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道德的特征

护理道德的特征

时间:2023-05-30 09:1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道德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道德的特征

第1篇

要想有效地在德育课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在实施活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1导向性原则

护理专业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因此她们很容易受到教学活动的熏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长期熏陶之下,学生很容易会产生与教学活动所倡导的、一致的价值和思想道德观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实施活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活动来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唯有如此,活动教学法的职业道德培养功能才可以有效得到实现和发挥。反之则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1.2高品位原则

目前,在社会中充斥着大量低俗的社会文化,这种低俗的社会文化在无形中也会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所以,我们在实施活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高品位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抵制那些不良的低俗社会文化,为我们的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活动教学法实施的高品位原则最主要的应该体现在高尚的职业道德方面。在德育活动当中应该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高尚的职业道德。

1.3开放性原则

纵观当代,我们可以明确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开放性。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去获取相关的社会信息。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德育课教学必须要具备开放性的特征,这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学习的需要。那些闭关自守的、封闭型的德育活动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来说是无益的。除此之外,生活在校园之内的护理专业学生也迫切希望可以了解外面社会的信息。因此,营造一个具备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德育活动必须遵循开放的原则。我们应该尽量创新德育活动的各种形态,促使护理专业可以通过这些德育活动来了解外面的信息,接受外界信息的有效刺激,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2运用活动教学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以下活动方式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2.1利用模拟护理活动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了有效利用活动教学法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德育课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实施一些模拟护理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护理环境中探索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进行模拟护理的过程中要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大脑中建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建立这样的职业道德之后,学生就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服务,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使自己的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在模拟护理活动当中,德育课教师可以把护理分为三级管理体制,即德育课教师为护理部主任,组长为科护士长,小组长为病房护士长,其他的同学扮演护士和病人。在护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具体表现,随时更换其具体职位,体验在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模拟护理活动中,同学们很容易产生重技术、轻基础的观念,基于此种情况,德育课教师可以把同学们分为护士和患者两个角色,让同学们在护士和患者两个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体验到患者的痛苦,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服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把自身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例如,在一次模拟护理活动中,可故意安排一名同学当患者,并且不断地找护理人员的麻烦。患者一会儿让护理人员帮助自己倒水,一会儿要求护理人员帮自己上厕所,一会儿让护理人员开空调,一会儿让护理人员开电视。这名扮演护理人员的同学经过多次的折腾脾气有点上来了,对患者横加指责,说患者不应该老要求自己做事,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这样,患者和护士大吵起来。模拟护理活动到此结束后让其他观看的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会说:“护理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要忍受患者的折磨。”有的同学会说:“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为患者尽心服务,不应该发脾气。”有的则会说“:护理人员遇到无理取闹的患者的时候应该耐心服务,这是护理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就这样,在同学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无形中建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2运用案例分析活动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德育课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来完成。这种活动方式比较简单易行,在教室内通过师生双方的讨论即可完成。所以,此种活动教学法也是德育课教师最喜欢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例如,为了有效提高和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举下面这一案例:患者76岁,为女性,患有慢支合并肺气肿,被医院安排在内科8号病室7号床。患者入院之后,医生对其实施了抗感染治疗,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但是,在这名女性患者入院之后的第五天,由于当值的护理人员在做晚班治疗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三查七对,错误地把同病房9号床的青霉素给7号床的病人进行注射,护理人员在注射青霉素药剂0.1ml的时候,发现自己注射错了针剂,立刻停止。但是,出现这种错误之后该名护理人员既没有向当天的值班医生汇报亦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了病人的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仍然是不治身亡。上述事件在医院当中显然属于一级医疗事故,护理人员在给该名患者注射青霉素的时候没有认真地进行三查七对而致使病人出现了过敏性休克,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这个病例显然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是对病人的不尊重和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缺乏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在讲述完这个案例之后,还可能再举另外一个案例:抗击非典英雄叶欣,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她曾经连续很多天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那些天当中她肩负检查、抢救、治疗、护理等工作,最后由于过度疲劳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她热爱的护理事业。通过这样正反两个案例的说明,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伟大,给同学们的内心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接下来的师生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也急切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护理人员。为了有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德育课中经常组织一些护理案例分析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也深受学生喜爱。

2.3利用动手操作活动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以及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在知、情、意、行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所慢慢形成的。人类认知活动的源泉起于情感,正是因为人类这种特殊的情感才推动人类不断发展进步,去追求科学和真理。活动教学法要想充分发挥其德育的功能也需要借助于情感,让护理专业学生对德育活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这样才能激发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动接受意识,内化为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信念。基于此种情况,德育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名人名言以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条幅张贴在教室内。护理专业学生长期受到这些名人名言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染,在内心深处一定会产生一种激情和向往。在这样的情感激发下,这种激情和向往便会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在愉悦中接受它们的德育熏陶。另外,德育课教师还可以组织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内比较醒目的地方打造一个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文化长廊。在这个文化长廊内主要展示护理人员如何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护理病人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想,让学生放飞理想、张扬个性;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打造一个护士风采栏,把每一个具备优秀职业道德护士的详情进行介绍,让同学们了解她们的优秀职业道德素养。除此之外,在德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坚决做到时刻以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为根本,放手让全体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参与到德育活动过程当中,引导同学们的职业道德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比如,教室布置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要体现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寝室也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装饰设计,体现各自的职业道德个性和理想追求。这些都可以充分体现不同学生个人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道德氛围。在活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让护理专业学生可以接受大量的外界信息。在这些外界信息的刺激下,护理专业学生的大脑潜能会更多地被开发出来。例如,德育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墙报上开发一些诸如“优秀护士简介”、“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模范”等栏目不断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还可以在黑板报中设置“道德学习广角”、“道德知识博览”等栏目展示一些职业道德知识,促使护理专业学生的心时刻与外界的信息相连,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理论;伦理学;护理体会1护理伦理学与护士的伦理素质

1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的科学近年来,随着人们道德观念与道德意识及对医务人员道德要求的不断变化,由伦理知识缺乏所诱发的医疗纠纷不断发生,使各级领导和医务人员看到了伦理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伦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伦理学已从遵循守侯患者的行动规则演化到生命伦理学内一个确定的探究领域。护士的伦理素质护士的伦理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指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必须具备谦虚诚实的品质和稳重大方、富有同情心与外在形象。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借口歧视和刁难患者,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工作是集一所医院有效管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为一体的服务窗口。

在护理工作中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心声,深知医患接触是完成医疗服务过程的基本特征,持续改进服务接触及延伸护理服务,给广大患者最贴心的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怎样做好服务接触,应对措施和体会如下:先入为主,患者可从整个就诊过程中,就诊流程是否合理,医疗水平的高低,各项检查、化验结果是否快捷;从患者问卷调查统计表中,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病房建设及设施是合理化、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好与坏也在此形成,并从中认识到优化设施及环境、加强接触及延伸护理工作对提高社会效益和工作质量是最基本的保证。

2医患和谐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宣传医院及各专业科室的特色,获取信息,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树立高尚医德情操。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医疗服务,可形成一种对医院的公信力。

3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3.1认真对待患者的投诉投诉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让护理人员有转化的机会。医院设有办公室、大厅值班主任、纠分办公室等科室。建立投诉管理系统,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解决问题。如患者投诉有的科室布局不合理,化验、检查科室距离较远,患者往返就诊很不方便。医院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患者遇到的实际困难入手,进行病房流程的再造和优化,调整有关科室布局,把患者流量多的科室,如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增加诊察室,扩大候诊区,把辅助检查科室就近设置在相关科室旁,这种管理理念使门诊朝着医疗人性化迈进。

3.2优化病房信息化服务管理,提高与患者接触服务的改进随着国家整体卫生政策的调整和国外医疗模式的影响,病房各项建设及服务也在不断提高,我院在筹建新门诊医技大楼外,在原门诊设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流的体检科,满足全市各层次人员的体检。结合微笑服务,一声亲切的称呼瞬间拉近了心理距离,门诊病案室、挂号室、收费等朝着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也是和患者接触服务的一个改进。

3.3延伸服务,提高门诊护理服务品牌服务品牌是有人文性医疗服务构成。患者步入病房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护士的言行仪表、服务都能给患者带来安全信任感,要想给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效应,除改善服务态度外,要改变单纯叫号工作,延伸服务。由于心内科患者多,来心内科就诊的患者都经历过人多拥挤的场面,不能及时看上病,对于这些医院也做过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通过集思广义,院领导制定了切实有效方法,调整布局。实施后的病房井井有条,舒适整洁,赢得了患者的称赞。在病房住院的患者中,大部分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自我保健等一些健康知识。在与患者接触中,除需求看病快捷、安全、知情、疗效好,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几乎是100%。患者需要认识了解疾病,得到正确科学的指导,掌握驾驭疾病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利用版报、电教形式及时宣传健康知识和一些新的科学信息。在接纳患者咨询中,进行健康教育,并积极组织就诊的患者参与医院组织的公益性健康知识讲座,如心血管、内分泌知识讲座、心理学知识讲座。通过参与,对患者和家属启发很大,受到好评,也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4结论有人类就必然有护理,有护理就有伦理问题。护理学是在护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护理实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活动,由于护理的侧重点不同,护理理论家创立了许多护理理论和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十分完善的理论概念。随着护理实践的发展,护理有了一个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认识,使护理尽可能地为患者和健康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伦理道德素质对护理质量的高低体现着医院、医护人员的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沿。我们在工作中应认真遵循医德规范,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护理工作者。因此,除了要加强护理和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外,更要在护理的实践中,以护理伦理为一项道德的指引,切实树立高尚医德情操;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卫生法规;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等护理伦理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服务接触是护理工作朝着医疗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l]日国恩.

第3篇

论文摘要: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出的高职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现调查32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其思想道德现状进行阐析,就其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结果

本课题围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从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7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3个方面。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如下。

1.1社会道德意识(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大多数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日常行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关于社会道德的制约作用,大部分学生持乐观态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公德正在弱化,有待于加强。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正处在道德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道德标准也必然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似乎无论选择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面对社会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处事态度或爱憎的鲜明性也变得日益淡化,故他们的道德取向也趋向多元性。

1.2职业道德意识(见表2)

表2显示,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大多数学生仍然热爱护理专业,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并格守职业道德与责任,乐于奉献。但另有23%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在求职竞争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遵守道德原则,不能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泯灭良心。在求职时,一半以上(58%)的学生看重单位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注重个人兴趣或薪水待遇。对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注重守信,反对违约,并希望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签约行为进行制度规范。

1.3家庭道德意识(见表3)

表3显示,大多数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父母寄予的关怀和期盼,并以此勉励自己上进。在惦记家庭或责任牵挂方面,大部分学生每周打电话回家,很少有只等着家里打电话的学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责任心。当家里遇到困难时,多数学生会选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为家庭分忧。有的学生表示在家里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全被动听从父母安排的仅占11%。对大学生通宵上网、高消费及校外租房等行为,分别有81%、80%和84%的人不赞成,但也有学生不同意学校给予处分。原因在于倾向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同时也给大学生埋下了生活的隐患。

2高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

2. 1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

在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传统与现代思想道德的碰撞或激烈交锋,价值观或价值标准的多元性正以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深刻影响着人们(包括大学生)的观念、认知、伦理、行为表现等诸多方面!。人们也常常感觉到任何价值选择似乎都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标准的文化支持,而同时也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或批评,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价值取向困惑、道德选择迷失和价值失范。

2. 2家庭道德培育的弱化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家风如何必定反映和影响社会风尚。家长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启蒙教师,而且对其道德的终生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会在无形中模仿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家长的道德观、道德评价标准和为人处世原则也会影响子女的道德品行。所以,家长要肩负家庭德育的责任,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所受的教育相辅相成,口径一致,否则就难以巩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

2. 3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

社会要稳定、健康地发展,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实施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实施体系一靠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二靠每个社会公民的“良知”自律。然而,在这个新旧道德观交替和社会转型的时期,由于社会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新的权威的道德评价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这必然导致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个人良知的淡薄,从而使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社会道德正气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有些乏力。

2. 4德育目标应然与实然错位

德育的价值目标,就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我发展与完善,实现人性基本道德需求的主体价值。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德育已偏离了实然(即现实)的根基,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背离现实的“空场”或虚无的异位感觉,它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心身发展水平,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在操作中过分强调行政高压管教式,强调群体统一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培养,即忽视了贴近人性的个性基本需求与追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重说教的灌输方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德育理论工作者,忽视了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处事做人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找到具体道德的联系点和落脚点,这样,学生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

3高职学校德育的应对理念

3.1与时俱进,社德育与现代精神接执

事实上,学校现实德育工作显得苍白乏力,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下德育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及严重的守旧倾向,不仅脱离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而且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世界日趋开放、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德育必须与时俱进,主动与现代精神接轨川,用现代眼光、现代精神审视传统德育,开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德育。因为旧的传统德育主张约束人,埋没人的主体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的现代德育主张发展人、激励人,关怀和呵护人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现代德育应积极关注社会,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关注德育生活与信仰。在多元性的现实生活中,学校德育应善于从融合性、吸纳性、开拓性的视角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学会驾驭多元性的挑战局面,研究和解决多元化时代的新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高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人格健康,富有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的高职技术人才。

3. 2以人为本

传统德育约束人,而现代德育发展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终生发展。虽然现代德育也包含一些道德规范的约束,但更主张关怀人、呵护人,尤其是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因为人可以被奴役地生活,也可以自由地生活;可以有等级地生活,也可以平等地生活。而只有当人真正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并自觉捍卫这种做人的基本权利的时候,人才真正成为“人”—即现代人。现代德育反对专制和等级制,强调人格、权利、机会平等,强调增强自主意识和公平意识,以充分发展人,使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因此,德育只有注重以人为本,才能体现尊重与平等、对话与沟通。德育工作中只有尊重、平等与对话,才是真实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什么内容都可以谈。当然,对话不一定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只要在自由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之后能达到某种理解与沟通就够了。事实证明,对话与对抗、交流与命令、沟通与封闭,其效果分别是前者优于后者。

德育以人为本,还能产生激励效应。激励最具有人性化的教育特点,它不仅意味着宽容与尊重,也意味着肯定与期待;它既充分考虑人性的弱点与缺点,也充分注重人性的亮点和优点。因此,激励犹如人性化教育中一缕温暖、明媚的阳光。

德育以人为本,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内驱性,激发人的内在动力,道德动力是现实人们自主道德活动的前提,因为道德动力可以激发道德情操、道德认知,内化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道德品质和行为。道德活动真正出于自我的内在需求(即内在动力的驱动),把日常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的律令,把道德意识变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并完善自身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这些都离不开道德动力的推动和支撑。另外,道德动力的激发并不是以经济利益为全部驱动力的,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对精神追求和满足的强力驱动因素。因此,我们更应引导大学生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精神满足,加强道德修养,使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富有,使个体人格变得更为完善与高尚。

德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体自主性,有利于增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高职学校德育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自我需求有清醒的认知,由此培养出其强烈的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追求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人格意识,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使一切外在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行为。因此,高职学校可采用一系列方法,如通过知识传授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管理、生活管理、行政管理的载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还可通过传媒等载体,注重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他们主动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3. 3强化德育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提出日常道德概念,他认为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露的一种情感或品质;人们日常的道德活动并不是严谨推理、确定行动正确之后才做出的反应,而是日常生活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的道德行为。一位曾参加营救犹太人活动的妇女对自己救人行为的解释是:这不是一个推理问题,有人需要帮助,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帮助了。正是这样,在许多日常生活情境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青少年逐渐养成了特定的道德习惯,培植了对社会与他人的关爱和道德责任感,道德行为的转变机制就是在个体与他人的直接交往关系中实现的。因而,评价德育的效果也应以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行为来检验,并以此促成德育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与升华。让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尊重关怀(或扶植)他人、、协商共识、和谐相处”及“八荣八耻”荣辱观等基本道德要求融人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3. 4强化德育综合评估

第4篇

怎样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呢?这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就此问题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德观念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医学生,使医学生洞察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追寻医学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在护理专业的医德教育中,还要注意医德观念的培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其实就是行医者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学生只有知道、了解它,才能很好地学习和工作,才能做到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对患者家属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2、护理医德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

护理任务完成的好坏,最终体现于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但从医务工作角度上来说,主要取决于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医德水平,护理人员的医德信念,医德品质决定着护士对本职工作和服务对象的根本态度,从而制约着护士的护理行为和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服务要求高、技术性强、责任重大,如果护士缺乏对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缺乏对病人的同情,是难以胜任工作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医德就是要引导护理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观念,自觉尊重和爱护病人,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刻苦钻研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重视医德理论教育

医德理论教学是从理论的层面对护理专业进行医德培养,对促进他们掌握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原则等理论知识,尊重患者的人权,尊重患者的兴趣、坚守高尚的伦理与道德实施标准以及主动响应社会的需要,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德课堂教学在内容上要紧密联系现实的医学伦理问题,不能回避医疗现实。既要讲医德发展史,更应联系现实中发生的医学伦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怎样看待和对待“红包”、“回扣”现象,如何看待医疗救助与患者欠费、逃费,如何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展医德案例教学与讨论,培养护理专业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责任感。

4、密切结合专业教育,加强医德实践教育

医德教育只能将医德实践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医德实践活动增强医德学习的动机,增进医德学习主体的自我教育。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心理护理需要通过护患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而良好的人护患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护理医德之上的,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医德情感,才可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并在与病人融洽相处中,发现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态度行为、语言来完成的,只有亲切善良、美好的言行举止,才能给病人温暖、慰藉、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维护健康的最佳心境,必定对病人健康地重返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注意把医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质文化的整合系统。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学院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医德教育的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二者的双向沟通和相互支撑,全面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护理专业医德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增强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医德榜样

作为医学院校,要站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度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应特别重视培训教师,使他们不仅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又有高尚的医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医德楷模,只要有这些优秀楷模才能够复制出医德高尚的学生

7、加强专业培养

第5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生;情景;教学;素质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学已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性应用性学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深化,对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体态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1]。《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对本课程的学习在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设施,模拟医疗护理服务活动各个环节,将护理专业素质教育融于教学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的互动、与患者及家属的直接交往等系列影响使护生不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顺利适应社会和护理工作,又能充分体现护生个人价值和创造力。

1教学方法

1.1结合绪论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护理哲理《护理学基础》是护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前由于社会环境和偏见的影响,很多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自身价值的认识不足,黄戈冰、许乐[2]研究表明:51.6%护生喜欢护理专业,46.8%护生对护理专业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半数以上护生不愿终身从事护理工作。而《护理学基础》“论”是引导护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第一课,“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开篇课,以帮助护生对专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护理本科在大三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经过两年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护生往往对专业课充满着好奇与期待。我们要求教师每堂课都做到仪表文雅大方,待人热情诚恳,授课内容和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让护生感受到教师和护士的双重职业美,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讲授“绪论-现代护理学发展历程”时,突出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南丁格尔各个时期的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授,向护生展示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贵族小姐如何冲破世俗禁锢而从事身心付出巨大的护理工作,以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使护生了解护理鼻祖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呕心沥血和才智倾尽;并介绍了“国际护士节”和“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章”的相关内容,促使护生内心深处产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讲授“中国现代护理”时,展示了中国的南丁格尔-王秀瑛、林菊英、叶欣等护理前辈的照片,详细介绍其感人事迹,以及我国现代护理发展现状和前景,让护生了解护理专业发展道路的艰辛,产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明确学习目标和榜样。通过学习“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使护生更好的理解患者特征,树立新型的健康观,进一步认识护理专业,从而增强专业信心,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1.2渗透护理情感教育,培养高度职业道德感护理职业道德表现在热爱护理专业、爱护护理对象、严守规章制度、钻研护理业务、保守患者秘密等方面,这些宝贵品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3]。护理情感教育是培养职业道德感的主要途径,借助现实生活中先进人物事迹渲染、到医院参加临床见习、角色模拟等系列教育活动增加护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注重培养护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广大护理人员在2003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表现出的临危不惧、顽强拼搏、舍生忘死、奋力抢救的精神以及2008年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持久奋战、坚忍不拔的毅力,发扬了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捍卫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对在校护生来说无疑是最生动的一课。根据护生需求,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临床见习,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后即有一次见习机会,使护生能眼见为实,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认真、细致、严谨、周密、慎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表现,都给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特定情境,让护生自编、自导、自演,变理论教学为具体活动过程。如讲授“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时,创设病室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愤怒患者、抑郁患者、新入院患者和责任护士角色,通过情景表演来探讨相应的沟通技巧;在讲到“临终护理”内容时,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设计情景,护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和护士,使其能在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变化中掌握理论授课内容。在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护生去创设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及家属角度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3规范日常言行举止,树立良好职业形象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士不但要帮助其行其貌给人美感,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促进健康。这种良好职业形象的形成,是通过长久训练后内在气质的外化,需要护生下意识地去塑造,并使其成为习惯。为此我们将技能练习室模拟治疗室和病室环境,使护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技能练习课和临床见习课时,要求护生进入练习室和病室必须穿统一的护士服,戴护士帽,不穿高跟鞋,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进入练习室就如进入病室,一言一行都严格遵循护士行为规范要求。技能练习室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反复强化各种技能操作练习,最终做到操作娴熟、手法轻巧、胆大心细,以培养护生的技术娴熟美、操作轻巧美和动作稳健美[4]。

1.4贯穿临床案例教学,塑造整体专业素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桥梁课,护生没有接触过临床,加之本课程约有1/4内容属护理理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生动具体的临床案例,则不利于护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学习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授课时我们要求尽可能结合临床实践,通过具体案例情景加强护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如在讲述“医疗事故及处理”内容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将抽象理论形象化、简单化,针对问题护生畅所欲言,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所学理论,同时又提高了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应变沟通能力。再如讲授“给药原则”时,以身边有血有肉的惨痛教训为例,加深护生对“三查七对”原则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诚实严谨的慎独修养。

1.5鼓励评判性思维,挖掘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复杂临床现象合理质疑,独立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护理操作教学中,我们改变护理工作过分强调程序和规则、盲目服从的传统做法,在教师规范示教后护生展开练习的过程中,要求护生视自己为一名真正的护士,能全身心投入到模拟操作情景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能够有所创新和改造,并给出科研新信息,引导查阅相关文献期刊,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如护生能够了解头尾床单打结铺床法,血压计零点位置、着衣测量和测量部位对血压值的不同影响;简化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方法以及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觉的青霉素过敏试验部位选择等最新研究成果,与教材标准、教师示教相比较,激发护生产生科研兴趣。在讲授“鼻导管给氧法”内容时,设疑“鼻饲及胃肠减压伴吸氧的患者,采用何种氧疗方法最好?”,护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采用胃管对侧鼻导管吸氧法,氧疗效果不受影响。但是患者双侧鼻腔同时插入导管,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不适和不便呢?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之下,参阅其他资料,护生自己设计了一套鼻饲及胃肠减压吸氧装置--吸氧套管,并书写成文有待发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注重创设情景,引发护生去思考问题、查阅文献和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护生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和就业后自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晨

2教学反馈及体会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情景教学,不仅拓宽了护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注重培养专业素质,使护生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应变能力、审美观点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提高,为临床实习、考研、就业打下坚实的铺垫。近几年来,我校80%护生能在省内、外找到理想的实习、就业单位,在工作中体现出完美的职业风貌,有的护生毕业后短时间内即承担了领导职务,考取研究生的护生也得到深造学校教师的肯定和赏识,收到了良好的信息反馈。

我们体会到,讲授《护理学基础》课程,不单单是传授给护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如何做人,如何更好地塑造自我而符合护士的基本素质要求,把“授业”和“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各种教学情景,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2]黄戈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1.

第6篇

[关键词]语言艺术;癌症病人;心理效应

癌症是否属于心身疾病,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认为不良心理因素是一种“促癌剂”,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是癌症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已被许多学者所接受,因此,对癌症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护士的语言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是病人战胜疾病,保障健康的有效武器。可见,语言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护理人员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在对癌症病人的护理中,重视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和掌握语言技巧,充分发挥语言的心理作用,就可能促进病人身心健康与疾病的恢复。癌症是当前三大死因之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而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目前,全世界两千万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癌症,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患病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一、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其表现为不同职业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反映不同道德的特征。护士良好的愿望,美好的心灵,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关怀,有益的暗示等,要想在护理行为中体现出来,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当代医学认为,把医护人员的工作语言仅仅当作交往的工具和信息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过去由于受传统的护理模式影响,在护理工作中重视治疗措施的执行,忽视语言艺术在治疗中的作用,对技术操作一丝不苟,而运用语言时则简单生硬,常常引起病人的不满。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中,护理人员一切言谈举止对患者心理状态都有影响。我们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21世纪,掌握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道德性的特征,并在护理工作中加以正确运用,通过语言达到心理上的治疗。可见,语言艺术对癌症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不容忽视。

二、语言艺术对癌症病人护理中的心理效应

(一)好的语言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作为一名肿瘤专业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重视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掌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加强语言的基本功训练,不仅对自己的语言本身负责,更应对语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负责。临床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一位患恶性黑素瘤的病人,当医生向病人讲解病情,建议先手术后做化疗时,病人表现出恐惧与悲伤,当护士察觉到这一情况后,就一次次安慰鼓励、一次次耐心劝说与开导,用安慰性和诱导性语言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深入浅出地向病人讲解有关恶性黑素瘤治疗的医学知识,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化疗的意义,使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和悲观心理,顺利地接受了手术。当病人来我院进行化疗时还说:“是你们运用通俗的医学语言救了我,让我抓住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如果当时的疑虑和恐惧延误了手术,也许我已不在人世间了。”良好的语言,可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这对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心理和有声的语言对癌症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不良的语言可导致不良的后果。语言虽可治病,但也可致病。在对癌症病人的护理中,要求护士应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医护人员应该有礼貌地称呼病人,而不应生硬地呼叫其床号。我们应该遵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教诲“知道患有什么样的疾病,远没有知道患有某种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重要。”不仅关心病人所患的病,更应把病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当病人感到自己在医护人员心中无足轻重,只是一个病例,甚至仅是医院中的一个号码时,会感到伤感,失去身份和自尊心。从而会降低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勇气。例如:我们科收治过一名32岁女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这位女性俊秀而文静,性格内向,她无法正视这不幸现实,整天胡乱猜想,心绪不宁、痛苦失望、悲观厌世,种种复杂心理交织在她身上。当她化疗出现反应向护士询问病情时说:“我用的是什么药?怎么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一位护士不加思考的说:“用这药还能不吐,不但要吐,以后头发还要掉光。你这么年轻,就得了这病,太倒霉了,准备个假发套吧!”说完扬长而去。仅仅几句话,却永远留在病人脑海里。这位护士尽管主观上较努力,说话直率,却忽略了自身语言反馈给病人产生的消极影响。这种语言的恶性刺激,使病人忧心忡忡,更加悲伤,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说法,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综上所述,语言艺术在癌症病人护理中是十分重要的。护士的语言所产生的良好心理效应是药物不能替代的,同手术、化疗一样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护士要掌握好语言艺术,唤起病人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和勇气。在临床工作中,要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让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真正发挥出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华.肿瘤预后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3-245.

[2]姚玉芬.癌症患者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47- 48.

[3]曾莹,胡超英.癌症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和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9-620.

[4]吴日英.浅谈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2):221.

[5]萧会军.医学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23-127.

[6]常妞平,韩巧平.乳癌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9,13(2):144.

[7]许阳子. 乳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医学丛刊,2003,3(6):67.

第7篇

一、提升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

幼儿园“师徒帮带”制度指导下,认定某一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为指导教师,接受其点拨与指导。有经验教师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提供榜样示范,展示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技能、组织幼儿游戏活动能力、与幼儿沟通技巧、处理幼儿突发事件的策略等专业技能,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架起了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此外,配班教师也是对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他人”。配班后工作成功与否,将影响到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对自我专业的态度。在“两教一保”或“三教”的班级教师搭配结构中,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一般担当副班教师职位。班级教师搭配一般要遵循“以老带新”的原则,并且要注意教师在性格特征、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互补,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一致性,促使他们在彼此包容、和谐共处的关系氛围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身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幼儿教师在上岗适应期阶段的注意力往往主要集中在如何顺利实施教育教学,不注意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甚至当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解决。针对这一现象同一教研组或课题组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园本培训,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普及幼儿教育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使他们不断巩固与更新在师范期间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找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家人的支持关爱与帮助有助于提升上岗适应期

幼儿教师的专业信念和专业态度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工作热情高,加之责任心和进取心的驱使,他们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导致对家人关爱和照顾不足。在这一阶段,家人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支持是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坚持幼教事业的“心理后盾”。家人理解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之处,认识幼教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付出,并对幼儿教师的工作给予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幼儿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刚担任教职就要负责一群年幼而精力充沛的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有时还要应付家长的种种要求,因此很容易引起内心的恐慌与忧虑。同时,由于对教师生涯的憧憬往往与教学的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常常感到教学准备不足,产生严重的挫折感。[12]家人若及时送上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这对于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来说是很好的“宽慰剂”,能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幼儿教师的工作较为繁琐,尤其是上岗适应期阶段的教师由于欠缺经验,更是难以应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冲突。此外,幼儿教师多以女性为主。她们通常在幼儿园繁忙工作后,回到家还要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这无疑给她们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家人若能在家务上提供帮助,将会大大缓解她们的劳累和疲惫,避免她们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反感,这是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坚定专业信念的重要基础。

四、提升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专业道德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形成教师德性的基础。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虽然在师范学习阶段已了解教师对待工作和学生要具有敬业、有责任心、热情、和蔼、诚实、谦逊、守信、公正等专业道德,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因此无法真正体会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对幼儿的爱是支撑幼儿教师坚守专业道德的重要力量,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天真无邪的幼儿,还有差别各异的幼儿家长。家长的爱是专门制定的,偏爱自己的子女。每位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能安全地活动、健健康康地成长,希望教师给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因此,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面对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对幼儿一日学习生活的询问,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与呵护之急切,从而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无形中就会提高对自身的专业道德要求。同时,幼儿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对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极大鼓舞。有些家长对幼儿教师要求较为严格,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面对这些家长,不敢有半点懈怠,因此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正处于与幼儿家长了解沟通的适应期,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的理解、支持以及对幼儿教师的尊重,会增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信心和对自我工作的认可,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道德水平,以更加敬业,更具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的态度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五、提高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专业道德和专业认同

教师的善是教师德性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善是指教师能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履笃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从学生时代走向工作岗位,对幼儿的喜爱是其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他们是带着质朴的善和爱来迎接工作。面对天真、单纯、无邪的幼儿,他们不自觉地产生疼爱、呵护幼儿之心,并把内在的善良动机和情感付诸幼儿教育活动之中,变成客观的善行,这是幼儿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重要社会环境。离开了父母,幼儿教师便是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化的指导者、生活起居的保育者、身心健康的护理者、游戏活动的同伴。这种无微不至的、日复一日的照顾,使幼儿由在家庭对父母的依恋转向在幼儿园对教师的依恋。尤其对于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而言,幼儿的这种“依恋关系”的建立,使他们产生“被需要”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感受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对自我专业的认同,真正从内心唤醒自己对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此外,幼儿教师上岗适应期的这一到两年的时间内,也是幼儿快速成长的宝贵阶段。在幼儿教师的尽心照料下,幼儿健康成长,认知、动作等各方面能力不断发展。幼儿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尤其对于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来说,无疑是对其付出的巨大回报,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激发其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重要他人”的影响,尤其是上岗适应期。上岗适应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幼儿教师顺利适应与否将影响他们的专业态度、专业认同、专业信念等各方面。幼儿园园长、教师同伴、家人、幼儿家长及幼儿都是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重要他人”,他们作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可借力的“臂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园长应致力于营造和谐、融洽、积极、民主的工作氛围,为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教师同伴应做好“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帮助、支持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的工作,为他们树立榜样示范;家人应多给予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支持和关爱;幼儿园应引导家长尊重、理解和信任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自身也应不断进行专业反思、增强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上岗适应期幼儿教师才能切实地提升自身的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专业认同、专业技能与专业道德,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徐佳丽 周燕

第8篇

[关键词] 关怀;关怀伦理;女性主义;儒家思想

[Abstract] The ethics of ca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put forth by feminist, which emphasizes sensibility, circumstance, relationships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 thought of care is affluent in Confucianism, and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suggestive thinking on care,and pushing it ahead, 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e ethics of feminism and the thought of care in Confucianism.

[Keywords] care; ethics of care; feminism; Confucianism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元文化时代下护理关怀伦理研究”(11W53)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22-2

关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是道德生活的一种取向。关怀即关心、照护,是对他人的一种投入状态。无论是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关怀”都有深入的研究。对“关怀”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加深“关怀”问题的深刻理解,推进关怀伦理走向一个更圆满、更完善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特征

西方女性主义作为20世纪后期一门新生学科,是目前对“关怀”作出最系统阐述的流派。女性主义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关怀伦理”,它的提出源于对男女性别心理学的道德研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利根从道德发展的角度推论了两性的差异,与以柯尔伯格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以正义、权利观念为核心的道德推理的基本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对道德理解的“另一种声音”。之后,诺丁斯、特朗托、拉迪克等人均从不同的角度对关怀伦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以说,关怀伦理的提出在西方当代伦理学中构建了一种新的范式,与康德为代表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伦理观念大为不同,概括来说1具有以下特征:

(一)强调人的情感因素

道德的最终审判是情感,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道德推论的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诺丁斯认为,人与关怀有两种基本感觉,即自然关怀感和伦理关怀感。两种关怀中,由情感自发产生的自然关怀要优先于需要做出品格努力的伦理关怀,是道德关系的首选方式。拉迪克更是以父母抚养孩子的“母性实践”产生的“母性思考”,强调行为者是直接在他人的需求与自身的情感反应下行动。

(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

道德问题就是人类的关系问题,理想的道德关系就是平等和依恋关系。关怀的本质因素在于关怀方与被关怀方的关系,具体的说,就是“A关怀的特征是接受性关注和动机移置,B承认或回应A的行为”。在关怀关系中,每一个人都要依赖于对方,关怀关系并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都有付出,双方也都有收获这样一种关系。

(三)强调道德问题的情境性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认为,作为关怀方,在关怀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冲突,这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冲突的情况下,原则并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指导,只有根据情境作出抉择。“道德问题来自冲突着的责任而不是竞争着的权利,解决道德问题需要一种联系情境以及描述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一种形式的和抽象的思考方式。”道德本身必须体现为具体的东西,即特定社会中的特定的行为,体现于特定社会的规范之中,而非抽象的原则。

(四)强调道德的实践性

关怀是由关心、照顾、给予关怀与接受关怀四个阶段构成的实践活动过程。“两个人相遇,一方是关怀者w,另一方是被关怀者X,关怀关系只有构成如下的逻辑才能得以成立:1.w关怀X;2.w做出与1相符的行为;2.x承认W关怀x。”这就是说,关怀方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才可能得到被关怀方的承认,其关系才能得到维持。

二、儒家关怀思想范畴

儒家思想提出了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的相处之道,体现出个体应具有“关怀”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在儒家思想中,体现“关怀”的思想范畴有仁爱、孝悌、忠恕等。

(一)仁爱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性的最高境界,是儒家关怀伦理最为集中的表现,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二)孝悌

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以家族为本位,家族血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根本,所以爱人情感的根本是家族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

(三)忠恕

忠恕之道的本质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与欲望推及他人的感受和欲望,以此作为行为善恶判断的标准。忠恕之道使爱人超出家族,使爱扩展到了更大的社会范围。忠恕是儒家提出的对他人及社会的关怀之道。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儒家关怀思想之契合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儒家关怀思想,尽管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二者在精神实质与道德原则上有某些相似与相通之处。

(一)关怀基础:情感

儒家哲学在伦理体系构建、伦理修养、伦理教化和伦理价值实现的社会途径方面无不体现着情感关怀。中国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注定了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仁爱”、“孝悌”、“忠恕”也充斥着人性气息与人情味道,依赖的是人们的情感体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诞生,在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逐渐破产,个人意志、生命存在、心理情绪等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同时,西方宗教伦理传统也给关怀伦理提供思想的土壤,基督教的“爱”伦理从情感的角度上进行展开,要求人们理解这种爱,要向它敞开我们的存在并在生命中将其表达出来。

(二)关怀条件:情境

天、地、人是中国人所说的“三才”,儒家思想以人为出发点来考虑其在各种关系中应有的行为,讲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质上即具有一定的变通性。人的行为举止应符合基本的人伦关系准则,尺度上要求“无过无不及”,在相互关系中达到“中庸”的最高境界;同时要具有应变力,要合“义”,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适宜的反应和选择。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者则质疑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反对强制性的允诺,关注个体人的需要和发展,认识到人们不仅要注重问题本身,还要注重问题产生的环境和条件。

(三)关怀途径:由家到国

儒家“仁爱”是建立在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和家族本位为根本的社会结构之上的,先有亲亲之爱、家族之爱,才谈得上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者诺丁斯以“关怀圈”为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儒家的仁爱途径有着类似之处。她认为,关怀的起点并非理想国,而是理想的家,并由此向外扩展――首先懂得被关怀的意蕴,然后学会关怀身边亲近的人,最终学会在意、关注那些我们无法直接关怀到的人们。在关怀行动中,关怀方的关怀范围有内圈与外圈之分。从内圈来看,人之所以关怀是因为他(她)爱;当关怀方走向外圈时,关怀方就发现自己具有某种行为准则,而使自己具有了爱的超越性,将外圈的人作为潜在的被关怀者进入自己的关怀圈。这样,关怀的链条就建立起来,一些不认识的人通过已经进入内圈的人联系起来,关怀方通过认同这些圈子而“准备去关怀”。诺丁斯所指的对内圈的关怀实际上就是对家人和亲人的关怀,即自然关怀,这是最优先的;对外圈的关怀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及社会的关怀,即伦理关怀,随着社会关系的愈加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关怀的途径是从家人到友人到陌生人,从家庭到学校以及社会。

(四)关怀实行:实践

关怀不能仅停留在内心,更要通过实际言行表现出来。儒家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强调关怀者的要通过关怀性的行为使被关怀方感受到,并将关怀理论积极推行至道德教育。特朗托把关怀看作是由关心、照顾、给予关怀与接受关怀四个阶段构成的实践活动过程。此外,众多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者们以关怀的视角探讨了道德教育、政治理想及政治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关怀伦理的社会实践性质。

四.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儒家关怀思想之区别

(一)关怀理念:政治与人格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集中表达了一种对平等与公正的追求,但这种平等主要强调的是政治道德方面的平等,而儒家思想更多强调的是人格的平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产生是建立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基础之上,是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应运而生的。关怀伦理的提出者,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利根对她的老师柯尔伯格提出异议,认为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忽视了女性,他所描述的仅仅是男性的而不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发展,而女性应当具有属于自己的道德体系,即“关怀”,并应构成对当代伦理体系的重要补充。由此,西方女性主义者以“关怀”作为新的道德视角,挑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与权威,追求女性在政治道德上的平等。

(二)关怀本质:平等与差等

儒家的“关怀”理念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疏有别,贵贱不等。“仁爱”是从爱有差等出发,是以家族亲亲为根基,以人的“伦份”为条件,以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的宗法等级为原则爱人。不同关系的人,爱的内容是不同的,它是亲亲情感的扩充,其结果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政治。而不同地位的人对爱施予回报的内容是不同的,君惠臣忠、父慈子孝、推己及人的最后结果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此,在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集体必然大于个人,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克服了自我、服从集体,以家国需要为一切,才能与世俗融洽相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对传统西方伦理对规则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提出批评,张扬道德问题之情境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强调差异,关注责任与关系,实际是对传统意义上公正的超越。

(三)关怀起点:人与关系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和儒家关怀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儒家关怀思想以人为出发点,来考虑其在各种关系中应有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变通性。天、地、人是中国人所说的“三才”,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注重考虑这三者的关系。“因为人存在于自然之中,人又是文明化的存在,对自然的超越构成了确认人之为贵的前提。不论是孔子的以爱人界定人,还是孟子的性善说,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及董仲舒的为人则天,还有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等命题,都反映出从人出发来考虑伦理和哲学问题。”儒家从人出发,讲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行为举止应符合基本的人伦关系准则。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怀从“关系”出发,人首先为一种“关系性的自我”,处于自发或终身不断的建构之中,其通过“相遇”与他人建立关系,进而形成关怀关系。相遇的背景、相遇的内容、个性特征、文化因素等构成了具体情境。一个人必须允许自己接受别人的需要或困境的影响,合理选择正确的回应行为,不能麻木不仁。

综上分析,虽然在时间、空间、产生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内容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我国儒家关怀伦理思想仍然有惊人的关联。这再次证明,“关怀”对全人类不可或缺,人们对关怀的理解也有共通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关怀,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人类生活的永远的基本主题!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著.始于关怀: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何锡蓉.女性伦理学的哲学意义[J].社会科学,2006,(11):141.

[3]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困境道德难题规范缺失规范冲突角色冲突

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道德困境,这导致以解决道德难题为使命的应用伦理学的产生。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有了对特定的道德情境和与此相关的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把握,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就可作出道德判断和选择。这里不存在道德困境。但如果我们在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时,对相关事实情境的理解有分歧,可依据的道德原则又相互冲突,或是道德范畴及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难以确证,就会陷入难以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的困境。这时道德难题就出现了。由此,我们可以依据道德难题产生的原因,把道德难题区分为三类:即相关事实不清而导致的事实性难题;道德规范缺失和冲突而导致的规范性难题;以及道德范畴和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难以确证而导致的元伦理难题。规范性难题是应用伦理学研究和实践中碰到的最普遍的道德难题,主要表现为三类。

一、规范缺失性难题

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往往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传统的伦理学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似乎已无力引导我们走出困境。按忧那斯的说法,这是因为传统伦理学具有的如下几个特征。(1)在时间上具有当下性。它们都对活动的直接标准加以规定,并且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是同时存在的。(2)在空间上具有相邻性。伦理地域被限定在这样一些范围内:伦理主体和对象作为邻居、朋友或敌人相处,或作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弱者与强者以及所有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角色相处。所有的德行对于这些相近的活动范围都适用。(3)伦理学知识注重此时此地,是一种适用于所有具有善良意志的人的知识。由于传统伦理学的上述特点,其确证和提供的道德规范适应的是传统社会的道德实践,但由于现代社会出现了处于传统伦理学视野之外的具有崭新性质的活动领域和利益关系,要调整这些活动和关系,必然面临传统伦理学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某种空白而出现道德难题,即所谓规范缺失性道德难题。

代际正义就属于这类难题。代际正义是调整人类社会世代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我们可以把社会中各个世代之间的关系主要归纳为三种形式:家庭中的世代关系、同时存在的各个世代之间的关系和跨越时间的非同时存在的世代之间的关系。显然,就家庭中的世代关系而言,我们清楚对于长辈和后代应尽的道德义务。如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义务,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父母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对于成年的子女来说,对长辈有赡养尽孝的义务。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会受到道德或者法律的制裁,在这里没有规范缺失的问题。就同时存在的各个世代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也清楚无论对于上代还是后代都有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如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都规定有代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处理同时存在的世代之间的伦理关系时,也不存在规范缺失的问题。规范缺失性道德难题只出现在跨越时间的非同时存在的世代之间的关系之中。这个意义上的代际正义主要调整的是非同时存在的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后代人是指“和现在的世代没有重叠的那些世代”[1],具体来说是“那些将生活在未来,但是直到现在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死亡以后还没有出生的未来世代”[2]。AvnerDe-Shalit准确地概括出了这种世代之间关系的五个方面的特征[3]。(1)对这个世代关系中的世代之间的传递问题,人们必须考虑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现在的资源更符合未来的生产潜力要求,因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物品传递意味着后者将获得比前者因此遭受到的损失更多的价值。(2)在这种世代关系之中,预测后代人的需要和偏好是困难的,即使能够预测,在与当代人的需要和偏好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是极为复杂的。(3)我们与后代人在经济上的交流完全是单向的。我们为后代人进行储蓄、或对他们施加经济压力,他们都不可能进行回应,或者是在经济学意义上对我们进行“惩罚”。(4)后代人的人口规模是未知的。在这种世代关系中,不同的人口规模将影响对各种物品的分配方式。反过来,不同的分配方式又对后代人口的数量和身份产生影响。(5)在这种世代关系中,许多当代人采取行动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例如,造成某种物种灭绝的行为。这种不可逆转性影响了我们对后代人义务的本质问题的思考。

可见,代际正义问题超出了传统伦理学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边界,使我们调整这种关系时,面临无规范可以应用的道德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代际正义才“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4]。除此之外,还有种际正义、基因伦理等问题,也都涉及规范缺失性的道德难题。

二、规范冲突性难题

规范冲突性难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冲突。道德冲突是人类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道德困境。麦金太尔正是从道德冲突出发,来反思近代道德理论的困境的。麦金太尔认为希腊悲剧之所以为悲剧,不是因为当事人的过失,而是因为道德原则存在内在冲突。在具体的伦理困境中,当事人的道德处境与安提戈涅相似。他们不想违背道德义务,但是道德规范提供了相互矛盾的行动方向。道德冲突是道德难题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道德冲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对抗性的道德冲突,即相互对立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其二是非对抗性的道德冲突,即同一价值体系内诸要素在特定情境里产生的冲突。

第一,对抗性的规范冲突。恩格尔哈特曾提出道德朋友和道德异乡人的概念,道德异乡人之间的冲突,就是相互对立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恩格尔哈特认为后现代的生命伦理学面对的是一个道德多元化的世界,深刻的道德分歧充斥着生命伦理学领域。处于不同道德体系、拥有不同道德传统的人们,对于人体改造等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由于不能共享道德原则或道德观,他们之间的道德争端就难以解决。对于这些持有不同道德前提的人,恩格尔哈特称之为道德异乡人,反之则称为道德朋友。恩格尔哈特的论述具有普遍意义,道德朋友与道德异乡人之分,不只存在于生命伦理领域,也存在于其他伦理生活领域。换言之,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要在两种层次上过自己的道德生活,即与道德朋友们共享的生活和与道德异乡人共处的生活。后者的生活必然要发生对抗性的道德冲突。

在生态伦理学领域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冲突就是这种对抗性冲突的典型。这种对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系统整体的利益高于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的价值尺度低于并服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尺度,人的利益实现应以不破坏或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限度。与此相反,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的价值尺度是衡量一切存在的价值标准,只有当所有存在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时,才是“善”的。其二,非人类中心主义肯定自然存在物与人一样具有内在价值,人与自然存在物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之间具有必然的伦理关系。与此相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才有内在价值,自然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与人之间才存在伦理关系,人和自然存在物之间不存在伦理关系。其三,非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行为方式上,强调人类不仅要以自身的尺度行动,而且要以其他存在物的尺度行动。主张通过对自然界的肯定、顺应和服从来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与此相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行为方式上,强调无论是对自然界的否定或者肯定,都是以人的尺度为标准的。自然界整体的完善发展应以不损害人的内在价值和生存为度。显见,这种冲突是基于相互对立的价值体系之间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分歧和冲突,由此而导致的社会决策的道德困境,就是所谓对抗性规范冲突导致的道德难题。

第二,在同一价值规范体系内,不同的道德原则规范在运用于同一情境时,彼此之间也会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的道德困境。套用上述恩格尔哈特的概念,这种冲突是可以发生在道德朋友之间的。

我们以不同的道德原则应用到安乐死的情境中所产生的冲突来予以说明。尽管关于安乐死的定义有了初步的共识,即安乐死是指使人生命感受上最小限度地承受痛苦和最大限度享受安详的一种死亡实施或死亡过程。但安乐死在法律和伦理上的争论似乎仍未平息,主要在于各种道德原则间的冲突。自主原则是为安乐死的正当性辩护的主要原则。人格利益的核心是人格尊严,即个人的自由自主。这意味着要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独立的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受强迫或干预。同样,一个人有权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身体,包括选择死亡。如果人们独立而理性地选择安乐死,那么,对人格的尊重将使得社会和他人有义务不干预甚至协助主动安乐死。正如德沃金所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说某人有权利作某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含义是,如果别人干预他做这件事,那么这种干预是错误的,或者至少表明,如果为了证明干涉的合理性,你必须提出一些特别的理由。”[5]但在安乐死的讨论中,自主原则却可能与其他的道德原则发生冲突。其一,它会与不伤害原则发生冲突。不伤害原则是由英国思想家米尔最早提出来的,并得到了许多人进一步发展的原则。他主张应当给予个人最广泛、最大可能的自由,但同时也承认,如果允许一个人随心所欲,自行其是,必将引起伤害。因此,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安乐死显然不只是私人的事,它涉及医生、病人、家属和社会等多重关系。患者可能与医护人员发生意愿上或实际利益上的冲突,也可能与家属发生意愿上或实际利益上的冲突,患者家属也可能与医护人员发生意愿上或实际利益上的冲突,而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等又都可能与代表“社会公意”的“社会”这一抽象之关系主体发生某种意愿上或实际利益上的冲突。可见,安乐死的行为不是自我相关的,而是涉他的行为,都有可能因为伤害到了他人、家庭和社会的意愿和利益而不被允许。不伤害原则当然还包括不允许自我伤害。主动的安乐死也有可能是导致自我伤害的行为。因此,为了当事人自己的利益,可对其自主行为进行干涉,迫其促进自我利益或阻止其自我伤害。其二,除了具体的伤害,安乐死的行为也可能因为冒犯了他人而被限制。冒犯原则常常被用来作为反对安乐死的有力论证。因为安乐死确实有可能冒犯人们的职业使命感和。其三,它会和公正原则发生冲突。

需要实施安乐死的病人,常常要花费巨大的医疗资源来维持低质量的生存,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去抢救本没有救治可能性的濒亡患者,这会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减少医疗机构对其他患者的医疗护理,甚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公平的。可见,社会公正原则的适用,往往是与自主原则相违背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则的彼此冲突,导致了安乐死的道德困境。

第三,同一道德原则应用于同一情境,也可能发生冲突。以基因改造中的自主原则为例。以前所出现的身体改造行为,如美体美容等,都是当事人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但基因改造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他人个性的举动,这就必然产生不同主体间自的冲突。例如父母有改造基因生产后代的权利,但这同时会限制后代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角色冲突

如果说,前述的规范冲突是在社会层面上说的,角色冲突则是在个体层面上说的。麦金泰尔在《道德困境》一文中指出,有关道德困境的哲学讨论引人注目。他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些境遇似乎确实成了问题。他提供了需要考虑的三个例子,其中第一个例子就是角色冲突的例子。它讲的是:一个道德上严肃的人(此人已承担或被分派发挥一个以上的社会角色的责任,有人会问我们每个人不就是这样吗)发现,履行一个社会角色的责任将阻止自己去履行另一个社会角色的责任。在应用伦理学领域里,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职业角色和其他角色伦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区别。其一,职业道德的落脚点是职业全体,而角色道德的落脚点是社会个体。职业道德尽管看起来是直接约束每一个从业个体的,但实际上的目的在于维护职业整体的信誉与尊严。只有通过维护整个职业的利益,才能使每一个从业人员最终获益。这是职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根本区别,否则人们只要根据社会的规范体系来调整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就足够了,职业道德就无必要了。而角色伦理约束个体的角色行为,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这种约束,使个体能扮演好这个角色,从而维护角色个体的尊严和人格。其二,职业道德是以职业为存在前提的,是对职业本质的反映,它调整的是通过职业活动而产生的职业内部及外部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它调整的范围是相对有限的。相反,角色道德的调整范围就要广泛得多。它以社会个体的存在为前提,调整着社会个体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各种关系,而不仅仅是职业关系,如在医生的角色伦理里,除了与职业道德相联系的职业角色规范外,还包括了非职业角色,如先赋角色的公民角色,这是一生下来就具有的;还有身份角色,如某一宗教的信徒、某一俱乐部的成员等等。其三,职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一旦形成则会在很长时期内存续下去。除了该职业的职业操作规范外,该职业世代相续的内在精神对职业的存续与发展发挥着根本的作用。这种内在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本源。所以,职业道德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其他角色伦理就不具有这么大的稳定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同一个角色也许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如同是医生,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这个角色要求就不同,所以角色伦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同时更具时代性。例如,救死扶伤一直以来就是医生的职业道德,但现代社会的医生却往往被要求对病人实施安乐死。

我们以医生的角色冲突为例。医生作为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接受这种职业团体特殊的伦理规范的制约。忠诚于患者是医生职业伦理的核心。其一,忠诚包括了诚实的义务,但医患关系中的具体角色常常要求医生有善意的欺骗。因为有时如实地通知病情(特别是死亡预后的通知)会造成病患不安,破坏病患希望,减缓医疗效果和导致病人自杀等。况且某些病患(特别是重病且濒临死亡的病患)其实并不想知道关于自身状况的实情。其二,忠诚包括了为患者保密义务,但医患中的社会角色常常要求为了公共利益或其他利益而放弃保密。如果不相信医生会保密,病人就不愿意对医师提供资讯或让医师做完整的检验,而没有这些资讯,医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及建议。实际上,保密是忠诚的具体化。但保密有时会与他人、社会的利益相冲突,如患者携带了艾滋病毒,此时,医生一方面要考虑到病人的利益和要求,为之保密,免其遭到歧视和排挤;另一方面,医生的职业终究与一般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不同,它提供的服务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从事医生、律师及牧师等职业的人来说,最根本的价值是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因此,他在履行对患者的忠诚义务的同时,还要忠于公共利益。为了公共利益,医生就有可能放弃对患者的保密义务,这两者就发生了冲突。其三,忠诚包括了医生信守承诺的义务,但医师有时会面对冲突的情形。如父母带小孩就医,医疗人员应对病人(小孩)负忠实义务亦应对契约的相对人(父母)负忠实义务,此二义务间有可能发生冲突。

上述规范性难题所导致的道德困境既出现在传统伦理学领域,也出现在应用伦理学领域,其中,规范缺失性难题和对抗性难题是应用伦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D.ClaytonHubin,JusticeandFutureGenerations,PhilosophyandAffairs,Vol.6,No.1,1976,p.70.

[2]SeeLawrenceB.Solum,ToOurChildren’sChildren’sChildren’s:theProblemsofIntergenerationalEthics,LoyolaofLosAngelesLawReview,Vol.35,2001,p.171.

[3]AvnerDe-Shalit,WhyPosterityMatters,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pp.4-5.

第10篇

[关键词] 医师职业精神;实习医学生;医德培育;党委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b)-0151-03

人们的职业生活千差万别,职业道德也各有同。每个行业的道德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疗卫生人员,我们要用生命的一半时间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因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践行职业道德要求,对每个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习医学生在医院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是祖国未来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医医学职业精神自觉性是新时期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实习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怀着好奇、期待的心情从学校迈入社会,是他们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更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把握这关键时期,培育实习医学生良好的医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使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医德的光荣传统,自觉树立敬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 医师职业道德精神与医德培育

1.1 医师职业道德的涵义

医师职业[1]精神是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专用名词,是医学在校教育、医生培养、医疗工作管理中必须关注的内容。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是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客观要求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是指医院主体与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观念、心态、精神、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的总称[1]。它是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能在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下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起来,汇聚到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上,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医德培养是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推动了良好医德医风的建设和培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服务态度、对患者亲切的关怀、强烈的责任感,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在医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美国学者David Thomas Stern综合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出版专著《医师执业素养测评》。2002年由美国内科基金会、ACP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更是把医师职业精神[2]具体反映在国际认可的文件中。其中提出的3项基本原则和10条职业责任则构成了现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现在我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在法律上明确提出了医师所应具备的职业要求。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是一个医院管理的灵魂,对于任何一个医院来说,它本身就是存在的,而且是别的医院所不具备的。这种存在于医院内部的,包括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管理理念、价值观、决策文化等多方面的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可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持久力,从而提高职工行为的一致性,进而推动医院的发展和成长。在医院管理中,能得到干部职工的认同,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对一个医院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

1.3 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在医德建设中的影响作用

医德,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所必须拥有的崇高职业道德,它的根本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体系也等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在这种巨大变革的冲击下,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少数医务工作者不再“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以利益出发,崇尚“金钱至上”,医德医风出现了“滑坡”现象[3]。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作为医院管理的灵魂,作为一个医院在经济浪潮下的掌舵者,它时刻把握好方向,带领医务工作者在巨大经济浪潮冲击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4]。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不同于灌输教育,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它可使在医院氛围中的人不知不觉中受到警示和教育,并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本质上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质[5]。当医务工作者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会自觉的用医德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采取抵制偏离道德标准的行为。

2 当前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素质参差不齐

高等医学院校、中专卫生学校的扩招和发展,使大量在原有招生模式下不可能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跨入了医学院校的大门;各地医学院校的师资和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外招实习医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2.2 教育体系不完善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除了传授医学知识,还需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修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但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并未充分重视与学生医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心理适应性,使医德难以深入,造成了学生对医德的一知半解[6];另外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在实习生的教育上偏重技能教育,轻视医德教育,轻视对学生“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德理念培养。

2.3 廉洁行医淡化

在全球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近年来学生选择医学行业,并不是单纯的热爱医学事业,而是增添了实用成分和功利色彩;从医不是因为这个行业崇高,而是因为其实惠;从医不是想救死扶伤而是为谋私利。从医的动机不纯,导致了医德教育无法深入其心[7]。同时,临床上某些不正之风如收红包、开大处方、收回扣、吃提成、滥开检查等也冲击着实习医学生的道德观念。

2.4 人道主义淡化

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因此医院的发展不能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道德观、尊卑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医疗活动中忘记了我们的服务宗旨,人道主义精神淡化,不顾患者的经济情况是否许可,给患者提供超出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如在治疗中滥用中高档药物取代适用的普通药物;为了收取提成放弃普通方便的检查技术而使用费用昂贵的高精尖技术;使用高档昂贵的医疗器械取代普通安全的医疗器械等,这些负面的不良风气,实习医学生在实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也将会影响着他们在医学这条道路上为追求利益而逐渐背弃医德、良知,使人道主义精神慢慢淡化。

2.5 无私奉献淡化

现阶段的实习医学生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以独生子女居多,深受父母的宠爱。从小优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强,思想独立,不喜欢受约束和教条式的灌输;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抗挫折能力差,感恩意识薄弱,没有社会责任感,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性格特征使医德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3 利用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培育实习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几点思考

3.1 抓好实习医学生下点前的强化教育

3.1.1 实习医学生下点是实习生由学校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医院有关部门着重强化这一时期的医德教育。首先,医院派出责任心强的干部管理实习生,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包括内务卫生管理、作息制度、周会制度、党团活动、晚点名、请销假制度、量化考评制度等,培养实习医学生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并依此养成约束个人行为的习惯。

3.1.2 实习医学生下点前由教学办组织进行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素质修养、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医院抽调出技术拔尖的教学组长,为实习生系统、正规地演示操作方法,同时着重强调查对制度和无菌观念的重要性,并在旁手把手指导,使规章制度及各种正规操作方法深入其心,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注重素质修养,开设职业礼仪培训,规范实习医学生的言、行、举、止,学习规范语言、电话礼仪、与人交流时的语气、神态及眼神交流,练习行、走、坐、拾物等的标准姿态。

3.2 实习医院严把带教老师质量关

3.2.1 医院严把临床教学第一关,各科室竞聘出一名教学组长,实习生报到前,医院教学部门对教学组长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系统培训,培训的课程设置高度结合教学组长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包括临床讲小课的技能、如何组织教学查房、教学课件的制作、如何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等内容。

3.2.2 强化师资力量,各科室选派出医术精、医德好、服务佳的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实习医学生到达病区后首先由教学组长安排其进行入科教育,如熟悉病区布局、熟悉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再由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技术到医德,循序渐进地指导和培育,带教老师做到以身作则,放手不放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出。实习生出科前由带教老师进行操作技能、工作态度、学习态度、服务质量、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评价,并将此评价列入实习生留院定科的指标之一。

3.3 医德医风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

3.3.1 “减少疾病,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服务宗旨,学好专业知识,也是临床实习医学生的立足之本,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疾病和痛苦。医院强调医德医风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两手一起抓[8],组织医学实习生参与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医疗差错事故分析与讨论等,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生动的医德素质教育。

3.3.2 针对各科室的专科特点,每周组织一次小讲课,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出科前由教学组长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同时,医院会对实习医学生进行实习中期考核,以检测实习生实习一半所掌握的知识。

3.3.3 鼓励实习生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创造机会让实习生参与各种培训。

3.4 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结合

近些年来,我院重视医学职业道德精神文化的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不断增强全院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大家爱院爱岗的热情。如:为进一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党员干部及实习医学生赴粤东开展医疗帮扶和党员教育活动;院领导率医疗队赴粤北山区开展医疗帮扶活动及到连南山区送医送药,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老百姓送上爱心药品和医疗设备;惠侨科党支部组织到市福利院慰问和探访孤儿献爱心活动;为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教育,培育为医疗事业献身的高尚医德情操,护理部组织实习生到公墓祭奠抗击非典烈士,并在纪念碑前宣誓;同时医院经常举办各种专题义诊活动。医院建立静脉输液培训基地、礼仪培训基地,规定实习医学生毕业下科前接受更严格的培训;增设橱窗长廊,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及表彰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务人员等。除此之外,医院还经常举办摄影展、美术展,组织“院歌大家唱”等比赛活动。

3.4.1 组织开展征集医院愿景的活动,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愿景定格在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实习医学生的心中,时刻警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3.4.2 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党团活动,总结一周以来实习生的工作、学习、服务质量、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4.3 组织实习医学生学习各种突况的应急预案,并请来治安队为实习生进行消防演习和训练,增强实习医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的使应急预案与操作有机结合,使实习生在危险来临时能够有序地组织转移,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3.4.4 组织形式多样的医德教育活动,净化思想。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义工活动,如护送患者做检查、陪伴生命垂危的孤寡老人、照顾无人陪伴的孩子等,既能激发实习生们质朴的“爱心”,又能磨练坚韧的“耐心”;教师节时自发给老师们制作贺卡、礼物,举办师生联谊活动,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激,培养实习生们“感恩”的心;鼓励积极参与医院的活动,感受医院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氛围,保持满腔热忱,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熏陶执着的“热心”;在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等,进一步培养实习生的“细心”和“责任心”; 组织实习生到公墓祭奠抗击非典烈士并宣誓,培育实习生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感”。

3.5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管理和监督

学校的老师和教学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实习临床第一线,了解实习医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经常组织有关专家及部分实习医学生经常对病历进行抽查,对医务人员的开方用药、开单检查、医疗收费、贵重医用耗材的使用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自查自纠,形成从院内到院外,从医院机关到科室相结合的监督网络体系。完善医务人员及实习生医德医风量化考核办法和标准,并严格奖惩,从制度上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发挥制度监督的功能,制订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效能的医德建设行为规范,同时,把医德医风问题和实习生医德医风知识考评与科室达标、个人晋升、资金分配、学生毕业等切身利益挂钩,使软件约束与考核要求结合起来,使医德医风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

对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道德的提高在实践中推动和谐医院的建设。因此,在加强医德教育的基础上,要采取措施促进医德理论向医德实践方面转变,不断改善和完善医德行为,更好地为医学服务。和谐医院的建设,医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医疗卫生行业必须从这个“灵魂”入手,不断加强医德教育,努力促进和谐医院的建设。总之,实习医院在让实习医学生丰富学生的医德伦理认识、提高学生的医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践行力方面[9-10]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培育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同时,实习医院充分利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实习医学生进行良好医德的培育,使医德教育具体化、形象化,为我国培育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376-378

[2] 王向东.什么是医院核心竞争力[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64-267.

[3] 丁淑芬.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医德考评标准学习班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4] 杨旭东,韩九娥,何光峰.创建医院特色文化,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31-133.

[5] 陈笑笑.新人文主义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养探索――医德培养档案构建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58-159.

[6] 林虹,卞成德,王小尚.医学生医德问题调查及思考――以温州医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2,(12):147.

[7] 席天阳.关于现代医学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166-167.

[8] 王杰,程乐森,刘洋.信仰视角下的医学生医德思想的培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2,26(2):141-142.

[9] 李恩昌,程乐森,王庆淼.打造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14-417.

第11篇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处理好晚期和临终病人的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恢复良好心理,使病人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事实,使癌症病人得以轻松愉快,使他们在精神上及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生存信心,是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又是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课题。我们根据急诊和晚期临终病人所表现出来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1.1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急诊临终病人具有就诊时间短、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尚未明确诊断、无亲属陪伴、很快进入临终状态等特点,在其短暂的弥留之际,不仅受到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丧失,存在恐惧和焦虑的精神压力,极大的身心痛苦使临终病人心情十分复杂。深受疾病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困扰的他们需要承认和面对现实,更需要全身心的护理关怀。在应用药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护理关怀往往可以起到对病人身心痛苦的安抚作用,使病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自己。急诊危重病人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临终病人把自己临终前自尊愿望的实现寄托在守护他们身边的护士身上,他们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护士用抢救护理技术和技能、用对病人的照顾关心和心理护理,解决病人的生理需要,达到减轻痛苦、生活舒适,正是临终病人需要的关怀。

1.2急诊临终病人护理

1.2.1 急诊临终病人需要人性化护理

急诊临终病人的护理应做到:言谈话语、举止表情一切从临终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要求,消除不适心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用亲人般的服务做好临床护理,使其在短暂的人生弥留之际得到更多的关爱,使其在有限的人生路上、在短暂的抢救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的护理。

1.2.2 临终病人需要理解、尊重和优美的环境

尽管临终病人极度垂危,且生命是短暂存在的,但仍然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交流,需要得到人间的温暖。整洁安静的环境是临终病人精神心理的需要。舒适的卧位、和谐优美的环境和整洁的床单,体现了对临终病人的尊重,是对临终病人心灵的安慰,可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1.2.3 临终病人需要家属亲友的陪伴和守候

临终病人多具有需要家属陪伴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守候。同样家属也有为临终亲属尽义务的心理需要,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哪怕说一句安慰的话、看一眼容貌,摸一摸手和头,缓解焦虑和不安,希望不留遗憾。护理人员要格外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和家属的心情,安排他们相见和守候,倾听家属内心的忧伤,安慰家属或亲友在承受悲痛和精神打击时,要节哀,要注意保重身体。接受家属的询问时,不计较语气和态度,耐心解释,注意沟通方法,嘱咐要准备的事宜和注意的事项。用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动家属、安慰亲友,支持他们克服眼前的危机,在悲痛中得到安慰。

临终病人需要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希望延续生命,希望得到心理支持,需要内心的安抚。在人生的规律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临终病人身心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临终病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交流,视临终病人为整体的人,减轻其身心痛苦,给予心理支持。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2.1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大多数晚期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可分为以下五期:

2.1.1否认期:肿瘤病人在被告知自己患上癌症,即将离开人世时,不能接受现实,通常采用否认机制来应对这一消息所引起的惊恐。过时病人表现为焦虑和忧郁。

2.1.2愤怒期:当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愤怒可指向周围环境和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

2.1.3服从、讨价还价期: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疼痛、痛苦、延长生命,常表现为一个服从医疗的“好病人”,要求任何检查,寄希望以此来换取痛苦暂时解除。

2.1.4抑郁期:当疗效不满意、病情不断恶化,继而情绪沮丧,对事物淡漠,心灰意冷,需要亲人在身旁,以免孤独地离开人世。病人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抵抗的心理。

2.1.5接受期:病人从恐惧、焦虑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此期受病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的影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护理的最高理想。

2.2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根据晚期和临终病人所表觋出来不同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2.2.1 心理护理与干预

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晚期和临终病人的首要护理。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其主要干预方式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认知水平。这要求护理人员充分理解病人,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用自己美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境,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使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躯体护理

尽可能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帮助解决好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疼痛的护理

尽可能多为病人寻求减轻及控制疼痛的方法,以降低疼痛的阈值。

2.2.4 做好家属的护理,给予心理疏导,以配合治疗

第12篇

1 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作为美容主诊医师,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尊重就诊者的生命价值,平等对待每一位美容就诊者。遵守执业医师法,在医疗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性对等的新医学伦理。

2 对专业技术的要求

2.1重视对医学美容学、医学美学的认识,加强医学审美修养、增强医学审美创造力。

2.1.1医学美容学是以手术、药物、理化等医疗手段,纠正影响形体与容貌美的身体缺陷,是增进人体美的健全的美容学分支,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学角度分类,医学美容学包括:美容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等,从美容学角度可分为外科美容、皮肤美容、口腔美容、药物美容、理化美容及中医美容等。医学美容多为治疗性美容,专业性强,而医学人体美是以人健康为基础的现实人体美,以形式美作为指导,以人体测量学、解剖学为基础,注重人体美的定量研究。

2.1.2医学美学是医学和美学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美学原理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包括:一切医疗活动中的美及美感问题,美容医学的人体美及有关美学问题和医学科学美。

2.1.3医学美重视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医学美与社会美关系密切,因为医务人员人格与形象美是社会美的一部分,医学服务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最低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美,医学实践对人体美所创造的效果增加了社会美。医疗活动对患者身体缺陷进行医学矫正,从而患者心理上也得到调理。医学美出现的艺术美的客观体现更好地使医学美具备医学科学美、技艺美、服务美、环境美。

2.1.4了解医学审美有关内容:医学审美是指人类在医学科学体系及其完成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思想观点受哲学、政治、伦理等影响,在物质美学上受医学实践活动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是离不开医学对人体生命运动美的反映。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及良好健康高尚的医学审美趣味,高度发展的医学审美感以及尺度感,善于理解医学审美客体的特征和品格,使审美趣味与审美客体达到客观审美价值的相符。

2.1.5培养医学审美能力,包括医学审美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处理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医学审美价值,以达至善至美的医学审美理想。

2.2临床医疗技术的要求

2.2.1掌握皮肤医学美容学等相关知识:保持和恢复红润、光滑、柔软富有弹性的皮肤,是医学美容和皮肤保健美容临床和科研重要课题。熟练掌握皮肤毛发美容护理、皮肤老化、化妆品的应用相关知识是基础等。加强皮肤病专业知识,掌握皮肤结构功能,病理免疫、生化、诊断、防治的学习。

2.2.2掌握与皮肤美学密切相关皮肤疾病的诊治。

3加强医师对医疗风险防范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