利于集成创新。这表明,在创新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的集成及技术创新与组织、制度等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朗化。
H·K·Tang指出,集成创新思想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不是技术供给本身,而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把握技术的需求环节,在创造符合需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创造出匹配。Best则基于Marco Iansiti的研究成果,从国民经济和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系统集成”的概念,并以Intel公司为个案进行研究,研究证实了系统集成既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Best的“系统集成”进一步明确了“集成”模式或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注于集成创新的有关研究,逐步形成了有关集成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庆瑞与陈劲合作完成的“企业创新系统”研究;江辉、陈劲合作完成的“集成创新分析框架及评价”;许庆瑞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等,都可以被认定为企业集成管理的雏形。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相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李文博、郑文哲认为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金军、邹锐则认为集成创新是创新行为主体的优化、选择塔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庄越等在研究分析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创新是多项技术、信息、管理的集成。胡汉辉等从产业层面,用集成创新的思想设计了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魏江等通过对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得出培育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是集群能够获得创新集成效应,并分析了企业集群中创新集成的实现机制、作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等。胡树华探讨了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原理与方法,认为产品创新是多项技术、信息、管理的集成。慕玲、路风则从集成创新的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角度,提出了以需求环节为起点,通过开放的产品构建和企业互动模式来集成各种技术资源,实现集成创新。张华胜、薛澜从集成创新范式分析了集成创新的有关问题;西宝、杨廷双从集成创新的集成方式、集成流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集成创新的模式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集成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见解。
此外,我国在对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中也逐渐发现到,在技术创新中各种要素的集成是保障技术创新效果的重要条件。
3 集成创新构成要素文献综述
集成创新的理论源泉是1998年Marco Iansiti提出的技术创新,而早期的集成创新也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所展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企业生存环境的复杂化,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集成创新不只是集中在技术方面,还要考虑组织、战略、知识等方面。集成创新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是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
Ragatz提出了战略整合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管理权限、地位与作用,他认为要实现企业技术集成创新的要求和目标,实施正确的战略整合直观重要。Freeman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Dillon、Dosi、Utterback则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对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与修正。欧光军、胡树华从技术集成、知识集成、组织集成、管理集成四个层面提出了集成动态创新模式。江辉、陈劲为分析研究企业形成集成创新的机制,将企业内部运转的三个层面——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作为构成企业集成创新的要素。李文博、郑文哲在剖析企业集成创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将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技术、战略、知识、组织。黄玉杰、李忱、田杨茁则将企业的集成创新分为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和企业之间的网络集成创新。其中,与本文研究相符合的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包括技术的集成创新、管理职能的集成创新和企业整体的集成创新。
史宪睿、金丽、孔伟认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集成创新模式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连接而成的能力系统,包括战略集成能力、知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赵光辉认为集成创新是一个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各方面内容的一个系统总体,是对企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集成的过程。孙金梅、黄清则将集成创新的要素划分为六个方面:战略集成、技术集成、知识集成、资源和能力集成、组织集成和时间集成。
4 国内外研究评价
集成创新是美国高技术企业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它的出现与美国的工业服务基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当前,国外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基础之上的,但由于不同的产权关系、不同的工业基础、不同的员工素质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国家的集成创新模式必然有其各自特点。而国内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对国外集成创新理论的讨论和概念描述,缺乏深层次的系统性研究,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因素本身,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文化等非技术因素及时空因素对集成技术创新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此外,集成创新不仅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获取长期利润的源泉。但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大多数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实证方面,无法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此一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玉杰,李忱,田杨茁.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 赵光辉.我国企业集成创新及管理研究的现状与方向[J].科技与管理,2006(2)
3 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