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1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朗普演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海啸来势汹汹,令全球无数富豪腰包骤紧。号称“美国最招摇富翁”,并在真人秀节目《学徒》里抛头露面的房产大亨――唐纳德l特朗普也同样遭受重创,连一度被他视为旗下产业摇钱树的特朗普娱乐集团也陷入财务危机而濒临破产……前途如何尚不能判明,却不由令人想起20年前相似的一幕:那时的特朗普正面临破产与离婚两大困境,发妻伊凡娜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争得20007~美元的“分手费”。这一惨痛经历对特朗普的打击之大,可以在他的自传《东山再起》中读到:书别辟有“婚前协议的艺术”一节,大谈婚前协议对有钱人的重要性。
争夺离婚赡养费一役,足见伊凡娜的手段厉害,但她绝不是不依不饶的悍妇,知道收拾铺盖后立即重整旗鼓,另觅新欢、开辟新领域,不为惩罚任何人,只是善待自己。所以特朗普与伊凡娜分手至今,依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关系,去年伊凡娜四嫁之时,特朗普还借出豪华别墅让她举行超奢华婚礼,并到场祝贺,其慷慨大度令人称道。不过更令人折服的,还是伊凡娜‘特朗普。这位年已六旬的社交明星所具备的超凡魅力与强劲能量。诚如媒体所言:“我不知道在纽约有哪个女士不喜欢伊凡娜”,因为她是“全美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名人之一”。
从奥运选手到已婚名模
少女时代的伊凡娜就在许多方面显露出她过人的天赋与才华。从曾经的滑雪国手,到在异乡的T台上大放光彩,再到只身闯纽约,她的人生从不缺少机遇与挑战。
伊凡娜・特朗普原名伊凡娜・玛丽・泽尔尼科娃(Ivana Marie Zelnickova),1949年2月20日出生于布拉格南部的小镇。出生后几个月,她一直生活在保育箱内,从她两岁起,父亲开始教她滑雪和游泳,因为相信运动能增强女儿的体质。6岁那年,她加入滑雪协会,并在首次参加的速降滑雪赛中获胜。初次成功使父亲意识到伊凡娜需要更专业、更集中的训练,于是她12岁时便披送进一所以严格著称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营接受训练。整个中学时期她都与运动为伍,1968年,她被选人奥运国家队。她在滑雪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证明:伊凡娜确实富于运动细胞,而父亲堪称是她的伯乐。
其实不单是运动方面,她各方面几乎都可以称得上表现出色。昔日同窗形容她那时“聪明、漂亮、高挑、苗条”。少女时代起,她便习惯于严格要求自己,后来她将之归功于13岁时的经历:“当我在学校表现不好的时候,爸爸就会把我拽出校门,在一家鞋厂为我找份工作,3周以后我就不得不恳求他再给我一次好好表现的机会……从中我懂得了,要想成就任何事,纪律和规则都是必要的。”
早年的运动员生涯带给她的,不单是持续一生的对滑雪的热爱,还有为人处事、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严格的训练、激烈的竞争,让她从小懂得自律、自强。如她后来总结的:“在生意场上,我一直不忘运用从滑雪场上学到的技能。”做任何事,都要锁定目标、奋力迈进,这种个性令她在商场上获益良多。
作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她比同龄人享有更多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的机会。直到现在,她依然热爱到各地旅行,接触新鲜事物,与人交往。她的语言天分也帮了她不少忙。上世纪70年代初,她取得布拉格查理大学的心理学教育及语言学硕士学位,虽然她并未继续朝这些领域发展,但这方面的才能却让她此后的一生受用不尽。
22岁时,伊凡娜和大学同学,一名加拿大籍的奥地利滑雪运动员结婚,随后移民加拿大。丈夫经营一家运动器材店,二人又有同样的兴趣爱好,生活过得也算闲适平静。然而很快,伊凡娜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她想要开拓自己的世界。她不顾25岁“高龄”与“已婚”两大劣势,一头闯进模特界,凭借出众的外形,伊凡娜在蒙特利尔的顶尖模特公司找到了工作,其率性勇猛的个性可见一斑。在T台上风光了两年,已经习惯抛头露面的伊凡娜显然已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婚姻遂告终结。27岁,她跟随公司到了纽约,起因是为蒙特利尔奥运会助威。
从小镇走出来,一路从布拉格到蒙特利尔再到纽约,伊凡娜不甘平凡的一生,就这样拉开了华丽的序幕。
功勋卓著的贤内助
马尔科姆・S・福布斯曾如是说:“唐纳德特朗普最大的成就,并不是特朗普大楼,特朗普赌场,或其他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而是伊凡娜。”
关于宿命般的相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有一段经典描述。同是捷克人的伊凡娜,生命中也有这样神奇的时刻:如果她没有离婚,如果她不曾来到纽约,如果她未在1976年的某个夜晚与同伴走进名为“Maxwell's Rum”的高级单身酒吧,如果她们不是恰好坐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如果一群人没有谈起纽约新晋热门单身汉唐纳德・特朗普……恐怕她和唐纳德两人的生命都将被改写。就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从那么多年轻貌美的高挑姑娘中,唐纳德相中了伊凡娜,9个月后他们结婚了。
这一切多像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刚刚继承父业,手握价值两千万美元不动产以及其他一些商业资产的唐纳德特朗普,把自己宝贵的初婚机会,留给了来自捷克、出身平凡的二婚。在1977年的纽约,这个爆炸新闻无疑引得公众一片哗然。随后,那场极尽奢华的婚礼自然又成为社会性话题。
嫁了一个富有的美国老公,伊凡娜并没有安心享受富太太的有闲生活。婚后不久。她就开始协助特朗普的事业。整个80年代,特朗普夫妇齐心协力,成为纽约上流社会和商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系列事业版图,包括凯悦大酒店,亚特兰大的泰姬玛哈赌场,以及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特朗普大楼。
特朗普十分耿赏伊凡娜的衣着品位,便把负责特朗普工程室内设计的大权交给她。她经手过的项目包括特朗普大楼、亚特兰大的特朗普城堡酒店,纽约的广场酒店和凯悦大酒店等。
她还担任过4年特朗普城堡酒店和纽约广场酒店的总裁,并在上任期间获得“年度酒店经理”的业内荣誉。
必须承认的是,伊凡娜确实具备不凡的品位与惊人的才能。她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严格把关,亲力亲为。装修特朗普大楼门厅时,她曾在意大利待了一个星期,一块块仔细挑选那些后来令所有到访者惊艳的Breccia Perniche大理石。在她的领导和管理下,广场酒店一跃成为“全美最豪华酒店”,也成了特朗普集团的金字招牌,好莱坞明星和商界富豪都将之作为在纽约举行婚礼的首选场地。
特朗普集团的业绩节节攀升,伊凡娜在特朗普企业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一切完全是靠
她自己出色的才干与钢铁般的意志换来的。见过伊凡娜的人无不对她的工作能力印象深刻,她能像任何优秀的总裁一样从报表中发现问题,她执著于细节与品质,而她仿佛与生俱来的社交手腕更是如虎添翼。当不少嫁入豪门的美女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消费享乐或生儿育女上时,伊凡娜却为特朗普家族的江山奋力打拼着。她和特朗普生了三个孩子,生完第三个儿子Eric后才几天,便立刻返回工作岗位。
贤妻、良母、工作伙伴,身兼数职而能游刃有余,伊凡娜可以说是特朗普生命中最关键的一个女人。就像世所公认的那样,她有着超强旺夫运。对于创业初期、野心勃勃的特朗普而言,像伊凡娜这样忠诚、刻苦、有头脑有干劲的助手,绝对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反过来说,成为“特朗普夫人”也是命运对伊凡娜的嘉赏。他们一度被称为纽约最稳固的伴侣,社交圈中最固定的搭档。特朗普从一个富家子弟、继承人,一跃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房产大亨,伊凡娜功不可没。自强不息的“前特朗普夫人”
当舆论纷纷声讨负心汉,并以为伊凡娜将从此销声匿迹之时,她却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呼风唤雨的自信”。开创自有品牌,写畅销小说,做专栏作家……从“特朗普夫人”做回“伊凡娜女士”,她的生活每分钟都充实而精彩。
美好的爱情童话,也许只有用语焉不详的未来作结,才能长保快乐和幸福。世俗中的王子公主,却须得结结实实地生活下去,于是就有了见异思迁、过河拆桥等种种令人叹惋的结局。伊凡娜与特朗普的婚姻走到第十三年,这一年她的履历上已经有了“酒店人”这一条。圣诞节期间夫妇俩到科罗拉多的滑雪胜地亚斯本度假,伊凡娜英姿飒爽地从高高的滑坡上疾驰而下,却不期而遇一位年轻美女,佐冶亚州前选美皇后玛拉・梅普尔斯,如今的身份是特朗普的情人。第二天,这条新闻就出现在《纽约邮报》上。两个月后,伊凡娜与特朗普分居,并开始了一场长达13个月的关于离婚赔偿金的诉讼战。
特朗普何等精明,沃顿商学院MBA出身,不会忘记婚前协议的必要,尽管那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但伊凡娜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要签协议,必不会懵懂就范,她在加拿大雇用了私人律师,并在其指导下认真研究了各项条款方才签署。婚后十年间,随着她在特朗普家族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份婚前协议也在律师的协助下被多次修订。最后一次修订规定,一旦二人离婚,特朗普须付给伊凡娜一次性现金1000万美元,或者每年35万直至其去世,一座1200万美元的豪宅,400万美元供其在纽约居住,3个孩子每人每年10万美元抚养费。当然这种条件对于伊凡娜这样的家族功臣来说,也只能算是“无情和不人道的”(伊凡娜语)。
有法律文件做后盾,加上特朗普出轨本属不义,伊凡娜可算是“得道多助”。此时她又运用出众的社交能力推波助澜,他们的离婚事件一如当初结婚,接连几周占据娱乐新闻头版。如果不是伊凡娜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这场离婚诉讼可能还将没完没了。在父亲的葬礼上,夫妇二人站在了一起。也许受到在场气氛的感染,官司很快就结束了。最后的结局,伊凡娜拿到了2500万美元。
当世人将伊凡娜视为“麻雀变凤凰”故事的失败者,猜测此次挫折会大伤她的元气,她却比谁都清醒:失去对特朗普王国的统治,她可以开拓自己的疆土。对于拥有超强自信的伊凡娜而言,处境的变化只会给她带来新的机会,而不会将她击垮。特朗普是公认的热衷于炒作自己的高调富豪,而伊凡娜,这位前特朗普夫人兼事业伙伴,更是深谙此道。从争取赡养费开始,人们就见识了她不同凡响的自我推销。在此之后,她继续善用离婚事件造成的轰动效应与知名度,重塑自我形象,把一个崭新的伊凡娜推到公众面前。离婚后不久,她与William Morris Agency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级定制服装、时尚珠宝以及其他奢侈品,通过电视直销形式销售,大获成功。之后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伊凡娜之屋” (Houseof Ivana),从流行服饰到时尚珠宝一应俱全。她还写了两本畅销小说:《孤独的爱》与《自由去爱》,个人的传奇经历则使她的自传《最好的尚未到来:走出离婚阴影,再次享受人生》一度卖到洛阳纸贵。
至今伊凡娜仍冠着前夫的姓。同时,尽管特朗普在那之后又结了三次婚,伊凡娜却始终是人们心目中最毋庸置疑的“特朗普夫人”,二人也一直保持若非常良好的友谊关系,当然有时也会是竞争对手。2005年,当特朗普打算在拉斯维加斯建一座豪华公寓楼时,发现伊凡娜早已把自己的姓氏卖给了另一家房产公司,以至于不得不放弃用“特朗普”为大楼冠名。
离婚后成功开创个人事业的伊凡娜称得上是全世界“前妻”的楷模。只差一点她就会沦为公众眼中被第三者排挤出局的弃妇,但她却用个人奋斗的事实证明,她完全有实力过得比以往更好更自在。她从不忌讳“前妻”这个身份,并善于将其转化为可供发挥的资源。她曾在《离婚》杂志上主持一个名为“问问伊凡娜”的情感问题咨询专栏;还欣然接受好莱坞的邀请,在电影《前妻俱乐部》中露脸,留下一句极富个人风格的台词:“Don’t get mad,get everything!”
活出真我的“茶包”女人
去年4月,59岁的伊凡娜与相识6年,年仅35岁的第四任老公举行了超豪华婚礼,8个月后,婚姻平静终结。爱就坦荡去爱,离开时也洒脱离开,这正是伊凡娜。特朗普的作风。就像她自己说的:“率性而为。我最喜欢!”
通观伊凡娜的一生,处处都是“率性”的影子,或许正是这种从不患得患失的率真个性,为她的人生创造了种种奇迹。生于水瓶双鱼星座交界的伊凡娜,兼具双鱼座的感性、浪漫、多梦与水瓶座的理性、智慧,积极进取。她鼓励人们都应该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尽情地梦想,并为此努力,让梦想成真”,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否则就等于是浪费生命。她勤奋工作却又始终以家庭为重,无论多忙,也要坚持与家人共进早餐、哄孩子睡觉,珍惜家人相聚的时间;她爱孩子,却从不娇惯他们,认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育子女有良好纪律”,“智美双全”的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就足以代表她的教育成果。
她喜欢打扮,却从不盲目消费,上世纪80年代末,媒体曾报道伊凡娜因为觉得在法国花2000美元买一件时装太贵,而情愿在纽约买一件国产货。“我努力挣钱,也知道自己买得起。但我就是不愿意花钱在这上面。如今定制服装店里,一件镶了一点珠饰的衣服就要卖到8万到10万美元,我认为纯粹是不理智的。”她的人生哲学一如她本人:满怀热诚又头脑清醒,喜欢享受却绝不自我放纵,所以她活得既淋漓又通透,自信自在、五味俱全,绝非精英读物上平面化的光辉形象。
中午十二点在杜塞尔多夫的舞蹈剧场(Tanzhaus)的8号工作室开会,会议前,简单的三明治做午餐。
会议由贝特朗(Bertram)主持,这是去年在上海召开的CHINA MOVES(朝中国移动) 项目的继续,中国方面出席者除了我和张献,还有来自北京的何凡、姜均、上海的努努、南京的田志民、丁柳等独立青年编舞,以及来自挪威、荷兰、维也纳、瑞士等欧洲剧场的主持人。
来自瑞士的独立策划人尤伦,正在做一个中国主题的项目,他刚从中国调查回来,将选择一些舞台演出和影视作品带到瑞士。尤伦在会议上放映了去年以阿塞拜疆为主题的演出片段,以及今年在中国旅行时的一些活动,包括他可能选择的舞台演出片段。
尤伦光头、瘦削,带点反角的冰冷气质,却对中国之行、未来的合作充满憧憬,他的关于中国行的纪录片段无疑是给会议的“中国热”加温。而这些来自不同剧场的欧洲主持人,都期待着将中国的独立剧场――对于欧洲观众如此新鲜和独特――呈现在他们各自舞台。在剧场领域,欧洲人的视野实在要比美国人宽阔许多。
我感慨的是,受到欧洲各剧场热情邀请的中国年轻的独立演出人,却在自己的城市为演出到处寻找空间,当国家剧院拿着政府拨款(不如说是纳税人的钱)却把剧场票价越抬越高,令中下收入的纳税人几乎与剧场隔绝。而这些从未拿过工资,温饱自行解决的舞者和编舞,希望将自己的表演艺术呈现给民众,却因为空间的昂贵,而弃家乡走异域。
这个会除了对去年的合作进行总结,重点仍是在未来,如何联络和沟通是合作的前提,贝特朗是急性子,几近焦虑地要求我们提供专门人员负责此事。或者说,贝特朗既有魄力又务实,项目再大,事情还是从最具体的方面开始。
会议晚餐在剧场酒吧二楼,主食是牛排,规格不低却又简洁,这便是西餐的好处。想起去年的上海会议,餐饮这一项,是专门请宴会公司来搭台,有点铺张了。
餐后,部分代表要回国,所谓回国,不过是两三小时的火车,比如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这座城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的,当坐在我身边的荷兰Julidance 艺术节的总监Luck告诉我,他马上要赶回阿姆斯特丹去照顾养女,竟令我失笑,听起来,好像是从徐家汇赶回五角场。想想也是,欧洲各国剧场主持人合作密切,也正是因了这样便利的地理条件。
Luck才告诉我,他是同性恋,有个相爱的伴侣,共同抚育一双养女,说到养女,Luck脸上满溢慈爱的笑容,他说即将退休,可以给养女更多的时间,我却有失落感,这些年来,Julidance艺术节给予我们的不懈的支持,无论如何,Luck作为总监的个人立场和努力至关重要。
夜晚演出前张献有个演讲,安排在休息大厅,听众多,位子已经不够,一些人坐到了地上。之后的讨论,一位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男留学生做德语翻译,由于讨论的主题用的词语比较专业,而张献的发言里更是较多戏剧新概念,令年轻男留学生完全无法对付。此时,从听众席走上来一位戴眼镜穿红衬衫的中年男子,自动帮助做翻译,他用的是英语,此人双眸深鼻梁高,脸型有混血特征,但汉英双语俱佳,在张献回答问题时,某些关节点,怕观众理解不了,他会用自己的话进行注解,风趣而到位,提升了听众的情绪,他的说话方式和气质,有点像上海滩的“老克勒”,是的,有些人的身上永远携带着已经消逝的过往的气息。这也是迄今为止,这么多年来,各种演出场合讨论中,遇到的最强势最有风格的翻译。想着会后要去感谢他,也对其身世和背景好奇,可是会一散,听众蜂拥到讲台前,很快,他的身影已在视线里消失。这是这个夜晚令我们最感遗憾的一事。
夜晚两场演出,组合嬲的“左脸”在Tanzhaus的大剧场,青年编导的演出在小剧场。
努努的编舞令我刮目相看,她原是金星舞团舞者,退出后参加组合嬲演过张献导演的另一肢体剧“舌头对家园的记忆”,作为独立舞者,她经历着为生存挣扎的艰辛历程,她在德国演出时与美国音乐人汤姆相遇,在上海结合定居。对于汤姆,艺术家的动荡已司空见惯,而努努是80后独生子女一代,她挺过来了,并成长为编舞,我为她骄傲。
何凡的“校园杀人事件”,整场演出是在原地跑步和独白中完成,风格强烈而单纯,令人震撼。何凡毕业于北京清华建筑学院,却走上了自由职业的表演道路,有趣的是,这场演出的灯光和技术部分,是他的年轻伴侣,专业舞者出身的姜均担任。
演出结束,北威州立剧场的策划CHRIS与我们见面,后天我和张献将去参加他们那边的戏剧节。他带来的德语翻译苏晓琴,竟是九十年代我们在上海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这晚我们聊到夜深十二点半,临走时看见傍晚张献演讲关于“先锋剧场”主题的大厅,现在正跳交谊舞,舞者是当地中老年居民,这便是Tanzhaus的多元化,多么让人向往。
七日,雨,杜塞尔多夫(Dussldorf)
早餐时,假日酒店餐厅有一股非同寻常的热烈气氛。放眼望去,那几位昨天出席会议的剧场主持人正围桌聚谈,看起来情绪高昂相当投入,无疑的,这不是普通的聊天,而是会议后续的讨论,西班牙巴塞罗那剧场的佛朗希斯科今天刚到,过来与我拥抱,他去年来过上海,算老朋友了,他回到座位和挪威奥斯陆剧场爱琳凑在一起聊,然后贝特朗也来了,他们三人关系密切俨然是老搭档,几乎让你忘记,三人来自三个国家。
今天是组合嬲和中国青年编舞巡演欧洲最后一天,明天他们将离开欧洲回中国各自城市,所以早餐后都匆匆上街去购物。而我和张献将继续留在杜塞尔多夫一星期,参加北威州立剧场――一间国家话剧剧场――与哥德学院主办的“中德剧作家艺术节”。
这最后一晚演出前下起大雨,大厅寥寥无人,不禁在内心祈祷,希望不要空场。这种感觉很像当年做民间剧场时,自负盈亏,每晚开演前,重复着“担忧票房不好”的折磨……但临近开演,人多起来,越来越多,甚至比昨晚还多。演出后,在休息大厅有个演后谈,已近十点,却坐了许多人。
大厅侧面已布置长餐桌,铺上雪白的台布,演后谈之后有告别宴。
用香槟干杯,贝特朗的祝酒告别辞有些伤感,但众人却故意哄笑,令这一刻消失在笑声里。似乎葡萄酒不过瘾,爱琳打开从挪威带来的威士忌,我们几个人唱起了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餐桌突然安静。然后姜均唱起了台湾民歌,曲调很特别,大受欢迎,也化解了先前有些沉落的依依惜别的情绪。
前一阵我到基层出差,发现有好多二胎妈妈是高龄产妇,35岁以上甚或40多岁。一位36岁的基层妇联工作人员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件糗事:
产后,我身体有些后遗症,需要做康复,每天下午半个小时,做完就急忙直奔学校接一年级的老大回家。那天,又多花了一个多小时办住院手续,一看时间来不及,就给老大老师打电话说晚些去接。这时候接到亲人电话,得知3个月的小二因为肚子饿,在家哇哇大哭。我心急如焚,以豹的速度在病房楼11楼和康复楼2楼之间奔走,到了下午5点半,手续终于办完,刚想回家,却发现车钥匙不知道丢哪儿了,瞬间崩溃!!我的两个孩子……I’m a loser at this moment(此刻我是个失败者)。不顾周围人来人往,我忍不住哇哇大哭,不知所措。奔回康复楼,询问医生是否见到车钥匙,辗转查找,最后终于确定掉在11楼医生办公室,等不及,一路爬楼梯赶电梯,终于拿到车钥匙。到老大学校的时候,心情慢慢平复。回到家,抱着小二,整个心才踏实了。
她的笑中带着泪。我听完心情复杂,无以言表。这岂是轻飘飘一句“当妈不容易”所能概括的?每天每时每刻,妈妈们都为这样那样的琐事缠绕,皱纹爬上眉头,辛酸刻在心头。
过去几千年,中国社会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评判,是和生育、家务能力紧密挂钩的,也和她们所获得的婚姻保障紧密挂钩。成年之后,她们只有两个角色可以扮演:母亲、妻子。这两个角色,只有一个舞台:家庭。母亲和妻子,即是她们的身份,更是她们的职业。这仅仅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吗?女人除了是母亲或妻子还能够是什么?还可以是劳动者,是亲密爱人,是购物狂,是旅行者,是业界精英……而不只是母亲或妻子。
前两天在编辑部里我们热烈地讨论着美国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总统竞选。大家免费地看着比《纸牌屋》还狗血百倍的闹剧,在现实中上演着。我和同事打赌看谁能赢,我觉得希拉里能赢,比特朗普靠谱。结果我输了。呵呵。
竞选失败者希拉里发表了演讲:承认失败是痛苦的,但为了理想奋斗,绝对值得。生活依然要继续。希拉里向所有的女性表示:你绝对配得上你努力获得的一切成就。
亲爱的朋友们,用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生活吧!我们的生活从来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或者金钱,而是为了这个我们所热爱的世界。困难和挫折一直在,我们必须坦然面对,然后,朝前看,走过去,又是一片新天地。
亲,我想轻轻地告诉你,永远都不要质疑你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配得上每一个帮助你追逐和实现梦想的机会。
三星840 EVO闪耀登场
8月8日,三星电子隆重了旗下新一代固态硬盘——840EVO。全新的840 EVO在性能上取得了飞跃性突破,官方数据显示,其连续读写速度最大为540MB/s和520MB/s,已经达到了业内绝对领先水平。不仅如此,在三星840原有的120GB、250GB、500GB基础上,840EVO新增的750GB和1TB两种大容量型号,将为消费者带来超乎想象的全新存储应用体验。本次三星840EVO的不仅仅代表了一款全新性能王者的问世,更是一种新兴存储使用生活方式的起点。
联想智能手机
携手科比品牌升级
8月11日,“挑战科比 让梦发生”——首届联想智能手机乐粉俱乐部盛典暨科比之约于京举办。联想智能手机代言人科比 · 布莱恩特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Lenovo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出席了本次活动。作为科比中国行的收官之作,联想智能手机借“科比之约”系列活动,发动年度最强品牌攻势,携手科比品牌升级,加速成为PC+时代领导者的步伐。选择科比作为代言人,借助科比在全球范围内的极高影响力,有利于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建立智能手机的业务形象,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夯实联想品牌国际化战略。
“混搭”出色 联想MIIX精彩上市
8月14日,联想集团在京举办以“MIIX Show”为主题的新品会,正式推出了专为职场人士打造的平板笔记本电脑:MIIX。MIIX采用了创新的产品形态,屏幕和键盘的可插拔设计融合了平板电脑和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两种使用形态。其中,屏幕部分是一款仅重580g的10.1英寸的“平板”,搭载英特尔最新的Atom Z2760双核处理器,可轻松胜任用户日常的商务使用。MIIX的键盘部分采用了高触感的巧克力风格设计,键盘外壳能将屏幕主体支撑到最符合操作的角度。此外,MIIX还具备七钟时尚主题色彩外观,充分满足追求时尚个性的职场人士的多样化需求。
苹果“越狱大神”
将亮相北京现场破解iOS
国际顶级黑客、有苹果“越狱大神”之称的Stefan Esser(i0n1c)将重出江湖!日前,i0n1c通过个人社交网络透露,他已经掌握了苹果iOS 6.1.3系统的越狱工具,并将在今年9月到北京参加SyScan360国际安全技术峰会,主要演讲议题是《iOS6漏洞利用与iOS7安全改进》,届时国内安全技术人员也可以现场一睹“越狱大神”的风采。
SyScan360是由亚洲知名安全组织SyScan主办、中国领先安全厂商奇虎360承办的国际顶级安全技术会议。除了iOn1c以外,全球众多知名的安全技术高手都将现身参加,披露最新的黑客攻击技术和安全防御研究成果。此次SyScan360也是2013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的一个环节,其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目前已通过官网开启在线注册报名。
最小7.9英寸平板
昂达V819mini上市
8月中旬,昂达推出了新一代7.9英寸超薄四核平板新品“V819mini”,更薄的7mm机身以及极致的4.5mm平板边框,彻底震撼了国内的屏幕行业。这款产品融入了目前平板电脑中最窄的边框设计与薄至极限的纤薄机身,更率先实现了“零”缝隙机身拼接,技术更为精密、严谨。越来越薄与越来越小的机身、“零”缝隙顶级工艺做工、更人性化的细节设置,加上四核处理器带来的强劲性能,“昂达V819mini”拥有目前国内最优秀的7.9英寸平板应具备的一切要素。相信“昂达V819mini”的上市,将全面开启中国平板电脑的“小时代”。
漫步者H650耳机京东热卖中
漫步者出街耳机又添新品:H650。它拥有摩卡黑与优雅白两种配色,轻松搭配用户的服饰,释放低调而不喧哗的个性。这款耳机采用头戴贴耳式结构,硅胶搭配钢条头带,轻便小巧,经久耐用。而高档皮质耳套柔软贴耳,隔音效果不俗。全新开发的40mm高保真单元,大口径驱动单元能呈现大动态音乐氛围,低频表现能力显著增强,中高频明亮通透,非常适合流行音乐、摇滚乐、R&B、爵士乐的演绎,可折叠设计则大大增强其便携性。目前这款耳机正在京东商城热卖中,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
七大改良设计
航嘉推暗夜骑士III机箱
航嘉的暗夜系列机箱一直以优质的散热为玩家熟知,暗夜系列中,暗夜公爵主打高端面向追求高性能的发烧级玩家,骑士系列主要的受众群是追求稳定、高性价比的一般性用户。而全新的暗夜骑士III机箱则在外观、构造、散热、理线、传输、设计和增值七个方面进行了改良。综合本机的性能、材质等因素,229元的媒体报价十分具有竞争力。
Gartner副总裁宣布参加“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研究副总裁彼得 · 福斯特布鲁克(Peter Firstbrook)近日在社交网络上发文称,他将于9月23日赴北京参加由奇虎360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并应邀发表《用户为王时代的终端安全》主题演讲。据ISC的会务负责人介绍,2013年互联网安全大会将针对移动安全、云计算安全、企业安全、大数据安全、Web安全、数据安全、新兴威胁、网络隐私、软件安全等互联网安全热点议题、产品及技术,进行为期3天的深入交流探讨。届时,预计将有近2万名来自全球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专业人士聚集国际会议中心,就未来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等热点议题和国际网络安全前瞻技术进行零距离交流。
朗琴M360多功能
电话音响全国首发
朗琴音响近期推出了一款融合多项功能的电话音响——朗琴M360。M360多功能电话音响机身采用流线型设计,机身正面配有LED显示屏,用户能随时了解其工作状态。作为一部音频产品,朗琴M360采用双音圈扬声器加被动单元设计,支持Micro SD卡、U盘音乐播放,以及拥有FM调频广播收听。在内置麦克风的帮助下,还具有通话录音和普通录音功能。另外,朗琴M360还获得了多项外观及技术专利,用户只需插入SIM卡,就能进行免提通话和收发短信息。
优伴微投
台湾智能手机制造商HTC董事长王雪红日前表示,第四季度将是公司“最大的挑战”,因为这家公司须向消费者证明,HTC的产品与苹果、三星电子的产品一样具有创新性。HTC刚了上市至今首份亏损的季度财报。王雪红承认,HTC与消费者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她表示:“第四季度将是我们新产品推出的真空期。我们正在改进创新和营销工作。”
不推大屏iPhone,苹果必死无疑。
长期以来,苹果一直饱受来自Android支持者的各种批评之声,但该公司一直是“不作声、不回应”,并继续在自己的既定战略上走下去。然而,日前就连美国知名特朗普集团的行政总裁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都开始向苹果开炮。他在个人Twitter中写道:“我认为苹果必须现在就开始研发一款拥有更大屏幕的手机,不然,他们就将逐渐失去目前在市场中的地位。”有媒体认为苹果这次恐怕很难再继续保持沉默。
社交媒体革命仍在初期。
在近日召开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国2.0”年会上,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发表了大会闭幕主题演讲。他表示,新浪微博给中国社会及媒体行业带来了深远变化,而这场社交媒体革命仍处在初期阶段,未来有更多精彩可以期待。新浪希望成为这场革命的一部分,而微博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加简单地获取和分享资讯,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小米暂时无意涉足智能手表领域。
在外界传闻小米开始量产智能手表之际,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回应称小米暂时无意涉足智能手表领域。黎万强表示,小米3和小米电视火得一塌糊涂,当前小米主要是要做好小米手机及周边业务。这也与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此前表态如出一辙,雷军曾表示,小米暂时不涉足智能手表市场。
互联网转型终将回归零售本质。
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在日前举行的弘毅2013投资年会上谈及转型问题时表示,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在运用过程中无论是电商还是O2O,最终还是要回归零售的本质,即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地实现三流合一。张近东认为,传统电商模式很难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充分整合,即使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了销售前台,也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零售,企业的成本优势和对消费者的服务优势,缺乏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予以固化。所以,他表示传统电商只是一种过渡模式,而一体两翼的互联网零售才是未来长期发展的主流趋势。
加入“跳过视频”选项可提升广告效果。
谷歌近日发现了一个趋势,为移动用户提供跳过YouTube视频广告的选项,会大幅增加用户点击并观看广告的可能性。谷歌负责展示广告的副总裁尼尔·莫汉(Neal Mohan)表示,公司的“TrueView”移动视频广告,也就是那些提供了略过选项且只在被观看和点击时才向投放者收取费用的广告,它们上线以来获得的用户参与度是其他广告的三倍。他表示:“我们想在移动视频上采用让消费者选择的概念。”
品牌动态
汉堡王更名薯条王?
看到这个标题时,你是不是也惊到了?近日,有着60年历史的美国快餐大亨汉堡王(Burger King)居然在脸书和推特上宣布更名为“薯条王”(Fries King),从其脸书上的一系列佐证图片中可以发现,昔日汉堡王的门店店招、食品包装、服务生T恤等视觉标识皆统一更换为印有醒目“薯条王”的新LOGO。不过,别心急,这只是汉堡王为最新推出的一款名为“Satisfries”的低卡路里薯条而设计的噱头而已。
用公鸡解释防抖,LG真有你的!
公鸡,你再怎么动它的身子,它的头都可以稳如泰山。LG最新旗舰G2具有光学防抖功能,最近他们就利用这点拍了一则搞笑广告。广告中以公鸡作为比喻,完美阐释了这个原理,并展现出具有光学防抖后的拍摄效果。只是难为了这只公鸡,又是摩托跋涉,又是皮艇跳瀑布的……
力压可口可乐 苹果最有价值
在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被苹果打败了。近日,宏盟集团旗下企业形象及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苹果已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今年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去年排名第1的可口可乐今年下降至第3,这是可口可乐首次失去全球排名第1的地位。Interbrand在今年的报告中称:“很多时候,一家公司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仅是由于其产品,也是由于其精神。”
可口可乐打广告 感谢消费者分享
可口可乐近日广告,感谢消费者在今年夏天参加分享可口可乐的活动。在丹麦地区呈现的感谢影片中,可口可乐挑选出一位在Instagram上分享可口可乐图片的消费者Christian,并在他居住的城市投放印有“Thank You Christian”的户外广告,同时将这句话涂鸦在城市各处,而当Christian出门的时候,还会不时遇到前来与他握手拥抱,大声说感谢的陌生人,路边的妹子也会向他敞开外衣,露出印有感谢字样的T恤。让这位幸运儿沉浸在莫名的幸福中不可自拔。
乔布斯“代言”蒙牛
近日,《乔布斯传》的上映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科技狂人对于简约的不懈追求。纯甄酸奶的创意由此而生,乔布斯用简单主义改变了世界,而纯甄也计划用简单主义改变人们的生活:简单从“减”开始,回到最简单纯净的配方;生活中也需要做减法,减掉压力、减掉浮夸、减掉物欲、减掉欺骗……乔布斯不会想到,他的精神有一天竟然也可以用来为酸奶代言。
数字
32万美元广告费
CBS电视台的热播喜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七季开播后依旧强势,成为广告费最贵的美剧。根据Adweek的统计结果,《生活大爆炸》第七季每30秒的广告费用是32.7万美元,NBC电视台的真人歌唱选秀节目《美国好声音》,每30秒的广告费为26.5万美元,ABC的热门喜剧《摩登家庭》为25.7万美元,而Fox的动画喜剧《辛普森一家》则是25.7万美元。
330亿美元全球程序化购买金额
MAGNA GLOBAL的调研显示,至2017年,全球程序化购买金额将达到330亿美元。是2013年的3倍。该调研还显示,本年度美国数字媒体资源的程序化购买金额将达74亿美元,其中39亿美元将通过实时竞拍(RTB)成交,另外35亿美元将通过其他程序化/自动化平台(包括社交媒体)成交。随着接受程序化技术的出版商、广告商和商数量不断增加,这一领域将迎来大幅增长。因此,美国2017年的交易金额将增至170亿美元,其中RTB交易金额将为105亿美元。RTB程序化购买在展示相关(包括台式电脑和移动设备上的横幅、社交和视频)交易中的比例将从今年的28%增至2017年的52%。
81%全球联网设备增长率
美国应用分析公司Flurry Analytics近日报告显示,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增长了81%。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地区的同期增长率仅为17%。Flurry据此推断,韩国是全球首个已经接近饱和的联网设备市场。
190亿美元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
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在穿戴式设备上的花费将在2018年达到190亿美元。据Juniper称,穿戴式设备的发展不仅能使产品制造商受益,软件研发者或许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Juniper认为,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将给应用研发者提供良机,尤其在健康、健身、运动以及通讯领域。
图表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现状;对策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交流能力是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中职院校应该积极研究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创新教学的途径和渠道,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一、中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层次定位的特殊性,中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点,同时,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中职院校的学生也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共同导致中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学校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不够。中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普遍认为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英语教学是次要的教学任务,只需让学生认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能够阅读简要的技术材料即可,不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思想认识导致学校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的筹划非常敷衍,严重影响了中职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1]。二是英语教师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英语是一门边缘学科,学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不够重视,使英语教师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教师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第二,从学生方面来说,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缺乏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中职院校的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差强人意,英语科目的基础普遍较薄弱。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来中职学校上学的目的,并对未来充满迷茫,对毕业后的职业缺少考量和规划,导致缺乏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2]。二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有些学生是心血来潮、阶段性投入,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跟紧教师的教学节奏,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脚踏实地坚持学习英语口语。第三,从教学方面来说,一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口语示范不好。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师的示范引导非常重要。在中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未能采用英语教学,而是多以汉语教学为主。不但影响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氛围,也消解了英语语言的魅力。二是教学环节设计上口语教学比重小。英语教学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英语口语教学往往被放在最次要的位置,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被赋予较小的比重,这样严重影响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三是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突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或者不愿主动进行口语练习,或者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3]。
二、优化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优化中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方面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氛围等方面进行施策。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思想认识是行动实践的先导,学校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对英语口语的认识,明确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定位,统领学校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指导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组织。第二,教师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能力。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保证自己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英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教师流畅、优美、规范的英语口语中,爱上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第三,要多措并举创新口语教学模式。一是结合英语教材实施口语教学,夯实学生英语口语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英语口语的基础,教师要结合英语教材,教授学生基本的音标知识、词汇知识,让学生在说英语的过程中有章可循;二是结合其他能力进行口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协同提高[4]。英语是一门系统的学科,英语口语与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等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无法割裂。教师要将口语教学与其他方面教学融合起来,进行系统化教学,确保各方面能力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是结合潮流话题开展口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展英语口语教学,除了按照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进行课文诵读、仿造句子、模仿情景对话,还可以选择适合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5]。例如:结合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女儿的精彩演讲,开展对二人演讲内容和技巧的评价讨论,或组织模拟班长竞选演讲活动。四是结合多种活动渗透口语教学,强化学生英语口语实践应用。学校和教师可以谋划开展圣诞晚会、英语话剧、英语讲演、英文电影鉴赏、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名著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口语应用的热情,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三、结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竞争力,并能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优秀的人才。中职院校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总结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原丽香.浅谈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学生的消极参与及其应对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7):83-83,84.
[2]蒙珊.浅谈提高中职英语口语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界,2015(25):72-73.
[3]吕兵营.中职英语口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4(34):88-88.
[4]张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情感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1):108.
有一个关于摩根收藏行为“大手笔”的真实故事:一年冬天,摩根偶然发现一张收据,是一尊婴儿赫丘利(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的半身塑像,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他为此付了一万英镑。他拿着这张收据去问他的图书馆管理员――塑像在哪里?这位管理员用绿色墨水在收据上写道:这个青铜塑像就在您的图书馆里,您只要坐在您的椅子上就能看到它。它待在那里已经将近一年了。
在巴黎,他买了一座由18世纪法国最优秀的工匠制作的精美珍稀的长壳钟,外面雕刻的是古罗马的一位诗人关于阿波罗的故事。
在法兰克福,他通过商人戈德施米特购买了德国17世纪的金制收藏品。戈德施米特发誓说:这些收藏品原来的主人――柏林德累斯顿银行的总裁古特曼本来不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来出售它们,但因为摩根能以现金交易才勉强同意了。
在伦敦,他买下了一张挂毯,价格为34万美元;一个大理石浮雕,价格为7.4万美元......
摩根并不计较在重要艺术作品上的开销,他曾说过在所有的语言里最贵的单词是“独一无二”,为此他花了不少钱。
有传记作家曾这样描述:摩根先生在绘画、挂毯、古玩上的所作所为,要比他组建钢铁和航运托拉斯对公众的伤害更大,民众对托拉斯的事情并无直接感受,可是当他们听说摩根先生为了一件古玩而付出闻所未闻的天价时,他们的神经立刻就紧绷起来了。
金融世界之外的“第二帝国”
摩根自小爱好收藏,其收藏的范围从埃及艺术到文艺复兴绘画,乃至中国瓷器、罕见书籍、名人手稿等。
摩根显然是一个非常受古董商们欢迎的有钱人,他在购买那些艺术品的时候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因为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那样的习惯。后来经过证实,那尊青铜塑像并非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目前作为17世纪佛来芒艺术家的作品保存于摩根图书馆。
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家――1913年,摩根去世几个月后,联邦储备银行取代了他所创建的私人金融系统。
摩根不但是一位顶尖的金融大亨,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收藏家。摩根自小爱好收藏,其收藏的范围从埃及艺术到文艺复兴绘画,乃至中国瓷器、罕见书籍、名人手稿等。在1902年至1906年之间,摩根委任名建筑师查尔斯・麦基姆设计、建成了一所标榜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色的私人图书馆,以表达他对文艺复兴的艺术和理想的敬意,这所图书馆被誉为纽约市中心的一块文艺复兴的瑰宝。
皮尔庞特・摩根在1913年去世。其子J・P摩根于1924年将图书馆整座建筑以及其父之全部藏品,连同他自己后来收藏的名人手稿、孤本书籍等一并捐出,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管理,于是摩根图书馆就变成了一家美术博物馆了。此举一方面为了造福社会,一方面为了纪念他父亲对罕见书籍和原稿手抄本的喜爱,以及对教育价值的信仰。
此后摩根的藏品又增加了数倍。其收藏的重点依然着眼于手稿原迹、历史性的书本,以及名家的素描。摩根生前除了对意大利和欧洲北部文艺复兴的大师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外,也收藏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器物,其范围从3世纪――19世纪,且内容十分多样化。他过世后其子将大部分的这类藏品捐出,光是大都会美术博物馆就获赠了6000到8000件的器物。
大藏家有大野心
摩根的更大计划是,在满足个人的欣赏之外,为美国的将来收集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品。
澳大利亚有位与大间谍007同名的富豪邦德先生,有一天他心血来潮问投资顾问:现在谁的画最值得投资?顾问回答:凡高看好。邦德问:能不能买一张?顾问答:可以。于是,邦德限定了一个价格,请助手去拍卖市场收购。结果市场拍卖价超过了他的限价,邦德又对另一件凡高作品出了一个价格,去拍卖行竞价,拍卖价再次突破他的限价。邦德火了,亲自出马,以创世界纪录的价格,大概是5000多万美元,买下了凡高的一件油画。他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知名的收藏家。
同摩根相比,邦德一级的人物充其量只是“土财主”。与大多数的有钱人不同,摩根对收藏的热衷是与生俱来的,这与暴发户们那种以收藏来提升社会地位的情形完全不同,摩根那时已然是社会精英了。他真的是对所有门类的艺术都兴趣盎然......尤其是那些普通大众接触不到的艺术品,比如早期手稿、中世纪珠宝、搪瓷制品和中国瓷器等等。油画通常是收藏家们最为热衷的领域,摩根在这方面的兴趣却是最小的,尽管他的图书馆中到处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在很大程度上,摩根对艺术品的选择是模仿温莎的皇家图书馆和华莱士的收藏。19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图书馆进行了革新,威廉四世收集了早期的印刷书籍、地图、肖像画、植物标本集、钟表、古典大师的绘画和拿破仑的纪念物。华莱士的收藏是在哈特福德四世侯爵时初具规模,由他的私生子理查德・华莱士爵士继承发展,于1900年向公众开放。
温莎和华莱士的收藏品都是历经几十年由数代人积累起来的,而摩根的收藏品则是在他聘请的知识渊博的顾问帮助下,在20年内收集完成的。摩根的更大计划是,在满足个人的欣赏之外,为美国的将来收集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品。而且,通过为美国的各种机构提供文学作品和艺术品而建立起某种历史纪录,同时设立学术标准并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
从个人辉煌到国家荣耀
摩根图书馆建成两年后,设计师便因过度劳累而去逝。由于该建筑的非凡特色和价值,被评定为纽约市和国家的历史古迹。
20世纪初,摩根把他的大部分收藏存放在英国,其中一部分借给了各个博物馆,其余的放在王子门。从1901年起,他向私人参观者开放了收藏。在19世纪70年代,摩根曾参观过英国众多的国家级艺术画廊,而30年后,他开始邀请英国贵族们来参观他自己的收藏。
摩根把收藏放在国外是出于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考虑。1897年,美国的税收法案要对进口的艺术作品课以20%的关税。比如,财政部就在1898年向伊莎贝拉・加德纳夫人带入美国的价值100万美元的艺术品征收了20万美元的关税。此后,很多收藏家和艺术品商人都开始想方设法地躲避海关的“法网”。
但是税收法案有一个例外――如果进口的手稿和书籍是用于宗教、教育、科研、哲学或文学目的的话,可以免征关税。规定是每次两本,且不能出售。由于摩根买的都是珍稀书籍和手稿,而且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售,这样他就可以把文学收藏品带回美国而不用付进口关税。
摩根的外甥鼓励他用珍稀书籍和手稿来丰富自己在美国的收藏。虽然摩根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继承人自居,并建立了精美的图书馆来保存他所收藏的那些古典的、人文的和宗教的书籍,但实际上,在美国的图书馆收藏界已经有很多老前辈。
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摩根买的书更多了,他在219号住所的书房已经无法容纳它们了。摩根把其中一部分放在酒窖里,而剩下的放在列诺克斯图书馆。1900年。摩根开始考虑建造一座私人图书馆。
6年后,摩根图书馆最终在纽约落成,总共花去120万美元(最初的预算是85万美元)。摩根要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和工艺,他事必躬亲,从仿古的木质天花板、罗马的大理石地板到天青石柱子、铜制书柜、大理石壁炉台和一对16世纪的壁炉柴架等,都是摩根亲自签约购买的。
摩根图书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它的外观采用简洁的古典设计,以取材自田纳西州的粉红色大理石来构建外墙,正门是圆拱式及双廊柱的十六世纪的罗马风格。室内的圆形大厅和图书馆圆拱顶天花板,配合着这种风格,以杂色大理石镶嵌来强调其肌理 ;又以青金石的廊柱和斑岩的地板作对比,显得辉煌壮丽。此外还请名师仿作了不少拉斐尔式的壁画,以及古典的宗教圣像浮雕,使图书馆成了一所集古代至文艺复兴艺术与思想于一屋的博物馆。
建筑设计师麦基姆在设计和建筑的整个过程里呕心沥血,当图书馆建成的两年后,便因过度劳累而去世。由于该建筑的非凡特色和价值,被评定为纽约市和国家的历史古迹。
图书馆落成之后,摩根每天都要在他的私人书房中度过一段时光。在这里,摩根可以从现实的工业世界中解脱出来,关上大门,就可以把家庭与社会的所有凡人琐事挡在外面。这座摩根图书馆,曾经一度被称为“摩根分行”。
[解读]
兴趣和知识可以不断改变艺术品的价值,一件艺术作品价格昂贵,但其真实性又颇为可疑,这就要求富有的收藏家必须依赖博学的专业人士。
相信专家的眼力
国内越来越多的有钱人,纷纷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与国外不同的是:他们更喜欢自己亲自冲锋陷阵。勇气固然可嘉,然而结果呢――几乎纷纷全部中弹“牺牲”,只有极少数人能躲过枪林弹雨,得以幸存,但下一轮的子弹又来了。
任何一项投资行为安全的保障,首先都是靠“专业”。艺术品投资领域尤其是古董投资,更是如此。西方很多有钱人,其实也包括摩根在内,对艺术品收藏的专业修养并不比我们普通人更高。这也很正常,人一生中能做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在一个领域里取得成功的人,几乎不可能对另外一个复杂的领域也知之甚多。古董是一个比较深奥的学问,门槛很高,更加不容易进入。
西方的很多大藏家都深谙此道,他们心里很清楚:没必要将自己变成一个专家,那是需要付出巨大时间成本的,如果仍要执著的深入其中,那么自己也就没时间干别的事了。他们投资艺术品的自信来源于其身后的经纪人。
西方艺术品投资市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经纪人制度,经纪人公司给客户做藏品投资时,账目都是公开的,而且每年公司都会公布自己操作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样累计三、四十年,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回报率曲线图。作为客户,你很容易判断出自己所投资项目的最高和最低回报率,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数据和理性中进行的。所以,西方的这些藏家们很少自己冲锋陷阵,赚钱也便顺理成章了。
现在重温摩根的收藏历史,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他不断聘请更优秀专家团队的过程。
1911年,拉塞福(Rutherford, 1871~1937)发现原子核,居里夫人(Maria Curie,1867~1934)再度获得诺贝尔奖;作者从拉塞福、居里夫人及311日本核灾出发,分为核物理、核物理人、核物理与生活等三大部分,组织成“核物理一百年”这个主题[1],透过教学活动及网站[2],向这二位大师在100年前对原子核的开创性研究致敬。
2011年同时是“国际化学年”,岛内外的许多单位纷纷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以及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作者在应邀国内化学年推广单位及女科技人学会举办的纪念居里夫人的相关演讲及科普推广活动时,以“核物理一百年”主题教材里的核物理人的相关内容出发,进一步发展出“原子核里的女性身影”这个单元。
2原子核里的女性身影
2.1 居里家族一门数杰
居里夫人是一位在科学上有空前成就的女性,但绝大多数学生仅知道她是女性及镭的发现者,对于发现镭的过程及其它事迹则几乎一无所知,更遑论知道她的先生、女儿、女婿等的科学成就。
2.1.1 玛丽遇见皮耶
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华沙,中学毕业后,因为是女性而不能进入俄罗斯或波兰的大学就读。玛丽和姐姐都想继续求学,于是玛丽工作赚钱,让姊姊先到巴黎求学,数年后在姐姐的经济支持下前往巴黎索邦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后来取得物理及数学2个硕士学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性讲师。
她在索邦结识了皮耶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并结为夫妻。皮耶在认识玛丽之前,在科学上已有许多成就,他和哥哥(Jacgues Curie)研究晶体受热时的现象,开启了压电现象(Piezoelectricity)这个新的研究领域。玛丽测量辐射所使用的静电计,就是皮耶发明的。
1898年春,皮耶搁下自己原先的研究,和玛丽一起合作。同年7月,居里夫妇发现一种放射强度比铀强数倍的新元素,以波兰命名为钋(Polonium)。12月,居里夫妇又再度发现一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以辐射命名为镭(Radium)。
接下去四年,居里夫妇从8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公克的氯化镭。他们在破旧的实验室搅动一桶桶滚烫的沥青铀矿渣,以及用上千个蒸发皿一次又一次将镭纯化的过程,可以从电影《居里夫人》(1943年)里获得深刻的印象。
1903年,玛丽通过博士论文口试成为全世界第一位女博士。这一年年底,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对辐射性的探讨。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皮耶意外过世后,玛丽继续从事研究。1911年,居里夫人因成功分离出镭而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得到二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2.1.2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与孙女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伊雷娜(Irene Joliot-Curie, 1897~1956)和小女儿伊芙(Eve Curie,1904~2007)。世人对居里夫人耳熟能详,除了她的科学成就外,更是在于伊芙写了一本传记[3],藉由书籍无远弗届的传播的力量让世人认识居里夫人的一生及其理念。
大女儿的夫婿约里奥(Frederic Joliot-Curie,1890~1958)于1925年担任居里夫人的特别助理,他与伊雷娜结婚后,两人同时将他们的姓氏更改为约里奥-居里。他们一起合作研究原子结构与相关射线。1932年,他们两度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一次是错失发现中子,一次是发现正子。
他们用居里夫妇发现的钋所产生的α射线轰击铍、锂、硼等元素,发现一种穿透性非常强的辐射,却误判为伽马射线。1932年1月,拉塞福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非常惊讶,他要学生查兑克(Chadwick,1891~1974)深入探讨,进一步确立是一种新的粒子——中子。查兑克因发现中子而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云雾室研究中子,又发现有不寻常的现象,彷佛是带正电的电子,但他们不知道那是一种新粒子。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正子的安德森(Anderson,1905~1991)。
夫妻俩继续进行实验,终于因为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并与查兑克同台领奖!伊雷娜是继居里夫人之后,第二位领到诺贝尔奖的女性。在发现人工放射性之前,可用于医学及科学研究的放射性物质均属于天然产生的,现在可用人工的方法产生不同种类的新放射性同位素,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约里奥是爱因斯坦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所提及主导链琐反应的科学家之一,1937年,约里奥成功利用铀和重水发展可控核裂变的核反应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里奥居里夫妇协助抢运重水到英国,导致德国虽控制了法国和挪威,却无重水可用于发展原子弹。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约里奥致力于建造法国第一座核反应器。
约里奥居里夫妇的一对儿女也是著名科学家,女儿海莲娜目前仍在世,研究的领域也是核物理。
2.1.3诺贝尔奖拍档
截至2011年止,诺贝尔奖得主出过6对父子档,还有1对父女档、1对母女档和3对夫妻档。其中,伊雷娜在上述父女档、母女档和夫妻档,都是得奖人之一。
2.2德国的居里夫人:丽莎麦特娜
被爱因斯坦称为是德国的居里夫人的丽莎麦特娜(Lise Meitner,1878~1968),一直是居里母女强劲且可敬的对手。
2.2.1不平等的待遇
麦特娜出生于奥地利,父母亲都各有一半的犹太血统。在当时,奥地利的女孩只能受教育到14岁,之后她们要学习家务为结婚生子做准备。麦特娜14岁之后因此无法继续就学,直到1899年,奥地利才让有意上大学的女性都可以透过参加考试的途径达成心愿。麦特娜从1898年起(20岁),开始以家教课来补足高中课程,在两年之后通过考试拿到高中文凭,并进入维也纳大学就读,并于1905年底通过博士论文,成为维也纳第二位物理女博士。麦特娜非常崇拜居里夫人,但1907年申请到居里夫人实验室做研究却因故被婉拒,而改到柏林大学。
当时德国的许多城市,从1900年起已准许女生上大学,但1907年的柏林(属于普鲁士王国)仍禁止女子上大学,因此麦特娜只能待在地下室,不能到楼上实验室,也不能到讲堂听课,甚至也没有女厕所可用,必须要跑去8条街之外的餐馆才能上厕所。她很想听课,有时只能偷偷躲在楼上教室的座位底下听课。到了1908年,也就是麦特娜到柏林之后的一年半,普鲁士才改变政策让女生念大学,学校修建了女厕所,麦特娜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上楼走进一向只有男同学使用的教室。
化学家哈恩(Otto Hahn,1879~1968) 曾在加拿大就教于拉塞福,经拉塞福介绍,哈恩愿意与麦特娜合作,但系主任不愿意对女性开放门户,在哈恩的积极争取下,系主任让步,以位于地下室旧木头工厂改装的实验室让哈恩和麦特娜共同使用。
在他们两人合作发表了几篇实验报告及论文之后,系主任把原本工厂旁边的两个房间也让给他们做实验。麦特娜透过哈恩认识了柏林其他的物理学家并参加他们的讨论会,她的努力及能力逐渐受到重视。1913年,哈恩与一位艺术系的学生结婚,木头工厂的岁月宣告结束,麦特娜则终身未婚。
2.2.2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俄英法一边,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则是另一边。属于法国的居里夫人母女,带着小居里上战场为士兵照X光,在德国的麦特娜也同样上战场担任X光护士,为祖国奥地利贡献。
2.2.3与居里夫人碰面
1910年,麦特娜参加在布鲁塞尔举行关于镭的国际研讨会,终于遇到久仰其名的居里夫人。麦特娜登记的生日为1878年11月17日,但她的毕业证书却误植为11月7日,刚好和居里夫人同一天生日,麦特娜写的书、论文及身后悼文的生日都是11月7日,爱因斯坦还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
1933年的第七届索尔威物理会议,是首次以核物理为主题的会议,与会的都是当时知名的科学家,如波耳、费米、约里奥、包利、拉塞福、海森堡、朗之万等以及三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伊雷娜居里和丽莎麦特娜。会议中,约里奥-居里夫妇发表题为“以α射线撞击原子产生具有穿透性的辐射”,在报告中叙述了他们意外发现的中子和正子,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图31933年10月在布鲁塞尔的第七届索尔威大会,有三位女科学家出席:伊雷娜居里(前排座左二)、玛丽居里(前排座左五)及麦特娜(前排座右二) 。
2.2.4逃难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犹太人开始受到迫害,麦特娜的国籍是奥地利,并未受到立即迫害而继续留在柏林,但却收到无权在柏林大学教书,也不得在德国发表文章、授课及参加科学会议的通知。
1938年奥地利被并吞,麦特娜瞬间变成德籍犹太人。隔年,她在朋友的帮助下,逃离德国抵达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诺贝尔研究所工作,并在这一年想出了核分裂理论,原子弹终结二次大战后,她被媒体冠上原子弹之母的头衔而受到了瞩目。
2.2.5诺贝尔奖没她的份
她跟哈恩因发现元素镤(pa),两度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但均落榜。1945年,哈恩因证实重核裂变而独得诺贝尔化学奖,却没她的份。之后她又三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奖,但都未获奖。尽管如此,她的科学研究受到肯定,1991年,麦特娜的半身塑像立于德国博物馆的荣誉厅,是该馆自1903年设立此厅以来的第一位女性。1992年,周期表第109号元素以她命名。
2.3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女性科学家:迈耶夫人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提出原子核壳层模型,被称为迈耶夫人的戈佩特迈耶(Maria Goeppert-Mayer, 1906~1972),是继居里夫人之后第二位拿到诺贝尔物理奖的女性科学家。
2.3.1在学术环境下成长的教授之女
玛丽亚从小在哥廷根大学附近居住,她父亲是家族中的第六代教授,是小儿科医学教授,生活环境充满了大学生、教授、学者,其中包括费米、海森堡、狄拉克和包利等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1924年,她通过考试进入哥廷根大学,当时全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女学生。1930年1月玛丽亚与迈耶博士(Joseph Mayer,1904~1983)结婚,3月完成博士学位后移居到迈耶的祖国美国。女儿玛莉安和儿子彼得分别于1933和1937年出生。
2.3.2只能担任非正式或无给职的职务
1931年到193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40年到194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则是在芝加哥大学,这些年戈佩特迈耶的教学与研究都相当受到肯定,但受限于性别歧视以及严格避免裙带关系的规定,在这些她丈夫任职的学校都是担任非正式或无给职的职务。1950年代前后,戈佩特迈耶与被称为氢弹之父的泰勒(Teller,1908~2003)一起研究光学问题,其研究结果被应用到设计第一颗氢弹。
2.3.3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949年,她提出了解释原子核壳层结构的数学模型,1963年,她与延森(Jensen)和维格纳(Wigner)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2.3.4身后荣耀
戈佩特迈耶过世后,美国物理学会设立了以之命名的奖项,颁给杰出的年轻女性研究者,芝加哥大学每年颁奖给杰出年轻女性科学家或工程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则每年举办玛丽亚戈佩特迈耶座谈会,聚集女性研究者一同讨论现代科学。金星上的一个火山口也是她来命名。
3教学上的启示与教材的延伸
3.1 软化与活化课本上的生硬知识
透过这些人物故事,可以让课本上生硬的物理知识软化与活化,引起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并从这几位女科学家的工作与核物理的相关发展,增进背景知识及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
3.2性别平等议题探讨
在那样的时代,这几位女性科学家因性别而受到许多不平等待遇,她们求学就业的过程如此不顺遂,研究的环境处处受限,却阻挡不住她们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与热情。
所谓的性别平等,并非硬要女性作男性的事,或反过来要求男性做女性的事,而是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他们的所长,不因性别而受到不该有的限制。不让女性上大学是性别不平等,在欧洲各国准许女性上大学之后的数十年之后,女性才争取到投票权,伊雷娜甚至为此从政,并做了许多努力。
除了终身未婚的麦特娜之外,居里母女与迈耶夫人等三位女科学家都结婚生子,不因为人妻人母的角色而放弃科学研究,也不因科学研究而忽略家庭。她们的先生,一直都扮演鼓励与支持她们的角色。她们的故事,是非常有意义的性别平等探讨题材。
3.3 战争与和平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与原子弹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母女及麦特娜虽然分属敌对的两方,但不约而同的赴前线以X光来帮助伤兵。二次大战期间,她们的科学研究甚至促进了原子弹、氢弹的发展。在那样的时代,科学家们面对爱国、战争与和平的挣扎与省思,也是值得探究的议题。
3.4 科普阅读与人文情怀
除了居里夫人之外,对主修物理与化学领域的人来说,几乎未曾听过其它女科学家,许多学生甚至对居里夫人的事迹也所知不多。作者透过科普活动,带领学生认识这些女科学家,学习她们的精神,并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4~6]。
阅读如同一扇通往古今中外的门,透过阅读科学人物传记或科学史,学生可以感觉这些科学家栩栩如生的在眼前,甚至感觉到他们也和我们在对话呢!透过了解科学大师们的工作、生活与轶闻,对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经历以及探究科学的过程与心路历程能感同身受。
3.5 周期表里的科学家
周期表里的96号元素(Cm,锔)及109号元素(Mt)分别纪念居里夫人及麦特娜。43号(Tc,鎝)、75号(Re,铼)、85号(At,砹)、87号(Fr,钫)等元素的发现,也都与女科学家有关。除此之外,周期表上还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科学家的身影与许多故事,例如拉塞福、费米、西博格、劳伦兹、爱因斯坦、波耳、伦琴、门得列夫、诺贝尔、哥白尼等等,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7]。
3.6 其它女科学家
在原子核物理领域,还有许多女科学家孜孜不断的耕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华裔女科学家吴建雄(Chien-Shiung Wu,1912~1997),今年(2012年)正好是她的百年冥诞。她以实验证实了杨振宁与李政道的理论,却没有和杨李二位同获诺贝尔物理奖。她在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解决了重要的关键问题,被誉为“原子核物理的女王”,她一生获奖无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4结论
学生在课本上及学校教育里,往往只是学到片段的知识。透过科普活动的介绍及阅读,让学生认识与原子核物理发展有关的人事物,尤其是这些女科学家在那样对她们不友善的环境里,仍然不屈不挠的努力,她们坚持理想而赢得尊敬的过程,能带给学生许多启发。
掌握时机,配合年度时事或特定日子,建构主题教材,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可以让教学双方的背景知识与学习视野都能成长,既可带入学习的新鲜感、启发学生,也可增进教师发展教材教法的能力。
本文的教材内容及架构是作者透过互动教学、广泛阅读、活动推广等方式逐渐建构出来的,内容仅供参酌。教材是死的,教法则是活的,每位教师可针对自己的兴趣、专长、教学时数及学生的知识背景,配合适切的教法,发展适合的教材,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也让教师自己在教学上不断的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 邱韵如. 掌握时机建构主题教学~核物理一百年[J]. 物理双月刊, 2012, 34(3): 97-102.
[2] 邱韵如. 核物理一百[EB/OL]. memo.cgu.edu.tw/yun-ju/ CGUWeb/SciTheme/NuclearYeay100/HomeNPY.htm
[3] Curie,Eve(1937):Madame Curie. Translated by Vincent Sheean. Doubleday, Doran & Company, inc. in Garden City, N.Y .
[4] Giroud, F. 伊萍译. 居礼夫人——寂寞而骄傲的一生[M]. 天下文化出版社, 1991.
[5] Goldsmith, B.方祖芳译. 偏执的天才——女人、科学家、居礼夫人[M]. 时报出版社, 2006.
[6] Kerner, C. 杨梦茹译. 寂静的裂变:德国的居礼夫人丽莎·麦特能的一生[M]. 正中书局, 2003.
[7] Kean, S. 杨玉龄译. 消失的汤匙[M]. 大块文化出版社, 2011.
海洋垃圾,触目惊心
2011年暑期,17岁的荷兰少年伯颜・斯拉特来到希腊海滩,希望看到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各色塑料垃圾。他还见证了动物们糟糕的生存状况。一只死掉的信天翁,尸体部分腐烂,它肚子里,有满满当当的人类生活用品。还有一只被塑料和渔网困住的海龟,无力地为生存在挣扎。斯拉特心中有个想法越来越强烈:我要做点什么,让被弄脏的大海,回到过去美丽的模样。
周围人劝他:“你的想法不切合实际,一旦塑料进入海洋,做什么都没用了。”这句话“激怒”了他。从小,斯拉特体内充满“不安分”因素。13岁时,他对火箭产生浓厚兴趣,制作出一个用水作为动力的水火箭,还拿到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就喜欢挑战,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相信,终有一天,其他人会惊讶于他做的事。
斯拉特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被一连串数字和文字深深震撼。目前,每年全球生产的塑料有2.88亿吨,其中10%会进入海洋。太平洋中有一条垃圾带,位于夏威夷和加州之间,覆盖数百万平方公里。如果用传统方法清理,需要几万年才能消灭干净。而海洋垃圾的危害不言而喻。这些垃圾会相互碰撞摩擦,产生极为微小的颗粒。而经过污染领域的鱼类,会在无意间吞噬这些微粒。当这些鱼类被打捞上来,放到餐桌上供人们食用,污染物就会传导到人类。
斯拉特反复思考,如何用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打赢这场垃圾“歼灭战”。正巧不久后,他和几个朋友去另一处海滩潜水。源源不断的海浪,让他豁然开朗:既然海浪能量如此之大,何不让它充当捡垃圾的动力?他开始构思一项技术,让这些垃圾塑料在洋流作用下“自投罗网”。不过这个收集设备必须经过特殊处理,既可以捕捉海面上的垃圾,又能让洋流和海洋生物从设备下顺利通过。至于回收到的垃圾,也要做到废物利用,可以被制成石油或其他能源。
这个想法很美妙,但需要解决两个难题。首先是资金,没钱,设想只能是纸上谈兵。他还只是一个少年,别人会看得上他,给他钱吗?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他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很多人帮助他,能找到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吗?
调查研究,频遭危险
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他开始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他不愿意浪费任何时间,即使骑车中,也在思考问题。有一次去阿姆斯特丹的路上,他脑子里突然有了灵感,正当得意之时,他“咣当”一下撞到硬物上,随后失去知觉。
醒来时,斯拉特发现父母坐在病床边。他因为太过专注,子一头撞上路边的隔离栏,头上撞出一个大窟窿,整整缝了七针。母亲伤心地对他说:“孩子,放弃那个想法好吗?妈妈不想看到你再因为它受到伤害。”他倔强地摇摇头。
住院这段时间,他觉得骑车宣传效果不太好。没多久,他得知有个叫TED的非营利性组织,专门宣传各种环保主张。他在网上递交申请,很快得到答复。一个月后,他在摄影棚内录制一段18分钟的演讲视频,详细阐述他的清洁海洋理念。视频传到网上,反响不太好。几周过去,点击量只有一千多。“他只是想出名,炒作自己罢了。”种种不和谐的音符在耳边响起。不仅周围人不理解、冷嘲热讽,他还收到学校寄来的一纸通知。
一年前,他考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然而他很多时间都花在拯救海洋这项伟大行动中,根本没精力用在课业学习上。过去一学年间,他“挂”了六门功课。学校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能在一学期内,补考通过其中一半科目,他将被勒令退学。
个人学业or拯救海洋,斯拉特必须做出抉择。此时,眼前出现充斥塑料垃圾的海面;耳边,似乎听到一阵阵低沉的啜泣声。他将学校的通知塞进抽屉。
几天后,他向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递交辍学申请。离开学校时,身上只剩下200欧元。他开始联系企业,一个月内找了几百家,体重降低十多公斤。几乎所有企业将他拒之门外,一脸稚气的孩子,带着不切实际的想法,别人怎么会相信他?
只有一家企业的老总,耐心听完他的陈述,抛给他三个问题:一是项目的可行性。要清洁海洋,整个工程耗费巨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能做得下来吗?有什么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吗?二是对他能否坚持做下去存疑。斯拉特还不到20岁,别人担心他只是头脑一时发热。三是成本收益问题。老板说得很坦诚,他这里不是慈善机构,企业要生存下去,必须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这个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不能带来丰厚回报,他只能拒绝。
斯拉特这样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说相比普通打捞塑料垃圾的方法,他所设计的方案,成本上大大降低,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海洋清洁状况;至于第二个问题,他说自己已经辍学,彻底斩断退路,不可能是头脑一时发热。第三个问题,他认为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会有助于树立品牌价值,对产品销售产生促进作用。
对方听后依旧很平静,委婉地说让他们再考虑一下。但此后,这件事就没了下文。看来,还是自己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够有说服力。他决心去实地收集数据,用第一手资料打动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
他向父母借了10000欧元,租了一艘船,和两个小伙伴到北大西洋环流中采集数据。他每天工作15小时,吃得却极其简单。海上风浪很大,他好几次晕船,几乎要把整个胃吐出来。吐完后,继续在纸上做着记录。他准备花一年多时间,完成一份数百页的可行性报告,内容涉及海洋、生态、法律等各个领域,尽可能论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资金上的现实性。就在即将完成这项壮举时,他们却突遭意外。
这天,他们完成预定任务,准备返航。海上天气多变,刚才还艳阳高照,刹那间阴云密布。不一会儿暴雨如注,风也越来越大,船开始剧烈摇晃。一个近5米高的巨浪从船舷右侧打过来,船体失去平衡,三人全都落水。好在身上有救生衣,他们还能在水上漂浮。在海水里泡了整整三天,身上仅存的干粮早就吃光。斯拉特隐约感觉死神在逼近,最绝望时,远处出现一个小黑点。黑点越来越近,是一艘巨大的航船。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拼命挥动双臂,引起了对方注意。这是一艘运货船,正巧船主也是荷兰人,愿意搭载他回到家乡。
自造设备,“清扫”海洋
这次海洋遇险,被多家媒体大幅度报道。2013年3月,他的Ted演讲病毒式传开,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点击他的个人网站。每天,他会收到超过1500封邮件,申请做志愿者,帮助他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就在短短15天内,他收到80000美元的钱款。
资金、人员到位,他开始筹建研究机构。两个月后,一个由100多人组成的研究室正式建立,大部分人是网上募集到的志愿者,分散在世界各地,研究室总部设在澳大利亚。他把先前收集到的数据,交给这些研究人员进行深度分析,为后期设备制作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2014年6月,首款塑料垃圾处理设备正式制成。他先在游泳池中做测试,实验效果令他不是很满意。在运送垃圾过程中,拦网发生断裂现象,导致先前捕获的“猎物”,大量散落到泳池各处。要是在海洋中发生这种情况,不仅起不到清洁作用,反而会产生二次污染。另外,因为采用蓄电池供电,拦网的工作时间偏短。针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他组织人员改进。此后几个月内,他又在泳池中进行过三次试验,每次效果都比前一次要好。
2015年4月,终于到了设备正式下海的时候。巨大的拦网被拖到海里,斯拉特随手扔出一个塑料球,开心地喊:“你们看,它们开始工作啦!”设备主体上的太阳能板,能保证持续不断地工作。与此同时,洋流和海洋生物能在拦网之下顺利通过。这个绵长的漂浮体,每时每刻能阻挡住塑料垃圾。
斯拉特初步测算,在太平洋垃圾带,用十年时间即可收集70320000公斤的塑料垃圾,清理每公斤垃圾的成本是4.53欧元,仅为现有清理海洋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他的项目在质疑声中不断完善,如今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截至2015年7月,斯拉特已经筹到数百万美元。首套“拦网神器”已于2016年在某些海域部署。这张大网长达两公里,张开那张“血盆大口”,吞噬着令人厌恶的海洋垃圾。如果进展顺利,斯特拉准备把战线在整个北太平洋垃圾带铺开,彻底解决海洋垃圾回收问题。
与此同r,他的前校友们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斯拉特整天都在奔波,常常累得虚脱。他很淡然地说,自己很久没见到朋友,他们会调侃大学生活多有趣,然而斯拉特却觉得,现在做的事情,是真正在帮助地球。即使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他也不会后悔。
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
以往普遍认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一个界定和验收,最终变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数据性证明,笔者认为“教学评价与教学是统一体,而不是教学的附加”。教学评价植根于教学过程,教学本身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教授者与被教授者融入各自的心性、智慧和情感,教师和学生之间交互作用、高效率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习者和施教者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评价标准应服从于教学“高效率”和“思维发展”这两个本源问题,把握教学工作的动态特征,对教学的全过程实施反馈、监控和调节,贯穿教学。现有的5种评价方法(质性、量性或者两者兼有)中,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互为支撑、互为关照的均衡状态最为理想。我们在评价教学的过程中,不应盲目信任取得的数据信息,不能夸大我们的主观筛选,尽量尊重事实,最大可能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施加有利影响。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制定的标准规范;二是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三是高职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设置教育专业,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高职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课程标准评价小组,小组成员要扩展到课程标准的设计者、课程标准实施者、行业企业实践者。不仅如此,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参与课程评价的体系中来,确保课程标准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郭甜 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2011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教师代表演讲稿
我叫黄xx,xx镇xx校教师,今年43岁,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素有“涟源青藏高原”之称的柏树山区,曾在柏树最偏远的村校峡口小学任教十多年。身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在工作上,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今天,能够作为一名师德标兵在这里发言,我感到惭愧,又感到幸运。在教学第一线,还有许多工作比我出色的默默无闻的老师。在此,我要深深的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鼓励和厚爱,也要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二十六年一路走来,有过彷徨,有过挣扎,有过泪水,有过伤痛,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最终战胜了自我。前几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所任教的柏树中学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学生流失较多,初中部只好停办,学校变为联校。当时,我和现任校长王桂林,都是毕业班把关教师,只要我们提些要求,完全可以调入伏口中学。说心里话,我们自己也想调动,毕竟教初中十多年,工作上已经得心应手了。后来,村支部书记带着几个已年过八旬满腿是泥巴的农民来到我家里,请求我留下来。其中一个脸颊凹陷,手上青筋暴露的老大爷哀求着说:“黄老师,你要是走了,我家里那几个细伢子可怎么办?你可是这些娃娃们的贴心‘妈妈’啊”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哭了,答应他们说:“我一定留下来,我去做王桂林的思想工作,要他也留下来,我们一定把学校办好,把柏树的教育办好,请你们放心。”
柏树,自古以来就是穷乡僻壤。9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每天和他们在一起,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他们的心灵。我班上有一个叫做郭冬良的女生,八个月就死了母亲,因为她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只能寄住在伯伯家里。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她变得异常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见到老师,也总是躲得远远的。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特心疼。为了改变她,我想了很多的办法。比方说经常去问问她的生活情况,近段睡眠质量情况,吃了些什么等。gushiju.com发现她衣服少了扣子,我就帮她补上,她感冒了,我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她,有时干脆就让她来我家免费吃住一两个星期。下课的时候,我经常叫她帮班上干一些比如提水、拿粉笔、倒垃圾等义务劳动。刚开始,她干完后,就很害羞的走开了。经过一段时间,从她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她很乐意干这些活儿。我想,我的努力终于有点收获了,倍感欣慰。在月评比中,我多次评她为“爱集体”“爱劳动”标兵。为了能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交流,每次义务劳动时,我至少安排五个同学和她一组,并且经常表扬她所在的组主要是在她的主动下才圆满完成任务的。日子长了,她不再封闭自己,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性格也变得开朗了。2012年教师节,在外打工的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黄老师,您还记得吗?上体育课时,您路过操场,发现我衣服有两个扣子没扣,您走过来帮我扣好。当时我想,有妈妈的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吧!老师,不,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去年下学期,我了解到4至6年级的学生中有43名学生,只能依靠太爷爷、太奶奶监管。双休日,他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东游西荡,进游戏厅,上网吧,甚至生出一些事端。为了不让这些学生在双休日放任自流,我专门为他们建立了家庭档案,并多次出面搭桥,根据就近原则,让每个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与父母在家的学生结成对子,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为了让他们学习有规律,我特意制订了双休日学习计划,并且安排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了保证学习时间,我统一印制了双休日作息时间表,只要有时间,我就组织教师到结对家庭去督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这种通过结对规范学生双休日管理的措施,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柏树通往峡口的唯一一座危桥因加固开始施工,30多个留守学生必须淌水过河才能上学和回家。如果让学生各自过河,安全隐患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随时有被河水冲走的可能。为此,我组织几个老师,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赶到河对岸将学生接过来,下午放学后又将学生送过去,对那些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就直接背过去。四五月份,天气好,接送学生还顺利。六七月份,就不那么轻松了。烈日当头,打着赤脚踩在滚烫、滑溜溜而又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上,有如针刺般钻心的痛。碰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雨天,更倒霉,低年级的学生在背上撑着雨伞,走到河中间,只要河风稍微大一些,学生支撑不住,碰上上游漂浮来的杂草再缠住脚,肯定就会摔倒,为了让学生能倒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干脆抱着学生,往自己边倒下,然后等待其他老师来救援。有时摔倒后,胆小的低年级的学生就会猛哭,哄也哄不住,面对无情的风雨和肆无忌惮的洪水,我们感到很无奈。有时一天如果经过这么几个回合的折腾,身体会感冒好长一段时间。
由于繁琐的工作,有时自己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家人难免产生怨言。我清晰记得女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和很多的同龄人一样,坚决不填师范院校。她还气愤的说:“在我的眼里,你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但不是一个疼我爱我的妈妈。每天看着你这么累,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我和爸爸的事情一点都不管,当老师有什么好啊!”女儿的话,深深的刺到了我的痛处。但我有自己的信念,觉得当老师挺好,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受到别人的尊敬,工作又比较稳定,还是坚决要求女儿报了师范。说实在话,违背女儿的初衷,我内心还是很愧疚的,有时也经常后悔自己当初过于武断。
但有一天,女儿突然在上网聊天的时候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挺好的,每当大年初一的时候,有很多的哥哥、姐姐来家里陪我一起玩。也有很多毕业了很久的哥哥姐姐一回家就来看望你,经常找你来交心。很多的家长老远就亲切地叫你黄老师,我觉着这也许就是一种幸福。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像你这样倍受学生和家长尊敬的老师!妈妈,我会努力的。”看完短信,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有了女儿的肯定,再苦再累也值了。
回首往日的历程,充满了酸甜苦辣。尽管教育之路艰难而漫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身心的献出自己的爱,定能收获一路鲜花和美景,撑起教育这一片蓝蓝的天!
2011年,她在内地做了很多次演讲,从上海作协到复旦大学,从“诗教我的事”到“原乡和我的创作”,从容纳40人的小会议室到容纳400人的大报告厅,席慕蓉受到自60后至90后的夹道欢迎。
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开始前3小时,会场就已被贴墙而立的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加上临时分会场,共1000多人围观,另有2000多人守着看视频直播。
《以诗之名》是席慕蓉第七本诗集,离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已隔了整整30年。
时过境迁,恩爱成灰,与原乡的情缘……提及这些,席慕蓉数度哽咽,年近古稀的她像小女孩儿一样,边抹眼泪边自嘲:“我说过我要成熟的。”但她没忍住,心里那个最真的自己又跑了出来。
大海上的一捆浮木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年轻时,席慕蓉就爱读《古诗十九首》,现在想想,“相思离乱”的种子,其实伴随了她一生。
“10年前我觉得自己写的都是‘思君令人老’,后来发现都在‘岁月忽已晚’里;我慌乱无知地错过了我的人生,还要继续错过,怎么办?只好写诗来弥补。”
这种情愫与很小就开始辗转他乡不无关系。1943年,席慕蓉生于抗战末期的重庆城郊。“那时,年轻的父母离开故乡内蒙古,在遥远的南方把孩子生下,尽所有努力在乱世里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童年。”
此后,因为时局所迫,全家从四川到南京,又由上海南下广州,再至香港、台湾。儿时的她,隐约间感到外界惊涛骇浪,却道不清那抹阴影。
“2003年,我和弟弟约在香港见面,去找从前的老家。看到弟弟站在那里时,我才忽然间明白为何会害怕。1949年跟着父母到香港,码头上,父母给我们穿上厚衣服,里外好几层,每个孩子都给个金戒指,5岁的孩子从没见过金戒指,互相炫耀。当时觉得很奇怪,妈妈为什么在每件衣服里都写上我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如果孩子丢了,有人捡到,会看在金戒指的份儿上把他养大。”
她在香港读的小学,那时候,“街上有很多难民,但香港人不排斥”,所以,她一直很爱这地方,努力学粤语,想和同学打成一片。但因为年纪小,被同学笑称为“”,也就从那时候起,她终生都带有一种自卑感。
搬到台湾后,她考上初二插班生,“但站在门口,总觉得我永远在那个团体外面,因为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因为寂寞”,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因为那是“大海上的一捆浮木,能让我健康成长”。
1956年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习画后,她以笔名“夏采”在校刊上发表诗文,1978年,她给《皇冠》杂志写专栏,开始用“席慕蓉”这个名字。
台湾著名诗人痖弦曾是她的领路人。当年席慕蓉曾把诗稿投给痖弦,投稿刊登后,“收到他的回信简直受宠若惊。”后来,她又“很不懂事地”给痖弦寄了30首,“他给我每首诗打钩,喜欢的打3个,还有打一两个的,不喜欢的就不钩。他一直提醒我,不要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大量写,这对你是个伤害。”
如今,她还会把新作拿给痖弦看,“他很鼓励我,说我是不知不觉地回到原乡,诗里才有这个境界。”痖弦的话她铭记在心:“唯一可以跟时光抗衡的,恐怕只有诗了。”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蓉的外婆孛儿只斤・光濂公主,是位能骑擅射、枪法精准的旧王族,属于吐默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在我童年和青少年岁月里,她和我父母一起,为我指引原乡。”也正因此,席慕蓉虽未在草原出生,但一直魂牵梦绕着那里。她知道,那里有她的根。
外婆常和她说起一条“希喇穆伦河”,事实上,她的蒙文名字穆伦・席连勃,就是“大江河”的意思,慕蓉即穆伦的译音。
“我会说国语、粤语、英语和法语,可是却不能用蒙古语唱完一首歌。”与系着自己根的那个原乡隔离,曾让她深深遗憾,直到1989年8月1日的解禁。“解禁20多天后我就回大陆了。台湾的朋友不解:你为什么要回去?我说,我等了40多年,非回去不可。”
她先坐飞机到北京,“一早跑到西直门火车站,然后坐草原列车到张家口,路上听人说宣化到了,我就想到以前妈妈说宣化的一种马奶葡萄最好吃了。”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是与原乡的点点维系。
从张家口往蒙古高原走,“走一段平地,上一段陡坡,周围的风景好像跟我平常看到的没什么两样,可是突然之间就到了蒙古高原。它起起伏伏,长满了青草。”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她突然就在车上叫起来。
这就是父亲所说的草原!她这才明白,父亲在德国时,为何那么怀念“眼前一无阻挡的风景”。“几十公里外,有人骑马过来,宝蓝色的蒙古袍子,系着金红色的腰带,我看不出马儿的颜色,看不出他的五官,但我看到他的腰带在闪光,就像针尖在太阳下发出光芒一样。”那是一位堂兄来接她,还递上了一碗奶茶,“一尝我就知道小时候喝过,过去每到冬天,外婆怕我冷,就给我喝奶茶。我突然想到,如果没有这些‘二手经验’,我到这里就只是个观光者而已。”她豁然开朗,“故乡,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空间。”
从第一次返乡至今,20多年间,她每年都回去几次。2006年出书时,她发现自己在高原至少已消耗了2万多张底片。在复旦演讲时,她展示了近百张照片,听到在座的人发出阵阵惊叹声,她像孩子般欣喜,“美吧?你们毕业旅行去草原吧!”
整整两个小时,她分享寻找原乡的喜悦,也表达她的忧愤和痛苦。
她去过8次大兴安岭,遇见了“无知的慈悲”下的牺牲者。2003年,那里封山育林,动员中国唯一的使鹿鄂温克族群下山来,融入现代生活。当地政府想给生活方式还很落后的他们房子和钱,让他们不再“受苦”。“这看上去是一种慈悲,其实却是一种无知的慈悲。”她知道,使鹿鄂温克族的一个男孩儿,在山下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不适应,无法和别人沟通,最终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下山的人能不能回到原来那个家呢?回不去了!”因为有过痛失故乡的遭遇,她对此很心痛,也很悲愤。
2007年,她开始给虚拟的内蒙古男孩儿“海日汗”写信。儿时,作为一个动荡中永远的插班生,她饱受了“文化被恶意曲解”的痛,“现在我豁然了,但年轻人没经验,他们的苦闷就像我小时候那些不必要的自卑或过分的自信一样。”她写道:“我比你们大几十岁,你的痛我也受过,所以我想慢慢跟你说,不要责怪这个社会,要想方法找到自己的文化。在这个大文化里要有不同的文化,大家才能健康成长,如果都一样,那就是病态了。”
在每一次的讲座现场,不仅有席慕蓉从容、温婉的讲述,还有这15年间她拍下的故乡的照片。这位曾经以绵柔之声低吟浅唱爱情的女诗人,如今,则俨然是一位背负着蒙古文化阐释者和传播者使命的学者。
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从师大艺术系毕业,赴比利时深造,回台后任教于新竹师范学院;恋爱、结婚、生子……在现实中,席慕蓉走了一条遵循世俗规则的道路;诗,则是她合理幸福生活中的意外。
“曾有记者问我说,按照你写诗的年份来看,你那时候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我说,你把我当做标了年份的罐头吗?我爱一个人才跟他结婚,但并不表示婚后我就突然间跟过往的一切分离,我还是原来的我,我的身体、记忆,所有生活都跟着我在走。我想说的是,我先生都没在乎我写情诗,怎么外人却在乎?”
她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留学欧洲期间的一段“猫缘”。当年,那个“磁性男低音”悉心照料小猫的情景令她顿生好感;而他则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没有一丝拐弯抹角。”
刘海北曾表示,除了偶尔被冠上妻姓称作“席先生”之外,“很以拥有名妻为乐。”2008年年底,他因病去世。在《以诗之名》扉页上,席慕蓉以一行小字“献给海北”寄托对夫君的怀念。“有人问我对时光和爱情怎么看,我说大家都一样,一直错过,只能追悔。它来时你手足无措,不知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曾经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则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多爱一点儿,当时怎么没有更珍惜这个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我错过的不只是我的青春,而是自己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如今,乡居淡水的席慕蓉,笑称自己是“山顶洞人”。“我住山坡上,周围5公里没有交通工具,买菜要买3天的量,或者让朋友带过来。”她养了6缸莲花,有猫为伴,生活安静而规律:每天吃完早饭,梳洗完毕,喂过猫,浇过花,10点左右开始画画、写字,一直到晚上11点。她说:“诗人是一种志业,不是一种职业。”
遇到原乡后,她就一直往老家跑,“现在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成了自由的“专业游民”。她开始学蒙文,以一年5首的缓慢速度翻译代代口传的萨满教赞歌,其诗作题材也越来越广阔。“我找到好几位蒙古英雄,所以有了《英雄噶尔丹》《英雄哲别》和《锁儿罕・失剌》3首组诗。”
她正在构思一首关于木华黎的新作,“我要从他父亲写起,木华黎是成吉思汗手下伟大的将士,他的父亲曾照顾过年轻的铁木真。有一次征战落败,他们就剩下7个人和7匹马,到了一个山洼里,木华黎的父亲发现铁木真的马已累倒在地,就说,你骑我的马吧!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铁木真以后会是成吉思汗,却愿意为他做出这样的牺牲。我好想把这个历史画面和那种感觉写出来。”遇到原乡之后,她从那里的文化中得到滋养,找到了自己的根,现在她更想为这种文化做些什么,即便已经年逾古稀,但她的热情依然饱满。