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新学校作文

我的新学校作文

时间:2023-05-30 09:12:08

我的新学校作文

第1篇

星期五草莓学校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西红柿,它长的很高,座在倒数第三排,很快他和西瓜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谁也分不开谁,然而两人约好永远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西瓜和西红柿吵架了,谁也不理谁,第二天他们又和好了,你想知道晚上他们是怎么想的吗?我就告诉你。

晚上西瓜、西红柿把学校的事说出来,他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们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国外的一个皇帝,他和一个平民百姓成了兄弟,并对天发誓永远不反悔,一天皇帝不认百姓是他的兄弟了,百姓们把皇帝的发誓又说了一次,并对他讲了很多道理,皇帝最后说:“你战胜了我的考验,你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爸爸妈妈问:“你知道了什么?”它们都一样就是友谊能战胜一切考验,从此没人能打破他们的友谊,西瓜和西红柿又是一对好朋友。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作文库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2篇

我们的新学校

甘肃省临泽县西湾小学三年级王佳仪

你知道我们学校原来什么样吗?现在又有什么变化呢?我给你一一道来!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在西湾小学读书,听妈妈说,这所学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我也在这所学校从一年级升到了三年级。 在王永庆爷爷的资助和政府的投资下,我们终于搬进了崭新的学校。 一进校园,一座崭新的教学楼首先映入你的眼帘,红色的油漆让人感觉格外清爽。我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感叹:“好一幅学校新景象!” 一进教室,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一下桌子和椅子,都像清水洗过似的!而在楼梯口,就看见了刚挂上去的牌子,如“靠右,别急,安全最重要!上下楼梯要轻”等,还有一些名言警句,是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现在,学校解决了学生的取暖问题,教室里暖了,同学们的心更暖了。 我们的班级也变了,同学们变得更团结了,更有爱心了,品德更高了,卫生变干净了,学习习惯变好了,更守纪律,讲文明…… 我也变了,以前那个常常傻笑的我,变成了现在极爱学习的我,爱进步的我,我对数学也有了很大的兴趣,我一定要发奋学习。 我们的班集体正在努力的向前进,争取达到最优秀的班级。 学校给了我一个这样好的环境,所以我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指导老师: 张晓玲)

第3篇

我们的新世纪学校

——《我们的民族小学》仿写

三二班陈子豪 辅导老师楚秋霞

星期天下午,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新密的,有新郑的,有登封的,还有郑州的……不同区域的小学生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同学们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铃……铃……上课了,不同地方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连正在忙着打洞的小兔子也停了下来,竖起耳朵听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打篮球,有的荡秋千……大家玩得真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新世纪学校,一所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学校。清澈的青龙双溪,宽阔的凤凰广场,高大的梧桐树……

第4篇

[关键词]校区 校园文化 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性

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教育氛围、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学术氛围、学风班风精神面貌等等。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环境,它除了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美丽和谐的校园应该是一幅舒展的画卷,使身在其中的莘莘学子被校园文化底蕴、人文氛围所折服,体会大学文化的精神魅力所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倡导严谨的校风、学风。秉承我校“励志、修德、育能、创新”的校训,通过课堂教学,丰富学生文体活动相关制度,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氛围。新校区的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是移植老校区的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是进行制度创新。由于交通、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尚待完善,加上新校区的主体是大一新生,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二、新校区的运行管理

新校区应注重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由于今年新校区的主体,是2010级全体新生,在崭新的校园里,没有大二大三学长学姐的指导,新生自我习惯的养成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必须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新校区的学生管理恢复为辅导员制,有利于管理的相对集中。大学生活的三点一线,使学生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文化、政治和价值观的交流、交锋基本在宿舍,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也在宿舍。因此,充分利用班委会、团支部的监督作用,保持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十分重要。充分发挥“三自”功能,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有利于辅导员掌握学生的综合表现,及时教育与管理。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作为培养目标。通过课堂教育、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的点滴中,学会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逆境成材的积极心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新的环境里形成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避免不良思想的渗透。

三、突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学生对校史的了解。设置宣传橱窗、板报,艺术作品来体现校园的精神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作为新办学模式下的产物,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尤显重要,这是新校区自身特点决定的。新校区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较宽敞的活动场地,整体物质环境比较优越作为新办学模式下的产物,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尤显重要。这是新校区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精神无疑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和集中体现,寻求自身风格和特色,探索全新的高职教育模式,在我校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契机之下,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内涵,在更新教育思想、确立人才目标、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在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之道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塑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人文气息,以强大的人文精神作支撑。通过学术报告、人文学科的讲座,开设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讲座。完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校园就业市场等硬件设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硬件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通过有组织地举办论文答辩、学术讲座、文体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起到激励、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人性化的治学氛围。促进人才培养。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仍在进行中,新校区的学生公寓,在吸取原校区的不足加以改进,解决了学生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的问题。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完工,宿舍管理的规范,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环境优美的同时,对学生的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人身安全教育,以及如何规范学生出入制,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突发事件及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四、老校区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关注新校区建设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老校区的管理。进入大二、大三,部分学生出现了缺乏学习热情、个人卫生习惯差、沉迷网络游戏、夜不归宿、校外租房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再之新老校区运行模式的探索调试阶段,给我们的常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及时引导,规范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上和行为的指导极为重要。继续发挥学生干部监督管理作用,增强文化氛围、安全意识,丰富学生文体活动学科竞赛。

对于第一届由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管理的毕业班来说,职业规划,就业问题是首要任务。即将踏入社会大三学生,对就业既期待又迷茫,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各职业现状和前景,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并及时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

发挥大二学生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集体活动,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学生在团体活动中感受到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重视并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优化校园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结合,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党校;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党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突出其鲜明的政党特性和校园特色,充分发挥其显性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党校的竞争力。

1.统一思想,开辟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党校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党校发展的实际和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党校校园文化建设。

1.1 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培训轮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此,党校要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紧紧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党校的重要内容,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有利于端正校风,充分发挥好党校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好党校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此,要进一步明确党校的办学方向,突出办学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加快党校发展的步伐。

1.3 紧紧抓住党校发展这个主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要和谐,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促进党校发展,是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要以党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党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自觉地把党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高举旗帜,完善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党校作为培养中国共产党干部的学校,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党校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直接针对干部进行理论教育和培训的学校。为此,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从服务社会、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出发,建立起与党校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2.1 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智能训练的培训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要树立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探索新形势下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实现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度来认识。

2.2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是广大教职工,他们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党校的培训和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把握着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广大教师不仅要给学员传授知识,更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员,做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2.3 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是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最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没有一流的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党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党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党校素质的综合体现,因而可以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校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形成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校应该而且必须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工作中做出新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3.注重实效,推进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一流党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为此,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推进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3.1 党校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理念之一,党校教师作为党校的教育工作者,同样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1.1 教师应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员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各班次建立班委,以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员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培训实效。

3.1.2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党校竞争力,从根本上讲要取决于党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2 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3.2.1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党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 “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党校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搞好党校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3.2.2 要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责任感是一个人成才的内在要求,要想实现“人才”强校战略,必须要依靠青年教师,为此,青年教师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尽快使自己成为党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其党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

第6篇

关键词:不利因素;解决策略;原则

为了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实现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全校师生搬迁至连云港科教创业园区的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实践,新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更大的压力和考验。

一、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

新校区呈现给我们美丽的校园和宽敞的学习环境,但是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一)新校区偏僻,存在安全隐患。新校区坐落在花果山脚下,是连云港市的新区,距离市区有十几公里。无论是消防部门还是公安机关距离新校区都比较远,如发生问题,可能会出现相应不滞后的情况。为布置校园文化和完成后续装修工作,校区经常有装修施工队出入,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作为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人员,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

(二)新校区“边建设,边使用”,资源不完备。学校的文化底蕴是逐步积累的,实验实训场所、校园的植被绿化、图书馆的配套书籍、运动场馆的建设都需要时间。当前,我校新校区还处于边建设、边使用的阶段,新的护理实训楼刚刚建成使用,老年护理养护大楼刚打下第一根桩,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中,在短时期内没法和老校区那样具有丰富的配套资源。

(三)校区的办公场所较分散,学生管理队伍工作效率有所下降。随着校区的增大,学生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主要分布在远志楼、丹参苑、教学楼这三处,和以前在老校区的一栋楼里办公的便利条件有了较大改变。学生对学管人员的办公场所不熟悉,校园OA还不完善,学管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较为不便,造成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四)师生交流沟通机会较少。新校区没有建设教职工家属楼,老师一般住在市区,因此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本领的同时,很少有条件可以和老师进行更多层面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断层。

二、新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我校学生他们刚刚从初中毕业,是初升的朝阳,在校期间正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关键的黄金时期。班主任作为最基础的学生管理人员,有责任由义务对学生进行传到授业解惑,不光是教授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尽快的适应新校区的环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确立近期和长期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毕业以后能够有一技之长,能够成人成才。

(一)开展社团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对新校园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校有大量的社团,比如太极社、滑轮社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体现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精神。再比如护理系开展的“读书活动”。这类活动有利于学生丰富课内外知识、扩大专业信息量、突破课堂教学的狭隘性。同时,在新校区环境下社团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爱好,英语角、文学社、礼仪队等活动的举办,都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有效的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全面真实地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继往开来,激励后学,学校建设了校史馆。社团活动还需要关注校史和校训,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历史,汲取营养,传承财富,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新校区,激励学生作为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学生的自豪感和为学校继往开来的责任感、使命感,认识到自己担负着学校发展的光荣任务的鼓舞下,养成对学校的认同感[1]。

(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到了新校区后,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工作,每天都有带班领导和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学风、纪律进行检查,从早自习的考勤,课堂中的巡查,督促学生上课听讲,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强对老师的日常管理,杜绝迟到早退上课接打手机的发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师德建设和教学工作相结合,形成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班级选拔宿舍长、系部选拨宿管,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三、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

新校区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第一线,依据学校的现实环境与学生管理的经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首先要承认新校区对学生的学生、生活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面对产生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去面对问题、适应环境。作为新校区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多点正能量,珍惜在校的五年时光提高自我,完成自我升华。

(二)循序渐进原则。人需要过程和时间适应环境,因此在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遵循客观规律,鼓励学生逐步趋适应环境,循序渐进的融入新的环境。

(三)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管理是我校最重要的工作,也充满了复杂性。我们的学生来自江苏省各个地区,有较大的个性差异,作为90后,需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组成一个班级、专业等团队时,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性格差异、家庭背景等,例如鼓励外向的学生参与自我组织管理,激励内向的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等。

四、结语

新校区的建设是学校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在这期间会在教学、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如果反应、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我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秩序,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所以全体师生要抓住此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永远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奋斗,不断进取,促成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努力使我们的学校管理再上台阶,再上台阶,创造辉煌。

作者:魏松 贺丹娜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基本概况:

潜山市牌楼初级中学地处潜山市县城西南边,坐落在黄铺镇陈桥村牌楼上街,1914年建校,己有100多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03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25平方米,现有学生318人,9个教学班,教职工36人。校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教学设施比较完善,为学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各种基础保障。

二、办学特色 :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学校行动的指南。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始终秉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践行“依人为本、安全第一,文化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大力推行新教育实验。坚持发展抓质量、改革抓教研、和谐抓民主、保证抓管理,坚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风和“日进有功”的学风。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奋斗中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文明校园建设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创建文明校园的根本保障。开学伊始,学校成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郝永红校长任组长,陈军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团支部书记和各班主任为主要成员。各个部门各司其职,郝永红校长负责全面,教导处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务处负责美丽校园建设,团支部负责宣传工作,各班主任引导本班学生的具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二) 建立管理机制,推进文明制度建设

为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我校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又特别制定《牌楼初中文明校园创建长期规划》、《文明校园创建考评细则》、《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文明学生评选,每月一次文明班组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文明创建”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文明伴我行”师生国旗下演讲,不定期召开“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增强师生的文明意识,使文明创建活动得以在我校向纵深发展。

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学校的基本管理策略。我校实行教代会管理制度,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能较好地起到参与、监督、保障作用。做到了依法办事、以制度管人。近几年,我校根据工作实际,教代会监督执行学校的师德规范、教师培训、聘任考核、评优评先、奖惩、档案、财务、卫生等方面的合理实施和学校的正常运转。学校各种制度基本完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学校规范化人性管理打下了基础。

我校定期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布置阶段性的政治学习工作,把计划落到实处,使工作收到实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教师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合理有序的进行。

(三)发挥党员作用,加强文明宣传建设

为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加强文明建设宣传,我校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建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和文明创建紧密结合。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制度。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议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认真开展自我思考和互动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贯彻执行的内在动力。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利用微信、QQ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微信“共产党员”和安徽先锋网关注完成率100%。 此外,党支部还组织开展了志愿活动、祭英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由于工作出色,郝永红同志获得安庆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四)开展专题活动,强化师德文明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所以我校把文明校园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部署、齐头推进。我校从管理的创新入手,在搞好校本培训的同时,积极进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新网师首批附属学校”“马云乡村教师奖”等荣誉为发力点,实现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提升,打造牌楼初中特色校园。

(五)深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文明养成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在师生中提出“抓好德育促文明,文明创建我先行”的口号。我们结合纪念日,如“3.5”学雷锋日、母亲节、“7.1”党的生日、国庆节、感恩节等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研讨会”、“课本剧”等形式开展了“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爱校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防溺水”、“消防安全”、“学习十九大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教育。这些活动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它真正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真正将学生的行为加以规范,从而使这些活动内化为一种意识,外化为一种行动。我们还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这些德育活动,使“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 文明在我心中”的理念日渐深入全校师生的心中。“遵守行为规范,争创文明学生”是学校向每个同学提出的口号和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一日常规》,经常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了一整套检查评比制度。如卫生评比、《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校测试等。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设立值日岗等监督机制。评选文明班级和“三好”学生、优秀少年,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近年来,学校的好人好事不断增多,学生文明习惯已初步养成,对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典型,学校不失时机地进行总结和表彰,使之逐渐形成风气。全体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一日常规》,在校园里没有发现吸烟、喝酒、赌博、偷盗的现象。治安状况良好,学校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师生连续多年无犯罪现象。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学校还成立了牌楼初中志愿团队。团队自成立起就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督促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监督光盘行动的实施。因活动成效显著,2019年我校志愿者团队被评为“潜山市优秀志愿者团队”。

(六)、丰富活动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活跃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是艺术教育的有力措施,也是推动学校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学校教导处、团委、工会、班主任紧密配合,按照“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我校每两年都要举办一次校级田径运动会,举办班级篮球比赛、师生篮球对抗赛、国学经典诵读、七年级新生军训活动、紧急疏散演练、毕业年级篮球赛等。加强对牌楼初中乡村少年宫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工作,一如既往的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少年宫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2018年,学校被入选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在2019年潜山市首届中小学足球比赛中成功打入决赛荣获中学组一等奖。近期开展了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和“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新篇”的主题演讲活动,展现了新时期青少年爱党爱国、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七)、注重环境美化,打造书香校园,努力营造文明氛围

第8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校园文化 培养 建设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高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院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则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契机。下面将结合我院的两节特色活动来探讨一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创新型人才与校园文化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四是要有创造思维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而这些素质的具备除了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将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校园文化则是所有这些得以实现的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众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科技文化节与艺术节便是校园文化开展的成功表现。

二、校园文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校园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我院科技文化节期间,“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系列竞赛活动中的一项,它要求学生围绕一项产品或服务组成若干专业互补的创业小组,展开市场调查,完成包括生产、营销、财务、效益分析在内的一整套创业设计。此活动需要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确立创新目标,培养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在艺术节中,“宿舍环境艺术大赛”、“集体舞大赛”等活动使相当多的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还有其它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更是不胜枚举。这都激发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视角。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

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出创新能力的支撑。集学术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为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机会与舞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韧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学生不断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奋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

三、如何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1.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做到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性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为了保证活动的主旋律,坚持正确性,我院的校园文化都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每次活动从筹办到落幕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学院每次都对各项活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我院的校园文化出现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新特点。形成“传播、审美、创造”三位一体的新模式。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着学生,以好的活动鼓舞和激励学生,不断提高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2.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调主体性,注重大众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学校的主导性,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施。所以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参与的主体上,要注重大众性,校园文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方面我院及各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的依托作用,通过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强化指导与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渠道,成为学校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

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其一,要创新思路。要敢于否定前人、“独树一帜”,在变中求新意、求精品;拓宽主题,选择更贴近国情、校情、学生实际的论题,使学生从中收益。其二,要创新内容。要突破传统,反映时代气息。把第一课堂的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完善;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常规管理、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其三,要创新方式。可以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部队、媒体联姻,通过科技、文化等,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在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我院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学分制是推进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次创新性的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第9篇

新学期,新气象,又一个新的开始。在开学初举行的国旗下讲话中,校长会对全校师生说些什么呢?以下有三篇范文可供参考:

新学期校长国旗下讲话稿范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

在这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新学期,新起点,新打算,新收获,新学期是我们人生里程碑上又一个加油站。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总支和校长室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同学们新学期顺心如意、学业进步、平安吉祥,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过去的一学期记录着每一个__人的辛勤,蕴含着我们的智慧:校园硬件建设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课堂改革不断深化,爱心助学工程享誉盐阜大地。这天,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学期新起点,鼓舞人心;新目标新征程,催人奋进。今年是十一五总目标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还将迎来__中学建校15周年大庆。我们__人必须要有新的思想境界、新的目标追求、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得力措施,开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从教、求学生涯新的华彩乐章!

在此,我谨向大家提几点期望:一、期望各位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书如宝”,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力争20__届初、高三再创佳绩。二、期望全体后勤工作人员继续为师生们贡献优质的服务,一齐分享学校发展的每一点喜悦。三、期望同学们真正做到“热爱学校、敬爱老师、关爱同学”,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四、期望各班级、各年级在日常管理中继续狠抓“安全、礼貌、卫生、节约”,让“讲礼貌、讲卫生、讲安全、讲节约”变为每位师生的实际行动,让__校园成为真正的安全、礼貌的乐园。

老师们、同学们,辉煌的20__年上半年已经过去,我们无愧于已迈出的每一个脚步、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兴业迎校庆”是新学年新学期总的要求。愿你们以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十足的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与实践中去。鲜花会为你们而盛开,掌声会因你们而响起。我们的明天,我们__市__中学的明天会更加完美!

谢谢大家!

新学期校长国旗下讲话稿范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伴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再次在我们眼前冉冉升起—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开始了。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新学年新学期老师同学们的第一次集会。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新加入__学校大家庭的师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过去的一年,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中考取得辉煌的成绩,受到了社会的赞誉,社会广泛关注的升学质量和校园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提升,我们信心百倍憧憬学校的美好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学期,新气象,新任务。我校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抓实常规工作,实行量化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学校管理;突出德育工作,养成行为规范;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承诺文明服务,创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们,新的学期,对于每位老师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全校教师在业务上要有新提高,在教学上要有新突破,在精神面貌上要有新起色。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影响,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尊重。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牢牢把握不断提高学生成绩这一生命线,保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自身安全教育,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根本,塑海宫新形象,造海宫新辉煌。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天受教育的时光,刻苦学习,不耻下问,互相帮助,团结友善,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关爱自己,关心他人,注重自身安全,远离网吧,讲学习、讲文明、讲道德、讲礼仪,为海宫争光,为家长争气,用你们优异成绩筑就__学校新发展和新跨越。

新入校的同学们,在你们进入新学期之际,借此机会,给你们提几点希望:

一、希望你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__学校对起点七年级同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你们自觉主动地去适应。学校拥有一支兢兢业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有着勤奋刻苦的学习氛围,有着高雅怡人的校园环境,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要爱惜。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谦座礼让,要增强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学们要通过在__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把眼光从家庭转向社会,从校园转向世界,逐步使自己成熟起来,丰富起来,独立地面对学习、生活。

二、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志向,有道德,诚实守信的人

做人是立世之本,是做事的基础。成才先成人,在求知求学的道理上,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有用之人,学会做成功之人。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看荣辱,明八耻,知礼仪,明事理。要按照学校和班级要求,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按照规定地点停放好自行车,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屑。进出校门衣着整洁,不佩带饰物。对同学友善、宽容,对老师尊敬、虚心,加强品德修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守信的人。

三、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学习。希望你们端正学习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行为决定结果,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效。要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学习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你们今后安身立命之本。

老师们,同学们!新学期的帷幕已经拉开。新学年,新学期,新目标,新希望,全体师生要有新志向、新认识、新干劲,同学们,希望你们把__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带入新的学习生活中;希望你们珍惜青春时光,牢记责任和使命,不忘老师和家庭的重托,抓住时机,共同努力,迎接新的挑战。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用青春与汗水,勤奋与拼搏开创自己光明的前程,谱写青春美好华章。

最后,祝全校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新学期校长国旗下讲话稿范文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告别了轻松愉悦的暑假,我们又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从今天起,我们全校师生将迈入新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回顾过去的一学年,我们全体师生一起憧憬过,一起努力过,也一起欢乐过。2021届高考的辉煌成绩令我们省句中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本二文化上线635人,体艺本科上线24人,本一文化上线人数305人。镇江市总共有6名同学录取北大、清华,我校就有2名,其中文科张紫竹同学以405分的高分(江苏省文科类前十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应当说,我校高考在2009届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绩,有了新的亮点。学科奥赛有了新的突破,有18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62位同学获得省二等奖。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有了新的提升,共有10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学校综合办学绩效进一步提高,先后获得全国读书活动集体一等奖、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20余项省市级先进集体表彰。

新的学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在此,我给同学们提以下几点希望:

1.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个个遵守“行为规范”,大家都会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大家园。

2.做一个健康的学生。

什么是健康呢?首先健康就是拥有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本保证。在此,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年里多多锻炼身体。我们的大课间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我们的体育课也有许多锻炼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在这些活动的时间能够多运动。

3.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快乐就是我们每天要保持一份好的心情。那么如何保持呢?全心全意地做好一件事情,合理地安排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看看课外书,练练字,专心听每一节课,及时认真的完成每一次的作业,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4.学做一个会合作的学生。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许多人的共同合作。而我们,将来要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必须也要学会合作。那么什么是合作呢?简单地来说,就是你和你的同伴们一起认真地完成一件事。比如一起合作打扫好教室卫生,一起合作解决很难的问题,一起合作制作一样小物品,一起合作帮别人做好事……老师相信,在合作中,我们的同学一定会学会更多的本领!

5.做一个锐意进取的学生。

什么是进取?就是要不断地努力,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我们用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学习,不管你的基础如何,同样都会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有这么一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习做为我们的第一任务,我们就要不断地努力,在知识的山峰上攀得更高,走得更远。

再过几天第__教师节就将来临,在这里我首先预祝全体教职员工教师节快乐!不久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教育和学校空前关注。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我还想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下列三点希望:

一是牢固确立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及时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新形势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二是牢固确立拼搏意识和责任意识。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使人民满意,要使老百姓满意,最好的回报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人、成材,就是要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大学。我们全体教师都要牢记自己肩负的光荣责任,明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立新目标,各负其责,和强的比,同勇的争,向高的攀。要视学生为知心朋友,视句中为自己的家园,视事业为人生寄托。

三是牢固确立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我们的大局,全面提升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我们的大局。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以备课组和个人工作的出色成绩为大局工作增色,各备课组和个人要创造性地使年级部工作的总要求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中得到很好落实。现在的教育是充满竞争的教育,竞争的另一面是合作,我们的教师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加强学科组内部和学科组之间的合作,精心打造我们的年级团队、备课组团队、班级团队、处室工作人员团队。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善于融入团体、依靠团体、服务团体,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集中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为学校发展的合力,造就一个心系一点、情系一处、力系一处的大好局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回首我们所走过的发展之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了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团结拼搏,我们省句中的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最后预祝每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每位同学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第10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满载着年的丰硕成果,满怀信心喜迎年。今天,我们召开“喜迎新年暨获奖师生颁奖大会”,再一次让大家感受收获的喜乐,增强信心迎接美好明天。至此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全校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工作愉快,再创佳绩。祝全校同学健康快乐,勤奋好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即将告别的年,有着我们美好的回忆和辉煌的成绩。我们以“勤奋实践,快乐生活”的校训精神,秉承“校园文化承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设计制做各类彩喷壁画,建成楼道古诗文化长廊,德育心理教育阵地,安全教育阵地,少先队教育阵地。美化了楼道空间,增强了楼道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育人功能。我们集全校师生的智慧,精心设计制作了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徽,谱写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歌,丰实了校园网站,成为凝聚全体师生心力的精神源泉;坚持刊办《童苑》校报,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大舞台,构建了家校教育长廊;组织编写了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希望的摇篮》,完善了我校的课程体系,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一年来,我们开展了“校园文化知识竞赛”、“温馨教室,学习乐园”、“小博士杯”、“心灵手巧我最棒”、“五一”的趣味体育运动会、“六一”的才艺展示活动、“我对祖国知多少”、“安全伴我快乐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激活了全校学生力争上游的无穷活力,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增强同学们的自律意识,营造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自定目标,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学校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自律卡”,要求学生每天佩带“自律卡”上学。“自律卡”的佩带,有效的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蓬勃向上的学生精神风貌进一步渲染了学校良好的外在形象。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少先队在各项活动中评选表彰了“优秀少先队员”、“优秀路队员”、“学科成绩优秀学生”、“卫生小卫士”、“读书好学生”、“学雷锋小标兵”等一批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全校受表彰的学生达1300余人次。这些受表彰的学生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标兵、榜样,构建了学生群体中的“标兵网络”,为全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学校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购置电视机,建成班班通;学校购置安装了一套集自动打铃和自动播放校园音乐的广播系统,改善了校园音响质量;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进一步确保了学校各处所的安全;购置高档次教师办公桌,大型会议桌,高档次坐椅;精心合理的规划西操场,积极争取操场建设项目和经费,拉开了新操场建设格局。

我校在年度先后获各级奖励共八项;教师中有30人次的论文或其它作品获国家、区、市、县级奖;10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县级奖项;我校学生在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和科幻画作品征集中2人获全国二等奖,3个人分别获全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小龙人报》发表习作达30余篇,有300余名学生的绘画作品取得了中华龙人杯书画大赛的金、银、铜奖项;20余学生在中卫市“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征文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刘天贵,自治区副主席刘慧,县委书记张兴斌,政府县长左兴波等区市县领导先后莅临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赏。我校编排的文艺节目分别参加了“五一”、“六一”、“教师节”、“国庆六十周年”广场文艺演出,一个节目被选拔前往银川参加了“枸杞驰名商标”答谢会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即将开始的年,值得我们期待。我们将深入开展“创名师、建名校、做名校长”的“三名”创建活动,切实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效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真正实现以规范、严谨、高效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探寻德育教育新途径,健全德育教育网络体系,扎实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全校同学良好的行为惯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探讨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构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继续把办学条件的改善做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技撑点来抓,力争在“五一”前完成西操场的全部建设任务,学校还要筹措资金购置一些新图书,丰富同学们的阅览读物,更换一部分教师办公室计算机设备,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办公条件;学校在更新、完善院落、楼道、办公室、教室文化内容的同时,重点对西操场周边进行个性化文化渲染,学校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一些常规性和特色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工作环境;在全校学生中扎实开展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进取意识和优良的习惯品德。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以“三名”创建活动为契机,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的培养目标和思路,培养一大批学科教学中坚力量,带动全体教师在业务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真正的实现名教师培养名学生的目标。

前不久,县科学技术协会、县教育体育局、县科学技术局、县环境保护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县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了“第二十四届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彰”大会,我校被评为先进学校,副校长和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马朝冉同学制作的“防煤烟中毒烟筒嘴”获全国三等、全区二等、全县一等奖,黄钥制作的“激光双向多功能测量仪”获县级二等奖,另有7名同学的科幻画获得全国或全区或全县一、二、三等奖。我校在二十四届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每一个人最大价值的体现。现实中许多创新制作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辨,开动脑筋,相互协作,充分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取得可喜的成绩。近日,第二十五届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又已启动,活动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其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从现在开始到年月份,这是项活动开展的时段,主要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科幻画”两类。我们希望全校师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争当“小发明家”、“小制作家”或“科学幻想家”。

惜日的辉煌鼓舞人心,美好的明天令人奋进。今天我们在迎接新年的同时,对本学期在学校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我们希望这些成绩能够成为我们实现更大目标的动力源泉,我们希望受表彰奖励的教师和学生要再接再厉,模范的起到带头表率作用,我们希望其他教师和学生要以受表彰奖励的师生为榜样,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最后,再一次祝全校师生新年快乐,收获多多!预祝今天的大会圆满成功。

第11篇

1,大学精神和校风、学风的养成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校风、学风则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自己的、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表达在学校校训或办学宗旨之中,并被社会所认同,融入学校的大学精神。

大学校风、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大学的灵魂。良好的校风学风不是一代人就能树立起来的,而是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传下去。

中山大学是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他亲手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成为中山大学办学的理念和治学的传统。校训指明了治学、修身、立德的方式,奠定了中大人求知、务实的优良学风。中大在近80年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办学传统: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这种办学传统体现在历届领导者的言论、管理制度、学术研究、教学规范及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并被师生员工所理解和接受,形成一代代中大人的精神向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

中山大学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培育以及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形成了学校的精神品质。我们主张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我们要努力在大学营造融“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培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兼容并包”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形成“开放、和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校风。

2,大学制度的文化品格

大学是一个学术和文化组织,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大学制度创新应通过文化创新来实现。制度应体现领导者办学理念,制度应反映学校的传统,应蕴涵丰富的学校人文精神。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应体现对大学人的人文关怀。要明确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三方的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要通过制度创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山大学2000年开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2003年6月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多年来,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注重文化品格的提升。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战略而实施,不是以减员或增减教师薪酬等短期见效的功利为目的,而是将其置于人才成长规律、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之上,尊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学术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规律。从而最充分有效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健全的机制,由此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3,大学环境文化的特色

大学的环境文化包括精神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和物质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清新、庄重典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育人,能对师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我校“以国际一流大学为目标,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系统建设、和谐统一为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特别是80周年校庆期间,对于具有人文底蕴的古老建筑,挖掘其历史中的人文内涵,立碑或是为名人塑像:学校在南北校区新建落成了鲁迅雕像、蒲蛰龙院士雕像、陈寅恪铜像、许崇清校长铜像、邹鲁铜像、邓练贤烈士塑像、陈心陶铜像等数十座,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痕迹的见证。建设有校史陈列馆、孙中山纪念馆等7个博物馆并将其建成网上博物馆,丰富了学校的人文资源,建设了人文环境优雅的高品位育人环境。

精神层面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学术空间和学生生活空间。为营造浓郁、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校定期为全校各校区同学开设各种类型的文化学术讲座:中山大学艺术与人生讲坛、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前沿大讲坛、校长论坛、校友论坛、“医学・人文”系列学术讲座、“大学人生与科学人文”、“学术与学风”等系列精品讲座。

学校各院系也依托强有力的学术力量,根据各自的学科和专业特点举办了各类具有特色的系列讲座和论坛:名师讲坛、中山论坛、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禾田学术讲座、马文辉科学哲学论坛、善思管理论坛、花旗论坛、岭南大讲堂、博雅论坛、院士论坛、医科名医名师论坛等等。学校各校区各种学术文化讲座精彩纷呈,每年各校区开办各种讲座论坛达300多场,为学子们提供了各种丰盛的学术大餐,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子们在学校创设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各种文化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唤起和激发学子们的崇高情感和进取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营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目的的良好的学生生活空间,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年来,在学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以“学术与艺术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校园和社会相结合”为原则,充分发挥团学组织“一体两翼”的运作优势,构建了高品位、前瞻性、社会化、开放式、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特色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优秀文化提升素质,高雅艺术熏沐心灵”一直是中大校园文化的闪光点之一,校园学子从不同的兴趣爱好出发,聚集在一起,参加规模较大的合唱队、舞蹈队、民族乐器团等一批艺术社团,举办全校性活动,校园艺术文化如青青燕麦旺盛地生长着。

二、中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1,结合学校重大活动,突出大学文化建设主题,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

以80周年校庆为契机,弘扬传统、凝聚人心、塑造形象、建设精神家园。用为时一年多的时间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校庆系列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师生员工都接受了一次文化精神洗礼,荣誉感、责任感、大局意识、文化品位都得以展示和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的文化校园奠定了基础。

构建礼仪文化,弘扬大学精神。礼仪文化是大学塑造学生成人、进行人文教养的重要载体。中山大学为构建大学礼仪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十分重视各种“礼仪”制度的重建与规范。在黄达人校长提出“重建大学礼仪”的倡导下,学校从2005年开始,在每年校庆日左右隆重举行学位授予仪式,邀请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与研究

生及其亲友回校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并将此仪式作为传统传承下去。

2,结合新校区建设,把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其中,精心设计、贯彻始终

我校共有4个校区,珠海校区和东校区属新校区。在新校区建立时,学校把办学理念、校区定位、制度规范、环境设计等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来考虑。新校区的文化建设要在传承母体大学校区的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新校区的特点有所创新。学校坚持新校区文化建设和校区建设同步、传承学校优良文化和创新校区文化相结合,校区管理纳入文化建设范畴,重视文化定位、重视制度的创新,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创新性地建设了新校区校园文化。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规划各校区校园文化发展前景,各校区在传承中大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文化发展路线,目前,我校四个校区依托各校区学科发展特点和自身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明确定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南校区――开放和自信,北校区――敬业和自律,珠海校区――文明和自主,东校区――自信和儒雅。形成了新老校区既有融合又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彼此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山大学的整体,为中山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中山大学传统校园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3,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形成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

多年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领导作用,确定大学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学校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将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力求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育人模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自”育人新格局。学生助理和青年自愿者是其最典型的体现。学生助理通过勤工助学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不仅得到了物质经济的扶持,也在精神心理、劳动技能、成长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青年自愿者活动是我校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社会实践,调动青年的内在积极性,进行“三自”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我校青年自愿者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校团委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和支边活动,学校各种公益类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校内外青年自愿者活动,优秀青年走向海外、参加海外社会实践活动,在非盈利性组织锻炼自我、青年自愿者参与校友会主办的“寻访中大校友的足迹”活动等等。2004年,我校2000名青年志愿者在系统地接受关于校史、礼仪、文明等训练后,为学校八十周年校庆等学校大型活动提供服务,受到海内外校友的好评。他们对学校的情感,高度的责任心,落落大方的仪态成为校庆各项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新一代中大人的风采。

为使学校党员先进性活动取得实效,学校党委提出了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部署。在先进性教育期间,学校重点抓了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党员要做“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模范,刻苦学习、严于律己、诚信守纪、胸怀大志。要求党员教师要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模范,学校要“以育人为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实施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确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12篇

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人物,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给我们带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近几年,各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时代性。因此,利用新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创新的意义

1.1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效性的内在要求。在新媒体的运用下,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静态转变为动态。而且新媒体中大量的信息丰富了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可以迅速获取有关生态文明的信息并且及时更新[1]。新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同时还可以对其他教育内容进行知识的补充,形成多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1.2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代性的现实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工作,这是时代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主力军,各大高校必须履行国家的任务,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己任。1.3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文化,让人们可以传承生态理念。用一种教育的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得以传承和发展。而新媒体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较简单、便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2.高校生态教育机制创新思路

2.1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制。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生态教育管理理念的落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所以要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在高校建立一个高校文明教育的组织,对各个部门和学院的教学者的生态文教育内容进行分工,定期组织生态文明教学者培训学习中央发布的最新消息,把党中央对高校教育者的工作完成好。其次,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和完善管理机制。要创新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必须引进研究生态文明的人才来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育团队。最后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教学者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和新媒体有效的结合,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水平。2.2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激励机制。根据我国高校的目前生态文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意识普遍都比较低,不能自觉的加入到生态文明教学中来,同时,部分教学者的责任感也比较弱。因此要建立一个生态文明教育考核奖励机制,对教学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教学者教学的积极性,让教学者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教育中来。对于教育效果比较好的教学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可以激发教学者的教育热情[2]。高校让教育成果比较好的部门或者教学者开设一个生态文明教育座谈会,让各教育者相互学习,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效果。2.3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机制。各大高校要处分利用新媒体,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额范围。由于新媒体的资源共享,可以所有学生都可以了解生态文明,让大家都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中,比如,可以通过新媒体的网络化,设置一个大学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让有关生态文明的信息可以不断的出现在各高校学生的视野中,通过这种网络的传播,将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的学习。还可建立一个生态文明的教育网站,让我网站的教育内容既丰富有新颖,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生态文明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挥网站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2.4创新高校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机制为了检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要建立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机制,而传统的评价机制比较老套,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判,这种评价机制难以反映出真实的效果,因此,要对高校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内部评价机制和外部评价机制的结合,内部评价机制包括实施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组成,而外部评价机制是有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等组成,通过整合内、外部评价机制,可以构建一个比较全面而真实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创新是保障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效性的内在要求,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代性的现实需要和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创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参与机制和评价机制来提升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