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时间:2023-05-30 09:1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第1篇

2012年7月《致青春》结束前期拍摄。

2013年4月26日,《致青春》全国公映。

致青春,始于春,映于春。

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公映,两年多的时间里,赵薇推掉了很多事,她说:“这两年我投入了从影以来前所未有的精力和能力来做这个电影。这个过程中我没做其他的事情,就是为这部片子做做做……”

我们都在青春里笑过痛过,青春的意义在于走过之后的自省。“自省让我们懂得节制和感恩。”赵薇说。

我拍的不是我的青春是我们的青春

【电影】不爱小清新 偏好重口味

BQ:电影中为什么把原小说里的故事背景提前至上世纪 90年代,是因为这段青春时光恰是自己经历过的吗?

ZH: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证明我自己多有深度,或者是拿我自己的一些故事来纪念我个人的青春,这绝不是我拍这个电影的初衷。这个片子献给所有经历过青春,渴望青春的人。我觉得这是我在拍我们的青春史,对于青春题材,是不同年代人共同拥有的一种情感基础,这部电影是唤起大家对青春一次非常虔诚的致敬。

戏里人物的青春史,确实我自己也走过,这是一个丰富而有能量的过程。我本身不喜欢那种软绵绵小清新感觉的电影,所以开拍之初,我就跟主创们说千万不能走这个路线,这是我比较抗拒的一种风格。

原小说并没有那么大的时间跨度,但我觉得没有这种跨度就没有时代感,青春也就不会有那么深的烙印。当然我也不是拍一个大时代,而是用时代变迁凸显爱情。我更喜欢通过不同的情感来反映时代的面貌,这也是李樯作为编剧非常独特的能力。

BQ:想把辛夷坞的小说拍成电影,最初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ZH:是真情实感吧。但真正变成我自己想要拍的青春,我又觉得仅是这本小说满足不了我,所以我特别请了李樯老师来,他是专门写文艺片的著名编剧,他的风格和小说的气息算是一个混搭。

这是一个畅销小说,尤其在一些年轻人中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需要给它注入一些新的能量,至少符合我想要的东西。而李樯编剧的每一部电影都有非常强大的内在力量和厚重思考,如果能跟这种畅销小说结合会有一种特别好的化学反应,有小清新也有重口味。我不想拍一个单纯的青春爱情故事,片名叫《致我们终将去的青春》,所以“逝去 ”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承载了岁月的变迁。

BQ:从电影筹备、拍摄到后期,这三个阶段,哪个阶段对你的挑战更大?

ZH:一样大。拍电影给我感觉就像长跑一样,哪个环节掉链子了都不行。我周围有非常多的好朋友支持我,除了关锦鹏和李樯,许鞍华也看了我的粗剪,叮嘱我说:“你一定要当心后期!后期可以给电影加分也可能给你的电影减分,千万不要觉得片子拍完了就大意了。”他们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导演,给我的建议就是一部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做一块手表的流程一样,有无数的链条和螺丝在里面,哪一个地方有个小卡壳,这块表都没办法转动。

BQ:在做这个电影的两年时间里,你推掉了很多事,心甘情愿吗?

ZH:对,因为我不擅长同时做好几件事,而且这又是我第一次做导演,我也没有那个自信和经验这边导着戏那边还做着各种活动。

BQ:我们都知道这是你导演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如果没有这个毕业作品,你还会拍这部电影么?

ZH:我可能会不太好意思拍。(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是,我是给自己找一个台阶嘛。就是给自己制造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做一件内心有点想法的事情。

BQ:我看预告片中你也有过抓狂的时候,那时有一刹那想要放弃吗?

ZH:当然没有,因为这是非常过瘾的、让我热血沸腾的一件事情,很好玩儿。

BQ:拍摄现场的赵导是什么样子?

ZH:每天都是蓬头垢面,穿得衣冠不整、乱七八糟。但是真的很奇怪,我挺喜欢那段注意力不放在穿衣打扮的日子。

BQ:演员有时是票房的保证,这一点你应该体会比较深。但这部戏里的女演员几乎都是新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ZH:我特别高兴这次用了一些新人,新人都特别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也不会有任何档期方面的问题,就勤勤恳恳地演戏。我在想,我要是当初一失手请了个女明星来演,说不定我们吵翻了都有可能(笑)。

另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跟我选的演员比较契合,突出一个“真”,新人没有表演技巧多是调动真情实感,而经验丰富的演员往往容易“演”,可能就不对了。

BQ:最近一直在听王菲演唱的主题曲,很好听,动员她来唱难度大吗?

ZH:一点都不难,根本不需要动员,她早就答应我唱主题歌了,但是之前不能公布。她唱得特别认真,认真得吓我一跳。她用了很多心思在里面,这其实是一首非常平静的歌,但我听到了她一些非常细微的处理,很有感染力。

【青春】青春像呼啸而过的列车,错过的风景就不会再遇到

BQ:你拍摄的“致青春 ”也引领一股青

春热,你怎么诠释青春?ZH:呵呵,我每次说的都不一样。现在,我觉得青春就像一列呼啸而过的列车,错过的风景就不会再遇到了。之前我也说过青春就像一场梦,不醒就不走。既然我的青春非常不简单,所以,我没有办法把青春拍成简单的东西。

BQ:从一夜成名,到后来掌声和争议并存,你的青春不可复制。如果青春可以重新来过,你还愿意走这样的轨迹吗?

ZH:我对我的青春还是认可的,一个人如果永远都在顺利和掌声中,那也不太正常。李樯说青春是人生最肆无忌惮的一场盛宴,我觉得我也肆无忌惮了,我对命运还是非常能接受的。当然我也有某个时刻不喜欢镜子里的自己,但是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一切都会变好的。每个人的青春都不同,对于我来说无怨无悔就行了。

BQ:成长路上挫折和名利哪个对你更有激励性?

ZH:挫折更有激励性吧,挫折让我思考,我喜欢活得有点挑战性。对于命运来说,它不管给予你什么,你都要去面对和接受,当然我们要往积极的方面去想。我内心自由,但又不太喜欢孤独,会尽量掌控自己的情绪。我发现安静是最有力量的,静比动的力量大。

BQ:有没有想过某一段青春时光再重新过一次?

ZH:也许再老一点儿的时候会想要再走一遍,但现在没有特别想要重新过一遍哪段时光。走过青春以后,确实会失掉很多最初的感觉,柔软敏感的内心会变得坚硬麻木。我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还能找到一些最初的那份柔软。

我也不希望回到过去,现在比较好。曾被人问如果给十五年后的自己写封信会写什么?虽然不知道那时的自己在做什么,但很想告诉自己:“所谓的荆棘只是在你的眼里,绝对不会在你的心里,好好地走吧,你可以的!”

BQ:从 2000年毕业到现在 13年过去了,你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还是转瞬即逝?

ZH:不慢也不快。我至今还对上学那条路的样子印象深刻,路上有井水、水桶,还有个篮球制成的打井水的工具。

BQ:妻子和母亲这两种角色对你的工作有直接的帮助吗?

ZH:都是丰富了我的人生吧,让我不会觉得那么寂寞。我有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不去跟别人攀比、计较,更在意自我的满足,这些让我的内心更有力量了。做了妈妈,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和生活都安定不少。

BQ: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角色?

ZH:哪边更需要我,我就更在意哪一边。角色的多元化让我不断学到了两个字 ――生活。生活包罗万象,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第2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请您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1青春的世界是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小鸟飞的欢愉,便是初恋的美好。天空晦暗,阴云密布,小鸟劳累惆怅,便是恋爱的矛盾。天空阴黑,雷雨加交,小鸟无奈掉落,便是失恋的苦果。天空转晴,小鸟站在树上,仰望彩虹,便是婚姻的殿堂。

——题记

最近《致青春》这部电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来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已超过六亿,以惊人的成绩跃居内地电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卖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但是却能勾起人们尘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记忆。

春风吹拂,流年往复,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带着梦想着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却又无法抑制的怀念过去,或许我们真的太过平庸,经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依靠回忆度日,喜欢将青春那些泛黄了的书页拿出来重新翻读,待到悲怆的秋风吹散时光的诺言,才猛然发现,原来美好的梦不等于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后,说实话我很喜欢。不过要问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微,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高考的志愿,千里追寻青梅竹马的林浩,一份真情让我感动。奈何命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这样一个巧合众多的校园里,偏偏上演了这样一场人情冷暖的时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做过郑微,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亦或许,真的在爱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终他还是被陈孝正无情的抛弃了,一场彻骨的爱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无果的结局。有人说陈孝正太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陈孝正自始至终都做的很对,他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给郑微幸福,继续走下去可能结局也会出现悲剧,这时候我认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一份真挚的爱情应该是不俱生活的苦难,即使面对贫穷生活的困扰也会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吗,其实我不得不承贫困中的相依的确可以诠释爱情的真谛。但是:

贫穷虽然可以提供我们前行的动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挡我们婚姻的脚步,它会使我们忘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带着一份不忍与伤心彻彻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贫穷是婚姻的坟墓。

男人就好比一颗参天大树,爱情是绿叶,事业是红花,如果一棵树上一朵花没有,那即使长满了绿叶也是朽树一株。

“爱情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又有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当听到林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一阵悸动,爱情真的是条河,青春的我们都被它所淹没,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恒,游上岸的成为了

我相信年少的我们都有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可以忘记时间,忘记地域,只为那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以为可以天长地久,让心灵栖居爱情的海洋,可是没想到到了青春这场戏份的结尾,却还是在与现实的赌博中输掉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爱情不但是条河,同时还是辆车,阮莞上错了车,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老张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车,最后却坐过了站。郑微和陈孝正上了同一辆车,林静和施洁上了同一辆车,最后林静和郑微在同一个站点下了车。我们很难说清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只知道我们顶着青春的头衔,做什么都不能算错。

懵懂的青春,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远景的楼阁,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灯,走过青春的档口,我们又要将这一切全部交还给岁月,只留下苍白的记忆与腐朽的伤痕。

那天做在寝室里,闲着无聊,打开了播放器看完了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现在想想,其实这部电影拍摄的还算比较成功,最起码它让我们回归了那个青涩的年代。

看完致青春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第二青春的爱情就像是纸飞机,开始总会飞的很高,但是却总有落地的那一天。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 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 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 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 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 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 但是我必须适应。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3家里面书柜躺着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安静得乖巧,就像那一段绵长的岁月一般。

不是不想要去翻开,只是害怕那一段岁月太过伤人,尽管是虚设的,却依然会让人心痛,因为它和我们有一段相同的岁月——青春。那两个张扬而明媚的字眼下隐藏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暗伤,我们一直以为很小心翼翼,却终究逃不过被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结局,就像曾经一往无前的玉面小飞龙,也终究会有妥协的一天,不是懦弱,也不是逃避,只是,我们都赢不过青春。

一直都很喜欢辛夷坞的书,就好像《原来》悲怆得让人心疼,却还是忍不住一看再看,还真是自虐的很。《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将书买回来了,可是却还是不敢翻开,只是看了开头和结局,自以为是的以为,那样就可以认为一切都是好的,就连郑薇和林静的结局,尽管中间隔了一个陈孝正隔了一段七年的漫长时光,但是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彼此的唯一。

并不是忽然想起这本书来的,只是26号的时候,《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版正式上映,势头猛烈得让我不容忽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票去看。

时长两个多小时,却仿佛一晃而过,就好像郑薇的青春一般,回过神来的时候,真真是物是人非了。

从来都坚信着一句话:影视不如书。而我也一直坚信着。我不知道如果辛夷坞看到这样的结果,会有如何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忠实读者,真的有些失望,可以理解,却不能原谅。我知道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不能将四十多万字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表达下来,仓促间也让人带着迷茫,到底,陈孝正是怎么喜欢上玉面小飞龙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偏爱林静的,或许他很狭隘,将自己困在一件事情里面而伤害了无辜的郑薇,可是他却唯一一个爱郑薇爱得那么纯粹而不自知的人。或许郑薇唯一爱过的只有陈孝正,可是这不重要,因为爱过,她才知道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当电影的结局停留在陈孝正到底会不会和郑薇复合的悬念里是,心里却莫名地有些疼痛了,那样自私的一个人,却得到了那么好的结局。当然,在电影里面他并不自私,只是在前途和爱人面前理智地选择一回而已,可是书里不一样,为了功名,他可以伤害郑薇,甚至明明白白地要她当小三。

可是,电影却将陈孝正板正了,再也不是那个自私的陈孝正了,而郑薇的爱,也显得没有那么果断和动人了,毕竟,那样看来,两个人都有错。

到底是忍受不了,将那样的一个好的结局给了他们,就好像,那个明媚皓齿的玉面小飞龙,再也不见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4好久没有看书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坞说:青春是不后悔,是允许犯错的。青春是回忆,会苦涩,但之后一定会追忆青春。

书中自誉为“玉面小飞龙”郑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欢呼雀跃就让我们陪着她从17岁走到27岁,仿佛一夜暖灯就晃过了十年青春。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原来青春如此短暂,青春终将会失去,但失去的同时也丢了爱情。

有些东西终究会腐朽,等到曲终人散是才发现爱的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苦。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话》,那场7年之约,还有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沅沅,统统都将被埋葬在青春记忆里。

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会像书中的女主角那样执着,始终与开启感情宅门的那个男人纠结一生。现实没有约束和限制。于是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陈孝正,每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薇只有在长大后才明白林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

的代价就是要是去一些东西青春,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出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没关系,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都是我们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傻气会心一笑。

幸夷坞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如此接近现实的青春结尾:郑薇在沅沅的汶前说,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本书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罗凋谢就不在开,唯有珍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5看完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到底由谁来主宰?爱情是什么?爱情要如何守候?

郑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爱,便彻彻底底,若不爱,就毫不勉强。——只爱自己爱的人。爱恨都是我刻骨铭心的。即使最后挣脱了,淡然了,也不过是选择了听自己的心跳声。

陈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自私决定。这到底是自尊还是自私?“不要让自己爱的人跟自己饱受贫贱”,这或许是很好的自辩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己为自己找的一个良心理由罢了。“再成功也罢,那是我牺牲了做人的失败换来的。”他永远都只能追悔与怀念他曾经的青春,因为他的一厘不差已错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满了爱与恨更有伤。即使自欺欺人地把爱情埋葬了,只要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便又会不顾一切地为爱而活而死。这是在爱情面前懦弱地低了头的赵世勇,永远也做不到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资格谈爱情,谈青春,谈人生的,因为他的爱太肤浅,太懦弱了。

就像无解方程式一样,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无意义的。在爱情的抉择上,没有理性与感性,没有是非之辩。我们既不能高赞为爱情而疯狂的郑薇、阮莞、施洁……也不能指责为前程背弃爱情的陈孝正或为金钱拒接爱情的李维娟……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负责的。

生命也许会因为爱情的中途绝望,而绝望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因为没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能让人成长的了。正如林静给郑薇的是爱情的启蒙,而给郑薇真正的爱情启蒙的是陈孝正,但最终是他们的爱情让郑薇真正成长了起来一样。

“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谁陪你到最后。”是的,陪郑薇走到最后既不是林静,也不是陈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后的不是赵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满天星”……

那么我们的青春绝不是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只是那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还有那些伴我们走过青春的风风雨雨的友情。

正处于青春美好时光的我们,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不是因为外貌和家境,只是单纯的爱恋。但考验总是那些未来无知的许多因素,于是让我们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爱一回了,不想为青春疯狂一回了。

第3篇

——题记

低吟一缕清风,静守安然,浅谈一曲弦音,迫逝流年;陌上寒烟,阐解青春各种深意。光阴流转,岁月渗透忧伤,曾经的那人、那事、那段过往,千年轮回,随着云烟仓者。满月风华,也许是一曲流觞,祭奠青春年华,或走,或停,或遥望。

戏里戏外,浅谈流年过往

时光安然,一弯浅笑,笑醉多少柔情;一抹清愁,送走青春多少过往!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屏幕上闪过点点滴滴,把我们的青春演绎得淋漓尽致,叩问了我们年轻不安的心。在青春面前,我们浅笑浅愁,无地自容,片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直到内心深处。

心灵的慰藉,人生路途中莫名的思念,青春让我们赤手可得。同事,又让我们伤透脑筋。戏里戏外,借着镜头,我们且吟唱且回首。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不完美的。

义无返顾的青春

流逝的时光,翻转的年轮,义无返顾的青春。

可能有些岁月,需要我们慢慢等待;可能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只入脑海。每当生后的年轮碾过记忆,留下岁月的吻痕时,才知道,青春淘走了昔日友人的欢笑和同度风雨的艰辛,留下的仅仅是自己的支离破碎的影子,孤独的灵魂和痛彻心悲的回忆。

我们的青春终将老去,有很多时光,我们不能言语。是什么让我们在每个夜晚彻夜孤枕难眠?是什么让我们在孤独的时光里默默地感伤人生?是什么让我们在举手投足间倾诉出所有的思念?也许是风里飘过的青春,来得突然,走的也仓促。

低首抚琴,浅谈一曲青春的歌;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就这样铺垫流年,无言,不见,不回首!

岁月如痕,再回首恍然如梦

岁月无痕,再回首悠然如梦。榕树下,埋葬着曾经的回忆;河面上,泛起一丝思念的涟漪;晚风中,我把回忆收进梦里。

前世不言,眷恋今生,红尘过往,万千纠结,青春盼回首,胜过柔情凉苦。青春路苦,执一念,踩碎伤感,或祭奠曾经离别的无言伤感,或庆祝至今延续不变的过往。

此文,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第4篇

青春的世界是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小鸟飞的欢愉,便是初恋的美好。天空晦暗,阴云密布,小鸟劳累惆怅,便是恋爱的矛盾。天空阴黑,雷雨加交,小鸟无奈掉落,便是失恋的苦果。天空转晴,小鸟站在树上,仰望彩虹,便是婚姻的殿堂。

——题记

《致青春》这部电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来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超过六亿,以惊人的成绩跃居内地电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卖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但是却能勾起人们尘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记忆

春风吹拂,流年往复,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带着梦想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却又无法抑制的怀念过去,或许我们真的太过平庸,经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依靠回忆度日,喜欢将青春那些泛黄了的书页拿出来重新翻读,待到悲怆的秋风吹散时光的诺言,才猛然发现,原来美好的梦不等于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后,说实话我很喜欢。不过要问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微,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高考的志愿,千里追寻青梅竹马的林浩,一份真情让我感动。奈何命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这样一个巧合众多的校园里,偏偏上演了这样一场人情冷暖的时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做过郑微,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亦或许,真的在爱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终他还是被陈孝正无情的抛弃了,一场彻骨的爱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无果的结局。有人说陈孝正太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陈孝正自始至终都做的很对,他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给郑微幸福,继续走下去可能结局也会出现悲剧,这时候我认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一份真挚的爱情应该是不俱生活的苦难,即使面对贫穷生活的困扰也会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吗,其实我不得不承任贫困中的相依的确可以诠释爱情的真谛。但是:贫穷虽然可以提供我们前行的动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挡我们婚姻的脚步,它会使我们忘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带着一份不忍与伤心彻彻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贫穷是婚姻的坟墓。

男人就好比一颗参天大树,爱情是绿叶,事业是红花,如果一棵树上一朵花没有,那即使长满了绿叶也是朽树一株。

“爱情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又有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当听到林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一阵悸动,爱情真的是条河,青春的我们都被它所淹没,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恒,游上岸的成为了楷模

我相信年少的我们都有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可以忘记时间,忘记地域,只为那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以为可以天长地久,让心灵栖居爱情的海洋,可是没想到到了青春这场戏份的结尾,却还是在与现实的赌博中输掉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爱情不但是条河,同时还是辆车,阮莞上错了车,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老张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车,最后却坐过了站。郑微和陈孝正上了同一辆车,林静和施洁上了同一辆车,最后林静和郑微在同一个站点下了车。我们很难说清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只知道我们顶着青春的头衔,做什么都不能算错。

懵懂的青春,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远景的楼阁,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灯,走过青春的档口,我们又要将这一切全部交还给岁月,只留下苍白的记忆与腐朽的伤痕。

第5篇

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十八岁的女孩就像是五线谱,谱出生活的酸甜苦辣;谱出生活的巧妙绝伦;谱出了她们自己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充满着春天的柔情与夏天的豪情。十八岁的天空,是花朵和阳光的一串串组合排列。十八岁的天空,是欢声和笑语的天空。

在这个梦一般美好的年华,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不怕困难的,应该有一种就像刚出生的牛黩不怕虎一样的精神。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有的如同烈火,永远照耀别人。有的却像荧光,甚至也照不亮自己!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一个人在战斗中站的位置。青春不仅仅是月亮、林荫、交谊舞,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个高等动物。假如你能让青春放逐出自己的思维,让它驰骋在大自然纷繁的境地,回旋在物质的深层结构,奔波在宇宙无限的区域,那么你会为之迷恋,为之振奋,为之倾注出自已的全部热血。

当你看到那些成功的伟人时,你可否知道他们的成功正是用这如金子般美好的青春换来的。青春并不像一袭新衣,好像我们仔细少穿一点就可以保持簇新似的。

青春,当我们有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每天穿用它,而它则很快就会消逝。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在明天驰骋风云,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充实虚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现在,才能造就明天的辉煌!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时间好比一个万花筒,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百相。时间好比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我们分辩出真善美和假丑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世的沧桑。时间如同一口百宝箱,它将让我们尽情领略生活的幸福。

时间可以摧毁世界上的一切,可以把最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人类的偶像和权威化成灰烬,可以把英雄的利剑化作孩子的,可以把布满大森林的山脉变成布满珊瑚丛的无边的海洋。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可以给猿人居住的洞穴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楼,可以给曾是残破的荒村变成繁华的城市,也可以使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自己的心中展开一个智慧的大星空。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初二:薛玉荣

第6篇

[关键词]青春;青春电影;票房;时代文化

毫无疑问,2013年的春夏,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是青春题材电影的天下,从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为标志代表的青春片的崛起,到《中国合伙人》的广赢口碑,再到争议伴着票房齐飞的《小时代》,在国产电影类型片日益明朗化的大背景下,青春片带着盎然生机走进了中国电影风光无限的春天里。无论是《致青春》“纯美清新的小文艺”,还是《合伙人》“热血励志的大奋斗”,抑或是《小时代》“奢华养眼的真物质”,三部电影,三样青春,三种价值观念,三段情怀浪漫,从中折射的正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时代先锋的表征者:“70后”“80后”和“90后”,无论你爱它、骂它、落泪共鸣或嗤之以鼻都挡不住青春电影的红火和爆发;同时,《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三部电影的代表象征作用对于中国类型电影在创作、生产、营销等诸多方面的借鉴意义以及对社会文化多元价值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思考。

一、题材主题让青春片爆红井喷――“够青春”

电影题材和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并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累加,一部电影的题材和主题是要让观众感受体会在视听造型元素带来的银幕表达效果上的。电影的主题立意是影片内容的主体和核心,题材亦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艺术化手段的理想表现。无疑,上述所提的三部电影都准确地把握到了“青春”这个充满无限吸引力的题材和主题。在前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充斥大银幕的多是战争、武侠、奇幻以及连年大热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当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被反复演绎,当一位位大侠高手在江湖上争斗厮杀,当汽车人、钢铁侠让人眼花缭乱后,观众开始厌弃年代久远的历史思考和单纯炫技的3D视觉效果,而小成本、小制作的《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影片开始强劲进攻,取得了可观的票房,单纯感官快乐的《泰》甚至神话般地创造了127亿的超高票房,电影的主流观众正在悄然改变,观影兴趣点也在发生着变化。曾经很多电影人认为,影片的题材根本无足轻重,只有处理题材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可事实证明,题材的新鲜度是电影创新度的内在保障,更是观众是否观看并喜欢的重要参考。因此,现在的电影开始更加接地气,求认知,从凡间走向人间。《致青春》全片的段落无疑出现在郑微高唱《红日》之时,这一刻,她满足了所有人的青春幻想;《中国合伙人》中,程东青、孟小俊为了出国,背字典,考托福,死磕美国签证,一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势和决心,他们把最大的热情和最无畏的勇气投入到声势浩大的出国热潮中,这些看似固执的行为和后来对于理想的坚守都成为打动所有观众最直接的青春精神;《小时代》奢华光鲜的物质外表下是一群年轻的朋友们为爱情为友情为理想付出的真诚。这三部电影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耀眼而生,在此之前,很少有导演将视角关注到社会年龄层的共鸣。

(一)《中国合伙人》:奋青春――实现和破灭的理想

在陈可辛导演的娓娓道来中,三个热血青年燃烧理想之火,惨淡现实境遇,朋友风雨同舟都立体生动地直冲心房,当很多人说爱情是青春的主题时,《中国合伙人》告诉所有年轻的朋友,成长从来不只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对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忙着毕业,忙着找工作,忙着买房买车,忙着享受生活,恐怕很多人都忘记了理想的魔力,更无暇于它的坚守与挣扎,甚至忘记了梦想曾经在年轻的心底里生根发芽。其实,《中国合伙人》并不是什么新东方创业故事,它只是在提醒我们青春怀有的梦想,理想的坚守,奋斗的悲喜,唤起了所有拥有梦想,现在坚持的或放弃的,实现的或幻灭的,曾经的和正年轻着的青春。

(二)《致青春》:忆青春――拥有和失去的爱情

当我们看到《致青春》里那些记忆中似曾相识的场景,懵懂与纯真年代才有的情怀,由社团、逃课、恋爱、图书馆串起来的大学时光,那陪伴夜晚的电台广播,那张狂迷茫的散伙饭,郑微、阮芜简单生动、活力十足、不染尘埃的校园恋爱,伴随着女主角郑微热烈大胆而直接的表白,和剧情一起一次次摇醒尘封心底的岁月,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对中意的人大胆示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郑微那嚣张跋扈的爱,但对爱情热烈的追求是最浓烈的青春,青春年少时谁没心动过,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不管是欢乐还是悲伤,都已经或深或浅地刻进我们曾经年轻的脸庞,成为我们流年记忆的美好时光,这种笑或者醉,这种痛或者泪,这种心境这种作为,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这个年纪的感受和体会难以在其他岁月轮回,即便有些可以在日后复制,但永远都不会像今时今刻这般疯狂,这般无畏,这种美好一去不返,我们留不住,换不回,“终将逝去”,是成长的必然,成长的残酷,成长的悲哀,成长的无奈,也正是因为“终将逝去”才更凸显了“青春”的弥足珍贵。影片后半段,虽然饱受诟病,但整部影片所展现现实的真实和粗砺却也很打动人心,无论是郑微败给现实的爱情,还是阮芜的为爱而亡,当现实把爱情捆绑,当时间剥去锋芒,当幸福的给予者成为幸福的终结者时,青春是不是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刀成长的心房,这些拥有和失去的,放弃和坚守的,引发回忆,追忆情怀,这些热血张狂里的小清新和大沧桑,正如电影中郑微所说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毫不矫情夸张。

(三)《小时代》:正青春――陪伴和背叛的友情

《小时代》里的青春不必担心明天,似乎一切故事不是在基本生活保障前提下展开,而是在吃最饱穿最好的境遇中,失去不会肝肠寸断,也没什么高远理想,不用太仔细规划也不用太拼命奋斗,只为眼下,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亦水到渠成,肆无忌惮和胸有成竹来自背后强大的家庭背景和物质保障。《小时代》把友谊无限放大,上演了一场华丽炫目的“少女梦”,谁的青春都不可能缺少朋友,年轻的心更需要相伴相携,影片中的四个女孩,天大地大闺蜜最大,只有彼此才能弥合内心的空洞和孤独,陪伴的时候是最大的慰藉,背叛的时候又是最大的伤害。然而,每个人貌似坚强,天生的优越感张扬的是表面贵族气质下的脆弱与虚无,渴望成就又忽略青春应有的责任担当,影片中的视觉造型放大了夺人眼球的商业元素,毫不掩饰的拜金倾向也放大了藏匿于“90、00后”群体的小众价值观,当“理想”“个性”披着奢华的物质外衣招摇过市时,就显得它并非那么耀眼,但聪明的郭敬明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下年轻人身为独生子女的困惑和青春乏味无聊之感的逐渐浓重,当茫然和空虚充溢着信仰缺失的青年人时,他把眼光投向“90后”学生团体,于是更物质、更虚荣、更日韩、更童话式的语言和故事让很多人心底或多或少渴望过、畅想过的童话王国降临凡间。《小时代》的吐槽如潮正像它的票房如虹。它赢在了真诚,真诚地贴近了哪怕仅仅是一个年龄层的观众,哪怕是他们的某个时刻、某个侧面,它告诉人们电影看完不一定非要思考,它的最大成功是把人们长久以来存在于想象中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双手奉献在年轻观众面前。

二 、立意感受使青春片情绪万千――“很青春”

是青春,让这个需要正能量的社会不再显得干涸,中国的社会需要心灵的共鸣,而电影是对心灵感召最适合也最妥当的文艺载体。

《中国合伙人》的青春,是一种对梦想的实现。所有的梦想在实现之前都会经历痛苦的蜕变,电影中从学校走出来的三人,在经历了梦想的执著、梦想的破灭、梦想的再造,最终坚实了自己的梦想。在人物塑造上,个性鲜活,不强调个人主义,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无奈、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取舍。其次,在情景的设置上,那些具有年代感的歌曲,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迫切去美国的留学梦,一个时代现象的具象浓缩。

《致青春》的青春,是一种经历过的美好。不管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你可能都处在恋爱前、恋爱中、恋爱后这三种状态。电影所呈现给我们的只是恋爱当中极个别的几个点。导演赵薇强调影片只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写照,那么《致青春》里有着她的或者是她看到的青春,它带给我们的是:当你一味地在事业上拼搏,一味地在自顾自地前行,偶尔停下来,也歇歇脚,照料一下那些青春的故事。

《小时代》的青春,是一种争议的存在感。其实,我们不必纠结它是不是代表了某一个年代。影片发行方乐视影业总裁张昭曾说过:“《小时代》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在中国开辟一个以青少年观众为主体的新的电影市场。”其实,张昭所说的这个市场一直存在,只是我们过去对它漠视了太久。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曾经被我们看来是幼稚、矫情的观众必然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选择也将决定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三、未来前景需青春片理性思考――“真青春”

对年龄层电影的补充,正如本年青春题材电影的井喷,也恰恰说明了观众的迫切需求。精准的受众定位和网络时代的市场营销,社交网络的商业推广正是观察到了观影观众的年轻化趋势,那就是大规模的学生人群正在涌入影院,青年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观影人群中的主力军。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丰富让众多年轻人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消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是情感承载的载体也是情绪宣泄的窗口,电影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诉求,同时也带来了真实的精神慰藉,看电影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最平常的消费方式,融入他们生活的日常状态,

这些青春影片让年轻的或不再年轻的人们感悟时光流逝,看到当下或者过往的自己。在“70后”逐渐走向人生的成熟期,他们开始注重健康的保养,开始尝试寻找能够享受生活的方式;“80后”已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之前的被质疑、被呵护,变成了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青春成为集体的追忆,嘴上叹着老了、老了,但是心里还在挣命寻找着青春;而“90后”们呢,彻底从家长的羽翼下窜出来,开始在这个社会上从非主流变成了未来的主流思想,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在“70后”“80后”眼里可能看起来还稍显稚嫩和不切实际,但终有一天会有他们的一种绽放方式。

在这三部电影之后仍然源源不断的《青春派》《同桌的你》《一地池城》等众多青春电影,使青春电影貌似前途一片大好,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井喷的青春片真的能够扛起振兴国产电影的大旗吗?真的能对抗好莱坞大片吗?从票房上看,精准的受众定位是对特定观众群的尊重和迎合;但从长远角度看,观众早晚要走到兴趣的拐点,一味地跟风效仿迟早要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健康的良性发展,应该思索探求人生前行的大方向和挖掘积攒阳光般的正能量,从而投身生机勃勃的大时代,这样我们的青春电影才真正能前赴后继,昂然挺立,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黄文达.外国电影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那个穿着校服念书的学生。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奋不顾身,

是执迷倔强,

哪怕万人阻拦,

也不会放弃。

青春是懵懵懂懂,

是情窦初开,

即使伤痕累累,也无怨无悔。

青春,有诗,有书,有故事,

青春,有笑,有泪,有回忆。

青春是成长,

让我们学会了爱和坚强,

青春是勇敢,

让我们学会了表白和闯。

青春是一条回不去的路,

我们只能在,

路的尽头转身张望,

青春是一条不靠岸的船,

载着年少的梦想,

一直飘向远方。

回眸青春,

谁不是璀璨的花季少年,

谁不是任性叛逆的孩子。

我们仗着年少无知,

撕烂过书本,顶撞过老师,

欺骗过家长,恶搞过同学。

这些都是青春里小小的细节,

若干年后再回忆,

微笑的脸上,泪眼朦胧,

因为最美好的时光,

再也回不去了!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没有伤?

青春里的我们,

纵身一跃,不管摔得有多痛,

自在洒脱,不管别人的眼光。

一场又一场的考试,

一圈又一圈的跑道,

成了青春里最特别的标志。

而我们嫌弃过的丑陋校服,

却成了和某个人穿过的,

唯一一套情侣装!

时间飞逝,岁月无情,

带走了青春,也改变了我们,

如今的你我他,已经成了家,

变成了别人的父母,

担负着养家的责任。

再也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了,

再也没有那场美好的青春了!

可是,

少年又如何,一样要老去,

中年又怎样,一样有梦想!

青春不再了,但我们还在,

只要热情不减,

我们照样精彩!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

虽然我们老了,但心态年轻,

虽然青春走了,但我们还在,

我们怀念青春,

也不排斥现在,

每一种年龄,都是一种领悟,

每一次改变,都是一种幸福!

五四青年节,

欢迎你来,不说拜拜!

你依然是我们这群人的节日,

因为青春在心中,永不散场!

第8篇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一首王维的诗歌,它叫做《辛夷坞》,也是广西籍“80后”女作家辛夷坞的名字。辛夷坞的力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书,成为赵薇进入导演界的首部作品,在南京几大高校取景拍摄,成为网友追逐热议的焦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迎合影视剧需要

谈起刚刚得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书将被赵薇拍摄成电视剧一事时,辛夷坞还难忘当初的惊讶:“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由赵薇来执导其实再合适不过,因为郑微和赵薇的契合度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着同样单纯、勇敢、重感情、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不顾一切往前冲的特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作为导演的赵薇会比演员赵薇更能淋漓尽致地在电影里表现郑微和她的青春。”

2006年,辛夷坞有一段工作空闲的时间,她就和所有网络一样,开始在网上写写小说,最初从中午写到黄昏,一发到网上,没想到点击率却很高,而这就是她的第一部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出发点,从那天起,她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也就有了今天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现在在讨论剧本时,辛夷坞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电影和小说相比肯定有改动的地方,可是那种触动人心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反而让人更记忆深刻。”而很多人都在关心,以后的辛夷坞自己是否会尝试去做一做编剧,她的回答是:“编剧会是我今后转型的方向之一,也许有好的机会、好的素材我会考虑的,但并不急在一时,还是顺其自然吧。”

近年来,点击率高的网络小说和畅销书籍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并不在少数,而大部分都会获得成功,自己的作品被搬上银幕对于辛夷坞看来,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影视剧需要更多好的、有时代气息的、能迎合市场上观影主流人群的素材和剧本,在重复了太多相同的套路之后,太需要注入更鲜活更多元的元素,而热门的网络文学或畅销小说恰恰提供了他们需要并稀缺的东西,并且小说本身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现在掀起了网络文学和畅销小说改编热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无须刻意去追求悲喜 幸福就是求仁得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出版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在这5年中被多次再版,销量现已经突破30万册,而这其中,吸引人的部分就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青春回忆,但是回过头去看,很多感触都是殊途同归的。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尽管经历的时代、接触的事物有所区别,然而青春时的热血、单纯和迷惘,还有对爱懵懂却冲动的渴望在我看来并没有多大的分别。”对青春,辛夷坞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也在用自己的笔去记录。

其实,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有辛夷坞亲身的经历:“这本小说里的故事有一部分是我或者我的朋友亲身经历过的,这段回忆本身就给了我足够的灵感触动,让我想要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每一位翻开书页的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与朋友间的一次争吵,或是自己毫无顾忌的大声笑、大声哭,为的都是对得起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二字。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要珍惜自己的今天,因为这是一个人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这对于未来来说,也是一种青春。

“我不认为当下的人不幸福,幸不幸福看你想要什么,而你又得到了什么。幸福就是求仁得仁。”辛夷坞这样定义幸福,对于她来说,每天闲来之时写写小说或许就是一种幸福,这份幸福是私人的,是属于辛夷坞自己的,带着种种对幸福的理解,她在小说中也会为主人公安排一些看似并不幸福的结局。

“其实我的小说有幸福结局,也有的以分离告终。我并不刻意去追求悲剧或喜剧,一本小说里的人物,当你赋予了他个性和生活背景,他的人生就有了他的轨迹,我只是让他们顺着这个轨迹,像一个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一样去生活,去经历悲欢离合,然后再顺其自然地走向他们的结局。正如我小说里反复提到的,幸福是非常主观和私人的东西,它只属于每个人自己,不需要打扰。”

无须争名夺利太物质 青春应是活力与张扬

青春总是骄傲的,它抵得住物质的诱惑,却甘心被梦想与自由牵引;它在名利面前泰然得心跳都不加速,但对爱情却甘心单膝跪地。是的,那是辛夷坞的青春,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那段轻易快乐,放肆悲伤的日子,高贵得似乎可以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在物欲横流的成年人社会,物质远比这些可一不可再的东西实际得多。然而对辛夷坞来说,世界上有太多东西,与物质并无太大关系,它们没有定义,甚至没有名字,只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象征,金钱与物质在它们面前,总是显得那么的卑微与无为。

辛夷坞记得,小时候她很喜欢一种有香味的橡皮,淡淡的,甜甜的,但又那么的诱人,她一有零花钱就去买,但总是觉得不够,于是她下定决心——长大了,等我有了钱,一定要买一卡车的橡皮来收藏。多年以后,可以说名成利就的她要买一卡车的橡皮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但她始终觉得,是当初那种感觉,才称得上弥足珍贵。

任何可一不可再的东西,不该遗憾“不可再”,而该庆幸,嗯,总算“可一”过。

辛夷坞的学生时代比较像苏韵锦,不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没什么人会注意,隐形人一样。曾经在大学毕业的同学聚餐上,遇到一个同系不同班的同学,这个同学四年来跟辛夷坞上过无数节大课,结果跟她聊了半天后忽然问道:“你也是我们学校的吗?”

辛夷坞的青春跟她的人与生活一样,虽然淡淡地,但又处处透出那么些活力与个性。她不爱看的书只有课本,只要是闲书就一点都不讨厌。荤素不忌,来者不拒,“在读书的习惯上我跟《许我》里的桔年比较有相似之处”。而且像每个年轻人一样,谁没在年轻的时候做过几件疯狂的小事?

第9篇

摘要:随着赵薇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上映,致青春成为时下最火的网络词。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从新的角度剖析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分析蹿红的原因。

关键词:致青春 梦想 模因论

一、引言

自2013年4月26日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票房节节攀升。截至5月29日,票房7.08亿,超过了《画皮2》(7.02亿)坐稳内地影片票房排行榜第四位《致青春》引发的青春情结,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热议话题。

自首映起,“致青春”这一关键词就雄踞24小时热门微博、实时热词、网络流行词汇、影视热搜等多个话题榜首,各大网络、广播、电视关于“青春”的风靡讨论。新浪微博有关“致青春”的微话题已经有3202万人次讨论。不同时代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自己的青春。其中的经典台词: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永垂不朽等和剧中的情节也被大家广泛复制传播,本文将用模因论进行分析,解释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更好的促进语言的应用。

二、模因理论

英国学者Richard Dawkins于1977年在其专著The Selfish Gene 一书中,模仿gene 杜撰出了meme,而“模因”一词则是模仿了“基因”一次翻译而成。Dawkins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类文化进步的基本单位是meme(何自然,何雪林,2005)。Meme是一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来传播或模仿的单位因子。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或者做法都有可能称为模因。任何字、词、短语、句、段落及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称为模因。Dawkins 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中。这个过程广义而言,可以被称为模仿。(Dawkins,1976:192)根据Dawkins,“词义、概念、妙句等,都是meme(模因)。由此推出模因可大可小,小到一个词的妙用、一段曲调、一个概念、一句妙语,都是meme;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概念学说、主义等)。上面所列举的事物可以具体地化为一个个的学说、观点、思想、习俗、行为方式、言辞表达等,从一个个体人的头脑或者言行中传到另一个个体人的头脑或言行中,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从甲传到乙地,实际上模因就是充当了思想和文化传播的载体。Dawkins认为,模因是以实在形式存在的。他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这种学说,它作为一个模因,就是一切认识达尔文理论的人头脑中关于达尔文主义的共有概念;但在不同人的头脑里面有不同的认识。Dawkins认为模因具有稳定性、渗透性、长寿行、生殖性和复制能力。

1.模因与追忆青春的方式

观众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自己青春是无悔的,我们的青春不朽。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前日在其官网消息:凡是重大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在A区图书馆旧馆二楼办公室或虎溪图书馆十楼办公室领取档案袋、封条一份;毕业生们可以珍藏手稿(信件、日记、读书笔记)、图稿原件、照片、试卷、奖状、证书、聘书、学生证等物品,封存进图书馆——当然,与之一同封存的,还有关于大学、关于青春、关于爱的记忆……据重大图书馆介绍,封存年限有即时公开、5年、10年三种选择。封存期内,学生本人可随时回校查阅。不过,过了封存期,这笔记忆就是重大图书馆的馆藏物,校内外的人都能来查阅了,封存人不能反悔拿走。同学纷纷赶来,将自己梳理的青春记忆,带进图书馆,小心翼翼装进档案袋,贴上了封条。这种方式既能封存青春,又能给自己人生路上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样就能继续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梦。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主人公郑微用自己方式追忆青春,有些人复制郑微追忆青春的方式,有些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青春,其实郑微追忆青春的这种行为也是模因,我们可以自行改编不同的语言方式,一旦被接受并复制,也可以称为新的模因。

2.模因与追忆青春的梦想

模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基因,它能够通过非遗传的方式,把一些思想行为观念传播下去。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推荐该片:“好像所有人都在寻找青春。在这个功名利禄、房价工资无时不牵绊住手脚的年月里,不妨谈谈青春吧……有时,只要勇敢一次,便有青春不腐。”而“青春”成为法宝。在《致青春》播放的时间正好是毕业生即将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已经踏入社会的70后、80后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有些人曾经怀揣着青春时,觉得一文不值,当青春耗尽后,在回过头来看,一切才有了意义。在《致青春》中,曾豪情万丈、充满理想的张开,在毕业聚会时,在小饭馆拿着酒瓶醉意吟诗——“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那一时刻浓缩了多少大学生毕业时刻的青春热血。青春,梦想是我们一直执着追求的,青春让我们勇往直前地奔赴梦想。在片中反映的这个主线切合现在国家所提出的中国梦,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3.模因与追忆青春的语言

语言的感染现象是模因的表现形式,电影中语言的仿制与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流传都是依靠模因的“魔力”。模仿的人在效仿他人的行为的同时,试图创新,由此将此种模因渗透到方方面面。长春大学毕业生另类毕业照致青春,穿着学位服摆出各种另类姿势,动作高贵风趣,想用这种非同寻常的方式纪念青春,为大学时代留下美好回忆。他们灿烂的笑容等5年甚至10年过后,他们在回首看的时候会很欣慰。今年699万大学毕业生用他们独有的方式“致青春”,青春让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地奔赴梦想。著名演员姚晨在微博上说:“青春已逝,理想不老”。

三、结语

《致青春》这部电影是赵薇对大学时代青春岁月的描述,但是青涩的校园恋情和真挚的友谊让所有人找到了青春的影子。电影中角色的青春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效仿,得到了复制改写进而促进了新的语言的模因产生流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York:OUP.1976.

[2]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1999

[3]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语言,交际[R]第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会议报告论文,2005

[4]何自然,语用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5]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任,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10篇

他就是韩庚。演唱过多首人气歌曲,推出专辑《庚心》,出演过《大武生》《青春舞台》《建党伟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多部影视剧。2012年7月29日,他精心筹备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寒更》正式发行。他想要证明的太多,一棵树苗到一棵大树,笑泪参半,他的青春义无反顾。

青春过去,你就成长了

韩庚,1984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2岁时,他就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学舞蹈,专攻民族舞蹈,还附加学习了芭蕾、武术。学舞蹈的孩子fufjufad苦,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早功练到10点,一条腿踢上一千遍、两千遍,老师拿竹棍在下面盯着,踢慢了就打。“踢到最后,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练功房里的惨叫仿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那种煎熬侵袭到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那时的记忆里,舞室就和希特勒的刑房一样。”

韩庚刚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时候,学校开一个晚会,那个晚会上有很多著名的舞蹈家演出,当时韩庚觉得他们就是自己心中的偶像,跳得太好了!韩庚印象最深的是看到黄豆豆跳的《醉鼓》,觉得太厉害了,他也要成为这样的舞者!那次演出,韩庚很受激励,回去跟老师说起这些,老师很严肃地对他说:“你还得再练几年吧

”韩庚现在想想,都觉得囧。

能文能武,笑看人生财富

离开韩国后,韩庚说,回国之前,他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发展,自己就去当一名舞蹈老师。所幸,他的善良和努力,让他的事业又一次开花,不仅推出《庚心》《寒更》两张新专辑,举办个人演唱会,还出演了《大武生》《建党伟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多部影视剧。

才进剧组的时候,韩庚什么都好奇,什么都练,吊威亚、翻跟头,肌肉酸疼到瘫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洪金宝大哥说他是生猛海鲜。抛开《建党伟业》的客串角色不谈,《大武生》的孟二奎算是韩庚真正意义上的大银幕处子戏。演武生,扎实的舞蹈和武术功底帮了大忙。京剧老师说“这孩子身体灵活,学得快。”

在赵薇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韩庚饰演男主角林静。为了角色,韩庚剪去自己标志性的长发,留着小平头,身穿一件普通的灰色运动衫,一下子从一位偶像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大男孩,而女主角郑微的扮演者是新人杨子珊,她留着短发,精致的面孔与王菲年少时有几分相像。韩庚和杨子珊面色凝重,在校园门口深情对视,喁喁细语,一副恋人告别而依依不舍的表情。对于自己的第一部戏,导演赵薇精益求精,因此经常一个镜头要反反复复拍几十次,而韩庚对此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这样的敬业精神当然得到美女导演的赞赏,赵薇在微博点名表扬韩庚同学:“今天某帅哥卖力演出,手都摔破了,血的代价感动全组!太有爱了!”这一条微博被转发了两万多次,韩庚的粉丝纷纷留言,劝慰韩庚:“哥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想起,当年的你手骨断了两个月都不知道,那样坚韧的你……”“你敢不敢把自己照顾好点”……对于赵导和粉丝的关心,韩庚说:“这样的付出致我们的青春,值得!”

第11篇

自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在全国公映,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评论,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我想看过的人都会记起属于自己的那段青春,或粲然泪下,或索然无味。但不得不说,那一段时光的确很珍贵。依然记得那似水的流年,我们曾为理想而奋斗;如箭的光阴,我们曾为爱情而疯狂;一瞬的岁月,我们曾为坚持而付出。坐在电影院的座椅上,看着偌大的荧幕上演着对青春的纪念,一句句似曾相识的话语,一张张曾几相逢的画面勾起对曾经有过的青春的怀念。

记得有这样一段对《致我们即将失去的青春》的影评:是的,青春终将散场,现实比电影更加骨感,有着更多的失望甚至绝望,曾经的爱情、梦想、信仰可能无法实现,但不妨为心保留一块温柔的地方,心怀温暖,直面现实。正如这段影评所说的那样,我们这昙花一现的青春,最终将要凋谢,但它如何凋谢掌握在我们手中,或惊艳,或黯淡,但最好的结果是:当我们暮然回首时,青春无悔。当我们在现实的风浪中摇曳不定时,我们会想起在那时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在那时为了爱情而舍弃的我们,希望在想到这些时,我们会迎着风浪,脸上带着未干的泪水,坦然面对生活,微笑迎接挫折。那一时的辉煌成为我们终生的纪念,烟花璀璨过后剩下夜空,只有我们曾记得那一瞬的灿烂。时光携带着风沙席卷而过,带走了恋恋不舍的青春,留下了岁月的吻痕。当我们的棱角被时光打磨圆润,当我们的热血被时光抽走温度,当我们遗忘了当初的梦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奴隶,当我们成熟,当我们老去,当我们记忆模糊,我们仍然会记得那些年我们曾有的年华。

青春走了,剩下对逝去的无奈,曲终人散,留下对记忆的留恋。谱一首赞歌,送给被时光带走的青春,载着这青春的火车,向前驶去,而我们只能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离开,而火车带走的不止是青春,还有爱情,友情,梦想,誓言……时间终将被时间所替代,留下的只是离别的悲伤。放荡不羁之后随之替代的成熟稳重,不再有青春的无所顾忌,只剩下对生活的战战兢兢,再不见青春流年,只希望蓦然回首时仍会记得那些年我们曾有过的青春和那时光留下的唯美!

第12篇

低吟一缕清风,静守安然;浅弹一阕弦音,追诉流年;陌上寒烟,阐释青春个中深意。光阴流转,岁月渗透忧伤,曾经的那人、那事、那段过往,千年轮回,随着云烟苍老。满月风华,也许,只是一曲流觞,祭奠青春年华,或走,或停,或遥首……

(一)、戏里戏外,浅弹流年过往。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一弯浅笑,笑醉多少柔情;一抹清愁,送走了青春多少过往!

近来,看罢一部电影,名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屏幕上闪过的每一个片段,都是百转千回的视觉盛宴,紧扣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我们的青春演绎得淋漓尽致,叩问了我们年轻不安的心。在青春面前,我们,浅笑浅愁,无地自容;片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震慑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心灵深处。

心灵的慰藉,人生旅途中出格的念想,青春,让我们赤手可得,同时又让我们伤透脑筋。戏里戏外,借着流年,我们且吟、且回首。我们在大学,我们正值青春,我们该为青春时刻反省。青春是不完美的,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流逝的时光,翻转的年轮,义无反顾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不需要成天守着电脑茫然的眼神;我们的青春,不需要厮守白天黑夜懒懒的床眠。空耗青春,空度流年,我们,着实不应该。

可能有些岁月,需要我们慢慢等待;可能有些往事,需要我们植入脑海。当生活的车轮碾过记忆,留下岁月的吻痕时,才知道青春淘走了昔日友人的欢笑和共度风雨的艰辛,留下的仅仅是自己孤单的影子和支离破碎的灵魂与伤透脑筋的回忆。

我们的青春终将老去,有很多时光,我们不能言语。是什么让我们常常彻夜孤枕难眠?是什么让我们在孤单的时光里默默感伤人生?是什么让我们在举手投足间泣诉出格的念想?也许是风里飘过的青春,来的突然,走的也仓促……

低首抚琴,浅弹一曲青春的歌;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就这样铺垫流年,无言,不见,不回首!

(二)、青春恋曲,暖胸口一度薄凉。

前世无言,眷恋今生,红尘过往,万千纠结,青春盼回首,胜过柔情相思薄凉苦。青春路苦,执一念,踩碎感伤,拘月在手,暗香盈袖泪雨狂欢,花间弄影两两相守。

弹一场青春恋曲,或祭奠曾经离别无言的感伤,或庆贺延续至今不变的过往。

我们在大学,我们有大把青春,我们会经历爱情。说到爱情,《致青春》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擦干了泪,明天早上,我们都还要上班。”

说的真好,青春,我们不再孩子气;青春,我们需要奋斗。生活不是弱不禁风的模样、不是黛玉葬花的悲吟,不需要我们处处多愁善感,我们需要的是生活,是长大后慢慢懂得的责任,是需要为自己拼搏的明天。我们的青春,在我们手里握着,我们该为它负起责任。

有一份痴念,留一份感伤。真害怕听到你长长的叹息: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懂得之后又把青春埋葬。《致青春》,戏里戏外令人痴迷的片子,情难恋苦,一次次无奈的别离、一场场无言的悸痛。

青春,不着痕迹。逢上美丽的季节,花季雨季的我们,或许会碰上一场单纯的爱恋。正值青春,我们开始有了一个人的秘密和爱的体验。有一个人牵挂心头,温暖胸口羞涩的薄凉。于是,一场青春恋曲,成了我们青春遥远的心事,酸涩苦甜的。但是,不敢与人言说,不能和人分享。偷偷为心里的眷恋欢喜、魂牵梦绕孤枕难眠……可最后,有的人并不是你的唯一,于是会活的很累、很辛苦,忘记了如何去释怀。

青春如此,谁的心不曾柔软?只是,世界很大,希望很遥远,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梦想需要兑现;路很长,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风景需要慢赏。青春,总该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期待,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我们的青春,没有什么是丢不开的,一场恋曲,弹完了,就该学会放手。因为,它不足以让我们放弃所有,我们还有亲情、友情,我们还有责任、理想。

风景终究只是风景,痴迷留恋过,还得重新回归明天、拼搏梦想,而我们只需记取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我学会了如何坚强。

花季如水,浅弹恋曲,暖胸口一度薄凉。即使离别,也念曾经温暖。

(三)、韵断香残,青春泛舟无悔。

除了青春,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有青春,但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明天打算一下呢?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我们不要为之追悔,只有今天才是实实在在的,活好今天、期待明天,才不枉我们手里大把大把的青春。

我觉得,与其担心未来,倒不如努力现在!因为现在,我们年轻,我们有大把的青春。《繁华盛开的森林》中有一句话:“太阳说,距离是遥远。月亮说,遥远是心紧紧贴在一起。大海说,在一起的心,渴望永远。风说,我看见了,人却在各自的城市里孤单,孤单的每一天继续如此……”除了努力,我们还是要努力,哪怕有时我们要一个人默默的付出、默默地承受孤寂。我们的青春,经不起我们随意挥霍。生活就是不断的别离,不断的将哀伤埋藏在内心深处,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黯然神伤。

或许你正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或许你正在图书馆里静守安然,或许你正在电脑桌旁游戏人生,或许你正赖在床上不知黑夜白天?或许,或许……光阴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过渡为曾经,再把曾经变成越来越遥远记忆里的某一天。

青春如花,但我们是否能够做到绽放时惊心动魄,飘落时无怨无悔,将那些生命中发生的痕迹演绎成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永恒呢?韵断香残,是否我们还能青春无悔。

青春总是这样,让我们微笑、让我们泪流。我们的生活在继续,无论多么荒芜的悲凉、多么不堪的过往,都会成为昨天,凝结成记忆里遥远的某一天。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可谁又认真地书写过流年。因为,青春终将逝去。

年轻的你,敢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从不曾有负家人的期望,从不曾有负青春的理想?的确,要给自己、给他人一个坚定的承诺,很难很难。我们不能想太多,人生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我们应该全力以赴,让自己的每一分一秒,都燃烧成激情的岁月。可不可以,在我们的梦变为现实之前,我们能够不忘记奔跑,全力赶赴心中的理想呢?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前路曲折,也要继续坚持,只是为了将来我们还能够怀念,当我们站在岁月的尽头,看着被岁月悄悄改变的脸,我们还能坦然地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无悔,我的今生无憾!

诉说青春的花开花落,韵断香残,令我伤感同时又令我开怀。我们快乐、我们哀愁、我们感伤、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我们。每天晚上,在暗夜里执着于修行,微言颔首,滤尽了仓促的寂寞。回想着一些往事,欢乐的、悲伤的、我们的青春,都一一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