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鲁迅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阿长这样一个或有或无而又无从考证的农村妇女,平常得连外貌都没有可写,甚至连名字的来历也无从考证,而又那么粗俗落后,却为何屡次出现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鲁迅那值得怀念的童年生活中呢?本文通过对时代背景和初中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这样一个亦师亦母亦真实的阿长。
关键词 鲁迅 阿长 老师 母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笔者结合鲁迅的童年生活来引导大家理解这个鲁迅笔下的阿长形象。鲁迅在文章里对阿长在他童年生活中的影响也有所提及。如长妈妈在鲁迅小时侯曾因相传百草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而讲过一个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满足了儿童好奇的心理,引发了鲁迅进入幻想世界的强烈兴趣,开启了鲁迅去探索神奇世界、探索另一种人生的大门。1887年,7岁的鲁迅开始跟从远房的叔祖父周兆蓝读私塾。每天除了练字,常读的一本书是历史书《鉴略》。但小小的鲁迅感兴趣的还是先生收藏的绘有插图的《花镜》和《山海经》。他最喜欢的是一个人坐在先生的小园子里读《山海经》,那些神奇夸张、想象力丰富的图画,令童年的鲁迅惊叹不已。而远方的叔祖父却极少给好奇的鲁迅讲解其中的故事。鲁迅拿着问题去问博学的寿镜吾老师时,老师没有回答,“似乎很恼火,脸上还有怒色了”。可在孩童心里,越是他不知道,别人不愿意给他讲的事,他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越想知道。当然关于这些故事阿长也是根本就无从知道的,而“我”也从来没有指望阿长可以给我什么解答。所以当她也来问《山海经》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愿意和她讲”。可后来放假回来的阿长却给“我”带回了别人不愿意帮“我”解答,也不愿意帮“我”去买的《山海经》。讲到这里笔者引导学生拍了一个短剧――阿长买《山海经》。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连书名字都不知道(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的阿长跑了多远路,怎样和别人去描述叫错名字的书,怎样去忽视“文化人”对待她这个乡下人的蔑视等等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买到后阿长的表现却只是轻描淡写。通过表演学生看到了阿长买书的艰辛。在少年的鲁迅迷茫、充满渴望而又被忽视的时候,阿长主动走进了鲁迅的情感世界,买书,圆梦,情谊殷殷,这完全出于对孩子真心的爱护与体贴,这个时候的阿长给予了鲁迅母亲般的呵护,这里的阿长是母亲。
另外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屡次提到阿长给作者要求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俗气的习俗,如新年开头第一句要说“阿妈,恭喜恭喜”,并且还要吃凉凉的福橘。这些希奇古怪的习俗都在少年鲁迅的记忆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形成了鲁迅对中国封建习俗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最初的记忆,这些也丰富了鲁迅最初的原始的文学积累。这些故事在鲁迅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些影子。如在《祝福》中关于鲁四爷不让寡居的祥林嫂去碰那些祭品以及祥林嫂后来把省下来的钱去捐了一条门槛。这里的阿长是“我”接触中国落后习俗的老师,她给了“我”日后鞭挞封建社会的一条鞭子。可如果我们只分析这些,那这个人就不是阿长了。阿长在睡觉时在床上肆无忌惮地摆出“大”字,与人切切察察,她那些麻烦的规矩和听起来有些“玄乎”的故事,这些都让阿长蒙上了一层灰色,这样的粗俗与落后的女人,让人实在“不大佩服”,甚至讨厌、怨恨。那鲁迅为什么要写阿长这样的一面呢?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文学的常识,即在创作中需要文学的真实。文学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同。生活的真实需要我们原封不动地把生活再现。可文学的真实不同,它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真实进行加工再创作,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阿长或许让我们讨厌,或许在生活中也不容易见到这样的人,但这样的阿长符合了那个时代农村妇女身上的种种特征,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在阿长身上有了真实的投影。也有了那个时代一些国民的劣根性,也就有了人性复杂的一面。阿长既然从生活中走来,带了这些缺点倒更增添了几分人物的真实感,作者尊重了文学的真实。《朝花夕拾》不是小说,不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也不是史传文学,要求真实地再现特定时代的人文精神。这里的阿长是真实且被赋予情感的,她代表了一个鲁迅生活中不识字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
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这样一个亦师亦母亦真实的阿长,她丰富了鲁迅的童年生活,她那些希奇有趣看似有些荒诞的故事,某个程度上开启了鲁迅对问题探索的兴趣,所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占据了很长一段跨度的阿长,才屡次地出现在鲁迅文学作品中风格相对教轻松的《朝花夕拾》中,就像是艾青以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来怀念大叶荷一样,我们也可以把其中和阿长有关的片段看成是鲁迅对这位亦师亦母亦真实的阿长的怀念。
参考文献
[1] 潘旭澜.的艺术[A].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论文集[C].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板书课题)。这篇文章回忆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阿长。
生2:保姆阿长。
师:嗯,保姆阿长。题目写着“阿长与山海经”,其实文中与阿长发生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不只是《山海经》,对不对?
生:是。
师:好,我们来一一梳理。(生七嘴八舌)
一男孩: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师:很好,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作者便认为家里的什么事情跟阿长有联系?
男孩:作者家里曾经发生过一些小风波,他认为和阿长的这些切切察察有关系。
师:太棒了!阿长与小风波(板书:阿长与小风波)。似乎家里的小风波都因阿长而起,看起来阿长像个长舌妇。好,还有哪些事物跟阿长有联系呢?
生:阿长的睡姿。
师:能不能也用这种并列短语的形式说?阿长与……?(生说不出。)
师:暂时表达不出来,谁帮他?(将话筒递向后面一女生)美女救英雄!
女孩(笑):阿长与睡姿丑。
师:“睡姿丑”是事物吗?阿长的睡姿直接影响到的是谁?
生:迅哥儿。
生:“我”。
师:她跟“我”在抢什么东西?
生:床位。
师:很好。阿长与床位(板书:阿长与床位)。她霸占了主人的床位!好,继续,还有,阿长与……?
生:阿长与规矩。阿长有很多规矩,除夕的时候一定要说恭喜,然后还得吃福橘。
师:很好。阿长有很多规矩,除夕的时候一定要说恭喜,然后还得吃福橘。那么,我们不如说,阿长与福橘(板书:阿长与福橘)。因为这是一个在作者心目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意象。继续!
一男孩:阿长与长毛。(生齐笑)
师(亦笑,且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笑啊?
一女孩:阿长并没有与长毛真正地接触过,应该是“阿长与长毛的故事”。
师:太棒啦!“阿长与故事”!(板书:阿长与故事)阿长并没有与长毛正面打过交道,她只是在向“我”讲一个关于长毛的故事。之前,阿长也曾经向我讲过很精彩的,又有点恐怖的、很刺激的……什么故事啊?
生(齐):美女蛇。
师:嗯,美女蛇的故事。阿长可会讲故事啦!还有吗?
一男孩:阿长与隐鼠。
师:很好。阿长与隐鼠(板书:阿长与隐鼠)。隐鼠是个什么东西啊?
生(齐):鼹鼠。
师:嗯,书上是这样注释哦,但实际上,很多资料告诉我们说不是,它是一种叫作鼷鼠的小动物,是一种特别小的家鼠。鼹鼠可能还大了一点,鼷鼠可能才是鲁迅所描述的那个小东西。鲁迅说这只小鼠只有拇指那么大,它会爬到饭桌上舔碗沿儿,吃人们吃剩下的菜渣,很可爱的,鲁迅非常喜欢它。那么,阿长与隐鼠又是怎么产生联系的呢?
生(窃窃私语):踩死……
一女生:阿长是谋死隐鼠的真凶。
师:哦,为什么用“真凶”这个词?可见在“真凶”以前,曾经有过什么?
生:鲁迅曾经怀疑过别人。
师:怀疑过谁?
生:大花猫。
师:鲁迅是曾经怀疑过大花猫,这种怀疑是谁对他造成的误导?
生(齐):阿长。
师:对,阿长告诉他,是大花猫把它给吃了,是吧?所以有一阵子鲁迅就很恨猫,他在很多文章中表达了仇猫情绪……
生(杂曰):《狗・猫・鼠》。
师:对!很好,真聪明!你们读过吗?
生(齐):读过!
师:哦,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后来他发现真凶不是那只猫,而是……
生(齐):阿长!
师:阿长怎么会谋杀了他的隐鼠呢?
一男孩:是因为隐鼠爬到阿长的脚上,然后阿长一不小心把它甩下去踩死了。
师(笑):同学们有没有听到他刚才一会儿读阿长(cháng),一会儿读阿长(zhǎng)?
生(齐笑):有。
师:应该读什么啊?
生(齐):阿长(cháng)!
师:对。那阿长是不是长得很长很高啊?
生(齐):不是。
师:那她为什么被人们叫作“阿长”啊?
生:因为先前的先前,他们那里有一个女工,那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这个阿长过来替补,因为全家人已经叫习惯了,所以就没有去改口了。
师:哦,这样的,也就是说,阿长本来不是她的名字,她只是一个替代那个阿长的人。那么,这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女人。她并非出于本心,弄死了鲁迅的爱物――那只隐鼠,但鲁迅却恨上她了!当然,那是童年时候的鲁迅。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当中,有几个鲁迅呢?
一男孩:六个。
师(笑):六个?孙悟空哪?七十二变?
(男孩认真概括了童年鲁迅对阿长的前后变化的不同心情。)
师:好,概括得很详细。他所说的六个鲁迅,原来是指鲁迅在不同阶段对阿长的不同心情和眼光。如果我们将他所说的六个鲁迅再精简一下,几个鲁迅?
生(齐):两个!
师:对,两个。哪两个?(学生顿时议论纷纷)
一女孩:一个是童年的鲁迅,一个是中年的鲁迅。
师:很好,一个是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一个是中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板书:童年鲁迅 中年鲁迅)那个中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包容了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童年鲁迅的眼光和心情就像一块纯洁无瑕的玉一样,本真而纯朴,镶嵌在其中,而中年鲁迅,成熟以后的他回过头来看曾经的自己和阿长,他的种种理解就像黄金一样闪光。所以这是一个金镶玉式的结构。刚才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是一直在变化的,刚才他所说的六种心情,你们老师给你们归纳过,对不对?
生:是的。
师:很好。关于这六种心情的所有事件当中,你觉得哪件事情描写得最为简略呢?笔墨用得最少?
生:谋害隐鼠最少。
师:哦,写阿长谋害隐鼠的文字最为简略。可是我就觉得奇怪了,人们常说,恨的感情往往比爱的感情更为深刻,更为持久。应该来说,这只小隐鼠是鲁迅非常喜爱的,无论阿长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她踩死了它。当时的鲁迅因而对阿长恨到了什么程度?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极严重地诘问,当面叫她阿长。
师:还有呢?
生:找机会为隐鼠报仇。
师:想复仇,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这本来应该是童年鲁迅最深刻的情感,他却用了最简练的笔墨轻轻带过呢?既不像写阿长与长毛的故事那样浓墨重彩,也不像写她跟他争床位,春节时逼他说恭喜和吃福橘那样细腻描述呢?
一女生:因为鲁迅并不是真的恨阿长,这篇文章是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对比,更能突出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与敬意。
师:很好,请坐。她告诉我们:鲁迅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表达恨,而是为了表达怀念与敬意。而前面那些看起来是“抑”的内容,看起来是嘲笑阿长的内容,里面有没有“扬”的意味呢?阿长看起来什么都不懂,规矩又多,又跟“我”争床位,又无知又迷信……看起来是在嘲笑她的那样的语言,里面有没有包含一种“扬”的情感呢?
生:有。
师:好,说一下。
生:他在说那些话的时候,里面有怀着对阿长的敬意。
师:举例子。
生:阿长在跟他讲长毛的故事时,说女人可以防止长毛来攻城,然后作者就感到十分的惊异,于是对她有特别的敬意。
师:这个敬意,你觉得是真的有敬意?还是说当时的“我”有敬意,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
生:应该是当时的敬意,然后他现在想起来还是有这样一种味道。
师:什么味道?
生:在怀念她的同时又有些敬佩她。
师:敬佩她能够堵住人家的大炮?(生齐笑)
师:他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其中其实暗含着他对阿长的一种什么赞赏呀?
生:会讲故事。
师:很好,会讲故事!他是多么爱这样一个会讲故事的阿长啊!所以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
一男生:就有她讲故事的内容――美女蛇的故事。
师:很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阿长的故事就是一个启蒙教育。它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呢?
生:能够带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师:还可以满足孩子的什么啊?
生:求知的欲望。
师:好!还有呢?
生:好奇心!
师:很好!这些东西,都是别的人给不了他的,但阿长能。她会讲很精彩的故事,尽管听起来很荒谬,但是鲁迅现在回忆起来,就觉得阿长很可爱,她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好多的乐趣和丰富的色彩!好,继续看文章,看看还有哪些地方看起来是嘲笑、是不耐烦、是讨厌,其实内心里充满了对阿长的爱与怀念的?
生:阿长懂许多规矩,“我”对此虽然是很不耐烦的,但是“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对她很有敬意。
师(笑):他敬佩她懂的规矩多?然后显得很博学?
生:不是,……(犹豫,不知应该如何表达)
师:好,在这个问题上,你心里好像有想法,但不明晰。对不对?(生点头)好,无法明晰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比较。我们先来看看阿长的规矩吧,除夕的时候一定要“恭喜恭喜”,然后吃一点福橘,我们来看第6段:“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然后,就是阿长郑重的交待,要怎么做怎么做。大家有没有读过鲁迅的《五猖会》啊?
生(齐):读过。
师:哦,那太棒了!《五猖会》里面有个情节你们还记得吗?我们要去赶庙会,大家伙儿起了个大早,一条大船已经在外面等我们了,吃的喝的也全都带好了,正准备出发的时候,父亲要“我”做什么?
生(齐):背书!
师:要“我”背读了才能走,“我”在那里背了好半天,终于背熟了,那些工人就像庆祝“我”的胜利和成功一样把“我”举起来,然后我们一起将船开拔去看庙会了,但鲁迅的心里怎么样?
生:没有一点先前的快乐了。
师:完全没有之前的兴奋和快乐了,而且,关于那场庙会,直到现在,他的记忆清晰如昨的只是什么?
生:父亲让“我”背书。
生:“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让“我”背书。
师:非常好,父亲让“我”背书,以及“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让“我”背书。太煞风景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要去看庙会,也就是像这篇文章的第6段中所说的“最高兴的时节”,脑子里面全是浪漫的幻想:我们要去看庙会啦!就像这里:过年啦!明天就可以用压岁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啦!结果一个人突然出现,按住你,对你说:你要先干嘛干嘛,然后才能干嘛干嘛。想想这个时候,鲁迅是不是也会觉得阿长像父亲一样很煞风景啊?
生(齐):是。
师:但是为什么他肯原谅阿长,却不肯原谅父亲呢?
一女生:因为阿长的这种行为是一种迷信的行为,这种迷信只能说明阿长生活得很苦,所以希望得到祝福;而父亲的行为是一种古板,不懂孩子的心理。
师(问她的同桌):你有补充吗?
生(同桌):我觉得鲁迅对阿长的生活是感到有点怜悯的,而且阿长去世得很早,她最终也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生活,阿长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想让自己过得,过得,过得……(生齐笑)
师:阿长这样做只是在表达她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
生(同桌):向往。
师:非常好。这两位同学相互补充,给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答案。她们说,阿长这个时候的规矩和煞风景的举动,流露出来的是她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最朴素的愿望,“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亲呢,是一种功利的目的和动机: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个好前途。就像贾政对待宝玉一样,对吧?
生(杂曰):他也逼着宝玉读书,考功名。
师:对,这种功利的欲望跟朴素的愿望是有区别的,所以“我”可以原谅阿长在“我”最高兴的时节,那么煞风景地逼我说“恭喜恭喜”然后吃福橘,但是“我”似乎一直不能原谅父亲逼“我”背书的那件事情。好,我们继续看,还有哪些地方的描述是看起来贬抑,实际上包含了褒扬的情感的。就好像如果你是少年鲁迅,结果你的保姆总是跟你争床位,你是不是很烦?除了烦还有没有别的情感?
生:当时是很烦。
师:对,“我”当时的确是很烦,又拿她没办法,所以只能向母亲告状,是吧?
生:是。
师:母亲呢,有没有提醒过阿长?
生:有。
师:怎么提醒的?(生杂读母亲的话)
师:我们找一位女同学读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好,体会一下,母亲含蓄地提醒长妈妈,又想说明白,又拉不下面子来。(一女孩朗读)
师:好,读得不错。母亲关心儿子的睡眠质量,这个保姆呢,又喜欢跟他挤床位,所以她就含蓄地提醒阿长。阿长听懂了没有啊?
生:没有。
生:懂了。
师:到底是没听懂,还是懂却做不到,于是干脆装不懂啊?
生(笑):做不到,所以装不懂。
师:你觉得她懂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齐):她不开口。
师:哦,她不开口!其实她心里有数对吧?
生(齐):对!
师:除了她不开口以外,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看出来她其实听懂了?
生:“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生重读“也”字)
师:太棒了!他抓住了这个“也”字!“我”也听懂了!一个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话,你说她能不懂吗?她当然听懂了,她也感觉到羞愧,可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啊。然后到了晚上,“我”“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你看,这让人讨厌吧?但是中年鲁迅想起这些来,什么心情?有这样做仆人的吗?但是又觉得这样的仆人未尝不……?
生:这样的仆人真实而亲切。仆人一般都只想讨好主人,但是她就特别真,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给他许多温暖。
师(笑):挤床也是温暖?
生:是家人之间那种温馨的感觉。
师:就是没有主仆之分,是吧?
生:是。
师:很好!我们就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阿长呢?一个全无主仆概念的阿长!心思非常单纯,很真实的一个阿长。她并不像别的仆人那样,为了讨好主人而处处小心翼翼,当然她也并非故意与主人作对,她只是一个很率真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她的“切切察察”的时候,你又如何理解,中年鲁迅又如何理解呢?一个喜欢说话,说闲话,又没有什么心机的人,这样的人,她其实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啊?
生:她敢于说真话,即使是自己主人家的事,她也没什么不敢说的,她很真实很单纯。
师:哦,很单纯,心直口快是吧?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了,她不会去想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她只是头脑简单,心直口快的一个性情中人而已,倒也未必是故意要挑起什么矛盾,所以她并非存着什么样的恶意而去说三道四的。至于她对我讲的其他各种规矩,什么“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倘若有人唤你的名字,万不可答应的”,包括后面说小孩子要小心被长毛掳去的,等等,其实都反映了什么呀?
生:这都反映了阿长很关心我,一心为我着想。
师:非常好!其实就是一心关心他,疼爱他,生怕他哪儿不好了。她不懂分辨,也不想去分辨,反正只要听人家说这个东西是不好的,不管真的假的,她都不要鲁迅去碰,这是一个慈母的心怀。当鲁迅写下这些记忆的时候,他心中其实一直怀着一种深厚的什么情感?
生:怀念、敬爱、感激。
师:很好!还有吗?
生:怜悯。
师:很好,从哪儿看出来?
生:课文最后说“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师:很好,直到现在,“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这些文字里有深刻的怜悯:她不曾拥有自己的名字,不曾拥有自己的生活,她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没有生过孩子,她没有做过真正意义的母亲,可是,她比一个母亲更懂得怎样做母亲,比一个母亲更懂得如何去爱孩子。这就是鲁迅在对她的同情之中又深怀敬意的重要原因。在鲁迅的文章当中,很少提到谁?
生(齐):他自己的母亲。
师:对,很少提及,更不要说用一整篇文章专门来纪念母亲。为什么啊?他爱阿长,几乎胜过爱他的母亲,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他的母亲对于他想买《山海经》这件事情不是很在意,对于他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管得很严。但是阿长就很在意鲁迅的感受。
师:好,母亲对鲁迅的感受并不是很在意,又管得严。不像阿长这样掏心挖肺地去为他做一切事情。而且我觉得,在鲁迅的经历当中,可能这个,你们不大会去了解他的婚姻,有人了解吗?
一女孩:他有一个包办的婚姻。
师:对,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朱安,是他的母亲给他包办的,他曾经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份礼物,我只能把她好好供养起来。至于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出于对母亲的顺命,他接受了。但是等到后来遇见真心相爱的许广平的时候,他一生都没能给她一个名分。这是他永远的痛。他的母亲生了他,却不懂得如何爱他,对于儿子,她给了她想要给的。但是阿长却给了……
生(齐):他想要的!
师:对,她给了鲁迅自己想要的。所以阿长虽然没有做过真正的母亲,但是她是一个比真正的母亲更像母亲的母亲。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阿长”与“《山海经》”,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啊,根本就是一种不和谐。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不和谐?
生:她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字。
师:对,你看当阿长找到这本书,兴高采烈地来告诉鲁迅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
生:三哼经!
师:对,三个字就错了几个字啊?
生(齐):两个!
师:三个就错了两个!“阿长”跟“《山海经》”根本不搭调!她是个完全没有文化的人,她不懂这本书是怎么一回事,她不像“我”前面提到的远房叔祖那么有学问,可是叔祖又有学问又有办法,却不见得肯为“我”弄这本书,“我”提都不敢跟他提,“我”不好意思逼他去寻,他是很疏懒的。一个有学问有能力帮“我”找到这本书的人,没有帮“我”去找。“我”问其他人呢,也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所有人都不肯帮“我”,不肯理会“我”,然而这个完全“不懂”《山海经》的人,帮助了我。所以我们看,阿长和《山海经》,首先是阿长不懂《山海经》(板书:不懂);然后,鲁迅,包括我们也都会觉得,这么一个懂都不懂的人,她是“不可能”弄到《山海经》的(板书:不可能);甚至,她也是“不必”去弄的(板书:不必),为什么呀?
一男孩:因为这不是阿长分内的事,她只需要做自己分内的事就可以了。
师:哦,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一女孩:鲁迅根本就没有跟阿长提过这回事,他完全没有想到要让阿长帮他找这本书。
师:很好,鲁迅说,“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是阿长自己主动来问的,所以这件事情是她“自找”的麻烦,没想到她真的给他找来了。这个不懂、不必、不可能的人,做了一件……
生:别人有能力也不愿意做,她没能力却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的事。
师:非常好,所以在鲁迅的心中,这件事简直是一个奇迹!而做到这件事的人,就几乎是一个什么啊?课文里面怎么说?
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说,鲁迅现在对她简直是敬若……
生(齐):神灵!
师:很好!(板书:敬若神灵)而之前因着那只隐鼠的缘故,他对她是视若……
生(齐):仇敌!
师:对。(板书:视若仇敌)之前视若仇敌的一个人,现在他敬若神灵。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背后的动力,源自什么呢?
生:阿长对鲁迅深深的爱。
师:对,母亲一般的深爱。因为爱,她愿意为他做一切的事情,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类似的故事。我看到阿长,就会想到《巴黎圣母院》里面的那个钟楼怪人(几个男孩在下面说“以前看过”),看过是吧,太好了,他就是一个愿意为爱丝米腊达做一切事情甚至献上生命的人,他很丑,而且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他只是一个被主教捡回来养大后随时听命的奴隶,但是为了保护爱丝米腊达,他开始懂得反抗主教的命令。他什么也不懂,但是他懂得爱;他什么也不是,但是他就是爱。还有,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没有)爱德华是科学家研制的一个机器人,但这个作品还没有最后完成,科学家就去世了,所以爱德华有人的思维、情感甚至智商,但双手却如剪刀的模样,一个推销化妆品的女人把他从古堡中带回家里,他不懂怎么穿衣服,怎么用餐,不懂得怎样跟人打交道,后来他爱上了女主人的女儿,为了这个女孩,他什么都愿意做,即使他知道那是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拒绝,他说:因为你让我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是,但是他懂得爱,他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全凭她差遣。你们读过《追风筝的人》这部阿富汗小说吧?(没有)建议你们看一看。小少爷阿米尔有一个仆人叫哈桑,两人从小情同手足。小说中有一句话特别让人感动:“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的心声。阿米尔曾经问过哈桑:“如果我让你把这团泥巴吃下去,你愿意吃吗?”哈桑回答说:“如果你这样要求,我会的。”阿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会对鲁迅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当真,她会尽一切力量去帮他寻找他想要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到那些有能力的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你有没有发现,阿长在鲁迅的生命中,充当了很丰富的角色?她不只是一个保姆。说说看,她还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
生:老师。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教了“我”很多东西,她是“我”的启蒙老师,给“我”讲故事。
师:激发了“我”童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吧?
生:是。
生:我觉得是阿长使鲁迅懂得了爱。
师:很好,还有谁可以补充?
生:我感觉她就像是鲁迅的一个死党。在你好的时候,她会陪你一块儿开心,你受委屈了她又会帮你去讨回公道。
师:很好。还有其他角色吗?
生:像姐姐一样,阿长对他的关怀,就像姐姐对弟弟那样。
师:哦,像姐姐一样,他们之间并没有长辈晚辈之间的那种生分,而是很平等很亲切,是吧?好,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都有一个阿长。如果有,请你把他(她)的故事写下来,把你的回忆和纪念写下来。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评点
讲故事并不难,比如阿长说长毛;可要讲好故事也不易,比如熊芳芳老师教《阿长与山海经》。
难,是因为文本中讲故事的分明另有其人――确切来说是两位,即情景中的“我”和语境中的作者。按熊老师的解读,“我”讲述阿长的种种表现为彼时的“眼光”,而文本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则是作者此时的“心情”。“眼光”和“心情不仅交织起鲁迅先生这篇散文中情与景的线索,同时也构连着这堂课的脉络走向。
在“眼光”看来似乎是,也不能不被“视若仇敌”的阿长,到了“心情”中,则非但全无怨恨,甚而“奉若神明”一般。这可如何说得过去?但教者以“隐鼠之死”一段作者用笔之简略和意气之收敛,相较于阿长其它事例的或浓墨重彩或描述细腻,自然也便令人释然――眼光之为心情铺垫,情景之为语境预设,困惑之向释然引导,原来也可以这样简单。
见于文字的“是嘲笑,是不耐烦,是讨厌”,可是读出的却是一种“爱与怀念”,这样的绕指柔功夫,不是谁都可以像说说那么容易做成的。熊老师把课上得很温馨,一如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字。
故事如何讲,技术乃至艺术当然不无重要,例如由纠正学生对“阿长”一词的读音过渡到她的身世,自然而丝毫不着痕迹;又例如将少年之“我”和中年之作者的不同情感形象地比喻为“金镶玉”式结构……可是故事的难讲之处又终究不只在渲染、造势等等,能否倾注真情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鲁迅被喻为“中国魂”,试问除了鲁迅,谁还可以担当起这几个字的份量。
鲁迅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只有鲁迅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
看鲁迅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所有经历的一切,都愿意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I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无数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怀。而且,鲁迅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远笼罩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钦佩?能不让人欣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
鲁迅,一代文豪,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那种酣畅淋漓的讽刺艺术是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又使他成为了“中国魂”。
101六年级:秦某某
【关键词】对联 课堂教学
一、恰当运用对联有助于学生解读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么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时至年终大典,一位这么讲究的理学的老监生的书房为何会出现“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这样的情况呢?依据对联知识判断出脱落的是上联,那么上联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知道它的上联是“品事详明德行坚定”,那么理解第一个问题就容易多了。鲁四老爷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于祥林嫂的寡妇身份不是皱眉就是满口“可恶”,甚至在得知祥林嫂惨死街头的情况后还不忘骂一声“谬种”。对于“事理通达” “心气和平”“品事详明”“德行坚定”这四项要求,鲁四老爷根本就是一个幌子而已。因此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空白艺术,给这位旧礼教的假道学辛辣的讽刺,既然做不到,那就干脆脱落的好。因而学生如果不知晓它的上联,也就对空白艺术的解读无从下手了。
二、恰当地运用对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及作品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对联的艺术熏陶,无形中唤醒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比如我在讲解《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这篇现代文阅读时,先板书了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再围绕这副对联,提出质疑,呐喊、彷徨指什么,抓住关键词“陨星”“旧雨”进行赏析,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呐喊》《彷徨》是他的两部小说集,以此导入阅读,别具一格,既使学生了解了作者及文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再如在复习名著导读《红楼梦》时,我详细地讲述了金陵十二钗判词,以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判词为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停机德”“咏絮才”都是用典,前者是指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后者是借用才女谢道韫故事。后人用“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三、适当地讲授对联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古典文学作为高中语文知识的一大重点,如果一味的灌输,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自然就不高了。但是适当地讲授对联故事再让学生接受就容易的多了。记得以前班上有位学生旷课一天,与家长联系也说不知去向,后来在晚自习时把他从“深蓝网吧”给找了出来,我没有任何批评的言辞就让他进教室继续上课了。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在班上讲了一个关于郭沫若小时候偷桃的对联故事。并且板书了先生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这位虽然旷课上网但语文功底颇为扎实的学生马上说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而其他同学也同时记下了蟾宫折桂原来是金榜题名之意。也正是这个对联故事让他幡然悔悟,痛下决心。并且两年后的高考果然夙愿早成,上了二本,还打电话给我报喜呢。
四、有趣的对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到谐讽联时,我举了个例子:郑板桥去茶馆喝茶,店小二看他穿着极为普通,便说:“坐”,柜台见有人,就说“茶”。当他拿出银子时,店小二眼睛一亮,改口说“请坐”,柜台也应声道:“上茶”。当时店内有人认出了郑板桥,过来打招呼,,小二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赶紧鞠躬说“请上座”,柜台也抬高了嗓子“上好茶”。老板赶忙过来伺候,并恭恭敬敬地请他留下墨宝,郑板桥无奈地写下了这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其中的讽刺之意真是入木三分。之后,在对联交流课上,学生摆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对联,还有许多谜语以对联的形式出现,课堂气氛极为热烈。最后在学生的提议下,高一(14)班举办了一次关于对联的手抄板竞赛。此后,学生每每交上来的摘抄本上都有摘抄对联的习惯。
【关键词】莫言 《酒国》 文本互涉 叙事视角 吃人
《酒国》曾获法国的外国文学奖,被称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各国读者的阅读经验。”[1]我对这一评价深表赞同。《酒国》所虚构的一个如此陌生,难以相信,而又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熟悉的世界。虽说它是一个用语言呈现的虚拟的文学世界,但不仅仅需要我们用意识去经营的艺术世界,更是值得好好研究的文本。《酒国》中所体现的文本互涉性是明显而特别的存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一、文本内部的互涉
(一)结构框架上的推进
一部《酒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特级侦查员丁钩儿办奉命追查酒国食婴事件始终,二是酒国市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业余作家李一斗与小说中的作家莫言的书信往来,三是李一斗创作的关于酒国形形的描述,也就是特意寄给小说中的作家莫言的九个短篇小说故事。
《酒国》三条线索看起来是可以独立的,都是叙述着自己本身的故事,而且发展要素齐全,尤其是九个短篇小说的故事,然而三者并不是简单的单独发展,而是并立而起,相互推进,穿插。文本内部的互涉浅显易懂地体现在内容的互涉上,结构框架的突显是莫言《酒国》的一个特色之处。因为时空结构的交错,在文本中可以看得出有些地方的人物和时间是先后错乱的,使得读者产生错觉,更是疑惑其中真假,恰到好处的“乱”和“互涉”。
(二)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
所谓叙述视角,即“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体现为“一个故事叙事行为发生时谁在讲故事、以谁的眼光讲故事、讲谁的故事和向谁讲故事四方面的要素”[2]然而叙述视角的变换则可以造成达到文本世界的互涉,这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
《酒国》的叙事视角不停在变换着,是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作为主导,其间还亲自参与故事其中,以新身份或者借用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来叙述,甚至是采用多个视角聚焦同一件事。故事中叙述者的身份一般有两种:同一个人一是作为局外人来俯视整体,二是以剧中人的身份来分述部分情节。当然《酒国》中的另一主要人物李一斗给“莫言”的信及他的九篇短篇小说又有另外不同的视角。如:“他脸上的神情像个妖精,像个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旁门左道中的高级邪恶大侠一样,令我望而生畏。”“他蹲在那把能载着他团团旋转的皮椅子上,亲切而油滑地对我说”[3]。在这里是通过李一斗的感知来叙述,把“他”作为叙事的聚焦者来呈现内容。
通过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对人物进行了多点透视。简单而言,就是书信中的叙述者也许就是上一部分中酒国市中的执行者,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同一个人”,让我们在亦幻亦真的故事中越发深陷故事,这些超出了一般读者的阅读体验。文本世界的互涉性在叙事视角的体现更是因为在《酒国》三线合一的结构框架,二者浑然一体,经营着“酒国”故事。
二、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涉
(一)《酒国》与《狂人日记》的互涉
张磊就以《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鲁迅〈狂人日记〉和莫言〈酒国〉之比较》为题对新文学史上相隔大半个世纪的两部以“吃人”文化为批判对象的小说进行了比较分析,起因是“发现两者在文化背景、意义指涉等方面惊人地相似”。[4]鲁迅《狂人日记》是精神上的“吃人”,而《酒国》确实实在写肉体上的“吃人”,更准确来说是“食婴”。这都是把吃这一动作发挥到极致,把国民性和社会黑暗面一针见血地指出。莫言的《酒国》除了思想主旨有一定的互涉性,在文本中隐隐约约能感受到《狂人日记》的隐形影响,是虚构的场景和真实的细节共同为之。
莫言在小说中也谈到“吃人”的构思与鲁迅传统及《狂人日记》的间接关系。他在《酒国》中借小说中文学青年李一斗之口谈出了创作动机:“立志要向当年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用文学来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二)《酒国》与《西游记》的文本互涉
当然《酒国》具有另一种特殊的激烈性,将“狂欢的宴饮转化为吃人闹剧”。相对比主题或是精神内涵,在比较《酒国》与中国四大名著中文本互涉可以发现,相比之下的《西游记》同《酒国》更为接近,因为在《西游记》中“吃人”的主题几乎一直贯穿全文,最容易让读者直面的文本互涉是关于它们与《西游记》的“残酷”和“妖精”的特点密切关联。
在《西游记》中妖精千方百计要吃的唐僧肉既鲜美又能延年益寿,童子肉也同样的让各路妖精趋之若鹜,和《酒国》更有关的是《西游记》也多次提及了童子肉的鲜美,吃童子的心肝可以长生的说法是中国美食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国》中腐败的官员们如此热衷于“食婴”,并发展成产业链,可谓是吃到了畸形的极致,文中多次提到了肉孩的神奇鲜美,“舌尖上的味蕾都跳动起来了”。不同的是,《酒国》中是出现了真正吃的行为和思想的不断转变,重点放在了“吃”之后一系列的行为发展,而《西游记》中着重的是“争逐想要吃”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而不在于吃的行为动作。
结语
对于莫言笔下的《酒国》这个巨大而深刻的象征体,其“文本世界的真实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而文本的荒诞也来源于现实的荒诞。文本与现实形成互证的意义结构,使文本‘反思现实’的价值凸显出来”。[5]这的确符合小说文本与作家感知到的现实相关涉的实际。因为有了作者自我世界的感知,所以在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性不言而喻。对于文本互涉性问题的讨论,我们知道文本内部、文本之间和文本与现实之间这三方面的互涉都是共同为了这个亦真亦幻的“酒国”而产生。来源文本,超越文本,只要读者能从主体角度进行自我反思和社会反思,必然懂得个体与社会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然无法抗衡社会的压力,可以试图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解,并力图去超越这种不合理。这就是文本互涉性研究所给予的一种勇气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姣婧.论《酒国》的个性化创作特色[J].名作欣赏,2013.
[2]付艳霞.莫言的小说世界[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3]莫言.酒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第一人称 内聚焦 全知全能 留白
一、内聚焦的忠实与变异
“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上经历了可谓两次大的嬗变。一次是,如果将鲁迅从整体上置入‘文学革命’的滚滚大潮中进行外部动态观照的话,他挟晚清小说界革命之威引领,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从传统渐次步入了现代的转变,这主要是以《呐喊》、《彷徨》为代表;另一次则发生在其小说内部,鲁迅以其《故事新编》部分实现了他更新小说叙事、创设小说类型的企图。”[1]本文就第一次嬗变的过程中讨论鲁迅在《呐喊》、《彷徨》等集子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及特点。
(一)固定式内聚焦
鲁迅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中,严格遵守着固定内聚焦而没有聚焦转移的文章有《一件小事》。在《一件小事》当中,文章的视角始终是围绕恪守着“我”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从“我”的视角出发,耳闻目睹国家大事,对于社会周围的冷漠。但由于车夫对于老女人的热心举动,又使我感到自己对于自己日渐麻木的情感产生愧疚之心。尽管在叙述中文本插入了“车夫”、“摔倒的老女人”、“警察”等多重人物,但视角的出发点一直是以“我”为中心观察这个世界的,严格按照第一人称的视角观察车夫、摔倒的老女人、警察等人物行为投射到“我”内心的感受。严格遵守着固定内聚焦的模式——叙事者=人物。
(二)变换式内聚焦
在《兔和猫》、《社戏》、《故乡》、《头发的故事》等文章当中,并不是严格遵守着第一人称固定内聚焦的叙述方式,而是从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述形式转移到第三人称当中。有的甚至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视角,却用两个人对白的引言成文,这其实是打着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幌子却用着第三人称交换叙事的方式。
《兔和猫》中是以“我”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为主线的,但其间有视角的滑脱和转移。比如从“我”的叙述视角转移到“兔子”、“孩子们”、“鸦鹊”等视角。从“我”的视角滑脱开来,分别叙述了兔子、孩子们、鸦鹊对于整个事件产生的反应,增加文章的信服度。
“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菠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弓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进来了。”[2]
这一段当中,从“我”的叙述视角滑脱到“兔子”的视角——爱吃不爱吃桑子和菠菜。然后从兔子的视角滑脱到鸦鹊的视角——吓得赶紧走,来来回回几次就不敢靠近了。从“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当中滑脱到兔子、孩子们甚至鸦鹊对于这个事件的反应和回答,扩大了读者对于文章信息量的认知度。如果只是以“我”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则不能全部知晓文章中每个当事人对于猫偷吃兔子的反应,以“我”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则会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故乡》当中,以成年后的第一人称“我”叙述回到故乡看到的状况,所以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以成长以后的“视角”回望过去的故乡。在“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象限中以过去和现在的故乡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对比和反差。在这里,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因为是同样一个人“我”的叙述。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它还包括一个圈层叙事结构——以“经验自我”(经验视角)的叙述模式和“叙事自我”(叙述视角)的双重聚焦模式。除了现在的“我”对于现在故乡和过去的故乡有了差异和对比的感受外,还有现在的“我”的视角下回忆过去的“我”对于过去故乡的感受。对于时态的混合运用,能给读者传达一种时效性——当时性、实时性。突出证明了作者并没有因为现在“我”的叙事影响了过去的“我”对于故乡的感受,更能进一步表达了“回不去的故乡”的主题。
《头发的故事》则着重以第一人称“我”带入我和前辈“N先生”的对话中,躲避在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的变奏第三人称叙事当中。从第三人称直接引用我和N先生的对话,把之后社会的现实状况描绘得淋漓尽致。头发的“剪”与“不剪”里外都不是人。此时以第三人称的直接引语更能突出文章的信服度,忠实诚恳地传达叙述者想要表达的内心,直接与读者沟通对话。
二、第一人称叙事特点
(一)全知全能的落幕
《一件小事》中以第一人称固定内聚焦的叙述视角方式描述了“我”由于耳闻目睹了很多所谓的国家大事,因此对于人性也日渐冷漠无情起来。在车夫载“我”的途中遇到一个女人摔倒了而“我”却麻木不仁。而相对比的却是车夫的行为——扶起摔倒的老女人往巡警分驻所走去。于是“我”产生了自己矮小的愧疚之心。文章中的我由于受到了所谓“国家大事”的熏陶对于人性却是日渐麻木起来,而在“我”的视角下没有多少文化的车夫却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我”的叙事视角代替了上帝“全知全能”的视角做了一个裁决——“我”的渺小和车夫的高大。唯此,才能突出当时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和压抑的状态,而不是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去说理。这种视角下的文章更显得真实和具有说服力,彰显了文章人性的光芒。
同样,在《故乡》当中也运用了不完全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我”的真实经历叙述了那个回不去的故乡。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从现代性演进的角度看待故乡,它只属于时间象限中的“过去时”,城市则是人们生生不息的现代时。人们在城市中碌碌无为劳累奔波,却始终不肯回顾过去和故乡。从离开故乡的那一刻开始,故乡,注定成为回不去的过去时。我作为一个城市的“入侵者”,与故乡中的人格格不入。于时光的象限中怀念故乡,却始终无法回归,融入故乡。因为,故乡故乡,是“已故”的“乡村”。正因为“已故”,所以无法回去。正因为无法回去,所以怀念。也因为怀念,所以一直美好。以“离去——回归”这样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一个外来人“我”对于故乡不再适应的状态,描述了回不去的故乡。而以一个“外来入侵者”的角度叙述故乡发生的变化,更显得“回不去”的真实性。在这“回不去”的真实性中,只能以“怀念”的方式去祭奠——“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3]
“建立终极美好的社会的事业是历史的宿命,愿意的人跟着走,但不会拖着不愿意的人走。历史进步的脚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愿意为这事业献身的个人会被历史车轮碾碎,没有什么好稀奇。历史宿命的事业编织的生活伦理像一具吸血的僵尸,吸干了生活中单个的人身上的生命想象的血液。个体不应该有自己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不应该有别的选择,只应该选择社会主义事业,因为个体命运的在世负担已被这种事业伦理背后的历史进步的正当性理念解决了。”[4]
在刘小枫对人民伦理叙事和个人关系的精辟阐释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在宏大的人民伦理叙事当中渺小的身影和沉默的语言。中国的文学历史上,说书人的“全知全能”上帝“类”视角往往占主导地位代替了个人的视角发出声音。个人的声音被淹没在“群”、“族”、“国家”等宏大叙事的背景之下。而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开拓了“个人”这片荒漠,为“个人”的声音发出了“呐喊”。
中国的人学观念往往建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法血缘之上。在中国宏大的人民伦理叙事当中,个人的声音被淹没在群体的“类”当中,个人必须“臣服”于“人民”这样宏大的“共性”当中才能生存。“存天理,灭人欲”便是个体自由被压抑到极限的最好证明。五四时期强调以人为本的民主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被社会主义的人民国家“群”和“类”中遮蔽至消亡。鲁迅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建立起个体关于自己生命意志(感情,欲望等)的表达,在个人的自由欲望和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的鸿沟当中架起一座桥梁,疏通了个人关于自己欲望、情感、无意识的描述和表达的疏通。同时也使得第一人称“我”的诉求得到表达和宣泄,而不是成为“沉默的他者”淹没在历史理性当中。以“人”的主体性地位取代了“上帝”的全知全能的角色。
没有第一人称“我”的发声体的“合音”成为多部发声体,而只是“国家”的独奏版,读者看不到“个人”对于欲望和情感的诉求——关于个人的反省和自责(《一件小事》,关于个人对于“回不去”的故乡的怀念(《社戏》,《故乡》),关于个人在社会中被压抑的欲望而不能排解的情绪(《孤独者》,《在酒楼上》)。需要人民伦理的宏大叙事拖着个人沉重的步伐一路向前,同时也需要兼顾个人对于欲望和伦理的诉求和排泄。鲁迅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在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之间打开一个出口,给个人寻找到一个宣泄平衡点。
13a3
(二)认同与留白
《鸭的喜剧》没有沉重的生死对立、爱情婚姻等宏大的母题叙述。全文只是以平平淡淡的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关照盲诗人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沙漠似的寂寞”般生活,期待回到俄罗斯的国度。在那个国度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谐……”在我的视角下出现了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是爱罗先珂君买的鸭子吃掉了之前养的蝌蚪。表明了在北京这样沙漠般的环境中,动物与动物是无法和谐相处的。第二个圈层是爱罗先珂君在看到这样的情景下匆匆离开了北京回归他的俄罗斯母亲。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因为鸭子可爱而酿成了蝌蚪死亡的苦果。第三个圈层则是站在“我”的视角去关照“我”自己。我突然对于北京这样的环境惆怅和苦恼起来。由于是站在“我”的视角目睹第一圈层和第二圈层的整个过程的发生,因此更显得异常孤独。
胡亚敏在《叙事学》中指出固定内聚焦形式的特点:“这种内聚焦型视角与那种交代得明明白白的非聚焦视角是不同的。由于视野的限制,它难以深入地了解其他人的生活,难以把握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因而在有些情况下它不可能提供明确的答案。这种聚焦方式在赢得人们信任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悬念,而这些空白和悬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读者的一种解放。”[5]
《鸭的喜剧》以三重的圈层结构叙述一个“人与自然”求证与和谐的平淡无奇故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背后,更凸显出了触目惊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第一个圈层只是直白陈述一个事实:鸭子吃掉了科大搅翻了周围的一方净土。第二个圈层则以“我”的视角叙述了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回俄罗斯的事实。而在这个事实当中爱罗先珂君始终处于沉默的未发声的状态。第三个圈层则是以我的视角来关照我自己。从我自己的感受更表达出静默无言的孤独感。同时也以“我”的视角反衬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的孤独感。以“我”这一层的视角遮蔽了爱罗先珂君匆匆离开北京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悬念。同时又以“我”这一层的视角反衬了爱罗先珂君为什么离开北京。更映衬了“人物自我求证”的方式,静观不语。一切表达尽在其中。
如果没有建立在第一人称内聚焦“我”叙事的基础上,就不会真实还原一个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衰退农民生活状况每况愈下的境况(《故乡》);也不会有自传体下我对于故乡江灯烛火的原始古朴农村意象下的回顾和留恋(《社戏》);更不会有旧知识分子面对未来穷途末路的惆怅抒发和感慨(《在酒楼上》);同时也没有鸭的喜剧,是喜剧也是悲剧(《鸭的喜剧》)。在“我”的基础上,使得“叙述者”和“我”等同合一,加深读者对于文章的认同感,弥合读者对于“叙事者”和“我”之间的裂缝。
在此同时,对于“我”以外的事情,一概以沉默和留白的方式,给读者以“填空”的想象和悬念。这使传统的“全知全能”小说从万能的上帝之眼的神殿中走下来,还原为世俗合理的人性。
参考文献:
[1]朱崇科.张力的狂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钱理群.王得后.鲁迅作品全编:小说卷[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3]鲁迅.鲁迅名作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朝花夕拾读后感1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我读了这一本书,讲了鲁迅将自我小时候的故事写成了这一本书。这本书就将是他的回忆录,纪录了他那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
在百草园能够看见幼小的鲁迅在哪里玩耍,在那捕鸟。在私塾里,那些调皮的身影,都很孩子气。当鲁迅老了的时候回想着小时候,会别有一番回忆,他写的这么有感情肯定是他小时候经历过,要不然不会写的这么出神入化。我认为鲁迅会想起原先那些完美的的回忆,我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年代,但我们的欢乐却一样,看见在院子里玩的那些小朋友,拿着一个放大镜在那观察小昆虫,我便会想到鲁迅,想到他的小时候,想到他那时不也和这个小朋友一样么?稚气未脱。是那么的可爱。是那么的讨人喜欢。
朝花夕拾读后感2
偶然收到一条朋友的短信,才发现已许久没有联系,突如其来的关心让人觉得温暖。不自觉地想起初中的生活,彼此形影不离的那段日子,平凡而冗长,却依然清晰无比,甚至是每个细节。
很早就读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文中描绘了许多他童年的生活以及早年的经历。当读到《范爱农》中的一段: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在书上踌躇满志的鲁迅,原来也像我一样,在那个纠结的年龄里,对范爱农又爱又厌,正如我们那年为一颗糖而与好朋友争吵,继而又在好友安慰中与她深深拥抱。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当这些字句映入眼帘,我仿佛回到了自己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小时候也许就是这样吧,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不管什么都会触动我们甜甜的笑。或许每个人都在回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吧。即使是曾经的不开心,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仿佛当下的生活永远比不上过往的岁月。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过去。正如黄磊说,你在某个午后看见一位老人,很老很老,阳光下,坐在街角。你哪能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你哪能知道他的一生。《朝花夕拾》或许不仅是鲁迅写给读者看的,更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可读着读着,又觉得它不仅指引我们体会鲁迅,更让我们回味自己。
于是本不该是朝花夕拾的年纪,却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
然而,总有人说人不能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里。我也懂得,人应活在当下,活在今朝,活在自己的阳光里。所以,朝花夕拾过后,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的时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3
最近,我看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记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求学的历程。
在《狗猫鼠》中,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恨;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图》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又唠叨的女人-阿长,先生从小称她长妈妈,听到这个名字时感觉应该是个瘦瘦高高的人,可是她却长得又矮又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教了鲁迅很多知识,比如她教先生人死了不该说死掉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该走进去……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的事情。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大"字型的,鲁迅于是只能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这就是长妈妈。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长妈妈是个很和蔼的人,也是一个睡觉习惯不太好的人,他对鲁迅的好就是一个长辈对孩子的关爱,真实,虽然唠叨。我突然想到了家里的奶奶,跟长妈妈非常相像,每天唠叨我要吃好,要听老师的话,要认真读书。但是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感觉到这就是奶奶对我最朴实的爱。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二)
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发现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鲁迅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我从"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这里我想为什么"老妈子"不会吓晕过去呢?最有意思的是"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这让我捧腹大笑。
我希望大家像长妈妈一样用关怀,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三)
作者在文中先写阿长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点滴铺陈开来。阿长嗦的管教,阿长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长麻烦的礼节,阿长关于长毛的恐怖故事,阿长制造的隐鼠事件及阿长送的《山海经》…作者这一片一段的记忆将阿长的形象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让读者在其叙述中感受到这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对小鲁迅细腻的爱。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电影《鲁迅》主要讲了鲁迅一生都在反抗着帝国主义,在无私地为人们贡献着,只是他用写作的方式帮助人民。无论他是否列入黑名单,他都用写作的方式反抗着帝国主义;无论他的朋友、学生一个个离他而去,他都坚持;虽然他还有1年的时间可活,但他也不休息,继续写着他的文章,直到死。
现在,反法西斯的踪影已无,只待人回味。通过上网我了解了:60多年前的希姆基区的战场如今已经变成一片繁华的商业区,向人们展示着今天莫斯科发生的巨大变化。生活在莫斯科的人们,安逸地享受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精髓,特维尔大街上林立的商业店铺,阿尔巴特街边悠闲的人群,也展示着城市的繁华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气象。
硝烟散尽,和平弥足珍贵。“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消失”。今天,古老的莫斯科河已经解冻。它缓缓地流动,依旧在向每一个人讲述着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它光荣而伟大的过去,它繁荣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在和平的天空下享受安宁生活的人们,将永远用故事和鲜花,表达他们对战士的怀念,对和平的珍惜。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如今的一切都是宝贵的,珍惜的,来之不易的,是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把国家发展的更加壮大,他们才能在土里安心啊!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因为如今的一切都是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把国家发展的更加壮大,他们才能在土里安心啊!
摘要:《祝福》也是鲁迅作品吃人系列的延续,祥林嫂的死不是个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社会状况导致的结果,鲁迅在文章中用看似平淡,其实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检讨自己的无能为力,也深深的使读者看清一个时代的本质。
关键词:封建节烈观;吃人;整体
鲁迅先生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后来由于祖父的入狱,父亲的死亡,让鲁迅过早得结束了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变故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在很小的年纪就体味到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这些改变或许是微妙的,不知原因的,但是在这个年纪的鲁迅的心里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鲁迅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也成为他后来作品的最初的渊源。
《祝福》可以说是鲁迅比较著名的一个作品了,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解读《祝福》,和一些大家,一些学者一起解读人物,解读文化,解读语言艺术等等,鲁迅先生的作品总是值得我们去解读,去研究。因为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阶段,我们对鲁迅作品的研究都是存在空间的,都是值得提升的,对鲁迅作品认识的提升可以说是一种对民族意识的提升,所以我们对鲁迅这样一个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将不断得认识。在解读《祝福》时候,我们往往会去解读祥林嫂,一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一部作品的精髓,挖掘人物,我们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长久以来,祥林嫂的死都是解读的热点。在我看来,解读祥林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就像在解读一个侦探小说,我们试图去找出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但是与此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压抑的过程,我们看到的不光光是一个地主压迫劳动人民的故事,我想鲁迅也不会那么简单的塑造一个人物,否则他应该更残酷些,这不是肉体的折磨,是灵魂的粉碎。这也是鲁迅吃人故事的一个延续,还是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祥林嫂就是这样被一个社会吃掉的。
祥林嫂的死是一个悲剧,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是鲁四老爷?是祥林嫂的婆婆?是柳妈?是“我”?是封建迷信?是这个社会?都是又都不是。祥林嫂的死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却蕴含着复杂的过程。
祥林嫂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早早得守了寡,这是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典型的悲剧的农村妇女形象,早寡的祥林嫂知道自己要被婆婆和小叔子串通好卖掉便连夜逃走,逃到了鲁镇,在鲁四老爷家里帮佣。鲁镇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是当时鲁镇最有文化的人,它象征的是鲁镇的思想文化状态,也就象征了中国社会的一个大致的思想文化状态。祥林嫂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帮佣的时候其实是幸福的,不能说鲁四老爷对他不好。在那段时间,由于他的勤快,得到了老爷和太太的欢心,祥林嫂的嘴角有了笑意,人也白胖了,虽然干的活很多,但是祥林嫂是开心的,因为没有婆婆,没有小叔子,没有人把她买卖。但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嫌疑犯之一,祥林嫂的婆婆又把他抢了回去,拐卖给了深山坳里的贺老六,祥林嫂的幸福生活就“结束”了,可是一开始的反抗,最后也变成了不反抗。为何说“结束”,因为后来的祥林嫂又幸福了。贺老六老实又很会做,年轻有力,两人又有了一个孩子,就像现在在城里打工的小两口一样,日子虽然清贫,倒也满足。在山高皇帝远的贺家坳,祥林嫂暂时的过上了“平稳”的“奴隶”生活,然而这勉强能使祥林嫂苟延残喘的情景,亦如一现的昙花,转瞬即逝了。年纪轻轻的贺老六竟死于伤寒病。本来,凭着祥林嫂的勤劳,也还可以支撑残局,然而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阿毛竟然不幸被狼给吃掉了。夫亡子殇,这对祥林嫂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亲人的悲痛,更为悲惨的是,她彻底地失去了她在夫家的财产继承权,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终于被贺家大伯收回房子而赶出了家门!导致祥林嫂被逐的直接原因是贺氏家族浓厚的封建节烈观念,因为祥林嫂嫁过而又死过两个丈夫,已经被人视为尤物祸水。儿子阿毛,作为封建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作为“夫权”的体现者,一旦消失,那么祥林嫂所依附的仅有的一线经济支柱,亦就彻底地崩溃了。我们说祥林嫂没有幸福过吗?有,而且她曾两度过的很幸福,但也正是这两度的幸福是她的整体命运显得更加的悲剧。迫于生计,f般无奈的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做佣人。巨大的精神打击,再加上世人的歧视冷眼,尤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节烈观的吞噬,使得祥林嫂和第一次来鲁镇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再嫁的祥林嫂已逐渐为人们所唾弃不齿了!鲁四老爷嫌弃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年关祝福不让她煮福礼摆香案。闲极无聊的祥林嫂更显得无所适从了。在“善女人”柳妈的“善意”劝导下,祥林嫂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期作为千人踏万人跨的替身,赎了这一身的罪名。然而这一切注定都是徒劳的,因为一生嫁过两个丈夫又死了两个丈夫的祥林嫂,永远也摆脱不了这封建节烈观的桎梏!四婶的“放着吧,祥林嫂”一声断喝,使她的精神防线终于被无情的现实彻底地摧毁了!祥林嫂“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柳妈与祥林嫂是属于同一阶级的人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祥林嫂是被压迫致死的,不能简单的说祥林嫂是被剥削致死的,同一个阶级的人谈何压迫被压迫,剥削被剥削的。在百家讲坛中,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也讲过,鲁迅在写这部分内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写隔阂,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之间存在隔阂,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隔阂,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存在隔阂,最主要的是就连农民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也存在着隔阂,这就是厉害之处,以为自始至终,无产阶级从来没有真正的联合起来,而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早就联合起来,压迫,剥削,无产阶级却艰难的反抗着。正是这种同一个阶级的人之间的互相猜忌,互相施压,是祥林嫂的内心更加恐惧与慌张。柳妈给她讲一些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故事,让祥林嫂的内心充满了谴责与折磨。村子里一起洗衣,一起做饭的人们爱听祥林嫂的悲剧故事,每天作为一种乐子来看待,听得多了,也便厌倦了,先是仙林嫂的儿子,后来又是二次婚姻的伤疤,这些人总是拿别人的悲剧人生作为自己赏玩的材料,可笑可悲。但是这也正是鲁迅小的时候真真切切体会到的东西,人情冷漠。在故事的最后,“我”作为故事的陈述者出现了,在“我”与祥林嫂之间出现了一段关于魂灵的对话,“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经过“五四”洗礼的知识分子,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想要启蒙人民的知识分子,但是在遇到祥林嫂问出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是,“我”很悚然,无法回答,最后逃跑了。这等于是破灭了一个人最后的一丝希望,如果人没有魂灵,那么没有活下去的信念了。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断裂或许是祥林嫂走向死亡的一个推动力。就好像“我”在祥林嫂站在悬崖边的时候无情地推了一把……
祥林嫂的死不是个人的行为,我们找不出谁是杀害她的凶手,连承担百分之五十责任的凶手也没有,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整体的结果,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酿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她的死是精神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死亡,哪怕她在地主家里吃的白胖了,精神还是死亡了。是当时社会的封建节烈观念让她死在自己的心理压力下,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把祥林嫂由人世推向地狱,由人变为非人,成为封建成时代劳动妇女人生悲剧的缩影。
乌篷船是绍兴的专利,举世无双。难怪,有人说,“到绍兴而不坐乌篷船,枉来绍兴”。绍兴是全国旅游二十强城市之一,素以“千年古城、文化名城、江南水城”享誉海内外,绍兴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而此次以“文化旅游看绍兴”为主题的“2008江南旅游论坛”,可谓是针对绍兴旅游的一次头脑风暴,国内外旅游专家、旅游界资深人士围绕如何细分市场、精选资源、做深旅游产品、开发绍兴名人旅游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闪耀着智慧和创意的火花。
品味经典,感受风情
从近几年的“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到现在的“文化旅游看绍兴”,绍兴旅游正在构筑比较完整和富有活力的特色体系。多年来,绍兴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典范。
绍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长兴先生介绍,从2005年到2007年,绍兴市接待游客人数由1500多万人次增加到2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16亿元增加到18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绍兴旅游业仍然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旅游总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15.8%。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绍兴应该是2500年的建城史,在中国十多个文化古都,只有两个地方是没有经过动迁的,一个是苏州,一个是绍兴。”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如是说。
苏州、绍兴是代表吴越文化的两座典型的江南历史名城。因此,两座城市经常会同时被提到。这两座江南名城,风土人情不同,可以说各有韵味。园林、昆曲、大闸蟹是苏州的,而乌篷船、兰亭序、绍酒、乌毡帽、茴香豆,这些是绍兴旅游的经典元素和绍兴印象的文化符号。
在绍兴旅游局局长杨大明左手边的小桌子上,摆上了他带来的绍兴旅游“经典作品”,并一一介绍。“这是绍兴的乌篷船,也是中国所特有的。许多嘉宾去过意大利威尼斯,知道那里有贡多拉,这是绍兴的贡多拉。第二个是《兰亭序》,1600多年前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在国内外,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很有影响。第三个,就是我肯定要说到的绍兴黄酒,‘醉遍天下名士,成就千秋伟业’,黄酒与绍兴有着千年不解之缘。再一个是绍兴地方很有特色的乌毡帽,冬暖夏凉。”
有酒就会有下酒菜,鲁迅先生“推销”的茴香豆是游客们喜爱的绍兴美食。谈到绍兴人喝酒,杨大明局长说,“绍兴人在许多时候都要喝酒,那是真的。生老病死,从小到大,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喝酒,忧愁的时候也喝酒,这是一个事实”。
许多年前,一位诗人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也成为旅游的意义。旅游就是为了异乡的风情、风光、风俗,那么,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眼里的绍兴又是怎样的?
乐途旅游网副总裁张晓路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于他来说,烟雨绍兴是遥远而具有吸引力的城市。这次来绍兴,又逢连日烟雨蒙蒙,正是这样的烟雨江南、曲水回廊、小桥人家、酒坊飘香,是他脑海中绍兴的风情画卷。
世界旅游组织特聘专家、彼路国际总裁莫里森教授是苏格兰人,他参与世界银行在绍兴的旅游规划项目研究,在绍兴做了一年的研究,已是第二十次来到绍兴。他说,绍兴的文化首先都是基于水,小桥流水基于水,黄酒基于水。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家知道绍兴酒。许多老外并不了解绍兴这个独特的城市,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他们用黄酒主要用来做料酒,而不是直接饮用。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庄志民教授认为,绍兴越文化自成系统,核心是水,跟水相联系的自然就是船和酒,这也是外国人来到绍兴最能感觉到这种独特的水文化。他还认为,除了乌篷船和黄酒,绍兴女性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绍兴水城养育着绍兴女儿,有美女西施、孝女曹娥、侠女秋瑾、情女祝英台、才女唐琬,这些女子性格不一,但实际上有内在共通属性,有似水的柔情,有如水的韧性,水有非常柔韧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绍兴女儿身上,千百年来,流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文新集团驻浙江办事处主任万润龙是绍兴人,他心目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绍兴的水土和绍兴的人。绍兴是名士之乡,历史上名人荟萃,这些名人名士对当代都起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成为绍兴旅游的宝贵财产。许多游客是冲着名人而来的。绍兴近代名人有鲁迅、、、秋瑾等,古代有大禹、勾践、王羲之、陆游等,“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出自绍兴。绍兴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文化旅游不仅仅是观光,更是历史文化的熏陶。
名士之乡,千古风流
沈园,鲁迅故里,祖居……如何在游客脑海中清晰生动地烙上绍兴的文化符号?绍兴文化资源如何整合成富有魅力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嘉宾们对此展开了头脑风暴。
作为旅游营销专家,莫里森教授觉得,尽管绍兴有太多的卖点,但是不要指望把所有的卖点兜售给游客,而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让游客来理解绍兴,比如绍兴的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缓缓划过的画面,这种情景很有美感。他认为绍兴最具特色的城市符号是:“Vintage Shaoxing”。他说:“Vintage一词内涵丰富,作形容词时可译为汉语‘最佳的、最典型的、古色古香的’等等。”
小桥流水、名士之乡、自然风光、艺术表达、美女爱情,这是莫里森教授眼中的绍兴旅游卖点。莫里森教授说,老外根本不知道江南是什么,江南在哪里。绍兴文化旅游资源最典型、最代表的就是水乡,如同东方威尼斯,跟威尼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威尼斯是在海边,但是绍兴之水和绍兴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威尼斯就很接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教授第六次来到绍兴。他认为,绍兴最精彩是文化。绍兴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表现在众多的遗存,而且还表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上,如深入人心的越剧。游客一到绍兴,就能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种特殊的文化或者说这种具有绍兴特色的文化,不用怀疑,肯定能够吸引人。因为人们旅游的追求,就是文化差异。
绍兴名人众多,名人故居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其中,首推鲁迅故里。绍兴有一个阶段曾以“鲁迅故乡、江南水城”为主打品牌来吆喝。莫里森教授却说,外国人知道鲁迅并不多,鲁迅先生在日本知名度比较高,韩国也知道一点,但是在欧美知道的就很少了。
杨大明局长说:“绍兴最有特色的,知名度最高的当属鲁迅。特别是当代的,只要是读过的书人,没有人不知道鲁迅的。但正如莫里森教授所说,鲁迅先生也有他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外国游客。从自然资源来讲,我们当初考虑水城、水乡,这应该是最有特色的,最有影响的。”
万润龙主任则话锋一转,“不一定非要知道鲁迅,我才来找;我到这个地方,我知道了鲁迅,这也是非常好的旅游”。
庄志民教授则认为,市场要细分,资源要精选,要根据特定的市场去精选资源,来面向最有针对的市场群体。鲁迅在中国如雷贯耳,针对欧美市场主推的名人,就不一定是鲁迅。比如,可以推出“风流绍兴”。风流不仅仅是爱情,陆游和唐琬的故事“风流千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越有文化的人越懂风流,绍兴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
在李明德教授看来,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也是值得开发的旅游产品,尤其是表达爱情方式的两首词,更是千古传唱。对于这个经典爱情故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一是突出沈园作为爱情圣地的作用,二是突出爱情的两个主角和他们演绎的真挚感情,三是突出这个爱情名园的环境,杨柳依依,如诗如画,烘托以爱情为主题的人文内容,特别是要提供让现代男女青年能够在这里表达神圣爱情的场所。
发生在绍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家喻户晓,而且走向了世界。绍兴所辖的上虞,则以“英台故里”为品牌,那里有一个祝家庄,有一条玉水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发生地,全国有六个地方争,有一次邮电部发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邮票首发式,六个地方一起发行,都叫首发式。杨大明局长风趣地说,“邮电部不想做老娘舅”。
美女爱情固然可以成为令外国游客喜欢的卖点,那么,悲剧是否有违旅行找乐的初衷?李明德教授说,梁祝的结果是悲剧,过程可不是悲剧,“十八相送”就是喜剧,是非常美好的爱情喜剧,祝英台不断地启发梁山伯,把梁山伯比作呆头鹅。“十八相送”就可以作为主题做很好的旅游纪念品,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张晓路副总裁则认为,在营销层面,就是要通过某种形式、某种媒体在某个时间段进行推销,达到某种效果,而不是具体地说哪个故事哪个人物好,“风流绍兴”可以包装,并且绍兴名人中有相应的代表人物,可以有目的地推。
可能让绍兴旅游界有些烦恼的是,绍兴的名人实在太多了,称绍兴为“名士之乡”,绍兴也曾得到过“名士之都”的美称。杨大明局长说,“其实,名人旅游有两大难题。第一个问题是名人不能包打天下,对于绍兴来说,鲁迅故里品牌做得那么好了,似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应该拿鲁迅作为绍兴旅游的品牌。第二个问题是鲁迅之外,别的名人是否也行?比如,故居、秋瑾故居、徐渭故居,怎样把名人故居包装成有卖点的产品?我个人认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亚于鲁迅,的弟子遍布海外。我希望听听专家们对我们包装营销的高见”。
万润龙主任认为,现在绍兴缺乏的不是对某一个景点的开发和规划,也不是对某一个名人的认定。绍兴要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的综合体。鲁迅、、王羲之等名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为什么鲁迅故里做的那么好?鲁迅故里有一个非常大的目标人群,就是占全国人口1/6的大中小学生。中小学课文中有16篇是鲁迅的作品,几乎是没有的。中国有1个多亿的人在读鲁迅的作品,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大多数作品是写他儿时的生活,这对于青少年来说特别有诱惑力,“跟着课本游绍兴”,正是这样走遍天下。因而,再开发一个代替鲁迅没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现有的名人和其他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做一个整合是必要的。
庄志民教授对于在教育市场拓展,比较看好。针对教育市场定向拓展,将以及绍兴众多的院士、科学家挖掘一下,在细分市场上重点推出,可能也是有益的尝试。
李明德教授认为,鲁迅产品可以继续做,以及所代表的文化不容忽视,这对于绍兴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将随着时代前进的进程,其价值会被更深地挖掘出来。近代史上,基本上是被埋没的人物。时代向前进,大家对他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张晓路副总裁则选择营销王羲之,王羲之在东南亚也有市场,王羲之是山东人,营销是讲谁走在前列的,绍兴可以先入为主。 李明德赞同王羲之可以做大文章,尽管其老家在山东,但是王羲之成为“书圣”是在绍兴,《兰亭序》在绍兴写的,并奠定了其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地位
莫里森先生对于鲁迅、、徐渭、王羲之似乎都没有很大的兴趣。他关注的是怎样让国际游客能够在来之前知道绍兴,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因特网和旅游指南书来了解一个城市。
莫里森先生手头有一本全美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旅游指南书,遗憾的是里面没有提到绍兴。另一本相当畅销的书里没有关于绍兴的专门章节,但是提到了绍兴靠近杭州,产黄酒,还有一张图片说明绍兴是非常美丽的水乡。
绍兴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不高,杨大明局长并没有感到意外。他说,“绍兴作为地级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即使西方国家的一些发达城市,就比如说美国,我们中国人能够说出的美国城市也是有限的。因此,正如莫里森教授所说,绍兴旅游向外国游客宣传的第一个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建立绍兴旅游的外文网站。今天下午绍兴旅游英文网站开通,日文和韩文网站也将在年底开通,明年还将计划再做几个主要语种的网站,这些网站的建设,将有利于扩大绍兴旅游在国际的知名度”。
越剧是绍兴文化旅游的又一大资源,在论坛现场,两位演员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越剧经典片断。绍兴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嵊州正在规划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嘉宾们认为,越剧是草根性强、受众面广的剧种,是江南旅游市场中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元素,是绍兴的宝贵财富,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适应外国游客的口味,可以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包装成东方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同时,让越剧真正融入绍兴人民的生活中,使包括越剧在内的绍兴风情,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比如观看一段越剧可以作为旅游的重要项目,就象听不懂歌剧也要去悉尼歌剧院一样,这也有利于越剧更好地传承下去,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这离不开市场策划和营销。
鲜活水乡,醉意江南
深厚的文化积淀,岁月的沧桑变迁,绍兴这座活着的江南水乡城市浓缩了千年记忆。水乡、古城,这是绍兴旅游的两大卖点,是独一无二,这和江南水乡古镇是不一样的。最具特色的就是绍兴的乌篷船,外国人称之为东方贡多拉。
莫里森先生认为,乌篷船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让游客来参与体验,兴致勃勃地玩东方贡多拉(乌篷船)。体验绍兴的乌篷船,就能够更直接地感觉活着的古老文化。
万润龙主任前几天收到一位退休教授的来信,老教授建议绍兴的乌篷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举行大学生乌篷船比赛。老教授征求过英国大学生的意见,他们对这个形式非常有兴趣。因此,乌篷船可以考虑作为国际旅游项目来开发。
(师课件出示一段自我介绍的文字:徐俊,字沐修,号栖心斋主,别号横舟子。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
(师动情诵读《我想》片段:“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在课堂里,我看见了30朵云彩,30朵云彩,每一朵都有神奇的想法:这朵云彩用眼睛看着我,他
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只蝴蝶飞啊飞。
师:变成一只蝴蝶在课堂里飞啊飞,可是你的心不能飞到教室外面。这朵云彩他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棵大树,在阳光下成长。
师:好的,一棵大树。蓝天是我的课堂,这朵白云在想——
生:我想变成一株小草。
师:变成一株小草,但是你不能无声无息。
师:知道我刚才朗诵的这一段诗是哪篇课文里的吗?
生:《我想》。
师:课文当中是这样写的。(出示课件《儿童诗两首·我想》)我们唱和一下,一唱一和,我一唱,你们一和,很有味道的。
(师生唱和: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
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
憧憬。)
师:真好,我真的非常喜欢你们,你们帅呆了。童年是最美好的,就像冰心先生在诗中写道——谁来读?(大屏幕出示)
生:童年呵!(师指出“呵”读
na)
生:是梦中的真。
师:我的童年,已经是过去的一场梦,但那梦却是真实的,想起来令人心醉,是梦中的真。
师:你们的童年呢?
生:是真中的梦。
师:你们现在就是美好的童年时代,美好得像梦一样。
师:一起读。
(生齐读)
【点评: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之前,课堂便有了浓浓的味道。首先,课件首页是徐老师的简介加照片,以三味书屋为背景,中装折扇的徐老师潇洒儒雅,边上注着一行小字:“徐俊,字沐修,号栖心斋主,别号横舟子,一个爱写诗爱读诗爱孩子的小学语文教师。”其次,学习资料里给我们提供了两份教案,这两份教案的呈现,徐老师一定做过很多次思考,5次,10次,甚至更多,在许许多多的思考中,他最后择取了这两份呈现在我们面前,努力、严谨、上下求索的精神令人感动。再次,课前有几分钟的诗话酬唱,美的嗓音、美的诗歌、美的互动,特别是孩子们的朗诵,给人梦一样的感觉。】
一、破题开篇
师: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一起来读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关于童年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师:“少年闰土”这四个字有两种读法。第一种,强调“少年”,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重读“少年”,中间停顿。)
师:是少年闰土,不是中年闰土,也不是老年闰土。
生:少年闰土。
师:中间不要停顿开来。
生:少年闰土。
师:很好!再请两位孩子来读读。(生读题)还有一种读法,强调“闰土”这个人,该怎么读?
生:少年闰土。(重读“闰土”)
师:很好,少年闰土,不是少年迅哥儿。
生:少年闰土。
师:好的,不要咬牙切齿的,再读一遍。
生:少年闰土。
师:好。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故乡》。认识鲁迅吗?刚才课前你们看到的照片就是老师在鲁迅小时候读书的三味书屋前拍的。少年闰土是小说当中的人物。文章写的就是小说当中“我”的儿时小伙伴闰土。
(师板书:“我”“儿时伙伴”“闰土”)
师:小说的后面还写到成年以后的闰土。那么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该用哪种读法?
生:第一种。
师:对,强调少年时候的闰土,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少年闰土”)但是你们看,老师为什么给这个“我”加上双引号,知道为什么吗?
生:知道。“我”不是我,“我”指闰土。
师:对吗?想一想,请坐。
生:“我”不是我,而是指鲁迅。
师:是指鲁迅吗?这个“我”,不是指作者,是小说当中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有很多鲁迅小时候的影子。因为它是自传体小说,但是这个“我”不代表作者,也就不等于鲁迅。
师:时间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我”回忆起少年时的这个伙伴时,脑海里有一个非常非常深刻的画面。(舒缓幽静的音乐起,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并范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从作者回忆的这个画面当中,你感受到作者回想起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我觉得作者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
师:是一种思念、向往的感情。赶紧打开课文纸,找找这段话,静静地去读这段文字,把你的感觉批注在边上。(生默读,写批注。)这里面有思念、向往的感情,还有什么感情?
生:我觉得应该还有留恋的感情。
师:对。对逝去的童年伙伴留恋的感情。还有吗?还有怎样的感情?
生:还有一种怀念的感情。
师:是的。一种怀念的感情。写下来,写在课文纸旁空白处,做好批注。(生批注,师电脑批注。)再读到这幅画面时,这是一种让人思念的、渐渐远去的怀念。深蓝的天空中——(音乐起,指名读。)
(生动情接读)
师:是的,在记忆中,这个儿时的伙伴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多么令人怀念的一段往事。来,你读—— (生动情地读)
师:是啊,这个美好的夜晚,有一轮金黄的圆月,还有那猹,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回忆。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点评:起——定调、立意。徐老师让孩子们在课题的两种读法选择中明白,要强调“少年”闰土;让学生在了解文章主人公的时候思考文本介绍“我”为什么加引号,因为这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鲁迅。这篇文章虽然经典,但毕竟和学生之间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距离。如何用文本的魅力化解这种距离感呢?徐老师选择了用“读”立意。他用课件出示画面,配乐中唯美地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基调。徐老师用那份追忆、那份怀念,把学生的心与文章与课堂融合了,课文的立意也有了,一个学生一下就回答出了“思念、向往”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认识闰土
师:这少年便是闰土。(切换课件,出示画面)
2.浏览课文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忆起闰土的时候,你觉得留在“我”记忆中最有趣的是些什么事呢?不着急说,再浏览一下课文,把这些事情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师巡回关注。)
师:提示一下,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标题把一件一件的事情标注在旁边。
师:好,来看一看,在作者的记忆当中,有哪些特别有趣的事儿?一个人就讲一件事。
生:“我”看到他在抓鸟。
师:他在抓鸟。没错,抓鸟这事儿没错,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一个概括性强,而且又比较有意思一点的。
(生:思考)
师:你们想,在哪儿抓鸟?
生:他在沙地上抓鸟。
师:在沙地上。这沙地跟平时的沙地不一样,这儿是——文章中是怎么说的?
生:雪后的沙地。
师:对了,雪后的沙地。怎么抓鸟?
生:用竹匾。
师:课文中有一个字——罩。来,你来写一下。
(生板书“雪地缚鸟”)
师:他写的不一样。来,读一读——
生:雪地缚鸟。
师:雪地缚鸟。“缚”这个字很难写,他能写出来,非常棒。再看看课文,缚住什么?
生:棒子。
师:对了。你把那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我远远地将……
师:用绳子缚的是棒子,不是鸟。文中用哪个动词说的?
生:罩。
师:用“罩”字。这个“罩”字很有意思,你看,(板书“罩”)上面就是一个器皿,是一个罩子,下面一个“卓”。
师:“雪地罩鸟”是一件事。还有吗?
生:海边捡贝壳。
师:海边捡贝壳。刚才用了四个字概括。你能不能也用四
个字?
生:可以,“海边拾贝”。
师:写上去。
(生板书)
师:(在文档中插入批注)他刚才说“海边捡贝壳”,用的动
词是——
生:捡。
师:我以为他接下来要说“海边捡贝”了。为什么说“海边拾贝”比“海边捡贝”要好?
生:读起来顺口。
师:同样的意思,我们用字的时候有讲究,选择读起来更顺口的。这就是咱们中国语言的特点,注意音韵。你觉得“海边拾贝”这件事哪里有趣?
生:我觉得拾贝壳有趣。
师:拾到哪些贝壳了?
生: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师:见过吗?
生:没有。
师:最为有趣的是——
生:鬼见怕。
师:肯定是长得——
生:很恐怖,很丑。
师:还有什么事儿?接着来。
生:夜里刺獾(ɡuàn)。
师:那个字读獾(huān)。是夜里刺獾吗?可不可以表示得更准确一点?自己再想一想。
生:夜里刺猹。
生:瓜地刺猹。
师:写到黑板上去。
师:为什么我会选她这个答案呢?
生:因为她把面积缩小了,把范围缩小了。
师:主要是地点,在干什么,讲得很清楚。
师:还有一件什么事儿?
生:吃西瓜。
师:吃西瓜这事其实跟哪件事是一起的?
生:瓜地刺猹。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生:海边瞧院。
师:海边瞧院是什么意思?
生:课文中说“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这个是不是闰土讲的
事儿?
生:不是。
师:但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闰土讲的还有什么事儿?
生:潮汛来的时候有许多跳鱼儿。
师:简洁地说。
生:海边瞧鱼。
师:“瞧”比较难写,用一个简单一点的字叫——
生:观。
师:可以写“海边观鱼”。这个鱼和别的鱼还真不一样,是什么鱼?
生:跳鱼儿。
师:对了,是会跳的鱼。“我”觉得这种鱼特别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有两个字特别有意思,“潮汛”这两个字,发现什么特点了吗?
生:都是三点水。
师:知道为什么吗?潮就是汛,汛就是潮。潮分潮涨、潮落,潮涨在前,潮落在后。就像“朝夕”一样,朝是早晨,夕是傍晚。潮涨的时候叫——
生:潮。
师:潮落的时候叫——
生:汐。
师:你看,汉字多有意思。
【点评:承——演奏、合作。在整体感知部分,徐老师用一个问题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指导批注,渗透学法,归纳课文”的环节——当“我”回忆儿时记忆中的闰土时,还有哪些稀奇的事呢?这样的设计,不仅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借助师生合作指导了批注阅读的实践,将学法渗透其中。这正是汪潮教授点评时所说的“环节上的大气是教学的大智慧”。课堂上,关于“潮汛”,“瓜地刺猹”与“夜里刺猹”,“拾贝”与“捡贝”,“罩”与“缚”的区别等,让学生亲历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四、披文入情
1.发现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看一看,理解了“我”回忆的这四件事,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我有个问题。这些事都是闰土小时候发生的事,而不是“我”的事,这只不过是在闰土的讲述中,在“我”的梦想中实现的。
师:都是闰土给“我”讲的事儿。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文章当中,给“我”印象最深最有趣的是事儿。可是先看题目,文章应该是写什么的?
生:闰土。
师:写人的。是不是出问题了?文不对题。鲁迅这个大作家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再来想一想,对于“我”来说,在见到闰土之前,“我”看到过这些事儿吗?经历过吗?这些事儿对“我”来说都是怎样的事儿?
生:新鲜事。
师: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事。(板书:新鲜事)都是怎样的事儿?还有一个词,都是——
生:稀奇的事儿。
师:(板书:希奇事)这个“希奇”的“希”,我们平时是怎么
写的?
生:有个禾字旁。
师:这里没有,因为鲁迅生活的时期是近代时期,用的是近代白话文,我们现在用的是“稀少、稀有”的“稀”,这个修改是有道理的。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写到事情上去了?答案就在这地方,自己快速浏览,看看人跟事之间
到底有什么联系,这当中有一
句话。
(师课件出示文本: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生:应该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这位儿时的伙伴带给“我”的只有这四件事吗?——无穷无尽。你从这儿发现了什么?写人的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儿呢?
生:借事抒情。
师:抒发的是对闰土的思念。你看这些事儿都是在谁的心里?
生:闰土。
师:闰土的心里不仅有这四件新鲜事儿、稀奇事儿,还有——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儿。
师:对,闰土心里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板书:无穷无尽)让我们近距离认识一下闰土。(课件出示插图:闰土和“我”)哪个是闰土?哪个是“我”?为什么?
生:戴银圈的是闰土。
师:对了,课文里说闰土脖子上戴着——
生:银圈。
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认出闰土?
生:脸黑黑的那个就是少年闰土。
师:用课文里的话说,是怎样的脸?
生:紫色的圆脸。
师:还有呢?
生:那个正在比划着什么的少年。
师:为什么?
生:因为闰土在告诉主人公一些新鲜事儿。
师:嗯,讲得非常带劲儿。很好。戴着红帽子的就是“我”,正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出来,闰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2.练说故事
师:这四件事中,哪一个故事是最吸引人的?
生:瓜地刺猹。
师:那么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先把文中写这个故事的句子找到,然后说给同桌听。等一下我们试试谁讲得好,开始吧。
(生找句子,自由练说。)
3.交流故事
师:谁来试一试,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生动?(指名交流)
生:月亮地下……
师:讲得真好(掌声),不仅讲得好,他讲得跟书上的文字不一样。发现了吗?有哪些不一样?
生:把我和闰土对话的提示语省去了。
师:这不是故事内容。省去了,真好。再请一个同学来讲。
生:(屏幕出现改写后的文本)“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月亮地下……”
师:讲得好。但注意一个字。(板书“奔”)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bēn。
师:奔跑、狂奔。但是在这里读bèn,表示向一个方向跑去。
师:再注意看这段话,这段话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每个句子都很短。
师: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这么简短?
(生答)
师:自己再读读看,读着读着就有感觉了。
(生自读)
师:发现了没有,为什么句子都这么简短?
生:因为这一切都过得很快,还非常吸引人。
师:因为吸引人,会给人一种紧迫感。句子如果拖沓,那么长,有没有紧迫感?
生:没有。
师:你来读一读。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
师:来,一起讲讲这个故事,紧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